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行为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行为学的意义

篇1

/

关键词 求偶行为 求偶形式 生物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 Q-49 文献标识码 E

动物行为是种群间交流的工具,包括繁殖、取食等行为,在整个生命活动中有着很重要作用。而动物的求偶行为是繁殖行为中的重要环节,又被称为“求婚”、“求爱”等,也叫前行为,指前雌雄一方为了获得配偶而尽力展现婚装及动作而使另一方做出选择的整个过程。求偶行为作为动物特有的一种本能,包括动物性活动和作为性活动前奏的全部行为,一般起始于动物的期,持续几小时或几天,在动物完成过程中结束,最终吸引异性完成。我国对动物的求偶行为方面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20世纪初达到,主要涉及鸟类、昆虫等求偶的形式及特征意义方面的研究。那么动物求偶的形式有哪些呢?这些方式到底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呢?

1 求偶行为的形式

动物求偶行为是十分复杂的行为系统,包含着丰富、复杂的生物学信息。大多数是雄性主动向雌性求偶,少数相反,如瓣蹼鹬科、三趾鹑科、彩鹬科等。还有雄雌同样参与求偶,如海鸟,一般外貌鲜明的一方先主动,如果色彩相当则求偶主动性相当。动物没有“语言”,但求偶形式多样,千奇百怪,有靠发出复杂的声音的声音通讯,有靠展示奇特的动作、炫耀的色彩、建造或装饰巢穴等的光学通讯,有传递信息素的化学求偶,还有特殊的喂食求偶等多种形式,所以研究观察求偶现象并非易事。下面从四个方面对动物求偶形式进行说明。

1.1 声音通讯求偶

这种形式常见于存在空间距离使视线受阻的鸟类和视觉欠缺的昆虫类。鸟类的鸣叫是种群内个体相互沟通的“语言”,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期的雄性动物发出自己特有的声音吸引异性,如杜鹃晨夜鸣叫、猫头鹰悲鸣、蝉的夏季高歌、蟋蟀彻夜鸣曲等。还有动物借助于外物而发声求偶,如雄啄木鸟用喙敲击树干吸引异性、毛翅目昆虫打鼓求鸣;北美草原的艾草榛鸡在嗉囊中吸入4 kg左右空气,再通过“砰”的放气声响招引雌性。这些动物通过声音特有的强度、频率吸引本种异性,并向异性传达自己的位置、自身的身体质量等情况。

1.2 光学通讯求偶

这种求偶方式多见于外表华丽、身体灵活的鸟类,或者体型较小但会筑巢穴的无脊椎动物或鸟类中,可分为以下几种。

1.2.1 炫耀求偶

繁殖期间雌雄的一方(通常是雄性)通过体色、羽毛、体型改变,使得体色更突出,羽毛更亮丽,体型更鲜明,从而正面或侧面在异性面前炫耀,通常见于鸟类、昆虫类。如期的公鸡通过显露彩色的羽毛、竖起鲜红的欢鸡冠子母鸡面前炫耀;孔雀开屏;黄腹角雉雄性抖动平日藏着的翠蓝色肉角;鹤形目鸨科大鸨求偶的雄性身形可以从“u”变为“v”形等。炫耀求偶通过刺激异性的视觉,持续时间长,直到成功。会炫耀的雄鸟往往多妻,这也与它们外表有关。

1.2.2 行为动作求偶

雌雄一方(通常为雄性)舞蹈、戏飞、婚飞或双方身体接触、击喙、亲吻、头颈交缠、身体相依、竞技等行为完成,常见于昆虫、猛禽、水鸟等多种生物。如蝶类戏飞;非洲鸵鸟半蹲半坐并不断摇晃身体,并把翼、尾羽轮番展示给雌鸟;雄杜父鱼等在洞口,咬住经过的雌鱼头部看是否挣扎,不挣扎者则可以;海豹、驼鹿双雄决斗;雌雄蟾蜍聚集到池塘、湖泊进行配对和产卵;具有血缘关系集体性求偶;雄性火鸡结伴求偶却只有其中一只;还有热带大陆的雄性侏儒鸟、欧亚矶鹞在充当求偶助手时,却最终夺取了领地,自己参与;还有天鹅、鸭子头颈交缠、身体相依等。这些行为在雌性周围进行并刺激雌性对自己的选择,但这种求偶方式高耗能、体重减轻,生命受到威胁,获胜者才能完成。

1.2.3 建巢穴求偶

一些雄性动物通过建坚固且华丽巢穴吸引异性、完成。如雄性园丁鸟用细枝编织巨大鸟巢,再用鲜花、各种物件装饰求偶场;雌织布鸟通过观察雄织布鸟所建鸟巢的坚固程度选择雄性;沙蟹掘穴,堆成金字塔形显示自己的位置等。雌性通过巢穴选择雄性可以给产卵、孵化选择安全的环境,提高后代成活率。

另外有些雄性动物通过反射紫外线吸引异性,而雌性利用眼底的紫外线敏感细胞做出反应,如热带丛林中的安乐蜥、一些蝴蝶等。

1.2.4 化学求偶

一些动物可以向周边散发一些化学物质,如信息素。性信息素是生物的某一方通过特殊的分泌器官分泌于体外并扩散到周围环境的微量化学物质,经空气或其他媒介传递到同种异性的感受器,最终引起种群内雌雄相遇并,多见于昆虫中。已发现有250余种昆虫可释放性信息素,大多为雌性释放,如雌松叶蜂放入笼中置于田间,可招引11 000只雄性松叶蜂。再比如靠气味吸引异性的雄果蝇;雌萤通过闪光吸引雄萤等。昆虫能进行信息求偶是因为昆虫具有发达的嗅觉,对气味等很敏感。

1.3 特殊的方式――喂食求偶

一些动物为了能有机会与另一方进行,雄性往往携带食物给雌性,利诱雌性,减少雌性逃跑或攻击反应的可能性。有直接献上食物的,如雄猴献上野果给雌猴,雄燕鸥叼着鲜鱼给雌燕鸥;还有的是避免求偶时被异性吃掉的危险,如雌蜘蛛个大视力差,当雄蜘蛛接近时会被当成食物吃掉,所以雄蜘蛛在求偶时会用丝缠住昆虫给雌蜘蛛,堵住雌蜘蛛嘴,趁机完成;还有的是雌性吃掉求偶的雄性,如雌螳螂用大鳄咬掉正在的雄螳螂头部。喂食求偶能增加求偶的成功率,求偶的同时也增加雌性个体的营养和产卵量,但对雄性也有着挑战性,必须能捕获到求偶的食物或做好牺牲的准备。

动物求偶形式多样,而且大多时间并不是用一种方式而是两种或多种方式综合进行。如大熊猫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进行传情;麦头风鸡在空中翱翔和翻滚,露出黑白分明的羽衣;雄性滑北螈的求偶则包括炫耀自己华丽的色彩和用尾击水,用含有自己气味的水流震动雌性。无论以哪种方式,本物种或本种群内是固定的,目的都是吸引异性,完成。

2 求偶的生物学意义

动物一切行为都能使自己更好地生存,遵循效率最优原则、进化稳定原则,求偶也不例外,可确保在合适的地点时间和理想的条件下且发生在同种异性之间。求偶行为也满足达尔文“雄性竞争”、“雌性吸引”的性选择理论,另外对于求偶,有科学家也提出“生殖中不能获益的的雌性通过选择具有优质基因的雄性进行,弥补其在生殖中的利益损失”。求偶行为是多基因控制可遗传的性状,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中承受很大的选择压力,表现出趋同或趋异进化。

2.1 吸引并选择异性

动物通过求偶吸引异性,但成功还取决于同种异性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具有优势的雄性获胜。同种雌性根据求偶声音频率、炫耀时间间隔、行为强烈程度、提供的食物多少等选择活力旺盛、处于主导地位的雄性,可增加繁殖成功率,给后代留下优良的遗传基因,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命力。雌性选择雄性的同时,雄性为了得到,会更卖力地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展示求偶欲望,同种雄性间也会互相干扰和排斥,不惜用武力取得地位。这种选择与被选择最终的目的都是吸引异性,完成,保证后代优质优量。

2.2 激发异性性活动

动物的性成熟在同种雌雄中并不是同时完成,往往雄性先表现出性兴奋,雄性在期向同种雌性进行的求偶行为,使雌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处于积极状态,使两性器官发育和性行为发展处于同步,对体外受精的两栖类、鱼类等尤为重要。

2.3 种间特异性

求偶行为发生在同种异性个体之间,雄性能向同种雌性发出特有的信号,同种雌性只识别这种信号并作出反应。如刺蜥属的雄蜥是靠有节奏的摆头来吸引异性的,但不同种的雄刺蜥摆头的速率不同,同种的雌刺蜥能选择出正确的雄刺蜥。因此,可根据这种特有的信号区分物种。

2.4 推动物种进化

雌性对本种雄性的主动选择,雄性优胜劣汰,产生的后代生存力更强,如雌性对雄行求偶鸣曲的主动选择,导致雄性长翅型和短翅型的分化。在杂交带中杂交个体时优先选择杂交个体的求偶鸣曲,异域种群在中优先选择同种求偶。但当求偶行为的变化、发生地理隔离时加速生殖隔离,加快亚种分化,最终形成新物种。

另外,求偶行为长期进化中还出现求偶行骗和性逆转现象。求偶行骗是动物由于食物不易得但要完成所出现的一种高级求偶现象,多见于喂食求偶的动物中。如雄性的蝎蛉模拟雌蝎接近其他准备求偶而且已经捕获到食物的雄蝎,骗取食物再向雌性求偶,有的雄蝎甚至把没有装食物的“空篮”送到雌蝎面前趁机完成;萤火虫除对本种雄萤发出的闪光信号作出反应外,还会对其他的雄萤作出应答,待来到身边将其捕获、吃掉。性逆转是那些弱者为避免求偶竞争在受某些条件影响下采取性别转换,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获得生殖上的较大成功。如双翅目摇蚊科某些昆虫受雨虫寄生后,却能从雄虫变为雌虫。

动物求偶形式多样化,对生殖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用于解决动物生殖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可以模拟动物特有的求偶形式刺激那些濒临灭绝、对人类有益的生物多产卵,培育出更多适应生存的个体。也可以利用求偶过程,对那些害虫改变求偶形式,使其不能正常,减少后代的出现,从而减少农药的利用。总之,动物求偶机制、运用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研究,今后这将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 尚玉昌.动物的求偶行为[J].生物学通报,1990(7):6-7.

[2] 邵明勤,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高行宜,等.鸟类行为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2,19(2):75-79.

[3] 长有德,康乐.昆虫求偶鸣曲的行为特征与功能及其生态学意义[J].动物学研究,2002,23(5):419-425.

[4] 韩宗先.鸟类的求偶行为及其生物学意义[J].四川动物,2001(3):167.

[5] 刘若楠,颜忠诚.昆虫求偶行为方式及生物学意义[J].生物学通报,2008,43(9):6-8.

篇2

关键词:物联网;综合项目;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10-03

一、背景

物联网将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对传统的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实现互连和整合,代表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引领了信息产业革命的又一次浪潮。目前,物联网理论与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上万物从轮胎到牙刷都可通过因特网主动交换,RFID、传感器、纳米、智能嵌入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能的地球”的最新策略。IBM希望“智能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于2008年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了未来物联网发展阶段。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题为《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的物联网行动方案,描绘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景。韩国通信委员会于2009年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目标是要在已有的RFID/USN应用和实验网条件下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等。2009年8月,同志在无锡微纳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并提出要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指出未来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3个阶段,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务、企业应用、个人和家庭应用三大细分市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总体规模,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万亿、2020年将超过5万亿。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重视,物联网相关人才的培养显得日益紧迫,2010年7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30所高校新设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同时,更多院校利用网络工程等专业开始以物联网方向等形式进行招生。物联网专业作为一个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网络工程等多专业学科的交叉专业,毕业学生可能从事传感器制造、网络融合、集成应用开发等多领域的工作,其涵盖学科的多样性、系统集成的复杂性都比较高,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二、存在问题

目前,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中,尽管各个高校不断创新,但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1)学校的物联网教育跟不上企业现实的需求,太多的基础教育课时使得学生没有时间接触新技术。(2)教材落后于物联网的发展,课程讲授脱离物联网工程的实际,课程体系设计不是以职业化为导向,而是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3)缺乏同物联网专业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大纲同传统计算机网络方向基本一致,缺乏层次性、特色性与实用性。(4)培养出的学生脱离应用实际,学校过分的强调学习,掌握知识却忽略了实践,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懂的理论知识多,但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普遍不熟悉国际物联网标准及相关国际规范。基于以上的原因,当前网络人才的培养偏重于学科性,而直接面向产业发展、适应企业需求且具有实际工程能力的人才缺失,这造成了学生进入企业需要一个“转型”过程,实际上造成了企业需要人才的“滞后”。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于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连理工大学作为首批设立物联网专业的学校,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摸索,以培养能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实践环节,建立与工业界接触的渠道,从多方面培养物联网的“卓越人才”,力求解决课堂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推动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一型内容向综合型内容的过渡。图1为自主开发的物联网实验平台。

三、教学模式探索

以物联网感知技术课程为例。在传统模式下,根据课程进度与课程体系将教学安排分成三部分:(1)感知节点的嵌入式与基础通信部分。该部分主要是从嵌入式基础入手,掌握I/O、中断、串口、定时器、“看门狗”等基础编程,并进一步理解无线通信协议栈的体系与配置方法。(2)不同类型感知节点的应用程序部分。该部分根据培养学生不同的感知节点,开发相应的应用层程序,使得感知节点可以正常采集数据,例如温湿度、光照、人体红外、干簧管、超声波等。(3)网关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软件部分。该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在不同嵌入式操作系统下(linux\Andriod\WinCE),开发人机接口软件以及网关功能程序的能力。可见,如此之多的内容按照“目录式”教学进度执行,教学周期将非常长,而几部分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松散、不紧密。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和进度的限制,很多时候不得不使得学生“被动”的在接纳,几乎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因此,教学团队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大胆进行尝试,即在不讲授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直接设立综合型项目,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发。这也是借鉴国外顶级大学本科生教学的一些理念,“说明书中的内容不应该出现在课堂”。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紧凑。我们设置了9个综合型实践内容:数字大棚、精确定位、公共安防、家庭医疗、智能交通、环境监测、智能控制、异构网络和云计算。在课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团队,进行不同内容的系统开发。以数字大棚内容为例。首先由学生团队确定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什么是数字大棚以及智慧农业?该系统需要包含哪些组件?从而确定系统开发所涉及的硬件与软件。比如,经过某组学生的调研,他们的系统需要实现大棚温湿度数据、光照强度数据显示、入侵报警和远程控制等基本功能,并提供历史数据记录显示等功能。需要的硬件环境有:计算机、ARM11开发板、人体红外节点、光照节点、继电器节点、协调器节点。软件开发方面需要在ARM11开发板上使用Linux2.28+Qt4.7运行库作为网关系统的载体,并使用QtCreater开发及调试网关应用图形界面。传感器节点使用ZStack-CC2530-2.2.0-1.3.0协议栈,IAR作为开发环境。在确定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后,学生团队需要自行根据技术手册、参考书等进行每一阶段的开发。比如如何连接硬件、如何在ZStack协议栈中添加驱动,何如在协议栈中添加应用层代码,网关是如何采集到传感器数据的,如何设计出美观的Qt图形界面等。如图2。

再以公共安防为例。经过另一组学生的团队调研,该系统需要实现如燃气检测、红外检测、蜂鸣报警和短信报警的基本功能,并提供简单的日志记录服务。需要的硬件环境有:计算机、ARM11开发板、人体红外节点、GPRS节点、可燃气体节点、蜂鸣器节点、协调器节点。软件开发方面同样需要在ARM11开发板上使用Linux2.28+Qt4.7运行库作为网关系统的载体,并使用QtCreater开发及调试网关应用图形界面。传感器节点使用ZStack-CC2530-2.2.0-1.3.0协议栈,IAR作为开发环境。如图3。

可见两组综合实验在软件方面基本一致,而硬件只是在传感器类型上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两个团队会产生共性问题,这时需要指导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讲解。而两个团队项目的不同之处,也会使得团队之间无法过多依赖,注入“水分”。

四、培养阶段性成果

经过3年来的教改探索,教学团队克服了学时受限且没有可参考成熟教学方案的不利条件,跨越式地提出了以综合工程模式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以最大限度调动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他们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具备软件、硬件开发的双能力以及整体方案设计的能力;在项目管理模式下,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图4、5、6,为本科生课程作品。多名物联网方向毕业生,通过综合工程的锻炼和实践,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通过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孵化基地创业,成果得到了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宁焕生.RFID重大工程与国家物联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篇3

目的实验观察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以 220 V,0.8 mA的方波刺激Wistar大鼠15 s,间隔45 s/次,共60次,总刺激时间15 min,进行不可逃避的前休克动物(pre-shocked animals)制作,形成学习无助大鼠模型,采用Open-Field法进行动物行为学敞箱实验及条件回避实验,观察针刺对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针刺对学习无助模型大鼠水平及垂直运动均有明显改善,且显著提高大鼠的逃避成功次数、缩短逃避潜伏期(P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抑郁症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behavior changes in the Wistar rats of depression.Methods40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4 groups,namely acupuncture group, drug group, model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rats were stimulated 15 minutes by quadratal wave of 220v, 0.8mA to make Wistar rat model of studying helplessness.The animal behavioral spacious box testing and conditioned avoidance testing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method of Open-Field.Results The crossing and rearing score of model rat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time of successful avoidance was obviously enhanced by acupuncture,as well as shorten avoidance latent period(P

Key word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Depression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以心境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为主要症状[1]。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其终生患病率为6.1%~9.5%[2]。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精神疾病在人们的疾病负担中将列首位,而抑郁症则占精神科疾病的47%[3]。抑郁症及其治疗引起内外广大学者的广泛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评定针刺抗抑郁疗效。

1 器材

1.1 药品多虑平:南京白敬宇制药厂产品,批号:20040912。

1.2 动物(200±20)g Wistar雄性大鼠,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鲁动质字:20040816。

1.3 器材“华佗”牌32号1.0寸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产品;穿梭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室提供,根据文献介绍制备[4],大鼠穿梭箱有两室,每室30 cm×30 cm× 20 cm,可人为开闭,箱底为不锈钢栅条,条间距离为1 cm,两室栅条可错时通电,一室与刺激器接通时,另一室为安全室;敞箱:根据文献介绍,自行制备[5],标准为40 cm×80 cm×80 cm,周壁、底面为黑色,底面以白线划分为面积相等的25块。

2 方法

2.1 模拟临床建立大鼠学习无助模型将大鼠放入穿梭箱,中间通道关闭,通过底部的金属栅条给予220V,0.8 mA的方波刺激,刺激15 s,间隔45 s/次,共60次,总刺激时间15 min,进行不可逃避的电休克即前休克动物(pre-shocked animals)制作[1]。

2.2 分组及给药(200±20)g Wistar雄性大鼠40只,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多虑平组、针刺组,每组10只。空白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凉开水1 ml/100 g,ig;多虑平对照组给予多虑平3 mg/kg,生理盐水配成30%水溶液1 ml/100g·ig ;空白对照组大鼠只放入穿梭箱内而不进行电刺激,时间相同。第2天除重复进行前一天实验并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 d。最后一次给药后24 h,采用Open-Field法进行动物行为学敞箱实验及条件回避实验,记录并统计实验数据。

2.3 针刺取穴及操作方法针刺组根据《实验针灸学》[6]大鼠穴位定位方法,选择百会、内关、神庭、三阴交穴,并参照人和动物的穴位解剖结构特点,在动物针灸穴位图谱的基础上,于大鼠前正中线上,额顶骨缝交界线前方处定位神庭穴。其他穴位仿人取穴。针刺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百会穴向前斜刺,神庭穴向上斜刺,进针深度约为0.2 cm。内关直刺0.3 cm,三阴交直刺0.2 cm。每穴行均匀捻转刺激30 s,留针10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14 d。最后一次治疗后24 h,采用Open-Field法进行动物行为学敞箱实验及条件回避实验,记录并统计实验数据。

2.4 敞箱实验将各组大鼠依次放入自制敞箱,以动物穿越底面块数为水平运动(crossing)得分,直立次数为垂直运动(rearing)得分,记录其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次数,每只动物测定1次,测定时间为3 min/次,记录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情况。

2.5 条件回避实验(conditioned avoidance testing)继敞箱实验后,大鼠放入穿梭箱后适应5 s,进行铃声刺激,非条件刺激为足电休克0.8 mA,在铃声响起3 s后开始方波输出电刺激,当动物逃到安全室后停止铃声和刺激,如未能逃避时刺激达30 s时停止。1次/min,共进行30次,刺激间隔为27 s。测定回避成功次数和逃避潜伏期。 动物在铃声开始3 s内逃到安全室,记录回避成功一次,逃避潜伏期为0;刺激后才逃避的,其潜伏期记录是从刺激开始到逃避完成的时间;到最后未能逃避的,则潜伏期为30 s。

2.6 统计学处理所有实验数据用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q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检验。

3 结果

3.1 针刺对学习无助模型大鼠敞箱实验的影响

3.1.1 水平运动针刺组、多虑平组、空白组均优于模型组。结果见表1。

表1 对大鼠水平运动的影响(略)

为避免统计学上第2类错误,出现假阳性结果,本组数据采用q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q检验结果(略)

由此可见,空白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此造模方法成功;针刺组及多虑平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前两组与空白组的差异及前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与多虑平均有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水平运动状态的作用,且二者作用相似。

3.1.2 垂直运动各处理因素对实验动物垂直运动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对大鼠垂直运动的影响(略)

为避免统计学上第2类错误,出现假阳性结果,本组数据采用q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q检验结果(略)

由此可见,各处理因素对大鼠的垂直运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3.2 针刺对学习无助模型大鼠条件回避实验(conditioned avoidance testing)的影响

3.2.1 回避成功空白组、多虑平对照组、针刺组大鼠,回避成功次数较多。结果见表5。

表5 回避成功次数(略)

本组数据采用q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q检验结果(略)

由此可见,模型组与空白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针刺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动物的回避成功次数,同时与多虑平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多虑平组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多虑平可以明显提高实验动物的回避成功次数,但仍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

3.2.2 回避潜伏期空白组、多虑平对照组、针刺组,回避成功较多,部分回避不成功的大鼠回避潜伏期也较短。结果见表7。

表7 回避潜伏期基本数据(略)

本组数据采用q检验。结果见表8。

表8 q检验结果(略)

由此可知,模型组与空白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模型成功;针刺和用药组与模型组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针刺与用药组之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这两组与空白组间的差异也不具统计学意义,即针刺与多虑平均可使实验动物的由于抑郁状态而影响的回避潜伏期的改变恢复正常。

4 讨论

抑郁症属祖国医学“郁证”范畴。综合历代医家文献,结合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特点和诊断标准的认识,认为情志不舒是抑郁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肝气郁结、气郁伤神为其主要病机,属标本俱实之症,其病位在肝,涉及心神,肝郁伤神是抑郁症发病的关键。因为情志不舒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久郁心神不得所养而致伤神,从而出现精神抑郁、胸胁胀痛、易怒易哭等症状,故治疗当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为主。方中神庭为督脉穴位,督脉入络脑,与脑相连,脑居颅内,为元神之府,故取之可以起到宁心安神,醒神开窍之功效;百会亦为督脉穴位,是诸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能清利头目;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经穴,有调理、健壮脾胃的功能,取之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气通三焦,三焦主气,取之可宽胸理气、行气开郁。诸穴合用,共奏理气、解郁、安神之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第二信使系统及其最初接收胞外信号的G蛋白都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有密切的关联[7]。近年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还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细胞数目减少或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关。此外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降低也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8,9]。

我们实验观察了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实验动物的水平运动(P0.05)。在本实验中,各处理因素对实验大鼠垂直运动的影响,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回避实验提示针刺可显著提高实验动物的逃避成功次数(P0.05)。对于未逃避成功的实验大鼠,针刺也可以显著缩短其逃避潜伏期(P0.05)。说明针刺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针刺抗抑郁机理以及最佳疗程等诸多问题还需在今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沈渔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58.

[2] 郭克锋.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难度预测性研究[J].现代康复,2001,5(8上):48.

[3] 李 辉,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现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1):26.

[4]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试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1.

[5] 张有志,聂惠民,张德昌,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抑郁症的动物行为学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7):30.

[6] 林文注,王 佩.实验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77.

[7] 炎 彬,杜力军.抑郁症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2):138.

篇4

关键词 噪鹛属;蓝冠噪鹛;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Q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94-02

Abstract The blue-crowned laughingthrush(Garrulax courtoisi)is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bird and its wild population is now known only could be found in Wuyuan,SE China.The blue-crowned laughingthrush is considered to be yellow-throated laughingthrush south China subspecies,after upgraded to separate species.At present,the part of the zoo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captive population,in the domestic,Hong Kong Ocean Park and Nanchang Zoo have captive population,synthesiz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experience of captive population and research situation of wild condition,refer to the literature,from the study on blue crowned laughingthrush and blue crowned laughingthrush congeneric specie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n the blue crowned laughingthrush research study was comprehensive reviewed.At present,laughingthrush research of the birds is already relatively deep,in macro and micro research,and analysis was comprehensive,the blue crowned laughingthrush studies only stay in the study habitat,it isn′t related to reproductive ecology and micro research.

Key words laughingthrush;bule crowned laughingthrush;research status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属雀形目画眉科噪鹛属,为中国特有物种,分布于江西婺源一带,极度濒危。迄今已知的野生种群仅现于江西婺源。基于传统的形态学、声学、动物地理学等分类方法,蓝冠噪鹛曾经被视为黄喉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后升格为独立种,何芬奇将其更名为“靛冠噪鹛”[1],而目前鸟类学界比较通用的中文名为“蓝冠噪鹛”。

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与国内对野生动物贸易立法的缺失,中国有大量蓝冠噪鹛经由香港被贩卖到欧洲和北美。目前在一些欧美动物园以及香港海洋公园其人工饲养历史已超过20年,全球圈养持有的数量超过200只,接近野外种群数量,但是总体上面临近亲及老龄化,加上球虫的困扰、雏鸟成活率低等问题,前景不容乐观[2]。2007年黄喉噪鹛被列入世界急危物种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

2 研究综述

2.1 鹛类及噪鹛属鸟类的分类

鹛类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东部、南部以及非洲,由于其形态及生态习性多样,一直以来分类方式较为混乱。其中分布于中国的鹛类共计142种,占世界鹛类记录总数284种的50%,中国因此而被称为鹛类王国。相关研究学者对于中国分布的鹛类的分类同样存在许多不同观点,有代表性的大致有3类[3]。第1类的代表学者为Cheng和郑作新,其将鹛类分类为l科、画眉亚科,并认为包含了所有的鹛类、鸦雀类以及山鹛属;第2类的代表学者为Mickinnon和Phillipps,其将鹛类分类为莺科 、噪鹛亚科、莺亚科 、族鹛,并将山鹛属并入扇尾莺科,噪鹛属和P鹛属归入噪鹛亚科,棕胸鸦鹛属并入幽鹛属,与鸦雀类等同归鹛族;第3类的代表学者为郑光美,其将鹛类分类为画眉科,并将文须雀属、红嘴鸦雀属、鸦雀属合为鸦雀科,山雀属并入扇尾莺科,白腹凤鹛单立为画眉科下一属。

我国分布有38种噪鹛属的鸟类,占世界分布噪鹛属种类的70%以上,其中7种为我国特有种。Cibois基于线粒体基因的联合分析指出,噪鹛属的单系性被Bootstrap Probability test、Shimodaira-Hasegawa test以及Swoford-Olsen-Waddel1-HiUis test 3种检验所拒绝,建议做进一步分析验证。Luo 等在基于Cyt b和RAG-1联合分析构建的画眉科鸟类系统发育树中,也否定了噪鹛属的单系性,其中斑背噪鹛(Garrulax lunutus)、灰翅噪鹛(Garrulax cineraceus)、山噪鹛(Garrulax davadi)、白喉噪鹛(Garrulax albogularis)、棕噪鹛(Garrulax poecilorhynchus)、黑脸噪鹛(Garrulax perspicillatus)、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7种)属于噪鹛类Ⅰ,黑顶噪鹛(Garrulax affinis)、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赤尾噪鹛(Garrulax milnei)、红头噪鹛(Garrulax erythrocephalus)、红翅噪鹛(Garrulax formosus)(5种)属于噪鹛类Ⅱ,并且2支噪鹛与丽鹛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解决[4]。

2.2 DNA测序技术在鸟类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传统的鸟类系统学研究以形态学为主,研究争议较多。近年来逐渐开始利用鸟类鸣声进行鸟类系统学研究。同时利用分子遗传学理论与技术进行鸟类系统学问题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线粒体DNA是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重要的分子标记,具有易分离、进化速度快、母系遗传、缺乏重组和无内含子等特点。Cibois基于线粒体Cytochrome b、12s和16s 3个基因构建了画眉科的系统发育树,对于画眉科鸟类系统发育重建工作意义显著[5]。由于当研究类群的分歧大于10%时,线粒体控制区、ND2以及细胞色素b基因都可能出现替代饱和,因此在科级水平上研究高级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时不能仅依靠线粒体基因的序列信息[6]。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在重建系统发育关系时增加核基因作为分子标记。Irestedt 等通过线粒体基因cytb和核基因c-myc、RAG-1和myoglobin分析探讨了亚鸣禽中的系统发育关系;Lee等运用线粒体的3个基因(16s rRNA、tRNA-Leu和nad1)研究了全球的鹊属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Slikas等通过线粒体的2个基因(cox2基因、atp8基因)序列分析研究了绣眼鸟属内部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Yuri等采用线粒体基因12S rRNA、nad2、atp8、atp6、部分cox2以及6个tRNA基因探讨了燕雀科的系统发育关系[7];Zuccon 等通过线粒体基因nad2和2个核基因RAG-1和myoglobin分析了椋鸟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探讨了椋鸟科在l总科中的位置,2008年又通过3个核基因标记(myoglobin的内含子2,ODC的内含子6和7,以及GAPDH的内含子11)联合线粒体基因nad2和cox2探讨了椋鸟科中的椋鸟属、八哥属、长冠八哥属、肉垂椋鸟属和Fregilupus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8]。

2.3 蓝冠噪鹛行为学研究

2.3.1 噪鹛属鸟类的行为学研究。噪鹛属鸟类的行为学研究对蓝冠噪鹛行为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鸟类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其行为节律分布情况,各种行为谱在整个行为中占有的比重,进一步又将行为分为繁殖期行为和非繁殖期行为。

噪鹛属鸟类行为的研究国内外都比较常见,其行为学研究也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朱 峰等在四川省南充市市郊观察了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繁殖行为。结果显示,白颊噪鹛的营巢成功率为73.3%,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巢位及巢的稳固因素、隐蔽因素、食物因素;孵化期亲鸟的离巢时间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而减少,离巢次数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而增加;育雏期亲鸟喂食频次随着雏鸟日龄增加而增加,在7:01―10:00和17:01―19:00时喂食频次最高,在6:30―7:00和10:01―14:00时最低[9]。

柴璐艳等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在非繁殖季节时的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白颊噪鹛在非繁殖季节集5~14只的群体,6~8只最多(58.82%),在日出前(25.69±8.17)min苏醒开始活动,日落后(40.23±4.16)min进入树上夜栖;在行为节律上,白颊噪鹛的觅食、运动、警戒、保养、社会行为等5种行为均具有极显著的节律性变化;时间分配方面,白颊噪鹛的觅食时间占52.04%±6.10%,运动时间占13.43%±1.84%,保养时间占13.11%±3.00%[10]。

柯坫华等分析研究了江西省吉安市境内的黑脸噪鹛家族群的夏季分布格局。研究发现,黑脸噪鹛主要分布在市郊疏林灌丛环境,而在城市居民区未见分布。同时测量了家族群相互之间的最近距离,其家族群之间的最小距离平均为600 m,最小的家族群间距为230 m[11]。

吴丽荣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山噪鹛的生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多在山地疏林灌丛间栖息,在本区种群遇见率为2.35只/km。巢多筑在阳坡灌木、小乔木横枝上,每窝产卵3~5枚,卵由雌鸟孵化,孵化期13~14 d,孵化率为97.44%,巢内育雏12~13 d[12]。

2.3.2 野生蓝冠噪鹛行为学研究。由于蓝冠噪鹛地理分布及数量稀少的原因,对其野外行为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对野生状态下蓝冠噪鹛行为研究的文章数量有限。刘智勇等进行了江西省婺源县黄喉噪鹛调查初报,其深入婺源县兵林营自然保护小区,对分布的60余只黄喉噪鹛繁殖群体进行观察。首次记录了自然生境、鸟巢、鸣声、活动与觅食等[13]。洪元华等对黄喉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4个繁殖地开展了生境调查,并对其繁殖期的活动情况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喉噪鹛华南亚种对天然常绿阔叶林适应性很强,应着手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以维护黄喉噪鹛的自然生境[14]。廖为明等通过研究婺源黄喉噪鹛华南亚种的分布种群、繁殖生态,并分析其栖息地的植物物种,揭示该鸟类与村落环境的依赖关系,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意义显著[15]。

2.3.3 人工种群蓝冠噪鹛行为学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2010年之前人工饲养的蓝冠噪鹛只存在于香港及欧美地区的动物园或鸟类公园,对其圈养环境下的研究多集中于一般的日常管理。虽然这些机构饲养蓝冠噪鹛逾20年,但是一直以来雏鸟第1年的成活率都不足50%,除了疾病和近亲繁殖等因素外,人们还试图研究亲鸟的育雏行为与环境、种群等的内在关系。Anais Tritto研究了法国牟罗兹动物园4个靛冠噪鹛的繁殖行为,以此分析可能导致雏鸟过早死亡的原因。最初员工提出的假设是亲鸟未能担负起育雏的责任,但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而与之有关可能包括喂食的频率、营养,或者也可能存在的病原体[16]。此外改善饲养环境,如植被的疏密、高低等,不仅会影响亲鸟的一般日常行为,同时也可能有利于繁殖季节里的配对行为的正常表达,而地面的垫料以及是否提供巢材都会影响亲鸟的筑巢行为。

3 结语

目前虽然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已经将蓝冠噪鹛列入世界急危物种名录,但我国尚未将这一濒危物种明确保护级别,所以加强对蓝冠噪鹛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对蓝冠噪鹛的研究包括栖息地的研究、行为学的研究、遗传基因等多方位的研究,只有深入的研究才能了解其濒危的根源所在,因此才为蓝冠噪鹛的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4 参考文献

[1] 何芬奇,杨岚.黄喉噪鹛分类地位新议[J].动物学杂志,2006,41(5):127.

[2] ROGER WILKINSON,HE FEN-QI.Conservation of Blue-crowned Lau-ghingthrush(Garrulax courtoisi)in Wuyuan,Jiangxi,and the search for ‘lost’ populations in Yunnan and Guangxi,China[J].Birding ASIA,2010(13):100-105.

[3] 雷富民,杨岚.中国鸟类的DNA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概述[J].动物分类学报,2009(2):309-315.

[4] 罗旭,屈延华,尹祚华,等.画眉科鸟类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商榷[J].动物分类学报,2009(3):485-498.

[5] 熊伟.部分雀形目鸟类的CoI和Cytb基因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0.

[6] 钱朝菊.雀形目13种鸟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3.

[7] 戴传银,陈凯,张瑞莹,等.基于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序列的山雀科、攀雀科及长尾山雀属鸟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英文)[J].ChineseBirds,2010(2):112-123.

[8] 王洋坤,胡艳,张天真.RAD-seq技术在基因组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J].遗传,2014,36(1):41-49.

[9] 朱峰,周材权,杨志松,等.四川南充白颊噪鹛的繁殖行为观察[J].动物学杂志,2010(4):150-155.

[10] 柴璐艳,赵璐玲,纪维雯,等.城市白颊噪鹛群体非繁殖季节的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J].四川动物,2014(1):66-70.

[11] 柯坫华,龙婉婉,黄族豪,等.合作繁殖鸟类黑脸噪鹛的夏季族群分布格局[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08-111.

[12] 吴丽荣.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山噪鹛的生态观察[J].四川动物,2005(4):156-157.

[13] 洪元华,郑磐基,刘智勇.黄腹噪鹛在中国婺源的重新发现[J].动物学研究,2002(5):383-404.

[14] 洪元华,俞社保,廖为明.婺源黄喉噪鹛繁殖生境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6):907-911.

篇5

【摘要】 目的 比较匹鲁卡品(毛果芸香碱)点燃新生鼠痫性发作模型及戊四氮点燃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组织学改变,为实验模型的选择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SD新生大鼠为研究对象,制作两种不同的新生鼠癫痫模型,观察新生鼠的行为学表现、不同时点Nissl染色等组织学改变。结果 两种模型的行为学特征有所不同,匹鲁卡品点燃模型中未见神经元丢失及苔藓出芽现象,戊四氮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中无神经元丢失,但明显出现苔藓纤维出芽现象。结论 腹腔注射匹鲁卡品小鼠模型是一种理想的颞叶癫痫动物模型,苔藓纤维出芽可作为判断癫痫持续状态模型是否成功的形态学标准。

【关键词】 癫痫模型;新生鼠;匹鲁卡品;苔藓纤维出芽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ison study of behavioral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between pilocarpine induced epilepsy model and pentylenetetrazole kindling model in the neonatal rat,to lay the foundation of the experiment model selection.Methods SD neonate ra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wo different epilepsy models were made to observe the behavioral changes and Nissl staining chang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Results Two different epilepsy models have their characteristic behavioral changes.No neuron loss and mossy fiber sprouting were found in pilocarpine kindling model. No neuron loss were found with mossy fiber sprouting in pentylenetetrazole statural epilepsy model.Conclusion Pilocarpine induced status epilepticus mouse model is an ideal temporal epilepsy model, and the mossy fiber sprouting is a typic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for evaluating the SE model.

【Key words】 epilepsy models,neonatal rat , pilocarpine,mossy fiber sprouting

癫痫动物模型在癫痫的病因学、发病机制、药理学等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神经元丢失及苔藓纤维出芽是癫痫产生过程中较常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匹鲁卡品(毛果芸香碱)致癫模型及戊四氮点燃模型均是临床常用的新生鼠癫痫动物模型,两种模型各有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型可能会有不同的试验结果。目前的试验研究大都选择单一致癫模型,缺少对两种模型癫痫发作过程的对比性研究,本研究分别制作两种癫痫模型,同步观察两种模型不同的行为学特征和组织学改变,并探讨神经元丢失及苔藓纤维出芽在癫痫发病中改变情况[1,2]。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动物与试剂 实验动物为烟台绿叶制药公司动物中心提供, 生后1 d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匹鲁卡品组、戊四氮组,每组20只,分别标记并与母鼠同笼喂养。匹鲁卡品、东莨菪碱、戊四氮均为Sigma公司产品。

1. 2 癫痫模型的制作 匹鲁卡品组:先予东莨菪碱1 mg/kg腹腔注射,以拮抗外周胆碱能反应,30 min后腹腔注射10%匹鲁卡品350 mg/kg,若注射匹鲁卡品后30 min无惊厥发作,再按每次10 mg/kg 追加匹鲁卡品。若惊厥发作持续30 min 仍未停止,则给予水合氯醛400 mg/kg 腹腔注射,及时中止发作[3]。戊四氮组:首次腹腔注射惊厥阈下剂量戊四氮40 mg/kg , 10 min后注射20 mg/kg , 以后每10分钟注射10

mg/kg,直至出现6、7级抽搐发作。急性期诱发发作后,每天早7点到晚8点逐只观察动物有无自发性发作及动物的死亡情况[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1. 3 Lado 幼鼠癫痫发作分级标准[4] 0 级: 无发作;1 级:机械性咀嚼;2 级:连续性点头;3 级:单侧前肢阵挛;3.5级:前肢交替阵挛;4 级:双侧前肢阵挛、后退;5 级:双侧前肢阵挛、后退、摔倒;6 级:狂奔嘶叫;7 级:强直发作。

1. 4 病理学研究 将致痫并存活的各组新生大鼠分别于模型成功制作后1 d及45 d给予水合氯醛腹腔麻醉,灌流固定取脑,在海马部位做冠状连续冰冻切片,切片厚度20 μm,每隔1张取片,分别行Nissl染色。首先入二甲苯,然后依次入100 %、95 %、85%、70 %、50%的梯度酒精,蒸馏水浸洗,入1 %的甲苯胺蓝染色,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1.5 苔藓纤维发芽检测 取已经切好的冰冻切片于黑暗处 Timm 染色液中孵育,取出切片后冲洗, 梯度酒精脱水 , 二甲苯透明,玻片覆盖。半定量评分, 评分标准按苔藓纤维发芽量表进行[5]。

1.6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以 x±s表示,应用SPSS 11.5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模型癫痫行为学的特征 匹鲁卡品组,匹鲁卡品的剂量为370 ~ 390 mg/kg , 诱发出现发作的平均时间为(13.2 ±2.6) min ,动物呈现凝视、机械性咀嚼、连续性点头及肌阵挛 ,无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发作持续时间在5~20 min。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 ,诱导惊厥发作的潜伏期缩短 ,匹鲁卡品所需剂量渐小 ,而发作等级发作程度逐渐增强。停止注射 1周后,无再次诱况下未观察到 4级以上自发发作。戊四氮组首次应用戊四氮40 mg/kg后,均在1~2 min出现全身抖动,躯体游走性痉挛,臀部上翘等表现。重复注射,动物很快出现兴奋性极度增高,狂奔、嘶叫、角弓反张,随即出现全身强直,末梢皮肤发绀, 3~10 s后出现节律性肢体阵挛抽动,逐渐肌肉松弛,抽动减少至停止,整个过程持续5~60 min。部分新生鼠发作停止数分钟后又再次发作,如此反复数次。对照组无发作。

2. 2 神经元细胞计数及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 不同实验组在1 d及45 d分别进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各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门区神经元细胞的丢失情况。研究显示,同一组不同时点相同区域神经元计数无差异,两个致癫模型组及对照组CA3 区、CA1 区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分别见大量致密的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门区有中等量神经元,排列整齐,形态完整,胞浆内尼氏小体丰富,神经元呈蓝色,而背底几乎无色。与对照组比较,戊四氮组与匹鲁卡品组海马及齿状回未见明显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和神经元丢失。

2. 3 齿状回内分子层苔藓纤维出芽比较 模型制备完成后,不同组齿状回内分子层苔藓纤维出芽的比较发现,两组均可见齿状回颗粒细胞的轴突(苔藓纤维)进入门区 , 形成一致密的纤维带紧邻 CA3 锥体细胞层走行 , 结束于透明层。根据苔藓纤维发芽评分标准, 戊四氮组 CA3 区 Timm 评分 (1.56 ±0.08)明显高于匹鲁卡品组评分(0.55±0.09),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转贴于

3 讨论

啮齿动物如同人类一样,不同年龄阶段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不同,在研究动物癫痫或惊厥发作模型时必须考虑年龄或日龄因素。有统计资料显示儿童时期惊厥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5~10倍, 尤以1岁以内婴儿最高, 同时临床实践表明, 小儿惊厥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惊厥的行为特征、脑电图变化及惊厥预后等均与成人明显不同, 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成人[6]。戊四氮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及匹鲁卡品点燃模型是常用的新生鼠癫痫模型,两种模型有不同的特点。

本研究同步观察了两种模型不同的行为学特征、癫痫模产生过程中神经元的丢失,及苔藓纤维出芽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匹鲁卡品组大鼠通过反复注射, 80%左右的大鼠能够成功点燃,出现3次以上6或7级发作,但20%大鼠出现耐受现象,未出现6或7级发作,停止注射 1周后,无再次诱况下未观察到4级以上自发发作。戊四氮组首次应用阈下剂量注射,大鼠即迅速出现4级以上发作表现,重复注射后, 90%左右的大鼠能够成功点燃,但10%大鼠出现耐受现象,不出现6或7级发作。本实验观察新生大鼠戊四氮反复惊厥1 d和45 d模型的海马神经元形态, 未发现神经元明显凋亡、坏死现象, 与匹鲁卡品以及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神经细胞计数 CA1、CA3 及门区与对照组也无明显差异,该结果与Planas等[7]的研究相吻合。苔藓纤维发芽是成熟期癫动物模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8]。本实验中,两个实验组新生鼠点燃后均可以观察到苔藓纤维发芽, 根据苔藓纤维发芽评分标准戊四氮组 CA3 区 Timm 评分明显高于匹鲁卡品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成熟脑和未成熟脑癫痫模型都经历这一病理性改变,表明苔藓纤维发芽的确是癫痫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变化。但癫性发作是否由苔藓纤维发芽所致的突触重组引起,目前尚无明确证据。综合以上指标可以发现,新生鼠致痫后虽无明显神经元丢失,但可见苔藓纤维发芽现象, 表明新生鼠致痫后在无明显神经元缺失的情况下仍存在苔藓纤维发芽, 这至少可以证明神经元坏死并不是苔藓纤维发芽的必要条件。腹腔注射匹鲁卡品小鼠模型是一种理想的颞叶癫痫动物模型,苔藓纤维出芽可作为判断癫痫持续状态模型是否成功的形态学标准。

【参考文献】

[1] 曹亚芹,苏怡凡,陈 虹,等. 戊四氮致痫幼鼠颞叶和海马区突触体素表达及天麻素对其的干预作用[J].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2008,23(10):776778.

[2] 王本国,廖卫平,罗爱华,等.匹鲁卡品癫痫模型及戊四唑点燃模型的行为学、组织学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 5(3):197199.

[3] 石秀玉 ,王纪文 ,李兴霞,等. 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模型的建立[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4):380383.

[4] Da Silva G, Correia M, Vital C ,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bla ( IMP5) , a new integron borne metallobetalactamase gene from a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nosocomialisolate in Portugal[J].FEMS Microbiol Lett , 2002 , 215(1) : 3339.

[5] Kosai K, Terayama R , Ikeda T,et al.Local infu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attenuates myelinated nerve fiber sprouting in tolamina Ⅱof the spinal dorsal horn and reduces the increased responsiveness to mechanical stimuli in rats with chronic constriction nerve injury[J].J Anesth, 2001,15:210.

[6] 姜泊, 张亚历, 周殿元.分子生物学常用试验方法[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1116.

篇6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 链尿佐菌素

[中图分类号] R74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07-03

Protection of GLP-1 on STZ-induced Dementia Rat Model in Morris Water Maze Behavior

ZHANG Zhifeng1 LI Lin2 GAO Ying2 ZHU Baozhong2

1.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2.Geriatrics Institutes,the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protective effect of 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 on behavior and pathology in Alzheimer disease(AD)rats induced by streptozocin(STZ). MethodsTwenty-fou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trol group,AD model group and GLP-1 protec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saline. The AD model group received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STZ,and the GLP-1 protection group received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STZ plus GLP-1. The capac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of the rats was detected by Morris water maze. ResultsIn Morris water maze place navigation test,the escape latency of the AD model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GLP-1 protection group each day(P

[Key words]Alzheimer disease; Glucagon-like peptide-1; Streptozocin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的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学和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其中糖代谢病因紊乱学说在近年来备受关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AD共同的病因学显示出相同治疗技术的可能性[1]。AD最赋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聚集而成的老年斑;脑神经细胞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诱导的神经纤维缠结。

STZ一般是用来诱导T2DM实验动物模型的[2],但由于其能诱导多种AD病理学变化,所以也可被用于诱导AD实验动物模型[3]。而GLP-1是一种由36~37个氨基酸组成的内源性胰岛素样肠肽,具有血糖调节作用,且已有多种长效GLP-1商品剂型应用于临床治疗T2DM[4]。研究还显示GLP-1具有神经保护和抑制Aβ表达的作用[5-7],提示GLP-1可能成为防治AD的药物。在本研究,我们用STZ诱导实验动物脑损伤,同时用GLP-1进行治疗,以实验动物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变化为观察指标,来初步研究GLP-1对STZ诱导的AD样实验动物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雄性Wistar 大鼠24只(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5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AD模型组和GLP-1保护组,每组8只。

1.2 实验动物模型

动物禁食不禁水12h后,10%水合氯醛(3mL/kg)腹腔麻醉,立体定位仪固定,侧脑室注射定位:前囟后1.0mm、矢状缝侧1.5mm处,深度3.5mm。AD模型(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组注射STZ(3mg/kg,10μL)[3];对照组注射10μL的生理盐水;GLP1保护组注射10μL STZ半小时后再注射((Val8)GLP-1(一种长效GLP-1,10μL(Val8)GLP-1,50μM,由英国Dr.Christian H?lscher实验室赞助)[9]。每次注入时间为10min,留针5min,缓慢出针。在第1、3天注射,共2次。

1.3 Morris水迷宫检测

术后3周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3]。Morris水迷宫是由一圆柱形不锈钢水池、一可移动的平台和一套图像自动采集、处理系统等组成。水池直径150cm,高70cm;平台直径15cm,高40cm。实验内容包括定位航行实验(连续5d,每天上、下午各2次)和空间探索实验(第6天进行,上、下午各1次)。定位航行实验是用大鼠在水中寻找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来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空间探索实验(取走平台后)则是通过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与总时间之比来测试大鼠的记忆能力。我们设定,每次定位航行的时间最长为120s,当大鼠在120s内找到平台后可停留10s;每次空间探索的时间也是120s。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均数间的比较使用的统计方法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且均是用SPSS 11.5统计软件来处理。P

2 结果

GLP-1对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定位航行实验示,各天AD模型组分别与对照组和GLP-1保护组大鼠相比,其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空间探索实验示,对照组、GLP-1保护组与AD模型组相比,其在原平台象限的时间比例明显都比AD模型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直接用GLP-1来进行实验有一缺陷就是其半衰期短,所以我们就选用了Christian H?lscher教授提供给我们的(Val8)GLP-1作为GLP-1的替代物来进行此实验。

有关细胞培养与神经电生理研究显示,GLP-1有抗Aβ、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5-7],但无研究GLP-1在动物行为学作用的报道。所以本实验采用了Morris水迷宫实验技术,来检测GLP-1对STZ所诱导的AD模型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行为学的作用。

Morris水迷宫是英国心理学家Morris于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并应用于脑学习记忆机制研究的一种实验手段,其在AD研究中的应用非常普遍[3]。较为经典的Morris水迷宫,测试程序主要包括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两个部分。其中定位航行试验(place navigation)历时数天,每天将大鼠面向池壁分别从4个入水点放入水中若干次,记录其寻找到隐藏在水面下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空间探索试验(spatial probe)是在定位航行试验后去除平台,然后任选一个入水点将大鼠放入水池中,记录其在一定时间内的游泳轨迹,考察大鼠对原平台的记忆[12]。

我们的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5天里AD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均比另两组的长,而且GLP-1保护组与对照组的逃避潜伏期基本上无差异,这不仅提示造模是成功的,而且也提示GLP-1对STZ所诱导的痴呆大鼠的损伤在学习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在第3天的实验中,GLP-1保护组的潜伏期(28.1±2.3)s与对照组的(22.0±1.8)s有差异(P=0.02),这提示GLP-1虽对STZ所诱导的痴呆大鼠的损伤在学习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未完全达到正常水平。在空间探索实验里,也得到类似于上面的结果。

综上所述,GLP-1对链尿佐菌素诱导的痴呆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行为学方面是有明显保护作用的。

[参考文献]

[1] Lin Li,Christian H?lscher. Common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 Alzheime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A review[J]. Brain Research Reviews,2007, 56(2):384-402.

[2] Fatma Kaya Dag stanl,Belgin Susleyici Duman,Melek Ozturk. Protective effects of a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on apoptosis in thymus of neonatal STZ-diabetic rats[J]. Acta histochemica,2005,107(3):207-214.

[3] Rahul Agrawal,Ethika Tyagi,Rakesh Shukla,et al. A study of brain insulin receptors,AChE activity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rat model of ICV STZ induced dementia[J]. Neuropharmacology,2009,56(4):779-787.

[4] Arulmozhia,B. Portha. GLP-1 based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J]. Eur- 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6,28(1-2):96-108.

[5] Subhas C Biswas,Jean Buteau,Lloyd A Greene.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diminishes neuronal degeneration and death caused by NGF deprivation by suppressing bim induction[J]. Neurochem Research,2008, 33(9):1845-1851.

[6] Zhen xia Qin,Zhong wei Sun,Jing Huang. Mutated recombinant human glucagon-like peptide-1 protects SH-SY5Y cells from apoptosis induced by amyloid-β peptide(1-42)[J]. Neuroscience Letters,2008,444(3):217-221.

[7] Victor A Gault,Christian H?lscher. GLP-1 agonists facilitate hippoca- mpal LTP and reverse the impairment of LTP induced by beta-amyloid[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8,587(1-3):112-117.

[8] 诸葛启钏. 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图10-图36.

[9] Takashi Iwai,Manabu Suzuki,Kazuma Kobayshi,et al. The influences of juvenile diabetes on memory and hippocampal plasticity in rats:Improving effect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J]. Neuroscience Research,2009,64(1):67-74.

[10] Natalia Shiryaev,Yan Jouroukhin,Eliezer Giladi,et al. NAP protects memory,increases soluble tau and reduces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 in a tauopathy model[J]. Neurobiology of Disease,2009,34(2):381-388.

[11] Jesus Avila. Tau phosphorylation and aggreg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J]. FEBS Letters,2006,580(12):2922-2927.

[12] 胡镜清,温泽淮,赖世隆. Morris 水迷宫检测的记忆属性与方法学初探[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2):117-119.

篇7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行为学障碍;康欣胶囊;Morris水迷宫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b)-024-03

Study of invigorating kidney and strengthening spleen, nourishing blood and promoting blood method in improving the behavior of rats with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SHEN Shuanghong1, SHEN Xiaodong2, WU Tongyu1, GONG Degui3, MAO Jingjie1, DU Jian1

1.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108, China; 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Second Hospital of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0007, China; 3.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mpact of invigorating kidney and strengthening spleen, nourishing blood and promoting blood method on behavior of rats with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 Methods: 10 rats were chosen randomly as sham operation group before operation, the left rats were caused by the reformed method of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by clipping two sides of total artery in neck repeatedly combined with Sodium Nitrate of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to make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model, 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namely Kangxin capsule compound group (compound group), Kangxin capsule simplified group (simplified group),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 group and model group, with 10 rats in each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3 weeks, the escape latency, the times of crossing platform and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capacity of the model rats were observed by morris water maze. Result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the escape latency of rats in Kangxin capsule group, compound group, simplified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 group were shortened obviously [(14.57±3.99), (16.93±2.54), (18.42±7.35) s] and the times of crossing platform were increased obviously [(6.90±1.86), (7.20±1.75), (6.10±2.46) times],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Kangxin capsule made by invigorating kidney and strengthening spleen, nourishing blood and promoting blood can improve behavior of VCI model rats.

[Key words]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Behavior impairment; Kangxin capsule; Morris water maze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1]。采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极大地提高对由血管病变或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各种认知障碍的认识,防治痴呆的发生。既往研究表明,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探讨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立方的复方中药对VCI大鼠行为学障碍的影响,揭示其对VCI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药物

动物选用6个月龄雄性SD大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体重为250~300 g,共70只。

复方中药康欣胶囊由福建屏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00418;规格:0.3 g/粒)提供。复方由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何首乌、黄精、黄芪、羊藿、当归、丹参、丹皮、酸枣仁、、山楂等药物组成。简化方由黄芪、羊藿、丹参、当归组成。各组用药量2.43 g/kg,相当于人常用剂量。西药喜得镇由瑞士山德士药厂与天津华津制药厂合作生产[(91)卫药准字X-156号,1 mg/片],混悬液浓度为0.027 mg/ml,相当于人常用剂量。硝普钠,由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5072。

1.2 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

VCI大鼠的造模方法:采用王蕊等[2]造模方法并加以改进:分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3 ml/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常规消毒,取颈正中切口,钝性剥离结缔组织和颈前肌群,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腹腔注射硝普钠2.5 ml/kg后,无创微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再通10 min,再夹闭10 min,再通后,永久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剪断。伤口洒青霉素粉适量,缝合伤口。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模型组,但不阻断双侧颈总动脉,不注射硝普钠,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动物肛温(37.0±0.5)℃。

1.3 分组与给药

造模前按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进行造模。在造模后存活(术中死亡20只)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康欣胶囊复方中药组(复方组)、康欣胶囊简化方中药组(简方组)、西药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2周予以每日胃灌注(4.5 ml/kg各种液体),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复方组、简方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予康欣胶囊全方、康欣胶囊简化方和喜得镇混悬液,均每日给药1次,连续灌药3周。给药两周后开始Morris水迷宫实验,共6 d,期间继续给药,次日处死动物。

1.4 行为学观察

Morris水迷宫[3]:水迷宫的水池直径100 cm,深50 cm,水深30 cm,水温(26±2)℃,水面覆一层泡沫塑料屑,池壁上4个等距离点分水池为4个象限,池壁外标4个入水点,任选一象限在其中央放置平台。平台无色透明,直径6 cm,高28 cm,平台没于水面下2 cm,水池周围参照物保持不变。Morris水迷宫主要包括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两个部分。

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大鼠对平台位置的学习和记忆的能力。连续训练5 d,每日上午、下午两个时段,两次间隔8 h以上。在每个时间段训练4次,分别从4个象限的入水点将大鼠放入水中。如果大鼠在60 s内爬上平台,并停留3 s以上,则认为大鼠找到平台,此为潜伏期。如果60 s内大鼠未能找到平台,则拖拽其尾部,将其引导到平台,熟悉10 s,此时潜伏期按60 s计算。每次训练间隔为5 min。计算每一时段4个方向潜伏期的平均数,然后把每一日上午、下午两个时段潜伏期的平均数作为该日的游泳结果。

空间探索实验:测试大鼠学会寻找平台后,对平台空间位置记忆的能力。定位航行实验后,即在第6天上午,撤去平台,取任意一个入水点将大鼠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60 s内大鼠穿过原平台区域的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造模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一般情况

苏醒后大鼠活动能力下降,自发运动减少,少数大鼠自发运动增加。48 h内所有存活大鼠都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及大便。

2.2 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试验比较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复方组、简方组、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区域的次数明显增多(P<0.05);复方组、简方组、西药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比较(x±s)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

3 讨论

临床和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按照痴呆的诊断标准不能发现许多血管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尤其是未达到痴呆标准者,也就不能实现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应该用更宽泛的VCI概念来代替血管性痴呆,目的是将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从传统的痴呆标准中摆脱出来。VCI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痴呆,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4]。因此,广泛采用VCI诊断标准,对处于早期或症状前期的患者进行治疗及Ⅱ级预防和Ⅰ级预防,意义深远。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肾精不足、五脏亏虚、气血不足有密切关系。康欣胶囊以补肾健脾、养血活血为立法,方中女贞子、黄精等补肾填精,羊藿温肾壮阳,当归养血活血,佐以丹皮、山楂等药。药理研究表明,方中诸药多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轻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等多种作用。既往的研究显示,康欣胶囊有效增加海马、下丘脑等部位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的合成;防止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神经细胞,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5-6]。

Morris水迷宫实验是检测空间方向、反射时间、视知觉和结构应用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本实验选用逃避潜伏期、通过平台次数等指标,来反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空间记忆力越好,其逃避潜伏期越短,通过平台次数也越多。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模型组,说明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造模成功。复方组、简方组、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区域的次数明显增多,说明各用药组均能明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对于血管性认知障碍这个新概念,目前中医、西医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中医药在改善症状,延缓病程进展,减缓长期服用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通过本次动物实验观察,以期能为中医药对VCI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4-6.

[2] 王蕊,杨秦飞,唐一鹏,等.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改进[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10):914-916.

[3] Morris R. Developments of a water-maze procedure for studying spatial learning in the rat [J]. Neruosci Methods,1984,11(1):47-60.

[4] Gorelick PR. Status of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associated with stroke [J]. Stroke,1997,28(2):459-463.

[5] 蔡晶,杜建,刘锡,等.康欣胶囊及其拆方对肾虚血瘀型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7,48(5):453-455.

篇8

(一)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核心,对现代教育心理学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将人性的可变性作为教育基础。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尽管在人性的解释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都强调人性是天性与习性的融合,并一致认为后天教育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知情意行。孔子、孟子对德育与智育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在教授智慧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智育发展,其教育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强调的知情易行理念。

(二)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作为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精神与灵魂同时具备植物性、动物性、理性三种特性,而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增强人的理性,进而表现为智慧,最终节制植物性与动物性。其次,注重人格的教育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他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自然原则、习惯原则以及启智原则,并将0~21岁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年龄层次不同,其教育策略也有所侧重。柏拉图则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理性、意志与情感三个部分,而在教育的作用下,人的灵魂能够被感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柏拉图还将体育训练与智慧养成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在发展学生智育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体能素养的培养。

(三)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性包括原始性、社会性、道德性三个方面,通过教育,人的原始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克制,而道德性则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扬。他认为,在教育活动中要以爱为中心,使学生在爱与关怀中成长、发展,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并强调知、行、意的均衡发展。他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园丁与花木,教师要给予学生精心的培养,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行为能够符合道德规范。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心理兼具知情意三种功能,在实施教育活动时,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德育,力求达到自由、善意、完美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注重程序发展,严格按照明显、联合、系统以及方法流程实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认为,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能够促进子女健全人格的发展。要尊重自由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创造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得到智慧。同时注重团体游戏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感觉、知觉发展,这是学生认识环境、培养美感的重要途径。

(四)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实现了崛起,其不仅摒弃了传统的哲学教育观点,而且将心理学建构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该科学在发展初期,主要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后,基于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哲学教育学逐渐走向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科学,其主要受以下两种学习理论的影响。1援行为学习论。行为主义最早兴起于20世纪初,其强调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遵循实验取向,加强客观观察与测量。在这一理论支持下,心理学家构建了动物学习实验模型,如桑代克建立的猫开门取食的实验以及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得出了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这两个试验均可成为条件作用。之后行为主义将这两种动物学理念总结成为完整的理念核心,并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学校教学中。191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更是成为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2援认知学习论。20世纪60年代,以桑代克动物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美国对自身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反思,认为在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学校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教学有所欠缺,并认为这是导致美国科学落后的重要因素,自此认知心理学兴起,并逐渐替代了行为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处于刺激条件与反应之间,是一个不能够直接观察的认知过程。之后,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以人为受试代替动物行为研究,与行为学习论相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二、教育心理学的桥梁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科学化发展中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教育科学化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现代化、教育西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所谓教育科学化,主要是指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理论方法,对我国的教育进行改革,继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教育科学化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中心理学思想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更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注重对社会的考察,关注教育的内在需求,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学制,对于西方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建立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促进教育科学化发展。

(二)心理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限制

与教室情境有所不同,心理实验室情境的构建很大程度上是受限制的,学生所需要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是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参与实验的对象,其学习是经过简化的,而事实上教室内学生的学习是多元化的,不同学科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不同,然而其学习态度与观点则是一致的。另外,学习历程与教学历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心理学家的研究力图通过对个体学习特征的分析构建学习理论,而教师教学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有既定的教材、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安排合理化的教学流程。

(三)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尽管心理学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直接应用较为困难,然而其对于教学科学化仍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科的教学设计往往会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予以教学,这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理论更加倾向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的衔接,其理论价值更多的是教育心理学层面。因此,要想将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就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探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完成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内容系统化

纵观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相对分散,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完善,最终将会走上融合发展。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我国现代的教育心理学吸收了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学说,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这对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由注重学到注重教的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发展特点与性格特点,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增强教学效果。

(二)研究取向多元化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演变与发展,未来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取向,首先为建构主义取向,其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化设计,丰富教学模式,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强调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实施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再次为社会认知取向,指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班级及学校效能,增强社会认知。另外还包括认知主义取向,强调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的形成,这些取向逐渐成为研究的潮流趋势。

(三)研究目的教育化

篇9

前言:阅读完《完美的群体-如何掌控群体智慧的力量》后,最初步的感觉是整本书所讲的跟我对题目的理解不一致,这种感觉跟《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和《思考,快与慢》及《决策是如何产生的》这几本书有些类似,因为从题目来理解感觉应该类似与像《长短经》等春秋战国的一些著作或像《说服他人的秘密》类似的书籍,应该讲的是如何去掌控群体,大致是领导学或心理学的范畴的书籍,但可能真的是中西方的人的思维是有区别的,这几本书的写作框架都是类似的,从先解读一些现象引人入胜,在就这些现象讲一讲一些规律,感觉太多按名字命名的定律了,最后总结一些解决的方法或者一些规律性的指导意见作为结束。因为此书从书评中看或许和《乌合之众》这本书有某种关系,又快速浏览了下这本书,到是感觉200年前的这种书的论述方式还感觉比较好。现在的书籍的整篇文章的框架感觉有些论文化了,感觉深度不够,仅仅是浅尝辄止的阐述。此文读完我又看了一下它的英文题目,顿时我觉得前面我对它的理解偏差都是来自翻译的问题,这种夺人眼球的标题党当真是害人不浅!

读完此书我觉得可以从此书中明显感觉到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向,那就是"科学化",也即是凡事讲究量化,讲究实证,同时最好是能用某种数学图形或表达式来验证,而如果真的用数学来验证了,也就意味着此定律被证明了。在这点上此书确实比其他基本更加"科学化"了。而在这点上我们的东方智慧研究和西方社会学科一百年前的研究都没有能用数学去表达,而是在定性的论述。这种大趋势真的印证了一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

从整篇文章的大意上看,群体的一些行为就像物理学定律一样是真实存在的,也即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群体,在同样的假设情境下和一些可能还没研究出来的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群体的行为是遵循某种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甚至可以找出它的数学表达式,那么这样我们一来可以预测群体的行为,二来也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对我们目前的情况做些改进。这点确实是很神奇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这种客观规律不仅存在在物质世界,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群体中,了解到这些规律就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做指导。

但是我为什么觉得他们研究的比较浅尝辄止呢?因为我认为目前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学等的一些学科的术语太多,尤其是叫某某定律,某某效应等,例如墨菲定律,奔福德定律,晕轮效应,马太效应,心理账户等等等等,并不是我觉得这些定律是有问题的,这些定律也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他们还是不够科学,研究的不够深入。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现代科学的发源或者思想的启迪,在某种意义上是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始的。现在的一门学科,例如经典物理学(牛顿物理学),逻辑学,包括几何学等,其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的存在,是因为首先这门学科建立都是有它的基础的,例如几何学是由三大公理推导出的一系列定理和推论,这些定理和推论是比较基础的,就像盖楼用的砖头和水泥,而如果已经变成了一个房间,就不会再把它称之为定理来用了,因为那样的话,这门学科的定理就太多了。描述经典宏观世界的物理学也是一样,牛顿三大定律是基石,逻辑学照样存在三大公理,可以说推翻了公理,这门学科就不会存在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社会学科上的一些定律,其实就像最早物理学里把力分为九种,即世界上所有的力的类型都可以分到这九种,后来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及科学的发展,大家知道其实九种力本质上是四种,到现在基本认知是两种力,而以霍金为首的一批人一直想把人对世界本质的认知更近一步,只是还未做到。例如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人们仍然把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的分开看待,也就是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是真理,后来才发现其实可以统一,牛顿世界的公式全部都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公式作替代。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对人的心理的本质认知还不够,所以才存在数以百计的定律和效应,其中的很多应该在未来可以合并或者说是本质上是同源的,可以有同样的解释。这样不论是人的心理效应亦或是群体的行为规律,才是真正算到了科学研究的地步,而不仅仅是浮在表面上。这才导致现在存在这么多流派,这么多一家之言。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甚至对于一个名词的概念都不能统一。例如什么是管理。也难怪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都对社会科学有像我一样的看法。

也许前面的思考和本书关系不大,(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但确实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理解的人找到共鸣,不理解的话下面才算是正文吧。

结合平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完美的群体》一书中有几点是引起我思考的。

一、书的第一章提到作为群体,在某些决策或做某些工作时,群体的决策的正确率有时甚至高达100%,这包括群体中大部分人甚至都不了解问题中到底是什么。文中给出了一个逻辑斯蒂差分方程,用来解释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此方程或许稍作修改可以解释跟本书对立的《乌合之众》的一些描述,也就是群体智慧程度在很多情况下(变量未知)是智慧的,但在某种变量的影响下,其也会经常在混乱和清醒中徘徊。在序言中的"群体智慧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中提到的问题确实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也会遇到。

例如组织行为学中会有对于组织架构和安排的研究,管理学大师西蒙也在其的《管理行为》一书中对现在我们普遍的管理学的十大原则中的一些原则进行了思考,即论证了管理中对分工的认知在实践中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都有困扰。例如我的区域市场的管理,假设以简单的两个工作招商和市场维护来看,我应该是以区域为划分标准,让区域经理做两种工作呢?还是按招商部和销售部进行划分,让两个部门在同一个市场上自行去划分区域呢?另外如果我的人员充足且人均产出也达标的情况下,同一个区域是按办事处去运作,还是采用直线制的总部统管呢?其实从很多公司的实际情况看,什么情况都有,甚至今年用这种明年用另一种,或者不同的区域有直线制的也有办事处制的。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基于这点,通过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可能我之前考虑太过于从组织架构和指挥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像群体的一些属性和个人层面的态度或者认知这块考虑的不够,而且除了组织架构,相应的激励机制薪酬考核等也没有与之匹配,应该全面的再考虑一下才好解决实际问题。

二、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事的判断和决策都是在突发的情况下,需要很快的决策的。也许我的决策类型不属于快速决策的类型,不少情况下事后都会后悔。通过此书的一些阐述,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使用群体决策的。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将可能需要决策的事情做一下分类。如果分好类后,遇到的事情不属于个人决策占优的情况,那就要用群体决策。这样应该就会减少不少决策失误,给实际工作带来好处。而且群体决策还有很多的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一些适用的条件,这些的掌握也有助于实践中的运用。

例如,公司每年会针对市场推出新品,而这种新品上市前的调研和讨论会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新品花时间和金钱,且经过多次研讨推出后,市场表现不如预期。或者新品推广的方法研讨会也没什么新的点子出来。现在大概明白了,应该是一贯的文化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很多好的方案没有提出来,或者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对,一帮优秀的人开完会最后得出的决策却是个臭皮匠决策。这些都深刻的验证了不遵循客观的规律,群体决策连个人都不如。那么公司以后可以采用真正的头脑风暴的方法(以前没注意不能打岔)和名义小组方法来对这些会议进行有效的改进,汲取多数人的意见且激发团队中充分的创造性,让群体的决策趋于完美。

三、检查工作中的本福德定律。

本福特定律,也称为本福德法则,说明一堆从实际生活得出的数据中,以1为首位数字的数的出现机率约为总数的三成,接近期望值1/9的3倍。推广来说,

本福特定律

越大的数,以它为首几位的数出现的机率就越低。它可用于检查各种数据是否有造假。

这个确实是以前不知道的,因为平时工作中也会接触很多数字报表,例如竞品销售情况,网点的销售数据,一些市场调查记录,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等,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水分,但水分多少不清楚。以后了解了该定律,对工作的帮助也肯定会有的。

四、群体,团队等这些概念日趋流行,组织行为学里也有专门的论述。而在实际工作中,受制于企业的规模或投入产出比,不管企业如何分工,如何有效的设置组织架构,仍然是有一些工作是无法专门请专人去做或者无法进行精确的分工的。而且《完美的群体》一书的一些描述也是太过于科普,无法指导实际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团队的建设,从它的类型到它的构成,以及影响团队成功的一些要素等,都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去不断了解和学习的。而且,完美的群体之所以很多情况下胜过个体,其中的很多因素,自变量因变量等都可能还不清楚,从领导的权变理论里,我知道这也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如果不了解团队成员的成熟度和个人的性格等情况,采用了不适合的领导风格,那么完美的团队可能就会变成乌合之众,或者领导的选择也会有一些特制,选错了领导对企业的伤害也不小。

篇10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高脂血症;双转基因

AD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发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 大概为老年痴呆的70%左右。我国目前约有AD患者800万。AD已被公认为社会和医学的世界性难题, 对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越来越多, 而且目前对于AD来说尚无预防及治疗措施。近年来有颇多证据证实高脂饮食是AD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试验亦显示患高脂血症的患者并发AD的几率较未患高脂血症高[1]。本实验应用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表达人突变的早老素基因PS、人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突变的融合体。此模型双转基因小鼠, 在4 个月时即形成β淀粉样板块, 并通过水迷宫试验证实已有行为学改变, 是研究 AD的良好模型。本实验通过以高脂饮食喂养转基因小鼠建立了不同梯度血胆固醇浓度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①高脂阳性辛伐他汀组、②高脂阴性组;③阳性辛伐他汀组;④阳性组;⑤高脂阳性组;⑥阴性对照组。实验小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到6个月, 此月龄后继续按原饮食喂养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或安慰剂灌胃3个月, 使各组实验动物出现不同梯度血胆固醇浓度。正常小鼠单独喂养辛伐他汀组表现为低胆固醇血症, 高脂饮食加用安慰剂组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 给予正常饮食及安慰剂一组和高脂饮食加用辛伐他汀的转基因小鼠为正常血胆固醇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辛伐他汀由美国默沙东公司提供。小鼠模型购自南京大学动物中心, 型号为B6C3-Tg85Dbo/J。小鼠饮食为基础的清洁级饲料以及自制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高胆固醇、高脂饲料的配方为1%胆固醇, 0.02%牛胆酸钠, 10%自制猪油, 10%蛋黄粉及78.98%基础饲料。血胆固醇检测试剂盒。

1. 2 实验方法

1. 2. 1 实验设计及动物分组 6个月龄12只同窝阴性鼠, 分为:①高脂阴性组; ②阴性对照组;24只双转基因阳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③高脂阳性组;④高脂阳性辛伐他汀组;⑤阳性辛伐他汀组;⑥阳性组。高脂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饮食;阴性组予基础饲料首先喂养6个月。随后辛伐他汀组后给予辛伐他汀每日按每公斤体重予50 mg灌胃。安慰剂组以安慰剂生理盐水灌胃3个月, 使各组实验小鼠出现不同血胆固浓度梯度。

1. 2. 2 测取各组小鼠总胆固醇浓度 剪小鼠尾部取鼠血量20 μl左右, 离心后取上层血浆10 μl。取RⅡ10 ml溶解1瓶RⅠ, 10 min后混匀为工作液。混匀后于室温静置6 min,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500nm测定各实验管吸光度。以试剂空白管校零后读取A标准及A样本。以公式C=A样本/A标准×C标准计算胆固醇浓度。C标准=211.5 mg/dl。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各组小鼠开始实验时月龄为6个月, 阴性小鼠12只, 双转基因阳性小鼠24只。根据体重分两组, 分别予基础饮食(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组)喂养4个月。4个月以后, 测定各组的胆固醇浓度, 高脂饮食组(129.77±28.05)mg/dl, 正常饮食组(55.45±12.51)mg/dl。高脂饮食组超过正常饮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灌胃结束后再次测血胆固醇浓度 在灌胃前后安慰剂组与辛伐他汀组相比, 血总胆固醇浓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饮食并给药组与阴性组和阳性组相比较血胆固醇浓度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组织病理学上典型改变为淀粉样斑块沉积。有关AD的发病机制, 有很多学说, 其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假说认为淀粉样蛋白的生成与清除失衡是导致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起始事件。此种假说已成为影响最广的理论之一 [1]。目前, 许多学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体内体外实验研究证实高胆固醇血症、血脂代谢紊乱与阿尔茨海默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高胆固醇高脂饮食是AD的危险因素, 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可以增加淀粉样板块沉积[1, 2]。亦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调脂药可以降低 AD发病率, 减少Aβ沉积:其中辛伐他汀对AD模型的有保护作用[3]; 临床研究也发现使用他汀类降脂药能明显降低AD的发病率;本实验通过建立五组动物不同的血胆固醇浓度梯度, 为探讨高脂、高胆固醇对Aβ沉积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晓平.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1):77-78.

[2] 贾维敏, 张志.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2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