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境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环境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生态环境;分析优化
“生态”一词的应用领域已经从自然科学扩展到教育领域,出现了“教育生态学”这一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产生了教学生态环境理论。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视教育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中各因素的平衡统一,构建融洽的教学模型。本文将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并优化大学英语教学。
1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是由课堂生态环境和课堂生态主体构成的一个微观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对大学英语教学起着制约和调控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当前大学英语课堂的这四个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1.1物理环境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物理环境主要是指英语课堂的外在表现,如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班级规模及各种硬件设施等。当前很多大学的英语课堂在为学生安排座位时采取固定的行列式,这种座位安排方式虽然使教室看上去井井有条,方便教师的管理和秩序的维持,也方便教师观察学生的状态。但是这种座位编排形式使教师在讲台上高高在上,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讲台下、一排排整齐的书桌后听老师讲课,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意识不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座位编排方式也不利于师生的双向交流,师生距离较远,教师在讲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课堂气氛枯燥沉闷。此外,行列式的座位编排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不同,这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和积极性。如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的学生离教师很近,很容易就可以感知到教师的板书和语言,从而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坐在后排的学生离老师较远,可能会听不清、看不清教师的教学活动,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准确接收和理解,使他们难以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这会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从整体上影响英语教学的效率。当前很多大学的英语课堂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为英语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还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在上课前对相关设备也没有做认真的检查,导致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的解决,从而浪费了课堂时间。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教学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他们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教学内容用课件展示出来,课件只是相当于板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此外教师在上课时把大量的注意力都放在多媒体操作上,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这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没有促进教学,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发挥。当前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大班授课是很多大学英语课堂采用的教学模式。英语课堂的大班授课,人数多,教室大,很难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秩序的维持。学生的迟到早退、逃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势必会影响英语教学的开展。
1.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及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也是被动的听课,很少有机会合作学习,所以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关系也不够密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知识变得直观形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来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操控多媒体,很少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依然遥远,师生情感依然淡漠疏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班授课教学模式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实现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关注和交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要,没有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交流锻炼的机会,学生觉得自己被教师忽略了,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不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不愿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导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1.3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的动机和态度、学习氛围和课堂文化等。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背景、个性特点、心理、兴趣、认知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和态度也是不同的。当前大学的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进行课堂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活动等的设计时,只考虑了学生的整体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需求,导致英语教学没有兼顾所有学生的层次。英语水平好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广度和深度,从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英语水平差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太难,自己难以跟上,从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课堂文化指的是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师生认同并遵守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使英语课堂秩序混乱,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维持秩序,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和沟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难以充分发挥。
1.4生理环境
生理环境主要是学生在年龄、性别、身心发展等生理特征方面存在的不同。大学生的年龄和健康程度方面相差不大,但是因为学校特点、专业特点、传统观念等影响,大学英语课堂的学生在性别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工科专业男生较多,文科专业女生较多,这种性别失调的情况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等方面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2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2.1营造生态化的课堂物理环境
打破以往的固定行列式座位编排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再给学生固定排位,而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实际和教学需求,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合适的座位形式。教师在进行英语知识的讲授时,可以采用行列式座位编排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方便教师观察学生的状态并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时,可以采用圆形或马蹄形的座位编排方式,这种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缩小班级规模。在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管理课堂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视了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思考交流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缩小班级规模采取小班教学的教学模式。小班教学不仅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秩序的维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使教师充分应用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及时有效的与学生互动交流。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美化教室,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心情和学习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如很多教室的墙、窗帘等布置都是使用浅色,这是因为浅色可以缓解大脑疲劳,使人的心情平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深色则会让人感到兴奋或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师在布置教室时也可以在墙上张贴英语名人名言或学生的英语作品,这能够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2.2改善生态化的课堂社会环境
构建平衡和谐的师生关系。平衡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活动中,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教师要想构建和谐平衡的师生关系,首先就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长时间站在讲台上进行教学的状态,而是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这不但缩短了与学生的实际距离,还能了解学生的状态和需要,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教师予以肯定并解答学生的疑惑,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课后也要经常与学生联络,教师不仅是学生课堂上的老师,还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在课后可以通过qq、微博等方式与学生聊一聊学习、生活中的事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逐渐信任老师,从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设计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合作式的探究学习中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这能够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还能进一步密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时应该重视它的探究性和合作性,明确并扮演好自己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组织学生就课堂上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提示,扩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探究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合作式探究活动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英语教学生态系统要想实现生存和发展,就应该做到开放。英语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日常生活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对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堂指的是与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沙龙等。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水平。
2.3优化生态化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能够兼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实现教学公平。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对话式、体验自主式、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情景中。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以往经验分析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经常使用鼓励性话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想提高英语大班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重视课堂纪律管理工作。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时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约束和指导,使其行为符合课堂规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规范的制定中,这会增强学生班级主人翁的意识,他们会自觉的根据课堂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从而与教师一起构建了平衡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
2.4丰富生态化的课堂生理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调整招生政策和做好宣传工作来改变学生及家长对某些专业的传统观念,平衡男女比例,避免性别失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也可以适当地扩大招生范围,使不同地区、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存在多种差异、较大差距的学生交流融合,实现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学生营造更好地生态环境。
3结束语
教育生态学源于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平衡性的特点。这一学科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处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师生营造一个动态、平衡、和谐的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芳.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分析及其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
[2]郭坤,田成泉.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环境的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4).
[3]韩昱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探究[J].语文学刊,2016(13).
篇2
关键词:教学团队 外部环境 优化方案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探索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职院校在完成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确立后,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到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上来,尤其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一、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的学院环境要素
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理论,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生态环境是指能够确保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生存发展、展示才华和实现价值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的总和。根据专业教学团队生态环境各个要素的主体不同,我们将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生态环境归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团队自身环境。我们认为高职教学团队学院环境要素包括了文化理念要素、制度机制要素、教学资源要素和服务平台要素。
1、文化理念要素
学校文化是立校之根基,体现了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学校文化核心要素由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和办学理念组成。它为教师的精神世界和教学团队发展提供养分,文化要素成为专业教学团队成长的沃土。
2、制度机制要素
管理机制的制定必须以团队岗位价值、能力水平、业绩贡献为导向,以形成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机制要素包括院系二级管理机制、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培训名师评定及奖励办法、团队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职称评审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等。机制要素成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动力。
制度要素包括薪酬分配制度、教研科研资助制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教师进修培训制度、教师下现场锻炼的有关规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专业教学团队评审制度等。制度环境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刚柔相济的管理方法,确保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制度要素成为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保障。
3、服务平台要素
服务平台要素是指学院为专业教学团队提供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咨询平台。专业教学团队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要达到提高教师技能和科研水平的目的,从而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学团队。服务平台要素成为专业教学团队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4、教学资源要素
教学资源要素包括实践场地、活动场所和网络信息平台。学院要为专业教学团队提供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所必需的基于企业环境的实践场地,提供教研教改探讨的活动场所,提供获取专业建设和教科研资源的网络信息平台。团队成员要通过实训场地的建设、实训项目的开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提升硬实力;充分利用活动场所和网络信息平台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讨,提升软实力。教学资源要素是专业教学团队教科研实力提升的平台。
二、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的学院环境分析
1、文化建设重视外延建设,忽视内涵建设
学校文化作为教育改革的深层决定因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的成长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学校文化这块“土壤”的支持。然而,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更多地受到办学规模扩大的影响,学校将更的精力用于征地、建楼、实训场地建设等硬件建设上;而学校的软件建设特别是理念建设、制度建设仍沿袭中专的老套路,没有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缺乏与时俱进。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确立,往往是几位校领导讨论决定的;制度的建立往往是用来约束人、惩罚人。这势必造成:学校物质条件改善了,却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却没有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上墙了,却没能净化师生的心灵、振奋师生的精神。学校文化这块土壤制约着教师文化的取向,难以培育教学团队的成长和提升教学团队的“精、气、神”,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2、制度建设重视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发展
首先,教学团队制度雷同。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各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在制度建设上往往是向本科院校学习借鉴,或是延用中专的制度并加以适当改进,制度内涵上没有创新,还不能真实反映高职教育的规律。
其次,教学团队制度包容性不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以专业、课程为平台搭建起来的,团队的成员由本专业的教师组成,没有考虑专业建设具有跨学科性和开放性;同时,没有建立动态的人员管理机制,团队一经形成,人员变动或流动性很少发生,团队的活力不够。团队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到位,很多学校看重团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教科研成就方面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团队在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教研教改、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等重要指标,评价结果也就不能体现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
再次,教学团队制度缺乏特色。只有特色化的制度,才能产生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才能产生学术水平高的教学名师,才能培育出个性化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当前高职院校没有根据自身的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地域特点、专业特色等制订有自身特色烙印的教学团队制度,在教学团队制度建设上同质化严重,这严重影响了不同教学团队之间建设经验与成就的交流与提高。
3、服务平台建设重视学历教育,忽视了校企合作的搭建
目前,各高职院在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咨询方面,因办学条件、办学背景的不同,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1)校企合作内外结合紧密。此类型大多出现在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如电力、石油、化工、通信、铁道等行业,它们依托行业办学,对接企业,校企合作天然一体。
此类院校既肩负着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又履行着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职责,行业为学院提供了大量先进的实训设备,每年都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带来了先进的培训理念并融入到高职教育当中,实现了高职学历教育与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机结合,教学团队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得到了理念、技能、业务素质的提升。
(2)校企合作内外结合松散。部分非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由于升格为高职较早,学院上下对高职教育理念的研究、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领会较为透彻,在某些专业(如机械类、计算机类专业)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从而带动了教学团队的成长。
(3)校企合作未有效建立。此类高职院校大多为新升格的,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扩大办学规模,盲目增设专业,造成了既缺乏师资又缺乏实训设备,同时,办学理念仍停留在过去中专办学模式当中,未能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学院为教学团队的成长只能提供学历教育的平台和学生的技能鉴定,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技术咨询的开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学团队的成长未起到推动作用。
4、教学资源重视网络建设,忽视了场地建设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均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资源建设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在充分肯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一是对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是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关键;二是对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以及结构认识不足,片面地将教学资源当成网络教学资源,把主要精力、财力都花费在建网、购买机器设备上,忽视了基于企业环境的实践场地、提供教研教改探讨的活动场所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部分;三是资源建设与资源有效利用脱节,资源建设上重复得多,缺乏规划,特别是对教学团队成长有益的教学资源建设得少,造成有效利用不足。
三、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的学院环境优化
1、学校文化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沃土
学校文化是立校之根基,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也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同时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又为学校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参与和付出,同样也应该为教师的精神世界和自身发展提供需求,学校优秀文化应该成为教师团队成长的沃土。
2、院系二级管理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支撑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都建立起了院系二级管理体制。通过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使管理重心下移,使其成为有一定自主权的教育教学实体,形成了以系部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工作管理体制,同时师资队伍建设成为系部建设的主要工作职责。院系二级管理进一步扩大了系部办学的自主权,调动了系部办学的积极性,激活了教育内部的活力,提高了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3、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
任何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都离不开组织规范、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而这些又是影响组织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这些来自于社会的、组织的规范就构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政策)环境。制度规范是否公正合理,激励机制是否到位和具有可操作性,不仅影响到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学团队的生态情感智力水平,而且也将影响到整体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效能的发挥,制度建设对教学团队的成长作用显著。
(1)创建教学团队师资培养机制。学院要制订教师下现场锻炼、名师评定及奖励办法、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教学团队师资培养机制,以优质公开课观摩、教学比武、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学名师、培训名师为中心,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扬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在团队建设中快速成长。
(2)建立有利于教学团队形成的激励机制。针对高职教学团队的激励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考虑团队整体的激励,也要考虑团队成员个体目标达到后的激励。学院应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给予教学团队相应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物质支持。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成员给予物质、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倾斜鼓励政策,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应有专项经费保障,把教学团队建设与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教学团队优秀标准与衡量这些项目建设的成效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团队的成果给予必要的物质激励;并从团队文化打造、团队建设目标、团队学术权力下放、教师晋升通道、激励薪酬分配等多方位、多层次对不同团队和个人来实施激励,给予更大的内部经费调控权、人事聘用权、利益协议分配权等权力,施加更多的责任,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从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两方面激发教学团队开拓上进、开放创新。
(3)创建切实可行的教学团队评价考核机制。学院应摈弃过去只看重业绩、轻视发展的做法,制订教学团队评价办法等考核制度,加强过程考核,将团队业绩、个人业绩及个人的发展相结合。一方面,要关注专业团队建设可达到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提出阶段性的任务指标,如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本教材建设等,把教学团队建设看作学院的重点建设项目,强化教学团队的建设质量,并进行过程监控和督促。另一方面,要建立优秀教学团队的评价指标,指标的权重根据建设周期及不同专业而不同,分成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此外,还要关注教师在团队中的发展,引导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发展方向,明确教师从入口(普通教师)到出口(教学名师)的培养历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投身到专业和课程改革中,从而提高教师的能力以促进其完成目前的任务或达到将来的专业建设目标。
4、校企合作是打造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的平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技术服务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必须是一支专兼结合的队伍。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首先,要切实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中企业人员在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方面的作用;其次,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企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以主动服务求得企业对办学的支持;第三,要在互惠共羸的基础上,搭建校企双方人员互相交流的战略合作平台,进行短期和长期的人员交流,实现人力资源共用、共享的柔性流动渠道;第四,激励与引导相结合,将教师下现场和到企业调研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全面调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英语;教学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对于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小学英语教学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环境,进而改进教学方法、那么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我国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虽然有其自身多个方面的优点,但是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学生学习内容的单调性、学习时间的有限性等。而在网络环境下,这些不足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依靠网络来获取更多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不仅仅依赖于课本,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有了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知识进行学习。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1.营造活泼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高年级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网络技术,将书本中的一些知识更加生动化、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小学生而言,更能引起其注意力,构建活跃的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英语课堂的教学资源
网络是一个信息量高度集中的平台,因而能够为小学英语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首先,教师自身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更加有吸引力的教学题材;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互联网,增加教学的方法,例如英语游戏、英语歌曲等;最后,教师还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英语知识,进而扩充学生的英语知识量。
3.培养小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共享、相互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发表看法,这样有利于发挥小组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增强小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对于我国小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在今后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为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篇4
现状分析
专业实验下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为例介绍。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5类专业实验,上述专业实验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农林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多半从事与土壤有关的研究,导致了实验内容中还存在为数不少的土壤农化方面的实验安排,例如环境污染物的分析过程中所采环境样品往往以土样为主,对于水质或大气方面的实验较少。其次,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偏多,以环境监测实验为例,只进行简单的水质验证性实验,如浊度,混凝沉降的性能等的测定,限制了学生操作实验能力的锻炼。再次,实验过程将学生分为15人左右小组进行,容易造成小组实验中,仅仅动手力强的同学主动操作实验,其他同学只是在旁边观看,不能亲自动手参与的局面,并且,由于实验待检测的样品都是实验室配制的,使得学生在采样、预处理等环节得不到锻炼,造成与实际监测工作脱节。最后,在专业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导书的方法与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设计环节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设计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管理课程设计、环境规划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指导教师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几乎都没有企业实际锻炼,缺乏现场经验,所以,教师在工程实际上的经验亟待提高,工科教学资源不足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尽管广开增加师资队伍的渠道(包括外聘和兼职等),但是其与教学资源发展不同步,造成毕业设计课程师资、基础教学设备资源短缺,师生比严重超标现象发生(实际中一个老师指导几十名学生的情况常有发生)[3]。其次,课程设计过于理论化,毕业设计选题普遍比较落后,大量存在综述性课题,难以体现创新性内涵。最后,课程设计涉及多门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之间没有有效的整合、协调各个设计层次、内容,使得这些课程设计变为了简单的课程重复。实习环节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态环境综合实习,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实习,环境工程综合实习,环境与市政工程实践训练。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环境工程专业相应的实习基地匮乏,实习基地建设落后于实践教学需要。环境保护岗位一般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大部分实习仅限于参观实习。再者,实习经费短缺和实习基地容量限制。由于扩招,2008级环境工程专业目前有155人。对于认识实习问题不大,对于需要到现场实际操作的实习而言问题就比较突出,所有实习单位都不能提供一次性容纳近100人的生产实习场地,由于时间、场地和经费等的限制,这些实习只能是走马观花,基本流于形式。对于农林院校,一方面应结合自己的生物特色,根据需要培养环境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原因在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因此对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势在必行。
对策
以创新、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发为切入点推动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整合实验项目,杜绝土壤农化实验等农业环境保护类课程充斥环境工程实验课程的现象。进一步增加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从必要性方面而言,实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学校工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根据教高厅[2004]21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的要求,对于工科院校各专业的实验有如下要求:A级: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80%,效果好;C级: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50%~60%,效果较好[4]。其中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相关的综合知识或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和手段,按照要求进行试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依据教师给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器材选择、拟定实验过程以及后期的实验数据的获取和整理等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类实验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以及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改变传统的教师“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设计性实验方法具有多样性,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维、才智、个性得到充分尊重,改变了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和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的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从人才全面培养的角度考虑,在专业实验中开设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营造出具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全面发展的当代年轻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社会对人才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加强实验教学是大势所趋。尤其对于一些特色院校,只有培养适合特色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科研和应用人才才是人才培养的方向。而目前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现有的实验难以达到这些要求。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为例,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形成分析、检测、评价等多个实验模块,分为基础验证、综合设计以及研究创新三个层次的实验,设计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这个综合实验题目,该实验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由学生选定某一特定区域后,对其大气、水、土壤和固废,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基本情况进行实际监测。二是在对各环境要素进行环境监测的基础上,结合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标准对所选区域进行现状评价。新增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见表1。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原则:①通过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对现行的实验内容重新设计,给予学生选题的充分主动权,为他们进实验室提供宽松的条件,对他们完成每个实验题目的时间仅给予宏观控制;②通过自己设计监测方案、开展指标监测、完成分析报告、编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等环节,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研究能力、综合总结、组织协调能力等;③增加复合污染控制实验方面的内容,例如土壤生物中重金属污染控制实验课,结合铅、锡、锌的复合污染现状,由学生依据所学基本知识再结合查阅资料,拟定步骤,老师给予适当指导,由学生来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使学生建立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的全面认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数据处理分析和环境评价的方法。依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际提高设计环节教学质量配合专业培养突出“厚基础、宽专业,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了解决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设计环节指导教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先后引进了多名具有较强的工科背景的硕、博士来校工作。#p#分页标题#e#
同时送出了部分优秀教师赴国外著名环境工程研究室研究和攻读博士学位,把握国际领域相关研究前沿。2008级以后要求毕业设计必须以工程实验为背景进行撰写。要求指导老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科研经费才能具备指导资格。使学生在满足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农林生产实际以及科研前沿,使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得到锻炼。杜绝毕业设计中出现综述性课题。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系统、全面考虑,通过农村生态环境水质、大气、生物综合规划设计,既保证设计内容不重复,又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有效整合课程设计的层次和内容。通过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结合影像资料和可视化教学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就是生产实习,如何保证和提高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困扰农林院校的一个难题。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确保生产实习质量的保证。本着资源互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从2008级开始,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先后与多个企事业建立了联系,例如:在水处理方面与西安市自来水总公司曲江水厂,西安创业水务公司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与兴平化肥厂,铜川市水泥厂,陕西社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渭北电力公司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方面与宝鸡啤酒厂(有机废料处理)、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三民垃圾中转站和兴平市星光良种猪繁养殖有限公司确立了实习合作关系,另外,学校在农一站新建的资源环境实验站也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迎接实习教学任务中。
在与众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并且不断完善的各类实习基地的同时,邀请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来校讲课,强化学生在环境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农林高校而言,由于受到扩招及实习经费短缺和实习基地容量限制,这个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并且短期内就传统方法而言很难有所突破。通过把计算机仿真作为现场实习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中引进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影像资料和可视化教程讲解工程案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收到良好效果。例如人为设置一些生产中常见的非正常情况和生产故障,使学生在模拟的工业控制键盘上对生产的全过程或者个别岗位进行控制,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污染物处理系统性的认识。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各处理单元熟悉各处理过程的常用原理及效果,也可以在仿真操作中反复练习工艺操作过程,强化系统性训练。特别是可以在人为设置工艺条件下进行系统开停车、工艺条件的调整、工艺和设备故障的处理等操作,而且,系统中还设有评分系统,教师可以通过教师工作站对每位学生的操作情况实施实时监测,每次操作结束后,系统可以自动对每位学生的操作进行评定。
篇5
教育体系
学校作为公民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宣传、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和培养生态意识的中坚力量,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无疑是公民环境教育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进行公民环境教育,可利用学校这一阵地,通过完善学校的环境教育体系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首先,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加强幼儿环境教育。对幼儿环境教育,我们必须明白“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然后再及于理性方面”①,必须尊重幼儿学习的规律,重视兴趣的培养和直接的体验。其次,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强化中小学环境教育。遵照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精神,中小学环境教育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次,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抓好高校环境教育。大学生是将来“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校环境教育是学校环境教育的关键。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也离不开合理、科学的教材。要进行公民环境教育,须加大学术研究,组织编写更多条理清晰、实践性强,更接近大众的、内容生动而思想深刻的教材。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把教育、研究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学术教学和研究,只有当它与“两型社会”的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发展“两型”产业,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希冀于纯粹的给学生灌输关于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就能为构建“两型社会”培养出生态公民,是欠成熟的考虑。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可以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学生队伍直接服务于低碳经济所倡导的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等,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为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的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并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生态理念的最佳平台。可见,产学研相结合开创的是一种多赢的局面,绿色产业因此而获得了促进发展的生产力,环境科学因此而获得了保障研究的后盾,环境教育因此而获得了联系实践的桥梁。
企业责任
培养企业责任意识。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因此,保证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成效,“对企业而言,它要求负责任的企业不能只具有消极被动的责任意识,更应当具有‘预防性的责任’或‘前瞻性的责任意识’,以一种实现责任的精神,以未来要做的事情为向导,在确定行为的目的、手段、结果都无害以后,才去从事追求盈利的生产经营活动”。②具备了环境污染防治的责任感和“前瞻性的责任意识”,企业将在实现经济资本积累的同时,获得一种道德资本———一种“能够有助于带来剩余价值或创造新价值,从而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殖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③。由企业自觉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积淀的道德资本不仅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对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引导企业节能减排,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环节。节能减排与我们常说的“低碳”联系紧密,企业主要应在这样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开发运用绿色能源。二是积极推进低碳化、生态化的绿色生产。要培养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一方面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对企业进行的环境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有影响力的企业在行业和社会中的权威,对其它企业和社会公众树立榜样,发挥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的作用。企业的节能减排是对前瞻性责任意识实践,也是企业道德资本的积累,它不仅可以直接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其榜样作用还为深入开展公民环境教育,实现“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的影响。
传统文化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等思想中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以至于我们的前辈们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管是儒家抑或道家,其主要就表现就是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来考虑……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在推崇生态伦理的同时,我国古代先贤也非常重视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来追求生态文明。“历朝都立有类似保护动物的法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统治者虽然原来是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但入主中原以后,也能适当地注意保护动物。”④因此,中国先哲言简意赅的格言、警句里深刻的生态智慧,都可供我们运用于“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环境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打开传统文化的经典,我们会发现先哲们的言论和文章都简短、晦涩。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清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⑤但是,这种暗示却也为我们大众理解其中的智慧增添了难度。因此,要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智慧,必须将传统文化大众化,要把深奥、晦涩的传统哲学思想转化成通俗易懂、接近生活的生活智慧,特别是传统文化中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部分。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主要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当局组织编写一些推广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二是通过电视、网络的传播媒体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三是在学校开设普及传统思想精髓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条件适合的大学还可以增设国学院。
篇6
【关键词】地理教学 环境教育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63-02
一 前言
自步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教学重点。《美国环境教育法》中这样定义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使学生了解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认识人口、污染、资源问题,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第比利斯国际环境教育大会下的定义是:环境教育是各门学科和各种教育经验重定方向和互相结合的结果,它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之能采取更合理的行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我国,尚未对环境教育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环境教育可以简单地解释为: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行为规范,初步掌握保护、改善环境保护的技术,有一定保护与优化自然环境的能力。
在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过程中,除了指出教育是让受教育者积累知识量的过程,还强调了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感、责任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根据我国课程设置和学科的特点,把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对待,推进其进一步发展。
二 现状调查
为弄清地理学科环境教育的现状,笔者特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初高中学生、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调查范围为苏州市太仓高级中学、太仓市实验中学、太仓第一初中、沙溪高级中学和太仓浮桥中学5所中学,共计发放问卷864份,实际回收学生问卷514份,教师121份,家长177份,共回收812份问卷,回收率达93.98%,且均为有效问卷。
1.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因涉及人数较多,且为现场填卷,问题设计较为简单明了,多采用单选,问题设置大体包括:对于环境教育的重视度与了解、现今环境教育质量评价、对开展环境教育的支持度、学习科目与环境教育关系调查等。
2.数据整理
调查结果显示,34.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环境知识来源于课内,65.9%的中学生则认为课外是环境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学校课程方面,被调查的514名中学生认为地理、生物是获取环境的主要课程。相同的,教师也认为地理和生物是最应当提供环境教育的课程。
表1 学生认为最能获取环境知识的课程
总计 语文 数学 外语 生物 物理 化学 地理 政治 历史 其他
514人 12 0 3 112 35 48 262 28 10 4
100% 2.4% 0 0.6% 21.9% 6.9% 9.4% 51.1% 5.5% 2.1% 0.1% 表2 教师认为最应当增设环境教育的课程
总计 语文 数学 外语 生物 物理 化学 地理 政治 历史 其他
121人 1 0 1 23 2 7 66 16 5 0
100% 0.85% 0 0.85% 19% 1.7% 5.8% 54.5% 13.2% 4.1% 0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何种教育,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本次调查显示出大部分家长还是赞同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在受此项问题调查的家长中,作者发现年轻家长一般持赞同态度,持反对意见或消极意见的一般为年龄偏大、自身学历较低的家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家长的文化素养越高、社会观念越新,越容易理解孩子接受环境教育。
被调查的三类人群对于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学生、家长大多认为当前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仍需加强,而教师在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出现了较多分歧。
表3 学校系统化环境教育现状评价
总人数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学生 514 7 224 221 68
教师 121 46 38 33 4
家长 177 47 86 39 5
3.结果分析
整合本次调查数据,简要得出以下结果:
第一,中学生获取环境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外。在课内,地理、生物、化学是环境教育的主要提供课程。
第二,教师普遍认为环境教育应着重在地理、生物、政治三门课程中实现。由此发现,不管教师还是学生,普遍认为在地理和生物两门课程中,环境教育应充分体现。
第三,81%的家长赞同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环境知识,并倾向于花部分学习时间来系统地接受和掌握环境知识。
第四,根据对三类调查人群的分析,对于现今学校系统化环境教育的落实情况出现不同分类结果。86.6%的学生认为学校环境教育并不理想,学生家长除26.6%的认为学校环境教育落实较好以外,均认为仍有待加强。而教师对环境教育现状的评判则分歧较大,个人认为是教师对于环境教育的态度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三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前中学生环境教育状况不理想,其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篇7
环境学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环境科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环境学是一门基础核心课程。《环境学》课程是东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开出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目前,课程学时为40学时,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可以掌握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基本的污染治理技术和方法。该课程的内容涵盖了环境基本原理、水、大气、固体废物、物理、生物环境等方面,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引导,是环境科学的学科基础。由此可见,加强环境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激发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对后续专业课程的认知,其意义重大。
一、课程改革的内容
“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采取“2调+3改+1加强”模式开展。
(一)课程调整
1.课程内容调整
课程以左玉辉编写的《环境学》为主要授课内容,调整本着主体不变,相应内容整合、替代、结合学时适当增加的原则,以当前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环境问题为课程重点增加内容进行调整。
2.课程授课时段调整
本校自建立环境科学专业以来,《环境学》课程已开设16个教学周期。前13个教学周期开设在第五学期。本专业通过课程调研、课程体系调整,目前环境学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
(二)课程改革
1.授课模式改革
本课程讲授经历了板书教学、板书结合幻灯片教学阶段,教学效果一般。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等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授课中嵌入视频教学、开发office软件中的统计、计算功能,用于教学中。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每节课讲授前增加2个环节:“课程内容回顾”和“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程内容回顾”改变“点名式”提问方式,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跟着教师思路阐述方式展开;“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环节”,在课前将每次课程要讲授的主要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通过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将会对相应问题进行解决。
3.考核方式及试题题型改革
本门课程考核分为学习成绩考核和管理考核两部分。其中,学习成绩考核结合本校考试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确定为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两部分,阶段性考试基本在课程主体内容进行到中期时开展,阶段考核试题成绩占到总评成绩的40%,期末考试试题成绩占到总评成绩的50%。管理考核即课堂考勤,本门课程选择10次考勤,占到总评成绩的10%。
本门课程以往的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被学生们戏称为“常规考试题型三段论”。目前,阶段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论述;期末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计算,累计六个题型。
(三)加强理论教学嵌入“实践活动”
理论教学中如何嵌入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课程开设过程中经历“6・5世界环境日”,结合学生已经学习的环境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开展“6・5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日开始前,教师仅作简单的引导,其活动形式、内容、相关宣传资料的准备均有学生自行组合完成。此活动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专业学习兴趣。
二、教学效果分析
(一)课程调整效果分析
1.课程内容调整效果分析
课程内容调整,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率,以2013、2014年两个教学周期为例,比较前一教学周期课程总体内容更新率分别为10%、11%,更新内容包括相应环境标准、法规,新发生典型环境污染事件、环境热点问题等。以视频、图片、理论知识形式体现。扩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效果显著。
2.课程授课时段调整效果分析
《环境学》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进行了导引,学生对后续环境科学的研究方向有了初步的认知,理论导引结合兴趣有助于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选择,课程选择导向性明显,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
(二)课程改革教学效果分析
1.授课模式改革效果分析
如在“噪声预测”内容讲授时,将其公式阐述后,通过应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中编辑公式的功能,课堂演示公式编辑过程,并进行噪声衰减和叠加的计算,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计算机软件相应功能在教学和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如在讲授“电磁辐射”理论知识前,通过播放5分钟左右的专业视频,将生活中大家关心的电磁辐射问题简要解答,通过常识中误区的修正,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再如,讲授“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环境”理论知识前,通过自制的以图片为主辅以优雅背景音乐的视频进行播放,提高学生对了解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环境理论知识的兴趣。同时,在自制视频播放后,简短讲授视频采用图片拟要阐明的知识点及视频制作的方法。
在教学中简短灌输学生计算机在教学、实际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强调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要加强学习工具的使用操作。通过和学生交流获得反馈信息,新的知识展现模式会吸引学生的关注,但整体课程中学时分配要合理,避免教学从单一的文字传输知识的模式进入到视频、图片、图表、计算公式编辑、知识超链接“铺天盖地”呈现的知识传输模式状态,新模式应用过多,反而会将学生带入另一个枯燥的境地。
2.教学方法的改革效果分析
传统的“点对点”提问方式,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虽然会了解提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但经统计发现课前以提问5问题为例,约占课堂教学时数5分钟,以50分钟1节课计算,占用课堂理论时数的10%左右,而且过多的课前提问会让学生觉得是一个学习负担。“课程内容回顾”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跟着教师思路阐述方式展开,以提问5问题为例,约用时3分钟,此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前提问具体学生的方式,教师引导式提问,学生跟着思路回答,提高了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真正实现了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
学生在课前将“问题”通过笔记记录或者简单阅读存储在大脑中,课程讲授过程中,逐一学习解决,学生课后会发现本次课程的收获,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本次课程学到了哪些知识,
此方式是一个合理的引导,每次课程结束时,学生会有收获感,利于增加学习兴趣。
3.考核方式及试题题型改革效果分析
(1)考核方式改革效果分析
课堂考勤主要采取“点名”方式,目的在于掌握学生姓名和出席率,同时便于课上和课后交流。课程开设之初,教师将考勤的目的及保证教学时数的新方式传输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协商将考勤时间节点设在开始课程前3分钟,而且只要正式上课时到达、课间告知,即视为出勤。例如,以50人的授课班级、20次课为例,考勤一次约用时3分钟,若课程周期内考勤10次,将占用30分钟,无形中削减了教学时数。教师的此种“小奉献”“小变化”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教学方式的人性化,潜在地修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2)试题题型改革效果分析
两次考试题型不同一,主要因为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后阶段讲授内容中存在可通过计算考核的重要知识点。题型改革后,通过考试后和学生交流反映良好,学生会发现名词解释题可以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核知识点表述的严谨性;简答题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核知识点掌握的全面性;增设计算题,可锻炼学生实际问题解读、计算、分析能力,通过计算题考核加强对于基本计算公式的理解。题型多样化,要求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要真正理解,方能有效获得良好成绩,而不是片面地认为只要背下某一知识点,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
(三)加强理论教学嵌入“实践活动”
本课程已开展1次“6・5世界环境日”课程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完成该项活动,学生深刻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多样性、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的重要性、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此活动不仅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了应用、还扩展了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最主要是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在实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深入、认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
本次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在校内累计发出学生自制的“向污染宣战”宣传资料2000份,呼吁热爱环境保护的师生签名1000余个,教师将活动的过程用相机拍摄下来。“6・5世界环境日”课程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将课程实践活动效果和成果总结、给学生。学生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自信心和环保责任感有极大提升。
三、结语
通过“2调+3改+1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环境学》课程巩固了在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地位。课程的内容和时段调整,体现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其后续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连贯性。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体现了多元性和人性化,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考核改革,体现了人性化教学,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考试方式和题型改革,体现了全程化和多元化,学生可以在出现不同问题的形式下,认真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加强理论教学,嵌入“实践活动”,可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度及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苏玉萍,陈庆华,李秀华,吴芳蜜.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2):99.
篇8
对教育进行改革是教育?L久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网络必然会被教育工作人员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二、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
一是课堂教学以及网络素材的一体式。主要将网络广泛的应用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也是英语网络素材学习的一种方式。网络英语教学主要是将原来比较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亲切感。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应用对自身的学习热情进行激发,在此基础上开拓学生视野,加强英语知识。
二是应用网络自主学习课后英语。网络中的英文素材种类十分多,因此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听力和名师英语教学视频、英语脱口秀等方面节目,从而训练自身能力,对学生英语试听能力不断提高。此外也可以通过下载一些迪士尼动画片或者是美国电影等,对学生课后学习生活进行丰富,对学生英语学习乐趣不断提高,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学生在中文大环境下听到一些流利的英语口语,对学生英语专业能力提高,更好的为日后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网络环境对教师“教”所具有的作用。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履行教育学生的目的。网络教育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存在重要影响。首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书本教育模式。其次网络对教师教学策略设计的改变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对网络资源优先考虑。再次教师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知识重组,并且对自身知识面提高,教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最后教师通过网络教学能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评估,做到因材施教,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对课堂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师自身的心理情感进行改善。
四是网络环境对学生“学”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PPT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演示,这样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掌握课堂中的知识,对学生英语知识面不断开拓,提高学生英语基础能力。此外网络环境也能为学生提供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英语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能力提高,这是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优势。另外由于网络教学直接打破时空方面的局限,进而在此基础上有效缩短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同时也能带动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对我国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三、网络环境对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负面影响及应对负面影响的策略
一是网络环境对小学英语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应用网络进行小学英语的教学具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能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但网络资源中也存在一些不良信息。
二是应对负面影响的措施。小学教师要及时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做到善于辨别网络中的一些错误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吸收知识。此外教师也要及时提醒学生筛选信息,指导学生如何辨别英语知识学习,学生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避免学习到不良的英语知识,同时选择一些有用的信息,达到健康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
此外根据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来说,信息量相对来说比较大,能够满足小学英语教师所需要的信息,要是小学教学过程中较为过分依赖于网络信息,忽视了字典以及书籍之中的信息,将会导致其小学生在日后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并不善于去利用字典和书籍去进行英语学习。同时网络之中的信息存在必然将会有一部分的信息是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这样将会直接的影响小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以及积极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的共享式教学措施对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判断也是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于教师个人的知识专利保护也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由于网络的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将会导致其教师在制作课件以及选择案例的过程中直接的引用网络当中的资料,并没有进行自我加工,这样将会误导外界在对教师教学能力判断的过程中,偏向于认为其能力便是好的。此外网络环境下的共享式教学措施依然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是在一位教师辛辛苦苦制作的教学资源被违规使用的时候,没有能够经过许可便使用,这样对于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创作的时候知识专利权受到了一定的侵犯,因此针对于这点而言必须要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教师自身的教学效率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出来。
篇9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媒体更加丰富,教学交互更加强大,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教与学的基本要素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新的教学思想、观念、内容、资源、手段、方法如何?w现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目标,优化设计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事关教学绩效的高低。笔者试着分析总结出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些特征,以期对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目标制定的多维性与可视化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学习中,教材和其他一些学习支持资源均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教师在提供学习资源时可以提供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多种学习资源。同时,在教师指导下,教师与学习者本人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业基础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等合理制定不同层次与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笔者在参与精品网络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团队时,要求学生制定以下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即课程学习目标、小组学习与研究目标、个人学习与发展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时间完成的阶段性目标,促使学习目标具体化、个性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1]。借助一些技术软件如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StarTree等制作个人或小组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通过信息技术记录的大数据适时分析自我对不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掌握情况,重难点问题以及个人对学习内容的感悟与心得等多种形式,便构成了学习者具有自我特色的电子学档。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外化、可视化,通过反思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历程、观摩前一届学生对类似知识点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可以使“学习目标可视化”,这样做不仅使目标变得直观、具体、可控,而且更能有效地激发起学习者制定更具个性化的学业目标。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模块化与非线性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合理安排信息化的教学情境,提供各种资源、设施与终身体验,以利于学生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与发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2]。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课程内容可以通过媒体设计,由物化资源转变为信息化资源。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提炼出课程学习的单元模块,以及所涉及知识点的体系。信息化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模块化、层次化的,基于模块化的知识,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或者学习项目,使教学内容以活动或者是项目的形式体现出来。如何让学生克服网络沉迷?怎样更好地做好自主学习的规划,不至于在网络的层层链接中导致迷航?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基于资源的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很好的非线性导航功能,便于学习者理清知识的脉络层次。
三、强调学习过程的自我设计性
学生学习目标的多维性以及学习历程、学习时间及方式的自主选择性等,就决定了每个学习者的学习历程都是与众不同的、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等自主决定学习过程,这是对每个学习者的机遇,也是对学习者的挑战。若利用得当,更有助于激发个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彰显个性。由于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基础不同,关注兴趣不同,教师就可以对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内容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学习。对于难懂晦涩的内容模块,学生也可自主决定学习进程,也可以自主选择先学习哪部分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加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这给了学生更大程度的自由与自主,同时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成功的线上学习者应该具备较高的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和设计的内在驱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信息化课程教学环境下,每个学习者在信息网络构建的数字化环境中,通过资源共建共享、经验交流分享,促进个人知识自主建构,从而对个人的学习、工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四、强调反馈调节与学习评价的及时性
传统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一般是通过书面评价和课堂随堂口头评价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书面评价一般会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书面评价的反馈一般比较滞后;而随堂评价一般是基于教学问题的随机回答,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对某知识点的整体量化情况。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则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实现面向过程的实时性评价。教师根据收集的“实时”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而学生也可根据结果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通过反思总结、有针对性地复习强化、查漏补缺等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实施适时监控。学习评价与反馈调节伴随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习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各种有关的学习效果信息,从而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有的放矢地调控,提高学习效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前沿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历程进行一定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如某次在线测验成绩,不要仅仅是给出整体试卷的得分情况,更重要的是统计分析出学习者在具体某个知识点的得分情况;针对某测验题目,不仅统计出所有参与该测验的得分正确率,而且还提供教员对题目的分析解答过程,同时提供线上的错题本和学习记录本,学习者可结合课程内容及时巩固消化。在线环境下,教师可以基于慕课的学习视频,每隔一定时间(如20―30分钟)提供几道相关知识点的测验题目,评价不是为了排名,只为更好地监测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信息化环境下有很多新的教学评价工具和方式,针对不同教学科目的特点,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五、??调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
篇10
一、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性的检验标准
1.实践教育教学检验标准
实践教育教学的检验标准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检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计实践,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的指导下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上述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在设计平台上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更加关注一些比较新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其二,检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作品质量。人才质量是检验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标准。简而言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所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否在专业赛事中获奖,或者满足施工单位的相关需求,直接影响学生在环境设计领域的就业前景。其三,检验教师的自我提高能力和学校该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如果能够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就能够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继而打造学校的品牌效应。
2.理论教育教学的检验标准
理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教师在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国家的培养目标相吻合,需要结合市场的发展规律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设计专业人才。教师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估,继而明确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性的方法
1.确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就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来看,高校应更加重视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继而培养出满足社会、市场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2.加强师资建设
要想进一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的教育教学有效性,学校应该积极邀请企业的技术人才参与相关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担任主要负责人,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从目前来看,依据环境设计院校的教学目标,校企合作的教育方式能够很好地保障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编写符合实际的教材
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积极组织环境设计专业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具体情况编写环境设计专业教材。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多所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扩大环境设计专业的适用范围,激发出版社的发行积极性。
4.创建与市场发展规律相互统一的实践教育教学平台
创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应加强与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的联系,吸收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对于部分无法在企业长期实践的课程,可以通过外聘企业设计人员的方式完成相关教学。其二,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专业大赛和相关课堂实践的平台,不但可以开拓师生的专业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总体设计水平。
三、结语
在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性的相关检验标准下,采取有针对性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姜黎.民办院校人才培养特色战略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10).
[2]陈亚楠,张建省.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匡丽春.基于从“课堂教学”到“模拟施工”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