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理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尊重“明德”的思想,不断加强和推进诗化教学,是构建新时代道德价值观的首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构建这种新型的道德价值观,不是依靠空泛的说教,而是要使其在充满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诗化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各种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上是远离了诗,远离了诗化教学的。从语文素质教育的角度讲,语文教学无疑是诗一般的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体验的过程。因为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创造,是语文学科也是学生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除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外,还应侧重于作品的人性美、人情美、意境美的观照。初中语文教学中着力强调诗化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着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他们美好的心灵,塑
造他们高尚的情操,以此充实他们的精神底蕴,这是当前初中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应当肩负的历史重托。
二、深刻理解古代语文教育方法论,不断“内省”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要深刻领会古代语文教育方法的精神实质,及时做到自省自纠,并把这些作为教师职业活动的自觉需要。
1.反思教学行为,升华教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中,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就是要研究学习主体的个别差异,从较高的层次上看,这实际上是一种关注学生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和借鉴这一理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新理解古代的教育方法,应积极提倡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即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实际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促使其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及习惯,并使其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答案也不是惟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强调语文教师学习传统教育方法,又不满足已有教学经验,就是要求教师及时“内省”,不断创新,使语文教学做到情趣化、文采化,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2.加强教学积累,夯实文化基础。
古人强调和重视“博览群书”(王充),“厚积薄发”(韩愈),这是针对学生读书习作而言的,对于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纵览中国语文教育史,每一位在教育领域内有所建树的语文教育家,无不是用书本来武装自己的。远的不说,当代的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语文名师,哪一位不是书的受益者?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就拥有五千多册藏书,二十本剪报、三抽屉卡片,这样的“家底”我们有吗?据《中国教育报》调查显示:在教师必读书籍中,教学参考书居第一位。有人断言,离开教参,有80%的语文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种种迹象表明,初中语文教师文化学识底蕴不足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影响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人说,只有当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宽广得无可比拟时,他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强手、艺术家和诗人。不读书的后果,可能会是语文教师思想上的“僵化”、心理上的“老化”和智能上的“退化”。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应当从让教师广泛地阅读这一点抓起。
3.培养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
语文教学中的“内省”,不仅要求教育者单方面的自省自纠,而且要求学生的自主自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际就是强调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因此,使学生把“要我学”内化为“我要学”的生存体验和需要,仍然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学生“自省”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习能动性的大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只有当学生把“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作为一种个体生存的自觉追求时,语文学习才会走向真正的自觉。
三、走出师道尊严的“怪圈”,建立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
篇2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程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flect on the Reform of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under the Concept of "General Education"
TANG Jingjue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0)
Abstract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in newly upgraded colleges, so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literature should reform from the curriculum offered,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body, in order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course reform; teaching method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中文系开设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以下简称“古代文学课程”,是新升本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里的基础性课程,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该课程是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渠道。古代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涵,因此,加强古代文学教学,探讨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是新升本院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古代文学课程开设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摸索与努力,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不过,该课程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升本院校里表现明显。新升本院校,主要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否具有较好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古代文学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新升本院校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等做出改革,引导人才的培养向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发展。
1 新升本科院校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观念未能及时适应本科教学。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本科教学就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再加一年,文学史、文学作品再多讲一些而已,所以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固有的专科教学模式,没有真正搞清楚本科和专科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方面、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方面的区别。
(2)教师的教研能力较为薄弱,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在专科阶段,学校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教学上,无形中忽视了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师科研意识较为薄弱、科研能力相对较低。而升本后,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转变为教学与科研并重,要求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及参与课题方面做出要求。面对新局面,如何快速提高科研能力,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许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教学模式上,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把古代文学处理成“古代汉语”课的翻版。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固定,如讲解作家及其作品时,总是按照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面面俱到地分析讲解,缺乏新意。在教学手段上仍然采用口授与板书结合为主,虽然一些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但基本上是把授课内容罗列在PPT课件中,上课的时候照本宣科,缺乏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材的整合。
由于上述原因,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情况不乐观,再加上新升本院校的生源素质较差、学生就业压力大等原因,学生普遍对古代文学兴趣较低。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外语、社会实践等方面,而不再去阅读那些用文言文写作、对他们来说存在阅读障碍的古代作品,从而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2 新升本院校加强古代文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措施
做好新升本院校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使本课程更好地发挥作为重要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总体目标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2.1 课程设置:实现真正的专业“选修”
很多新升本院校虽然也设有专业选修课,但实际情况是,专业选修课常被规定为必修课,抑制了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为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改变观念,还给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并且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二是要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形式,努力求新、求变。
(1)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课堂上注重讲授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视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来。讲授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庐山文化、领略庐山仙境,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断;学习《西厢记》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越剧演员尹桂芳的唱段,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古人“愿天下有情的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感受古典戏曲优美的曲调。
(2)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推进数字化建设,建立教学网站,不断丰富与优化网上资源,如开设教授论坛、名师课程全程录像视频等,实现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师生互动。另外,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表彰学生学习实践成果,建设学生论坛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实践教学。古代文学课程常常被误认为纯理论课程,但实际上,古代文学课程同样能够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教师将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选题、查找资料等,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论文的创作过程使学生对于研究对象有更深层次的把握,而且,经过多次练习,学生一旦掌握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方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另外,还可以采取专门的实践课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布置专题给学生,学生结成小组课下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由教师做相应的指导。这种方式相对于单纯的课堂讲授,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研、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
为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古典文学的艺术修养,培养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可以以古代文学专业课程为依托,成立“古典诗词社”、“戏曲表演社”、“国学读书社”,由相关老师定期指导学生组织开展有关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研讨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戏曲表演等。
2.3 考核方法:加强过程考核
现有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笔试轻实践的问题,考核效果难以客观体现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能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认为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做如下调整:
改变原有的单一的以笔试为考核标准的评价体系,将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职业意识,使考核不仅是体现成绩的手段,更是探求和掌握知识技能的途径与方法。如学习古典戏曲时,学生不仅要掌握戏曲发展的历程、基本常识、经典名作,还要思考古典戏曲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意义。
2.4 加强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一位优秀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师应该树立民族信念,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其次,古代文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情感性,教师要专注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从知识与情感两个层面上把握古代文学作品,后者尤为可贵。教师要将对作品的感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自己的欣喜、愤激、无奈等情绪感染学生。为此,教师还应学习一些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逐步引导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再次,古代文学教师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抛弃过去那种只专注于教学不从事科研的弊病,要明确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树立“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的观念,真正把科研放在教学工作的先导地位。
最后,相对来说,一位拥有古典气质的古代文学教师,在课堂、课外活动中更易于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说,古代文学教师可尝试培养自己的气质,使自己逐渐具备一种洒脱之气。
教育部1998年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于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得以积极推动。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系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一环,而通过中文系学生的校园交际,可以辐射至全校学生,所以说,对新升本院校来说,古代文学课程在提升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新升本院校在基础专业课程方面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为安康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新升本院校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05226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班主任;管理;性格;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一、前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小学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德育知识传授的场所。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教育者、参与者。因此,如何把握住小学班级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冲击,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目标追求等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小学主流的教育理念,与学生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小学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沉重而深刻的变迁。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儿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则更为重要。
二、如何使用古今两种理念来管理班级的探索
小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教育中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人生价值取向,是学校、教师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在学生人生价值形成过程中,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是贯穿了真个过程。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小学班级管理也脱离不了这个范畴。所以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尤为重要。从务实的角度来分析,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的不一样和性格差异而有所不同。
1.从年龄结构上来区分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为6年,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6年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在这6年里面有着巨大的改变,随着知识和情感的日益成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慢慢成熟,学生在处理学习和人际关系的方式也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很据学生的年龄不同,可以把整个小学阶段6年细化成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
低年级阶段:小学1-2年级,年龄6-7周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学前班进入小学,学生的对陌生的环境比较畏惧,依赖性比较强,缺乏安全感。这个时期的教学应该遵循现代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上以关心呵护学生为主。消除其陌生感和畏惧感,帮助其尽快适宜小学生生活。
中年级阶段:小学3-4年级,年龄8-9周岁。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适宜并习惯小学生活。学生已经开始在这个时期显示自己的个性,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行为在这个时期频繁发生,部分学生开始表现出对行为规范对抗的苗头。这个时期适宜使借鉴古代的教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约束,辅了关心爱护,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叛逆期”。
高年级阶段:小学5-6年级,年龄10-11周岁。进入小学阶段的尾声,学生的部分性格和行为已经形成习惯。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这个时期的班级管理鼓励和处罚并存,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2.从性格上来区分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个班级的众多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因人而异,才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根据心理学家的分类,把学生大致分成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1)胆汁质个性特点。脾气暴躁,好挑衅,易于冲动;态度直率热情,活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智慧 敏捷,但准确性差;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可塑性差,但兴趣较稳定。这种类型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因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均衡性。
在管理胆汁质的学生要以古代教育的理念,适当辅以现代教育理念。增强对此类学生的控制。鼓励其向勇敢顽强、勇于进取的优良特征发展,防止其向浮夸、自我、任性、粗暴的方向发展。
(2)多血质人格特点。活泼好动,乐观、急躁;不甘寂寞,善于交际,适应性强,智慧敏锐,但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体验不深刻,但明显外露;接受新事物容易 ,但印象不很深刻。这类型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
对多血质的学生的管理,现代教育理念为主线,古代教育理念为辅线,以鼓励、赞赏为主,监督、批评为辅,及时纠正错误思想和行为。引导该类学生向活泼乐情,灵活机智上发展,避免其出现轻浮散漫、变化无常、粗枝大叶的一面。
(3)抑郁质人格热点。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多愁善感,情绪反应持续深刻而不易外露,沉溺于内心体验,郁郁寡欢,在困难时,优柔寡断,在危险时极度恐惧,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到不易发觉的细小事物。
在管理抑郁质的学生时,以现代教育理念中“关爱”为主,培养该类学生的自信心、勇气。适当注意培养其耐挫折能力。
(4)粘液质人格特点。安静稳定,交际适度;不尚空谈,埋头苦干;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善于克制自己,谨守信用,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坚持不懈,注意力稳定,但又难于转移,有惰性而且不够灵活。
粘液质的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最为省心,以现代教育理念多多加以师生交流,培养该类学生果断、表现欲。适当避免其拖沓。
三、结束语
作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管理的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人为本。根据差异,区别对待,以现代教育为主,古代教育理念为有效的补充。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四有新人,为学生顺利进入中学时代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摘要]大学古代文学课程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并保持大学课程应该具有的开放、多元、学术、个性等特色。
高校中文师范专业担负着为基础语文教育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但今天高校师范专业在教学上很大的问题就在于对基础教育的漠视。笔者在近两年指导中学教育实习中发现大学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程结构、教材建设等方面都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直接的反映就是毕业生在教育实习阶段进入中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实习单位提出毕业生自身的专业素养、知识结构都有待提高,否则难以适应中学语文课改的进程。这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趋势,深化高等中文师范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语文课的改革都明显地更为强调对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传承,扩大了古代作品在课文中的比例,然而笔者在中学指导实习期间,通过和学生交流、课堂听课等方式对银川几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古代作品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相关了解,从采集的信息看,古代作品的教学存在较多的困难。部分教师自身古代文化知识储备欠缺、对诗词歌赋的鉴赏停留在一般的、表层的知识讲授上,而对其蕴含的丰富的文学观念、思想意蕴、审美理想、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文体风范,以及创作主体所体现的人生态度、人格力量和艺术创造力等挖掘很少,这就导致学生对古诗文认识不深入、不到位,无法真正领悟其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情怀,同时由于古代作品时代久远,使得学生在理解上有距离感,觉得难学甚至学不懂,长期下来,学生失去学习古代作品的兴趣和信心。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测验卷面上涉及古代知识的题型失分较多。这种情况一定程度表明了担负着中学语文教师职前培养使命的高校中文师范专业在整体上与中学教育是脱节的,培养的语文师资还远未达到基础教育方兴未艾的课改的新要求。因此,大学古代文学课程应如何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宁夏语文基础教育的现状很好的结合,都将成为古代文学教研室课程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授的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大学师范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在改革中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针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需要,高师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从知识层面、素质层面、审美层面及理论层面都做相应的调整。以宁夏大学为例,大学古代文学课程分为四段:即先秦两汉段、魏晋隋唐段、宋元段、明清段,在教学中把《中国文学史》与《历代文学作品选》结合起来,但该课程自身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就是在有限的课时里,如何让学生把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如何让学生理解众多的经典名作,实是一件捉襟见肘的事情。以至于长久以来教学中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加作品分析的“文学史模式”,忽略了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讲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把重点用于讲清文学发展的脉络、形制特点、作家贡献、文学主张、文学现象上。而对学生的鉴赏评介,审美和领悟作品的能力以及对其阅读范围、知识的整体储备等等的检查较为忽略,这就使得毕业生走入中学岗位后自身的文化底蕴薄弱,在实践教学中困难重重。就此,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合理的分配教学内容是该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根据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把教学重点做适当调整,例如先秦两汉文学把重点倾向于对学生古汉语基本功底,原典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魏晋隋唐文学继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侧重学生对文学自觉地阐释和理解;宋元文学更多的强调学生诵读能力、鉴赏审美能力;明清文学倾向于较广的阅读面,加强学生作品形象分析能力。与此相对应,教师可在古代散文的教学中形成文史结合,严谨扎实,重视史料的教学风格;在诗词歌赋文学中形成审美、吟咏讲解的教学风格;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形成知人论世、人物分析的教学风格等等,这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时数不足导致人才培养上的不利影响,缓解了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其走入中学工作实践后和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作家、作品、世界、读者是构成文学的四要素。传统的大学教学还是中学教学只侧重于作家、作品的介绍,以及作家、作品与世界的关系,在涉及读者时,则仅仅注意到作品对读者的教育作用,而对读者(学生)是否接受作品或在什么程度上接受和理解作品,是不够重视的。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写出作品只是完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部分,作品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读者的阅读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这一理论已成为文学史研究的新方法。中学新的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说的“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建议”说的“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主要体现的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这一教育理念也符合文学活动的本质,所以完全适用于大学及中学的教学。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在整体教学改革上提出“四环节”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中贯穿“讲授—讨论—论文—阅读”四个环节,改变以往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方式,把教学主体转移到学生上,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获得专业的知识,通过课堂讨论锻炼自身的表达、理解能力,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加强其书面写作水平,通过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目拓宽知识层面、提升其对文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最终目的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希望通过这种改革,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的人才的培养目标显然也完全符合接受美学理论提出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具有的创造性作用这一文学命题,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更应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让各类体裁所承载的有效知识交互使用,相互辅助和映衬,促使学生分析知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知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知识的边缘性和内涵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思索、感悟、再造的空间,从而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趋势。
值得说明的是,笔者提倡高校中文师范专业古代文学的教学面向基础教育,绝不意味着将大学教育等同于基础教育。我们甚至需要警惕中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对大学教育的干扰,拒绝教学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面向基础教育的同时,始终保持大学课程应该具有的开放、多元、学术、个性等特色。
[参考文献]
篇5
1文化哲学视域下人文教育理念
我国人文教育理念引入较晚,没有可参照标准,教育理念运用观点是千差万别的。高校人文教育内容庞杂,具体要求是要立足社会,面向传统,结合实际环境,所以人文教育理念总体“和而不同”。人文教育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原则上认可人的自然属性,我国人文教育既不能闭关自守又不能全盘接受西方人文教育理念。因为人文教育延续和发扬了国家与民族的精神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价值观导向的引导者,需要自身对现今教育理念不断反省、创新。这需要教育界以文化哲学的眼光和胸怀吸取现今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性的交流舞台上不同的人文教育理念相互碰撞、融洽,从而激发高校教学的创新活力。这样中华民族未来发展与建设才会更加的和谐,为教育改革方向也提供了新思维。在借鉴国外人文教育时,不能以其为我国人文教育的衡量标尺,因为各个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都不相同,人文教育不能照搬西方高校人文教学,即使全面照搬,也不能体会其内在,那高校人文教学精神内涵只能停留在表面[1]。所以大学人文教育在文化哲学视域下必须将整个高校学术系统作为一体,统筹各个科目,做到正确理解,促使人文教育概念不在教学应用中以偏概全。在内容设置上,既要与外国人文教育存在差异性,在总体思想上又要做到精神的和谐统一,还要不拘束于任何科目和高校研究方向。对人格塑造有积极引导作用,帮助高校生更好的树立价值观念的思想都可以兼收并蓄。我们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前人的文明发展成果,只有广泛吸收时代进取思想,把“人”认识到一个高度,才能为新时代的人文教育提供新的创新思想。
2文化哲学视域下人文教育目标
我国历史时期教育并不注重课程,比较注重的是教师问题。有“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诗句证明教师的重要性,所以在古代私人教学和私人书院比较盛行。但是古代思想教育有一弊端问题,就是重师道高于知识,师道言行高于真理。但是,现在这种思想还在推崇。在北大任校长期间,注重学术的思想兼容,这就很符合人文教育的哲学理念,“思想自由之通则,则大学之所以大也”表明大学建设要以“学生为根本”,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以楷模榜样以身作则,在精神和人格符合人文教育的哲学观,不能让教与学分割。大学是孕育人才的地方,培育人才的精神强度和知识创新能力关乎国家的命运[2]。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学的兴衰就是国家发展前景的兴衰。所以人文教育目标一定要结合我国发展现状,以实现祖国复兴梦为方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光靠经济影响世界是远不够的,因为我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丰厚,只有以精神与经济结合的发展道路走出国门,才能在世界上创造更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人才建设与发展是具备隐患的,因为有数据显示滞留海外的留学生每年赶超百万。这是一个严峻忧患的事实,就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创新,阻断人才流失,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3文化哲学视域下人文教育途径
人文教育丰富了高校生的精神层面,文化哲学又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当前大学生教育问题应回归主观世界,与这个科学客观的世界不相互分离。以正面角度认识世界外在规则与自我世界的关联。高校在回归自我的世界上弘扬科学、人文观念,运用理想的世界观分析高校当前发展任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上,展开理论探索,甚至是艺术创造,把人文教育看做实践活动。首先把高校教学回归到人的精神世界,真正的认识到人的价值[3]。不但在课堂上运用人文主义教学,还应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学生的大学生活始终。让学生在生活交往、社会领域上都能够有正确的意识形态。还有受现代书本严谨科学思维的印象,学生往往把文字语言等有关概念当成真理。这样学生记忆深刻的可能就是这些概念性问题,这样人文教育的成果是甚微的。当前人文教育人们在概念理解上过于倾向于科学化诠释,无视了人文教育意会的本性。这样,人文工作培育出来的学生对人文思想的理解就可能非常浅薄。总之,人文教育要促使学生达到自我认知的状态,能不被社会舆论等左右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界和人文视野可以对文化现象进行反思。
4结语
篇6
关键词:小学校本教材 国学体系
引言
1995年,赵朴初、冰心、等九位全国政协委员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联合提案中说:“我国文化之悠久,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并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期从孩童抓起,让他们担负起继承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遗产的任务。委员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二十年过去了,在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急剧侵蚀之下,孩子们熟稔唐老鸭、米老鼠等国外卡通形象,却对卡通花木兰不感冒;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多是蜘蛛侠、绿巨人、雷神托尔,但是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焦裕禄等民族英雄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却显得无足轻重;校园里,“另类”童谣满天飞,污言秽语出口成章,他们却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还好,最近几年,国学教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仅就初等教育而言,儿童诵读经典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民间的国学启蒙机构也是不断涌现。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的愿望似乎就要实现了。国学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智慧、道德规范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和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是代表着我们未来和希望的孩子,更应当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进而将国学中的传统优秀思想内化为他们自身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以便在将来多元社会中提高文化定力和竞争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国学教育仍然处于零敲碎打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国学的振兴任重而道远。
校本国学教育体系构建,就是立足于学校、立足于学校的人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国学教育体系构建。国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放到某一所学校中也应当自成体系。从长远来看,小学教育应是国学教育的基础和重点。总结出完善可行的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将国学教育的真正内涵及实践意义纳入到整个小学校本教育的大体系当中,培养出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浸染的具有新时代优良品格和完善人格的学生是我们推进国学教育的初衷。如何有效地推进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的构建?统一的教育理念、完善的课程设置、到位的保障体系是构建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一、教育理念是办学的基础和方向,他决定着我们的教育实践的走向
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深切认识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尤其要认识到国学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形成正确统一的国学教育认识和理念。第一,国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国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和品质。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思想、道德认知、优秀传统技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实质上这些就是素质教育。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通过传统文化教育途径提高办学水平,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理解上的一种升华。第二,国学教育是对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不客气地说,过去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存在明显的缺失,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人格、审美、精神等 “文明人”、“现代人”、“中国人”的教育被弱化。而国学以其丰富的内涵,恰好能充实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弥补人文教育的缺失。第三,学礼仪、重礼仪应当是目前小学校本国学教育的中心。学校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要逐步打造国学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而学礼仪、重礼仪是培养学生仁爱精神、民族意识、人格精神、和谐精神、自立精神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同时,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积累起强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所拥有的传统文化智慧将会成为他们融入国际的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理念决定课程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完善的课程设置是实现校本国学教育理念的基础。小学阶段一定要规划好符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的阶梯性课程体系。第一,要有明确的课程观和课程目标。当代小学生学国学就是要让孩子们从经典中学习、领会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学生的优良的道德精神品质、健全的人格理想。这是开设国学课程的核心观念,也是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因此国学课不只是要让学生识记、背诵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更应当透过知识点的学习,从思想、行为等方面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知养智,培养具有高贵气质涵养的新一代。第二,要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2000年来,中国的教育家们在儿童启蒙教育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硕果。中国古代大量的蒙学读物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选择一些精良的古代童蒙读本作为当今孩子们学习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春秋时期的《弟子职》的内容既有政治方面的总体要求,也有关于行为的具体规定,详细地记载了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进退之礼,可供今天对孩子进行思品教育借鉴。宋代朱熹的《小学》、吕本中的《童蒙训》、明人屠羲时的《童子礼》、吕得胜的《小儿语》、清朝崔学古的《幼训》、张伯行的《养正类编》等,都是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代表作。历史知识教育方面,有关中国历史的蒙学书籍,如《历代蒙求》《编年歌括》《历代国号总括歌》《历朝故事统宗》《十七史蒙求》等等都是可以选择作为今天的学习课程内容的。经学方面的知识也应当让孩子们了解一些。经学是古代社会的正统之学,了解一些经典的相关内容,可以加深对古代社会正统学问的认识,尤其古代教育家们编的诸如《十一经问对》《十三经源流口诀》等等可以选择作为学习的对象。另外,文学方面的知识,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唐宋家文抄》《声律启象》《笠翁对韵》《训蒙骈句》;传统医学方面的,如陈念祖的《医学三字经》、陈惟彦的《幼学分年课程》;文字学方面的,《文字蒙求》《字画辨论》《字学举隅》;天文地理方面的,如《天学入门》《海域大观》《天文歌略》《地理三字经》等等都可以有选择性地拿来当做小学国学教育的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既可以独立出来作为校本特色课程,也可以在传统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程中,教师从各自的教学特点出发逐步渗透国学内容。第三,要有扎实有效的国学教育形式。作为国学课程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学教育活动形式开展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学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要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诵读经典、讲故事、国学才艺展示等各种形式都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其次,多开展一些课堂外的校内外系列国学主题活动,这其中既包括教师教学研究活动,也包括学生的国学素质拓展活动。前者如开展一些国学研讨课的听评课分析、国学教师素质大比武、专家国学系列讲座进校园等活动,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在认识上、实践中不断探究国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后者如在校内开展一系列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诵读节、国学诵读比赛或者各种各样的国学诵读游戏等等,在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习得、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陶冶他们的情操;开设国画、书法、围棋等技能学习项目,让学生在技能活动的学习和操作中充分感受国学文化;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国学相关比赛、公益活动等,增进师生学习交流,扩大国学的影响面。总而言之,学校在积极开展实施国学教育的同时,既要注重对国学经典文化的传习,更要注重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培养,不断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到位的保障体系是课程实施和教育理念最终实现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校本国学教育管理机构。小学国学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学教学、国学活动、国学课程开发、国学宣传等等都需要有专人负责,来贯彻和落实各级管理目标及任务,因此为确保国学教育工作能有序、有效地开展,校长、教导主任、任课教师等应各司其职,确保国学教育工作常态化实施。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国学教师的培训。不论是专职国学教师,还是兼职国学教师,目前小学教师国学素养总体上偏低,这显然成为制约国学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国学教学经验是当前小学国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除了老师平时的自学自修之外,学习研讨、专题讲座、纳入常规继续教育培训、构建网络平台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国学培训形式。邀请大学或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的国学专家来校培训和指导,将国画、书法、围棋等国学教育引领进课堂也是提升教师国学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最后,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优化国学教育环境。教室内国学教育园地、书法墙、走廊内国学长廊、大型活动背景、国学知识橱窗、校园国学广播、校园国学刊物等等都是搭建校园国学环境非常好的平台。这些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会凝聚学生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学生在这种健康向上、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中,不同思维不断碰撞,为逐步深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与价值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达三.重建传统国学教育体系[N].社会科学报,2010-5-13.
[2]宋岱虹.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篇7
1使儿童养成骄纵的性格,自我中心严重
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历来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随着家庭结构的日趋简单化,仅有的一个孩子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在此情况下,一种被称为“被溺爱儿童症候群”(PamperedChildSyndrome)席卷世界,父母及其他长辈把所有的爱宠集中倾泻在唯一的孩子身上,迁就、顺从孩子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使孩子成为家庭中“小太阳”或“小皇帝”。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养模式常使儿童忽视前方的目标,以为像在家庭中一样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不必努力就可以成为天之骄子。长此以往,儿童便钻入了“自我中心”的壳中,难以解脱出来:他们待人接物笨拙,缺乏与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的愉快体验,一味地只知道霸占;他们只愿意指挥别人,不愿意配合、听从别人的安排,还经常表现出攻击;他们不懂得照顾年幼的伙伴、不懂得听从年长的兄姐,容易滋长不合群、自顾自、独占一切的思想、感情,同情心、责任感也会比较薄弱。显而易见,从这种教育中走出来的儿童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会遇到相对较多的交往问题。
2使较多儿童出现社会不适应现象
在现代家庭,尤其是4-2-1家庭中,儿童既无兄弟姐妹“争宠”于长辈的烦恼,长辈也没有“厚此薄彼”的困惑,六位长辈服务于一个孩子,使孩子成为家庭活动和一切决策的核心。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亲子间的互动,但家长日益强化儿童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养成儿童自私自利的品性,在进入社会生活时,一不如意就会觉得别人对他有恶意,虐待他。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这种一味骄纵、放任的片面的“儿童中心”至上的教育,他曾这样告诫年轻的父母“惯见一切事物都屈从于自己的儿童,一旦投身社会,到处碰到的都是违逆自己意愿的事情。”③在百依百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长期处于被满足、被重视的地位,任何要求都会得到满意的回复,养成了自私、自满、自我中心、不合群、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等缺点。带着这样的性格特征,他们很难完成社会化进程。
3问题少年增多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④大量事实证明,由于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儿童成为家庭的圆心、小太阳,家长在实施教育时往往以儿童的意愿为中心,无条件的满足儿童任何要求,对儿童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甚至根本就不进行道德教育,这无疑助长了儿童不良习性的养成,成为问题少年的根源所在。无可否认,爱是父母的天性,任何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在感性地对孩子热爱和关心的同时,需要理智地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要求: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既不一味地放纵、溺爱孩子,也不过分地限制、压迫孩子,只有将感情和理智相结合地施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二、过度强调儿童中心对儿童家庭教育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过度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产生了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儿童中心论自身存在的缺陷
诚然,杜威的“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本身并非尽善尽美。如:一方面,杜威主张教育的无目的论。这看似给了学生充足的学习自由,但由于教育本身使命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一帆风顺,实施不好会影响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形成学习上的放任自流;另一方面,这种教育思想把教育视为经验的不断改造,把教育仅仅当作民主主义社会不断改造的工具,这在实践中陷入了偏激的泥潭,理论上也难以自圆其说。
2对儿童中心论的理解流于表层化,缺乏对其真正精神的领悟
由于对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或大多流于表层,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儿童的主体作用,因为这个原因,对教师的作用就有所忽略,并使得教学过程流于散漫,教学内容缺乏体系。正如沈百英所说的:“进了课堂,我对学生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后你们要学什么就学什么,你们要学什么我就教什么”。⑤可见,我们所倡导的所谓的“儿童中心”只是对杜威实用主义的儿童中心理论的单纯的“嫁接”,徒具其表!在家庭中,父母并不是专业的教育者,他们的教养理念大多来源于社会上比较流行的教育理念或是继承于自己的父辈,所以在遇到被鼓吹得几近完美的“儿童中心”时,追风就难以避免;加之,家长的水平未达到对其进行甄别的水平,于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的教育观念就在家庭中流行开来。
3成人在教育儿童时太急功近利
由于受强烈的功利心和消极的人生哲学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显得急功近利:为了不让儿女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拼命给孩子买资料,报特长班,请家教。于是除了玩、睡觉、自由学习之外的其他要求,家长一一满足,这看似是以儿童的需要为中心,实则是家长的需要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另外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家庭教育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技能化,破坏了儿童内在的学习动力,剥夺了儿童正常休息与娱乐的权利,阻碍了儿童人格发展,造成大量的身心发展问题。古代“揠苗助长”的故事多少应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因势利导,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而事事处处打着“儿童中心”的幌子,满足家长的功利目的,是万万不可取的。
三、结语
篇8
对于文化的概念,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的论断据说是最早的文化定义之一:“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是一个偏重于文化精神方面的定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起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这个定义偏重于文化的物质方面。把文化理解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美国符号学家莫里斯写道:“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文化是特定个人所达到的生活方式,并且是由他们保存下来作为社会其他的人的生活方式。”
因此,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广泛的社会现象,仅仅从某一角度对文化下定义是很难的,必须从社会的精神、物质和行为三方面来界定文化。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传统与文化争论》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典型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这里,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系,主要包括物质的、思想的、制度的三个层次。
如果把社会文化整体比喻成为一个圆,那么,从圆心到圆周,大体以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序,即精神文化是文化圈的内核,可称为文化的深层结构,行为文化称为中层结构,物质文化称为表层结构。
二、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语文包含于文化之中,语文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语文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文化与语文教育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一方面,语文传播、继承、发展文化,语文教育的内容承载着民族文化,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语文教育体制,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选拔机制。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保存民族文化传统,更主要的是起到一种强烈的活化作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活化文化的方式来保存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定内涵,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给下一代。因此,民族文化传统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另一方面,价值观念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沉积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中,成为衡量事物的基本尺度,将极大地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内容及方式方法的看法,从而使语文教育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语文教育对文化也有体现作用。它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体现文化的特征。下文从儒家文化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关系、中西不同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这两点加以说明。
1.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变化中,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除一个短命的秦朝主张法治、废除儒术以外,其他历朝历代没有不崇尚儒家思想的。从春秋战国的儒家到秦汉时期的经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到隋唐时期的佛家,再到宋元时期的理学、明清时期的科举,几乎无一不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家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积淀,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1)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对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关注,“仁”和“礼”是这一伦理本位文化的两大范畴。“仁”主要指一种社会伦理道德原则和要求。它以“爱人”为核心,包括礼、智、信、义、忠、恕、孝、悌等诸多内容。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在诸多道德伦理原则中,儒家极为重视“孝悌”这一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把这种家庭伦理层面的孝悌观念推及社会政治,于国家社稷而言,就是忠君爱国。“礼”是指维护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成为对人的一切行动的约束准则。孟子在此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宋明理学提出的三纲五常,实质上是对儒家政治伦理化统治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儒家的“仁”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最重要原则,而“礼”则是利用血缘宗法关系维护既定社会制度的一种手段。
(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它力图探求天与人的相通之处,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以达到天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天命观”、孟子的心性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及宋明的“天人一道说”。总之,“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内容十分广泛,但它的主导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便达到一种道德伦理层面人与人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稳定太平、统治秩序坦然的社会发展目标,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
2.儒家文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承载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根本的而且是巨大的。下面就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几个方面来谈谈儒家文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
(1)对语文教育理念的影响
儒家文化具有以伦理为本位的基本特征,这种伦理型的思想文化渗透着古代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这一教学理念强调德、智是衡量人才的两条最重要的标准,故而要求德育、智育能够同时得到发展。儒家思想认为,德育的实施也能够促进其他教学。儒家教育不仅肯定德育的核心地位,而且将智育视为德育的手段。这一原则对纠正或防止片面的知识化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导致重德轻智,过分强调语文教学为伦理、政治服务,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特别是到了隋唐,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语文教学只重视写作,以八股文取士,使人们思想僵化。顾炎武曾经批评,这种文章训练的方法使“人才日至于消耗,学术日至于荒陋”。
(2)对语文教育内容的影响
我国古代没有单纯的语文教育。古文教育是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教育。比如我国奴隶社会的六艺教育,有“礼、乐、射、御、书、数”的综合性内容。春秋战国之后,教材主要是《五经》《四书》。《三字经》有言:“凡训蒙,须讲究,讲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这段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和古代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顺序,即:小学―四书―孝经―六经―子书―史书。
古代语文教育之所以选择《四书》《五经》作为主要教材,是因为:《四书》是儒家正统思想的精华,体现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孟子一脉相传下来的儒家思想。其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伦理思想、哲学观点和教育教学思想,历来被统治者所推崇,并规定为一切官办学校、私塾的基本教材。《五经》也是历代各朝宣传封建宗法思想的重要根据。《诗经》相当于文学课本,《书经》相当于政治课本,《礼经》相当于道德伦理课本,《易经》相当于哲学课本,《春秋》相当于历史课本。可见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文史哲不分的,就连当时的蒙学读物“三、百、千”也是识字教育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阐述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三纲五常。
(3)对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
儒家教育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采用了许多教育方法,并对他们进行了许多理论性的探讨和总结,如问答法、讲授法、论辩法、诵读法。这里仅以诵读法为例来说明儒家文化对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两汉时期为什么流行诵读法呢?因为内容多是《四书》《五经》,而儒家特别强调诗书的教化作用,“以孝治天下”“以论语治国”成为当时的口头禅。所以当时盛行记诵法。
3.儒家文化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有着巨大的渗透力和传承力,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也会产生很强的渗透作用。儒家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其中的精华部分,如重人伦、中庸和谐、自强不息等精神,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其中的糟粕部分,如过分注重伦理、忽视新知的探索等,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有负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如传统的德育理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使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始终是我们德育教育的首要内容。传统德育的方法如讲求“克己”“慎独”,对于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爱护集体的习惯,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又如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如“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对于励志、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有深刻的意义。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对语文教育的思考
如今,多元文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这种景象呈现了对立碰撞而走向统一融合的多维形态。多元的文化背景促使语文教育不断更新其课程内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中理应填充新鲜的时代意识和价值观念。
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旧有的模式框架,恢复语文教育应有的鲜活生机、朝气洋溢,为各种文本内容充分碰撞、交流和对话提供广阔的天地。语文教育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应当反映当今社会时代的精神内涵,更有世界范围内优质的异国文化,促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对国外的教育理念,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吸收扬弃,取长补短,以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
参考资料: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9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教育,讲究琴棋书画一体,诗书画印相得益彰,从而达到综合审美教育的培养目的。我国的书法教育历来追求“心正则笔正”,通过笔墨来“正风俗,移教化”,所以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琴音表德”。倘若把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看作他学问的终极标准,那“琴棋书画”则是这一标准的具体表现。技艺的培养建立在德行修养的基础之上,也体现在自我人格的完善中。正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以德立艺”的优秀传统中,发扬我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运用审美意象的感染力,提高人的综合艺术素养,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健全,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值得思考的话题。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还有“神乎其技”的传统,高超的技艺往往会被神化,如顾恺之“画龙点睛”的传说、王羲之“画雨即下雨”的传说等。然而“神乎其技”必须“进技于道”,这才可能达到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神乎其技”需要艺术研习者反复揣摩、刻苦训练,故有“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可生慧”之说,并逐步克服呆板技法的束缚,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自如。正如“庖丁解牛”表现的那样,不但表现出高超的技艺,也在认知层次有所提高。传统艺术审美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形成了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传统,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艺术审美教育的经验,对当代高等艺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现在我国高等学校一直以培养“以德立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目标,这恰与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教育理念相契合。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备受瞩目。然而,艺术教育真正的实施和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的不断攀升,人们把更多希望寄托在学校培养的技能上,加上追求升学率以及与实际操作矛盾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得艺术教育在实际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重视,甚至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素质效应。
二、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加强普及,积极引导,形成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艺术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即艺术的普遍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相结合。在艺术教育中,应自始至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准。高校应当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将艺术教育课设为选修课,并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普及,其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前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缺乏对文学艺术的理解、缺少在艺术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兴趣。如果完全采取自愿的原则使大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进行选择,那么很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失去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无法弥补艺术教育的缺失,但如果采取强制性机制措施对所有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部分大学生因不解、反感而对艺术教育产生厌恶、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应当研究合理的教学体系,采取恰当的方法和形式,引导学生接受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艺术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文化素养。
(二)精心设计,注重品鉴,发挥经典作品的吸引力
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改变以往重艺技训练的思想,逐步转向重艺术欣赏和艺术审美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已经不是年龄的黄金时期,在艺术技巧、技法等基本功训练上,要比中小学生费力耗时。然而,大学的艺术教育,又不允许学生投入过多精力。面对这些“艺术技能”训练,显然不能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兴趣所在。与初等教育学生相比,大学生知识储备优势明显,他们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在大学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而,对于理性认知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可以尽可能地通过参观博物馆、艺术馆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等,更多地去接触和感受艺术。另外,也可以不定期地举行各种艺术讲座、举办艺术活动等,在思想上积极引导,结合现场感受,促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中华民族艺术的特点,探寻蕴藏在艺术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领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艺术教育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学习和剖析经典艺术作品,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乃至个人修养的目的。
(三)发掘传统,开拓创新,把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力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伟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精华、智慧结晶。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以音乐为中心”,而“乐的正常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总括”。“和谐”一直以来被儒家所推崇,并以音乐为教育的中心主题,在音乐的感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敬”“和顺”“和亲”,进而呈现出社会的和谐统一。肇始于魏晋时期的中国山水画,是人们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寄托于山水自然、表达于笔墨之下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更是将人们的居住环境融于自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园林景观艺术。另外,中国的传统艺术器具也渗透着和谐之美,例如竹笛的清脆悠远、古筝的悠韵寂寥、琵琶的轻拢慢捻、二胡的绵邈深沉。当今大学生面对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时,在领略民族音乐、民族绘画艺术时,在感受传统园林艺术时,一定能体味到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依然未变的和谐、温暖、自然以及宏大的精神魅力。高校应当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开拓创新,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艺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品格,并最终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传承下去,将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教科书、粉笔、黑板,还包括教师的讲授。
现代教学手段是指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视频教学手段,即用于教学的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等等,作为直观教具。因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又称为“电化教学”。
一、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现代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巨大优势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所谓教学情境,即指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氛围与环境。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在于集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声、色、像于一体,把历史事件的原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培养他们积极的思考能力。如讲述“工业革命”时《大国崛起》的放映;讲述“中国的古代艺术”时几幅古代名家书法作品的赏鉴;讲述“”时一首《七律·》的吟诵……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扩大知识的信息量来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恰当地加以运用视频、音频、图片等现代手段,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课文的逻辑结构,从而赢得教学的时间。现代教学手段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可适当补充一些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时时补充有针对性的练习,能直观有效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向指导、监督和评估学生学习为主转变。网络上的知识丰富多彩、内容众多,有利于学生更加便利地接触更为广泛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性加强,老师可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同学之间也可通过交流心得、共同研究问题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传统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魅力
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准备简单、开支节省,而且有利于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如讲“”时,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幅形象的中国地图会引起学生的赞赏,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传统教学手段还能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打破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随时作出调整。传统教学的优势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走到学生中去,面对面地交流知识、情感,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同时,传统教学手段下可多尝试其他形式的课,如历史成语大比拼、辩论会、讲历史故事等,学生对于这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有着浓郁的兴趣,所以教师可投其所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何乐而不为呢?
从总的趋势看,现代教学手段肯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手段就要被完全摒弃,因为,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各有优点,我们应该通过优化组合,使其扬长避短,物尽其用。
其实,如何真正发挥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使教学手段切实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工具,需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教学手段融入教育理念的整体建构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之长,不断地探索优化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能源消耗管理方案
- 下一篇:光合作用对生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