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篇1

 

1991年我到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留学,同时担任该校“工程伦理学”课程的助教(T.A.)。这是一门面向全校工科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尽管它不是任何一个系的必修课,但是每个学期的学生人数高达400人。基本原因是,工科学生在毕业取得学位以后往往要参加“职业工程师”执照考试,而工程伦理学是该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该课程的考试由两部分组成,期中论文占40%,期末笔试占60%。作为助教,我的工作是批改期中论文和期末考卷。期中论文的内容至今记忆犹新,它主要是要求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工程伦理学理论原理和相关法律规则对一个真实案例做理论分析。

 

该校化学工程系的某学生在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幸运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很快他发现这是一项对环境有严重破坏效果的工程。经过初步考虑,他发现自己主要有四个选择:①辞职,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自己做破坏环境、违背伦理的事情,但是,在当时恶劣的经济状况和就业环境之下,再找一份工作绝非易事。在尊重个人利益的西方价值体系中,这种考虑是合乎情理的。②劝说公司老板増加环保措施,事实上在此之前己经有工程师提出过这种建议,结果是惨遭解雇。③告密,希望政府环保部门能够阻止这项工程的继续实施。政府可能对公司课以罚款,公司将倒闭,最终他还是会失去工作,最重要的是,告密违反了“对雇主忠诚”的原则。在欧美早期的各种工程师职业规范中,这一条曾经被列为“最高原则”。当代工程伦理体系尽管加上了“对职业的忠诚”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忠诚”,然而“对雇主忠诚”和“保密原则”仍然得到工程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承认。④若无其事、继续工作。这样虽然可以暂时保住工作,但是必须昧着良心干破坏环境的工作,而且一旦东窗事发,同样面临公司倒闭和个人失业的命运。更严重的是,这个年轻人还会失去经过几年努力而获得的“职业工程师”执照,而且短期之内无法重新申请。何去何从?这位年轻人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因为该案例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尽管如此,这种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学习工程伦理学的兴趣,并为他们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工程伦理选择提供了一次实战训练。现在看来,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制度性实施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提供了一种除政府行为(比如对公司处罚)以外的另一种有效措施。这里面包含某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工程伦理学是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虽然工程伦理的概念在西方工业化初期的某些行规和条例中己经开始出现,然而主要是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工程伦理的研究、教学和制度性实施在西方各国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比如美国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要求美国各大学的工程教育必须包括工程伦理的教育课程才能通过认证。1996年推出的美国工程师“工程基础”考试的修订本也包含了工程伦理的内容。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工程师专业组织也都纷纷制定或更新了本专业的伦理规范,认同、接受、履行工程伦理规范是成为职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台湾的工程界和教育界也把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并开设了工程伦理学课程。

 

2工程伦理学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过去的几年里,构建和谐社会和追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像计划生育政策一样,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因为随着经济的持续増长,不可再生的资源将越来越少,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将抵消经济増长所能带来的所有成就,工程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缺失将给社会带来广泛、有时可能是巨大的灾难性后果。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像环境污染之类的现象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是经济増长的必然代价。这种观点是以历史决定论为思想基础的,即历史的发展必须遵循自身的某种严格的逻辑规律,我们不可能跨越历史发展阶段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经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中从理论上系统地批驳了历史决定论6]。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在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危害以及纠正这些错误所将要付出的巨大代价之后我们不可能有所作为,我们必须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走过的弯路和陷阱。新一届中央政府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将国家发展战略从过去的追求单纯的经济増长调整为追求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第一主题。用西方的话来说,工程伦理学在当代中国是一■项“政治上正确^(politicallycorrect)的事业。

 

作为研究工程伦理学的学者,我们是否己经准备好了呢?显然没有,事实上我们已经滞后于时代的步伐。政府目前比我们的动作更快。国家人事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6月己经联合颁布《关于印发“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环保工程师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并规定,申请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考核认定条件,经测试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根据同期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辑的《注册环保工程师执行资格考核认定测试手册》,参加考试的人员不分专业方向,但是,凡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程项目的主要工程师都必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涵盖环保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②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物理污染防治等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

 

关于考试内容有两点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测试手册》完全缺乏伦理和道德的维度,也就是工程伦理学中的典型内容,比如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对雇主、职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忠诚,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各种利益冲突的处理,等等。从文化差异上来看,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实行的是仁义和道德政治,并非法治,这种政治文化在国民的心理特征中有根深蒂固的积淀。相比之下,西方的政治具有明显的法治特征。中国目前的目标是构建法制社会,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放弃道德和伦理的维度。实际上两种政治理念各有长处和短处,如果说法治主要强调的是外在的社会约束,那么道德伦理主要强调的是内在的自我约束,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只能取其中的一样而必须放弃另一样,两者应该是互补的关系。在我国构建法制社会是否完成,何时能完成都存在疑问的情况下,特别是工程伦理在西方国家己经证明工作有效的情况下,完全放弃伦理道德维度和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显然是一个错误。所以我国工程伦理学界的首要任务是要争取将工程伦理的内容放进各种职业工程师资格考试中去。

 

第二,目前的考试和学习内容对工程师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和利益冲突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西方的工程伦理学教育己经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时期。开始采取的是“从上致下”的教学方法,即首先讨论的是工程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然后再将这些原理和原则应用于工程的实践案例,教学实践证明效果不理想。然后普遍采用的是“从下致上”的教学方法,即从案例教学出发,然后再引入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原理原则分析。教学实践证明,“从下致上”的教学方法能很快引起工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学的兴趣。像本文开始介绍的那种案例分析显然对工程学生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和利益冲突是一次实战演练。

 

3工程伦理学在中国的学术建构

 

目前看来工程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术研究:由几个主要的理工院校牵头,系统研究欧美各国的工程伦理研究、教学和制度实施状况,翻译国外重要的工程伦理学教材。②课程教育体系的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编写自己的工程伦理学教材,培训工程伦理学教师队伍,在理工院校开设工程伦理学的选修课。逐步争取工程伦理学成为全国理工院校工程教育的必修课。③开展工程伦理学的中国化研究,收集本国的工程伦理案例,研究西方的工程伦理学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中西伦理文化的区别,整合中国当代和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建立成熟的工程伦理学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④推动建立中国的“职业工程师”考核制度,并使工程伦理学成为相关考试的内容。

 

在我国发展工程伦理学有必要借鉴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邱仁宗先生的倡导下,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己经初具规模。己经形成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大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己经取得国际学界的认可,并于2006年8月在北京承办了第8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医学伦理学己经成为全国医学院的必修课程。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己经得到生物和医学界的认可,原来是生命伦理学的学者找生物和医学研究者做伦理审查,现在是他们主动找上门要求做伦理审查,因为在国际著名生物医学杂志上必须有伦理审查委员会(RB)的审查报告。综观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案例研究,②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和价值体系的理论分析,特别是四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冲突和关系研究。③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和价值体系的中国化研究。目前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己经进入第三阶段。

 

工程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同为应用伦理学,尽管两者有所区别,还是应该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我国发展工程伦理学应该观察生命伦理学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他们的成功经验。比如工程伦理学的理论发展可能也要经历类似的三个阶段。工程伦理学界是否也可以建立工程伦理审查委员会,政府让工程伦理学专家对重大工程进行工程伦理审察,并使它成为一种制度?在科学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环境下,这可能成为一项有益而且长期可行的措施。当然西方目前己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职业工程师”执照制度。

 

工程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一方面,它们应该从理论伦理学获得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它们可能为理论伦理学的理论新发展提供经验动力。在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次观察手段和实验仪器的改进(比如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都会带来大量新的科学事实,这种新的科学事实都无一例外地为科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基础和动力。对伦理学而言,情况可能类似。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大量新的伦理事实和种种前所未有的伦理问题,这种新的伦理事实和问题应该为伦理学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基础和动力。应用伦理学可能使理论伦理学脱胎换骨,成为一门经验的学科。

篇2

关键词:当代生产伦理思想 建构

囿于企业生产目的的极端功利化,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劣、人际关系紧张冷漠、社会人文环境恶化,甚至人伦颠倒、堕落。在此社会经济背景下,建构既符合中国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要求,又与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向相适应的中国当代生产伦理思想已经势在必行。

中国当代生产伦理思想的建构原则

当代生产伦理中的“当代”一词,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与构建在传统线性增长方式基础上的生产伦理存在本质区别的全新的生产伦理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是传统的线性增长方式的最大特点和突出劣势。对中国现有的生产体系而言,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运用的新型增长路径,亟需与循环经济要求相吻合的生产伦理理念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领。

乔法荣,杨建国(2009)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在循环经济基础上从事生产活动的基本伦理理念,必须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公正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一)公正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在生产领域中的涵义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开发使用自然资源是经济主体的权利,而保护自然资源则是经济主体的责任。在生产活动中,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机会均等、责任共担、补偿合理的原则,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侵害,并对因此给受害人的损失进行合理补偿;第二,追求并实现“代内公正”。即每个人(群)在使用自然资源以满足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具有公平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公平履行保护自然资源的义务;第三,追求并实现“代际公正”。即不仅要保证当代人能够满足或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与诉求,而且要保证后代人也有同等的条件和机会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与诉求。

总之,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理念的生产伦理,要求将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兼顾与相互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瓶颈的现实而言的。基本含义是有效配置和循环使用各种稀缺的自然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决策时必须兼顾环境价值,高度重视经济增长对生态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彻底纠正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可以主宰、改变和控制自然,增长本身就等于发展等错误。必须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现象。必须将生态环境内化为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要素。不仅对生态环境给予道德关怀,更应将生态环境价值价格化,以此作为激励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此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尤为重视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生态效率的持续提高。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时,必须按照工业生态学的要求,在特定区域实现互联互结,在企业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体系,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

(三)共同性原则

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共同性原则可以促进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传统价值观视野中,自然本身没有价值,只有在被人类使用时才具有工具价值。其结果,就是人们在享受经济成长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在给自然造成危害的同时,自然也成为人类生存的负价值。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并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即人类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地使用和开发自然,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的良性循环。共同性原则还意味着全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它要求人们必须从区域的、民族的狭隘和封闭状态中摆脱出来,形成相互关联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在生态危机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全人类共同努力,这是解决诸如跨国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众多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

中国当代生产伦理思想的建构要点

(一)强化团队意识、发扬协作精神

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实质就是如彼得·德鲁克所主张的“公益”与“私益”的有机统一(陈莉妤、陈长里,2011)。从本质上看,所谓“公益”与“私益”之争,也就是关于集体与个人关系的不同认知。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解读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认知体系—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危机;生态伦理学;可持续发展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从伦理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性学科,它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引起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世纪以来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揭示生态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危机阻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危机的出现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失调。由于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政策也不一样,因此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从历史上看,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渡消耗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都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这正是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我国是发展中家,人们为了早日脱贫致富,曾违背自然规律无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排放污染物,致使我国也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另一类是指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三废”(废渣、废气、废水)污染。我国在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十分严重。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化迅速发展;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灭绝加剧等等方面。

面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必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能在自然界承受能力的范围内生存与发展,决不能对自然界任意摧残和索取,认识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人类应该用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对待自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符合地球道德的新的伦理方式。基于此,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就成了新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西方学术界又称为“环境哲学”或“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和自然的道德学说,亦即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人的价值学说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伦理学科,是如何对待生态价值、如何调节人们与生物群落之间、如何调节人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由法国哲学家、医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兹和英国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创立的。他们主张,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人类需要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人与自然”应作为伦理学的一项基本准则。

三、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要的模式。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其生存和繁衍,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个客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既可以满足当代人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可能给生态系统和地球带来威胁,给后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损害。因此,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要加强环境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自然界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在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整个人类社会陷入“生态困境”、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形势下,世界上不同制度、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考虑社会发展的模式,即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问题。

可持续发展理论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观实质上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资派的永续利用来推动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发展,它必然要求构建新的关系与秩序―生态伦理。生态伦理的基本内涵就是建立真正平等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共存共荣。它的确不仅是人类观念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更为重要的是它意味粉人类活动方式、行为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从新的视角确立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观,即是从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予以道德约束。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的提出,无疑是从生态危机中引发的优患意识出发,是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可以预言,它一旦进人人类的实践而发挥其作用,必然导致人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大改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提出的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而且需要一定的人文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及其解决,也渗透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人与自身的关系。因此,生态伦理作为与生态文明相伴而生的一种新型的伦理文化,它应既关照自然,也关照社会和人生,成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台天平。

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宣传和运用,让生态伦理学学科从理论向实践方面深入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当代人的幸福,更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肩负起保护人类家园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T・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网络伦理;基本原则;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157-2

0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进入了21世纪,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空间,迎来了机遇期和黄金期。

当前,我国大学生使用网络,更多的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交流者、传播者和共享人,实现了立体化的发展,点、形、面、体的多位一体的发展。青年大学生处于一个涉世未深、心理不成熟、阅历较浅的群体,对于网络的使用,在伦理学需遵循一定的引导和规范,需要自律和修养提高,也需借助网络伦理的体系,规范自我的伦理规范行为。

1 大学生网络伦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网络伦理的含义,指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道德行为。从年龄上看,大学生的网络群体年龄阶段相对集中,在18-26岁的年龄段,对网络的多元化和发展的快速化,大学生在年龄上由中小学的朦胧接触到逐渐地获取认识,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和意见,表达观点,甚至走向一定的偏执和沉浸于网络的歧途。从社会经历上,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学习的能力,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修养,但是往往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眼高手低,没有很好地关注和学习网络伦理学。在交际中,大学生具有相同的心理诉求和心理满足期,在网络社会表达自己较多的知识能力,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在网络伦理中产生一定错误的价值观,丧失约束与规范,走向无序和混乱,一步一步地陷入深渊中。

1.1 网络伦理的资源共享的原则

第一,网络伦理是以资源共享的原则为首要的原则。网络中的资源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我们日常上网通过搜索引擎,就是不知不觉获得资源共享的过程,以便我们更全面地使用信息。大学生在通过网络的亲身体验和免费体验中,受到了社会化的要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社会要求、规范、原则的更深刻和准确的认识,最终调整价值的判断标准。“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

1.2 网络伦理的知情同意的原则

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任何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其道德规范能够得以实现,都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遵循着知情同意的原则,具有诚实性、真实性和公正性的优点。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双方或多方都会被理想化成值得信赖的人。从上述中,很明显的看出,知情同意的原则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而默认地先入为主进入到网络的人脑中,虽然这种认识不是很科学的、客观的,但是不妨碍其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是值得成为知情同意的原则。在网络社会中,这一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和极其需要即促进了网络伦理道德的实现。

1.3 网络伦理的自律的原则

我国大学生在网络伦理中,需要遵循着一定的网络自律的原则。网络伦理中,自律原则包括自主和自制的两层含义,强调是个人如何支配其合法的网络信息的权利。

大学生在网络的生活中,是有限度的自由。哈耶克说:“所谓自由的人,是一个在和平年代不再受其共同体具体的共同目标束缚的人。”大学生在有限度自由中,是不妨碍国家、社会、集体、组织、个人的自由,才能对自我实现和创造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大学生才能在网络自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的不断的反思,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才能保持对自我的驾奴,才能更更好地遵循自律的价值原则。

2 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的启示

进入21世纪新时期以来,大学生的网络伦理亟需引起重视,我们需要在网络的社会中,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加以正确指导和规范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的修养,健全和建设好网络伦理的教育课程,以及构建系统的网络伦理思想体系。使大学生获得自我调适应遵循自我规范和自律的原则,实现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从而在网络道德自律中获得幸福与快乐!

2.1 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在网络伦理道德的修养

大学生在资源共享的网络社会中,遵循着知情使用和自律使用的原则,他们需要提高自我在网络道德伦理修养。首先,要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网络伦理的环境中,进行自觉坚守公民意识和规则意识,实现“自己规范自己”的一个过程,进一步提高个人在网络道德中的水平。其次,大学生在网络伦理的道德修养中,统一思想,提高自我认识,更好地接受伦理的熏陶和指导,增强自我的价值判断能力。在网络道德中有正确的判断和取向,以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的实践来满足网络对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使个人在网络的环境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大学生是一个自由的人,在网络生活严格遵守自由的原则,需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理解和明白自由的必然性和应然性。大学生在网络自由中需要遵循自由的法则,由认识的深入程度和现实性,来提高个人在网络道德的自由。

2.2 坚持健全和完善网络伦理教育的课程

健全和完善网络伦理教育的课程,大学的网络伦理教育需要重视本土的文化资源和传统的伦理,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网络道德建设的问题,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人的本身的问题,在大学生中的教育中,大学生是网络伦理规范的主体。因此,从伦理道德上,必须要重视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在建构网络伦理时,大学可以充分地挖掘本土文化,汲取充分的文化营养,这样才可以进一步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在课堂和课外中,进行对大学生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事中更好修炼自我,以自觉的道德意识进行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使大学生在网络的平台做到“慎独”,也能自持而“不”,使其更好的内化和自律,自觉地遵守网络伦理规范,实现大学网络教育教育的目的,才能使网络主体在网络的世界中健康发展。

2.3 构建系统的大学生网络伦理思想体系

大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中,充满着虚拟性世界,需要大学生在环境中进行有高度的思想认识。一是要充分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对大学生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网络规范的引导,使学生在网络的伦理进行有效的管理。二是,学校要牢牢把握好公共课来进行道德伦理教育,针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问题,进行专题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在网络伦理构建中的重要性。三是,要在大学生网络伦理的道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要不断地认识自我,纠正偏差,摒弃不良消极的影响,使学生们重新找到自我、发挥潜能,使大学生在健康网络环境中身心得以净化,并走上了健康的发展之路,使网络伦理道德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四是,政府部门与学校要着力加强“绿网”建设,占领网络舆论的阵地。建设健康、开放的互联网传播环境,“绿色”是最有效的途径。“这就必须大力进行网上优秀内容建设,要发挥国家重点网站、专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作用,多提供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内容信息,用‘绿色’内容占领网上阵地。”这才有利于进一步充分地构建起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思想体系和网络规范,使大学生有序地参与到网络生活中。

参 考 文 献

[1] 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4.

[2] [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9.

篇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黄金规则”同时也被誉为一种底线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普遍伦理的基本原则,在生命伦理观点上可以理解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者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到不想要的对待。在生命伦理学主要奉行的五个基本原则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观点是尊重自主性原则的充分体现。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与选择的自由主义道德。一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意志是个人自由的最重要体现,它是一种个人自由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有能力自主思考行为行动计划,并且有能力自主把该计划付诸于实际的条件下,要求个人根据本身的意愿和选择来决定实施行为的过程。自主性概念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自主的个人,二是自主的行为。

在医疗行为中,涉及他人的行为必须得到他人的允许,每一个有健全思维能力的成年人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行为都有自决权。在讨论思维正常的患者是否有权利去拒绝一种医疗干预时,尊重自主性原则强调要作出适当的道德反应,认真听取和解答患者的问题,使患者的选择得到充分地尊重,尊重患者的自主性是知情同意的最佳体现。人不希望自己得到欺骗和强迫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最简洁的诠释。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思维形式深受诸多的西方观念和文化深刻影响,因此自主性原则也潜移默化地移入了我国的伦理观念中。在医患关系中,多数患者不能够信任自己的主治医师,病人认为自己在医患关系中自始至终是弱势群体,并且因此觉得害怕,因此病人自主选择。通过这种自主选择方式,患者试图以此在医患关系中占据更多主导地位,维护自身利益。患者是否知情,并且知情的程度是多少,都是医生自主地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所决定的。这不仅仅是医生的行医操守和职责同时也是对患者相关利益的相关保障。在医生这一方,医生应该自始至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置,并且忠于科学行医的原则,增进患者的健康。在患者这一方,患者的绝对信任自始至终是行医人提升道德修养的最主要动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学派代表人孔子对个人自由的重要阐述,医生与患者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真诚地交换信息,医生不应推掉自己身上的责任,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行医,与患者换位思考,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就不应强加给别人,现代医务工作者仍然可以在这个观点中得到重要的启示和指导。因此孔子这个观点在今天的行医过程中仍然可以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所借鉴。

二、孟子: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由孟子提出,出自《孟子离娄下》,这亦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概括。意思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只有在仁德的体现上,才能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即是《论语》上的“天下归仁”。克己而突破自己,以与天下为一体,此时天下皆归到自己仁德之中,亦即使自己与人类同其忧乐。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中,儒家的“仁者爱人”观点集中体现为关怀原则和仁慈原则。

1.关怀原则。关怀原则是在人的精神上所承担的状态,比如对某事或者某人的忧虑、担心或者记挂。它把人的精神情感和精神需要、精神感觉、人们的相互交往,以及关怀的道德品质与实际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而并非求助于理性的决定和功利的计算。临终关怀可以看作是关怀原则下医疗工作者对生命的最崇高的行为体现。临终关怀虽然在世界各处称谓不同,但是临终关怀的内容实质在各个国家基本相同,同样是协助重病患者能够安详、平静地度过整个人生的最终部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组织机构组成的临终关怀团体给予了临终患者及其家属诸多方面的支持与照顾,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安抚与治疗。临终关怀是为在最大程度和范围上保证临终患者的生存水平,从而使临终者安详和有尊严地走完最后的旅程,同时给予患者家属以精神上的支持与陪伴。在一定程度上说,整个行医过程中,行医者的道德比医术更为重要和珍贵,而生命伦理学的关怀原则在临终关怀中得到了最真切和最充分的体现。临终关怀对缓和医患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临终病人的关怀,在诊治过程中应从“恢复健康”转向“减轻痛苦”,体现“仁”道。在不可颠覆的自然规律中,生老病死无疑是大自然最严苛的铁律,任何物种和生命都有面临死亡的那一刻,并且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比如肺癌晚期的病人最后大多不能自主呼吸,呼吸只能依靠呼吸机,并且大部分临终患者已经没有了思维。因此在最后时刻医生们为患者安置呼吸机所需要的必要程序比如插管以及加大药物剂量的“过度医疗”不仅是带给临终患者巨大的痛苦,其过程也使患者家属备受煎熬。因此在“仁”爱的基础上对病人的治疗与对患者家属心理上的抚慰也是考验医生医术与道德平衡的重要部分。

2.仁慈原则。仁慈原则要求人们避免伤害他人,通过防治和免除可能的伤害帮助他人增进自身重要的和合法的利益。仁慈的行为是被现代文明社会所要求的,完整的伦理体系不能缺少仁慈原则,这不仅体现出仁慈原则的重要性,也体现出仁慈原则的公众参与性,因此不排除医生的仁慈。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 培根曾经说过,“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最好的介绍信”。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热心细心诚恳虚心,谦和有礼,再加上有亲和力的微笑,也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感到病几乎好了一半。因此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一定要体恤患者的疾苦,推己及人,细致谨慎地观察患者状态和心理思想;一定要“大慈恻隐”,能够做到与患者同甘共苦,在患者接受诊治的过程中,安慰患者、激励患者、帮助患者战胜病魔重获新生。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剂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医患双方之间的互动应该更加真诚互信,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并且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三、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同样是属于儒家的仁学文化,在中国的古代社会,行医者的生命伦理的道德准则很大部分出自于儒家学说的伦理观点。“医乃仁术”的医德古训,更是直接体现了儒家的人道主义情怀,儒家文化是人道主义文化,因此可以称为指引现代医学职业道德的指导基础。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体现为“仁术”。

中国古代医学早已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仁”即“爱人”,是儒家道德观念的核心。仁、义、理、智、信,以仁为首。儒家道德的所谓“仁”,在行医过程中体现为医生用他的仁爱之术来体现出他的仁爱之德。儒家“爱人”原则把尊重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强调医者要以“仁”为本,拥有仁爱之德。医疗伤害是一种职业性伤害。避免可能医疗伤害对缓解医患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医乃仁术”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中除了体现出仁慈原则和关怀原则,在“医乃仁术”这个儒家观点中还体现了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强调人们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61强调在原则上即使不能使他人受益,至少也不应伤害他人。医疗工作者在保证职业操守的基础上在行医过程中应尽最大努力把某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医疗伤害控制到最低水平。

不伤害原则即“临床诊治过程中不使患者受到不应有的伤害的伦理原则,是一系列临床伦理原则中的底线原则”。医疗伤害毋庸置疑是身为医生的职业性伤害,伴随着医学临床实践而产生,因此,客观存在着医疗损伤现象。医生的某些医疗诊治方式即便符合治疗或缓解患者病情的需要,实施以后在理想状态下即使会达到理想的医治效果,其手段或者方式往往也会伴随和带来多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此时的诊治手段就好比一把双刃剑,结果和影响往往是双重性,一方面得到治愈的效果,另一方面又会获得不良影响。可以看出在医生的诊治过程中医疗伤害往往是有某种程度的必然性,也可以说这种代价是在疾病治愈或者控制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所必然经历的。对此,在现代的道德观念中,这种过程和现象是予以允许和支持的。但是假如医师们医学专业素养或者医德修养程度不佳,实施诊治的手段不谨慎和不专业,对患者的正常权益造成损害,并且不够尽职尽责,那么,这一系列的医治过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不能被允许的。因为原本这些是可以避免或减轻其程度的医疗伤害,却由于实施的诊治手段或者诊治方式的不谨慎和不专业造成的。所以,假如发生诸如此类的对患者的损害,医师就绝对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身为行医者使患者不遭受不应该有的医疗伤害是每个行医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孟子说:“无伤也,是乃仁术”等观点都体现出仁慈原则、关怀原则和不伤害原则。

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伦理;伦理建构;理论基础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20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的迅猛发展,旅游环境与资源的衰退和破坏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旅游作为“朝阳产业”、“无污染工业”的定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旅游环境与资源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生态旅游亲近大自然、但又不伤害大自然的旅游哲学,既顺应了世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也适应了人的本性,它是人类走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1]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2]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将在21世纪保持快速的发展”。[3]

生态旅游涉及生态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政府、旅游开发经营者、从业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各种需求和利益,一旦协调不好,将产生道德失范和利益冲突。其中涉及几类主要利益关系,即生态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生态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开发经营者之间,生态旅游者之间,国际和国内旅游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利益协调中,要照顾各方的利益,走双赢或多赢的道路。

同时,生态旅游的伦理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加强我国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建设、丰富应用伦理学科的建设,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伦理建构是现实的和必需的,那么其理论基础是什么?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以及生态伦理学提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人们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而可持续发展观则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代内、代际关系做出了理论阐释。

1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对生态旅游伦理建构的影响

当前的生态危机,不是我们单纯地顺应自然就可以解决的,狭隘的生态中心主义之所以站不住脚,就在于人来源于自然,且必须从自然中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人对自然具有先天的依赖性,所以,人不可能停止自己对自然的需求,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呢?人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自然观,在这些自然观中,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从被动顺应自然的角度,或者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去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上总是找不到平衡,无法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道路。

自然观是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这一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比较集中地反映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自然观坚持自然的先在性、客观性,指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对自然有依赖性,“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4]同时,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的统一体”。[5]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与人的关系又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工业文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但是还没有达到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程度,而他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指出,第一,人是自然的产物;第二,人以实践为“中介”对自然具有能动性;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人的关系,事实上,通过实践这一中介,自然―人―社会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纠偏的问题,对于生态旅游的伦理建构来说,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从而实质性地协调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在生态旅游伦理建构过程中既要考察人与自然如何从对立走向共生,也要考察人与社会如何从疏离走向共荣。

2生态伦理学对生态旅游伦理建构的影响

生态伦理学从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角度来建立它的道德评价体系。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几种观念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加深而改变的。古代对自然推崇,倡导“天人合一”,保留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样本,中世纪结束后,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推崇主客相分的认识论使人成为了世界的主宰,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视自然为征服、改造、控制的对象,甚至只是为了自己的喜好而去改变自然、破坏自然;当前人们认识到主客二分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要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种重塑不是对人类早期因敬畏自然、崇拜自然而提出的人的无为状态下的天人合一的简单的回归,而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反思的结果。在西方形成了包括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在内的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新的伦理理念,“它提出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的问题,这不是简单地把人际伦理应用到生命和自然界,它不是环境保护伦理,也不是资源利用的伦理,生态伦理学提出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恰当的尊重和责任,从时间的角度,它从现在扩展到未来,顾及遥远的人类与世界的未来;从空间的角度,它从区域扩展到全球,顾及全球范围的人类生存条件;从伦理主体的角度,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它关心未来,关心自然,关心后代,关心整个生命和自然界”。[6]

生态伦理学将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因此,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本身就构成了生态旅游伦理建构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生态旅游伦理的建构有着现实的意义。第一,生态伦理学将伦理关怀的对象由人际伦理拓展到人与动物、生物乃至整个自然界,使人在生态旅游中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一种伦理关系,而不仅是主体对客体(包括审美客体)的利用关系。第二,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政策、法律还是制度的约束都需要人的自觉遵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在生态旅游中不仅需要受到约束以实现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更需要来自于内心的信念――生态伦理意识的支持,通过对自然内在价值的承认,自觉地运用生态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原则来调节自身行为。

3可持续发展观对生态旅游伦理建构的影响

从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对环境问题的全人类关注开始,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地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全球100多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通过了《21世纪议程》,从此,可持续发展观成为指导人类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以不破坏或少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为前提,保证现代社会和后代社会的发展有充足的可利用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既承认和尊重自然的价值,又重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重视当代人的发展,又重视后代人的利益,把人与自然视为同一个发展系统,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地发展,它不是对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简单复归,而是“天人和谐”,人与自然的有机的协调,是一种全新的、为我们所取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以后,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但是这种重视和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只停留在观念的层面或者是政府政策的框架和协议上,在实践中一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或利益有冲突,马上让位给后者,因此,从《21世纪议程》签署后,20多年过去了,生态环境继续遭到破坏,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依然被不加限制或很少限制地开发、利用和消耗,为了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不少地区竭泽而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似乎成了人们能够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但是这根稻草能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和寄托吗?在人类没有真正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行动回应之前,生态旅游能够成为起死回生、点石成金的魔杖吗?因此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只有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之成为生态旅游者、当地居民、政府、旅游开发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共同认识,才能建立起导向生态旅游本意的伦理规范和原则,并自觉地转化为生态旅游实践的规则。

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践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和实践,即以生态旅游目的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旅游目的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动力,以生态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立足于人类实践,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科学阐述,当代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学是以承认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前提的,在这一点上与是相通的。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有一种大自然观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关系同可持续发展观二者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三者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伦理建构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01

[2]张建萍旅游环境保护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220

[3]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6]余谋昌“自然价值”与21世纪[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

[7]施韦兹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8]雷毅生态伦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许宗元旅游伦理学引论[J].旅游科学,2001(2)

篇7

【关键词】民商事法律;诚实信用原则;效力

诚实信用原则,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在英美法系,都是受到特别重视的民商法基本原则。依据学者考证,诚实信用原则最初发端于罗马法的恶意诉讼。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以来,在《德国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中,诚实信用原则被规定为合同履行的准则。自《瑞士民法典》把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后,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通过立法及司法实践将其确定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虽然有着不同的法律发源,英美法系也对民商事法律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置之特别重要的地位。可见,诚实信用原则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同和适用的民商事基本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在民商事法律中的地位

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的《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以及《合同法》中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民商事法律规范中对诚实信用原则都有着明确的表达,尤其是在合同法中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商行为规范主要来自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规则,无强制约束力的市场交易规则,久而久之,在经过被国家权力予以认可之后,一般民商事交易规则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这对民商事的规范化发展以及市场交易秩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市场交易基本准则,民商事法律规范中,将其普遍认为是“帝王条款”即该条是指导民商事法律适用以及主体行为的最高行为准则。这对引导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以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尤其重要。

二、民商事法律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法律中的“帝王条款”其有着深刻的历史以及社会背景的。尤其是在《合同法》中,对规范双方的市场行为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诚实信用原则与先合同义务

按照传统合同法理论,在合同成立以前,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彼此并不承担任何责任。因此产生了基于恶意磋商或者不诚实协商而导致一方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如何对受侵害的一方权益进行保护,这成为摆在合同法面前的问题。“我国在合同法中明确将诚实信用原则引人合同订立阶段,扩大了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范围,并且在第42条第2款中以开放性条款的形式使缔约过失责任成为我国合同法的一项一般法律原则,就此而言,立法是具有先进性的。”

(二)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中义务

《合同法》明确规定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主要规定了在合同订立后的交易过程中的诚实信用的要求,之所以法律作这般规定,是因为合同中义务成为约束双方行为的主要内容。规制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对维护交易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也最具有效率。“诚实信用原则能兼用法律及道德手段限制权利人以迁回的方式规避法律来扩张自己的权利;同时使一些违反取缔性规定、伦理道德及正义观念的行为得到限制,从而维护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

三、诚实信用原则在民商事法律中的适用

(一)诚实信用原则对成文法律规范的补充

制定法在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期性的同时,其弊端就是滞后性。因而其无法对所有的社会问题进行迅速的反馈和规制。在此时,优于法律的稳定性要求,不能将法律的修改进行的过于频繁。此时,则需要从法律解释以及法律原则的使用角度,对成文法律的不足进行补充性的使用。“按照诚实信用原则来解释当事人所创设并对各方均为有利的法律关系,或者接触对当事人不利的某种已有情势变迁或失去交易基础的法律关系,当契约所包含的内容不足以根据但书进行解释时,法院可以援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创造性的解释,推导出契约所需要的新义务。”

(二)培养诚实信用观念,以及完善诚实信用监督约束机制体系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本身是发源于社会一般观念。“诚实信用原则本身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道德规则,后上升为法律原则,而且其适用范围逐步扩大,不仅适用于契约的订立、履行和解释,而且最终扩及于一切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一切民事义务的履行,成为民法之基本原则。”

如何在民商事法律中充分的发挥“帝王条款”的功效,成为民商事法律学者所追求的重要问题。此时则需要从社会一般大众观念入手,构建诚实信用的社会舆论与交易环境,同时还需要完善信用监督与约束机制,这对于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的法律谴责。

四、结语

法律的遵守最终还是需要主体内心的自觉认同,最终作为法律原则的诚实信用和作为道德的诚实信用共同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诚实信用原则具有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本身是来源于人类基本的道德追求,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和协作的基本要求。而国家权力将其的法律化的一种状态,也是由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决定的。与此同时,良好的诚实信用道德能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充分发挥提供内在条件。因而可以说诚实信用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其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蕊.浅析我国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安阳大学学报,2004(3).

[2]郑雅方.论诚实信用原则[J].当代法学,2003(8).

篇8

Abstract During the course of teaching of general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law, the teacher is expected to help students with forming a necessary knowledge hierarchy, apply the interactiv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enhance students' capability to apply theories to analyze practical issu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law; general theory; teaching methods

环境法学的课程内容一般由“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构成。总论部分是环境法的基本原理,一般包括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的理念基础、环境法的演进、环境法的体系和渊源、环境管理体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环境法律后果、环境纠纷及其解决等方面;分论部分一般包括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和资源保护等方面,有教材也包括国际环境法的基础知识。总论部分是环境法学的理论基础,在环境法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系统、完整、深入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1 构建必要的知识体系

鉴于环境法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科学技术性、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等诸多特点,①学习环境法学,特别是环境法学总论,应至少具备如下四方面的知识基础:

其一,法学理论知识基础。学习环境法总论,需要扎实地掌握法哲学、法理学、各相关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的知识。例如,关于正义、秩序、效率等法价值的基本原理,是深刻理解环境法律政策和制度的基础;民法上的侵权理论则为环境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法律资源;众多环境法律制度,如环境保护许可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均以行政法理论和制度为基础;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在环境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其二,环境法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环境法学总论部分不仅要深入理解环境法的价值追求、目的和原则,而且要将这些理念基础与环境法律制度相结合,并应用于环境法各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之中。同样重要的是,环境法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为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要培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环境法律实践的能力。

其三,环境科学知识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环境法学因其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的科学技术性特点,涉及大量的技术规范,并且其实施需要科学技术予以保障。②为了更好地把握环境法学总论的内容,应理解和掌握环境法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这些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当代世界和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生态学基础;能源、经济与环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噪声污染;危险废物及其越境转移;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国家标准等等。

其四,相关学科知识基础。环境法学具有综合性特征,特别是涉及诸多的相关学科。掌握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是深入理解环境法学总论相关内容的必要条件。例如,社会学方法在环境法学研究中被经常采用;③经济学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④并且逐步发展出环境与资源经济学,⑤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环境法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环境伦理学逐渐成为伦理学的重要分支,并且不乏经典著作问世;⑥甚至心理学也对环境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⑦掌握这些相关学科的重要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环境法学总论部分的论证与结论。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的认识论基础在于,教学过程既是教与学的统一,也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还是认识过程与知识掌握过程的统一。⑧在互动式教学法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⑨抑或一个组织者或者引导者,而不是“权威”。互动式教学法特别适用于环境法总论部分的教学。基于前述环境法学总论部分的内容和特点,授课过程中应更加强调思辨性和探讨性,适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在掌握环境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了与教师互动的基本知识储备,亦有条件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环境法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可以包括启发式授课法、对谈式授课法以及小型研讨会式授课法。在启发式授课法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鼓励学生插话、提问甚至打断,⑩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到。在对谈式授课法(亦称“苏格拉底式授课法”)中,教师是一个“平等的讨论者”。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随着与教师对谈的不断深入,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小型研讨会式授课法一般由导言、分组报告、回应发言人、讨论、总结等阶段组成, 适合用于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并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的环境法总论中的重大问题,如关于环境法的价值取向、环境法基本原则等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组织者”的角色,对需要讨论的议题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对课程进行评论和总结。

3 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整体上看,环境法学总论以理论内容居多。同时,环境法的实践性特征又决定着授课过程中不适合采用纯学理分析方法。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理论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其一,培养发现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同时,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要引导学生形成敏锐的学术嗅觉,提高捕捉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例如,目前广受关注的环境健康、应对气候变化、公益诉讼、环境损害赔偿、农村环境保护等,即属于这些应当及时抓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其二,培养基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习惯。在现代社会,任何环境问题的发生或者被显著地识别,均有其深刻的原因。对这些原因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环境法学总论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随时关注新的环境问题和近期发生的环境事件,并从适当的理论视角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其三,培养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原因和解决对策的过程中,可能会随时产生“火花”。这些初步的思路起初有些可能较为粗浅,但有可能成为日后提出较为成熟的观点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思考要及时记录和总结,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整理和提升。这种总结可以是对环境法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是在此指导下对相关案例或者热点环境问题的评析。

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2014年课题“国家环境教育立法和重庆环境教育立法推动项目”

注释

① 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1-25.

② 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2-23.

③ 我国目前不仅有学者专门关注法律社会学(如李瑜青等.法律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而且有学者就社会学开展专门研究(如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④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其专著《经济学》中对环境保护问题做了专章研究。参见Paul A. Samuelson,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 (17th Edition), McGraw-Hill Co., Ltd., 2000, p.363-384.

⑤ 典型的专著如:〔日〕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朴玉,译.三联书店,2004.〔美〕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严旭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还有学者对环境经济学的思想发展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如〔英〕E. 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谢扬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⑥ 例如:〔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美〕戴斯?贾斯丁.环境伦理学.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⑦ 有学者就环境心理学开展了专门的研究。参见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⑧ 〔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6-248.

⑨ 〔美〕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的课程观.王红宇,译.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238.

⑩ 族.交往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7-358.

篇9

[关键词]善待实验动物 伦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B8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20-02

引言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在生物医学和预防医学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就没有今天的实验医学和预防医学。人们在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避免人类自身受到痛苦或伤害,获得了科学研究或测试数据的同时,实验动物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生理或心理的伤害,甚至死亡。据统计,全球现在每年大约有两千万只动物被当作实验对象,其中四分之三被用作医学目的,其中大约有八百万只动物被用在了那些使其遭受痛苦的实验当中。那么,这样的动物实验是否具有伦理学上的合理性?实验动物是否应该得到伦理学的关怀或善待?这些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和生物医学工作者思考和争论的焦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理性。“理性能力差者”为“理性能力强者”服务。动物的存在就是为人类服务的。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也认为,非人类动物没有思维,只具有物质的属性,是一种“自然的机器”。由此说来,动物是没有权利的。理由很简单,“天地之性,人为贵”。德国哲学家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人本身就是目的,动物就是间接达到人的目的的手段。他的仁慈论又认为,人们之所以倡导对动物的仁慈情感,是因为这有助于培养人与人的仁慈情感。

英国的功利主义创始人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认为,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是动物享有权利的充分条件。动物实验为人类谋得的利益超过了它们对动物造成的伤害(Paton,William.(1984).Man and Mouse: Animals in Medical Research.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人道主义者沙特(Henry S.Salt)于1891年出版其著名的《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一书,认为人类有自由与生存的权利,动物也应该有。英国伦理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从边沁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动物解放论。他于1973年发表的《动物的解放》(Animal Liberation)一书,已被奉为动物权利运动者发对动物实验的“圣经”。美国生命中心主义论者泰勒(Paul W.Taylor)反对将所有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泰勒认为,所有生物都是道德的主体,无论哪一物种都应获得平等的道德关怀。

支持哲学家提出动物拥有权利的观点,有这样几种理由:一是神学认为,人和动物都是上帝创造的。既然是被上帝一起创造的,那么人和动物本身就都有存在的价值。在伊甸园的时候,人是不吃动物的,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二是进化论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和动物是近亲,人应该平等地对待动物。三是认为动物也有感觉,能感受疼痛。动物是否具有权利不在于它们能否推理,也不是它们能否说话,而在于它们能够感受痛苦。

纵观哲学史上关于动物道德地位的讨论过程,从动物权利之争到动物福利的提出与维护,最终都统一到了应该善待动物的思想,只不过是善待的目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罢了。今天对于实验动物而言,我们又如何善待呢?善待实验动物应该遵循怎样的伦理学原则呢?下面是笔者分析有关资料,总结归纳出的几个方面的伦理学原则。

一、动物基本福利原则――“五种自由”原则

动物福利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康乐状态,在此状态下,动物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痛苦被减至最小。从动物饲养基本规律出发,根据动物的基本需要,上世纪70年代,英国布兰贝尔委员会提出了农场动物基本享有“五种自由”的权利,即:①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②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③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折磨的自由。④享有表达行为天性的自由。⑤享有无恐惧和悲伤的自由。这五种自由,后来被广泛称为动物五项基本福利原则,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善待实验动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动物实验的“3R”原则

既然认为动物是有权利和道德地位的,那么,作为权利的主体,动物就应该拥有它们所应该拥有的权利。基于这样的伦理学理念,1959年,W.M.S.Russell和R.L.Burch在研究有关动物实验人道主义技术的基础上出版了《人道主义试验技术原理》(The Principles of Huma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一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3R”原则,即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和Refinement(优化)。Reduction(减少)指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可以采取合用动物、改进统计学设计方法、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以使用高质量动物代替数量等方法来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例如在处死或已死亡的动物身上进行外科手术实习,或在病理解剖时提供器官或组织,用大量无脊椎动物来代替一只非人灵长类。替代(Replacement)是指采用其他手段代替实验动物。如用离体培养器官、组织、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使用物理学或机械学系统代替实验动物等。Refinement(优化)主要是指动物实验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与选择,使动物实验得到良好的结果并减少实验动物痛苦。如合理地及时地使用麻醉剂、镇痛剂或镇静剂,以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遭受的不安、不适和疼痛,采用人类先进的临床诊疗无痛技术和遥控技术对动物施行手术和临床观察。

三、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福利,国家科技部于2006年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成为我国善待实验动物具有行政指令性的文件。文件对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过程中,如何规范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饲养人员对实验动物的日常照料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一)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设施环境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呼吸新鲜空气和免受疾病折磨的自由。应按照实验动物设施环境国家标准,建立和改善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

2.设施空间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其中,对于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及犬、猪等实验动物,应设有专用的运动场地,并定时遛放。

3.设施结构条件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表达行为天性的自由。如笼具内宜放置供实验动物活动和嬉戏的物品,运动场地内宜放置适于实验动物玩耍、消遣的设施或物品。

(二)实验动物饲养过程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饲养员必须爱护实验动物,不得戏弄或虐待实验动物。例如在进行抓取动物等操作时,应方法得当,态度温和;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观察动物行为或状态是否异常。

2.应满足实验动物对饮食、饮水的要求,使之不受饥渴之苦。给予的饲料和饮用水,既要充足又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在实验动物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应满足其对营养和饮食的特殊需要。限制实验动物饮食、饮水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

3.应给予实验动物细心的照料。如当大型实验动物(指猴、犬、猪等)分娩时,应有人现场监护,防止意外发生。当实验动物发生疾病时,应采取必要的适宜的疾病防疫措施。

(三)实验动物运输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对实验动物运输的规定,同时符合国际运输相关规定。

2.应遵守安全、舒适、卫生的原则,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尽快完成。

3.应把动物放在合适的笼具里,笼具应能防止动物逃逸或其他动物进入,并能有效防止外部微生物侵袭和污染。

4.运输过程中,能保证动物自由呼吸,必要时应提供通风设备。

5.实验动物不应与感染性微生物、害虫及可能伤害动物的物品混装在一起运输。

6.患有伤病或临产的怀孕动物,不宜长途运输,必须运输的,应有监护和照料。

7.运输时间较长的,途中应为实验动物提供必要的饮食和饮用水,避免实验动物过度饥渴。

四、实验动物使用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在使用实验动物过程中,善待实验动物的核心内容,就是采取各种人道主义的措施避免、减少或减轻对实验动物造成恐惧、疼痛和痛苦。

(一)Marshall Hall原则

早在1831年,英国生理学家Marshall Hall就对如何规范动物实验提出了著名的5条原则,即:1.如果靠观察可以获得所必需的资料,则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2.如果没有明确的限定和预期的结果,则也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3.科学家应对前人和同代人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实验。4.良好的实验应该使动物受到最小的痛苦(可改用较低等的、反应迟钝的动物)。5.任何实验动物均需在能提供明确结果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或减少重复实验。

(二)多数伦理学家认定的原则

对如何规范动物实验,大多数伦理学家也有一个认定的原则。这就是:

1.实验不合法认定。任何一种动物实验都将被认为是不合乎道德,除非实验者能够证明该实验的合理性。

2.除非该实验的好处非常明显,否则该实验即不合理。

3.应尽量提高被用于实验的动物的福利,减少动物所遭受的不必要的痛苦。

4.活体解剖时必须给动物注射麻药。

5.应尽量减少用于实验的动物数量。

6.应尽量寻求动物实验的替代品。

(三)动物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科学家普遍认为,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使用实验动物时,实验操作者应当负责任地和合乎道德地管理和使用实验动物。

1.保证不进行没必要的动物实验,只有在用其他替代技术尝试失败后才可使用动物进行实验。

2.不给动物造成没必要的疼痛和死亡或不安。

3.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的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符合“3R”原则。

4.动物实验应符合本国的法律和指导方针。

5.实验用动物必须采用统一许可的标准进行饲养管理,建筑设施、笼器具应舒适、安全,同时,要重视动物的社会性及行为需求。

此外,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保定实验动物时,应遵循“温和保定,善良抚慰,减少痛苦和应激反应”的原则。在对实验动物进行手术、解剖或器官移植时,必须进行有效麻醉。术后恢复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镇痛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及饮食调理。处死实验动物时,须按照人道主义原则实施安死术。处死现场,不宜有其他动物在场。确认动物死亡后,方可妥善处置尸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判定的情况下,应选择“仁慈终点”,避免延长动物承受痛苦的时间。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使用仅限于非用灵长类动物不可的实验。除非因伤病不能治愈而备受煎熬者,猿类灵长类动物原则上不予处死,实验结束后单独饲养,直至自然死亡。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在民事立法、守法、执法以及处理民事法律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实践应用中对公序良俗原则的理解和认定产生严重分歧,为此,本文结合案例,阐述公序良俗的价值标准和认定对象,对统一公序良俗的认定标准以及公序良俗原则的正确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但由于其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实践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李建海诉上海百姓家庭装潢有限公司案件中,装修工缢死于用来结婚的新房内,法院认为,屋内是否发生过人员死亡事件,与房屋的使用和房屋的价值并无必然联系,对要求赔偿购房等经济损失不予支持。有观点认为,中华民族一向有追求喜庆、吉祥的民族心理趋向,喜庆的时间、地点发生不吉祥的事是很忌讳的,这已突破了迷信的范畴,且被一般民众所接受和认同。该案的处理忽略了房屋作为新房使用时的特殊意义和要求,不符合公序良俗原则[1]。在涉及“情人协议”案件中,双方约定“各自在2005年12月前离婚,重新组建家庭。双方如有一方违约,其中违约方将赔偿对方人民币5万元。”法院判决该协议违反社会公德,无效[2]。很多人认为,这个协议应是合法有效的。双方要求离婚,重新组建家庭是法律所容许的,社会所接受的并非伤风败俗的行为。

实践中,大量存在上述情况,同一案件中,对公序良俗原则的理解和认定产生严重分歧,因此,有必要对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领域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公序良俗的含义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中国现行法因受前苏联的影响,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来表达出同样的精神[3]。

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为近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

二、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领域的具体应用

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包括行为人的民事活动领域,还包括立法者的民事立法活动领域和法官的民事审判活动领域。

(一)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立法领域中的应用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重要基本原则,它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法律规范起指导作用,是制定、解释、研究民法的出发点和依据,其在民事立法上的指导作用,各学者认识基本一致[4]。

我国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因此,立法必须反映保障最大多数的最大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善良风俗。在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中都能找到体现公序良俗原则的条款。《民法通则》第七条之规定是公序良俗原则最直接的法律表现形式,另外第五十五条第(三)项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否则,根据第五十八条第(五)项之规定,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无效。这些条款的内容仍然比较概括抽象,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直接体会到公序良俗原则对立法的指导和影响。《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在《继承法》中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对不尽扶养义务的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这些条款无不体现了公序良俗原则的应用和影响。

2000年6月,广东出台《关于处理在婚姻关系中违法犯罪行为及财产问题的意见》地方性法规,规定男方给“二奶”的财产不属于“二奶”,而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虽然立法的科学性还有待商榷,但不难看出,广东的这一做法正是公序良俗原则在立法上的作用。公序良俗原则要指导行为人的民事活动,就必须将其法律化,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人们的民事行为,若不将公序良俗上升为法律,制定到法律的条款中去,公序良俗将可能成为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空想。

(二)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活动领域中的应用

一方面,国家通过公序良俗原则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民事法律法规。将其上升为强行法规后对社会成员产生具有普遍性的强制约束力,要求行为人必须遵守。如在《收养法》中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时,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由于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时,若年龄相仿或相差不大,极易产生不良甚至是不法行为,以收养的合法形式掩盖以非法为内容的目的,造成性关系和家庭伦理的混乱,有背于公序良俗原则,必须加以禁止。

另一方面,由于民事关系的复杂性、广泛性、灵活性和法律本身的滞后性,民法中不可能对各种民事关系都一一作出规定。法律的空白地带为人们行使权利留下了更广阔自由的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权利不受任何限制。在法律规定不明及无规定情况下,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成为社会的必然要求。历史的实践证明,民法私权的过度膨胀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权利个人本位已趋向公序良俗等原则约束的社会本位。

(三)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应用

从事民事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法院也就必然要以此来判别行为人所实施行为的合法性。若只是行为人活动的准则,而非裁判准则,导致裁判结果与行为人预期目的不一致,公序良俗原则最终将失去其法律的约束力。民法的特点也决定其不同于刑法,刑法中奉行“法无规定不为罪”,即“罪刑法定原则”。而民法做不到“法无规定不处理”,民事活动中奉行的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可为的”。这就是说,客观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要求民法对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民事关系进行调整,在这些场合,就要靠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的法律条文完全可以作为下判的法律依据。

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案件活动中的应用,必然导致裁判者的自由裁量权,它并不是在争议解决程序发生前作为一套具体、可直接操作的权利义务配置模式而存在,而是在具体的审理条件中才由裁判者依公序良俗原则负载的价值[5]来确定某一权利义务关系。对不确定概念,如处理相邻权中规定的“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其文义不足以约束其外延,在适用具体案件时,须由法官评价地予以补充,加以具体化。有的事件超出了立法者的预见,甚至连可能的文义都没有,法官可根据公序良俗则直接为法律依据下判。

三、判断公序良俗的标准

由于公序良俗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需由法官自由裁量,但裁判者的“自由”并非无限度,必须加以规范和限制,统一对公序良俗的认定标准。

(一)公序良俗的价值标准

“公序良俗”实质上就是我国法律上的“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德”。问题是,什么叫“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法律上没有列举,也没有规定明确的判定程序,目前,须由法官自由裁量。但对其价值内涵应当明确,并不是所有的秩序、利益、风俗都是“公序良俗”,应以正义、灵活、安全为价值标尺。正义,即通过公序良俗原则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这是公序良俗原则所要求实现的最高价值。灵活,即适时、适事、适人进行调整,能够较多地满足社会价值需求。安全,即可预见法律对自己未来行为的态度,不必担心来自法律的突如其来的打击。公序良俗原则其安全价值是较低的,为了平衡人们对安全价值的要求,法官在自由载量时,对公序良俗原则应是有节制地使用。

(二)公序良俗的认定对象

我们说,违反公序良俗的判断对象,应是当事人所从事的法律行为,非当事人约定实施或已经实施的行为。在“情人协议”案中,法院认为以未离婚为由要求赔偿属于违反社会公德,协议无效。而有人认为双方协议各自离婚并不伤风败俗。两者的不同意见实际上是对“公序良俗”认定的对象不同。一是对“离婚为条件的赔偿”,一是针对“离婚”本身,当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本案中,当事人约定各自离婚重组家庭,如今人们往往不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事情。但是,如果当事人以不离婚就要求赔偿,就会严重影响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因此,虽然当事人协议各自离婚可能并不违反公序良俗,但以不离婚就要求赔偿,却应认定为违反了公序良俗,从而归于无效。违反公序良俗的具体判断对象应是民事行为的内容。

其次,在判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时,可根据案件性质考虑民事行为的动机。在装修工缢死新房案中,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引起极大争议。但我们假设,装修公司和装修工是故意破坏新人的幸福美满,缢死于新房内,可以认定该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要求赔偿。如果不是违法故意,如意外事故死亡、疾病死亡等,都不应认定。装修工自杀缢死新房中并非故意,所以法院的判决无疑是正确的。因此,有些行为从内容来看,往往难以认定。但是,如果将动机纳入判断对象,就会非常的明了。当然,在判断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时,不能仅以当事人的动机为准,而必须综合考虑法律行为的内容及目的、当事人的主观动机等因素来确定。

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权利义务从“私有状态”重新置于“公共领域”[6],再由裁判者依其认为正确的标准分配给当事人,以平衡民事主体之间和民事主体与社会之间的民事利益,反映出现代民法的私法制衡。随着社会的文明与发展,我们一方面强调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我们更呼吁道德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公序良俗原则的正确应用,为我们权利的行使和实现创造了更美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澄.从“油漆工吊死在新房”一案谈公序良俗的应用[N].人民法院报, 2000-12-16.

[2]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12-18.

[3]梁彗星.关于我国民事审判制度的几个问题[M].

[4]郭明端.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EB/OL].中国民商法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