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技术学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技术学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 就业动态 教育技术培养方案

一、对培养目标的分析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软件、教育资源、教育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维护,学习支持,帮助服务等工作。

这是大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有的学校偏重于理论的学习,有的偏重于技能的学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各种类型的院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可以说是莫衷一是。例如,一些师范类院校,很可能侧重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教学媒体的设计与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等方面,而一些理工类,职业技术类或是军事类院校很可能侧重于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媒体的开发与维护等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等方面。

二、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主要有: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视听教材的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原理等课程。分析这些课程的设置,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

多数院校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12%―18%,并且可选修的课程类别少,只有单一的模块,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1]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必须打破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必要的选修课。

2.课时安排不合理,有的课时过多,有的课时过少。

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感觉到很累,但又没有学到他们想学的知识。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也为了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笔者觉得应该压缩一些课程的课时,比如,纯粹的相关理论课,可以适当压缩课时,或者调整课程安排。

3.某些学科只注重理论学习,轻视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现实操作的训练。

比如很多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开办了局域网构件技术,但是很少有重视技能的,特别是一些刚开办这个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而没有适时地给予实践的机会或者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造成学生们在面对具体的实例时,仍很茫然,不知所措。

4.理论课与其对应的实验课相脱节,实验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在某些院校,课程安排都得听从学校教务处的,这无疑是统筹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将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统一、正规的秩序中来,对于统筹全局的教学能否顺利、平稳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这样集中的管理模式下,学校下属的各个二级院校就相应地失去了灵活自主的课程安排。通过我们自身的体会,以及走访调查,各个下属的二级院校或多或少地存在理论课与其对应的实验课安排脱节的情况。

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师资队伍不健全,出现有课无人上、有人无课上、因人设课的现象。教育技术人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表现失常。教育技术就是使教学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工作者就是教育技术的“宣传队,播种机”,同时也是“示范者”。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手段上首先实现现代化,在这场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育技术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教育技术系的教师和学生们交流时常常面对这样的提问:“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呢?”令教师身处尴尬的境地,确实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际上却非常切中要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现代教学思想作指导,没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仍然是用旧方法讲授新知识,仍有不少教师照本宣科,长篇累牍,甚至有的教师尤其是年龄稍微大点的教师更喜欢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用传统方式讲授“现代教学方式”,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同时也是我们的悲哀。我们的教师长年讲授固定的几门课,津津乐道,对教育技术学其它领域很少涉猎,讲授的内容陈旧,方法简单,对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方法也不甚了解,所以也就产生了讲投影幻灯课不用投影幻灯教材,讲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用计算机的怪现象,难怪有人感叹,在教学改革中思想最顽固的教师、教学方法最原始、教学手段最为传统的是搞电教的教师,满堂灌、“人灌加机灌”最严重的仍然是电教教师和计算机教师。

虽然是每个学校都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但是在实行中却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学校是刚开办这个专业,教师结构还不是很合理,很多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理论研究能力,但在技能方面就有所逊色了。在课堂演示中总是出现错误,课堂的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对电子教学媒体的利用总是不尽如人意,停留在表层;另外,很多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们不能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在学术讲座或者该专业所涉及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没有及时向学生们输送,专业建设问题多多。

四、教育技术专业本身发展缺乏表准化的系统设计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有个别学校开始招收电教专业学生,到80年代中期发展到大约有10所院校,进入90年代中期达到30多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国家把专业设置的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后,各地兴办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校如雨后春笋,到90年代末,大约达到60多所,每个省区一般有2―3所,有的甚至4所,现在全国究竟有多少学校设有这个专业,说明白的人不多。队伍越来越壮大,这固然是好事,但细细想来却有很大的忧虑。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它的自身规律,过快、无节制、无自律的发展很可能自毁长城。一些新招生的学校,本来师资、设备等条件就有限,但它的招生人数往往很多,每届100多人甚至达到200人,这样的自我膨胀,前景甚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有的院校都鉴于国家这些年的“扩招”政策,又出于学校利益考虑,例如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增加学校学科建设,增设新型专业,但又出于对学校财力及人力资源的顾及,所以多方筹办文科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投资较小、收益较快、不需大量实验设备与仪器,就人为加大该专业的文科性,理论性。以至于很多师范类院校、非师范类院校和一些专科类院校都很乐意筹办该专业,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一时间让人搞不明白。

五、现代教学环境建设浪费严重

这里所说的现代教学环境建设,主要是指常规教学媒体的购置,譬如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等;其次是指各种教学系统,譬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等。各级各类学校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现代教学环境大大得到改善,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大多建有各种教学系统,这些靠大量资金投入建设起来的系统,有许多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一部分甚至是为达标、装门面而建成的,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尤其是校园网,这几年国家花费几十亿,在中学、大学里建了许多校园网,但真正用起来的、发挥效益的,为数不多,浪费非常严重。有的学校的校园网陈旧、漏洞太多、淘汰率太高,因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需要。所以校园网的建设,一要讲究时效,二要讲究利用。

参考文献:

[1]张杰.现代教育技术与“3 +1”模式高等师范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

篇2

论文摘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是某一专业整体适应社会变革的表现。我国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专业只有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中小学需要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该文结合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探讨了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是某一专业整体适应社会变革的表现。我国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一般都是高师本科计算机的压缩型,与高师本科计算机教育相比,只是学习的年限较短而已。而有的高师计算机专科教育则是普通高专计算机教育的机械模仿。这样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失去了应有的特色。笔者认为,要办出高师计算机教育专科特色,关键在于定位合理的培养目标、确保适量的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人才培养的途径。

1.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地方高师专科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本校在本地区的地位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为直接的驱动力,坚持并体现地方特色,依据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寻求可扩展的服务领域,发挥自身因历史传统特别是地域所决定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合理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办出地方性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的区位特色、人才特色。因此,我校计算机教育专业定位为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养专业。作为专科院校,我们开办这一专业的宗旨,主要是为德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笔者认为,我们现在开办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教育型人才的培养。根据以上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计算机专业特点,我们制定和修订了本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制定的培养目标与上述培养目标基本一致,“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精神,身体健康,再学习能力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了解教育科学发展与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实践,善于教书育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从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2.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

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怎么的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社会功能要求导致人才智能结构的差异,不同智能结构的人才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因而相应的人才类型通常是由相应的教育类型来培养。而人才知能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教育类型的不同人才培养规格。我校计算机教育专业为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师资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我校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2.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2具有符合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不断更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计算机语言程序、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和运用,能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并利用网络处理教育信息的能力。

2.4熟练运用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进行教学设计,具备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5普通话和英语水平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6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比较全面的文化素养。

3.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高师专计算机教育培养方案是指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如何培养出符合教育目标的人才计划和策略。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的形成。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使其更具导向性(体现社会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实现超前培养)、师范性(突出对学生从教知识、从教品德、从教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实践性(实践是联系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的纽带,应注重发挥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整体性(培养模式诸要素协调发展、合理运作),真正培养出既适应时展又满足社会需求的未来中小学信息教育教师。为此,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既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既要求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又要求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此外我们学校还加强了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这可以从我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我们系公共课程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常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形势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普通话、禁毒防艾讲座;开设的必修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1)、普通物理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教育传播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数据结构、c/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图形与动画处理;开设的必修教育课程:教育学、中/小学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科研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开设的必修特色课程有:人文科学基础、计算机影视制作技术、摄影与摄像、中/小学素质教育、美术、音乐欣赏、GSZX及民风民俗讲座、现代礼仪、电视编导与制作;选修课程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限选)、毕业就业指导(限选)、远程教育、Internet原理与应用、三维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VB语言程序设计、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我们系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方案的设计体现了专业性、师范性、教育性、人文性等综合特点。满足了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师资力量的需求。

总之,作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应当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只有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中小学需要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实践教学周;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149―04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针对本专业办学特点和社会需求,探索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教学新模式,以应对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目前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热点课题。就此,我们专门申请到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并以西部高校延安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办学为例做了专门探索和研究。

一 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办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西部高校所开设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实验实习等方面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后面开设的院校模仿前面尤其是名牌院校的办学体系。培养目标大而笼统,不分培养方向,课题设置缺少特色和重点,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实习实训大都以中小学教育实习为主,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特色,缺乏实际锻炼,不能应对社会不同行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是导致目前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关键原因。

如何应对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变化,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培养思想,并构建出分类培养新模式。

二 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的前提

要构建分类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新模式,必须以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导向,针对未来人才市场的变化需求,及时调整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在具体做法上就是要细分专业培养方向,围绕专业方向特点开设相关课程,使所培养的人才除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具有明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满足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6大能力方面的素质要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信息处理能力,媒体资源开发应用能力,构建并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教育技术研究能力、教育技术管理能力)[1]。

三 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类型

经过广泛调研,我们确定了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的5个方向: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专及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

(2)IT产业中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网站维护与管理的技术人员;

(3)广电系统、影视制作部门、信息广告公司摄、录、编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传媒工作者;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及提高教师专业工作绩效的科研人员;

(5)电大、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的业务人员,远程教育领域、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

四 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课程设置及要求

依据培养方向,本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模块课)两大类型:

1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平台课)是学好专业的基础、分类培养的前提。本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2]

(1)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专业基本素质。又分为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学位课。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程来开设。

(2)常规教学媒体类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媒体、计算机类、影视制作类等现代教学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分类培养打好技术基础。

(3)艺术理论基础课。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艺术理论基础,为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及相关技术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将来从事软件制作、网页制作、数字媒体处理等工作创造条件。

(4)专业实践课。主要培养在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和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 专业方向课

(1)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培养方向。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开发方面的人才。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网络教育应用、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数据结构、网页设计、网络视频技术及应用、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开发等。

(2)数字媒体技术培养方向。培养从事数字化软硬件媒体的设计、开发、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原理与维护、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摄影艺术、摄录像机原理与应用、影视写作、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教材编制、非线性编辑、图形图像处理等。

(3)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培养方向。主要培养大、中、小学校及其它培训机构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含计算机)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教学系统设计、教育研究方法、现代课程论等,同时还需增设技能性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技术设备维护与维修,教育培训基础技能训练等相关课程,从多方面塑造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培训老师。

(4)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培养方向。目的是为本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考研)打好基础。主要开设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学、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与教的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

五 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1 分类培养模式实施基本思路

第一学年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不分方向),从第二学年起逐渐转入相应模块进行分类培养。对于不同的培养方

向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专业基本理论、技术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对于起着培养平台作用的专业素质课及教育理论课采取以专题报告、学术讲座为主,课程设置为辅的形式,从学生入学就开始进行专业素质教育直到学生毕业,同时使每个学生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期的专业方向课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 分类培养教学策略

不同的培养方向要有不同的具体教学实施策略:

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由于本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熟练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中要大量采取案例讲解、基于项目的学习、模拟真实环境下的练习等策略实施教学。同时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以职业工作者的标准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最终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开发人员。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宜采取案例赏析,现场讲解,实物练习等教学方法,同时突出小组协作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宜采取微格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再对照视频库中的案例和教师的评语进行修正改进,最后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演练以巩固掌握所学的教学技能。

通过“平台”+“模块”的方式实施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可以通过“模块”进行分类培养,确保了学生能够学有专长。为以后顺利就业或进一步深造打下牢固基础。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我们认为宜采取“5+3”的培养模式比较合适。即在前5个学期不突出此方向,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选择其它方向的骨干课程进行学习,到了第六学期再进入本方向学习。这种培养模式的好处是,前五学期是以培养一专多能面向普通就业渠道的学生为主,到了第六学期,当有的学生希望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就可以选择这一方向。若学生没有如愿以偿,由于在前三年的学习中还是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学习的,仍然可以很方便地转型到其它领域就业。此外,该方向注重教育实习,而通常情况下教育实习环节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实施。

3 设立实践教学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本专业五个不同的培养方向都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不断加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可以从第三学期起每学期选取一到两周时间开展“实践教学周”活动。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后,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查阅资料、自行构思策划实施方案,逐步开展实践活动,直至最后完成的综合性实践活动。[4]“实践教学周”又分为基础实践教学周、专业课实践教学周和综合项目训练实践周三类,并辅以课外学生科研和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实践教学周期间需要师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应集中安排综合实践训练周,如多媒体CAI综合设计周、影视作品创作周、自选项目周等。“实践教学周”期间不安排理论课程的学习,只用来做实践项目。

第三学期进行的基础实践教学周,要求各方向学生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参观学校教育技术设备和教育技术设备展,参与教学设备的使用、维修等工作,最后要达到使学生能独立维修一套教学设备的目的。第四、五学期开展专业课实践教学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技术,如训练学生制作小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电视教学片并能写出完整的编导设计方案,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及软件的编制方法。第六、七学期开展综合项目实践周,侧重于整体优化设计,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提高。在综合实践周,学生要制作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作品,对于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的学生要在专业课实践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作品,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性、编程技巧与交互,争取开发出一套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网络教学平台。对于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一套较复杂的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高质量完成一部优秀电视教学片或校园DV作品。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与培训方向的学生应训练学生讲课的实际能力并进行阶段性的专业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方法去设计一个优秀的教案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综合实践周活动的开展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4 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有效解决就业难题

校企联合培养就是走出去和有关企业、公司合作办学、共同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更多的培训和实践经历,早日进入工作状态,缩短工作后的适应期,对学校、学生和企业都有帮助。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更新、设备换代速度非常快,对教师素质、实验仪器配置、场地等要求都比较高,学校难以在很短时间内适应。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聘请有关企业中熟练的技术人员有针对性的对相应方向中的核心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既减轻了专业教师授课压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满足了学生对技术学习的需求。同时专业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向技术人员学习实用的技能,以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也可以使用企业中先进的技术设备,节省学院经费开支;同时学院通过开放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吸引社会资金或设备投入并利用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完全真实的商业运作项目,创设企业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训基地,以改善教学条件和办学条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养,如对于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可以在电脑公司进行网络技能学习;对于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及教育培训方向的学生可在远程学习中心进行学习,熟悉远程教育的工作流程,同时协助技术人员解决远程教学中的技术问题;对于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以到电视台进行现场学习,切身体会电视片的摄、录、编及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同时熟悉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流程;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地方教育局举办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培养开课形式及要求见下表1所示:

5 改革传统评价方式,强调实际运用效果

在分类培养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应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习档案袋来贮存学生的作品、老师或同学的评语,学习素材等。[5]要求学生修完每一门课程后都要有自己的作品,当课程修完以后作为学习结果的综合汇报。如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的学生可汇报在企业学习实践中所做的具体项目;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介绍所创作的DV作品;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方向的学生,可设计出一个信息化教学方案或培训方案。同时各方向学生还可以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发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项目,项目完成后要进行小组作品汇报来交流学习经验,实现知识共享。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感想、自我评价、其他组员的评价写入档案袋中,为后续学习和教师评价提供依据。

本文以当前人才市场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新要求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采取划分专业方向所构建的分类培养模式,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一专多能的要求,力图创设和营造一个适宜于本专业多元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环境,有利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此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对西部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开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龙. 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五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5,(7) :3-8.

[2] 刘瑞儒. 欠发达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2):37-41.

[3] 陈明选.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3):22-25.

篇4

关键词: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体系;行动体系

1绪论

在过去的近四十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大量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迅速产生,比如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所对应的系统集成施工、智能交通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工作岗位,这些职业岗位基本都具有多学科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这无疑对一线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能力。基于这种形势,这些岗位所需人才的技术性和复合性要求较高,专科层次技术人才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的更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支撑。研究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职业教育理论建设的完善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当前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对于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存在较大争议,但大量实践案例都表明,本科高职培养模式研究对于社会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针对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提出该专业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课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本科层次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关于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关于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相关论文的发表基本集中在2006年以后,2010年以后的数量迅速上升。夏建国提出:“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定位在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从培养目标看,技术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与高等工程教育错位”。[11]由此可知,关于技术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学者们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即培养服务于岗位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技术师)。在世界范围内,英国由技术教育向本科层次迈进的标志是1969年成立的哈特菲尔德多科技术学院。在1971年德国在应用科技大学把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业学校进行了重组,并将重组后的学校纳入到高等教育范畴,且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其和其它传统大学等同的地位,但两种高等教育类型不同。当前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国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启示;二是我国现阶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比如姜运生研究了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现现阶段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观念传统、培养模式单一、定位一元化等,还通过个案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进行了探讨。

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专业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美国CBE模式等。从上述研究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措施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多数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技术型本科和传统研究型本科教育这两个同层次教育类型的对比研究上,忽略了研究技术本科与高职的层次差异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人们便模糊了技术本科和高职人才培养之间的区别,不仅无法突出技术本科自身的办学特征,其办学定位也无法得到明确[14]。

2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2.1技术本科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中“技术”一词的解释为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当前,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也有人认为是“技术本科教育”。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定义为应用型本科,它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其是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但应用型人才是所有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无法体现出技术教育的职业性。而技术本科的概念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是区别于科学教育的一种基于技术体系的职业教育[14]。基于此,“技术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相比,前者既能够体现教育的职业性,也能够体现教育的高层次性,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及其本质属性更加契合。技术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应界定为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

2.2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规格从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应用型本科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本科人才,也不同于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它是一种新的人才类型,因此社会对其人才的要求也和其他两类人才存在一定区别。扎实适度的基础。不同于学术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及应用能力,所有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处理某个问题时,不仅要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能够将解决方案付诸于行动,这也意味着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有实践能力强、基础扎实等特点。较强的创新能力。这里的创新能力与学术理论和科研实验上的探索性创新是有区别的。它是指将科学技术用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型创新”或者说“二次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担当着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变为现实的重要社会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创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个人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应用性、社会性和行业性等特性,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应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能力。其中的社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团队精神、沟通协调、思维逻辑等。个人素质则包括自我控制、工作态度、诚实水平、反应能力等。对于技术本科而言,还应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技术体系知识结构和某个工作完备流程的熟练技术运用能力,换句换说,技术本科培养的是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和工艺,并能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技术、优化工作流程,提炼工艺技艺的人才。

3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上述目标,结合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教学组织模式以及“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本文提出构建一种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既采用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两条线,知识体系由校内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技能体系由企业技师担任导师,当新生入学时,为学生选定校内导师和企业技师两位导师,负责指导该名学生选课和技能发展路径规划。暂称之为“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4实施操作建议

①校企合作。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因为企业导师为学生制定技能发展路径规划和实施规划离不开企业本身的支持,当然,实施时企业导师也可以不是确定的某一工程技术人员,而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代替。

②完全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学生的培养方案是由专业的导师确定的,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体的专业方向发展,每个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可能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实施时,学生按照确定的培养方案选课和学习,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按照建制班级开课的教学组织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上述培养要求,必须实行完全的弹性学分制,开设课程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开设课程,只要是学生培养方案中有该课程或对该课程感兴趣都可以选课,推荐采用院校共享课程、网络课程等方式授课,并实行弹性学年制,比如2-5年,以方便学生灵活选修课程。

③导师条件。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应对每个学生提前做职业规划的咨询和指导,同时应熟悉专业方向对应的支持课程体系,以便帮助学生制定知识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校内导师要有一定的课程体系组织能力,充分理解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同样,企业导师应是从事该专业职业工作多年的技师,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善于表达和沟通,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和制定技能体系。

5结论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目标离不开大量技术人才的培养,靠传统的书本知识灌输和简单的企业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对相关岗位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一个专业的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层次出发,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和篇幅有限,仅提出一种思路以供职业教育行业参考,要实施该模式还有赖于院校领导者大胆的改革尝试,更有赖于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如校企合作的引导、职业工种教学标准制定、教师培养等等,相信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职业教育改革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宋幸辉,王晓琳,,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8-30.

[2]杨晓燕.发展本科高职的理论与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3]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4]朱轩,崔晓慧,王继水.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6):28-30.

[5]杜庆霞.应用技术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143-144.

[6]马振华.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4.

[7]贾静.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8]郭俊朝,杨桂梅.我国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回顾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5(16):64-66.

[9]汪亚明.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3):91-94.

[10]孙爱武.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5):12-15.

[11]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2-95.

[12]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3]白晶.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案研究[D].天津大学,2008.

篇5

1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社会背景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逐渐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扎下根来,从而引起对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的社会需求。中国的体育教师培养工作从20世纪初由官办的师范学堂附设体操学堂或体操科开始,至今已历时百余年[1]。解放以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直是指导我国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与此相适应,体育教师也一直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理所当然的重要成员,成为主司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职能的社会职业。体育教师由于其工作性质和社会职能所决定,只有通过专门培养训练才能担当起这一神圣的职责,这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

解放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大力兴办体育教育专业。在50年代初期最先创办的六大体育学院和部分师范院校里,体育教育专业是最早设立和举足轻重的专业。根据李鸿江汇集的材料,到2004年,创办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已达208所[2],其势头方兴未艾。据此可以推断,截至目前为止兴办本专业的学校或多达300多所。60年多来,体育教育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数十万合格的各类学校体育师资人才,为我国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经历了5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均会推出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3]。这些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的实施,对于保证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规格化、科学化和整体优化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教育部最近一次出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是在2003年[4]。它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颁布的,也是在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以及本专业人才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时期颁布的。该课程方案是现阶段指导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的基础。据黄汉升等人研究,该课程方案是“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面向21世纪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为出发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素质教育的要求,主动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全面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意识,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特点。发展个性,全面育人,推进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为重点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大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出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分配学时;整合主干课程,突出课程弹性;开足选修课,增强适应性;规范任选课,课程小型化;拓宽专业口径,增设新型课程等基本特征[5]。

武汉体育学院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成立的六所体育学院之一,一直是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据统计,该校体育教育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二万多名各类学校体育师资人才。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经具有了优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2008年,体育教育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财政部特色建设专业。2010年,该专业顺利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成为湖北省第三批高校品牌专业。该专业的体操课程、篮球课程是近年来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拥有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田径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

然而,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同全国其他体育院校一样,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许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仓促上马”和“盲目扩军”,造成本专业培养规模急剧膨胀,使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并不乐观,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扩招”后直接导致的教学资源过度开发和超负载使用,使得教师队伍和原有学科的优势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社会对体育师资人才新的要求,使得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深层矛盾开始显现并日益尖锐起来。作为传统的老专业,既有文化积淀深厚、教学资源丰厚的传统积聚优势,也有接受新事物迟钝、改革创新迟缓的传统思维定势。因此,本专业的发展必须跟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找准培养方案新的突破点和创新面,着力培养学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本专业培养过程进一步优化完善,从而在新的形势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有鉴于此,当务之急就是对本专业培养方案的精心设计和有效落实。

2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思路

专业培养方案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具有严密科学内涵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从纵向观察,由上至下可以包含四个基本层次。其中,第一层为专业人才定位,即专业人才的职业定向、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定位等,它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第二层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学时安排等,它是人才培养的决策思维。第三层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包括课程建设(教材、技术与理论)、教学过程(教、学、传播媒介)和养成教育等,这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第四层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监控,如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学生质量调查、就业率等(图1)。由此看来,培养方案居于人才培养系统的第二层,上达人才培养系统的顶层设计,下接整个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以及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承上启下引领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处于核心位置。一方面,各种人才培养措施,都是为了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而培养目标的定位,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需要,同时也要受到专业和学科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培养目标又直接制约着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体系的构建、教学体系的实施和教师队伍的培养等。当然,要制定好科学实用的培养方案,还要考虑是否拥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只有切实解决好以上诸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图2)。

可见,科学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顶层设计,又与人才培养实施和反馈相通连,因此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这就说明,本专业以培养各级各类体育师资为基本目标,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职业活动需要的体育操作技能。然而,仅有专业技能还不够,当代学校教育要求体育师资首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人体健美的塑造师”,是教书育人的实践者,因而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广泛渗透教师职业活动的多元性知识。同时,“复合型”是本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利器。由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哪怕学生在体育师资岗位上不能充分就业,依赖其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完全有可能在广幅的“体育”岗位上就业。因此,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应当注意克服“只注重专业技能,不注重全面发展”的偏向,坚持“文理兼修、多专多能”的专业特色,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不断丰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以知识、技能为专业载体,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最终目标,坚持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四位一体,把学会做人做事和适应就业创业有机结合起来。

3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修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把握体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一般而言,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必须涉及如下一些与课程体系相关的问题,即通识课程与专修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以及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的关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破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1通识课程与专修课程

通识课程又称公共课程,或称思政课+综合素质课,是涉及到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不可缺少的素质和人格培养知识。在我国,通识课程主要涉及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及语言类、计算机类相关领域的知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本专业通识课程(公共课)有专门的规定,并规定总学时为720学时。该类课程具有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特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训练课程。专修课程则是专业人才培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课程,其课程体系的门类和学术水平,是专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经专业培养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需要的有力武器。

从目前本专业培养方案运行情况来看,学生对通识课程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倚轻倚重现象。在总体上对通识课程不太重视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偏重于外语学习,部分学生偏重于计算机学习。这就说明,如何真正发挥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如何促进通识课程的实用化,以及课程内容学时的弹性化和个性化,具有现实的迫切性。专修课程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目前学生的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就业形势不够明朗,造成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对专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如何通过对此类课程的优化设计,促进其专业课程适度简约化和功能最大化,是方案修订者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

3.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教育部2003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将本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规定为1126学时,6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为880学时,50学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大约为5.6∶4.4。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趋向是稳定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这种趋向在本方案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研究认为,必修课程大都为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无可取代。鉴于当前必修课程过泛过滥的情况,有必要对本类课程加以整合,科学地精选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反映专业特色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其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为专业课程,可以被置换但不能或缺;自由选修课程为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学生个人意愿而自由选择的课程。自由选修课程与培养目标的相关度不大,但与素质与人格培养和社会需求有关。因此,应当在保证必修课程前提下适当扩大选修。同时,必修课程需要强调整合,选修课程需要强调多样化。

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在修订思路上可以有一个重要转折,就是由学生选择方案,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不是由方案约束学生。也就是说,可以在牢牢把握必修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把选修课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是:可以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总量,督促学生学精学深,而将其他课程列入选修课程菜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享有这类课程的选择权利。这样,学生自己主动选择了某门课程,就会认真对待和认真学习,少数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态度和“逃课”现象就会大为减轻。

那么,哪些课程可以列为必修课程呢?通过分析,以下十一门课程,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习最为重要,应当列为必修课程,即技术课中的田径、体操、健美操、武术、大球一项、小球一项;理论课中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学校体育理论、教育学课程。这些课程应当是本专业教育立身之本,舍此则树动枝摇。就目前而言,这些课程的份量可适当加重,促进其“领域化”。有的课程,如理论课中的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概论、体育健身学等,技术课中其他球类、游泳等,其地位也很重要,但带有性质,甚至可以被取代。这些课程有则如虎添翼,缺则影响不大。有的新兴项目课程,如攀岩、定向、毽球、跆拳道等,其地位带有拓展性质。这些课程有则枝繁叶茂,缺则亦无不可。有的课程则要拓宽,如融通课程、顶点课程、实践课程等,从而架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3.3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

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即术科与学科)的划分,是体育教育专业特有的课程划分方法,也体现出体育类专业的课程特点。在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训练中,有必要强调学习领域的实践性质。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操作性、技艺性、表现性和直观性,没有这些特性,也就丧失了体育和体育专业存在的价值。因此,应当把技术课程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在学时比例上给予充分保证。

同时,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体育师资为己任,带有明显的师范性质,教师的理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运动员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对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一般运动员要全面得多。因此,将术科与学科二者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培养方案修订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3年教育部分布的五套课程方案中,似乎有一种偏向,即过分强调理论课程而对技术课程重视不够。比如,从1980年“课程方案”中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基本持平,到了2003年,理论课程的比例竞达到60.8%,技术课程却只有39.2%,二十多年来理论课程大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而技术课程却减少了一成多。这种情况,对于入学前未从事体育专项训练而进入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然,保证技术课程的学时,是同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在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克服长期存在的“竞技中心主义”和“学科中心主义”倾向,加强能力培养、教法研究和学习指导,真正把专项教学发展成专业化教育的科学轨道上来。

3.4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

技术课程中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和见仁见智的问题。所谓专长课程,即本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培养和自身条件,在个别项目中运动能力突出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实践课程,或理论学科中的优势课程。专长课程因人而异,各有各的专长,有更多的学时保障。由于几十年来专业人才培养的积累,体育院校与一般师范院校相比较,在专长课程方面具有优势,这已为业内所公认。所谓普修课程,则是大学生适应教师职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多项运动技能和理论课程。由于体育教师担任着多种体育课程教学和全面育人的任务,有必要掌握适应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广泛的体育项目知识和技能。因此,正确处理好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的关系显得极其重要。

武汉体育学院本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一种创新思维是将专长课程由原来的“一专”合理设定为“二专”,即使学生担当二个运动专项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其中,第一专项是学生本人所具备的运动优势项目,反映出体育技术训练中的核心竞争力。第一专项往往是现代竞技运动项目,或是原先在中小学阶段所重点形成的体育运动优势项目。而设置第二专项的目的,则是灵活地反映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代趋向,紧贴时代脉搏和社会需要,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便于学生因势转轨和另辟蹊径。从目前的社会反馈意见来看,社会对“二专”设置构想和实践持充分肯定的意见。同时,在实践中还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对普修课程的重视程度,防止专长课程学习面过窄而缺乏社会适应力的偏向。

3.5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

本文所称的传统课程,是指那些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系中较为稳定并逐渐形成传统的体育技术课程。时尚课程,即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而逐渐开展或拓新的体育项目课程。由于体育运动的生活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确立,时尚运动项目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过去称之为贵族性的时尚运动项目,正在逐步地回归到普通人群的生活中,并逐步演变成体育课程。任何一种专业培养方案,都会存在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的合理配置问题,人们需要保持传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和紧扣时代脉搏,既不离“源头”,又要有“活水”。

在传统体育课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田径课程和体操课程。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最基础的运动项目,它包含参加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跑、跳、投掷等基本运动技能。然而,田径运动又较为枯燥,缺少像一般球类运动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传统体操课程基本上由一些竞技运动项目组成,这些运动项目由于其难度偏大而与普通中小学生渐行渐远。因此,对田径和体操课程,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使其适合普通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近年来在田径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等课程,在传统徒手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健美操,为传统课程的现代性改造开辟了新路。

时尚课程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培养的要求而开发的课程,如网球、高尔夫课程等。与时俱进地发展时尚运动课程,有助于提高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促进体育运动生活化。许多时尚运动项目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而得到广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喜爱,成为确定运动专项时的首选运动项目。但是,学校毕竟不同于社会,时尚运动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所限制,许多项目难以成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更是难以成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因此,对时尚项目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修订培养方案时要注意克服“跟风”和“赶时髦”的倾向。

篇6

关键词 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17-01

课程教学改革是当今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职业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2]。该文针对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如何从制定课程方案、课程目标,教学单元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课程内容能更好地体现技术型、应用型、职业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课程内涵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等进行探讨。

1 课程方案的制定

课程方案是一门课程的纲,是一门职业教育课程科学建设的框架,它的制定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奠定指导路线,体现目前植物组织培养行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应用的情况,以及对此类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为了科学、真实地体现这一点,一是采用实地进入企业调研和网络调研方式,与企业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交流,参观生产,探讨课程建设思路。二是通过网络问卷,请企业中行家里手回答相关问题,并提出课程开发意见。通过调研来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门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课程,企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要能体现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3]。调研发现,从全国来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档名贵花卉和特色苗木的生产,如蝴蝶兰、大花蕙兰、玉簪等,这类花卉经济价值高,生产周期快,故生产效益较高。

有了市场调研的一手资料,课程方案的制定素材就准备充分,但是根据学院课程改革要求,初步制定出来的方案不是直接就能应用到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去,必须经过系部教研会汇报交流,通过讲述,与会教师的意见,专家的评审,这样的步骤才能确定是否能通过。如果方案达到与会专家各项指标的要求,获得一致认可才能通过。反之,如果方案被提出的意见较多,说明调研的内容和信息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到市场行业中去加深调研,充实方案内容,故这门课的方案经过了3次汇报才通过系部的审核。

2 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专业能力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就是围绕通过调研制定出来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核心技能,主要分为2块:一是达到能熟悉掌握制定的每个单元要求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二是积累经验,通过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发现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4]。职业能力目标包括:积极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备职业素养。具体包括: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自己或团队的合作解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能制定植物组织培养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计划和生产计划;③能够完成植物组织培养生产全过程;④能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讯等相关信息;⑤能够对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课程拓展知识目标是能够开展植物组培苗的基础技术研发和组培车间管理工作。

课程标准要制定出课程教学单元,该课程单元标准体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突出从简单技能到复杂技术的学习路线。如从培养基配制、灭菌、外植体选择、移栽育苗、污染处理等单一技能到完成一个典型植物的无性繁殖体系建立,直至植物组培工厂化生产与管理[5]。

3 课程单元的开发与实施

根据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求,以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体现工学结合模式,开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教师手册开发是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单元,以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每个单元开发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师讲授和学习有不同的分工和要求,教师手册包含的教学以资讯、实施、考核、评价、学生反馈5个过程展开,学生手册是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任务驱动为指导的学习素材,其中包含每个单元应掌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考核目标。学生手册中配套内容有工作任务资讯单、工作任务实施单、工作任务考核单、工作任务评价单等辅助学习材料。每个单元实施前,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类课程知识资源将本单元的资讯单完成,做好实施工作任务前的基础准备。

教学单元的实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图书、网络、视频、电脑动画等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渠道。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放到实训室,放到基地,教师做示范,学生边做边学,并记录工作任务实施过程和出现的问题,针对各环节制定考核标准,予以考核,达到完整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的目的。工作任务(下完成时,同时也完成工作任务单的记载。通过工作任务方案设计、操作和结果检查,小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核,教学总结和评价这样的步骤来完整实施一个单元工作任务,真实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课程考核,将掌握技能项目优秀的学生选,继续培养他(她)们参加全国的植物组织培养职业技能大赛。

4 一轮课改课程教学结束后的反思

课程开发是一项专业而又科学的工作,教师要以深厚的教学工作经验为基础,并能深入到企业岗位工作一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的应用,在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实用性强的教学体系,这也充分体现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是否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是否与时俱进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总之,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门课的兴趣,能主动学习,能真正学到适应岗位工作的技能,并热爱这项工作,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质量需求。

5 参考文献

[1] 宋扬.浅谈高职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改革[J].新课程:中旬,2012(8):33.

[2] 王清连.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篇7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关键词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中国制造2025”等。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毕业生能力要求方面与华盛顿协议的毕业生特性是对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部分国家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的问题[1]。“中国制造2025”是?⑽夜?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的战略规划,它包括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等战略。

当前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称“高师院校”)综合化趋势明显,部分高师院校设立了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是高等工程教育本身的问题,“工程教育仍偏重于学科属性,学生的数理和专业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是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欠缺,团队合作、沟通与交流能力较弱”[2]。二是高师院校的师范传统问题,高师院校与工科院校比较,在工程应用方面处于弱势,缺少工程传统和工程底蕴,缺乏工程经验和工程能力。高师院校的师范传统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优势,这些素质与专业认证中毕业生的要求是统一的。因此,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出发,高师院校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借助师范优势,突出特色,弥补其工程能力不足的弱势,有利于高师院校找准定位,向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专业转型,与国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同步。因此,笔者从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改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研究将师范的特色优势向工程素质教育转化,构建体现高师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2 改进培养方案,促进师范素质向工程素质迁移

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构成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和工程素质两部分[3]。专业能力是工程专业的学术属性;工程素质包括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团队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要素。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师范特色,实现师范能力向工程能力迁移,属工程素质的范畴。形成融入师范特色并契合认证要求的培养方案,先要理清师范素质与工程素质的关系,然后参照认证标准要求,形成培养方案框架。

2.1 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通常由培养目标、学制学位、课程模块、专业计划等部分组成。笔者以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为样本,重点分析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融入师范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系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软件开发新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及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个性。

2)课程模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素质能力课程、综合能力训练4个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主要指学科通识课程、语言能力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是核心专业课程,与专业认证中的工程知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对应;素质能力课程平台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和师范技能类课程;综合能力训练平台面向课程实践,既包括课程内实践、课程设计,也包括综合的项目实训。

2.2 培养方案与专业认证标准的关系分析

2.1节的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知识、思维方法、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终身学习等方面,符合多数普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确认毕业生应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和国际具有可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毕业出口契合。2015年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下简称为“认证标准”)对毕业生的毕业基本要求共12项[4],笔者通过认证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来分析培养方案与专业认证标准的吻合情况,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该人才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相符,说明现有培养方案经过缜密思考,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认证标准中的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沟通3个方面内容,与培养方案有一定对应,但并不完全吻合,说明高师院校的培养方案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向认证标准靠近。其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沟通”指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些内容多属于高师院校的特色内容,属工程素质范畴,高师院校的一些课程通过迁移可以为上述指标提供支撑。

认证标准中的工程与社会、项目管理也需要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其中,“工程与社会”指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项目管理”指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另外,高师院校的工程背景、工程能力和工程与传统工科院校的专业比较,客观上存在差距,需要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改进提高。

上述讨论仅仅是认证标准与培养方案目标或框架的对比。一些重要能力,如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敬业与团队协作能力等,分散在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教学能力等培养目标中,需要在课程教学环节逐渐深化,以符合工程教育的需要。

2.3 调整培养方案,将师范特色融入工程人才培养

根据高师院校特点和师范类课程优势,考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能力、素质、道德方面的要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将部分综合素质课程与专业发展课程分类整合,优化素质能力课程平台和综合能力训练平台,见表2。

在理论基础课程模块,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开设工程伦理学、工程职业道德课程;在职业发展课程模块,调整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内容,增加职业规范、项目管理等课程;在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将教育实习部分内容向工程训练所需内容转化,开设专业实习、创新训练等课程。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师范优势迁移至计算机工程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拓展本专业学生面向IT企业、基础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继续教育领域、社区教育领域就业能力,毕业生的科学能力和工程能力得以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人才培养领域面向信息技术教师和现代工程师的双向需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培养与工程师培养兼容能力。

3 改善课程教学,实施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

高师院校在工程专业人才中培养融入师范特色,是一个渐进和深入的过程,核心在于课程环节。笔者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为例,分析在课程教学中将师范特质融于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

3.1 课程概况

“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属于专业方法论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为本科生从事研究打下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学生学习该课程后,根据社会和学科需要选择课题,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收集事实资料,进行数据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完成基本的研究设计。课程教学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问题分析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沟通与终身学习能力等内容也可以在教学中加以拓展。

3.2 课程内容的迁移

在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内容拓展至工程教育相关的内容,见表3。例如,在概述部分,将有关教育研究的内容扩展至工程教育,包括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前沿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工程教育的内部和外环境等,而这部分内容对应的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或“问题分析”能力。再如,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实证研究部分,从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扩展至工程实践训练的真实性研究、工程实践训练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这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工程知识”“工程与社会”是相关的。

3.3 教学方法的变革

课程教学内容向工程教育拓展是师范特色与工程教育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既可以保证在教学内容总量增加,学时、学分稳定情况下,完成基础教学内容,并拓展内容,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目前流行的MOOC、SP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可能。在MOOC+SPOC教学模式下,需要教学资源的深度建设,需要加深实践环节,需要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需要变革考核方式等[5]。而上述内容正是高师院校的优势所在。

篇8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I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电子信息工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国家非常重要的支柱性、引导性及基础性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教学计划为载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执行教学任务的依据,是监控和评价教学质量的准则。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校适应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专业人才定位

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涉及家电、家电控制部件、计算机组装、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视听设备等领域。传统生产正被自动插件、自动焊接等新技术、新工艺所取代。生产人员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诸如品质控制、工艺控制、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高职教育专业只有紧跟电子行业公司企业的工种岗位,分析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使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相适应。因此,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解决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系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从事电子类产品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具有单片机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具有对常规电子产品进行分析、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具备生产一线精密工艺设备操作维护、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及具备对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实训的载体,采用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手段,将电子产品装、调、修的全过程融合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构建“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基本技能与专业综合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在制定专业建设目标时,我们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立足电子技术职业岗位群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实境组织课程,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案,建设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标准;打破学科界限,实训“一体化”优质教材;建设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集生产、教学、职业培训多位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我院应用电子专业采用“岗、课、证相通融,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派样模式。“岗、课、证相通融”就是按照岗位技能需求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考核评价要求学生去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讲课堂设在实训室,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的实施过程开展教学,通过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时间五个要素相结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分支比较多,不同的学校定位,必须结合服务相关行业与地方经济,以专业复合方向为突破口,以工学结合、模块化进行课程体系整合。构建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三个课程体系。

教学设计上采取“2+3+1”的组织形式,前2个学期主要安排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奠定基础;第3、4、5学期安排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第6学期安排学生定岗实习,是学生在职业环境中深化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质。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公共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公共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必修28个学分。专业平台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有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LC技术,工程制图与AUTOCAD,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工艺实训,等专业必修课77学分;专业英语,多媒体技术,小型电子产品外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6个学分。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时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知识,局用熟练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可。

四、结语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个的探索与实践,更好地实现了从学生到企业职员的完美衔接,同事也提高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了高素质技能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壮大了企业的人才规模,为社会创造非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筱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石家庄教育论坛研究报告,2012,12(13).

[2]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高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115-116.

篇9

关键词: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并存,没有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第二课堂重视程度加强,但仍是发散的,没有与第一课堂有机地互动和渗透形成整体;课内、课外培养目标不一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不协调;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结合不够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淄博职业学院提出了创新设计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设想,重在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从五个方面探索以“四个融为一体”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

一、依据“四个融为一体”,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在对人才培养现状广泛调研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数控技术专业明确了以“四个融为一体”、畅通培养与就业渠道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并以此重构了课程、师资、实训等支撑体系。

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活动按课程开发和设计的理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把新生入学教育、军训、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以课程开发设计的理念来建设;把车间、实训室、社会活动基地等场地当课堂来运用;把师傅、教练、组织者等当教师来管理。从目标、内容到评价都力求符合课程管理的要求,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将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将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将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化、专业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通过这“两化”打造学生就业竞争力;将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化、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前瞻化,通过此“两化”打造学生发展潜力。

二、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明确专业的培养发展目标和规格

开展产业背景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等多层次调研,确定了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维修。确定了专业培养发展目标与规格(图1、表1)。

三、改革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数控技术专业人文素养课程教学在坚持服务专业以及专业群所对接的职业领域的前提下,大胆进行基础课程系统建设的改革尝试。以“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为核心,将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分为若干个指标,围绕培养目标借助“专业实践课和人文素养课两系统”的交互融通,将课内、外活动进行设计,从目标、内容到评价都力求符合课程管理的要求,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实现目标指向(表2)。

按照自入校至就业的人才培养进程安排,对入学教育、人际沟通、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职业角色体验、潜能开发、社会实践等11门人文素养课程进行课题式管理和实践,同时在将具体素质和能力要求单独设置为课程的基础上,将相关内容融入课程的讲授和实训过程中,强化和规范职业素质的养成。

四、实施“五步推进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明确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路径,数控技术专业根据“逆向分解、整合重构、正向实施、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五步推进法”,推进课程体系重构和改革,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校企共同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其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参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形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开发方案。不断增强课程设计和课程资源整合能力,着力解决了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重组和课程教学组织等三个关键问题,从课程建设理念提升、课程设计研讨、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等多方面、全方位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能力。

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岗位跟踪、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与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企业人员参与共同分析数控技术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按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归纳序化,以典型的加工零件为载体,选择由简单到复杂的零件加工任务(数控机床操作、产品零件造型、加工工艺编制与编程、质量检验、现场管理),承载数控机床操作、加工工艺与程序编制、检测、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教学内容;融数控技术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指向岗位(群)需求,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校企共同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了“基于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图2)。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建设了《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零件加工》、《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机械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分析与应用》、《普通机床零件加工》8门优质课程,并以4门优质核心课程为基础,制定了本专业新课程体系下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五、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1.实施“六步四阶段团队教学法”,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将国内外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应用到教育教学改革中,边实践边研究,集团队的力量总结提炼出了“六步四阶段团队教学法”,深受学生和企业界的欢迎与认可。六步指在学习工作每一个环节,按照“确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质量控制、检测、评估反馈”的六步进行。四阶段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按照“师说生听、师做生看、生做师看、生做互评”四阶段进行。

2.“四真实”校内实训基地,柔性化教学管理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凸显真实工作情境、配置真实加工设备、加工真实产品,在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完成工作任务。学生校内实训以企业的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过程,学生参与生产和管理:按“图纸分析工艺制订程序编制零件加工零件检验机床维护”顺序,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工作方法、知识和能力。

课程实施采用的动态、可调整、可选择的柔性化教学管理,为“六步四阶段团队教学法”的课程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是采用课程“接力棒式”连续几周串行的教学管理和实施模式;二是按任务单元采用半天、几天一门或多门课程并行的教学管理和实施模式,有效利用实训场地。

3.创新车间组织的学习工作模式

实训基地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车间组织自上而下依次为:生产实训部、车间、班次、工段、班组,各机构中分别设部长、主任、值班长、工段长、班组长进行管理。生产实训部的宗旨、使命由学院的社会职能决定,业务目标根据教学工作计划与生产任务计划综合考虑设定。业务计划由生产实训部的宗旨、使命、目标分解而来,并依据组织结构图层层分解,下一级依据上一级下达的目标与指标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法,达到目标一致。教师与员工角色结合,学生与员工角色结合,部分教师、企业人员到实训基地兼职生产、技术、管理任务,同时承担本岗位的教学任务。值班教师(值班长)负责生产组织、日常考勤、过程控制、反馈处理、方案评估、技术咨询、故障处理、技术反馈、质量控制、任务评定。

4.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创新

改革教学评价指标,由企业人员参与制定了《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对学生进行能力与素质的综合素质测评,落实“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立足专业,促进学生加强政治与身心道德修养,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强化职业习惯养成。具体做法如下:

对数控技术专业所有学生实行了一学期一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通过“基于生产性工作任务的六步四阶段团队教学法”,将学生的素质培养进课程,有效进行过程控制。通过编写《生产(实训)安全质量文化手册》和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开放、角色体验式生产实训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了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素质测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核:德育:技术:身心:创新=20%:60%:10%:10%。主要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劳动态度、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践能力、身体、心理、职业、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等。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是只看学习成绩,还要考核其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评价既有课内,也有课外。

六、创新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

1.“立足区域经济,培养职业人才”,学生就业率高

坚持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培养职业人才”的办学理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瞄准区域内中小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培养“肯干活、好学习、能创新”的高素质高技能急需人才。在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最严重时期,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签约率仍达96%以上、就业率100%。

2.毕业生综合素质高

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两条主线融合进行培养。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融入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企业实践技术人员在指导实习中言传身教地培养;校内实训基地实行“5S”管理,按照职业人标准进行管理。课程考核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每学期对每位学生都要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5%以上。

3.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强

课程设置注重提高学生就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11门人文素质课,把人文素质培养作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社会)核心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开设《机械技术基础》、《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普通机床零件加工》、《电工电子技术分析与应用》;开设专业拓展课程《企业管理》、《CAD/CAM软件应用技术》等课程,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专业发展潜力。毕业生工作一年后,60%以上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工艺编程、设备维护维修一体化的工作。

4.专业建设取得较大的成绩

创新设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数控技术专业现为山东省示范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现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1项省级教学成果;2007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建设专业,2010年通过验收,评为“优秀”;数控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4):112-114.

篇10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教育技术培训是“新世纪教改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对于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深入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整体改革,进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概况

(一)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究

国外的教育技术标准比较多,教育技术或者信息技术是教师职前培训的一部分。美国是教育技术的发源地,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美国的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l,简称ISTE)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经过三次修改,于2000年颁布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NETS),这个标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在我国,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此标准把培训对象分为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三大类,培训内容则分为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两类。

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给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与评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广大高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并探讨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的基本方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专门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进行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的培训。

(二)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目标的研究

为了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关于实现“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0]1号)精神,教育部高教司决定从2001年开始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以下简称“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培训旨在通过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实际训练和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研讨,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力争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对全国高校教师的培训,使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使高等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逐步建立完善的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和制度,以适应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教师进修提高的要求。

通过对国内大量研究进行总结,得出具体目标如下:

1.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思想理念:具有先进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并具有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2.充实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3.培养教师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

4.加强教师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的能力: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将教育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能力,结合案例教学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实践方法。

三、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对于如何进行教育技术培训,说法不一。笔者认为培训方案主要的内容是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一)培训的方式

笔者曾参与过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深深感到思想观念不够新和教师教育技术理论、技能水平不够,是目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困难。而投资太少、设备条件不好已经退居次要地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困难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政策约束和激励措施、教师参加积极性不高成为主要矛盾。

教育技术培训方式应针对培训内容选择合理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方式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培训内容的时效性,提出给予教学设计与案例的学习。

采用何种方式利于培训的开展呢? 笔者认为,“远程+面授+自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培训者可以得到系统的知识,而且便于实现对培训者的管理。在这种方式的培训中,“远程”培训应加强教育技术培训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利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面授”应注重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自学”应注重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三个环节紧密结合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培训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0]79号)的精神,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受高教司委托负责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为规范培训工作,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更好开展,特制定《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计划》。这里不再赘述。

笔者通过实际工作的总结认识到,培训的内容应该以《通知》为依据、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应该实地调查本校教师的实际教育技术水平,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而不是生搬硬套《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计划》中的内容。

四、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和评价的研究

国内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培训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除了对培训作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外,还依据教师发展性评价理论,制定教师档案袋评价方法、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的前测与后测配套问卷,来确保培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