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伦理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伦理原则

篇1

关键词: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评析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与规范是保证和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重新认识这些原则与规范,并转化为现代环境的保护原则和规范,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己成物”原则

天人兼顾,“成己成物”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环境伦理原则,也是儒家一贯坚持的处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这里所说的“成己”主要是指成就自己的道德境界和人格理想;“成物”是人在道德上、精神上“成己”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成物,就意味着人没有道德素质。在儒家学者看来,“成己成物”也就是“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和“使万物遂其生”的过程,换一句话说,使万物“遂其生,尽其性”就是“成物”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这里,“遂”有顺遂、因循、放任等含义。“使万物各遂其生”,用现代的话语说,就是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命,放任它们自然成长、发育、繁衍。“各尽其性”就是让一切自然存在物都完全成就它们的自然天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自然功能。古人认为这是维护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原则,也是对“爱物”道德的主要体现。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的资源开发原则。荀子所说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就是不能人为地使动物和植物在幼小时就夭折,不能断绝动植物生长的自然过程和繁衍后代。荀子认为这是保证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的根本条件。宋代王昭禹也明确提出“遂其生,尽其性”的观点,并且把“遂其生”,尽其性”提高到人类处理与万物关系的“道”,即法则的高度,认为人类不仅应当使万物“遂其生”,而且应当“尽其性”。“尽物之性”是《中庸》的作者较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圣人尽己之性,可以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可以尽物之性;因此,圣人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朱熹诠释说:万物之性命“一个原头,圣人所以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由其同一原故也,若非同此一原,则人自人之性,物自物之性,如何尽得”。显然,他认为,人性与物性同本、同源,具有同一性,这是“尽物之性”的前提。朱熹还解释说:“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处之无不当也。”也就是说,穷尽万物之理,恰当地处理与人、与物的关系,就是尽人、物之性。儒家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实质就是人、我兼顾,人、物兼顾,“成己成物”。儒家提倡的“成己成物”,使万物“遂其生,尽其性”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启迪作用。人类不可能脱离地球生态环境的食物链环,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要改造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界不仅不会自发地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在许多时候往往作为一种有无穷威力的完全异己力量与人类相对立,如地震、海啸、干旱、洪水等等。因此,在人与自然界的道德问题上,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人类贪婪的攫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是不道德的,但完全禁止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完全否定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合理性,使人类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也是不道德的。儒家提倡的天人兼顾,“成己成物”思想,倒不失为一种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共生双赢的智慧选择。

二、万物平等原则

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坚持所有生命出自一源,万物生于同根。无论是道家、儒家、道教、还是“元气”论者、“气一元论”者都认为世界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因此,主张尊重生命、爱护生命。除了儒家主张有差等的道德关怀外,道家、道教和佛教都主张万物平等原则。

在道家看来,“道”乃“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天地万物都不过是“道”之子。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是“道”之子之间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因此,庄子在《庄子·秋水》中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认为,人之所以贵己而贱物,就因为他仅仅站在人的立场,而没有达到道的境界。如果达到道的境界去看待万物,则“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还认为人与万物和谐共生乃是至德之世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他说:“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在庄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类过着无欲、朴素的生活,山林、湖泊还未被人开发,动植物自由生长,人与鸟兽杂居,互不伤害、友好相处,根本没有人与物的区分。万物平等是道家的一贯思想。道教对万物平等思想作出新的贡献,提出了“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命题,以一切存在物都具有“道性”的理论假设,阐述物种平等观念。

佛教也主张万物平等原则,佛教认为佛性存在于一切生命之中,一切众生都具有相同的佛性,主张众生平等。禅宗不仅肯定人和动物具有佛性和价值,而且肯定一切生物如草木等低级生命也有佛性和价值,因而明确要求人类要像爱护动物一样爱护植物。天台宗则认为天地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具有佛性,甚至连尘土、石头等都是佛性的体现,都具有平等的价值,因而主张众生平等,生命平等,万物平等,要求人们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平等地尊重所有的事物。主张物种平等,反对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是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特点;道家、道教、佛教的万物平等、众生平等思想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思想有相似之处。

三、泛爱原则

“泛爱”的概念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主张的“泛爱众”,是指广泛地爱一切人,从而使“仁者爱人”具有普遍意义。尽管孔子这里所说的“泛爱”的对象主要是人,但开了一个好头,为后世儒家学者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儒家学者明确提出“泛爱一切”观点的是唐代孔颖达和韩愈。孔颖达提出“泛爱一切,是容众方”的思想。最能体现“泛爱一切”的是“仁及草木”的传统,“仁及草木”的传统美德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譬如西周的历史文献《诗经》和《周易》中就有“仁及草木”的思想。“仁及草木”的传统美德后来被孟子发展为“仁民爱物”,从理论上把儒家的仁爱关怀扩大到禽兽、草木。到唐代,韩愈在《原道》中又提出了“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对爱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博爱是对儒家的“仁民爱物”的扩展。宋代周敦颐“窗前草不除”,把“泛爱”思想发展为对一切生命存在物的道德关怀。张载不仅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著名思想,而且一反儒家的一贯态度,主张“兼爱”,他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也就是说,天地万物的本性来自共同的本源,而非我一人所独有,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顺应自然的本性,以尽其责,人若要自己生存,必须让万物生存,人若要爱自己,必须兼爱他物,人若要成就自己,必须同时成就万物发。“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的思想相当深刻,爱己必爱人、爱物,成己必成人、成物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程、朱等理学家虽然也主张“亲亲、仁民、爱物”的传统思想,程颐还提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的观点,但他们非议韩愈的“博爱”思想,反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儒家有差等的爱,对“泛爱”思想没有大的发展;而王阳明则把“仁”扩大到“瓦石”,把“瓦石”也纳人道德关怀的范围,发展了“仁及草木”的思想境界。古人认为“泛爱”不只是有益于物,而且有益于人的道德修养,有益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孟子开始,古人一直把对动物有“不忍之心”,关爱动植物看作是“养仁之术”。

“仁及草木”的“泛爱”传统美德对一些王朝制定环境保护法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宋徽宗就深受其影响,他在大观元年(1107年)下诏说:“先王之政,人及草木、禽兽,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宜今有司立法禁之。”可见,“仁及草木”的“泛爱”传统,对古代环保法律的制定和动植物的保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篇2

【关键词】电子文件;管理原则;方法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已大量涌现,各企业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但由于电子文件对网络系统的依赖性、易变性、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以及其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如何利用、保护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特点

1.定义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是数字信息和文件的组合体,包括内容、背景和结构三要素。国际档案界电子文件专家认为,完整的电子文件由文件内容信息与元数据组成,并形象化地将文件与元数据比作信的内容和信封,文件是用元数据封装起来的对象,元数据加上文件内容就构成了有证据作用的文件。

2.特点

(1)非直读性。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数字编码序列记录在载体上,人的眼睛无法分辨;二是载体上的信息记录密度极大,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光盘记录痕迹,但读不懂那些痕迹表示什么;三是载体的数字信息往往是经过压缩、加密处理,即使有设备,如果不解压、解密,也不能读取其内容。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增加了电子文件保管及长期保存的困难性、复杂性。

(2)对系统、设备、标准的依赖性。由于电子文件从形成、传输到存储都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这就决定了电子文件对设备的依赖性。不同软件环境形成的电子文件存储在载体上,有时难以互换;电子文件加密后不解密就无法识别;技术设备更新时,不及时解决格式转换问题,也无法读取等。

(3)易更改性。信息容易变动可以不留痕迹,电子文件产生后不可能不改,为此要防止电子文件信息受到误改或篡改,这成了解决档案真实性问题的关键。

(4)信息的共享性与安全性。电子文件的共享性是其运作环境网络化决定的。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对电子文件极为重要的网络安全问题已日益突出,可以说网络的不安全性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5)信息和载体的可分离性。电子文件信息可以毫无损害地从一种载体转移到另一种载体上。为此对原件的概念提出质疑。档案的真实性问题被提出讨论,档案管理仅依靠载体管理的方法已经不能达成预期目标。

(6)对元数据的依赖性。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如电子文件上下文关系和结构的描述。电子文件的元数据必须特意附在文件信息中,否则将无法恢复电子文件的原貌。此外,电子文件的运作往往是在网络上进行的,操作者互不见面,体现行政背景的元数据就不那么完整、详细。如果不特意提供或补充这些元数据,那么就可能给电子文件保管和长期保存带来问题。

电子文件技术的特点影响了信息的生成、处理、传递、保存,虽然利用方便快捷,但信息的真实、完整、可读、安全遇到了挑战。我国现正处于电子政务的初期,在这种环境下各级政府产生的文件已是电子版本,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传输和处理。由此使以保管文书档案为主的档案部门的职能重点从实体管理转向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从物理控制转向智能控制。

二、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

电子文件管理原则是在管理电子文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些原则包括:

1.全过程管理原则

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收集、积累、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各个环节,都有信息更改、丢失的可能性,建立并执行一整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环节堵塞信息失真的隐患,对于维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十分重要。维护电子文件真实性的管理措施涉及从电子文件形成、处理、收集、积累、整理、归档,到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的全过程,可以称之为“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原则应该体现在电子文件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保证电子文件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受到严密的控制。

2.前端控制原则

在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过程中,文件的形成是前端,处理、鉴定、整理、编目等具体管理活动是中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传统文件、档案管理的特征是分阶段、分环节控制,文件、档案管理的全部目标和要求被分解到不同的阶段、环节和步骤之中。前端控制则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科学整合,把需要和可能在文件形成阶段实现或部分实现的管理功能尽量在这一阶段实现。前端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其他管理环节对电子文件的损伤和破坏,确保电子文件真实可靠、完整安全、长期可读,提高管理效率。

3.真实性原则

电子文件真实性是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等经迁移、传输后须与形成时原始状态一致。真实性是保证电子文件行政有效性与法律证据性的基础,是电子文件反映历史真实、具有价值得以作为社会记忆长久保存的前提。电子文件对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有较强的依赖性,不同格式的文件转换时可能造成信息失真,在进行电子文件迁移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信息失真。因此电子文件管理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

4.完整性原则

作为企业活动真实记录的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记录企业活动真实面貌的具有有机联系的电子文件及其他形式的相关文件数量齐全;二是每一份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没有缺损。电子文件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证不被偶然或故意增加、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等,也是文件完整性的体现。

5.可读性原则

电子文件的可读性是指电子文件经过存储、传输、压缩、加密、媒体转换、迁移等处理后,应能够以人可以识别、可以理解的方式输出,并保持其内容的真实性。计算机软硬件不同,生成的电子文件的格式也不尽相同。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可能会造成对旧的软硬件不兼容。电子文件对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脱离了赖以支持的软硬件系统后,文件就变成了无法识别的“死文件”。另外,如果感染了病毒也可能造成文件信息的无法读取。因此电子文件管理必须遵循可读性原则。

三、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

1.始终保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

电子文件的上述特点使我们无法采用与纸质文件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它的原始性,需要为这建立一个新的“原始性”概念。这种“原始性”概念与纸质文件原件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抛弃了文件形式上的原始性,即允许文件载体、字迹、格式等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仅以文件中所含信息的真实、准确,即内容的原始性为唯一标准。它将是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全面行使“历史记录”和“社会记忆”功能的根据,是电子档案“享有”与纸制档案同样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基础。

2.大力推进文档一体化

文件运动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是一个统一的、前后衔接的过程,将这样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个过程纳入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之中产生文件和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是理所当然的。所谓一体化,并非去抹煞不同运动阶段文件管理的特点,而是要求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内,有统一的控制中心,统一的工作制度,统一的、前后各有特点又互相衔接的工作程序。也就是说对原来相隔在文书和档案两个工作部门,且相对独立,但又有不少具体工作环节互相雷同和重复的两个管理系统,真正从组织制度和工作程序上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这样就能从文件的形成时起对其运动的全过程进行比较全面、有效和统一地控制,既精简了工作程序,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能避免因现行文件管理不善致使档案部门有可能收集不到系统、完整档案的弊端,提高了案卷质量,达到了以较小的耗费取得较大的效益的目的。

3.积极探索电子文档管理规范化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伦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61 ― 02

一、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含义

从伦理学上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是公平与和谐。公平侧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代际公平以及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和谐侧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指全球范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的说代内公平必须以代内公平的实现为前提。代内公平原则是用以调整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消除世界贫困、谋求共同发展的伦理原则。

保证代际间公平实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代际间储存意思得以实现。具体的说,如果一代人愿意从公平原则出发去考虑后代的利益,并愿意为他们做出实际的努力,而后一代人的内部都不能按公平原则进行分配,那么对后代的公平意愿就会落空。另一方面,解决代际公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正义的储存原则”。就目前而言这一原则必须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即使人类行为与环境运动相协调。

对于水资源来说,这种可持续发展就可以理解为当代人愿意从公平原则出发去考虑后代水资源的问题,即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用水的同时,应当使水资源的各种条件保持相对稳定性,从而持续供给后代,进而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含义。

二、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

(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行为的根本转变

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理性能否最终战胜非理性的问题。伦理在以利益原则支配为主的世界中,常常是乏力的。但伦理之所以称之为伦理,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观念,同时是一种现实的力量。禀承伦理观念的人一旦成为一种社会力量,必然对世界产生影响。在传统伦理学中,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更高层次是价值关系,在传统价值观的视野里,可持续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导致了环境伦理的产生,它认为生物圈中一切存在物都有自主生存、繁衍和充分体现个体、实现自我的权利,第一次将传统的伦理道德扩展到社会――人――自然一体化的视野中,是对人的价值和自然界价值的双重关照。在实践中,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要求人水价值观由传统到现代的范式转换,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公正;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文明程度、资源节约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产的生态化,将生态平衡的原则纳入生产活动的规范。

(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人与自然、社会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如何看待人与外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体论前提。人与自然界作为社会、自然系统的两个要素,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才获得了自己本质性的规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要求一方面人类在发挥能动性的同时,实现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协调好人与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自觉处理好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自觉平衡代内利益与代际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

人类生存危机的出现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人类无限制地改造自然界的结果。因此,环境伦理学首先要确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我们“有能力做的,并非一定是应当做的”。传统发展观的一个基本信条是:人是主体,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对象。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切实践行为都是天然合理的。既然人类的一切实践行为都是天然合理的,那么,只要我们有能力做的,就一定是应当做的。可持续发展观正是以此来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通过从人与环境的视阈对人本身的重新反思,进行促进人深刻的认识自己,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着问题及原因

(一)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80年代初水利部对全国水资源的评价,我国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及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 m3,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到1760 m3。按照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平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的为用水紧张国家。因此,我国未来的水资源形势是严峻的。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江河水中泥沙含量高,气候条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表现为北旱南涝。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紧缺与用水严重浪费并存;水资源过渡开发造成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严重;水质污染发展迅速,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二)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因素

1.缺少水资源的生态伦理教育

目前,我们是以最脆弱、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因此,我们应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相应的伦理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未来公民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显得薄弱。因此,伦理观教育的缺失,为我国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篇4

欠发达地区的优势在于资源,而土地资源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又同时存在着耕地质量差,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粗放经营,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土地生态伦理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指引人们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本文在土地生态伦理的视角下,探索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并给予了一些建议,旨在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实现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生态伦理;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是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所有生物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资源和再生产资源,更是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后天对土地资源的使用不当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生态伦理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指引人们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实践告诉我们改变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功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利用土地的观念,进而促进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生态伦理的原则

土地生态伦理是指导处理人地关系的行为准则,实践中我们要克服短视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考虑更长远的价值。实践中考虑土地生态伦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土地生态伦理坚持公平原则人类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物种,公平原则要求人们应自觉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平衡,不能为了自身发展而损害其他生物非生物平等的追求生存的权利,这是土地生态伦理的核心要求。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补偿。如果我们仍然不加节制将会威胁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所以我们应重视长期利益的发展。

(二)土地生态伦理倡导可持续发展原则基于土地生态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是人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绝不仅仅是只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之间的矛盾,显著的为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土地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三)土地生态伦理遵循人与土地资源协同共生的原则人源于自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要依赖自然。世间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自然孕育了人类,提供人们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人们只是浩淼宇宙中的一员,必须尊重其他生物并肩负着保护土地资源及其他自然界中生物的责任,而不是限制其他物种的发展和选择。土地生态伦理要求人们坚持人地协同共生,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这三者的效益。

(四)土地生态伦理注重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要求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要坚持节约资源有效利用的观念,在获得高经济产出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以满足人们逐步增长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需要,不应只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们短视的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与我们要追求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相违背的。

二、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问题与现状

(一)耕地质量差,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全球气候条件的不断恶化,致使欠发达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我国西部欠欠发达地区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其中“山地占该地区总面积的45.3%,平原占37.7%,丘陵占17%”,土地面积广阔,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对矿产资源的肆意开发和对森林的滥砍滥伐,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土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一些地区镉、汞、放射性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这对土地生态环境影响十分显著。

(二)粗放经营,掠夺开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欠发达地区主要采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经济利益的驱动加剧了人们毫无节制的掠夺土地资源的趋势,使得资源枯竭,接替资源不足,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沙漠化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而地下水位下降往往会引起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三)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据中科院的一项统计:阿拉善横贯东西800公里的113.3万公顷梭梭林目前仅剩38.6万公顷残林,并以每0.17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贺兰山西麓天然次生林更新困难,目前仅存3.58万公顷。虽然今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已经引起极大重视,但水土流失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部分地区土地资源盐渍化、石漠化问题显著,水土流失甚至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三、土地生态伦理下的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土地生态伦理是土地科学利用的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两者相互补充。1.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生态伦理很多方面的问题,土地生态伦理注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重新审视土地的内在价值。土地生态伦理强调合乎自然道德的规律,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存在平等的生存权利。人们不能因为追求自身的发展而牺牲其他自然生态的权利,而是应该尊重自然,尊重土地资源。2.土地生态伦理具有内在的控制功能。对于人们在利用土地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我们需要足够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外,也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土地生态伦理建设就是要在尊重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3.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一致。土地生态伦理强调尊重土地资源,这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土地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也是要求人们不能只顾一己私欲而对土地肆意掠夺,应该树立可持续的价值观合理利用土地。

(二)土地生态伦理下的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及建议1.提高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引导人们适度消费: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在利用土地时缺乏规范和约束,而土地生态伦理首次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消费上升到伦理道德层次,引导人们适度消费。西部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欠发达地区当前的发展不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不对后代的发展造成影响,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人们在实践中应提高人们的认识,再基于土地生态伦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尽可能地使土地消费行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人与土地应该是一种协调的伙伴关系,放眼人类今后的发展,土地生态与人类的价值是等同的,我们不能为了实现自我的短暂价值而忽视和大自然共有的长远价值。2.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土地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长期以来推崇的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经济主义价值观,使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忽视对生态的保护,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如果要把土地生态伦理变成约束人类行为的一种道德标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这就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要加强土地生态伦理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人们的土地伦理意识,保护土地资源从根本源头做起。由于人与土地关系长期的淡漠,现在有必要使人们形成善待土地的认识,教育人们对土地合理规划,科学的使用土地资源,投人更多时间和精力维护土地的质量上,而不是滥用土地。土地生态问题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并非某个人和某个群体的行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的良好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3.注重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构建评价机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现在土地生态伦理的研究还处于出初步阶段,很多术语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而欠发达地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又使发挥土地生态伦理的约束作用迫在眉睫,因此要加强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使之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明确其行为规则,力求早日发挥土地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生态评价机制就是对与人类有关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以及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中的行为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它包括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各种因素。在加强土地生态伦理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改变土地整理评价标准,把土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纳入到土地利用的整体评价体系。对遵守土地伦理的行为给予奖励,违背土地生态伦理的行为要追究其责任,通过构建这种评价机制引导人们正确的利用土地。努力将遵守土地生态伦理变成人们内在的追求。4.增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加强政策对土地生态伦理选择的引导作用:虽然法律法规与伦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有时候人们自认为合法的土地使用行为与符合土地生态伦理相违背,因此仅仅依靠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来弥补,对不合理的行为及时进行制裁。如果政府作出的决策能够基于土地生态伦理,将能影响人们在利用土地时候的选择。现有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政策不能正确反映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成本,反而刺激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滥用,对于土地使用的相关规定可以从生态性政策性两方面出发。5.引入生态补偿机制,努力恢复自然的生态价值:狭义来看,生态补偿是指对人类行为产生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给予的补偿,国外通常称为生态服务付费,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开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生态补偿机制包括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惩罚,是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手段,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要求对生态环境给予补偿从而引导人们采取合理的消费行为。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有助于人们消费土地资源前的做出有利于生态的选择,也有助于部分偿还人类对自然造成的伤害。

参考文献:

[1]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蔡维森、郭春华.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探索.理论导刊.2010(12).

[3]吴国才.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4]陈百明、周小萍、,胡业翠、乇秀芬.土地资源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谢俊奇、吴次芳.中国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 计算机劝导技术 伦理素养 伦理价值 政府治理

前言

具体技术是对“道德物化”最生动、最本质的演绎,“劝导技术”就是其中一种生动表现形式。“劝导技术”指的是对人的思维、价值、行为产生向导作用的交互式技术。目前,计算机劝导技术已经成为人类交往活动中不可获取的一个部分。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使得计算机交互性已经挣脱了时空的束缚,以强大的软、硬件为基准,对交流对象行为特征、周围环境进行感知与判断,并依据输入信息及对象实际需要自动进行行为调整,创新劝导方式,有效保障劝导效率和劝导能力的提高,由此催生计算机劝导技术。福戈定义指出,计算机劝导技术学主要任务是:基于引导人们思维观念、行为习惯的良性走向,分析、研究及设计出专门的交互式计算机产品。

一、“劝导技术”的应用原则

“劝导技术”的有效实现需要遵循特定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这些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果” 原则;二是“社会学习” 原则,有人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得奖励,那么其他人也会追随这些计算机技术;三是“建议”原则,及时把握最佳时机,提出合适的建议;四是“隧道”原则,以一个程序为主导,引导使用者进行下去;五是“虚拟奖励”原则,在虚拟空间中设置特定奖励,刺激人们的操作欲望;六是 “量体裁衣”原则,根据兴趣、需要、使用环境、个性等个体因素的不同,针对性进行设计,切实增强劝导功能。此外,“劝导技术”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环境智能,环境智能能够感知和判断人的行为,并对此作出相应调整。例如,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过程中,如若老人在病房内不慎摔倒,探测器便会迅速感知,并发出警报;智能厕所能准确感知人体健康状况,并对健康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智能冰箱能对冰箱里的东西进行自动识别,并且主人制定科学的购物单,并且监测主人饮食习惯存在健康隐患与否,提出科学的膳食安排参考。

基于这些情况,我们的行为会在自己毫无觉察的的情况下向良性方向转化,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难以判断自身的行为转变是自身意识驱使还是外界环境的规范指导。这就跟计算机劝导技术的“内隐性”不谋而合。

二、计算机劝导技术面临的伦理问题和解决思路

2.1计算机劝导技术之伦理问题

计算机劝导技术虽然存在自身不可复制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引发一定的问题。如计算机劝导技术使用动机不纯,在使用过程中违反道德规范、对个人自由造成影响,个人信息隐私受到侵犯、模糊了计算机劝导技术与人之间的界限,导致责任归因复杂化。

2.2 计算机劝导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思路

2.2.1有效介入伦理学为计算机劝导技术健康、稳定推行的前提

要有效介入伦理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很多美国大学凭借自身技术优势,跨学科建立起专门的研究中心,囊括了大批优秀伦理学者。而这些研究理论中最为核心便是伦理学者提出的“田野哲学”,该哲学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跨学科构建事物完整的图景,从伦理学角度深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至于如何将技术实践介入实际生活之中,美国学者侧重点虽然各有特色,互不相同,但在方法论层面上却最终实现了融合,我国伦理学者在计算机劝导技术的介入环节可以参考这些理论。因此,2011年我国成立了5TU,也即是五所高校合力成立的科技伦理研究联盟,并且努力取得与相关组织部的交流写作,如荷兰科技伦理研究中心就是5TU建立了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在此方面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主动实践探索、开拓创新。

2.2.2提高计算机劝导技术企业责任担当意识

市场的核心和主体是企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及对形势的推断,独立制定决策和推行决策,决定了自身的技术发展力量。伦理学者和计算机程序员只是负责企业决策执行的行为主体,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因此,现代企业不仅仅是经济实体,还是伦理实体。面对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激发的现状,要稳定、健康地推行计算机劝导技术,切实造福人们的社会生活,关键是要提高企业伦理意识,对分内的职责主动承担。

2.2.3提高计算机劝导技术程序员伦理道德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加快了我们信息化进程,社会群体在接受信心化带来的满足感时,自身的技术决定论思想也在悄然发展了改变,这种改变有时甚至不为自身所察觉。我们对技术进步的渴望过于强烈,一味追求发展技术,殊不知技术进步会不可避免地催生信息污染、能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甚至在日益膨胀的信息社会里出现了社会道德的严重滑坡,精神家园失守,这些衍生出来的问题足以使我们汗颜。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强化科技伦理的教育,切实提高计算机劝导技术程序员伦理道德,让科学发展真正以真、善、美的有效统一为前提。

2.2.4 充分发挥政府在计算机劝导技术治理上的功用

政府可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优秀的计算机劝导产品如若真正体现了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政府通过自身购买方式进行支持。为了保证计算机劝导技术发展方向的向善,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减少税收等方式来进行调节,有效引导计算机劝导技术朝着社会期许的方向发展。要有效贯彻这些治理方案,应该最大程度地统筹力量,让政府、计算机企业、伦理学者、计算机程序员等有效联结起来,面向大众,收集大众观点,听取大众心声,了解社会大众真正的需求及期许,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扬长避短,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使得计算机劝导技术推行过程触及的伦理问题得到最有效的解决,保证信息安全和信息化进程的稳定推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张卫,王前.劝导技术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2012(1).

[2]顾磊.劝导技术及其设计评估的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

[3]Peter - Paul Verbeek. Moralizing Technology: Understandingand Designing the Morality of Things[M].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1: 4.

[4]朱勤.技术中介理论:一种现象学的技术伦理学思路[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1).

[5]高颖,王双阳.从现代设计人文关怀内涵的转变看设计伦理的发展[J].文艺研究.2010,(11).

[6]唐・伊德.让事物“说话”[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3.

篇6

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灾害越来越多地发生,使人类不得不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省,逐渐意识到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其实是人类无节制地掠夺自然的结果,是人类的环境责任的缺失和传统的环境价值观扭曲的结果。

1.1控制自然的价值观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人类对自然的观念经历了一个从“敬畏”到“控制”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渐被人与自然的对立取代,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日益增加了人的因素。古时候,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对自然的认识与把握水平也极其低下,认为自然神圣不可侵犯,对自然保持着高度敬畏。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应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自然作为控制和维护人的力量神圣不可侵犯。随着人类生产与认识能力的提高,古代泛灵论的敬畏自然观逐渐被人类中心主义的征服自然观所取代。基督教强化了上帝对自然的统治权,作为上帝最得意的“创造物”,人类也获得了对地球上生物的派生统治权,从而行使对自然的绝对统治。正是这一思想使人与自然分开并对立,对西方的自然观产生重大影响。随着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的深入,控制自然的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并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形式体现出来。现代西方学者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认为,“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理性在思想启蒙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控制工具。在理性的作用下,科学和技术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强。精密科学与控制自然的意愿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正如莱斯所言:“通过科学和技术控制自然的观念,在17世纪以后日益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东西。”“控制自然”的观念在人类力量还很弱小的时候,能激发起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使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不断深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人类自身力量的不断增强,“控制自然”的观念就导致形成了影响广泛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

1.2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哲学加剧了灾难的程度

基督教理论长期占据着西方思想的统治地位。传统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所创造的事物中最高贵的生物,是大自然的主人。上帝赋予人类对一切存在物的主导权,所有的造物都是上帝创造出来为人服务的,它们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因此,人对自然的统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笛卡尔等二元论者也认为人有不朽的灵魂与心灵,动植物只是有着客观身体的存在,没有灵魂与心灵,不能感受到痛苦,因而人类可以随意处置它们。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才是理性的存在物,所以人类高出于其他存在物。康德就曾经明确宣称:“就动物而言,我们不负有任何直接的义务。动物不具有自我意识,仅仅是实现一个目的的工具。这个目的就是人。”“我们对动物的义务,只是我们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这一系列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为提供着理论的支持与辩护,将人类看做是具有主宰意义的存在,将自然看做是可以任意组装的机械部件,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在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的支持下,人类把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变成自己的“神圣职责”。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越充分,获得的物质利益和满足感越多,就越能够主宰、改变自然,也就越符合上帝的旨意,也因此是最应该鼓励和提倡的行为。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加深自然灾难的程度就不可避免。

1.3只顾当前利益的实用主义行动直接引发了自然的惩罚

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行为的道德失范。人类追求眼前利益的实用主义原则及由此引发的获利冲动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科技的发展虽然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但自然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变量组成的,其多样复杂性常常超出我们现有的认识能力,只对其中单一变量的控制会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其结果是,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系统部分关系认识的精细化和现实利益的冲动,强化了人类控制自然的欲望和行动,也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类为了向自然索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还往往利用科技改变生态系统原有的功能,加速了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的进程,造成人类对自然最深刻的破坏活动。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在消费主义观念引导下,人们对资源的消费达到了贪得无厌的境地。为了追求所谓“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人们习惯于侈奢消费、一次性消费甚至铺张浪费。这种生活方式是破坏性的、不可持续的,已经对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空气污染和酸雨、森林面积的锐减、海洋的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沙漠化、物种的日趋减少、淡水资源短缺及水质恶化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消费过度的恶果。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人类不断向自然索取,获得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人类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短缺与环境灾难,给地球带来无法承受的重负。人类面临着超越环境资源承载力极限的危险,社会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同时又陷入加剧灾害发生危机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每当我们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往往把失败归咎于自然规律的复杂性、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却很少检讨人类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其需要是否超出了自然的承载和恢复能力,很少反思是否由于我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离,是否是由于人类自身的短视行为及其行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2自然灾害应对的伦理规范

当今世界多数自然灾害的形成都与人们忽视环境自身存在的价值,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导致无休止地对环境的掠夺相联系。仅仅看重经济利益,造成人类物欲的泛滥而不知节制的索取行为,大自然也以各种灾难的形式对人类进行了反击。为了应对灾难,人类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物质财富与精力,不仅牺牲了曾经和谐的生存环境,也进一步加剧了发展成本。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痛苦的反思之后,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环境拥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内在价值,自然存在物有其自身的权利。人们需要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将道德调节的范围扩大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扩展到非人类的存在。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同一个复杂系统中的成员,人应该与其他存在物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和谐共存。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要遵循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合理发展自然中各类“主体”的利益,才能促进自然中所有生命家族的健康发展,减少不必要的生态冲突。为此,需要建立新的伦理原则,遵守新的伦理规范。

2.1尊重生命原则

生命伦理学创始人史怀泽指出:①尊重生命是基本的伦理信念,这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动指南;②不允许无故造成有感觉动物的痛苦,这是基本的伦理态度;③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是善的本质;毁灭生命,损害、阻碍生命的发展,是恶的本质;④人类情感施予的对象应扩大到一切生命,不仅仅热爱自己的宠物和为自己劳作的牲畜;⑤伦理学应扩展到对生命的尊重,不考虑对生命的伦理,这样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⑥尊重生命的伦理学的基础和最终根据是:“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史怀泽提出尊重生命的信念、伦理态度和规范,与当代生态科学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相一致:地球上生命的产生需要特定的宏观生态条件和物理、化学基础,是自然界增熵过程中所出现的减熵过程的集中表现,对整个自然界的进化和有序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每一物种的存在,每一种生命的展现,都值得尊重和爱护,绝不应该任意践踏和毁灭生命。

2.2人对生态共同体的责任原则

“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理论认为:人是生态系统、生物圈和生态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人的活动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物共同体的行为规则,对生命共同体负有相应的责任。个体的存在离不开整体的存在环境,个体能够持续地存在需要群体与客观的环境条件。现代生态学认为,生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生态系统不是僵死的,而是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有着自我生命规律的系统。生物共同体是客观实在的,人应该对物种本身和生态系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从生态整体的角度限定人类的行为,为人类高速发展的经济活动进行制约,也为人与自然新型伦理关系奠定基础。这种观点承认生态整体的存在价值,肯定了主体存在与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且把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态“整体”视为拥有直接道德地位的客体。与传统的伦理学相比,道德范围更为广阔,人也具有了更为深重的责任。

2.3环境正义原则

自然灾难应对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范围的正义问题。在面对国际环境问题时,应该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罗尔斯提出了两个原则,第一原则是每个人都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人人享有平等自由权利的社会本身,不仅是公平合理的,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第二个原则需要:保证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无论人们职位地位如何,均享有均等的机会。根据环境正义原则,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的义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阶段不同、环境特点不同,环境资源丰富程度不同,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应享受环境开发的相应权利,也应承担自身对环境保护的相关义务。环境开发不能以破坏当地生态与人文环境为代价,要遵循生态补偿和可持续原则,不应一味占有该地区的资源,或耗尽该地可供开发的资源而影响到该地区后代对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能力。为此,应按照各国的具体国情确定该国人民发展的自由选择权,坚持对地球公共资源的平等享用原则和环境成本按比例支付原则,在发展过程中按照本国经济条件与因开发环境资源而获利的程度来综合考虑其对环境的恢复、保护应该支付的费用。国家在处理灾情、预防环境破坏时,应牢牢抓住本国的环境问题和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尽到保护环境的义务。

3结语

篇7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生存环境压力。因此,循环经济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随着人与自然环境冲突的加剧,环境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中到底蕴含着哪些环境伦理思想,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环境伦理思想源自环境伦理学,它研究和讨论的是生态环境中的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来对待自然和保护生物,从而更好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及在资源与环境方面达到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等思想都在循环经济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在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循环经济为试图解决经济的发展效率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也同样认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建立在自然可持续性存在和发展之上的。环境伦理思想关于自然的价值和权力的论述为:自然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其中自然的外在价值是指自然事物作为资源,能满足人和其他生命的需要,符合人和其他生命的利益。自然的外在价值对人们来说有功利意义,被人所广泛接受,并且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但作为自然价值的内在价值却长久被人类所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生命和自然界自身生存的意义,它富有创造性,创造了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创造了地球基本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和生态物种,同时表明了生命和自然事物按客观自然规律在地球的生存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而人类在地球上产生却仅是大约300-700万年前。虽然人类社会相对于整个地球的产生甚至生命的产生是短暂的,但人在生命层次序列和生命组织的序列中却处于最高位置。人是环境道德的主体,也是环境道德的人。但由于人类的狂妄自大,人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疯狂的掠夺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直至造成生态危机。自然开始用它最原始的方式开始报复人类,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比如土地严重沙漠化,洪水淹没了人类的家园,各种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等等,此时人类才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人类开始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员,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以往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只注重自然的外在价值,人类生态价值,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利益,即自然的自身价值,从而导致大自然的报复,这是造成地球生态危机的伦理根源。而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就要明确人与自然不仅以相互利用方式存在,而且也以相互依存的方式维持着地球自然的生态稳定。作为生命序列最高级的物种,却扮演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称职的调控者。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环境伦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判断的道德依据,我们对自然所赋有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就是恢复和保存自然的内在价值,确立自然的权利,从生态整体主义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认识到自然内在价值及权利基础上所提出的人类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在明确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生态系统的智慧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在生态系统中,只要它正常运转.所有输人生态系统的物质都可通过生态食物链一级一级的转移,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被利用后,转化再生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利用的形式,几乎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被利用。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就是一种废物还原和废物利用的过程,一种无废物生产的过程。循环经济就是把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过程应用到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它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它的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即资源在第一次生产出产品后,其剩余物是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仍有剩余就再作为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废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害的形式排放,能被环境中生物吸收和利用。

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中的伦理思想体现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里的生态化转化,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的价值。

二、循环经济中体现的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运用一种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实现着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转贴于 (一)循环经济中的代际公平思想分析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能力永久的改变或毁坏地球,而且当代人的活动会对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热带雨林的大面积消失、臭氧层的空洞、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等都将危及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对于这种把危害和危险留给后代,是对后代的一种不公平。环境伦理思想中提出的代际公平要求本代人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至少要留下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环境资源,例如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环境质量等。环境伦理把关怀的对象由代内进一步扩展到代际,就好像为后代人建立一个大的资源与环境的储蓄银行,当代人应只消耗由储蓄银行产生的利息,而应将本金留给后代,以达到代际之间资源与环境的公平分配。人是可以通过理性把握历史的行动,可以通过理性来超越现在,接触未来,所以需要提倡代际正义,有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循环经济正是这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的产物。代际公平是循环经济的伦理取向之一,循环经济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人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量,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的治理。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厂就要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工艺流程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倡消费中多次应用。这种生产中减量化、消费中多次运用的做法,不仅符合经济学规律,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资源的保护,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公平式做法,是代际公平的一种表现。

(二)循环经济中的代内公平思想分析

作为代际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的代内公平,对现今的环境保护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代内公平,要求资源和环境在代内要公平分配,强调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利益。当代的代内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比如,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利用殖民手段大量剥削能源和资源,不顾后果,目前存在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这种行为的积累。而且现今发达国家仍是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以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一的人口,消耗掉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二的能源,木材的85%,钢材的72%,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不仅如此,一些西方国家还采取了转嫁生态危机的做法,把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以转让技术,扩大投资和提高援助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直接把有毒的工业和生活垃圾甚至核废料输送到发展中国家来处理。当然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只顾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采用“杀鸡取卵”的行为也是代内不公平的一个表现。

篇8

 

众所周知,环境伦理学是以反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为宗旨的,把用以取代传统伦理学的“生命中心主义”作为理论前提按照环境伦理学的观点,造成现代地1球环境危机的根源正是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它只承认一个物种一一人的价值,而否认人以外的任何存在物的价值。如果说有价值,也仅仅是作为工具的价值这样,人类对其以外的所有存在者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的正当性与否,就完全取决于两个事实:一是这种结果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利益;二是是否有利于实现人类的权利。所以,“它只承认,对人而且只对人具有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即便我们可以考虑对地球上其他生命体的义务和责任,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这种义务和责任都是基于人类价值的实现这一事实,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义务和责任去保护我们之外的环境的存在和发展”①根据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对地球环境问题的研究会被认为只是由于人类行为对地球的破坏,其结果反过来阻碍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对此,环境伦理学认为这是犯了类似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物种歧视”的错误,使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为使地球环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与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不同,环境伦理学主张“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泰勒在他的《尊重自然》一书中指出:“环境伦理学所关心的是人与自然界间的伦理关系规范这一伦理关系的原则决定着我们对地球及居住在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的义务和责任”②很明显,这里的“义务和责任”是伦理意义上的“义务和责任”,和通常意义上的保护地球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不同,他是在将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设定为伦理关系的前提下讨论义务和责任的用泰勒的话说,一切生命存在包括所有非人类生命体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因而它们无不具有内在价值承认环境伦理学,“就是承认所有的非人类生命体具有内在价值”。而承认“所有非人类生命体的内在价值”也就是承认了环境伦理学③这种普遍“内在价值”说,就是依托于“生命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的基础。

 

以“内在价值”这一概念为基点,使自然界的一切非人类生命体取得与人类平等的资格,并以此为由把人与环境的关系确定为伦理关系因此人的行为的正当与否不再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有益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即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价值的实现那么,“我们保护环境,不使其污染的责任和义务本身就是为了地球生命体系统能够以它本身的自然状态存在和发展,这种义务和责任是不依赖于我们对人类的义务和责任的”④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行为可以同时完成这两种义务和责任,即对人类的义务和责任与对其他生命体的义务和责任,但这却是基于两个不同的事实,也就是说非人类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尽管同时被当作目的,然而它们毕竟各具独立的内在价值

 

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点是认定一切生命体都有独立的内在价值。那么,什么是生命体的内在价值?在环境伦理学看来“价值就是需要和利益”⑤,正如人的需要和利益构成了人的内在价值一样“生命体的需要和利益也就是它们的价值”⑥承认地球上其他生命体有需要和利益的存在,保证它们的需要和利益,就是赋予它们以内在价值每一种生命体都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存在和发展能够被促进和破坏,本身就证明了它有需要和利益这一事实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它是独立的,不需要以其他任何实体如人作为参考系来证明。这就是说,不管它是什么,只要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本身就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经过各个正常的自然发展阶段,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完成其自然的存在和发展过程而不受人为的干涉,这是它的需要和利益的实现,也是它的价值的实现可见,既然它们都是拥有内在价值的实体,就应该把它们视作目的本身而加以保护,不应该把它们视作纯粹的客体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或者说,如将生命体作为手段,其价值则取决于其他实体一一人的存在据此,本来就不应该把自然作为达到人的目的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因为它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本质上是属于它们自身的。基于这种内在价值,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体就有了道德上的权利,于是推出尊重自然是善,破坏自然是恶的伦理原则。

 

这样说来,人对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的任何行为也就有了正当性与非正当性的意义而“这种正当性与非正当性并不产生于我们人类,而产生于生命体本身因为它们是价值,具有被善待或恶待的特性”®。很明显,如果说我们对不具有被善待或恶待特性的存在有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那是不可思议的。如岩石、沼泽河流、沙漠等,我们对它们就没有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因为它们本身并没有需要和利益,也没有价值,所以我们对待它们的任何行为都谈不上有道德意义上的正当性与非正当十性。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伦理关系在通常的伦理关系中,人对人是互为主客体关系的。就是说,人既是道德的主体,又是道德的客体;既是道德的执行者,又是道德的承受者这种双重性的角色,决定了人必然既是道德义务和责任的主体,同时又是道德权利的主体人在尽自己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的同时获得其道德上的权利,二者始终是统一的,而且首先是权利。然而,在环境伦理学所设定的人与其他生命体的所谓伦理关系中,二者却是分离的它只片面强调人应该对其他生命体具有道德的义务和责任,却忽视了人的道德权利是如何在这一伦理关系中实现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对此既然不能予以合理的解释,则所谓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也只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空话。

 

环境伦理学并未将其理论基点贯彻到底,因而陷于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伦理学史上的任何一种伦理学都以自己的基本原则去说明它所关心的对象的性质,并以其对象的性质作为原则确立的前提比如,功利主义伦理学把具有体验痛苦和快乐的能力作为其伦理原则的决定性标准,康德伦理学则把能够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自律的个人作为标准,从而给予具有这一特性的存在以伦理资格。但环境伦理学却没有为我们提供这种标准。根据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点,生命体由于其需要和利益而使之具有内在价值,获得了和人一样的道德尊严。由人因其具有内在价值被看作目的、不被看作手段而逻辑地推出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体也应被看作目的,不应看作手段。按照这样的推论,应该说任何生命体都具有资格成为环境伦理学关心的对象,这也就意味着生命体本身就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

 

然而这只是我们的理解,并非环境伦理学的真实逻辑就是说,它并不认为一切生命体都具有同样资格而能够成为环境伦理学的关心对象,它所关心的只是生命体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样,对于环境伦理学来说,生命体在资格上就不是处于平等状态,一些生命体有需要和利益,是价值,而另一些没有需要和利益,则不是价值。比如,家禽是一种生命存在,它有需要和利益,当然应该说是一种价值但环境伦理学却不认为它是价值,因而它们不能成为环境伦理学所关心的对象再如,动物园里的各种动植物与原始森林的动植物应该说同样具有需要和利益,是一种价值但环境伦理学只把后者列为它所关心的对象,前者除外为什么同样是生命存在却有不同的意义呢?在环境伦理学看来,似乎因为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即属人世界和自然世界,一种生命体之所以有价值,乃在于它是“自然的”,当它一旦脱离了自然界,进入人的世界,也就不再有价值为什么?假如生命本身的需要和利益是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那么任何生命体的需要和利益都应该成为价值本来认为“自然的”生命是其原则的基础,为什么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才有价值?好像一块石头的价值就在于它是自然的,当用它来建筑一座大桥或房屋时,它的价值就会立刻消失这确实无法理解。

 

果真这样,那艺术品也就不再具有价值了,因为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人的创造物如果环境伦理学还承认艺术品有价值,那它的价值取决于什么呢?是否取决于它对自然的真实模仿?

 

如果是这样,一件复制品,其复制的高超技术足以使其以假乱真,为什么这件复制的艺术品就不再具有价值?我们只能说,艺术品或别的什么东西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人相联系因此可以认为,价值本质上表征的是一种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特有的评价关系,不是物与物之间关系。正是由于人的存在,世界才成为价值的世界,如果世界上没有评价者一一人的存在,由于失去价值形成的条件,也就不会有被评价者一一价值的存在正如我们通常所设想的“最后一个人的争论”那样,假如地球危机毁灭了全人类,只有最后一个人的存在,这最后一个人当然也是唯一的评价者。

 

那么,即使他毁掉所有的艺术品,他的这一行为也没有任何的不正当性,因为美的价值只存在于它和评价者一一人的关系中,当评价者一一人不存在时,美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美的对象本身并不具有所谓的独立的内在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关系事实的一个构成要素这证明人之外的一切存在物当然也包括所有的非人生命体并没有所谓的独立价值我们之所以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具有独立的价值。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⑨〜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1

 

按照环境伦理学的观点,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价值的被否定对于这些被否定的生命来说,其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并没有完成其生命的自然发展阶段对此,环境伦理学并不诉诸它的“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因为它认为这是合自然规律的,并没有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平衡丨生这种看法如果能成立,那么人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与价值的实现,是否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去对待周围的生命存在?既然环境伦理学承认人本质上是自然界有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他生命体是平等的,我们人所做的一切也就必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推理如果正确,则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利用与自然界中生命体之间的生存竞争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也就没有什么不合自然规律的但环境伦理学却与此相悖,反倒认为这是不合自然的。那么,同样是“自然的”生命、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人和其他生命体活动的结果截然不同?这是否由于环境伦理学的主观偏见使它连自己的理论基点都置之不顾了呢?

 

地球生态系统的原始平衡性被破坏确实是由于人的存在造成的,我们也只能从人的存在本身去寻求解决的方法人既然也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命存在,为什么唯有人的存在会破坏自然的平衡性呢?

 

人作为生命存在,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是生存于自然之中的,所不同的是其他生命体是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前提下生存和发展,在自然面前是被动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完全取决于给定的外在自然环境条件,所以它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却是能动的,他是在使环境适应自己的过程中即在改造中去适应环境的所以,人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给定的环境条件,而是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改造人是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才成为人本身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这是人的存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是人的存在的本质人的存在的这一特殊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改造原有的环境,而改造本身就意味着对原有的环境的某种影响或某种破坏。

 

但人又不能因此而不改造环境对于人本身存在的这种矛盾关系的认识是以人对外部环境的改造和对人本身的改造为前提的。但是,人对这一矛盾关系认识的自觉程度又反过来影响着人对环境以及对人自身的改造实践因此,当我们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对立统一关系还不能自觉认识时,人类对其环境改造的实践也就不具有能动的自觉十生其结果必然要对自然系统本身造成某种程度的破坏,并对这种结果无所顾忌,因此也就不可能给它以有意识的补偿或补救。如果说早期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实践所产生的某种程度的破坏依靠自然本身的再生能力还能够补救而使其恢复原状,那么人类今天由于对自然的改造而产生的破坏将无法依靠自然本身的再生能力来补偿。这就需要人类在对环境进行自觉改造的同时给自然以有意识的补偿。在这种改造与补偿的双重过程中,人获得其自身的真正的存在与发展,求得真善、美的统一。而真善美的统一过程就存在于对人存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中。

篇9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必需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源泉,同时也是人类劳动的对象。自然和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表现。哲学从实践出发,阐发了人与自然界的本真关系和人对自然应该采取“实践态度”,折射出生态哲学的睿智光芒。学者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时代背景、认识基础及现实意义等方面予以探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作专门系统的研究,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之中。徐岩将其归纳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必须尊重自然;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三个方面,较为确切。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陈墀成等认为,19世纪40年代欧洲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社会化生产所导致的环境恶化进入创始人的视野,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现实环境,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现实性与可能性,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既为工业文明带来的生产力进步而欢呼,更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所震撼。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认知基础

陈墀成、蔡虎堂认为,生态哲学以对人类现实自然界的整体认识为基础,在联系与发展中考察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发展到理论自然科学阶段,其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科学范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深化了人对自然的认识,为哲学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奠定了深厚的认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以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以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自然观考察人类现实的自然界,逐渐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生态哲学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孙述娟、翟晓青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产生于工业革命初期的19世纪,这朵生态哲学领域的奇葩,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绚丽夺目的光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哲学依据,为树立生态意识、践行环保行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对自然界的态度,从伦理层面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路径。于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就成了当代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内涵、建设原则及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黄斌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这就为自然界永续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做了确定无疑的证明;第二,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劳动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基本的生态伦理原则。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但人同样具有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动地改造自然;第三,马克思的自然观所强调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建设的原则

关于生态伦理建设的原则,刘胜良归纳了四条:第一,“主体是人”的处理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的基本原则;第二、尊重保护自然的原则:“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第三、“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在生态危机的形势下其意义尤为重大。从外在尺度上看,自然美就是生态美,是地球景观、动物结构等生态平衡、繁荣和谐的状态;从内在尺度上看,只有人能够在审美的层面上体会和认同自然界美的属性,破坏生态平衡也是对人类美感的破坏。因此人类能够把对自然美的规律的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技术的手段建造自然的本色,恢复自然本应具有的美感,这本身就具有道德的价值;第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恩格斯说:“经过长期的、往往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道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先声,发展应走可持续的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具有珍贵的启示作用,黄斌将其总结为三点:第一,强调正确的生存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二,明确现代人的生态责任,树立新的生态价值观;第三,践行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篇10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科研项目经费资助(项目编号:JXJG-10-90-5)

摘 要:伴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解决环境危机之道依赖发展环境教育。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一、独立设课模式;二、学科渗透模式;三、环保主题模式;四、个人行为模式。

关键词:环境伦理教育模式

伴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大工业日益兴起。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废物及其它毒性物质之泛滥。尤其是环境灾难的频仍发生,使世人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环境问题涉及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除非人人对环境有正确的观念与行为,方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教育的目的在改变人类思想与行为,因此,解决环境危机之道依赖发展环境教育。

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中建议联合国应发展国际环境计划以协助各国发展环境教育。联合国遂于1974年正式推动国际环境教育计划,世界各国均大力推行。

1977年10月联合国在前苏联的伯利西召开国际政府环境教育会议,会中制定的环境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去获得保护环境和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会中曾决议:在发展环境教育计划时,必须考虑伦理的价值,环境教育应以产生认知和价值为目的,藉以改进生活品质。

1991年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发行的通讯,以“全球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主题,论述环境伦理的重要性。文中指称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培养具有环境伦理信念的人,他具备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高校作为承担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为培养未来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的先导性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下面我们主要就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独立设课模式

采用独立设课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可以较为集中地探索环境问题,涉及广泛,讨论深入,比较容易、有效地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 指出“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环境与发展课程,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这个文件应成为各个高校进行公共环境教育的政策依据和指导原则。现在,很多高校都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甚至是必选课。

二、学科渗透模式

所谓学科渗透模式,就是将适当的环境教育成分(包括概念、态度与技能)融入现行的各门课程之中,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例如,在《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政治课中,将环境思想、环境意识纳入其中,阐述环境伦理教育,加强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其他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环保主题模式

环保主题模式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实际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利用环境主题模式开展环境教育,主题鲜明,目的明确;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形式活泼,使用灵活。高校可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围绕环境伦理主题,科学设计与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将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观。环保主题的形式可以是: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戏剧小品、歌唱比赛、专题讲座和义务植树等。

四、个人行为模式

环境伦理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只有落实在人的行动中,才有意义和生命力。就是说,只有环境伦理被社会上的成员普遍地遵守,它才成为真正是实践的而非流于理论的和论证的。因此,环境伦理应当成为每个公民自觉的生活方式。

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实行,可以从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从易拉罐、牛奶盒、旧报纸杂志等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开始,到随手关掉电器开关、尽量控制使用空调器的家庭节能行为,不直接使用合成洗涤剂而用废纸擦云油污碗碟等,以及提倡健全的、有利于环境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伦理观念、环境道德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者改变人类的未来。高校环境伦理教育要在全球环境危机面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而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磊. 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

[2]魏彩霞.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3]程 倩. 论高校环境伦理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