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技术学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教育信息技术 更名
2011年4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并向相关部门征求对《专业目录》的调整意见。[1]新颁布的《专业目录》将现在的“教育技术学”改为“教育信息技术”,这引起了教育技术学界的广泛关注。
一、专家学者的观点
南国农先生提出,教育技术学更名很有必要,但不是把“教育技术学”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而是改为“信息化教育”。因为“教育技术学”不符合中国国情,而“信息化教育”是本土概念,是信息化时代的“电化教育”,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何克抗先生对更名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有何不同?二是采用新专业名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三是更改专业名称将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何先生从这三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更名的反对意见。[2]包国庆教授从有利于学科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学科包容性、与现行教育学构成互补并列关系,以及建设一级学科等角度论证了教育技术学应更名为“信息化教育”。[3]教育技术学界的前辈、专家、学者的观点明确,论证充分,但是他们的讨论大多是从微观角度去分析的,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员,笔者从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的历史回顾、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现状、教育技术学的未来抉择三个方面阐述反对教育技术学更名的看法。
二、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之路,必须对教育技术学发展史进行探究。教育技术学经历了视听教育到电化教育,再到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
(一)视听教育阶段:电化教育的诞生
中国电化教育(视听教育)的诞生正值国难当头的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中期,“救亡”、“强国”成为当时有良知的全体中国人的最强音。当时在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引导下,孙明经、舒新城等的具体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视听教育为工具和手段的宣传抗日救国的国民教育,视听教育成为当时宣传抗日主张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重心是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4]
(二)电化教育阶段:电化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电化教育由一项事业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确立了电化教育学专业。电化教育学科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最后走向成熟。这一时期,传播理论、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研究方法及教学设计理论等理论引入电化教育学科,丰富电化教育的研究方法,拓宽电化教育的研究领域。但是这一时期的电化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偏向教学媒体和教育传播。
(三)教育技术学阶段:电化教育的深化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AECT94定义的引入,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学,这个更名曾引起了混乱,但是由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名称使专业领域更扩大,培养方向更具特色,国际交流更畅通;而且由于更名引发的广泛学术争论激发了研究者的学科专业意识,促进了人们对于该学科的“元理论研究”。[5]因此,这次更名还是逐渐被业界人士所接受。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弥补了电化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偏向教学媒体和教育传播的不足,从而教育技术进入了深入发展的时期。
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现状
教育技术学研究重心由媒体技术到教学设计,再到今天的学习科学,学习科学的研究试图揭示广义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学习的本质与条件。学习科学尤其关注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是有关学习、认知和发展的本质、过程和实践的研究;其二是有关从这一研究中获得的对于设计与教育的洞察。显然,学习科学的研究的重点在人的学习上,它促使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创新性学习工具的开发与支持在有意义的境脉中学习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创建。[6]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深度不断加深,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更多地关注与人的学习。
四、教育技术学未来的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技术学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研究内容泛化、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就业低下、学科定位不明确等。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教育技术学该如何抉择?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党和政府赋予本学科的重托。教育技术学人应该把握这个机遇,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己任,加强本学科的内涵建设和实践应用研究,力争为国家的现代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从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来看,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本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
由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一,教育技术学的每次重大发展都是以扩大专业的口径为基础的,而教育技术学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是对专业领域的限制,不仅不会促进专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专业发展的桎梏。其二,教育技术学定性一直是教育而非技术,而教育信息技术给人以技术定性的感觉,这不符合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2]何克抗.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界的一场重大争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1(5):24-28.
[3]《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发起的关于“教育技术学”更名征求意见讨论IEB/OL.http:///2128936063.
[4]朱敬,蔡建东.追寻历史走进先驱—解读我国早期电化教育专家舒新城先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9(9):116-120.
篇2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趋势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make education technology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teach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with the times.The original will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 single teaching model, modern, practical change.Based on this analysis author of this teaching model new trends for the teaching of educati-
onal technology and reform to provide some useful lessons.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trends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而且技术日趋完善。本专业主要面对的方向是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教育应用、企业绩效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影视媒体编辑等。就业面很广阔,但这也要求专业人才要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得到的,必须要多参与网络实践。因此,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的重视。但是,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又称之为“传授式”,其核心就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的缺点有:
1. “唯书”,一切以教材文字为准。教师没有自己的观点,学生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与学生保持与书完全一致就可以。造成的后果是教师也不愿意认真教学,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
2.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按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样的灌输下就被慢慢磨灭。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很容易培养出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格。
3. 教学模式与实践相脱节。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教育技术专业,与时代联系非常紧密。利用网络,多媒体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本专业的学科目的所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重视理论知识,轻实践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低,出现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也在情理之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不能担负起培养现代化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责任。那么在未来,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应该如何发展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教学培养模式将会出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首先,教学观念由传统的“传授”的教学模式向新型“共同学习”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师不只是“教”,学生不只是“学”。 这种教学模式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会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同时也会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取得学生的信任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会顺利很多。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也能事半功倍。
其次,从单一教学模式向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技术教学模式中,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通过书本,语言和文字来进行,缺乏互动,效果不佳。而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求。一方面新的网络技术可以远程施教,因材施教,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也弥补了学生间的个体素质差异。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化的教学,可以将单一的教学变得直观立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由千人一面偏重理论的教学模式向与实践相结合并服务于实践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发展。传统的教育技术教学模式都偏向理论研究,学生考试考的是理论概念,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而现代教育技术学依靠网络实践多。而且新的网络技术与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很多。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学校硬件水平,学生素质的不同等客观条件,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际教学的检验,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最后,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当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中,照搬几年前书本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电脑多媒体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被广泛应用,教学条件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能充分表示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使得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多媒体技术的是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方面的重大突破。而使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相互配合,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深,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效果。
教育远不是简单的把一本书的知识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的过程,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学这门新兴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在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向多元化现代化转变,这是其大趋势。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传统的理论教育永远是占据第一位的,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够只凭实践的经验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要认清先进与传统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技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上的不断探索,这门新兴的学科一定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起到很好的积极影响。
本文系衡水学院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2008015
参考文献
篇3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如何在课堂上展现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并辅助、优化物理教学,则是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笔者一直致力于学习、挖掘与整合现代教学技术,并对诸多物理实验教学开展了有益的尝试。
物理实验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实验中的观察有一定的角度和范围,要让学生在教室中观察,就必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角度,才能发挥实验演示的功效。例如,在单摆的振动图像教学中,演示实验通过漏斗摆动,漏出的沙子流在匀速拉动的木板上形成曲线来反映单摆的振动图像。一直以来,教师在进行演示时,往往由于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学生只能看到摆动的漏斗而看不到沙子形成的曲线。演示完后,由于不能把木板竖起来,教师就手托木板在教室中走动,让学生观察,费时费力,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将实验操作与图像有机结合。
当多媒体教室装备了实物投影仪后,笔者改进了这一实验。利用投影仪把真实的实验过程投放到屏幕上,全体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边做实验边讲解,学生则看着流出的沙子怎样一步步形成曲线,这样就完成了从具体的物理过程到物理图像的思维跨越,学生深刻理解了振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这一措施使对实验现象的剖析与实验同步,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视听和谐统一,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新型的课程资源,能使一些难以在课堂上实现的教学内容得以生动地展现,也适合学生特有的认知方式。例如对于《原子物理》中粒子的散射、核外电子的跃迁,以及天体间的环绕运动等内容,学生无法在教室直接观察,也无法用实验进行演示,传统教学只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对这些物理过程进行模拟。这样,自然界中和实验室里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大至宇宙空间星球运动,小至原子内部粒子运动的表现,都可随时随地、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一种突破,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感知领域,提高了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内容大多是动态的,有些现象往往不易观察。例如,认识水波的特性,需要学生观察干涉图样。常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分批围在讲桌前,学生各自观察,感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没有观察到需要观察的现象。当投影仪进入教室后,笔者借助于投影仪,将水波的干涉条纹清晰地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大家同时观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效果获得极大的提升。
再如,对于“干涉图样中出现的一条条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一需要学生特别关注的要点,由于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要求太高,课堂上就非常有必要在屏幕上将一条条线描绘出来,帮助学生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但由于多媒体投影幕布只能用于展示,不能即时标注,总令人感到有所欠缺。笔者运用电子白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子白板可以对动画、视频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笔者利用“瞬间暂停”功能,把动态的画面在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观察讨论,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交流;对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再运用“局部放大”和“聚光灯”功能,放大观察对象,集中观察范围。对“干涉图样中出现的一条条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一要点,笔者利用了电子白板的“即时书写”功能,带领学生将各个加强点找出来并直接在画面上描点、连线。之后,再寻找各个减弱点、描点、连线……简单的描点、连线,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具体化,克服了教学的难点,提升了观察的有效性和视频的播放效果。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物理问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抽象,再加以分析。因此,物理教学就要呈现很多的图景和板画。为克服板画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学生目光在屏幕和黑板间移动的缺点,使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笔者利用了电子白板。例如,在《受力分析》教学中,为提高直观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笔者分别截取了需要进行受力分析的几个对应视频画面,先进行示范分析。由于电子板书与手写板书有机结合,在示范讲解、板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在白板上对问题进行启发分析,一边写一边讲解,同时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一做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关注程度,同时也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师生在共同思考、演算的交互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的身体语言也得以充分发挥。之后,利用白板的“即时书写”功能,让学生们用多媒体笔直接在白板上对视频截取画面动手“写写画画”。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交互、参与的教学理念。
借助于“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笔者又开始了新的整合,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磁场问题,由于场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以前教学中是通过小磁针来研究磁场的,而当前配备的传感器能直接对磁场进行测量,场的强弱也能通过表格和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非常直观、灵敏、精确。再如力传感器,能清晰显示各个瞬间力的大小及力的变化,解决了以前力学教学中的很多问题。笔者期望通过努力挖掘,熟练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使用,将其整合进课堂教学中,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能。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是一场触及基础课程结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的全面而深刻的重大变革。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专业化程度和创造性程度大大提高,人们在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还要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重在“悟万物之理”,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方便地观察到真实的物理现象、生活实际。教师则借助于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更好地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上升为物理规律,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的科学发展,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只有领会精髓、更新观念、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才能变“要我改”的被动角色为积极参与的“我要改”的主动角色,自觉地去吸取、研究、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给学生创造一个立体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在各方面综合发展。
当前,教育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学校硬件不断升级。而过硬的“软件”需要教师来实现。我们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挖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清梅,胡扬洋,邢.物理高端备课:构建U-S合作的桥梁: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3(12):55-60.
[2] 邢,陈清梅,胡扬洋.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知识中国化的实践范本[J].现代大学教育,2013(10):97-105.
篇4
>>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究 谈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领雁工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究 新常态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教育发展背景下历史教师专业研修分析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 新专业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初探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基于教学反思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罗浩盛.学校课程改革情况调查报告.百度文库..
[5]李玉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反思.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1-4.
[6]钟诗莲.新课改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师备课途径初探[J].文教资料,2012,5.
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元智能;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知识管理为主线、以创新为源泉、以开发人才资源为真谛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高度专业化,另一方面又要求知识和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培养高度专业化和综合性的社会人才成为了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开发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则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也将围绕这一必然的趋势而展开,以便有效地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它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系统地提出。
(一)智能(intelligence)的定义。多元智能理论对智力的定义和认识与传统的智力观是不同的,是区别于传统的智能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加德纳博士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八种智能。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在对传统智力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最初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有7种不同类型的智能:1.言语-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身体-动觉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自知自省智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999年出版的《智力的重构》一书中,加德纳又设想了三种潜在的新智能,即存在智能,道德智力和精神智力,并认为“精神智力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宇宙和超自然的信念,但它最终依赖一定的感受能力。”具体的8种智能解释如下: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3.逻辑―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4.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自知―自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7.交往―交流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个体辨别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中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智能发展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全体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教育环境。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开放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在全国推广素质教育的政策下,良好的人文环境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重新认识,营造了一个素质教育,终身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励国民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现代教育技术则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多感官的、虚拟的、便捷的技术环境,使其具有了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重现方式多样性、学习自主性、过程交互性等符合多元智能开发和发展的特点。
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学生也不再拘束于呆板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找到符合于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具有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可以找到符合于自身需求、认知和提高自我的智能活动。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教育教学资源日益呈现得丰富多样。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比传统教学过程丰富千百倍的关于教学材料、教学工具、教学设施以及教学活动等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计算机、网络、电子阅览室、BBS等。这就为促进和发展多元智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三)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大量应用,使得教学的模式呈现出了多样的变化和发展。除传统的班级授课之外,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始大量地应用于教学。出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型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电子档案的学习,以及基于认知工具的学习等。
它们不仅丰富了教学的模式,同样可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评价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工作研究者思索和探讨了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局限和不足。利用不断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多元的教学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产品/作品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和工具也日益多样化和富有个性化,如电子绩效评估系统、电子档案等,可以忠实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时间、方式和结果,帮助学习者反思、总结学习经验、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策略。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环境中学习,多元智能可以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式的发展,如果有意识地对这种学习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运作,多元智能的发展效果将更具系统性、目的性、连续性和针对性,成效更是显著。
教育技术可以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平台教育技术的系列功能特点,能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设一种适应性、触发性、沉浸性和诱导性的学习氛围,是诱导、激发和强化多元智能发展的强效活动平台。在多媒体网络技术营造的学习天地里,各种智能活动都可以“按需所求”、“自得其乐”,甚至“酣畅淋漓”。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当然,在利用新型学习资源的同时,传统的学习资源依然在利用。新型学习资源的运用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发展。
首先是教学材料的利用。传统的教学由于学习资源的短缺,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教学内容,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学材料日益丰富,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如电脑模型、教学电视、电影、各类课件、在线课程等。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者掌握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各方面的智能,如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其次是丰富的学习工具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多种多样,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工具,如作图工具、电子报表、OFFICE软件等,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加强了学习者的技术操作能力。还有如数据库、超媒体工具、语义工具等能够帮助学习者发展批判思维、创造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另外还有助于促进学生人际沟通智能发展的通讯手段和工具,特别是网络聊天室、E-MAIL、BBS等,可以支持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教师之间的沟通。
这些工具在教学过程的运用,可促使学习者的强项智能得到显著的发展,而其他各方面的智能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再者是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是专门为教育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各种资源,基本包括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电子词典、教育网站、虚拟软件库、电子论坛等。它们的利用,一方面是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是提高了学习者搜集和组织资料的能力;三是加强了学生自我认识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四是还可以进行其他各方面智能的训练,如虚拟软件就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等。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选择、确定、评价相应的学习资源,建构知识和技能。
1.基于网络的阅读教学。明确学习目标后,学生可以以独立思考或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相关学习活动:搜寻需要的信息,阅读、理解并评价信息;加工处理,创造新信息;讨论、分享信息。这能为深入理解课文积淀丰富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言语、运动、交往和自省等多种智能的发展。如在《中国石拱桥》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两个任务:①赵州桥的历史、建筑特点;②卢沟桥的历史、建筑特点。学生通过网络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小组讨论,进行比较、评价、综合,制作演示幻灯片,向全班汇报各自的成果。在分享成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讨论两座桥的共同之处和各自的特点,并思考:课文的标题是《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主要写赵州桥和卢沟桥?
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在学生感知课文,明确语文学习目标,并努力达成目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发现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继而指导他们利用课本以外的各种资源(包括图书、光盘、网络等)进行探究性学习。问题可大可小,探究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单学科延伸到多学科。这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十分有利。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实践和延伸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语言教学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延伸学习。例如:利用全拼输入法学习生字生词;在电脑上作文、作画、概括课文内容;欣赏文章、图片或音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理解;在收集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资料后,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供给学生锻炼和发展多种智能的机会。
4.了解学生的智能差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因材施教智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产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区分学生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根据各人的智能强项进行分组,利用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学应根据各组学生的智能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重组知识结构和内容,改变知识表征和呈现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利用强势智能,深入理解体会学习内容,更好地促进语言言语智能的发展。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和局限的,它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和教育测验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测验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学生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是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应当明确智力测验是手段,不是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当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的智能的培养,应加大情景化考试力度,以发现每个学生在环境测试中显露的区别于他人的智能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智力测验中发现自我的价值,使教师通过这一过程更加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不同潜能特征,从而把握和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使了教育教学工作者对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和思考,研究开发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传统的测验、调查、观察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如学习契约、量规、范例展示、学习档案、概念地图、绩效评估和自我评估等。这些方式运用于教学的不同过程,并呈现出不同的层面,如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家长对学习者的评价、学习同伴对学习者的评价、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以及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基于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将现代教育技术适时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为教育事业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当然,我们还应当清楚地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唯一一种能促进和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样还可以吸收其他特别是传统教学理论和技术中的有利因素,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认真钻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学生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得以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从而更好地加快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素质教育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2]赵呈领.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J].教育技术导刊,2005.3
[3]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这些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学科的良性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工夫:明确学科方向;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加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据统计,目前全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累计达到220个,教育技术硕士点达到78个,另外还有8个博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尹河南省现有河南大学等10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口,除河南大学为省部共建高校外,其余9所院校均为省属地方性院校。地方性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是以重点大学为跟踪导向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按照现有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来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还是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是需要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重点院校具有“排头兵”和“风向标”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已经出现了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势必影响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促进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科学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对专业改革作了一些实践探索,最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期为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培养目标方面
笔者在对我省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10所高校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查阅学校网站和从学生假期实习作业中获取的资料)后发现,这些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方面大同小异。如某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高级计算机操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能力和校园网络综合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看似宏伟,实则定位不清。目前学生和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普遍看法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精,缺乏专业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往往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如物理专业的学生,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方面的水平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方面的水平不如影视专业和新闻专业的学生。这些不足很容易使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失去竞争能力,造成就业难。
2课程方面
(1)内容过杂,重复现象严重
由于对教育技术学定位理解不同,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调查发现,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涉及理学、工学、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课程门数多、内容交叉重复是这一专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实际中则是专业课程讲授缺乏深度,浅尝辄止,造成学生“广而不精”,即什么都知道一些却什么都不精通。
(2)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教育技术学专业许多核心课程都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无法体现这一特点。主干核心课程的学习停留在课堂教学上,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理论层次的教学过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虽然讲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但只处于让学生识记或领会的层面,没有达到教会学生应用的水平。而书面作业设计的成果也大多只是闭门造车,无从检验效果。如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本来是作为连接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却因有限的课时而限制了实践教学内容,结果这门课最终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教材理论性过强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体现。以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的主干课程教材为例,这套教材学术性极强,但思辨性也极强,笔者认为更适合作研究生教材。因为本科生还未掌握相关媒体技术的知识以及运用技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经验,让他们进行枯燥的学术探讨,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消化不良”。
3.就业方面
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借助网络进行了大量调查,并通过课下、假期实习等方式对在校的和已毕业的2006届学生共计3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在对数据进行记录、挑选和整理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从对在校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在戈就业发愁。虽然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但比于忽略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系纺的掌握,以致大学四年碌碌无为。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方式大致分为三类:统考、应聘及其他。通过对调查数据进摘处理发现,70%的毕业生是通过地方统考的方式来实现勃业的,通过人才市场应聘就业的则相对较少,还不到总数跳30%。这种就业的格局从根本上限制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师资方面
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大都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对本专业信心不足,并直接反映在教学和科研上。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曾经与教师探讨过专业发展问题,教师大都对专业发展的担忧和迷茫,对专业研究不感兴趣,在教学和科研中缺乏创造性。另外,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交叉学科,有关领导误认为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其中有些教师本身就缺乏教育学知识积淀,更不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性,教学中拿起课本就讲课,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整体把握课程,而是孤立地看待这门课。殊不知,教育技术学是很具系统性的,这个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都需要围绕着专业核心来统筹讲授,这个核心就是媒体和系统。
二、思考与建议
1明确学科方向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依据。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跟踪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也就是以学科知识体系来规范专业建设,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专业。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与信息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所谓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三大理论作支撑,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必然属于教育科学,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社会科学。
2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前沿学科,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制订出完备的培养计划。地方性院校不同于重点院校,因此要扬长避短,人才培养要为地方服务,这就要求专业培养目标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地方性院校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主要是媒体技术能力,这是本科学生的核心能力。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遵循“技术先行”的原则,即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技术,地方性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的是熟谙教育规律又精通各种技术并能够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人才。
3.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调查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在从事教学工作,另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IT业从事教育软件及数字媒体开发等工作。商丘师范学院结合就业现状并综合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分为三个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25学分)、教育软件工程方向(23学分)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14学分),并据此制订了新的课程计划,在大三对学生实行分方向培养。
新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践课程和假期实习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加大实验、实践课时。调整选修课课时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即增加人文经典课的开设,如增加《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等课程;“有所不为”即适当压缩纯理科课程的课时。对于教材使用问题,商丘师范学院主要是在教学中把重复的内容删去,博采众长。
4.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技术工匠,而是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注重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养,还应包括有利于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开展校内素质拓展训练。例如:与科研工作相结合,通过让学生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研能力;通过参与多媒体制作竞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篇7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全球的教育由悄然变化汇成了汹涌发展的洪水之势。在美国,中小学日益重视和加强以多媒体电脑为手段、以因特网为载体的教育方法,自1992年之后,就实施了多项大范围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几乎100%的中小学拥有网络,从而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网络覆盖,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教育交流,极大推进了教育手段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中小学教育中融入更多的教育技术,加强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媒体的建设和使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出现了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课堂为教学主场的教学方式大致可分为接收式和探究式两类,信息技术在这两种教学方式中的作用是大不一样的。
接收式的教学过程是以创设教学情景为开端,引导学生感知知识、理解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进而巩固知识来达成教学目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育更多凸显的是教学手段,而教育技术主要是为了改进教育信息的传递效果和效率,给课堂丰富内容容量出现,利用信息传播更形象化的这一特点克服课堂教育过于抽象的弊端,信息技术在此只是给课堂内容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展现方式,它通过改变知识呈现方式破解教学重难点,只是课堂中一块有声有色的“黑板”,主要是辅工具的作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从设置问题情境出发,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建立问题解决模型,验证问题的解决方案,交流问题的解决效果。在这一教学方式中,通常利用信息技术做引导,创设问题的形象情景,搭建问题解决支架,这一过程中教学的着重点是教学过程本身,是从信息方便控制的角度,对教学行为进行控制,使课堂教育避免过于随机的弊端,它们虽然促进了师生对话与交流,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所起的仅仅是辅教学的作用,并没有改变课堂教育被设计,强调规范性这些特点。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理念的随之转变,教育传统的课程观受到了巨大冲击,对现行教育中教学内容的统一和课堂的规范化、教学过程的被设计、教学方式的单一、师生角色的明显定位、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等多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
课程不再是知识的重复记忆和知识使用的机械模仿,而是一种发展变化的过程,课堂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承载体,课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而师生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更以学生为主,提供了更多参与的可能。这种开放性的课堂不再局限于一堂课、一道题、一个班级,而让学生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更容易接受的、更方便的方式去学习知识。学习过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用多种学习方式解决学生差异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安排问题,重视课堂交互和延伸。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给更多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与探索的多种角度,知识的数字化,交流的便利化给更细致的差异化学习提供可能,这变成了教育变革的主要方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又产生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微课、手机APP学习软件,“在线教师”咨询等各种学习方式,实现了远程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相融合的混合型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感知、理解、体验和应用知识的工具,帮助教师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发生转变,重构课程和教学,支持差异性自主学习,让学生积累课程学习经验,发展学生的基本学科思想和素养。在信息技术这一载体中,数学教育展现出其基础学科的魅力,利用数学跨学科和综合化的特点,从强调积累转变为发现和使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技术支持的丰富环境中去体验知识的出现、形成和发展过程,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积累课程经验。
多种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而通过多样的信息技术和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思考、探索、创新的环境。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角度和方向,也带来了弊端,给学习过程的认定,学习效果的判定带来了很多新问题。这给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考核认定造成了很大冲击,我们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正面影响逐渐壮大,我们也期待着前路不一样的风景。
作者:陈婧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篇8
摘要:
在对技术与远程教育、技术哲学与远程教育的关系进行初步梳理的基础上,对技术哲学视域下远程教育的定位,远程教育的技术观,远程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层面进行反思,提出技术哲学视域下促进远程教育发展要从发展理念、发展途径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技术哲学;远程教育;发展
众所周知,现代远程教育是在传统印刷技术、邮政运输技术和早期视听技术的应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飞信、微博、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远程教育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如何重新审视技术对于远程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技术哲学视域下远程教育的发展等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一、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一)技术对教育带来了冲击,促进教育不断变革
从结绳记事、原始岩画到甲骨文、金文以及竹简、纸张、视听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促进教育的不断变革。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教育媒体便捷性的需求;满足了人们对知识容量不断增长的需求;对教育组织形式的改变;实现了对教育理念的变革;对教学行为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二)技术是远程教育的手段技术的手段特征
在远程教育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是远程教育“教”的手段;技术是远程教育“学”的手段;技术是远程教育“管理服务”的手段。
(三)技术是远程教育的内容
首先,一定的物化技术基础是学习者接受远程教育的前提;其次,智化技术的学习一直是“隐性的”,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再次,物化技术和智化技术的学习有着显著性的差异。
(四)远程教育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与更新
远程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都是随着物化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技术是推动远程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技术的依赖性是远程教育的最主要特征。
(五)远程教育对技术具有选择性
一方面,远程教育对物化技术的选择,如录像课教学,教师使用的是粉笔加黑板,而信息技术时代则以虚拟实验、动画等技术来展现课堂内容。录像课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学生只能被动地观看已经录制好的节目,不能实现实时双向交流,而虚拟实验和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远程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对媒体技术的选择性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远程教育对智化技术的选择,如利用电视、广播等视听技术开展远程教育阶段,教师主要的教学策略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使知识的传递更为有效;而在信息技术时代的今天,教师则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改善学生个人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物化技术中白板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智化技术中的混合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等。
二、技术哲学与远程教育
技术哲学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远程教育为技术哲学的发展提供实践层面的支撑。“技术哲学是从哲学高度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研究技术本质、技术价值、技术与社会以及技术与人类未来发展的学问,是指导人类技术实践、引领人类健康发展的工具性学科。”[1]技术哲学为远程教育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引或推动远程教育发展。首先,技术哲学认为,远程教育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自己,改造完善自我的一种实践活动。一方面远程教育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了受教育范围的最大化,人们可以依据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实际情况,自主地计划和安排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等;另一方面处于信息技术时代的今天,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层级化、专业化的特点,靠一门技能生活一辈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代人需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其次,以技术哲学观点来看,远程教育是由教师、学生、技术和环境组成的系统。远程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硬件设备和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在用沟通、交流、互动等方面的肢体和语言,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也需要计算机等“物”化技术的支撑,及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智”化技术的支持;主要由“物”化技术和“智”化技术构成教学环境。对于远程教育而言,教师、学生、技术和环境组成的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具有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适应性、目的性等特性。再次,在技术哲学看来,远程教育中“人”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远程教育中,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看,他们使用网络、计算机、课件、各类教学软件和资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然而,具体到应用某一软件工具开展教学时,相对于教学软件“人”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改变软件性能和用途,只能被动地使用软件所提供的功能,由此作为“客体”而存在。因而,从整个远程教育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和教师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三、技术哲学视域下的远程教育发展反思
(一)远程教育的定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主要集中在成人学历教育层次,这直接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远程教育的受益人群相对较少;二是将远程教育只定位于学历教育层面,而对大量需要接受非学历教育层面的社会需求关注不够。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应该服务于各个年龄阶段的社会群体,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需求,而不是仅仅服务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原来所具有的适应工作和生活的“技术”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以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尝试来应对,教育不再是以文凭、学历为唯一目的。因此,远程教育在满足个体教育多元化需求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过分强调硬件技术的使用,忽视了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软件的培育
回顾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无论是三十多年前开始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还是现在的开放教育,作为我国远程教育主体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都十分重视各种硬件的建设,而忽视了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导致开放教育专业建设成为“短板”。这或许缘于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初期的办学理念和方式。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初期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外聘的名校某一专业的专家,采取的教学手段大多是电视录像,因此忽略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许是比较实际的选择。但随着大学的“扩招”,普通高校教师的工作量逐步加大,电大仍然聘请普通高校的教师来上课的做法显然已不合时宜了。
(三)远程教育对信息迷失、情感交流困难、诚信等问题重视不够
远程教育在给人们带来教育方式变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远程教育资源导航的缺失或设计不足,使得学习者无法按照自己的进度开展自主学习,只能被动地接受新的学习技术的“奴役”,或者是资源繁多,学习者往往迷失在教育资源的海洋中,无所适从。远程教育的情感交流问题一直被许多研究者和教师所提及,面对网络虚拟的教学环境,如何消除孤独感、无助感是远程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值得推广的研究成果。远程教育是“泊来品”,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土壤,我国现有的社会环境要保障远程教育深入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如这其中就包括诚信社会环境的建立等。
(四)远程教育发展受一定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远程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虽然当时计算机网络在国外已经开始大量进入家庭,但受制于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普通家庭承受不起宽带费用,依赖网络媒介的远程教育发展也极为缓慢。远程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远程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科技的进步。如目前我们很难制作出像《阿凡达》那样高质量的动画课件。远程教育的发展还受制于社会管理水平的制约。如最近几年风靡世界的在线教育MOOCs的迅速发展壮大就是一例,为什么MOOCs能够在美国崛起并拓展到全世界,这其中纵然有名校、名教授等因素,但是管理体制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五)发展远程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技术观
技术哲学视域下发展远程教育,需要我们既要反对技术决定论,也要反对反技术论,运用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树立正确的远程教育技术观。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只是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是一种社会建构,技术的诞生、发展、创新等都会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制约,技术发展的方向、方式都是由社会价值决定的[2]。
四、技术哲学视域下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对策
技术哲学视域下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从理念、途径等方面的变革着手,将我国远程教育置于世界远程教育的潮流中,置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环境中。
(一)发展理念技术
哲学视域下远程教育的发展理念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考察。宏观层面,远程教育的发展要置于“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国家有必要在远程教育发展的机制与体制、远程教育体系的建构等关键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各省市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在政策层面明确远程教育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微观层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结合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倡导利用远程教育构建学习型家庭。力求帮助家庭成员掌握更好的生存技能,提高个体生命质量。
(二)发展途径
1.动员社会力量开办远程教育
教学资源是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开展远程教育的免费资源大多数还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学校创建的网站平台提供,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精品课网、大学精品课程网等,也有社会力量创办的教学资源网站,如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小学资源网等。但社会力量创办的资源网站一般需要注册缴费,增加了求学者的经济压力。国家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公司创办免费的教学资源网站,以学费抵扣个人所得税等方式鼓励民众参与学习,以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2.坚持开放与合作,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加强优秀师资的培养与引进,同时要从引导教育回归生活等方面来努力
开放与合作是改革三十多年所取得的主要经验之一,教育领域的开放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学习借鉴其可推广的经验,作为“舶来品”的远程教育更应如此。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优秀师资的培养等应该是合作的重点内容。在对英国开放大学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归因分析中,很多研究者都提到了OU高质量教师团队的建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而实现远程教育软硬件建设协同发展。无论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都提及教育的生活化问题。回顾我们以往的教育,过多关注知识的传输,忽视社会本身对合格公民的要求,诸如学生的生存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的培养。而在技术哲学看来,我们所学习的各种技术和技能,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提高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耿强.开放大学的建设刍议———从技术哲学维度[J].人民论坛,2013(2):198.
篇9
对于主体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无外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含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是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把主体等同于本体;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认为主体是一个主动的、历史的术语,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则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主体这个概念,认为主体是认识和实践的能动的承担者。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主要是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因此我们取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概念。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在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的属性。在教育的视野中,主体性可以被阐释为:作为认知主体的受教育者在与作为认知客体的教育影响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的属性。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主体性已经经历了两种形态即群体主体性、个人主体性,目前正在向第三种形态迈进,即类主体性。所以当代主体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培养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其类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而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些方面都可以促进它们的实现。
一、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选择、去接受,同时还根据自身的认知需要来主动地获得学习资源。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还可以决定怎么学。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
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习者获得信息素养(informationaliteracy)和掌握信息技术,使学习者能够从事独立的、自我引导的学习,以及学会批判地利用信息。对信息素养有多种定义,但综合起来看,不同的定义都包含以下几个共同的内容,即信息的获得、利用、评估、交流。因此信息素养实质上就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而信息技术则是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二者之间是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会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信息,而且能够对信息进行交流,分析,检索和评估。信息技术教育的结果将大大地促进学习者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使之迁移,从而使得学习者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更加突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实践领域。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制定的信息素养的九条标准中,标准四、标准五和标准六都是针对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在威斯康辛信息技术素养学术模型(Wisconsin’sModelAcademicStandardsforInformationandTechnologyLiteracy)中的四大标准中其中之一就是独立学习(Independentlearning),要求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通过积极和独立地搜寻信息;在阅读、倾听和观察方面表现出批判和鉴别的能力;在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力争有卓越的表现把技术和信息技能运用于有关个人和学术兴趣的问题上。在知识爆炸的社会里,独立学习能力的获得将成为个体应对终身学习(lifelonglearning)的主要手段。
从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来看,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即它主要是关于如何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它强调的是“如何”而不是“是何”,因而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教师将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的权威,将失去对学生学习的全面的控制。教师将更多的承担引导者、支持者和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学生将由接受知识的“水桶”转变为“处理器”和新知识的“生成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究的过程。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操控权利越来越大,因而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人灌”或者是“电灌”发生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它的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内在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一批新的学习理论的兴起大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模式,引起了师生关系的质的变革,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保证了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实现。
二、创造性
批判性和超越性是主体性的重要内容,它在学习活动中突出地表现为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主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追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所谓反思,伯克莱(J.Berlak)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指“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所谓创造能力,是指基于对认知对象的反思基础之上的对认知对象做出合理的改造的能力。它更多地依赖学生的元认知。反思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反思的目的和合理延伸。
现代教育是基于资源的教育形态。因而学习将是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basedlearning)。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其基本要求之一。大量的信息资源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方面,信息资源的丰富增加了学习者选择的自由,从而增加了学习者的独立自主性;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信息资源的丰富所导致的冗余信息的增加将迫使学习者面临着选择困难的增加,学习者徒劳无功的风险也不断地随之加大。在信息社会中,面临着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量,学习者将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患上一种所谓的“信息狂躁症”,最终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这样信息不仅不能使学生从被“灌”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反而演变成又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关键。
转贴于 按照安·史密斯(AnnSmith)的说法,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够做到:意识到难题和确定难题;确定解决这一难题所需要回答的问题、识别解决这个难题(或者回答这些问题)所必须的信息、得到这些信息、评价这些信息、组织这些信息;综合这些信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得有用的信息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更多地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任务驱动是创设情景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和技能。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由于学生接受的任务是开放性的,彻底摒弃了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传递——接受”模式,不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步应该怎么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从而完全地恢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权利。无论任务的复杂程度如何,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选择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这为学生留下了巨大的自我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任务完成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所以它可以促进思维的发散,而发散思维(pergentthinking)是一种不拘常规常法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多端、灵活、精细和新颖。在思考问题时,学生多角度、多方式地去思索,有利于形成这种发明创造的思维品质。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习者用批判的眼光、用反思的思维进行学习,能够对所接触的信息资源根据特定的任务进行合乎目的的鉴别、取舍和综合,能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智慧技能的参与,同时还要学习者必须运用一定的认知策略,因而元认知也必须参与。信息的获取、评估、综合和利用使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发展。元认知的发展深化并拓展了反思,不仅使反思的内涵与步骤更为清晰,而且把反思不断地从一种心理形式发展为一种实践行为,从而推动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它的教学目标往往都是生成性的教学目标(evolvingpurposes)。所谓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学习的进程中根据学习者与认知对象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这类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问题解决锻炼的正是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因而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过程。
评价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对教学起着监督和指导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同其他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其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评价的内容、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方法都有多元化的特点。它在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的同时更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求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到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它在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测评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创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地进行创造。它一改以前的只有教师一个评价主体的情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实施学习伙伴之间的评价,集思广益,使各种观点交流碰撞激发出思维的火花,给学习者以有益的启示。新的评价标准保证了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教育目标。
三、协作性
作为主体性的最高级形态,类主体性的基本特性是以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为核心所形成的整体性。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所达成的一致性和共识”。[12]主体间性生成的内在根源在于交往。所谓交往,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中介性、交往主体的交互性和自主性。
以交往理论来解释教育过程,教育过程呈现为一种“主--客--主”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间性表现为主体之间的对话和协作的性质。因而学生主体性的另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习进程中相互之间具有协作的性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迈进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传统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将被彻底打破。因而信息交流协作意识与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作精神成为现代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能力。协作精神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协作能力因此成为当代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四个目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协作名列其中。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国对此无不重视。在AASL和AECT制定的九大标准中,标准三的第三个子标准是这样陈述的:学生应该知道如何使用信息去交流自己的观点和采取合适的行动。英国在其信息与通信技术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应该在“交流和共享信息”方面得到发展。在我国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也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与他人进行合作做出了强调。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协作精神和能力表现为信息协作能力。具有信息协作能力的学生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协作途径和工具开展广泛的信息协作,能与外界建立经常的、融洽的、多维的信息协作关系。如能够开展网上的自然科学实验、网上会议、网上协作实验等。
篇1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已经得到普及,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也涌现出了一批在信息技术方面富有创意与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小学到中学,连贯性的课程标准缺失
目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只有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而小学和初中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只能依照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实施教学。该纲要对各个学段都默认为零起点,造成各学段间教学内容重复,缺乏连贯性与一致性。所以,尽管高中阶段有了课程标准,但具体实施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并尽快行动。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英国在1988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其中IT(信息技术)课程被列入了全国统一课程体系中。在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中,英国把IT课程进一步改名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并对5~16周岁学生在不同阶段的ICT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以及各学段学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
教材种类繁多,但总体质量需要提升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依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差距较大,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在教学实施能力上的不足。教育部鼓励一纲多本,鼓励在教材编写上有所创新,市面上因此出现了上百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这原本是好事,但这些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内容重复严重;有些是由没有教学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执笔,其课堂实施对教师的要求颇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整合与文化,削弱了知识与技能,使教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活动,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更严重的问题是,各地在教材选用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往往由地方教委指定教材的版本,学校和一线教师没有选择权。
高中课程的开设与课程标准之间还有差距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除必修模块之外,还有五个选修模块。课程标准制定的初衷是:在理想状态下,各高中校开齐五个选修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由选择,教师提供咨询和正确的引导。实际上,即使在教育条件相对较好的北京,实施情况都很不理想。据我们对北京地区的十几所示范校所做的调查,多数高中都没有开齐五门选修课,在选课形式上,多数高中都是由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如师资、机房、设备等指定开设课程,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
课堂实施效果还需改善
目前,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听教师讲课,就喜欢上网和打游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不仅信息技术学科,其他学科也有这种情况。另一方面,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了,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多了,教师若还是按老一套实施教学,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不感兴趣。这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另外,年轻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课堂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所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紧跟技术的发展,关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近几年,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补充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甚至博士毕业生,即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未来展望
非高考科目,困难还是机遇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我国针对高中课程做出的幅度较大的一次改革。但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现行的高考制度与新课程标准不能十分匹配,各高中校最大的任务与目标还是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对于高考中出现的科目,学校的重视程度依旧较高,而对于高考中没有出现的科目,学校则关注较少。信息技术学科属于后者,这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不理想的一个原因,它也为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上不好信息技术课提供了借口。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失望,相反,这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与改革提供了便利。信息技术课没有高考的压力,教师如果在自己的课堂上探索一些新的教法,实践一些新的理念,不会触动学校的高考成绩,来自学校的压力也会小得多。如果信息技术课开设得有特色了,学校还会大力支持,因为素质教育已经从口号慢慢过渡到了行动,信息技术课如果能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树起一面旗帜,岂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吗?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充满信心,不能在思想上先把自己的学科边缘化了。其实,很多校领导的观念早已经转变过来了,反而是有些一线教师还留有旧观念,主动把信息技术学科边缘化了。比如人大附中的校领导每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前都要强调,任何统考科目都不允许占用非统考科目的课时,非统考科目也绝不能把课时让给统考科目,否则双方教师都要接受处分。北京市也已经将信息技术学科列入全市统一会考科目,学生如果不能通过信息技术会考,将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书。不难发现,不管是从制度保障上,还是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上,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存环境都在逐步改善,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抓住机遇。
兴趣与知识,哪个更重要
近几年来,特别是“钱学森之问”被媒体推到领导办公桌和公众面前之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从中央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在思考和研究变革,许多改革派的校长都在尝试变革。如,北大附中王铮校长与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力推的选课制与走班制,在北京地区已经引发一大批校长深入思考适合我国国情的变革模式。
不管是山东崔其升校长的杜郎口模式,还是上海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不管是选课制,还是走班制,其核心目标都是一致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挥潜能,为学生展示各方面的能力提供舞台。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因为如果学生的兴趣点与注意力没有被调动起来,灌输知识的努力将收效甚微。我在多年带学生参加机器人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兴趣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只要给学生提供资源、工具与平台,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常常到晚上10点还不想离开实验室。兴趣是创新之源,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兴趣的发现者与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全面发展,还是突出特长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8种: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的智能上都表现突出,但总会有一两种智能表现突出。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不能要求每位学生都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智能特长所在,并重点发展学生该方面的智能,让学生把勤用在发挥特长上,而不是用来补拙。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程序设计,说明他们在数理逻辑智能方面有潜质,有些学生喜欢图形、图像设计,说明他们在视觉―空间智能方面有潜质。教师发现学生的智能倾向后,在其他方面的要求就要适当降低,重点培养学生的特长。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精力不够,可以聘请专家指导或送到对口的高校实验室。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和“翱翔计划”为中学生进入高校与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平台,就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在这些重点实验室里,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为学生施展特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如果信息技术明年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进,现行的高考制度与新课程标准的矛盾会日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高考制度的变革将成为必然的和自然而然的事情。可以预言,未来的高考模式肯定要发生变化。有一种改革模式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科目,除了必考科目,可选科目里会出现信息技术等现在高考模式中没有的科目。另一种模式类似于美国的AP课程或英国的A-Level课程。学生报考一流的大学,必须修一些与所选专业相关的先修课程。信息技术会是一个先修课程门类,相应学分会逐步得到大学认可。未来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衔接会成为改革与尝试的热点,现在北京地区已经有些高校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五所高校准备联合为北京广渠门中学的学生开设十几门大学先修课。人大附中近十年来每年为学生开设一百多门校本选修课,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学科的十几门,这些选修课已经引起高校的高度关注,我们正争取让它们获得北大、清华等部分高校的学分认可。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领域也是产生创新成果较多的领域,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将成为优先改革与尝试的科目,其学科地位、师资力量与硬件建设等各方面都将得到加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研究新的理念与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素质,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为迎接信息技术教育的春天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吴军其.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艺,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