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效益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效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效益

篇1

为改善沿黄地区生态环境,有效遏制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1999年国家计委将化隆县列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示范县,先后下达了二期三年生态工程,经两年的实施,完成了围栏种草任务。项目区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

1项目区基本情况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总面积为2740km2,县境处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化隆县天然草场面积17200hm2,草场垂直分布规律明显,自南往北依次分布着:平原荒漠类———山地草原类———山地草甸类———山地高寒草甸类———高寒草甸类。优良牧草有6科130余种,占可食牧草总数的12.3%。牧草中以禾本科为主,其次是莎草科、杂草类、豆科牧草最少。植被盖度为5%—20%,每公顷产草量1160kg。由于降水量少,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和牲畜超载过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盖度逐年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黄河流经8个乡镇,流程151km。全县共有大小主河道16条,全长396km,每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达9259×104m3。因地势高,落差大,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27×104T。

2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目经县生态办、省驻县工程监理、畜牧局及其它成员单位到黑城沟、巴燕沟流域进行反复调查、论证,确定群科镇加文山地区围栏种草200hm2,扎巴镇青沙山地区围栏种草133hm2,巴燕镇马场山地区围栏种草160hm2,谢家滩乡尕加山地区围栏种草107hm2。工程始于2001年4月,于2002年8月结束,共完成围栏种草600hm2,投入人工27000个工日,播种红豆草籽种6000kg,老芒麦19000kg。711型45号中碳钢丝网片232600米,围栏用立柱32600根(其中大立柱90根),项目共投资112万元。项目区种草区域坡度在5度以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机耕、旋耕和人工耙磨相结合方法,确保了种草质量。播种量:红豆草为22.5kg/hm2,老芒麦为30kg/hm2。播深一般掌握在3—5cm,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安装围栏质量符合国家机械行业B/T711—93镀锌钢丝网栏标准,网片规格为711型45号中碳钢丝网片,立柱间隔10—15m,松紧度合适。

3项目效益分析

2002年10月,对牧草长势情况进行了测定,按不同土地条件随机取3个样方,测定结果:平均株数为46株/m2,平均株高17cm,平均根深7.2cm,平均植被盖度达54.5%。

3.1生态效益项目经实施后,植被盖度由原来的10%提高到54%,从而涵养了草地水源,使草地的固结表土和防冲刷能力增强,年平均减少水土流失量达0.8×104T,起到了蓄水保土的效果。另外牧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不但很快恢复了草地植被,而且有效地维护了草地生态平衡,产生了很明显的生态效益。

篇2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将消费主义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生态学学者以及许多绿色环保组织始终在高度关注由其所引发的生态破坏,并对消费主义思想及其实践后果进行了否认和批判。正如美国学者艾伦·杜宁所言“: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依赖的正是巨大和源源不断的商品输入。这些商品———能源、化学制品、金属和纸的生产对地球将造成严重的影响。”消费主义虽没有在中国成为绝对主流,但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一)消费主义加剧我国资源、能源的消耗

资源问题早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类在追求财富和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正像资本对其自身的市场的破坏一样,剩余价值的生产越是加大;资本对其自身的生产性利润的损害就越是加剧,剩余价值的生产就越是建立在对广义的自然界的破坏性利用的基础上。”中国有14亿人口,资源和能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少:以水资源为例,2009年,中国有22个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全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仅排在第88位;煤炭、石油、耕地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远低于世界水平。中国的发展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采用粗放的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资源的消耗浪费本来就十分巨大。而消费主义所倡导的理念将人们对商品占有和消费的欲望放大,由此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品增加的现实又会使商家更加迫切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质言之,消费主义引发并加剧了个人占有商品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讲,消费主义与生产过剩和资源过度消耗密切关联,它所带来的后果对于中国资源短缺的现状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消费主义使中国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人类社会过度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物等垃圾,最终都被投入自然环境中,即使到今天,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依然无法使人类依靠自己的力量完全消耗或是再利用这些废品。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以公司为例,分析了资本积累对生态的破坏:效益不好的公司无力关注生态环境;而效益好的公司又因为生产任务重、资源需求量大等原因无暇也不愿关注生态问题,因为如果顾及环保会增加自己的成本。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总量只占全世界的1.8%。那时的中国就相当于一个效益不佳的“公司”,想要快速发展就只能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基础上;那时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法制监管也十分微弱。而且往往是一边污染一边治理,结果是污染越来越难以治理,譬如我国淮河治污工程已逾十年,污染却依然十分严重。当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跃升,国家综合实力大踏步前进,中国如同一个效益较好的“公司”的时候,在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对消费品档次和数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占据全球份额的28%,已经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甚至呈现一种“未富先奢”以及“低龄化”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能够看出消费主义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如此庞大的消费人群和强大的消费力量,又使得这个“公司”不得不继续忙于提高自身效益、生产更多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放大。

二、关于应对消费主义的几点思考

中国的消费主义有着与西方社会不同的特点,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才能更加有效地加以遏制。

(一)要充分认清消费主义与扩大内需之间的区别,倡导适度消费观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基点,但我们要区分消费主义与扩大内需两者的不同,如果放任消费主义的发展,最终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前所述,消费主义是一种为了满足虚假需求的奢侈性消费,而扩大内需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满足人民的真实需求。对于当前中国社会来说,既要抑制消费主义的扩张,也要进一步扩大内需,这两点并不矛盾。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扩大内需并非简单地让人民多消费、多花钱。如果不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解决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内需无从谈起。通过扩大内需,我们所解决的不单单是经济问题,而且要解决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我们要倡导一种适度的消费观,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资源、能源、物品等等的消费活动,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消费活动不能有悖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我们的消费观念要从“越多越好”转变为“适度就好”。

(二)要积极营造健康的社会风气,树立正确榜样

篇3

关键词:产业转移;生态环境;国际直接投资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成本研究,编号:Q20143007。

“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发展方式面临着挑战,区域经济格局和模式将被重构。面对“新常态”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湖北省若要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夺得先机,就必须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找到平衡、实现突破。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随着世界产业升级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其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逐渐加快。在产业转移给湖北省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如资源、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加剧就是其中之一。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2004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加之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受全球经济波动的严重冲击,产业转移从东南沿海至中西部地区的趋势逐渐加大。就湖北省而言,其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天然的自身优势,如东西南北贯通的地理位置、便利的长江航道、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产品和能提供智力支持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云集。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表现出如下特点。

1、资本引入增长迅速

国际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的数量,可以视为衡量某一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来自国外的产业转移多表现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方式,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均是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近年来湖北省在吸引FDI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世界500强和全国100强企业在湖北省纷纷落户,外资引入增长迅速。以2014年为例,全年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就有301个,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达79.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而外资企业一直也是对外贸易的绝对主力。2014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发展也相对蓬勃,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30.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出口266.46亿美元,增长16.7%;进口164.18亿美元,增长21.2%。

2、外资引入的行业分布不平衡

从湖北省吸引FDI的产业分布来看,从2001年到2014年间,FDI主要投入到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最高峰时2007年已达到当年吸引FDI总量的75%,而其他行业的外资分布则相对较少(见表1)。在第二产业中,虽然FDI注入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有所增加,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仍势头迅猛,2014年工业和建筑业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量达7.4%。这种外资在产业和行业上分布不均衡以及过于集中的现状,将不利于湖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外,从生态环境视角来看,制造业对环境造成的负效应远大于第三产业,2009年,湖北省第二产业碳排放量为4289.4万吨,约是第三产业的4倍,更是第一产业的将近20倍,主要因为第二产业多是能耗大、污染排放量大的行业。由此可见,FDI的引入从行业分布角度而言并未给生态改善带来积极的作用。

3、区域间竞争压力大

湖北省是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内陆省份,从地理位置来看远不及东南沿海省市优越。近年来中部崛起的战略兴起、全球产业转移等机遇加速了湖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而中部地区的其他省份,特别是湖南、安徽、江西与湖北有着较为相似的工业基础以及产业结构特点,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存在竞争的态势。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能将自身的优势扩大,增强产业转入的吸引力是一个问题。如果从生态视角来寻找突破,势必会成为湖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湖北省应对转入行业进行严格的环境把控,设立准入门槛,大力鼓励第三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进入,充分调动和使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与人才资源,在产业转入的同时兼顾环境水准和产业规格的优化及提升。

二、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逆效应核算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负效应,而目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究竟付出了多少生态成本,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如何,对此,本文将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C-D生产函数来进行测算。

C-D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Y(GDP)=AK?茁L1-?茁

在上式中,GDP是因变量,本文将采用湖北省历年的GDP值来表示;K代表资本量,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产业转移,所以将采用湖北省历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来表示资本量;L代表劳动,将采用湖北省第二或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数来表示;A为规模参数,其数额由除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决定,对于这一外生变量,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测算,最终较为一致地认定是其包含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技术进步与环境变化。为了更好地分析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差异,将分别测算两大产业的数值。

首先计算第二产业情况,这里的K值为当年第二产业吸引FDI量,L值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了便于对C-D生产函数进行数量测算,需要对函数形式进行变形。具体如下:

对公式两边分别取对数,得到:

lnGDP=lnA+?茁lnK+(1-?茁)lnL

调整后得到:

lnGDP-lnL=lnA+?茁(lnK-lnL)

由此可将lnGDP-lnL视为因变量,将lnK-lnL视为自变量,利用Eviews 8.0工具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lnGDP-lnL=-0.57+0.84(lnK-lnL)

lnGDP=lne-0.57+0.84lnK+0.16lnL

GDP=e-0.57K0.84L0.16=0.566K0.84L0.16 (1)

此方程式包含了常数项,即考虑了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对GDP的影响。如果认为技术进步与环境变化对GDP影响是既定的,则可以利用无常数项公式进行回归计算,然而回归结果指标R2=-1.96,方程并不成立,这说明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的外生变量对资源使用效率的影响较大,不可忽视。

同理计算第三产业情况,在此直接给出结果如下:

GDP=e-0.21K0.98L0.02=0.811K0.98L0.02 (2)

同样,无常数项计算中由于R2为负值,方程不成立。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当引入的FDI量和劳动数量同时增长某一个百分点时,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对GDP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于第二产业,资本贡献率为84%,劳动贡献率为16%,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则使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大幅降低,资本与劳动增长和经济总量增长之比为56.6%;第三产业的资本贡献率较高,为98%,劳动贡献率为2%,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同样会使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但降低幅度小于第二产业,约为19%。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技术进步与环境因素作为外生变量影响了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本是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而环境恶化则作用相反,所以可以理解为,若外生变量值小于1,则环境负效应较大,拉低了要素贡献率,而上述计算结果正是如此,说明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环境恶化因素对引进FDI的资本使用效率和劳动效率均起到了逆向作用。

其次,作为外生变量的技术进步与环境因素对第二产业影响更大,换句话说,如果考虑技术和环境因素,要素使用对GDP的贡献率将有所下降,第二产业下降幅度高于第三产业,这也说明,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力小即要素生产率受技术和环境影响较小。

最后,湖北省引进FDI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很大,而劳动力的增长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更大,所以,引进FDI与产业转移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而第三产业多为环境友好型的服务类行业,所以,引进FDI、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有利的。

三、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1、把握方向来调整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

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第二产业为承接主力,根据前文分析来看,目前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资本贡献率低于第三产业,技术和环境因素对GDP的逆向作用突出。所以,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对产业进行归类梳理与选择性引进,重点引入高新技术型、低能耗、排污量少的第二产业,加大力度引进附加值高、智力要素密集、环境友好型的第三产业。从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湖北省应进一步加快服务和模式创新,通过服务业和工业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湖北要立足自身的优势,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另外,还要通过第三产业中的金融创新,使金融更好地辅助实体,通过“互联网+”对服务业的模式再造,提升经济效率,激发全新需求。

2、突出重点来发挥技术进步作用

技术进步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在影响资源使用效率的外生变量中,技术和环境的作用正好相反。从计算结果来看,环境的负效应却远大于技术的正效应,使得实际GDP大打折扣。所以,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高新技术引进,并充分发挥技术的“溢出效应”。同时,对已经承接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要加强其技术的更新和升级换代。另外,湖北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和优势,2014年湖北共申请发明专利2253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855项,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地将本土科教相关资源与之结合,弥补资本不足的短板,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和科技投入,将人才技术更好地转换为生产力,加快湖北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带动行业整体升级,扩大转移红利。

3、抓住机遇来打造生态环境高地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湖北精准对接了国家区域发展计划,实施了支点战略、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未来湖北在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中,将获得更大的发展舞台。良好的发展机遇既是经济崛起的契机,也是转型发展的节点。湖北省应结合自身实际,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制定具有一定规格和可操作性的准入机制,通过切实可行的环境标准及制度,规范和约束承接产业的规格,让市场和法制在制度约束下充分体现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走新型发展道路,彻底改变和跳出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徐杨: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下的区际产业转移[J].山东经济,2011(9).

[2] 常静、赵凌云: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5(18).

[3] 刘宇: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效应的区域比较及启示[J].理论月刊,2010(10).

篇4

恩施州生态文明建设执法环境有所改善,逐步优化,但这些仍然与我们建立生态文明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环境监管体制不顺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地方政府是各项环境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涉及各个具体的污染领域,如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城市空气等,对各个污染领域的监管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污染源,对污染源的排放实施监督和核查。除了环境保护部门,还需要其它有管理权的部门协同动作。如水的管理被分作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分别由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矿产局和国家海洋局负责。如恩施州在清江保护问题上就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州及县市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管理不统一,多头执法,没有形成合力,环境执法实践中最大的瓶颈就是监管体制不顺畅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同时,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往往具有跨区域外部性,它造成政府对企业监管缺乏足够的动机。此外,现行体制中,地方环保机构的人事和财政权都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在环境监管中自然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有些地方政府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项目上马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片面追求企业和项目的数量,放宽审批条件,引进那些工艺设备落后、国家明令淘汰的高污染项目和企业,以致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权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三同时”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少数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造成一些地方征收排污费的数额少、比例小,降低了企业违规排污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企业违法超标排放行为,阻碍了环境污染防治的进程。

(二)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一是环境监管执行人员及经费不足,难于实施有效监管。以利川森林公安为例,在经费方面,其财政预算只有地方公安的六分之一(人均2.2万元),经费无保障,而且装备经费还未纳入预算。在人员方面,利川市国土面积和森林面积在全省县级单位是最大的,林地面积450万亩,但只有29名森林民警。有限的警力不仅要办理数百起行政案件和数十起刑事案件,还要承担森林防火和林业主管部门安排的诸如林权纠纷等其它工作,每个派出所5个民警,辖区都是4到5个乡镇,机关两个外勤科室负责全市范围内大要案和难度稍微大点的案件,被动接处警,疲于应付,很少能有机动警力巡查和主动出击。二是环境监管执法条件差,少数基层环保部门完全不具备最基本的执法条件,发生污染事故甚至要靠鼻子去闻,很多基层执法部门装备不齐备,没有执法记录仪。三是监管缺乏威慑力。现有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地方政府有权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和处罚,但没有什么威慑力。主要原因是企业可以预期到的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守法成本。四是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规范不足,对监测方案没有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明确的设计要求。检测频率、检测指标、采样方式等主要内容都缺乏明晰规定。致使环境执法缺乏有效依据。

(三)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执法意识不强,p徇私枉法p以执法名义谋取私利;或执法不力、消极执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以言代法p自立标准,关系风p说情风严重,把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凌驾于法律之上,视法律为摆设。二是法律知识及技术欠缺。如一些执法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够;对现场检查情况缺乏分析、判断能力;执法过程中没有沟通技巧;法律文书写作不规范;缺乏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执法环境的路径选择

执法工作是法律的生命,也是法治的生命力所在。恩施州要实施生态立州,推进绿色繁荣,必须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环境处罚力度

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决不允许违法排污的行为长期进行下去,决不允许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要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强制淘汰制度等。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针对违法企业坚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加大处罚额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给环境安全监管和打击环境违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完善生态执法监督机制

要加强执法责任、执法监督、权力制衡执法监督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比如在清江保护方面,要着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要求工业企业、医院学校产生的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对重点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次要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层级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和执法备案工作,使层级监督规范化和经常化。强化各级执法监督责任,使宏观调控和具体监管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是我们执法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监督。

(三)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要清理、废除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行政性法规与规章;从源头上解决地方政府干预环境执法正常进行的问题。其次要完善地方环境执法制度,建立与完善不受地方政府随意干涉的相对独立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再次建立健全环境问责机制。追究政府相关人员的环境违法责任,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篇5

关键词: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机制;生态经济学意义;黄冈龙感湖区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644-04

Analysis on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Its Ecological Economics Significance of Minor Cyc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anggang Longgan Lakes Region

BAO Hong-li

(Business College,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Hubei, 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ase of Longgan Lake Management in Huanggang of Hubei province, the basic framework of ‘minor circular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was constructed: in terms of planting, the sequential cropping makes it possible for efficient recycling of resources; in farming,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recycling, which based on the park-culture, a single decentralized family farming is out of consideration; and in aquatic dimensional culture, it was based on the input side to achieve the reduction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Finall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Longgan Lake was analyzed, and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significance of ‘minor cyc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was revealed.

Key words: minor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formation mechanism; ecological economics significance; Longgan lake of Huanggang

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是属于县级单位农场,农场主体由湖区围垦而成,开垦前主要植被为湖草、蒿草、水蓼、芦苇等水生生物。开垦后耕地主要是种植水稻和棉花及杂作,植被树木主要为意杨、水杉。龙感湖管理区现有国土面积100 km2。其中,耕地面积5 733.3 hm2,精养水面1 400 hm2。自2008年武汉“8+1”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后,龙感湖区第一时间提出了“构建鄂东龙感湖两型社会试验小区”的设想,并被黄冈市人民政府推荐为黄冈市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两型园区试验单位”。

本研究中所提的“小循环经济”,主要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农村家庭为单位或以农村乡镇企业为单位的个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它与以整个区域、整个社会为目标的综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具有规模小、投资低、技术要求不高、易操作、见效快等特点。为了研究便利,将龙感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称为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是为了解决龙感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对于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来说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的重要出路之一[1]。

1 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微观单位(家庭、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1 在种植方面以连作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龙感湖区是个“水袋子”,千亩圩田连片,湖塘港汊交错,属于典型的“鱼米之乡”。在种植业方面,龙感湖区生产上主要采取的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主要种植的作物是水稻与棉花,分别形成了以水稻为主的水稻种植基地和以棉花为主的棉花种植基地。在水稻种植基地,大力推广了“虾稻连作”模式——低洼田里的早、中稻收割后,投入小龙虾苗,让其利用稻田里的天然饵料生长,次年捕捞龙虾,接着再种植水稻;在棉花种植基地,主要推广“瓜棉轮作”模式——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棉花以及西瓜、地瓜等经济作物。这是一种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生物学措施,它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也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2]。

篇6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1.1 林业生态环境政策不健全

由于长期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这也使得林业生态系统并没有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而且,对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国家的投入资金很少,这使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缺乏资金支持。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必要的奖励机制,这使得很多生态环境建设者的积极性不高。

1.2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植树造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林业面积完成了不少,但是从质量上看,却没有达到标准,树木品种的种植过于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对于水土流失的整治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也达不到预期的生态效益。

1.3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

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只是把林业作为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产业来看。对于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看到林业短期的经济增长,一味的进行树木的砍伐,换取了一时的经济增长。

2 加强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加强天然林保护

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见和不足,天然林遭遇到了各种不公正的对待,很多人认为天然林是自然生长的林木,没有必要来计算林价,就把天然林生产出来的林木称作为杂木,把价格压到了最低档,而且在砍伐之后,再造上杉木,这使得我国的天然林日益较少,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各级部门和政府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中心,各个部门要进行通力合作,并且制定出有效计划,避免毁坏林地。而且,还要及时对受破坏的林木进行治理,及时进行恢复补种,加强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对于一些不执行的,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和一些惩罚措施来督促,及时的对天然林进行治理。

2.2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核心,因此,要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农田、防沙固沙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对于天然林,其结构比较求稳定,自然生长力要超过人工林的速度,而且天然林中物种繁多,储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以及产量最大的储存库和基因库,如果失去了森林,人们也难以进行生存。因此,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森林资源,使森林更好地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2.3 转变经营机制

过去采用的是单一的经营模式,集体经济的一种方式,林农们的责任意识淡薄,对于生态林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过去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合现代林业的发展。现代林业应该分为2种类型,即事业型和产业型,事业型就是专门发挥生态效益的林区,也就是公益林区;产业型就是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向社会提供林产品的林区,也被称作为“商业林区”。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些措施,比如,以林农结合的方式,扩大造林规模以及造林的多样化等具体举措,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益。

林农结合的方式就是指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实现以农为主,农林结合的多种经营方式,建立一个具有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生态与经济价值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比如,可以运用林草间作,乔灌混交以及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实现退耕护林,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造林规模化就是从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应出发,提高造林规模,在进行造林的过程中,可以种植一些经济型的林地,例如,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造林多样化就是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生态效益,例如,可以采取林苗结合、林材结合,以及林果结合的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林业的发展,要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加强资金投入,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投资,更好地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

3 结语

总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林业的经济发展,避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要制定各种措施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0 、引言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会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主导,这样片面的水利工程建设价值观显然与当前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政策号召是相互违背的,因此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外,还需要关注生态效益。在此之前,就需要正确看待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

1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其行为模式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会展现出差异性。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周期中,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就需要正确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联,由此才能够树立正确的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效益提升价值观。详细来讲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如下两个层次来概述。

1.1、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与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的建设行为会对于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施工空间是有限的,此时为了达成对应的工程效益,就会大量破坏原有的植被,还有可能挖掉之前在此区域的房屋,堤坝,道路等,在挖掉之后还需要进行填筑工作,这样的流程中很多植被生态系统会被破坏,由此使得区域内的植被条件发生巨变,可能在此之前这里是某些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此时就不得去迁移。因此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植物群落开始展现出萎缩的特点,动物迁徙的类比也不断减少,也就是说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应的建设行为失当,就可能对于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从水生生物的角度来看,对于水生生物而言,其往往会在乎水深因素,水体形态特征参数,水体因素,底质理化性质等,在实际水利工程中,会进行山体爆破,这样的施工行为,会使得实际的植被系统发生改变,栖息地会不断减少,生存空间就不断缩减。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部分材料需要进行清洗,还需要进行废水的排泄,这些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就可能对于区域内的水质造成污染,在不良的水质环境中,实际的生存和繁殖都可能受到威胁。

1.2 、水利工程投入运行过程与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如果实际的管理和控制不到位,还是会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详细来讲述,在此方面其集中体现在:其一,水利工程在运行的历程中,如果实际水域面积比较大,原来的陆地面积会减少,工程控制区域的空气环境会更加湿润,小气候的形成,湿度和温度参数也会改变,小气候中出现降雨的可能性也会提升。其二,部分水利工程是在河道上进行的,兴建拦河坝,会使得上游的河道不断延展,流水速度会下降,水位会不断提升,这样会使得实际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需水量增加的背景下,水域环境的变化会更加明显,原本的生态平衡很有可能因此被打破。其三,一些水利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对于土壤环境造成影响,可能对于其抵御红旱灾害的能力造成负面影响,此时就可能出现农田干旱或者被淹没的风险,土壤的侵蚀作用会更加明显,土壤的原来水分结构可能被改变,继而影响到对应作物的生长环境[1]。

2 、水利工程建设中提升生态效益的策略

从上述两个维度来看,水利工程建设无疑会对于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规划或者施工运行的过程中,就需要树立生态效益价值观,关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此确保实际的工程价值得到全面的发挥[2]。为了实现此目标,就需要积极主动的做好如下的工作。

2.1 、树立绿色建筑价值观,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发展

绿色建筑价值观,就是说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进行建筑工程的开展。对于水利工程而言,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类别之一,其也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将绿色建筑价值观贯彻到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中去。详细来讲述,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就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将绿色建筑价值观,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等理论融入进去,确保实际的水利工程的参与者和施工者能够正确看待实际绿色建筑的价值,并且知道如何依照对应的要求和规范去做好实际的施工工作[3]。比如施工人员了解到在实际施工中不要捕杀施工区域内的动物,懂得积极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施工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其二,建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巡查制度,检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果有,就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对应施工行为可以得到迅速的矫正。其三,在水利工程施工任务完成之后,还需要对于植被系统进行调研,能够修复的要尽可能的去进行修复,由此确保实际的施工行为与生态效益之间能够朝着和谐的方向进展[4]。

2.2、 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将环境保护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去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就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就是将环境保护理念渗透到实际每个环节中去,这样确保实际的环保效益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此历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在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要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植被系统,水文系统,气候系统进行充分的调研,以和谐发展为基准,处理好原来生态系统保护与施工行为之间的关系,确保给出的施工方案是生态破坏最小的方案;在实际水利工程材料选择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使用环保性的材料和设备[5],引入环保性的技术,这样就不会对于动植物的生存空间造成干扰,也不会对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造成不良影响;在实际水利工程完成的时候,还需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确保可以对于区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跟踪,做好适当的评价,依照实际的评价找到不良影响节点,在此基础上迅速采取措施去改善,这样就可以将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一定范围内。

2.3、 秉持生态保护原则,形成生态补偿机制

毫无疑问,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际的施工行为会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此时就需要对于已经造成的影响,进行校正,为此就需要秉持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积极主动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主要有:其一,要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基本原则,对于实际补偿的主体,补偿的范围进行界定,这样就可以确保实际的补偿机制有着良好的运行基础[6]。其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配置中,有一部分专门适用于生态环境补偿中去,这样可以使得生态环境的还原有着充足的资金,继而确保区域的生态平衡能够迅速恢复。依靠上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当地的生态效益会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对于实际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不断减少,继而使得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2.4 、积极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效益的提升,需要有前瞻性,为此就需要积极建立针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机制,依靠这样的方式可以对于其影响程度进行界定,步入到综合评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改变程度是可以进行权衡的,依靠这样的评价结果,积极选择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方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方面,需要积极主动的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邀请此方面的权威专家,研究者参与其中,获取区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资料,对于工程进行模拟,使用数据化软件来进行比对,由此选择影响生态环境效益的参数,将其作为关注节点,这样就可以为后续影响预测机制的构架奠定基础;其二,依照实际影响预测机制得出的结果,应该成为水利工程建设方案选择的重要基准,依照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实际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的问题。

3 、结语

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测机制,并且在准确把握对应影响因子之后,确保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行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行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行为能够与环境效益提升之间产生关联,这样就可以构建良好的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和格局。

参考文献

[1]宋具兰,罗海波,吴琳娜,潘伯娟,陈远云.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01):112-119.

[2]黄贤金,高敏燕,李涛章.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货币化评估——以南京市长江河道二期整治工程项目为例[J].中国水利,2012(16):52-54.

[3]彭贤则,陈新.浅谈水利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J].特区经济,2018(12):57-59.

[4]王俊,宋健子,贺芳芳,李林.基于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施工设计[J].水利技术监督,2018,(06):104-106.

篇8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研究数据为2011年结果,选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和《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1.2方法

1.2.1数据处理因数据的单位、大小不一,为了消除因数据大小以及单位不同造成的影响,采取了两个步骤:第一步,将同归属的单位进行同单位转换;第二步,将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的计算公式,式中,x为所选样本数据的均值,s为样本数据的标准差。

1.2.2指标体系的构建承载力一般指在一定条件下承载物对被承载物的支持能力,将承载力这一概念应用到资源环境中可将环境承载力理解为一定条件下环境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承载能力。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第一,从承载能力的内容构成角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个方面;第二,从影响的正负效应来看,指标体系可划分为环境容量优势和生态威胁两个层次。选用的指标体系综合了上述两种划分角度。首先,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角度进行划分,其中社会资源进一步细分为农村生活资源、农业生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三个类别;其次,根据正负效应从资源环境优势和生态威胁角度进一步细分。另外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出发,研究将部分总量指标转变为平均数指标,从而使整个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具备完整性和层次性的同时兼具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由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个方面组成,共有21个二级指标。每个资源体系可分为资源本身和改善带来的环境优势和环境威胁两大方面。对资源本身和改善带来的环境优势这些指标而言,其与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正相关关系,指标数值愈大,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愈优;而对资源本身和变动带来的环境威胁这些指标而言,其与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是负相关的关系,指标数值愈大,承载力愈劣。正负相关性分别以“+”和“-”来表示。

1.2.3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要对各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差异对比,必须结合选择指标体系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评价中各指标所起的重要性程度大小不一,且指标间可能存在或强或弱的相关关系。因此,需要根据强弱相关程度排序来精简指标变量数,然后再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和区域差异比较。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是常见的降维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首先,需消除数据单位大小不一带来的影响,接着判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强弱相关程度可得出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其次,根据所提供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和综合出公共因子。然后用提取的公共因子代替原有变量建立模型。最后,选择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采用因子加权总分计算出各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得出各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之后,为了从多方面系统直观地展现地区间的差异程度,需要结合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综合评价矩阵对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合理聚类。为了能客观反映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矩阵选择了分摊到乡村人口的人均农业产值做为评断指标,构建的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矩阵(表2),根据综合评价矩阵中单项指标的排名差异,将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等级分为好、一般和差三大类别,通过类别之间两两组合可将31个地区划分为9类:承载力好—经济效益好、承载力好—经济效益一般、承载力好—经济效益差、承载力一般—经济效益好、承载力一般—经济效益一般、承载力一般—经济效益差、承载力差—经济效益好、承载力差—经济效益一般、承载力差—经济效益差。

2结果与分析

2.1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异质性从综合分析结果(表3、图1)可知,我国东、西、中部的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农村生态承载力较优的区域以华东为主,华北、东北和西南各有2个省份;农村生态承载力一般的区域以华中为主,西北和华南有少数省份;农村生态承载力处于劣势的以西南和西北为主,华东有少数省份。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异质性规律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各省(市、区)自身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东部地区历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和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直居于首位,这在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中再次得到了印证;而中部地区居中的位置也与地区经济发展排名情况相吻合;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倾斜和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实施力度的影响,近几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由于地区资源优势的限制,其地区农村生态承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2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异质性的综合评价矩阵聚类从图2、表4看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内蒙古、山东、辽宁、福建和江苏等省(区、市)农村生态承载力较优,位列“承载力好—经济效益好”的等级,其主要原因在于保障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重视资源改善如造林、水土流失治理带来的环境优势,浙江省农村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居于首位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该地区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但地区农业产值相对其他省份处于劣势,因此未能位列“承载力好—经济效益好”的等级。河南、山西、湖南、广东和北京等(市、区)均属于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居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自身资源优势和资源环境治理改善带来的均衡效应中兼有突出的单项指标,如河南和陕西在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上表现突出,湖南和广东在森林覆盖率上占据优势,而北京在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化肥、农药等的投入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安徽、重庆、甘肃、贵州、青海和等(区、市)位列“承载力差—经济效益差”等级,主要原因在于资源优势欠缺的同时,在环境治理和改善上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3结论与讨论

篇9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重要设施;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态环境原有的自然状态造成破坏。基于这样的矛盾,我们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做到合理开发,合理利用,建立全方位的评估,建立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达到既造福人民又保护环境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引言

生态环境的质量与人类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新时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上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做到双赢。

一、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水利工程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生态与环境等综合作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世界的能源危机,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河航运发达,非常有利于水电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约为26%,那就意味着还有70%以上的水电资源待开发,[1]所以我国水电的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

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有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和生物物种的影响等,所以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局部气候受局部上部气流控制,修建水利设施,会使工程上部空气湿度增加,因而会对局部气候产生一定影响。第一、对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肯定会相比原来有所增加,由于水利设施的修建,会聚积大量的水,在光合作用下,水增发的量远远高于原来的量,形成大量的降水。同时还会改变降水地区分布。积水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相关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而降雨增加,而背风而降雨则减少。”[2]第二、对水文的影响。水利设施的修建对下游河水流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对下游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利设施蓄积了汛期和非汛期的河水,从而导致下游水流量大幅减少,水位下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生态问题。例如,下游的湖泊会因此而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也会下降;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的航运,养殖业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河水自净能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水质恶化。第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利设施建成后,局部水域会出现相对静止的流动状态,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泥沙大量沉积后,水质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水量上涨后会淹没一些地方,导致盐类和植物分解物溶于水,使得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生长。水库蓄水后,也就切断了泅游性鱼类的泅游通道,这势必会导致该种鱼类的死亡,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退化。第四、对土壤的影响。在浸没的地方,空气流通差,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能力差,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动植物生长。水位上升后,地下水位也随之上升,因此,土壤出现沼泽化,过于涝的土壤使动植物难以存活。第五、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疾病直径或间接来源于水体污染。其次,水位上涨后,可能会对某些景观古迹带来一定影响。最后,水利工程的修建肯定要产生人口迁移,对迁移人民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环境保护的措施

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原来的状态,使原本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我想大部分不利影响都可以得到控制。水利设施能否带来高质量的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是一个水利设施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把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深刻考虑到工程对环境的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工程的要求,不仅要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要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加强对水利工作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标准评价体系。修改评价体水利水电工程的指标体系,在施工前要全方位、科学合理的对工程地点的地质、环境进行考察、评估;进一步完善审批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力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我们收获的效益最大。最后,建立局部区域环境监测体系。由于我国生态与环境监测方面技术薄弱,加上资金的缺乏,导致我国无法建立庞大的环境监测系统,但是,建设局部区域环境监测系统还是可行的。建议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水利工程区域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水文情势、局部气候、河道泥沙、鱼类渔业、水质、水生物、岸边植被、鸟类、水力发电、当地文化等开展全面的分析”。[3]必须对工程附近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作全面地了解,对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危害采取措施能提前预警,使各方面的损失达到最小。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上必须迈出的一步。

综上所述,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作者:赵欢 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钟华,何家华.浅谈水利工程刘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J].民营科技,2010.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2]。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3]。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2.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4]。”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5]。”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6]。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1.全面提升环保意识。

(1) 增强经营企业的环保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环保责任意识教育。乡村旅游地政府部门应经常性地向旅游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经济、环境的损害,使大众对旅游与环境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教育活动需长期进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负起责任。政府环境部门、社会环保组织、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使公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自己旅游质量的保障;要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尤其应让公众认识到游客活动中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及其后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支持节能节水、降耗减排,提高环保低碳发展理念。我们的管理决策者要明确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实行科学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落实到干部考核和工作监督上。由于旅游环境改善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紧密关联,我们要注重旅游和保护环境互相促进,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舍弃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

(2) 强化社区居民的环保理念。“在旅游社区环境演化的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演化、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由此而进行的人为开发建设[7]。”这其中,社区居民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又是乡村旅游地环境的重要影响者和改变者,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均会影响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状况和质量。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社区居民生态环境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增强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强化乡村旅游的环境正向效应;另一方面,在普及环保知识中,应当按照当地社区居民和农户的习惯,多采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印刷品 (书刊、报纸、杂志、宣传折页) 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教育,并借助网络通信、电视、电话等现代传媒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采用包括经济、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多途径的手段,综合提升乡村旅游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

(3) 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游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方面,除地方政府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应重点承担起对游客环境保护的教育责任,通过发挥乡村旅游内在的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提高乡村旅游环境消费品位,引导和鼓励游客学习和掌握乡村生态环境知识,激发游客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发挥游客自我约束与社会教育的双重作用,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游客在情感上爱护自然环境,在行动上保护自然环境;同时,针对游客因异地游览道德感弱化并由此引发的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可通过设立公众生态教育点进行渗透性导引和主导性导引,如在游客集中处设置生态保护宣传牌、宣传窗、加强导游和一线服务人员生态宣讲等方式,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引导,倡导低碳旅游、责任旅游,对生态破坏情节严重的游客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以增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8],有效保护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

2.完善政府管理调控。

(1) 搞好规划调控。政府对乡村旅游环境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将自身环保职责贯彻于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引领、管控作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对控制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保护植被环境尤为重要[9]。”乡村旅游地所在政府要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原则,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规划。要在科学论证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市场潜力和乡村旅游环保评估基础上,围绕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实施生态功能分区分级保护与优化,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以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调控前置,避免因乡村旅游无序发展可能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2) 强化法规监督。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环保法规体系,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严格执行乡村旅游项目审批、环评等制度,确保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符合环保标准;加强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的环保指导和监管,健全乡村旅游环境监管动态协调和监督机制,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杜绝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性开发和资源浪费,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增强环保投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税收收益的环境反哺,重点用于加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监测站”,在各主要环境敏感区建立相应的生态观测点,便于对旅游活动造成的乡村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定位监测,通过对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境变化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动态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和改进,有效维护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

3.促进企业生态自律。

(1) 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行业协会要充分履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分级”评定制度时适度强化生态环保标准和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环境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乡村旅游开发企业与经营企业大力开发绿色乡村旅游产品、低碳环保旅游经营设施设备和用品,以行业生态自律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生态环保水平提升,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发挥企业主体核心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和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注重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切实按照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发展理念贯彻于从开发到经营的整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如乡村旅游景区道路减少水泥、沥青的使用;景区内部倡导使用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交通工具取代现代机动车 (船)的使用,以降低尾气排放,创建绿色低碳乡村旅游目的地;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采取旅游低谷期主动吸引旅客,旅游高峰期控制游人数量、科学分流游客等有效措施,加强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合理控制和科学调度,避免游客过分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确保乡村旅游始终处于环境承载力许可值域内,避免因旅游超载引发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必须加强游客管理,引导和监督游客践行环保责任。具体可在乡村旅游地入口、乡村旅游景区 (点) 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引导游客尽量选择徒步,提醒游客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增强环境技术供给。

(1) 加强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和应用。“当前我国产业生态管理的关键问题是采取措施加大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环境负效应,除强化环境协同管理外,须加强适用环境技术创新与有效供给。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环境适用技术需求调研,增强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财政投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协作平台,结合乡村旅游需求组织、协调相关产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并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用财政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积极应用相关环境适用技术。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要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和治理适用技术资金投入,积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主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践行企业生态环保责任和使命。

(2) 突出重点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应在乡村旅游环境负效应生成原因系统分析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的水环境污染、固体垃圾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等进行技术创新和相关适用环境技术及新产品研究和推广运用。针对水环境污染,着眼降低成本,重点应建立乡村旅游地统一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中心 (站),搞好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建设,加强废水处理装置与污水处理系统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或通过管网并网区域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实现无害化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确保水体不受污染;针对固体垃圾环境污染,致力于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环保处理技术。垃圾分类收集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服务区、主要游览步道、游客休憩区等游客活动集中区环保可回收型分类垃圾箱的科学合理配置。同时,提高环保产品使用率,积极推广无毒无害、少污染和低消耗的生态环境材料,用纸质、布质等可回收再利用替代品淘汰塑料等对环境破坏较大的相关用品,便于实现回收和再生循环利用。

垃圾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其中垃圾焚烧厂具有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应加以重点推广;针对空气环境污染,要积极推广空气污染控制与大气环境保护技术。加强乡村旅游地的主通道和游客密集地的噪声监测,对进入车辆实施限速禁鸣,降低噪声污染。加强适用油烟净化技术研发,并面向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全面推广。加强汽车尾气污染净化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装有尾气净化装备的汽车和基本无污染的非燃油汽驱动绿色汽车,如电动车、天然气车、太阳能车等环保节能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面,有效降低大量机动车涌入、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引发的大气污染,优化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春梅等。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 [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 翟付顺。 农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效应及发展策略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9- 10.

[3] 张红珍。 旅游发展与环境效应问题研究- 以石林地质公园为例 [d].昆明理工大学,2005(10)。

[4] 何玮。 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57.

[5] 顾筱和。 论乡村旅游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98.

[6] 黄大勇。 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56.

[7] 毛长义等。 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2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