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范文
时间:2023-04-01 13:3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98
一般情况下,企业存货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0%到60%,是企业价值展现的基础,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经济效益的源头,所以存货的控制管理直接与企业的良性经营和稳定发展产生联系。企业通过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可以实现经营的目的和生产的价值,如果企业要保证自身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较高的竞争能力和较大的经济利益就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存货控制和管理。文章就企业存货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完善和提高存货管理的措施展开讨论。
1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存货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存货控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经常会发生会计信息不完整、弄虚作假,谎报盈亏等现象。所以很多情况下,企业无法真正的掌握存货的真实信息数据,给的行为创造了机会。从现在我国企业规模分类的状况来看,国有大型企业每个工作人员分工较为细致,所以在控制管理方面也较为合理。但是最大的问题出现在中小型企业,这类型的企业数量比较庞大,市场整合也比较混乱。这部分企业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内部人力资源,所以在控制程序上就会设置的比较粗糙,也没有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体系制度。部分企业尽管建立了存货内部控制体系制度,但是在具体制度落实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所以难以将控制制度落实到实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存货出现质量等问题,就会难以落实责任,会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回收造成巨大冲击,导致存货内部控制质量不高。
1.2 存货内部控制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企业的存货控制设计涉及的企业内部部门较多,并且还涉及到计划控制、制订合同、存货验收入库、账务核实等众多控制内容。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存货内部控制管理掌握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和物流部门,只能对存货的账务和信息进行整合,但是在相关存货信息检索、查询、修改、保管等方面难以真正的掌握。尤其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度不足,不能为存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决策,甚至很多企业的管理机制仍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从根本上与市场经济模式下的企业经营发展产生冲突,存货内部控制应用的范围也局限在过去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中,应用广度不足。
1.3 会计系统设计忽略了内部控制
很多企业沿袭了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系统设计,相关资料结构较为简单。甚至在会计凭证方面,只是单一的强调对决策印章的管理,直接跳过了负责人签字模块,所以很多事后补签的情形与正规程序混乱,难以分清凭证的时间顺序。其次,在存货控制管理的方面存货流动资金的授权与相关凭证难以维持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没有体现出会计系统的设计与存货内部控制的关系。最后,从收款和付款方面进行分析,很多原始的票据不齐全,难以体现收款的整体性;在付款的时候也难以制定合理得授权方式。
2 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制定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在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要严格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自身控制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法律规定且适合自己生产经营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制定的制度一定要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对社会主义市场动态进行实时的关注,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的修改和完善自身的制度,保证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促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顺利的展开。最终确保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为企业流动资产起到稳固的作用。
2.2 制定企业部门之间权责制衡机制
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制衡,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尤其在实施业务的过程中,在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中才能完成业务内容。所以在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管理中,因为涉及到庞大的流动资产,不能将控制管理的权利集中在一个或者少数部门的手上。一方面部门之间的协调参与,可以有效的防止贪污现象的出现;另外一方面,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部门之间共同承担责任,会有效的降低存货管理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权责制衡的机制不分上下级部门都可以进行直接参与和制衡。一般存货内部控制权责制衡的程序是:采购部门购进存货,并进行验收入库,入库前要检查订货合同、入库通知、货物合格证、提货通知等相关单据。然后由存货保管部门实施管理,并对货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最后有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对资金的收支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找到承担责任的部门。
2.3 健全存货核实监督制度
首先,财务部门要定期的对存货进行抽样检查盘点,核实存货的数量是否与入库阶段的记录信息吻合,一般财务部分检查盘点的频率为至少一个季度一次。如果在核实的过程中发现账务与实际不符,要及时的查找原因所在,并上报财务核实情况。其次,财务部门对销售部门的款项情况也要进行监督检查,检查销售部门才仓库取货后是否开具发票。最后,企业内部要建立集体审批制度,在面对重大决策事项的时候,实行各个部门参与决策,防止出现企业高管独断专行的现象,并且要建立关键岗位轮换,和定位抽检的制度,防止相关部门之间的传统贪污现象发生。
2.4 建立存货管理沟通信息系统
企业要建立相关的信息系统,及时的向各个部门提供有效的存货控制数据信息,针对数据细信息的处理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展开横向的沟通。要注意的是建立存货信息的管理沟通信息系统需要有完善的存货管理手续,以及管理人员签字印章等。企业信息沟通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领导管理阶层对各部门员工的业绩进行有效的掌握。并且协调合格部门之间的业务机制,防止部门之间出现业务纠纷和矛盾,造成企业存货管理沟通信息系统的混乱。存货管理沟通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效率,间接的对企业流动资产的稳定性产生作用,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沟通信息系统,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2.5 保证存货周转流程的合理性
企业在存货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高度合理性的存货周转流程。例如,各个部门在进行相关存货控制工作管理的时候,要填制相关的单证,去报货物从购进到销售的整个流程能够实现环环相扣,最终将相关票务单据准确的递交到财务部门,然后财务门根据各部门提供的单据,进行入账处理,从财务上反映存货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状况。领导阶层要经常与财务部门展开资产的清查,确保企业流动资产的稳定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直接与企业的良性经营和稳定发展产生联系,所以企业要通过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实现经营的目的和生产的价值。企业要正视自身在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部门之间权责制衡机制和存货管理沟通信息系统,保证存货周转流程的合理性,促进企业流动资产配置合理性,在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较高的竞争能力和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唐丽艳.浅谈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J].中国市场,2014,(31).
[2]吕萍.浅析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J].民营科技,2015,(12).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3502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却跟不上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存货内部控制在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制造业中,存货是创造价值和提高价值的基础物类,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存货保管情况的好坏、管理效率的高低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维护其流动资产安全与完整、保证企业财务收支合法及会计信息真实性影响很大。目前,存货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不足使得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建立并完善本身的存货内部控制体系。
1B有限公司存货内部控制情况
B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五金交电、仪器仪表、水泵、服装、日用百货等名优产品及进口类产品项目。公司实行积极扩张与稳健的发展战略,与当地的大型连锁超市、高端百货、分销渠道和团购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公司存货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收发频繁,且占用资金大。因此,各项存货物资从采购、验收、入库、付款等环节实施严格控制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为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设置了一些存货控制活动,包括采购控制、产品质量检验控制、仓库管理控制等。这些控制活动虽然存在,但控制效果均不理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由于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并且内控执行的力度不够,内控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
2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该企业在存货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比如,在采购过程中未建立?购询价制度,同时缺乏对存货采购的监督,没有审核采购与供应商所签署的合同、协议等各种单据。采购过程的不透明容易导致采购人员暗箱操作、营私舞弊、收受回扣等问题。另外,企业对预付款支付情况也没有开展有效的管理。该企业的部分商品与设备采购是经由预付款形式进行的,但是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以确保预付款的安全,也未能及时和供应商对帐。在存货发出方面,目前提货时仅仅根据提货单对所提取存货的数量进行盘点,缺少对订货单据的验证与复核,存在可被利用的漏洞,容易造成存货发出的数目与实际不符合。
2.2账务处理的随意造成存货账实不符
中小企业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机构及岗位设置混乱,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账目混乱的情况。该企业存货的会计资料过于简化,未设置采购、销售等日记账,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备查账。出于节省工资成本的考虑,一人身兼数职办理有关的全部业务,因此,财产不实、数据失真等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存货实物进行调查发现盘盈、盘亏和保管不善而损毁的存货无人员进行实地核查,所报废存货的价值认定也没有规范性的文件加以规定。财务上对此类业务有的不作处理,有的将发生的非常损失或溢出金额相互冲销。该企业账务处理的随意性容易造成存货账实不符。
2.3忽视存货内部牵制制度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等职务。不相容职务间实行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但是该企业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牵制机制。如验收程序不规范,采购员和验收员为同一人验收,验收时仅仅清点数量,不检查原始单据之间及与待验货物之间是否相符。本来应由相互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与相互监督的工作,由于混岗和职能的交叉,容易使职员或者管理者串通起来,最终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甚至导致其失灵。
2.4存货定期稽核制度没有落实
仓储管理是存货管理的重要环节,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该企业对存货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够,存货稽核制度没有很好地落实。首先,该企业存货日常盘点制度不完善,入库后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盘点没有严格的规定,仓库部门仅有年末盘点而并不进行月末、季末盘点。盘点过程中主要依靠仓储管理员自觉进行,财务部门通常不参与存货盘点工作,也无人员进行实地核查,账实是否相符无法确定。其次,企业对发生破损的物品没有进行登记,更没有对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出入库人员也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这些都造成了仓储管理的漏洞,引起库存物资的损毁、丢失、失盗等情况的发生。
3存货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3.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大部分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基本上还沿袭着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决策人的意图往往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内部控制常常受到忽略。该企业经常安排亲属在重要的岗位,这些人员不能够胜任自身所处职位,工作中不按流程办事、越权审批的案例时有发生。由于企业内部未能形成出色的内部控制的实施环境,即使出台了系列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敷衍了事也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得效果,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这也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
3.2监督机制缺失
调查发现该企业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管理层并不了解内部审计,认为有外部审计就已足够,没有必要设立内部审计制度。该企业内部控制仅靠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缺失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和审查,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可能因为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串通作弊或不作为而失效。因此,缺少健全的监督机制是导致内部控制执行力度缺乏的重要原因。
3.3企业在岗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与企业相关岗位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建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有关。管理者们习惯用传统的主观经验来管理企业,在组织、人事、劳动、财务会计、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缺乏规范。在财务处理方面,该企业财务人员一方面理论知识缺乏,对业务处理不精通,职业判断能力不高,不能够及时准确核定存货的价值,另一方面不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办事,领导怎样说就怎样办,无原则地顺从领导意图办事,从而导致存货的会计信息失真。
4完善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对策
建设与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相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对于B有限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堵塞漏洞、加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来达到降低存货控制的风险。
4.1完善内部控制中的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影响着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及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与行为。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企业建立良好控制环境的基础。而内部控制应该涵盖企业各项业务及管理活动,深入到决策、执行、监督及反馈等各个环节。因此,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监督机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设置完善的监控体系,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的内部控制监督,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是该企业目前完善内部控制的关键。
4.2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中小企业会计处理过程中虽然使用了电算化软件,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利用软件方便会计处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系统化的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中没有被充分的重视。在存货管理方面,引进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及时明确存货的真实信息,能够确保存货供应充足且不积压。同时,信息流的畅通对于供应链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的及时能够为企业节省不少时间及成本。因此,公司应当加快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进程,充分利用和发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作用,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
4.3健全企业存货内部牵制制度
中小企业应健全存货不相容业务分离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存货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采购、验收、保管、发货等职责应由不同的人负责,或在全过程的某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分工负责,确保办理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防止部门之间或工作人员之间相互串通,盗用公共财务。
4.4完善日常存货的控制活动
篇3
【关键词】存货资产;内部控制;效能
存货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经济效益并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此,财政部等五部委单独制定了包括存货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内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财政部会计司对该指引作了解读。学习并按照上述文件制订本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是落实加强存货内部控制的十分重要的管理活动。
一、现代企业应树立存货内部控制的新理念
传统的存货资产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存货资产使用价值的控制,亦即通过对存货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达到在量上未发生缺失,在质上未发生蜕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对存货资产内部控制的重点,应从防范实物资产安全,转移到对资产全面风险管控要求,促进企业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产效能,充分发挥资产资源的物质基础作用上来。或者说,加强对存货资产内部控制,既要保证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持存货资产使用价值的完好,更应关注这些资产的价值提升,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着重从存货资产的价值出发,将存货资产管理应当关注的风险,定位于“存货积压或短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
基于此,讨论存货资产的内部控制,必须与存货资产的上一过程的采购和下一过程的销售联系起来。
二、存货资产采购阶段
存货资产的采购,应在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的监控下,做到:
1.最佳的采购批量批次。在综合考虑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下,科学地制订这三种成本之和最小的最佳存货采购批量批次方案。如果采购批量过大,就有可能导致“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以及保管困难和储存成本增高等问题;如果采购批量过小,就有可能出现因“生产中断”而不能及时向客户交货,以及仓储单位固定成本过高、抽检次数过多等问题,使企业的效益遭受损失。
2.最优的存货质量组合。存货的质量组合应根据本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需求而定。质量过低会影响产品质量从而最终影响企业信誉,这只能是短视者的短期行为,为有远见的经营管理者所不齿;质量过高,超过了产品生产所必须,也会造成质量过剩,不必要地提高产品成本从而挤压企业的盈利空间。
3.最合适的供应商。要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优先选择那些有信誉、有实力的供应商。在采购价格确定上,可以通过竞标等方式进行,以保证采购价格建立在公平、合理、有利的基础之上。
4.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首先应明确所采购的存货资产由谁负责运输问题,如果由企业自行提货,应更多考虑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运输险投保等事宜。
5.最有利的采购货款付款方式。采购货款付款方式有预付货款、付款提货、货到验收后付款等方式,具体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定。
做好上述各点,就能为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产效能提供了有利的前提。
三、存货资产储存阶段
对存货资产的内部控制,储存阶段是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应从验收入库、仓储保管、生产加工后再入库、出库、盘点和处置这几个环节进行梳理,查找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发现存货积压或短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等风险,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确保资产管理处于最佳状态。
(一)存货取得
存货取得的主要风险是在采购环节中可能存在的诸如存货预算编制不科学,采购计划不合理,可能导致存货积压或短缺等问题的发生。
存货在验收入库时,应分别不同来源做好验收入库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外购存货的验收上。首先应就进货合同、进货发票与存货的品种、数量、质量、规格、保质期等进行核对。从数量上看,特别如煤炭一类材料一定要通过必要手段加以核对,防止因短斤缺两而造成的损失;从质量上看,多数通过“感官鉴定法”进行,有的则应通过“仪器检验法”进行。对需要索取质量保证书的应在取得后再验收,不少存货还应请企业技术部门或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抽检。从包装上看,验收中要注意存货包装是否完整、牢固,有无受潮、水湿、油污等异状,液体存货有无渗漏痕迹等。对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成品、产成品也应严格进行检验,做到不合格品不入库。
对于在入库前需要经过挑选整理分类或仅作改变形状、改变包装等简单加工的存货,应注意挑选整理或初步加工前后的对比,确定合理的损耗率,对需要进行简单加工的存货,应重新进行账务登记;对需要委托外加工的存货,应办理出仓、进仓手续。此外,还应加强存货的保险投保,以降低存货的意外损失风险。
(二)存货储存
存货储存保管控制的主要关键在于“安全、降本”。就安全而言,主要应做到:防火、防洪、防盗、防潮、防病虫害、防变质,同时也应注意科学的摆放。降本就是要尽量降低保管成本。存货储存中发生的成本中有的是固定成本,如仓库的折旧费用,人工费用,清洁、防火、恒温等费用,为降低存货的单位储存成本,应在对存货实行分区保管,根据存货的不同性质按存货种类和性质分区;按发往地区分区;按存货的危险性质分区储存保管的前提下,充分注意提高仓库存放空间的利用率和时间的周转率,使单位存货的固定费用降到最低。此外,对露天堆放的存货,更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管,防止损坏变质、价值贬损、资源浪费。
此外,仓库储存部门应建立健全存货账,及时正确地记载存货的收、发和结存等变动情况,并加强对在库存货的巡查和抽检,发现存货缺失、变质、毁损等情况的,应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存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及时与生产、采购、财务等相关部门沟通。对于进入仓库的人员应办理进出登记手续,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接触存货。
(三)存货加工
一般生产加工企业购进存货的目的,主要在于将其作为原材料、辅料、工具等,在生产加工时领用,待其加工为半成品及最终产成品后,再验收进仓等待进一步加工或销售。因此,对生产加工过程的控制应成为存货资产控制的主要内容。产品成本控制不仅是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消耗的控制,也包括对产品质量和废品率的控制。要以最小的消耗,将投入生产加工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转化为合格产品,为销售提供更多更好的待销商品存货。对这一生产加工过程,必须制订内部控制制度来促其正常进行。
(四)存货发出
篇4
关键词:企业 采购业务 内部控制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生产循环中重要的一环,而采购是存货业务流程诸多环节中的重点环节之一。采购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编制需求和采购计划、采购申请、供应商的选择、制定采购价格、采购合同的签订、验收入库、结算付款等环节。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实物流”的重要部分,又与企业”资金流“密切相关。企业采购的物资和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企业应建立采购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对存货进行集中采购,实行物归一口原则,建立健全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加强采购业务的管理。
一、编制需求和采购计划
需求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需求部门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采购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执行。
二、建立健全采购申请制度
企业应建立采购申请制度,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办理采购申请手续。具备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应严格审批采购申请。
三、供应商选择制度
选择供应商是企业采购业务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健全企业统一的供应商网络。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四、采购合同管理
企业应根据采购需要、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与供应商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采购合同,该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情况作出明确规定。对大宗商品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一般商品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条款,应符合国家和企业的相关规定。
五、采购价格管理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动态竞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价格。采购价格应遵循“三同三比”的原则,即同名称、型号规格比质量,同质量比价格,同价格的比费用,分别采取询价、招标、专家会审、最高限价等形式确定采购价格。
六、验收入库制度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各级验收部门或人员、采购部门、请购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批准的合同订单、合同协议等采购文件,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严格验收,以确保其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务部门。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向有关单位进行索赔。
七、结算付款
篇5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存货管理; 层次分析法; 熵权
引 言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制定并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中指出,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但该规范及2010年4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都没有明确内部控制考核的具体参考指标。鉴于目前以国内农超对接类型为主的连锁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以生鲜、百货为主营业务的连锁零售企业的存货内控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存货内部控制风险点分析与指标结构确定
存货内部控制包括存货从购入、保管到销售出库的整个流程控制。本文假设连锁零售企业启用了通用的存货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一般来说,连锁零售企业的存货数量较多,大部分存货金额相对较低,管理起来比较繁琐,因此对存货内部控制的加强也就成了连锁零售企业能否顺利经营的重要一环。
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类型主要有三种:自营销售、委托代销和合作经营销售。1.自营销售指企业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企业按合同向供应商采购商品,并向消费者销售。2.委托代销指企业与供应商签订代销协议书,按要求销售货物并收取手续费。委托代销的商品不属于企业的库存商品。3.合作经营销售(租户)指企业与租户签订合作经营协议,租户自行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注册营业执照,自行申报纳税,自行开具销售发票。合作经营销售的商品同样不属于企业的库存商品,其销售也不记入企业的销售收入。企业只向租户收取租金、代垫的水电费和分成收入等。因此,合作经营销售的存货与企业的存货管理流程没有直接关系。
(一)日常管理
存货的日常管理包括存货的摆放、存储、盘点等。
风险控制点:
1.存货的日常保管。包括:(1)企业需制定完善的存货保管制度,保证专人保管、合理保管。如为了减少偷盗损失,门店卖场内应安放摄像头,卖场口应安装防盗门并安排专人防损,对偷窃货物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等。为了减少存货的不可抗损失,需要针对存货的性质进行妥善的保管,如对容易腐烂的水果放在风幕柜里保管等。另外还需注意仓库的堆放和消防问题,从源头上杜绝火灾等隐患。(2)对不属于企业的存货,如代销的存货等,应单独存放和记录,避免和企业自有的存货相混淆。(3)存货在报损处置时需按规定权限报批后处理,并落实存货损失的相关责任。
2.存货的盘点。企业必须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包括:(1)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盘点计划的制定和盘点人员的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明确盘点流程。(2)在盘点时要保证注意核对账实是否相符,具体需要做到三点:首先,盘点物品需要排列整齐、有序;其次,盘点物品需要双向核对从系统导出的盘点清单与盘点实物;最后,需要安排主管对盘点结果进行抽查复核,并根据抽查结果视情况部分或全部重盘。(3)盘点结束后,各门店需要认真分析盘点结果并及时找出差异原因后申请调整,营运部门则需要将盘点差异准确记录、总结原因并落实责任。
(二)存货的采购和收存
存货的采购是存货管理的基础环节,而自营和委托代销的采购风险点略有不同。
风险控制点:
1.订单和验货管理。(1)人员权限是否明确并严格遵守。营运部门应根据相应的权限申请订货和修改订单并保证物资供应顺畅,采购部应根据权限保障合理的供货渠道、来源、供货价格并签订合理合法的采购合同。(2)订货后收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收货时员工务必根据企业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订单验收货物,清点货物数量,检查货物质量,做好验收记录,并将货物存入仓库。由此,验收单必须与订单是一一对应的。如果员工发现货物有问题,需根据合同和企业制度等的规定及时在收货当场退货或与供应商联系退换货。(3)采购部必须准确维护系统上商品和供应商等有关订单基础信息,营运部门需保证订单和验收单的准确无误。另外对于代销的商品,采购部的员工需根据最新协议上的规定维护好分成比例并定期检查订单系统上分成比例的计算是否正确。
2.订货记录。(1)企业的订单必须连续编号,且需要妥善保管纸质版和电子版订单。(2)需保证营运部门和财务部门关于订货的记录一致和准确。
(三)顾客退货的管理
顾客退货严格来说属于客户服务的范畴,但退回货物的管理属于存货内部管理的组成部分,保证稳定、不断增加的客源是零售企业成功经营的重要条件。
风险控制点:
顾客退货是否经有效核准并及时退回仓库。各层级人员应被授予一定的退货权限,并对退货情况和客户服务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既要维护好与顾客的关系,也要保障企业的利益。
(四)存货的出库销售
存货出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销售,部分用于集体福利或其他目的。
风险控制点:
1.存货的出库销售是否经有效核准。存货的出库包括正常商品销售、促销商品的销售及其他领用等。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包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和团购销售。一般来说,零售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团购销售有可能涉及销售合同和赊销等问题,因此本文中不另行讨论其相关风险。
2.销售是否准确记录。(1)销售时由收银员正确扫描条形码,防止漏扫、错扫。(2)每日结算时注意核对系统报告,留意是否有大额异常交易。(3)企业领用存货用于集体福利或其他项目时也要在系统上填写出库单,并及时调整财务账。
3.企业对存货成本的核算是否准确,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五)维护存货主文件
存货主文件包括与存货有关的合同、协议、调价记录等。
风险控制点:
1.存货主文件必须真实有效,并由专人进行保管,重要的合同、协议需要营运部、财务部、行政部、采购部等各留存一份。
2.主文件的纸版和电子版都必须及时更新,并确保各保管部门同步更新有关信息。
(六)存货的预算
存货的预算属于企业整体财务预算的一部分。
风险控制点:
1.存货预算制定过程是否符合企业有关制度。
2.及时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并及时调整预算数据或调整具体的管理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存货内部控制分析指标结构如图1。
二、指标权重确定
关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主观的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客观的熵权法等,其中主观类方法能够总结专家、学者的经验,比较全面但不够客观,而客观类方法虽然比较客观,但熵权法等对异常数据太过敏感,实际应用中有时非重要指标经此法计算得出的客观权重过大,导致权重不切实际。因此,本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综合权重确定指标权重。
(一)层次分析法
1.确定层级结构。一般是确定三级层级结构,即:
(1)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2)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3)最底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2.构造判断矩阵。根据之前构造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准则层自上而下逐级逐类地比较相邻层次元素间的重要性程度,并构造反映指标间关系的判断矩阵。本文的判断值主要结合上面对各因素的分析及专家评价方式得出,构造出判断矩阵,具体判断标度见表1。
根据表1中的判断方法,确定矩阵A=(aij)n×n,并使其满足正互反矩阵的条件(i)aij>0,(ii)aji=■(i,j=1,2,…,n)。
3.计算权向量wi。wi=■aij(i=1,2,3,…,n),如果权向量是不标准的,则应进行标准化处理。
4.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 =■,其中,λmax=■■■;其次,查表找到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当CR
(二)熵权法
确定m个方案,n个指标的多指标决策矩阵为:
Am×n=x11 x12 … x1nx21 x22 … x2n… … … …xm1 xm2 … xmn
1.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ej=-k■PijlnPij(j=1,2,…,n),其中Pij=xij■xij(1≤i≤m,1≤j≤n),k=1/lnm。
2.定义指标的权重。wj=(1-ej)/■(1-ej)(j=1,2,…,n)。
(三)计算结果
根据专家打分的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向量为:?琢Ti=(0.150,0.138,0.128,0.098,0.048,0.054,0.054,0.120,0.057,0.038,0.074,0.044);接着,根据熵权法修正各指标权重向量为:?茁Ti=(0.155,0.142,0.132,0.069,
0.033,0.152, 0.010, 0.084,0.011, 0.109,0.059, 0.045);
综合权重的计算公式为:θi=?琢i?茁i/■?琢i?茁i。
于是,整体指标的综合权重如表2所示。
三、结论
目前各大城市连锁零售企业发展较为迅速且竞争日趋激烈,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指标出台,各单位制定内部控制考核指标时缺少可以参照的依据。本文利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实际工作中连锁零售企业的基本存货风险管理流程构建了一套存货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明晰性、实用性,对该类企业评价存货内部控制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当然,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时,还有诸如信息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等问题需要关注,这些因素需要在全面考核企业所有内部控制流程时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EB/OL].2010.
[2] 周春喜.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审计研究,2002(2):56-59.
篇6
一、企业货币资金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货币资金由于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因此在管理和控制上极易发生问题。由于许多企业的许多部门都有货币资金的收支,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或收银人员都必须履行出纳的职责,所以货币资金的管理风险较大,很容易发生丢失、短缺现象,甚至被挤占挪用。企业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货币资金的收入环节,由于收银人员错记、漏记账单,乱开发票、随意擅定收费压价折扣等,造成收入不实,以挪为私用。
其次,在货币资金的支出环节,财务人员未能按严格的支付审批审核程序处理账务,对重大货币资金支付业务未实行集体决策和集体审议联签,而由一人说了算。
再次,在货币资金的保管环节,未按规定分别保管票据与印鉴,未定期清查盘点货币资金,并形成定期清查盘点货币资金的制度化。
最后,存在计算机应用违规操作。实行电算化后,会计人员既从事数据的输入、输出工作,又负责数据的报送,存在对数据和程序进行人为修改、复制或删除的机会,从而使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也增大了会计人员作假舞弊的可能性。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没有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多数企业没有健全有效的控制体系,没有良好的控制环境,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控机构,已建立的部分机构多数执行不得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忽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是现金和银行收支业务的管理。从现金和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现状来看,大多数单位没有注重岗位分工制度的建立,导致了现金、银行存款漏洞的发生。
(三)内部控制人员素质较低,影响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效果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内控人员缺乏职业素养:一些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通常是企业主要领导)大权独揽,独断专行,一切货币资金收支“一支笔”审批到底,使审批权失去内控制约,产生许多腐败问题。部分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缺乏职责操作意识,业务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目前,一些企业还未建立起内部监督与评价机制,致使检查、监督与评价流于形式,内部各部门间缺乏有效制衡,致使内控体系的财务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三、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控人员素质
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控制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的实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明确董事会的职能,强化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建立监事和外部监督制度。
其次,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积极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知法守法和诚信正直的职业道德。
再次,对内部控制实施单位负责人及财会人员承诺制。提高单位负责人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对于《会计法》等各项法规的认识,确立全员全过程的内部控制意识,使每个职工都能自觉对照内控制度的要求来规范和修正自己的行为。
最后,建立有效的内审制度,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聘请注册会计师,加大内审的监控力度。如果小型企业没有办法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也应该指定专门人员不定期地检查会计工作,抽查、盘点库存现金等。
(二)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1.健全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
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的范围包括各种收入及欠款回收。具体地说,是指单位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已按规定计入有关账户。通过检查销售、采购业务或者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收回和归还情况,或余额截止日后入账的收入和支出,查找未入账的货币资金。其控制内容包括:
(1)发票、收据的控制。发票、收据控制是利用发票、收据编号的连续性,核对收到的货币资金与发票、收据金额是否一致,以确保收到的货币资金全部入账的一种控制手段。对于发票、收据必须加强其印、收、发、存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利用这类发票的连续编号,设计专门岗位,负责其存根联与入账的记账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对工作,及时发现其中的错弊,确保货币资金安全完整。
(2)银行对账单控制。银行对账单控制是利用银行对账清单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以确保银行存款完整性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可以发现未达账项,分析其原因,发现是否存在错弊。
(3)业务量控制。业务量控制是根据某项业务量的大小,来复核其货币资金完整性的一种控制方法。
(4)往来账核对控制。往来账核对控制是通过定期与对方核对往来账余额,及时发现挪用、贪污企业货币等违法行为,以评价清欠货币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或货币资金还欠是否真实的一种控制方法。特别注意对于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了解是否有收回款项不入账的情况。
2.健全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
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的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由于应收、应付票据的变现能力较强,故也将其纳入货币资金控制范围内。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内容包括:
(1)账实盘点控制。账实盘点控制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以确保企业资产安全的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
(2)库存限额控制。库存限额控制是利用核定企业每日货币资金余额,将超过库存限额的货币资金送存银行或汇交某一银行账户,从而降低货币资金风险的一种方法。
(3)实物隔离控制。是采取妥善措施确保除实物保管之外的人员不得接触实物的控制方法。
(4)岗位分离控制。是将不相容岗位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作用的一种控制方法。比如,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分离;空白支票与印章保管分离;银行对账单取回,余额调节表编制与复核分离等等。在具体运用中,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设计各控制岗位。
3.健全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
(1)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内部稽核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货币资金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审计监督控制。通过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可发现一些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情况,从公众中取得不合法收付的线索。
(3)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货币资金及保管业务时,必须采用授权批准控制措施,保证货币资金收付及保管安全。
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授权批准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
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审批人应当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
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
范围审批的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4.健全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
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其内容包括:
(1)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收益。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实施某些推迟资金支付、加速货币回笼、收回投资政策,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或者通过加快资金支付、一定的赊销政策、参与各种投资,提高收益,降低资金储量。
(2)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企业根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合理考虑促销与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的平衡,制定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同时权衡增加收账费用和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制定科学的收账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加速资金周转。
(3)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减少资金浪费。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建立严格控制制度,同时加强对存货管理,合理控制存货的储备,减少存货的浪费,加强存货的流动性,减少资金的占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相关机构或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且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印章的保管情况,是否存在全部印章有一人保管现象;票据的保管情况,是否存在票据管理漏洞。对于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总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不仅是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的需要,更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企业必须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约制和自我调节,规避经营风险,形成一整套完整严密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1]《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解读.》
【2】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3】 [3]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高级会计实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4】 [4]张永保:《.浅谈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会计之友》.2008年第(10期。).
【5】[5]任彩清:《.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08年第(4期。).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806
邮编:100083
篇7
货币资金在企业资产中具有流动性强、风险高的特点,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说,把货币资金的管理作为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及重中之重毫不为过,而相应地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作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也同等重要。
二、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阐述,主要是现金收入业务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
1.现金收入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虚构凭证内容,涂改凭证金额。2007年,某会计师事务所在对某一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企业有些原始单据上的数量、单价、金额存在疑点,有改动的痕迹,经查实,是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利用一些化学药剂更改了发票或收据上的金额,或者添加经济业务内容和金额,?亩?将现金据为己有,达到贪污的目的。(2)坐支严重,挪用公款。会计人员尤其是直接经管现金的出纳人员,没有及时将收入的现金存入银行,发生业务时直接支付,坐支严重,或者将收入的现金私自挪用。
2.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擅自提现金或填票购物。有些单位会计人员同出纳人员一起利用职务之便,擅自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或擅自签发转账支票套购物品,不留支票存根,不记账,将现金、实物据为己有。(2)公款私存,多头开户,截留公款。一些会计人员利用经管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便利,把公款私自转存到自己的银行户头上,从而达到侵吞公款或长期占有公款的目的。
3.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对货币资金管理存在制约性。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是目前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主要模式,由于施工项目点多面广且施工项目分布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一些地区,公司对项目的控制主要依赖项目经理的汇报和报送的各类报表、技术类资料等,施工现场杂事、小事、突发事多,钱究竟往哪花,怎么花,多数时候由项目经理决定。导致现场管理中资金使用灵性高却缺乏对资金使用的有效可行的监督管理制度。公司怕把制度定得太紧、把项目管得太死不便于施工项目建设,影响现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或者虽然建立但形同虚设。从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少针对企业自身操作性较强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是企业根本就没有货币资金制度;二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不够具体、规范和全面,如责任不够明确、程序不够规范、操作不够方便等。
2.各部门负责人对资金的管理意识薄弱,缺乏重视和有效的配合,只看到自己所处岗位的重要性,不懂得协同联动效应,资金链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活动中,常常会偏执地认为是财务人员有意刁难。比如,合同部只顾签合同,却不考虑合同中某些条款对企业资金回收、占用的不平等性;采购部门只负责采购物资,却不考虑采购的方式方法是否能节约资金成本。诸如此类的事项均可能导致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工程款回收缓慢、垫资严重。
三、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1.健全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的范围包括各种收入及支出业务,即单位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均已按规定计入有关账目,检查销售、采购业务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收回和归还情况,查找未入账的货币资金。
2.健全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1)内部稽核制度。对于业务量少单笔金额小的单位,可一人复核;对于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大的单位,记账凭证应由两人复核。通过内部稽核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货币资金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审计监督控制。通过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可发现一些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情况,从公众中取得不合法收付的线索。另外,合法性控制风险一般较大取决于决策管理者本人,因此,要利用政府机关、社会力量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
(二)重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1.重视货币资金收支环节。(1)货币资金收入环节。对已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设账外账,严禁收入不入账,尤其是现金收入;利用发票、收据编号的连续性,核对收到的货币资金与发票、收据金额是否一致,保证收到的货币资金全部入账。对于发票、收据必须加强购买、领用、保存的管理,设计一个岗位,负责存根联与记账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对工作,及时发现其中的错弊。(2)货币资金支出环节。控制好不合法和不合理的资金支出,相当于给单位带来等量的资金收入。应严格执行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规定程序: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对大额资金支付需有合理的论证依据,减少因违规支付、超预算支付等因素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2.重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控制环节。(1)银行账户开设环节。对银行账户的开立、管理等要有具体规定,定期进行银行账户的清理或检查。不能在同一营业网点开立几个账户,或同时跨行开户、多头开户、随意开户,不能将单位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私设小金库。(2)单位与银行对账环节。要指定专人负责银行对账单的审查、管理,每月终,将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如果不符,要及时查明未达账项发生的原因,发现其是否存在错弊,及时予以处理。
(三)加强应收款内部控制
首先,建立严格的批准制度,对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各项业务的发生,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经批准后才能执行,对于常规性的业务,由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标准办理,对于特殊的业务,要报经有关主管人员批准后才能执行。其次,建立严格的职责分工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业务的控制,防止出现错误和舞弊,各部门之间应相互制约,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再次,建立全面的账务记录制度、适当的会计科目及会计账簿体系,正确地归集和反映与销售和应收账款有关的各项业务。最后,建立严格的对账和账款回收制度。从严监督货币资金在流转环节的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是否存在应收工程款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与项目施工形象进程相符,查实不符原因;预算收入与实际收入相比较,分析上报差异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四)制定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
将资金管理和企业管理相结合,把责、权、利相结合,重新对权为进行划分。树立资金管理的常态意识、相互协作意识,全员参与资金管理,提高配合度,减少推诿扯皮,强化项目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有效资金结存,降低资金成本和浪费风险。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手机行业 存货 内部控制
一、手机行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目标与难点
存货不仅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一般在40%-60%之间,而且还是在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中创造价值和提高价值的基础物类;企业的存货还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流动资金运作的晴雨表,也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因此,如何运用内部控制理论,构建科学、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手机行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目标
手机行业存货的控制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类已入库或发出的存货,仓库部门和会计部门均能及时、准确记录,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保证会计期末存货价值适当并恰当地披露,避免虚增资产价值;构建与商、售后网点资源共享的业务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存货信息。
(二)手机行业存货内部控制的难点
手机行业存货内部控制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管理:通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极快, 价格下降调整快而频繁,多级的销售价格管理复杂而难以确保在各终端零售店统一执行。(2)串码管理:以串码为线索的单品管理要求跟踪单台手机在销售渠道各环节的来源去向,并与销售数据报告、售后维修业务等紧密关联。当出现窜货等违规销售行为,难以进行快速查证,无法进行严格的串码管理。(3)返利管理:由于产品价格调整频繁,对于渠道分支机构的多级返利计算复杂,难以保证后续的准确快捷处理。(4)库存管理:由于不少小型手机企业实行代销模式,难以对零售店及售后网点备料统一监控与调度,对各地库存的分布、货物在途量、库存量、可用量等数据无法实时准确获得。
二、手机行业内部存货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厂商忽视商的库存信息
由于以销售为导向,大多数手机厂家都将商的提货量作为考核销售部门业绩的重要指标。因而手机只要销售给商,就认为已经实现了当期销售。于是,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项目立项,安排生产计划。而商如果进货仍有库存一般不会立即采购。这样会形成厂商的大量库存积压,不仅占用公司流动资金,而且由于产品的真正上市时间延迟会导致手机持续跌价,给手机生产厂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二)存货内部控制体系不完整
目前我国很多手机企业未公开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散见于各种内部文件之中,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特别是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大多未真正落实到位,导致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能得到暴露,合理化建议不能及时得到采纳。还有很多小型手机企业其内部牵制制度尚未建立,更谈不上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执行。
(三)存货控制缺少定期稽核制度
由于手机行业特点,存货主要分布于自有仓库、外协工厂、商、售后网点等区域。由于仓储跨地区管理,财务人员定期参与存货盘点几乎无法实现,财务部门不仅不能真正掌握实际库存信息,长期不参与存货监盘还容易出现管理漏洞,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三、加强手机行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健全存货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为规范经营管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制定一整套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各层面、各环节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为了保证存货业务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建立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如实行严格的内部牵制、职务分离控制制度、储存保管制度、存货领用出库、存货报废盘存控制制度等。
最后,是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的监督制度,制定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控制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内部稽核。
(二)加强存货流转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
1、实行全面预算,加强预算管控
首先,要考虑存货品种的控制。应根据市场需求、客户订单、库存物料等信息,同时考虑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决定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并考虑是否有相应的替代品,以满足紧急时的需要。二要确定存货的数量结构。一定数量合理的储备是必要的,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分析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来确定存货储备定额水平的高低。三要对采购批量进行控制。因为每一次的采购都需要发生一定的费用。必须使订货费用同存储费用两者之和为最低。四是存货投入量的预算。投入量应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生产过程中的用料控制标准、存货保管的要求、资金状况等,可以分批、限额或一次性投入。
预算必须报最高管理层审核批准后实施,任何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批准。
2、存货采购与验收控制
应由独立的采购部门根据审批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需建立严格的预算外请购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应由采购、质量、技术等部门共同参与供应商评估,对价格、交期、运费、结算方式、维修服务能力等进行审核后,按规定的授权批准程序确定供货单位并签订采购合同。
对于供应商运抵的货物,仓库实物保管人员应根据送货单内容和既定的验收制度等对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到货时间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检查验收,特别是货物的质量必须由单位专职质检人员检查是否达到相关标准。验收合格的及时出具验收报告同时填制一式多联入库单。对于缺货、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并查明原因,以便向供应商办理退货、补货、或索赔等。
3、存储保管控制
对于存放于仓库中的物品,首先应建立清楚完整的台账和物料编码信息,由仓库账务人员对存货进出详细记录。仓库保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仓储规章制度执行作业,维护好存货的质量、安全和完整。在保管过程中,一要协调好物品的数量,使存储的物料达到最低安全库存,同时又要能及时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二要对所存物料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储备量低于安全量时,应及时汇报上级或计划部门,以便及时采购补充。三要有效利用仓库的空间以达到最大存储量。四要建立对各存货区域巡查和对物料的抽查制度,定期清理呆滞和变质物料。五要加强存货的安全防范管理,在仓库内部可以设立隔离区域,非经授权的人员不得入库。特别是对于金额较大的三大件(主板、显示屏、摄像头)和通用物料如电池、存储卡等更应重点加强管理。
4、存货出库控制
生产用料填制一式多联的领料单,仓库保管人员应根据经过审核的领料单进行发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发料。对于超额或计划外的领料,应有经过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审批。成品销售出库时应填制发货单并有财务人员确认货款结算信息,同时需取得客户的收货回执。仓库或不同区域之间调拨需填制调拨单,以便调出、调入部门同时记账。销售人员借给客户试用的机器需填制样机借用单,仓管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催收交库。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或因质量问题需要报废出库的,分清原因并经质检人员确认后填制报废单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报废出库。所有物料在办妥出库手续后应及时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以确保账实相符。
5、物料退货控制
采购物料验收经确认为不合格品的,直接通知采购部门联系供应商办理退货。不合格物料因质检人员未能发现质量问题错误入库的,仓管人员需填制退料单并联系采购部门办理退货。财务部门对发票及货款结算进行同步处理。对于失职的质检人员公司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生产过程中领用的物料有退回的,应填制退料单,仓库保管人员对所退物料质量、数量等进行验收后确认。销售商品退回的,除了要填退料单验收外,还要及时进行货款及销售发票处理。所有物料退回都要并查明退料原因,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6、物料回收控制
企业应建立物料回收、维修、再用等规章制度。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存货,如周转机头、员工借用手机、送检机器、下发网点物料及经销商代售商品应及时回收、翻新、维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存货的周转和使用效率。
7、盘点清查控制
为避免存货积压或短缺给企业造成损失,对自有仓库物料每月均需安排仓库、财务人员进行实地盘点,对外协工厂、售后网点及经销商代售商品至少每个季度盘点一次。所有盘点都需编制盘点报告,查明盘点差异报上级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盘点清查中发现的长期呆滞物料应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孰低原则及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避免虚增资产价值。针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三)加强对存货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督检查
为了使存货内控制度能有效执行,企业应当建立并健全对存货内控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机构或指定专人,对存货控制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监督。可以抽取有关存货的记录凭证如采购计划、明细台账、出入库单等来分析单位存货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及具体执行情况;通过实物盘点,并与账面记录对比,检查存货的保管及盘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存货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四)推行信息化系统建设,确保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数据精准性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ERP系统, 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进销存等业务模块进行整合,这样不仅将内控流程相对固化,而且各相关部门能资源共享,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数据的精准性。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全员内部控制意识
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所以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理论及业务培训,营造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氛围。只有使内部控制的执行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存货内部控制活动才能真正成为企业一项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营运资金 内部控制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63-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营运资金的日常流动性最大,周转速度最快,是企业最具活力的竞争要素,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的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及其特点
企业的营运资金,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说,指的是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指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营运资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周转时间较短。营运资金的周转期一般较短,通常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会计期间内收回的,这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可以利用短期筹资的方式来解决。
2.营运资金的变现能力较强。相对于企业的长期资产来说,营运资金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大部分的营运资金可在短期内通过使用或者出售的方式换成现金资产,所以,企业非现金形式的营运资金,例如:存货、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都容易变现,可以帮助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
3.营运资金的形态具有波动性。营运资金是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变化而变化的,营运资金并没有固定的形式,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的过程中。企业营运资金中的货币资金、存款、应收账款等项目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相互转化。
4.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企业营运资金筹集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长期筹资的方式筹集营运资金,也可以通过短期筹资的方式来解决。短期筹资渠道也有很多种:银行的短期借款、商业信用、短期融资以及票据贴现等。
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两个:首先,保证企业具有适当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尤其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影响企业信誉和发展的同时,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净营运资金、流动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和流动比率是判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这三个指标都与企业的偿债能力正相关。一般来说,企业的营运资金数量越多,流动资产对于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就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由于流动资产中不同项目的变现能力各不相同,各个项目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还需要考虑流动资产的流动程度。其次,要不断地提高营运资金的盈利能力。提高营运资金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营运资金的周转以及增值。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企业营运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营运资金周转速度的关键是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通过加快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速度,进而提高企业的资产的盈利能力。但是,在保证营运资金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和保证企业的偿债能力之间,具有某种矛盾性,所以,除了加强营运资金的日常管理、降低持有成本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权衡营运资金的风险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确定营运资金的均衡持有量,使之既能够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又能够在不增加相关风险的前提下,为企业带了更多的盈利,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实力。
二、企业营运资金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分析。现阶段,不少企业都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基础较为薄弱。首先,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在设置组织机构的过程中,往往重视企业纵向的权利义务关系,对横向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缺乏重视。其次,没有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会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才可能解决因为相关制度失灵产生的各种问题,部分企业虽然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对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用之甚少。二是内部控制的部门权责不明确,监督不力。部分企业的财会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承担者,尤其是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着权责不明确的现象,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受到企业的重视。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往往只是服务于企业的所有者,使得内部审计既无法监督领导,也不能监督同级,内部审计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现状分析。首先,货币资金的岗位分离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小型企业由于岗位设置不明确,会计和出纳互相兼任,无形中给不法人员留下可乘之机,私吞公款的现象有时会发生。其次,货币资金的审批授权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企业对货币资金的授权审批并没有依靠内部控制制度来实现,而是企业的领导一个人说了算,领导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会计人员的审核权限得到了弱化,使得审批授权制度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
3.存货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首先,部分企业对成品库房的管理不够科学,成品存放的不科学不规范,不利于准确及时的发货,有时候不能及时更新库中的结存数量,给存货盘点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其次,原材料的领用缺乏管理控制,有时存在事后补办审核手续的程序,失去了对原材料领用的事前监督,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和监督。再次,没有给予月末库存商品盘点足够的重视。有些企业月末对仓库进行盘点,虽然有相关部门人员签字,但由于相关的盘点记录没有及时进行归档保存,对盘点发现的差异不能及时找出差异原因。
4.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部分企业已经把应收账款的相关回款率作为考核指标,列入了员工的绩效考核中,但是没有明确相关指标的数据来源。在存货的考核上,采购人员还是大多采用救火的方式来进行采购,缺乏对安全库存量的考虑。有时候还会一次采购过量的存货,容易造成积压。
三、企业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鉴于企业营运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首先注意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贯彻有着直接的影响。改善内部控制环境要做到:一方面,制定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职责说明书,说明书中应该逐项的规定并详细的分析企业各个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对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技能和知识的员工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实现岗位人员的优胜劣汰。另一方面,改善企业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由于人事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福利待遇不同的问题,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氛围,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以此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加强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自觉性。
2.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在企业很多的部门以及风险业务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的状况下,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同行业内部控制成功企业的相关经验,在企业内部建立明确、完整、合理的内部控制政策。例如: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分成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个部分,其中,事前控制是对客户的经销资格进行确认的控制,客户应该填写相关的审批表,与其签订相关的经销合同等;事中控制主要包括收款管理、信用管理、发货管理、开票管理以及对应收账款的对账制度管理等等;事后控制主要是控制从形成应收账款到收回货款的各个环节,包括清收制度、坏账制度以及相关的考核办法等。
3.鉴别企业的内部控制环节,设置关键的控制点。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最主要的是要控制容易发生错误和偏差的经营业务环节,即控制点或者控制环节,根据控制点发挥的作用不同又可以分为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例如:企业的存货业务采购活动中,存货的验收控制点,在保证实物安全和采购业务的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验收是采购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审批、等级、签约、记账等环节的控制点相比之下就是一般的控制点。当然,企业业务的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某个控制点在一个业务中是关键控制点,可能在另外一项活动中就是一般的控制点。
4.营运资金内部控制流程的改进方法。对营运资金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改进,主要包括现金管理流程的控制、对存货管理流程的控制和对应收账款控制流程的方法改进。首先,对现金管理流程的控制,要结合企业的开户行,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实行总量监控。其次,对存货的管理要对成品、原料、促销品等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加强月末的存货盘点,仔细填写盘点表后进行妥善的保存。再次,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应该采用信用期间和信用额度双重控制的方法,防范对企业信用控制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应该力求实现营运资金的目标,其实质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营运资金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的课题,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营运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发挥营运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卫兵.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之我见[J].市场周刊,2006(10)
2.夏红.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J].财务研究,2007(12)
3.王武俊.浅议中小企业内部货币资金控制[J].中国外资,2009(8)
4.王文娟.试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5)
篇10
关键词:内控;应用;评价
2008年6月28日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市公司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施行,这一专门规范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规章,对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仅是资本市场的要求,正成为大势所趋,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系统,为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利保证。
一、内部控制的概述
由COSO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五大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它们的具体运用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特点。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范资产非法侵占现象发生;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目标可分为:与营运有关的目标、与财务报告有关的目标及与法规有关的目标等。
二、内部控制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应重视建设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有助于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其职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其他内部控制因素的根基。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健全企业的组织结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与战略的发展,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企业文化与沟通,社会责任,建立内审机制,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等。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地位体现在不可替代性上,企业在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足够重视内部控制环境,不断探索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本文主要从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和销售业务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的内部控制应用。
(一)资金活动
某农业银行储蓄所原会计挪用公款案,其在担任后孟储蓄所会计期间,通过吸收客户存款,截留客户资金90余万元,以供他们搞赢利活动,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运营等活动的总称。资金意味着企业的生命,持续不断的现金流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从融资活动上来说,企业成长期内扩大规模而进行融资是非常正常的商业决策,但如果没有针对筹资活动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如筹资条款没有经过完善的授权审批程序,对支付筹资成本的能力缺乏控制等,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应在几个关键控制点,加强内部控制的应用,体现在筹资方案的提出、方案的审批、筹资计划的制定、筹资的实施及评价与责任追究。
(二)采购业务
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根据企业价值链理论,采购是四大辅助活动之一,与其他基本活动紧密联系,采购流程出现问题,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如由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预测不准确,造成存货短缺或积压,使企业顾客流失,或存货储存等成本上升;供应商可信度评价不准确,授权审批不规范,导致采购材料价高质低,或出现舞弊欺诈;采购、付款、记录等业务活动分工不规范,不能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导致资产流失等风险。因此,企业应该统筹规划采购方案、计划,明确请购、购买、验收、付款及评估等活动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进行采购活动,建立价高监督机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评价,发现并完善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三)资产管理
某造纸厂成品纸仓库与账面核对发现亏损3000多吨,价值700余万元,事故后细查是由于财务部门和仓库部门从来不对账造成的,再加上仓库存保管员更换频繁,账目交接不清,材料入库单丢失严重,账目无法核对。会计部门责任缺失,管理层内控意识低,结果致使3000多吨纸,损失达700多万元。上述案例可见内部控制严重缺失,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有效的资产管理可以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能,有助于企业正常运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下面以存货为例,谈一下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在资产管理的应用:
1.建立与健全内部稽核制度
真正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如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个人担当采购、保管、记账,这样部门之间互相牵制。财务部门要做好做足实物盘点工作,对不同的存货,根据其性质特点采取不同的盘点方法,得到准确的资产实有量,然后账实核对,如果发现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找原因,原因可能是报废未记账或资产被非法侵占,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和责任追究。按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明确的盘点制度,至少每季度一次抽查,至少每年度终了进行一次存货的全面盘点。账实不符也可能是从仓库领货至开票给客户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可能已做存货出库处理,而财务部门尚未做出库的账务处理。同时也可能人为的舞弊行为,销售部门从仓库领货发货后不开票,或款项已收回不上报,所以应在财务账上设立存货账户专门用以核算这部分资产的增减变动,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
2.建立有效的存货管理与沟通的信息系统,
首先,内部控制系统要保证公司的横向、纵向信息系统沟通是有效的,一线的信息如存货的收、发、结存情况能定期反馈给不同的管理层,并且跨部门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其次有关存货的处理程序要在公司有效的规范,如员工能很好对存货的输入、输出都要办理相关的手续,再次,管理层了解实际业绩。一个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营运活动和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与经营策略不相符的组织结构,贯彻落实各项内部控制措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
(四)销售业务
某个化肥厂原会计贾某贪污案,其在财务上通过收入不记账或者重复记账等手段,侵吞公款,中饱私囊。可见内控的重要性,有效的内部控制规范销售活动,有助于企业销售稳定增长,扩大市场份额。首先探究销售业务的关键控制点,即主要风险涉及:销售政策和策略不当,市场预测不准确,销售受阻或货源不足;客户信用管理不善,客户信息收集不够或不准确,结算方式不当导致赊销款收不回;岗位设置不当,销售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等。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风险,企业应加强销售方面的内部控制:首先,定期对每个地区编制销售计划,并且期末对实际与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同时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差异分析,找出差距,积极改正,或者保持优势,继续努力增加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其次,健全客户档案,合理评估客户的资信,不断搜索客户信息并更新,防止销售欺诈,收不回货款的现象发生。再次,重视销售合同的订立,特别是对合同要由审批人员严格审批,重要的要咨询外部专家或法律顾问的意见,避免由于对方利用合同疏漏,如销售价格或收款期限损害本企业利益。订立合同,销售发生后,要重视对赊销款收回状况的跟踪,如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针对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延期过长的账款,要采取催收或法律手段,及时收回货款,以防坏账的现象发生。对商业票据要由专人管理。
保证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方法,严厉查处系统内二级以下核算单位的违规和违纪行为。同时加大考核力度,督促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首先,企业要建立内部控制考评制度,制度要以书面形式完整的确定考评内容、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结合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其次,企业内每个职员职权明确,事故责任落实到人,奖惩分明,考核结果与部门、人员的奖罚挂钩,同时在实施考核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监事、审计、财会的监督作用。
三、内部控制的评价
为配合企业切实执行强化内部控制工作,促进企业运营、合法、财务报告这三方面的真实完整,企业应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
(一)建立内控系统评价体系,对企业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
内控系统评价既可以作为其它审计的基础,用来确定财务审计等的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也可以专门对内控系统进行评价,完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出修改建议,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内控系统评价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落实内部审计工作,认真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内控系统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公司为了规模效益、减少竞争等,公司规模不断壮大,家族公司可能缺乏管理公司的人才,发展壮大的公司可能寻求外部资本而放弃部分所有权,从而部分控制权转移到职业管理者和不参与管理的股东手中,现象越来越普遍,有效解决委托关系就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以下面的例子简单说明企业的治理结构:
一公司的董事会有成员7名,均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同时担任首席执行官,公司有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每月向会计主管以口头的形式汇报情况。显然,这个公司的治理结构不能满足要求,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董事会中应设立独立董事一职,并且独立董事的人数占董事会成员大多数,以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
其次,同一人不得兼任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以保证公司内部权力的制衡,公司的权利集中于一个人手中。
再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报告,向会计部门报告起不到效果,反而会影响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有效的公司治理原则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明确董事会的权力和责任;创造正直、道德的环境、维护外部审计独立性;充分披露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鼓励建立内部审计部门;鼓励股东行使权力;鼓励提升业绩和公平的薪酬。
参考文献:
1.王万年,浅谈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当代经济,2007年第7期
2.王建新,如何加强内控文化建设,现代金融,2008 年第4 期总第302 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