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室内环境设计;生态化;思想内涵

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以往的室内环境设计中,多数设计者为了自身利益,以浪费素材或是只重视装潢效果等方面为条件,造成阻碍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重视生态化思想理念在室内环境设计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室内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1)浪费素材现象严重。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为了追求时尚、高档等效果。大量使用一些稀少材质的材料进行装修,造成了稀缺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有部分室内设计,尤其是商场、酒店等建筑,它们对装修的更新时间要求快些,因此导致一些不能再循环使用或是可回收的材料成为建筑垃圾,不仅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也对国家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据相关数据显示,建设类所浪费的材料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比例占三分之一左右。另外,在设计观念上,过分注重局部的设计,缺乏整体思维,也将导致需要对建筑进行翻新,造成材料的浪费。

(2)某些材料的使用威胁人们健康。目前很多室内装饰的材料为了提高产品的性能,增加了含有大量危害人们健康的物质,虽然部分有害物质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消散,但是也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另外有的材料甚至还散发出有刺激性的气味,不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而且威胁人们的健康。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建筑类的材料还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和有害物质的产品。例如吸入大量装修材料中的甲醛物质,会导致人们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

(3)室内设计与自然相结合较少。目前的室内环境中很少看见有专门种植绿色植物的场所,也就是说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将室内环境的绿化考虑进去。而且很多装修原料是不锈钢、玻璃等材质的,运用大量的人工照明来烘托出特有的色彩和环境,将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隔离。

三、室内环境设计生态化的思想内涵

1、生态化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所谓生态化的设计就是按照自然、节约等方面的思想,设计出既能持续发展,又能符合整体性的思想,达到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其设计的特点首先是在保证人们健康和需求的前提下,达到节约、环保的利益最大化作用。这是因为室内环境是人们长期居住的地方,需要给人创造出一种舒适、愉悦的环境,因此保证人们健康是前提。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后,就要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技术水平,或是采用可再生资源进行设计装修,例如利用设计的技术水平,根据不同地区对冷暖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程度的保暖措施。其次是达到室内环境与大自然的充分融合,这就需要做到尽量减少对大自然带来的伤害在设计时多采用绿色技术。因为如果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不仅违背生态化的理念,也将有可能会遭受大自然对人们的惩罚,另外采用绿色技术会让人们更加贴近和感受大自然。最后是整体性的构思。设计是一个整体,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不仅需要思考如何进行设计、设计完了如何进行装修,而且需要思考装修时选取的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质量是否有保证以及装修完的后续工作等方面。

2、室内环境设计生态化思想内涵的具体表现

针对生态化实际的定义和特点,提出了以下关于室内环境设计生态化思想内涵的具体表现。

(1)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循环材料或是能源。可循环的材料既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比如太阳能技术在家用的热水器中的运用,就大大减少了家用用电量,也节省了国家能源。在设计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利用室内的自身条件,大多数是利用室内的通风和采光等条件来提高室内居住的舒适感,例如随着每天太阳光线的位置不同,设计可以自动调整的挡光板,这样就可以利用自然采光的作用,减少用电量。

(2)生态审美观念。很多建筑物尤其是在古代的室内设计中,随处可见很多的艺术作品,有雕刻、陶瓷以及剪纸等,让室内环境体现出一种人文气息。还有的建筑物,会在其表面涂上油漆或是水彩画等艺术品,在增加室内生态化审美的技术上,也减少了建筑物的损害或腐蚀程度。另外,在室内进行绿化也是生态审美观念的表现之一。比如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增加居住地绿化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吸收部分室内的有害物质,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能让人们有更多机会感受绿色、感受自然。

(3)环保的理念。这是要求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需要在充分考虑影响建筑的成本、装修等因素后,采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害的材料进行装修,这样就算需要拆除,其材料的可分解性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能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还有一些设计师,采用环保的材料,故意还原物体的本来面目,营造一种怀旧的气氛。另外,目前我国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中,虽然有很多的材料还没有完全达到环保的要求,但也在逐渐在根据环保理念在发展,比如生产的无害涂料、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壁纸等物体就是很好的证明。

(4)维护人们健康的思想。虽然目前很多材料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有害物质,但是为了人们健康着想,要避免生产和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尽量采用没有刺激性和发射性材料,这也是体现生态化室内环境设计的理念。

(5)注重舒适感。现阶段由于空气质量越来越不好,环境也越来越差,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而生态化的室内环境设计也是在遵守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根据人们需求的改变,对室内空间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等方面舒适感的要求。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室内环境设计存在浪费素材现象严重,某些材料的使用威胁人们健康的问题,结合了生态化设计的定义和特点,认为室内环境设计生态化的思想内涵具体表现在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循环材料或是能源、生态审美观念、环保的理念、维护人们健康的思想以及注重舒适感五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柳玉,论室内环境设计教学中绿色装饰材料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8A(02):168-189

篇2

关键词:居住小区;以人为本;生态;文化;商业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景观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文”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2 西湖水岸小区项目概况

2.1 设计性质

建设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生态功能、自然野趣和休闲娱乐为主的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2.2 设计范围

西湖水岸位于永昌县永昌县城相府路以东、文庙巷以西、云川路以南,建筑总面积7135.87平方米,包括罗马风情广场、番和景观区、东湖景区和住宅前绿化景观四大景观分区。

2.3 设计功能结构

罗马风情广场是一个以民俗风情、文化历史为主题,展示永昌县与罗马帝国的种种渊源;番和景观区通过景观小品展示永昌独特的风土人情;东湖景区为一个集健身、儿童娱乐为主的娱乐健身景区;住宅前绿化景观则以人为本,通过植物的搭配来调节小气候,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

2.4 相关背景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该县隋开皇初并入番禾县,西夏王朝于县置永州,元封永昌王于此改名永昌路,明日永昌卫,清改永昌县,至今不革。骊轩故城便在永昌县西南。现存古骊轩城遗址、驻军营盘、古烽燧、古战场、炒铁台、蛤蟆泉、娘娘坟、骊轩亭等景点。

西湖水岸是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以本地骊轩文化特色为背景,结合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营造出一种集文化、休闲、生态为一体的人居环境。

3 小区绿化设计

3.1 设计原则

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基础的 ,它是“内含在文化中的价值、境界、理想和道德追求”[1],因此人文精神必须要根植于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本方案以“以人为本、生态自然、优化融合”为原则,兼顾历史人文背景,结合当地骊轩文化特色,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景观设计。

3.2 设计理念

在西湖水岸小区景观设计中,以“文化融入生活,绿色缔造和谐,生态演绎文明,商业引领时尚”为理念,创造以人文本的诗意栖居。结合一心、两带、三轴的设计,将四大理念和四大景观分区运用于小区的景观设计之中。

3.3 空间构成

3.3.1 一心

沿小区主轴景观路至小区中心处,设中央罗马风情水景广场。中央水景广场面积达1400平方,是整个小区最大的广场,连接着别墅区和商住楼区,不仅为小区的人流作了疏散作用还为整个居住区提供室外休闲交流。

3.3.2 两带

即商业内街带和中心别墅区带。从商业价值出发,从小区西侧规划了一条商业内街,既满足了小区居民的需要又服务了周围地区。结合整体规划,中心地块设为别墅区。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渗透衍生,通过景观绿带加强了小区的绿化力度。宜人的尺度,优美的环境,精心设计的场所让小区不仅提高了档次更体现了小区“以人为本”的宗旨。

3.3.3 三轴

以连通环城东路小区人行主入口的景观带为主轴,延伸至小区内部。此为东西中轴线,宽度达到20多米,包含了番和景观区、东湖景区和住宅前绿化景观连接了小区主入口与中央水景广场,突出体现小区闲情逸致的氛围。

除主轴线外,小区还有两条南北次轴线。分别连贯商住区和别墅区。一条连贯着整条商业街,长达300米。延伸了浓郁的商业氛围。另一条景观轴贯穿着整个别墅区,景观绿化优美别致,移步异景。

3.4 建筑布局设计理念

综合考虑建筑规模、体量与基地环境的整体关系,采取商住楼与别墅分区建设的方针。围绕地块四周建立一圈商住楼,地块西北边由小高层和多层住宅延伸形成了一条内商业街,商住楼一层为商业,由于商业街的形成,使商业面积大大增加,突出商业最大化的价值体现。地块中部为别墅区,典雅精致的别墅区提高了整个小区的品质。宁静优美的周边环境,错落有致的别墅群与丰富的商住楼群内外环境共生了一种美丽、动静皆宜的丰富而雅致的生活。该小区在设计造型设计的总体风格力求清新,素雅,简洁。无论是体量构成上,还是住宅空间,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层次清晰,真实反应了平面结构的逻辑关系。立面造型上,遵循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摒弃任何虚假的装饰构件,完全通过凸窗,栏板,色彩等纯建筑元素来完成立面造型,做到简洁,严谨,有节奏感。材料运用上,采用金属,马赛克和涂料等。

3.5 形态结构与规划立意

小区主要主入口位于小区西侧的环城东路的中部。南北各自设置一个车行出入口,方便住户以最便捷的路线回到居所。

3.5.1 功能结构

小区以居住为主,沿小区西面,北面临主干道做底层商铺,上层用作居住,内部则为纯住宅,户型上以两房和三房为主,兼辅别墅户型,满足当地的主流消费市场。

3.5.2 配套设施

本案配套设施完备,从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物业管理,到警卫室,公共卫生间一应俱全。社区的垃圾收集处将结合小区景观设计,以景观小品的形式存在于社区的环境景观中。同时将垃圾回收点设计成小区内可移动的“木屋”或者“盒子”,方便业主生活的同时增加小区景观趣味性。

3.5.3 交通流线

环城西路、文化巷路等城市主次干道与小区路形成内外双环的交通流线。在为小区提供便捷的交通流线的同时,也充考虑到适合做为消防车道使用。小区外环路与内环路均与城市干道有直通出入口。方便住户车行与人行的不同需求。

4 结语

本文之中的景观设计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分利用建设用地,同时兼顾周边环境的主题思想进行设计,以人为本,努力塑造一个文化式,生态式,本土式的商业居住一体化的休闲社区。通过对小区的空间设计将设计思想和理念融入其中,让我们的人居环境更加舒适自然,本地的文化体现在设计之中,表现于建筑立面,让人们更加体会到当地文化特色,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 刘晨阳 ,杨培峰.关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人文思考[J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3(4) :80283.

[2] 格兰特•W•里德.从概念到形式[M](2005年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董承元 ,周振明.城市社会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

社 ,1988.

[4] 肖艳阳. 论人文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J ].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11(5) :18221.

[5]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 龚轶秋. 居住区的人文景观与地方特色 ― ― ― 扬州栖祥苑环境设计[J ].住宅科技 ,2006(3) :31233.

[7] 周虹冰 ,胡玲. 建筑的人文精神寻思[J ]. 高等建筑教育 ,2005 ,14(3) :25226.

[8] 王晓.现代商业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经济;教育;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164-02

长期以来,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热点话题,准确把握二者关系,不仅有利于其一体化发展,而且对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经济和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内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阐述,进而说明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就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为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已从二者的各自独立逐步转变到了二者互相协调发展的层面上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将变得日益明显。首先,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教育为其提供必备的人才和技术,教育通过劳动生产与科学技术进而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其次,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对其各方面工作开展的物质保障,即经济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水平。因此,各国要想在当前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下,准确且科学地掌握其一体化发展的内涵。

2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2.1经济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方面,即经济可以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经济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教育事业提供经济利益,二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教育事业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据统计,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年均GDP增长率已达到了900%,而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15~20年中,中国经济至少仍将以800%的年均GDP增长量发展[2]。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不仅高校的录取率增加,文盲率下降,而且诸多的偏远地区也开始建立了各类学校。因此,经济利益与教育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且经济在二者的关系中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说来就是经济的增长可以为教育提供聘请大量教育工作者和引进基础设施的资金,而越是发达的经济体就越有可能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投资[3]。综上所述,经济可以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2经济对教育本身的保障作用

事实证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大,而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无疑可以保障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经济为保障教育发展所提供的帮助是:①保证资金需求;②保障资金计划顺利执行;③确保担保资金的持续性提供与高效利用[4]。虽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经济两极分化的现象愈加严重,而这种现象无疑将使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而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只能获得低水平的教育。因此,就现阶段而言,虽然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体现在经济对教育的保障作用,但由于经济不协调现象严重,使得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3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3.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教育虽然依赖于经济,但却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建设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而教育则恰好可以为其提供该方面的相关支持[5]。这种支持体现在:先进的人才具有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进思想,而先进的思想又可以指导经济发展;此外,先进人才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为社会各方面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并全面推动经济发展。

3.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后续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另一主要作用便是其对经济的后续推动作用。教育对经济后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知识技术的后续作用。虽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术的支持,但随着教育和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知识技术也必然要经历更新和发展的过程,而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对经济的具体要求,教育则必然需要以创新技术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后续的经济作用。由于经济增长与经济衰退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在教育作用于经济时,其对经济的影响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程。所以,其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时间层面上便是对经济的后续作用;③教育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的创新无疑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该方面作用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创新对经济的指导作用上,更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创新对经济的增长作用方面[6]。综上所述,教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另一内涵便是教育对经济的后续作用。

3.3教育对经济的改造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改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作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部分地方政府大费周章吸引经营者在当地投资一些好的与不好的企业,由于企业的多而杂,且企业的地理位置、运输特点以及能源来源等具有较大的不合理性,使得经济结构杂乱无章,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教育的作用则恰好在这时得以体现,通过教育事业提供的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法和综合性技术人才,可以较好地对投资企业及其地理位置等进行优选,进而全面实现对当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促进经济发展[7]。二是在经济注资方面,教育可以提高经济资源优化整合的效率并加强资本重组的科学性,进而使重组后的经济产生更好的效益,并推动新的资本重组和再分散的交替运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只有对两者关系进行准确把握,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其次,要准群把握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整体目标,即教育的目标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而经济目标则除了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外,也要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此外,教育方法和内容需要与社会生产劳动的内容相协调,进而有效地开展对生产劳动的指导作用,并增加由相关生产劳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再次,由前文可,教育的性质与内容是由经济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即经济水平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二者的一体化发展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主导,进而达到经济与教育的互相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最后,国家还应该对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在充分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切实落实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使其既满足国际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又满足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并最终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从经济与教育双重作用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便是二者之间互相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对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可见,未来加强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内涵的分析,对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彩琴.教育需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保障[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2(12):153-158.

[2]范涌峰,李欣莲,宋乃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三种基本模式:生成机理与问题应对――基于琼、渝、蓉的实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5):6-11.

[3]谈松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阶段、新任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4(16):7-10.

[4]姚永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覃丽君.德国教师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6]李小进,张永保.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115-118.

[7]倪楠.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篇4

情感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挖掘方向

1.自身情感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需求则是最大的原动力。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对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例如,制作《母亲节贺卡》既可以满足学生对母亲的情感表达,又可以实现自身能力的价值体现。

2.社会文化熏陶

作品课恰恰是知识融合提升形成自我个性化认知的过程,带有学生自身成长环境文化烙印的内容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例如,宜兴的“陶文化”,学生对此认知度非常高,主动性也非常强。当然,社会文化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大至国家小至家庭都可以是社会文化环境。例如,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题材,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学生更容易接受,在制作作品过程中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康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

3.精神文明培养

信息技术课堂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文明传播途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融入了精神文明的培养。例如,学雷锋活动伴随了数代中国人的成长,以此为契机开展信息技术作品课,既是对学生内心的一次自我翻阅,又是对学生的再一次教育,很容易激发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热情。

情感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挖掘方法

1.导入环节纵览全局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就如画龙点睛,为整节课打下成功的基石。作品课的导入方法和其他类型的课相似,但作用区别很大。作品课的导入环节需要为学生描绘一幅恢宏的背景,从而触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且利用信息技术达成自己的目标。最直接的第一是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展示优秀作品;第二是自身情感需求――母亲节、教师节等;第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家乡美、爱国情等;第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强国富民、中国梦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引导切入点。

2.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作品课展示的必然是作品吗?不是。作品课需要展示的是学生的自身成长和个人魅力。具体如下:展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激发出来的智慧火花、个性化的创意、甚至是作品上的创新;展示学生的提高与进步――自我成长的过程、自我突破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展示学生的思想精神面貌――体现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个体特色的学生思想精神面貌,具体可以表现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等;展示学生的团队协作。

篇5

[ 关键词 ] 高校辅导员 工作科学化 内涵 构建路径

随着育人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中的彰显,辅导员工作成为高校工作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传统上,辅导员工作的开展以个体主观能动式和经验传授式为主,但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不断带动着人们的思想更新,高校亦面临着现代教育管理价值的确立以及内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同时,新一代大学生个性特征越来越鲜明,这些都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立足于已有的工作实践经验和成果,提炼普遍意义上的方法和规律,实现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提升,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形势的要求。

康德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中指出:“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1这意味着判断辅导员工作是否科学的基础是其工作体系能否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完整的运行系统。我们可以认定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是着眼于解决实践问题的自身科学发展的工作研究领域,对其内涵及构建路径进行分析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科学的实质在于理性和求真。“科学就是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因此,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要定位于学生工作和辅导员两个客观主体要素,核心内容围绕学生这一工作对象而展开。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是在具体事务开展过程中,为获得理想的客观效果而对工作理念的认识度、对工作方法的改进度、对工作规律的把握度以及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度的良好把握,从而促进工作知识、工作技能的有效积累,使之完整化、系统化,工作效益最大化,实现工作的科学属性。由此,我们从工作理念、方法体系、工作规律以及执行主体等几方面分析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1.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包含工作理念的科学化。取决于是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工作价值取向,认识把握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将自身的工作与时代的主旋律、社会的脉动、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相呼应,这是达到工作理念科学化的不变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再实践到再认识的认识发展的辨证规律,因此辅导员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要明确基于发展的实践,绝不是简单机械式的重复,而是获得螺旋上升式认识的必由之路,这样才能最终获得工作理念的科学化。由此可知,这种认识层面的科学化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基石。

2.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包含工作方法论的科学化。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核心是方法体系的科学化,方法论决定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观察事物、处理问题。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都是以个体形式面向学生,工作发挥空间比较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取决于辅导员个体使用工作自由裁量权的状况。但是基于个人偏好和非系统性的工作方式并不是科学的方法体系,科学的方法体系应该是建立在唯物辩证的普遍联系观点之上,透过事实论据派生出最佳的处理路径和工作手段,以科学理性的工作方法取代直觉经验式的工作方法。由此可知,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辅导员工作是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关键。

3.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包含认识和运用工作规律的科学化,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从本质上讲就是按教育的客观规律要求,寻找确定适用的规则体系,既深入认识又良好运用好规则体系。在认识规律上,不断深化对学生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不断探索辅导员自身工作运行规律,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增强预见性、规避性和创造性。在运用规律上,就是按规律指导具体工作实践,不违背、不偏离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教育的规律。总之,认识和运用规律的科学化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

4.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包含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这是执行主体层面的科学内涵。工作上的科学化最终落实在执行主体的科学化上,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团队建设的科学化,包括人员结构、职业发展规划、团队管理、学习机制、氛围建设等方面,二是辅导员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包括思想政治素养、能力水平、工作意识等方面。辅导员团队和个体的建设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客观载体。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构建路径

根据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要求,我们要将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作为系统工程,明确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提升的构建路径,突出核心要素,把握好工作的着力点。

1.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实现思想意识的科学定位。在实际的学生教育中,存在着“灌输式”偏多而“激发式”偏少,将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教育内容强加于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着以“事”为中心因素的偏多而考虑以“人”为中心因素的偏少,按规定动作做完即成。因此,要真正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理想尺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有最低现实目标,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站在学生成长成才、站在为学生服务的立场上去关注其所需。

2.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把握工作的动态性原则。“90后”带着一代新人的特征构成学生的主体,网络化带来信息的迅速流动和学习生活模式的改变,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学校,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固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手段对待种种变化着的工作格局,必然带来僵化的工作后果。因此,这种来自社会环境的不可控、工作对象的差异性,要求我们从本质上对如何把握工作规律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变化着的动态环境,掌握权变的工作方法,与学生真诚对话,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

3.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形成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决策层在工作体系的科学构建中起着总揽大局的作用,决策层对事务流程的正确提炼,将会优化学生事务运作流程,形成良好的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上,需要辅导员个体层面的科学构建。通过探讨构建渗透式、体验式、开放式、自主式等多层级、多模块教育体系,找准工作环节中的关键点,摸清学生的兴奋点,把握思想工作的切入点,将社会外化要求与学生个体成长需要予以良好的结合,促进学生非智力性因素的教育和人格体系的完善。

4.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注重工作手段的高效运用。工作手段一方面指工作中采用工具性的支持手段,包括:技术手段上、物质上、信息上的功能性支持,另一方面指对学生的情感性的投入手段,比如:采用学生喜欢的、亲密的、尊重的、平等的交流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感受等。

5.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决策层要增强对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支持。这是实现辅导员队伍科学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笔者曾在辅导员中进行组织支持感与职业承诺状况的问卷调查,76%的辅导员的组织政策支持感偏低,84%的辅导员对职业的持续承诺偏低,许多辅导员并没有将学生工作视作终身职业来看待。因此,决策层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辅导员的内在心理活动,全面做好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政策力度和落实实效上体现出对辅导员的职业支持,将学生工作视作中国特色的实践型学科领域,形成学科建设研究体系,提高职业的学术声望,进而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承诺水平,从而有力促进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总体来看,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最终要实现的是工作效益和工作价值的最大化,既涉及对学生这一工作对象的教育效能,也涉及辅导员职业研究领域理论体系的建设,因此遵循工作科学化要求应成为辅导员队伍的实践原则。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节假日旅游;经济意义;文化内涵

一.我国节假日的发展轨迹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它的环境密不可分,国家规章制度的实行也肯定与它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五一、十一长假就是在1992—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陷入了经济增长与消费疲软的困境,消费与生产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从1999年五一、十一长假正式开始。于是人们利用长假,纷纷出游。当时人们纷纷用“井喷”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大潮。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让所有的旅游热点地区的景区、宾馆、交通、餐饮等价格成倍上涨。从那时开始,人们发现原来长假蕴藏着这么多的“黄金”,媒体用“钵满盆满”来形容商家的收获。于是五一、十一长假被人们称为“黄金周”。黄金周成了商家创利的重要时机之一。十年来“黄金周”确实完成了最初的使命:刺激了消费,拉动了需求。

新事物固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的日新月异,新事物逐渐会丧失其原有的优势,那它就会面临淘汰或被改良的问题。另外黄金周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当“黄金周”演变成消费热潮之后大量的消费需求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被释放。而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调整周期。从而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黄金周期间供不应求的刺激下,社会上更多的资源被调配于应对黄金周的需求,当黄金周的消费热潮过后,整个市场出现了消费低潮,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另外,由黄金周引起的交通拥堵、景点爆满等负面影响,使黄金周逐渐褪尽原有光环。从最初的全民狂热,到随后的大面积疑惑,每个黄金周过后,都给我们流下来太多的思考。黄金周正是在这样的追问、分析、质疑下不断发展。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家度过“黄金周”,或在此期间探亲访友时,由“黄金周”引起的争议愈演愈烈了。从第一个黄金周开始,黄金周就是以旅游为其特征,将近十年的“黄金周”经历,催生了一个旅游时代。当大对数人的黄金周被习惯冠以“旅游”的名义时,很多人对“黄金周”期间在家休息反而不习惯了,反而觉得“黄金周”已经没有意义了。其实黄金周为何不是休闲的黄金周、探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呢。终于,在种种压力和非议下,五一黄金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清明、五一、端午等几个小长假代替,但是十一的黄金周依然存在。

二.节假日的经济意义与文化内涵的博弈

众所周知,十月一日本应是举国同庆日子,但是人们过度关注“黄金周”的经济利益,整个社会冲刺着黄金周到底能给社会带来多大收益、给商家带来多少回报的金钱的诱惑之下,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虽然十一不像清明节、中秋节那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国庆节也是中国人民值得留恋、祝贺的日子。提到十一长假,我们想到的是黄金周,想到的是经济利益。但是这种文化意义却逐渐被我们淡忘了。另外黄金周本应是老百姓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后休息娱乐的时间,可是各个商家对待它的态度远比老百姓热衷的多。它被老百姓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旅游景点、交通等面临强大压力情况下,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在家渡过黄金周,未免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十年后的今天,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应该淡化“黄金周”的经济意义,更加关注它的文化内涵。转变休闲娱乐的实施模式,将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放在首位。

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世界旅游会议上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人必须享有积极的休息、假日,必须享有在人本身所需要的闲暇及娱乐时间内自由旅行的权利”。使用闲暇时间的权利,特别是由于工作权利而带来的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权利为《世界人权宣言》及许多国家的法律视为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对社会而言,每个社会有义务赋予其公民最为实际的、有效的、毫无歧视的权利。

我国的黄金周实施这么多年来,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盛大节日。每次黄金周来临的前夕,人们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长假来做自己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远在他乡就读或工作的孩子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学习、进修、考各类证照、聚会购物等等。当今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大多的工薪阶层都没能有时间好好的休闲放松一下,所以黄金周的长假就是这些工薪族彻底放松自已、好好娱乐、休闲的最佳机会。虽然每次黄金周后,人们都说好累好辛苦、在家没意思等等,但谁不期盼有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呢?确确实实地说,黄金周已成了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么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黄金周这样一个长假。

有些人称,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实行,黄金周会自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劳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带薪休假制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民营企业。因此如果完全取消黄金周,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淡化节假日旅游的经济意义,提升其文化内涵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黄金周的经济意义,而把它过渡到旅游文化内涵上来呢?其实,黄金周为何不能看成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呢?黄金周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的追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这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其次,不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多么现实、重要,都不会也不可能是各国作出鼓励发展旅游业的决策的唯一标准。度假的权利,公民熟悉自己周围环境的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国民性及把每个人与其同胞联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归属感,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实际上黄金周假日的产生和发展也改善了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外国人老是说中国没有人权,《国际政治权利公约》写着度假作为人权的存在,中国也签署了这项公约。所以,黄金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一种提升,中国在逐步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把人们认为黄金周是经济的黄金周转变到是休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观念上来,恐怕需要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休假权利,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休假权利,使企业意识到给予工作人员正常的休假权是企业一项基本义务。 政府推行奖励旅游制度,如日本为了推行企业奖励旅游制度,也是作为扩大内需的一种措施,规定企业组织奖励旅游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可以计入成本这等于是政府出钱来办奖励旅游。加大鼓励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从理论上解决旅游者的本质属性,理清旅游、休闲和旅游休闲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扩大对黄金周文化意义的宣传,打造中国旅游的黄金周文化品牌,使黄金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休闲假期,使黄金周逐步成为中国人团聚、休闲、出行、购物的一个“新民俗”。

其次,旅游企业应该分时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参观旅游景点。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把旅游业从一般观光的旅游景区中分流出来。企业应该落实奖励旅游制度,因为他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也有一种广告效应。另外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应对黄金周期间的旅游问题。

最后,社会公众应该有一种理性的休假意识。首先应该认识到黄金周是我们的正当休假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至于休假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探亲、访友、购物。而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果有意愿旅游,应该及时了解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信息,为了提高旅游旅游质量,自觉避开旅游高峰期。

旅游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标志。因此,对待黄金周,我们应该从对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过于关注转到更加重视黄金周的文化内涵上来。那样我们才能全面地看待黄金周,才能正确地对待它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休闲时代 太极拳 休闲文化

前言

太极拳是中国体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十分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强调身心兼修,以求健康长寿的文化特色,其文化内涵与当代休闲理念如出一辙。我国学者胡小明认为:“太极拳是休闲的,人类在21世纪跨入休闲时代的进程中,最能得到世界性认同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属太极拳。”本文从休闲的角度探讨太极拳所蕴涵的休闲文化以及在休闲时代的价值,期望在休闲时代太极拳能与过度注重“追求极限”的西方体育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为人们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1.休闲时代来临的必然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认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许多学者也提出并论证了21世纪将是休闲的时代。

从闲暇时间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减少,空闲时间越来越多。从20世纪最后20年至今,许多国家陆续出现了休闲时间超过工作时间的情况。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并在1999年实行春节等长假以来,人们的余暇时间也大幅增加,人们对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人们经济收入的角度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财富的创造即使在劳动时间日益缩短的条件下仍然不断得到提高。人们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给人们创造了休闲生活的经济条件。从人们的价值观看,人们的价值观经历了从现代化到后现代化、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的变化,人们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休闲活动。在收入和休闲权衡的问题上,美国劳工部曾做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工人准备放弃他的4.7%收入以换取更多的休闲时间。

从以上三个维度分析可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人们价值观的转变,21世纪休闲必将成为一

个时尚的话题,休闲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文化内涵重构与多元价值取向

2.1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内涵重构

伴随休闲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也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碰撞与吸收中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当西方体育为利益驱动而严重异化的时候,当人们沉迷于不健康的休闲中不能自拔时,代表东方文明的太极拳及其文化将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积极、健康的导向。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也在人们的不断加深的认知中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拓展,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融入自然,天人合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太极拳文化的一大特色。太极拳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许多思想家看来,人与人、人道与人道、人性与人性是相通的,自然和谐理念和“天人合一”思想是太极拳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一种先进的自然观、人生观。太极拳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它是对征服自然错误理念的反思和纠正,继而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处、和谐发展的新型关系。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要求在意念上使自己的身体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就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与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在充分体现并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以祥和、恬静的心态去追求身心和谐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不仅可以排遣忧虑,抛却浮躁,还可使人的身心上升到一种轻松自在的境界,对陶冶人的风仪和内在心境是颇具裨益的。这与休闲时代人类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符合人类未来价值趋向的休闲文化方式。

2.1.2宁静致远,松静为本。

太极拳通过身体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质。其基本活动理念便是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驭动、动中求静。太极拳以其行云流水般柔和舒畅缓慢的身体动作,去表达生命中“动中求静”、追求永恒的意念和要求。其动静方式体现了传统中医关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不当使极、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在修心养性方面,它按照穷通易变、宁静致远、返朴归真的方式,去体悟那空灵神妙和大化流行的大道,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太极拳仪态上的要求是“神舒体静、意气腾然”,这就是“宁静致远、返朴归真”的结果和表现。从人生之修习的角度讲,修习太极拳要求一种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表现为“安静闲活、虚融淡泊”。在摆脱了激烈竞争、紧张节奏的工作之后,练太极拳使人进入一种无干扰、无欲念的宁静之中,会获得神清心静的情感,去感知人生的另一面。太极拳“贵柔主静”的思想与精神,将为人类身体文化的发展带来启示,符合人类未来休闲价值趋向。

2.1.3形神兼备,内外兼修。

“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武术的基本特点,同样也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太极拳运动的最高境界是外在的“形”与内在的“神”的“合”,《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心静身正,以意运动”。内外兼修可以培养人的精神面貌,对塑造稳重、成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作用。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气与心结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既蕴含生命本原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太极拳休闲既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同时能够通过文化熏陶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因此,太极拳休闲是一种文化塑造,是一种“成为人”的状态。这与休闲研究中关于“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becoming)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的观点是一致的。

2.2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多元价值取向

2.2.1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健身方式的生理学价值。

太极拳要求修习者要清静用意、精神内守、意动身随、形神兼备,要有较强的自控力。因此,经常从事太极拳运动可以使人体各个肌群相应的运动神经中枢之间,以及运动神经中枢与植物神经中枢之间达到高度的协调。这种有规律的调节过程能改善各种分析器的功能。坚持太极拳锻炼,对神经衰弱、失眠、头晕、记忆力弱,以及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造成的其他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太极拳在运动过程对血管与淋巴管能起到良好的机械按摩作用,保持气血通畅。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其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血容量及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太极拳的练习又要求全身肌肉的放松,从而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张,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身体健康。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明显提高心肌的机能,对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会起到良好防治作用。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舒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上下相随,快慢相间、内外结合,节节贯穿,可使人的运动组织器官都得到活动和锻炼。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但能保持骨骼、肌肉应有的弹性和韧性,使各关节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而且对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病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2.2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健心方式的心理学价值。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太极拳练习要求身体各部位均放松,精神意识集中,呼吸自然协调配合。主张以意为主,以力为辅;圆活连贯、轻灵沉着的“身动”;不急不躁、不张不狂的“心静”;气沉丹田、以意导气的“气敛”和朴实无华、自然随意的“神舒”,这使太极拳具有调整心态平衡、修心养性的作用。太极拳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其重在养心,要求清静,泰然处世的自足心态,通过自我意念控制,使身体和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太极拳修炼到一定层次,每一次演练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比划,而是追求对自然、人生的自我感悟,内心世界的自我净化与升华。

因此,长期习练太极拳,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培养沉着从容、温和冷静、耐心细致、做事有恒、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等优良心理品质。把太极拳作为休闲选择有利于消除、缓解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精神紧张,情绪烦躁,思绪紊乱等不良情绪而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

2.2.3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文娱方式的社会学价值。

“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从生物体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修身养性等价值功能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得到了积极的拓展,其追求“中正和谐”的精神内涵和“内外兼修”的健身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太极拳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其道德文化体系中承载着广泛的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要求。汲取太极拳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文化精髓,通过太极拳休闲活动渗透到修习者的思想观念中去,可使修习者在追求轻松闲适、恬淡自然的休闲方式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休闲太极拳和谐的文化思想观。因此,太极拳对于人尤其是青年人来说,在促进其社会化方面有很大帮助。

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将步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就成为老龄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太极拳这种动如抽丝、静若处子、行如流水、轻若浮云、强度适宜、内外兼修的拳术,十分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最佳选择之一。

3.积极拓展太极拳的生存空间,发挥太极拳的休闲文化价值的对策

休闲时代的来临,对于太极拳乃至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与挑战。虽然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和恬然的运动形式与当今时代人们所追求的休闲内涵是一致的,但我们不能无所作为、裹足不前。我们必须积极迎接挑战,为太极拳的发展做好准备。

3.1积极创立太极拳休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模式是促进体育项目正规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体育俱乐部,鼓励和支持各系统、行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组建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扶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主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这为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提供了政策支持。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聚居区存在着一些松散的太极拳组织。这些组织和太极拳辅导站避免不了向俱乐部模式逐渐过渡。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一方面,要反映出太极拳浓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给人们创造一个古典、优雅的休闲氛围。通过俱乐部为习练者提供习练场所、太极服装、音像资料、教练、组织参与竞赛表演等服务,可使人们在俱乐部不仅收获练习技术带来的健康和拥有归属感,而且受到太极文化对人情操的陶冶。

3.2加强宣传,树立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

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记载和表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松静为本、内外兼修等中国先哲对精神世界的内省和追求,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大优秀品牌。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太极拳,让人们对太极拳及其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宣传不仅让大家知道以太极拳作为休闲运动好,还要让大家知道太极拳作为休闲运动为什么好。此外,在宣传时要注意太极拳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太极拳推广工作中的障碍,为更多的国际友人认识、了解、接受太极拳提供便利条件。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太极拳、体验太极拳,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才能树立起来,进而为太极拳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太极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松静为本”、“内外兼修”的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强调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性共修的方式以求健康长寿等的文化特色,这与休闲时代人们所向往的融入大自然,享受宁静氛围,追寻身心健康的休闲生活理念极为相似。不仅对习练者有着“修身养性”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对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

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分析,太极拳显示出其重要的多元休闲文化价值,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应积极拓展太极拳的生存空间,使更多群众从中受益。通过在群众中大力倡导、广泛宣传太极拳运动、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等多种方式来树立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使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宣兆凯.论以可持续伦理为基础的休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14-16.

[2]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

[3]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59-64.

[4]周兵等.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楼嘉军.试论休闲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策[J].旅游科学,2004,3:45-48.

[6]隋克.对中国太极拳价值的新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4,4:428-430.

[7]阮纪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J].岭南文史,2002,2:38-41.

[8]游敏惠.当前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的几个误区[J].山东社会科学,2006,2:133-135.

篇8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结合;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01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推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进程是促进中国特色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导计划经济,并进行宏观调控,而市场经济中以消费者为指导。如果国家经济运行中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则会出现经济疲软的局面,市场经济发展迷失方向,最终导致经济的滞后和随意,美国经济危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缺少消费者的指导,完全由政府负责,权利过于集中,也会出现市场疲软、企业发展过程中动力不足,进而阻碍了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的探析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目标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中,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杂乱无章的局面,进而实现计划经济的稳步发展是其主要经济目标。然而大量实践活动表明,传统计划经济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灵活性,为此,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即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变革市场和市场经济方式,这不仅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经济主动性,还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借鉴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相关理论,导致在具体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一些问题凸显。十会议后,我国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经济提高经济积极性,进而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求。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科学性

国际经济强调经济的整体性,而国内经济注重经济的和谐性与合理性。单纯的市场经济中缺少对经济从整体层面上的掌控,十分容易出现整体经济崩溃的湖面。而单纯的计划经济中市场主观能动性不足,制约了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大量的实践活动表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不仅能够让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还能促进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单纯的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存在较多的负面性,有时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需求,我国应进一步控制经济的负面影响,借助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优点,增强我国经济抵抗风险的能力。旨在通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弥补这两者的缺陷,创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亮点

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可知,这两者经济运行体制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体系内部。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经济体系。充分利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的优点,并将此二者有机结合,进而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具有宏观调控能力,可有效消除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隐患或者降低危害,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意义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我国经济的独特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求,我国实施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可知,这两者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为构建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应合理应用这两种经济体制,取长补短,在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的调控能力为核心,不断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并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注意事项

为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加快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然而在该运行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更新经济决策部门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2.在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紧密结合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态势,以此来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目标;

3.增加计划经济的科学性,不断规范、优化经济管理条例,推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进程,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需求,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选择性地应用了计划经济,为促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应更新经济决策部门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依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走向来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合理应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其激励作用,进而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芬.浅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282.

[2]胡留洲.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文献综述[J].中国商贸,2012(21):254-255.

篇9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篇10

 

哈耶克是自由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其思想涉及多个领域,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批判即是这些领域之一。哈耶克认为社会中的知识是分散的,每个人都掌握着不同的知识,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都仅仅是社会知识的一小部分,在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将全社会的知识都掌握,因此,人的知识和认识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在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批判时,他首先对自发秩序(市场经济)和人造秩序(计划经济)进行了区分比较。他认为计划经济是通过人为构建出来的,复杂性程度较高,而市场经济是人与人之间自发形成的,复杂性程度随着自发程度而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社会个体需要服从一定的命令,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个体可以按照一般的规则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哈耶克在比较两种秩序后,从公正、平等、效率三个方面对计划经济体制展开了批判哈耶克的计划经济体制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需要注意,哈耶克的批判也存在局限性。

 

一、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基础的批判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基础是建构理性。建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是全能的,对社会各方面的实务都非常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思想将人抬高到神一样的地位,认为只要通过理性就可以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化设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由于知识和认识的范围有限,人们也会犯错误,而且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也难以进行传递。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社会任何一件事情了如指掌,因而说人能够对社会各方面都进行合理化设计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哈耶克也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驳斥,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在任何的社会活动中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这些知识和能力是非常零散的,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对整个系统的运作和设计的。

 

哈耶克强调社会的知识复杂而零乱,这就决定了这些知识并不是存在于某一个人的头脑中,而是分散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同时这些知识往往不具备传播性,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唯一性的方式可以使每个人都能够独立地拥有对这些知识的所有权,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自由市场的作用。知识是社会最缺乏的资源,也只有通过市场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才能真正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过分推崇理性的结果,由此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效率是非常低下的,也必然对人类的自由造成破坏,他认为想要充分运用理性,发挥人类的智慧就必须维护自发、自由的市场秩序。

 

二、对计划经济体制公正观的批判

 

哈耶克指出人造秩序强调的是社会的公正,也称之为实质公正,对社会资源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公平分配;而自生自发的公正观认为公正是建立在人的权利基础上,强调对人的权利的尊重,认为只要人的行为公正便是社会公正。哈耶克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社会的公正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政府在拥有强制力的前提下对人民的权利进行践踏。只有程序的公正才能保证人的自由,也适应经济市场的发展,个人行为准则以工作做标杆,属于个体知识的范畴,是人的理性所达不到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能够对社会的行为负责任。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正。

 

自由主义追求的是正义观,并对这一观念进行全力捍卫,这种观点是一种否定性的观点,即其所告诉人们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禁止做什么,只要人们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就符合了这一观点的要求,其结果也就是公正的。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人仅仅被告知不应该做什么,而对应该做什么并不知道;而在计划经济者眼中,社会具有高度的制度,以“理性人”的身份存在于社会中,为整个社会的行为标定旗杆,社会比任何一个人都具备超强的智慧和判断力,为所有的个人提供社会活动的方向和指导,并为整个社会群体的利益服务。从这一点来说,“社会”承担的主要是市场个体的权利和责任,因此,在对社会收益进行分配的时候也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法则来进行,以使社会个体得到公正的待遇。社会权力机构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社会个体的经济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并将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分配给不同的群体,尽管如此,由于权力机构的能力有限,想要将责任和义务分配给适当的人群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实际分配中并不能按照完全的公正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此时“社会正义”便成为一种指令性的经济,使自由竞争的市场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由经济主义者认为,在自由竞争市场中,个人的报酬与其自身的付出在价值方面是一致的,而“社会正义”要求的是以正义或更加平等的方式来对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所分配的任务也是与社会个体的品行相吻合的。而哈耶克则认为这一点是不切实际的。如同两个医术不同的医生,其所获得报酬应该是根据为病人提供的治疗来确定的,而不是更好的品行。

 

三、对计划经济体制平等观的批判

 

公平正义中最核心的便是平等,哈耶克站在古典主义的角度对计划经济要求实质平等进行了批判,计划经济要求实质平等的依据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哈耶克首先便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一思想是完全错误的,根本无法成立。实际上,人人之间并不平等,对于这一说法,他用生物学的理论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每一个新生儿的基因是不同的,由此造成他们的先天构造也是不同的,即具备不同的先天气质,如果让这些新生儿生活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其长期所养成的性格和气质也产生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使得社会能够平等地对待他们,人与人之间才能做好取长补短,互相合作,因此,“人人生而平等” 的理念是错误的。

 

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考虑社会个体的差异性,为了追求计划经济的实质平等,使用强制性的手段对经济进行控制。这就好比以家长式的控制能力来决定家庭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分配额度和比例,并认定其所分配的与个人的付出是吻合的。自此,人们所获的报酬并不再是自由竞争的产物,而是“社会”的强制性认定。而在追求实质平等会阻碍经济发展的这一观点上,哈耶克采取的是反证法,认为不平等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哈耶克指出经济想要获得快速发展,就必须首先使一部分社会个体富裕起来,然后采取跟进和示范的方式来拉动另一部分人群的富裕,而决不能采取平均的方式,即陷入平均主义的陷阱。这就好比一种新开发产品刚上市后价格都比较贵,仅供少部分人群使用,而等到该产品的技术等提升以后,以低廉的成本便可生产该产品,便可以使整个社会都享用到该产品。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阻碍经济发展的这一观点上,哈耶克是赞同的。

 

四、对计划经济体制效率观的批判

 

效率体现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哈耶克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效率进行了批判,并指出计划经济是一种人造的秩序,而这种秩序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只有市场才能真正使经济效率达到最高。市场经济具备较高的效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经济形式具备了竞争和价格这两个最基本的市场要素,现代社会是一个结构复杂、规模巨大、主体众多的结合体,每一个经济体都在自身的活动范围之内,根据自己的选择和需求选择做出自己的经济决策。这种多元化的经济决策通过相互作用反馈到市场中,由此形成了市场中较为抽象的价格信号。而其他的经济体从该价格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决策,从而使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化效应,实现社会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个体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状况而形成的价格信号进行搜集并有效判断,这一点比任何政治家所做出的经济决策更加有效。

 

而计划经济者认为管理当局可以将一些分散的个人知识进行广泛的搜集并进行整合,在获取自认为相对完备的知识以后,可以依据这些知识做出合理的经济判断和决策,而哈耶克认为这种想法是极其幼稚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在上文中,已经明确说明管理当局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将社会上所有的零散的个人知识搜集起来,也并没有能力去充分整合,同时,做出的经济决策也未必是正确的,此外,信息不对称性、传递的滞后性、政策调节活动的滞后等都会使经济决策的作用减弱。市场经济具备较高效率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哈耶克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财产私有化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鼓励人们为自身牟利,如此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才具备巨大的活力,经济才会变得蓬勃。如果一个经济系统中不对私有财产认可,则经济如何发展,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困扰管理当局的重要问题。

 

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生存并求得更好的发展,则必须对自身的技术和管理进行变革,不断发展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价格优势,而其他一些企业同样基于此目的,不断强化技术变革,如此循环往复,整个社会才会向前发展。而在计划经济的市场体制中,价格都是由管理当局来统一制定,企业无法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获得价格优势,由此企业就会丧失了技术和管理变革的积极性,造成技术落后而成本居高不下的窘境,显然这对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此可见,与竞争市场经济相比较,计划经济的社会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居多。

 

尽管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哈耶克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判也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哈耶克的批判在某些地方仍有诸多商榷的余地。

 

第一,斯大林模式具有高度的集权和计划性,与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具有相似之处,但这并不能说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等同于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但也不能说斯大林模式就是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由于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众多的邪恶势力的威胁,想要保持政权的稳定,只能集权。在二战后,苏维埃政权没有对这一集权进行调整,这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斯大林模式等于社会主义,仅仅是被证明失败了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一种。

 

第二,哈耶克强调社会法制的重要性,并对政府的权利进行限制,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他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仅强调了法制的重要性,对社会的公平性诉求却忽视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除了维护经济、社会秩序以外,还要防范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问题。

 

五、结语

 

哈耶克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的学者,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用在对古典主义的自由思想辩护中,由于其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哈耶克的相关理论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尽管如此,哈耶克仍然提出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观点,丰富了人们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认可和研究。他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方式,都体现着学者的风范,现如今,我国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都与哈耶克那个时代的背景有着巨大的差异和不同,但是哈耶克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如哈耶克对社会个体权利的关注、对社会传统的尊重和对法制的维护等。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各项社会制度和法律都逐步完善,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从哈耶克的思想中汲取有价值的思路,充分挖掘指导人类社会发展不受时代背景约束的思想方式和方法,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