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学习总结

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25-03

一、“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基本分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六册总共36单元,安排了36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栏目,所有的栏目设计的学习方式都是以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收集筛查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习惯为目标。“综合性学习”栏目在学习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人生感悟”“友爱亲情”“社会热点”“科学探索”“文化活动”和“方法技能”等六大部分。

1.“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与单元选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样编排的价值。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共六册,每册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性学习”以“阅读”中的课文内容作为主题的内容,或者两者之间内容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样的编排,要求学生从三个维度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种多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技能,还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文本,反映了教材的综合性和简约化。

2.人生感悟。人生感悟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安排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的安排能够促进这个学段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客观、正确地判断世界,帮助学生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安排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树立自信心、人生目标和理想。

3.社会热点。社会热点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正确理解和观察社会;“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的社会化,通过社会化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正确的品质和信念;“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4.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综合性学习”内容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感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创新的基础。

5.文化生活。文化生活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这部分“综合性学习”能够帮助这个学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通过古今中外的文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知道其中的利弊,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这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知识增长,“社会分布式认知开发模式认为:智力活动是社会和情景性的,智力的发展是在情景中发展的,特别是在文化情景中发展起来的。

6.友爱亲情。友爱亲情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这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目标意图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树立社会责任感

7.方法技能。方法技能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综合性学习”有助于这个学段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特别是学习技能的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加深,要想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尤为重要。

二、“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优缺点分析及解决建议

1.“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优点分析:它主题活动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从上面的内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整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所有主题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选文的理解;特别突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目标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尊重这个学段学生情感世界、兴趣爱好等特点;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它追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想法,它打破了传统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缺点分析:它在实际教学中,达不到真正实践性,很多主题活动需要学生走出课堂、校园,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运用语文。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和教师为了方便对学生管理,根本不会把学生带出课堂,只是在课堂或校园中模拟实践,根本达不到实践的全部效果,弱化了它在教育中的作用;它的栏目作为语文教学领域新事物,其宗旨在于强调语文在实践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它是在把握和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在主题、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可以做到因人而异,可以实施合作学习和个体化学习,体现教学因材施教。但是教材中明确“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做法表现出教材寻求普遍适应性的倾向,不利于师生开展主题活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栏目每项完整的活动过程包括:“选定主题内容—设置活动方案—开展主题活动—交流和分享活动成果”等四个阶段。而真正实践这些活动需要较多的时间,所以许多主题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是完成不了的。而且过多的活动,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会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消极影响。

3.解决建议。对于“综合性学习”缺少真正实践的解决建议,在“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资源,需要实践的就带领学生参加实践。其实学校和教师上课的时间里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有着其自身的担忧。如果把学生带出去出了事,带队教师一定要负责,学校也有责任,而且出了教室以后,可能有的学生不遵守活动的纪律,给教师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对于教科书追求普遍适用性所带来的局限的解决建议,重视“综合性学习”栏目课程资源的本土化开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的个性和特点;对于主题活动安排过多的解决建议,每册教科书的六个专题栏目学习我们不一定要全部做完,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来说更有意义的来做。

三“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教学成果评价分析

1.我国语文课程评价的现状:我国语文课程在评价方面长期以来存在诸多不足,还有在评价过程中过分重视量化评价手段,反而忽视了定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还有在评价过程中,不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学生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把学习的主体——学生,排斥在整个评价过程之外;特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其学习的方式大多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强调的是学生会学,而不是学生一定要学会。“综合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方式,以下是我关于这一板块评价的几点思考。

2.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的一种机制,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最终考核评定的评价指数。“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师不断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探索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这样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3.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激励性,“自然、真诚、恰如其分地表扬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教师评价结果的信任机制,应该把“综合性学习”教师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升学考核之中,而不是在试卷上就加几道关于综合性学习”的题目进行考核。只有把教师评价的结果纳入升学考核范围,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注意,突显出“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课;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现阶段“综合性学习”还没有一套统一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样导致了评价标准的混乱,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导致评价的不合理。相关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建立“综合性学习”栏目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这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有一个共同的参考标准,提高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王振香.新课标背景下人教版(七~九年级)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评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5:2.

[2]王延.语文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合编探析——以人教版初中语教科书为例[J].文教资料,2012,(12):70.

[3]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7.

[4]黄希庭.心理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2.

[5]徐书业.教育学:原理与运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2.

[6]吕达.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J].人民教育,2001,(6):23.

篇2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问题;解决措施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教师将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堂的重点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这门科目为主,与其他科目、实际生活等方面结合起来,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进行语文教学。虽然综合性学习已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新课程的改革,虽然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实效性,但由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因此,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并不可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教师未意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到中考的压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果和升学率,以致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可持续发展以及教学的有效性来看,综合性学习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但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将综合性学习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由此可见,由于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导致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恰到好处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成为空话。

2.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突破了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作为主体,并且需要采用新型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教学,但大部分教师将综合性学习应用在课堂时,既不知道如何将学生作为主体,也不知道将学生作为主体后如何进行教学。因此,由于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兴趣,不积极参与课堂,也不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师也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中的问题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工作本身已经很难开展,而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在实施还是其他方面,都难以开展,有的学校虽然逐渐将综合性学习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但由于种种问题的出现,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到位

多数教师对于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到位,是因为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想观念转变成新课标贯彻的观念过程较为缓慢,传统教学观念一直存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中,使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综合性学习刚开始实施时,多数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没有必要,仍然在课堂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直接将综合性学习定义为综合,仅仅只将生字、词语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的意义。

2.学生缺少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近年来,不仅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到位,学生也缺乏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在课堂上将教师作为主体,而自己只需要将教师讲授的知识做好笔记,定时预习复习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多数教师依旧采用“步步紧逼”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了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主动,不积极参与,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漠不关心。

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有问题

综合性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只以对、错、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情绪及学习状态。语文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若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那么将会导致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工作受到阻碍,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另外,评价作为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点环节,若不能将学生作为核心,客观地进行评价,就会造成评价不真实、不全面的情况。

三、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中的改进建议

为了能够及时纠正学生和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认识的误区,可以根据以上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1.加深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认识得不到位是常有的事,但如何加深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需要教师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速度,将心中传统教学模式的位置逐渐更换为新课标贯彻的思想观念。学校针对此现象,可以聘请资深的教育专家,为教师展开与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培训,让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有着深刻、全面的认识,彻底改变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错误认知。另外,在对教师的考评中,将课堂引进综合性学习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彻底改变以往只根据学生成绩考评教师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将综合性学习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

2.让学生逐渐适应综合性学习的方式

初中生在初中学习阶段,正是需要教师通过良好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让学生逐渐适应综合性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更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只是静静在课堂上写笔记、做作业,遇到问题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解决,只知道一味地询问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综合性学习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前,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课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复习不仅能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还能加深自己的记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3.完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完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让学生正视综合性学习,也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1)教师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有哪些不足,从哪里开始改进。(2)家长评价。家长虽然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情况,但学生在家里的预习复习情况家长都是一清二楚的,因此,可以让家长从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态度、预习复习的情况进行评价。(3)学生互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评,通过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及缺点,并且能够通过其他同学间的互评,学习到别人的优点。(4)自我评价。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自我评价常常被忽视,这是由于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此时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引导,让学生从自我评价中获得勇气,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才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努力。

4.把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意义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教师明白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切合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活动内容及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受难题的影响。

综合性学习是帮助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应用综合性学习方法时,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式、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32-01

我国发展和信息知识更新的加快,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语文的学习作为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未来学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加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和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1有效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有效教学,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内,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对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要求更多。有效课堂讲求的是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配合教师的引导,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学生高效吸收所学知识,教师高效传授所讲知识。

初中语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为未来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激活,甚至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教学效率自然难以提高。随着社会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初中语文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有效教学以其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势必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因此,有效教学的实现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3]。

2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主要构成因素

改变落后的语文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有效教学的主要构成因素无非有两点:

2.1教师为主导。

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在语文教学与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风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教师讲课风格幽默轻松有趣,学生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大脑思维就会活跃,对教师讲授的语文知识就更容易接受。反之,教师讲课风格死板,学生积极性无法调动,就会容易走神,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效率自然不高。所以说,教师作为语文学习的引导者,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其教学行为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教学的实现。

2.2学生为主体。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学工作就难以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很难实现。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讲解,还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2]。

3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的实现,要求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取得最好教学成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和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走向社会。

3.1实现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教育工作者。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PPT课件的制作,将课本枯燥无味的文字知识转化成配之以图像的PPT课件展现出来。这样一方面,节省了教师板书的书写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1]。

3.2鼓励学生进行课前演讲。

在语文课开始前,鼓励学生站在讲台上进行3分钟或者5分钟演讲活动。课前演讲并不在于时间的多少,而是让学生通过演讲活动调动起语文学习的气氛,同时通过课前演讲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那么,教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也就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进行语文课堂知识讲解。

3.3多样有趣的课后作业。

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课后作业的设计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样会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配合语文有效教学的目的进行设计与布置。比如,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前的预习备课,然后课堂上转变角色让学生上台讲课等等。这些作业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讲解前课本中的语文知识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实现有效教学很有帮助。

总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观念,更是一种实现教学改革的动力。实现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将使初中语文教育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平衡、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洪肖.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困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与同学交流较少,由于某一段时间对语文的学习链断裂造成了后来的语文成绩较差,学习起来很困难,因此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恶情绪。他们由于语文学习的困难造成了学科发展不平衡,长此以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必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对语文学困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相关人员能做出一些有利的参考。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一)个人原因

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个人成绩的差异并不是由智力决定的,虽然每个人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能力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并不明显,相应的,这个时候打好语文基础,升入高中、大学后语文也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但是在初中生中,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在高峰期,这个时候一旦语文成绩出现偏差,他们就容易对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学习语文从而放弃语文,甚至开始厌恶语文,陷入考试成绩低――不学习语文――厌烦语文――考试成绩更低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同时,语文学困生上课的习惯也不太好,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缺乏必要的上进心,一旦考试失败就进行自我否定,缺少自信,这些都是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失败的个人因素。

(二)家庭原因

有些语文学困生因为出生在知识水平较低的家庭,家长的思想层次、知识水平有限,认为语文学习并不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无动于衷,漠不关心;而有的家长却急切地望子成龙,可是却缺少恰当的方法,盲目的给孩子增加学习任务,请家教、报辅导班,无端增加学习的负担,以致孩子在重压下厌学;还有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忽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对其学习情况毫不在乎;再有,某些家长自身的行为不良,自己的孩子耳濡目染,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些家庭的状况虽然不同,但他们对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关注、指导孩子,最终使孩子成为令老师家长头疼的语文学困生。

(三)学校原因

在学校的学习中,老师一般都是比较偏爱学习好、品行好的学生,所以在语文学困生的眼里,老师对自己都是漠不关心的,无论自己怎么样,老师都不会责怪或者关注。正是老师的差别待遇,让学生更加厌恶语文的学习。在学校中大多是奖励学习好的同学,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既没有惩罚也没有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动力,造成学困生现象一直没有改善。

二、矫正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提高自我认知,增加自信

关于学习,学困生的自信很重要。因为对自我认识不够,以为自己的能力就是现在这种程度了,从而放弃自己,放弃语文学习。要摆脱这种困状,学困生首先就要树立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学好语文,只要自己努力学习语文,那么成绩一定会有起色。而且努力发掘自己对于语文方面的亮点,比如自己的记忆力很好,古文背诵能力强。或者是对字、词的理解能力较强,每次学习的新生字自己可以很快掌握。或者是想象力丰富,文字创造新颖独特。通过发现自己在语文方面的闪光点,逐渐树立信心,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改变自己语文学困生的现状。

(二)教师引导关怀,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对语文学困生的指导作用很重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加注意,尽量多与学困生沟通,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他们的问题多加关注,耐心解答,当他们求助于教师时,要考虑到他们比其他同学的基础差,指导时应尽量讲解清晰,多从基础着手,不可有歧视、烦躁等情绪。要让学困生知道老师一直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指导教学,感受到老师对学困生的人文关怀,学困生在这种教师“温暖”的关怀下,就会积极上进的学习语文。

(三)广泛阅读,体会语言文字的应用

语文学困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培养自己广泛阅读的兴趣。阅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品行,陶冶情操,坚持阅读可以锻炼人的耐心,这对学生培养集中注意力有很大的裨益。同时,阅读还可以使学困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语文语言的魅力,体会字、词的用法结构,对于作文引用语句、综合阅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都有帮助。在语文学困生中开展阅读活动还可以让他们感受语言的古典美,增加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劲头。

三、总结

对于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发现和纠正是极为重要的,学生的偏科尤其是语文学习困难,不仅会对孩子将来与人交流产生一定的障碍,还会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利于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本文对初中语文学困生提出的建议,希望教师以及家长能够从中接受建议、受到启发,今后能够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孩子学习语文,矫正孩子学习的不良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这一学科的魅力,塑造自己的能力,为今后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教师也能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三凤.如何促进初中语文学困生获得成功心理体验[J].读写算(教研版),2012(18).

[2]薛辉,程思傲.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3).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学困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与同学交流较少,由于某一段时间对语文的学习链断裂造成了后来的语文成绩较差,学习起来很困难,因此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恶情绪。他们由于语文学习的困难造成了学科发展不平衡,长此以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必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对语文学困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相关人员能做出一些有利的参考。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一)个人原因。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个人成绩的差异并不是由智力决定的,虽然每个人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能力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并不明显,相应的,这个时候打好语文基础,升入高中、大学后语文也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但是在初中生中,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在高峰期,这个时候一旦语文成绩出现偏差,他们就容易对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学习语文从而放弃语文,甚至开始厌恶语文,陷入考试成绩低――不学习语文――厌烦语文――考试成绩更低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同时,语文学困生上课的习惯也不太好,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缺乏必要的上进心,一旦考试失败就进行自我否定,缺少自信,这些都是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失败的个人因素。

(二)家庭原因。有些语文学困生因为出生在知识水平较低的家庭,家长的思想层次、知识水平有限,认为语文学习并不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无动于衷,漠不关心;而有的家长却急切地望子成龙,可是却缺少恰当的方法,盲目地给孩子增加学习任务,请家教、报辅导班,无端增加学习的负担,以致孩子在重压下厌学;还有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忽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对其学习情况毫不在乎;再有,某些家长自身的行为不良,自己的孩子耳濡目染,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些家庭的状况虽然不同,但他们对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关注、指导孩子,最终使孩子成为令老师家长头疼的语文学困生。

(三)学校原因。在学校的学习中,老师一般都是比较偏爱学习好、品行好的学生,所以在语文学困生的眼里,老师对自己都是漠不关心的,无论自己怎么样,老师都不会责怪或者关注。正是老师的差别待遇,让学生更加厌恶语文的学习。在学校中大多是奖励学习好的同学,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既没有惩罚也没有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动力,造成学困生现象一直没有改善。

二、矫正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提高自我认知,增加自信。关于学习,学困生的自信很重要。因为对自我认识不够,以为自己的能力就是现在这种程度了,从而放弃自己,放弃语文学习。要摆脱这种困状,学困生首先就要树立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学好语文,只要自己努力学习语文,那么成绩一定会有起色。而且努力发掘自己对于语文方面的亮点,比如自己的记忆力很好,古文背诵能力强;或者是对字、词的理解能力较强,每次学习的新生字自己可以很快掌握;或者是想象力丰富,文字创造新颖独特。通过发现自己在语文方面的闪光点,逐渐树立信心,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改变自己语文学困生的现状。

(二)教师引导关怀,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对语文学困生的指导作用很重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加注意,尽量多与学困生沟通,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他们的问题多加关注,耐心解答,当他们求助于教师时,要考虑到他们比其他同学的基础差,指导时应尽量讲解清晰,多从基础着手,不可有歧视、烦躁等情绪。要让学困生知道老师一直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指导教学,感受到老师对学困生的人文关怀,学困生在这种教师“温暖”的关怀下,就会积极上进的学习语文。

(三)广泛阅读,体会语言文字的应用。语文学困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培养自己广泛阅读的兴趣。阅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品行,陶冶情操,坚持阅读可以锻炼人的耐心,这对学生培养集中注意力有很大的裨益。同时,阅读还可以使学困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语文语言的魅力,体会字、词的用法结构,对于作文引用语句、综合阅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都有帮助。在语文学困生中开展阅读活动还可以让他们感受语言的古典美,增加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劲头。

三、总结

对于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发现和纠正是极为重要的,学生的偏科尤其是语文学习困难,不仅会对孩子将来与人交流产生一定的障碍,还会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利于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本文对初中语文学困生提出的建议,希望教师以及家长能够从中接受建议、受到启发,今后能够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孩子学习语文,矫正孩子学习的不良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这一学科的魅力,塑造自己的能力,为今后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教师也能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82-01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学好语文能够提升学生的气质,锻炼学生的思维,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初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打得好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自学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当前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反映自己不知道如何学好语文,因为语文知识性比较琐碎和庞大,并且没有固定的答案,这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语文。本文就初中语文学习浅谈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好自身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培养自身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自己在兴趣的带领下走进语文的世界。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除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努力发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这一点,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课,并且及时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被动听课的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带来了阻碍作用,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并且不断积极思考才能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做到积极、主动,并且要敢于发表自身的观点。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的自由言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态度决定一切,及时端正语文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也占据很大的比重,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认为语文就只需要简单的记忆和背诵,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上课时没有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来对待语文学习,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过比较被动,这样的学习态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和用处,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保证正确的态度。此外,学生自身也要明确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和影响,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语文素质、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三、抓住学习的机会,增加阅读量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了丰富的阅读文本和文本类型,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学好教师上课所讲的基本的知识点外,还要抓住阅读的机会,通过阅读来丰富自身的见闻,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笔者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尤其是阅读的机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语文课堂意外的丰富世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建立语文学习思维

无论做什么事情,掌握正确的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要做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没有什么方法,只要多背一下就可以,在这种学习观点和学习方法的影响下学生不可能学好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针对不同的上课内容和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上课过程中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能够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醒学生做到这一点,学生在课下针对教师的教学也要自己积极主动地总结,尤其是阅读,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做出不同的分析,针对语文基础知识,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做到尽量掌握,课下及时复习和预习,从而提高课堂上的效率。在课下,除了要多阅读文章,还要多做关于阅读的练习,通过做题和练习训练自己的阅读思维,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深意,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五、多与他人交流,吸收学习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做到多与他人交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找到学习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通过学生的语文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实现因材施教,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的交流,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与教师接近,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初中;衔接

【Abstract】The language discipline has utilizable, the humanity characteristic, the language is spirited, also has reading, to write two big requests, how to complete high,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engagement, enhances the student to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understanding, is a current big topic, therefore the teacher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he student to study the method the instruction, carries out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ruly, raise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Language teaching;High junior middle school;Engagement

初中生升入高一,很多同学常常有一种不适应感。这种情况也体现在了语文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好高中与初中语文的衔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思想上的衔接高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了 9 年语文,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升到高中后,发现高中语文与初中的差不多,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

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是优良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时期。告诉学生不要松气,要加强各门功课的学习,特别是语文的学习。其次,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对发展智力、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性,认识到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表达思想的工具。未来的人才需要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需要良好的写作技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语文学习的。再次,开讨论会,纠正对语文学科的错误看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2知识上的衔接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比初中阶段更系统、更复杂,但高初中的教材是统一的,高中的学习必须借助初中的知识。

2.1让每个同学对自己初中学过的语文知识,自觉地进行查缺补漏。

2.2可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初中语文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短期突击复习的方法,使学生回顾旧知识,系统掌握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2.3教师上课,应吃透教材,找准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点,做好听说读写的衔接,以旧引新,自然过渡。

3学习方法的衔接高中阶段是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或进一步深造打基础的时期,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很重要的。由于初中阶段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学生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知识,有些可能不太奏效。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改正语文学习方法中不合理的地方,使学生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等环节的方法。加强指导学习,使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适时举行语文经验交流会,使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中生自己占有的时间相对多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初中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再进行自学能力的提高。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预习的习惯、复习的习惯、摘抄的习惯、背诵名句名篇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编写提纲的习惯等等。

4写作上的衔接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文,在作文中议论成份较少。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完成复杂的记叙文和初级的议论文,也就是记叙文中要掺入议论,议论文中则要求表现出一定的思辨能力。由于议论能力差,许多在初中作文时有几篇得意之作的学生,到了高中却似乎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从以下着手指导。

①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短文的杂文、文艺评论等,将议论精彩的文句勾画出来,反复诵读。

②进行议论语言的训练。议论语言不同于记叙与描写语言,它有自己的词汇系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实相当数量的议论常用词语,力求形、义准确把握。其次要熟悉常见的议论句式。议论句式多是复杂单句或复句,它不象描写句、抒情句那样句式单一。

篇8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在于,语文是母语的学习与运用,其主要方式是通过语文实践而习得。正是语文学科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语文知识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教师,现浅谈几点初中语文知识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影响。

我们应该对初中语文知识教学树立正确、积极的态度:正视初中语文知识素养在整个语文素养中的独特地位,正视初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到高中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推动器,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催化剂。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是极为重要的,切不可一谈初中语文知识就色变。关键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初中语文知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1、初中语文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初中语文知识是学生学好初中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有深厚的语文知识作铺垫,就插上了语文能力提升的翅膀;倘若只强调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熏陶、感染,自然生成语文能力,其效率实在不敢恭维。我们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例进行说明:学生在小学开始接触了汉语造字的基本知识,比如形声字的有关知识,在初中作为自学板块进行进一步强化,这就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2、初中语文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感悟力和领悟力

语感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要件,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标尺。语感的形成途径多种多样,小学阶段在朗读、感受、体验、品味、交流和表达这些能力中已有雏形。初中语文知识和语感培养让这些能力更加成熟。比如,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对语言的领悟力就会大大增强,有助于形成语言的流畅感和形象感,为高中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初中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素养的内涵极为丰富,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属于语文素养,语文的学习习惯、方法属于语文素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也属于语文素养,文化视野、文化品位也属于语文素养,初中语文知识更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举一个例子,如果连托尔斯泰、泰戈尔、莫泊桑、莎士比亚这些文学大师都不知道,能说语文素养高吗?如果连《威尼斯商人》《鲁宾逊漂流记》《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世界名著一点都不了解,能说语文素养高吗?如果连唐诗、宋词都不知道是何物,能说他的文学素养好吗?这些文学文化常识就是初中语文知识的重要部分。所以,初中语文知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初中语文知识,才能达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实际上,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且不说它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就是在课程目标中也多次予以强调。比如,关于表达方式,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关于文学作品,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等等。从这些表述来看,课标很重视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既不能停留在小学阶段的浅易,又不能过于复杂,至于教什么,怎么教那又另当别论了。

二、对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知识的梳理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知识的内容比较广泛,大体包括:

1.语文基础知识,主要有

①词语,除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外,还有词语的构成方式:主谓、述宾、偏正、后补、并列;词语的感彩: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成语、谚语、格言、警句等。②句子:句子的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句子的构成;病句的类型及其修改;句式的变换;扩句、缩句、仿句等。③标点知识,着重了解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分号、省略号、书名号、破折号的用法和作用。

2.语法知识,主要有

①词语的分类:⑴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叹词;⑵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②短语结构: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③句子:⑴单句类型:主谓句、非主谓句;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⑵复句(限二重复句)构成:单句直接组合,借助虚词组合;复句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3.修辞知识,主要有

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引用等。

4.文体知识

①记叙文: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第二人称;记叙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方位顺序、事件先后顺序;记叙的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记叙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②说明文:说明的对象:事物和事理;说明文的类别: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科普说明文;说明的方法:列数据、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诠释等;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语言: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③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提出的方式:开篇直接提出、结尾总结提出、中间提出、用分论点的方式提出、蕴涵在议论过程之中;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或曰:例证法、引证法等;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议论的语言:准确、严密。④实用文体,常用的包括标语、启示、计划、请假条、留言条、介绍信、说明书、广告词等。

5.文学文化常识

①重要的作家作品。②课本涉及的重要的文学常识。③主要文学体裁的基本常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童话、寓言、神话等。另外还有古代有名的文学体裁,如赋、词、绝句、律诗、散曲等。④文学描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6.写作的基本要求

会写记叙文,其他文体可以涉猎,不做强求。

7.古诗文语言常识

①字音:多音字、异读字。②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下转12页) (上接13页)假借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④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8.语文学习方法性知识

①读书方法:朗读,默读;精读,浏览;跳读,速读;诵读等。②检字、检词方法: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等。③解读文章的方法:对话、探究、体验。④词语理解方法:借助词典结合语境理解;结合生活经验、自己的积累理解。⑤学习作品欣赏方法:联系时代背景评价作品的思想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⑥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

时下义务教育阶段高学段的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种不良的倾向:由于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口号是“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这些改革的过程中常出现有不重视初中语文知识教学,视初中语文知识教学资源于不顾,课堂热闹,语文知识教学严重疏忽。再者,到了中考时候,主要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中考几乎不涉及语法知识,连作家作品、修辞、篇章结构等语文知识也考的极少。这也给人以误导:初中语文知识不重要。

篇9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原因;解决策略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 ;初中、小学是下游,高中、大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水质好、水流宽。所以,上游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游的语文学习水平。因此,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初高中语文学习没有衔接好,问题是严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课标的差异

初中和高中的课标差异比较大,特别是新课改之后,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发散度大大降低了,对基础知识基本上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淡化语法、句法、技法。而进入高中之后,高中语文教材普遍是“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都比较高。这些都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之上更上了一个档次,完全由初中的“学而不考”演变为“又学又考”,凸显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新课标要求。

2.教学内容的差异

初高中语文课标的不同,自然造成教材内容、教法学法的差异。首先,初中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难度不大,语言又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容易记忆,教学进度可以较慢,对重难点可以反复讲、反复演练。而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大大增多,篇幅也有所加长,选文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深,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要求广泛,这些都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不可能像初中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去排难释疑。其次,初中语文由于中考不涉及语法,致使初中语文淡化语法,而高中语文,不管是作业练习还是阅读写作,都涉及语法,语法掌握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思维断层,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节奏,以致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形成学习障碍。再次,高中教学现在都讲求把课堂自还给学生,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重在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这与初中的语文教法学法是大相径庭的。

3.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初中,大部生学生习惯于围着老师转,缺乏学习主动性,不会去独立思考、不善于归纳总结。进入高中之后,有的学生仍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的学生还沿袭初中的思维方式,习惯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有的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产生了心理原因,表现在课内、课外不爱举手发言、不爱问问题,课内讨论气氛不热烈等,这些都抑制了学生语文的学习。

怎么解决初高中语文学习没有衔接好这一问题呢?我个人以为,教师、学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一要做好心理衔接准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先要明了初高中语文教材的不同和学生的适应能力的不同,从而摆正心态,不怨天尤人;然后,要做好万事开头难的准备,不急躁、不气馁,要学会理性对待、理性分析,注重衔接的科学性。二要做好知识衔接的准备。这一点可以以新生入学摸底考试等方式来着手,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三要做好学法、教法衔接的准备。教师要仔细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比较、体会两者学法、教法的异同,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改变,让学生逐渐适应新的学法、教法。

(2)学生方面。一要强化“角色”转换意识。要尽快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会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使自己具备较高的素质。二是要消除自身不良心理影响。进入高中后,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如不及时消除这些不良心理影响,就会直接降低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及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三是要学会自主学习,找准学习方法。要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主动实践探究中,找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使语文的学习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10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可见语言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无意地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积累语言的做法,和大家交流、学习。

一、在熟读背诵中进行语言的积累

1. 积累词汇。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为了能理解别人的思想,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明白语言的意义。所以,我们在学习语文中必须做到对词汇的积累。对词汇的的积累不但会写会、会读,还要理解词意,明白词性,并会正确运用。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在《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用“无边无垠”作口头造句。其要求是:请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运用“无边无垠”作口头造句,把该词语用于可能想到的各种事物,而造句的内容不得重复。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相继发言如下:我渴望见到黄土高原那无边无垠的麦浪。在无边无垠的草地上艰难地行进。无边无垠的宇宙,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全部奥秘……这种灵活多变,多向思维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技巧是值得我们在词语教学中借鉴和学习的。

2. 积累名人名言。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名人名言,或者警句良言。这种语言往往是一语中的,言简意赅,有深刻的意义或哲理。如果在写作中,能恰当运用一句名言或警句,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 ・ 托尔斯泰),等等。像这样的名人名言、警句良言,如果长期积累,不但能成为自己写作素材的资料,在写作时信手拈来,而且还会在背诵熟读它们的同时,让自己的思想受到感染,丰富了我们的情感。

3. 从典故中积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典故,而这些典故往往用一个成语或一句话总结。比如,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还有,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一代天骄、水落石出、负荆请罪,等等。记住这些典故,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还记住了这些历史故事,对我们学习、积累语言的深度上有了更多的益处,也让我们更加明白语言的重要性。

二、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语言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