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

篇1

关键词:大数据 大学生 教育管理 趋利避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71-01

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空前普及和空前提高的现下,“大数据”以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的数据类型和巨大的数据价值,即人们常说的“四V”特征呈现于社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大数据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必然内容,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在校大学生包括与他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大学教师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最具有阅读效率的网民。大数据阅读让大学生的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生活理念更新、创新意识增强,为大学生加厚知识储备、锻造发挥才能、展示个性提供了一个自由和宽阔的载体与空间。大数据阅读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成长和发展的正效应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引发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必然要与时俱进的思考以及趋利避害地采取有效对策。

一、乘势而上,搭建有益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数据平台

大数据环境是客观的,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如何适应大数据环境,因时制宜、趋利避害地利用大数据环境则是主观的,高校应通过有效措施搭建有益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数据平台。

大数据所提供给大学生的阅读信息是海量的,也是良莠不齐的,会同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导向长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向而行或摩擦碰撞的效果,因此不能自由放任大学生对大数据平台的利用,高校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利用好自己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搭建有益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数据平台。

搭建有益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数据平台对于高校说来,就是要“协调并集成高校内部诸如图书馆、后勤管理部门、教务处、科研处等与学生息息相关部门的信息平台,组成一个全校范围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数据库,以保证及时全面地收集、更新和共享所有学生的所有数据,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各项情况”。唯有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得细密准确,才能进一步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给予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培训师资,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对大数据分析利用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大数据社会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重要的是采取怎样的对策,而对策中的师资对策又是最为关键的。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大数据思维、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利用能力的培养。大数据进入社会,带给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同理,大数据进入高校校园,带给校园生活的变化是方方面面未有先例的,校园情况的变化带给大学生教育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大数据思维、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利用能力的紧迫感和现实感。从肩负大学生教育管理者责任教师的本身来说要加强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履职尽责的需要。

三、坚实基础,完善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大数据规范

就高校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适应大数据形势需要所采取的对策来说,要从学校的内部管理上打牢和坚实基础数据的采集,完善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大数据规范。

目前高校相关学生的数据管理中系统性、精练性、准确性、规范性都还欠缺,所采集的数据体量庞大且数出多门,出自于不同的需要又分属于不同部门。对于学生这些庞大数据的采集,因为需要不同、要求不同、标准不同,使得数据采集的初始输入就处于无序状态,是因为某一点上或某一事上的需要而进入数据库的,造成了数据库存储数据的冗杂无章,使用时的“似有若无”,亦不利于汇总和分析,不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拿出切实可行的决策。而且,因为数出多门,大数据思维不足,极易造成学生个人隐私的泄露,引发其他不良问题,威胁到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让学生对于个人信息的提供担忧或有所保留。为此,坚实数据采集基础,完善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大数据管理和使用规范是高校必须采取的对策。高校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校对学生数据的存储情况,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标准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为学校各个部门对学生信息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提供标准,形成无缝衔接,既能够便利各部门对相互提供的学生的信息实现共享,又能提高使用效率和确保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总之,一切要有利于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开放教育;实现路径

具有体量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类型多(variety)、价值大(value)4V特点的数据时代,使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促使各国各地区处于深度融合的状态。我国经济的开放发展新理念和新格局,为带动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拓展教育发展的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今,传统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所开放,但开放程度不是很宽泛,不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很难激发和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质。为了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为了适应大数据不断交换更新的热潮,我国高等教育向内外扩大开放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开放教育的内涵解释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普通意义上说的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相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的,是较系统完整的教育体系。开放教育是针对传统学校教育而言的,它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征变化凭借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才智,展现个性而实施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对外开放的知识体系。开放教育的特点主要有:1.从根源上是由生产力决定并为其服务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人们受教育质量的好坏。2.彰显学习主体个性化发展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教育的目的不仅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他们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挖掘他们内在的最大潜质并得以发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3.现代教育的资源共享性,这是开放教育的最大特点“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教育较封闭的系统,现代教育技术更新速度快,教育资源的交互流动频繁。4.受学习者生理心理因素的限制我国学校教育依据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可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如今开放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化,因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不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有所差异,运用和掌控网络的能力大小所接触到开放的教学视频有限,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高级的知识群体,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素质基本定格,有能力去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并处理一些复杂问题。大学生开放教育主要是指大学生充分运用免费开放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最终成为有用的人。

二、大数据时代下实现大学生开放教育的路径

大数据时代的悄然而至,使传统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尤其是高校教育。如何适应时展,满足大学生主体需求而达到充分展现个性的目的?为了搞好开放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

1.学校提供便捷的数据平台,实现跨校、跨国间教学资源的互通随着信息大爆炸的余音未了,大数据的洪流汹涌而至。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会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不知不觉地被卷入数字化的时代。大数据的4V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无法完全适应开放教育。数据信息大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互联网的边界和应用范围,各种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互联网速连设备数量增长,数据高速传送,不仅数量大而且复杂程度大,因而开放的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大学生虽然有辨别真伪数据的能力,但是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学习资源极容易出现“网络迷航”、失去方向、乱了阵脚的局面。(1)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是实现大学生开放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承担着培育祖国接班人的重任,对新时代开放教育应做宏观大略的规划部署。首先,配置适当的高端网络设备,全校部分覆盖无线网。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还没有独立的电子阅览室,大学生只能靠手机流量浏览有限的网页,学习到的只是片面的、凌乱的、不系统的知识,无法迎来大数据时代的真正挑战。学校应提供便捷的数字电子化产品,扩大无线网覆盖面,广泛惠及全校大学生,为他们自由学习提供良好的硬性条件。(2)提供获取校内校外资源的渠道信息传播速度快、数据量大的特点,使校内外教学资源呈现出多样化。单靠大学生搜集有用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需要学校开拓多种渠道,同全国各大院校形成直接的联系。(3)创造更多的数据平台高校要不断完善学校网络系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扩大校内师生互动的虚拟空间,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充分考虑现阶段大学生的专业特点,逐渐转化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和新思维,努力使大学生的个性化融入数字化教学中去。搭建更宽阔的教学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多与国外知名专家教授交流,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资料,实现开放教学资源的多样化。

2.传授者打破传统封闭观念,结成具备超强实力的教育精英联盟教师一直以来都被看做“传道授业解惑”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职责。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像嗷嗷待哺的婴儿等待老师喂养的学习方式也填不满学生的胃口。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由学习,教师要充分认识时代赋予教学的新内涵。(1)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大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曾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时指出学习内容和方法主要是:“自己看书,自己思考”“共同谈论,共同研究”,辅之教师为指导,他提倡自由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给学生自由空间,并非是放任自由、不管不顾,允许学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教师应经常通过掌握、学习、分析大学生的学习数据,随时了解和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并给予帮助和支持,使大学生走在学术的前沿,引领时代的步伐。(2)教师要对自身进行专业培训和深度学数据时代赋予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要积极适应先进的教学模式,具体对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教学和MOOC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认知并娴熟运用,逐渐改变注重知识系统的教学方法,积极适应移动网络时代的特点,为人们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教学新体验。(3)教师要积极结成教育精英联盟,壮大优秀教师队伍教学设备不断革新,教学技术日益进步,每个教师单靠自己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教学挑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队伍应联合起来。教师可趁闲暇时间通过游学访问或网上视频结交国内外优秀的教师,借此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通过对数据的掌握和分析,进一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利与弊,改善教学质量和环境。3.学习者学习先进的网络资源,练就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1)高校学生可提高鉴别信息的能力大数据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

的机会,同时增大了选择和辨别信息质量的难度。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不利的,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加上学生有限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大数据对学生高质量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向老师、学生询问常用可靠的官网收集有效的学习资料;接触到信息先要查明它们的来源出处是否正当,再确认真伪,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充分利用大数据提供丰富的资料。这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2)开展开放多样的学习方式开放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教学那种“老师上课讲,学生下面听”的教学方式,同时单一的学习方法已无法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学生要挖掘多样而融合的学习方式,如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课堂学习与自主探究、探讨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特点和特定的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组建网络学习社区,以不同形式构成学习共同体随着电子时代的发展,网络学习越发变得快捷化,大学生更是有了一片广阔自由的学习天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给大学生带来了自由的选择权,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课程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同盟,建立网络学习社区,形成“学生—学生”“学生—教师”等多主体的交互。学生在线自我学习的同时,也能与学习社区的其他伙伴共同探讨、相互交流进行多样的学习活动,如问题探讨、协作研究等。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学生孤立学习的困境,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大数据时代实现大学生开放教育的意义重大。大数据多样化、种类多的特点,使资源共享成为当今的一大趋势。大学生可以平等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大数据拉近了国际、城乡、校际间的距离,缓解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大学生在线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机会实现上名校的梦想。大数据经济有效的功能为开放教育提供了契机。大学生再也不用担心因经济水平落后而影响学习资料的匮乏,免费的开放视频和教学课程可供大学生参考,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多样性的学习资料更容易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通过对数据的掌握和分析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压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极大地解放了大学生保守的思想,彰显了多样的个性,同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进一步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与国际舞台接轨。

参考文献:

[1]孙立会.开放教育基本特征的变迁:兼议MOOC之本源性问题[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2]王龙.回顾与展望:开放教育资源的七年之痒[J].开放教育资源,2009(2).

篇3

【关键词】慕课;慕课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MOOCs模式的兴起并非偶然,它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滞后的传统教育模式、高等教育成本的大幅攀升、未来职业教育的需要等因素息息相关。它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十年的质性蜕变,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

一、“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1.“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张鸷远认为慕课提供了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重要途径;慕课对大学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极大挑战;慕课对于高校课堂教学范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慕课使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桑新民从三个方面具体解读、探究、展望其对大学发展变革的影响和价值。一是,网络新时空中“大学堂”的诞生及其对大学课堂的冲击;二是,教育如何面对“大数据”的挑战;三是,“慕课”引发的大变革与大论辩。吴万伟认为慕课之所以令人害怕和抗拒,其原因恰恰就在于其革命性的影响。他从人际关系、大学和潜在社会后果三个方面论述慕课的颠覆性影响。笔者认为,慕课的出现虽然引发了许多不利的现象,但它引导教育的发展进程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高等教育在它的促导下一定能够发展的更加完善。

2.面对“慕课”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慕课给我国大学带来挑战之一是:将促进教育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优胜劣汰。挑战之二是:教育成本和教育质量统一问题。挑战之三是:将倒逼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步伐。高校行政化的痼疾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其生机和活力,但慕课平台旺盛的生命力,正在悄然触动高校管理行政化的敏感神经,慕课模式将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者新型关系。

3.面对“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挑战应对策略

第一,对慕课不足应有正确和全面的认识。慕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不应过分夸大慕课作用,要清楚认识慕课本身存在的“短板”。第二,大学应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自己的慕课共享平台。慕课西风已劲吹本土,中西慕课交汇和碰撞在所难免。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力使力,孕育自己适合本土化学习的在线教育慕课“升级版”或“创新版”。第三,以慕课发展契机进行高教改革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慕课发展标志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时代的到来,但当前它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慕课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或许是均衡城乡和东西部教育资源的差距的一剂良药。

二、“慕课热”的冷思考

1.如何认识“慕课热”

首先,慕课自身的显著特点是导致“慕课热”出现的内部因素。其次,其它力量的推动是导致“慕课热”出现的外部因素。面对“慕课热”,任何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都不可能无动于衷,都应该深入思考其带给我们的影响,全面、客观、辩证的认识其作用,既看到慕课的积极作用,也不可过分夸大、一味跟风。

第一充分认识慕课的积极作用。首先慕课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其次慕课聚集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多为名校名师打造,通过网络平台的影响力传播;然后慕课能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研究表明,人的高效专注时间长度在15~20分钟左右,慕课通常按此时长编排视频,并可反复观看,也有各种随堂测试、课后考试和及时反馈,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学习。另外,慕课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二不应过分夸大慕课的作用。首先在线课程不等于在线教育,严格的在线教育一般有着很高的完成率和优秀的教学质量保障。慕课意为“在线课程”,与“在线教育”有着很大区别,它只是在线教育的一种形式,彼此之间不能划等号。其次短期狂热不等于符合潮流。任何一种技术都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路径和曲线,大致经历初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替代期,而且有些技术生命周期很短,瞬间就被新技术取代了。

2.如何应对“慕课热”

第一理性对待慕课,开展跟踪研究,慕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对此我们应理性对待;第二正确认识慕课,加强基础建设。慕课作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最新发展形式,凸显了网络的力量。我们首先要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然后要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平台载体建设;第三积极利用慕课,推动教学改革,慕课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应充分利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第四充分发展慕课,满足社会需求。首先要大力发展中文慕课。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的作用。

三、结束语

这场教育领域的大变革,正在引发一场世界范围的思想碰撞与观念变革。21世纪人类文明进程的大学思想文化精神,这应该成为中国大学校长、教授、学生,中国各级决策者、领导者和广大公众,在“慕课”潮流冲击下被唤醒的文化自觉与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2)

[2]桑新民.“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理论视野,2014(3)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 OA系统 现状 未来

一、OA系统简述

OA(Office Automation)系统又称作办公自动化,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指的是应用计算机、电子设备和软件,来数字化地创建、收集、存储、处理,并传播完成办公室任务所需的信息。

近年来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办公自动化可以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对我国的OA系统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办公自动化起源于美国,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短,办公自动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单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1.OA系统的利

(1)迎合时展趋势,走在时代前列;

(2)无纸化办公,节约成本,保护环境;

(3)网络化办公,节省人力,高效快捷,特别是针对跨校区办学,学校面积太大等情况效果非常好;

(4)电子文档的审阅、修改、修订不存在丢失问题;

(5)快捷的信息共享。领导通过OA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全面的掌握、掌控信息,处理和分析之后进行决策,同时下达决策到各单位。普通职工通过OA系统,可以快捷的查询到需要的文件,也可以把需要的信息传递到所有人。OA系统还可以查询职工的基本信息,如办公地点、电话等信息;

(6)高效的协同办公。当你还在为办一件事情找不到人,或者办事人在外出差而苦恼的时候,OA系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你只需要在网上轻轻一点,工作流就到了对方账号上,对方只需要找个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办理工作流。

2.OA系统的弊

(1)网络安全制约OA系统发展。现在我们用到的OA系统都是单位和企业内部的系统,没有跨单位、跨企业、跨地域的OA系统,这样就限制了单位、企业、地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信息采集。

(2)OA系统无法有效兼容其他现有系统,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务学籍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统计系统等。这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收集、集中、整理,就成了信息孤岛。

(3)OA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金钱,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没有一定实力和资本的单位和企业根本不可能建设OA系统。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信息化建设根本无从谈起。

二、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OA系统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1.现状

(1)学院目前使用的是校本部提供的由泛微公司研发的协同办公系统,该系统是基于J2EE的各种技术,B/S模式的三层结构设计。

(2)学院办公用计算机属于一般配置,操作系统多采用Windows XP,也有少量的Win7操作系统。

(3)OA系统的使用主要集中在院领导,系主任,办公室主任,机关各部门等人员上。这些人员从年龄上看,上至55岁,下至23岁;从学历上看上至研究生,下至专科生;从职称上看上至教授、研究员,下至讲师、助教。

(4)学院OA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公文、会议通知等方面。

2.问题

(1)权限问题。因为是共用校本部的OA系统,而且部分教职工人事关系依旧在校本部,在OA里面的体现也是在校本部所在院(系),在选择人员的时候不好找。新增加人员我们没有权限添加。OA系统我们有以下权限:工院流程设计、回收和强制归档;工院人员信息修改、调动。如果有老师忘记了自己账号密码,我们只有提交校本部重新设置密码。

(2)办公电脑问题。①第一次使用OA系统需要安装特定的系统插件才能正常使用,有极个别个人电脑系统有问题,出现安装了OA系统插件后还不能使用的情况,从新安装个人电脑系统后可以正常使用。②OFFICE要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不能使用其他公司开发的OFFICE。一台电脑拥有多个办公软件的时候也不能正常使用。

(3)兼容性问题。不能融合学籍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造成数据浪费,信息重复统计,最终增加工作量,没有达到最初设计和使用这些系统的最终目的。

(4)使用效率问题。OA系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是首要因素,没有领导支持,没有教职工支持是用不好的。没有经常登录OA处理文件意识,处理OA流程时间超长,未经培训不会使用OA系统,各单位OA系统使用人员经常变换等问题是制约OA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

(5)归档问题。电子文档归档问题一直是我国档案机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如何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长期性是电子文件归档的核心指标。尽管国家档案局先后出台了《电子公文归档与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标准和规范,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是有很大难度的。

(6)OA系统不仅仅是行政办公收发文件

3.解决方案

(1)使用OA系统后,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和环境。这就对办公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办公人员积极的投入、主动的融入是建设的关键。人们接受新生事物都是循序渐进的,OA系统虽然在我国发展也有很多年,但是对与学院来说还是新鲜事物。虽然高校教师在使用OA系统时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是没有合适和理性的方法,将与我们最初推行OA系统的愿望相违背。我们还需要不定时的开展业务技术培训,要邀请OA系统方面的专家和对OA系统使用有心得的老师做相关的知识讲座,从根本上转变办公人员观念和素质,从而提高办公水平,真正发挥现代化办公设备效能。

(2)一个队伍行进的快慢不是以最快的人的速度决定的,而是由最慢的人的速度决定。这一句话在OA系统中体现的很清楚。要提高OA系统使用效率,除了潜移默化的、一步一步慢慢推进的方式,还要需要加强行政手段。可以把及时处理OA流程的程度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标准,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处理OA流程的采取一票否决制。也可以通过扩展OA系统功能做到每到达一个流程采用短信方式提醒一次,如果第二天还没有处理,可以再一次发送短信提醒。每天由OA系统检测没有处理的文件,定时督办。

(3)目前在电子文件归档方面通常的做法有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逻辑归档的过程中,电子文档其实并没有交给档案部门管理,交给的实际是电子文档的权限,这种模式也属于实时归档,在这种模式下只需要注意电子文档形成过程中的各个流程的完整、安全、可靠,就能有效保证电子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物理归档的方式和现在纸质文件归档方式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物理归档是把电子文档下载到适当的载体中,在档案规定的时间内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4)虽然学院使用OA系统主要是行政办公收发公文,但是OA系统绝不是行政办公收发文件系统。高校的行政管理业务所涉及到的方面都可以用OA系统来实现网络办公、无纸化办公。比如:①科研管理方面主要是要实现项目申报、研究和结题这三个阶段的核心环节。申报课题中个人申报,可以由申报人控制研究课题的进度,通过申报OA流程和监控任务完成程度进行修改、审核,然后提交研究报告。申报课题中团队申报,则由课题负责人依据OA系统功能,组成功能群,课题负责人为该群OA系统功能群管理员,实时监控本组人员工作进度及动态。组内其他人员可以看到本群所有人,有部分权限设置、修改、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但不能下载。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以根据OA系统功能建立设备申请流程、维修流程等。③财务部门可以根据OA系统功能建立报销审批流程、预算审批流程、出差审批流程、接待审批流程等。

三、未来发展

1.使用投资方OA系统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作为所独立学院转制是必然的,转制以后脱离本部也是必然的,那么很多系统都要从本部中脱离出来,尤其是OA系统。这时可以使用投资方的OA系统,融入到企业中,在企业OA系统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适用于学校的OA系统,作为今后行政办公的方式。

2.继续沿用本部OA系统

如果不脱离本部继续沿用本部OA系统,那么就要交费使用。当然相对的OA系统权限将比现在要大的多。

3.融入校园信息化建设

独立之后,如果学院有实力,可以另外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化系统。那么OA系统只是这套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校园各个系统将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数字化校园。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编号:FIB120456)

参考文献:

[1]傅晓萍.OA系统下的高校行政管理绩效研究

[2]郑祥.OA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探讨

[3]杨鸿章.OA系统的应用和发展现状_以凯里学院为例

[4]陈大发.OA系统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的实现

[5]滕秀梅.对高校OA系统实施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6]崔海莉.高校OA系统电子文件的归档及保管方式_

[7] 郑业萌.科研工作流程OA系统的设计分析-以某省级科研单位为例

篇5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焦作市市民碎片化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焦作市居民碎片化阅读效果的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81-03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等新鲜词汇的出炉,“碎片化阅读”也成为网络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1-4]。碎片化阅读是指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为媒介,通过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iPad、PocketPC等网络通信设备来获取海量信息(包括各种电子书、新闻、QQ空间信息、微博微信信息等)的一种移动式的阅读[1][5]。碎片化阅读是网络时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常态。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便携式的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分享各种信息。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攀升。如: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的用户量达到17.5亿,而我国智能手机用户也超过了5亿,这为碎片化阅读创造了可靠的基础条件[6]。

大量研究表明,碎片化阅读因具有内容丰富、方便快捷、普适性强以及能够提供随时随地沟通、交流的机会等优点而被大众广泛接受[2-3][6-8]。然而,碎片化阅读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信息内容缺少权威性、不容易积累知识与培养思维、容易养成浮躁的心态以及可能引发生理或心理问题。鉴于此,笔者以焦作市市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剖析焦作市居民碎片化阅读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焦作市居民碎片化阅读效果提出具体对策。

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内容

为深入了解焦作市碎片化阅读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笔者对焦作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525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问卷设计内容如表1所示。

本次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①性别。男女比例为55.6∶44.4。②年龄。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16―60周岁,这也是碎片化阅读的主体年龄段。小于16周岁、16―30周岁、31―45周岁、46―60周岁及60周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2%、30%、27.2%、27%和7.6%。③职业。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单位职工、在校学生和自由职业者,比例分别为17%、22%、25%、20%和16%。④学历。小学及其以下、中学学历、大学学历和研究生及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4%、28%、32%和16%,受访对象的学历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访对象的阅读工具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手机、PDA及iPad等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正由传统的纸质阅读向一种全新的移动阅读方式转变。《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4年7月,手机上网网民总数为5.27亿,比例高达83.4%,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的计算机上网比例[6]。可见,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国人阅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次问卷调查显示,焦作市约有89.8%的居民会利用手机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其比例远远高于通过书籍、报纸杂志获取信息的比例(见图1),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普及,手机阅读因其方便、快捷而被广泛采用。

2.2 移动阅读平台的新阅读过程呈现碎片化特征

2.2.1 受众结构的碎片化。调查结果显示,读者不论性别、年龄、职业还是学历高低,只要具有移动设备,便可以进行碎片化阅读(见图2),这与孙梦嘉和金君(2015)的研究结论相一致[3]。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读者使用手机阅读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

2.2.2 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受读者喜好和关注点的影响,各运营商会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内容的传播与更新,这种传播和更新方式就会造成阅读内容的碎片化。问卷调查显示,读者的兴趣点涉及国内外热点问题(66.7%)、工作相关信息(39.2%)、八卦娱乐信息(53.2%)和生活相关信息(75.6%)等(见图3)。可见,焦作市市民更关注生活相关信息、国内外热点问题和八卦娱乐信息,获取这些信息无须前期准备、用时少及花费精力少等。

2.2.3 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与传统阅读方式不同,碎片化阅读可以利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空余时间进行阅读,阅读时间灵活、机动,更适用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焦作市民都会随时随地选用手机阅读(见图4)。

2.2.4 阅读载体的碎片化。碎片化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快捷,可以采用任何移动通信工具,包括手机、iPad、PDA等多种移动设备。

2.3 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方式

调研情况显示,受访对象采用的阅读方式通常是快速浏览的方式,调研中约有61.6%的受访者选取的阅读方式为快速浏览的方式(见图5)。进一步访谈表明,这种快速浏览的浅阅读方式收获甚微。

2.4 碎片化阅读的动因分析

对受众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动因调查包括学习工作需要、兴趣所在和无聊打发时间三项(见图6)。其中,51.2%的受访者表示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原因是无聊、打发时间,表现出极大的无目的性。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人们接触的信息量在不断扩大,进一步导致人们精力的分散,尤其是一些生活娱乐信息,充其量是调节人们快节奏生活的“调味剂”。

2.5 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2.5.1 碎片化阅读的优势。①碎片化阅读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且具有空前的普适性(见图7)。②阅读趣味性增强。阅读工具多样化,有手机、PDA和iPad等多种移动设备,信息包括文本信息、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大大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③有效利用零碎时间。图4显示有41.6%的受访者会利用空余时间随时随地开展阅读。④增加互动交流机会。QQ、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与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增加同学、朋友和同事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

2.5.2 碎片化阅读的缺点(见图8)。①碎片化阅读信息包括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海量信息,其中有部分信息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读者在筛选有用信息时难辨其真伪。②移动阅读的信息要求及时更新,这导致很难对描述对象进行系统的描述,完整性较差,这直接导致读者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事物的全面信息。③碎片化阅读的最大优点是方便快捷,这也容易导致读者对碎片化阅读的心理依赖,养成懒惰的习惯。④长时间的碎片化阅读容易引发视力、颈椎、腰部等方面的生理问题。⑤碎片化阅读引发低头族,从而造成人与人的沟通障碍,导致冷漠和亲情疏离等心理问题。

3 碎片化阅读的对策

针对焦作市市民碎片化阅读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①开发经典作品的电子阅读内容[9-10],并将其模块化和独立化,使读者可以不定时、分批次且有选择性地截取阅读,充分发挥经典内容的积极作用。②加强对网络阅读内容的筛选力度,滤掉低质低俗的作品,加大高质量经典阅读内容的比例,从源头上削弱碎片化阅读的消极作用[11-12]。③改变娱乐化的阅读偏好,促进读者阅读方向的转变,引导读者开展目标阅读和导向阅读,向可以提高认知、陶冶情操和有益于工作学习等方面倾斜。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培养读者专心阅读、耐心阅读和细心阅读的好习惯;二是培养读者劳逸结合、开心阅读的阅读习惯,消除或减少碎片化阅读带来的生理方面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源.论网络环境中的“碎片化”阅读[J].情报资料工作,2011(6):84-87.

[2] 白燕燕.我国移动阅读面临的6大瓶颈及对策研究[J].编辑之友,2013(3):80-83.

[3] 孙梦嘉,金君.新阅读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现象研究[J].戏剧之家,2015(4):264-265.

[4] 王艳玲.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J].新闻爱好者,2015(3):66-68.

[5] 叶蓉.湖北省大学生手机阅读现状调研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63-65.

[6] 陈小妹,春娃,吴金妹,等.新网络时代的学生手机阅读分析[J].林区教学,2015(2):120-121.

[7] 来艺博.微传播碎片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8] 施秀芳.“碎片化”时代的手机出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9] 王艳玲.碎片化阅读:或可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之一[J].名作欣赏(鉴赏版旬刊),2015(7):140-143.

[10] 陈鹏,叶宏玉,梁凯,等.移动阅读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3):300-304.

[11] 吴海珍.“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审视与理性应对[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95-97,103.

篇6

关键词 软件工程;MOOC;应用型本科;教师;信息素养;教学再设计;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5-0074-07

MOOC(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当前远程教育领域中出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兴在线学习模式,是新形势下教育理念融合信息技术的产物。MOOC具有开放性、大规模学习人群参与、高品质微视频、完整的课程组织结构、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等本质特征[1]。自2012年美国Coursera、Udacity、edX三大典型MOOC平台兴起,我国一些知名大学也纷纷加入MOOC行列(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加盟Courser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edX),同时国内也推出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智慧树”“爱课程”“网易云课堂”“网易公开课”“果壳MOOC学院”“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通识课平台”等[2][3]一系列中文MOOC平台,充分显示出MOOC强大的发展潜能。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地方性高校也积极尝试自主开发MOOC平台,或对校内原有的传统网络教学或学习系统进行改进,增添“集社交网络与教育教学为一体”的MOOC功能,以适应建设开放课程的需要。以美国巴布森调查研究集团(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为主的调查机构于2013年度联合公布的调查报告《改变课程:美国在线教育的十年跟踪》中指出,在线学习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在校学生的主流学习方式[4]。同样,MOOC优质课程在国内同样拥有庞大的学习者群体,国内的本科高校中只有6.7%的学生不进行网上学习,而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电脑和移动终端进行网络学习[5][6]。关于MOOC的研究也已成为当前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一、MOOC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

伴随着“名课+名师+教学新理念”与信息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的深入融合,目前有关MOOC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表1从研究主题、代表文献及关键字三个方面就近三年MOOC主要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从表1中不难看出,大体来说,当前关于MOOC的研究成果还是以理论探讨或基于经验研究居多,缺少从实践层面上对MOOC的聚焦与关注,更缺乏就某一特定领域及其群体的特点做相应实证研究来深化对该领域的了解 。尽管也有学者以问卷调查(或基于学习个案分析)方式,从MOOC学习者的角度对其学习动机、认知特点、资源使用偏好、学习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取得“MOOC平台需要系统化、规范化地对学习者的课程选择进行科学引导,学习者需要树立起基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动机并真正掌握开放环境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者对MOOC课程的认同感,MOOC平台还需整合更多的交互功能”等研究成果[43]。但是,从另外一个关注角度,即从MOOC课程组织者――教师的角度,在针对某一特定领域内开展MOOC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收获分析等实证方面的研究则较少。

基于此,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特定研究背景,选取作者所在城市的5所省属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以实证方式深入了解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教师从事该课程MOOC教学的现状,分析MOOC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原因,深入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研究设计及实施

在所选的5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其中含2所民办性质高校),采用随机抽样,对在2014-2015年度内使用MOOC组织《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活动的14位计算机及软件类专业一线主讲教师(不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教辅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随机访谈。被调查者年龄分布为28~56岁,被调查者的学历层次均在硕士及以上,其中,具有初级职称者1位、中级职称8位、高级职称5位。

(一)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目标

在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特点研究的基础上,从个人特征、教学动机、组织教学活动、教学困难、教学收获5个方面对当前正采取MOOC教学方式的该课程主讲教师进行调研,并制定问卷调查的目标体系,如表2所示。

2.问卷调查设计

由目标体系设计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软件工程》MOOC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问卷表中包含22道题目,其中,14道单选题,9道不定项选择题。在内部小范围试用基础上,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Cronbachα系数检测,α值约为0.75,符合良好效度和信度要求。

(二)访谈提纲

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对MOOC使用者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有:教师采用MOOC教学的原因、组织《软件工程》课程MOOC教学方式的流程、课程单元设计以及学习讨论主题、MOOC教学与开展项目实践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比较、教学时间安排、MOOC资源利用状况、教学答疑安排、学习单元中小测验的设计、如何看待教学反馈及其实施情况、MOOC教学困难及其对个人的帮助等。

(三)研究实施

问卷调查与访谈均采用匿名方式,14位教师均认真填写了电子问卷并通过网络接受访谈,相互之间没有交流。回收有效问卷14份,保证实证研究的有效性。

三、基于数据统计的结果

(一)教师对MOOC相关知识的预研(了解、储备)情况

14名教师在2013-2015年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对MOOC的概念、发展现状有所了解,其中,有13人在此期间参加了至少2次以上省内外举办的有关MOOC课程建设方面的教学研讨会,阅读过相关文献资料。然而,在开展《软件工程》MOOC教学之前已从事过其它MOOC课程建设实际工作的教师只有3人,并且都是中级职称。其中,2人在此之前从事过所在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公共课程的MOOC教学活动,并亲自制作课程视频资源;另1人主要是在暑期深入国内某教育企业进行信息教育技术方面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参与某中文MOOC平台的后台维护工作。其余11位教师对MOOC教学活动的知识储备还只是局限在阅读文献资料、聆听讲座、接受培训、参与研讨等理论层面,缺乏实际MOOC课程的动手开发经验,更没有亲自通过专业软件设计或制作过《软件工程》MOOC教学短视频。针对前期开展《软件工程》MOOC教学准备情况,也仅有4人事先把要求学生学习的MOOC课程自己观看了一遍。

(二)MOOC教学的动机

使用MOOC教学的动机,14位教师主要持三种观点:有3人认为,基于《软件工程》课程知识内容枯燥、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厌学情绪,而尝试采取新型MOOC教学方式期待是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由此来推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9人则是因为个人近三年承担(参与)了省级或国家级关于MOOC课程建设方面的纵向课题,探索该课程MOOC教学方式与本人在研的课题有关,在持这种MOOC教学动机的9位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却占到了3位;还有2人是由于参与了某软件企业有关MOOC平台设计的横向研发课题,需要借助MOOC平台组织《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活动来验证该平台的关键技术实现及其应用情况等,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三)组织MOOC教学活动

1.教学行为

14位教师均对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人才培养目标等基本信息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且事先做过MOOC教学难易度的评估。与该课程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相比较,认为采用MOOC教学的难度会加大的有9人,认为难易度大体持平的有2人,认为难易度会降低的有3人。关于MOOC教学的时间安排,一个课程教学周期被安排在2个月及其以下的有3人,2~4个月的有10人,4个月及以上的只有1人。在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上,4人采取的是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登陆指定的MOOC平台按照进度完成对课程的学习,课程测验合格即算修完课程,教师不定期登陆MOOC平台查看学生学习结果予以验证;9人采取要求学生登陆MOOC平台,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交流发帖等形式学习《软件工程》课程理论知识内容,同时召集学生在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等地安排课程实践环节,要求学生以项目实践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大作业、任务等,并以此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还有1人把MOOC教学活动作为对正常《软件工程》课程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要求学生课外学习MOOC课程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程考核仍以教师布置的为准。关于MOOC教学合作情况,只有3人表示在自己的MOOC教学过程中与其他教师进行过合作教学。

2.资源利用

14位教师中,8人选取的是国内应用较为成熟的中文MOOC平台,如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并将知名高校现成的课程教学短视频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源;5人选用的是新增了MOOC功能的校内网络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的“升级版”作为MOOC平台,其中1人亲自录制、制作并上传课程教学短视频,其余4人均利用网络上现成的视频进行上传;还有1人选用的则是所在高校委托第三方教育软件类企业为其“量身制作”的MOOC平台,同时提供相关教学视频。由于14位教师都是计算机或软件类专业出身,均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软件操作能力。但是在采用MOOC教学方式完成《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耗费精力等却不相同。平均一周花费10小时以上在MOOC平台上回答或解释学生在线/离线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学习讨论活动的有1人,5~10小时的有4人,其余9人均在5小时以下。

3.教学设计

关于开展MOOC教学期间教师进行学习单元(主题)设计活动情况,其中,有8人使用MOOC平台上的现成的《软件工程》课程学习单元,有6人则自主设计课程学习单元。但是在这6人中,有4人大体按照市面上《软件工程》教材固定的章节标题顺序来设计学习单元,有2人是按照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结合软件企业实际项目运作流程来设计学习单元。亲自录制与制作精短MOOC课程视频的教师只有1人,其余13人均采取“拿来主义”,利用已有MOOC平台上的课程教学视频,或从网络上、一些课程教材所附课程光盘中获取现成的学习视频加以时间上的剪辑处理,制作成MOOC教学视频,或直接委托第三方付费完成制作。教师所的讨论主题,有5人选取的讨论主题直接摘自课本每一章节后面的习题,有5人从一些国内知名学习辅导网站或百度贴吧里选取一些热门话题或精华帖,稍作改动后作为讨论主题,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自己精心设计讨论主题的有4人。14位教师中有6人进行了MOOC课程的作业与测验设计等,其余8人利用已有MOOC平台上的《软件工程》MOOC课程附带的作业与测验题目作为对学生的测评。有4人把学生在MOOC平台上完成的测验情况作为学生最终的课程测评成绩,有8人把学生于MOOC平台上完成作业与测验的情况作为类似于占一定考核比率的平时成绩,或者作为设置命题考试难易度的参考,实际上还是要以自己布置的理论或实践形式的考试作为最终考核依据。

4.教学互动

课程学习期间共学习相关讨论主题的数量超过20个的有3人,讨论主题的数量在10~20个的有9人,小于10个的有2人。所有教师在MOOC平台上均选择课程论坛作为主要的交流互动工具。除了课程论坛之外,还使用虚拟教室的有2人、使用QQ的有3人、使用自己的博客或微博撰写与转载课程学习相关博文的仅有1人。

5.教学反馈

在MOOC教学期间,有4位教师会定期根据MOOC平台后台统计出的学生学习行为相关数据,如某学习讨论贴的回复次数、哪一个时段学习者人数最多,教学短视频中的哪一段观看者最多等进行学情分析,并依此采取相应教学改进措施。有8人认为,学生课外会存在一定幅度的“从众”现象,MOOC平台统计出的数据尽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作为教学改进措施的参考更为适合。有2人认为,相对普通本科层次的学生,高职生课外主动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平台上统计出的数据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学习状况。

(四)MOOC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调查反馈,14位教师均表示在MOOC教学中遇到了至少某一方面甚至多方面的困难。13人认为利用Premiere等视频制作类软件熟练地制作与编辑精短MOOC教学短视频存在困难。有7人认为,因受实际环境制约,教师为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需不间断地对各种丰富教学资源进行“再组织”活动会存在困难。有5人认为,在对MOOC平台的具体操作上会遇到问题,主要表现在平台的易用性方面。有9人认为,由于还要承担其他课程教学或科研等任务,无法每天抽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登陆MOOC平台利用论坛或人际交流工具组织或参与学生互动讨论、在线/离线答疑等。有8人认为,学生在MOOC平台上的学习情况或取得的课程测评成绩未必是真实的,会存在“他人代劳”情况,因此在有效针对教学改进措施方面存在困惑。

(五)MOOC教学收获

个人教学水平方面。有5人认为,采取MOOC教学方式使个人教学水平会有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教学设计层面。有8人认为,基于《软件工程》课程特点与实际环境制约,MOOC教学更适合作为对该课程普遍采用的案例驱动教学、项目实践教学等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MOOC教学方式本身对提高个人实际教学水平极其有限。有1人认为,该课程采用MOOC教学方式或许能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对真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大。

教育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方面。有14人都认为,MOOC教学方式会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关于MOOC某一领域的内容,从而更方便地开展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个人信息素养方面。认为仅在个人知识、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所提高的有1人,认为仅在专业技能、应用技术、资源再组织等实践能力方面会有所提高的有8人,认为两方面都会提高的有5人。

四、研究结论

(一)教师对运用MOOC教学手段的适应性缺乏调研,采用MOOC教学的动机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对MOOC及其如何应用于《软件工程》这一具体课程的教学环节未做充分的适应性调研,对MOOC的内涵、运作流程、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只是局限于理论层面的了解,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无实际MOOC经验。半数以上的教师选择开设MOOC课程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去探索更佳的教学效果,而是为了方便开展相关的科教研课题,或纯粹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或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以增加本人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当然也不排除有教师会存在将采用MOOC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成果与今后个人职业发展、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因素挂钩的思想。

(二)MOOC适合作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通过反馈数据,多数教师认为软件工程课程内容更新快、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学生如何把主流开发技术运用到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实践中才是课程的学习目标。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MOOC教学,MOOC也无法取代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而开设的一些工科实践类课程,以及相应的实验、实习实训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实际企业项目为依托,在实习实训场所“模拟实战环境”下的项目实践教学方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以,MOOC不适合作为《软件工程》的主要教学方式而形成翻转课堂,但是适合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一种有效补充,为学生课外提供学习支持,并共享优质的学习资源。

(三)教师的教学资源再设计能力普遍不强

MOOC学习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等特征,使得MOOC课程的设计和发展必须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44]。反馈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主讲教师无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亲自设计出一段5分钟以内、能够指向某个目标、解决某个问题,或具体讲述软件工程一个特定学习主题的“微课程”教学视频,更不用说在视频中穿插设计反馈性测验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了。主要原因:一是地方性普通高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师资力量薄弱,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中青年教师接受信息教育技术相关培训机会有限,导致其教学设计能力普遍不强,更不可能具备自如的使用混合式、颠倒式等教学模式而所需的教学资源再设计能力。二是在传统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教师一般作为项目组织者,其主要精力放在资源提供环节,充当的是资源提供者角色。而MOOC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反馈,在线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且充分开放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资源,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再组织、再设计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即教师需要充当资源组织者角色。由最初“原始资源提供”到“资源筛选”,再经“资源设计优化”,最后到“资源重新组织”这一系列角色的转变使得许多来自地方性普通高校、教学设计能力有限的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备课期间投入资源再设计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所以只能选择网上已有的MOOC资源。

(四)教师的信息素养急需提高

MOOC时代,身为数字移民的教师自身比学生更加需要提高信息素养,在深度分析及加工数据、审视及理解他人想法、获取多维观点等方面超越学生,成为数字时代的教育智者[45]。从反馈数据来看,多数教师学习主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只能使用单一的课程论坛组织学习讨论活动。不能做到周期性地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学情分析,来为学生制定出适合的学习目标与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及时利用多种网络化社会化学习工具或人际交流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少数教师对MOOC平台的动手操作不熟悉,不能将获取的信息及时归纳、整理并融入教学中。

(五)MOOC对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作用不明显

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MOOC过程产生了师生分离现象,缺乏实践教学中的小组协作形式的教学互动行为,使得教与学活动变成了纯粹而僵硬的人机交互过程。学生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没有现场感知的冲击力[46]。教师也不能在固定的场所,如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等,把言传身教与个人魅力及时而显现地传递给学生,通过现场得到的反馈反过来推动个人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对于一些以掌握体系概念或规律为主,要求训练实际动手操作技能与突出团队协作意识的工科实践类课程,MOOC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五、建议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MOOC教学理念

学生是开放学习的主力军,今后会成为MOOC课程的终身学习者、兴趣爱好者,对在线学习有着潜在的长远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MOOC教学理念,彰显出“以学为主”的教学价值取向。逐步建立有效的教学反思意识,积极培养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研究能力,真正做到传统课堂和MOOC互相融合。

(二)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作为数字移民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掌握学习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等知识,以培养高度的信息素养[47]。一方面,教师急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包括提高自身对信息内容的获取、分析、制作、筛选、传播、检索、评价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性普通本科高校需要建立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组织与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系统的使用、主流MOOC视频制作类软件的操作、相关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线课程学习与分析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等丰富的教学活动,为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提高教师教学再设计能力

基于MOOC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学习的主要特点,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情况,精选合适的资源,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再设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长期以来,多数高校教师习惯于按照固定的课程知识体系编排与设计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单元),只重视现成的结论却忽视了不同的学习个体之间的差异,缺乏针对学习对象的差异而开展教学再设计的意识。所以,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再设计能力。通过对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展开再设计与再优化活动,帮助学生设定适合的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和解决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

(四)积极探索MOOC支撑下的混合式、交互式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大学期间开设的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居多,为今后培养出更多的服务于地方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做准备。MOOC尽管具有随时随地提供免费开放优质资源的优势,但是却缺乏在实践层面上培养出完备的及系统化专业人才的功能,工科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并不适合采取MOOC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当前MOOC优质的教学资源,结合传统课堂,积极探索MOOC支撑下的混合式、交互式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就本文而言,如何结合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课程特点与学生认知特征,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更好地探索与实施该课程“MOOC实现基础知识”的线上学习和“项目驱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多元评价”的线下学习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 考 文 献

[1]贺斌.洞察MOOC之“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4(12):41-43.

[2]程翥,李贵林,刘海涛.中国高等教育MOOC平台现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2):16-18.

[3]黄明,梁旭,谷晓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65-82.

[4]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1):3-7.

[5]贾寿迪,杨洋.MOOC模式带给我国开放课程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6-10.

[6]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 评析[J].黑龙江教育,2013(2):39-41.

[7]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8]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9):112-118.

[9]吴名星.慕课(MOOC)在软件开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57-59.

[10]徐晓飞.抓住MOOC之机遇 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1):30-32.

[11]周莉涛,刘越,彭立宏,等.探索MOOC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A1期):118-119.

[12]刘继斌.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4):7-9.

[13]魏传光,洪志雄.超越与局限:MOOC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比较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4):10-14.

[14]李华,龚艺,纪娟,等.面向 MOOC 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28-33.

[15]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5.

[16]王鑫.李磊.慕课MOOC在线教育平台技术架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215-216.

[17]王秀婷.基于edX的MOOC互动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8]程璐楠,韩锡斌,程建钢.MOOC平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及其影响[J].远程教育杂志,2014(2):58-62.

[19]韩锡斌,程璐楠,程建钢.MOOCs 的教育学视角分析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4(1):45-49.

[20]殷丙山,李玉. 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9-34.

[21]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9-92.

[22]翟雪松,袁婧.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97-99.

[23]袁莉,Stephen Powell,马红亮,吴永和.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2):3-7.

[24]赵荣,马亮,张玉龙.MOOC的理性思考:兴起、发展与未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2):11-13.

[25]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5-9.

[26]约翰・巴格利,陈丽,年智英.反思MOOC热潮[J].开放教育研究,2014(1):9-11.

[27]贾莹,王洪斌.MOOC潮流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反思与应对[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1-4.

[28]姜蔺.MOOCs学习者特征及学习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54-56.

[29]杨振涛,李玉顺,卿竹君,等.我国学习者对MOOC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16-18.

[30]唐孙茹.MOOC学习者学习现状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31]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4(6):6-8.

[32]陈向东,曹安琪.为什么没有坚持-一个MOOC学习个案的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2):9-13.

[33]祝智庭,刘名卓. 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3):36-42.

[34]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 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5.

[35]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9-11.

[36]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3.

[37]董成国.MOOC: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新途径[J].技术与教育,2014(2):44-46.

[38]张艳婷,杨洋.中外图书馆界对MOOC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情报科学,2015(4):154-156.

[39]王聪聪,MOOC运动及其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4(4):54-57.

[40]张艳婷,付志义,刘青华,等.高校图书馆的MOOC服务探索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MOOC服务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18):77-79.

[41]崔蕾,蒋琪.企业MOOC:企业培训未来之大势所趋―国网网络大学陕西公司课件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10):56-57.

[42]李新娥.MOOC时代的企业员工培训:机遇和挑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3):12-14.

[43]刘杨,黄振中,张羽,等.中国MOOCs学习者参与情况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27-33.

[44]宋灵青.MOOC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139-140.

[45]阮滢.当“数字移民”遇到“原住民”[J].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