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改革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改革措施

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农村金融;改革举措

河南省在农村金融体系布局上分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而两者在协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难题。现就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进行阐述,以规范农村金融服务秩序,丰富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格局。

1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任务,也是以农村市场需求为依托,以地区主导农业产业化资源为核心,来实现农产品的集中存放、科学生产、全面推广,逐渐形成以农村居民为共同利益体的产业化发展体系。其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注重对农村市场需求的满足。市场需求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根本利益点,也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基本导向,其最终任务是实现对农产品的“销售”目标。二是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村地区各农产品的生产实际,各地也要发挥农村地域性优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三是具有一定的规模化特征。农业产业化走出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现状,注重对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以实现区域性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2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

农村金融以满足农业生产各项资金需求为主要任务,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基层银行机构等。在服务内容上,主要有信用贷款、理财等形式,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对象也更趋多元化,包括农村投资建厂的企业。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其自身具有一定特点。一是季节性影响较大。农业生产活动与季节的直接关联性很强,比如恶劣气候导致农作物减产,带来农民收入下降,影响农村金融的资金净收入,再影响到农村信贷业务的开展。二是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从农村金融发展实际来看,由于农产品仍然停留在土地直接产出阶段,缺失仓储、深加工及销售环节,使得农产品的直接收益并不高,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三是农村金融服务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因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而带来金融服务的差异性明显。比如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反之则较差。四是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较高。面对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农事活动中的资金欠缺问题,而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相对偏少,由此带来的可选择的金融服务存在局限性;还有些农民缺乏等值抵押物,在出现违约等情况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风险更大。

3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表现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资金来支撑,而农业产业化发展,更需要从农村金融改革中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然而,当前农村金融面临诸多难题。一是不良贷款率持续增长。从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来看,贷款相对较多,但额度较小,庞大的贷款人所形成的贷款规模却不容忽视。由于基层金融机构在人员配置上、业务素质上相对局限,审核流程和重要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不良贷款增多。二是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实际工作中,由于未对意外情况下农户还贷能力不足时进行细节说明,使得农民缺乏应有的金融风险意识。同样,对于金融机构,缺乏完善的资产抵押审核制度,审核标准不完善,遇到无法还贷情况时,难以收回抵押物,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三是农村金融机构鱼龙混杂。开放农村金融市场,一些私人银行也逐步布局农村金融机构。相比而言,正规银行都需要在银监部门的管理框架下进行业务开展,而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其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私自提供自营业务外的其他金融服务,扰乱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4完善农村金融改革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考虑到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运营特点,生产周期长、资本来源局限,利润率偏低、风险偏大等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政策。农村金融服务的开展需要从信贷政策建设上,立足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资金难题来优化,切实制定稳健的信用贷款机制,降低小额信贷风险,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水平。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农村金融做好有力支撑,更需要专业性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人员准入门槛管理,从金融业务知识、金融服务技能等方面加大学习;同时,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方式,针对不同的金融业务,开展上门服务,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进一步丰富涉农金融服务内容。考虑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常态,对农村金融服务同样提出更高要求。农村金融服务要立足农村农业产业化实际,逐步完善和丰富多元化金融服务内容。比如在基本储蓄业务基础上,适当开展金融理财、信用评级等业务,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风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四是政府要承担其导向责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要积极参与其中,做好指导,特别是在完善地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中,政府要协同多个渠道,来对企业的信贷审核工作进行规范,对诚信企业进行鼓励。另外,针对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政府要从政策制定上净化农村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袁梁.陕西省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及其绩效研究[J].农业经济,2016,(11):110-111.

[2]郑学党.供给侧改革、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12):1-7.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现状;改革措施;中国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61-03

引言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也不例外。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尤其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显著。1996年实施《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发展,以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国农村金融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与中国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如,贫富、城乡的双重二元金融格局,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不到位,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弱化,大量农村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市场,农村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所谓的三要素大量外流等等,这突出的就是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所谓农村金融生态是指农村金融与农村环境之间一切关系(社会、经济与生态相结合,起促进或制约作用)的总和,是各种农村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其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1]。这个系统的问题和矛盾盘根错节,日益突出,可以说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所以这种缺乏生态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没有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村资金也没有真正支持农村金融的生态发展。因此如果继续目前这种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农村金融体系将无法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化解中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改革措施,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推动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现状及问题

1.农村金融业务单一,服务网点少,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各县域的金融需求。在农村金融机构中,金融业务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存款和贷款这两类传统的金融业务,而诸如保险、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买卖、资本运营、外汇等金融产品的发展却严重滞后[2],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多层次和全方位的金融需求。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本来就很少,又加上很多金融机构在商业化改革下撤离农村,致使服务网点不断地减少。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 811个,全国有2 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出现了金融服务的真空,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3],这导致很多农村根本无法享受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

2.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功能很弱。一方面,由于农业投资风险大、成本高、收益少、资金周转慢的特点以及农村资金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金融机构的趋利性等原因,使得贷款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大量分散小农和小企业,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面临着较高的运营成本。所以,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离开了农村,或者只存不贷,造成了农村金融并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加剧了农村信贷资金不足,或者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畸形发展,不仅农村资金不能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求,而且宝贵的有限的农村资金仍呈“抽血”倒流之势,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向其非农村行业转移。从国家统计局2001―2008年的数据来看,在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人民币货款中用于农业货款只占40%左右;截至2009年6月末,县域金融机构的存差为377.5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321.6亿元;2009年6月末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仅为54.6%。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贷款规模远远小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尤其是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的支持远远不够。

3.农村金融机构机制不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缺乏活力。由于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撤离,每个县域所拥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缩减,很多县域成了一两个农村金融机构“独占市场”的局势,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弱化,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距甚远,让农民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农村金融机构的结算渠道还拘泥在一些小额分散的小客户,仍以传统结算工具为主,现金、汇兑结算占主导地位,没有实行信用卡、通存通兑、银证通等支付结算工具,给一些交易活跃、资金流量大的客户结算带来诸多不便;(2)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建设步伐缓慢,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业务操作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办理业务存在时间长、效率低、灵活性差、差错率高;(3)由于历史、经济效益等原因,农村信用社普遍员工素质较低,不少员工无业务基础,也无必要的法律意识,职工经营意识、业务能力、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适应,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对农户的信息、技术、市场等服务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4)贷款难为民间借贷生存提供了土壤和发展空间 [5]。

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经济的效果。然而,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非常恶劣,如,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担保体系不健全,金融债权缺乏保护;农村信用管理滞后,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披露失真,银企关系变异;经济金融错位,诱发金融风险;贷款操作程序不规范,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缺乏;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贷款监管方法失效;行政力量介入普遍,影响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中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进入了一种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机制的生态环境管理困境,这种困境不仅客观地决定了追求成本的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投放动力不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3],同时造成一直以来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局势,影响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有序健康可持续运行,据人民银行统计,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占比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 [2]。因此,中国农村无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交易规模的扩张,进而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逐渐下降,农村资金不断外流等现象 [5]。

5.农业经济主体面临多重投资矛盾,难以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组合。作为“经济人”来说,经济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然则农业经济主体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其投资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低市场化,所以农业经济主体有区别于其他经济主体而面临的高风险与低收益之间的矛盾、高成本与低收益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使得农业经济主体在农村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化组合的可能性减小,又加上农村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制定了许多发放贷款的限制条件,因此农业经济主体还要面临高风险与拒绝风险的矛盾。多重投资的矛盾,使得农业经济主体难以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组合 [4]。

二、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改革措施

从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看,既有来自主观的原因,也有来自客观的原因,既有政府行为造成的,也有金融机构带来的,还有农业本身弱质性决定的。所以要改变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因素着手,系统全面地考虑,立法机构、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坚持增量改革方向、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和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坚持存量改革方向、努力构建运行健康的农村金融机构和资金充裕的农村金融市场,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促进农业及农村保险和农村信贷市场的共同发展等多种改革战略共同实行,逐步达到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全面优化的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1.系统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破解当前农村金融生态困局的关键,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深化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提高其服务农村的深度和广度 [8]。对任何一个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既要有其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又应赋予其服务农村的责任和义务,可要求其按农村存储量的一定比例投资农村。但只有多元化主体的金融参与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内生农村金融组织的参与是关键,在农村民间资金准入和利率市场化前提下,实现农村民间资金资本化基础上的多模式组合。尤其是适合农村特点的微小型合作金融组织与商业金融组织。其次,基于农村多样化需求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深化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作风,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全方位的新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如启动并适度创新保险、信托、租赁、外汇、信用担保、资本运营、有价证券发行与买卖等服务,也要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农业发展资金。

2.以制度创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农村金融信用缺失、信用危机直接危及农村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通过制度创新来培育:一是建立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通过不断完善和规范信用等级评审,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信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政策,对评为信用用户的提供包括贷款、银行卡、结算汇兑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便利及费用优惠政策;对金融信用等级度差的,在信贷支持上实行疏远政策,甚至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实施停止贷款、停止开户、停止结算等措施予以制裁 [7],这样吸引更多的用户诚实守信。二是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监管,要由粗放型监管向制度化、法律化监管转变,建立和完善风险性监管指标和评价体系,有效发挥农村金融监管的作用。由封闭型监管向开放透明型监管转变,加强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4]。三是推动农村企业加快市场化改革,协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规范企业改制破产行为。四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的素质,及时掌握并向农民宣传准确实用的农业经济、科技信息,确保支农资金发挥其效益,收回容易。五是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六是建立以当地政府为领导,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检察、法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3.健全农村金融法制政策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生态环境。完善的法律政策制度是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健康有序运行的有力保障和行为准则,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的立法工作,健全法制与政策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务中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农村金融法制和政策调整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职能定位,提高其综合功能和规模效益,缓减“瓶颈”制约,为农业加快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先决条件,同时保障农民以及相关农村经济主体真正享受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的利益,改变贷款难或只存不贷或限制性贷款等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不准的现状,防止农村资金外流;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农村金融法制和政策保障农村金融机构的权益,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提高失信者的违约成本,减少不良资产,制止和打击各种逃债、赖债、废债、骗债、恶意欠息等失信行为。

4.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农业保险种类,降低农业生产投资风险。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弱质产业,为了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必须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农业保险种类,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保险,给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如可以建立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以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为辅的组织体系,以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增强农民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又如通过对农业提供保险补贴,增强农业抗风险的能力,支持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也可以建立国家和省级两级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在财政补贴之外,支付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农业保险部门的超额赔款补贴 [6]。同时,还要加快农村担保机构的组建,探索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切实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研究推出多种担保办法,如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应收货款质押或农地等担保形式,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为农户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取得发展资金提供便利。

结语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目前,在中国城乡差距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的现实情况下,农村金融由于历史局限性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制约依然处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弱势地位,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少的矛盾,且日益加剧,这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本意相违背,也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背离,所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金融体系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迫切任务。建立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伦.如何优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J].金融与经济,2006,(3):45-47.

[2]王利丽.当前形势下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59-61.

[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EB/OL].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8-09.

[4]刘维芳.构建完善的新农村全融体策[J].决策与信息,2008,(11):6.

[5]张红伟.李太后.基于金融抑制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及创新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71-174.

[6]康书生,卢钦.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J].经济研究参考,2009,(69):30-33.

[7]严璐.论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J].商业时代,2006,(22):6.

[8]张乐柱,任成龙.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6,(2):73-75.

Study on Eco-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form Measures in Rural Finance

FU Wen-ye

(Tian-tian publishing company,Beijing 100027,China)

篇3

一、浅谈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较落后。许多语文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本阅读、课文理解上面,而没有将开发学生们的智力以及想象力作为教学重点,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致使他们在人才竞争中惨遭淘汰。另外,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就目前农村教学活动来看,很多非专科毕业的大学生走上讲台,以至于将错误、偏执的观念传授于学生们,这样不仅不利于开发学生们的智力,而且还极易指导学生们走向错误的人生道路。

2.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无法驾驭。当今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为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们高尚的品格,进而满足当今社会型人才标准的需求。然而目前语文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思想以及落后观点的影响,以至于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难以驾驭,很难应新课程标准而改变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试析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滞后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目前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尤其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更加低下,以至于农村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队伍水平落后,致使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阻碍。另外,教师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观念落后,以至于他们不愿意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致使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素质综合能力均得不到提高。因此,需要探讨一些有效方法以及对策来解决目前农村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推动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与落实。

三、探讨改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有效对策以及建议

1.扩大师资及其队伍力量。首先,要积极引进专业学科毕业的大学生,并且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以及教学能力考核,使得教学教师能够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师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队伍水平,从而为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2.教师需要不断地增加自身阅读量。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文学方面的阅读量,并且将自身所阅读的文学信息传授于学生们,使得学生们在有限课本资源的背景下能够获得新的文学“血液”,从而使得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学的熏陶,进而为学生们形成高尚品格打好基础。

篇4

农村产权制度中的关键和核心是产权,良好的产权制度有利于确保农村经济快速、有序发展,责权明确、归属明确、保护完善、流转畅通的农村产权适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及农村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基础。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应建立在公平、民主、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农民权益。

 

1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进展及特点

 

1.1发达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程度较快

 

截至目前,我国多个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已经完成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其中发达省份的农村改革完成数量占到全国农村总数的80%以上,其中尤其以广东省、浙江省以及江苏省的农村改革完成数量最多。

 

1.2农村集体资产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

 

体制改革之后,原本按照福利分配的方式逐步被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所取代。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中集体资产的分配制度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并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

2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困境

 

2.1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范围的确定

 

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范围的确定涉及到多个方面,首先是边界的确定,然而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完善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多年的实践中也没有总结出较好的解决办法,因此范围边界的确定问题成为改革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除此之外我国农村资产可分为资源型、经营性以及非经营性资产,对这三类资产的界定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也造成了改革进程难以深入[1]。

 

2.2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界定

 

我国农村中的集体组织的主体是成员,然而对于集体中成员身份和资格的确定我国没有完整的法规规定。目前成员资格的审查和确定还处于自我管理的环境中,主要受到农村的风俗、观念以及约定等影响。

 

2.3集体资产管理组织的构建

 

我国农村对于改革完成后集体资产管理组织的构建没有形成廷议的规定和套路,目前全国农村中组织形式的建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由县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对建立的经济组织进行确认并对其办法资格认定证书;二是农村根据《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中的相关规定来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三是根据《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将农村经济组织确定为企业法人。这种建立机制上的不统一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推动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措施

 

3.1成员资格认定标准由民主方式确定

 

由于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因此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资格确定的方式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使成员与权益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在成员资格确定的问题上应该坚持公平、民主的方式,保障资格的确立符合民意。

 

3.2对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管理办法进行规范

 

应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管理办法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村经济组织中的股权构成、人员资格确定、扩股增资等更加明确,同时出台关于经济组织收入分配的相关办法和管理措施,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的规范。

 

3.3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推动我国农村民主进程,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法规的制定,使法人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和明确,该治理结构中应该包含理事会、股东大会以及监事会,同时还应涵盖出资者所有权和监督权、法人财产权和权的制约平衡机制[3]。

 

3.4建立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农村产权制度,实现责权明晰、归属明确以及流转畅通的产权制。应加快土地使用权登记的步伐;同时要积极探索优化国有土地和农村中建设用地间的相关机制,不断提升建立产权流转和交易平台的速度。

 

4结语

 

我国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关系着我国农村快速的推进,因此从各个层面加强对改革措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改革措施能够落实。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不断完善改革措施,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摆脱诸多困难的限制,使其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篇5

(一)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努力破解规模过小这一当前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制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将更多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一是创新规模经营模式,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业的生产用地、新增生产补贴等政策要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增强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按照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认定管理办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50人。三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建立政府购买农业公益试点。抓好东辽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启动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引导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经营权。支持代耕代收、统防统治、农资供应、饲料配送等服务业发展,鼓励科技人员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

(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力争2016年底前完成。启动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建立和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充分发挥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户自愿互换承包地块。按照国家和省相关工作部署,探索将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通过金翼蛋品2000万只一村一场蛋鸡养殖、正旭食用菌产业园、东辽黑猪公司20万头黑猪扩建、东霖草编60万件草编等产业和项目,大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尤其是4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配套改革措施的跟进和落实,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加快经营组织创新,探索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三)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一是扩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东丰县沙河镇、那丹伯镇试点的基础上,东丰整县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积累经验,逐步在全市推广。大力支持农业银行扩大业务覆盖面,积极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二是加快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进度,在东丰、东辽两县试点的基础上,把龙山区、西安区、开发区吸收进来,力争实现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全覆盖。完善政策措施,简化相关流程,降低贷款门槛,提高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启动畜牧物权抵押融资试点,加强与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适时开展畜牧物权抵押融资试点,激活畜牧养殖企业资产,有效解决养殖户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四是全面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加强与安华、安盟、人保等保险公司合作,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篇6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民主监督

1、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60%以上,农村社会的经济利益集中体现在农村财务管理上,为减轻农民负担,我国不断的采取了各项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白条抵账的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在农村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白条抵账的情况,并没有严格依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在一些日常办公、差率费用等方面还没有完全采用含税发票,开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农村管理服务中心没有严格审核中心票据,难以充分关注合法性以及合规性。

1.2、民主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农村监委会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账务的收支情况监督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真正的民主参与。一般只要没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村民很多情况下都是有所顾忌,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1.3、农村财务管理透明化较低

在财务公开方面存在公开内容不全、收支明细不全以及专业术语应用过多的问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财务公开的目的。虽然很多地方都设立了群众意见栏,但是在实践中却无法真正的落实到位,影响村民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1.4、在财务监督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

对农村采取的审计仅仅能够保证重点,没有做好全面审计,由于法律上的缺陷,农村审计渠道一直没有完善。此外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措施

首先,农村会计委托服务是当前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模式,完善会计委托制,规划程序、范围以及流程等势在必行。机构也需要做定期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各级财务部门也需要注意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有计划的培训财务人员,提高整体素质能力。另外必须做到离任必审,对于农村站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各规章制度的落实方面,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依照相关要求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并依照要求安排三级财务管理网络化建设。以不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其次,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加强各类票据的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保证农村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各部门也需要严于律己,做到有票可查,增加财政的透明度。在监督体系中需要不断完善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在内部监督体系中,村民是监督的主体地位,农村财务管理需要依照规定,加强监督力度和幅度,也需要做到财务事项有法可依。在监委会需要设置民主理财小组,监督财务公开活动,参与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审计以及相关专业知识。

另外,深化会计监督体系,会计需要加强票据的审核,尤其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核。农村审计单位需要严格依照要求积极开展财务审计活动,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把群众监督与农村审计结合在一起,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最后,增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农经站需加强在职财会人员尤其是报账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不同职业的人员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广泛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素质能力,还需要注意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满足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规范农村财务处理程序,还需要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做好基础性工作,建立完善的农村财会人员保证制度,稳定财会队伍的建设。

综上所述,农村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性,在以后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健全制度、加强监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马凯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关键性和艰巨性的特征,改革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

在分析“关键性”时,马凯指出:从近期看,深化改革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的一个根本性措施。近两年来,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势头。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同时经济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集中表现为:保持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的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上涨的压力很大,信贷结构仍不合理等。这些问题说明,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经济运行产生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的“病根”就会存在,旧病复发就有可能。必须标本兼治,铲除滋生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的土壤,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从长远看,深化改革是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关键时期。未来一、二十年要继续保持一个较长时间平稳较快发展,无论是优化经济结构,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无论是克服资源、科技、人才瓶颈,还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无论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无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赖于深化改革。要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关键是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向改革要发展的动力,向改革要发展的优势,向改革要发展的空间,消除传统发展模式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强大动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

在分析“艰巨性”时,马凯强调,26年来,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也攻克了不少难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继续推进改革,面临着一些难点矛盾突出,牵扯面广,敏感性强的领域和环节,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都在加大。有些改革,不仅涉及经济关系,而且涉及上层建筑;有些改革,不仅涉及国内经济,而且涉及国际经贸;有些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涉及社会稳定;有些改革,不仅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而且涉及深层次的权利和利益调整。面对艰巨的任务,必须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大的努力,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使改革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土地规划;土地利用

1、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1.1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发展的人数还占人口总数的很大比例,全国三百多万个农村,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生态环境也有差别,所以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文化习俗都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区域不同的乡村在整治和发展上也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当地的发展就应该经过实际的调研考察,深入农村,了解具体的农村实际情况,考虑当地农村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出适合当地的发展策略。

1.2量力而行

上文提到了目前我国农村数量庞大,经济发展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在发展的策略上就需要科学的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对于,一部分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的农村就需要提高发展的目标,改善经济发展的模式,不断实现科学的发展。而对于那些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来说,经济很薄弱,根本没有经济的增长点。从基础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它们需要国家先期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建设的同时带动当地的初步发展。

1.3突出特色

农村的整治和发展是走一条适合当地发展道路,不是一味的对农村目前状况的否定,而是抓住农村具体的发展需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抓住农村的特长,从这样的特长和优势方面实现客观的经济收入。当地应该把自己的特长做成特色的经济增长点,把自身的优势实现最大化的价值。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应该保留当地具有特色的风俗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本地老房子,保护当地的绿化情况,要走一条具有科学而特色的发展道路。

2、农村土地建设的现状

2.1当地交通设备落后

农村在建造房屋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大多以个人主观意见为主,这就导致大部分建筑物比较散乱,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多数房屋比较低矮,部分地区房屋还存在土坯房等现象,这与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原则是背道而驰的,给道路的交通安全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由于房屋错综复杂,公共交通空间被居民区占据,造成交通要道的堵塞。此外,农村中没有完整的照明设备,道路支流也很稀少,造成了交通上的死角,而机动车的增加又给这些交通道路增加了极大的危险系数。

2.2村民环保意识较差

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农村中随意堆放肥料以及农产品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此外,调查研究表明,农村的河道越来越小,这主要和村民任意倾倒垃圾有关,部分农村已经开始清理河道的工作,将环境还原到本来的面貌。水体的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料的投掷超出了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整个村庄甚至散发出迂腐的味道,给当地村民以及附近居民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3土地资源相对不足

据统计,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和该区域中农村所占人口比例有关。农村人口越多,那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就越落后。而且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村人口数量,比例各有不同。类似于上海等大城市的农村人口数量为18%,一些中小型城市的人口数量更是占到了60%。大城市中尚出现土地利用资源不足的现象,更何况是农村人口数量占绝大多数的其它城市。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却是极少的。人多地少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极为普遍,而且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大了人均可耕地数量的减少幅度,这是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的一项新的挑战。

3、新农村土地规划

3.1村庄归并

村庄合并是土地集中管理的一种体现,它是将散乱分布的中小型村庄统一整合,并按照新的条款重新分配人均土地资源,土地的所属权归国家所有,而农民享有对土地的使用权。村庄合并是政府惠民政策的体现,它不仅可以缩小城乡差距,还可以拉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百分点,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说,村庄合并是农村改造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在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使得工业区更加集中,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规模迅速壮大。总之,村庄归并是新世纪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新起点,创造了优秀的成绩。土地分散、难以统一的瓶颈也得到了彻底解决。

3.2宅基地置换

宅基地置换是指用新型房产和农民置换原来的房地,俗称土地开发,这是众多的村民所喜闻乐见的。说到底,是将来自不同地域的农民集中在一起,形成小区形式的居住户,并由政府出资,进行统一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保障村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宅基地置换是用自己的宅基地去换取别的东西,比如城镇房产,成为城镇市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当然,宅基地在置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房产纠纷方面的问题,该种现象的解决还需要政策的完善和村民意识的加强。

3.3居民点保留改造

新农村的土地资源整合不是批量试地进行推倒和重建,而是有选择性和可行性的。对于陈旧房屋以及处于偏远地区的住宅,政府将采取没收并给予经济或者房产补贴的方式强制性收购,为的是公益性建设的完美性;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快,交通脉络清晰,而且环境优美的区域,则采用居民点保留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财政支出,同时,也可以保留该区域的古老的文化,是对历史的一种维护和流传。当条件允许时,还可以将该区域进行开发,并且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在保留历史遗迹的同时,也发扬了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还会带动经济的净收入,是目前值得提倡的议案。

篇9

关键词:林权;改革;生计

中图分类号:F32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2)01-0001-04

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是林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且是整个农村改革领域的扩展和深化,是农村改革的继续和完善。这次改革是对以林地权益为核心的森林资产权益关系进行重大调整的改革,是从体制上、机制上和制度建设上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落实林业产权的综合性改革,以明晰产权入手,确立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给予了林农真正意义上的物权。

许多学者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动因、现状及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还有学者运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以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生产和收益的影响,但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关注不足。本文以永胜县为例从农户的微观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农户林业、农业的生产投入和收入等实地调查的数据,系统地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永胜县林业总体概况

永胜县地处长江上游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中部,县城永北镇,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山林资源丰富,林业是全县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永胜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同时也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重点林区县。

2 永胜县林改历程及研究方法

2.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程

2007年8月8日,永胜县确定所辖的永北镇、东山乡为林改试点乡镇,标志着林改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2008年2月25日,永胜县召开全县林业工作会议,决定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林改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展开,并相继成立县林改领导小组,对林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2008年1~4月,为永胜县林改准备阶段。同年5~6月,为落实权属、外业勘测阶段。同年7~9月,进行内业整理,申请登记。2008年10~11月,林权证的制定及发放工作展开。2008年底,永胜县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部分顺利完成。2009年,在对主体改革的自纠自查与查漏补缺中同时展开永胜县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改革部分。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农村社会调查法对案例村进行调研,以调查问卷为主要调研工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选择一些关键户如林业大户进行人户访问。调查时间为2010年7月初至8月底和2011年7月初到8月底。本研究根据人均有林地面积、人均收入水平,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最终决定选取朝阳村、落雪坪村、期纳村、新田村、中和村共5个村为案例村进行调查,每村10户,共计50户。

3 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

3.1 主体改革情况

永胜县将林改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并纳入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落实责任,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到位;把握原则,依靠群众,全面审核清查,进一步修正、完善林权登记基础材料;抓好对林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及时认真解决山林纠纷,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永胜县结合本次林改,积极推进林产业并取得快速发展。目前,在永胜县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改革部分中,确权率99.8%,发证率97.8%,调解纠纷率98.3%;均山、均股、均益率达到80%以上。

3.2 配套改革情况

永胜县拟定了《永胜县林权证管理暂行办法》、《永胜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意见》、《永胜县集体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规范配套改革。筹建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依法行使行政审批、管理指导、综合服务三大职能,履行林权登记、资源评估、流转交易、担保抵押、信息五项职责,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永胜县因地制宜采取联户经营、专业承包、委托管理等形式,进一步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主体。同时,按照“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补偿、受益者补偿与合理经营利用自我补偿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目前,全县已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5.56万hm2(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2.73万hm2,省级重点公益林补偿2.83万hm2)。

4 林改对农户生计影响

4.1 农业生产投入和收入结构分析

由表1可见,养殖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2009年和林改前1年养殖业的收入占农户农业总收入分别为54.95%、53.68%和54.91%。较林改前1年,2009年总投入增长32.72%,总收入增长25.45%。2010年总投入同比增长13.35%,总收入同比增长9.24%。

4.2 非农业收入结构分析

由表2可见,永胜县涉林打工收入主要源于林管员工资性收入(1850元/年),2000年林管员收入包括年终奖金等福利收入。其他打工收入增加主要源于农户外出打工人数及工资增长而增长;经营性收入的林业部分主要原因是随农户果品(核桃、花椒、芒果等)和桉油等林产品出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转移性收入林业部分主要在于农户享受的退耕还林补贴(3900元/hm2・年)和粮食综合直补等各项惠农财政补贴的增加。财产性收入水平很低且没有增加,可见。调查农户的房屋、土地、林地和机械设备等资产尚处于闲置状态,并未给农户带来收入。

4.3 农户生活支出结构分析

由图1可见,2010年户均生活总支出为55562元,2009年为37106元,林改前一年为20155元。较林改前一年,2009年户均房屋、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和食品消费支出分别增长了5801元、1274元、3903元和1998元,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4.22%、7.52%、23.03%和11.79%。2010年户均房屋、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和食品消费支出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5.47%、10.26%、5.69%和11.31%。房屋、家用电器、机械设备、食品等消费有较明显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房屋的建设在农户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成为农户重要的消费支出,农户贷款借钱筹建房屋比比皆是,而近几年国家实现农机和家电下乡补贴则成为农户机械设备和家用电器消费增加的主要

原因。农户住房和机器设备上消费的增长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和生产作业水平。同时,公益摊派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村级道路的修建支出的激增。

4.4 农户林业投入和收入结构分析

由表3可见,较林改前一年,2009年和2010年的种苗、化肥、幼林抚育的投入逐年减少,而造林种植、管护、果品采摘和其他(桉树叶采摘和炼油)则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所调查村“林业三定”时已经划定自留山和责任山,桉树和核桃大多为林改前种植,而且权属纠纷较少,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由来已久,桉树、核桃在林改前得以推广种植,同时,林改后林业局种苗站免费供给树苗,节约林农的种苗费用,因此出现前期种苗、化肥和幼林抚育投入减少,而后期管护、果品采摘和其他增加的情况。

由表4可见,较林改前一年,2009年和2010年农户户均林业生产收入有大幅度增长,2010年农户户均林业生产总收入9715元(占农户总收入的20.64%),2009年为8001元(占农户总收入的17.31%),林改前一年为4951元(占农户总收入的14.83%)。较林改之前,果品采摘和林下经营都有明显增加,果品主要是野山菌,林下经营主要是在林子里对马、牛、羊等进行放养。有了山林资源,节省了饲料等部分开支,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部分农户为增加收入,在林地里种植桉树、核桃等林产品,更大地体现出林地的经济价值。

5 政策需求

表5为农户对政策需求的调查,林改后,永胜县农户政策急需的程度排序为:科技服务(38%)、林权抵押贷款(34%)、政策性森林保险(22%)、林业合作组织发展(16%)、林权交易中心(16%)、防止林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4%)、解决林权纠纷(2%)和加快确权发证(0%)。可见,林改后林农对科技服务、林权抵押贷款、林业合作组织发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和林权交易中心等政策急需的程度比较强烈。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户林业生产中技术知识相对匮乏,迫切需求科技服务。在科技服务方面,农户对良种壮苗选育推广,森林抚育和林下种植技术等技术指导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愿望。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和林权交易中心,部分农户认为自家的林地小,林分质量差,而且林地比较分散,几乎没有收益,希望通过政府部门进行林权抵押贷款,或者通过林权交易中心将林地流转给能带来收益的组织。农户对加快确权发证、解决林权纠纷等政策不需要,主要原因在于林权证均已发放和几乎不存在林权纠纷。

6 结论

①分析表明,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户经营林地面积有所增加。随着桉树、核桃等林产品的推广种植,农户的林业收入也逐年增加。加快林产品的种植推广,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②尽管从目前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程度难以用模型来估计,但通过前面的统计描述分析,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从长期来看,随着相关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日趋完善和成熟,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将会更大。

篇10

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过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现出一系列加速迹象:继11月初中办、国办《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后不久,财政部也于本月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

在《方案》中,理清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五大领域的改革思路。其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被列为首要政策目标。

这一政策安排,应归因于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建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制度相交织,是中国农村治理的基本框架,能够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本的制度支撑。而《方案》亦提出了此一领域改革的基本要求:必须以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重点。

选择更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在农村集体成员间合理界定并分配农用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体非土地经营性资产(即“三块地、一块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各项实际财产权利,将是农村集体产权在资源跨社区配置、人口城镇化背景下探索有效实现形式的具体改革目标。

为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对上述“三块地、一块产”应分类采取不同的产权改革措施,不能混为一谈。

农用地产权重构

集体所有制土地的绝大部分是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据国土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66.9亿亩的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中,农用地为55.3亿亩。在多年农村改革中,这一类土地经历了从所有权与使用权高度统一向分离的重大变革,并孕育着承包权与经营权再次分离的萌芽。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这意味着,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分设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农用地产权制度演变的大逻辑。而其关键,是要合理界定三权的权能范围,进一步明确三者在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方面的权能边界。

首先,就落实集体所有权而言,针对农用地产权不断向承包户分割的政策取向,各界主要有三种意见:有的担心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后,农用地集体所有权有名存实亡的可能;有的建议应实行“国有永佃”;还有的主张实行农户私有制。

笔者认为,结合日韩等国经验来看,农户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直至私有产权,并非必然有利于土地流转和经营规模扩大,甚至有可能成为土地流转和集中的障碍。

一些日本农经学者也认为,土地集体所有更有利于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原则,且在集中离农者耕地方面,比实行土地私有制有更多的办法。问题的关键在于既不能重蹈以前那种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的覆辙,也不能陷入农户占而不用、闲而不租、荒而不让的困境。现阶段落实农用地的集体所有权,着力点应是尊重和落实好集体经济组织在占有、处分方面的权能,发挥其在处理土地撂荒方面的监督作用、在平整和改良土地方面的主导作用、在建设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组织作用、在促进土地集中连片和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的桥梁作用。

落实集体所有权需注意以下五点:一、应保持农用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稳定;二、从实际出发确定集体所有权权利主体的组织形式;三、现阶段不宜通过扩大集体经济组织调整和强制收回农户承包地的权利来实现所有权,也不宜通过收取土地承包费、参与土地流转租金分配来体现所有权,否则极易发生侵犯农户承包权的问题;四、在农户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时,集体所有权可适度参与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五、应重新认识和对待一些地方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处分权的做法,比如上海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就是新形势下的“反租倒包”。

其次,就稳定农户承包权而言,在土地私有制国家,为适应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的需要,一般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中国的特殊性在于,既要适应土地所有者(集体)与所有者成员(农户)分离的客观趋势,又要适应所有者成员(承包户)与土地实际利用者(经营者)分离的一般规律。以成员权为基础,从土地集体所有权中分离出农户承包权,承认农民拥有独立的土地承包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稳定农户承包权要把握好五点:一、起点公平只是相对的,一旦落实“长久不变”,就应当在承包期内“生不增、死不减”;二、“长久不变”应有具体年限,建议为70年;三、鼓励探索市场化退出机制,对举家外出、又没有劳动力返乡务农的承包户,在自愿前提下引导其有偿退出承包权;四、鼓励创新承包权的实现形式,例如“确权确利不确地”就是一种较好的形式;五、赋予承包权有限的处分权能,除可以有偿退出外,不能向外部人员流转交易,也不能抵押、担保、继承。

第三,就保护土地经营权而言,在土地私有制国家,对从农用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农用地使用权(经营权)应赋予多大权能,有一些共同特征,其中两点值得中国重视:其一,限制农用地使用权再流转;其二,保护租地农场主利益。对农用地使用权既限制又保护,是为了使租地农场主能够长期稳定经营。

就中国目前情况看,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相对独立的土地经营权,目的在于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经营权的意愿;顺应促进土地流转集中、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趋势;顺应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缓解农业贷款难的需要。从这三点出发,应当在承包权与经营权之间审慎分割各项权能,既不能引发承包权利人的不满,又要体现对经营权利人的保护。

保护土地经营权要把握好四点:一、在占有权方面,应鼓励签订长期流转合同,使经营者有稳定的预期;二、在使用权方面,应支持经营者对细碎零乱的耕地进行平整;三、在收益权方面,应围绕提高规模经营者的综合收益,改革农业直接补贴的分配方法,逐步投向实际务农耕种者,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土地流转费用进行补贴,还应有意识地控制土地租金水平;四、在处分权方面,应允许承包户或经营者以农用地经营权进行抵押、担保、入股,但对经营者再次流转土地经营权应予适当限制,以防止出现“二房东”。

宅基地产权重构

截至2013年底,中国农村宅基地面积为1.7亿亩,约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54%。它既是农村集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财产权利的一个重要来源。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土地制度,经过50多年的发展演变,目前农村宅基地制度的主要特征可概况为:“集体所有、成员使用,一户一宅、限制面积,免费申请、长期占有,房地分开、差别赋权”。这套制度安排在保障农民居住权的同时,也存在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等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增多,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权能不充分,农民财产权利受到约束等现象日趋突出,改革的迫切性亦不断增加。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这实际上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但有所不同的任务:一是宅基地制度改革,核心是保障农户对宅基地的用益物权,焦点在于是否在已经赋予其“占有、使用”权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其“收益”的权能、有限度地赋予其“处分”的权能;二是住房财产权制度改革,核心是扩大交易半径、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扩大到更大范围内流转,焦点在于是否将城镇居民纳入受让人范畴。由于房地难以分离,完成这两项任务必须以宅基地产权重构为基础。

首先,就落实集体所有权而言,宅基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但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免费拥有长期占有权、使用权的制度安排下,集体所有权的权能已很微弱。面对超标占用、自发流转等行为,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土地所有者代表往往束手无策。

就此方面的改革应注意三个方面:一、进一步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在占有方面的权能,主要体现在集体可以排他性地收回宅基地。目前国家在法律及政策方面仍缺乏系统、明确的规定,应在梳理现有规定基础上,合理界定、适度强化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宅基地的权力;二、进一步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在使用方面的权能,在城镇规划区内,应提倡集体经济组织按城镇建设规划统一利用集体土地建设住房,分配给符合条件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探索统规统建,以替代分户建房的传统;三、进一步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在收益方面的权能,鉴于宅基地使用权是无偿取得的,在宅基地使用权产生流转、依法征收、交易等一系列收益时,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所有者代表应参与收益分配。

其次,就划断农户成员权而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要符合分户条件就能免费申请宅基地的制度安排,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目前来看,这种做法既与农村人口变化的大趋势不吻合,也不利于城乡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统一。因此,应选取一个时点,划断农户成员权,在赋予集体经济组织成员70年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行宅基地使用权“生不增、死不减,入不增、出不减”。如这一做法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可先在城郊地区试行改革。

第三,就审慎拓展使用权而言,根据《物权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明显小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随着农村人口流出越来越多,宅基地财产价值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要求后,拓展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扩大农房和宅基地交易半径已是势在必行。

但应注意,推进这项改革,必须把握好提高农房和宅基地可交易性与防范城市资本到农村炒作农房、圈占宅基地之间的平衡。应根据宅基地使用权获得途径的不同,实行差别赋权:对基于成员权依法获得的原始使用权,可赋予其较充分权能;对通过各种流转方式获得的继受使用权,只应赋予其相对有限的权能。

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重构

截至2013年底,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面积为3.1亿亩,其中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为4200万亩,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13.5%。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产权体系如何重构,是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这一块土地提出的改革思路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这至少意味着两点:在城镇规划区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能大大拓展,可以出让、租赁、入股,也可以抵押;在城镇规划区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样流转,不必都要被征收为国家所有。为实现这些改革目标,应在占有权能、使用权能、收益权能、处分权能四方面进行产权重构:

首先,在占有权能方面,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有权对土地使用权利人的使用、流转行为进行监督,有权在流转合约到期后收回土地使用权、按合同约定处置地上附着物。而通过初次及再次流转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亦享有在使用权年限期限内程度不同的控制和支配土地权利。

其次,在使用权能方面,所有权权利人、通过初次及再次流转获得使用权的权利人,都可以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利用集体土地从事工业、商业、旅游等经营性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但能否用于商品住房开发,需审慎决策,现阶段仍不宜放开这一方面的限制。

第三,在收益权能方面,就先行者的实践探索来看,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土地使用权利人如何分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和流转产生的收益,没有一定之规。在这一过程中,需注意三点:一是提高所有权在收益分配中的地位。多数集体成员并没有占有、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因此在分配其产生的收益时,应突出所有权的地位,实行有偿使用。有偿使用收入纳入集体资产管理和分配,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享;二是由市场决定流转价格,真正实现“两种产权、同一市场、统一规则”;三是规范地方政府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和比例。

第四,在处分权能方面,应建立与国有土地同等的处分权利体系。

非土地经营性资产重构

除土地外,实行农民集体所有的,还包括各种类型的经营性资产(如物业、设备、股权、现金等)和非经营性资产(如供水设施、学校、卫生室等)。这些资产如何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进行产权重构,在集体所有权与“集体资产股份权能”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同样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据2014年1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这一改革的总目标为: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

就过去20多年的运作实践来看,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存在缺乏法人地位、难以避免内部人控制、缺乏人格化代表、成员边界难以锁定、可持续性尚未遭遇真正检验等一系列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集体资产产权在集体所有权与成员股份权之间如何分割,尤其是如何拓展和完善成员股份的权能。总的思路应当是:以保障农民集体成员权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目标,以股份合作制为载体,规范集体所有权权能,拓展集体成员股份权能。

首先,在规范集体所有权权能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占有权能方面,处理好“成员集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委托关系;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集体经济组织在行使占有权时应以成员集体利益为出发点;

二是在使用权能方面,投资领域以低风险的物业为主;进入竞争性领域应有适当的防火墙;逐步引入职业经理人;

三是在收益权能方面,应按股份分配给集体成员;应处理好提取和管理公积金保值增值的相关事宜;应推进“政经分离”改革;

四是在处分权能方面,对增值潜力较大、透明度较高的物业等集体资产不宜急于变现;在集体成员已完全市民化等情形下,如集体成员有要求,可对集体资产进行清盘,并撤销集体经济组织;应避免暗箱操作。

其次,在拓展集体成员股份权能方面,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占用权能方面,从已经实行折股量化到人的地方实践来看,应注意股权不仅应是量化的,且应没有期限;股权分配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应妥善应对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提高股权证的法律效力。二是在收益权能方面,既要防止分红占集体资产收益比重过低的倾向,也要防止分红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倾向。三是在使用权能方面,为保持生产力的完整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非土地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无法量化分割到每个集体成员并由其行使,为完善成员股份权的使用权能,主要是完善成员对集体经济组织在使用集体资产时的民主管理、决策与监督的权利。四是在处分权能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六大权能中,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这四项权能,属于处分权的范畴,使成员股份权具有很大的可转让、可变现性,应当慎重稳妥推进,对内部成员持股比重应有明确规定,对外部人员持股应有严格规范,对股权作价应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如果对这些方面考虑不够,很有可能导致“找后账”,影响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