青少年网络安全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网络安全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将网络安全教育主题加入到学校课程中,并且制订灵活的时间表
2010年,欧盟公布了一份青少年网络安全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30个欧盟成员国中,有24个国家将网络安全主题列入到学校课程中。在很多教育体系中,网络的使用是教学目标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信息和通讯课程(ICT)的考查内容,同时,其他学科也有所涉及,共同配合,以提高学生在个性、社会性、健康方面的竞争力。在一些国家,采用常见的方法是补充网络安全的定义,例如,在比利时,“E-Safety”是为更新后的信息和通讯课程(ICT)特别设计的专业术语,涉及更广泛的能力和态度。这些态度包括严格仔细地操作计算机,爱护设备和软件,警惕有害的或歧视性的内容;能力包括认识网络病毒、垃圾邮件和不安全的弹出窗口,并认识不寻常和不可靠的信息。在捷克共和国,网络安全措施包括在更广泛的教育计划框架范围内,旨在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防止排外情绪和种族主义。[4]
(二)网络安全的多种问题包含在教学内容中
在欧盟,网络安全课程的内容广泛,贴近实际生活,多种多样,主要涉及三大类问题。首先,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隐私问题”列入课程,教导学生不泄露任何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地址、学校名称、电话号码等。其次,网络行为安全问题也是重要的教学主题,这一主题又被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教导学生在和陌生人交流的过程中懂得保护自己;第二类是网络文明问题,教导学生不要偷用别人的用户名,不要散布谣言,不要对他人进行网络欺凌等。最后,下载及版权问题和如何安全使用手机也是欧盟各国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负责校园网络安全
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负责操作校园网络系统的教师,必须有特定的教师资格,并经过特定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知识的培训。在希腊,国家教育部通过国家教育程序直接向计算机学科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在法国,培训分两个步骤进行:先由专家对学校校长进行培训,然后再由校长对本学校负责教学的团队进行培训。在其他许多国家,例如西班牙、卢森堡、瑞典和英国,负责培训的部门会为教师提供特定的自学材料和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在线课程。
二、对我国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的启示
(一)将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灵活地渗入到学校课程中
欧盟将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列入学校课程中,并采用了许多灵活的教学形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欧盟的经验可以加强我国的网络安全教育。首先,我们要将网络安全的主题列入到学校课程中,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统性。接下来,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当前网络安全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融入到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全面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将网络安全教育与实际相结合,强调教育内容的实用性。除此之外,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将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渗入到不同的学科中,并配合灵活的时间表,这对提高我国网络安全教育的质量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对教师进行专门化的培训
欧盟国家负责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大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反观我国目前现状,负责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只是普通的计算机科任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国的学校也没有对网络安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进行要求。所以,加强网络安全教师的专业化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5]各地区教育部门可以向欧盟学习,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负责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更具有计划性和专业性。
(三)加强手机上网安全教育
根据2011年4月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手机应用较为活跃。有72%的青少年手机网民使用手机在线聊天服务,使用手机搜索和手机音乐的青少年手机网民也达到了62%和58.2%。由数据可见,手机上网已然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一个主要渠道。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学校对青少年手机上网持强硬的反对态度,强制要求中小学生禁止使用手机,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学习欧盟对青少年上网的开放包容和正确引导的态度。与其强制反对,不如将手机上网安全的各种各样问题加入到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中,引导青少年正确安全地使用手机进行上网,让青少年学会安全便捷地利用网络。
(四)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篇2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欺负;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1-0010-03
一、网络欺负的概念及现状
近年来,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欺负行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欺负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信设备,有意且重复性地发送信息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网络欺负行为与现实欺负行为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
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可将网络欺负划分为:传送文本信息;手机拍摄并传播照片、视频;手机通话;聊天室聊天;在个人网站或主页留言等。《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4.85亿,10~19岁网民占总网民数的26%。《2010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及手机运用状况调査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77.2%。
英国儿童之家(NCH)于2005年对英国770名11~19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20%的儿童遭受过网络欺负,11%的儿童承认自己曾经发送信息侮辱或威胁过他人。Noret和Rivers对英国11227名11~15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约有7%的学生报告自己收到过侮辱或威胁性的邮件或手机短信。在加拿大,Li调查了264名初中生,其中25%的学生遭受过网络欺负,17%的初中生通过网络欺负过别人。Campbell对澳大利亚的12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14%的学生成为网络欺负的对象,11%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实施过网络欺负。Ybarra和Mitchell指出,在美国1501名10~17岁经常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中,12%的青少年实施过网络欺负,4%的青少年经常遭受网络欺负,3%的青少年既是网络欺负的受害者,也是网络欺负的实施者。在我国,宋娴对上海市三所高中进行了调查,其中17.7%的学生成为网络欺负受害者。刘丽琼等人对海口市59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40.2%的学生遭受过网络欺负,27.5%的学生实施过网络欺负。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青少年既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也是网络欺负的高危人群。
二、网络欺负的特点与危害
与传统的欺负方式(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相比,网络欺负具有独特的特征:一是网络欺负具有超时空性。与传统欺负方式相比,网络欺负者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侮辱或威胁性的短信、邮件或拨打电话,而被欺负者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无法幸免。二是网络欺负具有强传播性。网络欺负可以通过媒介广泛传播侮辱或威胁性的文字、照片或视频,许多网民出于不同的动机将这些信息转发,最终对受害人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三是网络欺负具有极大的隐匿性。网络欺负无需面对面进行,大部分欺负者会通过虚假的网络身份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和威胁。调查显示,有40.9%的青少年称不知道是谁欺负了自己,这就为监控带来极大的困难。
大量证据表明,网络欺负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极大。网络欺负受害者多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恐慌、孤独绝望、缺乏安全感等,而且自尊心较低,出现较多的人际交往和行为问题,如果不能较好地进行心理调节,甚至会导致抑郁、自杀。网络欺负者通常人际关系较差,自尊心较低,存在药物滥用和酗酒问题,学业成绩较差,通过欺负他人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Law等人指出,很多青少年既是网络欺负的实施者,也是受害者。这些学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欺负,不敢直接对抗,于是间接地采用网络欺负的形式进行反击,寻求心理补偿。如果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和调节,网络欺负可能使现实生活中的欺负问题愈演愈烈。
三、网络欺负的测量
目前,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研究主要是将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相结合,通过问卷法进行施测,配合访谈法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国外比较常用的问卷包括:《网络欺负评定问卷》(The Cyberbullying Inventory,CBI)、《聊天欺负与聊天欺负受害者量表》(Chat Bully and Chat Victim scales,CBCVS)、《柏林网络欺负者与受害者量表》(The Berlin Cyberbullying-Cybervictimisation Questionnaire,BCCQ)。在国内,宋娴编制的《青少年网络欺负与安全调查问卷》应用较为广泛;赵峰和高文斌针对我国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习惯编制了《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AOAB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适当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Hinduja和Patchin指出,网络欺负受害者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突然停止使用网络,当接到短信或电子邮件后会焦虑不安,使用网络之后会生气或难过,上学前或放学后常常紧张不安,对于自己在网上干什么闭口不谈,与朋友和家长变得明显疏远。而实施网络欺负者通常表现为:当有人经过时会快速关闭或转换网页,晚上长时间上网,如果不能上网会异常烦躁,上网时会夸张地大笑,绝口不提自己上网都干些什么,上网时通常使用多个账号。这几种测量方法各有利弊,如果能够结合使用,测查结果会更加准确。
四、网络欺负行为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
以往研究发现,在实施网络欺负行为时男孩多采用身体攻击,而女孩多采取关系攻击,网络欺负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还存在争论。Li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9年级学生中被欺负者无性别差异,但是欺负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二倍。Smith发现,11~16岁的青少年中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电话和短信欺负。但也有研究者持反对意见,如Ybarra等人通过电话调查发现,网络欺负者和被欺负者都不存在性别差异。刘丽琼等人指出,在网络环境中女生欺负与受欺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之所以存在争论,可能是因为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不同,也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能都更加偏爱网络欺负这种方式,因为女孩偏爱间接欺负的攻击形式,且网络欺负具有极大的隐匿性,符合她们的选择意向;而男孩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更敏感和熟练,具备网络欺负的基本要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频繁地使用网络攻击他人。研究发现,11~13岁的儿童多通过发送短信或邮件、聊天室聊天等方式攻击他人,13岁以上的儿童多通过在个人网站或主页、空间上留言来攻击他人。高中生比初中生有更多的网络欺负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大的儿童,能更熟练地使用电子科技产品,并且有更多的上网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外实施网络欺负的学生人数多于在校内实施网络欺负的人数。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和电脑的管理较为严格,有效减少了在校期间的网络欺负行为。放学或放假后,由于被欺负对象不在眼前而且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欺负者就利用电脑或电话等工具对他人进行侮辱或威胁。
五、网络欺负的干预手段
愈演愈烈的网络欺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构成了新的威胁,反网络欺负(anti?cyberbullying)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网络欺负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是个体与家庭、学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多维度、多层次地对青少年网络欺负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一)培养青少年的法律、道德和自我保护意识
从网络欺负者角度来看,这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对网络欺负的本质认识不清,很少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严重甚至惨痛的后果。有的学生虽然不是网络欺负的发起者,却是参与者,他们抱着好奇或者幸灾乐祸的心态,将一些侮辱或威胁性的内容转发给其他人,加剧了被欺负者的痛苦。对于这部分学生,首先,应帮助他们提高法律与道德意识,提高其网络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欺负虽不一定构成犯罪,但如果不矫正这种态度与行为,极有可能演变为违法之举。其次,在信息之前需谨慎思考是否触犯法律或伤害他人,应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提高个人素养。终止网络欺负行为的根本在于每个人都不参与欺负活动。
从网络欺负受害者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发现,超过20%的网络欺负受害者不告诉任何人,即便向他人求助,求助对象也多以同龄人为主,向教师求助的学生不足5%,致使网络欺负行为难以得到校方重视。Bolman等人指出,面对网络欺负,青少年主要采用两种解决策略,即以情绪为中心的解决策略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解决策略。采取以情绪为中心解决策略的学生会感到紧张、焦虑、愤怒,为摆脱这样的情绪,他们要么掩饰自己被欺负的事实,刻意忽略此事;要么通过同样方式攻击他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采取以问题为中心解决策略的学生会采用一些社会应对方式(如告诉别人我面临的问题以寻求帮助)和认知应对方式(如何制止网络欺负行为)来解决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如有必要可以保存受到网络欺负的证据。其次,在遭到网络欺负时辨清信息,删除低俗内容,建立良好的网络氛围,避免无礼地对待他人。最后,积极向家长、教师、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不能做“沉默的羔羊”。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以家庭为主的社会。家庭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要素,在发挥教育作用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家长应站在打击网络欺负的前线。
首先,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关怀,多了解他们的校园生活及交友情况,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感,敢于和家长讲实话,变强制性教育为引导性教育。其次,家长应了解子女的上网习惯和上网动态,加强网络安全性教育,让孩子享受网络便利性的同时明了网络的风险性。
(三)发挥学校的中流砥柱作用
学校教师在解决青少年网络欺负问题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在正确认识网络欺负问题上起鲜明的导向作用;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广泛地进行宣传和预防;第三,能够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现状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第四,能够针对在校学生设计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第五,可以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针对网络欺负,学校首先需要做好防范工作。在校园欺负得到遏制的同时,许多学生在网上肆意进行攻击报复,发泄心中的不满。有的教师过于依赖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学生的网络欺负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学生刻意掩饰,就会给调查造成盲点。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细心留意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举止的变化,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就有可能防微杜渐,将网络欺负扼杀在萌芽中。其次,作好应对网络欺负事件的准备。制订应对计划,建立专门的干预小组,对相关教师进行严格培训,形成层次清晰、系统完整的工作体系。再次,在网络欺负发生后,心理辅导教师要全面考虑卷入网络欺负中的学生的心理感受。欺负者、被欺负者及旁观者的角色可能会发生变化或重叠,因此,教师需要仔细理顺其中的关系,制定出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最后,完善反馈机制,对相关的网络欺负事件进行追踪,开展阶段性回顾和评价,总结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Patchin J W,Hinduja S.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 yard: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J].Youth Violence Juvenile Justice,2006,4(2):148-169.
[2]Noret N,Rivers I.The prevalence of bullying by text message or email:Results of a four year study[C].Poster presented at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Cardiff,2006,April.
[3]Campbell M A.Cyber bullying:An old problem in a new guise?[J]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2005,15,68-76.
[4]Ybarra M L,Mitchell K J.Online aggressor/targets,aggressors,and targets: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4,45,1308-1316.
[5]宋娴.高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及其干预模式探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三所高中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刘丽琼,肖峰,饶知航,陈婷.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42-944.
[5]Slonje R,Smith P K.Cyberbullying:Another main type of bullying?[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49,147-154.
[6]Patchin J D,Hinduja S.Cyberbullying and Self-Esteem[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0,80(12):614-621.
[7]赵峰,高文斌.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6):439-444.
[8]V?llink T,Bolman C,Dehue F,Jacobs N.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Differences between victims,bully-victims and children not involved in bullying[J].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3,23:7-24.
篇3
浅析清至民国时期镇江慈善事业的特征
镇江竹枝词之题材内容分类研究
“爱V不V”语义结构分析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转向
“赤脚”之后承载与启蒙——读范小青的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
摇椅中的梦想——解读《嘉莉妹妹》中摇椅的象征意义
组分梯度膜的有效介电常数的推导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番茄中的微量元素
琼胶粒子为致孔剂制备多孔壳聚糖功能膜的研究
数学问题意识的模糊多属性评价研究
分块矩阵的具有指定值域和零空间的外逆的表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KYL-610无线数据传输的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理念下高等职业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江苏省导游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增强职业学校学生个人发展能力的思考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地方高校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探讨
我国素质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研究
“孙钟种瓜”传说刍议
孙钟事迹与传说考析
闪耀另类炫目的光彩——试论波德莱尔散文诗的特征
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重音落点特征研究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苏州发展农村民营企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我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探析
CNMARC中版本版次的著录方法探析
基于网络化的实验实训室开放教学管理系统研究
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研究
异厚度铝锂合金激光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延时控制系统研究概述
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趋势分析
浅论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提高教育管理实效
中国古代音乐体裁史学研究的内因与动因规范管理培育团队彰显特色我校课题管理工作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关于地方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考
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十八罗汉的来历和镇江金、焦二山的罗汉像
镇江西津渡古街的建筑艺术美
发扬镇江藏书家“绍宗”精神,解决藏书楼的利用问题
浅谈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远程开放教育中隐性知识的教学研究
HDBA-AM-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组合KdV-mKdV方程的孤立波
关于提高钢琴弦轴板音准稳定性的探讨
变压器常见故障及其在线检测技术
当前农村民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扬中市为例
论刑事证据展示制度
二审发回重审行政案件实行异地交叉管辖模式探讨
也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建设探究
篇4
一、网络成瘾的界定
对于网络成瘾现象,世界各国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名称,如“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过度使用”等。对网络成瘾的界定亦存在不同意见。综合已有的研究,基本上可以把主要观点概括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从成瘾行为学角度出发,如“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戈登伯格指出网络成瘾是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其症状为因过度使用网络造成应对学业、工作、社会、家庭等身心功能的减弱。第二类是从冲动控制障碍角度出发,如“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也就是病态网络使用。第三类如“过度”“问题性的”“适应不良的”网络使用。国内的网瘾研究者陶然认为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和躯体症状。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成因由个体的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环境因素共同构成。
(一)个体心理因素
1.人格特征表现:(1)孤独。具有孤独特质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去寻求支持和陪伴,易被网络中一些具有交互作用的活动所吸引。(2)抑郁和焦虑。据近期英国大不列颠心理学会的调查结果: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性格内向的年轻人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其中忧郁特质和焦虑特质人群易患率尤高。(3)低自尊。自尊水平低的人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他们通过网络来寻求对自己的肯定和成就感。
2.应对方式。通过研究发现,面对问题或挫折时,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的不成熟应对方式,而网络使用正常的大学生则采用“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对方式去面对现实。[1]
3.社会支持。国外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较低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只能通过匿名的网络与人交往,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未得到的需求,因此社会支持较低者更有可能在网络人际关系上表现出成瘾倾向。[2]
4.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这是在我国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缺陷造成的特殊现象。在高中阶段出于高考的目标要求,学生的生活学习范围狭窄,人际交往简单。进入大学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与中学有着明显差异,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相对复杂,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容易产生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苦恼,挫折感增加,安全感和成就感降低。除此之外,考上大学对很多学生来说一直就是人生目标,加之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因此导致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缺乏继续求学的动力,对未来的生活、职业均无目标设计。此时网络就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安全感和成就感、充实生活的最佳选择。
(二)个体生理因素
现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可能是因为多巴胺变化所致,特别是与伏隔内多巴胺含量升高有密切关系。伏隔核内多巴胺含量过高会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移(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形成标志着大脑对外源性刺激心理依赖的形成。
(三)家庭因素
在家庭中,缺少情感温暖、理解、交流,过多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3]这些学生的自、发言权长期得不到师长的尊重,来自父母的鼓励、关爱较少,与父母没有良好的沟通。尤其是家庭不和或家庭破裂的学生更容易沉迷在网络中寻求归属感和满足感。
(四)社会环境因素
1.网络空间本身的特点: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交互性、平等性、去抑制性等特点,能使人得到实现自我价值和他人关怀的“虚拟实现”,容易让个体产生满足感,从而让个体产生对网络的心理依赖。[4]
2.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学院、班级尤其宿舍中有多人沉迷网络,与此相关的话题就会较多,容易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另外社会上成人甚至中老年人沉迷网游、聊天的例子也不鲜见。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措施
1.学校方面
(1)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讲座、班会、座谈、集体活动等各种形式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早日熟悉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环境、专业特点和专业发展前景等,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归属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成瘾”概念的提出者伊万・戈登伯格认为,网络成瘾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只是一个人无法很好化解生活压力和烦恼的消极表现。因此,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心理特点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完善人格。一方面学校应不断探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系统、深入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再者,应规范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建设,加强心理咨询员专业培训,以便更有成效地为更多的学生服务。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往往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或现实中的众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而选择逃避于网络,而这些需要和问题他们又不敢或不愿意向他人诉说。因此应通过发展性个体咨询帮助学生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特质,预防心理问题的严重化。
(3)树立学生网瘾预防全员参与的理念,构建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学校应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全体参与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工作机制。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上课下专业引导优势,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尤其对内向、敏感、自卑、经常上网的学生要多加关心。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业问题,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或专业的兴趣,进而培养其学业成就感。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大学生的生活、成长导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那些上网时间长、频次高、旷课上网的学生,可为其建立心理档案,经常了解其生活、学习、交友、家庭等状况,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行帮助和指导,化解心理困惑。
(4)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网络成瘾的学生之所以沉迷网络,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归属感、成就感、心理满足及生活空虚无聊有很大关联。为此,学校应广泛调查、了解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尤其搞集体活动时要让普通学生都能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和团体合作、社会适应等能力,不能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
(5)网络健康教育。学校应将网络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教育的范围,可通过组织辩论、演讲、征文、讲座、主题班会、观看视频等活动向学生说明网络的功能、特点、过度依赖的危害以及预防网瘾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使学生自觉地把网络当做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聊天的空间,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使用网络的观念。
2.家庭方面
(1)父母应多采用民主、理解、鼓励等教养方式,尽量少采用惩罚、否定等不良方式,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并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给予及时引导,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应对困难的行为方式。
(2)父母应主动营造温暖、信任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构建坚固的家庭支持系统,多与孩子平等沟通、交流,以孩子需要的方式表达关爱;关注的不只是学习成绩和物质需要,更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精神支持。
3.社会方面
(1)政府要加大净化网络环境的力度,清除校园周围的黑网吧,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为大学生创造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2)开展真正的素质教育。中国著名青少年网瘾戒除专家陶宏开认为要从根本上防止青少年对网络的沉迷,必须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方式,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所谓素质,应涵盖三个方面:第一是心理素质,包括思辨能力、自我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第二是专业素质,包括广博的技术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第三是综合素质,指人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在体育、文学、美术、舞蹈、音乐等方面的特长。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素质。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
目前,网络成瘾治疗机构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劝说教育、体能训练、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当前,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网瘾干预策略如下:
1.心理干预
(1)认知行为疗法。美国学者金伯利・杨(KimberlyS.Young)和加拿大学者戴维斯(R.A.Davis)所提出的认知行为疗法最为系统性和理论化。杨根据其它成瘾症的研究结果和他人对因特网成瘾的治疗,提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反向实践、外部阻止物、制定目标、节制、提醒卡、个人目录、支持小组、家庭治疗。这是从时间控制、认知重组和集体帮助的角度提出的不同方法,强调治疗应该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应付策略,通过适当的帮助体系改变患者上网成瘾的行为。而戴维斯根据他的“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提出了因特网成瘾的认知行为疗法。他把治疗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依次是:定向、规则、等级、认知重组、离线社会化、整合、通告。整个治疗过程需要11个周完成,从第五周开始给患者布置家庭作业。这种疗法强调要弄清患者上网的认知成分,让患者暴露于他们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他们的不适应性认知,逐步训练他们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
(2)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由SteveDeShade和IncoKimBerg于上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在心理治疗开始阶段,与患者每周晤谈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一个月后视患者改善情况改为每周或每两周晤谈一次。每次晤谈的治疗过程均书面记录,采取结构式治疗程序,主要包括:开场、陈述症状、讨论例外,并使用奇迹提问、量表、中场休息、赞赏、布置家庭作业等SFBT常规技术。SFBT以“求解”为中心,一改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模式,不过多地追溯心理问题的起因,而是将治疗重点放在帮助患者或来访者寻求个人改变和未来发展的解决模式上,让他们成为自己行为改变的主导者与专家,充分发掘自己可利用的潜能和资源。[5]杨放如采用此方法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疗程三个月,经治疗后,网络成瘾者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评分、上网时间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说明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为主的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网络成瘾者有效果。[6]
(3)行为疗法。行为疗法认为,网络成瘾者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网络的,这种又在刺激(网络)的不断强化下,形成了稳定的行为模式。既然这种行为是后天通过强化的方式加以习得的,那么同样可以通过强化的方式加以消退。所以,行为疗法注重于消除上网带来的和无法上网造成的心理压力。
(4)团体心理辅导。大量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在治疗网络成瘾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它尤其适用于学校、企业等场所。团体心理辅导指把网络成瘾学生组成小的团体,借助团体成员间的互动,形成脱离网络的社会关系,帮助小组成员产生安全、信赖、温暖的感觉,摆脱孤独、无助感,获得更多的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可以学习社交技能,提高社交能力。杨彦平等经过对2O例成瘾者近三个月的团体辅导,成员在上网时间控制、人际协作、自信心等方面成效显著,干预前后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方面有显著改进。[7]
(5)家庭治疗。金伯利・杨领导的网络成瘾中心统计,约75%的网瘾者家庭关系和亲密关系都存在很大问题。因此他们认为除了治疗成瘾者本身的问题,解决家庭内部的顽疾更是解决成瘾的关键。家庭治疗是指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和家庭结构,来达到改变个体心理行为或者症状的目的。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网络成瘾者与其家人共同制定具体的行为契约、计划,让成瘾学生接受家人的监督和关怀,家人则给予有效的督促和及时的鼓励,尽量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并多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交流,认真倾听其感受,帮助其培养新的目标和信心,促使其步入生活正轨。
2.药物治疗
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目前用于治疗网络成瘾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moodstabilizers),其目的是减轻与网络成瘾伴发的或作为网络成瘾诱因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这些药物对网络成瘾障碍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副作用也很大。目前,药物治疗仍处在尝试阶段,大多与心理治疗结合使用。
3.“五位一体”的心身综合干预模式
鉴于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全方位、系统科学地进行干预。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提出了针对网络成瘾的“五位一体”的身心综合干预模式。基本内容包括:(1)医学治疗。它是网络成瘾干预的基础治疗,当个体躯体或精神症状出现时,必须及时合理地实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身心护理等治疗措施。(2)心理治疗。着重于在医学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团体、家庭、个体治疗,融合各种心理治疗技术,激发患者求助动机,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目标,达到人格的完善。(3)健康教育。即针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悦纳自己,珍爱生命。(4)军事化训练。即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制定军训内容及强度,目的是规范患者的日常起居,锻炼体魄,增强意志力、纪律性和责任心。(5)社会体验活动。即组织网络成瘾患者参加各类社会体验性活动,提供情景化体验的机会,增强其直面生活的勇气,锻炼应对困难的技能。
总之,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信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应以预防为主,同时注重干预,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对社会、家庭、个人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兆敏.高校德育工作新思维[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29―30.
[2]王立皓,童杰辉.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
[3]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3).
[4]马宁,王辉.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心理机制及预防干预[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
[5]DiemenMB,FranklinC.Briefsolution―focusedthera―PYwithparentsandadolescentswithADHD[J].SocialWorkEducation,199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