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前景

篇1

近年来,国家和河北省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发展、繁荣和建设文化产业与市场。论文通过对市场和产品的分析,找到保定市演艺院团转企改制的问题与市场细分,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保定市国有演艺院团;市场;转企改制

在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受政策红利与诱人的市场前景刺激,也是为适应政策和市场需求,许多省、市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已圆满完成。在这一大背景下,保定市文艺院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在改制后如何更好地发展?如何完成由事业单位向企业主体的顺利转化?转企后文艺院团怎样到市场上生存?在院团体制改革初期,首先引发的是一连串大大的问号,问号背后,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1 保定市国有演艺院团改制的SWOT市场分析

1.1优势(strength)分析

保定市演艺传媒集团公司具有雄厚的演艺团体作为支撑,拥有艺术团、河北梆子团、老调团和歌舞团等专业的演出团体及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同时还拥有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获得者李玉梅等一大批中青年演员。同时,借助文艺院团“走基层”活动,保定市戏曲院团全员“走基层”送戏下乡1400余场。“走基层,惠民生”下乡戏剧演出。剧团到农村每年演出近500场。积累了大批观众,在广大城乡市场塑造了良好的口碑,创造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2劣势(weakness)分析

(1)专业演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戏曲专业演员的培养和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戏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所以很多学员选择转行和不从事该行业,因此导致专业演员总体数量偏少,年龄结构偏大。

(2)缺乏专业营销与管理人员。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产业运营管理人才稀缺。文化产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有较强的文化专业技能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保定市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在总体数量上相对偏少,而且与周边发达省、市在人才层次和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缺少既深谙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对那些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外向型经营人才更是匮乏。此外,还存在一些高技能人才流失的现象。

(3)缺乏资金。企业转企改制之后,政策性和事业性单位拨款减少,而处于市场转型期的企业市场生存能力不够,市场开拓乏力,市场演出收益仅能维持现状,没有精力和资金去创作新的作品,陷入缺乏资金,导致演出效果欠佳,进而导致市场进一步萎缩的恶性循环。

1.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政策支持优势。从经济效益看,文化产业经济总量与发达地区已形成阶段性差距,我们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目前我们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如区位优势凸显、产业资源雄厚、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等。

(2)行业发展前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无论是发展规模、体系建设还是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和完善。在产业发展规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2004~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1.7%,比GDP年均增速高出2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体现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新格局。尽管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制约文化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保定市,旅游资源丰富,省内排名第一位。全年旅游达1900万人次,无淡旺季之分。

1.4威胁(threat)分析

(1)保定市演艺文化产品消费能力不足。保定市虽然作为区域性城市,人口1200万人口左右,但分布在20多个区县,消费市场分散,市场聚集和产品输送成本较高。同时,保定市市区和各县消费对象以从事中小工、商行业为主,消费财力和时间有限,更没有形成消费演艺产品的习惯。保定市区作为三线城市,100多万人口,产业以制造业、工商业为主,低收入的产业工人与精打细算的小工商业者,都不是文化消费的主力军。

(2)同行业竞争对手竞争激烈。在同行竞争对手方面,保定市在河北梆子剧种中有安兰惠河北梆子梆子剧团、保定市新华河北梆子梆子剧团及保定市周边的各县剧团,中低端市场竞争十分激励;而关汉卿大剧院的演出则占据保定市曲艺演出的高端市场,使保定市演艺剧团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线延伸面临激烈竞争。

2 保定市国有演艺院团开拓市场对策

2.1搭建市场平台

演艺院团需要有表演的平台。保定市曲艺市场可以借鉴天津、济南、西安的市场模式,根据保定市的剧场人均占有量兴建一批小剧场(或茶馆),既适合戏剧演出,也适合曲艺类――包括相声、鼓曲等演出。这批小剧场和茶馆的分布应考虑保定的特点,首先重点打造一个样板区域,起到一定的样板示范作用。

2.2引入经纪人机制

引入能够将精品的演出艺术与市场对接的文化经纪人和规范、高效的演出经纪公司。利用已有演出经纪公司和演出经纪人,尽快推行剧目制作人和演出经纪人制度,并将这一制度与剧院团的转企改制相挂钩,使这一制度落在实处,实现艺术生产与演出市场的对接,盘活保定的演出市场。要加紧培养对外演出的经纪人,以弥补保定缺乏优秀对外演出经纪人的缺憾,扭转对外演出盈利小或不盈利的局面。

2.3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保定市应该继续推进演出市场与旅游市场的真正对接,用保定著名的戏曲品牌和丰厚的演出资源,打造独特的保定文化旅游市场,使保定的各种特色演出成为观光旅游者必看的保定旅游演出品牌节目,吸引更多的外地客人到保定来,以品牌演出带动连锁消费。

2.4建立市场运作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产品包括绝大多数艺术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顺应这种形势,演艺院团必须在彻底转变观念的同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机制,即在演艺院团内部设立从事市场策划、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的部门或岗位,具体承担市场开拓重任,并以市场需求为信号,调节剧目生产。

【参考文献】

[l]吕俊华.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反思[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2]唐自然.从“云南映象”看我国文化产业生态环境[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2008.

[3]李莉莉.产业化运营模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4]杨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 加快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支柱性产业

党的十七大明确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把发展文化产业从部门行为上升成为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给予我国文化产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作出了重大决定,使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全国大兴文化之势如雨后春笋,湖北省也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在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中,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其重要内容。作为湖北省发展的重要一极,十堰市也提出了文化活市的战略,力图加大力度,提速发展,极力打造文化产业为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十堰市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化产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十堰初步形成了规模,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堰市文化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在一些行业占有主导地位;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政府加大了职能转变和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的力度,行政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三是文化资源的配置水平、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文化市场功能逐步增强;四是文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文化产业机构数、从业人员、总产出在全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增加;五是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城市的文化功能逐步显现,山区文化硬件建设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六是文化资源得到初步的发掘、整合、利用和保护。

十堰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突出优势是:仙山秀水汽车城,大山大水大人文——神奇的武当山、秀美的丹江水、灵动的太极湖,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崇高的武当文化、古朴的神农文化、美妙的诗经文化、原生的秦巴文化、独特的房陵文化、如歌的汉水文化,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山二黄、花鼓戏、郧阳灯舞,民歌村、故事村等,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特别是南水北调、汽车之都、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展示着现代文明……

十堰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前景看好。近几年,全市充分发掘地方文化资源潜力,着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优势项目推进文化招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搞活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成为十堰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成为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2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堰市文化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要真正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GDP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支柱产业,还有很大差距。

2.1 观念上的桎梏尚未完全打破,产业规划和相关的产业政策配套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陈旧观念还根深蒂固,有的还仅仅停留在舆论和口头上。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和未来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同步的总体目标不够清晰。尚未设立主管宏观文化产业的专门机构,相关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制度亦未建立,缺乏统一规范、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2.2 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总量偏小,文化资源缺乏深度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的利用停留在表面,文化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文化产业处于边缘和弱势状态。文化市场的发育滞后于其他要素市场,文化资源的配置还保留着较浓厚的计划色彩,产业布局、结构还不尽合理,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系列中,真正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企业还不算主体。经营性、半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但遗留下来的体制性弊端对文化产业发展仍有较大障碍。

2.3 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由于文化产业较之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承载着更重的社会效益重任,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首先,在政府职能上,一些地方和部门,认识还不到位,还不愿意放弃亲自办文化的模式,仍在包揽着许多不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事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情况还明显存在。其次,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困扰着文化产业发展。如文化行政部门推出的繁华地段的电影院改造,电影电视剧商业化运作均未达到预期的融资和盈利目标。第三,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经营项目门坎太高,以及体制性的障碍,权宜性的前置条件,妨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第四,文化消费市场不够成熟,缺乏叫得响的自有文化精品,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多。第五,文化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高水平的文化企业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文化技术人才、文化策划人才和艺术创作表演人才,难以开发出一流的文化产品(如创意产品等)。

3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3.1.1 建立政府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考虑到文化产业的管理对象跨行业、门类多、范围广、情况复杂等特点,应将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设置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建议市政府成立发展文化产业的专门机构,如深圳市政府成立的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设在深圳市文化局十堰市应设立明确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依据实际制定产业政策、拟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对行业结构性缺陷和市场偏轨状况进行干预等,避免无主管机构带来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行业壁垒的弊端。通过体制创新,发挥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规划、协调作用,确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大块真正分类管理的新模式,体现文化事业靠政府,文化产业靠企业的基本思路,二者协同发展。

3.1.2 将文化产业明确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了使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建议将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最近国务院统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明确界定了文化产业及相关活动属于国民经济行业中的一部分,即文化产业是经济概念的属性。我们应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分类结构、分类标准,对全市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全市文化产业的总体状况;制定近期和中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拟制产业项目、建设项目和投资指引。只有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门类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并付诸实践,才能推动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逐步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文化产业统计制度。统计数据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是测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产业构成、整体效益和发展前景的综合尺度,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3.2 改革投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拓宽文化产业资金筹集的渠道,根据十堰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在文化领域里的投资,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性和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资本是产业的血液,在文化产业融资过程中,应在招商引资、商贸洽谈活动中加大投资宣传和引导,向广大投资者展示文化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扶持民营文化产业企业。民营文化产业企业在十堰市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兴办已开放的文化产业。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作制以及个体私营的形式参与兴办文化实业。建议政府将民营文化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民办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加大政府文化建设投资的力度。政府通过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营造一个信息灵敏、管理有序的文化投资环境,让更多的投资者在十堰市文化产业领域中找到适合自己经营的项目和发展空间。

3.3 坚持在大文化背景下把握优势,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把文化产业作为地方一种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经济形态进行考量,需要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趋势、行业结构、发展重点、未来走向等进行全面的考察。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有哪些优势,确定哪些要重点发展,哪些要优先发展。在盘点家底、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和预期收益为导向,以现有或潜在的资源为依托,以现代高新技术和相应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以旅游文化、广电传媒集团和报业传媒集团为重点,紧紧抓住发展前景明朗、充满活力的强势板块,着力扶持,优先发展,整体推进。

3.3.1 充满活力而有待挖掘的文化旅游业。市政府明确将旅游业列为支柱行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核心层相比,文化旅游产业机制更加灵活,融资渠道和方式呈多元化,文化资源的配置市场化程度较高。要借鉴深圳的经验和做法,深层次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百里旅游长廊。旅游与文化融合,与艺术联姻是吸引游客、扩大影响、突出资源特色的最佳途径。以武当道教文化为龙头,整合文化资源。树立品牌意识,把世界独一无二的武当文化推向全世界。加强旅游文化内涵建设,让游客看了觉得名副其实、价有所值,离开十堰回味无穷。以丹江口水库为切入点,打造生态文化。加强市内文化建设,延长旅客在市内驻留时间,如建设民俗一条街、饮食一条街、汽车博物馆等。

3.3.2 处于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传媒业。传媒产业被称为是中国最后一个丰利行业。全世界的媒体行业一年可创造超过1万亿美元的财富。在美国,现代传媒业每年创造的财富超过53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在十堰市文化产业核心层中,以电视台和报业为主的传媒业应该说居于地方国办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也是地方文化产业的经营大户。应借鉴兄弟省市改革的经验,在坚持党管新闻舆论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推进传媒行业的体制改革。将可以市场化的行业或项目如信息传输、印刷、发行、广告工程技术等运用真正的市场模式进行经营,即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3.3.3 与高新技术交互融合的相关文化产业项目。如果说文化产业在发展之初被打上工业文明烙印的话,那么今天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深深地镌刻上了信息技术的印记。十堰是广东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之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水平,提高文化创新力,使文化产业成为信息产业的“内容”,使信息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运作平台和载体,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为先导,以基础和主导文化产业为支撑的各类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3.3.4 承载公众文化消费的娱乐休闲业和艺术服务业。随着十堰市掀起的新一轮发展潮和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社会对休闲娱乐的品位和服务水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应抓住这个契机,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娱乐业。

3.4 转变政府职能,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和打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3.4.1 加快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政府要切实从抓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事务管理转变到抓宏观管理、间接管理和协调服务上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研究和行业的政策引导,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产业类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一般竞争性文化经营的行政许可。制定发展壮大文化市场的宏观政策,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开放市场,把民办文化企业和产业项目纳入统一规划,与国办文化产业一视同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文化产业和市场参与者创造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确保文化市场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较集中地体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文化消费产品、艺术品、乃至文化服务,更多的凝结了科学技术专家、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无论是市内企业自主研发的尖端产品,还是民歌作品,都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竞争优势的精髓所在。因此,要形成精心保护文化原创和智力成果的良好氛围,落实保护专利权、著作权等各项知识产权的具体措施。要创造条件筹建地方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在政府指导下,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作用。

篇3

一、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尚存的问题

科技含量低。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存,独特的文化底蕴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据2015年数据统计,江苏文化产业达到3167亿元,位列全国第二。同年,省文化企业达到10万家左右,从业人员突破110万人,企业资产总规模、主营业务总收入分别达到1万亿元。但同时,创意文化产业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因科技融入度不高带来的供给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依然突然,其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产品业态较少,数字化核心产品与知名产品欠缺上。

核心竞争力不强。近年来江苏创意文化总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自身发展进程看,步入了文化创新力薄弱、集约化程度偏低、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发展瓶颈。作为拥有优势文化资源的文化大省,现时的江苏创意文化产业有高地,但缺乏高峰。要激活江苏文化产业的深层活力,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因素,创意产业、原创品牌、高新技术新业态等高精尖核心产业层应成为重点发展对象。

区域联动薄弱。一是从全省范围来看,以苏南地区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为代表,近几年省内各区域、城市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增长速度都较为突出。但创意文化产业整体的联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各地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独立,区域联动发展薄弱,产业融合度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意文化产业整体跨越式发展。二是据调研总结发现,目前江苏创意文化集聚发展主要体现在空间产业园区集群,偏重物理性和空间性集聚,创意文化资源集聚发展较为欠缺,缺乏相关对策,实践不够系统,未能形成辐射效应。

国际意识淡薄。据观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江苏创意文化产业暂未将自己置身于世界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中,增强国际化意识。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江苏省的创意文化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起步较晚,加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刚刚走向国际市场,部分文化企业及分管部分国际化发展意识缺乏,缺少创意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规划,制约了创意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互联网+机遇下发展江苏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加大科技融入,开发数字产品。一是建议应依托互联网传播渠道、数字化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江苏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立体性、多元化开发。建议推出适应网络时代多种媒介、多种终端和载体、各种类型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创意产品。二是应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链的高端,运用最新数字技术武装内容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创意文化产品。如广播电视业可加快数字化建设,全力实现电视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交换和管理整个链条的信息化、虚拟化、数字化。三是省内出版业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主动化、智能化。

加强网络应用,构建集聚发展。一是建议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移动网络,融合高校研发成果、文化产业园区及品牌企业的聚集效应,开发具有高端创意智慧和市场推广性的应用性创意文化产品种类和新业态,寻求江苏创意文化资源集聚实式发展。具体而言,应依托网络平台,构建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开发创意资源集聚模式,加快创意资源集聚进程。二是可从差异化、合作机制、品牌战略及培育优质创意等方面建设创意产I园区,提升创意产业集聚效力。三是要开发江苏数字化创意文化、虚拟创意文化、高智能创意文化等高精尖文化形态,提升江苏创意文化核心竞争力,扩大辐射效应。四是需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服务在文化产业的运营中“黏合剂”作用,促进江苏创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通信行业、展示行业、博物馆业等行业的融合,开发江苏创意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产业链,发挥创意文化产业转变经济结构、带动江苏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整合区域特色,探索多元道路。一是可依托网络平台,整合区域特色创意文化,走差异化联动发展道路。如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区位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开发,摸清江苏各区域创意文化资源和开发的异同,找出差异,从创意文化产品类型、产业结构、文化业态、科技融入等角度进行系统规划,对各市创意文化资源进行差异化联动开发。二是要从价值链视角来促进江苏创意文化产业区域融合,大力建设文创意化品牌,整合文化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和潜导产业,应完善主导产业链条,发挥品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建议实施文化产业示范城市及产业园区提升工程,重点培育品牌文化企业,提升集聚效力,增强文化品牌市场竞争力。

篇4

关键词:准文化产业;核心文化产业;产业集聚;茶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3?0012?05

“文化产业”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除以内容生产、版权贸易为特征的公认产业形态外,在具体的市场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边缘性和部分版权属性的文化产业类型。公认的文化产业可以纳入国家产业政策体系,进行监测、调控,如国家统计局《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中所涉80种文化产业。而边缘性的带有文化特征的产业,如茶文化产业、艺术陶瓷产业、古典家具产业等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市场运作模式,虽未列入国家产业统计的政策体系,但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它具有相应的社会凝聚力和吸引力,应该纳入“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宏观范畴加以考量。

作为一种话语策略,有的学者在讨论时把带有文化性质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之后的其他产业形态径直称为“文化产业”,以应对保守者将其斥于“文化产业研究”范畴之外的做法。本文以为,不妨将目前国家管理部门统计范畴内的文化产业称为“核心文化产业”(Core-culture Industry),而将带有文化性质的产业类型称为“准文化产业”(Quasi-culture Industry),在承认其非“核心文化产业”本质的前提下,重视其所具有的文化产业属性,以文化产业经济原理对其进行学术分析和产业指导。笔者曾讨论过“茶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如何实现产业价值[1];本文仍尝试以“茶文化产业”为例,分析“准文化产业”如何在集群效应上实现新型文化业态。

一、何谓“准文化产业”

“准文化产业”是一个暂拟的概念,表示在现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之外存在的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它包括茶、酒、中医、瓷器、丝绸、宣纸等在历史上被“文化化”的产业;也包括时装、酒吧、餐饮、建筑等带有创意属性的产业。界定“准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尺是产品或服务具有的文化特质能够且确实被购买者消费。与不同国家政府认定的文化产业范围差异极大一样,“准文化产业”也常带有强烈地方性特色,例如本文拟讨论的“茶文化产业”,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性往往只有中国人才能领会并为之买单;而带有庄园文化气息的葡萄酒,其文化价值多是明了个中缘由的法国人愿意为它付钱。因此,“准文化产业”不包括以下两种产品或服务:① 不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如“立顿茶”“三得利茶”等只能是“茶产业”,而非“茶文化产业”;② 其所具有

的文化属性难以被市场所消费,如街头文化(地书、原始涂鸦、街头演讲等)由于符号价值不强、转瞬即逝等特征而使消费者对其“文化属性”无从下手。

需做说明的是,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不仅是“准文化产业”的特征,也是“核心文化产业”的本质表现。二者区别在于核心文化产业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多是内容创意的表现,即所谓“版权”(Copyright)或“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与核心文化产业类似,准文化产业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除创意加工之外,也可由历史累积而形成。以创意为特色的“准文化产业”多不具有地域性特征,可以被普遍性消费,如美国“服装、纺织品和鞋类、珠宝和钱币、家具、家用物品、瓷器和玻璃、墙纸和地毯、玩具和游戏、建筑、室内设计”等都是作为“部分版权产业”而纳入文化产业,以计算其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的[2];而在中国这样拥有漫长文化史的国家,由历史积累而产生的“准文化产业”也极为常见,如商务部已在全国范围内认定了上千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其中不少企业的独特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广义上的生活文化。

“准文化产业”包括产业化(可供消费)的“文化”和作为“文化”载体的产业(多为制造业)两个维度,是文化产业和特定产业的复合产业形态。前者决定了它符合文化产业的某些特殊规律,后者又使其具有普通产业经济学特征;特定制造业是准文化产业的原点(源),准文化产业是依附其而产生的产业延伸(流)。没有特定的制造业作为起点,准文化产业将无从存在。因此,对“准文化产业”的考察,必须着眼于两种产业形态。以集聚理论为例,自亚当·斯密市场分工论作为滥觞始,到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说,经典产业集聚理论均是以工业(制造业)为核心的普通产业经济分析。但就中国而言,“我国的集群大多从仿制、仿冒起家”,“专业化分工不彻底”造成了“产业集群集聚度偏低”[3]。这与一般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趋集中性,甚至对人才、文化资源等具路径依赖等观点是相左的。那么,兼具普通制造业与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准文化产业”,其产业集聚的效应究竟如何?这就需要结合产业的发展形态加以分析。

二、茶文化产业的形态与集聚效应

准文化产业多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这在学理上的逻辑是“文化”一词本身即有“生活”的人类学意义[4]。除部分产地依赖型产业外(如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壶等地理标志产业),准文化产业布局往往依市而立,分散在各地,靠近消费市场以降低物流成本——上世纪末中国几乎每个县城都有小型酒厂、家具厂、服装厂、建筑公司与设计院等,更遑论遍及大街小巷的茶庄、饰品店、时装店。而随着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纵深发展,运输成本降低、分工协作加强,准文化产业出现了集聚化的转型——杭州女装、绍兴纺织、白沟箱包等均由是而产生。

以茶产业为例。传统茶产业的经营格局中,“(农户+)基地+公司(+经销商)+市场”最为常见,它直接把产品送至社区,是典型的生产?销售贸易;所谓“集聚”也不过茶叶生产商在产茶区的自然空间中无规划的“扎堆”。这种经营模式的产业链过短,产销之间缺乏文化因素的融合,更无增值衍生品。而在“文化”附加值注入之后,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与茶馆服务,茶文化产业涵盖了三次产业的全部形态:第一产业的茶园种植与茶文化生态旅游(采摘、科普、休闲),第二产业的茶叶、茶具生产与工业旅游、包装设计,第三产业的茶道(艺)演艺、茶行业会展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产品等。茶文化产业延伸了茶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了产品利润的多次增殖,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5]。

近年来,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从茶文化旅游看,相对固定的发展模式业已形成:十年前,福建省就推出了7条茶文化旅游专线,江西景德镇茶文化节、四川乐山采茶文化游等都成为经典品牌。从茶会展看,不但茶叶产区的产品会展在直接推动茶叶贸易,大量茶文化博览会、交流会、茶王赛也纷纷登台,如福建宁德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将旅游、民俗与商贸、展览结合起来;四川青城山三月三采茶节将道教、茶马古道旅游与茶叶联系在一起。从茶文化产业的衍生品看,安溪拍电视片《凤山茶歌》、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等更是以“茶”为内容的核心文化产业。但其不足也很明显,如茶文化旅游差异化不强,多是采摘、品茶和茶艺表演;对茶文化产业衍生品重视不够,2009年浙江吉安“白茶娶妃”的创意就因缺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衍生而成为过眼云烟[6]。茶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其产业集聚不足、类型单一有密切关系。

文化产业确实具有集聚的天然优势。随着文化产业属性的逐渐增强,茶产业过渡到了茶文化产业而成为“准文化产业”,其作为第二产业而呈现集聚效应,也开始升级为“准文化产业集聚”;就集聚的物理空间看,茶产业集聚与茶文化产业集聚基本是同构 的——茶文化产业集群往往是茶叶销售的集散中心。就传统茶产业来看,中国虽是茶叶大国,但在出口项目中,名优特新产品少,综合开发利用少,自有出口品牌少;而在茶文化产业的新兴形态下,集聚效应使得市场出现了几番高涨,文化附加值一跃而起,实现了较高的产业价值。近年来,从普洱茶创造营销传奇到红茶金骏眉、白茶走俏市场,茶(文化)产业在“扎堆”中赢得市场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显示了缺乏规划的“准文化产业”集聚会带来怎样的品牌透支、恶意炒作和市场信誉度下降。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重叠的场域中,准文化产业一旦失去“文化”作为集聚的根本因素,便有可能陷入市场衰退之中。

三、茶文化产业的集聚类型分析

准文化产业集聚需要政府规划和学界指导,“按计划、分步骤”有利于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但我国准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集聚类型贫乏。以茶文化产业为例,从形成原因作为标准来看,它的集聚不是政策主导型,而是区域诱导型产业集群;从集群内企业关联方式划分,茶文化产业集聚不是垂直关联型,而是水平关联型[7]。但这两种分类方式与当前我国核心文化产业集聚由政府主导,以构建垂直产业链为目标的整体模式是很不一样的;它更倾向于普通制造业的集聚规律,而相对忽视了“文化”(服务业)的产业属性与产业价值。

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出发,将茶文化产业集群对其所在地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标准,茶文化产业集聚类型可以产地和市场的特定地理区位划分为两类:茶文化产地集群、茶文化市场集群。与一般集聚理论认为,现代工业以来“产地”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不同,茶文化产业的“产地”因素正在上升;这同样迥异于以数字传播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对“产地”的漠视。这是因为,名优茶叶的原产地往往风景秀美,与之相关的旅游、民俗和历史积淀等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较丰厚。茶文化一方面可通过茶产品及其文化衍生品向外传播,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受众“到达式体验消费”,因此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集聚。与此同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茶文化市场集聚也正在形成。各大城市的茶城、茶叶一条街中,集合茶叶销售、茶艺表演、茶道培训等形式的产业集群大有泛滥趋势。前者可以福建武夷山茶文化产业集聚为代表,这个人口仅22万的县域城市中聚集着大大小小1 200多家茶叶生产企业,近年更有如武夷山夷源天成茶文化体验山庄等商务休闲会所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后者如“云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昆明雄达茶城,就曾投资上千万元开展文化活动: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茶慈善拍卖、茶文化旅游夜市等,从而获得了“中国茶文化城第一品牌”的称号。

茶文化产地集群和市场集群分别主要借重原生性文化资源(自然山水、民俗旅游等)和创生性文化资源(多种茶事文化活动);前者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主要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历史积累,而后者的文化属性还来源于“创意”或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移用与创新。而后者由于切近终端市场而更引人注目。如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有1 200多家茶叶店,广州大笨象国际茶城有近6 000家茶叶商户,这些茶叶市场占据了全国茶市的大半壁江山。2008年《中国青年报》市场调查显示,北京茶叶市场30亿元总额,其中马连道营业额就达25亿元。尽管茶文化市场集群有助于知识溢出,不但可以为企业间相互学习、促进创新提供机会,也有利于人才流动,形成区域品牌效应,但这一产业集聚往往容易过分倚重或满足于物质产品(茶叶)的销售,而忽视了对其“文化”产业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在产地、市场两种茶文化产业集聚类型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位于茶叶原产地而以茶叶销售为主、以茶文化消费(如民俗旅游等体验经济和文化产品开发)为辅的产业集群形态,如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武当道茶文化产业园区”、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等。但这并不影响上述分析,茶叶产地的销售集群可以其借重的文化资源作为类型划分依据,如武当道茶文化产业园区、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应属产地集群,而浙南茶市则属于市场集群。此外,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晚近以来出现的以“创意”为核心的茶文化产业集群类型,以杭州“中国茶谣·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典型,它以高校(浙江农林大学)的科研为依托,为产、学、研的贯通提供平台,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茶文化产业集聚的困境与出路

无论产地集聚还是市场集聚,准文化产业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但其范围经济却未得到较好发挥。以规模取胜的茶文化产业市场集群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大城市均有大型茶叶市场,如郑州有南茶城、北茶城、中原茶城、万客来茶叶市场等7家;南京有正大茶叶城、下关茶叶批发市场、秦淮茶都等6家;二线城市青岛也有李村、沧口和南山3家茶市。这些茶文化产业集群大多结构、功能单一,缺乏有效管理和长远规划,产业的文化属性也始终围绕茶叶“营销”打转,不仅自身创造的经济价值有限,也未能为茶产品增加充分的附加值。概而言之,准文化产业的市场集聚往往存在进入壁垒低,“搭便车”现象严重等问题;从市场结构看,更倾向于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度极低。而在产地集聚中,茶文化产业往往囹圄在依托资源禀赋的低端“茶事旅游”上,片面强调产业公共品牌,而对创意、科技、传媒和体验经济等现代文化产业要素的借力不足。茶文化产业集聚的低位徘徊,造成了茶叶销售始终占据产业主导。畸重的产业形态使“茶文化发展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卖掉更多的茶叶,这是评价茶文化有效、有用的标准”成为了某些茶企业和专家的共识[8]。

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准文化产业集聚,必须在以上困境的突破中找寻途径,才能真正发挥其部分文化产业的行业属性,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换言之,茶“文化”的产业价值应真正成为茶产业的内生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独立的产业集聚优势,而非仅为促进茶叶销售服务。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的特殊性就成为“准文化产业”集聚优势发挥的重要依据。

(1) 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上,茶文化产业集聚,尤其产地集聚十分依赖区域和特色茶品种。在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带中,选取具有文化特色的产茶区,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进行茶文化产业集聚尝试,乃是可行之道。如福建“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就试图在旅游文化产业中注入“茶”元素,使“茶文化”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借助国家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利用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产权条款,围绕特色茶品种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公共品牌,也是茶文化产业集聚优势之一。“地理标志”增强了茶产品的文化感和知名度,能 够有效促进茶产业的集聚。2009年“武夷山大红袍”种植面积从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前的4万亩增至12万亩,产值从注册前9 600万元猛增至12.4亿元;“松溪绿茶”产值也从注册前1.1亿元提高到1.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准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意“文化”与“实用”之间的平衡,在坚守“文化”立场的同时,必须以市场为根本导向。例如江西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集聚就因为没有处理好“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产品的关系,错失了发展日用陶瓷的时机,造成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弱化[9]。

(2) 从产业集群管理看,茶文化产业集聚多半未实现园区化建设,而基本处于自发阶段,因此产业政策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业已形成的茶文化产业集群中推行园区化管理,特别是借助已有规模效益的现代茶叶产业园区,不但可以使茶文化产业链得到整合和延伸,还可以产生集群孵化器平台、创新方法效应、社会资本粘滞等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茶叶生产企业与茶文化产业的双向投资意向,从而将生产制造与文化服务联系起来,实现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所指出的“以资本为纽带”的“跨行业”经营。单就产业链而言,产业园区可以集中茶道具(如紫砂、陶瓷等茶具和竹木、根雕等茶席用具)、茶产品包装设计与品牌策划、茶文化旅游观光、茶道演艺、茶行业会展、电子商务、媒体运营与宣传、茶品与茶诗画收藏和拍卖、茶会所、茶餐茶点,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产品的生产商;还可以整合周围高校的科研优势作为产业创新源头,为茶文化创意人才提供集体学习以抵制“柠檬市场”效应。这些茶文化产业的园区化集聚在信息、技术、物流、融资、人力与行业规范等方面是能够提供极大的便利的。鼓励“准文化产业”实现园区化管理的题中之意还包括鼓励行业中介机构与自律组织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的民间部门实现路径替代。以广东中山大涌镇红木家具产业集聚为例,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建立的商会和创新研究中心在梳理集体品牌、实现技术创新以及缓解物流与资金等企业难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

(3) 从对文化和创意作为产业核心的开发、利用形式上看,我国茶文化产业集群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福建安溪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发展茶文化产业集群,通过“茶叶庄园”展开体验营销,不但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管理茶叶庄园,对入市交易的茶农进行实名登记、刷卡交易;还发展观光农业,深入挖掘“庄园特色”,通过独立的茶文化产业来促进品牌成熟,实现茶文化产业和茶叶产品销售的共赢;台湾大学设在南投的凤凰茶园将万亩茶园、制茶厂与茶花园区、蕨类标本园区、茶花展览、茶花产销培训等体验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也创造了产、学、研结合的茶文化产业集聚典范。另外,独立于茶产业的茶文化产业,如包装设计、媒体运营、衍生品开发等,也有待产业集群的吸纳与重视,这些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实现空间上的收益递增,产业信息和公共物品的共享,以及相关产品的整体性规划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正是波特著名的“产业簇群”及其竞争理论所给予文化产业或准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启发[11]。

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准文化产业”,是特定制造业(如茶、酒、时装等)向第三产业过渡的业态表征;其核心在于“文化创意”,它相关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天然黏合剂、催化剂。只有依托富有衍生力的文化创意,特定制造业集群中产品同质化、低壁垒、低集中度等劣势才有可能被打破,“准文化产业集群”才可能实现集聚优势。“准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园区集群化的公共平台加以整合,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改善其发展环境,优化其发展途径。我国茶文化产业一向粗放经营,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开发过浅,诸如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茶王”评选泛滥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批评和业界的重视。而只有真正实现集群化、园区化,借助集群优势,才能保证茶文化产业向深加工、精细化方向发展,引导其文化属性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工等行业找到理想的切入点,保持特定制造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并趋于双赢,使产业文化特质的市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所有“准文化产业”均可以此为鉴。

参考文献:

林玮. “茶文化”产业价值实现形式的演进[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1): 66?69.

2005—2006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M]. 上海: 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367.

张明龙.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32?133.

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赵一凡, 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24.

王帅. 我国林产工业的区位分布及产业集聚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2(4): 75?79.

谢付亮, 朱亮. 茶翅高飞: 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1: 171?180, 244?251.

蒋三庚.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67?70.

杨江帆, 李闽榕. 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42.

徐康宁. 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306?308.

篇5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风波”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3](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4](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著《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

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5](P53)。

表1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6]。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置;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1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篇6

一、文化与经济融合的重要性

(一)潮州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发展文化经济。一段时间以来,潮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先后制定了《潮州市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潮州文化建设重点工作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都是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文化经济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二)发展文化经济是潮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一向是潮州的比较优势,文化经济是潮州经济的重要支撑。2013年我市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省所占比重(4.84%)高0.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亿)的12.56%,略高全省平均水平(12.1%)0.45个百分点,这说明文化经济占我市经济发展的可观比重,反映出它在潮州经济中的重要支撑力。

(三)发展文化经济是潮州经济腾飞的升级版。最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的文化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表现在传统文化传承及合理利用、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领域拓宽、文化产业多点发展、文化民生普惠民众等众多特点。

一是文化氛围好。十二五以来,我市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向基层社区及农村推广,图书馆、纪念馆、文化馆、电影院等公共文化场所得到完善,形成文化服务网络;优化基层文化馆站设施设备;建设和完善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流动文化设施;推动户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既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又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是文化品牌化。潮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种类繁多,例如潮剧、潮州音乐、潮绣、潮州木雕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在本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承载着潮州的文化精髓。经过市委市政府的努力,目前我市共有非遗项目42项,其中省级的28项,国家级的15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的有机融合,给我市经济发展找到了新亮点,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木雕、陶瓷、刺绣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开拓了新路径。

三是文化产业优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明显,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演艺业。全市有潮剧表演团体4个,年演出1400场,营业收入500多万,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共有约83支业余文艺队伍,有演出人员约2520人。有演出场所4家,总投资过亿元;二是娱乐业。全市共有娱乐场所99家,投资总额超亿元;三是互联网上网服务业。共有互联网服务场所143家,投资额约6000万元;四是出版印刷业。包括公开发行报刊3种,报社1家,出版发行经营单位146家,各类印刷企业732家。光盘复制企业2家,生产线总量21条48头,年生产能力近2亿张。2014年全市印刷包装产业规模以上实现增加值13.3亿元,比增24.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五是广播电视业。我市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家,县级广播电视台2家,年总收入1.3亿元。由此可见,我市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市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四是文化旅游特色化。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发展潮州文化特色旅游的独特资源。我们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潮州非遗文化旅游品牌。一是配合我市的旅游推广工作,做好非遗的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络和宣传栏等媒介、园地,广泛宣传能有效促进整个旅游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有关情况,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组织我市各门类非遗项目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打造潮州文化品牌,不断提州非遗的知名度。二是鼓励非遗传承人开设传习馆(所),扩大非遗的覆盖面。鼓励传承人积极申报各类非遗保护基地,提高非遗影响力,让广大游客感受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认真做好市政府提出“坚持文化旅游带动,着力推进文化经济融合”的战略部署要求,将非遗项目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中。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认真组织发动,组织一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非遗项目,进驻到市区各文化旅游景点,丰富了文物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我们还争取政府扶持,在“牌坊街”创建了与传统戏剧和传统音乐相关的“潮州戏苑”、“潮州曲社”等活动场所,定期举办培训、展演活动,利用节假日在“牌坊街”举办非遗项目的展演展示和文艺节目表演等活动,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推动地方传统工艺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14年1至12月份,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758.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4%;全市景区景点接待游客954.12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5%;全市旅游收入达到115.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

二、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存在问题

我市文化经济有固有特色和亮点,文化产业发展资本规模不断壮大,文化经济在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文化经济总量仍较小,提高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文化是生产力、竞争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但很多人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还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发展文化只是一个政府投入的公益性事业,对文化产业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深入研究,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不够。

(二)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我市文化产业管理存在继承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多,创新管理方式少,管办不分离,政事不分开,文化运行机制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问题,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国有文化资源与民营文化资本未能有效结合,难于形成整体和合力。另外,文化投入资金紧缺,历年来文化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低于省人大要求的1%水平,文化事业单位融资能力弱,经费自给率低,自我扩张能力差,多数文博单位门类不全,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文物得不到有效抢救保护,文化基础设施滞后。总的来说,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从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到政策扶持及领导措施,当前的领导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尚未较好应对我市发挥地方文化经济特色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体制改革力度,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三)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产业优势。除陶瓷、潮绣服装、印刷复制业在全市形成一定规模外,音像、报刊、文艺娱乐尚未形成产业优势。部分传统工艺业面临人亡艺绝危险,如麦稿画、潮绣、陶塑等。传统工艺由于产品制作复杂,发展中缺乏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保护,传统工艺创新不足,缺乏创造力和生命力,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单一,水平明显下降,打造不出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品牌,无法更好地开拓市场,大多数工艺美术业企业投资规模小,自我发展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小,产业发展存在“小、散、乱”,龙头企业少,经济总量仍不高,开拓市场准备不足,开发与流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地方丰富文化资源未能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未能真正发挥。

三、促进我市文化与经济融合的若干对策

大力发展我市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新的思维、新的措施增强文化经济特色亮点,擦亮名城文化品牌,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当前,文化对一个城市的持续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后劲的决定性要素,文化产业也成了新世纪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转变把文化作为政治附属物和意识形态化的观念,树立文化资源只有通过流动,资产转换,增加附加值,才能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观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组织领导成员学习文化产业理论,了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了解我市文化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当今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观念。特别是文化部门,要懂文艺,懂管理,也要懂经济,逐步实现从“等、靠、要”到“自觉、自立、自强”的转变,使我市文化资源在运动变化中实现它的价值与意义,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引领作用。

(二)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工作重点,纳入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局进行规划、决策和部署。要立足资源普查,结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和工作重点,分门别类制订文化发展规划和扶持的政策、措施,构建宏观调控机制,

(三)制订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措施。首先,要根据我市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公益性文化、产业化文化等多个方面促进文化创新,制定与本地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为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提供政策保证,积极引入项目,把文化发展纳入市场体制,激活文化发展的活力。其次,加强农村文化方面的投入。把本市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基层农村,把农村文化发展纳入到整个城市文化发展的体系中,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四)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要破除文化管理体制上的障碍,用新观念、新思维、新手段开拓新的天地。要结合当前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坚持党管喉舌、管理干部不改变,政府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对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各级政府要重点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给予财政保障,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进一步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大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选拔环境,还要改变文化单位机关化、从业人员干部化、管理工作行政化的状况,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发展经济性文化产业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对经营性文化产业,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国有文化资源,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现状,将释放国有文化资源的存量潜力与放开民营文化资本的增量实力结合起来,通过进行股份制和兼并重组,构建区域和城市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打造一大批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使之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五)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市具有一定基础、规模、潜力和优势可发展的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旅游业、包装印刷业、工艺美术业和演艺娱乐业等,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潮州实际,加强对我市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合、提升,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吸收融合当今先进文化发展成果,紧跟行业发展前沿步伐,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擦亮潮州文化“金字”招牌,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要突出抓好构建一个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制,主要是建立一个高层次、有权威、能决策的新领导体制,加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行文化、文物、旅游景点统一管理的机制,大力发展民营文化旅游,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施多元投资,全面推动潮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做大做强包装印刷业。要加强印刷复制行业的领导,成立行业协会,加强统计分析工作,引导企业调整发展思路,鼓励扶持企业兼并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引进改造生产设备,紧跟行业发展科技前沿,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实现行业发展从数量增长为主到以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培育、建设印刷企业链条,提高印刷产品档次,争取潮州成为全省印刷产业的集散地。

篇7

一、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分析

需求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关键取决于文化消费需求状况。准确把握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状况,是研究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新疆文化娱乐消费状况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新疆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基本状况如何?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及我国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对这个问题做出接近合理的判断。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将有明显的上升。2002年新疆人均GDP为8457元,约1000美元(按照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买入价100美元=827.79元换算),该年度新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5.65%和7.5%,而全国为14.35%、12.13%,新疆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比全国高1.3%,而新疆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比全国低4.63%。与表1中所列国家相比,中国及其新疆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很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一般占到50%以上,而一般国家此类比重仅为20%,从1988年到1999年,11年间新疆城市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平均占到60%,农村为68%(根据表2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因此,新疆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要小得多。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按照文化娱乐消费占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比例的45%来计算,新疆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大约为5.2%,中国为6.0%,德、法、美、英、匈牙利、波兰这一比重介于4.2%~9.2%之间(见表3)。由此可见,新疆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结构的比例(5.2%)尚处于可接受的水平,新疆文化娱乐消费状况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2.新疆居民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从而使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量难以快速增长。新疆居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两极分化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文化娱乐消费。1996年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0.4)达到0.406,2002年(新疆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达到0.4585,接近0.5的上线,这表明新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据抽样调查,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低为260.95元,最高为6695.07元,为最低收入的26倍。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18409.8元,约为最低收入的10倍。因此,虽然新疆人均收入在不断提高,但大多数居民收入仍然较低,文化消费极其有限,文化产品和服务事实上成为少数高收入者的“奢侈品”,并没有成为普通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增长有限。何伦志等人的研究表明新疆城乡收入差距与文化消费支出比重差距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它们都具有单整特性。城市居民在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会不断增加对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而农村居民即使在收入有了一定增长的情况下,在文化产品、服务方面支出增加并不是太多,农村文化市场前景黯淡。事实上,城市由于存在大量失业人员,从而导致在结构上陷入只有少数高收入者能够消费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多数工薪阶层难以问津文化消费,城市居民的文化产品及服务支出不会迅速增长。因此,从文化娱乐消费需求角度看,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并不乐观,需要积极拓展国内其他发达省市及国外市场,特别是与新疆有地缘优势的中亚市场。

(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从新疆文化产业占新疆GDP的比重,新疆文化产业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新疆文化、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1. 新疆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

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00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当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我国文化产业的有关统计数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开始有了较为完整的反映。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为2.43%左右(见表4),2009年达到840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2.6%,与英(2004年)美(2002年)两国文化产业5%的比重还有近一半的差距。同期上海、北京、广东、湖南和云南5个省市区的比例已超过5%,湖北等省份也接近5%。新疆文化产业较全国其他省市,起步较晚。据新疆文化厅的统计,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69亿元,占新疆GDP的比重为0.32%。但是文化厅对文化产业的界定范围只包括文化厅主管的艺术业、图书馆业、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文化市场经营教育机构、文物业等,此统计范围小于国家标准的统计范围。在此称为“狭义文化产业”。在研究中无法获取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只能粗略估计。为了研究需要,论文界定了广义文化产业。“广义文化产业”是根据2004年由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以新疆2007年144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分类为基础,从144部门中挑选出属于文化产业的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旅游业、娱乐业等10个部门,组成文化产业。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应小于广义文化产业值,大于狭义文化产业值。2007年新疆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为97.86亿元,2002- 2007年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7%,按此增长速度推算2009年新疆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应为122.1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9%。2009年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于2.9%,大于0.32%。而我国云南、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步履迟缓,尚处于起步、探索的初级阶段,落后于全国,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区,也落后于云南。从文化产业解决就业角度看,新疆文化产业对就业的贡献非常小。从表6可以看到2007年、2008年、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0.4%左右徘徊,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比2008年全国还约低1个百分点。

2.新疆文化产业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

分析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与GDP份额之间的比值关系,考察经济发展水平(以GDP份额衡量)对其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有何影响,可以反映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是否达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表6显示,2004年新疆地方GDP份额对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的加权系数为0.3977,与甘肃接近,低于全国平衡标准1。同期,广东地方GDP份额对增加值份额加权系数为1.3493,高于全国平衡标准,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省区广东的差距非常大。以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份额相对于新疆GDP占全国份额来说,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远没有达到新疆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说明新疆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新疆文化体制改革现状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萌动(1978- 1992年)、探索(1993- 2002年)、试点(2003- 2006年)、全面推进(2006年至今)四个阶段。新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例外省份,文化体制改革落后于全国,近几年,新疆的文化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新疆文化体制改革从艺术表演团体人事制度改革入手,试点先行,逐步推开。2004年文化厅直属的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院、新疆话剧团、新疆杂技团、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等五个艺术表演团体纳入了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5个艺术表演团体依据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自治区人事制度改革政策,立足实际,分别制订了《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人员分流方案》、《工资总额包干方案》,积极开展艺术表演团体人员分流工作。对5个试点单位的演职人员实行了提前退休、病退的人员分流制度,截至2006年,文化厅直属5个艺术表演团体共有126名演职人员办理了提前退休和病退手续。通过人事制度改革,理顺人事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各艺术表演团体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的竞争激励机制,彻底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业绩大小都一样等制约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的“瓶颈”问题。新闻出版业2006年提出了深化行业体制改革实施办法。2006年上半年以新疆日报报业集团为龙头的报刊业和以新疆人民出版总社为龙头的出版业初步整合重组,国有印刷企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2009年8月31日,新疆文化体制改革把结构调整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原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团、新疆话剧团、新疆爱乐乐团、人民剧场等国有院团纳入到新疆艺术剧院旗下,新组建了民乐团,打破了过去“小而全”、“散而弱”的格局,切实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4.新疆文化、娱乐业(不包括体育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从表7和图1中可以看出,新疆文化、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非常小,而且2008年还明显下降,比2007年少了13736万元。如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000 元,则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00- 5400元,而到了文化、娱乐业,则新增固定资产只有77- 150元。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说明民间投资也没有被充分利用,文化、娱乐业的进入门槛还没有充分放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不具有热情和信心。

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疆文化产业不发达现状与文化产业发展观念落后、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投融资渠道不畅、缺乏文化产业人才、产业配套政策等问题密切相关。

(一)观念落后,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疆经济不发达,在文化产业发展观念上也落后于内地。新疆文化产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浓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观重视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作用,忽视文化的经济作用,否认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否认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新疆,文化领域一松绑就会乱的想法根深蒂固,一部分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各种思潮涌现,政府对文化领域就会失控,会影响新疆的稳定。此外,还存在重事业轻产业,重国有轻民营的情况,政府部分部门仍然习惯于运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文化企业。这种落后的文化产业观严重影响了新疆文化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文化体制改革滞后

目前,新疆文化产业还缺乏统一的领导指挥体系,各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仍然简单保持经济、文化、公安、工商、交通、消防、税务等分灶吃饭的格局,这样使得经营难度加大。资源要素不能合理流动,配置不合理,不利于文化产业内部经济调整和产业规模扩大。文化行政管理职能仍然保留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特点,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仍然以微观管理、直接管理、“ 办文化”为主。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缓慢,不利于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

(三)总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导致投入不足,欠账过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比如新疆电视台的设备落后,直接影响了播出图像的清晰度,影响收视率。新疆部分剧场设备老化陈旧,达不到国际通行的舞台表演规格;一些剧场缺少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处境艰难,甚至被挪作他用。新疆艺术团体的排练厅平均面积不到200平米,且很多都是危房,地市级、县级艺术表演团体基本没有标准排练厅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新疆演艺业的发展。

(四)市场化水平低,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新疆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全国,市场在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领域条块分割和市场壁垒仍然严重,导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源比较分散,产业规模化、集中度和集约度低下,难以形成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缺乏实施重大项目的能力。2009年新疆文化厅管理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中,仅有29个经营机构(占经营机构总数的0.37%)平均资产值为120万,752个经营机构(占经营机构总数的9.7%)平均资产值为51万,平均资产值在50万以下的经营机构约占到90%。由于缺少龙头骨干文化企业,新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

(五)文化经营人才短缺,投融资支持体系滞后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与相关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各类创意文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文化事业企业管理经营者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文化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他们中有的能管理,但没有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的有专业文化知识,却不懂管理。就文化中介专业人才领域讲,已出现严重缺口。据了解,目前在文化领域,经纪人的从业数量不到整个行业需求的20%,尤其缺乏高素质的经纪人。文化人才的缺乏给新疆文化活动带来障碍的例子也为数不少。新疆优秀的品牌节目《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你好、阿凡提》、《刀郎麦西来甫》等,虽然在文博会、世博会屡获好评,但是难以出疆及走出国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文化营销和管理人才,文化集团缺乏对国际惯例的了解以及缺乏对文化经营知识的掌握,找不到走出国门的“感觉”。新疆文化人才资源的缺乏正在阻碍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融资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新疆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文化资源尚待挖掘、开发,国际、国内由于需求结构的升级,有很大的文化消费需求空间,文化企业的组织状态也正处于形成中,这些都构成了新疆文化产业巨大的投资、融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缺乏,投入不足。国有文化单位长期依赖政府财政,其他的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市场融资能力和规模化运作能力。民营文化企业也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融资品种单一,融资渠道狭窄,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既有政府管理理念的落后、文化产业政策的不健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有投资、融资客体(文化产品或服务)科技含量低等。

(六)文化产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银行信贷、土地使用等,文化产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另外,一些制定了的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有位文化企业经营者说“:这几年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虽高,但文化企业所享受的政策优惠却远远不如其他经济部门。”税费负担较重是文化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如文化娱乐行业现行的营业税税率为20%,同时还要缴纳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这两项税费占文化娱乐企业营业额的23%,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其他各种收费,文化娱乐业的综合税费负担可能为各行业之最,大众娱乐场所因为无利可图而发展缓慢,普通大众正常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

新疆各界要统一认识,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认识到在法律框架内发展新疆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带来社会效益。政府监管下的文化产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在自觉不自觉中实现了社会效益。文化产品(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差异性消费偏好,使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服务)时收获知识,愉悦精神、缓解压力。文化产业引导消费者进行文化的“阳光消费”,使黑暗的、违法的所谓“文化产品和服务”失去市场。反过来说,如果文化产业不能充分发展,仅靠文化事业的力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消费者就容易受到违法文化产品的吸引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文化产业在新疆是增加经济利益的手段,同时也是抢占疆内、国内、国际文化市场,以文化稳边、兴边的重要举措。

(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1.设立“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使我国文化产业早日走上规模经营,高效产出之路,早日创造出占国民生总产值5%以上比重的支柱产业实绩,有必要尽快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具有综合协调权力的系统机构。当前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新疆政府可建立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和解决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行政管理职能

文化体制改革中,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尤为重要。而转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职能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必须使文化行政部门职能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状态,转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状态,其主要内容是实现“三个转变”:从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由“办文化”为主转变为“管文化”。

3.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一是对新疆国有文化单位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区别情况,实行分类改革。不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属事业性质,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财政重点扶持新疆优秀剧种、木卡姆等高雅艺术表演、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可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行全员聘用制、合同制和岗位工资与效益工资相结合的结构工资制等适合本单位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给予财政专项或定额补助;根据发展需要,有条件的也可改制为企业。经营性文化单位都要改制为企业。

二是把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为企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按照当地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重点抓好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两项改革。做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不良资产核销等各项基础性工作。鼓励社会法人、自然人和单位内部职工向改制企业投资入股,鼓励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经营者和业务骨干持大股,形成多元投资的产权结构和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改制企业可以采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制等企业组织形式;也可以通过控股、参股、收购、兼并、拍卖出售、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实行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在吸纳资本和改制过程中,切实保障国家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改制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依法转换劳动关系。对未聘或以后解聘的人员给予安置补偿费,具体政策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是国办艺术表演团体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改革路子,努力搞活经营,增强面向市场能力。可选择部分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个人持股、社会参股的股份制改革试点。改制后财政继续予以重点扶持,人头经费改为项目经费,对政府指定的演出活动逐步实行招标、采购制。财政重点扶持新疆优秀剧种、木卡姆等高雅艺术表演、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行签约制、演出经纪人制、节目制作人制,充分调动演职、创作人员积极性。

(三)促进建立人才培养阶梯体系

文化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极强的综合素质。但文化产业成长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也决定了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市场意识。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客户意识、产品意识、服务意识等基本素质。此外新疆要加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艺术鉴赏能力———基于市场和观众的判断鉴赏能力,鼓励新疆高校逐步建立文化产业管理培养人才体系,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文化方面职业资格证培训,同时尝试MBA、EMBA等国际化教育模式,并丰富在职在岗以及出国短期培训等形式。对于文化人才,新疆艺术学院等传统艺术院校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要增强职业规划指导和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更多地了解和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国外商学院的工作坊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融通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渠道

1.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是协助文化产业投融资而设立的专职机构,旨在解决文化企业投融资的难题,针对担保品不足的文化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使其顺利从金融机构取得所需的资金。凡符合保证对象的文化企业均可通过其往来金融机构直接利用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的保证服务。另外,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还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加大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

2. 加强文化产业的资本运营。目前,通过资本运营融资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疆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资本运营融资更具有策略性。因为资本运营不仅可以达到传统融资的目的,也能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扩张、优化文化产业的资产结构、促进文化产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效率,继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3.开发无形资本的融资功能。文化产业的竞争不但是单纯的物质资本的竞争,也是人才、技术、品牌等无形资本的竞争,是文化企业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综合实力的竞争。为此,文化产业的融资范围亦不应局限于物质资本,还应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即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的融通。

篇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一次全面的国家体系创新。它不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和未来走向,制约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也是更重要的,它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存在性依据,成为当下中国行为的一种文化生态,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全面的制度创新、路径改革和价值重建。胡惠林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参与入世后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进程,接受改革成果和成本的转移,协调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推进国家文化与文化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张晓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指出,“入世”后的中国面对的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具有“不对称优势”。因此,入世后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发生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对称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性产业发展格局的不对称:以夕阳产业换我朝阳产业;(2)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以产业实力搏我资源潜力;(3)已承诺开放领域竞争的不对称性:以产业高端对我产业低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将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WTO规则框架下的宽范围和多领域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按中国政府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张晓明认为,鉴于国际性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手段和内容的矛盾,在产业发展阶段上具有一种“后来居上”和“逆向整合”的趋势,中国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并遵循这样的原则: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发展文化产业需建立与之互补的文化艺术保护方式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将文化艺术分为经营性(以盈利为目标)和非经营性(以非盈利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目标)两大部类,在建立市场性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位性互补的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金元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认为,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首先理顺下面几个关系:(1)文化遗产“救亡图存”与复兴光大的关系;(2)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当代利用的关系;(4)文化遗产保护宏观整体规划与分档次、分阶段、分地区的具体策略实施的关系。金元浦认为,结合国情,我国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应采取政府保护、法律保护、市场保护与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综合运作的方式。(1)加快政府保护方式的改革。改革和完善政府保护方式是文化艺术保护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这种保护首先是逐步建立文化艺术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运用政策的倾斜来实施文化保护,并协助立法机关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其次是逐步加大国家文化资金的实际投入与监督实施,保证文化艺术在国家投资预算中的实际增长。其三,政府保护方式还应包含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濒危艺术的特殊支持、对高雅艺术的大力资助,以及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扩充与维修。(2)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方式。当代艺术保护中依靠法律形式进行保护成为各国注意的焦点,法律方式保证了当代艺术保护的法律地位与运作程序,也保证了艺术保护的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其根本意义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以达到文化艺术总投入的实际增长。(3)迅速建立市场保护体制。文化艺术的市场保护包含两大方面;其一,为努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一批大型文化产业,依靠市场方式,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我国过去文化保护中单一的输血模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对于那些不能以产业形式发展的文化艺术则必须通过市场寻求企业资助的道路。从企业赞助保护方式来说,要想使其发展起来,必须保证企业投资能获得相应的回报。(4)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全民保护。当代艺术保护中的社会支持和全民保护具有最广泛最强大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媒营造保护文化艺术的社会氛围与社会舆论,培育了一代代懂得艺术的文化大众,这是保护艺术的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心理根源。

发展文化产业亟需改革文化体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紧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国有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国有文化部门)进行战略性的改组。因为国有文化部门占有了我国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搞好国有文化部门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实现国有文化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转变,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齐勇锋研究员(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指出,国有文化部门在进行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应坚持“6个有利于”原则:(1)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保障国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2)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建立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与运营体制,使国有资本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布局更加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3)有利于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4)有利于促进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转换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生机与活力;(5)有利于在国有文化部门改革中,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出资人、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害;(6)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改组、改制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具体到传媒体制,孟建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通过对美国文化体制的介绍给人以很大启发。他说,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电信法》,彻底打通电信业、传媒业、娱乐业等行业壁垒,大大放宽了媒体经营范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石破天惊的变革:并购、联合、重组。经过近5年的实践,这种变革的巨大成功已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在机构重组、产业关联、资金融合、技术平台等方面形成了新兴的实力巨大的娱乐传讯业,并很快跃居美国出口榜首。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大有可借鉴之处,如我国至今还将电视业与电信业割裂开来的做法,就根本无法实现战略上的大整合。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指出,中国传媒业的改革,不是建立形式上的集团,而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因此,中国传媒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规模,而是改革体制,拆除纵向与横向的行政垄断的篱笆,分离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力,将传媒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化为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公平规范、竞争有序、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需实现理论创新

现今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饭后茶余的调料、愉悦人生的奢侈品,它更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缪其浩研究员(上海图书馆)认为,文化要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角,必须实现“3个破壁”:(1)文化精神破壁。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源于人的创造力的创新才是附加值最高的。因此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中,文化产业和其它行业中的创意部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文化产业破壁。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要做大做强,还要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上条块的分隔,以及某些政策的限制,这种良性互动的实际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正在成为一个严重阻碍文化产业成长的瓶颈。(3)文化队伍破壁。目前承担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文化队伍出现严重的知识偏门和缺失。必须以更宽容的姿态重新定义文化人,在更宽广的视野里召集文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拥有一支适应新世纪使命的文化队伍。就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陈少锋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有自己的见解。他指出,管理知识的匮乏以及与管理相关的商业意识、商业伦理、职业化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等,是思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而非管理类出身的人员所占比重过大,整体人群文化知识层次较低,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等。陈少锋认为,对其他产业的经理人实施有关文化产业的培训,或者对现有文化产业领域从业人员进行商业管理的教育,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重大的工程。李康化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则从发展文化产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5个创新”:(1)理论制度创新。突破在文化产业制度改革上的路径依赖和政策瓶颈,以放松管制和透明化的政策供给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以制度创新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和克服由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而可能导致的政策性衰退。(2)要素市场创新。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放宽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金融资本市场准入的尺度,消除在这一领域内的歧视性政策,使民营民间文化产业和资本享有充分的国民待遇。(3)产业链条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配套,特别是加强文化产业的“上游”基础和“下游”通道。(4)产业结构创新。形成新的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已经构成现代社会互为依存、以高技术和高文化为共同特征的支柱产业群,信息产业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带动了其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其下一阶段的发展必定是以文化产业为前提和发展动力。(5)社会结构创新。构建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文化行业制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新体制。

文化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沈殿忠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指出,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两条线索,即横向线索与纵向线索。横向线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纵向线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国文化产业的横向发展线索与纵向发展线索都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公平的状态;一种是不公平的状态。讲文化资源开发或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平,主要讲规则的公平。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含义,不单纯是实现横向公平或纵向公平,而是要实现两种公平的统一。实现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关键在于把握一种分寸。这个分寸不仅是一个质的规定,同时也有量的规定。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利益的损害降到可以接受的降低程度,或把利益的满足提升到可以实现的最高的程度。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生态伦理,那么文化发展战略强调的就是一种全球社会伦理。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化发展战略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身与心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毛少莹(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认为,文化发展战略应有以下基本特征:(1)重视公平超过重视效率,控制贫富分化,寻求均衡发展。(2)全面注重不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精神性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物质性的不可再生能源;以“文化资本”替代“经济资本”;以精神消费填补物质消费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3)以慢节奏的“休闲娱乐型(精神消费型)社会”替代快节奏“工作消费型(物质浪费型)社会”。(4)确立更合理的发展指标,将社会文化发展纳入社会水平的衡量之中;将人类对幸福、快乐的追求——而非仅是对物质财富的病态拥有——恢复到自然健康的人性基础上;致力于保护精神健康,以价值理性管理人类社会,走人与自然、身与心的和谐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应走高新技术之路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确定了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关的文化、技术等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使得愈来愈从尖端部门走向日常生活的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黄健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品质、产品的品质方面,在市场融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效应,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人们也将看到文化产业的运作理念与其它产业运作理念的不同。因为随着科技与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文化要求、审美要求也将愈来愈高标准。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而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其运作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生产、服务上,而是必须要实现产业的管理重心由常规的生产管理向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向转变,整个产业的经营目标必须实现由以往的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方向转变,以保持整个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与发展活力。柳士发(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势必如虎添翼。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在文化上网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数字文化鸿沟。据统计,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我国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要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既要着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又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照顾职能管理、社会公益服务和文化市场运营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国家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传媒产业需实施“走出去”战略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然而,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根据国家版权局2001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版权贸易的输入输出比为10:1,在文化电子产品贸易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至今尚未拥有自己的核心标准和主打产品。而在一些西方主要国家中,以版权贸易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战略转变,不仅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克服贸易逆差的迫切需要。作为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传媒产业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保持中国传媒的国内主体地位和提高国际影响力?尹鸿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传媒介来说,走向国际市场至少具有4个有利条件:(1)从经济上看,媒介的低成本使中国传媒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2)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的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传媒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3)从地域和文化的传统上看,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大中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传媒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传媒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4)从西方传媒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传媒的人文地位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传媒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面对这些显在的和潜在的优势,中国传媒目前需要作5方面的努力,来开拓中国传媒的国际空间:(1)组建经过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国际营销实力的国际性的传媒制作发行机构,形成规模适当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专业化、流水线化的国际性传媒企业;(2)积极从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以及其他企业吸收一批能够从事跨国经营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3)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生产一批按照国际市场需要制作的媒介产品,创造“中国制造”的媒介品牌;(4)要求国产的传媒产品在制作技术和艺术标准上而不是制作规模上与国际传媒产品接轨;(5)积极推进传媒的横向整合,开发多种媒体的媒介产品,实现整合营销。

中国广告业增量空间巨大

与会代表不仅从宏观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把脉,而且对具体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黄升民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指出,在新的世纪,中国广告业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两极分化、业务分流、竞争激化、资本参与、创意衰退、政策多歧、媒介滑坡。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794亿元,增长率为11.4%。值得注意的是,4大媒体之中,报纸、电视和杂志的广告增长率都低于平均水平。但对于中国广告业的前景,专家们还是充满信心。喻国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指出,从1981年1.81亿元的经营额起步,到2001年达到了794.9亿元,年均增速40.2%,经历了21年增长的内地广告市场,它的“饱和”时代还远未到来,它的经营额还有3倍左右的增量空间。他预测,今后8年,中国内地广告业的发展速度至少不低于12%,到2003年,市场经营额有望突破1000亿大关,到2007-2008年,可能超过2000亿,到2010年估计达到2609亿元,3倍于2001年的水平。在未来的巨大增量空间里,报刊广告的增势将超过目前处在强势的电视广告。尽管在1983-2001年,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在同行中最为迅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但近年来,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明显放慢,1997-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4.8%,低于报纸广告的15.6%、杂志广告的17.2%和广播广告的16.6%。专家们预测,报刊广告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10年前将保持在13-14%左右。到2010年,报刊广告经营额总量将从2001年的182.6亿元达到587亿元,其中报纸广告经营额约547亿元,杂志广告经营额约40亿元。喻国明还指出中国报刊广告业未来发展的机会点:(1)从时间上看,9月、12月、4月和8月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月份;(2)从地区上看,中南、华东以及华北地区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密集的地区;(3)从城市看,北京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城市,占整个报刊广告投放总量的1/4,广州、上海、深圳也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集中的城市,上述4个城市的报刊广告经营额占全国报刊广告经营额的“半壁江山”(51%)。从增长率上看,深圳、大连、南京、广州、青岛以及哈尔滨是报刊广告增量幅度最大的“明日之星”城市;(4)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医药、计算机广告是报刊广告的三大支柱型行业,这3大行业广告的投放量占报刊广告总额的36.7%。从未来发展的潜质上看,金融保险、机动车、房地产则具有最大的增量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西部大开发

篇9

关键词:影剧院;经营管理;大众服务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国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突险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使其成为短板。剧院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推动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各省会城市、中小城市,甚至一些县城都开工新建或改建了豪华气派的大剧院、电影院或影剧院。目前电影院的建设以院线为主,即以企业和个人投资,真正具备相对完善演出条件的剧院极少。这些影剧院的兴建,一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舞台,给当地群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另一方面,在政府无补贴的情况下,也逐渐显露出影剧院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自身盈利难,文化服务不能与当地居民消费水平和欣赏习惯同步等问题。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影剧院为例,从文化传承和服务大众的角度分析省市级影剧院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

1 影剧院发展概况简述

根据2014年5月出版的《2014-2019年中国电影院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的,目前我国内地电影业基本由几家院线企业垄断,院线对旗下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共有影院4583家,仅2013年新开业影院就达903家,每年的电影票房收入超过二百亿元,十分亮眼。但与此相比作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的真正剧院建设极少。贵州省属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四个剧院目前除北京路影剧院待建外其余三家已基本不具演出、放映功能。全国新建和改建剧场360多个,建有大剧院的不仅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甚至一些小县城都拥有了豪华气派的大剧院。这些影剧院面积在5000~50000平方米之间,一般投资超过千万,超过半数的影剧院建设投资在1~5亿元之间,甚至有18%的剧院投资超过5个亿,设计规模和内外设施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这些剧院明显改善了我国演出场地严重不足的现状,也成为当地城市建设的标志性作品。这些影剧院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美的音响效果、良好的艺术氛围和幽雅舒适的观赏环境,给观众带来了最佳的艺术享受。

贵州省北京路影剧院由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由贵州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影剧院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118号,占地面积7872平方米,建筑面积24570平方米,总投资接近9000万。完工后更名为“多彩贵州风大舞台”。为了争取民营资本,以项目为突破,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投入3000万由贵州省北京路影剧院部分引资实施原地改造。北京路影剧院坐落于饮食、文化娱乐较为繁荣的北京路中段,周边有贵州饭店、贵州省国际会展中心、贵州奇石馆、贵州科技大厦、鑫都大厦等商贸娱乐一体化配套。北京路影剧院的建设是发展贵州文化事业、壮大贵州文化产业、繁荣贵州文化市场、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文化品位的迫切需要,逐渐成为贵州文化发展的基础性载体。

2 影剧院经营理念与服务大众模式分析

(1)用高品位的服务,确保群众享受优质的文化产品。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作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生活的一种方式,影剧院作为高雅艺术,因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贴得越来越近,和大众的精神需求融合在一起。以前把看电影当做高端人士上流生活的方式,把奢华面子和社会定位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理念已经过时并且显然是错误的。以前只有知识分子和少部分对艺术的爱好者才会来到影剧院享受高雅艺术熏陶的情况,也“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参与。

作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文化保障之一,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已经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应该成为我们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做法。而影剧院应该用高品位的服务,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升级”,做确保群众享受优质文化产品的先行者。如今电影、话剧、歌剧等艺术门类,越来越上流化,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没有小剧场经历,就无法带动群众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而群众资源是珍贵的,文化产业的潜力和发展,有赖于广大群众资源的不断开拓,有了观众,才会有文化产业的增长。

(2)用高素质的管理,保障市民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影剧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不仅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形式,还应该用高素质的剧院管理,普及剧院文化,保障市民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影剧院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谁来经营?谁来管理?我国大多数的影剧院,一方面缺乏政府补贴和社会赞助;一方面又要保持与当地环境并不协调的剧场运营和维护,成本很高,以致经营起来举步维艰。而作为北京路影剧院由政府投资建设,这本身就是对“公民心灵和头脑的投资”,是城市发展中一项重大的文化民生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更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保障城市人民的文化活动。

北京路影剧院坚持现代公共文化为民服务的宗旨,随着“多彩贵州风”演出基地建设的完工,将对宣传贵州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层次与品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影剧院自投入运营以来,为贵阳市民带来了多场艺术的盛宴,日接待观众人数逐步增长。贵州省北京路影剧院作为2011年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正以市场为主体,利用自身现有的条件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3)用系列化的活动,提升大众欣赏艺术的文化素养。尽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大中小城市影剧院文化设施相继落成,我国城市居民的文化修养、欣赏习惯也在同步提升,但是,大众艺术欣赏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用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要远远超过影剧院的建设。这也是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建成一流的影剧院设施后往往会遇到的问题,采用系列化的活动,提升大众欣赏艺术文化素养的做法值得借鉴。

贵州省北京路影剧院建成后,将更名为“多彩贵州风大舞台”。以宣传贵州为主,采用系列化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普及性、公益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先从培养观众的欣赏习惯、文明礼仪开始,让观众喜欢上舞台和电影。以开发、打造贵州民族文化艺术产品为主。采用循环递进的演出形式,走品牌化经营之路,一步步培育观众,提升他们的文化欣赏品位,再把最优质的演出资源奉献给市民。同时,影剧院从单一的演出功能转换为多元的文化场所,采用上演音乐剧、交响乐、芭蕾舞等多种高雅艺术形式,让当地市民逐步接受高层次的艺术熏陶。让文化亲民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市民在这里不仅可以共享贵阳快速发展的成果,还增强了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毋庸讳言,影剧院的发展对提升城市品位和提高人民文明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营理念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今后影剧院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城市更多大众的认可和赞誉,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庆典、员工年会、联谊论坛、组织客户等活动引入到影剧院来开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把影剧院看成自己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让影剧院真正成为人民的影院、大众的剧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4-2019年中国电影院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B/OL]..2014-8-15.

篇10

一、加快社会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服务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增强。目前,大多数实物商品供过于求而服务性产品仍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同时又面对扩大内需和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社会产业因其具有发展前景广、市场见效快、产业带动强、就业吸纳多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的诸多比较优势,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看,社会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我国GDP达到30万亿元,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预计到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35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38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是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不仅用于居住、交通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型消费的支出比例显著上升,享受型消费的内在结构也会发生较大变化,消费层次升级和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因此,我国已进入加快社会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历史经验表明,当经济危机发生期间,社会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流动规模会大幅压缩,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会相应增加,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和工作、生活压力将在这一时期需要得到转移和释放,城乡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的需求会大幅攀升。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当前经济社会对于社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从拉动经济即期增长的能力看,社会产业的市场容量大,在拉动居民最终消费方面具有较高的贡献率。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采取了稳定出口、扩大投资、刺激内需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出口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比较明显,在外部需求整体萎缩、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观;投资的拉动效果在短期内比较明显,但长期看依靠投资拉动经济不可持续,不仅财政压力会逐步加大,而且大规模的投资增量也会加大存量结构调整的难度;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目前还主要停留在针对实物商品上,如促进农机等生产资料、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以及房屋等固定资产的销售,由于短期内居民收入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生存性支出还居于居民消费支出的主体,居民进行大宗消费的预期改善需要一定时间,同时也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政策效果会更多地反映在需求的维持而不是扩大上。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应将扩大内需的着眼点同时放在扩大居民服务消费上,这必然要求加快社会产业的发展。2008年,娱乐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家政等社会产业在拉动城镇居民最终消费中的贡献率约为19.44%,仅次于食品(37.89%),高于交通和通讯(12.6%)、衣着(10.37%)、居住(10.19%)、家庭设备用品(5.78%)等方面;其对拉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贡献率也达到了15.31%。而同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成员国家,教育、医疗保健、休闲文化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对拉动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平均在25%左右,美国、西班牙则超过30%。考虑到今后10年内,随着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公民用于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支出比重将会逐渐减少,按照可比口径测算,在我国向消费型社会整体过渡的条件下,未来社会产业大概还有6%-10%的发展空间。

第三,从产业带动效果来看,社会产业的“乘数效应”明显,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社会产业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本支撑。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以适应日益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这些都可以也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产业来满足。二是社会产业发展本身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社会产业多数具备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产品周期持久的特性,特别适合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发展环境;社会产业受资源条件限制较少,产品延伸范围广,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且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小,相互干涉和波及较少,产业链的稳定性更高,更易于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以教育、旅游、文化娱乐为代表的社会产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已居于重要地位,并已成为很多国家服务出口的支柱产业。三是社会产业可以通过引导需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任何产业的发展基础都是需求,但社会产业在服从需求的同时,更可以引导需求的发展方向,促进需求升级和多元化,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特别是相关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四是社会产业可以加速城乡统筹步伐,促进城乡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工业和生产业追求规模效应,具有在城市及周边地区集聚的产业特性,而社会产业则可以充分利用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平衡布局,产业内部的联系和转化也很紧密,如文化与旅游之间,可以有效发挥城乡之间的比较优势。社会产业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促进国民收入向农村地区分配和转移的同时,还强化了城乡人群在行为模式和观念上的交流和融汇。

第四,从吸纳就业的能力来看,社会产业巨大的就业容量和对不同层次就业人员的适应性,使其在危机期间的作用尤其凸显。根据“佩第一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1元,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70.5%、17-3%、12.2%;200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升至22698元,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9.6%、27.2%、33.2%,由第三产业分流的就业人数相当于第二产业分流人数的2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各种高技术手段的运用,工业以及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业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逐渐降低,而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养老、家政等以社会消费为基础的社会产业由于其劳动密集的产业特性,必然替代成为未来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期,第二产业和生产业的产业规模会出现大幅萎缩,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大量转出而不是转入,剩余劳动力必然向以社会产业为主的生活业转移。社会产业层次多,对不同素质就业人员的包容性强,可以吸纳更多的社会就业,大大缓解危机期间的就业压力。

此外,社会产业可以使人们在危机期间的

压力得到有效释放和缓解,对促进社会稳定、重振社会信心有积极作用。美国大萧条时期,人们通过以百老汇和好莱坞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寻求精神慰藉;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大量失业人员通过网络游戏释放压力。

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基础,但从整体来看,仍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表现为服务供给总量不足,服务层次不够丰富,衍生产品少;结构调整速度无法适应需求增长速度,居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缺乏有效引导和开发;产业链延伸长的优势发挥不足,产业的“乘数效应”未得到充分体现,产业的延伸作用有限,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不明显,发展速度和总体水平低于工业和生产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一是发展理念的制约。由于我国整体上正处在向工业社会的过渡转型时期,同时现有的财税结构使工业和生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更为直接和显著,在各地还是普遍存在着重工业轻服务业、重生产业轻生活业的发展观念;社会产业自身的发展理念也存在限制,缺乏创新和突破,如目前旅游业还主要围绕景区等实体资源开展,围绕文化、休闲等资源的旅游产品开发还非常有限;社会产业还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忽视社会服务多层次消费结构共存的产业特点,往往把产业结构升级单纯化为低端消费向高端消费的替代性发展。

二是消费环境的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城乡、区域、群体发展极不均衡,收入差距较大。,作为社会消费主力的中等收入阶层发展不足。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层次和水平较低,居民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负担较重,消费预期较差。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不佳,居民休闲时间缺乏保障。对新兴消费领域和中高端消费领域的政策性限制较多,如征收高额税负等。

三是体制机制的制约。社会服务的产业特性要求各产业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资源、参与竞争,但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滞后,社会服务领域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还较为普遍,不少事业单位在参与社会服务市场活动的同时,还享受公共资源的倾斜支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受到抑制,特别表现在行业开放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少,投资主体单一,企业机制不活等方面。由于缺乏合理定位,政府有关部门在参与社会服务市场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缺位和越位的现象,行业表面上的自然垄断背后往往是行政垄断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四是产业政策的制约。缺乏整体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呈现自然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产业政策滞后,预见性不强,动态调整不足,往往要等业态已经成熟或出现较大问题后出台,促进效果比较有限;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但政策落实情况不理想。以服务业用电为例,按照2008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11号),各地区要结合销售电价调整,“于2008年底前基本实现商业用电价格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并轨”,而实际上,由于原有差价过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只有15个省份政策落实到位,达到了文件要求。

五是产业自身的制约。由于处在产业发展初期,不少社会产业特别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护理等缺乏现代化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已有标准一般较为落后,不适合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或者是泛泛引入国外认证机构评价体系,不适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社会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企业在服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方面动力不足,原创产品、特色产品和衍生产品开发滞后,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对产业间关联梳理不够,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辐射范围和区域比较有限。

综上可见,加快社会产业发展能够直接通过积累人力资本、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促进消费,为经济发展作出直接贡献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发展中,要找准需求和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领域,着力突破体制机制约束,促其迅速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柱型产业。

二、应重点培育发展社会产业

综合考虑社会需求程度、市场成熟程度、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关联能力等因素,我们认为,旅游业、文化产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业、养老服务业、体育健身业和家政服务业等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应作为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发展。

(一)旅游业

旅游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03--2007年,旅游总收入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连续遭遇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入境旅游萎缩,但国内旅游仍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旅游人数达到17.12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6%,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5.8%。今年以来,国内旅游逆势增长,一季度旅游人数同比增长9.4%,收入同比增长12.9%,已成为当前拉动服务消费的龙头产业之一。

旅游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与其关联的产业、行业超过110个,旅游对交通、住宿、餐饮、娱乐、会展、博览等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旅游业的就业容量大、层次多、门槛低,直接或间接吸纳就业人员约6500万,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7.8%,且每年新增直接就业人员约50万人,对缓解当前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意义重大。

我国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看,中等发达程度以上国家,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约10%左右;而200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3.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2.9%。从人均旅游支出来看,2003年美国每个公民平均每年花在国内旅游上的费用为1685美元,2002年法国每个公民平均每年花在国内旅游上的费用为831美元,两者都占到人均GDP比重的5%以上,而我国2008年人均旅游支出仅占人均GDP的2.3%。国际旅游学专家根据多年的统计材料指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旅游消费进入启动期,国内旅游日益兴旺;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旅游成为常态消费习惯,出境旅游不断兴旺。之后,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出境旅游人数均达1亿人次,居民出游率超过2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6万亿元。如果参照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有1倍的增长空间。

当前旅游业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一是

旅游业软硬件水平尚待改善。景区道路与大交通的联接、景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高素质的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比较缺乏,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旅游产业政策还不完善,缺乏全国统一的旅游产业规划,产业发展零碎分散,无法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效应,对新型业态的关注和引导也还不够。三是旅游消费环境还有待提升,带薪休假制度尚未真正建立,抑制了不少国内游客的出游意愿。四是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造成行政垄断现象,为旅游资源跨区域整合和产品开发设置了相当大的行政阻力。五是旅游产品开发理念滞后,产品单一、缺乏特色、雷同问题严重,不能适应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和多元化的需要,也缺乏对消费群体的细分。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大力推进节假日旅游。继续发挥好黄金周的旅游效应;充分发掘清明、端午、中秋节等中短假期以及重大纪念日、少数民族地区节日的旅游潜力;促进双休日的旅游消费,鼓励发展城区旅游和近郊旅游;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积极研究学生春假制度。(2)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充分利用不同领域潜在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博旅游、文化创意旅游、会展旅游、工业遗产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旅游、海岛旅游、国防旅游、体育旅游、购物旅游、拓展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3)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培育大众的休闲观念,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积极规划发展融购物、娱乐、健身等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在严格规划布局下适度发展大型主题公园。(4)积极研究和引导新型旅游业态,适时激活高端旅游消费。积极发展邮轮、房车等新型旅游业态,适度有序发展私人游艇、高尔夫等,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近期可考虑开通大连到三亚的沿海邮轮航线。(5)促进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针对儿童、青年、老人等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旅游项目和产品,特别是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项目和产品;促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结合,加强特色旅游概念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二)文化产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04-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在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7到8个百分点。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全面下滑,但文化产业逆势增长。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规模达到5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49.13%,比2007年增长46.42%。电影国内票房总收入(不含农村市场)共计42.15亿元,同比增长26.69%。2009年第一季度近90天的放映周期里,观影人次就达6012万人,票房总收入达12.55亿元,同比增长47.6%。“五一”小长假的3天内,全国主要院线票房突破了6000万元。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1.9%,达54.7亿元;动漫游戏产业同比增长97%。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在跨境文化服务贸易方面,2008年实现文化服务进出口48.16亿美元,同比增长29.5%。

文化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对其他行业产生的影响较大。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04年公布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其值为1.13,明显高于制造业(1.06)和服务业(0.90),表明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许多城市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据估算,到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可达到3%,“十二五”末达到5%,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文化产业易与网络信息等新技术对接,具有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具有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的特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手机文化、网络出版、数字节目、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的业态,使产业发展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国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旺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人均354.8元,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人均381.3元,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为人均3 14.5元,预计到2010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人均文化消费占收入比重的5.59%,占人均总消费比重的7.71%。但要看到,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供需矛盾也十分突出,我国居民的实际文化消费还不到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1/4,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战略性短缺”。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0000亿元以上,而目前统计只有8000亿元,供需之间存在上万亿元以上的缺口。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投入不足。投资渠道不畅,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不足;投资方式单一,缺乏现代化的融资手段和平台。二是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文化产业管理比较分散,在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分割、多头执法。、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等问题,缺乏统一高效的产业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产业内部的联合联动尚未形成,尚未形成有实力的大集团。三是市场拓展能力不强。文化产品特色不够突出,本土原创精品不多,衍生产品开发不足,没有形成足够规模的产业链条。四是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大力繁荣城乡文化演出市场。鼓励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原创经典剧目;大力发展以小剧场为载体的曲艺、戏剧等文化演出;在推进演出机构集团化的同时,规范发展个人工作室等小型民间演出机构;通过举办文化大集等形式促进农村地区文化演出市场发展。(2)大力扶持和发展电影业。加快电影院线建设,构建多层次的电影市场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市场提供不同类型产品。鼓励拍摄更多优秀电影作品,满足群众精神需求。(3)以原创动漫和网络游戏为中心,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产业。转变产业发展理念,拓宽服务人群结构和范围,集中力量打造国民认可的经典动漫或游戏形象及作品,鼓励优秀动漫、游戏产品进行包括小说、影视、音乐、玩具、服装等在内的系列化开发。(4)加快发展以网络、手持终端等为载体的数字出版业,加强数字出版与传统图书出版业的结合,扩大数字出版物规模和范围。(5)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加快发展有线电视。整合资源,促进三网融合。(6)集中优势资源,合理布局,着力打造辐射力强的全国性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7)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软实力。

(三)职业教育与培训业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就业人群和严峻的就业压力,职业培训市场潜力无限。根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1744所,在校学生共计1688.24万人,教职工总数97.34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6万多所,教学班(点)超过61万

个,注册生数达5019万人,从业人员超过87万人。假定去除享受国家补贴的1500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仅靠余下的5200多万学生每人每年支出1000元计算(含学费、实训费等),市场规模就有520多亿元。有报道称,我国每年有将近1亿人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未来5-10年我国的教育培训市场潜在需求可达到3000亿元。同时,也要看到,职业教育和培训业在经济危机爆发期间还会起到“蓄水池”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延缓就业减轻危机期间的就业压力,还可以通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危机结束后结构升级和转型的需要。

目前,职业教育与培训业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定位不清。混淆与普通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对文化教育和学历的关注超过技能,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尚未成熟。二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培训机构大多小而散,缺乏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管理和师资队伍,缺乏行业规范、标准,缺乏像北大青鸟、新东方英语等这样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培训机构。三是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试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让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开展定点培训。(2)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个人等以多种方式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鼓励具有品牌优势的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3)依托各类公立、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待业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职业能力培训。(4)扶持发展创业培训、中小企业培训等特色培训产业。鼓励大学和培训机构对创业者开展创业培训,支持创业活动;对中小企业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企业规范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5)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动,新增劳动力必须经职业教育培训后方可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

(四)养老服务业

我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过程。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6亿,占总人口的12%8;未来10年,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4.3%左右的速度增长,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养老服务是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为主要内容,按当前老年服务格局划分,包括居家老年服务、社区老年服务和机构老年服务三大类。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5632个,床位234.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89.6万人。根据全国老龄办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2009年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的市场规模为1150亿元,2010年为1300亿元,2010-2020年每年增加约37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

养老服务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通常专业化机构中2-3张床位就需要一名护理人员,居家养老服务中,就业人员与服务需求比例也在1:10。据此推算,以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数,综合考虑居家老年服务、社区老年服务和机构老年服务的变化趋势,根据老年服务的需求预测,2009年我国老年服务的就业规模预计为470万人,到2020年老年服务的就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000万人(表1)。这将对专业护士、特别是普通护工有大量需求,适宜中职护理专业、“4050人员”和农村妇女就业。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服务资源不足。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数明显偏低,2007年65岁以上老人的千人床位数仅为22.4张,与发达国家50-70张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远,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如果考虑到仍有巨大潜在需求尚未得到释放的话,养老服务机构床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更为严峻(表2)。二是养老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业务综合性不强,相关设备配置不全,服务范围比较狭窄,导致专业化水平不高,而且养老服务机构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员工综合素质偏低。三是服务保障水平比较低。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服务体系,但在实践中,三种养老模式的保障水平仍比较低,相互之间缺乏资源共享,严重影响到老年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四是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比较多。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的融合,充分利用社区已有的综合服务设施、残疾人康复设施等资源,设立社区老年人日托照料中心等,依托就近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公司、志愿者组织等向社区居民提供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护理康复、日间照料、紧急救援等社会化、个性化、专业化的老年服务。(2)加快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依托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及其他闲置公共设施,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改造等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各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3)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老龄护理专业培养能力,鼓励举办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专门职业学校,形成品牌;鼓励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养老机构从业。

(五)体育健身产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健身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体育健身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巨大影响力,体育健身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体育健身产业增加值、人均体育消费都显著增长。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3.4亿人参加过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对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按照每人每年体育健身消费1000元计算,可以估算体育健身产业每年可创造的收入达上千亿元。有报道称,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总产值已达3000多亿元。

体育健身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带动了与体育健身相关的产业,如服装、鞋类、器械等体育用品行业,还促进旅游、建筑、通信、新闻出版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目前,全球约有65%的体育用品由我国制造,体育用品加工企业超过3000家。受惠于F1赛事,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短短6年就从落后乡镇发展成全国城镇十二强之一,镇上每3个家庭就拥有1辆汽车。

当前体育健身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体育

健身产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体育场馆的数量、结构和设备条件都比较差,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二是体育的职业化水平不高,类似美国NBA规模化的赛事经济尚未形成。三是体育市场化程度不高。各种体育项目的市场化水平参差不齐,体育事业和产业之间缺乏清楚的定位,融资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呈现计划与市场的二元结构。四是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缺乏引导。我国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很长时间,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基础比较好,但还未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加以引导,健身活动还主要是自发、自练。五是体育健身产业规范化程度不高。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积极发展和引导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县、市、区体育场馆和城市社区配套体育健身场馆等中小型群众体育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社区)开放,增加基层体育服务资源供给;加强对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引导居民正确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塑造居民良好的健身习惯和体育爱好,积极培育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2)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和赛事经济。活跃和规范已有的足球、篮球等联赛市场,努力提升联赛质量和水平;借鉴美国NBA等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以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我国竞技水平比较好、群众基础雄厚的体育项目为基础,发展国际化的职业联赛,形成产业规模;同时,引入国际著名赛事,促进国内相关项目的发展,引导相关体育消费。

(六)家政服务业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它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保洁、理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到商品配送、电器维修、送餐上门、房屋维护等,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约70%的城市居民对家政服务有需求,家政服务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根据劳动保障部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个城市1600户居民的调查数据,需要提供家政服务的家庭占到40%,推及全国,家政服务提供的就业岗位至少在1500万个以上。根据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掌握的情况,目前全国家政服务员供不应求,缺口在1000万人以上。

发展家政服务业,既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又有助于开发就业岗位以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据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三部门预计,今年全国待就业人数将超过4000万,其中约有60%为“4050”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家政服务业将是分流待就业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旧观念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家政服务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权益保障问题急需解决;用人家庭的需求难以保证,许多家庭实际上已有条件聘用家政服务员,但由于目前家政服务市场选择余地小,难以找到合适人选;职业介绍不健全,影响家政服务发展;权益保障机制急待健全。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促进家政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行业协会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家政服务的行业标准和规范;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设计专业化的培训课程,由专任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指导;开设家政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评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2)积极拓展家政服务领域,提高家政服务层次,加强与养老服务等其他家庭服务业的相互结合与协作,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变化的要求。加快中高级保姆、育婴师、家庭教育、家庭护理和保健、家庭管家、家庭理财、涉外家政服务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家政服务业发展。(3)依托新技术,创新家政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网上服务,发展网络化的家政服务模式。

三、加快社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快社会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为保障,而这有赖于深化对社会产业的系统性研究和现行政策的综合评估分析。我们认为,从发展方向上应着力推进服务功能化、门槛公平化、经营市场化、发展规范化、服务专业化、消费多样化这“六化”,在基本政策取向上建议如下:

(1)进一步提升社会产业的战略位置。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现阶段社会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加快社会产业发展放在一个更加突m的战略位置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力度,加强和改善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社会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之中。

(2)努力创造有利于社会产业发展的消费环境。影响居民服务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收入、时间和动机,改善消费环境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新闻宣传、专业人员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理念,发掘自身对服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的内在需求。二是加快推进国民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降低居民在公共服务环节的支出比重,有效改善公众消费预期。三是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倡导各级领导带头安排带薪休假,鼓励在机关和企业事单位普遍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加强工会、劳动部门对带薪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四是制定鼓励服务消费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城市公园、公共体育文化设施等服务资源的免费或优惠开放范围;政府补贴政策延伸到社会服务领域,将职业教育与培训等外部性较强的社会产业和养老等部分居民生活必需的服务消费纳入政府资金支持范围,促进市场和产业规模的形成;进一步理顺社会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价格监管,合理确定价格水平;加强行业联动,统一消费策略,如在节假日开展景点、商场、餐饮、电影、演艺、民航、高速公路、铁路等多行业联合折让促销活动,带动多元消费;适当放宽对新兴消费领域和高端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如邮轮、私人游艇、房车等,有效释放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

(3)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快社会服务领域的政府职能转变。科学界定政府介入的范围和程度,强化政府在推动社会产业发展方面的服务职能和引导作用;理顺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形成有利于社会产业发展的部门协作机制。二是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行社会服务领域的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推进社会服务领域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社会化进程,确定其市场活动主体的身份,使之与其他社会服务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招投标机制,增强社会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过程的透明、公开。三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产业的对内对外开放。除法律法规禁止或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外,鼓励国内外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参与

社会产业发展,包括参与改制改组国有服务企事业单位,促进多元办社会产业的新格局形成。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四是改革社会产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扩大政府购买相关服务范围,发放相应消费券,鼓励消费者自主选择,同时,积极扶持学生、低收入人群、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消费,积极培育潜在的消费群体;设立相关产业的全国性产业引导基金和发展基金,鼓励有关机构提供更多适应群众需求的产品。

(4)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引导作用。一是制定加快社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业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要求,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原则、路径和重点,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二是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根据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动态调整和出台相关的财税、土地、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对现有产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建立社会产业发展的动态监测机制和发展评价机制,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及时跟踪和掌握社会产业的发展状态、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社会产业的统计体系;提高政策制定过程的开放程度,广泛听取包括社会服务企业在内的各方面意见。三是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维护家政服务等产业的法律地位,规范和保护企业、员工和雇主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风险发生。

(5)加强社会产业自身建设。一是推进产业组织形式的规模化,加强社会产业的组织形式创新,鼓励社会服务企业通过连锁经营、联合经营等方式跨区域发展,积极推动企业间的联营联动和跨产业发展,增强产业关联性,推动形成规模化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二是加强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建设,健全和完善行业资质标准、执业资格体系和服务质量体系,发展符合行业需要的人员培训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提升行业品质和水平。三是鼓励企业不断加大对产品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突破固有的产品模式和发展理念,鼓励原创产品、特色产品和衍生产品的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线,建立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结构,加强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引导。四是加快产业内部的服务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注释:

①此指服务业中可以按照产业化方式发展的社会事业。

②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消费结构向享受型的过渡日趋明显,中高端消费比重加大,汽车消费会出现大幅增长,同时,居民旅行的距离也会增加,开始选择中距离的国际旅游,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等休闲领域的消费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③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额分别下降了28%和21.8%,实现全年进出口增长8%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④2008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9,比2007年增加了1.6,近年来首次反弹。

⑤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9》相关数据测算得出。

⑥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lis数据库相关数据测算得出。

⑦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

⑧2007年,旅游服务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6.5%;在韩国,游戏业已经超过汽车成为其第三大支柱产业;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大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占据了全球动画市场的65%,欧洲80%的动画片由日本制作;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1/5,视听产品是其第一大出口产业。

⑨如旅游业可以拉动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制造业的发展;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体育健身器械制造、运动服装及用品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可以促进IT产业的发展。

⑩转引自李冠霖著:《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1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12)国外的旅游产业早已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现代特色旅游业态发展。如王室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是英国旅游业的最大看点。

(13)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14)我国目前是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前三名分别为法国、美国、西班牙)、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15)2008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和出境旅游人数分别为5305万人次和4584万人次。

(16)目前约1.3次。

(17)张晓民等编:《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8)文化部《“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初步思路》指出结构性缺口即为1万亿元。

(19)以音像业管理为例,其进口产品的内容审查、发行和市场管理、出版和复制分别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个部门管理。

(20)日本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是动漫游戏市场覆盖的全民化,消费群体各年龄段都有,而且主要是以青年人为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本人就是超级动漫迷,很多欧美的著名人士都是动漫迷。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服务人群还主要定位在少年儿童,内容以教育为主,而不是娱教结合,市场基础比较脆弱,服务人群消费能力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