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感悟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教育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

篇1

文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因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

教材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汇积累、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等方面人手,适时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低年级语汇积累教学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渗透其中。我们常见的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熊等动物,生活在笼子里,它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家园里?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文明,思考入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面对教材中无数纵横交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契机,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相机熏陶,让学生在自行感悟中提升

第一,欣赏“插图”,直观形象。小学语文插图多达几百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美丽的景色在学生心头唤起的感觉,会产生愉悦之情,并慢慢沉淀,使之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这就强化了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欣赏朗诵,感知形象。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如《三亚落日》《草原》《黄果树瀑布》等,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课文。教学时,可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生态文明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使学生在熏陶中深刻感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三,自我朗读,内悟形象。加强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会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如教学《长城与运河》《迷人的张家界》这类课文,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他们保护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篇2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问题关心的程度也越来越大,生态文明教育已逐步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文明对于建设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承受者,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仅要给他们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加强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学校德育的需要。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新内涵

十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逻辑,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正如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所言:“西方失去了成为生态文明领头羊的机会,而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无缘享受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我国正以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向工业化迈进。因此,经济发展不能以触及生态环境底线为代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学校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生态文明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有调查表明:我国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初见成效,尤其是青少年环境意识明显高于成人,年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青少年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青少年70.3%的环保知识有来自于学校课堂。所有这些,充分表现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加强文明生态教育的主要方面涉及: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加强环境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二、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各方面

单纯说教不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作用非常有限;单独地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也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专业课教学紧密联系生态文明的特点,把生态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思索中体会、在启发中感悟,能起到终身难忘的显著作用。

目前,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总体目标。同时,一些与生态文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目课程标准中都规定了具体的内容,比如在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可行的案例。因此,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专业教学,就显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中学专业教学的三步曲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和主渠道开展活动。这要求教师紧扣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把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授与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结合起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例如,在初中化学关于“空气”“水”和“碳及碳的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可以进行“空气污染”“三废”“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等环境问题的讨论。高中化学在进行“硫和硫的化合物”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二氧化硫、硫酸等化学知识的讲解介绍“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大气污染及防治,水污染及防治等环保知识。

(二)在化学、生物实验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化学、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本中大约有60%的知识要通过实验引入。实验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环节。在实验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严谨科学的行为践行生态文明意识。这要求改变以往在实验教学细节上的不足之处:如较普遍地存在实验准备中环境污染严重、课堂演示实验中毒气大量泄漏、实验用水任意排放、实验废弃物没有得到较好处理等现象,师生对此习以为常。这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毒害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因此,在中学实验的各环节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本着厉行节约、减少污染的准则进行,尽量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在实验中要做好毒气泄漏的处理及吸收的方法设计、实验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设计。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从我做起,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使他们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三)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在专业课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光靠课堂渗透是不够的,还应结合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

1.宣传教育活动。专业教师可利用全社会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保护臭氧层日等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举办环保知识及环保法律知识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问卷调查等,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还可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乡村进行宣传并开展清除“白色污染”等义务劳动。以此来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中学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是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以大自然为课堂,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使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学习或实习。为了使生态文明教育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可以带领学生到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参观和教学,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的具体举措等。三是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环境污染区进行实地考查。通过现场对比,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探究,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环保兴趣小组活动。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成立环保兴趣小组,结合课本环保内容知识,开展活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增强环境观念。如在讲授“酸雨及其危害”时,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利用ph试纸监测降水的ph值,了解本地区降水的酸碱度和大气污染状况。还可组织学生测定附近河水和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

篇3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伦理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和权利观,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自觉应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够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与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高校现阶段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明观,生态伦理观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目前,生态伦理教育不成体系,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缺乏,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从而正确选择、调节自己对待自然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他们懂得尊重自然时,就能够尊重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热爱自然;当他们面对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依照生态伦理理念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律,形成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当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能够摒弃“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4

他是郑军立老师。该老师师德高尚、工作负责,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他的语文教学不落窠臼,班级管理富有成效。“讲奉献、讲创新”是他的座右铭。先后被评为安阳市“骨干教师”,安阳市“文明教师”。

一、扛着师德的旗帜做教育

郑军立老师能在“浮躁”的教育背景下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真心关爱学生,勇于接差班、乱班是与他高尚的师德修养分不开的。郑军立老师说过一句话:管理班级没什么诀窍,就是“态度”两个字。说到“态度”,应补充一个细节。郑军立老师最为感慨的华夏历史是中国备受外侮的近代史,也是他最想讲给学生听的历史。每每讲到这段历史,他总是慷慨陈词、唏嘘不已。血性男儿的激愤震撼着每一个的听众。可以看出,他对“态度”的理解超越了一般的层次。他是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在做教育的,虽然阵地只是“三尺讲台”,但他矢志不移,“勿以善小而不为”。由于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他在平凡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厌学的学生在他的耐心中感悟到了课堂的欢乐,狭隘的学生在他的宽容中找寻到了可以停泊的港湾……迷茫的班级在他的正气中汲取到了前进的动力,差乱的班级在他的无私中摘取到了进步的荣誉……

二、内强素质,注重常规,唱响教育教学的主旋律

郑军立老师为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常读俩类书,“取他山之石”。一是读先进的教育理念,志在针对教学实际,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二是读教育案例,志在受到启发,解决班级管理上遇到的棘手问题。手不释卷提高了他的素质,他能游刃有余的解决社会转型期暴露在班级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该老师更注重常规教学。他充分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热忱、严格的教学赢得同学们的尊敬。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学科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勇于创新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班级章程》、班训、班级目标等,营造班级舆论、养成班级习惯、培育班级生态。他所带的班级在各方面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班级灵魂,班级管理的终级目标

篇5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环境保护;学习兴趣;综合素质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形成自有的思考方式时,如果能在中学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就能够契合国家的政策方向,使他们能够具备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理念和思想,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物学科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本质与意义

1.中学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地球是生物的摇篮和家园,人类如果想在地球上长久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寻找到一条能够与地球和谐共存的道路。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人们需要做到的是共同维护生态和谐。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需要树立生态道德理念,为以后保护地球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知识来呈现,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学校更应重视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引领作用。

2.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背后,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许多地方甚至曝出环境污染造成当地居民、生物生存受到极大影响的新闻,这传递的信息就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而且这一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国家所面临的,而是全人类都面临的棘手难题。就我国而言,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只依靠国家的强制手段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人们能够形成生态道德意识,树立生态道德理念,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共同解决相关问题。想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各学校从生态道德教育入手。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教师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生态道德意识。这将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

3.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当前,国家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个人的人生

走向。而核心素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生态道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领路人的角色,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非常必要。尤其是结合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理念的普及,更能使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教育观念,实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家庭成员的年龄、认知、阅历也不尽相同。所以,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在初始时也是不清晰不一致的,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己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显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学生在了解生态道德教育之后如何去开展去落实,也需要相应的专业指导。学生在以后成长道路上成长为有素质、有涵养、有道德的公民,其前提是能够在中学阶段接受生态道德教育。

4.中学生物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优势

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非空中楼阁,需要依托具体的课程,而中学生物就可以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这是因为二者的目的是统一的,生态道德教育和中学生物的教学目标都是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从而能够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将此逐渐内化为自身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者辩证统一。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基于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而中学生物的很多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比如教师通过讲解光合作用,能让学生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生存乃至整个生物圈的良性发展都有重要的帮助。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

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掌握生态知识

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生物课程中涉及许多生态环境的知识,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在中学教育中,学生需要意识到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属于先进的文明,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主要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道德能够使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平衡,所以在新时期开展教学时,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必须要深入挖掘素材内容。生态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雾霾遮住蓝天、熊猫是珍稀动物等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感受到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只是简单地喊口号,则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生物知识,引导学生从表面到实质进行思考和感悟,正确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不能在自然环境中为所欲为。比如,在进行“生态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明白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又时时作用于环境。通过这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能够形成生态道德的基本认知。在讲解“生态系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一调节能力需要得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个群体的尊重与呵护。如果人类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还是会使人类承担相应的惩罚。当然,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知识点时,教师要注意不能扰乱整体的教学内容,还要注意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渗透的适度性,避免给学生带来太重的学业负担,尽量做到生态道德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实现高度契合。教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渗透,可以大大拓展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的渠道和方式。而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生物知识点的统一,更能使学生接受系统性的教育,最终让学生知晓生态与人类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大有帮助。

2.教学贴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生态危机

生态道德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生态知识随处可见。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并从垃圾分类等点滴的事情做起。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教师需要了解身边有哪些给人们生活带来重要影响的生态事件,并以此为例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态环境事件。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将生物知识结合具体事例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述方式讲解出来,这样才会更加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才能被带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讲解生态道德知识,学生会更愿意学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剖析生态环境危机,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人口的增长与控制”这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人口控制的背景与意义,并让学生去观察春运时火车站的场景或者节假日旅游景区的场景。现在的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影音了解人口密集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例如,让学生思考人口的增长会对能源、水源、食物带来哪些影响,并对环境及生态文明带来何种影响等。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身的认知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对生态危机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相比教师在传统授课中讲解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灵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看待事物的方式更加多样。

3.立足课本内容,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将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进行陈述性介绍,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教师的讲解近乎天马行空,学生则不能高效领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融于教材内容中。这样,生态道德教育有根有据,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模式,如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深挖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题,通过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想法得到创新,也能使生态道德的知识点及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被学生掌握和吸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如在给学生讲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知,在心中树立环保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围绕真实的教学案例进行讨论。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草原上各种动物的作用。在一片草原上有羊、兔子、狼三种动物,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狼群的存在会对人类饲养的羊造成极大的伤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就开始对狼进行捕杀。但是随着狼的消失殆尽,兔子却大量繁殖,兔子与羊群开始争夺草料,最终导致草原遭受不可恢复的创伤,给人们饲养羊群又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针对这个事例,学生可以讨论每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师基于此再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将会使他们更加信服。所以,教师结合教材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对学生生态道德观念的树立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教师单纯进行理论讲解,虽然能使学生明白知识点的重要性,但是很难让学生将理念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生物学中要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形成生态道德观念后能够勇敢践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形成坚定的生态道德意志,这有助于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抉择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比如,学生在了解到有人通过贩卖野生动物进行牟利时,会遵从内心的生态道德感而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教师要将教学工作落实到学生的实践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和校园绿化管理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维护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环保组织或者环保机构,了解相关工作人员为生态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当前生态环境所遭遇的困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保主题的宣传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态道德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对生态道德的认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在一次次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关乎心灵教育的内容,是在帮助人类探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正处于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他们迫切需要教师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指导。因此,教师要在中学生物学科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以促进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念、磨炼生态道德意志,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林新菊.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教学实践途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吴建军.如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J].中学生物学,2017(09).

[3]陈红彬.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4]窦葛琴.生态道德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2016(06).

[5]韩京艳.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5(08).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科学发展的道路,我们要走的应该是一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绿色教育将成为高职学院办学的主流观念与思维,使高职学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校园绿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绿色校园文化的构建,绿色校园文化强调校园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文探讨绿色校园文化评价体系及建设方法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校园、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关于绿色校园,从狭义上讲是指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环保部门,对学校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评价标准时授予学校的称号。绿色校园就是采取先进绿色的技术和科学严格的管理,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废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从广义上讲,是指以校园环境为核心的一种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它比搞好校园卫生和校园绿化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加侧重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和谐、民主”的人文内涵。

绿色校园文化则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指以“绿色”理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体现亲近自然、和谐民主的特点。内涵主要表现在:一是要重视环保教育,建设“绿色学校”;二是要重视校园自然、人文环境建设,建成“绿色校园”;三是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将“绿色”的理念贯穿于学校办学、管理、教学、育人、建设等各项工作之中,大大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职学院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既重视客观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又重视主体人的主观意识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对引领社会和实践绿色低碳具有导向作用

现阶段,节能减排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2010年6月12日到18日的第20届全国节能宣传周,国家发改委和上百所高校发起“节能攻坚高校先行”的活动。作为高职学院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地方,具有加强科技攻关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社会服务的优势,理应通过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引领社会和实践绿色低碳,从而起到示范和带动全社会实践生态文明;理应以绿色文化内化校园自身的不良文化,绿化校园文化生态,实现绿色发展,这是高职学院担当文化建设使命、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

(二)对推进绿色教育和创建绿色校园具有保证作用

当前,“绿色”被引进教育领域,实施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已经成为教育改革新风尚,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既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也是世界观、生态观和道德观的变革。为了实现这种变革,高职学院理应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确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理念,实施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教育,构建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形成文明交往、和谐合作、相互关爱的生活与学习境界。通过建设绿色校园文化,这是适应时展趋势的必要要求,是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和前提,是实施绿色教育,创建绿色校园的重要保证。

(三)对高职学院塑造特色校园文化具有历练作用

绿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包含绿色理念、绿色精神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亮点。高职学院只有通过打造特色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求得自身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有了特色文化,有了文化底蕴,让这样的文化去影响、塑造学生;通过建设绿色校园文化,结合学院自身实际,融入绿色精神,践行绿色理念,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一种绿色文化认同和绿色文化自觉,用绿色文化历练办学特色,铸造学校品牌,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绿色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以绿色校园为载体,构建绿色文的先行高职学校,其文化特色以及办学特色已经凸显,建成了以绿色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

三、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评价体系

要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就必须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作支撑,按照校园文化体系的要求,校园文化的内容应包括物质、精神和实践三个部分。由此,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实践文化构成了绿色校园文化的三个基本评价体系。

(一)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绿色环境的营造以及绿色教育基础设施的建造,不仅能够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还能够创造优美的环境,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绿色校园文化文化评价体系,一是要求校园建设中每一处景点有人文的内涵,让每棵树,每面墙,每个景点都成为能够对学生产生熏染的老师,使校园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是以低碳的指标要素来衡量与指导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建筑、绿化、布局、设施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与建设,要求符合低碳和绿色的标准。

篇7

一、德育渗透的内容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渗透德育,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所用到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中的相关故事、科普知识、相关报道等形式的素材进行认真筛选和有意安排,筛选既要符合计算机技能教学要求,又要体现品德教育的一些内容。那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可以渗透的德育内容都有哪些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的内容:文明礼仪教育,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社会公德、美德、心理品质、高尚思想品德的培养,人生智慧,科普知识,生命安全知识,吃苦进取精神,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意识的树立,生活常识及生活技能,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计算机课教学的特点与实际,挖掘那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德育素材,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渗透方式和方法,内容上重在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形式上意在品德素质的渗透,功能上追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品德教育及影响。

(一)介绍专业知识的相关背景、故事与报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基础知识和多媒体等单元,理论知识相对较多,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相关的背景、故事与报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受到人生的启迪和思想的引领。例如,在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组成时,教师可以插入媒体的相关报道,告诉学生CPU芯片目前仍被美国技术垄断,美国商务部于2015年2月18日通知,将使用了两款英特尔微处理器芯片的中国四家超级计算中心列入美国芯片限售对象名单,这被认为是对中国“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的“精确狙击”。我国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龙芯”、“飞腾”CPU芯片,虽然以低成本、低功耗的技术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样的介绍会让学生产生危机感,进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再如,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互联网,教材内容很简单,只是介绍互联网的应用及服务,并无直接的德育内容。像这样的教学内容,如何去寻找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呢?那就介绍与网络有关的事情吧。在学习网上购物时,笔者给学生讲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故事,鼓励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学习网络规范时,笔者给学生介绍“郭美美事件”,并引导学生重点讨论郭美美“坏名声也是名声”的雷人言论,让学生知廉耻、讲道德;在学习即时通讯软件时,笔者引出“少年沉迷网聊网游,多日不回家,晕倒在网吧”的媒体报道,告诫学生切勿丧志。

(二)置换操作素材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有一些需要被编辑、处理和操作的文字材料、图片和数据,它们都是普通的教学素材,没有一点素质教育的影子,但这并不能说明教师不能将其置换成有德育意义的材料。例如,在“Word2010编辑排版”这一单元,笔者就把教材上普通的文字材料置换成了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热爱生命》,让学生在编辑操作时能读到这首诗,受到人生的教育。其实,凡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故事、短文等都可以拿来作为编辑素材。学习插入图片时,笔者特意找了一组包括、黄岩岛在内的中国南海风光图,大好河山近在眼前,学生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在学习PPT插入音乐时,笔者选择的是歌曲《爱拼才会赢》,让学生看到歌名、听到歌曲就情不自禁振奋精神,激起学生的斗志。这样处理素材,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隐性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布置特定的操作主题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为学生布置操作任务时,教师要尽量选取与时事、历史事件、各种节日相关的主题。例如,临近母亲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电子贺卡,并学会利用网络给家人和朋友发送电子邮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国庆节来临时,教师以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美丽校园等为主题要求学生制作电子校报作品。在世界无烟日,让学生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制作电子板报或幻灯片等。再如,在幻灯片教学中,笔者以“校园是我家”为主题,让学生用手机收集乱刻乱画等校园不文明行为和反映校园卫生脏乱差的图片,并把这些图片制成幻灯片。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维护学校财产等公德意识,也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发挥教师自身的示范引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把自己树立为学生的德育典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然成为科学知识的化身,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生,于是就有孔子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每一位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思想品德教材,所以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品德修养,面对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张扬的中职生,教师要保持豁达的心胸、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学生要有亲子般的关怀,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德育情感传递。

三、德育渗透时应注意的问题

篇8

摘要:“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向和道路的引路人。”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加强了人文性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因此,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德育渗透是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延续。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进一步强化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培养学生敢于面对现实,自尊、自强、自信、自控的意志品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 状况 德育 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向和道路的引路人。”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加强了人文性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延续。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堪忧,很多语文教师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而忽视对课外阅读训练,有的教师甚至将教材中有限的阅读专项训练改为学生课外自学,而课外阅读教学更被忽视。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想方设法给学生锻炼机会,并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教学薄弱的原因

1.1 高中生语文底子薄,课外阅读能力普遍较低。很多高中生在听人说话时抓不住对方的要领;自己说话时又辞不达意。有时对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者不能言传到位。学生不愿说也不敢说,往往土话连篇,与要求的语文水平相距甚远,语文能力亟待提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加之中学教学设备的有限,致使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仍以旧的教学模式的思想进行教学,使课外阅读训练长期处在一种自在状态。

1.2 留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影响他们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十分普遍,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些留守高中生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亲情抚慰,缺少家庭温暖,连最基本的父母之爱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心理脆弱自卑、遇人寡言少情。遇到烦心事或困难时会闷在心理。一些学生怕因说错话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不敢踊跃发言,严重束缚了他们自身能力的发展。

2. 加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2.1 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要渗透德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将学科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而语文教学本身具有的“文道统一”特点决定语文课外听说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2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日益密切,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也愈来愈迫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而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相对薄弱,仅限于在语文课堂进行阅读教学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需加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更好地为未来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2.3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德育渗透是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德育渗透是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延续。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进一步强化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培养学生敢于面对现实,自尊、自强、自信、自控的意志品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高中课外阅读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针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语文教师要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抓住合适的契机,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期培养学生既提高阅读能力,又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种方法。

3.1 在课外阅读情境中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渗透。教师精心创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课外阅读的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例如,组织课外阅读训练《祝福》时,别出心裁,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审判到底谁是迫害祥林嫂致死的罪魁祸首。法官、辩护律师全部由学生担任,由学生扮演的当事人: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婆婆,当事人的各辩护律师进行了激烈的辩护。此情此境,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兴趣,他们的辩论有理有据,孰是孰非,也在辩论中豁然开朗。教师创设的一个可以言论自由批判的情境,促进思想的发展,创造能力的提高。学生不仅达到课外阅读训练的目的,还认识到杀死祥林嫂的罪魁祸首不是鲁四老爷,不是柳妈,而是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最终害死了祥林嫂。从而增加了对封建社会的憎恨,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3.2 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教育本身具有多层次,多渠道的特点,因此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比如可以采用改编课本剧,辩论,办报等形式。这些样式都体现了理解与情感的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理性熟悉和情感升华的过程。如在一次课外阅读活动中,以“生命,生活”为题,要求同学们演讲。演讲之前,教师引导:“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对生活,你也许会对生命,对人生有新的感悟。”学生踊跃谈生命给予自己的感动。有学生就谈到:在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惧怕牺牲,连续作战,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在废墟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说者是慷慨激昂,听者也无不动容,同学们被他们心系百姓、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动,纷纷表示以这些英雄为榜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的振兴而努力学习。又如: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项链》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刻把握住人物性格的特征,还明白了做人――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切不可像玛蒂尔德那样耽于幻想,爱慕虚荣。这样,在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中,学生获得了新知,也提高了他们思维能力,给学生一个充分锻炼能力的机会,并把创新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教育融合其中。

篇9

关键词:文化资源;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 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资源同矿产资源一样应该受到重视。矿产资源丰富可以确定一个城市的产业属性,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同样可以给城市属性定位。资源是“源”,也是“流”。矿产资源的“递减性”,使之总有枯竭的时候,历史文化资源的“递加性”使之价值与日俱增,永世长存。今天的城市建设应保护、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城市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

一、文化资源的概述及分类

(一)文化资源的概念

从城市的历史积淀来看,文化资源包括城市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尚未列入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方面,例如城市的历史名人、城市典故、民间工艺甚至是城市的整体风貌。再从城市的现实状态来看,文化资源还包括城市当前所拥有的一切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与成果,也包括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可以说,城市文化资源无处不在,以至于难以充分列举。正如兰德里所言:城市的每一个缝隙里都隐藏着一个未被发现的故事,它们都具有充分的潜能可以被用来促进城市产生出一系列的正面效应。

本文站在设计的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定义,即:能够被人们运用到设计活动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二)文化资源的特点

文化资源既有一般资源的特点,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首先,从文化资源的内涵来看,文化资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这是因为人类认识水平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次文化资源具有地域特征,即不同种族和人群对文化存在的价值认知具有差异性。再次,部分文化资源具有可多次交换性,具有裂变效应,例如一种价值观、一种工艺技巧等,在交换之前,交换双方分别拥有一种不同的观念或技巧;通过交换,交换双方将分别获取两种观念或技巧。

(三)文化资源的分类

文化资源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按价值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直接可视型文化资源和间接可知型文化资源;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按内容形式,可分为景观文化资源、名人文化资源和宗教文化资源等等。

本篇论文从资源本身出发将文化资源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两大类,并就这两大类分别从设计的视角来论述。

有形文化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在文化资源的范畴中,以具体实物形式存在的文化因素。具体地讲,它包括历史遗存遗迹、特色民居建筑、城市风貌、民族服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无形文化资源是和有形文化资源意义相反的一组词语,因此,无形文化资源也就是除了有形文化资源以外所有的文化资源。本篇论文对无形文化资源的定义是:不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文化因素就是无形文化资源。无形文化资源包括:城市历史、社会风俗、民间艺术技艺、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地方方言六大类。

利用文化资源的设计手法提炼

在景观设计具体的处理方法上,设计就是对文化资源进行分析、筛选、重组的过程,是一种符号组合的再创造,设计时常重新探寻艺术母体的本源,继承和保持一种超越的力量,在科学的、美学的、道德的、生态的层面上重新找回我们生存的意义的本质,这就是我们期待包含设计内在艺术需要的又一次转向。

(一)有形文化资源的设计手法分析

1、保留

对工业遗址保留的典型案例是中山岐江公园: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以及许多其他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再利用

中山岐江公园中对船坞的再利用:在保留的钢架船坞中抽屉式地插入了游船码头和公共服务设施,使旧结构作为荫棚和历史纪念物而存在,新旧结构同时存在.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形式的对比是过去与现代的对白。

3、形似

有明显的传统外观并吸收了现代建筑理念与技法的建筑。这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或建筑性质的需要,偏重于“形似”。通过“形似”的方式直观的表达对历史的尊重。

北京民族文化宫为展示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而建,中间塔体高达67米,轮廓起伏,挺拔轩昂,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传统风韵。

4、元素提炼、简化变形

山东平度公园西大门的设计,对屋顶马头墙进行变形、夸张的处理手法别具匠心,既符合现代构图要求,又有传统韵味,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全新的公园入口大门形象。粗糙的米红色石材墙体,上敷深灰瓦屋面,白色檐口与山墙,自然而朴实,轻松而不浮华,既与其所处环境协调,又符合公园入口特点,堪称园林建筑入口的佳品。

(二)无形文化资源的设计手法分析

对于无形文化资源,我们通常是为其找到一个载体,去体现无形文化,其设计的过程就是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我们通常运用到的设计手法有:场景再现、复原、直接展示、隐喻、象征等。

1、场景再现

可以运用场景再现设计手法的无形文化资源主要有:城市历史、社会风俗、民间艺术。例如,西安大雁塔民俗园就是对陕北地域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设计中,就是采用了场景再现的设计手法,将民俗文化以具体雕塑小品的形式直接展示给有人观看,增强了景观小品的参与性,这些民俗也能够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2、人物复原

历史名人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的平生、事迹、学术和思想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色,通过人物复原的设计手法,将历史人物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让人感受到当地强烈的历史文化特征,提高历史文化价值。

对历史名人的复原设计,能起到教育和纪念作用,可以设计历史名人主题公园,融历史教育和休闲游憩于一体,为当代人提供一个休闲感悟、抒情学习的难得之地,是一种长效的精神文明教育方式。大唐芙蓉园入口处的玻璃群雕以及大雁塔南广场的玄奘文化雕塑群都是运用复原的手法将历史人物呈现出来,突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3、直接展示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直接展示的设计手法,直观的向人们展示文学艺术成就或民间艺术技艺,例如设计书画墙、诗词浮雕铺装、民间艺术技艺展示区等,将城市历史、社会风俗、民间艺术技艺直观的展现出来。

4、隐喻

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即通过空间、形体、细部的处理,利用隐喻与象征的手法表达地域文化的内涵。例如,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它的平面呈曲折蜿蜒状,馆内所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几乎没有一处是平直的。设计者以此隐喻犹太人在德国不同寻常的历史和所遭受的苦难,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

5、象征

在中国皇家园林多处用到象征的设计手法,首先,色彩方面,色彩在中国古代象征天地万物繁衍、生长的秩序,整个天坛建筑群中,除了大门是黄色屋顶,用以表示皇家禁地外,其他建筑屋顶按照等级不同,分为蓝色或者绿色,表示都是由天所化育出来的万物生灵。其次,数字方面,中国皇家建筑通常用数字“九”来象征礼制中的最高等级。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均为九开间,其中太和殿屋顶有“九脊”;明清时期的城门、院门上的门钉以“九路”为最高规格。

结语

城市的印记不该被抹去,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文化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景观设计作品中,如果说自然要素是景观设计作品的骨架的话,那么文化资源就是景观设计作品的血河肉,是景观设计作品的灵魂,有了文化资源的支撑,整个景观设计作品才能是鲜活的,持久的。在设计手法上,我们应该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使景观设计作品真正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6

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结构

一、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 clelland)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素质(competency)的概念,认为素质是指和参照效标存在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深层次特征包括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和浅层的知识与技能。陈仲庚教授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命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向人生成”为基本理论框架,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审美·思维、知识·能力、身心·素质这三项六款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而言,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充分的结构体系,这也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以此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特点,本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思维、知识技能、身心道德、创新特质,其中思维是最核心的素质。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或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劳动,它是建立在“应知”基础上的“应会”的智能行为。因此,应用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可塑性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以及应用知识进行科研、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等综合性能力等一般素质,而且应该具备以“通识”为目标的专业基础理论、宽广的知识面、综合性的能力和全面的职业素养等特殊素质。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的共同作用便构成了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鉴于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确定为:不仅要掌握“必要够用”的国贸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的国贸专业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和较强的道德意志力量等一般素质,关键是要具有通识性的知识、综合性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素养等特殊素质。

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和能力结构

1.思维。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中,思维是最核心的要素。思维能力虽然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心理学概念,但在人类活动中,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思维是人类从理性上认识世界的工具,没有思维,人类就不可能系统认识世界;其二,思维具有对其对象包括思维主体进行评价、调控与决策的实践作用。就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来说,必须具备清晰地认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的能力,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价并进行正确决策的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与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包括哲学思维方式、一般思维方式和个别思维方式三个层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只有全面掌握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层次的思维方式,才能使思维能力和思维效果真正得到提高,才能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种国际商务问题。

2.知识与技能。对于任何专业的人才,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技能是知识运用的结果,掌握知识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技能的运用,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知识准备更好的条件。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该领域应该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为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和职责所应理解的东西,包括基础知识(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关联知识等。技能则是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例如,运用经贸理论分析解决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能力、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调查能力以及完成国际贸易各项业务流程的能力等,这些技能可以通过重复性的模拟实验、实训或其他形式的体验来逐步提升。

3.身心与道德。在人全面发展的各因素中,身体素质应该是最基础的载体,也是其他各种素质赖以生存和提升的基础。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学习和竞争的能力方面都会更强。而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会有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正确地对待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每一个人成才的方向和目标,都应该是和社会需要紧相连的,脱离了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人的才干就会受到抑制。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以后主要从事的是与对外经济贸易有关的工作,面临的将是更加复杂的环境、更加复杂的工作甚至更加复杂的人群,所以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个性、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4.创新与特质。创新能力是人们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和科学知识,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思想来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开拓创新,对外贸实践技能的创新,而不是指贸易理论研究的创新,也可以说,这是更高层的实践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在素质教育中通过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成,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不断提高的。特质是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既然人们是根据他们的特质与世界抗衡的,那么人们的特质就要把各种经验组织起来激发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要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面对复杂的对象处理复杂的国际商务问题,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特质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随机应变、灵活有效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国际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三、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特殊素质与能力结构

1.通识性知识。“通识”不仅仅要求知识的掌握面要宽,而且要求对知识的运用能够汇通、融通和变通。通识性知识有助于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应该单单只掌握专业知识或与从业相关的知识,而是需要掌握覆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知识,这样才能将学习的重心从现成知识的接受,挪移到综合性的判断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育上,才可以成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级国贸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2.全面性素质。全面的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素质外,还包括身心、特质、职业素养等隐性素质,隐性素质支撑着个体的显性素质,并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全面性首先就体现在更加全面的隐性素质上,而隐性素质又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首先得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可以增强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和心理调控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挫折,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获得挑战挫折的勇气。

3.综合性能力。康德曾说:“人的目的是‘做人’。”因此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做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能力。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首先要具备“做人”的能力,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全方位沟通及带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做事”的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驾驭能力、理性分析能力等,而且还必须具有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未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育重点

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等显性素质上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在身心道德、创新特质等隐性素质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将重点放在隐性素质的提高方面。

1.道德境界的培养。柯尔伯格认为在“无律”“他律”及“自律”之后,还有一个“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黄富峰认为,在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的德育内容应该注重德育主体道德境界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德育境界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的体悟最终实现在行为上的道德和谐性。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培育是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作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的德育知识,更需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大气的人格。所以,除了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通过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个性特质的塑造。个性特质的塑造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它以尊重个体为前提,把握个体的个性特质,因势利导,扬个性之长,弃个性之短。个性特质的塑造对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基础,在这一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开展自由联想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个体优势潜能。在这一过程中,自由教学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由教学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教的自由是教师选择教什么、如何教、何时何地教的权利,学的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选修课程)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自由教育是遵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自由思维,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为满足自己对新知识的好奇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境界,乃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3.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素质的提升首先要从自我意识的训练入手,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观察,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心理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发展而成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的提升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实践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各种标准化测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第二,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心理素质训练的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自我内心情感;第三,通过模拟的国际贸易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团队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监督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不断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行。

[参考文献]

[1]陈仲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