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基本特征 发展中国家 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及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它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企业全球化
跨国公司既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全球化的发展使跨国公司的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竞争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兼并现象比较突出,并呈现出两大突出特点:规模大;兼并数量多;涉及金额巨大。这种企业的兼并浪潮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广度上讲,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球;从深度上讲,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同时,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深层次上的通过投资设厂,在生产领域里、在生产过程中把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方式,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在各项国际经济指标中是最高的。另外,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已成为贸易之外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又一重要纽带。
3、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表现在: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使各国交流产品的必要性大大增加;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扩大国际贸易规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贸易全球化;便捷灵活的贸易方式和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促进了贸易全球化。二战后,国际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二战后相继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大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全球化还只是上世纪末的事情。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不同制度国家的共同体制,从而为市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经济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的解除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使经济信息在全球迅速、准确地传递,这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商业、金融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这一切使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加快,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作为协调和监督世界经济运行的国际性组织,其权威性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个契机,既可以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能够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如:1983―1987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年均42亿美元,1996年则增加到510亿美元,而到200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则达到900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十分之一强。
(3)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数额在增长;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增加。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有些跨国公司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
(5)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的各类经济区,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载体”,而且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6)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近10年来,国际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尽管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
总之,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为自身发展提供全球化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国内资源得到最为充分的合理配置;可以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加快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还可以推进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却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对本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1)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因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中呼吁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问题,努力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都要一定程度地让渡和共享经济,而这种让渡和共享实际上又是不对称的。同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有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国内产业,威胁其国内市场安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另外,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而成立的“超国家”的专门性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成约束,因此,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是国家将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3)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4)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破坏环境。而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资源浪费现象因此而相当严重,平衡的生态系统因此而遭到破坏,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而受到污染,社会负担成本因此而日益加重,从而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而问题的实质在于,发达国家现在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它们理应对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负责。
(5)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目前,24小时电子化交易的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在为市场交易提供更大便利的同时,也为金融界的不少投机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的畅通运行,使资金可以随时流向地球上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由于国际市场上巨额资金的短期套利,如果在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方面稍有不慎,将会带来巨大风险,墨西哥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都是最好的例证。
可见,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而复杂,各国都要从自身的战略高度,全面考虑本国的经济利益,综合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前景,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审慎对待,不可盲从。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2]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
篇2
我的基本观点是:一方面,中国经济几乎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分析,因为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相当强的可维持性。另一方面,要想对中国经济做科学分析非常艰难,因为缺乏基本前提。下面做点具体分析。
关于中国经济的可维持性之基本特征,大体有这样四点支撑:
1.巨国经济的东方不亮西方有亮。人口绝对数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现在近14亿;土地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经济规模世界老二,且要不了6-10年,无论情况如何,中国经济总量一定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老大。再看很多基础性实物产品产量,中国早已经稳稳地位居世界老大。所以,笔者这里放弃使用大国经济,而使用巨国经济。
2.梯度经济的东高西低但却“有补”。所谓“有补”即这种梯度的存在对经济发展的承接有裨益作用。对全部省市区做人均经济水平的GDP比较,中国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最大的达到7倍;扣除直辖市,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有3倍多。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由此形成了梯度经济,有所谓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之说,避免或减少了经济共振,也就减少了全国性的大起大落,在总量上比较稳定。
3.转轨经济的官府市场互相角力。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制度已经被市场经济取代,但实际上,转轨远远没有完成。代表计划经济的国家机关或官府与代表市场经济的市场或民间,还处于持久的角力之中。政府的集权依旧相当严重,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远没有完成。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多年,市场化程度不仅没有进一步提高甚至是徘徊下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中国改革还处于攻坚阶段,总体上可以说是半市场经济。
由于这种混合性体制,中国经济既不可能高风险、高创新、高质量地发展,也不可能没有发展、没有进步,似乎是各种力量的相持阶段,也许还要持续若干年。
4.回避风险过度求稳的历史经济。笔者想说的是,中国经济要想做些科学的分析,非常困难,欠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首先,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缺乏最关键的指标。就宏观经济来说,关键经济指标主要有价格、就业、收入等,其中就业尤其重要,是最核心指标。如果没有如此关键的核心经济指标与准确的经济统计数据,要做科学的经济分析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分析中国基本经济问题的一些基础数据缺乏可信性。比如现有的政府统计基本不考虑黑色经济与灰色经济。比如,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广义居民收入数据、经济流量数据、广义金融数据等,不仅官方体制内统计有水分,而且根本不包括普遍存在的黑色经济与灰色经济数据。
从概念上看,黑色经济是现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各类经济活动,但各国的划分范围很不同;灰色经济是国民经济中非正规经济或非正式的经济。黑色经济与灰色经济没有被纳入到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当中,没有独立地对外公布。我国目前处于发展转型的过渡时期,这部分经济规模应该相当大。有学者的研究资料说,中国“隐形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国民经济总量的10%以上,甚至还有学者认为这一比例可能高达15%以上,其总量按照2012年国民经济总量估计,可能达到5万-10万亿。显然,如果我们的研究和教科书根本不讨论这部分经济,经济研究还可能有怎样的质量?
篇3
一、整合教材,让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
现行教材,有其固定的课程和教学的方法论基础,并在编制过程中体现课程目标与实施的内在逻辑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不可以调整。
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有三目内容即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第九课就是要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是正确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所以本框题重点介绍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让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宏观的、初步的认识。上好本框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高中学生通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体验,从而会产生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的资源如何配置、市场秩序和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等问题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但是这些问题比较抽象、综合性比较强,使得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较大的困难,运用本课知识指导学习和生活存在较大难度。为此,教学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初步,宏观地认识市场经济运行的常识。
如在上这一框内容时,本人通过案例教学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大白菜”为例,把“当家菜――家常菜――伤心菜――舒心菜”贯穿于教材内容的始终。从齐白石的一首描写“大白菜”的诗猜一猜导入教学: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百蔬之王,何也。通过视频1播放《改革开放30年-那些与白菜有关的日子》,提出白菜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当家菜”之称,让学生重温计划经济时代资源稀少而使用的计划手段进行调节,比较出了计划经济时代带来的弊端,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紧接着播放视频2《迷你白菜》引出市场调节的优点,白菜由“当家菜”成为“家常菜”;随后播放视频3《多地大白菜滞销_菜农弃收经销商改行》引出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白菜成为“伤心菜”;最后通过一个公司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违约的场景引出市场秩序的重要性,从而展开如何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让白菜成为餐桌上的“舒心菜”。
通过整合教材,让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一案到底,始终以“白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创设情境,环环设问,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重组教材,让教学内容更有系统性
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但要关注教与学的顺畅性和可操作性,更要考虑知识阐述的系统性、问题分析的严密性、前后分析的均衡性。而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则应着重考虑便于学生学习,必须有助于学生围绕主题理清知识线索、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相互联系中更好地理解知识、方法的本质与价值。因此,必须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在教材的基本柜架内,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一定的重组和整合,融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形成合理、清晰、流畅的教学结构。
如“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教材单独放在最后一目上,本人觉得按教材上的话会割裂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于是就灵活地大胆地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大胆地把第三目知识即市场的局限性调上来作为第二点来分析,主要是考虑到从优点过渡到局限性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知识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还有是本课的情感升华放在“诚信”这个主题上,因此把情感升华放在课堂结尾时比较妥当。
三、生成教材,让教学内容更有时效性
生成意识要求教师把教材视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教材不是“圣经”,不应试是静态的、固定的、完全预设和不能变更的教学资源。具有强烈课程资源意识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熟悉掌握选择教学资源、精心设计问题、恰当组织活动等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紧扣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利用和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及时生成教材。
如讲到“市场秩序”时,通过一个公司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违约的场景,提出“如何评价公司的行为?”“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等问题时,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出学生对公司失信的憎恶,对受害菜农的同情,还提出了从国家角度提到要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及企业和个人要学法、用法、守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等措施。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篇5
同志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来推动。之所以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是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政府要自己改革自己,而改革自身必须要有大勇气、大智慧、大毅力。
政府转型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企业和老百姓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应该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主要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政府转型还要求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虽然被认识,但集中体制“能办大事”的认识误区依然影响深远。而科学决策和执行存在多种约束条件,如信息对称与否、利益取向是否“一致”、决策目标是多重还是“单一”的、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等等,不解决约束条件问题,很可能大事办不成,负面影响不小。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分散决策,政府存在很强的“集中偏好”,就难于根据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切实转变职能,反而会把不适当的决策“强加”给市场,甚至代替市场选择。这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篇6
一、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WTO准则,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迄今为止,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知道,世贸组织的最大特点,就是为各成员国政府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一套法律框架,即WTO准则,以便规范或约束各成员国的政府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行政法典”。而WTO各项准则的制定和调整,又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这就是说,各成员国政府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来管理经济,做到政企分离,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透明化,政府管理规范化与法治化。这无疑将涉及各成员国政府职能、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转变我国的政府职能,完善其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模式,就成了加入WTO后的一项紧迫任务。
与WTO的相关条款对照,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期的现有政府及其财政职能,的确有与WTO规则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在经济管理上政企职责不分,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自觉或不自觉的干预等现象,至今仍然在各级政府部门中不同程度存在;政府管理和政策制定上的不透明、不公开,以及重审批轻监管,办事程序混乱;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假冒伪劣泛滥,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存在,各种市场壁垒随处可见;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法治化水平依然较低;财政管理职能上的“越位”和“缺位”同时并存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诚然,转变政府和财政职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很短时期内就解决旧体制遗留的所有问题。当前可按照我们在入世时所作的承诺,采取轻重缓急的次序,首先解决那些急迫的、重要的问题。比如先清理整顿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取消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尽快清理和减少不恰当的行政审批事项,扩大内需,为实现投资、贸易自由化创造条件;继续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而努力等等。
二、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要求,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和财税环境
加入WTO的明显变化,除了政府及财税职能的相应转变以外,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市场化和经济更加国际化。而企业的市场化和经济的国际化,对政府行为的基本要求之一,则是必须为各类企业,包括外资与内资企业、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市场与投资经营环境。在这方面,改革和调整财税体制、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将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和作用。以税收为例,就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应该实现增值税从生产型到消费型的转变,适当调整征税的范围和力度;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将内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上存在的不平等待遇予以取消;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消除税制本身和征管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现象,以刺激民间投资增长,加大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力度;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和退税机制,逐步实现完全的零税率,渐进取消退税指标的分配办法,建立与WTO规则相衔接的关税保护措施等等。在财政体制上,对诸如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也需作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更好地直接面对经济日益全球化浪潮。
三、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和原则,改革和规范财政收支活动
党会议已明确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一是财政运行目标的公共性,即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组织国家财政活动的主要目标或基本出发点。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运行的基本取向,也是国家财政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边界或指导性原则。因为市场经济是由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实体,或者说是由多元化投资者、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组成的竞争性社会。政府包括国家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就是面向全社会并为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便为全国不同地区、多种经济成分、多元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投资及生产经营的公共性基础条件,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国家还应通过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或再分配,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促进全社会的公平分配,为社会公众福利的增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挥应有的职责和积极的作用。
二是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共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收入模式或财政收入来源,是以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为主体的,涉及的社会面比较有限,广大城乡居民几乎与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与税收无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收入,则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各市场主体、法人实体和城乡居民依法缴纳的各种税收,因此我国的财政收入来源同过去相比较,显然就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公共性。既然广大纳税人是新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提供者,那么,国家为广大纳税人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就理所当然了。与此相关联,国家财政支出的安排,也就主要集中于国家政权机构的运转、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和科教文卫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性支出方面。而且,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或发展时期,还应把满足这些公共支出需要的适应性程度或水平,作为组织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边界,以及衡量财政收支规模适当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篇7
当前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群体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不能合理选择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进而进行详细的分类,以供不同区域的林区选择适于本地发展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分类
1.前言
从近些年林业经济的发展来看,其不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贡献巨大。但是在林区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模式,对我国的林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是指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以及历史时期,包括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思路、所有制形式以及分配方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正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部分。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不但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战略、林业经济发展方向、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当地政府在选择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时应该考虑当地的林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与林业相关的政策与资源以及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现状等众多因素。
3.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
3.1依据资源配置方式进行划分人类社会从形成发展到现在一共经历过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以及市场经济三种资源配置方式,而自然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复存在,当前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而根据我国五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单纯的计划经济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把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应用在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出市场的配置潜力而且有效降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作用,通过这种配置方式可以实现优胜劣汰,进而达到公平交易的目的。林业的经营者也可以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依据市场来生产产品,不但实现最大利益而且降低了资源浪费。
3.2依据三大效益功能的发挥进行划分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组成林业经济的三大效益,依据三大效益发挥出的具体功能不同可以把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森林多效益综合发展模式和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发展模式。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一体化发展模式即德国林业发展模式,具体是指把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经济效益同时应用在每一个林区的经营方针;森林多种效益综合发展模式采用的是综合经营的管理经营模式,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的管理思想是“分类经营”,具体可分为澳新模式与法国模式。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把发挥生态效益的天然林与发挥经济效益的人工林两个类别综合起来进行管理,法国则把林区从木材培育、公益森林以及多功能森林三个类别进行管理;森林多种效益综合发展模式采用的是综合经营的管理经营模式,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目前瑞典、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这种发展模式。而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是当前我国林区较多采用的一种发展模式,把林区具体分为公益林、一般公益林以及商品林三种类别分别进行经营管理。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的缺点是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与社会效益,随着近些年生态出现破坏,我国林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由只重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并重。
3.3依据发展围绕的核心进行划分依据这种划分方式具体可划分为独立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参与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两类。独立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林业部门为中心,林业部门是管理与决策者,林木归国家所有,林业生产只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对林业进行孤立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把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公众利益分离,进而大大降低了公众对林业发展的关注。参与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林业经营为中心,林区的生产经营由林业部门与社会各利益群体共同进行,林木的所有权除了国有之外,还包括私有与集体所有,这种发展模式使林业发展状况与公众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进而促使人们密切关注林业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公众造福,而林业部门的角色也从管理决策者转变为促进者、指导者、守护者。
3.4依据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依据这种划分方式可以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以人为中心,基本特征是人统治自然,人们可以任意的向大自然索取同时随意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这种粗放型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眼前利益,对环境以及生态带来严重损害,使森林数量与质量大大降低。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注重对大自然的保护,同时注重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这种发展模式是健康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倡导并会获得长远发展的一种模式。
3.5依据开放的程度进行规划依据这种划分方式可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封闭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把林业经济独立起来,其生产经营过程不与外界系统进行联系,局限在其内部的系统中。这种发展模式的缺点是无法发挥出其综合效益。开放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把林业经济与其他经济系统相联系,注重利益的融合。此外,这种发展模式正在向全民化推广,与参与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类似。
3.6依据绿色的程度进行规划依据这种划分方式可分为非绿色、浅绿色、深绿色三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非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类似,这种发展模式由于对环境与生态带来很大破坏而不适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浅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把重点放在了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带来灾难的悲观态度,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深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综合起来进行发展,通过提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发展并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技术、体制、文化等门类的研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发展,不但满足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
4.结束语
总之,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关系到很多方面,比如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配置现状、区域社会建设现状、林业经济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严重影响。因而只有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充分了解,才能依据当地状况选择最有益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瑞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比较优势[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篇8
第一,《政治经济学》教材无需再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可以用上下册代替,上册可定名为经济原理,下册可定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为什么不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而用经济原理代替呢?首先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并不仅限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从18刁刁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用了相年的时间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创立了自己的经济学说,《资本论》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学的百科全书。马克思在研究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物资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作一些具体分析的话,可以说其中包含着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同时也就研究了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三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同时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所以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就研究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当然,这后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问题,绝不能仅看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如果将其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易于忽视其对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分析所得出的规律.易于使人们误认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从而把两个社会的经济问题完全对立起来,似乎资本主义的东西对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地方。其实,不仅马克思所阐述的商品货币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指导作用,就连他所建立的“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理论,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也是有意义的。其次,正因为资本主义本身也是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成垄断资本主义,并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同政治经济学诞生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同列宁形成帝国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也大相径庭。如果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则易于使人产生“过时论”的看法。学习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掌握它的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想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
为什么不定名为社会主义部分,而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代替呢?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和规律,但只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是一种科学的预见。‘现在社会主义已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不少值得认真总结的历史经验,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还需要很好地探索。同时,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而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建立起来的,按照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这并不是说马克思的理论不正确,而是因为具体条件不具备。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在我国特定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的新路子。
党的以来,我们党坚持了这一点,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扩展和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分析不能停留在对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用传统体制模式来解释社会主义,不能用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来看待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会表现某些特殊性,就是同一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某些差别,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有助于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有助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来探索社会主义的规律性。
第二,在内容上,在研究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更应注意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在过去的教材中,可以说着眼点放在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上,特别是社会主义部分更加明显。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不长,其本身的规律性还暴露得不充分,必然会影响人们在理论上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之过去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阐述,以至于显得苍白无力,只是几条干巴巴的规律,而且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又不一致,使人感到理论脱离实际,学而无用。这是否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关呢?譬如有人认为这与传统教科书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有关。我认为这不是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们对它的理解问题。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本身就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产关系的质的分析,也就是基本经济制度问题,这包括不同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它的产生、发展的规律。其二,生产关系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而且又总是采取一定的具体形式,这种具体形式就是现在所说的经济体制。它既从属于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在同样性质的生产关系条件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因此,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必须研究它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其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而经济的发展又总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离不开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其中包括微观经济的运行,也包括宏观经济的调控。
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对生产关系的概念理解得过于狭窄和抽象,对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内容,只注意到其对于经济制度分析的一面,因而在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面,也仅限于本质的分析,忽视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中尤为突出。这是不利于对理论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后来,随着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特别是我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以后,总结了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问题,逐步有了认识,在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中逐渐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现在,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深刻得多了,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所以在重新编写《政治经济学》教材时应增加上述后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样,无论是在上册对经济理论的阐述,还是在下册中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中,都应包括这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
篇9
(二)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本单元考点: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5、国家的宏观调控;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本单元的重点、难点:
重点: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难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坚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热点:
正确认识当前国有经济布局上的战略调整;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地位作用;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问题与对策。
四、考点提要
考点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主体地位(或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产品的分配方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两个方面。
1、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①含义:……
国有经济:……(主导)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集体经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如股份制、承包、租赁等。
②具体内容: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
含义
范围
作用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
③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第二、……
(补充:国有经济的控制力:A表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支配力;B表现在国有资产整体质量的增长力;C表现在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D表现在国有资产对社会资本的广泛辐射力和引导力;E表现在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支撑力;F表现在对社会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调控力。如:以中央重点抓的512户国有骨干企业为例,它们占国有工业企业总数一到1%,而资产总量则占55%,销售收入占60%以上,向国家提供的利税占85%)
②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会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为什么?)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①实现形式多种多样的原因:③有哪些实现形式:
②探索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意义:④热点问题
正确认识当前国有经济布局上的战略调整
①调整的原因:
②调整的手段:
③调整的目的:
④调整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⑤调整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考点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主体)国有和集体成分
###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构成
(我国经济成分构成)个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
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
外资经济:……P。39场经济的重要组
(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的成部分,而不是
境外资本部分;中外合作补充)
中的境外资本部分)
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性质(含义)
特点(内容)
地位
作用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是什么?
②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P。39(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对它们进行监督管理。)
3、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根本原因)。P。40
②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P。40-41
③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④实践证明,它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P。42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它包含两个基本方面,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或目的)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保证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人民享有。
4、热点问题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地位作用
①发展:发展迅速,今后还要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考点三: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
①按劳分配的含义:(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它的基本内容是:……
②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
前提:……P。42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物质基础:……P。42
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直接原因:……P。4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对资本主义"按资分配"原则的否定。在我国现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③按劳分配的作用
2、按劳分配以外的收入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按资本要素分配(存在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私营、外资经济)
福利性分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社会保障收入
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实行非按劳分配的几种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社会主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①这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②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最终原因)
2)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确立分配制度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的客观必然性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和
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联系: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二者都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是二者的最终决定因素。
####注意的问题
问1:劳动所得(或劳动收入)从形式上看有哪些?(劳动所得除了按劳分配收入:工资、奖金、津贴、联产计酬,还包括其他分配方式中的个人劳动所得。)
问2:科技人员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A公有制经济中的科技人员提供新技术所得收入,应属于按劳分配。B科技人员以自己的科技成果入股而得到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也就是说属按生产要素分配。C私营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D一部分科技人员,脱离原所属单位,自办科技实体,利用自身科研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其科研成果属于归自己所有的技术商品,以技术转让方式把它卖给有关企业使用,属正常的商品交换,其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并不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问3:凡劳动所得,都应给予保护,凡非劳动所得,都应一律没收。(分析:A你在国企工作,拿到的是工资、奖金和津贴。如果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甚至是伪劣产品,该不该保护?显然,这种劳动所得不应保护。个体劳动者在生产和经营中偷税漏税,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因此,并非保护一切劳动所得,而是保护合法劳动经营所得。B非劳动所得有哪些?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经营风险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等均属于非劳动所得。在现阶段,合法的非劳动所得受法律保护。总之,合法的劳动所得、合法的非劳动所得,都受到法律保护,不合法的劳动所得、不合法的非劳动所得都不受法律保护。)
问4: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中的"五个不等式":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等于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还包括其他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B、按劳分配不等于每个劳动者都能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①按劳分配是指……②但在现阶段,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的报酬。③无效的劳动(如生产的产品积压)不能获得劳动报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获得的劳动报酬同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挂勾,各个企业经济效益不同,职工的收入不一样。④在现阶段,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并非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而是存在于许多场合的平均数中,使"不等量"围绕"等量"上下波动。
C、劳动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收入。在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主要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有制经济中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按劳分配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收入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由于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非公有制经济基础上获得的劳动收入均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D、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收入。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入是一种非劳动收入。而按资金分配收入(如股份分红、银行利息、债券利息),风险收入(如股票交易、期货交易、企业承包者和经营者的风险收入),等不能说是剥削收入。
E、收入悬殊不等于分配不公。收入悬殊不一定是分配不公造成的。现阶段,由于分配方式多种多样,会造成收入差距。对目前收入悬殊问题应区别对待。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考点四: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资源和资源配置
2、市场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P。46
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
②联系
比较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区
别
含义不同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讲的是资源配置方式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讲的是是否为了交换
出现的时间不同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自由竞争阶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和私有制产生时期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①平等性
②竞争性
③法制性
④开放性
平等性(由什么决定?--价规的作用决定。价规要求交双方遵守"等价交换"原则,这一原则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参加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竞争性(为什么存在竞争?--商品经济的产物。其积极意义是:有利于社会劳率的提高和行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消费者,通过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法制性(市场经济在竞争中会引发利益矛盾。处理矛盾的准则是法规。所以,每个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开放性(由什么决定?--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广泛发展。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它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从市场经济的四个方面的特征及其关系可说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5、一般特征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有哪些要素?市场经济如何通过它的要素来配置资源?
(1)供求:供求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价格:价格是市场运行信号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市场价格的升降,给供求双方同时发出信号。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反之,则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平衡。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
(3)竞争: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本质要素,是市场活动的灵魂。没有竞争,价格的决定、
价值规律的作用都无从谈起,也就无法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
总之,通过竞争,价格在供求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导社会资源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即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6、热点问题: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部门垄断
考点五: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2、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
①宏观调控的含义
②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含义
内容(作用)
###
解决办法:
宏观调控
注:对市场经济的内涵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
应注意把握两方面:二是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不能认为只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才有宏观调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拉手,向前走")
4、热点问题: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问题与对策
①问题:各地不根据实际情况就乱上项目,高档宾馆、大型商品严重供过于求;陆续发生"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不少地方水果卖不出去烂掉;大量的商品房无人购买而长期闲置等。
②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大多数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还不健全,不少企业的经营活动还要受"长官"意志的支配。第二,市场不发达,信息不灵,导致盲目决策。第三,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完善起来。
③对策:A、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B、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调控经济。
###市场调节(不是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
原因后果
自发性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的现象
盲目性生产者和经营者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滞后性由它的自发性、盲目性和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决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林及大型项目建设上影响更明显
(正因为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必须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
考点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②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不考)
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区
别与社会制度结合不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基础不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资本主义私有制
目的不同实现共同富裕获得剩余价值
宏观调控程度不同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为什么?P.60)虽然国家可以采取某些措施干预,但仍处于无政府状态
相同点都具备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的区别
(1)在调节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前者是配置资源、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计划起辅助和补充作用;后者以计划为基础和主要手段进行资源配置。
(2)计划的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在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后者对每个企业生产经营、产供销、人财物等方面作具体规定和管理。
(3)计划制定和实施途径不同。前者自觉遵循价值规律,通过综合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来实现;后者无视价值规律,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以及其他行政命令,通过直接指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来实现。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的三个方面作用,归结为一点,即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3)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市场的自发性会带来盲目性。市场虽有灵敏性特点,但不能反映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具有滞后性。因此,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学法指导: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市场--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的调节作用是否万能的?(不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典型题例
背景:近年来,由于对市场监管不力,市场上不时传出"毒大米"、"毒油"、"毒月饼"、"黑心棉"等事件。这些事件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辨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就是强化国家对市场的监管。
答:(1)、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市场监管力度,坚持依法治市。(2)从经营者角度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经营者提高自身素质,依法经营。(3)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消费者提高权益观念,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4)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也离不开舆论和社会的监督。(5)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德法并举,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也必然会引起贫富差距,导致两极分化。
答: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②允许和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和发挥生产要素的效能,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发展生产力,也会造成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③把按劳分配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一方面,我们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防止两极分化。
"孔雀东南飞",是人们前几年对西部地区的人才等资源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这一形象说法。现今,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出现"孔雀飞西北"的现象。请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说明这种经济现象。
答:(1)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要求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就先有"孔雀东南飞",再有"孔雀飞西北"的现象。(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市场调节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统一。过去的"孔雀东南飞"是市场作用的结果,而现在的"孔雀飞西北",则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典型题例
1、(单选)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要求在社会总资产中(全国高考D)A、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下降B、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上升C、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私营经济D、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非公有制
2、(单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这两种不同提法的区别在于(全国高考A)A、是否把承认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B、是否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C、是否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D、是否认为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所下降
3、(单选)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全国高考题B)A、贯彻按劳分配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D、按劳分配与按资金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4、(单选)1993年至1997年,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变为"高增长、低通胀",世界舆论认为我国成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全国高考B)A、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B、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C、低通胀以高增长为必要条件D、高增长和低通胀是相互相成的
5、(单选)我国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全国高考B)①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有计划指导的②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联系③我国的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联系④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全国高考,辨析)在我国现阶段,"共富"必须"先富","先富"必然"共富"。
答:(1)共富指的是共同富裕,先富指的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2)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能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全体人民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因此,共富必须先富是正确的。(3)先富的根本目的是共富,国家只有一方面提倡先富帮后富,另一方面对于收入过分悬殊的现象实行干预和调节,才有助于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否则,先富未必共富。
六、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据报道,在浙江,国有经济总量借调整之机,迅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20多年来,在高速发展的个体、私营经济包围下,国有经济以年均增长18%的高速度发展。这说明(D)A、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是对立的B、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太快C、国有经济总量越小,经济发展越快D、国有经济能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2、根据上述材料,国有经济从一般性竞争性行业退出意味着(B)A、国有经济是否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B、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并不要求在各行各业都占支配地位C、国有经济只要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就能够发挥主导作用D、国有经济不要与其他所有制经济比高低
3、深圳建材集团作出决议,同意留英博士沈浩以个人专有技术作价510万入股国有企业。沈浩博士所获得的510万元属于(C)A、按劳分配所得到的收入B、按资本要素所得到的收入C、按技术要素所得到的收入D、按信息要素所得到的收入
4、上题中深圳建材集团作出这一决议的事实表明(C)①科学技术也是生产要素,可以参与收益分配②技术也可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③沈浩收入由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组成④国家鼓励个人以技术入股国有企业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5、多年来,音像市场走私、盗版音像制品的情况屡禁不止,在一些地方甚至泛滥成灾,音像制品集中经营场所沦为非法音像制品集散地这一事实反映了(B)A、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征B、市场调节具有弱点和缺陷C价格和供求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D、生产经营者不懂得经济活动应依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6、非法音像制品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这就要求国家(D)A、取缔、关闭音像市场B、对走私、盗版音像制造者课以重税C、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D、加强对音像市场的管理调控
(二)不定顶选择题
7、我国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分配制度的有(AB)A、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B、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C、凭借行业基础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D、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8、商品经济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为(AB)A、市场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B、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规律、作用也必须相应地扩大和加强C、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区分不同类型商品经济的标准D、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就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
9、国家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ABCD)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B、抑制通货膨胀C、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D、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三)辨析题
10、
###补充练习题:
1、国统一开通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C)进行宏观调控。(2001年全国高考)A、经济手段B、舆论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
2、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加入WTO后,我国市场上国内外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是因为(B)(2002年春季高考)A、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B、中国市场将成为开放统一的市场C、中国市场的商品需求基本饱和D、中国政府不再调控市场经济活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完全由企业自主制定价格。(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
答:(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企业应当享有价格自。(2)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企业自主定价应遵循价值规律,任意提高或降低价格是违背价值规律的。(3)价格变动事关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企业之间发生的各种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政府必须对市场价格变动进行调控。
4、过去不少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遇到问题是"不找市场,找市长",而今是"不找市长,找市场"。这一变化说明了(BC)A、企业和政府脱离了关系B、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增强C、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调节作用来实现的D、我国政企关系已完全理清
5、在我国,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坚持坚持生产力标准是一定的,这是因为(B)A、公有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完全适应的B、要促进生产力发展,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公有制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生产力D、只有公有制才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6、"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B)A、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B、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7、上海市25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平均每100元资本金中,59元是国有资本,41元是包括海外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安徽美菱集团公司国有经济控股33%,只有3。8亿元国有资本,支配推动了20亿元的社会资本。这说明(D)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股比例达到33%,就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比例应在50%以上D、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8、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把一些小型企业出售给私人,这不是实行私有化。因为(B)A、企业资产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变B、私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中的地位没有改变C、企业向国家承担的纳税义务没有改变D、企业受国家法律、政策的制约没有变
9、三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09年并网发电。三峡工程的兴建表明(D)A、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强的综合国力B、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利益是完全一致的C、国家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D、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10、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仍需计划,这种计划应(D)A、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主要通过经济杠杆,以指令性计划来完成C、通过直接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实现D、自觉运用价值规律,以指导性计划为主
11、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令。这些法令的颁布和实施说明(ABC)A、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B、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效益多元化,必须用法制来规范C、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必须是公平竞争和有序的,必须有法律来保证D、法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2、2001年4月3日《经济日报》报道,一副OK眼镜国内的价格最高可达7000多元,而在美国的售价不到200美元。OK镜疗法需要各种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作支撑,但这种尚不成熟的疗法在中国各地遍地开花,不少医院转入OK镜专诊室的眼科大夫对此并无专门研究,一些基层医院甚至普通商店都在经营OK镜。因戴用OK镜引起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而到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日益增多。(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2)针对(1)的结论,你认为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市场存在着弱点和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样,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市场上就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2)国家应加强对OK镜市场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以调节。一方面,要制定进入OK镜市场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经营OK镜的经济行为,对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要坚决加以制裁。
13、某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时,企业负责人购买了该企业面值60000元的股票,年底分红时,该负责人获得了10000元股息。这10000元收入属于(BD)A劳动收入B、资本收入C、经营收入D、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14、
15、200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增加品种,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面对激烈竞争提出的四项对策之一。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BD)A、市场占有率越高,其商品价值量越大B、交换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关键C、市场占有率越高,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越大D、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6、国家冶金局确定,2000年我国压产1200万吨钢,钢产量不超过1。1亿吨,钢及钢材产量均减产约10%,以促使钢铁价格逐步回升,效益增长。这表明(B)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性B、我国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C、供求关系决定企业效益的状况D、我国钢铁行业市场调节生产的能力还不强
17、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宏观调控,其特征有(ABCD)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B、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属以指导性的C、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D、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18、
19、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
篇10
关键词:弱势群体 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不断发展,经济、文化、智能等因素被不断隔局,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部分人在能力或机遇等方面不如意,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各种稀缺资源和发展机会,从而使得这部分人的生存困难,从学术的层面来分析,我们将这部分人群统称为弱势群体。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经济收入低,生计窘迫。经济是基础,弱势群体的根本特征是缺少经济资源,生活极其困难,完全依靠自身很难走出困境。据统计,2001年城镇平均每人年收入为6318元,占调查户数1/10的最低收入户平均每人年收入为2325元。某市6418户下岗职工家进行入户调查,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117元)的3303户,占被调查人数的51%;平均收入相当于最低工资标准(195元)的2032户,占被调查人数的33%;在这一标准以上的有1084户,占16%。从民政部门的统计测算来看,政府在全国内给1400万左右的城市贫困人口提供着生活补助,尽管这个数字在逐年的递减,但是我国大量的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补助问题还十分的严重。经国有统计局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调查显示,我国1999年时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大约为2210元,而且多数收入在1200元以下,甚至有些贫困家庭的人均收入还低收625元。
第二,消费水平低,方式单调。弱势群体成员由于实际收入低下,绝大部分收入只能用来购买比较普通、粗糙的食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9年,城镇弱势群体人均消费支出2175元,其中用于基本食品项目的支出为1283元,恩格尔系数为59%,比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我们知道,恩格尔系数主要说明食品费用占全部生活费用的比重。条件是价格不变。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渡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最富裕。我国目前的弱势群体大部分处于赤贫,即勉强渡日阶段。这就使他们的消费水平处于社会最低层次。由于经济收入的限制,在满足生存基本需要之后,几乎没有能力提供物质条件,以满足成员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他们终日为生计而奔波,生活方式单调、枯燥而缺乏新鲜感。
第三,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艰难。随着科技大潮的到来,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体力为主的低素质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攀升,个人素养与专业技能在就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弱势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就是找到了就业岗位,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又没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也容易下岗。一旦下岗,再要上岗就非常艰难了。据劳动部门调查,城镇失业下岗职工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而在广大农村弱势群体成员中初中或初中文化程度高达90%,其中文盲占24%。这些人就业竞争能力十分脆弱,往往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也就决定他们的经济收入低,社会地位低下。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就业议程》强调:“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不仅因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工作而生存,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我国基本的分配原则,就业仍然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同志在于2003年初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一定要高度重就业,关心人民生活,这是安邦定国之大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其中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提高弱势群体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第四,社会权利弱势,地位低下。社会转型出现的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权力结构网络的最底端,其没有或很少有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应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如8亿农民至今还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数千万进城的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还得不到保障。在有些企业中,雇工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报酬低,并且经常被无端地拖欠和扣罚。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就业岗位稀缺的情况下,弱势成员往往在求职过程中被迫签订含有某些明显不合理或暗含不合理内容的劳动合同,在劳动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损害劳动者人格尊严和劳动权益的情况,劳动者由于缺少社会权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法律知识,往往拿不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抗风险能力差,心理弱势。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处于社会权利的边缘,偶然遇到一点风险,就无法承受。他们一方面希望社会加速发展,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又对改革政策特别敏感,害怕新的政策对自己不利。年纪大一点人往往怀念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绝对平均、十平八稳的大家贫穷的生活方式。年青的弱势成员则埋怨社会不公平,没有给他们同样的起点和平台,有的甚至埋怨自己生错了地方,选错了父母。由于找不到活干,整天沉溺于麻将、纸牌等赌博之中。有的甚至精神空虚,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把握,求助于封建迷信或“”。苦闷、焦虑、彷徨、悲观,心理脆弱是他们精神上较为普遍的特征。一旦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积累到相当程度,影响他们的最低的生存保障,社会风险首先就会从这类弱势群体身上爆发。
在这五个基本特征中,权利弱势是弱势群体的首要弱势,经济贫困是弱势群体的根本特征,而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就业竞争能力弱势和心理弱势则是权利弱势和经济贫困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们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