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性消费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性消费的措施

篇1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问题;改进措施;研究

一、医院档案管理中网络的问题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的体质改革也随之进行着,医院的管理模式和经营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受现在经济的负面的影响,医院的人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与期望相差甚大。医院以前的思想政治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现在的我们要建设新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所有医院的工作中占据着很大的地位。一个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是搞好医院建设的前提,保障着医院在稳定中循序渐进地发展。现在只有认清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其中的问题,才能避免一切不利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因素,从而建设处一个更好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责任之一是确保药品消费者获得高质量的措施,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措施方面,医院档案和社会实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它们都需要为药品消费者提供药品信息、用药咨询等基本措施;不同点在于实体会给予消费者面对面的讲解与措施,提高了消费者对药品的信任度。但是网络也有优点:

(1)网络可以提供全面、详细的药品购物入口,轻松实现快捷购买。

(2)还可以通过不同药品分类进行导航,用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找到你需要的药品。

(3)互联网也提供了医院档案所需的各种工具与网站,满足不同人群的药品购买需求。

(4)网络的公正性很强 (大站、专站、小站)排列顺序分明,还有公平公正的医院档案TOP排行榜。

(5)国家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大,只要是拥有国家认证的网络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6)对于卖家来说网络的物品种类齐全,不需要很大的实体面积,只要小面积的实体或者仓储库房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

二、医院档案管理中网络的改进措施

医院档案的措施与普通的措施标准不同,普通的可以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交谈还能够实际的观察顾客的病情,并可根据顾客的病情进行相应量的调试。而网络的非面对面性使消费者对的信任度有所影响,所以网络应对此项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应用实际的实拍照片介绍药品的功效,介绍药品的组成,为设计专业的网络营销平台(如专业的微博、微信平台)等等形式增加消费者对网店的信誉度,并将实体店面的信息及内容向消费者宣传,让消费者买的踏实。

由于网络不能使用医保卡,以及网络宣传的资质证明存在可欺骗性及不完整性,导致许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网络购买欲望受限。

应对已经消费了的顾客要进行有效的售后回访,在消费者确认收货的同时对消费者进行回访,试问对药品的满意程度,在一段时间后对消费者提供使用回访,给消费者最满意的措施,让消费者成为网店的永久性顾客,同时使消费者带动周边的潜在消费者相信网络的可靠性。而且,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医院档案客服均采用QQ联系的方式设置客服体系,亦有部分医院档案建立了网页对话模式,但是消费者和药师无法面对面沟通的问题就导致很多的消费者对于急需的问题无法解决,卖家可以设置关键字的自动回复设置,只要消费者输入相应的关键字就能得到相应病况的治疗药品,而且对该情况的也有相对应的健康小常识介绍,这样就部分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可以设置“如果有消费者浏览网页,客服人员就能与其主动联系”这样的措施系统,即是消费者首先与客服人员联系,这样就能大大的增加消费者的数量,而客服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消费者,这也就使医院档案提供措施有所欠缺。

现代网络上的群体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网店应该根据消费者的年龄状况进行药品的上架销售,例如:在网络上销售年轻人信任度高的药品品牌,对网页的设计偏向于年轻、有个性、有活力的网页版面,设计简单的购物环节,将繁琐的购物环节都省略,设计简单、快捷的购物渠道。并且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简单的消费促销,但要严格保证不减退消费者对于的信任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需要从个性的专业措施,网店的个性设计,网店的完善措施等方面对消费者进行专业的满意的措施,从而大幅度的提高网站的信誉度,使消费者成为网店免费的宣传者。

参考文献

[1]邹海峰,张常强.谈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2:373-374.

[2]李雷.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3,12:247.

[3]刘茵.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3,21:171.

篇2

关键词:假冒伪劣商品;原因;措施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0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横行现象由来已久。从假冒伪劣烟酒、食品、服装、日用品,到家用电器、机械产品、农用物资,医药等无所不及。假冒伪劣商品造成消费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方面的损害日益严重。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的市场失灵,同时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

一、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原因简析

⒈造假成本低收益高。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人是理性的、自利的,人们都会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假冒伪劣商品往往成本低、利润空间大,常常高出正常商品利润好几倍。因此,它必然会吸引逐利的制假售假者冒险入内。正如马克思指出那样有百分二百的利润就有人敢冒绞刑风险。

⒉违法成本低。虽然法律上对制假售假者有着严厉的制裁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制假售假者并没有普遍受到应得惩罚。由于受罚的损失往往远远小于其所得,制假售假者必然会胆大妄为,潜在制假售假者也会受到鼓励,纷纷人行。

⒊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广大消费者对于危害人身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肯定是恨之入骨,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事也大都乐于为之。但是,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其维权成本往往太高,以致大多数消费者只好望而却步、以自认倒霉了事。

⒋商品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面对纷繁复杂的商品,广大消费者显然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难辨真伪难识假货。当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时,一般很难做到理性拒绝,往往怀抱从众心理对待假冒伪劣商品。

⒌政府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监管职能不到位是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对假冒伪劣产品熟视无睹,对制假售假者听之任之。

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措施扫描

面对日益泛滥的假冒伪劣产品和制假售假者,面对日益觉醒的广大消费者的呼声,各级政府对危害人民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从没有停止过,甚至打击力度在逐步加大。

目前,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思路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主要思路是强调从源头上治理,打击重点是制假者。⒉强调采取法律措施和行政措施相结合。⒊鼓励消费者维权、维护消费者权益。⒋呼吁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促使生产者和销售者遵纪守法。⒌政府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⒍加强舆论监督。

应该说,近几年来全国各界打假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出台的打假措施越来越多、打假力度越来越大,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假冒伪劣产品还是屡禁不止,仍然泛滥成灾。对此,政府在反思,社会各界也在思考。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地方保护主义、政府没有确实履行职责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笔者不大赞同这种观点。诚然,没能制服目前仍肆虐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的这头假冒伪劣猛兽,政府当然负有责任。笔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我们的打假行动事倍功半的主要原因是打假思路有问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从源头上治理假冒伪劣产品、重点打击造假者,是目前普遍认为比较有效的治理思路。可恰恰就是这种思路导致打假成本太高而打假效果太差的尴尬局面。为什么说把打假的重点放在制假者方面的思路是错的呢?一是:制假者在暗处,打假者在明处,你要及时发现制假场所很难。笔者曾亲眼见过一个隐蔽在山林中的食品制假窝点,其制造工具简单、易于转移。对此,你不仅难以发现,而且一旦被你发现,它很容易及时转移或异地重抄旧业。二是:制假者往往事先采取比较周密的防范措施。据说,有一处假烟制造地,制假时全村总动员分兵把守严防打假人员入村。三是:最有激励因而最有能力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是售假者群体,可这个群体恰是假冒伪劣产品产业链中的获益者,所以打假者很难及时获得制假信息。四是:目前广大消费者参与打假的积极性不高,他们的维权成本太高。也就是说,目前在这种打假思路指导下的打假往往出现制假者和打假者(政府)在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正确思路和关键性对策

要遏制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局面,要有效打击制假售假者,必须调整打假思路,确立正确的打假思路并确实实施有效的关键性打假措施。把打假的重点由制假者转到售假者,在大副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的同时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提高消费者参与打假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必须确实不折不扣的落实打假措施(当然其他事实证明有效的措施也必不可少,但不在这里作详述)。

一是售假者很容易被发现;二是对付售假者的措施比较简单;三是抓住假冒伪劣商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与此思路相配套的打假关键措施有三条,务必得到确实落实。

1.大幅度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目前,中国大部分消费者对于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假冒商品没有反感,也乐于知假买假,这是客观事实,但广大消费者对于有害身心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是恨之入骨的。可是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后其维权积极性往往不高。为什么?只因为维权成本太高,维权太难。笔者曾亲身经历过电梯关人后投诉无门的尴尬。要大幅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其实不难。依笔者之见其要点有二。一是只要消费者保留合法证据,一旦判断其投诉理由成立,举证责任应是售假者。即‘售假者’必须举证证明其所售商品非假,否则应无条件受罚。二是消费者一旦投诉,其受理单位必须做到件件落实,件件有回音,件件让投诉者得到合理的满意的结果。最近,最高法指导性案例——知假买假(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仍可十倍索赔,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2.政府确实负起监管责任并确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造假者和售假者不敢制假售假。

3.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重奖举报者,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消费者参与打假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遵循正确的打假思路并确实采取与之配套的关键措施,相信打假的成效会大大提高。当然,打假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上述所提的关键措施外,以往出台的一系列打假措施也必须跟上,才能有效遏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趋势,彻底改变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限塑令;商家;消费者;商家利益;消费者利益

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时间,“限塑令”成为全国上下的热门话题,各有关方面也是对其利弊发表不同的观点。如今,自国务院推行“限塑令”开始至今已有6个月的时间了,此项措施产生的效果和引发的影响,也都初见端倪。回过头来看,从“限塑令”施行前的分析推测,到已实施一段时日的”实践过程”,此时我们似乎有必要再来关注一下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热门话题:环保购物――限塑令,与谁谋福利?

一、“限塑令”的颁布背景

这个曾经被誉为“最伟大的发明”――塑料袋,于20 世纪80年代开始首先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登陆”,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塑料袋的成本也愈加低廉,渐渐的已成为如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随之,国民也便告别了“菜篮时代”而进入了“便民世界”。然而,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时,很自然的我们就会更多的关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由此,保护环境和治理三废等词汇,也就成为大家越来越能耳熟能详的词汇了。白色垃圾一直是我们所要重点关注的环保问题之一。据欧盟商业机构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平均使用时间仅为20分钟,而要完全让塑料袋自然降解却需要数百年漫长时间。一次性塑料袋还会给城市带来很严重的安全问题,例如,会使下水道堵塞、牛羊误食身亡等。同时,清理一块100平方米绿地或树林中的塑料袋费用,大约需要50欧元。[1]

不得不承认一次性塑料袋在使用过程中的方便之处,然而任何东西都具有其双面性。曾经我们一直沉浸于它的优势之中,那么接下来我们便要解决他所存在的问题了。欧盟,一个人口只及我们三分之一的地区尚且存在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更何况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呢?据统计,深圳350多家大型商业网点,一年使用塑料袋17.5亿个,成都市每年消耗塑料袋超过10亿个。同时,塑料购物袋又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在自然状态下难以降解,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环保措施便成为势在必行的了。于是,“限塑令”政策在国内外环保的潮流下应运而生,同时这也体现了国家倡导推动绿色消费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二、“限塑令”引发的争议

自“限塑令”即将出台的消息传出时起,对有偿使用塑料袋的争议就不曾间断过。身为大学生,笔者更多的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之前不曾更多的从消费者一方考虑,而只是片面的认为这是一项极好的措施,白色垃圾终于可以在政府的强制下得到控制了。然而,几天前去逛街,发现一个装衣服的袋子居然要2元钱,这不得不让笔者对此项措施给予更深的思考。成本不超过五毛钱的塑料袋卖2块钱的价格,意味着超出300%的利润率,这是否比主营业务利润率还要更高我不知道。

有关环保条例起草专家表示有偿使用塑料袋,旨在让消费者逐步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以此来撼动人们滥用塑料袋的习惯。然而笔者却不禁要问在如此高的塑料袋利润率的驱使下,对商家的“绿色理念”会有什么样的导向作用呢?某企业副总经理表示:“目前各超市以免费形式提供塑料袋,其费用实际已计入商家的经营成本,表面上是免费的,其实塑料袋的成本摊到了每一件商品的价格上,最终还是由顾客买单。如果将塑料袋拿出来单独收费,就不再计入商家的经营成本,从而降低了经营成本最终也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上,这样顾客的钱能花在所需要的商品上,而不是把钱花在塑料袋上,这也是一种实惠,顾客并不吃亏。”[2]

然而,据了解,自“限塑令”推行以来并未见各超市、商场物品价格有所下降,更未出现塑料袋收费而体现在商品价格上的现象。按照上述经理所言,现在的情况岂不是我们消费者为塑料袋买了两次单?亦或是前段时间CPI一直上涨导致我们产生了视觉幻觉呢?

环保是全社会的责任,对其的支出成本也更接近于对公共产品的支出,既然环保产品更接近公共产品的领域,其成本理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那为什么仅让消费者为此项“环保产品”付费,而同时却让商家们从中另赚一笔呢?这也是争议中一直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吧!

三、“限塑令”与必要的相关配套措施

环保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据一项调查显示,在1786名被调查者中,73.9%的人知道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治理“白色污染”也普遍赞同。但对有偿使用塑料袋的争议却颇为激烈,这也就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此项措施存在的局限之处了。限塑令政策的推行已经过去六个月的时间,在主城区大商场以及各大超市中塑料袋的使用量明显减少,购物不方便的程度也没有之前预测的严重,毕竟我们还是可以再在需要的时候购买以解燃眉之急。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像笔者一样为高价塑料袋抱怨的消费者依然存在,数量也绝不在少数。

对于国家推行保护环境的政策来讲,和大多数国人一样,笔者也很支持的。但是从实施“限塑令”这项措施来看,我们确实应该更加关心一些配套措施的辅助作用。国家出台的收费政策如果想达到真正的效果,就一定要在具体的收费标准上体现出来,然而这种各商塑料袋价格不一难免让消费者对其根本目的产生质疑。

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这种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举措是应举国上下共同努力的,在推行此项举措时,我们是否能将消费者与商家福利均衡起来考虑呢?或可以通过一些配套措施对消费者的福利给予适当的弥补。比如说,真正将商品价格表现为减少塑料袋后的价格。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上海博库书城和新华书店等的措施是值得推广的,它们购置了大量的环保购物袋来对消费者实行押金租借的方法。这样在增加了消费者福利的同时,也给与了消费者更多的人文关怀。

限塑令的措施似乎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然而,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中间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两种关系,才能有效处理这些关系,从而我们才得以达成目标[3]。然而,在触及目标的过程中,强制性的法律措施不是唯一同时从亦不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如今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德治与法制相结合的模式,更加注重内部利益关系的均衡,使内部和谐化,即表现出更强系统整体与其所追求的主题协同[4]。这样推向目标的动力必然更一致,同时,我们仍然可以将伦理规范与强行措施结合推行,要知道伦理规范的准则作用,“互助互利,相互尊重”等伦理规范对组织的运作产生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我们为何不将“节约用袋”作为一种规范来大力宣传呢?

四、结论

保护生态环境,改变人们滥用塑料袋的习惯,仅用有形的经济手段去抑制消费不是根本办法,环保观念归根结底还是意识上的问题,而改变已存很久的原有习惯性问题,不是短时间内通过强制性措施就能改变的。

正如管理学中所强调的那样,管理既是对一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履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责任[5]。如今我们的目标就是拒绝白色污染,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是每个国人的使命,换句话说,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组织当中。既然我们的共同点都是达到一个有益于大家的目标,那么在过程中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多使用一些正强化的方法,去从心里上让消费者觉得满意,自愿的去接受呢?如果心里得以改观了,也就没有什么更难的事了。毕竟在这项措施中消费者的数量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应该为消费者多考虑一些,多一些配套措施,多一些角度思考问题,“限塑令”就会更完美。

参考文献

[1] 孙键.欧盟:治理白色污染要从拒绝塑料袋做起[N].经济日报,2007-06-14(第008版).

[2] 游婕.超市塑料袋收费顾客并不吃亏[N].中国消费者报,2005-06-27(第A01 版).

[3] 张中华.管理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7.

[4] 赵树进.自然的呼唤:基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管理认识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76.

[5] 席酉民、尚玉凡.和谐管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

[6] 申明、李钊.以人为本[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篇4

一、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各单位要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高度重视经济运行工作,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紧盯全年各项任务目标,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形势,及时分析研判,采取应对措施,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压舱石”作用,攻坚克难,推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明确责任分工,加快任务落实

各单位要根据文件要求,将扩大消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实行“台账式”管理,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措施,加强行业指导,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本单位承担的扩大消费各项目标任务。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十大专项行动工作落实,县2020年扩大消费十大专项行动推进一览表所列十大专项行动,排名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要牵头其他县直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专项行动分方案,于5月15日前反馈至县发改局。各乡(镇、园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扩大消费十大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在本地区落地落实,有关情况及时反馈县发改局。

三、强化监测调控,发挥政策合力

县发改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强化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整体工作合力。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以及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商业消费、体育消费、养老服务消费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加强对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及时研判发展动态,精准发现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创新性措施。各责任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务实推动,落地见效。

篇5

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建设部、有关专业部和各省颁布执行的各种概预算定额及相应的费用定额。现行概预算定额是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的原则编制的,费用定额是通过测算各类施工企业的各种支出来编制的,叙谈法定性的依据强制执行,这在计划经济下是合理的、可行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明显不合适。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最根本特点就是竞争,而现有的计价模式满足不了竞争的需要,更不能从根本上体现公平竞争。

建筑产品价格,主要是由工程实体消耗量、施工措施性消耗量及管理费、利润、税金等组成。工程实体消耗量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按照国家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所消耗的人工、机械、材料,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有大的出入。税金也是国家规定的,这些是比较“死”的部分。但施工过程中措施性消耗量及管理费、利润等却是施工企业各有各的不同。施工措施性消耗,如周围性材料的使用,机械设备的选择,施工组织的设计都因施工企业不同而异。管理费和利润则更是这样,管理方法、水平不同,所得到结果是不同的,这些都是“活”的因素。现行的定额,为了满足事先确定工程造价的需要,没有涉及组成工程造价的这些因素的“活”、“死”性质,完全固定化,违反了市场运行规律,不利于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使施工企业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现行预算定额另一个弊端是人工费价格和机械台班价格定的比较死,只能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调整。实际上这两项早已市场化,而且变化波动较大,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两项的实际支出都超出了定额所给的。现行的费用定额计划性也很突出,仍沿用“以支定收”的办法来划分费用项目,企业有什么开支,定额就列什么项目,内容繁多,费率过高,建设单位也有怨言。由此造成了施工企业惰性增加,不是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而是通过找主管部门要调整文件,或者抱怨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性调整文件不及时。现行的造价管理模式也跟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要求。现行建设工程计价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包括各种费用都是以主管部门的指令进行调整,工程招标、投标均以此为唯一依据,承建、发包双方共用一本定额制定标底价和投标报价,使招、投标成了预算人员业务水平的竞赛,而体现不了施工单位的整体综合实力。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优胜劣汰的目的。

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好处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国际通用的竞争性招标方式,它是由标底编制单位根据业主的委托,将拟建招标工程全部项目和内容按相关的计算规则计算出工程量,列在清单上叙谈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标单位逐项填报单价(含各种相关费、税),计算出意中人,叙谈投票报价,再通过评标竞争,最终确定合同价。它有以下特点:

1.满足了竞争的需要。招投标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招标者给出工程量清单,投标者去填单价(此单价是综合单价,包括了成本、利润和税金),填高了中不了标,填低了又要赔本,这时就体现出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生根,形成了企业整体实力的竞争。

2.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采用施工图预算来投标报价,由于设计图纸的缺陷,不同施工企业的人员理解不同,计算出的工程量也不同,报价就相差甚远,也容易产生纠纷。而工程量清单报价就为投标者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相同的工程量,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来填不同的报价也称企业定额,这完全符合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造价交换的原则。

3.有利于工程款的拨付和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中标后,业主要与中标施工企业签定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单报价基础上的中标价就成了合同价的基础,投标清单上的单位也就成了拨付工程款的依据。业主根据施工企业完成的工程量,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进度款的拨付额。工程竣工后,根据设计变更、工程量的增减等,业主也很容易确定工程的最终造价,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一个工程结算搞几个月甚至一两年。

4.有利于业主对投资的控制。采用现在的施工图预算形式,业主对因设计变更,工程量的增、减所造成工程造价变化不敏感,往往等竣工结算时才知道这些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有多大,但此时常常是为时已晚,出现失控。而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式则是一目了然,在要进行变更时,能马上知道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这样业主就能根据投资情况来决定是否变更或进行方案比较,以决定最恰当的处理方法。

三、施工企业定额的制订

施工企业定额应该是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专长、施工设备配备情况、材料来源渠道及管理水平等所规定的为完成工程实体所消耗的各种人工、机械、材料和其它费用的标准,它应该包括量、价两部分。施工企业定额是什么样的模式,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实际上也不需要有统一的模式,施工企业定额本身就必须有各施工企业的特点。

施工企业定额以前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日趋规范,特别是我国《招投标法》的颁布,施工企业定额的生根性就日益突出。(招投标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这里所指的成本,是要考虑社会的平均成本和企业个别成本,这是判定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必须以社会平均成本和企业个别成本来计算,而不能以单个投标商的成本来作为标准。社会平均成本,可以用预算定额来衡量,企业个别成本则只有用施工企业定额来衡量。

定额应该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也是施工企业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施工企业编制投标价的依据,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也是企业内部核算的依据。施工企业定额的建立,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施工技术,改进施工组织,降低工程成本,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施工企业定额的制订,应考虑以下几部分:

1.消耗量。它应包括实体消耗量和措施性消耗量两部分,实体消耗量就是构成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其中材料消耗量应包括施工时的材料损耗率,机械消耗量应考虑机械摊销率。措施性消耗量就是指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所采用的措施的消耗,应包括模板的选择、配置与周转,脚手架的合理使用与搭拆,各种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等措施性项目。

2.工种消耗价格。即人工单价、各种材料价格和机械价格。应建立详细的价格数据库,周转性材料同时建立市场购买价格数据库和市场租赁价格数据库;机械设备也需要建立市场购买价格数据库和市场租赁价格数据库。

篇6

关键词:职务消费;货币化;问题;对策

为了消除干部职务消费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些地方推行了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改革,即把国家公职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发生的职务消费费用,如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通讯工具等开支,均以货币形式定额包干到个人,由个人筹划使用。职务消费货币化,是以经济的办法取代供给制的办法,是将隐性支出变为显性收入,它是对传统职务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也是对职务消费者个人利益的调整。

一、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稳妥地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确实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消费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重要措施,但就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或正在进行的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实践看,由于认识不够统一、相应的措施不配套,加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削弱了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社会认同度,影响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推进。

1.职务消费货币化的补贴标准划分过于简单

有的地方在核定标准时,不顾及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差别,没有与单位性质、领导个人分工、实际工作量联系起来,仅按职级的高低确定补贴标准,搞“一刀切”,出现了消费项目有的标准过高,有的过低,脱离了实际情况的现象发生。

2.职务消费货币化的补贴对象界定相对单一

有的地方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适用对象仅限于领导(各单位班子成员),没有考虑一般干部,使一般干部执行公务时差旅费、通讯费等费用得不到保证,造成一般干部工作上出现不方便导致干部与干部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3.将“职务消费货币化”片面理解为工资化

从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发放的方式方法上,不少地方将职务消费补贴以现金形式随工资发放给个人,职务消费补贴变相成了干部的工资福利。还有一些地方在开展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后,有的干部为节省开支,把一些必要的职务消费取消了,因此影响了正常工作。把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与解决干部职级和福利待遇等同起来。按这种思路搞改革,很容易陷入“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歧途。

4.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与经济发展脱节,“三乱”现象反弹

部分地区没有从现有经济条件出发推行改革。以“车改”为例,有的地方,每月发放的汽车费用补贴上千元,甚至几千元,大大高于领导干部的月工资收入。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往往由于财力不足,对职务消费货币化项目所需资金,要求由各单位自行解决。有些单位为完成此项改革,便搞“创收”,违反规定乱收乱罚,导致“三乱”行为反弹。

5.职务消费货币化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推进困难

部分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个人消费和职务消费概念。把以现金形式的补贴看成提高福利待遇,与高薪养廉混为一谈。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补贴标准不科学、制监督机制不健全、配套措施没跟上,一方面部分地方的领导干部对职务消费货币化这项改革心存疑虑,对改革持观望态度,消极等待;另一方面,有些单位的主要领导怕影响了一把手的权威,引发单位的“无政府”状态,,有一定抵触情绪。

二、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对策

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当前,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应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重点环节:

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消除思想误区

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一定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消除思想误区,争取广泛的支持和参与,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

对于决策者来说,要正确把握改革的内涵,坚定改革的信心。要认识到职务消费是公务消费的一部分,用货币的形式将职务消费预算包干到岗位,是从制度上、源头上健全预防公共权利市场化的一项治本之策。要认识到是增强领导干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密切当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对于消费主体的领导干部来说,要更新思想观念,支持并参与改革。认识到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遏制职务消费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

对于一般干部和普通群众来说,要看到改革带来的明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自觉支持改革。

2.先行试点,横向拓宽,纵向延伸

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时,要按照先行试点,由点到面,先易后难,上下联动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在对试点单位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切合实际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措施,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完善改革措施。同时,要按照“横向拓宽,纵向延伸”的思路,扩大改革领域。

3.分类指导,重点突破

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实施范围上,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目前,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实施范围,主要集中在较易实行货币化结算的招待费、交通费、通讯费、差旅费等四个方面,这也是群众最关注,与领导干部个人行为联系最密切,且不容易管理的重点项目。因此,要首先在这四个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由局部向全方位、深层次改革转变,逐步形成一套规范运作、执行有力的制度体系。

4.科学合理地制定补贴标准、界定补贴范围,规范补贴办法

在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标准的制定上,要力求科学。职务消费货币化,是以经济的办法取代供给制的办法。标准过高,有违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初衷;标准过低,则不利于正常的公务活动。因此,科学地确定费用标准十分重要。在制定标准时,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二要坚持适度从紧的原则,三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参考本单位以前3~5年财务支出确定总额的基础上,科学划分不同档次和标准。对一些特殊部门、特殊岗位,如公安、检察、法院以及抗洪救灾等部门,要考虑其特殊需要,切忌“一刀切”。

在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对象的界定上,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工作需要出发的原则,合理地界定补贴对象。就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补贴而言,不仅要补贴领导干部,也要给予一般干部适当的补贴。就通信工具使用费补贴而言,则应以在职领导干部、特殊岗位人员为主要补贴对象,不宜过宽。

在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的方法上,要严格规范。根据不同费用项目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考核兑现办法,做到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实际操作中,可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项目分为“个人职务消费”和“公共消费”两大类。其中,交通费、通讯费、差旅费、学习考察费等列为“个人职务消费”;办公费、招待费、会务费列为“公共职务消费”。“个人职务消费”可进入实质性货币化发放阶段,节余全部归己。“公共职务消费”可定额到人,包干使用,超支自负,节余滚存到来年或按比例奖励给个人。

5.建立监管机制、完善配套措施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对核定的职务消费货币化费用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以防止严重超支、弄虚作假、转嫁消费现象的发生,保证改革效果。在具体操作上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要严格审批程序。所有职务消费项目在单位财务中设立专账,公共职务消费项目的使用和开支,由单位主要领导与分管财务领导审批。个人职务消费项目的使用和开支,由领导干部本人经手或征得同意后实施。二是要严格结算程序。由各单位职务消费管理办公室牵头,经办人参与核定消费费用,然后实行货币结算。三是要严格监督检查程序。这是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建立专账、实行专项审计,严格审批制度,坚持公开制度,严肃党纪政纪等措施,实施有效监督,为改革顺利进行提供有利保证。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保证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顺利进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触及各方面的利益,要保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注意落实配套措施。在改革的实践中要做好从以下五个方面的结合工作。一是要与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结合起来。通过规范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努力实现同级同薪,遏制一些机构谋取部门利益的冲动,起到源头预防的作用,为推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与推行部门预算结合起来。推行部门预算,可以防止支出向下级单位“转嫁”,同时,也可防止挤占其他支出项目。还有利于领导干部转变观念,科学理财。三是要与建立有效的市场保障机制结合起来。当前要引入市场机制,尽快建立完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在用车、就餐等方面提供便利、便捷的服务。四是要与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坚持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转变职能,做到减人、减事相结合,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五是要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相结合。坚持全面、透明、规范的原则,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探索和完善公开的方式,把实行政务公开与改进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和治理腐败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李玲,王元庆.职务消费货币化是大趋势[j].理论前沿,2004,(3) .

[2] 孙建东.对行政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12) .

[3] 贾康.我国公务员职务消费现状分析及改革方向[j].中国总会计师,2004,(5).

[4] 董有富.关于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思考[j].中国监察,2002,(1).

[5] 云鸣.呼唤阳光下的职务消费[j].政策,2003,(10) .

[6] 陈攀.浅谈不当职务消费的原因和对策[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4,(3).

[7] 陈黎民.国有企业职务消费中的问题及对策[j].党风与廉政,2001,(6).

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费用,控制

1、引言

当下,在建筑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建筑招投标市场竞争激烈,各家建筑企业都开出优惠让利条例,以确保企业能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经济中占得一席之地。在这样环境下,企业要想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规避工程成本风险关键所在。只有在项目管理上很下功夫,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施工过程中发生费用的控制原则

一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必须遵循:(1)节约原则。节约就是项目施工所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2)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效益,必须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4)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原则包括两个含义,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3、施工过程中发生费用的控制措施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其它费用三个方面。

3、1直接费用

3、1、1人工费的控制

一般,工程质量的形成要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劳动的限制,其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主要因素。应对建筑对象成本控制从人员费用支出方面入手,注重促进建筑质量和人工效率的综合作用。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从确保质量的前提出发,强化施工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实行施工质量报酬挂钩制度。将建筑施工质量、效率与人员的薪金报酬相挂钩,用合格施工质量为主导来考核人工的劳动量与支付人工费用,以促进施工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项目经理(或建造师)结合工程成本分析结果和成本波动情况来进行成本控制,及时对影响施工项目的成本的主要问题加以改进;同时,将成本控制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施工队,使成本控制目标落到实处。采用有效的经济奖罚措施,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建筑施工企业各类人员的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3、1、2材料费控制

建筑施工材料(含构配件)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建筑工程质量也不可能达标。由于材料费开支一般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一定要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建立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台账,实行材料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1)用量的控制:施工企业现在对材料消耗数量控制的主要措施是“限额领料”。即根据项目的工程数量,确定材料消耗的额度,并根据此额度分阶段控制材料消耗数量。限额领料中的“额”,通常都理解为定额,即根据定额数量确定消耗数量。认为这种理解比较片面。材料消耗数量当然要参定额消耗量,但不能也无法完全机械套用。首先,施工的差异性决定了定额无法全面反映不同的工程特点,其次,定额是社会力综合平均水平的表现,管理水平不同的施工企业,相应的材料消耗水平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定额的材料消耗数量甚至材料种类不是适用所有具体的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还可能差别很大。所以,作为一个成本控制人员,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参考定额数量,合理确定材料消耗额度,进行成本控制。照搬照套定额消耗量的限额领料措施,是无法顺利施行的。

计算材料消耗额度的工作量很大,工作也很烦琐,因为每实施一个工序前,成本控制人员都需要计算此工序的材料消耗数量,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当然,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必须配套一定的奖惩措施,节约了要进行奖励,非必须原因超耗浪费的要承担损失,以提高大家节约材料的积极性。具体的奖惩措施各个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

(2)材料价格的控制:施工企业就及时分析各种材料的价格走势,根据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材料采购时间,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而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

3、1、3机械费控制

施工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现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对施工项目的成本预算有着直接的影响。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成本的7%,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选用方面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特别考虑到施工质量成本的要求,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始终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使施工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3、2间接费用控制

间接成本的节约超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好坏决定的,它与同期完成的直接成本有关。若同期完成的直接成本大,则相应的间接成本就相对降低;若同时完成的直接成本小,则相就的间接成本就相对变大。因此,缩短工程项目工期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降低间接成本的有效手段。

3、3其它费用成本控制

其它费用成本控制涉及的内容很多,管理难度也比较大,应注意:(1)严格根据工程项目各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需要进行合理调度资金、控制资金、使用成本。(2)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监督和控制,坚持事故为零的目标管理思想,减少安全事故费用支出,可以采取上保险等方式。(3)加强职业病防治,做好预防工作,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从而减少费用支出。(4)严格散工用量,减少定额外的用工数量。(5)工程完工就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清理现场剩余材料和机械,办理竣工结算,辞退不需要的人员,从各方面减少工程完工后的费用支出。(6)办公费用、交通工具、差旅开支必须厉行节约,可采取部门包干、节约奖励的方法。

4、结束语

总之,在以上提到的措施之外,必须坚持实行全过程目标成本责任制。对于部分施工企业人员成本意识薄弱,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和造价部的职责的,要转变这种观念,培养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意识,就应该实行全面过程目标成本责任制。实行全面过程目标成本责任制,意味着目标落实到企业的全员,做到事前有目标、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审计和考核,并做到时刻查异纠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施工过程中对发生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让成本管理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职务消费;货币化;问题;对策

    为了消除干部职务消费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些地方推行了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改革,即把国家公职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发生的职务消费费用,如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通讯工具等开支,均以货币形式定额包干到个人,由个人筹划使用。职务消费货币化,是以经济的办法取代供给制的办法,是将隐性支出变为显性收入,它是对传统职务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也是对职务消费者个人利益的调整。

    一、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稳妥地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确实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消费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重要措施,但就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或正在进行的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实践看,由于认识不够统一、相应的措施不配套,加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削弱了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社会认同度,影响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推进。

    1.职务消费货币化的补贴标准划分过于简单

    有的地方在核定标准时,不顾及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差别,没有与单位性质、领导个人分工、实际工作量联系起来,仅按职级的高低确定补贴标准,搞“一刀切”,出现了消费项目有的标准过高,有的过低,脱离了实际情况的现象发生。

    2.职务消费货币化的补贴对象界定相对单一

    有的地方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适用对象仅限于领导(各单位班子成员),没有考虑一般干部,使一般干部执行公务时差旅费、通讯费等费用得不到保证,造成一般干部工作上出现不方便导致干部与干部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3.将“职务消费货币化”片面理解为工资化

    从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发放的方式方法上,不少地方将职务消费补贴以现金形式随工资发放给个人,职务消费补贴变相成了干部的工资福利。还有一些地方在开展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后,有的干部为节省开支,把一些必要的职务消费取消了,因此影响了正常工作。把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与解决干部职级和福利待遇等同起来。按这种思路搞改革,很容易陷入“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歧途。

    4.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与经济发展脱节,“三乱”现象反弹

    部分地区没有从现有经济条件出发推行改革。以“车改”为例,有的地方,每月发放的汽车费用补贴上千元,甚至几千元,大大高于领导干部的月工资收入。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往往由于财力不足,对职务消费货币化项目所需资金,要求由各单位自行解决。有些单位为完成此项改革,便搞“创收”,违反规定乱收乱罚,导致“三乱”行为反弹。

    5.职务消费货币化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推进困难

    部分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个人消费和职务消费概念。把以现金形式的补贴看成提高福利待遇,与高薪养廉混为一谈。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补贴标准不科学、制监督机制不健全、配套措施没跟上,一方面部分地方的领导干部对职务消费货币化这项改革心存疑虑,对改革持观望态度,消极等待;另一方面,有些单位的主要领导怕影响了一把手的权威,引发单位的“无政府”状态,,有一定抵触情绪。

    二、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对策

    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当前,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应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重点环节:

    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消除思想误区

    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一定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消除思想误区,争取广泛的支持和参与,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

    对于决策者来说,要正确把握改革的内涵,坚定改革的信心。要认识到职务消费是公务消费的一部分,用货币的形式将职务消费预算包干到岗位,是从制度上、源头上健全预防公共权利市场化的一项治本之策。要认识到是增强领导干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密切当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对于消费主体的领导干部来说,要更新思想观念,支持并参与改革。认识到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遏制职务消费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

    对于一般干部和普通群众来说,要看到改革带来的明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自觉支持改革。

    2.先行试点,横向拓宽,纵向延伸

    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时,要按照先行试点,由点到面,先易后难,上下联动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在对试点单位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切合实际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措施,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完善改革措施。同时,要按照“横向拓宽,纵向延伸”的思路,扩大改革领域。

    3.分类指导,重点突破

    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实施范围上,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目前,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实施范围,主要集中在较易实行货币化结算的招待费、交通费、通讯费、差旅费等四个方面,这也是群众最关注,与领导干部个人行为联系最密切,且不容易管理的重点项目。因此,要首先在这四个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由局部向全方位、深层次改革转变,逐步形成一套规范运作、执行有力的制度体系。

    4.科学合理地制定补贴标准、界定补贴范围,规范补贴办法

    在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标准的制定上,要力求科学。职务消费货币化,是以经济的办法取代供给制的办法。标准过高,有违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初衷;标准过低,则不利于正常的公务活动。因此,科学地确定费用标准十分重要。在制定标准时,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二要坚持适度从紧的原则,三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参考本单位以前3~5年财务支出确定总额的基础上,科学划分不同档次和标准。对一些特殊部门、特殊岗位,如公安、检察、法院以及抗洪救灾等部门,要考虑其特殊需要,切忌“一刀切”。

    在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对象的界定上,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工作需要出发的原则,合理地界定补贴对象。就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补贴而言,不仅要补贴领导干部,也要给予一般干部适当的补贴。就通信工具使用费补贴而言,则应以在职领导干部、特殊岗位人员为主要补贴对象,不宜过宽。

    在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的方法上,要严格规范。根据不同费用项目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考核兑现办法,做到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实际操作中,可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项目分为“个人职务消费”和“公共消费”两大类。其中,交通费、通讯费、差旅费、学习考察费等列为“个人职务消费”;办公费、招待费、会务费列为“公共职务消费”。“个人职务消费”可进入实质性货币化发放阶段,节余全部归己。“公共职务消费”可定额到人,包干使用,超支自负,节余滚存到来年或按比例奖励给个人。

    5.建立监管机制、完善配套措施

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税收;环境税

中图分类号:FSl0.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1-0094-05

2009年,是完成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关键性的一年,也是中国的循环经济“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式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税收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建立和完善“绿色税制”,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推进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社会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绿色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绿色税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之父”阿瑟,庇古(Arthur Pigou)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绿色税收又被称为环境税收,是指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个税种和税目。具体来说,绿色税收不但包括环境税、自然资源税,还包括为实现特定环境目的而筹集资金的税收,以及政府为影响某些与环境相关经济活动的性质和规模而采用的税收手段。绿色税制亦称税制体系的绿化,是对原有税收制度的一种变迁,更凸现税制的绿色概念,强化了税制的环境资源保护功能。  绿色税收除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等税收的一般特征之外,从理论上讲,绿色税收还具有其自身的如下特征: 第一,征收范围的广泛性。绿色税收包括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个税种和税目,其征收对象不仅包括污染环境的行为和产品,还包括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

第二,征收目的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绿色税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促使自然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因此,对环境税的主要甄别应当是考虑它所带来的环境收益,而非税制改革本身,更非税收货币收入本身;  第三,较强的科学技术性。绿色税收直接而具体地反映着生态学基本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无论是绿色税种的设立,还是具体税率、税基的确定,无一不与环境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成果息息相关;

第四,历史使命的阶段性。绿色税收被引入税收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伴随着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环境资源问题的不断恶化而出现的。绿色税制的首要目的是通过税收手段的调节作用来影响经济当事人的行为以达到对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因而,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资源状况的不断改善,某些绿色税种或税目的设立目的会相继实现。随着整个绿色税收体系历史使命的顺利完成,绿色税收最终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我国绿色税制的建设现状分析

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为契机,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利用税费等经济手段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收费为主、征税为辅的环境资源税费制度。主要包括排污收费制度、自然资源税费制度以及其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在我国现行的税制框架内,虽然有很多与环境资源有关、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种及措施,但缺乏总体性、前瞻性的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制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我国整个税制体系来看,尚缺乏系统的以促进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的专门税种。我国目前的税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保护有关的税种主要是: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等。尽管这些税种的设置和税收的征收在促进我国环境污染的防治与自然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设计初衷大都不是以环境保护和节能为目的。以我国目前税制框架内最具代表性的绿色税种――资源税为例,其主要目的并非在于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它仅仅被看作是一种级差调节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级差租金的征管,即级差资源税――运用资源税对资源在开采条件、资源本身优劣和地理位置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导致的级差收入进行调节。这种单一的政策目标,不仅难以体现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而且不能将资源开采、利用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从而弱化了税收制度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调控功能。再以消费税为例,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的消费税是建立在增值税普遍调节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特定的政策目的,再选择部分消费品或消费行为进行征税,其调控功能主要着重于聚财功能。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新的消费税制度,对我国当时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又实行了成品油税费改革,开征了燃油税,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柴油以及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做了相应提高。尽管这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使消费税在促进环境与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得到了加强。但我国目前的消费税制度在对绿色消费模式的塑造方面仍显不足。  其次,从具体税种来看,由于其本身的缺陷,致使在促进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控功能有限。再以我国的资源税为例,在促进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面就缺乏明显的调节作用。原因在于:一是适用对象范围过窄。根据1993年《资源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我国资源税制度的适用对象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等六种矿产资源和盐。而对其它大部分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并未涉及,不利于对资源利用全面调节。二是计税依据不合理。目前,我国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以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这使企业对开采而未销售或自用而积压的资源不需要付出任何税收代价,变相鼓励了企业对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三是单位税额过低。我国目前资源税制度中,单位税额只是部分地反映了资源的级差收入,确定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主要依据的是资源的开采条件,而与该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该资源的开采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无关。降低了资源税的实际税负,难以激励纳税人对资源的合理开

采和利用。再如,我国目前的消费税制度,还存在着没能体现节约性课征、限制性课征以及受益性课征原则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致使我国目前的消费税在抑制超前消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的调节功能也没有很好地体现。  再次,从其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来看,对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仍存在不足,能耗产品进出口税收措施还比较薄弱。在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也不够鲜明,实际效果不明显。在我国现行税制框架中,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内容比较分散,主要散见于《企业所得税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等等法律法规、规章之中,这些措施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在实践中很难发挥遏制并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合力作用。

三、国外绿色税制的借鉴

发达国家,特别是OECD成员国,环境税已经融入整个税收体系,整个税制出现了“绿色化”,并RE经产生了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应,对我国绿色税制的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这些国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化现行税制,即以是否符合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环保优劣程度为衡量标准,以加大税率差异度为主要手段,对现行消费税、所得税以及机动车税进行相应调整。例如,丹麦在1996年对其税制进行了“绿色税收一揽子”(Green Tax Package)的改革和调整。再如,挪威1991年在引入碳税的同时,降低了所得税。

第二,开征新的绿色税种。许多发达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对生产、消费和处理环节产生污染的行为及产品开征环境税。具体来说,各国开征的绿色税种主要包括:(1)污染排放税。即对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征税,包括对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行为征收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固体废物污染税、噪音税、碳税以及硫税等。如丹麦的“绿色税收一揽子”就包括碳税、能源税和二氧化硫税,法国、德国和荷兰的水污染税等。(2)污染产品税。即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征税,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电池,塑料袋,饮料容器,化肥、农药等。如瑞典的氮氧化物排放税等。(3)能源税和资源税。即针对使用能源和资源的行为征税。如挪威1999年对其能源税制度进行了调整,对使用矿物油、汽油、煤、焦炭征收碳税,对在大陆架上开采石油征收附加碳税。

第三,协调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由于部分新税种的开征以及一些原有相关优惠措施被取消,为避免相关产业受到消极影响,很多国家对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废除或调整对环境资源保护不利的补贴或税收措施。主要是指某些农业、工业、能源以及公路运输方面的补贴,如对农药、农膜的使用补贴等。(2)协调和完善环境资源保护优惠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直接税收减免、投资税收抵免或加速折旧等,如美国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the Energy Policy Act,以下简称:EPACT)针对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商行和个体规定了几种所得税抵免措施。德国1994年的《机动车辆税法》对排污量较少的个人汽车实行机动车辆税减免,荷兰对电、煤气用量小的温室园艺农户采取免税;对节能的区域集中供热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免税等环保投资补偿和能源投资税额扣除等制度。  综上所述,国外绿色税制建设的过程不是单一的、非连续性的,而是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完备组合,每一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实施,都是环环相扣,各有所专,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这样,整个绿色税制建设所产生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应才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缺少任何一项政策和措施的辅助和配合,都可能造成税制绿色化改革的不全面和不彻底,甚至对某个产业造成负面效果。

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税制设计

2009年1月1日,我国对成品油税费实行了改革,开征了燃油税。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批转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第9条规定: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这一系列的举措意味着我国对现行税制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借鉴国外绿色税制建设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实际,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税制的设计如下:

1  依托“费改税”,开征独立型环境税

从环境税在整个税制体系中的地位看,环境税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即独立型环境税模式、融入型环境税模式和环境税费并存模式。独立型环境税就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专门针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本应在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此类税种,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却长期缺失。目前,我国主要依赖排污收费制度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规制,虽然排污费和环境税的理论基础都是污染者负担原则,而且排污费也具备了环境税的鼓励削减污染和筹措环境治理资金的作用,但二者的法律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同时,目前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还存在收费标准偏低、征收范围过窄以及征收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构架我国绿色税制的具体设计上,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现状及社会各团体、各阶层的不同利益诉求,应依托“费改税”,在总结排污收费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一步到位开征独立型环境税。开征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开征独立型环境税可以避免给社会、给企业带来税费的双重负担,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

在对环境税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税种。环境税的税种设计要反映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利于促进“十一TF'’规划确定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S02、C02)排放总量减少10%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因此,我国环境税的税种设计既要依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征收“污染排放税”,也要根据使用者付费原则征收“污染产品税”。其中,面向煤炭消费者征收的“硫税”、“碳税”,面向汽油消费者征收的“能源税”,以及面向水体污染者征收的“水污染税”等应成为主体税种。

第二,税率。按照环境保护税收原理,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就要把环境税的税率确定在较高的水平上。然而税率太高,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税率环境税的开征会增加企业的负担,由此对环境税税率的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减少对企业的冲击,开征初期可以先选择低税率,此后,随着治污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税率逐年增加,直到理想水平。例如,2010年一个排放当量征收l_2元,到2015年征收2元或更高。这样就暗含了一种长

期引导节能减排行为的信号,同时也保证了税收收入。  第三,税基。税基又被称为计税依据,是税法规定的据以计算税款的标准或依据。一般来说,环境税有三种计税依据可供选择:第一种,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企业在产量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只要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就可以减轻纳税负担。这样既能直接刺激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企业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治污方式,或增加防治污染的设备,或改进生产工艺流程。缺点是,污染物排放量必须准确核定,相应的监测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水污染税和硫税多采用此类税基。第二种,以排污企业的产量作为计税依据。主要理由是,污染物的排放与企业生产产品的总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优势是便于源泉征管,缺陷是企业只能通过降低其产品总量的方式减轻相关税负,难以激励企业对污染治理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碳税和固体废物污染税一般采用此类税基。第三种,以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成分作为计税依据。选择这种税基的前提是,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成分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种税基可以鼓励纳税者减少对有害物质含量高的原材料的使用,寻找相应的替代品。缺点是不能激励企业进行污染治理。

第四,征管模式。我国现行的“纳税人自主申报、税务机关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并不适应环境税的需求。排污企业很容易为逃避税收,瞒报、少报污染物的排放量,而税务部门事后稽查又很难获得可靠凭证。因此,环境税的征管应由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配合进行。由此,环境税征管人员的培训就需要联合环保部门、税务部门双方的实力和技术来共同完成。不同部门的利益目标也就需要新的协调,征收能力建设的成本要共同承担。

2 改革现行税制,对相关税种进行“绿化”

环境税不是万能药,环境税作用的有效发挥还有赖于对现行税种的“绿化”,即必须在已有税种里把环境资源因素考虑进去。这就意味着要对中国现行的税制进行改革,特别是现行资源税、消费税的改革。

首先,在资源税方面,要发挥资源税在优化资源配置、控制环境污染方面的功能,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绿色资源税:(1)扩大征税对象。课税对象过窄难以有效遏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课税对象过宽,不仅在实践中难以操作,而且将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科学的资源税制度,其适用对象可包括所有不可再生的资源,以及部分再生能力已受到严重损害的可再生资源,即在目前资源税制度适用对象的基础上,扩大其征收范围,将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中,使其成为资源税的税目。(2)改进和完善计税依据。目前我国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矿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绿化后的资源税可以改为应税资源的实际开采数量或生产数量,这样可以使纳税人能够从自身利益或市场需求出发合理开采资源,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例如,针对水资源,可根据不同的用水环节,确定计税依据。在水资源开发环节,可以采用从量定额征收。在水资源的消费环节,可以采用从价定率征收。再如,针对森林资源,可以按照采伐木材的立方数从量计征。 (3)完善资源税税率(税额)有效调整机制。税率采用从量定额税率为主,从价定率税率为辅的方式,并使不可再生资源的税额高于可再生资源的税额,稀缺资源的税额高于普通资源的税额。

其次,在消费税方面,调整并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构建绿色消费税收体系。将过度耗费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列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对奢侈品和奢侈消费行为征收重税。同时,对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以及获得能源效率标志的家电、汽车等产品采用有差别的低税率,以此引导人们环保消费。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 刺激经济 理性消费

一、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背景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逐步显现,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各个国家积极努力出台各种对策,以消除或削弱此次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也从各个层面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密切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等等。中国还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等措施。

为了刺激国民的消费,针对市场较为疲软、通货出现紧缩的问题,我国提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方针,党中央、国务院于11月初及时制定了要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提出要实现从外向经济向内需经济体系的转型,以减少外部经济动荡对中国经济的损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2008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国将增加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同时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二、正确认识扩大内需与促进消费的关系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外贸拉动。去年投资增长25.7%,出口增长28.4%,消费实际仅增12%。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尚未形成合力,特别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明显失调。

在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主要的马车,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出口从本质上说仍然主要是进口国的消费,由于全球消费下降,全球经济贸易萎缩,许多国家出口下降。投资主要由企业及个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组成,企业及个人投资仍然主要取决于销售,取决于消费。政府投资的适当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依靠财政收入的政府投资毕竟是相对有限的,政府投资和财政收入仍然与消费密切相关。因此,解决目前经济危机的关键仍然是消费。

为此,亟待通过扩大消费,形成“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实际情况也表明,我们在扩大消费方面的潜力很大。针对这种情况,眼下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深入研究消费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扩大内需,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消费券的兴起与利弊

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是各国和一些地区政府在经济不景气、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为促进民间消费而设的、限时的辅助货币机制。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副衰退时,政府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至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景气的复苏。虽然消费券是以促进消费为目的,但也可作为社会救济工具之用。也有两者相混,既以振兴消费为目标,实施方式又如同社会救济。

目前,全国各地发消费券的热情高涨。消费券的发放,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确实表现为刺激当地消费增长,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

消费券的最终目的是要刺激消费,那么首先要理清的就是消费券刺激的是哪部分消费,以及刺激的到底是哪一部分人的消费?按照“百分百刺激经济”的成都消费券的成果分析,虽然在转化率上远超人们意料,但是从“消费券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大米、油、调料等方面”的实际效果来看,对真正意义上的刺激消费的成果并不大,拉动内需恐怕就更无从谈起。

另外,消费券的发放,真正带来市场的消费行为了吗?拿到消费券的是市场需要的消费主体吗,恐怕也不尽然。尤其是,通过摇号产生的消费券得主,真正需要这些消费券吗,而需要从实处解决生活困境,需要这些消费券以解“燃眉之急”的人们,又如何才能拿到这些“救命红包”呢?并且,在个别城市和地区,消费券在发放时遭到市民哄抢,场面一度非常混乱,甚至使得消费券的发放被迫中止。总体上说,国内部分城市发放的“红包”、消费券,都可以归结为对于弱势群体的特别补助,但不同城市,是否可以权衡、反思,是否尽最大努力扶助了民生,而弱势群体能否通过能够“红包”、消费券这些东西,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却是不确定的。由消费券的发放而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也需要引起深思,真正要体现理想的人人有份的发放范围,恐怕短时间内也难以见效。

消费券发放之后,商家是否会乘机提高商品价格,或者提供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呢?按照商家逐利的本性,恐怕这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所谓的“消费券”,也不过演变成一种变相的促销手段而已。

消费券即使有效,毕竟是短期的刺激效用,是经济政策中的“兴奋剂”,不可长期反复使用。持续有效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根本着眼点还是如何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养老统筹等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有钱花、有钱敢花。

四、刺激消费还需保持理性

现在各种形式和名目的消费券作为短期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可行措施之一,但是长远的经济复苏之路,决不是几个企业的消费券就可以力挽狂澜的,我们依然要清醒地看到,心病解了,消费才有底气。扩大内需,先得以人为本,减轻和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意愿上做足文章。

制约消费的不单是收入,由于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险等预期消费支出增加,即使家庭总收入涨了,人们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不同的社会成员几乎陷入同样的烦恼: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这些后顾之忧,归根结底,是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且覆盖面低。

当务之急,是采取有力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把增加居民即期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让利益分配适当向普通居民和贫困地区倾斜;健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打好扩大消费的政策“组合拳”;着重解决扩大就业、完善社保、深化相关改革等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教改、医改、房改、社保改革现存的顽症积弊要在整治中动真格的,稳定和刺激支出预期。这当中,政府应有更大的作为。同时,应完善消费环境,推促储蓄型消费转向信贷型消费,积极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日常消费的快乐。

刺激消费,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理性消费,选择正确的消费取向,确定合理的消费结构。

选择正确的消费取向,确定合理的消费结构,进行适度消费。十几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呈现出奢侈性的特点。奢侈性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适度消费提醒我们,在消费时,必须对自己的收入能力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符合收入状况,能够到期支付,这种消费行为就是一种合理的消费;如果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没有消费能力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并且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

选择正确的消费取向,注意改善消费的质量和结构,使“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漂亮、住房讲宽敞、出行讲快畅”的消费时尚,逐步融入大众生活;尽可能增加有利于增进健康、提高素质、开发智力、培养后代的消费支出。要防止陷入消费误区,坚决纠正和摒弃挥霍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的“欲求消费”现象,使人们养成理性、健康、文明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确定合理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人们的消费可以分为两种: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物质消费主要是指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消费,精神消费主要是娱乐身心、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各种消费。要使消费结构趋向更为合理,就必须正确处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消费不仅仅只是吃、喝、玩、乐,它也是使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的积极的行为。要引导人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统一,努力提升精神消费的水平。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就是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俭以养德。在这样的消费观念指导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必然出现积累型、保守型的特征。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徘徊于较低的状态。现代消费是对传统消费的继承和扬弃。应矫正消费者传统的落后的思维模式,引导个人消费行为走向理性化,使人们逐渐树立“敢于消费、善于消费”现代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吴柏麟,尹伯成.经济学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劲松等.经济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

[3]李明泉.经济学基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吴祖明.提倡节俭与鼓励消费.求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