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学习总结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学习总结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招生专业
复试内容
学科教学(思政)
1.提交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心得,以及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2.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科教学(语文)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数学)
1.提交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心得,以及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2.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学科教学(化学)
1.提交自己的一节课录像资料,并提交说课的课件;
2.工作以来的教学心得。
3.一份研究生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课题的初步设想。
4.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科教学(生物)
1.提交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心得,以及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2.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科教学(英语)
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地理)
学科教学(体育)
现代教育技术
本专业考生:
1.提交任教工作期间的总结。字数1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内容与收获。
2.提交研究生期间的研读方向和计划。字数2000字,说明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3.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跨专业考生:
除提交以上材料外,还需额外提交一份所在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学前教育
1.提交一份任教工作总结,3000字左右。说明任教一学期的主要收获、存在的主要问题。
2.提交一份研究计划报告,3000字左右。说明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3.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发表的学术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
1.提交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心得,以及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篇2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课 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必要和恰当选择
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生文化基础及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机、态度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偏低,“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课课时缩短,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这是高职思政课教与学方面存在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成都理工大学罗映光等曾在《简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一文中指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应注意内容的口语化表达、内容的选择性切入,方法的互动式启发,结构的承转式连接,讲授的形象化打造等。”通过长期实践经验证明案例教学是博采“众法”之长、比较综合的教学方法,与高职生学习心理及学习状态最为契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以突出启发性为原则,以有益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为指导思想,教师要从高职自身的特点出发,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体现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的本质。西方教育家洛克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前进。按照高职生学习心理及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靠一种教学方法或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方法是根本不现实的,而应该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材的内容有效地连接起来,使这些基本要素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并加以综合运用。只有通过案例教学,密切与高职生生活实际、社会现实生活万象的联系,建立师生双方的责任意识及使命意识,用较少的时间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
二、案例教学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案例的真实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案例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是对事件的描述,一般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就能见识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有利于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由于所选用案例一般源于实践,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及人们思想状况,有矛盾冲突及化解过程,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而且能引发他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自我命运的关心和追问。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基本是消化、内化了的知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迁移和应用,学生会感觉到学有所用、学即能用,因此可以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为抵达理论殿堂的中心做好了必要准备。
2.案例的启发性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它通常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这是成就学生主体人格的基础。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教师将思考、判断的权力还给学生,极大开发学生的潜能,开拓其思维和视界。为了独树一帜或发表独立见解,学生会自觉查阅资料、阅读教材、思考每个细节,通过讨论发言,学生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个性张扬,激发起被肯定的需要,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满足,调动了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有学者认为“精彩的讲演不如热烈的讨论”,案例教学对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有助于学生能力品质发展和民主作风培养。(1)在分析讨论案例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归纳、分类、综合、抽象等思维过程,要从大量的论点或论据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2)面对案例材料,学生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假设、论证,找到解决问题的多个答案和最优答案,要有统筹决断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3)教学案例中所出现的道德等两难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多元信息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反思的方式和能力。(4)在对案例的总结发言中,学生需要以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方法、立场观点,这会锻炼学生的逻辑及语言表达能力。(5)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必然有很多不同意见的争执和交锋,逐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公正民主、谦虚宽容等作风和道德品质。
三、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关键措施
1.提高案例编写质量。案例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收集、编写案例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学校首先应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制定完善的支持措施。高职开设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及课程不同特点开发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案例。比较好的案例具有一定开放性,便于打开学生思路,丰富学生思考角度:案例选取或结合一定社会热点问题,富有理论张力,具有讨论发挥空间。在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可多采用多媒体“视频案例”,改变传统案例的单一文本呈现方式,增强案例的形象性、感染力及信息密度。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深入灵魂,唤起良知,提升思想境界。
2.科学策划案例教学过程
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灵活的案例表达方式,但是也有共性和规律性的存在。案例教学的基本程序、规范步骤方面要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对案例编选、课堂讨论、总结报告各环节都要细致探讨。其实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要纵观全局、高屋建瓴。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教育意义,有争议的问题要使学生充分讨论、鼓励质疑,丰富对问题的认知角度。教师对课堂要有充分的驾驭能力,对案例教学内容准备充分,以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理论,对案例深度点评,不能停留在表面或就事论事。
2.有效整合其它教学法,深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是固定原理或原则的获得,而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要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广泛实践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研究式、情景式、体验式等方法,采用一批学理说得透、事迹讲得活、学生听得懂、时间用的上的经典案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才叫做“得法”。案例教学能够克服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动力不足的矛盾,有效实现教学内容“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实现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两课 实践教学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多年来在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理论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两课”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将“两课”的课堂搬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或带着“两课”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实践,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工作能力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的锻炼和检验,受到学生及社会的欢迎。
1 “两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实践的观点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两课”实践教学区别于课堂理论教学,它是利用社会实践空间组织的教学活动。开展“两课”实践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将先进的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同时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德的自觉性,锻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实践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研究性学习
“两课”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不是僵硬死板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而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面对繁杂的社会,要解决研究性问题,必须具有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综合知识。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各类方法,关注社会生活,以学科的多元化、综合化特质将教学成果进行整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1.2 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从而突出“两课”的育人功能
“两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实践过程,让认识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结合,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无固定的、统一的课程内容。除了学校提供一部分现成内容外,大多数学习的内容及问题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括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带有开放性。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社会上去寻找,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1.3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贯彻实践性环节是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的需要。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社会信息化使教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疑惑、问题更加纷繁复杂。“两课”教学只有深入社会现实之中直面各种社会信息,不回避学生疑虑的难点,才能在揭示规律中传道、在强化教育中授业、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解惑、在解惑中赢得学生,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其道德是非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1.4 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教改和创新能力,从而扩大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影响力
“两课”实践教学还是一个新的领域,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只知道教书,不了解在社会实践中如何运用所教的基本原理,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更不可能做到“精讲”的阶段。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学生对实践课程开展的热情及对得到教师指导的强烈愿望,也促使我们积极探索“两课”实践教学在新形势下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加大教改力度,加快创新步伐,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际效果,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思维,深化教学改革,丰富“两课”教学的内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2 “两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实践
我们在总结以往社会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式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1 制订实践教学的实施规划及方案
“两课”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同学期进行,课程教学班的教师负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指导的双重工作任务。根据所学内容确立实施规划及方案,寻找本课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选择课题的主要内容,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为本课题的顺利进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对学生应加强社会实践的培训指导,使他们真正明确“两课”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如何开展社会调查,怎样选择调查的类型,怎样联系调查的对象,怎样实地开展活动,怎样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怎样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从而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
2.2 强化教师责任感,认真研究“两课”实践教育教学
“两课”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要依靠教师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能有效地组织校内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对教学方法和规律有深刻的理解。深入研究“两课”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两课”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保证“两课”教师社会实践的先行,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
2.3 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实践质量,各点的带队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管理方法。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从实践中来看,选择较多的是小组学习形式,这不仅有益于个人发挥特长,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的快乐。为每小组学生联系1~2名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指导老师,这既加强了对学生的监督,同时也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方便。同时把社会实践与学生其他活动,如大学生社团、学生会等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实践作为学校学生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2.4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两课”实践教学的学习评价应是多元性、社会性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标准、主体的多元性。应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而专家、教师组成的评价指导小组应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在评价标准方面,灵活运用绝对评标,即标准参照评价,主要评价被评者是否达到实践学习的目标要求,尽量使用个体内差异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要慎用相对评价,对学生轻易进行分等、选拔与我们开展实践学习的目的是不符的。在评价结论方面,应是定性描述与定量统计相结合,因为在研究性学习中,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很难进行定量评价的。同时,要明确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即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这种价值观正是实践学习的核心价值观所在。
3 “两课”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将“两课”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将“两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工作、学生业余党校、学生下厂实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网络,还要积极地开设一些与“两课”配套的系列选修课。教学部门、学生处、团委等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应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事先制订合作计划,并积极予以落实。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技术条件,将“两课”实践教学推向网络,积极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2 探索建立稳定的“两课”实践基地
“两课”实践需要能够容纳全校四分之一学生的教学基地,仅依靠“两课”教师的力量去完成,无异于杯水车薪,还会影响教师投入专业指导的精力。学生每学年的教学实习、“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已使学院在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工作量,难以再腾出更多精力,而利用学院原有的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两课”社会实践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由于这些基地往往与学校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两课”指导教师依据基地的情况设定“两课”实践课的课题提供了条件,因此将这些实践基地打通使用、共享资源,不仅解决了实践基地的落实,而且也避免了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和行政管理脱节的问题。
3.3 切实加强对“两课”教师的素质培训
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两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只能来源于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只有系统地不断提高教师思想品德、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才能真正使“两课”实践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两课”的终极目的是德育,它需要整所大学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所以,即使是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即使是非“两课”的大学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教师的影响力,正面引导学生对科技采取正确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态度,使他们能够以科技为手段,为社会、民族、国家和全人类谋取最大的福祉,这样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才能和谐发展,“育人”工作才有望落到实处。
3.4 解决好“两课”实践教学的经费问题
由于实践课的课堂分布范围广,教学形式特殊,指导教师的交通、住宿等费用较大,必须有相当大的经费投入。作为常规的教学活动,学校必须有稳定的专项经费投入,如按参加实践课的学生人数下拨经费等,但全部靠下拨教学经费,运作成本巨大,难以维系。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实践教学与其他公益活动相结合,尽量节约教学成本。由于不同出处的经费有不同的使用规定,对教学的开展会造成一定限制,这就要求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简化手续,减少环节,给院系更大的自,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4 结论
通过“两课”实践教学,一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是加强了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使学生具有自我解剖、独立思考、独善其身的自主精神。三是可以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可以组织学生带着科研课题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有一定观点、能够指导实际的调研报告、论文和科学总结报告。“两课”实践教学是一种创新性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由于“两课”实践教学目前尚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组织落实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科类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实践途径研究(07SJD880021)
参考文献
[1] 刘铭钦.高校“两课教学”途径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 王翠.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3] 杨建辉.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