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篇1

一、“书本”多而抽屉容量小(简称书多量小)是书堆现象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

你如果问某个把书堆得老高的学生:“你为什么把书堆得那么高?”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书太多了,放不下!”你弯腰往他的抽屉里一看,里面琳琅满目,塞得满满的,你一时语塞,不好再说什么。可以说,书多量小是书堆现象形成最直接的原因。

首先,高中学生的“书本”确实多。高中生的课桌内外都有些什么呢?一是教材;二是参考教辅资料;三是课外书籍杂志;四是学习用品;五是生活用品。每个学生都有教材;参考教辅资料中的大部分也是每生必备,少部分是某些学生独有;学习用品中的笔和生活用品中的碗筷是每个人所必需的,其余因人而异,类型众多,形式多样,数量庞大。这许许多多的东西,有的放在课桌旁,有的充斥在抽屉里,有的堆放在课桌上。

其次,课桌抽屉容量偏小。一般地,一位高中学生需要大约4至6m?的空间放置书籍和物品。现在的普通高级中学配置的课桌大概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层课桌,容量约为3.8m?,抽屉空间缺口最高达3.2 m?。第二类是双层课桌, 桌面和主抽屉的尺寸比第一类的略小,但在主抽屉的下面多设了一小层,多了这一层便大大增加了课桌容量。譬如某校用的后一类课桌,总容量达到4.6m?,比第一类的约多1 m?,但它的抽屉空间缺口也可达1.4m?。

为了节省材料、使用方便和美观,课桌生产厂家不可能把课桌的容量设计得无限大,最低限度的够用就行,至于高中生额外增加的教辅资料、课外书籍、学习和生活用品等等堆放在什么地方,不在考虑之列。可以说,现在使用的课桌,不管是哪种样式,抽屉容量都偏小。量少与书多,是现实存在的一组矛盾。可以说,这组矛盾的存在是书堆现象形成最直接的原因。

二、养成教育的缺失是书堆现象发展和形成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或二胎人家子女,自小是家里的宝贝,大多是被宠爱的一代。他们没吃过多少苦,重物质享受,上街看见自己喜爱的东西,从不吝啬;他们意志力不强,欠坚毅,难持之以恒;他们上课易走神,听课不能聚精会神,小动作不断;他们懒于动手,不想深入思考,大多眼高手低,走到坡坡懒得爬,遇到弯弯不想绕,碰到坎坎就打道;他们自控能力弱,优秀的思想品德不能坚守;他们纪律意识淡薄,,不能坚守中学生的纪律底线;他们自理能力不强,物品随意摆放,丢三落四……。这些都是由于养成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养成教育很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整理得井井有条,在课桌上堆放东西大多纯粹是因为“书多量少”或是为了翻阅方便的缘故,并且课桌上放的东西也不会很多。严格地说,这不属于本文所说的书堆现象。

养成教育不好的学生,抽屉里的东西大多杂乱无章,课桌上的书籍参差不齐;堆放在课桌上的东西大多不是因为“书多量少”或是翻阅方便的缘故,大部分是因为不善整理或为了掩护自己搞小动作而刻意放上去的。譬如,上数学课时,一位养成教育不好的学生,如果他手上有一本故事会,那么他是选择看故事会还是选择听枯燥的数学课呢?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他必选择看故事会。他看故事会前,为了不被老师发现,为了安全起见,有意识地在课桌上堆放足够高的书做掩护,这便形成了本文所说的书堆现象。

三、管理意识的缺失是书堆现象得以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关键原因。

篇2

八卦掌是董海川先师创造的一种技击与健身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的内家拳术。因为它特殊的运动形式,产生的特殊效果,不仅使技击效果异彩纷呈,异于各家,其健身防衰的效果,也比其他运动形式快速显著。

八卦掌左旋右转地转圈运动,看似简单,但深藏玄机奥妙。八卦掌的走转运动是效法自然,符合天体运动规律的运动。现代天文科学知识证实,宇宙间的一切天体,无论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全部行星,还是包括太阳在内的全部恒星,都是在自成体系地进行着圆运动。行星围绕着恒星转,卫星围绕着行星转。不同恒星之间,也因质量不同和疏密差异及引力作用而产生相互绕转的现象。练转的形式都是既公转又自转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它一刻不停地围绕太阳做着公转又自转的运行。公转时不断产生一种放射力,使地球离太阳而去。同时自转的运动又不断地产生一种降落力,有效地克服放射力的离心作用而吸附于太阳身旁,产生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轨迹运动。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真正的原始含义,和最根本的最大的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公转一周要经过八个方向,使地球上出现冷暖热凉的四季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恰是八万里,使地球上出现昼夜明暗现象。人们在地球上随之旋转运行,不但能体会到上述自然现象,还可以领略到茫茫宇宙群星闪烁的无限美景。

八卦图所示之卦象与上述情况及规律极相吻合,即无极生太极(地球是星云聚合产生的),太极生两仪(地球在太阳引力和自身质量的作用下,不断地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和自转,自转产生昼夜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会出现寒暖热凉的四季现象),四象生八卦(即地球绕太阳一周要经过八个方向),八卦生六十四卦(即地球的不停旋转会使自然界产生水火风雷等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

没有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就无所谓四季与昼夜,没有四季和昼夜,地球上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包括一切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地球规律作用下生存发展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其内部运行机制,也必须适应地球公转自转的规律,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

人类是地球的骄子,其自身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的生、壮、衰、亡的运行规律,及其七情六欲、新陈代谢、行住坐卧、饮食起居、社会交往等等各个方向的运行规律,也都必然会继承“父母”(太阳、地球)的基因,必然和地球公转自转的规律相一致。只是人们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没有充分清醒地认识和自觉地亲合这一规律,或是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清醒地认识、自觉地集合运用这一规律,而达到了理想的目的。但在武术运动方面,像董海川先师所创之八卦掌这样清醒地认识,自觉地把人体运动和天体运动之规律集合在一起,从外形到实质,从理论到实践,全部效法体现地球公转自转之规律的拳种,到目前为止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公转自转

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是有规律的公转与自转同时进行的螺旋运动。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也都是遵循天道运行的螺旋式和波浪式规律进行的。人类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健康长寿。人体的健康,千招万法就是一法――弄清人体内外运行规律,遵循这种规律,进行坚持不懈的运动,促进强化这种规律运动。直接的方法就是人体的各种活动,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药品、饮食、针刺、按摩等方法,使身体恢复正常的规律运动。所以八卦掌是一种符合天道自然的高级养生术。只要每天坚持沿圈走转,坚持像地球一样的公转自转运动,人体从脚至头,周身所有各部关节、各种脏器,全身所有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经络等,都会受到旋转拧拉的锻炼,都会受到强力的刺激和按摩。从而可以增强周身各部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就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八卦掌的公转与自转运动是在两腿屈膝随胯两脚不停地走转中进行的,而且要求走的越慢越好;要稳如坐轿,形如推磨,步若趟泥;上如行云,下如流水。这是一种异于站桩,又近似站桩的一种不滞不浮的、不僵不懈的行桩。它对加大腿步负荷,提高腿部力量和弹性,促进下肢循环的作用极大。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腿脚不利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而八卦掌讲究“走为高”,“走为百练之祖”,“百练不如一走”,“走为上策”,不只是有利于技击,而是针对人体生理自然现象的一种抗衰运动。现代医学证明:脚是人的“第二心脏”;中医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重要起止部位。脚上有很多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有着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两脚两腿的运动可有效刺激这些重要经络和穴位,治疗全身的疾病,防老抗衰。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这句拳禅不只是对技击的经验之语,也是对健身的金玉良言。八卦掌只强调左旋右转地走,不强调学练五花八门地千招万变,是一种抓主要矛盾、抓本质、抓根本、抓链条的训练方法。只有量变才会有质变,这是一种哲理。八卦掌的转圈就是一种重复性的、以量变求质变的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常年累月的左右循环地走转练习,就会把人体练成全身处处内外畅通,练成全身处处如同旋转自如的钢球,人不能犯,病不能侵。

处处皆松

八卦掌在走转中要求头顶项竖,松肩,垂肘,松腰,松胯,松膝,松踝,要求手指舒伸不曲,在意念上还要求顶天立地、虚怀若谷、意满环宇,都是为了求一个“畅”字。畅则通,通则灵,灵则化,化则妙,妙则神,神通广大。可以随欲平衡,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练养一致,强敌与病魔自然无可奈何。

气息配合

八卦掌在练功中非常强调气息的配合。它要求“抿唇闭口舌顶腭,呼吸全凭鼻孔过”的鼻呼鼻吸。要求“气到丹田缩谷道,直拔巅顶贯精神”的逆呼吸法。这实际上是完全和道家龙门派的密丹养生术――返还功极相一致的。只是把外形的坐禅改为走转,这是从提高武术技击功能和健身两方面考虑的,把武术技击和道家养生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当然,八卦掌也非常重视打坐与站桩)。

转圈与逆呼吸都是一种反常态运动,是一种返先天的功法。它可以充分挖掘调动人体进入后天以后退化形成的不随意机制,平衡协调后天发展形成的随意机制,达到后天返先天,先后天平衡健康长寿之目的。

我的丹功老师、道家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悟真子(沈崇武)道长(前江西斗姆宫主持),八岁上山练返还功,身怀绝技,今年已82岁,仍身强体健,柔则身若无骨,刚则肌如坚石。白天云游,夜间打坐,爬山如履平地,饮食胜过青年,精神百倍如同神人。他的师父师爷也都健在,四海云游,年岁惊人,不敢妄透。说明道家养生术的健身价值是不可低估的。董先师把道家养生术有机的融入八卦掌之中,显然是清醒地认识到武术家炼养结合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八卦掌门中耄耋之年神清体健者大有人在,我的八卦恩师李子鸣先生1991年去世,80多岁时仍到处讲学,与人比手较技神勇无敌。我的八卦太极恩师王培生先生现年82岁,仍身手不凡。

形意锻炼

另外,八卦掌还特别强调形象意识锻炼。如“行走如龙,换式如鹰,动转若猴,鸡行虎步”等等。很多招式名称也多是象形取意。如“青龙返首”、“白蛇吐信”、“白猿献果”、“狮子捧球”、“大鹏展翅”、“怪蟒翻身”等等。强调形象意识锻炼,不但可以使动作优美,强化某些动物的快捷、灵巧、凶猛、狠毒的本能和习性,提高演练水平和技击抗暴效果,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引回远去的童年,延缓脑细胞衰老。

四、古老神秘的拳术理论

拳法于《易》

八卦掌,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易理为拳理的武术。易学是中华民族古老神秘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上古先哲在无现代科学手段、无文字记载的情况下,通过世世代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地传承、接替,对天地人和宇宙万物的各种自然现象的长期“宁静”地“仰观”“俯视”和反复地实践、体认,总结出来的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信息规律。这种规律用图象形式记录表现出来,就是现在我们常见的八卦图。八卦图所体现的宇宙万物变化规律,和现代哲学思想、科学实践经验极相吻合。即世间一切事物,包括天体和人体本身,都是一个阴阳合一的对立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总是处在不停地阴阳运动变化之中;事物的阴阳运动变化形式,前进和后退都是呈波浪式的,上升和下降都是呈螺旋式的:一切事物的阴阳运动变化都是由“微”到“著”,由量变到质变的。易学知识虽然古老,但是它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了人们以深刻全面的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启迪和方法。多少年来,国内外有志之士,从不同角度研究探索八卦图神秘内涵的兴趣,越来越高,在世界形成的易学热经久不衰。而且对世界各种科学研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天文学、化学元素周期、生物遗传工程,以至莱布尼兹的数学二进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有它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易学的启发,找到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共同规律”(《易学解难・杨序》第四页)。这是因为易学的阴阳学说抓住了事物矛盾的本质。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就是在长期的武学实践中,受到了易理的启发,根据八卦图所示之易学原理,确定了走和转的运动形式,形成了和八卦图极相吻合的内家拳术――八卦掌。规定了“以动制静”、“以变应变”的战术原则,形成了“声东击西”、“指山打磨”的运动战术。

易学流派

易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但形成很多流派,而且还形成过三种经典图说,即《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连山易》是夏代人对易学的总结,祖述到伏羲、神农(史前帝王),是人类进入渔猎时代的文化,通称先天八卦或伏羲八卦。先天八卦的卦象是以艮――(山)卦为首,侧重仰观天象而重变,主要讲对待,即阴阳对立而又统一。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周易・说卦传》)等。先天八卦对史前先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脱离愚昧,生存发展,以及古代科学文化的进步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归藏易》是商代人对易学研究的总结,祖述到轩辕黄帝(史前帝王),是人类进入农耕社会的文化。通称中天八卦。中天八卦的卦象以坤――(地)卦为首卦,偏重俯察地法而主藏,主要讲阴阳平衡。其八卦图每相邻两卦都是一阴一阳,而且都是阴卦在前,阳卦在后。中天八卦对后世中医学阴阳调合、辨证施治论的形成,对诸子百家的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的中和治世之道,都有极大的影响。

《连山易》、《归藏易》均已失传。只有《周易》流传发展至今。《周易》是周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是文王、周公、孔子所做。统称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易经古典。为后世研究易学,提供了全面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周易八卦首卦为乾,居西北,是以西北侯命名的。文王在殷纣统治时期为西北侯,国于岐山之下。因崇侯虎进西北谗言于纣,纣将西北侯囚于*9里,周文王为免除忧患,趋吉避凶,对古传之《连山易》、《归藏易》等易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以宇宙规律比对人事规律,而演出《周易》。如果说先天八卦重观天,主变讲对待;中天八卦重察地,主藏而讲平衡;那么后天八卦则重修德,主合(天地人三才合一)而讲流行(形容世事如流水,阴阳之卦相互依存)。周公克绍文王之学,而述爻辞,孔子周游列国而不迂,年50岁乃学易,作象辞、系辞,形成了完整的周易体系,对后世影响较之连山、归藏更大。

八卦掌以《周易》为母,参三易之理,效“三易”(即简易、变易、不易)之法,指导练拳与技击。

易者认为“易则易之,简则简从”(《周易・系辞上传》)。只有简易的道理和法则,才能使人便于明了和效法。所以易者把宇宙间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简易为阴()和阳()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现象。但阴阳虽简,却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只要明白了阴阳之间的关系,弄懂了阴阳变化的道理,就可以掌握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

简易之拳

八卦掌效法简易之理的阴阳,用以规范自己的拳法和技法,而把千变万化的拳法简易为左旋右转的走圈。左旋为阳,右转为阴,两仪续延,连接八方,脚踩八卦,头顶太极(明确阴阳),可代拳法之万千。“走为百练之祖”,左旋右转不停地走圈,是八卦掌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夫,也是攻防的基本技法。八卦掌认为“左旋右转明阴阳,拳理拳法尽内藏,千锤百炼妙自生,万法千招是空忙。”八卦掌效法阴阳之理,把一切运动变化、攻防技术,都用阴阳来统帅。比如动为阳,静为阴;起为阳,落为阴;进为阳,退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快为阳,缓为阴;开为阳,合为阴;旋为阳,转为阴;神为阳,形为阴;理论为阳,实践为阴等等,把所有的阴阳变化都视为一个圆的运动过程。以走圈来体现阴阳变化,以走圈来适应阴阳变化的规律,以走圈来达到保护自己,制服对方(阴阳生克)之目的。所以八卦掌也可以说是简易之拳。把千变万化的运动形式,把生死搏斗时的快速有力、变幻莫测的攻防技法,都简化为理论上的阴阳,实践上就是不停地左旋右转地走圈。即头顶太极,脚踩八卦。拳谚有“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之说。八卦掌认为左旋右转、朝夕不停、风雨无阻、寒暑不辍地走圈,就是武术运动和技击技术的“真传”。只要坚持不停地走圈,自然就可练成混元金刚之体,圈转自如之躯,就可代拳法之万千,就可应敌之万变。

以变应变

八卦掌用简易的阴阳之理论,走圆圈之形式,来规范自己的拳法运动,是为了一个“变”字。八卦掌以变应变,强调“以动为本,以变为法”,“声东击西”“指山打磨”,核心就是一个“变”字。易者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的。“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传》)。运动是生命的体现。有运动才有发展。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八卦掌效法这一规律,规定八卦掌的练与用都必须遵循贯穿“走”和“转”二字。强调“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把“走”和“转”为特点的运动形式,作为最高的养生与战术的原则。认为“负阴抱阳的圆走动,‘公转’同时‘自转’的走圈运动,是生变应变的最顺应自然规律的、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最好的形式。”所以八卦掌又是一种“变易”之拳。

变易之中又有不易。易者认为“动静有常”(《周易・系辞上传》)。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都是按一定之规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如天体的运动,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循环,时代的变迁,人及一切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等等,其运动规律都是不变的。上古之人为了求生存,在与天斗、与地斗、与兽斗、与人斗的漫长斗争中,通过世代传承,不断完善的“仰观天象”,“俯察万物”的实践和体悟,产生了灵感而创造了反映宇宙自然运动现象和变化规律的太极八卦图。八卦掌的创造者也是在《易》理的启发下,联系自己的武术实践,产生了灵感而生发创作的。这一创作的产生就把武术运动推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阶段。以它独特新颖的运动形式,以至简至奥的拳术理论,至精至妙的技击与健身效果,成为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八卦掌也可以称为“不易”之拳。

简易、变易、不易之理是《周易》八卦图所反映的宇宙万物生存变化的客观规律。八卦掌就是把这“易”之三理作为自己的拳理和拳法的指南,把简易的转圈作为基本的训练方法。在转圈中每走一步,周身各处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变化,但是又都没有离开公转和自转这一简单的形式和不变的规律。八卦掌的转圈,恰是符合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

五、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

八卦掌享誉武林,且令世人瞩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始人董海川及其门人,都有很多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轰动武林,流传民间。比如董先师在王府当差时,其神功绝技是怎样被王府和大内们发现的?他是怎样开门收徒的?董先师门下名人辈出,多是带艺投师,但他们往往都是先较技,后拜师。董先师是怎样轻而易举地令众多名家高手折服入门的?董先师出名后,引起皇宫内外众多武林高手的怀疑嫉妒,给他出了不少难题,董先师是怎样从容化解,令对手心服口服的?在这些问题上都充分体现了董先师精彩绝妙的神功绝技。再加上弟子们每日所见所闻,董先师真乃是神人也。八卦太极名家、八卦掌第三代传人、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先生,形容董先师的神功绝技是“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

名师出高徒,董海川成名弟子很多,在第二代传人中较为著名而见于董公墓碑背面的就有五十六人,他们是:

尹福、马维祺、史计栋、程廷华、宋长荣、孙天幸、刘登科、焦毓隆、谷毓山、马存志、张钧、秦玉宽、刘殿甲、吕成德、安份、夏明德、耿永山、魏吉祥、锡章、王孝盛、王怀清、沈长寿、王德义、宋紫云、宋永祥、李万有、樊志勇、宋隆福、王永泰、彭连贵、傅振海、王鸿滨、谷步云、陈春林、王廷吉、双福、李长盛、徐北祥、刘宝珍、梁振普、张英山、郭玉亭、赵云祥、张金魁、焦春芳、刘风春、司元功、张铎、清山、何伍、何六、郭通海、徐鹤年、冯广廉、李寿年、陈沣。其著名而未见于董公墓碑者也有很多。如:全凯亭、阮珍谷、梁世珍、张怀山、钟香林、吴茂亭、张兆东、司根条、李永贵、梁乐、钟之、吴印度、刘德宽、贾风鸣等。

篇3

关键词:问题 情境 模式

问题情境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解决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它以问题导入新课,又以问题作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方法,因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只有那些难度适中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既熟悉又陌生”的认知冲突的问题,才能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

那么怎么才能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下六法行之有效。

一、通过观察社会、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形成问题情境

自然界的许多变化充满神奇色彩,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个解不开的谜。这些“谜”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会激励他们去探索。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回忆一个熟悉的怪现象:烧开的水不小心泼在煤炉的火焰上,炉火不但没有减弱,反而窜出一股火苗使得燃烧得更旺,这是什么原因?这些现象对学生来说经常见到,但平时又没有深入思考,最容易引发积极思考,深入探究。

二、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形成问题情境

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往往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课改后的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与旧教材相比较,具有现象明显、启迪性强、来源于生活等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探讨物质燃烧的条件时,改掉过去用红磷和白磷的燃烧实验。而是设计了烧不坏的手绢;比较木条和木屑燃烧的难易程度;玻璃杯罩蜡烛的实验等。这些实验取材方便,实验现象明显,也更能够说明问题。

三、利用古代文人咏物的诗词来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探讨石灰石的利用时,用于谦写的一首《咏石灰》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用这首诗来设计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换的问题情境。又如王安石有一首咏梅的诗:“墙头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可用于创设解释分子运动的问题情境。并且这些诗词语句优美,寓意深刻。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既可解决问题,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合化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史充满艰辛曲折,留下了无数凝聚着智慧的成果。当年化学家们在发现探索过程中的一系列“疑问”,为今天的教学提供了极为生动的素材。如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都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等内容。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近代原子学说的两面性。类似这样的内容在新编的化学教材中也介绍得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五、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来设置问题情境

在学生的练习或测验的错误中,总有一些凭经验“想当然”的结果,往往因为学生自信而不假思索便予以认定。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知识尚不完备,同时也表明他们具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这类错误自然也就转变为设置最佳问题情境的一种标志。如有的学生在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中,实验结束时立即熄灭酒精灯,我当时没有马上制止,而是让他们观察接下来的倒吸现象,并以此情境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这时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结论与事实相悖时,“出乎意料”的惊讶感油然而生,他们强烈希望有充足的理由去否定自我,而此时恰好是进行问题情境教学的最佳时机。

六、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方法形成问题情境

篇4

关键词 职中学生 物理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可对人的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用好物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与现代高科技紧密联系。高中物理知识密集、丰富、有广度、有深度、有趣味。但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职中学生而言,要想让他们学懂并掌握有一定难度。虽然职中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他们由于文化基础差,普遍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多数学生缺乏物理学习兴趣。本文结合物理 学科的特点,如何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谈一些体会。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容易被客观事物的新奇性、趣味性所吸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些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奇异的自然现象、物理奇观等,并设置一系列台阶式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调节学生与教师思维同步,引导其学习物理的思路,指导其学习物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组织串联、并联电池组的有关计算的教学中,先介绍了一条强壮的电鳗可以产生600伏的电压,高达1安培左右的电流,用电来攻击其他动物,而它自己却不会遭到电击这一奇异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电鳗有一些细胞被神经信号激励时,能突然使离子流通过它的细胞膜。电鳗体内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细胞,就象许多叠在一起的层叠电池,产生电流时,所有这些“电池(每个电池电压约为15伏)”都串联起来,在电鳗的头部和尾部之间就产生了很高的电压;同时许多这样的串联电池组又并联起来,从而能在体外产生足够强大的电流,将它的猎物击晕或击毙。有一种电鳗拥有每个约1000块的层叠电池,并将2000个这样的电池并联在一起,即电鳗身上的层叠电池相当于一个混联电池组,(每条支路约有1000个电池串联,约有2000条支路并联)。因此,电鳗体内每个电池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并不大,它自己不会遭到电击。学生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这时老师接着又问:“如果将所有这些电池都串联起来,串联起来后这条电鳗又将如何呢?”学生很想知道结果。随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这种串联的结果:这样不但会使鱼变得很长,而且每个层叠电池的电流等于它体外的电流,也将变得太大,会使这些电池本身损坏。这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采用混联电池组的连接方式,从而使学生更想学好物理,利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奇观或现象。

2利用学生的好动心理,培养学生动手的兴趣

大部分的学生天性好动,不但喜欢观察生动、有趣的现象,渴望了解与日常生活、生产相关的知识,而且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比如都想知道为什么有的日光灯必须有镇流器、启动器等附件才能发光,而有的荧光灯、白炽灯不用附件也能发光,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增加相应的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参加实验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意义。同时也调动了他们思考、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平时不怎么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能全心投入实验。

3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迁移联想”,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之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探索的欲望, 并将其上升为强烈的求知心理。例如在学习光的干涉性质之前,问学生“为什么肥皂泡上会出现鲜艳的色彩”、“为什么滴在湿马路上的机油会形成瑰丽的五彩颜色”等问题,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从物理学角度提出来,解释不清楚,求知欲望由此产生,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肥皂泡和油膜上的彩色都是由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与光的色散现象不同。这时引入更深层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情绪由此高涨,达到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要讲的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综上所述,如能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合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实际课堂中,教学双方就能产生共鸣,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提高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25-01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介入,能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策略应用的具体措施进行阐述之前,我们首先应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有所了解。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写作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及素养积累基本上已经定型,想要学生有巨大的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就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手段不合理

许多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都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训练。要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提升,首先需要明白学生“差”在哪里,存在哪些不足。有的学生是素材积累不足,有的是材料分析存在问题,有的是框架结构掌握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都应有一套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方案,争取一步到位。如果学生存在问题较多,建议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自主学习的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升氛围。

(二)与生活实际脱离

除手段不合理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阶段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脱离生活实际。写作属于创作的范畴,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大多数都来源于生活。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普遍以社会题材或是文学作品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生活感受及情感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发挥自主学习策略的重要作用,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结合上文关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论述,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选题,控制过程

自主学习策略虽然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一堂课程或选题都适合用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是发挥学生的探究与探索能力,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对写作素材的理解,尤其是选题的题目条件。除课题的合理选择外,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过程的有效控制。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课时通常较为有限,并且一堂课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繁重。在运用自主学习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对时间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话,不仅无法保证讨论式教学的质量,同时还有可能耽误整个语文写作训练任务的完成。鉴于此,建议教师在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之后,还应结合学生讨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事先准备好几条线索供学生挖掘,设置好几个讨论成果检查的阶段,在限定的讨论时间里,定时检查学生讨论的成果,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有效的疏导,保证自主学习质量的同时,控制好进度。

(二)多角度观察,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灵活性

理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创作过程进行有效指导,还应从理性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入手。在指导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本质,辩证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到大胆质疑。同一个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结论,教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角度换位,鼓励学生尽可能全面地认识题目涉及到主体的优点与缺点,在增大学生科学素材积累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灵活性。

(三)尊重生活,培养学生写作灵感

文章是否深刻、中心思想是否到位与思维方式是否深刻有着很大的关系。爱默生曾说过,“美与思维深度是成正比的”。因此,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要想保证自主学习策略的实施效果,还应对学生思维深刻程度进行有效培养。从现阶段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得要领现象频发,这样不仅会削弱作品的阅读价值,同时还会促使学生养成不良的阅读与写作习惯。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一定要善于启发与诱导,对学生深入思考的品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提升其思想厚度。如在“以‘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为题”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与“风”有关的感受进行整理,如可以从风的类型、各类风的特点、“风”能使你想到哪些人和事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只停留在风这一自然现象上了。

(四)鼓励学生团结协作,集思广益

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所以看待问题的观点也不同。基于此,在自主学习策略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从学生各自思维特点入手,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以小组的共同成果作为鉴定学生写作创意水平的主要标准。培养学生团结写作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个体吸收优势与长处;完成素材积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急、应变能力。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策略并不是单一的某一个学生的任务,而是班集体需要共同推进及完成的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应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邸珍玉.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88-92.

[2]朱俊.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6:153+155.

[3]李金芝. 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篇6

关键词:汉字 历史文化 活化石

汉字来源于生活,基于生产的需要而创造。中华民族创造汉字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自身的思维特点,字和思维相融合,字和生活相关联,字可以是所代表含义的直观体现。汉字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字、楔形文字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字,后两种已经湮没于历史的长河,只能在博物馆一览真容,只有汉字顽强生存下来,并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主要的原因就是汉字是适应汉语特点的文字系统。历史悠久的汉字,保存了我们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形音义之间本来存在一定的理据,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透过汉字的构造我们常常可以阅读古代有关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信息,成为一种可直接“研磨”的“活化石”文字。著名学者于丹认为:“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

一.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易q贲q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天道自然,人文是社会人伦。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来掌握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了解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让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西汉刘向《说苑q指武篇》,其辞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功。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有头脑的人治理天下,会先用文德教化天下,再用武力征服,如果仅仅动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国民会信服。先用文德感化,但是却也改变不了,就可以诛罚他。以上可见,“文化”本来是指以文德进行教化的意思,是个政治性术语。

不同的民族,因为生活环境、语言习惯和自身发展的快慢不同,表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和特质就不一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其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汉字来传承。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中国文字---汉字,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又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主要脉络。传统文化和汉字虽出现有早晚,但相辅形成,互相促进。自从有了汉字,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延续,所以我们既可以通过传世文献来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汉字研究来了解古代社会,了解我们先祖的发展历程、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二.汉字与历史文化

汉字不仅记载了古代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汉字本身也充分体现了光辉灿烂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一)汉字与祭祀文化

祭祀最开始的对象是神灵,上古时代,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认为冥冥中有神主宰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在古文字中,凡与拜神有关的字多从“示”旁,如:神、祖、祝、社等。

《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但是《说文》的解释不见的都是正确的,据有些文字学家解释“示”的古文写作,中间的T形像古代祭祀的桌子,上面的一短横像是古代祭祀时用的生肉,下面的的两点就是滴下的血。这形象的表明了古人在祭天时的场景。“示”表明了远古初民对自然神的信仰。

1.祭

甲骨文时期“祭”左边是一块滴着鲜血的生肉,右边是一只手,好像是手拿着生肉祭祀。到了金文时期,在下方加“示”,表示“祭”与神有关。《说文解字》的说解是:“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是一个会意字。清朝文字学家段玉裁注解说:“此三字会意也。”其中的“示”是神,左上方的形体是“肉”,右上方的形体是“手”,人们以手持肉,恭敬地向神明拜祭,这是古人祭神的生活写真。“祀”,《说文解字》:“祀,祭无巳也。”从字形上看,是一个人在祭祀桌前跪拜。《玄应音义》:“祀,祭无巳也,谓常年祭祀洁敬无巳也。”《国语》:“夫祀,国之大节也。”因而可知“祀”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祭祀的礼仪和制度。

2.祝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祝”字的左边是一个“示”字,右边是一个“兄”字。“示”表示与神灵有关,“兄”像是一个人面朝左边跪着进行祷告、祈福。《辞海》中解释: “祭祀中司告鬼神的人。”也就是祭祀时司祭礼的人。祝,意为巫祝,即是古代祭祀时祝告的人。 据考证,甲骨文和金文的“祝”字左边是“示”, 表示神灵, 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边跪着的人形表示祈求, 求神保佑, 求神赐福。段玉裁也注解说:“此以三字会意,谓以人神也。”意思是:巫祝用口与神交往。这里表现人们希望能通过巫祝与神的交谈来寄托自己的一些愿望,祈祷求福。

(二)汉字与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基础,也是一切文化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人进入饮食文化要从火说起,因为有了火古人才进入人类的文明熟食时期。所以与饮食有关的古字一般都带有“火”字。

1.炙

从“炙”的金文我们可以看出,上半部分是“肉”,下半部分是“火”。肉放在火上烤就叫“炙”。《说文解字》云:“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2.煮

金文不是太清楚,小篆中,我们可以看出“煮”上边像是盛满东西的器皿,下边是给器皿加热的火。把盛满东西器皿放在火上加热就是“煮”字的意思。“煮”是制作食物的一种手段。

(三)汉字与中国古代的居室文化

1.巢

从“巢”的小篆字形中我们可以看出,“巢”像人攀援木而居。

2.穴

从小篆字形可以看出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是土窟窿,地洞。《说文》:“穴,土室也。”

古代居室有两种方式:一是上古野外穴居,人们生活在洞穴之中;二是沼泽低湿之地,人们在树上筑巢而居。《始学篇》:“上古皆穴居,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南方多雨潮湿,北方干旱势高,巢居和穴处因地势和雨水的不同而不同。长江流域以南,由在独树上筑巢而居,经过多树巢居,最后定为干栏式房屋;黄河流域由凿穴而居,经过半地下穴居,最后定型为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

3.家

《说文》:“家,居也”。从“家”的字形看,它是个会意字,表示屋子里养着猪。上古以畜牧、狩猎的社会转入农业社会时,人们过着定居的生活,于是出现了家庭。早期家的职能,不仅供人居住,而且也供家畜居住,所以猪和家分不开。

(四)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1.冠

小篆“冠”,像一只手将一顶帽子加于一人头上之状,这是成年男子加冠礼时的镜头。在汉代,士族加以冠,庶人只能带巾,可知帽子是权威的象征,由于庶民不戴帽,暴露乌黑的头发,固秦朝以“黔首”称庶民。

2.履

古人称鞋子为履,履字的西周字形作一人的脚上穿着一只如舟形的鞋子状。

(五)汉字与中国古代的行旅文化

1.行

从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行”就是一个十字路口。“行”象形字,本义是道路的意思。《说文》:“行,道也。”《诗q豳风q七月》:“遵彼微行。”意思是络绎地走在小路上。

2.涉

“涉”金文是两只脚在河里一前一后的过河,小篆演变成左边是一条河,右边是前后两只脚组成的“步”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沿承下来且使用者最多的充满哲理内涵的表意文字。汉字的发明揭开了了我国文明发展的序幕,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经过了漫长的演化革新过程,而这些革新既是其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又是时展的需求,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汉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文化,是中华文化永不熄灭的明灯。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汉字被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借用为自己语言的书写符号,形成超越国界的汉字文化圈,中华民族的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应该把汉字文化和汉字艺术发扬光大,共同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

[2]叶正渤.汉字、文化以及汉字与传统文化[J].汉字与历史文化,2011.01.

[3]申小龙.汉字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J].中学语文,2002.10.

[4]贾湖刻符龟甲――追寻汉字源头的痕迹.维普网.[引用日期2014-06-15].

篇7

当代中国抽象艺术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仅仅停留于呈现一种图式的阶段,而是关注于图式后面所藏匿的自由想象和心灵活动的表现,传达出形而上的精神感受。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抽象艺术是一种包蕴着最内在本质精神的艺术,一种带有哲学或美学意味的“感觉”的境界,这就无疑与当今大众艺术受众的思维定势和欣赏习惯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是,如果将抽象艺术置于中国当代文化大背景中进行审视,就会发现正是抽象艺术这种无具体物象、形而上内在型的图式所造成的“审美距离”,是当代被高度物质化的人们所需要的。现代人特有的心理诉求就是需要新奇的、陌生的东西来加以刺激,以便激活人们在高度物质生活中显得麻痹怠惰的心情,并使之重新兴奋起来。从表面上看,现代生活五彩缤纷、丰富多彩,个性生活选择余地不断拓展,然而现代大众文化在同一性制约下,现代个体逐渐感觉不到对象的意义和价值的区别,而“审美距离”造成接受视野的变化,则能使人们摆脱狭隘的日常方式和对艺术的欣赏定势,重新唤起全体对艺术的全新审美感受,以一种新的艺术方式来对现实生活作出反应并进行观照。而在让人们在抽象艺术扑朔迷离的诗性话语中获得“审美距离”的同时,在形式语言的张力中获得艺术品格和文化意义的深度,营造一个提供精神慰藉的幻象世界。这也是抽象艺术之所以正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从当代艺术创作语境中的“潜流”逐渐成为“主流”的原因所在。

以抽象艺术为表现形式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艺术家有意识地积累新的视觉经验,开辟过去从未勘探过的图式领域,创立属于自己的新的绘画语言的过程。但是,就抽象艺术而言,抽象本身往往不是最终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画家的首要任务是在于为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寻找最恰当的图像表达,能在最大限度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变成纯粹的存在,创造出真正具有精神性含义的表现形式。参加本次展览的杨劲松、邓国源、谭平、唐承华、李磊等抽象艺术家,他们在抽象艺术的大旗下集结,把抽象绘画当作最能够体现精神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用作品去感受人类生命中最纯粹、最本质的心象;通过对现象的远离,去接近艺术的本原,来获得对现实内在深刻性的感知。他们的抽象绘画语言形式后面所潜藏的价值理性意义,作为一种抗衡的文化力量和艺术品格,使现代性所需要的“和谐”得以实现,从而唤起人们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

杨劲松的作品的独特之处,不同于大多数中国抽象画家那样习惯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着眼,融合西方抽象艺术的元素;而是直接从西方抽象艺术人手,寻找与东方审美精神在气质上的联系,并且恰如其分地溶入书写性和表意性等中国传统文化因子。他在《涂抹》系列和《凤还巢》、《鸟归林》等作品中,对于非造型潜力进行了最大可能的发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那些凝练而充满张力的错落纠缠、疏密相间、粗细各异的线条,以笔触之势营造形态、气质之势,以一种个性化的独特构成形式,把物象的本原精神抽象演化为各种线条、色彩的书写性和表意性构成,摒弃了具象和造型这些“中介”,直接呈现出人们内在精神性的“有意味的形式”和“情感的符号”,从而显示出作为线条的最本质、最纯粹的意蕴,使作品成为一种既具哲理,更富激情的精神载体,作为生命主体的对象化而存在。

邓国源近年来一直以《花园》和《田野》作为创作母题,以充满画面的被抽象化的参差离合、俯仰断续的花草形象,建构起一个个气脉贯通、气韵丰沛的精神空间,具有超越时空的意味,成为一种生命的象征。我们透过他所表现的那些平凡寻常的物象,感受到太多料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他以平面化和平视构图的处理方式,取代了传统的透视关系,却反而使画面的可视性得到了极度的扩张;作品构图的弥满和简洁,又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和加深了审美的内涵。他的笔触自由奔放、大刀阔斧,充满着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而他对于色彩的运用更显得恣意纵横、主观张扬,充斥画面的“等阶性”色彩排列所产生的对比关系,突现出现代视觉心理特质和强烈的当代性,丰富而又和谐,艳丽而又浑厚;别出心裁的冷暖对比,强化作品装饰性的表现力度,更在画面上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跃动感,成为当代中国抽象艺术中独树一帜的风格样式。

谭平对于抽象形式语言的建构,单纯而充满着一种被感觉的过程。这种感觉细微而深入,随着一些由个人心理自然生发的圆形和线条组成的符号在空间的位置和移动,形成一种具有内在生命意义和精神性的绘画形式,把符号推向记忆的深处,最大限度将他的对生命的体验转换成形而上的存在。有人把他的作品称为“自然的抽象”,即作品表达了自然与生活对他产生的影响和他对人生的感悟。作品中出现的圆形线条作为象征性符号,仿佛在唤起他对往昔生命的记忆,也表述了他对自然界神秘规律的探寻。他是把自身的生命轨迹,采用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形式感的语言,在画面上形成一个有深度的空间,用以呈现他的人生理念和生命精神。他的作品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远离了抽象艺术惯常的理性逻辑演绎,而以感性的生命体验直抵内在构成的本质,成为他情感和精神的迹化。

唐承华通过以黑色为主体所构成的色彩关系的整合对比,建构起充满张力的内在结构,呈现出单纯而又内涵丰富的图像。进而由大块面和穿插其中的线条以及大小不同的点状等自由元素共同组成的审美形态,表达了与内心精神相连贯的情感轨迹,创造出一种气势逼人而又抒情感人的明晰鲜活的风格基调,证明了他在自我心中创造另一个精神世界的可能。在《天边的云彩》、《时间的痕迹》和《春天里的故事》等作品中,他充分调动形式语言因素,色彩显得异常饱满丰沛,产生一种以静写动、以动取势的视觉效果,在率意而为中追求和谐,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精神力度。大胆铺排的色块和粗放率性的色线运动形成变奏的形式韵味,使画面空间充溢着生命的律动感。使人们感受到他在创作过程中在精神完全释放状态下,那种呼之欲出的、支撑着画面的心灵颤动和生命激情。

李磊的抽象艺术充溢着一种超然出世的精神追求,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思辨情结和唯美纯净的诗性气质,并且在抽象艺术创作对内在性的追求中,通过诗性抽象语汇的爆发力和渗透力来获得哲学思想的深刻呈现,使自己的生命体验得以升华,从而使他的作品摆脱了当下抽象艺术创作中存在着的单纯追求形式感和图式化的倾向,而具有了一种诗性表达的价值立场和哲学的高度。他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系列作品,以一种既有对立冲突又充满激情的动态形式结构产生出强大的视觉张力,是用笔触和色彩幻化出的具有象征寓意的形而上绘画语言,传递出一种被理性过滤得到净化的“内在需要”的情感,使人们得以产生强烈的艺术审美意识的共鸣。他以一种十分纯粹、简约的语言来表达现代人对精神与美的追求,并恰倒好处地融入了中国文化精神,承载着他个人的理想与思索。

当代中国具象油画从写实油画衍生发展而来,如今已成为超越写实主义绘画样式、涵盖写实油画和除纯粹抽象以外所有具体表现形式的主流艺术形态。当下与抽象油画相对应的具象油画,其艺术形态倾向于游走在传统写实与抽象之间。以传统写实作为参照,具象油画更强调“呈现”、“表现”而非“再现”,更强调艺术家主体的介入和观念的渗入,从而获得更大的内心情感的视觉空间。而以抽象艺术作为参照,则具象油画仍保持着与形象的视觉关联,多将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纳入其中,充分调动艺术家的丰富想象,成为保留形象又超越现实物象的个性表述形式。其中的表现主义油画,近年来异军突起,为人们所瞩目。它拉开了与传统写实主义油画的距离,从西方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绘画中吸取滋养,又在中国文化精神的支撑下作出了自为的取舍和辩证的扬弃,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和主体能动作用,重视审美情感的自我抒发,强化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走向,将艺术提升到精神性的表现高度。它在审美格调、绘画理念、语言形式等多维层面上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达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同步和共鸣,它的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和青睐应是合乎情理的必然结果。而当下的写实主义油画,虽然与传统写实油画有着内在的承续性,对于如何真实再现自然现象和事件早已不是问题,但他们所追求的是如何超越现实的表象,洞悉本质真实的世界。他们所要表达的并非是传统观念上的“真实”,而是在画面上强调“阐释”。这应是当今写实油画最突出的特征。

描绘和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是包括具象油画在内的一切风格流派艺术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所谓“具象”,不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是经过了艺术家的思维加工,无不打上他们的情感烙印和精神痕迹。它是艺术家综合了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之后,又经过抉择取舍综合而成的。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具象艺术的创作主要是激发艺术家的情感,并与情感相互作用形成高度凝缩形象的过程。参加本次展览的肖谷、苏新平、张新权、张杰和何军等具象艺术家,是当代中国具象油画的代表性画家,他们的作品更强调一种面对现实的态度,体现当今时代所特有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而他们作品中造型语言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艺术风格的自主选择,则是他们在艺术上一种精神需求的表现,也因此使他们成为具有精神性追求的创造性画家。

肖谷的作品以独特的油画语汇传递出中国文化的深邃意蕴。他在《江南》系列作品的创作中,在强化平面意识的同时,在视觉上产生潜伏的张力,呈现出简约、自然的完整性。在这种平面化处理过程中,他运用线条和色彩所产生的多向关联作用,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功能。线条作为空间的对应物,处于形象与空间的局部节奏与整体韵律之中,产生出一种叙述的时间感。而色彩作为平面与形体在空间中获取最大可能的语言补偿,相得益彰地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江南文化内涵形成一种平衡协调的互补关系。他在艺术上以毫不造作的真诚,从现实返回内心,与一种浸润着春风杏雨、莺飞草长的江南文化内在气质相互契合,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绘画语言。这是一种在美学意义上情感与形式之间达到动态化的情景交融,使主体心境的“情感”与客体状态的“物象”融为一体。

苏新平的具象油画具有中国意象审美深邃境界的高度,将具象形式语言作为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呈现手段,纳入强烈的主观表达的自由想象,形成一种他所独有的朴素博大的审美品格,以及恢宏而又深沉的精神性的意象风格。作品的色彩基调一如他的版画,单纯而饱满,沉静而凝重,被赋予了独特的精神性内涵。他的《灰色》系列和《风景》系列作品,将现实与梦幻揉合在一起,在一种近于神秘的氛围中让人产生出撼动心灵的敬畏,让人联想起那首古代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那些由宽阔深远、连绵起伏的群山组成的宏观气质的构图,摈弃了具体细节的描绘,也有意规避地域性的特征,而得以获得更为广阔深邃的意蕴,一种深厚沧桑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画面在宁静寂寥中透出一种虔诚的神圣感,更是超越时空,给人一种净化心灵的精神力量。

张新权的作品看似具象,有相当程度的写实成分,但是又明显与具体的物象拉开距离,产生一种抽离现实、提升意象的疏离感,使具象形式语言在与精神境界的融合中得以升华,在对形象的呈现中产生直视内心的精神张力,成为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艺术样式。他的《船舰》系列和《园林》系列作品,虽然带有和苏州园林等叙事性的表现印记,但其涵盖的审美意义其实已远远超越了所表叙的范围,而被赋予了更加深厚而广阔的精神内涵。作品的形式语言浑厚内敛又飞扬奔放并且充满激情,所营造的意境,《船舰》系列是在历史视野下的悲怆庄美,《园林》系列则是江南风情中的孤寂静气。画面上笔触与色彩的冲突,以及与线条的动势相交织纠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凝重而空灵,显示了他对空间的独特理解与控制。

张杰的具象油画形式语言架构,注重作为创作主体对于物象的特殊感受和反应,在对具体对象的描述中疏离写实而进入到主观性表现的层面。他对色彩具有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敏感,总能在内心情感的顺畅表达中,获得丰富多姿的色彩关系,开拓新的色彩视阈。在《消融的风景》系列和《芒之境》、《欲之境》等作品中,明显注入了他以精神性层面对现实风景的内心解读,这是一种介于心象与具象之间又更偏于心象的审美呈现。画面上层峦叠嶂的群山,仅仅保留了有限的形象印记,而通过充分调动他个人的人生感悟和生命记忆,使大自然的形态通过他的形式语言,诸如构图、色彩、空间、节奏等关系而发生变化,产生出另一种风景。这种风景依然是真实的,这是他精神回归大自然后,融入形象之中的心象;抑或是经过情感滤析得到抽离和提升后,焕发出鲜活生动生命质感的形象。

篇8

关键词:广汉古蜀国;金属(紫铜)书;古文字;载体

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4)02000105

一、前言

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们为了要把某一件事情记录下来并传至远方的部落中去,很可能用一种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打手势、打绳结或图画的形式。但自从文字出现后,打结、画图等信息传递方式就慢慢消失了,人们就想方设法要把文字(它是语言的一种符号)记录下来。例如,竹简是把文字刻在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竹片上,再在侧面打孔,然后再一片一片地串起来,我们称之为“卷书”(电影中常见);后来出现了丝绸,人们又把文字写在其上,称为“帛书”,它比“卷书”携带更为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要写的字数多了,就不可能大量流传开来,只能小范围流动。后来随着纸张的发明,人们可以把文字印在纸上,装订成册,不但字数可以无限扩大,携带更加方便,流传也更为广泛,这就是书籍的功劳。

然而,使人们难以想象到的是:在四川广汉古蜀国那个上古时代,就出现了一页一页用人工制成的紫铜片装订成册的金属书,书的大小与现今16K书相似,古人是用不同规格的凿子或者锥子把古文字打压上去的(因紫铜很软)。这一发现,把中国的书籍史推到了上古时代,我们把此种书称为金属书(Metallic book)。这是四川广汉古蜀国中古文字的又一重要载体,这不但是中国而且在世界考古史上都可能是重大发现。

二、四川广汉古蜀国金属(紫铜)书及其特征描述

(一)文字可能的起源及其载体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人们从儿时起就呀呀学语,但还不会写出文字;后来进入幼儿园之后,才慢慢将呀呀学语的语言文字逐一认出来。所以说,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在古代,人们为了交流,往往开始是用打手势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打手势的方式,就不适用了。人们为了要把打手势的意思保留下来,就只好把它画在山上的岩石上,这就是岩画(Rock picture)产生的原因。有了岩画,大家就逐步对某件事情、事物慢慢产生统一的看法。例如,岩画中的,表示是天上的太阳,“”是表示天上的月亮。“”表示远处的山,等等。但是用自然现象来表达的内容却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事物认知的需要。例如,“我要参加会议” “我去打猎”等的交流;又例如:“衣服的长短,如何剪裁,要统一尺寸”“打制农具”,等等。这样就一定要有统一的度量衡认识,所以就需要有文字作为记录,把事物与日常的交流传播到远方的另外的部落人群中去,进而流传至下一代。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气候变迁、地上的飞禽走兽、花木水草等,就创造出象形文字,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变,作为符号的文字就顺理成章地出现,至此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就有了统一的认识了。这一过程需要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之久才能完成。

现已确知,在四川广汉古蜀国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字。文字的出现,说明当时古蜀国的文明程度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在民间收藏的藏品中,尽管考古界对这些古文字可能表示怀疑,但却从侧面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无疑,考古界认为“广汉古蜀国只有青铜器、城池,而无文字”的观点值得商榷。他们认为,他们所见到的只是“巴蜀图语”,不能算是文字。但从民间收藏的器物来看,当时的商业、农业、工业等都十分完善和发达,如若无文字,人们如何进行交流,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四川广汉古蜀国的古文字载体十分丰富。由于当时没有纸张,所以古人只能将古文字镌刻在玉(石)器 [1]、树皮、龟壳、蛤壳 [2]、甲骨、牛的肋骨、蚌壳、动物牙齿、青铜器、竹简 [2]、玉简、金器、手镯上,等等。总之,凡是可以刻文字的地方人们都刻上了文字,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都是未曾有过的。后来由于冶金技术的发展,古蜀国人就把古文字用多种规格的钝角凿子或锥子打击在金属(紫铜)片上,这样古文字就被“写”到金属书上了。依现在的冶金技术,紫铜是电解氧化铜获得的;而古代在无电源的条件下,古人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而获得的。1954年8月在郑州关外的商代遗址发掘中,就发现了铜渣与木炭末混在一起的证据[3],这就充分证明古人是用还原法来获得纯铜的,因是呈现紫色,故而称之为紫铜(Violet Copper)。紫铜,其实就是人工制成的铜材料,考古界也有称之为红铜(Red copper)。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甘肃皇娘娘遗址中出土了一批铜器(刀,锥,凿等),约20件,经分析Cu含量为99.6%,杂质(Sn, Pb, Sb和Ni)

总之,四川广汉古蜀国的古人早就掌握了冶铜技术,这在世界铜冶金史上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二)金属(紫铜)书及其材料的描述

1.金属(紫铜)书页的描述

目前收集到的金属(紫铜)书页面,经过仔细测量,其长度在19.8cm,宽度为14.6cm~15.1cm,厚度为0.1mm~0.25mm(但厚薄不匀)。书页的左边有两个小孔,孔的直径为0.4cm,孔与孔的间距为7cm,孔与书页的距离由于打孔技术偏差的原因为0.8cm和1.1cm。而这个距离每页都一样,这说明在打孔的时候是系统误差,是在同一时间内用打孔机打成的,否则不会出现如此规则的系统误差(参见图1)。

图1 金属(紫铜)书页的大小和形状

就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小规格书籍而言,其规格(长×宽)是:20.8cm×14.5cm,21.7cm×15.8cm、20cm×13.8cm、18.8cm×13.3cm、20.5cm×13.8cm和22.6cm×17cm,等等。本文报导的金属(紫铜)书,其大小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小规格书大小十分相似(参见图2、图3)。由此可见,在古蜀国那个时代,其度量衡测量的统一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但在金属(紫铜)书上的规格得了统一,而且在玉书上也得到了统一,图4与图5是玉书的形状,其规格(长×宽×厚)是30cm×20cm×1.8cm,孔距为17cm,孔径与书页距离为0.8cm,孔径为0.9cm(上)与0.5cm(下),呈圆锥形孔。这说明金属(紫铜)书的孔是冲压形成的(与现今的冲床打孔一致),而玉书上的孔是用钻孔机钻成的,故是圆锥状。

2.金属(紫铜)书的材料

金属(紫铜)书是用紫铜制成的。紫铜的提炼,如前所述,在现代科技手段中是电解氧化铜(CuO)而获得的;但是在古代,在无电源情况下,古人是用木炭方法将铜矿石经煅烧之后除去硫而获得铜的氧化物,再用木炭还原法而获得金属铜。

我们对金属(紫铜)书的成份进行了测定,测定是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学所进行的,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古蜀国那个时代(伏羲时代),古人就能提炼出如此纯的铜金属,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在现今高科技条件下,用电解法获得工业用于阳极的铜,其铜的纯度是98.4%~99.8%,而古蜀国人所提炼的金属铜几乎超出了今人对金属铜的要求,达到了几乎100%的纯度。

3.次生矿物(Seconday Mineral)分析

铜是个变价元素,它埋在地下数千年之久,由于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不同,其表面会形成次生矿物。经初步鉴定,金属(紫铜)书表面有兰铜矿(Azurite)Cu3[CO3](OH)、胆矾(Chalcanthite)CuSO4・5H2O和孔雀石(Malachite)Cu2CO3(OH),等等。

从矿物学可知,矿物学分类中有自元素类矿物(Native element mineral)、金属互化物类矿物(Metallic complex mineral)。紫铜应当是属于人工制造出的自然元素类矿物(严格来说是自然元素类矿物中的单质金属矿物),而青铜器是属于人工制造的金属互化物(Metallic Complex)。但由于这种由人工制造的青铜器,其中金属元素的比例不是按化学中的元素定比定律出现,是无规律的,并且不具矿物学的结构参数,所以不能称之为矿物(Mineral),只能称之为化合物(Complex)。但是,自然界中也有成份中呈固定比例的金属互化物矿物,如Cu2Zn[4],CuZn[5]。这几种金属互化物矿物都具有矿物学结构参数,故而都可以称之为天然金属互化物矿物,并且获得了国际矿物学协会(IMA)认可。所谓青铜,即是Cu(铜)与Zn(锌)的合金,化学上称为黄铜[6],是制造枪弹弹壳的材料。而紫铜相当于现今工业的电解铜,其中铜的含量接近于99.95%。这种电解铜可塑性好,易于加工,耐蚀性较强,现在我们发现的用紫铜做成的金属书(2),每页均可以弯曲起来,易于加工成片状、长条状,且可任意切割成形。

4.金属(紫铜)书上的古文字描述

在金属(紫铜)书上的古文字,其大小均较广汉古蜀国在玉板、竹简、玉简上等发现的古文字要大得多;每个古文字均是用不同规格的硬度较大的合金凿子或锥子打压而成,正面是凹下去的,反面是凸起来的,所以在反面上,将书页侧而视之,其形状十分明显。图3是金属(紫铜)书中的古文字字体的反面,将它转180°再正转回来,就如同正常的字体一样,这些古文字与我们已经公布的古文字基本一样,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这些古文字大小不一,可能是由于字的笔划多少、字的繁简不一所致。据统计,其大小(长×宽)是:3.0cm×2.2cm、2.7cm×2.2cm、2.5cm×1.5cm、2.7cm×1.5cm、3.0cm×2.4cm、3.5cm×2.7cm、3.0cm×2.4cm、2.8cm×2.3cm和3.0cm×3.7cm,等等。这一组数据是随机测量统计的,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每个字体笔划粗细均是1mm~1.1mm不等。

在这些古文字中,有“贞”字、“癸”字、“水”字、“林”字等,与文献[1,2]所公布的古文字基本一致。

三、发现四川广汉古蜀国金属(紫铜)书的意义

金属(紫铜)书的发现(古蜀国还发现有玉书),再次证明了古蜀国当时的文明程度已经发展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就目前高科技水平而言,要制成金属(紫铜)书都十分困难,其过程是: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铜把金属铜加工形成铜板(片)材把它剪切成一定规格形状的铜片把每片(页)的金属铜经用硬度大的凿子或锥子将字打压在每片(页)上打孔装订成册。

金属(紫铜)书乃是供宫廷之用,但从民间收藏的实物来看,当时有大型的宫廷建筑。此类金属(紫铜)书上所叙述内容,必定与宫廷皇室记录国家大事有密切关系,它应当是皇家档案,故而可以认为它并非民间所用,如果能够破译其上的古文字,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当时的社会历史面目。

除了金属(紫铜)书之外,还有用金属(紫铜)制成的长1.2m、宽20cm的金属(紫铜)长带,以及用它拼接而成的金属(紫铜)画。现已发现此画约1.3m2,画上有古文字,这也是十分稀罕之物。

四川广汉古蜀国的古文字载体的多样性,说明当时古蜀国的政治、经济、农业、文化等方面的水平均已十分发达。古人用这些载体来记录下他们日常活动,以留传于后世。从另一个侧面也可说明,中国的书籍不是在纸发明以后才出现的,早在纸发明以前的古蜀国就已经有书籍出现了。从这点来说,中国的书籍史是否要改写?金属(紫铜)书、玉书的出现不但在中国就是在世界而言,都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3),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豪,那些鼓吹“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学者又如何看待这一发现呢?

据了解,在四川成都民间,还有人收藏了用古藏文写的藏文羊皮书(经)。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推测,古蜀国的历史可以分成两个大阶段来划分。

(一)早期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从伏羲时代到黄帝时代,这是古蜀国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时代,它的农业、手工业(因为发现有打铁、炼铁以及农民在用牛犁田、插秧、撒种子、制酒作坊、打制玉器、制陶等的出土文物证据)以及政治、军事(国王请大臣吃饭、军营、战争、杀虏俘等)与文化(庆丰收、跳舞、河中叉鱼、打猎)等十分发达。

在此阶段,无容置疑,古文字已经普遍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了,度量衡已经统一,否则农业、手工业等不可能发展。我们之所以说早期阶段到黄帝时代为止,是因为在四川盐亭县发现了与三星堆一样的青铜器出土物,还出土有用陶和金做的蚕等。据动物史学者研究,蚕的驯化是中国人完成的,其时间大约在B.C.3500年,换句话说,在公元5500年前,蚕的驯化就完成了,这正好相当于中国人的黄帝时代,黄帝的正妃嫘祖就是驯化蚕的始祖,四川人称之为“蚕母娘娘”。蚕丝制成衣,而远销世界各地,故说明,四川是蚕丝的发源地,盐亭县就有关于嫘祖传说的大量古遗迹。

(二)晚期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夏朝开始到周朝为止。这一阶段可以与中原文明横向对比,但由于在古蜀国的早期阶段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它的文化是继承并向外传播的,故而在中原地区(河南殷墟文化)、西北地区(甘肃的齐家文化)、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东部地区(良渚文化)均有古蜀国文化(即三星堆文化)的影子,尤其是在古文字、玉器方面。这个阶段的所谓蚕丛、柏灌、鱼凫等均可以与中原地区的殷商做比较。就古文字而言,古蜀国中的古文字就包含了甲骨文的文字。

以上的划分只供专家、学者们参考,此乃笔者个人的浅见。

四、结语

四川广汉古蜀国金属(紫铜)书的发现,说明在四川广汉古蜀国那个时代确实存在着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均雄居西南之首,疆域也很大,人口众多,它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但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仍然不够,它的很多方面至今却不为人知,它的器物(青铜器、玉器等)是否蕴藏了史前超文明的因素呢?这也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文中的论述只作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还请国内外专家们批评指正。

注释:

(1)为了突出字的立体感,我们用字体的负面来拍摄,因为负面是突出来的,而正面是凹下去的,立体感不强,可以看出,字体大小不一,这些字在文献[1]有出现。

(2)有关金属(紫铜)书的次生矿物学研究拟另文讨论。

(3)据黄震先生告知,在我国东部还发现有甲骨文的甲骨书。

参考文献:

[1]张如柏.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M].香港:香港华人艺术出版社,2008.

[2]张如柏.四川广汉三星堆地区惊现竹简和古蜀文字的多种载体[Z].台湾珠宝,2010,(96):67-69.

[3]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 化学之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帅德权,张如柏,罗梅,等. 天然铜锌系列的铜锌矿(Cu2Zn)的研究[J].矿物学报,1998,18(4):509-513.

篇9

也有学者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黄帝部落的图腾为熊。杨亚长先生认为我国古代的姓、氏最早大都来源于氏族图腾,而我国的汉字最早则应主要来源于这种表示氏族图腾的象形文字,因而我们在探讨炎帝和黄帝氏族的图腾时,应当以分析他们所流传下来的姓氏为主要根据。据文献记载炎帝为姜姓(当以羊为图腾),黄帝为姬姓。姬字从女从 ,而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臣字实际上当为熊的竖立形象(为了便于书写和契刻而形成的惯例),所以姬字最早为熊的形象,“因而可证明黄帝氏族应当以熊为图腾”。《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教熊、罴、貔、貅、 、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列子》亦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 、豹、虎为前躯,雕、 、鹰、鸢为旗帜”,也表明黄帝当以熊为图腾,因为黄帝氏族集团内部包括有许多不同图腾的氏族,而这些氏族中熊图腾氏族居于首要的地位(杨亚长《炎帝、黄帝传说的初步分析与考古学观察》,《史前研究》1987年第4期)。金良年先生主编的《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认为“黄帝轩辕,姬姓,据金文‘臣 ’字字形的推考,金文‘臣 ’是熊的形象,所以黄帝部落应该是熊图腾部落”,而且据《史记·五帝本纪》“让于诸臣朱虎、熊、罴”等资料还可知道,黄帝部落联盟中熊部落后来为原来的下属部落代替了,“虎部落因其实力稍强,也因是原来熊部落的继承者而在值勤时被安排在第一个”(金良年主编《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136页,1994年12月第1版)。

商代铜器上有龟形纹朝拜人形纹图样,学者释为“天鼋”,为文字或族徽(子黾父乙彝、子黾父癸

,见《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释天鼋即轩辕,《国语·周语下》说“我姬氏出自天鼋”,犹言出自黄帝;容庚亦从此说(《金文编》附录上三)。史树青先生诗曰:“五帝三皇此占先,天鼋族氏即轩辕,岗名裴李开新史,裔衍中华七千年”(赵国鼎主编《炎黄二帝考略》“题词”,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故学者认为黄帝族的图腾为天鼋即神龟。如,张振犁、陈江风等著《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认为郭沫若释天鼋为轩辕即肯定了神龟是黄帝族的原始图腾(张振犁、陈江风等著《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71—72页,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2月第1版)。

王大有先生在研究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第二组蚌塑图时,认为其中有蚌塑龟纹,“这个乌龟就是天鼋,也就是轩辕氏族,帝龟之竜,黄竜之黄帝的蚌塑写照”,而且蚩尤族人还故意把轩辕氏的“龟”做得很小,以显示对本民族英雄(蚩尤)的高度赞扬与歌颂(王大有著《中华龙种文化》101、107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他说:黄帝之“黄”与“姬”为玄鼋,是黾龟类,一种以蛙、龟、鼋为图腾的长于琢玉的渔猎民族(王大有著《上古中华文明》272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他还认为所谓“有熊国君”之熊,实为鼋、鳖、龟类(黄帝裔鲧,死而化作三足鳖——熊,证实了这一点)。龟氏为帝,则为帝龟,二字合文作“ 竜 ”,音龙。于是“竜”、“龙”便相讹混淆。少典的主图腾当是鼋类,龟氏少典称“竜”,此字上下分开就是“黄帝”或“帝龟”。又释姬姓:“姬、

、熙,皆从

。 为何物? 为龟。 与巳合为玄武, 下……即龟四足。 为龟背甲侧视

象,正视为黄”;释轩辕为天鼋、玄鼋,为鼍龙。天鼋、玄鼋、鼍龙、鳖、龟等,皆从黾。黾就是蛙。天鼋氏本于大蛙,蛙鸣雷雨。因而姬、黄、

、熙,皆是黾、龟之象(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时代》上册132—136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总之,在王大有先生的论述中,有熊、轩辕、黄帝、姬姓,皆证黄帝族以蛙、龟类为图腾。

《淮南子·天文训》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已”。《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龙体”,《河图稽命徵》、《汉书人表考》,俱说黄帝“龙颜有圣德”、“河目龙颜”。《史记·封禅书》又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按有些学者的理论,这便是说黄帝的图腾祖先龙来接其子裔黄帝等回归祖籍天庭,所以黄帝族的图腾是龙。陈荣富先生说“龙是黄帝部落的图腾,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大量出土文物上都绘有龙的图案”,而且“黄帝之子昌意,昌意之子颛顼,颛顼之子鲧,鲧之子禹,它们均以龙为图腾”(陈荣富著《宗教礼仪与古代艺术》35页、113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高明强先生认为龙(蛇)是黄帝部族的图腾,而湖北神农架汉族史诗中关于一场大洪水后玄黄老祖将劫后余生的兄妹命名为“五龙氏”是龙氏源于图腾的折射反映(高明强《图腾与姓氏》,《史前研究》,1990—1991年辑刊)。山西“民间流传的关于风陵渡来历的神话,说明这里是以龙为图腾的黄帝部落的活动地”(段友文编《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黄帝部族以龙(蛇)为图腾还有许多文献依据。闻一多考证认为,上古姬通女又通巳,而巳即是大蛇,这种大蛇又被人们称作龙,被黄帝部落奉为图腾(闻一多《伏牺考》,《闻一多全集》第1卷,三联书店北京1982年版)。按《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则黄帝母方为有蟜氏。《说文解字》说:“蟜,蟲也,从虫,乔声。”又说:“虹,

也,状似虫。”段玉裁注:“虫,各本作蟲,今正。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故蟜为龙、蛇类。“蟜”字从虫、从乔,意即大蛇(龙),所以黄帝为龙(蛇)之后,奉龙为图腾。按《史记·补三皇本纪》,有蟜氏又名女登,为有娲氏之女。有娲氏即女娲,而女娲为龙蛇之身(《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列子》、《玄中记》等),女登之“登”也为龙、蛇图腾徵铭,也是鼍图腾(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时代》上册143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故黄帝当以龙为图腾。《山海经·海外西经》说:“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袁轲先生注曰:“此言轩辕国人人面蛇身,固是神子之态,推而言之,古传黄帝或亦当作此形貌矣”(袁轲著《山海经校注》2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月7月第1版)。人同蛇身、尾交首上的图像在甘肃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的庙底沟类型彩陶瓶上曾有出现,为人面鲵纹,学者认为它是黄帝部族的图腾(陆思贤著《神话考古》196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陈荣富著《宗教礼仪与古代艺术》113—114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春秋时的玉佩有作人面蛇身、头戴宽冠、尾交首上者,有学者直接称为“刻有黄帝之形的玉佩饰”(谢崇安著《商周艺术》295页图一:2,巴蜀书社1997年8月第1版)。

众所周知,龙的起源问题在学术界完全是一笔糊涂帐,其原型有蛇、蜥蜴、鳄、熊、猪、马、鱼、虹、闪电、云、蚕、鹿、羊、狗、牛、鹰、恐龙、河马、松树、龙卷风、雷声、极光、黄河、星象、葫芦、地蝼、乌龟等等几十种说法,这样黄帝部族的图腾就变得非常复杂、不可探求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黄帝族原有自己的图腾,在统一中原后又融合进一些新的图腾而产生了龙图腾,如:主张黄帝部族的原始图腾为神龟的学者认为“有不少记载说黄帝族融合东方龟图腾、北方蛇图腾等之后成为龙图腾的。在现实生活中龙并不存在,它不过是多种部族图腾信仰的复合体。而现实中,龟、鱼、蛇确是大量存在的。龙的形象构成的大体就是以龟、蛇为主,复合多种动物图腾特征而成”(张振犁、陈江风等著《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71—72页,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2月第1版);主张黄帝部族的原始图腾为熊的学者认为黄帝一统中原后“博采各部图腾之特长,确定:以蛇为主体,以鱼鳞为龙鳞,以鱼尾为龙尾,以狮头为龙头,以鹿角为龙角,以鹰爪为龙爪,构成了部落联盟的图腾——龙”(于乃昌、夏敏著《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77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也有研究认为“华夏部族原是以蛇为图腾的”,后来强大的氏族吞并了其他氏族,而且将战败者图腾中最精彩的部分增添到自己的图腾上,当作自己新的图腾,形成了以兽类的腿、马的头、鹿的角、鱼的鳞等等异样的蛇,这便是华夏部落的新图腾——龙(王庆新著《中国味》3页,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9年11月第1版);亢亮、亢羽则认为“黄帝统一了各氏族部落,成为华夏第一帝——轩辕黄帝以后,取各氏族部落图腾之特长,将蛇身、鹿角、鹰爪、蜈蚣尾、虎头、虾目、马齿、公羊须等组合在一个图腾中,形成了‘龙’ 图腾”(亢亮、亢羽著《风水与城市》6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陈荣富先生认为黄帝族早期的图腾是甘肃出土庙底沟类型那种“尾交首上”的人面鲵鱼纹,后来便是内蒙古三星他拉村发现的碧玉龙以及敖汉旗出土的兽形玉龙。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因为“在黄帝时代前后,有许多以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以及其他动物为图腾的氏族和部落,他们之间进行过长期的兼并,结果许多氏族归入黄帝部落”,其图腾族徽当然也要体现这种部落大联盟,所以“就出现了碧玉龙这样的似蛇、似猪、似马、似牛的复合龙形象”(陈荣富著《宗教礼仪与古代艺术》112—115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王大有先生则认为“中国人最熟悉的龙,它是中国境内上古文明时代许多族团的主图腾,主要是东夷民族和神农民族的主图腾。在原生图腾阶段,它即鳄。在演生图腾阶段,扩大到了蛇、鼋、龟、黾,以及与鳄近亲的两栖类动物,并在形象刻画上以鳄为主,相互附丽。在复合图腾阶段,则把不同联姻族团、联盟族团、联盟国族间的图腾徽帜特征相互附丽攫取。遂有龙为鹿角(牛角等)、蛇颈、鹰爪、鼍头足身、鳞身(鱼)等复合体特征”(王大有著《上古中华文明》286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王大有先生主张黄帝族的原生图腾为龟、黾类,而鳄为伏羲、蚩尤的原生图腾,这样看,后来的复合图腾龙便是以战败者蚩尤方的图腾为主了。

此外,黄帝部族的图腾还有多种说法和可能: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言其祖先少暤氏以鸟纪官“为鸟师而鸟名”时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按照图腾论者的观念,一般认为少暤氏的图腾为鸟、大暤氏的图腾为龙,炎帝氏“以火纪”则是以太阳为图腾。据此推论,黄帝氏可能以云为图腾。《周易》乾卦《文言》说:“云从龙,风从虎。”而甲骨文、金文中的“云”字多象龙、蛇一类无足曲体动物形象,类于“

”字。据唐兰先生考释,“云”字当从“

”字演变而来(《天壤文释》40页)。“

”即蚯蚓,古人认为

能兴云,属龙类(实际可能因下雨前,黑云聚集,天气闷热导致蚯蚓出洞滚沙这一物候现象而产生的神秘意象)。《竹书纪年》说:“轩辕黄帝氏……有大蝼如羊,大

如虹,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玉。”注引刘向《别录》:“邹衍言:黄帝土德,有蝼蛄如牛大,

如虹。”蝼咕、

以及甘肃甘谷西坪出土“人面鲵鱼纹”均为土物、水物,所以陆思贤先生认为黄帝族以这些土物、水物为图腾,寓意是占领土地、开发土地(陆思贤著《神话考古》196—197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一个“云”字,一个“

”字,图腾物又从天上变到了地下。

我国的考古学家曾经把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史前文化中的动物纹样视为氏族或部落图腾,如说半坡类型属于以鱼为图腾的部族,庙底沟类型属于以鸟为图腾的部族,马家窑文化属于以鸟和蛙为图腾的两个氏族部落(石兴邦《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考古》1962年第6期;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黄怀信先生研究认为,流行鱼纹的半坡类型相当于炎帝部的文化,流行鸟纹的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部的文化,所以炎帝部可能以鱼为图腾、黄帝部可能以鸟为图腾。其文献依据还有:《山海经·海内经》说“氐人国……其人人面鱼身”,《大荒西经》说“有互人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氐人国即互人国,所以炎帝后裔以鱼为图腾。《大荒北经》载:“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又载:“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名曰禺强。”《大荒东经》说:“黄帝生禺

,禺

生禺京。”按郭璞注,虢 又作号,禺京即禺强,而任姓又恰在《国语·晋语》所云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故黄帝之后确有“人面鸟身者”。又《墨子·非攻》记禹征苗“有神人面鸟身”相助,而禹为黄帝之后,故知这“人面鸟身”之神与黄帝部确有关系(黄怀倍《仰韶文化与原始华夏族——炎、黄部族》,《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学者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名、氏族首领的名称以及这个氏族的保护神(图腾)三者常用同一个名称,如“黄帝”,他既是当时华夏族团中一个氏族的名称,亦是该氏族的保护神与酋长的名字(陈建宪著《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191页,三联书店北京1994年11月第1版)。文化人类学家则认为图腾的来源大多如此:“蛮人的儿童常名为狗、狼、牛、马、熊、狮、虎、鹰等。酋长们也常有这种名称,死后被尊为英雄并再变为神灵,也仍用这种动物名。这些有动物名的酋长或且被追认为部落的开祖,则其部落的人初时原晓得他们的开祖是人类不过带动物名就是了,但后来逐渐忘记了开祖的人的性质,而只记得他的动物名,甚且更和实际的动物相混淆,于是竟自信是该动物的后裔,尊这种动物为祖先,并以繁顼的仪式崇拜他”,其他用植物和自然现象为图腾的情形也是如此(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277—278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2版)。由此推论,黄帝族的图腾当与“黄帝”的含义及其所指有关。根据何新先生的研究,黄帝就是“光帝”即太阳神(何新著《诸神的起源》62页,时事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所以黄帝族的图腾应该是太阳。黄帝的生父是少典,而“大量的古代典籍告诉我们,少典氏实际是天神——太阳神(日主)”(张振犁、陈江风等著《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69页,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2月第1版),从这个角度看,黄帝族的图腾也为太阳。

丁山等学者认为殷墟甲骨文中“黄母”、“黄示”即黄帝,指的是地母神(丁山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4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陆思贤著《神话考古》178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或认为“黄帝”是春秋士大夫糅和“黄示”与“皇天上帝”两个天神地祗为一神的名称,周人“黄帝”直接从殷商地神“黄示”蜕变而来,可见黄帝形象的前身属于远古中原部族崇拜的地神(张振犁、陈江风等著《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69页,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2月第1版)。陆思贤先生还认为据甘肃甘谷西坪出土庙底沟类型人面鲵鱼纹和《山海经》轩辕国人“尾交首上”神话可知黄帝“具有地母神与水神的神性”,又引《吕氏春秋·有始览》“黄帝之时,天先见大

大蝼”等文献证之(陆思贤著《神话考古》196—197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陕北延川县民间剪纸艺术大师高风莲的作品被认为“保存了极为古老的图腾文化”,其中虎是“作为天与太阳内涵的炎帝部落集团的图腾”,蛇(龙)鱼是“作为地与水内涵的黄帝部落集团的图腾”(《高风莲的剪纸艺术》,陕北人·陕北文化网:sbrw.org,2004年2月19日)。据这些资料和认识,黄帝部族的图腾又可能是土地、水及相关的动物。

陆思贤先生认为黄帝号“轩辕氏”也即“天圆氏”,轩辕在《考工记》中是车辆的雅称,车厢方形比喻大地,车盖圆形比喻天穹,二十八宿中的轸宿与轩辕星座也分别象征和表示车厢与车盖(陆思贤著《神话考古》52页、184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据此,黄帝族的图腾似与车辆、天、地、星象等相关。《太平御览》卷五引《春秋合诚图》等资料说轩辕为“主雷雨之神”,《太平御览》卷六引《大象列星图》又说“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史记·天官书》则说“权,轩辕。轩辕,黄龙体”。据此,黄帝部族的图腾又可能为雷雨、轩辕十七星、北斗权星。《河图稽命徵》说“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黄帝轩辕于寿邱”,《河图始开图》又说“黄帝名轩,北斗黄神之精,母地祗之女附宝,之郊野,大电绕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或曰“黄帝名轩辕,北斗神也”。据此,黄帝族又可能以大电、北斗权星、枢星、北斗等为图腾。《史记·孝武本纪》载古天子祠黄帝用一枭破镜,据集解引孟康解释:枭、破镜即恶鸟、恶兽。罗琨先生认为:据孟康“破镜如而虎眼”、《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知“虎是黄帝族崇敬的猛兽,用与之相近的‘破镜’当因其威猛,所以用枭亦当其有某种神异,而庙底沟类型文化殊身份者正以枭形鼎为标识,这不应只是一种巧合,而和以上现象一样,反映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与黄帝时代有内存联系”(罗琨《“黄帝铸鼎”与灵宝铸鼎原》,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6期,2000年5月出版)。据此,黄帝族的图腾还可能为枭、破镜(恶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