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学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科学发展

篇1

[关键词]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价值思维;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冯伟福,中共泉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40-03

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人本价值思维

人本思想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综合发展理论。它是对传统以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相对于西方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而言,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全新的价值思维方式。它不只把人作为获取和创造社会财富的手段、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把人看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归宿,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核心,突出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理性回归。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人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完善,无不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进程,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其本质在于探索与创造,其发展在于这种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过程,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变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始终作为主导者和归宿者而存在。经济的增长、成长、发展,社会的进化、变革、进步都要由人来体现。因此,只有充分认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彻底转换发展理念,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发展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拓展对自然诸物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是确保物质资源持续涌流,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而且也是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宗旨目标密切联系,从根本上确立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赋予社会发展全新的内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强调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以人为中心,以现实的每一个人的发展为宗旨,把增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它要求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要有效维护人的尊严、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切实保障人的权利、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思维方式,正是对现代人本理论的最好诠释,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物本思维的片面性和直观性,从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内涵,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热情。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需求,同时为满足需求产生了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不仅因人始,且始终以人为中心展开,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从社会生产要素看,劳动者(人)是社会生产力中能动的、最终决定性的要素,生产资料的开发利用,生产工具的制造改进,无不由人来主导;从社会生产过程来看,人类社会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生产一交换一分配一消费各个环节,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总是以人为归宿。人类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既不断地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也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正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生产活动,一方面发展了人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正是由于人的主导,才使得经济发展富于人性,使经济活动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而与人类社会共存亡。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产生来自于其内心需求的满足程度。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便会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而随着人越往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越高,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就越充分。正是这种对自身需求不断实现的欲望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激励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创造,从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人不仅是发展的策动者、组织者,而且是发展的衡量者、受益者。物质财富的增长,精神道德的完善,人类文明的延续,无不围绕着人来进行,离开了人,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确立,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经济活动的本质,体验到发展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起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科学发展观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实现更大多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标尺。科学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同步,意味着自然、社会和人的三种价值增殖。在作为类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人们通过实践方式的改善,使自然的存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存在方向转变,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对人的价值增殖;在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他人或集团之间的关系上,人们通过相互交往方式的改善,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朝着更有利于个体人存在的方向转变,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关系对个体人存在的价值增殖;在个体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与理想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上,通过上述两种转变,即个体人的总体存在方式的改善,从而形成其自身的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殖。这三种价值增殖就是作为发展一般的基本内涵。不言而喻,这些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的人化以及与此相伴而行的人的自然化这种互动过程的产物,归根到底,也都是人们实践方式改善的结果。离开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离开人的价值取向与存在方式的价值增殖,就无所谓前进与倒退,自然也就无发展可言。所以,从根本上讲,科学的发展无非是人们实践方式的改善,无非是人们从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殖。整个社会制度的设计和推崇,现代化进程的组织和制动,都是以大多数人的幸福满足和利益实现为导向的。科学发展观把大多数人的需求满足和自由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归宿,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

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开辟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二、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认知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认知方式。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它立足半个多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实践,以30年的改革开放为实证基础,站在新世纪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更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用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缜密的研究,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与教训,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新世纪新阶段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角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它把发展当作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对发展的本质有了更清醒的把握;它要求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它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发展的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指向;它把发展的实现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紧密结合,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它强调发展要做到统筹兼顾,对发展的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善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难题。第一,在发展理念上,它要求人们正确认识“质”与“量”、“好”与“快”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持续发展。第二,在发展目的上,它要求人们正确对待“人”与“物”、“面”与“点”的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发展的最高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第三,在发展模式上,它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已”与“他”、“中”与“西”的关系,立足自身实际,突出自我特色,大胆实践,理性发展。第四,在发展路径上,它要求人们正确把握“新”与“旧”、“引”与“创”的关系,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实力,合理引进,主动发展。第五,在发展评价上,它要求人们正确看待“长”与“短”、“功”与“过”的关系,从大局出发,将“人文、社会、生态,基础、全局、长远”放在绩效评价的重要位置,公正客观,平衡发展。科学发展观将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紧密结合,为新时期社会财富的创造、各项制度的完善、人类文明的推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种科学的认知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执政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日益成熟,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三、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模式

首先,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突出以人为本_的核心,使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更明确的方向。经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和内涵。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为解决人类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激发活力、尊重创造、鼓励成功、肯定财富。和谐社会就是要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善、气氛良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开明。党的十七大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是人类近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基础上以维护人的思想、价值、权利为出发点来构建新的文明模式,完成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价值实现,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篇2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 会计学

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它会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而会计环境是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发生变化的。会计的管理服务功能注定它要依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具体体现就是科学技术。现代科技革命与会计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科技革命是推动会计学发展的源动力

自近代科技产生以来的3次科技革命,每次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组织的成长壮大,促进了会计由簿记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由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产生了质的飞跃,最终使会计从生产的附带职能中解放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企业产生与发展壮大,我们所看到的会计必然还是地主家那鼻梁上架副老花镜、头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当然,也不会有今天会计学科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会计学科发展的源动力。

早期的会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对财物的收支进行计算和记录。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它从简单的计算、记录财物收支,逐渐发展成为用货币单位来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直到参与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各个方面。会计的技术和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

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地球,从此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日益发展的商业和金融业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已经流行于这三个城市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技术首先来自银行的存款转账业务。为适应实际需要,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了理论上的阐述。可以认为,此书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最早的著作。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复式簿记方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开始了近代会计的历史。18世纪,蒸汽技术的发明实现了社会的工业革命,使得会计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英国进行了产业革命,成为工业最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在英国,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首先产生了适应大生产需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于是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了会计内容的变化。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了,过去只服务于单个企业,现在通过职业会计师的活动发展为所有企业服务,使会计成为一种社会活动。会计的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过去,会计主要是记账和算账,现在还要编制和审查报表,而且,为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还要求研究资产的估价方法和有关理论等。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了现代会计学科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无论是生产上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上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会计学的发展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对标准成本会计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会计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会计科学也已经比较成熟。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国际化,其间的it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虚拟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快速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保护那些不参与企业管理的所有者的利益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为了在这种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就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以便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和预见能力。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管理当局的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科技革命发生,使得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科技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具备了经济全球化、交易方式和货币电子化、企业虚拟化和学习化等特征。它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学科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it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彻底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和网络空间的形成已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网络已经把整个世界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将得以完全实施。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逐渐发展到电算化,产生了电算化会计,这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推动了会计的自身发展和变革。

信息技术和网络带来了诸如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至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会计角度看,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会计和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其中,电子商务会计=传统会计+会计数据信息服务+其他;而网络信息自由流动是会计信息供给方、寻求方、认证中心(ca)之间发生的信息自由流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物——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内容乃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一)会计目标将会多元化

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可能发展出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

(二)会计基本假设将面临挑战

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下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进而使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挑战。随着虚拟公司与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假设。

(三)会计核算的重点将有新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决定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不再是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发展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信息资产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会计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知识产品中无形资产的计价、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新经济运行会计模式的建立等也会对会计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四)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数据的加工者、会计信息的输出者,而且是对接收到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的参与决策者。网络经济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1.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而且要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利用网络;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从网络上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过滤”,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机密的保管,防止黑客和竞争对手非法获取。2.在网络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频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

三、会计学的创新会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

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会计学必须不断地创新。这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被动反应,同时,对科技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一)会计学的创新能够科学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促使资源配置优化,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经济水平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会计的创新水平。例如,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崛起,成为科技大国、经济大国,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此后一直执世界科技、经济发展之牛耳,会计自然而然处于领导地位。现代会计就起源、发展于美国,美国会计的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会计的水平,美国的会计准则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蓝本。我国在2007年1月1 日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主要参照了美国的模式。

(二)会计学的创新促成了新的科技发展动机

会计学的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资基础,而且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动机。因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许多新的科技需求和其他需要。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这两种新的需求,必然又形成科技创新动机,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经济科技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铮,韦华宁.试论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财经研究,2000(3).

[2] 陈海清.试论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上海会计,2000(3).

[3] 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4] 王开田.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创新.江苏财会,2003(1).

[5] 张东莉.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财经问题研究,2001(2).

[6] 秦志敏.环境的变化与会计未来的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01(7).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8] 薛云奎.会计大趋势——一种系统分析方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篇3

今年的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隆重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情况下召开的。我们在企业战线上工作的同志,怀着十分庄重的心情纪念这一伟大的变革时代。

30年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但对我国广大企业来说,却经历了风云激荡的历史性变革,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路程。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深刻地影响、推动了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同时也书写了自身创新发展的辉煌篇章。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与实践做一简要回顾,并同大家一起探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开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一、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中,不断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正确处理企业、市场、政府以及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确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从不同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政策和实践来划分,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2),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以前。这一时期,在对全国所有国营工业企业开展恢复性整顿和建设性整顿的基础上,伴随着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以放权让利为重点,不断进行政策调整,探索多种责任制和企业经营方式;民营企业开始起步并快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改革开放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扩大企业经营自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1979年7月,国务院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的若干规定》等5个文件,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言辞恳切地提出“放权不能只限于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企业”,《人民日报》全文转发了这份呼吁书,这是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两个月后,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的暂行规定》(1984年5月10日),即著名的“扩权十条”。“扩权十条”明确规定了企业拥有更大的生产经营自。这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探索和必要准备。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义务的法人。从此,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开始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先后推行了利润留成、利改税、承包和租赁经营等多种经济责任制形式。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企业法》,明确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产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从1987年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一大批企业通过实行承包制,滚动发展、迅速壮大。当时,首钢总公司实行承包制时间最长,也最具影响;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等一批企业家因为成功推行承包制而闻名全国。

到上世纪90年代初,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成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邯郸钢铁总厂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并引起很大反响。**2年7月,国务院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了企业拥有14项经营自和自负盈亏的责任,同时明确了政府应承担的职责。通过贯彻落实《条例》,企业生产经营自落实状况有了初步改善,自主经营程度有所提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显示出良好的进展势头。

这一时期,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重视。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益补充。自此以后,对发展民营企业尽管有不同看法和争论,但民营企业还是在特定的领域和地域范围内快速发展起来,“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以及以联想、四通为代表的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受到广泛关注。到**1年底,私营企业已经达到10.8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84万人。

随着对外开放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国家先后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7月)、《外资企业法》(1986年4月)、《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988年4月),为外国资本进入我国提供了法律依据。花旗银行、德国大众、可口可乐、敦豪、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陆续进入中国。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商投资还不能在华设立控股的合资企业,从1978到**1年的13年间,年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19.3亿美元。

第二阶段(**2-**2),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以前。**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企业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最艰难最关键的时期,国有企业大面积进入市场,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民营企业被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

**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司法》,为国有企业公司化改组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是我国企业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4年11月,原国家经贸委提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见》,强调要把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简称“三改一加强”),并首次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

为了推进企业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4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百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为了依托城市进行配套改革,为突破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创造条件,国务院同意国家经贸委等9部委的请示,确定在若干城市进行以企业“增资、改造、分流、破产”为主要内容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7年,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重大决策大大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坚持“抓大放小”:一方面大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技改贴息、股票上市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对于量大面广的国有中小企业,采取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使它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为了逐步解决企业债务、富余人员和社会负担,国家通过增加银行核销呆坏账准备金,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兼并破产;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职工转岗分流,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安置企业富余人员。

**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中长期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充分肯定了上述行之有效的做法和重要措施。到上世纪末,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大量国有中小型企业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退出;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新型政企关系也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充分肯定。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一次在法律上将私营经济明确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在此期间,《乡镇企业法》(**6年10月)、《合伙企业法》(**7年2月)、《个人独资企业法》(**9年8月)先后获得全国人大通过,为民营企业的制度规范和创新创造了条件。我国非公企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1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多万家,实现销售总额1万多亿元;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达6622亿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

第三阶段(**2年至今),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对外开放向着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这一时期,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企业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大力倡导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突出强调了“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经济改革的重大推进。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建立,解决了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围绕做强做大主业,积极开展调整重组,改制分离辅业,企业发展呈现新的活力。**3年以来,共有30多家中央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中央企业户数从196家减少到150家。一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5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国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影响下,我国民营企业进入稳步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在40个工业行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在27个行业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成为促进增长、扩大就业、繁荣市场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开展业务,使得外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而且是极为活跃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改革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

1.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体制和机制

公司制逐步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司制已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目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公司制企业已达120多万家;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产权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等途径,已经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的公司制企业,中央企业及下属子企业的股份制比例已由**2年的30.4%提高到**6年的64.2%;到**6年底,65%以上的私营企业也建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制度。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能真正做到面向市场独立经营;公司制企业初步建立起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许多企业通过精干主业、健全研发体制、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实现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大胆创新,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也普遍提高。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近年来审定的1121项企业创造的管理创新成果,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劳动制度方面,普遍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在人事制度方面,国有企业已基本取消了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实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在收入分配方面,企业根据经济效益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决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新机制逐步形成。

2.企业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极大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活力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发挥主导作用。随着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逐步完成,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过于分散的状况,国有经济的布局更加优化,国有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占支配地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8~**6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从6.5万户减少到2.5万户,减少了近2/3;而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1%上升到15.5%;实现利润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的比重由36.0%上升到43.5%。国有资本向能源、原材料、交通、重大装备制造和冶金等基础行业集中,**6年这些行业中的国有资本达到3.3万亿元,占国有资本总量的70.6%。

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经过近30年的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力军,在促进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截至**7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538.7万户,注册资金总额8.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7000万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已有约15万家,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70%以上为民营科技企业,其科技成果占高新区的70%以上。

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加。截至**7年底,我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8.6万户,实有投资总额达2.1万亿美元。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中国约1/3的工业产值,提供了全国超过1/5的税收,雇用了**0多万名员工;同时,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积极的企业群体,引进技术约占我国引进技术总额的50%,出口约占全部出口的60%。

3.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

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大为改善。1979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与**6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相比,工业总产值从4303亿元增加到31.7万亿元,增长了72.6倍,年均增长17.3%;销售收入从4100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增长了75.5倍,年均增长17.4%;实现利润从654亿元增加到1.95万亿元,增长了28.8倍,年均增长13.4%。**5世界企业500强中我国只有3家企业入围,最好名次是第207位;而**7世界企业500强中入围企业已达22家,最好名次是第17位。

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大幅增长,全年共受理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58.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15.3万件,来自企业的申请占48.3%。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我国**7年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达到5456件,全球排名第七。其中华为的PCT申请量居全球企业第4位、中兴通讯居全球企业第52位。

国际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目前,我国从事对外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对外投资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投资金额900多亿美元。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入到国际化经营的行列中,联想、海尔、华为、中兴、TCL、万向、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等都尝试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国际化经营。

4.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逐步形成并日益壮大

30年来,在中国企业崛起的同时,一支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的形成和发展壮大,也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之一。纵观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渐进式改革发展道路和创业浪潮,为勤于奋斗、敢于创业的人们提供了实现理想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洗礼和锤炼中,我国企业家的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提升。袁庚、张瑞敏、鲁冠球、柳传志、任正非、谢企华、周厚健等知名企业家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这次会议上,我们专门为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09位企业家和福建省提出“松绑放权”企业厂长(经理)集体颁发“中国企业改革纪念章”,就是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崇高敬意。

5.企业改革发展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与国民经济和上层建筑各领域之间的改革密切相连、互为条件。30年来,围绕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一核心目标和任务,我国企业改革先后推行了放权让利、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项改革,这些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计划、价格、财税、金融、外贸、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政府机构、法制建设等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反过来,这些配套改革也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蕴藏在企业中的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向前发展。**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5万亿元,由1978年的世界第10位跃升至世界第4位;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由1978年的世界第27位跃升至世界第3位。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使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建立起富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大企业群体。

三、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30年来,我们共同参与见证了企业改革发展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我国企业改革发展能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这其中值得总结汲取的经验非常丰富,初步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

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始终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务院部署稳步推进的。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前进的道路充满曲折和艰难,特别是一些重大改革政策的提出或重大举措的推进,诸如国有企业推进兼并破产、推行两权分离、实施股份制改造、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以及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等等,都曾引起过不同的反响。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一场革命,推动企业改革发展需要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系统变革,如果我们墨守成规、畏缩不前,不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是很难走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全新事业的。这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旗帜鲜明坚持生产力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大胆探索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化解推进改革中的各种矛盾,才能为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2.必须坚持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弊端,严重束缚了广大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政企关系,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功能。这是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也是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企业不但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是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体,同时也越来越成为创造新文化、提出新观念、建设新文明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依据,不断深化对企业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宏观政策。

3.必须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产权清晰”又是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是通过改变企业经营方式来增强企业活力,但由于没有涉及企业产权制度,搞活企业的目的又总是难以很好实现。与此同时,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由于做到了“产权清晰”,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了体制基础。大量事实说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定要明晰产权,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发生根本的转变。

4.必须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经过试点,全面推开

企业改革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针对不同的问题,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又不能单打一,要综合配套、整体推进才能奏效。同时,企业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没有先例可循,改革过程中既要保持企业经营效率的稳步提高,又要避免发生重大失误,就必须循序渐进,先在局部进行试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取得经验后才能在更高层面全面推开。以我们突破国有大中型企业破产的瓶颈,建立退出机制的改革过程为例。国家将企业兼并破产作为优化资本结构城市试点的重要内容,通过试点暴露矛盾,进行规范进而立法,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文件,使企业兼并破产得以实施,而且随着经验的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由**4年的18个增加到**7年的111个,遍及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9年又进一步推开到非试点城市。到**7年底,实施兼并破产的国有企业有4800户,涉及职工930万人,共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3800亿元,580户企业实施债转股4050亿元,中央财政补贴1400亿元,在国有企业脱困和战略性改组中起了重大作用。

5.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学习借鉴,大胆创新

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是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加以推进的,我国企业要广泛参与国际经济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就必须接受国际通行的惯例和规则,必须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国际经验表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体制、管理和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但是,盲目地模仿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落后的局面,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很难实现后来居上的跨越,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别人的成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国情和政治经济制度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巨大的差异,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学习借鉴,大胆创新,才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鞍钢、奇瑞汽车、上海振华港机、北汽福田、潍柴动力、上海复星、比亚迪、三一重工等一批优秀企业,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6.必须坚持协调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三个重大问题。30年的实践表明,这三者密不可分,必须协调推进才能取得扎实成效。在历史上包括现在,我国相当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包”代管、重技术轻管理、重改革轻管理等不良倾向,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坚持“三改一加强”。改革就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改组就是要求企业着眼于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和效益,不断优化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改造就是要求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将企业发展建立在先进的技术装备基础之上;加强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巩固发展体制创新的成果,形成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方法。上海宝钢、中国远洋、中国第一航空工业、中国移动、联想、海尔、陕西鼓风机等一大批领先企业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把推进企业的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统一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7.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我国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国许多企业,如国家电网、中国海洋石油、中国五矿、航天科工、湖北宜化、浙江海亮等优秀企业密切联系自身实际,自觉地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实践表明,企业改革发展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基础、相互推动、交替提升的过程,凡是能够做到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企业,企业改革发展都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而那些一手软一手硬,或者只是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企业,最终都难以避免士气低落、走向衰败的结局,甚至迷失企业发展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软实力”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更加需要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观、效益观、敬业观,创建诚信企业,在更高层次把企业改革发展推向前进。

8.必须坚持发挥企业家作用与调动员工积极性相结合

实践充分表明,企业家是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直接推动者,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探索者。他们工作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有着深切的感受,对改变企业落后面貌有着强烈的期盼,对不断创业创新有着高度的热情。他们率先冲破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勇敢地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当中有的倒下了,有的跌倒了又爬起来,有的乘风破浪,始终屹立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身上体现的企业家精神都永远值得我们铭记。这次会上荣获“企业改革纪念章”和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称号的企业家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同时,广大企业员工是各项改革措施的执行者,蕴藏在他们身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不竭的力量源泉。任何改革措施要想取得真正成效,都离不开广大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漠视他们的利益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改革发展的停滞乃至倒退。中国建筑工程、青岛港、中国兵器工业、国家开发投资、中国铝业等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只有将企业、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结成利益协调一致的命运共同体,企业改革发展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

过去30年,中国企业在学习、探索中成长、进步,成绩值得自豪,经验弥足珍贵。毫无疑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企业的发展拥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竞争优势,但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更应该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全球化的视角看,我国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和严峻,深化企业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也更艰巨,比如,随着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使企业经营告别了低成本时代。最近,一些主要依赖出口或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加工企业,由于受一些国家经济下滑的影响,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这些现象从反面警示我们,以规模数量为主、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路径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

党的十七大对今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和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中国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根据当代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所谓企业现代化,主要包括企业理念现代化、企业制度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企业技术装备现代化四个方面。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理念和价值观方面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人类文明进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就是要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创新完善有利于保障企业科学发展的框架体系和长效机制;就是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就是要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特别是要在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推动企业现代化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继续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同志曾经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过去的30年,中国企业的进步首先得益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今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当前,有的企业认为,解放思想是上层建筑、宏观层面的事情,与企业无关或关系不大,缺乏转变观念、积极进取的自觉性;有的企业片面地理解“发展是硬道理”,重视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而忽视发展的科学性;还有一些企业自满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把以往的经验模式化、固定化,造成了新的思想僵化。

在我国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中,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首先就是要注重理念的现代化,在思维变革中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继续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当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遇到矛盾时,宁可牺牲一点速度、一点效益、一点“政绩”,也要在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要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感,使企业尽快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发展转变为更多地依靠知识资本和技术进步发展,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努力建设和谐企业。

2.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体制机制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但是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在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还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政企难以分开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等途径,使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加强监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通过扩大董事会试点、推行外部董事和监事制度、推行市场化的高管人员聘任制度等途径,建立起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下的权力制衡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提高企业的科学决策水平;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使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真正与市场接轨。民营企业虽然根植于市场,但许多民营企业也面临由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艰巨任务,要改革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从产权多元化、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引进职业经理人、逐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及早进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轨道。

3.争做技术创新主体,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市场经济国家100多年来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这是因为企业最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能前瞻性地掌握市场发展所产生的潜在需求,使其研发活动的目标更具针对性,从而成为研发主体;企业最有能力主动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新技术应用主体;而新技术的运用给企业带来足够利润,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

目前,据对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调查,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68%,大中型企业也只占0.77%,还不能承担起自主创新主体的责任。因此,我国广大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牢固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企业自主创新之路。要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把自主创新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式中寻求自主创新的突破点,做出全面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将自主创新与节能减排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节能和减排技术的创新,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研究开发体系,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国际资源,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水平;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和运用,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实施标准战略。

4.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探索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

国际经验表明,富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相伴相随,在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成功企业。这些企业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企业成功之道。对这些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提升,进而创立“中国式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模式,不仅有利于更好指导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创新与突破,其研究成果也是我国管理界对世界管理理论的重大贡献。为此,中国企业联合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在财政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6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的基础进行研究,得到了企业界业的高度关心和支持,我们殷切期望广大企业进一步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经验,同时又重视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汲取营养,重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红色管理”经验,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形成独特的管理优势,为探索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提供更加鲜活的经验。

5.主动整合全球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目前,我国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根据**7世界企业50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的数据,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一位的中国石化的营业收入只相当于埃克森美孚的39.3%;零售业龙头百联集团的营业收入相当于沃尔玛的5.4%;饮料业龙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可口可乐的9.7%;家电业龙头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相当于西门子的12.8%。因此,主动整合全球资源,迅速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就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必须实现的一项战略任务。同时应当看到,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向全球公司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过去的跨国发展战略调整为全球发展战略,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吸纳整合配置资源,打造全球型的产业链和产业网络,形成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战略架构、文化理念和经营模式,特别是对“中国因素”的研究和应对已经成为他们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必须用全球的眼光审视自己,用全球的理念提升自己,用全球的资源打造自己,用全球的目标激励自己;要深入研究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建立全球经营生产网络,立足全球整合资源,使全球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充分为我所用;加快培养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企业管理者、律师、会计师等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大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全球化素养、本土化素养的全球化运营人才。

6.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企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广大企业家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从**4年开始,每年都举办“全国企业家活动日”,目的就在于倡导激发勇于创业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目的就在于呼唤全社会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纵观30年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在以往许多重要时刻,我国广大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展望未来,要深化企业改革,缔造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同样离不开企业家的创新开拓精神。在全新的竞争形势下,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不断获得竞争优势,重要的是企业家要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并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挑战性的企业战略。希望我国广大企业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投身于企业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敢于超越,敢于争先;要做好事,先做好人,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培养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和谦逊扎实的工作作风,做一名学习型企业家,提高对企业改革发展的领导管理能力。

篇4

[关键词]现代化;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成果的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成功地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他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邓小平用“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代替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使现代化的内涵更加科学、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更加明确。

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这种全面发展观表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种科学发展观倡导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社会转型,表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新飞跃。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曲折和艰难的过程,发展观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既是对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西方各种发展观念的一种历史性超越。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思想的创新

1、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新战略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果断而明确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实现了从单纯经济发展中心论到社会全面发展论,从发展主义中心论到现代性社会结构全面构建论;把握住了中国现代化现代性问题的脉络与逻辑,即从社会结构内部子系统的协调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从物的发展到人的发展;从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到现代性自身内在的矛盾;从国内的社会矛盾到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流动性的风险性问题的反思认识,层层深入,不断推广。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理论全面深刻总结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推进与全面创新,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基本理念的全面改变。这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提出了新的方向。

2、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

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世界、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根据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和矛盾不同,可以将众多不同的发展模式归并为“先发内源型”和“后发外源型“两大类型。前者是以英、美为代表的最先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走在现代化国家的前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切都自发地演进,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主要由民间基层的内在需要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由于它有时间上的保障,能充分获取廉价劳动力、各种自然资源和广阔的世界市场,通过殖民掠夺和征服统治,赢得了巨大的剩余价值和垄断利润,同时也把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与代价转嫁给了殖民地人民。因此,先发国家的整个发展进程表现出缓慢而领先、稳步而主动、渐进而协调的特征,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要素在自发成长的渐进过程中也能不断地、从容地得以整合。

而以德、俄、日等为代表的后发国家,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是在外来压力的挑战下向现代化目标奋进的。当他们启动现代化进程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已是既成的不平等的竞争格局,后发国家只能在这种十分不利的格局和规则中艰难发展。并且在后发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先发国家的模式做样板,先发国家就先入为主地成了后发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参照物。和先发国家不一样,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同家与政府的组织和推动,由政治强力介入到经济事务和社会发展中。这样,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容易表现出冒进、快速、赶超等特征。由于实践的仓促、战略的偏颇以及后发国家往往以经济增长为现代化唯一要义的特点,会使后发国家在社会、政治、文化各领域出现滞后与失调。

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源型”,它当然具有这一发展模式的普遍特征,如后发、赶超与政府主导等。但是,由于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模式又有自己的特点,如全面性、辩证性、开放性和发展性,这些特征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中国现代化的性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因此其社会发展就不仅包含着现代化的理想目标,而且还包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当代中国现代的发展动力不仅仅是外部作用的结果,而且越来越转向内部的创新与改革,不但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还出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华西模式等。新的发展观念的提出与传播,通过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这一“中介”,作用于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使其减少偏差,更趋合理。

3、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现代化的最高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动力和目标,按人的发展要求评价社会变革,把人的发展提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这是实现整体现代化指导思想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归根结底,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顺利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篇5

[关 键 词] 项目管理;科技革命;科学发展观

一、引言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失事,罪魁祸首是由于一块很小的耐热材料受到了外部物体的撞击而脱落,导致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耐不住与大气层的摩擦所产生的高热而空中解体。构成航天飞机的全部零件约有260万个,而每一个零件出现瑕疵或纰漏都可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这个惨剧又一次证明了系统理论的一个结论:随着现代人造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想保证系统运转的高质高效、准确无误则变得越来越困难。现实生活中,社会经济系统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人造大系统,其中又包括大大小小的许多子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出现障碍。如何组织、管理这些复杂系统的有效运行且能不断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而项目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比如项目管理注重整体管理,实际上这是哲学思想的整体宇宙观、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项目管理理论与系统论、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使得项目管理理论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交叉学科。

二、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项目管理(MBP,Management By Project)最初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二战前夕Gantt图被用于计划和控制军事工程与建设项目,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50年代项目管理理论进入了推广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理论进入了成熟与完善阶段,各类项目日益复杂、建设规模日趋庞大,项目外部环境变化频繁。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1.古代项目管理思想的应用。古代项目管理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金字塔、欧洲古教堂以及一些古运河、大桥、城堡等的建设之中。比如我国古代有一个“丁谓施工”的故事,就蕴含着项目管理的思想与方法。

据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起火,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于是,宋真宗派当时的晋国公丁谓主持修复这些工程。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三大问题: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运来大量新土。无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运输问题。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丁谓认真研究了该工程之后,制定了这样的施工方案。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解决了新土问题。其次,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大沟重新变为平地。归纳起来,“丁谓施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挖沟(取土)引水入沟(水道运输)填沟(处理垃圾)。按照这个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丁谓施工”的确是一套非常科学的施工方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项目管理原则与方法。

2.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对于现代项目管理的出现,比较有说服力的事件主要有:(1)1917年,亨利·甘特(Gantt)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使项目经理按日历制作任务图表,用于日常工作安排;(2)40年代,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3)1957年,杜邦公司将关键路径法(CPM)应用于设备维修,使维修停工时间由125小时锐减为7小时;(4)1958年,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将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将设计完成时间缩短了两年;(5)60年代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采用了网络计划技术使此耗资300亿美元、2万家企业参加、40万人参与、700万个零部件的项目顺利完成。

3.项目管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在国外,项目管理软件已拥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在美国,DEO(能源部)、DOT(交通部)等政府部门,在项目建设时不但自己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并规定参与方也得用项目管理软件对项目进行管理。摩托罗拉是世界著名的通信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在20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一个旨在改善其项目管理能力的计划。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ABB工程公司在90多个国家运营,要求公司的大部分工作实行良好的项目管理。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政府机构,其投资项目都要求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就投资建设了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到2002年在各种项目上的投资以万亿计,其中大型项目投资达到2000个,几乎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教、国防等所有重要领域,诸如银行贷款项目,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房地产、农业发展、工业企业技改、环保、扶贫、科研教育、文化体育、体制改革等项目。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活动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涉外经济项目的比例也将越来越高,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项目管理采用国际通用方式,这就使得我们对项目管理的需求更为迫切。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大中型项目的数量、投资额度、资金来源和货币种类的多元化以及管理上的复杂性都大大超过以前,现代化、国际化的项目建设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现在我国已经开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理制度、政府审批制度等等,都是国家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暗箱操作、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具体措施。当前,传统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都开始把项目管理模式作为解决组织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方法。

项目管理是一种适用于任何责任重大、关系复杂、时间紧迫、资源有限的一次任务的管理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类任务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并推动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把目光投向项目管理。美国学者David Cleland认为:在应付全球化的市场变动中,项目管理和战略管理将起到关键性作用,美国著名杂志《Fortune》预测项目经理将成为21世纪年轻人首选的职业。由此看来,项目管理正成为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这个世界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方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具体来说,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进而导致组织结构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优化。因此,它即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同时也是生产力运行方式的革命。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具体应用。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作用,价值观是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它是建立在一定价值评价基础上的价值信念。科技价值观是对科技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根本观点,是对科技功能作用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科学技术同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观是对科技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根本观点,是对科技功能作用的概括和总结,是科技同人类社会价值关系的反映。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与其他形式的生产力相比,它具有一般性、馈赠性、条件性三个特点。一般性是指科学具有一般生产力的非物质特性,即精神性和意识性;馈赠性是指科学只要偿还了它所耗费的代价,便会像自然生产力一样一劳永逸的向社会馈赠;条件性是指科学巨大的馈赠性是有条件性的,那就是科学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经济费用。而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观点还认为:科学理论物化为产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否则科学的社会生产力的特性就难以发挥出来。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2.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一个发展的主题,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地位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强调了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与利益主体的统一;强调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社会有机体的统一;强调可持续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达到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的统一;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了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发明到实际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一代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突破极有可能引发某些产业的革命性变革,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客户化、小批量、多品种、快速交货的不断增加的要求,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和应用,都加剧了市场的快速变化。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和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降低经营风险及满足个性化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各种改革措施,而这些仅用常规的运行管理是难以应付的,必须组成专门的项目班子,采用现代的企业项目管理方法,实现项目管理的现代化。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我们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所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而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先进方式,则是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与必由之路。概而言之,当前我们要想实现发展观的根本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替代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把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应用到科学发展观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载《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2.朱 瑛:“论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2005年第6期。

3.鄢显俊:“论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载《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5期。

4.陈立文:《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5.石书玲:“科技革命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演进”,载《科学学研究》2005年增刊第1期。

6.李醒民、胡新和、刘大椿、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篇6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国有企业发展和立足的根本。在过去,基层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鼓励企业职工积极工作,促进企业团结进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和传统因素,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股份制企业等相比,国有企业存在组织机构臃肿,人事管理不合理,干部选拔不够公开透明,党建的骨干力量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取向逐渐多元化,对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且许多国企在党建过程中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许多职工在学习过程中以各种理由逃避,学习没有自觉性和积极性。尤其是许多国企无法正确处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之间的关系,而管理部门与基层党组织之间存在严重的分离状况,使企业管理比较混乱,权责不分。所以,针对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改革的态势,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确立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建立权责对等的价值观念,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是国企发展的基础。

二、基于科学发展的现代企业党政建设的方法

(一)继承优良传统,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市场经济新浪潮的冲击下,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党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逐渐淡化。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将党建工作放到现代企业建设的重要位置,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企业文化,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行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工作,为改革稳定大局的建立提供保证,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土壤和养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保持党内优良传统,深入基层,搞好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立足思想教育,畅通企业的民主管理通道

国有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经济发展,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所以,在开展党建工作时,畅通的民主管理通道是工作的先决条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避免出现发展就是单纯搞活经济的错误,避免出现脱离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营,单纯把精力耗费在党建工作上的错误。企业搞党建工作要针对企业每月、每季度、每年的生产任务进行,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尽量提升员工的民主参与与决策权利,保证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基层党组织要多了解民意,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了解职工的诉求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把企业的改革、生产、运行的大事交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

(三)改进学习方法,推动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国有企业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常常有学习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倾向,加之企业内整体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使党内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化。所以,要组织职工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通过现代传媒手段的应用,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展学习的方式,多了解职工学习的动态,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小结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管理创新;现代邮政

中图分类号:F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95-01

一、强化现代邮政管理创新

现代邮政业发展需要管理战略,加强企业管理和战略规划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现代邮政管理水平是企业战略的重要问题。邮政要发展必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邮政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立足高起点科学管理,积极探索以效益为中心的降本增效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水平、扩大竞争优势,由渐进式发展到跨越式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强发展后劲的着力点,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特别要强化企业管理战略,引导企业制定和实施市场竞争战略。

随着市场开放和现代物流业的崛起,邮递业的整个竞争格局已经发生急剧变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两个基础因素,且制度重于技术。制度创新在现代邮政服务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中国邮政要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基点,突出战略重点,展开全方位的制度创新,增强制度供给能力,以赢得新的体制与制度优势,降低企业制度成本,在发展的总体战略上重点解决制度制约发展的矛盾,充分利用制度创新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邮政服务的广泛性,网络设施的普遍性是邮政服务与发展的比较优势,同时规模投入、规模产出,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更需要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邮政这样一个网络型企业的管理体制,既要有高度的全网整体协同性,以保障网络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序进行,同时又要解决好集权与分权问题,赋予省级邮政企业较大的管理权责。

二、培育国有邮政企业文化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文化是生产力,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国邮政正经受市场竞争和电信产品替代的双重压力,同时凸显自身经营粗放和盈利模式单一的缺陷,只有建设先进和谐的企业文化,承担起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才能实现科学和谐全面永续发展。一是特别注意学习和吸收其他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外发达国家邮政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激活机制、增强能力,做强快递物流、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等市场竞争激烈的邮政服务业务,做好函件普遍服务、党报党刊发行、机要通信等特殊服务业务。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中国邮政服务企业形象宣传,将树立邮政品牌形象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完美的统一起来,提供诚实守信、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经济便捷的邮政服务,是中国邮政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

从邮政发展战略的高度,实现现代邮政服务功能战略性提升,业务结构战略性调整,企业结构战略性转型,在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阶段做出中国邮政的新贡献。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力带动生产力,从而提升竞争力,必须建立中国邮政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解放和发展邮政生产力,企业和员工、客户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围绕和谐科学发展观,营造文化氛围,建设和谐现代邮政企业,实现邮政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企业,必须注重企业先进文化建设,用企业先进文化打造现代邮政服务品牌,这是企业经久不衰的秘笈,更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力量所在。

三、创建和谐邮政企业

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现代音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我国目前的发展的中心任务,在科学的发展观之下,构建我国企业文化体系,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政水平,能保障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而不偏离正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像是北极星,在人们迷失在夜的苍茫中,总能指引着人们找到正确方向,坚定地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和伟大事业迈进。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其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其不断进步的动力。

一、音乐之于企业文化

音乐最早起源于劳动生产中,普列汉诺夫说: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歌唱。可见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有了音乐,其实人类有了语言,可以相互交流,在劳作的同时音乐就已经产生了,它是在劳动中被广泛传播,从而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增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可以这样说音乐对社会生产起到广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古人曾说,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曦Ⅱ义之;曦口义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觉手舞足蹈之。可见音乐从开始就已经不是单纯表现文化形式了。音乐其实是人类语言的延展,是把语言艺术化,立体化,抽象化,以声音来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美妙的音乐来传达和激发更多人感情的共鸣,这和企业文化的理念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在英语是Corporate Culture它是一个组织,包括了企业的价值观、信念、符号等组成的特有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发展,反映企业价值的一种被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而用音乐的形式把企业文化展示给大众,使大众通俗易懂,为企业更好的推广产品,树立品牌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企业文化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很多,例如,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开展的各类文娱活动以及教育宣传工作等。这些都是企业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也是展示企业人际关系和作风的重要内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从人这一主体出发来考虑,并遵循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企业经营方式,以对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严肃性进行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是最为核心的,其是现代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而音乐中正好富含了这种人性思想,因此,现代企业应注重音乐在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作用

第一,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精神支撑作用[1]。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现代音乐能对员工起到精神上的感召作用,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等,音乐以其感性的思想,来对人们产生一种精神推动力并对其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具体体现在:(1)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现代音乐能够以其感召作用,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并强化企业的领导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员工更清楚企业文化内涵以及工作核心,并充满激情迎接挑战,因此,现代音乐能够从心态上让员工接受企业改革以及再造文化过程中的创新活动,有利于最大程度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2)现代音乐对于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作用明显。在企业文化中,价值观是基石,其能够为所有员工提供一种日常行为规范,并构建其一种共同的理念,企业能否跟随时代的潮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价值观,对于企业管理的成效产生很大影响。而音乐教育能够对企业价值观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企业价值观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是属于企业的稳定的文化沉淀以及心理定势,采用现代音乐能对员工的信念进行调整,使其形成对事物是非的正确判断,并约束规范其行为,从而对企业文化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现代音乐不仅为员工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益观,也为其带来了安全感,为员工提供一种价值上的取向,因此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3)现代音乐对于工作绩效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现代音乐,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中优秀人才潜力,并树立其一种榜样和典范,在企业中发挥标杆的效应,营造一种更具有创造性的企业氛围。可以通过音乐,来建立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网络体系,以更好传播其价值观。

第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维护企业形象的作用。在企业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企业品牌建设以及维护,甚至企业营销工作中,优美音乐都发挥着积极的效应,企业可以以音乐的形式,来树立起一种全新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文化理念进行传播,从而不断将企业品牌向消费者推广,拉近其距离,让消费者原意接受,并成为忠实的客户。在06年广东所举办的第5届的企业文化艺术节中[2],在歌唱比赛的环节中,很多企业都通过音乐,展示了自身的风采和形象,从而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而确立了音乐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和潜力,另外,也为企业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经济效益作用。音乐在产生的最初,其主要是一种具有一定节奏的调子,是为古代人们在劳作过程中进行统一信息传递的途径,对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其劳动的效率。而目前,现代企业在文化建设中,通过现代音乐,来促进员工的交流,提高企业核心凝聚力,对于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也产生了重大作用,而这就为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长足的提高。有的企业采用歌曲,作为自身形象的推广方式,并将其配上企业文化氛围,拍摄成影视作品,在网络或者电视上流传,也为企业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

第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员工归属感的作用。音乐是情感的良好载体,从其艺术的形式上来看,音乐的表现力是非常强的,跟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较。音乐具有抒发感情、撞击情感的特点,也有利于促进情感的交流、宣泄以及审美,从特定的意义上进行分析,音乐是一门艺术,其中灌注了丰富的情感,在这种情感体验中,企业员工心中的火花很容易被点燃,从而能够进入到音乐意境当中,尽情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这对于企业中员工工作激情的培养以及对企业归属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员工热爱企业的情感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从而坚定其为企业奉献的信念和精神。

第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和谐企业文化作用。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音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和谐文化在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从、家长专制式向和谐参与型企业文化的转变,而音乐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其能够培养员工对企业的一种忠诚态度,并和企业同甘共苦,建立起守信忠诚的职业道德,在现代音乐中,强调人积极主动性以及协作能力的发挥,因此,通过音乐,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不断健全。

第六,现代音乐能促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从而为企业文化创造提供独特作用。第一,欣赏音乐能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情。企业员工通过欣赏音乐,不仅理解了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而且还获得了有关表现内容的音乐手段的知识,并了解这些表现手段与作品的关系,从而受到作品艺术形象的感染,使思想受到教育[3]。如欣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就会丰富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会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进一步转移到对企业的热爱上来。另外,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扩大企业员工的音乐眼界,认识大量的音乐作品,有助于发展企业员工的音乐想象力和记忆力。此外通过音乐欣赏,还能使员工对历史、文学、戏剧、社会生活、各地人民的风俗等等有所了解。员工在音乐环境中,思想受到熏陶,有利于其道德素质以及工作素质的全面提升。

第七,现代音乐能够为员工行为提供导向作用,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更大的潜能。在音乐的影响下,企业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主观性,利用对音乐的想象能力,将其转移到工作中来,从而发挥创造性作用。员工通过对特定的歌曲中所含有的审美因素进行赏析,从而根据自身的理解,来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价值,因此,企业采用激励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时,对员工所产生的影响更大,能够引导其行为不断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潜能。

四、新时代下音乐的双重涵义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情感的艺术,无论是唱,奏还是听都体现人们的千丝万缕的情感。音乐表达了人们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一个载体,通过音乐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音乐不是简单的把声音组合起来,它承载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感受,对其内涵的表达,演奏技巧和理解力都是重要组成条件。现在对音乐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音乐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作品了。我们把月光更多地投向音乐的表现形式,注重它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商业价值。这样就出现了音乐为企业文化服务,音乐作为企业文化战略的表达传播手法,不仅塑造企业形象还为推广企业文化作出贡献。这样就出现不少企业有自己的企业之歌如百粮液《仙林青梅》,广州汽车《中国创造》,格力空凋《冷暖自知》等等都反映了企业目标、追求、精神、作风等的歌曲。优秀的音乐在企业里,具有很强的激励效果,能够激发员工的上进心。

五、结束语

本文对科学发展观之下的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代音乐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对现代音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现代音乐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精神、员工行为、企业和谐、企业形象、员工素质提高以及对企业归属感上,从这些层面上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为企业在新时期下带来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

[2]金世余.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4).

[3]黄钟武.论音乐教育中的公平问题——以鄂南地区部分中小学为例[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

篇9

景观地理学是诞生于德国与俄罗斯的一个地理学学派[1,2],可说是源远流长。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充分吸收了生态学、系统学与人类科学的重要思想,逐步推陈出新,至本世纪80年代,更是形成了以景观生态学为代表的新一代的景观科学。景观生态学将生态学中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与地理学中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有机融合,形成了以不同时空尺度下格局与过程、人类作用为主导的景观演化等概念为中心的理论框架,形成强调自然与人文因子相结合的景观规划与管理等实际应用领域。景观规划建筑学则体现了景观学与工程科学的交叉,它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营建能充分展示景观多重价值的人居环境[3~5]。本文系统论述了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从科研认识论的角度对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做了重点介绍。

1 景观地理学的源流

本世纪初景观地理学在德国的兴起,标志着用发生学的观点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划分地表类型并研究其发展演变的近代地理学的诞生。景观一词源于德语Landschaft,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6]。施吕特尔(O.Schluter1872-1952)是德国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外貌角度来理解景观,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帕萨格(S.Passarge)创造了景观地理学一词,于1913年建立了一套地理学性质的景观学体系,强调对分类要素的描述和解释。他在小区域的详细考察方面及在全球范围内对景观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代表作有:《景观学基础》和《比较景观学》,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空间景观等概念,力求完善景观形态与分类的解释。由于中欧地区有限的生态地理空间和较长的开发历史,使得景观外貌呈现出高度的人文化,同时由于德国地理学研究有着很深的地质地貌学渊源,因而德国的景观地理学以重视人文景观及具有强烈的地理、地貌学色彩为其特色,制图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7~9]。1939年特罗尔(G.Troll)在利用航空像片判读进行东非土地利用研究时,提出了“将地理学的区域空间分析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新方向,这一思想对欧美各国的景观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的景观地理学深受德国的影响,索尔(C.O.Sauer)也是从地貌入手转入文化地理研究,他于20年代中期发表的著作“景观形态学“,把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元,认为景观是由自然与文化要素两部分叠加而成。以他为代表的伯克利(Berkeley)学派研究了大量景观变迁的实例,揭示了人在改变地球面貌中的作用,促进了景观学派的发展。

按照A.F.伊萨钦科的观点(1959),景观学说与自然地理分异理论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构成了俄国与苏联景观地理学的三大理论成就[2]。与德国和美国的地理学家不一样,原苏联的地理学家多偏重于自然景观的研究,认为自然景观即自然综合体是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景观的类型方向和区域方向并存。这当然是与原苏联的国土辽阔、开发程度较低有关。贝尔格(L.S.Berg)发表了“苏联景观地带“提出了关于自然区以下尺度土地单元的等级与类型划分的景观学说,主要依据植物群落和地形单元的组合。1942年苏卡切夫(V.N.Sukachev)提出了与生态系统相近似的生物地理群落概念,并将其作为景观的最小单元,重点研究群落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60年代,苏联开始了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定位实验研究,着重于水热平衡、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监测和实验,波雷诺夫(B.B.Poleinov)建立了景观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卡列斯尼克(S.V.Kalesnik)提出景观学定义和景观分类、类型和结构等概念。A.A.克劳克利斯的“实验景观学“和B.Б.索恰瓦的“地理学系统学说导论“作为其理论总结,反映了苏联地理景观研究的实验思想、系统思想和生态学方向的新趋势[2]。

德国和苏联在景观地理学方面的理论成就,特别是关于自然区划和土地单元的等级、类型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激发了欧美各国广泛的应用研究,包括景观及其以下尺度的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和区划规划、景观制图、景观设计和综合管理。其中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的工作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特别是引进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广泛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为景观学的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概言之,1950年以前的景观学主要是地理学性质,植被、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只是作为自然综合体中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其后的景观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应用与发展,生态系统概念的影响日渐深入,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景观结构的中心,研究从分析走向预测。80年代以来,景观学再次成为地理科学中的瞩目问题,在景观的形态与发生、景观的稳定与演化、景观的分析与综合、景观与环境、景观的价值与应用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若干新的分支,如景观生态学、景观地球化学、人文景观学等。

2 景观地理学的推陈出新

景观学本来是从综合自然地理学中脱胎而来,在苏联经多方面发展,景观地理学形成了第一个高峰,但是后来一些学者的经院式研究使其逐步进入了死胡同。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起,为景观学带来了新的理论突破,加之在广泛应用中的技术发展,形成了景观学的第二个高峰。目前新一代的景观科学可以景观生态学为代表,在理论层面上包括原有的景观地理学和景观地球化学等,在应用层面上包括景观建筑规划学,景观生态建设(建设地理学与建设生态学)等和众多的交叉分支学科。除了研究范围的扩大与原有研究内容的深化,景观科学的推陈出新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一代景观科学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和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发展到从过程与类型(或区域)两方面对自然-人文综合体进行有强烈应用色彩的研究。除空间结构与地域分异以外,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也成为研究的重心[10]。

2)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人地关系中地域关系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而以可持续空间格局的研究为热点。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对人地关系的调整和构建可称之为景观生态建设,这应成为建设地理学的研究重点[11]。

3)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景观科学,并形成了若干新的学科框架体系。如理论地理学与宏观生态学的交叉形成了景观生态学;而在应用层面上,可以说建设地理学与生态工程学的交叉形成了景观生态建设这一新的研究范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的新会章中对于景观生态学作出了如下的新定义(IALE mission statement, 1998):“景观生态学是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它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与系列,无疑它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可见景观研究还涉及自然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如景观生态美学、生态经济学与环境伦理学等。

关于景观生态建设可定义为一定区域、跨生态系统、适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措施,以景观单元的空间结构调整或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改善受胁迫或受损失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景观系统的总体(生物)生产力。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组合原有景观组分或引入新的成分;控制人类活动的方式与程度,补偿与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按生态学规律进行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生产活动;建设与自然系统和谐协调、适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景观模式等[11]。   3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贡献

景观生态学在当代景观科学中的“一枝独秀“,是因为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进步,为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尺度-等级系统“新模式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12]。从科研认识论的角度对于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和一般原理可作如下归纳[13]:

3.1 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要素的异质性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elements)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是具有明确边界、可辨识的地理实体。一个健康的景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只有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景观系统同其它非线性系统一样,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自相似性、随机性和有序性等特征。异质性本是系统或系统属性的变异程度,而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成为景观生态学别具特色的显著特征,它包括空间组成、空间构型和空间相关等内容。异质性同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密切关系,景观异质性程度高有利于物种共生而不利于稀有内部种的生存。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可运用负熵和信息论方法进行测度。景观异质性也可理解为景观要素分布的不确定性,其出现频率通常可用正态分布曲线描述[10]。

3.2 景观研究的尺度性

尺度是研究客体或过程的空间维和时间维,可用分辨率与范围来描述,它标志着对所研究对象细节了解的水平。在景观学研究中,空间尺度是指所研究景观单元的面积大小或最小信息单元的空间分辨率水平,而时间尺度是其动态变化的时间间隔。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基本上对应于中尺度范围,即从几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从几年到几百年[14]。

格局与过程的时空尺度化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尺度分析和尺度效应受到格外重视和发展[15]。尺度分析一般是将小尺度上的斑块格局经过重新组合而在较大尺度上形成空间格局的过程,与之相伴的是斑块形状趋向规则化以及景观类型的减少。尺度效应表现为:最小斑块面积和随尺度增大而增大,其类型则有所转换,景观多样性减小。通过建立景观模型和应用GIS技术,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佳尺度,并对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转换。由于景观尺度上进行控制性实验代价高昂,因此尺度的转换技术愈显重要。尺度外推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的限制,至今仍是一难点。

时空尺度的对应性、协调性和规律性是一重要特征,通常研究地区越大、相关的时间尺度越长,生态平衡即自然界在动荡中表现出的与尺度有关的协调性。生态系统在小尺度上常表现出非平衡特征,而大尺度上仍可体现出与平衡模型相似的结果,景观系统常常可以克服其中局部生物反馈的不稳定性。

尺度性与持续性有着重要联系,细尺度生态过程可能会导致个别生态系统出现激烈波动,而粗尺度的自然调节过程可提供较大的稳定性。在较高尺度上,作为非线性耗散系统演化中一种普遍现象的混沌可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的持续性而避免碎裂种群(Metapopulation)灭绝。大尺度空间过程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生境破碎化、引入种的散布、区域性气候波动和流域水文变化等。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对比性强、粗粒格局的基本结构单元。景观和区域都在“人类尺度“上即在人类可辨识的尺度上来分析景观结构,把生态功能置于人类可感受的范围内进行表述,这尤其有利于了解景观建设和管理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人类世代即几十年的尺度是景观生态学关注的焦点。

3.3 景观结构的镶嵌性(Mosaic)

景观空间异质性通常表现为梯度与镶嵌,后者的特征是对象被聚集形成清楚的边界,连续空间发生中断和突变。土地镶嵌性是景观的基本特征之一,forman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即是对此的一种理论表述[16]。

景观斑块是地理、气候和生物、人文因子影响所成的空间集合体,具有特定的结构形态,表现为物质、能量或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单位。斑块的大小、形状不同,有规则、不规则之分;廊道曲直、宽度不同,连接度也有高有低;而基质更显多样,从连续到孔隙状,从聚集态到分散态,构成了镶嵌变化、丰富多采的景观格局。空间格局是景观功能流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景观形态结构又是昨天的流所产生。结构和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反馈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命题。

景观镶嵌的测定包括多样性、边缘、中心斑块和斑块总体格局测定等方面,包括多样度、优势度、相对均匀度、边缘数、分维数、斑块隔离度、易达性、斑块分散度、蔓延度等指标。此外,网络理论、中心位置理论、渗流理论(随机空间模型)等也被用于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

3.4 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受景观格局的影响,这些流分别表现为聚集与扩散,以水平流为主,它需要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对景观的覆盖与控制。物质运动过程同时总是伴随着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斑块间的物质流可视为在不同能级上的有序运动,斑块的能级特征由其空间位置、物质的组成、生物因素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所决定。

景观空间要素间物种的扩散与聚集,矿质养分的再分配速率通常与干扰强度成正比,穿越边缘的能量与生物流随异质性的增大而增强。无任何干扰时,景观水平结构趋势于均质化,而垂直结构的分异更加明显。

生态流的传输机制有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其驱动力可分为扩散、传输和运动,后二者是景观尺度上的主要作用力。扩散形成最少的聚集格局,传输居中,而运动可在景观中形成最明显的聚集格局。

景观的边缘效应对生态流有重要影响,它可起到半透膜的作用,对通过的生态流进行过滤。此外,在相邻景观要素处于不同发育期时,可随时间转换而分别起到源和汇的作用。

3.5 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

景观变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类活动影响两个方面。由于当今世界上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性与深刻性,对于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类景观而言,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无疑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对变化方向和速率的调控可实现景观的定向演变和可持续发展[17]。

景观稳定性取决于景观空间结构对于外部干扰的阻抗及恢复能力,其中景观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可称为景观生态系统承载力。其限制变化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如景观空间结构的拥挤程度、景观中主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环境质量以及人类身心健康的适应与感受性等。

景观系统的演化方式有正、负反馈两种。负反馈有利于系统的自适应和自组织,保持系统的稳定,是自然景观演化的主要方式;而不稳定则与正反馈相联系。从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的转化多为正反馈,如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和城市扩张等。耗散结构理论揭示,非平衡不可逆性是组织之源、有序之源,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景观系统的演化亦符合这一规律,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景观中原有的生态平衡,放大了干扰,改变了景观演化的方向并创造出新的生态平衡,重新实现景观的有序化。

3.6 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物生产力和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这些均已研究清楚。而景观美学价值却是一个范围广泛、内涵丰富,比较难以确定的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关于景观美学值量的量度可从人类行为过程模式和信息处理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对此有深刻影响。如中国的园林景观和欧洲相比特色较鲜明,它注重野趣生机、自然韵味,情景交融、意境含蓄,以小见大、时空变换,增加景观容量与环境氛围。

价值优化是管理和发展的基础,景观规划和设计应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应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open space),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 景观规划建筑学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景观规划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应用性学科,它是景观科学与建筑学的交叉,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交叉。这门学科在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F.L.Qlmsted于1863年就提出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并首先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和建造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思想,?quot;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使自然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将生态思想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美国许多大学开设“景观规划建筑“课程远早于景观生态学,但是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盛无疑为景观建筑与景观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阶段有3本有影响的书,即I.Mcharg 1969年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C.A.Smyser1982年出版的《自然的设计》(Nature“s Design)和H.Hough1984年出版的《城市形态与自然过程》(City from and Nature Process),他们在应用中丰富和发展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并将景观规划建筑学纳入到现代景观科学的范畴。

关于“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通常定义为集中活动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配置与构建,可分为小区(Site)、城市(Urban)和区域(Region)等不同尺度的景观设计和规划,包括土地发展规划、生态规划、景观设计和人文因素等不同侧重点。近来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渐成热点,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以及交通、通讯网络等。景观规划建筑学在人居环境研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属于一种人工创造的、以建筑物为基质的特殊人类文明景观,具有高密度(空间拥挤)、高流量(能流、物流、信息流大)的特点,景观建筑规划追求的目标是把自然引入城市和使建筑体现文化。这门应用学科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人类走向绿色文明的浪潮,同时也推动了景观科学的革新和发展。

5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篇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使农业突破资源约束瓶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农业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而且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解决好三农问题,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低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建设循环农业。所谓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循环农业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科工上,大力培育优质口粮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不仅有效控制了畜牧养殖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循环农业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的原则,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河南省鹤壁市结合自身实际,把着力点放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优势产品的加工上,大力培育优质口粮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不仅有效控制了畜牧养殖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近年来,广西容县把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纳入政府行为,统一领导。农业部门的技术干部走家串户,为农民传授先进技术,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并通过推广“猪一沼一果一灯一鱼”、“猪一沼一花一灯一鱼”、“猪一沼一淮山一灯一鱼”等模式,着力培育沙田柚、荔枝、兰花、养殖四大绿色农业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该县还分别在容州镇千秋村和红光村、容西乡祖立村、杨梅镇红石村、石头镇务底村等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有效促进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沙田柚、荔枝、龙眼、八角、玉桂、蚕桑、兰花、养猪、养鸡、养鱼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培育了一批生态富民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

(二)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

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化肥、农药和水等生产要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应树立生态、清洁和可循环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首先,通过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化和产品的无害化。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构建农业产业链,如“粮食种植一畜禽养殖一畜产品精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 “农作物秸秆一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其次,选好循环农业项目。项目是实现农业循环的载体。培育和完善农业循环产业链需要项目来带动。再次,加大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目前,许多农民对循环农业这一理念还不了解,参与并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还有待增强。因此,应大力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途径,教育和引导农民节地、节水、节电、节肥,实施清洁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涉及方方面面,政府应在其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业、环保、畜牧、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统计、考核、激励、监督等制度,促进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i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等,保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相关部门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提高落实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节能减排摆到重要位置,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层级、各单位,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严格绩效考核,确保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二)制定工作规划,完善相关政策。实施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进一步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建立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认证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制定和完善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快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

(三)加大支持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秸秆气化、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沃土工程、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重点项目。

(四)鼓励科研开发,推广先进技术。强化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引导和鼓励各方面科技力量努力攻克节能减排的关键性技术,重点在农业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打破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

(五)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农村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的科普宣传,加强对农民的节能减排技术培训,把节能减排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重要的战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