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35-01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的书面表达形式,一般是对某一个生物教学行为展开分析和研究,形成文章,引导读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实际教育情景,以引发对学法、教法研究的深入思考。初中生物在设计教案时,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以课时为单位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学生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促进学生生物课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发现要真正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需要有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案,只有把传统的“教案” 逐步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我们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案,在教学中采取了教案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设计和编写生物教案的原则

教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要点强化、解题技巧及方法等形成纲要式的学习方案,并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新型案例。“教案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人格的健全熔为一炉。

因此,在设计和编写教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运用教案要坚持“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教案体现思维训练为主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减轻生物课课业负担的原则。

二、教案的设计和编写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就是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解题能力,新知识的可能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强项是什么,弱点在哪里。明确要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解决什么。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复习和新知结合起来,把教案和笔记结合起来,把预习、听课和复习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和设计改变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在设计教案时,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知识复习、学习新知、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等内容,编写了环节完整、详略得当、方法适宜的填充式生物教案。

“教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生物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目标。

三、教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编写教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教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2、指导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篇2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物课在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体会来探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准备工作

1.转变思想

教师要把握好先进的课堂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观念指导相应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有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进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有效教学的理念作为基础,发挥高效教学的优势。

2.备课的准备

备课是否充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学生物教师,要收集有关教案和大量资料,借用他人的精华部分。但要注意不能完全照搬,不可将知识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灌输给学生。备课的重点在于教师要先掌握好教学的重、难点,不但要对教材进行备课,还应该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通过分析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只要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转变成学生的实际行动,就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主动思考。

3.有效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有效的学情分析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它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分析学生,掌握好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学习水平,清楚学生的思维动态,找到学生的发展区,真正做到分析学生之难,解决学生的问题。

(2)教材解析。教材的解读与分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师需要在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把握好章节之间、模块之间的规律和顺序以及和知识点的内在关系;理解教材思想与编写意义;掌握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分析教材中所渗透的学科思想与方法。

二、明确学生的目标

作为生物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好立体的三维目标,因为三维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项学习的开始,学生就要了解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此阶段的学习明确自己要学的是什么,学到何种程度。当一个学生知道这一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时会自觉往这些目标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很多生物现象,学生只是没有发现,但是,对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在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便会将这些问题与学习内容融合,以此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有效教学开展的策略分析

1.接近生活,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心理学者研究证实,学习的内容和生活情况越接近,学生自觉吸收、接触的知识度也就越高。教师在一门课程导入的时候,如果可以注意从生活的实例中引导生物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往往与现实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

2.直观教学

直观是发展学生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力量,可让学生同时看、听并感觉思考,给人留下不容易忘记的印象。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打造一种直观的教学场景。

直观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举例说明:利用多媒体方式,让学生观看《植物欣赏》《动物世界》等视频或幻灯片,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再比如,在讲解“人体内物质运输”一课时,可发挥多媒体文字、图画、声音并存的优势,打造出逼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清楚了解体、肺循环。

3.设计实验

实际上,生物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科学的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加固课堂上的知识,探究性实验可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要学生”做实验转换成“学生要”做实验。在课时充分的范围内,生物课上要尽量让学生多做实验。在中学生物中,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非常多,例如:唾液消化作用、胆汁参与消化作用等等。

综上所述,中学生物的有效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野外实习、标本的收集与制作、课外实践、生态调查、水污染调查等等,只要教师可以从生物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正能量的情绪中学习,这样,生物的有效教学将得到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予锋.有效教学及其基本特征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篇3

关键词: 生物学科 新课改 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重视,而学校教育应当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以“知识本位”为基本特征,对于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大缺失。在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契机下,教师要积极抓住新课改的有利机遇,尝试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提出挑战,积极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将创新能力培养融于生物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创新为动力推进生物学科更科学有效地发展。

一、营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

一个人若想在思想和行为上有所创新,相对来说,它承担的失败风险也会越大,这种失败的高风险促使很多人在创新面前畏首畏尾。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想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当安全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平等沟通和对话,面对学生的错误要给予更多鼓励,高度容忍学生因创新而犯的错误,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降低学生承担创新失败的不安全感,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尝试创新,在班集体中形成人人都愿意创新、人人都敢于创新的氛围,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尝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长久以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是最主流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完全掌控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进度、课堂教学节奏,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灌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之上,学生连主动思考的机会都很少,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地在生物课堂上把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其中,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其中以问题引导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需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把每个知识点按部就班地、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一一讲解,对于其中一些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围绕它们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主动获得结论,这样一来,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处于主动思考者的地位,在没有标准答案和结论的束缚下,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而创新可能就会在这种开放的思考过程中迸发出来。例如,讲到“ATP是高能化合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细胞中的能量是由什么细胞器产生的?(2)在细胞中,不断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包括哪些?(3)细胞是如何解决产能和用能在空间上的隔离问题的[1]?这三个问题明确地给学生指出了探究ATP相关知识的思路,使整堂课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自然融入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其中,这种学生主动思考贯穿课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常有益。

三、重视思维多向性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思维基础,而创新能力本质上是对传统思维的挑战,是敢于打破常规单向性思维的一种多向性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观察,这样一来,在同一条件下可能获得多种结论,而这种不同于常规的结论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创新认知。由此可见,多向性思维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思维基础,而培养学生这种多维性思维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很好的切入点。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突破课本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让学生思考一下食物养生中的“以形补形”,如吃猪脑补人脑,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除了习题方面的创新,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尝试采用开放的多向思维方法进行学习,例如,学习“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时候,如果按照常规方式讨论两对相对性状,会让初学者感到非常难以理解,这时候,我们可以打破常规思维,单独研究一对相对性状,按照一对对的相对性状分别讨论,这样一来,不仅让整个问题简单很多,而且可以给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树立大胆创新的榜样。

四、大胆创新生物实验活动

与理论知识相比,生物实验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因为相较于理论讲授,实验活动有更多不确定性,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再到实验条件的控制及最终对实验结果分析等,实验活动每个环节都有大量创新空间,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实验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创新空间开发出来,鼓励他们对每个实验环节进行大胆创新。例如,带着学生做“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按照传统,菠菜往往是最常用的实验材料,这个时候,我鼓励学生思考除了菠菜,是不是可以用其他东西替代传统的实验材料。于是,有学生提出用萝卜叶、韭菜叶、白菜叶、芹菜叶等做实验材料,围绕这些想法,学生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对实验材料的可能性进行思考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了实验活动,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论证,其中有些取得了成功,有些则失败了,但无论成功与否,这次探究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

把创新融于生物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有创新的教学思维、创新的教学手段,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也会提出很高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符合如今新课改的趋势,才能更好地助推生物学科素质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唐玲.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篇4

/

关键词 知识拓展类 选修课程 课程资源 课程开发 植物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2012年浙江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制定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该方案强调普通高中应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下面所指的选修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也就是校本课程。

1 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意义

选修课程到底为何而开设,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这是选修课程开发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选修课程开发的价值,就在于可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并且,选修课又以学生潜能的多样化发展为终极追求。

1.1 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参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学习,探究生物的奥秘、体会生命力的顽强,进而养成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也能满足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生命世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选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渗透相关的必修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中生物学业成绩。如布置“设计不同浓度的NAA、BA对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并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的学习任务,既有助于学生对“植物激素的调节”知识的学习,又能使学生设计实验思路、评价实验方案、用图标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1.2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是从我校的特定情境以及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自我特长发挥与个性张扬的课程,“新”、“异”是其基本特征。在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自己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科前沿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从课程“消费者”的角色逐步向课程“生产者”的角色转变,从“教书匠”逐步向“研究者”蜕变。

1.3 引导学校的课程发展,完善学校的课程管理

选修课程开发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课程开发的健康进行。此外,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和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从学校周围的科研机构和社区组织中获得资源支持,是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校本课程管理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在选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组织机构,确保校本课程可持续、健康发展。

2 选修课程的开发过程

2.1 课程的选择

课程的选择主要基于学生、学校和教师三个维度的思考,即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发展;课程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否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否具备开发课程的基本能力,课程是否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1.1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学生兴趣和需要始终是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的主要导向;学生的各项素质是教师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别需要关注的因素。

2.1.1.1 学生的兴趣

为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课程开发之前对本校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兴趣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最感兴趣,对于“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识别和应用”课程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学生的兴趣调查确定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作为重点开发对象。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提高教研组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然后再逐步开发其他课程。

2.1.1.2 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不等同于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要是指社会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及价值观,而学生的兴趣有可能是纯粹的、短暂的、肤浅的喜欢,甚至是一时兴起的玩。总的来说需要是外在对学生的要求,兴趣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学生的需要实质上就是课程的目标,即课程设计者期望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的状态。选修课程从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口渗透能力和价值观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宏观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价值观。即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而具备某些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生活技能)。完善的选修课程体系和必修课程体系所能培养的能力类型也基本一致(当然在一些细节上存在差异)。主要的区别在于必修课程的知识是限定的、必须要学习的,可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即学生在学习必修课时的内驱力不足),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选修课程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是感兴趣的(即学生具有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也就是说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将原来被动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为学生主动发展能力。因此在设置选修课程的目标时,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

2.1.2 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办学理念

2.1.2.1 学校的硬件设施

在确定开发选修课程前,必须要考虑学校可提供的课程资源(如:相应的实验仪器、试剂、参考书籍、场地等)。事实上多数学校不会为新开发的选修课程提供大量的经费购买相应的课程资源,因此新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必须先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当课程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再向学校申请购买完善课程所需要的课程资源经费。我校具有完整的组织培养硬件设施,《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实施也就是将学校闲置的仪器设备利用起来,因此学校领导在政策上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2.1.2.2 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是课程的管理者、课程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和课程评价者。在课程的开发阶段,学校要为课程投入一定的资源(包括场地、设备、经费等)。只有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的选修课程,才能让学校认为投入是值得的,才能获得足够的经费购买课程实施所需的课程资源,才能让课程真正的存活下来。因此在选择开发课程时,必须考虑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

如何使开发的选修课程与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相一致呢?《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申请时,阐述课程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植物组织培养》属于知识拓展类课程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植物激素的调节”、“植物克隆”、“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实验设计”、“图表分析”类试题的能力。课程实施后努力提高课程的知名度。(1) 将课程实施的阶段的成果(组培苗照片)在校园网上,从而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认可;(2) 积极参与各种相关比赛;(3) 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及评审,如申报了“浙江省创新实验室项目”、“浙江省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和“浙江省网络课程”等项目,并都获通过。这样使课程知名度和学校知名度都得到了提高。

2.1.3 教师的专业特长及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在开发之前,对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进行了合理评估。(1) 体现生物教师的专业特长。如果课程不能体现开发者的专业特色或特长,那么这门课程的生命力和独特性就变得非常脆弱。也就是说如果开发者本身对该课程的内容不精,那么课程就无法达到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课程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笔者在十多年高中生物竞赛的辅导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具备了扎实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基本能帮助学生解决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疑难问题。(2) 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近年来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的教师们多次接受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培训和省、市、县组织的课程开发培训,学习了大量与课程开发相关的书籍,基本具备选修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都曾执教过本校的“研究性学习”或“社团活动”,积累了丰富的选修课程实施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参与本课程开发的全体教师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着极大的兴趣。

2.2 课程的开发

2.2.1 课程的准备阶段

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了解学生兴趣、分析课程资源、定位课程类别等。

2.2.2 课程的开发阶段

2.2.2.1 编写课程纲要

课程开发阶段首要环节是编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用于说明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要求的文件。《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主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建议四个方面制定课程纲要(图1)。

2.2.2.2 编写教材

教材是课程纲要的具体化实施载体,《植物组织培养》教材的编写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 理论实践:教材内容的编排按照先理论在实践的顺序进行。如:教材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概述”阐述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的理论知识;各个章节内部也是按照理论学习再活动的形式编排。(2) 简单复杂:学生活动的编排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形式。如:将植物组织培养完整的体系进行肢解,先实施单项操作技术练习,然后再进行完整操作技术的练习和运用。(3) 课堂学习课外巩固:每个组织培养活动后都附加类似植物的组培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如:课堂中进行了“烟草无菌苗的组织培养”的活动后,课外活动就选择同为“茄科”的植物――“矮牵牛”的无菌苗进行组织培养。(4) 模仿探究:“植物组织培养实践”中的前几个活动所选的材料及培养基的各项性质等都是教材中已经编写好的,而后几个活动就让学生设计自选材料组织培养方案,教师审阅,共同修改后进行探究性的组培活动。

2.3 课程的实施和完善阶段

转变教学方式:《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自学――辅导”、“问题――讨论”、“示范――模仿”和“探究――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的能力在过程的体验中得到发展。做好课程实施记录: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多角度及时记录课程的实施过程,包括图片、视频等媒体记录以及教师的教案、教学后记和学生信息及学习反思等文字记录。根据课程实施记录进行反思,修正完善课程,包括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方式等)。

3 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感悟

3.1 选修课程地位低

由于目前选修课程与升学基本无关,使学校领导、家长以及师生缺乏对选修课程的重视。学校往往将月考和期中考的时间安排在选修课活动时间,使选修课程的活动时间被大大压缩。

3.2 选修课程数量多,质量低

当前很多学校都开发了几十门选修课程,但不少课程都是为了开发而开发,课程目标的定位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开发时,教师仅仅考虑学生想干什么,而没有考虑课程能给学生什么,使课程变为肤浅的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3.3 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我校的选修课集中时间开设(星期二下午安排数学和英语学科知识拓展类课程;星期五下午其他选修课程),使绝大多数选修课开设时间相互重叠,学生无法选择多个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3.4 只要有心处处是课程

只要教师用心去思考、去整理,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可开发的课程很多。如:高中生物知识拓展类的有“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发酵类饮品的制作”、“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等;社会实践类的有“城市绿化调研”、“城市水体污染调查”、“XXX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兴趣特长类的有“创意叶脉书签的制作”、“花卉栽培”、“生物制品徽标设计”等。

完善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能力目标体系是基本一致的。主要的区别在于必修课的知识体系是限定的,可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选修课程有多样化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也就是说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将原来被动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为学生主动发展能力。因此在选修课程开发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但又不能局限于学生的兴趣,课程的核心还应该定位于发展学生能力上。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5-226.

篇5

关键词小学作文阅读导学模式

***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的总设计,使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我们设计的“小学阅读导学”和“作文导学”两个亚模式,经过41名教师的一年多验证,证明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概括性。该模式提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文”两个重点。2.操作性。提出了教师的行动步骤,使教学活动开展有理有据。3.整体性。要求教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握年级特征,以单元和课时目标为依据教,不肢解课文,不搞串讲分析。4.针对性。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来的:一是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二是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常规;三是教学优劣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5.优效性。该模式从德育、学习能力、认知三个领域规定了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任务和目的,体现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特征;模式还运用了目标导学理论,在操作程序上汇聚了众多成功的教学活动方式,养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其具有优效性。

一、对目标导学体系研究中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

(一)理论依据

小学目标导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我国目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现代认知心理学之认知理论的建构学说,元认知理论。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形成了认知、德育和学习能力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体系。

(三)操作程序

1.单元教学操作程序是:设定单元目标课时按标导学形成性测验矫正补救单元达标测验。

2.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是:准备示导议练诊断评补。

(四)操作策略

教师在该模式中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教师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并用目标去准确界定它。教师按标施教,以标导学。

二、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1.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发展认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语文知识的基本特征具有教化功能和情感性,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积累、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是凭借语言和文字思考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思维,所以发展思维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2.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词、句、段、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目标进行整体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答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2.德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3.能力目标。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三)操作程序

1.初读准备。初读全文,感知全文,了解全文大意;深入学习每个段落时要初读,承上启下。从而在认识上有所准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精读示导。确定重点词、句、段作例子,进行导读;教师通过指导,诱导、引导、辅导,释疑解难,把握作者思路。

3.情境议练。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议练;根据课文的特点,通过图画,生活,实物,声象,语言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听、说、议、练。

4.回讲诊断。学完每个段落后,可回讲重点词、句和段,诊断掌握情况,及时矫正;学会全文后可根据板书提示,问题脉络,图画情境进行回讲,诊断掌握情况,及矫正。

5.归纳评补。一般是每个知识点学习之后有小结,归纳,并视其掌握情况进行评补和补做;重点是在精读示导之后,情境议练之后,回讲诊断之后,一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点,一方面要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再次补救。

(四)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五)运用示例

课例: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执教:德阳市中区八角井镇小学教师黄沐洁,女,20岁。

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对《捞铁牛》、《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一项科技活动》的阅读,要在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

本课时教学目标:德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可以从研究其它生物中得到启示,激发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学能——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来理解课文的能力。认知——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②“启示”是什么意思?③用一句话说一说1、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以问题促读促议)。然后精读3—6自然段,并创设情境议练:①填表并说一说: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实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②“反复”一词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品质?③看灯片说一说: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④练习P105第3题,互评矫正。(精读示导,精境议练)。继续学习第7自然段,根据图法和板书说一说:①飞机和雷达的联系;②练习P105第2题,互评矫正。(情境议练)。最后总结全文:①出示1,2,3—6,7自然段的大意,并根据这个意思分段;②归纳概括段意的方法和全文的主要内容;③用“启示”“摹仿”“发明”3个词语,举例说一说人类仿来的例子。(归纳评补)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1.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答出来。

2.小学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集合训练。

3.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深,改造和系统化,并能进一步猎取自然和社会知识;在情绪体验中,可以陶冶审美感情,激发求知欲,发展个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逐步做到①有具体内容。②有真情实感。③有中心。④有条理。⑤有重点。⑥展开想象。⑦注意选词用语。⑧写完后要修改。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①观察、思维、表答密切结合的能力。②能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要表答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说假话,思想健康,别人看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操作程序

1.观察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作有关人、事、景物的观察,准备作文的素村。

2.范例示导。结合单元的读写重点和本次作文要求,分析一两篇范文,引导学生揣摸作者的写法,迁移到本次作文中来。

3.口头议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口述片断、梗概,思路,脉络,也可以口述若干细节,可以口述开头,结尾,过渡部分,也可以口述全文。

4.试作诊断。在观察,范例示导和获得其他同学口述信息的基础上试评,进行自我诊断。

5.修改评补。经过试作之后,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有针对性地集体评改,修正,适当重作,然后誊正。

(四)操作策略

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练笔。

(五)应用示例

课题: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断》,两课时。

执教:东方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弟小学教师周建华,男,24岁。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模式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和特征

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通常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也得以形成和完善”。[1]人的社会化永远是人和社会互动关系动态变化的过程。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即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外在社会的过程中,也同时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它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2]保持一致的内涵很丰富,至少含有内容、过程、方法等的步调一致甚至步伐一致。这当然是很高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很难做到。理由之一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永远滞后于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类矛盾综合运动的鲜活态势。社会发展变化总是在先,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只能且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且还只能按照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活动。任何超越社会发展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少是空心化和危险性极明显的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评价与社会相关实践有效结合,并持续体现社会主流精神的实践过程。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是“有效结合”和“持续体现”。“有效结合”必须建立在互动基础上,是二者的互动性表现的结果。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但教育毕竟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者的结合是基于双方的需要。“持续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应有的功能,唯有此,此类社会化才不是短期行为,才能见长效,才可能通过构建长效机制,实现长远目标。但要落实之,必须保持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因此,互动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其突出表征是:社会实践引入学校的过程与学生融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交融进行。在这样的交融互动中,学校与社会之间思想的,体制的,习惯的樊篱被撤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由传统的高校围墙内扩展到全社会,学生的身份也由单一的学习者转变成既是学习者、受教育者又是社会实践的体验者、受改造者、实践者。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涌现,比较突出的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育机制上,所教所学所用“三所”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我国高校历来重视这一工作,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教育机制存在问题:只管校园内学业教育,不管毕业后就业发展;习惯于自我封闭教育,不愿意开放多元办学;“温室效应”教育已成定势,走向社会教育“伤筋动骨”等传统教育定式使学校无法为大学生搭建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和持续体现社会主流精神的平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两课”教学。教师所教的,学生不想学;被迫所学的,与毕业后所用的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互动性无从表现。刘金华先生曾形象地警示“三所”脱节的危险与荒谬:“美国一位教育部部长在谈到学校和社会关系时,曾经打了一个十分生动有趣的比喻:他将学校比作小岛,将社会和家庭比作大陆。小岛通过一座吊桥与大陆联接。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每天早晨和下午,这座吊桥各放下来一次让学生们上学和回家。每年只有一两个晚上大陆上的成年人或学生家长或许会来到小岛上作短暂的探访。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岛上生活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孩子们如何在大陆生活。这种关门闭户与社会隔离的学校教育不仅可笑而且荒唐”[3]。小岛似的学校也是一种社会存在,也表现为某种社会生活,但与大陆式的社会相比,它不是主流的社会存在,更不是主流的社会生活。客观上,“小岛”与“大陆”不同,二者的存在内容、存在过程、存在形态、存在结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上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组织的职能分工不同。消除之,既不可能,也没必要。重要的是改变吊桥的关门闭户的往来方式,实施“桥梁工程”,让“小岛”与“大陆”通过四通八达的桥联通起来。令人遗憾的是:多数学校“桥梁工程”尚未启动,或者虽已启动,进程相当缓慢。

(二)具体实施上,“三重三轻”趋势明显

首先是在校园空间内,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指的是在传统的正式的教学等教育场所开展的明确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旨的教育活动,包括有明确的课时比例,有正规且统一的教材,有专职的教师,有周密的课程计划,有规范的教学要求等。这种教育有其优势,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以灌输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灵活性不足,有效性受限,在开放性,多元化办学的时代背景下,忽视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的非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内获得的经验性、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活动,班集体、系集体、院集体意识的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养成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妥善处理,社团活动各类文体竞赛等。这类教育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特点,往往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

其次是在学校与社会共享的空间里,重学校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轻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校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根源,有市场的。对教师而言,在校内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一份教案可用多个班级,也可用多年。所教内容也早已烂熟于胸,明知效果不佳,依然天马行空;对学校而言,又有安全论,成本观,阶段论等诸多理由引以为据。所谓安全论,即在校内上课教育比较安全。老让学生往社会跑,容易出事,弄不好学校要承担管理不善的责任。所谓成本观,即把德育课堂搬到社会去,需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在校内教育成本低。所谓阶段论,即有些学校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阶段性。学校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毕业后由就业单位负责其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没必要跨越阶段提前与社会接轨,把本应让社会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由学校完成。这三种观点阻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导致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的社会组织机构脱离,不能很好地借助、利用其资源优势为我所用。

再次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发展看,重短期效应轻长远效果。一些学校虽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实践,尤其近几年来,大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出现了不少大学生社区义工,运动会志愿者,在社会化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果。但尚未建立二者互动融合的长效机制,尤其在学生参加社会化实践的参与面、参与时间、参与程度、参与范围、参与方式、参与效果及评价等方面缺乏政策性指导和规范性实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社合作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校社合作教育模式,解决所教所学所用“三所”脱节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想走社会化道路就不能“叶公好龙”,就要大胆改革,就必须着眼长远,立足长效。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就应当构建一个能够持续体现校社互动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社合作模式。

模式参与主体主要由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相关部门合适人员组成。

模式运行需成立两级专门机构:一是学校层面,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当地相应级别的党政机关,工、青、妇组织,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相关人员组成。学校牵头,该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全校此项工作。重点制订章程,协调关系和解决该制度执行过程中所需的人财物等问题;二是院、系层面,各专业所在的院系要与社会相关机构、组织联系,共同设立该专业学生校社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具体协调、开展本专业学生校社合作教育工作。

模式运行的内容主要解决所教所学所用三所对接问题。核心是努力确保和尽力实现社会实践引入学校的过程与学生融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交融进行。具体要求:一是,校社双方要共同制订本专业学生本学年或两个学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学校支持院系以此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三是,教师以此形成活页式教材并据此授课;四是,校社双方负责本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考评;五是,校社双方根据考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实施这一改革需要“伤筋动骨”,但是,它不仅能解决所教所学所用“三所”对接问题。而且,可以使高校“小岛”与社会“大陆”呈现出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的状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合作效果问题

构建校社合作教育模式需要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否则,模式再科学,制度再完善,没有合适的教师去执行,实施效果肯定不理想。校社合作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施教主体,对教育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加强这一类教师的队伍建设,既是校社合作教育的重要支撑,也是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校社合作教育模式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应在两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既然是校社合作教育,那么,“社会”方面应当参与教育,包括教学,即“社会”方面的相关且合适的人员不仅要在合作中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求的活页式灵活性教材,还应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参与教学。只有这样,合作教育才能真正深入地体现互动性特征,才能在有效合作中持续体现社会发展变化的主流精神,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质量。具体措施上,学校应当与“社会”方面协商并出台专门政策,以优惠条件聘请社会相关部门,相应组织甚至优秀且合适的家长兼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让其以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给大学生上课。应当明确规定此类人员占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总数的比例和兼课酬金,对于经国考评,公认优秀的兼课教师,符合学校教师相关条件且本人愿意的可直接入编为高校教师。对此类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又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课入编教师,学校应视之为此类教师队伍的骨干。

二是提高教师能力要求。对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能力要求上,除了拥有专业能力,还要拥有社会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包括授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工作协调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能力等。只有具备综合社会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才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才算是校社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学校层面应当对此类教师特别要求的能力从政策角度予以规定,对合格的和不合格教师的激励和处置有明确的界定。

(三)显性教育兼顾,解决培养质量问题

实施校社合作教育模式,既要狠抓显性教育,同时,也要兼顾隐性教育。在校社合作教育模式下,隐性教育范围更广。其触角,除了学校,还要延伸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网络世界等。

在校园地域空间,首先,要尽可能地将社会发展变化中主流的精神通过多种方式渗透进去,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将社会发展变化中非主流甚至负面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淡化之,消化之。其次,应对专业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各类竞赛活动,尤其是学生社团活动中隐性教育的时间、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项目、所需场地、设备、费用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精心设计隐性教育的内容并提供相关条件,保障其正常有效运行。

在社会地域空间,首先,学校应通过校、院系两级校社合作教育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向社会延伸,延伸到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就业的岗位群体单位,让社会相关机构及其活动尽可能地吸纳学生参与,在学生的参与中,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形成合力进行教育;其次,在社会领域里对学生进行项目实践活动等显性教育的同时,重视诸如单位文化、人际关系等隐蔽性强,渗透性明显的隐性教育。这类隐性教育也要下功夫按专业对口分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最终确定主要项目,精心设计开展引导性教育,使隐性教育产生显性效果,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卢忠萍、郜影:《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涵》[J],《求实》,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