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优势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新媒体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新媒体优势

篇1

1 新媒体时代网络营销的特征

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有其区别于传统媒体营销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多点对多点的模式

网络传播颠覆了传统媒体中一点对多点的单向度传播,实现了多点对多点的传播。这种模式下的营销更加注重受众接受,注重受众的接受体验。正因如此,营销也由广播变为“窄播”,针对受众的需求,通过双重互动,为其量身打造适合其个性的服务。

1.2 点播模式

点播模式的发展是适应受众对内容需求而诞生的。这种模式有效地为客户呈现更多的传播内容,提升用户的黏度。

1.3 时空超越性

网络媒体超越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在时空上更具灵活性,而且内容承载量更多,传播途径更广更便捷,传播范围更大。这保证网络营销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更好地深入到人们需求之中。

1.4 双向互动模式

互动形式网络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网络营销中,可以通过诸多社交手段实现双向互动,促进信息的收集,保障信息的及时精准反馈。另外,网络上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不仅可以传播文字和图片,而且还能传播视频和声音,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具有交互性和趣味性,增加了营销看点。

2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模式

2.1 社交媒体营销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传播作用越来越凸显,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的趋势十分明显。在微博和微信上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商业号和营销账号,他们就是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属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营销。在这个平台上,受众也通过转发点赞等行为积极地参与到营销中来,相对应的则可能在营销中获得一定收益,这样受众又成了生产者,既能够有所收益,又促进了品牌的营销。

2.2 搜索营销

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举足轻重,虽然现在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搜索引擎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是搜索引擎在营销上仍然占据很大份额。通过搜索可以快速搜索到需要的信息,而在搜索引擎中的排位和关键词,则是营销的重点。企业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大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增加产品浏览量,或者寻找合作对象,使得自己的产品迅速成为耳熟能详的品牌。同时还能够进行持续的营销方案优化,不断根据市场情况的改变来调整营销策略,这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的常备手段。

2.3 视觉化营销

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突破3个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网络上观看视频,特别是年轻人,有部分已经不再开电视,电视不仅收视率下降,开机率都在下降。因此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营销是很好的营销策略,既能自由发挥,又成本低廉。而且最重要的是网络视频具有社交互动的功能,能够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很多消费者会通过分享行为来进行无意识的营销,有些甚至干脆就把广告拍成很有创意的小短片,其广告形式更加灵活多变。

3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的优势

3.1 减少企业的营销成本

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并不是新媒体时代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它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营销的整体花费。以往企业进行传统营销需要实物作为载体,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网络营销则减少了这一花费,新媒体营销则把这项花费降到最低。新媒体时代企业甚至不需要自己再搭建官方网站,只需要在已有的成熟的社交媒体上注册一个账号,通过免费开放平台不断地进行信息推送和资源共享,通过有质量的内容聚拢人气,吸引消费者。例如,在微博上建立加V账号,在豆瓣建立专属小站,在QQ上建立自己的品牌粉丝群,在微信上建立自己的公共号,而这些营销都是免费的。

这些成熟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虽然成本低廉,但是需要内容的支撑,可谓是真正的内容为王。只要传播的内容有创意或者对受众来说有价值,就有受众帮你进行继续传播。最重要的是,这些成本消耗只是在信息的一瞬间就完成了,剩下的传播成本都是由受众自己来承担的,这样就把受众变成了新一级别的传播者,这种传播效应呈指数级增长。从理论上来说,这条传播链能够无限延伸,呈现出爆炸式和病毒式的传播效果。

多点对多点的模式所造成的指数级传播是传统媒体所不能相比的,其传播效果也令人惊讶。这正是互联网营销的媒体,随着社交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就像六度空间理论一样,一个人认识六个人就能认识全世界,这样的传播速度是以往所有媒体都无法做到的。在当今金融危机的余威下,使用这种经济便捷的营销手段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3.2 提升广告创意含量

在新媒体传播中,数据库营销、病毒营销、互动体验、口碑传播、精准营销、事件营销等新型营销手段和广告模式变换花样出现。这其中的要点就在于创意,一个好的创意能够让新媒体营销发挥出一个广告公司的力量。一但有了好的创意,那么再通过有理有据的营销,积极促进受众参与和反馈,营销效果将大大增加。

创意是营销内容的关键,但创意的应用需要好的平台和人才。互联网上的信息爆炸一方面令信息冗杂,另一方面大量的信息也为新媒体营销注入了更多的元素,只要能够创造性地整合这些元素和信息,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创意经济的真意,因此创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和产品竞争中最关键的环节。

3.3 自主选择和有效互动

在新媒体产生如此巨大影响之前,营销主要是一对多的硬性单向度营销。网络营销使得消费者与企业的沟通更加流畅,互动效果明显,对企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具有显着成效。在网络营销中,更需要确定目标用户,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引导其进行自主选择,并在互动和口碑中获得品牌价值,使其品牌价值融合于口碑之中,变成传播源头进行扩散,使得营销效果倍增,这就是病毒式的营销。

但是,互联网的信息爆炸导致信息泛滥,人们无法辨别冗杂信息,决策成本不断提高,因此,简单的传播内容已经不适合网络营销的需求,应该让受众积极参与到营销规划之中来,变成营销病毒的宿主,与其一起完成整个营销过程。通过受众的参与,企业收集更多用户信息,实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让占据主导地位的消费者感受到自己私人化、精细化的需求已经被满足。这样的自主选择和有效互动能够有效提升营销效果。

3.4 链接用户,企业和用户共享利益

新媒体平台能够引导其中的用户参与营销过程,成为产品和品牌的传播者和营造者。因此,一旦企业与用户链接到一起,使得企业和用户实现利益共享,则营销效果会翻倍。

例如,APPLE公司的线上商城就是这样的例子。苹果公司的APP软件语言是开源的,苹果公司允许用户上传自己写的APP,但是APP需要由线上商城统一进行管理,其销售和下载都能够为作者分得一定的利益,而苹果公司的线上商店既丰富了品种,也获得了比例分成。这就是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双赢。根据2014年苹果线上商城的数据,目前苹果线上商城中经过官方认证允许下载的APP已经超过30多万,下载次数超过15.9亿次。就这样,苹果

靠开源软件的开发赚得不少利润。 企业为用户提供营销平台和营销推广,而用户则创造产品和内容,二者通力合作,实现利益共享。这种模式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多样性的前提下,还提升了用户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用户如此忠诚如此具有用户黏度的原因。最终,在用户的病毒式传播中,为其提供平台的企业成为了最大受惠者。只要能管理好一个平台,让平台良性运转,就能够聚集人气。新媒体的用户也乐于接受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给用户带来的参与感和荣誉感令传播呈指数级传递,甚至成为展现个性、实现自我的平台。可以说,企业在进行传播营销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大方地对用户的参与和贡献进行付费,这种物质激励将能够更好地提升营销效果。

篇2

2006年11月15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舰媒体东方卫视与新浪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首次深度合作。此举整合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掀起中国“传媒业大亨”合作的新浪潮。

网络媒体作为媒体的后起之秀,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凭借其多媒体、互动性、易于检索、海量信息、快捷传播等特性,已迅速成为新的强势媒体。以往,网络媒体很少与电视媒体达成深入合作,而东方卫视与新浪的合作,优势互补,进一步丰富了网络和电视媒体的内容。合作之后,充分发挥了新老媒体的优势,将视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采用新技术及新型传播理念与手法扩大传播领域和范围,打造出全方位资讯、多媒体沟通的服务平台。这俨然成为今天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中国传媒行业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也使更多电视媒体加入到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中。

而国内数字电视普及速度的迟缓,客观上也给新兴媒体的崛起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网民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电视观众增速放缓,为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作创造了条件。据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的消息,我国网民数量持续增长,到2006年底,全国网民数量达1.32亿,在美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宽带接入用户达5200万户。 而电视观众增加有限,根据CSM媒介研究数据,2005年,全国4岁以上电视观众数量达到11.9亿,仅比2000年增加5000万;平均每人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174分钟,低于2000年184分钟的水平。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新闻资讯和影视娱乐内容,传统媒体“我播你看”的单向、大众化传播模式正遭遇到互联网实时、互动、客户分层、按需计时等传播模式的挑战。

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联合,为网络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电视媒体拥有当地最权威、最丰富的媒体资源,拥有强大的创作编制生产队伍,几十年树立起来的声誉、公信度和影响力。强大的资讯来源,节目资源是电视媒体的有利条件,也使网络媒体增加了服务功能,极大丰富了网络内容。网络超文本链接新闻既是网络新闻传播的最大优势,同时又由于其容量大信息流快速传播导致了信息泛滥现象:如用媚俗新闻提高点击率,导致假新闻的传播等。这也是长期以来关于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孰优孰劣争论的焦点之一,与电视的合作,无疑能趋利避害,增强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同时,结合电视资源,网络还可以开办延展性栏目。如东方卫视首次举办的全国性选秀活动――《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等引起网民的热烈反响,网友纷纷参与互动,新浪娱乐全面配合宣传,该栏目首场比赛全国平均收视率就高达2.2%。

媒体的竞争形势也迫切要求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牢牢抓住各自的媒体特点,强强联手,实现优势互补。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联合有助于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多媒体优势,克服电视传播的诸多缺陷。电视可以增加图、文的背景资料等信息,改变视频传播的单一性。电视媒体作为当代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强大的媒体,其文化趣味的市民化、娱乐化倾向比市民化平面媒体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电视的播出框架陈旧,播什么受众接受什么,被动接受,选择性差。网络为单向传播的电视媒体提供了受众互动功能,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双向互动性。

在技术上讲,网络媒体无疑已经对传统电视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美国和欧洲,到2007年由有线电视公司和卫星公司提供的数字视频录像机(DVR)将进入三分之一的家庭用户,DVR设备将给用户类似于其在互联网上的体验和选择――用户可以随时观看节目。网民在家中仅凭一根网线收遍世界上所有电视节目的时代正在到来。ABC的视频新闻节目,其近景(如人的面部镜头)清晰得令人难以置信。以其高超的视频压缩技术和强大的硬件(视频服务器)支持,实现了视频流对带宽的最低要求,在网速极慢的情况下,仍能保障其网上观看的稳定性。在技术层面上讲,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融合共赢发展成为可能。

篇3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发展思考

作者简介:张范龙(1971-),男,朝鲜族。吉林省安图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长春广播电视台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技术或电子技术

三网融合发展是网络时展的关键,因为传统的传媒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和网络时代的发展,所以要在广电发展中融入信息化和网络化等相关因素,提升三网融合的发展进程。三网融合,数字媒体市场占有率得到极大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新型媒体涌现,所以对现有媒体的资源和技术进行创新,挖掘其科学创新能力,在此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求。

1三网融合发展的特点以及发展必要

1.1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加剧,媒体行业中新兴媒体形式逐步涌现,从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到现在流行的的网络媒体,在市场资源限额的情况下,市场参与的主体却逐渐增多,因而在此背景下三网融合的思想提出,主要是为了适应变化发展的市场,并在不断在落实中得到深化,为媒体发展找到新的出入。

1.2三网融合下的广播发展新特点

广播电视这类传统的媒体是通过信号对观众进行资源信息的传递。三网融合应用后,其信息服务已经把单一的业务转向文字、语音等综合性业务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节目。三网融合的实现过程,由专业网络转化为综合网络。性能的提升使资源利用率也得以发展,资源在选取和运用上也得到更多的优化。

2三网融合面临的优势和问题

2.1广播电视的优势

2.1.1内容资源的优势

三网融合以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平台更加广泛,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多,不再是单一的有线电视收费,其收费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有网络电视的收费、点播电视收费,多样的收费形式为电视台带来创收的同时,也促进了广播电视服务质量的提升。

2.1.2意识形态的优势

广播电视媒体是国家重要的宣传部门,具有公共服务和宣传的责任以及义务,促进事业和产业发展,因而具有双重发展优势。

2.1.3网络的优势

当前广电的宽带优势可以达到40兆-50兆,网络优势以及可管可控的优势是其发展的关键。

2.2广电存在的问题

2.2.1网络整合困难

广电有其网络优势,但是因为网络发展还不完善,所以有小、散、乱的情况存在,把散乱的小网整合成大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由于网络的地方格局形式已经形成,网络整合对地方利益产生不良影响,因而在整合之前要平衡各方利益。

2.2.2运营管理经验不足

广电系统是事业单位的运行体制,所以工作人员习惯固定的工作环境,但是媒体信息网络是不断发展变化,很多工作人员在稳定的环境中对市场形势预估不准确,因而运营能力不够,市场经验不足。

2.2.3视频节目内容模式类似化

节目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一个热门节目出现其他相似的节目争相模仿,观众对于这类没有新意的节目兴趣索然。

3三网融合下技术与发展思考

3.1综合媒资系统的建立

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方向是节目内容的更新,但是现在移动终端设备的增多,对固定的播放终端利用率较低,更多的人习惯运用电脑、平板、手机等新媒体终端收看相关节目,信息设备要求信息资源也得到丰富。比如,河北电视台已经开展独立的资源媒体建设系统,但这只是三网融合进展的一小部分。如果想要在资源媒体发展中充分的运用这些资源,投入新媒体的发展,整合分散的系统,完善媒资系统的功能,并且结合IPTV等播控平台、建设网络景观电视台,建成能够适应各类媒体资源的综合节目制作、播出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传输,并且可以运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推动节目的互动频率,提升节目的收视率。

3.2完善高清电视

有线网络电视的发展、高清互动电视的逐步推广、电信宽带网络发展让高清节目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制作、编播、播出等设备的高清化发展或者出现高清和高标兼容标志高清时代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标清也必将被高清所取代,这也是电视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因而,高清化的推进和发展,并加上高清节目制作经验的积累,高清频道是未来电视媒体发展的主流。

3.3IPTY平台的打造

IPTV打造首先要强化媒体属性,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中逐步实现综合发展。IPTV也称为集成播控平台,主要是广播电视在各种网络和应用发展的终端总台,技术平台的建设和把握、节目内容集成或者生产、对外合作媒体的的传输推广等各个环节的综合应用,新媒体的融入就要先对媒体属性做好强化,因而网络广播电台与IPTV等新媒体业务的智能定位、结构人员分配,资源运用调配等,都是为了网络媒体的新发展。现在很多电视台打造的真人秀节目,就融合以上相关内容,因为真人秀节目中很多时间是突发,所以不能实现有所设计打造具有新媒体属性的新媒体部门。在新媒体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是发展的尖刀、是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及基础;新的节目创意,新的内容形式是新媒体建设的主力军。媒体其实归根到底所有的节目宣传都是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新媒体主要代表新的技术引领以及新的节目形态。广播电视不但要打造新媒体,更要学会运用新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是新媒体实现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一要,加强电视台营销工作的开展,优质节目可以和电信部门写上进行优先营销宣传,积累用户,并且在营销的过程中,精化节目,给观众紧凑的节目流程,不要因为节目形式过于松散失去观众观看的兴趣。二要,局、电台、电视台的相关节目部门、节目编排和选定生产部门关注三网融合,并积极参与三网融合。

4结束语

三网融合在全球信息发展中有诸多方面,其中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不但能衡量一个国家的信息水平,还能提升国家媒体网络发展。我国在网络化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外延提供更多的机遇以及挑战,形成广播电视台发展的新形势。这对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发展前景,在改革中转变经营管理模式,运用长效管理机制,有效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和推动三网融合的开展;推动广电企业的的发展,完善文化链条上“大媒体”的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小苗.关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技术与发展的思考[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3(09):217-220.

篇4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信息共享;发展历程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49-01

传统的观点认为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站在水火不容、无法共存的对立面,也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在今后将失去价值,完全被网络媒体取代。相反,许多传统媒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勇于寻求改变,积极与网络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越发显现出新的活力。网络媒体也在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共享中不断发展,日益兴盛。媒体信息共享这一破冰之举,推动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共存共荣。

一、网媒与传统媒体信息共享基础

1.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对比。建立在现代通信技术上的网络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势。不同于传统媒体,传播速度上要受印刷、运输、发行等条件的限制,信息量上受到版面或播出时间的限制,尤其是在于用户联系上受到通信方式的限制,无法从受众处取得即时的反馈,用户由于联系方式局限,向媒体反馈意见的热情也受到打击。

同样地,传统媒体能发展至今仍然存在必有其合理之处。一般而言,传统媒体比网络媒体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这是由于网络信息真伪难辨,且信息者具有隐蔽性和私人化的而传统媒体都是由国家事业单位主管的法人机构。另外,传统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前,所以在受众基础上存在一定优势;从内容上看,传统媒体有着掌握专业媒体传播知识的编辑,信息内容更为深刻。就媒体而言,还是“内容为王”,毕竟受众最需要从媒体处获得的是信息内容本身;最后,传统媒体虽然缺乏与读者的交互,但是传统媒体品牌在网络空间上同样具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反观网络媒体,虽然交互性强的,但是缺乏组织性和专业性。

2.媒体间信息共享的必然性。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特点、各具优势。两者的互补性决定了信息共享的必然性。双方不仅仅只有竞争的关系,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更能是实现共赢。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一致性也为信息共享奠定基础。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基本职能都是一致的,都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二、网媒与传统媒体信息共享发展历程

1.汲取式信息共享阶段。汲取式信息共享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信息共享的前期阶段。实质上,在这种模式下,只存在传统媒体单方面的信息输出和网络媒体单方面的信息利用。在这个阶段,传统媒体刚刚面临网络媒体带来的冲击,希望通过以网络媒体为平台,尽可能地传播推广其信息产品,在第四媒体的包围下维持自身的媒体价值和在传播界的地位。而网络媒体则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虽然势头很迅猛,但毕竟“底气不足”,网络媒体并不具备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只能大量从传统媒体处获得专业的新闻信息,在网络平台上传播以吸引读者,扩大受众。

汲取式的信息共享模式的结果可想而知。传统媒体以非常低廉的价格甚至是免费向网络媒体提供新闻信息,促成了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日益增加,且受众的信息获取渠道逐渐向网络媒体转变。相应地,传统媒体不仅没有达到推广“信息产品”,获得年轻群体青睐,实现品牌和资讯跨平台传播的目标,反而白白流失资讯价值,引发生存危机。

2.跨媒体信息共享阶段。以开屏传媒为例,这是传统媒体与桌面媒体之间的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桌面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传播平台,通过自身的网络平台运营经验和商业模式为传统媒体开辟新的发行途径,在用户闲暇时间信息内容主动在桌面上显现,进行信息传播,传播范围更广泛,内容也更容易被接受。同时这种模式维护了传统媒体独立的品牌形象,在独立自主的平台上传播,而不是作为门户网站的某一个频道或者栏目。对于桌面媒体而言,满足了桌面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在使用其桌面时可以在闲暇时间获得快速的新闻资讯,了解讯息,如果有兴趣进一步阅读,还可以通过网络桌面进入相关网址深入了解,进行互动。便捷的信息获取功能,更加强了桌面媒体的吸引力。这种跨媒体的信息共享合作,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共存共荣。

三、未来信息共享建议

1.推进报网一体化进程。传统媒体转变资讯传播平台已然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媒体要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需要转变和网络媒体的信息合作方式。网报一体化是当前背景下发展趋势日益明朗的一种方式。许多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报纸开始通过“报网互动”的方式维持报社品牌,继续发挥影响。网报一体化进程不应停留在将报纸电子化,完全以报纸为主导,网站只是报纸内容的翻版的阶段,而应该跳出这种仅具有“象征意义”的模式,以报纸品牌为核心,真正作为一个网络的咨询平台来经营。例如,内容和更新周期上护卫补充,使报纸和网络媒体真正融合。

2.加快与新媒体的合作。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不再局限于在个人电脑用户间传播,手机网络用户同样成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且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信息共享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这个信息传播平台的优势,更新媒介形态,拓宽平台宽度。而关于如何利用新媒体,许多传统媒体已经进行相当多的尝试。如今各地的手机报业务也得到广泛的推广,手机平台的潜力可见一斑。

3.跨媒体整合共享。跨媒体的信息整合共享是指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双方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信息共享,信息不只局限于一两种传播方式,而是综合整合各种传播媒介,共享双方互利互惠,相互影响,实现共赢。例如广播电台在网络上开辟的互动性强的音乐点歌台,凤凰卫视和其他网站的合作互动,齐鲁晚报则将报纸、电视、网站、杂志、手机等众多信息传播方式整合,形成了“两报一网一刊”的立体化综合传播服务。

四、结论

由于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各具优势,存在互补性和职能的一致性,信息合作成为可能。为适应新形势下传播格局的发展,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应当实现信息共享,共荣共存。

参考文献:

篇5

网络新闻专题优势

网络新闻专题通常围绕某一时间内的特定主题或重大新闻事件,设定专题页面、栏目,充分运用文字、图片及多媒体音频、视频等表现手法,对新闻事件进行较全面、深入和多角度的报道。网络新闻专题吸收了传统媒体的多种表现手法,同时融合了网络表现形式。

网络新闻的专题强势是通过选题策划和内容及形式的有机组合实现的。网络新闻专题在选择主题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事先策划,主要用于可预见、可控制类新闻事件,如重大会议、文体赛事、年终盘点等。二是临时组织,主要用于应对天灾人祸等重大的突发新闻事件。如新华网的“东南亚和南亚数国发生地震海啸”(2004.12.27)专题。

网络新闻专题具有明显的“整合”优势。所谓“整合”就是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最终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如果新闻报道零散地混杂在“信息洪水”中,很容易被淹没,但通过网络新闻专题的形式整合报道,信息量、重要性、易读性和传播效果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一、内容的整合。专题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得益于对海量信息的筛选、整合。如新浪网“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专题中,内含“最新消息、我国同胞情况、图文报道、视频报道、各方反映、相关资料、滚动新闻、发表评论”等子栏目,不但提供关于海啸的最新报道、现场目击情况,还有背景资料、专家解读等。

二、编排手法的综合利用。各大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几乎都有效使用了文字、图片等常用方式,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在报道“印度洋地震海啸”专题时不但大量使用图片报道,还使用了“最新视频报道”,把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的优势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网络传播的特色。

三、网络新闻专题的特色是通过“平面视野+立体思维”综合体现的。由于网络数字化、超文本、超链接优势特征,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没有空间限制的顾虑,可以轻松搜索专题所需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利用,这使网络新闻专题成为某一新闻事件内容丰富、资料齐全的大型“资料库”。深度报道本是传统纸质媒体的强项,网络新闻专题则凭借“平面视野+立体思维”报道方式开掘了新闻报道的信息量和纵深度。网络新闻媒体具备超链接和海量信息的优势,综合了文字、图片乃至多媒体音频、视频多种表现手法,把复杂的新闻事件用多种手法进行立体化展现。这种既有新闻事件进程的纵向展示,又有观点评论的深度开掘,更有相关资料横向拓展的全息式、立体化的报道是网络新闻专题的独特优势,其带给受众最大的便利就是可以从多角度理解某一新闻事件。

当前网络新闻专题的美中不足

网络新闻专题在展现特色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足。

一、主题缺少策划。大多数网站的新闻专题都是“应急与跟风之作”,新闻事件发生后,再实施“拿来主义”,仓促从各家媒体剪切一些相关新闻消息,列几个栏目,把他们各自“堆放”整齐。这种跟风之作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自己的编辑思路,因此也就没有特色和思想。

二、编排缺少整合。目前可见的网络新闻专题除了几家大型网站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外,许多都不太讲究编排的整合。没有好的形式同样会影响内容的表达。

1.版面混乱。栏目设置单调,有的甚至只有“最新消息”“背景链接”两三个栏目。单调的栏目设置和混乱的版面安排都是阅读的大忌。

2.表现手法单一。一般的网络专题使用最多的就是文字和图片,网络在表现手法的使用上应比纸质媒体有更多的选择。

3.互动性不强。方便的互动性本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巨大优势,但是从网络新闻专题现状看来,这一优势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笔者发现,很多网站的新闻专题中提供的互动方式比较单一,更多的新闻专题甚至根本没有提供互动的园地。

突出网络新闻专题的整合优势

以4Cs理论为中心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中的整合传播的基本概念就是协力。与传统营销概念相比,整合营销传播提倡一体化、组合化、优化的营销理念,在传播模式上,整合营销传播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形成循环沟通,使交互双方在交换中实现价值增值。这一理论对于突出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如前所述,网络新闻专题的整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海量信息的内容进行有主题整合;二是对编排手法和问题形式的综合利用。三是构建传受双方的良好沟通与互动平台。目前,除了几个大型的新闻网站外,网络新闻专题真正做出特色的还为数不多。而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网站的新闻专题必须突出网络新闻专题的整合优势才能取得先机,赢得受众。突出网络新闻专题的整合优势需重视以下几点:

一、重视整合思维在专题策划中的应用。现在的新闻竞争已进入一个策划制胜的时代。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中常用的策划在网络新闻专题制作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专题的策划是“整合”的起步阶段,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可以预设议题、初步遴选内容、构思制作、预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问题的发生。整合思维贯穿于专题实施全过程,体现在对海量信息资源的遴选分类、提炼升华上,这种策划能不断完善新闻专题制作的细节,争取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应包含两个主要环节:主题选择的策划、专题制作过程的策划。选题策划中选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如果选题的范围很大,则应分为若干子题。如新华网年终系列报道“盘点2004”专题是一个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选题,它把大选题分成了若干个子题――首先划分为“时政、国际、财经、体育、图片、言论、娱乐、新华访谈”等子频道特别策划,然后在各个频道中细化、筛选各自的子题。其“时政频道特别策划”中的“回眸2004・海外中国人安全问题凸显”(2004.12.28)、“2004重大问责事故回顾”(2004.12.16);“国际频道特别策划中”的“2004中国外交新看点”(2004.12.23);“财经频道特别策划”中的“入世三周年,中国交给世界的答卷”(2004.12.12)等。因为有了一个统揽全局的策划,编辑思路变得清晰,选题不但具有代表性,而且具备了可操作性。

网络专题的策划还得充分考虑专题设立过程的各个环节,特别应把细节和可能出现的困难考虑周详。网络编辑应该初步形成独特的编辑思路,构思专题的基本构架。这一环节包括专题具体的分工,栏目、版面的设置与编排及相关资料的搜索与查找。

二、重视编排形式的整合利用。整合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网络传播的优势,以网络为平台的新闻专题,更应综合新旧媒体的优势,凸显自身的特色。具体来说,网络新闻专题对编排手法的“整合”主要包括:新闻来源、报道手法、编排方式、资料分类的综合利用与协调。

没有新闻采编权、缺乏原创新闻是网络新闻的最大“软肋”,这是网络无法与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进行竞争的“弱势”。但网络媒体并非无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新闻专题充分发挥其在新闻信息“整合”上的独特优势,以整合的优势弥补原创的不足。首先,可以在编排时,博采各大媒体中与新闻专题相关的新闻信息,再加合理剪裁。其次,网络新闻专题可以灵活运用消息、通讯、评论乃至网络调查等报道手法多角度、立体化展现新闻事件的过程。在编排与表现手法上,网络新闻专题还可以凭借其超文本的优势,大量采用文字与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进行传播。此外,网络新闻专题还可凭超链接和大容量的优势,配备丰富的“背景资料”,对新闻事件中的难点、疑点以及相关新知识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补充说明。通过有效“整合”,网络新闻专题可以使同一主题的新闻事件在空间和时间的延续性上充分显现自己的特色。

篇6

新媒体 传统媒体 整合利用

0引言回顾人类媒介传播史,从最初的印刷技术和报纸概念相结合形成了第一种真正的大众传播媒介到十九世纪中叶电子媒体时代的萌生,再到如今,方兴未艾的新媒体―互联网已经跃然成为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的“第四媒体”。新媒体在很多层面上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颠覆,但新媒体如果不依托于传统媒体的资源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整合、共荣共存,是中国传媒业内部竞争的基本格局。近年来,全国广电系统部门几乎都建立了各自独立的门户网站,但随着视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宽带用户的需求升级,原有部分依附于传统媒体的网站,面临着来自商业网站及其他专业网站的全方位挑战。如何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为宽带用户提供丰富的综合信息和视频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是传统媒体网站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的特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受众现状,两者的互补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充分结合两者的优势,探讨网络时代的媒体的发展思路。

1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1.1新媒体的定义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对于其界定,从侧重于新媒体的技术层面,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从新媒体的特点角度,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等等”。结合现有的各种界定,本文更倾向于以下定义,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等。本论文中所涉及的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平台。1.2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的三个特征综合对新媒体特征的不同论述,本论文认为新媒体有三大显著特征,数字化、互动性和个性化。这三个特点,数字化是本质,互动是表现形式,个人化则是一种延展。一是数字化。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成为当代各类新传媒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数字化沟通了信息业、电信业、大众传媒业三大领域,不仅出现了以往业务的互相交叉及“三网融合”的新趋势,而且出现了跨领域企业间的并购与整合。二是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传播行为中,受众是消极的传播内容的接收者,而新媒体改变了受众消极的地位,使他们成为主动的新闻信息搜寻者,并且同时具有信息的权利。三是个性化。由于技术的局限,传统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媒体受众只能被动地阅读被无差别复制的内容。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杰・尼尔森曾在《传统媒体的终结》里预言,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最终被网络媒体所取代。那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相互取代呢?2.1传统媒体的受众现状仍有优势大众传播由于其从点到面的信息传播方式,通常起着“权威”和“中心”的作用,这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传播方式的介质则有可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而有所变化。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虽然在目前仍然处于优势地位,但伴随着互联网传播优势的不断扩大,将对传统媒体来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挑战。由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还很低,如果从人们对各种媒体的选用情况看,传统媒体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有调查表明,电视仍然是强势媒体,普及率达到97%,互联网的普及率在大城市中可达到49%。然而,如果单独考察网民使用媒体的情况,被访网民平均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不到3个小时),已经多于看电视的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将近1个半小时),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忽视。2.2传统媒体的天然优势较难短期企及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而言实力尚存,它具有很多天然优势。一是权威的信息源。尽管网上信息已到了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大量的社会信息,尤其是重大的新闻信息掌握在传统媒体手里。二是经验丰富的采集能力。传统媒体拥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而新媒体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和时间成本。三是大众的认知度。传统媒体有多年的积累,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刚兴起的网络媒体要成为主流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2.3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更多是互补关系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当然存在某种程度的互相替代性,但是决不是简单的谁替代谁的问题,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替代,互为补充"的关系。事实证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互补关系远远大于替代关系。2.3.1服务的对象上的互补传统媒体较多地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它的受众对象相对来说是稳定的,网络的受众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来自于地球的各个角落。作为市场细分,可为新媒体定义不同的受众群,由传统媒体维持原有地域性受众,而由网络争取新的广域性受众。这样远近结合不但可以扩大受众面,还可以使两者的品牌交相辉映,形成更大的影响力。2.3.2在服务手段上的互补传统媒体提供信息的方式是把经过自己选择加工处理的信息推送到受众面前,而网络传播的特点则使得由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找出信息成为了可能。两种手段各有优势,用户既需要直观展示好的通用内容,同样也需要属于自己想找的内容。只有将这两种方式有机融合,才能达到更高的用户体验。2.3.3在传播形式的互补报纸、广播、电视更强调以媒体为主的传播,虽然近年来很多传统媒体都在视图创新用如选秀互动等节目吸引大量现场观众,但毕竟是有限的。而网络则是具备灵活传播形式的媒体,它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条建立良好的受众关系、增强传播效果的途径。

3整合新旧媒体优势,实现共同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绝非对立,传统媒体经营者的观念、思路和手段需要更新,新媒体经营者则需要传统媒体的经验和资源。大力发展新媒体,既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客观需求,又是传统媒体做强做大的内在要求,更是应对激烈的媒体竞争的有效对策。于此同时,传统媒体在同新媒体的竞争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形成了与新媒体的局面。当新旧媒体未形成根本的利益冲突,并且需要互相利用各自的优点时,整合传统媒体优势,打造新媒体平台就变成了现实。具体地,对于宽带视频互联网条件下的传统广电媒体网站,一方面要“依托母体”,从传统媒体获取其它网站所不拥有的品牌价值和内容资源等优势;另一方面要“超越母体”,迅速转型为有竞争力的网络新媒体,整合政府部门、宣传机构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建设具有广电特色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4结语综上所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是必然的,新老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媒体经营的必然趋势。整合传统媒体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可盈利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将成为传统媒体网站提升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媒体整体优势,积极应对挑战,这是制胜于网络媒体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要发挥资源的优势,并积极学习借鉴新媒体的新思维新特点,形成优势互补,市场细分,实现共同共赢发展。总之,整合传统资源优势,打造可支持各类盈利业务模式的技术支撑运营平台是新媒体在视频互联网时代竞争的利器,也是广电网络新媒体品牌化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顾晓燕.网络视频是否会取代传统电视――基于媒介取论的分析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1).

[2]郑立荣.关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应对困境的几点思考

[J].科技与企业,2013,(07).

篇7

——中国新闻代表团访美考察报告

2012年5月6日至11日,以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美国。代表团在美期间访问了《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彭博新闻社和美国之音等媒体的新闻网站,参观了雅虎、微软等网络公司,考察了美国新闻博物馆,同美国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有关机构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了美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总体来看,美国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点击率不断上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社交类媒体异军突起,以脸谱和推特为主导的社交媒体引领了信息传播的新风向。而传统新闻媒体则通过与网络媒体及其他新兴媒体开展合作,力图挽回颓势。美国新闻媒体行业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网络媒体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美国网络媒体发展特点和趋势

1、融合速度逐渐加快。作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新闻传播形式,而是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及其它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向“全媒体”方向发展。如雅虎公司已经开始与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进行合作,利用其优势,找到受众的关注点,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而谷歌公司也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携手,利用主流媒体新闻内容的优势,通过自己的技术平台加以整合,为受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2、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媒体注重与受众进行互动,除提供新闻之外,还提供快捷、有用的服务性信息,这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比如美国彭博新闻社汇集了全球各地的分析机构和预测机构的数据,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为全球30多万用户提供终端信息服务。而这些终端信息既包含了宏观、微观经济数据分析,相关产业、行业数据分析,还包括有关公司、企业的数据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彭博新闻社的记者也可被称作信息搜集者。“用户生产内容”是网络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受众的需求决定了网络媒体的报道内容。

3、传播技术不断创新。无论哪一家网络媒体,无论其推出了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归根结底是技术创新在推动着网络媒体向前发展。谷歌和雅虎的搜索引擎曾带来网络传播的大变革,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轻松链接到各大新闻网站;同样,近年来兴起的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可以说引起了网络传播领域的海啸,美国超过90%的报纸允许读者在脸谱和Digg等社交网站上分享内容,这与传统报纸被传阅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语。互联网已进入到Web 3.0时代,网络传播技术的创新决定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方向。

4、对传统媒体仍有依赖。美国的网络媒体十分注重如何更好地传播新闻内容,而在新闻内容的提供方面,传统媒体仍占优势。虽然美国绝大多数报纸的发行量在不断下降,但是报业帝国的地位依然稳固。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议题的话语主导权仍牢牢地控制在报纸手中,报纸仍然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第一媒体,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社区,传统媒体通过提供详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信息赢得了大部分受众。美国学界、报界的普遍看法是,在今后20年内主流报纸对网络媒体仍有较大的影响。

二、对我们的启示

1、重视网络媒体的巨大影响。据统计,美国国内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包括雅虎新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在线、福克斯新闻、纽约时报网站等,这些新闻网站对受众有很大影响力。而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也以开放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传播范围也深刻影响着广大受众。从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看,我们应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发展,积极予以引导。

2、提高网络媒体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使媒体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网络媒体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就是这个数据库的信息采集者和维护者。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生产信息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篇8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现状及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123-02

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体现在传播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广泛性和全球性、开放性、丰富性等,这些优势是基于其自身特性之上的。

一、何谓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基于新的数字和网络技术,使传播更加精准化、对象化,具体形式如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IPTV等。

国内外有一些较为典型的新媒体的定义。对于“新媒体”这一概念的定义可以追溯至40多年之前,1967年戈登马克最初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之后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中再次提到此概念。“新媒体”一词就这样在美国普遍开来,很快扩展到全球。

一般,将“新媒体”这一概念作两种界定,分为广义与狭义。“新媒体”的广义定义为:通过运用网络数字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宽带局域网、卫星和互联网、等渠道,通过手机、电脑、电视作为最终输出终端,向使用者提供语音数据、音频、在线游戏、远程教育、视频、音频等合成信息及娱乐服务的全部新型传播形式与手段的总称。“新媒体”的狭义定义即为“新兴媒体”。

二、新媒体新在何处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新媒体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内容方式的转变、传播语境的变化、传统话语权的解构与转变。新媒体的“新”体现在在以下几点:

(一)全方位的数字化

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数字化传播方式。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必然将改变人类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即人类的生存方式。”“当无数产业扪心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前途将如何’时,事实上,它们的前途归根结底要看它们的产品或者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而新媒体就是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过程,将所有的文本缩减成二进制元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的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

(二)互动性

提及新媒体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但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新媒体以其新兴技术新兴,特别是互联网,可以连接网上任一用户,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之间无障碍沟通交流。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受者极易进行角色转换,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使受众可以畅所欲言,及时反馈,使媒体得以与受众在互动中同声同气。

(三)个性化

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这种新媒体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令信息的传播者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受众也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操控权,受众可以运用新媒体选择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制信息。所以,新媒体的时代是一个“受众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媒体中具有“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寻找和制作信息的用户,这是一个基于用户个人建立起来的双向交流的系统。

三、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优势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于1969年起源于美国,经历了从军事运用到全面商业化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列文斯通提到:“网络带来的新气象,在于它结合了互动性以及那些对大众媒介来说是创新性的特征:没有限制的内容范围,广大的受众规模以及表现出传播的全球性本质。”网络作为新媒体有其自身优势:

(一)交互性

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多人对个人,个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使用网络上寻找信息的活动,例如浏览网页和远程通信等;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如电子邮件;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少数人、个人对多人的同步传播,例如网络在线闲谈、多用户游戏等;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如新闻讨论组、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在第一类中,用户只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而在后三类里,用户很有可能是信息的者或交流者。由此可见,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最突出的变化即为“受众”不仅仅是指大众,也可能是个人,“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者。

(二)分众性

互联网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引起了用户分化。它将目标受众按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专业程度等标准划分为一个个群体,从而有针对性为这些不同的群体提供信息服务。所以说,这是具有小众化倾向的传播。由于媒体生存与发展必然与受众群体数量密切相关,所以每个受众群体仍然保有一定数量。

(三)复合性

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突破了传统媒体传递信息的单一性,互联网传递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它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完全融合。其复合性也充分体现了传播形态的多样性特点。它将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基于一体,其形式的多样化是前所未有的。它将各种接受终端,各种传输渠道,各种信息形态整合一起,从而保证用户可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终端进入新媒体网络。

四、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现状及问题

互联的迅猛发展给信息传播乃至生活带来新的景观,更是将传媒行业带入一个崭新时代,但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也日益成为焦点问题。目前我国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为:第一,网络新媒体已经相当普及。网络新媒体所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信息数量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数据显示,传统媒体每日传播的信息量不到网络的四分之一。网络新媒体的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且逐年扩大。其次,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支撑比较成熟。我国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硬件技术较为成熟,尤其是在通讯领域,可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媲美。

但是,网络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第一,我国网民数量激增,但分布不均。调查显示,城市网民,尤其是大城市网民是主力军。知识、信息之间的这一鸿沟将会变得更宽而不是更窄。第二,网民素质良莠不齐。网民拥有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此类言论自由随意、导向不明,甚至部分网民热于揭人隐私、制造谣言,而导致偏激和非理性、盲从与冲动。第三,虚假信息多。目前,网络上频繁出现一些虚假、低俗等有害信息给构建健康文明网络造成了极坏影响。

五、小 结

网络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等特点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愈加多的个人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力军,不再单纯的是信息的消费者和使用者,更是主动参与其中的信息生产者与创作者。目前,网络新媒体发展出现新形式,更需要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把握舆论主动权,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使网络新媒体发挥优势、健康发展,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Merril Morris and Christine Ogan:《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1996.

[2]卜卫.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1998(4).

[3]官建文.新媒体需要新“把关人”[J].对外大传播,2007(1).

[4]席伟航,霍志静.政府参与新媒体管理的动因和原则―――以互联网为例[J].中国记者,2006(2).

[5]白榕.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新媒体与新媒体应用管理研究,2009(9).

[6]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

[7]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

[8]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

[10]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11]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J].广告大观,2006(5).

[12]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3]邢长敏.论新媒体定义重构[J].新闻爱好者,2009(10).

[14]陈刚.新媒体与广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5]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

[16]匡文波.新媒体是主流媒体吗[J].国际新闻界,2011(6 ).

[17]郭平,樊亚平.数字化对媒体内容监管的冲击和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7).

[19]刘文章.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局限[J].新闻世界,2009(2).

[20]高佳义.发挥网络传播优势提升国际传媒竞争力[J].魅力中国,2009(8).

[21]仲志远.网络新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行业已经正式被官方认可。按照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2007年底联合下发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

互联网视听节目作为网络媒体中的新型传播方式,它符合网络媒体的公共定义,即以网络为传播载体,通过视听节目形式来进行个人、公共或商业行为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这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呈现出了异军突起的趋势。最直接的体现是,互联网视听节目市场整体规模在迅速扩大。由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视频点播/直播市,场营收规模达到8亿元。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预测,2010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4亿元。

网络视频的传播模式

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速度缘何如此迅速?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模式体现为一种多维的复合传播,因而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这种复合的传播模式体现在媒介形态、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方面。

在媒介形态上,互联网视听节目融合网络媒体的时空特性与广电媒体的视听特性,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中每一个成员可以平等地共享网上信息,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计算机,只要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获取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信息。网络媒体让受众感到了空前的平等与民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享受与权力。

广播电视作为次于报刊媒体之后出现的电子媒介,第一次将信息传播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广播电视媒体兼具声画结合的视听特征,直观生动的视听传播形式天生具有吸引受众的魔力。

在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中,新媒体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兼容旧媒体的既有特性,互联网视听节目从媒介形态的本质上讲,仍属于网络媒体。但它既具备网络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又融合广电媒体丰富表现形式的视听特性,因此是目前为止最具复合性的媒介形态。

在传播主客体上,互联网视听节目汇合“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和“点对点”的长尾特性,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从主体到客体,是一个“点”到“面”的过程。传统大众媒介机构这个“点”,向受众群巨大的“面”,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着“面”的不断扩大,而使成本不断降低,收益则随之不断增加。“点对面”的最佳传播效果是“点最小,面最大”,这符合传统媒体所属工业时代的经济规律。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长尾理论”取代以往的“二八定律”成为新经济时代的规律,长尾上不显眼的传播主体,也能对应数量庞大的传播客体。因此,互联网视听节目在传播信息时,两头都是个性化的独立个体,基本的传播结构是从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到另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当很多人关注到同一个事件时,这些独立的点,将自主地汇集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面。

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主客体,一方面具备“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另一方面更多具有“点对点”的长尾特性。前者如新浪网的播客,借助于具备强势传播优势的门户网站这个“点”,力图使更多的人能看到播客内容,形成更大的“面”。后者更多表现为垂直网站,例如视频分享网站、各种专业论坛、影视类网站等,受众群为各种小范围的共同爱好者,网络视听节目到受众群的传播过程为典型的“点对点”传播。

在传播方式上,互联网视听节目结合单向传播的即时特性与互动传播的反馈特性。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单向传播,即新闻机构向受众传播,而不能即时接收受众的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缺少公开就信息发表意见的途径。传统媒体由于“单向传播”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因素导致了反馈渠道的微弱,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沟壑无法填平。

互联网在传播方式上的“先天优势”就是互动传播,即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受众可以直接进行信息反馈。网络视听节目在上传至互联网后,受众即可在第一时间内看到视听信息,同时即可发帖留言,进行有效及时的反馈。互联网视听节目结合了互联网和传统广播电视两者的优势,将互动传播与单向传播的优势结合,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传播内容上,互联网视听节目整合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个人媒介的原创性。借助于互联网,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空间将大大扩展,任何级别、任何大小的电台、电视台都可实现全球范围覆盖;广播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将得到弥补,受众可随时点播,自主选择收听、收看、复制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具有专业水准的视听节目,将不局限在电台、电视台这样的平台上,受众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能获得。

网络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原创空间,尤其是个人播客的出现,使得网络的原创性优势得到了升级。原创的网络视频需要摄制人员亲自赶赴现场,这更加突出了原创性,同时也增强了其个性化程度。

在传播内容方面,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由传统影视的专业机构制作发展到草根类个人网民短片制作的大量涌现;在平台形态方面,网络视听节目的展现从传统面向用户单向点播平台,转化到用户互动分享为特征的播客形态。因此,互联网视听节目既具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又具备草根时代所需要的原创性和个性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网络视频的产业价值链

互联网视听节目因其复合传播模式而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在给公众增加通过在线视听形式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还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要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视听节目新产业必须建立新秩序,形成可循环的产业价值链和健康的生态系统。

篇10

网络与手机媒体相对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其及时性和互动性。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突发事件时,电视越来越难以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因此在传播的时效互动性、草根特色等方面,新媒体的新闻报道具有电视新闻不具备的优势,而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长期积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网站、微博论坛等信息的来源并非全来自于专业记者,碎片化的信息并不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需求。由于“把关人”制度的相对宽松,信息传播的过度开放,导致充斥其间的新闻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新闻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新媒体由于没有新闻采访权,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多来源于传统媒体,暴露出其无序化、碎片化、浅薄化等先天缺陷。而电视新闻依靠其强大的背景和资源,在报道的真实性、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主流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占据着垄断的地位,在公众中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这是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相抗衡的重要砝码。尤其是在重大时政新闻、国际新闻等报道中电视新闻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加息资讯、个税改革等等,电视新闻能够及时采访到政府相关部门,发出权威的声音,其权威性和公信力使电视维持其内容的强势。

跨媒体融合,借力新媒体

“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新媒体传播对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不断丰富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也反过来不断推动着媒介融合的进程。”①电视新闻应学习网络媒体的开放性,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由传统媒体提供内容,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发挥综合协同效应的跨媒体融合是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充分借助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加速媒介融合,综合利用网络、手机、电视等多种传播渠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电视新闻仍将有自己的受众市场。一方面网络电视台是电视和网络技术接轨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电视也可与报刊、网络联动,电视新闻可以办《有报天天读》,也可以播报网络等媒体的新闻内容,不仅可以使用DV的视频,也可以使用手机视频、手机照片等种种媒介获得新闻内容,并以专业的把关人进行专业解读与传播,从而强化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力。凤凰卫视的《网罗天下》每天为观众搜索全球各地的网站和论坛上有价值的信息,展示网民意见,节目基本上只有两个主体:主持人、网页。它超越了简单的短信和网络互动,带来了全新的电视新闻发展思路,从海量网络信息资源中搜索有价值的资讯分享给电视观众,满足一些习惯于被动性接受的群体。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开通微博与观众交流互动,关注观众在微博上反映的信息、问题,吸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成为栏目和观众交流的良好平台。同时《都市现场》还推出了网络评论员板块,和网站合作,表达媒体观点,引导舆论导向,传达民情民意,将新闻评论的宣传功能直接融入节目之中。

推进新闻直播日常化

直播报道是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它淡化后期编辑,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声画同步的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及富有悬念的过程,将“现场是电视的本质”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在目前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要守住自己的一方阵地,推进直播常态化是必需之举。近几年央视对全国“两会”、神舟上天、汶川地震等大事件的直播,以快速反应实时传播新闻,展现了电视新闻视觉化的传播力量,发挥了电视新闻舆论导向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信号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每一期的《都市现场》中,都会有一个直播连线的小板块即时播报正在发生的新闻,这是新闻时效性的具体体现。大量的、日常化的电视新闻直播可以极大地提高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以声像文字全息的优势充分张扬直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