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

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德国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and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覿t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andFood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System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Trade)、粮食安全(Food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CertificatePrograminAgricultural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参考文献:

[1]Yu,X.andZhao,G.:Chines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30years:aliteraturereview,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2009,4(4):633-648.

[2]冯开文,原正军,王任,李军.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77-89.

[3]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4]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5]张露,张越,张俊飚,童庆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38.

篇2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2011年全国已有99所左右的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目前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136所,充分说明市场需求较大。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动态,熟悉国家有关文化产业管理方针、政策与法规的知识;具有文化创意学、文化市场营销与管理、文化品牌学、策划学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化产品创意、策划、设计、开发与营销能力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等;但由于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造成毕业生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更不能为服务企业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文化产业经济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教学还存在教材内容体系仍偏重理论性、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案例教学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掌握并运用文化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现实文化产业结构演变、文化产业组织更替、文化产业布局等经济现象,有必要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而且由于是新专业,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也各有偏重,笔者正是在此背景下立足于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际,对《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探索。

一、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内容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经济学作为新兴的应用经济学,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日渐成为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文化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文化产业?M织、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等,教学对象主要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开设。该课程因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当前我国和新疆文化产业组织、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解决我国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1现有教材版本偏少,虽然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是利用现有理论解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章节内容安排不够,与新疆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度低,理论与实践衔接性不强,学生接受比较困难。案例数量有限,内容较少,一些教学案例时效性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在文化产业经济学科研团队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利用。教学课件制作不精细,内容不够丰富,有的仅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变成电子版课件。

1.2授课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挑战。一是案例教学应用不均衡。目前,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教学中缺乏实践性较强的案例,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多媒体教学应用不够。尤其是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还未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课件与教材内容重复度很高,信息量不足。三是没有探索模拟实验教学。与内地发达省区相比,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发展比较滞后,模拟实验仍然是空白。四是互动交流式教学模式空白。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没有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教育形态,尤其是文化产业经济学没有利用慕课平台,不能进行互动式的在线学习。在新疆与各高校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缺乏交流,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五是实习实践基地涉及领域有限。文化产业经济学实习、实践基地建 设涉及的领域不够宽泛,不能有效地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对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起到重要补充。

2.学生基础素质方面层次不齐

文化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宏微观经济学、金融知识的基础之后,对文化产业内企 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之间关系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探讨的一门学科。要对整个经济运行的态势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为文化产业经济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这方面安排的课程较少,学生知识涉及面窄,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更谈不上连贯性系统性用理论分析研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较弱,导致学生接受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存在一定困难。

3.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1)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开设36学时,其中课程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管理不规范,资料保存不完整,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对实践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学监督管理,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2)校外实践环节管理不规范。校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达到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建立用于学生的调研实习固定的实践基地,现实情况是老师分配小组自行联系公司企业去实习调查实践,调查内容在各个单位差异较大,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3)师资力量在实践方面较薄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要求任课教师具备深厚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时还要求教师本身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当前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虽为高校硕士博士毕业,但均为“出校门、进校门”的形式,虽然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但没有从事过文化传媒类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偏重理论讲解,进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1]。同时,没有将具有文化企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引进校园,新疆艺术学院也很少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挂职工作,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薄弱。

二、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问题的相应解决对策

1.健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整合实践教学方法。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分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对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资源、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经济管理主要范畴进行具体分析,理论应用能力和理论分析两部分,能够有利于学生对文化产业领域经济关系分析和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开设的学期中,将文化经济学课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课程实验阶段,校内的课程实践阶段和校外的课程实验阶段。具体课时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配。课程实验仍然是采用的基本实践教学方式,将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根据每模块的内容配备与时俱进的新颖案例,通过完整的案例能够使学生掌握文化产业运动的特殊规律。校内的课程实践阶段。校内的课程实践阶段要求综合运用文化产业经济学的知识解决我国或新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是对课程实验的进一步和深化。引进目前经济类课程实训的沙盘模拟实训。将每个模块的课程知识进行文化产业经济学的模拟实训,提高学生整体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校外实践阶段。校外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将课程知识落到实处,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在校内完成,例如文化产业财务管理,文化产业投资学等课程。建设ERP企业沙盘模拟实验室,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经营、决策和博弈等方式处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问题。同时加强实验室硬件设备电脑、投影仪等的更新换代,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为教学软件运行提供保障,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自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办以来,每年均有大四学生去专业领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其中在新疆比较有影响力的单位有:年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世纪中天文化传播公司、新疆丝绸之路印象城营销管理有限公司、乌市红光山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顶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20多家公司,同时每年4月系部组织专场招聘会时,以上公司纷纷来校招聘。每年循环往复,但没有与企业建立固定的联系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校外实践时又让学生小组自行去联系,没有将以往的企业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效率。校外??践教学基地必须由系部出面,与各类文化传媒企业、报社、银行等单位联系,签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协议,保证实习实践的时间和具体内容,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实践的形式化。

篇3

我国商业经济学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末是我国商业经济学的初创阶段;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初步确立了商业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商品流通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商业经济学科体系;九十年代初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得以确立,以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为转折点,商业经济学研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如下几类:人民日报出版社《现代商学通论》(1994年版,黄国雄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贸易经济学》(1995年版,林文益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商业产业论》(1995年版,徐从才等著)。综观各种商业经济学教材,笔者认为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研究对象不明确

现有的各种版本的商业经济学教材,对于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表述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关系论”、“规律论”和“实务论”。“关系论”认为,商业是交换的发达形式,研究商业经济首先要从研究交换开始;商业在社会的商品交换中处于中介地位,因而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就成了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可操作性很差。“规律论”则认为,在商业这个特殊的经济领域内起作用的是两类规律:第一类是一般经济规律,第二类是商业自身特有的规律。商业经济学的任务在于阐述后一类规律。事实上,经济学意义上的商业经济研究不能把经济规律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只能是研究的结果;并且,所谓的两类经济规律并没有划分开来的必要;再者,就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趋势看,能够被普遍接受的经济规律是愈来愈少而不是相反。“实务论”则认为商业经济学应该突出实用性,以商业业务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商业经济学就能够摆脱学究的形象,被社会所接受。殊不知,这恰恰使商业经济学与商业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混淆,最终将断送商业经济学的发展。研究对象的不明确必然导致理论体系不完整、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出现许多以政策取论分析的现象。

(二)研究内容空泛化

现有的商业经济学由于研究对象不明确,又固守“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前提,因而在研究内容上有许多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复和延伸,沿用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重复其结论。学生常常有“何必再学”的困惑。同时,有相当多的教材将商业内部具体操作的业务细节纳入,冲淡了商业经济学作为经贸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的学术研究氛围。研究内容的空泛化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内容枯燥、空洞、乏味,非常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许是所有从事商业经济学教学的教师的深刻感触。

(三)研究方法简单化

迄今为止,所有的商业经济学教材在研究方法上仍然以规范研究、定性研究为主,基本无视西方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定量研究方法的存在,导致对大量商业经济实践的解释乏力。即使在定性分析中,也是对商业自身运行的分析很少,而表面化、大众化的结论很多,缺乏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材所应有的深度。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缺少现实经济的根基。学生普遍感觉抽象、一头雾水,学习过程中也难以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其实我们每年有相当丰富的商业统计资料可用于实证研究的。

二、对商业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应该说,商业经济学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大多数经济类教材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源于传统经济学的不足。在我国加人WTO以后,我们的经济类教材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这里,笔者主要谈谈商业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思路。

(一)确定研究对象为商品交换服务的供求和运行机制

界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必须分析其学科特性和研究目标。商业经济学首先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经济学的本质就在于研究由资源配置而引起的产品供求;贸易活动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本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商品交换服务。因此,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商品交换服务的资源配置所决定的供求和运行机制,而商品交换服务又涵盖整个经济活动中的贸易活动。所以商业经济学在加入WTO以后改为贸易经济学更为妥当,更容易使贸易理论融入主流经济学的体系中。这样,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可以使贸易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分析商品交换服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为分析、解释、研究、考察贸易实践提供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框架,而不能将它看作为简单的只研究商业的部门经济学。

(二)确定研究内容

贸剔淤撇材建设的重点是确定其研究内容,这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问题,笔者抱着与其藏拙不如献丑的态度,提出一个粗略的思路。贸易经济学的内容也许可由如下几方面来组成:(1)分工与交易的均衡理论:专业化和交易的选择、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均衡、交易费用的下降导致交易的发育等等。(2)市场理论:市场规律、市场原则、市场发育、市场体系、市场进人和退出的壁垒、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不同市场态势对商品交换的影响等等。(3)贸易形式理论:分析对社会、企业而言,选择什么样的贸易形式能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交换总效用。现货贸易和期货、期权贸易;纯粹买卖和商业信用买卖;买断和、信托、经纪;批零(超市、百货、连锁、综合商社)等等。(4)贸易企业理论:“纵向一体化”后贸易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问题、贸易企业如何选择流通环节、流通渠道以及其影响因素、集团化和单体化的选择、贸易企业的结构与布局、贸易物流等等。(5)内外贸之间如何保持均衡:贸易顺差、逆差与内贸之间的均衡、流通领域内外资的均衡等等。(6)整个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均衡:工业与流通业、农业与流通业的均衡等等。(7)贸易管理理论:贸易扩张、贸易保护、贸易法律、贸易管理体制等。

篇4

关键词: 石河子大学 经济学专业 实践性教学改革 可行性 实施方案

一、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应依据经济学理论课程要求,结合现实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质设计经济学实践教学内容;经济学实践教学设计应承担桥梁作用,一方面要完成加深完善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延伸,另一方面要为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铺设好基础,使所有课程顺利衔接,真正形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应尽可能与就业准入制度接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经济学专业应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广泛调研,与用人单位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以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基本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型课程体系向职业课程体系的转变,从而使本专业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制订出更高水平的经济学实践教学方案,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明确核心课程,突出实践能力;教材选用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知识新颖,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质量较高;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社会信誉度较高,办学效益较为显著。

二、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为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本专业也具有实践教学传统和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管学院近年来在计算机设备及相关经济软件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实验软件数量、种类及档次都在不断提升。实践性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为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包括2周的统计模拟实习、3周的会计模拟实习、3周证券和期货投资模拟试验、2周的企业创业计划训练和2周的ERP沙盘经营模拟训练;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假期社会实践、社会经济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参与SRP项目的申请和研究、吸纳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等。

(二)本专业精品课程与核心课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硕士点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学》1999年被评为石河子大学校级一类课程,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兵团级精品课程;《产业经济学》2007年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均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在博士点方面,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点下招收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在硕士点方面,石河子大学经济学专业拥有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7个硕士点。

(三)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团队实力雄厚。经济学专业教师共有15人,均具有硕士学位,博士9人;10人具有高级职称,1人为博士生导师,9人为硕士生导师;经济学专业教师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已经形成一支理论功底深、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学梯队。同时,教学团队科研成果显著,出版专著12部,参编(译)8部,主持承担国家重大社科基金招标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主持省部级、横向课题100余项,各类项目经费超过4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四)利用多学科优势形成合力,打造经济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经济学教学广泛采用挂牌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学术报告、教学科研互动式、课外实践等教学方法,将最新的理论创新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使教学内容紧跟时展和学科发展的步伐。同时,经济学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各不相同,除理论经济学以外,研究领域还涉及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等领域,为经济学专业多学科融合的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多学科研究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有利于推进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三、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经济学实践教学应贯穿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以学院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实现课程单项实验、综合实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实施方案。

(一)以突出实践为特点构建经济学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依照现代社会对人才需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与经济学行业紧密合作开发实践性课程,根据经济学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推行学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实验课程体系。培养技能型的经济管理人才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程体系更是重中之重。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即按照“培养专业学习兴趣训练经济学基本技能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校内实验室专业实验校外实验基地顶岗实习”的过程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

(三)具体制订经济学实验实施方案。一是在课堂进行实践性教学。这一环节是实践教育的开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二是进行阶段实验。在课堂进行实践性教育之后,要通过以模拟实习为主的阶段实验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三是进行综合实习。主要以毕业生为主,采取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包括手工模拟实验、计算机软件实验、社会实践、实结四个基本环节,通过社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四)按照经济学工作岗位职业要求,组织安排实践教学。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安排,以工学结合为出发点,并依照经济学工作岗位职业要求,充分体现经济学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组织安排设计。继续实行多媒体教学,紧扣学术前沿,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篇5

一、宏观信息经济理论与测度

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

首先,从相对静态观点来看,经济过程由两大领域组成,一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一是包含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这两个领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正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这是一个与物质经济相区别的概念。马克卢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将信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规定为生产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厂商或研究机构、个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将这些个人或组织重新划分为教育、研究发展、通讯、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五个部分,从而限制信息经济的范围。然而,在波拉特看来,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才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度信息经济规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过程。在这里,信息经济已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在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其次,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大众)经济,因而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仍然属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经济转变。与第一次转变相区别,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经济或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大众经济,而取决于大众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溶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的发展将受到怎样的制约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国经济学家琼•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热力学中引出的定律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快一倍;第二,当信息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这种增长就趋向于达到“经济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质生产将会出现倒退。然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在90年代得到行政机关发展的事实,使人们对沃格观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宏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最早由马克卢普确立,后经波拉特和鲁宾等人充分发展。马克卢普认为,国家生产部门中知识及其分配活动的测度,可以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五个类别来进行。波拉特则认为,应该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和二级信息部门(如政府机构或企业内为政府或企业内部服务的信息部门),以此分别测度这两个信息部门产值,从而计算出国家信息部门总产值。在测度方法上,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测度信息部门产值,波拉特则采用增值法测度信息部门规模。从总体上看,这两 种方法各有长处,但目前许多测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计算信息经济规模。

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测算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是波拉特对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他创立的信息经济测度模式被称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根据两项指标测度信息经济规模:一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而当前许多国家实行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一般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数据来源不同,应用波拉特范式测度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较为准确地考察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式。

二、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

第四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构成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第二部分内容。80年代后,以电子通信产业及服务为核心的狭义信息产业(市场)概念,渗透到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场概念,已不再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创立的广泛意义的信息市场概念。这样,研究文献中的信息产业(市场)概念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信息畜牧业(市场)主要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产业(市场),广义信息产业(市场)不仅包括狭义范畴,而且凶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产业(市场)。

费希乐—克拉克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产业分类体系。然而,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却认为,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果,信息产业应当作为社会经济过程的一种独立产业存在,也即所有国民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概念之下。这种观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随后得到宏观信息经济学者的普遍赞成。但是,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业主要包括哪些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西方学者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第四产业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的产业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门组成。(1)信息生产产业,即主要直接生产可消费信息。(2)信息处理产业,该产业主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经济与管理决策依据,不涉及信息生产。(3)信息分配产业,即从事信息传播与分配活动的社会部门。(4)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生产、安装、操作及维修等社会部门。在此信息产业结构基础上,形成四种信息职业:(1)信息生产者,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市场研究与协调人员,信息收集者,咨询服务人员,艺术家和程序设计员等。(2)信息处理者,包括政府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商人,办事员及领导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包括信息机器操作人员如邮电通讯人员、打字员、信息交流员和数据加工人员以及专职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证信息畅通的安装、维修人员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及信息职业人员的社会活动,构成宏观信息市场。与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相对应,宏观信息市场也由一级和二级信息市场构成。在一级信息市场中,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技术都由企业来组织,其交换价格按照确立的时间地点而形成。二级信息市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市场,因为其信息产品不在公共市场上交换,也不形成市场价格。但是,二级信息市场既发挥社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市场的功能,形成信息贸易内部化,同时,也起到支持一级信息市场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一级信息市场还是二级信息市场,其最终产品是知识。它们都具备符号性经验交流,学习乃至再学习,改变认识乃至确认某项知识,降低不确定性,扩大选择范围,实施合理选择,评价各种决策,控制经济过程,传递经济知识等14项功能。根据这些功能,宏观信息市场具备以下特征:所有权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费过程无损耗性,收入与财富再分配效应,生产与交换不确定性,技术外在特征,政府创造市场的能力和试题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从信息生产率和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系统可以分信息和生产两个子系统。为简化模型,假定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在生产子系统内生产;信息子系统所生产的只是经济数据(知识)的搜集、传递、加工、储存、检索,以及分析、命令或其它指示的联络与沟通、决策实施的评价中的反馈。如果市场参加者不断增加,职业类别将会增加,或者技术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或者经济系统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于是,信息过程变得更加集约化。据此,通过对信息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各自的投入效用与经济系统的实际产出效用的比较,能够得出信息生产效用,即信息的生产率可由实际产出对信息投入要素的比率而获得。根据该原理,研究认为,美国经济中的信息生产率除1929-1934年呈上升趋势外,1934-1974年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随着社会活动的扩大,为获得1美元的产出,生产者需要耗费比以往更多的信息活动支出;信息环境“质”的改善与信息成本的上升似乎同步进行。运用乘数方法对其他国家信息生产率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篇6

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对美国经济学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Siegfried et. al. ,1991)。[1]该调研指出美国经济学项目的改变仅在于对学生数学和技术层面训练的加深,而这些训练却未必能培养学生用经济学方法发现和解释问题的能力。调研认为当时的经济学教育并未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理性探寻真知的思想习惯的目标。Neilson(2010) 遗憾地指出,[2]尽管距调研已有20 年之久,Siegfried et. al. (1991)所指出的问题并未在美国经济学教育界得到根本的改变。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之声日盛,较为有特色的是2009 年10 月成立的新经济思维机构。该机构将经济学教育改革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并资助了2013 年的经济学公开课程计划。该项目汇集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学者,共同探讨与改革本科生经济学教育,以期使经济学教育贴近现实,且兼具包容性与复杂性。

反观我国的经济学教育,虽然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教育模式,我国经济学教育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却少有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或关注西方自身的反思与批判( 张世春,2004[3];李俊慧,2012[4])。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西方经济学教育或对比中外经济学教育(王红(2005),[5]王淑梅、赵鑫和纪流河(2010),[6]丁刚和罗暖(2010),[7]齐晓辉(2011),[8]张文龙和余锦龙(2011),[9]高越(2012),[10]刘汉宾(2013)[11]等);二是基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现状探讨我国经济学教育本土化或改革( 李冬艳(2011),[12]程远(2012),[13]马先标(2012),[14]姬超和颜玮(2013)[15]等)。其中,较多文章仅为对国外经济学教育正面的概括性介绍,缺乏微观层面的调研或数据支撑,并且,对于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主要涉及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而非对其理论适用性的探讨。简言之,相对于学习西方教育的思潮,我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之声式微。

由是可见,我国经济学教育界尚缺乏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有效评估,以及对国外经济学教育者的反思与批判的有益思索。鉴于评估与思索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了解之上,我们对我国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调研,以弥补国内此类文献的缺失。具体而言,课程结构包括专业学分安排和课程设置两方面,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三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定性课程。之所以未涉及数学和计量类课程内容的调研,是因为其内容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在调研中,我们力求避免价值判断,以期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学专业的教育现状。

因我国高校众多,本调研选择了985 或/和211 大学中的十二所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调研专业仅限于经济学专业,其他授予经济学学位的专业不在调研范围之内。从统计意义上看,虽然所选大学相对于全国整体的经济学本科教育样本较少,但通过这些大学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学教育一般现状,做为评估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有益起点。调研资料皆来源于各高校近三年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20]-[31]

在这十二所高校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皆按经济学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可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选择经济学作为专业方向。如南京大学的学生可在第一学年末从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和国际贸易五个专业中填报专业志愿。清华大学仅设置了经济与金融专业,并无单独的经济学专业,因此,我们将选择其专业中的经济学部分作为代表进行调研。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皆设置两个经济学项目,武汉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基地班;复旦大学设立了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方向专业;厦门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本科国际班。我们对这三所高校所开设的两个项目都进行了考察,因此本调研共涉及15 个经济学项目。

二、课程结构

(一)学分安排

各高校都对学生获得经济学学位设定了最低学分要求。为了便于学分对比,我们将各高校所设置的课程分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大类/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方向性/核心课程、专业与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类教学五类。表1 列出了各高校对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要求。大部分学校将数学类课程列为学科或专业基础课程,有些高校将其设置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在表1 中,我们用括号注明其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中所包含的数学学分。

十二所高校要求的学位学分均值为155. 5 学分(标准差为14. 2)。对获得学位总学分要求最高的是吉林大学;最低的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除去实践类教学的学分,课堂教学学分的均值为142. 7 学分(标准差为10. 2)。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国际班)。

各高校对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数学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对专业必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浙江大学;最低的是武汉大学。对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武汉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要求的差异可反映出不同高校的学生安排自身课程结构的自由程度选修课学分越高,学生自由安排课表的程度就越高。

(二)课程设置

我们主要关注于除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设置。总体而言,各高校都较重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

第一学年: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政治经济学;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中级微观,中级宏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它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少量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大部分高校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也将会计学或/和管理学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

不同高校对宏微观课程的设置和时间安排会略有不同。如厦门大学将经济学原理安排为一个学期的课程,其他高校(若开设该课)皆为两个学期的课程。东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并未单独开设原理课程。东南大学将两门课程都安排在第二学年,而复旦大学分别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只有浙江大学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一些高校将线性代数安排在第二学年开设,且各高校对数学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经济学)要求C 类数学,其他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基地班) 要求A 类或B 类数学课程;(2)厦门大学(国际班)、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 和中山大学都开设了数学分析课程;(3) 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八所大学开设了数理经济学课程,其中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 有些高校还开设了其它数学类选修课程,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开设了随机过程、动态优化等课程;南京大学(学术型)开设了应用随机过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清华大学开设了实分析课程;武汉大学开设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统计实践课程。独树一帜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开设了大学物理C 课程,并被列为专业必修课。

除上述课程外,各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多有重叠,主要差异体现在课程标签为必修或选修。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12 门;东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10 门;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开设了8 门;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 开设的最少,为4 门。大部分高校在第四学年仅开设1 门至3 门的专业选修课程。

在双语教学方面,所有高校都不同程度设置了双语课程。此类课程开设最多的是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中山大学的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均采取中英文分班授课;厦门大学(国际班)在介绍中称采用全英文教学经济学本科。

三、课程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

各高校皆指出微观经济学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复旦大学在课程介绍中写道: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 ,还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总体而言,各高校所讲授的内容较为一致,并且,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如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需求、厂商与生产理论、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外部效应与公共产品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包括最优化的数学表达;经典的需求和生产理论;不确定下选择;一般均衡与福利分析;不完全竞争模型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外部性与公共用品。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六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哈尔R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经济学原理课程教材。各高校教材的使用也有所交叉,如南京大学将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参考教材,而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将其分别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参考教材和使用教材。

此外,有些高校也会使用其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分别采用刘东、梁东黎和史先诚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和李建琴、史晋川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

只有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有高校皆在第二、三和四学年开设有关微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比较普遍的课程包括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劳动力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此外,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法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开设了有关行为和实验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开设了卫生经济学。比较特别的课程是山东大学的品牌经济学,吉林大学的创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非赢利性组织机构经济学,以及复旦大学的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各高校对宏观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教学安排较为一致。中国政法大学和浙江大学在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加入了经济学流派的介绍。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思想更具有多元性。如清华大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介绍中写道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具有争议,最为紊乱,但也是最具有兴奋点的学科。. . . . . 在不同答案的背后,则是不同框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一方面与微观经济学课程相同,是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不同高校对不同宏观经济思潮的侧重。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都偏重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但比重安排略有不同,而浙江大学则主要侧重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和数理模型的训练。

此外,宏观经济学更注重政策分析。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指出经济学教育应立足于我国国情,不应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如复旦大学写道:尽管宏观经济学已具有很多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它归根结底是一门社会科学。各国的经济运行千差万别,. . . ,因而简单地照搬西方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南京大学也强调了在课程中应加强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的理解,能够使学生建立初步顶天立地的研究思维,并在课程中加入了中国转型经济专题以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的案例分析。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也开设了有关当代中国经济的课程或研讨课。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七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

相异于微观经济学,更多的高校采用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复旦大学使用袁志刚、欧阳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分别使用叶航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程》和何樟勇、宋铮编写的《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南京大学采用了梁东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的教材。

与微观经济学教学安排相同,除了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外,其他高校在第二、第三和第四学年皆开设有关宏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较为普遍的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研讨类课程,如厦门大学(经济学)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和中国政法大学的中国现行经济政策与理论探讨课。

(三)史学类及其它定性类课程

首先,各高校对史学类课程(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以及名著导读类课程) 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对史学类必修课程要求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皆开设了四门必修课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未开设史学类必修课程。另外,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二门至三门的选修课程。中山大学开设的史学类课程最少,只有一门经济史的限选课程。

从内容上看,除了《资本论》导读明确指明所授内容外,各高校对于其他课程的内容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在于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主讲教师。以中国经济史为例,中国政法大学所讲授内容的时间跨度为自秦汉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则将课程的重点放于近代。

在史学类课程中,复旦大学的外国经济思想史和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较具特色。复旦大学的课程主要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角度对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并且在课程中加入了我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经济思想影响的探讨,将无为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与西方自由放任的思想相联。北京大学的课程主要探讨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对于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的永恒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包括先秦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商鞅、韩非子以及商家学派等经济思想,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经济思想。

在其它定性类课程方面,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 和中山大学皆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其中厦门大学(经济学)将该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武汉大学(经济学)开设了社会学、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的选修课程。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经济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经济学方法论的选修课程。所有高校皆未开设经济哲学课程。

从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对不同项目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定量课程要求的提高会伴随着定性类课程的缩减与淡化。该趋势在西方经济学教育中也有所体现。

四、结论

本文调研了我国十二所高校15 个经济学项目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各学校对学生获得学位的最低学分要求存在差异。获得本科学位总学分要求的均值为155. 5,课堂教学学分(除去实践类教学)要求的均值为142. 7。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为157学分;最低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为125 学分。总体而言,各高校对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篇7

内容摘要:“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SCP范式)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进行产业组织应用问题研究的经典范式。纵观SCP范式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SCP范式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中经历过繁盛,也曾一度走向衰落。我国有关SCP范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关键词:SCP范式 理论演进 应用与发展

研究背景

SCP范式,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三段论的产业分析范式,对产业组织学发展成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SCP范式的理论内核,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中经历过繁盛,也曾遭到严厉地批判和指责。纵观SCP范式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SCP范式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中经历过繁盛,也曾一度走向衰落。

纵观中国的产业组织研究领域,SCP分析范式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理论活力和应用空间,因此,SCP分析范式往往是人们分析特定产业问题的首选分析范式。这一范式在中国应用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如何,存在着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SCP范式的理论演进

(一)SCP范式的提出和发展

SCP范式是由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以梅森和贝恩等为主要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市场的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绩效,为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1959年,贝恩《产业组织》的出版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最终形成,阐述了从市场结构推导竞争结果的结构、绩效两段论分析范式。1970年,谢勒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在贝恩两段论范式的基础上发展成了三段论的SCP范式,从而将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目前为止,有关SCP范式的阐释和应用,主要以谢勒所做的说明和图示为依据。

(二)对SCP范式的批判和修正

对SCP范式的早期批评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包括施蒂格勒(J•Stigler)、德姆塞兹(H•Demsetz)等人,正是在对正统SCP范式批判的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崛起了。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又被理论界称之为效率主义。此外,作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W.J.Baumol)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可竞争性理论”(Contestability Theory),该理论强调潜在竞争对产业现有厂商行为的影响,打开了新的产业组织研究思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发生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新产业组织学”发展起来了,其对SCP范式的修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和引入了博弈论。

SCP范式在中国的应用和新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运用SCP范式对中国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和成果并不多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西方国家出现的一些产业组织问题在我国逐渐暴露和显现,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作为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SCP范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分析工具。

近年来,我国学者基于SCP框架对国内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加改造地运用SCP框架分析研究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二是通过实证研究或理论推演,对SCP模型进行修正,用于研究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

(一)不加改造地运用SCP框架分析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

回顾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每年都有大量不加改造地运用SCP框架对我国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研究的例证。

例如,张春霞、罗守贵(2006)对我国25个制造业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与“集中度―利润率”假说相反的结论,并指出我国应结合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周习、干春晖(2007)研究发现,我国计算机制造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实力薄弱等诸多阻碍产业发展的因素,竞争力薄弱。

唐柳、廖海波(2008)运用SCP范式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进行了研究,认为发展该产业仍具有积极价值,但其在发展初期存在市场集中度不高、差异化程度低以及市场行为不显著等问题。

甘卓霞(2009)运用SCP范式对我国钢铁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加快重组和转型,推动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链接,才能度过难关。类似的研究非常之多,几乎涉及各个行业和各类产业组织问题,并且也不乏在不同时期不加改造地用这一范式分析同一产业的情况。

(二)通过实证研究或理论推演试图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SCP框架

在运用SCP分析范式分析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时,一些学者发现由于一些重要因素未被纳入在这一范式,其存在一定局限,无法对中国的产业实际做出更好的解释。于是,他们努力修正这一范式,引入了一些新的分析因素,以增强其对特定产业组织问题的解释能力。

在我国学者对SCP范式的修正和发展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将产业的所有权结构这一制度因素纳入该分析范式的有关研究。

马建堂(1993)较早指出,影响企业行为的因素很多,“有产权结构,也有市场结构”。金碚在其编著的《产业组织经济学》(1999)中指出,如果将体制因素包括在产业组织的研究框架内,成功建立一个包含体制因素新的分析范式,将能更好地解释我国的产业现实。

刘小玄(2003)利用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中国转轨经济中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对于产业绩效的影响,并指出“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唐要家(2005)结合马建堂、金碚、刘小玄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要分析转型中的中国产业组织绩效,必须将所有权变量内生化。他提出了一个“所有权结构(S)、市场结构(S)一企业行为(C)一经济绩效(P)”的SSCP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这是目前在我国产业组织领域影响较大的一个修正的SCP范式。

此外,其他一些学者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修正的SCP范式,但由于这些修正主要是从特定的研究视角提出的,并未得到广泛地应用。

例如,张耀辉、卜国琴、卢云峰(2005)以实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市场交易制度影响市场绩效的假说,构造了市场交易制度影响市场绩效的修正的SCP范式,并试图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新范式进行理论和实验的证明。

李海舰、魏恒(2007)通过引入产品价值网络的概念体系,对传统SCP分析框架加以修正,构建了一个基于模块化理论的新型产业组织分析范式―“DIM”分析框架[(DIM泛指由规则设计商(Designer)、系统集成商(Integrator)与模块制造商(Module-maker)共同构成的企业簇群)],试图从立体多维层面实现对现代产业组织问题更为全面的研究。

综上,通过考察我国学者提出的各类拓展的SCP范式不难发现,这些范式的提出无外乎出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假设提出修正的SCP范式,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这一假设的正确性;二是通过理论推演得出修正的SCP范式,然后用新的范式分析研究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

SCP范式在中国的应用和新发展述评

经过我国学者的努力,有关SCP范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产业组织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释,但其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其理论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一)照搬SCP范式分析产业问题并不合理

SCP理论建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存在“私有企业和自由市场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和政府体制”,其所分析的对象是“私人拥有的商业组织”,这些组织“从事追逐利润机会的生产活动”。

在西方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组织的唯一动机是追求利润,市场结构是内生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会存在一定逻辑关系,用SCP范式分析产业组织问题会有一定解释力。就转型中的中国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许多行业实际上是由追求非利润最大化的国有企业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非国有企业组成的“混合经济”体制。我国的情况不符合SCP范式的假设前提,盲目使用SCP理论研究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在分析我国特定产业组织问题之前,必须判断、分析所研究产业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传统SCP范式的假设前提,阐释套用传统范式的可行性和修正范式的必要性。

(二)拓展的SCP范式适用范围较窄且各内生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深入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学者对SCP范式的拓展大多是针对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或从特定的研究视角提出的,这样得出的范式要么缺乏普适性,要么普适性无法得到验证,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产业问题的分析研究,其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此外,传统的SCP分析框架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例如对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互动影响的研究过于简单;在理论解释中只强调短期分析,忽视长期过程中产业的动态效率和配置效率;对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反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等。这些拓展的SCP分析范式并没有摆脱传统SCP框架的固有缺陷,大部分只是简单地分析各内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联系,没有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其视为“黑箱”。

(三)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SCP分析范式的观点不准确

在一些文献中,学者们认为传统的SCP范式已出现全面的危机,似乎这一理论的应用价值也已走向了终结。通过回顾SCP分析范式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发现,SCP范式依然是我国产业组织研究领域的主流范式,基于SCP范式的研究一片繁荣,成果卓著,这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回击。

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基本条件与传统SCP范式假设前提并不一致的情境中,SCP分析范式也并没有出现致命的危机,只要稍加拓展,它所阐释的理念仍然适用于分析和研究相当多的产业组织问题。因此,SCP范式不应该被遗弃,应该在实践中被修正为适用于不同微观经济基础和产业特征的范式。当然,由于我国经济情况的复杂性,发展出一个具有完全普适性的SCP分析范式绝非易事。

参考文献:

1.马建堂.结构与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金碚.产业组织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03(1)

4.唐要家.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3)

5.Ba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New York.John Wiley,1968

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启示

[DOI]10.13939/ki.zgsc.2015.12.119

1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研究综述

就产业结构的演进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具体而言,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劳动力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到更高的阶段时,劳动力就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 17 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指出:“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服务于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于比工业的附加价值更高”[1]。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对40个国家的比较研究,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是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农业的人均收入是相当低的,因此这一阶段的人均收入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即制造业的比重有所提高的阶段,这是因为制造业的人均收入要高于农业,在该阶段,社会总体的人均收入也要高于第一阶段;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第三次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获得较快发展的阶段,同样是由于第三次产业的人均收入要远远大于农业和制造业。克拉克的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揭示出的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不仅能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证明,而且可以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较中看到。克拉克认为,自己通过统计数据而发现的规律,只不过是对配第所揭示的关于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性规律的印证。因此称其定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第二种观点主要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该学说认为,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弗农提出了立足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循环说”。该学说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新产品开发到国内市场形成到产品出口,再到资本和技术出口,再到产品进口,再到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停循环上升。

第三种观点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的霍夫曼定理。20世纪30年代开始,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霍夫曼对20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霍夫曼定律”: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稳定上升,并呈现出大体相同的阶段性质。同时霍夫曼提出一个判断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即霍夫曼比率(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率),根据霍夫曼比率,他将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当霍夫曼比率为4到6之间时,为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阶段;当霍夫曼比率为2到3之间时,为消费品工业增长慢于资本品工业增长的阶段;当霍夫曼比率为0.5到1.5之间时,为消费品工业增长和资本品工业增长平衡的阶段;当霍夫曼比率低于1时,为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阶段。霍夫曼关于工业化阶段的理论,揭示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般趋势是资本品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2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在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生产要素推动的。生产要素的推动可以理解为劳动、资本、资源投入量的变动或投入配置的变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要素会从收益低的部门流向收入高的部门,例如配第提到的制造业比农业的收入高,因此,劳动力从农业流入制造业,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这种观点最初是由钱纳里和奎赛因提出的,他们在吸收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分析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2]。

第二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最终需求推动的。一方面,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效用约束条件可以得到当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收入变化时,消费者会变化其消费结构,恩格尔定律也证明了这一逻辑。恩格尔研究了家庭支出中的食品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当家庭收入较低时,食物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的支出总额会增加,但是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会下降,而其他支出的比重会上升。也就是说,当人们消费结构变化时,产业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另一方面,投资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同样会导致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赫希曼在其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认为,有限的资本在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间的分配具有替代性,因而有两种不平衡增长途径:一是“短缺的发展”,二是“过剩的发展”。

第三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的。罗斯托(1956)提出的主导产业理论就指出在技术变化过程中,创新活动突出的主导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罗斯托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他突破了传统的总量分析的方法,采用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法[3],考察在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特殊部门中的动态力量,其提出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独树一帜。罗斯托与库兹涅茨对结构变化分析的方法和角度不同,罗斯托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以创新为基点考察主导部门通过扩散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转换,从而加速经济增长的状况。这些都是有现实意义的。在罗斯托之后,Ngai(2007)在其多部门增长模型中也印证了不同全要素生产率的部门能够影响产业结构。

第四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政策性因素推动的。经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李斯特发表了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从历史的角度对各国的经济与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特别对比了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与海外扩张政策,以及美国的关税保护与产业扶植政策,提出国家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著名经济学家Acemoglu(2004)认为政治制度和产权制度先于经济发展并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迁,资本与劳动仅仅是经济增长的手段,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提出并实施产业政策且卓有成效的国家。由于产业政策的有效作用,日本经济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得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奇迹的出现,产业政策越来越引起各国实业界与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1970―1972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编写其14 个成员国有关产业政策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使产业政策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当时日本经济学界为了给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对产业经济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如小宫隆太O的《日本的产业政策》、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论》、宫泽健一的《产业经济学》等。日本学者将以往的西方产业经济理论高度概括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编撰出第一本以《产业经济学》命名的著作,这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支――产业经济学的诞生。

3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种观点是以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是最早专门论述产业布局问题的理论。古典区位论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省,不考虑市场消费因素与产品销售问题,通常被称为西方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探讨了一个国家如何从二元经济发展为一元经济。刘易斯的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基础上:传统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由传统部门的人均产出水平决定;现代部门中利润的储蓄倾向高于传统部门收入中的储蓄倾向。刘易斯的理论不仅是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而是涉及整个经济中的结构转变。但该理论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刘易斯的理论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巨大阻力。

第二种观点被称为市场学派,由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最大。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三产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迅速发展,运输因素不再是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而市场因素成为产业能否赢利甚至生存下去的关键。区位理论逐步从古典区位论的成本学派发展成为近代区位论的市场学派,由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转变为立足于城市或地区,由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最大。市场学派主要以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为代表。

第三种观点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20 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的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现代区位理论改变了过去孤立研究区位生产、价格与贸易的局面,开始将整个区位的生产、交换、价格、贸易融为一体进行研究,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从只注重区位经济产出的单一目标向关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多重目标转变,从纯理论假定的理论推导走向实际区域的分析与应用模型的研究。

4西方学者的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产业结构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产业部门的出现,人们为了研究产业的变化而创立的经济范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愈益密切,人们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也愈益深化。如今,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仍然是学术的前沿领域,尤其是对于我国, 产业调整升级、加快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是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和关键,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上面阐述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产业调整升级的理论,这些理论对明确我国调整产业方向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4.1产业结构调整应符合克拉克定理

基于克拉克定理,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应关注的两个问题。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应表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应逐步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应逐步上升;其次,通过将第三产业细分为高附加值第三产业和低附加值第三产业,从产值的角度来看,高附加值第三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会更大,而从就业的角度来看,高附加值与低附加值两类第三产业共同吸纳了从第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这会造成两类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4.2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作为财富的最重要的源泉,比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占越来越高的比重。高技术产业能够带来高经济效益,并能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它一般包括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六大领域。这些高技术产业绝大多数都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这样,高技术的运用就使得第二产业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导致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上升,并使第二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化,最后走向技术密集型。

4.3充分利用产业信息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工业经济向信息化经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过程。产业信息化是指在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设计等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调整,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4.4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尤其是会带来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大,生产社会化对生产业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继续影响国民的预期和消费支出,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不断增加。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城市化政策的调整,要求城市的大发展。这样就能够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同时要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

参考文献:

[1]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19-20.

[2]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59.

[3]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4.

[4]Clark,C., L.Rewritten.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M].London:Macmillan,1957.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陈良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篇9

迪克西特为什么还没获得诺贝尔奖?最近接触长尾理论后,对这位印度经济学家产生了浓厚兴趣。

迪克西特最主要的贡献,是通过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模型(D-S模型),建立了一个通过“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分析经济问题的理论框架。迪克西特从没谈过长尾理论,但由于长尾理论的内核框架也是“数量―品种”关系。因此可以视迪克西特的理论为长尾理论的基础理论。

许多新经济理论,如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等,都是在迪克西特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是D-S模型的时间动态版本,新经济地理模型是D-S模型的空间动态版本。虽然由于斯蒂格里茨获得诺贝尔奖,迪克西特重复获奖的可能性降低了。但在我心目中,迪克西特具有不输于任何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力。

迪克西特理论与新经济的内在联系

在互联网业,人们经常提到水泥加鼠标。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远没有水泥加鼠标外在结合这么简单。我认为,新经济是旧经济内部矛盾的产物,具体说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矛盾运动的产物,强调多品种的范围经济是旧经济中产生新因素的萌芽。研究多品种的经济性,就成为研究新经济发生学的重要问题。

循着这个线索,应该特别注意传统理论中那些包含新经济思想因素的理论。像安德森长尾理论这种典型的新经济理论,背后是钱德勒“古老的”范围经济理论。但钱德勒是研究经济史的,只谈经验,没有建立数学模型。迪克西特正好提供了钱德勒背后的数学支撑,将品种这个维度,第一次数学化地引入经济学内核。钱德勒―迪克西特―安德森正在形成一个新经济理论轴心。

不懂经济学的人,只要了解托夫勒关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这一说法,就会明白钱德勒―迪克西特―安德森这个理论轴心在说什么。托夫勒的说法,内在隐含的正是一个“数量―品种”框架:以数量为竖轴,品种为横轴,传统工业化特征,品种上是少,数量上是大(合起来就是短头);新经济的特征,品种上是多,数量上是少(合起来就是长尾)。D-S模型就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上的函数解析;长尾理论讲的则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上的统计分布(长尾理论名称来源于“长尾分布”这个统计学术语)。钱德勒讲的则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系中的利润选择。区别在于,安德森通过统计讲故事,听众是普罗大众;钱德勒通过历史讲管理,听众是管理学家;迪克西特通过数学讲经济,听众是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可以算半个新经济学家。

迪克西特讲的是什么故事

迪克西特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一方面规模经济要求生产产品的种类越少、每种产品的产量越大,经济性越好;另一方面消费的多样化偏好又要求较多的产品种类数。市场会折衷这一两难冲突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均衡,内生地决定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数。

代表过时的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中,基本框架是数量和价格关系,迟迟没有把品种这个维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体系内核。表面原因是一直没有找到表述品种的数学方法(这一点被迪克西特于1970年代中解决后,情况有所改变),深层原因是理论上的不兼容。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所有具有新经济萌芽因素的理论,如范围经济理论、新增长理论、罗默理论、区域经济学、产业集群思想、空间经济学、都与范围经济有关,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共同都涉及到多品种协调问题。杨格指出:“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过程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必须把产业经营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汪丁丁解释知识经济说,知识互补性的经济学含义是:知识甲和知识乙单独运用于经济活动时各自获得的收益的加总必定小于它们联合运用于经济活动时的收益。这是钱德勒范围经济定义的知识版。

深层的背景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的特长在于协调,它的经济作用是降低多品种的协调成本。如果多品种的经济性得不到经济学论证,互联网的价值就始终进入不了经济学视野。由此引伸出来的差异化、个性化、定制等一系列新经济问题,就更找不到理论根据。而品种多样化、或者说多品种的经济性,是经济学家能听懂的新经济问题的表述方式。

迪克西特的局限

迪克西特本人并没有使用范围经济这个术语,它把范围经济表述为另一种规模经济。他沿着马歇尔的传统,用规模经济表述范围经济,区别只在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的不同。说迪克西特是半个新经济学家,是因为他的理论是一种准新经济理论。这点不同于钱德勒和安德森。

真正的新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中的包含新经济因素的理论(准新经济理论)之间的区别表现为:第一,准新经济理论把少品种与多品种的矛盾,理解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即专业化生产与多样化消费矛盾;新经济理论进一步认为属于生产内部(如少品种生产与多品种生产)和消费内部的矛盾。在这点上,钱德勒与安德森虽然数学上不如迪克西特,但认识比他彻底。第二,同样强调产品多样化现象,准新经济理论认为证明的是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新经济理论认为证明的是关联化协调的作用。杨小凯大大发挥了迪克西特理论中传统的那一面,把新经济融合解释成了旧经济分工,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第三,同样强调一加一大于二(Superadditivity)的报酬递增现象,准新经济理论把它归功于专业化,新经济理论把它归功于打破专业化。第四,准新经济理论依赖垄断竞争框架,新经济理论可以推广到完全竞争框架。第五,对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的凹凸性的理解不同。

本来,分工离不开协调,协调离不开分工,争论分工创造财富与融合创造财富,似乎会陷入鸡生蛋、蛋生鸡式的诡辩。但我认为,有一个判据,可以把谁为主导的意义显示出来。这就是追问:品种越少,成本越低;还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这是钱德勒思考的问题,他比迪克西特与杨小凯站得更高。迪克西特的局限在于固化了“品种越少,成本越低”这个规模经济假设,而没有将互联网现实中越来越常见的“品种越多,成本越低”内生于模型之中。这点远不如不懂高级经济学的安德森。

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社会分工;GDP

一、前言

产业经济学中强调结构因素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其产业结构上的重大演变。基于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制定经济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十分密切,产业结构变化可以推动经济总量持续稳定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对产业结构形成需求刺激,促使产业结构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上,适度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

1.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

产业作为社会生产大分工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变革而演变发展。恩格斯时代之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产业的内涵不断扩展和外延,其内容不断被补充。目前产业的范畴包括了所有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部门在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其中包括物质生a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一切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我们所说的产业结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单从质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反映了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具体分布,揭示了产业主导部门不断更替的客观规律,以及内在结构效益等;二是广义产业结构理论,即从量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反映了国民经济中各种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每一个产业内部各因素的比例,以此构成产业关联理论。

2.产业结构变动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贝恩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创始人,认为研究产业结构应建立在同一个产业的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对这些企业关系的研究来分析该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贝恩对产业结构研究提出了两个方向:一是要关注产业之间的技术联系,研究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二是要关注不同产业之间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结构,重点分析这种比例结构的变化规律。罗斯托学者则主张从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关系上研究产业结构,他也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技术层面的吸收转化能力上存在差异,造成不同产业增速的差异,进而改变产业结构;二是在某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来推动国家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可以从国民人均收入的视角与分工和技术视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英国学界从基于国民人均收入的视角认为,收入从农业、制造业、商业依次递增,收入差距驱使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和商业流动,该研究对劳动力的转移做出了形象准确的描述,但其未能深入分析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结构变动的关系。美国学界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大量数据资料,从部门产值结构对人均国民收入和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考察。通过建立一般均衡的结构变化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化中的主要变量进行考察,构建出GDP市场占有率模型,得到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国民人均收入增加而引发的劳动力比重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影响。亚当斯密基于分工和技术视角,则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分工演化过程,即产业结构变化是产业分工演化的结果,他强调分工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而分工降低了企业成本,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程度呈现正相关的趋势。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

目前我国对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对就业人口在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民人均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逐级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美国经济学界也认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查阅资料,笔者认为美国学界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划分较为科学: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其中,前工业化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农业在该阶段占据统治地位,产品附加值大部分体现在农业上,因此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速缓慢;到了工业化阶段,主要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级,此时的经济中心开始从初级农业产品的生产专项制造行业,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要变化;后工业化阶段则呈现出各项生产要素投入的综合贡献减少的情况,伴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资本比重也开始下降,这些都是该阶段的显著特征。

2.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包括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国内及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劳动者生产技术熟练程度、消费者需求等。下面,从供给、需求、对外经济关系及制度和政策等四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供给都来源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生产中通过劳动力将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生产出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学界在对生产进行研究时,通常利用总生产函数这一数学分析工具,以技术水平、劳动力、资本投入作为变量因素,对总产量进行综合表达。研究表明,在自然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社会总产量往往取决于劳动力、资本的投入以及技术水平等。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充足的劳动力能够直接促进产业发展,改良产业结构,而劳动力缺乏将会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本投入多,就会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提升。技术因素是对劳动力及资本等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

第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整体上,需求因素包括个人消费、私人投资和政府需求。其中,个人消费的结构及总水平是由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支出总体水平和消费结构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投资是对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将会形成新的生产力,进一步增加供给能力,在产业结构和市场份额中起到催化剂作用。政府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这种需求反映在市场经济的每一个细节中。

第三,对外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国际投资与贸易对供给和需求具有重要的影响,这说明对外经济关系也会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是突破区域资源限制的重要途径,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取得自身供给不足或不生产的产品,同时还有助于对外销售国内产品过大的产品。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国际贸易对于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生产专业化,影响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第四,制度和政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内进行的,因此就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符合必要的经济政策和律。制度建设和政策的制定对经济发展的快慢和产业结构变化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探讨

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因此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国内学者樊元、惠树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趋势的拉动作用具有显著的长期性特征。周英章、蒋振声运用协整检验模型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显著原因,产业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第二,经济增长对于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反作用。

国内研究者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该省经济增长对其省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辽宁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对经济增长进行响应和反馈,调整后的产业新结构又及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可以说,经济增长是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变革的重要原因。

第三,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作用。

白孝忠通过定性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总结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和世纪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变,而总量增长又会改变产业结构。结果显示,当经济总量增长较高时,产业结构转变速度也快;而产业结构变化频率高时,经济总量的增速也较大。

对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同学者之间多有着诸多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因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不同,因此在结论上也会存在相应的不一致。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进行总结: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同样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产业结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市场对资源配置上不能够充分发挥主导调节作用,国内产业结构变动基本上是政府决策调整的结果,因此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影响但不决定产业结构的变动。

五、结束语

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使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尤其是在非均衡条件下的结构升级,必然对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高,是解决经济结构矛盾、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的有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均衡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一方面还要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俊豪.产业经济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志彪,安同良.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J].南京社会科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