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概括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学概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地理学概括

篇1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116-02

一、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定位及功能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理学科中一门专业基础性和导论性的课程,它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体中处于总括地位,具有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特点。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它在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第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储备功能。人文地理学承担着除自然地理之外的人文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任务。让学生掌握地理学各种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了解与认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第二,人文素质的培养育化功能。现代人文地理研究涉及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从综合性、空间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具体区域实例对上述问题的讲授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真知、培养他们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伦理和对永续和谐发展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高尚品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放型教学系统开发的基本理念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来处理人文地理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关系,并实践现代教育创新理念,在突出广度的同时兼顾深度,既要保证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突出前沿、热点,参与创新,并导向实践,是一个难题。我们提出了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思路,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一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主要体现为以下理念:

1.延伸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走向现代网络教学空间,并实现真实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空间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空间的延伸,可以相对增加课堂教学时间,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难点知识进行精讲,同时发挥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以引导为主,对部分专题进行深入介绍,点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拓展教学内容,由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层面学习导向更深层次。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日常生活中具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知识。通过在网站、微信、QQ群等平台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人文地理教学资源、社会经济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等资料,通过网站和手机APP等供学生实时学习及讨论,实现有选择、自主灵活的学习;也可以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和增长知识,把教学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层面等导向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学习。

3.集成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把传统优秀的课堂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整合,优势互补,使得教学手段更能人性化、多样化和丰富化。

4.注重实践技能,导向社会实践。通过在虚拟空间平台上展示一些人文实例资料,如当前人类社会、世界或国家正在经历的一些重大人文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将其展示到虚拟空间上,供学生进行讨论;在网站、APP上链接人文地理研究机构或规划管理机构、实习基地、生产企业、政府决策机构等网页,让学生参与或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取实践真知。

三、开放型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践

1.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概念模式。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组成。体现了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教室扩展到了虚拟空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由教材扩展到了现实的社会;指导教师的开放性,虚拟空间教学可由人文地理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图1)。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关系可概括为“精讲核心,适当拓展,完成于课堂;实时指导,开阔视野,导向实践,提高于课外。”把课堂和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既能很好地完成本科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把教学活动向更高层次延伸和深化。

2.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分割。在课堂和虚拟(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按照人文地理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本科教学要求、知识的重要程度、必要性以及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了筛选、整合,把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地分割,明确课堂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重点介绍人文地理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文化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问题等专题。教学中精讲,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技能。

虚拟空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收集和展示人文地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研究实例、人文地理课程资料等。以供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深化学习,并通过虚拟平台的讨论和答疑等方式实现实时教学的互动。

3.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本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课外虚拟自学系统和课程资料库三个模块组成(图2)。课堂教学课件系统,在内容设计上重点突出、重在精讲、点拨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維和基本技能。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发挥传统面对面、有组织教学的优点。课外虚拟自学系统,以人文地理教学网站和手机等通讯终端作为平台,远程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批阅作业,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定时间、自定步调、自定内容进行学习,发挥远程虚拟空间教学的优点。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其知识深化和应用能力。课程资料库则是人文地理课程资料、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时事等集成,按专题组织数据,集成到网站或虚拟终端上,在教学中服务于以上两个模块,并用于学生资料文献的查阅与学习。

因此,本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自学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把现代知识传播及教育的各种手段综合集成到教学中来。

四、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系统通过多年来在本科地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以前的应用相比,在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本课程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作者:周忠学

参考文献: 

[1]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15(15):54-57. 

[2]李刚,吴元芳.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3]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8(5):65-69. 

篇2

由此可见,地理思想是指人们对地理学科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地理方法指某一地理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和手段。地理方法的灵魂是地理思想,思想是对方法的抽象认识,方法是思想的具体化形式,二者具有统一性。笔者通过对近五年来《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和相关专着中收集的有关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和实施中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地理教育的价值实现做出一份贡献。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的研究现状

1.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思想方法类型基本确定

根据文献分析,关于中学地理课程中地理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地理教育国际》中指出,地理学科围绕研究对象,逐渐形成了关于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等核心概念的基本观念和法则,[1]包括:

空间观念。涵盖区位论,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等基本原理、观点,蕴含着空间定位、空间相互作用与联系、将世界组成不同区域加以认识、地理环境差异与因地制宜等思想方法。

系统综合的观念。涵盖系统观、全球观等基本原理、观点,蕴含地理环境整体性、人地关系等思想方法。

动态观念。涵盖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发展变化观,蕴含地理过程、时空关联等思想方法。

可持续发展观念。蕴含人地关系的思想方法,其中“人对地”的影响中包括环境观、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一些观点。

第二种观点,在《中学地理素养教育》一书中,袁孝亭教授从地理学家的倡导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国际地理教育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认为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包含的地理思想方法有:[2]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应把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作为地理观点教育的重点;中学地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括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比较、地理分析与综合、地理归纳与演绎等方法。

第三种观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地理视角”即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3]

(1)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与“地理视角”有关的知识主要包括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念、因地制宜的观念、初步的环境伦理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全球化观念等。

(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地理事物“形成”、地理特征“归纳”、地理成因“分析”、地理规律“理解”的过程与方法,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方法,例如归纳地理特征,包括运用地图发现地理特征、运用比较法概括地理特征等。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基本上概括了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地理思想方法,只是需要概括得再全面些,重点突出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地理思想,特别强调地图法、野外考察法等传统地理方法,增添GIS、GPS、RS等新技术新方法,同时新的地理课程改革也特别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产生的深远影响。

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初步展开

(1)理论研究

袁孝亭教授在《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一文中,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应当是基于地理学科的、以地理思想方法为主要依据的研究。并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如何基于地理思想方法进行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首先是依据地理思想方法,提出具有基础意义的地理课程与教学问题;其次是依据地理思想方法,探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再次是提出给予地理思想方法开展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技术路线”。[4]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地理思想方法体现研究

洪婷从目标体系、地理教材、学习方式、形成性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策略。[5]陈启洪提出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地理学思想,并把地理学思想划分为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关系、综合性、地域性、系统性等。[6]崔准依据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把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归纳为七个板块(定位问题、图像问题、区域分析方法、物质运动和分布、整体性和差异性、区位论、人地关系论)。[7]庞艳辉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人教版高中教材《地理1》的地理思想与方法,认为《地理1》中体现了四类12种地理思想和三类13种地理方法。[8]分析教材中地理思想方法的体现情况,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需要研究者的不断努力。

(3)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研究

张素娟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观念性知识——原理性——事实性知识‘自上而下’梳理和解析教学内容,教学时再‘自下而上’帮助学生在事实和材料基础上提炼观念性认识,在具体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概括,构建学科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两个案例:“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洋流’”“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教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9]褚丽娟运用案例设计法,设计了地理科学方法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和地理观点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10]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还处于起始阶段,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

(4)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学科思想方法整合学科教学必须改变以往学科教学中“部分—部分—整体”的知识组建和建构方式,代之以“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首先是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感知和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并以其中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作为核心归纳和概括各册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然后以学科教材的单元为基本单位实施整体性教学。[11]徐宝芳教授在“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也强调对学生进行地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12]“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思想中,强调地理思维方法,突出了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从学案和教案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无论两案中的地图,还是图表、景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思想方法。教学有模, 教无定模,至于哪种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有效教学,需要广大师生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5)地理思想方法的培养途径研究

有关地理思维方面的文章较多,尤其以空间思维培养方面的最多。如袁孝亭主张在教学有关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等内容时,可利用空间形状、空间大小、距离等空间要素发展其地理空间思维;[13]代泽斌强调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应通过区域[ ]地图训练、区域对比训练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14]龚倩认为“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之一,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应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先导,明确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特征、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15]。笔者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方法的文章较少,缺少系统介绍培养学生地理思想方法的文章。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袁孝亭教授在《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一文中,指出非常有必要将地理思想方法作为地理教学理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并注重由地理思想方法推演开去,提出基于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总结提炼有关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策略、原理,以此构建地理教学的理论体系。[4]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起点,如何总结梳理地理思想方法的内容;如何分析地理思想方法中所蕴含的地理教学原理;如何检验出地理教学原理的实际效果、运用策略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意识和力量薄弱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中学地理教师仍然坚持知识本位的思想,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其中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却很少顾及。虽然地理教师和学生已潜移默化的运用着某些地理方法,但自觉地将地理研究方法转化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意识还不强,有关地理学家思想与方法转化为地理教学思想方法的文章还凤毛麟角,仅发现高建军所作《赫特纳地理教育思想评介》一文。[16]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研究中学地理思想方法的文章还比较少。笔者通过中国知网,采用“模糊搜索”方式,搜索关键词“地理思想方法”从1972~2012年的文章,仅发现20篇;而当通过中国知网,采用“精确搜索”方式,搜索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从1972~2012年的文章,却发现2265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思想方法研究力量的薄弱。

3.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比例失调

从研究力量来看,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师范大学,而国内其他师范院校很少涉及这方面的研究。从中学教材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来看,只有庞艳辉系统研究了人教版高中《地理1》中的地理思想与方法[8],而《地理2》和《地理3》中的地理思想方法系统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显示出一种重自然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轻人文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状况。这与当代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融合的发展趋势不符。从地理思想方法的内容研究来看,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人地关系思想、空间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等方面,其他地理学思想方法较少涉及。如在搜集近五年的文献中,有关地理计量思想方法的文章,仅发现了金光泽的《计量思想——高考地理试题所反映出的地学思维和方法》一文。[17]

4.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内容研究有待深化

关于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理思想,人们容易联想到人地关系、因地制宜、空间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关于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理方法,人们也很容易想到地图法、野外考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但是具体到某一地理思想具体包含那些内容,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往往不得而知;在解决某一地理问题时,是仅用一种地理方法,还是多种地理方法的综合运用,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例如,蒋黎莉对人地关系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把人地关系的内容要点概括为客观关系、动态关系、辩证关系和区域性关系,提出了人地关系思想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改进策略[18],这对于准确把握人地关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庞艳辉系统分析了人教版高中《地理1》的地理思想与方法[8]。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地理教材中地理思想方法,因为教材是“教”和“学”的主要工具,高质量的地理教材可以将地理思想方法巧妙地渗透其中。因此,要深入挖掘地理教材这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发挥地理教材的作用。

三、几点建议

1.提高地理思想方法研究意识,构建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理论体系

构建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理论体系是地理教学的需要,把地理最精髓的、最本质的思想通过教师的理解和设计让学生来感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地理学科思想的形成,对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解决地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是学科体系的三个要素,而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灵魂。[19]通过培养学科思想和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新课标也非常重视学生地理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核心就是地理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地理成果的表达与交流,而这正是地理研究方法的体现。地理思想方法教育可以满足这些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开展地理思想方法的内容研究、教学过程研究和教学评价研究等工作。在研究的基础上,逐步重视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作用,发挥地理学科应有的教育价值。

2.准确把握地理思想方法的内容,体现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价值

地理思想方法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如何准确把握地理思想方法的内涵,注重地理思想方法对地理教学的启示,对于形成学生的地理思维非常重要。因此应准确把握地理思想方法内容,加强地理思想方法理论方面的研究,在教学中致力于贯[ ]彻地理思想与方法。比如,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就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别性,根据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20]学生学习了地理,应该对区域的尺度的大小有一种敏感性,懂得划分不同的区域,是认识地球环境复杂性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所学的地方。又如:关注地理事物和现象组成要素的分布、组合和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一项重要的地理思想方法。[21]按照这一地理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分析其中的地理要素的分布、组合及其普遍存在的空间关系,让学生区分主导因素,进而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这些都是地理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准确把握地理思想方法的内容及其对地理教学的启发,是探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策略。

3.开展地理教材的专题分析,归纳教材中的地理思想方法

篇3

一、引言

地理学(Geography)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发展历史悠久,曾被誉为科学之母。在人类了解和掌握我们居住的地球发生过的自然现象和人文历史的时空变化,并在分析自然和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地理学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古代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形状以及其距离大小的测量方法,或对人类居住或活动的区域和国家进行描述,现代地理学已演变为一门涉猎范围广泛的学科,大到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的时空变化,小到人类居住区的格局分析,等等,因此地理学家需要熟悉多种学科,例如生物学、社会学、地球物理学等。在广义的学科分类中,地理学一般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分支。其中,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地貌、土壤等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土地利用与覆盖以及生态环境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人文地理?W研究的重点是历史地理学、文化与社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则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技术实现地理环境与过程的虚拟,以便于对地理现象直观科学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

当今地理学学科内部呈现明显的破碎化、离心化趋势,也有学者批评当今地理学面临着自然地理破碎化、人文地理经济化与社会化和地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化的危机[1,2]。传统地理学中“区域性”与“综合性”的学科特色与优势遭到了忽视与弱化,并且当今地理学面对的科学与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地球表层系统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受人类活动扰动和改造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地理学科在研究方法或者研究手段上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和制约[3,4]。例如在研究沙漠化现象中经常将沙化的原因归咎于干旱,综合研究指出沙漠化是因过度放牧、农业过度扩展和毁林造田而加剧的,而沙漠化表征的诸多现象是由其他学科鉴定的,例如过度放牧和农业扩展由农业科学负责,毁林烧柴则由环境科学负责,等等。而地理学在此的任务是调查研究其分布模式、地域配合、联结各组成部分的网络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过程中跨学科的综合与协同研究成为地理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大数据”是自2013年以来兴起的一个热潮,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数据将会是个重要话题,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大数据的发展会冲击着许多行业,包括经济、环保、医疗、旅游等。一时间3V或者4V理论风靡全球,海量、多样、高速、价值(Volume数量,Velocity速度,Variety种类)这四个词概括了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的几个典型特征。卫星、无人机等测绘手段,为地理学带来了海量的大数据。大数据是快速数据,通过各种传感器网络,甚至可以提供实时亚米级影像。面临大数据的冲击,在地理学科中如何应对是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地理学科的传统研究思路和具体应用,从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入手,简要分析了如何在地理学科本科教学中进行大数据的应用挖掘和学习。

二、大数据与地理信息结合

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使得人们对于数据的要求从精确性的苛求转向数据的多元性和交叉性的需求。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相关性的认识比对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显得需求迫切。利用地理数据进行商业选址和消费者分类服务在全球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及,但是在中国尚未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5,6]。精准的地理服务在中国将会有更大的需求和市场,例如肯德基、星巴克等全球连锁公司等专门成立了商业地理分析团队,帮助其在中国的店铺进行选址。另外,可以构建数据分析中心,进行地理数据的深度挖掘,从而寻找对企业有利的信息,提升企业的利润。例如现在蓬勃发展的物流行业,众多物流公司均加大对数据分析方面的投入,将大数据作为战略资源,深度分析客户需求,进而调整公司的运营策略,在公司战略规划、运营模式等方面做出合理部署。可以想象在未来,大数据不仅会在地理信息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同样在需要与大数据进行关联的其他行业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三、案例分析探讨

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多源对地观测数据为其学科的变革提供了数据支持,而地理学科的多学科交叉属性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在地理学科大数据本科教学中在研究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案例挖掘和学习,逐步构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因此,本文选择以下三个案例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地理学科大数据在本科教学中的挖掘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

1.最优位置选择。在地理信息具体应用中科学选择最优位置是现代商业的关键所在,只有把对的商品放在对的位置上才能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在地理类专业本科教学中可以增加大数据在最优位置选择的商业案例进行分析。

具体案例:现有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该银行需要对未来中国西部某二线省会城市的网点开设方案进行规划。其要求是网点必须开设在银行顾客集中的区域,以方便银行业务的办理,同时需要避开其他银行过度竞争的区域来保证本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前景。

案例分析:最优位置的选择是商业地理分析最常见的案例。对于某个特定的地点是否复合商业利益,进行现场调查是传统的方法也是最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耗时耗力,对于面积人口较大的城市选出其中的重点区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凭借小团队的有限知识远远不够,因此就需要大数据来帮助完成这个任务。基本方案是利用该城市的矢量地图,同时加载信息更多更丰富的经济、人口等基础地理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来实现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可以建立适当的模型帮助我们在合适的城市区域内选择最优位置。

具体步骤:首先,目的是为了帮助银行挑选最有利的位置,可以从街道和临街商铺以及商业CBD等可能的位置进行初步分析。综合该城市的市区超过100个接到的常驻和流动人口统计数据、人口的收入数据、受教育程度的数据,包括分区内其他银行的分布网点位置以及营业年限,其他大型商业聚集区的辐射程度等地理数据,将市区按街道分区重新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边缘区三个大类,新设的银行网点应优先考虑核心区。其次,按照建立的模型对数据进行收集,根据不同街道分区的特征和商业信息的分布与聚集以及?射度进行赋值,最终得到分区的最后得分,根据得分结合该城市市区已建在建/筹建楼宇列表选出网点的最优位置。

2.人口流动热力图。2014年春节期间,百度地图推出了一个基于手机定位可视化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春运是短时间内极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行为,而流动人口所携带的手机如果开启了定位功能,那么这些定位数据反馈到计算平台,就可以相对准确和及时地表现出地图上任何一个地区人员的迁入与迁出状况。

案例设计:通过定位数据的分析,可以分析一天内某一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以西安大雁塔地铁站为例,如果把每一个进出站、开着手机定位的人作为一个标注点,那么点的密度与实际人数成正比。如果把手机定位的海量数据扩大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一座城市,就可以从中读出更多的信息,如分析哪个商圈在哪些时间段人流量大等。大数据对于商业区的宏观规划以及商家对于店铺位置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案例分析: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地用电子地图去查找商场与酒店。利用大数据制作的景区热力图,利用得到的实时人流数据,动态地展现人群的分布。而这些实时、动态的地图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空间路线、识别潜在危险等。因此在未来本科教学中,可以从制图、信息实时集成、使用等角度展开挖掘。当然,要想更加精确、及时地在地图上呈现出某些信息,除了深度挖掘数据,还需数据分析的模型,对收集和运算的不同数据源进行叠加和融合,进而将深层次的信息准确地呈现和预测出来。

3.人口性别比分布。大数据往往存在不均匀、不规则分布的特征。资源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使得不同地区的各种指标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例如,一直困扰我国的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未来人口性别的平衡图。

案例应用:以往类似的性别比例分布图已有专家或学者做过,比如有学者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制作了全国人口普查中各区县1―4岁儿童的男、女比例分布图,我们可以从中提取某个省份的数据,例如陕西省在1―4岁的人口中,30%的区县男、女比例超过了1.4,那么17年后现如今的性别比例图是怎样的呢?是否可以利用相关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是此案例分析的要点。

篇4

关键词:社会空间;空间结构;空间分异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 convert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 to the structure of modern society. During this transformation, it results in a variety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opulation problems, employment problems, elderly, poverty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especially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ocial polarization. These issues will be reflected on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o show the spatial segregation in urban spa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ackground and causes of spatial variation.

Keywords:social space;spatial structure;spatial segregation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40-02

1 前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进入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期。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分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相关的制度改革,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型,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与内部重组,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等因素都促使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现象日益显现。

2 相关概念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社会形态,是观察分析这个地区社会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是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观察的理论概括。认清了一个城市的社会结构,也就从本质上把握了这个城市的社会变动的状况和趋向。所以,19世纪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说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

论述城市社会空间,首先需要从社会空间说起。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都是城市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

社会空间这一概念,指的是城市在社会与经济方面呈现的空间状态或特征。社会空间是空间的实际范围与人们领悟的空间范围的复合体,由主观部分和客观部分组成。后来,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空间逐渐成为产品和物品总集的一般性场所,成为功能性的、工具性的空间,被用于生产和消费。而空间一旦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从此便具有社会性。于是,“(社会)空间就是(社会的)产物”[(Social)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社会空间应运而生,空间则变成了社会关系的现实化和物化(商品)。因此,空间的矛盾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相辅相成,是本次研究的理论认知起点。

3 研究背景

3.1中国正处于快速经济转型期

国内社会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开始于1840年的,1840-1949年为慢速发展阶段,1949-1975年为中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为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转型期间,我国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2 快速城市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急剧变化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特别是在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快速外延扩展和内部空间重新组合并存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城市地域空间范围不断向外扩展,城市内部空间发生重新组合与置换,如内城区的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的工业区迁移,城市内部的旧城更新与土地置换等。

3.3城市空间演化动力多元化:政府力、市场力和社区力的综合

城市社区分异是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在城市社会空间上的表现,是必然趋势。城市社区分异从概念角度也可理解为城市社区的分化、变迁,同时由于城市社区包含的地域空间和社会内涵,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也大量出现在城市居住空间和城市社会区域的研究成果当中。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时间和历程较短,20世纪80年代初现端倪,从9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繁荣起来。当前,城市社区分异已成为人文地理学、城市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4 空间分异的成因分析

城市社会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社会地域系统,是城市社会“等级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外在表现。其分异的过程,实质就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分化推动物质环境分化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的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及价值体系等的变化,导致了城市社会等级结构体系的不同,最终反映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差异。本文在辨识中外由聚落到城市的运行轨迹及其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城市社会空间形成、演变历程及其分异的影响因子。

作为人类历史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关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并分别在不同的时期产生新的研究范式:以人类生态学、社会区和因子生态学为代表的传统范式,以广义行为研究、种族文化研究为代表的行为研究范式以及关注政府和制度的制度研究范式。随着20世纪战后数十年的经济繁荣、福利体制的推广以及公民权的普及,分化与隔离伴随阶级斗争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空间分异重新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分化(division)、极化(polarisation)、二元城市(dual city)、不均(inequality)、破碎化(fragmentation)成为城市研究的主题,并与隔离(segregation)、集聚(concentration)、飞地(enclave ) ,隔陀( ghetto)等空间概念交叠使用,成为当今城市社会景观的真实写照(Musterd and Ostendorf,1998).马库斯(Marcuse and van Kempen , 2002 )等描绘全球化之下“分割的城市”(partitioned city)景观,指出市场、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是这一景观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政府政策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或排难解纷的作用,主张以多种范式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人本主义思潮下的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注重社会公平以及对应的空间公正问题。就社会区域与生活场所而言,地理学的空间公正理念认为,城市工业文明满足不了公众对城市空间的要求,社区空间应对所有居民具有社会公正性,场所区位应对所有居民有空间公正性。反映在城市社会环境中则表现为日常生活场所区位的空间结构应满足各阶层居民基本生活权利的社会空间要求。

目前城市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已从以前的环境、资源与经济空间问题转向到社会空间结构方面,其核心是从空间(自然与社会、文化)生态角度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进行探讨,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评价理念。该(人文地理学范畴的)观念对城市空间质量研究的核心是在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理解、判识以人为本的生活空间的质量与类型,并通过规划制定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治理对策,以提高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城市社区逐渐出现:①高等级社区“社会空间”政治隔离化趋势;②低等级社区被空间“碎化”并进一步被过滤的趋势,尤其是高等级社区碎化“原低等社区”最为明显。在快速的郊区化过程中,郊区社区的阶层分化、居住隔离、生活空间的破碎化、社会空间冲突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城市社会地理学生活空间质量观学者认为,大都市郊区化过程中的社区碎化问题实质上是城市发展阶段与生活空间结构的空间对偶问题,是社会空间中的“社会公平、空间公正、文化平等与价值尊重”的人本主义空间命题。防止并治理郊区社区社会生活空间的破碎化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基本要求。

中国大都市郊区在地域空间上大多属于城乡混合地带,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各种空间形态、用地行为相互混杂,人口的文化背景多样,社会成分复杂,意识形态迥异,工业园区、大学城土地浪费及粗放利用所导致的土地蔓延,以及各类建筑形式汇集所造成的景观混乱与断裂,都使得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空间形态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破碎、无序与拼贴特征。

这种郊区化模式是以严格功能分区为基础的,破坏了传统社会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对公共空间的忽视减少了人们相互交往的机会,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有特权的人们的自我分割,封闭社区的出现,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排斥,加剧了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分割,带来潜在的社会经济矛盾。社区资源及生活场所的配置不断向富有阶层群体靠拢,进而对郊区低收入阶层、城市流动人口、寄居于郊区农村的弱势群体等居民产生空间剥夺与社区资源剥夺,严重影响了这部分人群的社会生活空间质量。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一系列的二元政策措施和制度(如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划分为两个身份不同的社会集团,赋予城乡居民不同的地位、权利、待遇和义务,形成了城乡严格分离的二元发展机制,其本质上体现的是“城市阶层―市民”与“农村阶层―农民”的社会空间分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迅速的城市化,即“城市郊区化”以及“乡村城市化”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郊区生活空间的破碎化。由城市居民、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共同组成的不同类型的郊区社区具备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中国各个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通过政府配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片面追求经济总量成为城市扩展的主导力量,城市扩展四面出击,任由市场调节,城市发展失去控制。但一个彻底的自由市场是有利于富人而不利于穷人的,大多数人不可能充分受惠于市场,穷人无力调遣市场资源,若无国家干预,自由市场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这种社会极化的空间影响,在城市外延式发展阶段,以郊区社区的日益隔离和碎化最为明显。面对低收入群体的开发项目大多被置于设施、服务、环境或交通较差的地段,在客观上助长了低收入人群集中、阶层隔离及其他不公平现象。

5 结语

中国城市社会正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城市中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分化不断加剧,旧的空间秩序在破裂,新的空间秩序在形成。这一过程的特征、结构、背景、机制、问题、对策等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构建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丰富研究方法,开拓研究领域,强化研究深度,为更好地理解城市社会和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Kempen ET.The Dual City and the Poor: Social polarization,Social Segregation and Life Chances [J].Urban Studies,1994,31(7):995-1015.

[2]楚静,王兴中,李开宇.大都市郊区化下的社会空间分异、社区碎化与整理[J].城市社会学,2011(03):112-116.

[3]康艳红. 政府企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研究[J]. 人文地理,2006,91(5):10-13.

[4]李晓蕴,朱传耿.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综述[J].城市社区,2005(05):76-81.

[5]李志刚,顾朝林 .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6]陆学艺 .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7]庞瑞秋. 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8]唐子来,栾峰.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开发与城市结构重构[J].城市规划汇刊,2000,4:32-37,46.

[9]王兴中. 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209.

[10]王兴中,王立,谢立娟,等.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人文地理,2008,104(6):7-12.

[11]魏立华,闫小培. 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以广州市为例[J]. 城市化研究,2006.

[12]易峥、阎小培、周春山.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01):21-24.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即将进入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科学学科的发 展日益呈现出交叉化、复杂化和界限模糊化的趋势,作为一门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前景 的学科,地理学也概莫能外,不仅地理思维又有了纵向和横向的极大扩展,而且传统的区 域性和综合性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对其的研究分析对于当前中等地理教育的改革将提供一个 有益的思路。

一、从传统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到新时期地理思维的十大特性

    1.从区域性到区域科学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 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 的制约关系。在中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前,地理学家所开展的大量的小区 域研究工作,以及8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的复兴,都表明了区域特性在中国地理思维特性中 的重要地位。

在国外,区域科学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区域科学对区域概念的表述比地理中传统的区域 概念更进一步。 现代区域科学更强调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和定量分析,把解释和建立模型作为中心任务,无疑是对地理区域思维的一种完善。

2?从综合性到综合地理学 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 只有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对传统地理综合特性的延伸,综合地理学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综合地理学要求实现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合作与统一,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经济学、工程技术科学、生态学 、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推动区域综合开发、区域系统工程和区域综合问题(如黄河断流、三峡工程和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等)的研究。

3?从人地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有人地关系研究的传 统,从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到人地协调论,是人地关系演 变的一条主线。吴传钧先生认为地理学应着重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研究它的形成过程 、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向的规律性。近年来所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涉及人类社会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地关系演化序列中一种较为完善的形态。实际上,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人地关系协调 论的要义不谋而合,从而使得地理学在开展这一专题研究、发挥可持续思维方面拥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

4.从空间性到空间系统 空间性可视为地理学所特有的属性, 它强调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差异的现象、原因及其规律。现代的空间概念已演绎为空间系统的 概念,并在区域开发与人文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一定区域的“点”、“线”、“面” 综合构成了“空间系统”,而“空间系统研究”则着重考察空间内“点”、“线”、“面” 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机理与相关的政策调控。

5.社会性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而地理学 则着重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以及具有空间属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社会地理学是 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社会地理学是在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加快、社会问题愈加 突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地理、城乡贫困、犯罪与交通事故地理和乡村城市化等都是 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空间分异、乡村社会空间系统等则属近年新兴的热 点研究领域。

6?实践性 地理学向来重视其实践作用的发 挥,从早期的人民公社规划到农业区划、行政区划、城市和区域规划,再到近十余年所广泛 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 土地评估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有待进 一步发挥。

7?时段性与时空系统 一般人认为,时间是历史学的特性,按这种观点,历史地理学既可算作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可算作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但若论及 长时段思路则非地理学特性莫属。历史学所研究的已知的人类文明史不过是5000年左右,而 自然地 理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则动辄研究10万、20万乃至数百万年以来环境与海平面的变迁、古人类的起源。现代地理学还注重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即从时空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地理现象,揭示 其动态变化特征及一般演变趋向。

8?宏观性和微观性 地理学向以宏观研究见长,强调从大处着 眼,开展系统的体系研究,如城市地理中对城镇体系的研究,就是把城镇看作一个点,研究 一定区域内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包括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网络系 统结构。近年来,地理宏观研究中出现了研究大区域或大系统的宏观问题的趋势,如对地球 科学系统、陆地科学系统的研究。

地理也重视微观领域的研究,如同属城市地理,微观研究则把城镇看作一个面,综合研究 城镇的内部空间。如近年兴起的公司地理研究,探讨地方化与柔性生产网络的作用,研究国 有企业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微型社区更是典型的微观研究,如对北京“浙江村” 、苏南集镇等的研究,通过微观研究,归纳、衍化类型,从而具有更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9?学科交叉性 地理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缘于其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如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人口学、政治、军事、民族和宗教分别衍生出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民 俗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和宗教地理学等。尤其是与 计算机处理技术、遥感、数理统计等所衍生出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与遥感、计量地理学等 无不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地理学科获得勃勃生机。

10?决策性 这也是地理思维有待挖掘的一大特性。地理善于区 域研究、综合和宏观论证,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决策领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其实,地理 学完全有可能充分发挥这一特性,进入决策圈。因为,一则,地理学每每走在时代的前列, 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及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等即可见一斑 ;二则,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和一系列空间操作与分析 ,为区域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强化了地理的决策思维,也促进了学科的决策化。

篇6

关键词 职业导向;高等教育;学科知识;学科范式;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7-0021-06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指出,各级高等教育都具有职业性,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也都有职业领域的要求。依托这一理论与现实基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提出了“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Profess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理念。由于“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有其特定的指向,所以基于这一理念的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一、“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长期以来高举高职教育的旗帜,10年前升格为本科,现在又有了研究生教育,学校目前面临“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里如何做好职业方面的工作”的问题。为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提出,要对本校进行“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Profess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的定位。将“职业”作为导向的依据可以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和我国现行的学位制度两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方面,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ISCED 2011),高等教育既包括“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也包括“高等职业或专业教育(Advanced vocational 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其整个体系由5、6、7、8四级构成[1],见图1。在该体系中,5级是基于实用和特定职业的短线高等教育,相当于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6级(本科)、7级(硕士)和8级(博士)都包含有学术和职业两方面内容,并强调基于实践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为“职业”范畴的主要内涵(图1中的阴影部分系作者添加)。这为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全部、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部分)留有很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标准来看,这三级学位都有职业领域的要求:学士学位――具有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学位――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学位类别分“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职业学位)”。专业学位不仅有学士、硕士,也有博士,都为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留有空间。

图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高等教育路径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级高等教育都贯穿了“职业导向”理念。所谓“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是指高等教育追求实用性,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以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体现特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职业导向”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等教育对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的追求,实质上反映了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在办学理念上的分野:研究型大学以追求学术性为主(学术导向),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大学以追求职业性为主(职业导向),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我国,国家重点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地方大学是应用型大学。这两类大学若要在高教系统中准确定位,研究型大学应以“学术至上的高等教育”为基本理念,以探讨学问为职责,以知识创新进而提升我国科技原创能力为使命;应用型大学应以“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以培育和扩展学生的才能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

二、“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观:从知识到工作的逻辑

由于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概念,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所以研究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其重要前提是确立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观。

(一)逻辑起点: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

从逻辑起点来看,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是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专门知识,这是高等教育界的共识。由于高深专门知识既包括基础性高深专门知识,也包括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所以产生了学术导向和职业导向。学术导向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基础性高深专门知识,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

“虽然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和客观性本身具有认识价值,但并不能否认高深学问还具有应用价值。布鲁贝克指出,高深学问为我们理解自然和社会问题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提供了可能。知识的应用价值要求学院和大学通过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甚至直接提供解决办法来为社会服务。”[2]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到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日益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由重点以学术为导向的理论训练,转向重点以职业为导向的能力训练。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再以培养学术精英为重点,而是以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

(二)逻辑路线:从知识到工作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认识成果,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行动导向特征,可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知识具有情境特征,必须在特定的情景下起作用。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是一种具有实践指向性且与工作情境相关的“工作知识①”,遵循从知识到工作、再到知识、再到工作的逻辑路线。“工作知识是指根据工作所需并且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进行组织的、介于经验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之间的一种特殊知识。”[3] 工作知识既包括陈述性知识,也包括程序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既包括“教人做事”的科学知识,也包括“教人做人”的人文知识。在通常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中,“学习者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直接学习按照工作过程逻辑编排和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即工作知识”[4]。但是,在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职业导向高等教育中,学习者“在学习了某一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之后,进入职业的工作领域,在工作过程中,被迫将已有的以学科逻辑为体系的知识进行改组并增删,最后获得符合工作过程逻辑的知识体系即工作知识”[5]。

把高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领域的工作世界,其中工作过程的逻辑是:知识是工作的基本运行材料和基础,工作通过知识活动来体现社会价值;脑力的思考将工作中蕴含的科学与学术内涵明确化――即“明智的实践包含着‘雏形的理论(Embryonic theory)’”[6],同时也将知识中涵盖的关于解决问题、改造社会、创造财富的观念世界与职业兴趣融合起来,即“对道德生活和工作世界来说至关重要的‘理智的实践(Intelligent practice)’”[7]。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作为底蕴来解决问题是上述工作过程逻辑的关键,是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是职业导向高等教育与一般意义职业教育在知识与技能层次上的分界。另外,专业性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也来自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这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这是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是职业导向高等教育与一般意义职业教育在职业的广泛性、成熟性和先进性方面的分界。

(三)逻辑终点:专业性职业

从上述关于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学科知识由知识到工作的逻辑路线来看,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不同于针对一般职业或特定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也不是全部向社会职业靠拢的教育,而是“追求综合的实用性目标,强调培养受教育者个体的职业适应能力,使其有机会进入不同的领域工作,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的需求……为个体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作准备。”[8] 这要求职业导向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如下知识和技能特质的“知识型员工”:一是有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有宽广的知识面,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二是比从事一般职业(重复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的人受过更多的教育与训练,即需接受长期的专门化教育;三是用脑多于用手,能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四是具有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五是有较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较快认识事物的本质。

职业包括专业性的职业与事务性的职业,具有上述特质的“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就是专业性的职业。这意味着从事专业性职业的人在某一领域拥有较他人更多的知识,并符合专业伦理要求。职业导向高等教育(Profess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所提供的学科知识不同于普通知识,其既是一种如美国教育家萧恩(Schon)所说的具有“行动中反思”本质的实践知识[9],也是一种如英国学者彼特(Peter)所说的基于研究而使其发展和更新要快于其他一般职业的知识[10],它的最后指向是专业性职业而不是普通的事务性职业。

三、“职业导向”的学科建设:由传统学术型学科向专业应用型学科的范式转换

“范式(Paradigm)” 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库恩认为,范式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11] 简单地讲,范式指观察问题、研究问题时的视野、角度和参照框架。因此,可以借用“范式”来分析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由传统学术型向专业应用型进行范式转换的问题。

(一)对“专业应用型学科”的界定

“专业应用型学科”这一术语中的“专业”特指知识的专门领域。传统学术型学科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应用型学科注重知识的应用。专业应用型学科以职业需求和社会分工为导向,比传统学术型学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因而更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要。

这里的专业应用型学科,“更多的是指应用型学科方向,即各学科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术分支领域”[12]。如,理学门类中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方向(研究范围)既包括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向,也包括城市与社区规划、景观与旅游规划等人文地理学的应用方向。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而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去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应根据本校基础和条件选择和调整学科方向,在选择和调整学科方向时无疑应侧重于专业应用型学科方向。

由于各级高等教育都贯穿了“职业导向”理念,所以必然催生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而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必须瞄准专业应用型学科。又由于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成熟却不适于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因此,实现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向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转换,可先构筑专业应用型学科,再经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向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的转换,最后构筑职业导向型学科。

(二)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和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比较

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涉及诸多要素的大系统,但概括起来,其范式主要涵盖过程、标准和结构三个维度。相应地,学科建设范式的含义是:在学科建设的一系列过程中,将其各标准要素融合到相应的结构要素中。

可以从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和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在标准要素、过程要素与结构要素的区别中,对这两种学科建设范式进行比较,详见表1、表2、表3。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

(三)从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转换成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的设想

从上述关于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和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在标准要素、过程要素与结构要素的比较中,可以归纳出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特征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研究对象: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研究方法:由经验上升为认识,认识通过归纳、抽象再上升为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知识体系;通常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学科跨度大、方式复杂、界限不明晰;知识体系:关于实践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系统理论与实务,并呈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及科学、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性;人才培养:主要为社会尤其是产业界专业性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科学研究:强调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与服务,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服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行业和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

在专业应用型学科知识体系中,加进工作知识的描述和职业化的标准,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即可转换成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从宏观上看,制定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至少要考虑如下三个因素。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任何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不仅需要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也需要大量掌握高新技术、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从高校系统来看,需要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学科体系,以满足各类生源入学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到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上,要根据学校培养各类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对学科发展格局进行定位;要以专业应用型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方向,以学生职业化素养的养成为目标,并应涉及职业伦理道德和职业规范。从人才标准来看,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要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要有利于培养具有可靠职业技能、可信职业信用和国际化职业特色的人才。

二是工作过程的逻辑。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和工业教育领域,知识体系用于描述某个专业领域学习者或某个行业领域从业者所应具备的系统化的知识内涵与能力素质。这一描述非常适用于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跨学科的综合性及科学、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性,可以解决“系统化”问题。科学与人文结合,可以解决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对于制定职业导向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师,既要熟悉相关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也要熟悉这一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及其性质。完备的职业导向学科知识体系,应以行业协会为主导,需要行业企业专家、高校相关学科专家反复研讨以及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才能建立起来,而且每隔几年要更新一次。

三是知识要处在应用前沿。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导向高等教育要体现人才培养的高端性,要有科研和学术的支撑,并要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理顺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学校不仅要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知识体系作出适应性调整,在提供什么与需要什么之间确定最佳契合点,而且还要与技术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在学科知识体系中不断渗入“明日的技术”。要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为未来服务。正如美国前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指出,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还没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从来未想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Education,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ISCED-2011[EB/OL].47.(2011-09-05)[2013-10-05].http:///Education/Documents/isced-2011-en.pdf.

[2]刘志文.知识的价值与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书报告[J].现代大学教育,2004(4):21-23.

[3][4][5]和震.构建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7(2):5-6.

[6][7]陈解放.知识观转型与职业教育理想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3(4):5-8.

[8]吴言.从“职业导向”走向“工作世界导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08(31):1.

[9]Argyris Chris.Theory in Practice: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etiv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74:16.

[10]Peter Jarvis.Professional Education[M].London:Croom Helm Ltd,1984:70.

[11]Kuhn Thomas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Second Edition, Enlarge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12]孔繁敏,等.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2.

On the Logicality of Discipline Knowledge and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Paradigm

――Analysi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ased on Profess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 Tao, ZENG Ling-qi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篇7

关键词:成都市 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一、成都市城市性质定位

不同性质的城市使用资源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城市性质的确定是城市资源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十分困难,任何一种定位都无法对城市性质概括无遗。本文在归纳总结对成都市性质定位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对城市性质进行了概括。

不论从成都市的历史、现状还是未来的发展我们对成都市性质定位为“生态城市”是比较科学的。本文把成都市性质定位为“生态城市”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成都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选择指标时尽量使用“生态城市”的标准;二是在对成都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规划建议时把“生态城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成都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1.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指标体系是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础,是评价研究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准确可靠的保证,也是研究结果是否实用的关键。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性和全面性。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反映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并能够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指标体系还应具有足够的涵盖面,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诸方面及其协调性,同时尽量避免指标重叠,信息溢出。适用性和可行性。建立指标体系要考虑到现实的可能性,适应于指标使用者对指标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指标的选取要尽量采用在评估期间内可获取的指标,同时,指标要尽量采用可量化的定量指标。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述原则,对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设计,本文参照了黄光宇、陈勇的“生态城市综合指标体系”,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试行)”,FAO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FESLM》)提出的五大目标和我国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成都市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专家的咨询意见,从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社会资源的适度配置、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建立了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

2.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

(1)指标权重的确定。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所选择的指标对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或贡献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又比较容易操作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权重。详细方法见《数学建模原理与方法》[8]。以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总目标(A),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B1),社会资源的适度配置(B2),人文资源经济意义的挖掘(B3),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支持(B4)为分目标,以人均资源合理(C1)、环境保护良好(C2)、生产、生活便利(C3)、资本、技术、人才配置恰当(C4)、文化、信息、知识等不断发展(C5)、人口及生活状况良好(C6)、经济支持正常(C7)、社会环境良好(C8)为准则,根据专家咨询意见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以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B1),社会资源的适度配置(B2),人文资源经济意义的挖掘(B3),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支持(B4)四项分目标为例,首先,根据专家咨询意见建立判断矩阵如下:

然后,经过计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0.3136 0.1810 0.2527 0.2527];矩阵最大特征根值为λmax=4.01;CI=0.01,RI=0.003,CR=0.004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其他各项指标的权重值(见表5.1)。

(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及标志值的确定。制定指标的标志值,是城市资源评价中十分重要的一步。本文参考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教授提出的现代化10项标准、参照国内外城市现代化标准[9]、国家一级环境质量标准及成都市“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志值(见表5.2)。

对可持续性起正作用的指标为正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对可持续性起负作用的指标为负指标,如人口密度等。在对指标计算之前,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 Rij为某一指标的标准化指标值;Xij和Zi分别为该指标的实测值和标志值。通过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标准量化值(见表5.2)。

(3)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是所有相关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因此,可持续利用水平采用以下乘和函数计算,即:

j=1、2、3……44

以上数据为成都市2002年数据,由《成都统计年鉴》(2003)整理得来

式中,wi是第i个子目标的权重,rj是第j个单项因素的权重,Xij是第j个单项指标的量化指标值,P为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指标。通过对各指标的逐一计算,得到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

成都市2002年相关数据计算结果为71.3%

对照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我们就能发现城市资源利用所处的阶段。本文在选取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时主要根据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和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判断标准,归纳为表3。

可以看出成都市资源的使用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对此,本文有如下几点需要说明: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城市,西部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具有三中心,两枢纽的政治经济地位,实现成都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成都市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同时,信息畅通,交通便利,人才聚集,科技实力雄厚,具有实现可持续利用城市资源的有利条件。

成都市城市资源的使用刚刚步入可持续利用阶段,还存在很多关系需要协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由于本文是宏观研究,因此对限制性因子未作说明,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作者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经外系

参考文献:

[1]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43-86.

[2]李作臣.论城市人口预测和城市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 15(5):23.

[3]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32-70.

篇8

内容摘要:独特的语言系统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对旅游非优区理论认识历程回顾、认识误区解释的基础上,遵循科学界定概念的一般程序,将目前学术界对“旅游非优区”的模糊认识清晰化,形成抽象定义“特定时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劣势状态的地区”;并提出现实中可测量的操作化定义“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某地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五项指标的加权综合得分,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80%,则该地区为旅游非优区”。最后从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角度,对旅游非优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旅游非优区 理论界定 特征分析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开发研究呈上升趋势,其表述有“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旅游弱势地区”、“旅游温冷地区”、“边缘型旅游地”、“二三级旅游地”(许春晓,2001)等等,本文拟遵循科学界定概念的一般程序,将“旅游非优区”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它现象有效区分,并探讨在现实中测量、甄别旅游非优区的具体方法。

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

(一)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

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

(二)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

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

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

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

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

(一)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

1.概念的分解。首先是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分析:区,可以理解为地区或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范围,是对地球表面各种空间范围的抽象或概括;“非优”是与“优”相对的概念,两者相比较而言,互为存在前提。“优”是优良、美好,“非优”即是不优良、不美好、劣势。“非优”是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变化;旅游,从人文地理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旅游是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保继刚等,1999)。

其次,是将“旅游非优区”所表示的现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以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按照“发展条件”作为划分标准,将旅游非优区划分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生态环境非优区”“旅游认知非优区”等等,每一类还可以逐步分解出不同的亚类。

再次,对分解后的概念加以界定。以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原生性(原赋)旅游资源较为缺乏,资源丰度低,品位较低,在一定时期内知名度不高,缺乏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资源,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旅游区位非优区“是指由于其区位的不理想,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当地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该地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反过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较小,对当地的经济贡献率比较低的区域”;旅游客源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该区域内的旅游人数或者说潜在客源相对比较少,从而导致旅游收入较低,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较低的区域;旅游认知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内,由于宣传、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原因,该区域的旅游发展文化导向不明显,或者说该区域的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在一定的客源地范围内对猎奇型旅游者吸引力较弱的区域”。

2.形成抽象定义。通过以上对概念的分解,虽然措辞不同,如“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拉动小、旅游业发展不景气、旅游对当地经济贡献率低”等等,其本质最终还是归到“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概念中“由于资源缺乏、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位不理想”等均是“旅游非优区”之所以形成的影响性因素。

据此本文认为,站在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相对于“旅游优势区”而言的,其抽象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某地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则该地区为旅游非优区”。

(二)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操作化,形成操作化定义

经过以上界定之后,“旅游非优区”就转换成为研究的“变量”(经过严格界定的概念称为变量),此时,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旅游经济现象,是可以观测和量度的。但是抽象定义中的界定仍是相当模糊的,要予以准确的、精确的量度,还需要将抽象定义转换成可操作性的定义。根据测量时指标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实用性的特点,本文除了选取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衡量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以及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次)的指标之外,还加入了旅游收入占当地GDP比重指标来共同衡量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借鉴世界银行(Word Bank)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在对发展中国家作出划分时的思想,最终形成旅游非优区的操作性定义“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五项指标的加权综合得分,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80%,则该地区是旅游非优区”。

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

根据上文分析,将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设定为Fi(i取值为大区域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各分量指标分别为:X1-国际旅游收入;X2-国际旅游人次;X3-国内旅游收入;X4-国内旅游人次;X5-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其相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25、0.2、0.25、0.2、0.1。

借鉴刘再兴的研究成果衡量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区旅游业发展综合指数低于区域平均值的80%,则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落后,处于劣势状态,是旅游非优区。则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模型为:

其中,是指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平均值;Fi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加权得分;F是指区域内部各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得分的总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理论分界线80%是利用经验参数比对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等级的划分。实践中对旅游非优区的界定需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高低划分等级,从而确定旅游非优区。

旅游非优区特征的分析

从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对大区域范围内处于“非优”地位的特定区域的分析与描述,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区域差异性

旅游非优区是对“区域”差异的研究,是从旅游业发展程度对区域差异的研究。作为区域旅游研究的一部分,旅游非优区对特定空间和地域内,旅游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分布类型、范围、规律的分析,对区域旅游优劣特征以及非优态势形成条件的研究,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二)空间范围上的相对性

“非优”本身就是相对于“优”而存在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分辨出优劣,在区域旅游开发活动中,优势区与非优区相伴而生,并且还互为存在条件。旅游现象在区域空间范围内分布存在差异,旅游经济现象的区域差异形成了“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

(三)动态性

特定地区是否为“旅游优越区”或“旅游非优区”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的变化时刻处于动态发展中的。由于新的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开发;或许是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的改善,曾经的非优旅游区可能转化为优势区;同时若旅游地不再具备吸引力,旅游优势区的地位亦可能发生转化。总之,“优”与“非优”的状态及其程度是动态变化的。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目的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2.许春晓.欠发达资源丰富地区旅游业成长模式[J].人文地理,1995.1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2)

4.杨晓峰.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5.赵宁曦,王森,姚亦峰.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初探[J].海洋学,1997

6.孟清超.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9

1场所理论的基本内涵

1.1场所

场所(place)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奥格纽(Agnew)认为场所的存在不应只是空间尺度,而包含有场所、位置及场所感三种主要元素。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认为: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

1.2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是诺伯格•舒尔茨创建的建筑现象学理论中最重要的领域,从场所的结构和场所的精神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空间是构成场所的重要元素,是容纳人们日常生活经历的三维整体。一方面继承了人们传统从定量的角度对空间的界定,如三维几何空间,体现空间有实在的形式和限定的元素;另一方面意味着空间包含有更为综合的、全面的气氛,富含人的意识与行为。

场所精神表达的是场所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特性,能吸收不同的内容,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空间,能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方向感和认同感。它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人们通过体验,能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场所特征,从而理解到场所的本质———使人们在世界中居住下来,并从中深刻而广泛地经历到自身和世界的意义。场所的结构和场所的精神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场所不只适合一种特别的用途,其结构也并非永恒固定的,而是伴随场所的发展而变化,场所的精神也随着场所结构的积极变化而不断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

2场所理论下校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除教育科研等核心功能外,大学校园还承担有大量社会职能———生活居住、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等,所以积极努力地为师生们创造一个易于生活、学习、交流并且富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环境应该是设计师们尽力去追求的。

2.1自然生态

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一方面是大学校园占地面积动辄几百亩,甚至达到千亩以上,校园内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环境。设计中应该巧妙地将基地原有地形和水体等自然元素融入到建设环境中,以保持及提升大自然的景观意境。另一方面,在新建筑、新环境等人造景观创作中,要努力实现空间生态,应切合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需求,赋予物质场所以精神及情感能量,给人以亲和力、吸引力。

2.2功能价值

景观设计必须置于体现校园功能的背景下,辅助或促成校园主体功能的发挥。设计中应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既要考虑景观建设的实际审美价值,更应该是学校教育和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空间的有力补充。环境优美的学习场所可以以清新的空间环境和放松的学习氛围去带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有形的雕塑点缀或是抽象的意境升华都会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思考。

2.3整体效益

景观设计应该从全局出发,注重校园整体氛围与场所环境的塑造,注重多样空间节点与空间界面的打造,注重不同季节与不同时段景观意境的协调,以营造丰富、多彩的场所空间。在创造富有特色和可识别的子场所环境时应与场所功能相协调、与校园景观系统的整体基调相吻合,要注意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景观连接与过渡。做到校园、景观一体,功能多样,环境多彩。

3场所理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思考

3.1分层次、整体把握

3.1.1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为营造对象

设计师应站在校园全局的高度,将景观设计与校园功能分区相协调,重视动、静以及学习、生活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提升校园景观的整体内涵。

(1)明晰整体设计的出发点。

每一个校园的整体设计中,都必须明确其所承担的具体功能,教学科研型的还是与行政管理一起是综合型的,以此为基础详细分析基地、建设理念等,找出总体规划的切入点及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以在设计中把握主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理顺各要素之间的的内在逻辑和行为方式,从而确定各景观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实践相互循环的思维过程。

设计师应保持多向循环的综合思维,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景观构建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同时也必须反向思考,从总体规划考虑建筑、景观及外部空间的设计。每一个设计阶段、每一部分设计都必须要兼顾其他设计的需求,做到相互协调、合理取舍,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最终目标。

3.1.2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

从地域面积及功能上讲,中观层次对象即为各功能区或是各功能建筑组群,设计师应以景观建设为桥梁,使建筑组群外部空间与周边环境形成整体。

(1)强化外部空间的主体化。在对各功能区进行总体设计时,应加强对外部空间环境的思考,以形成各功能区小空间的整体氛围。尤其是进行景观专项设计时,建筑群应该只是众多环境组成元素之一,甚至是配角地位,要重视外部空间形体的塑造与感情的渲染。同时应该从明确建筑和基地的图底关系落脚,着重分析外部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小空间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2)塑造外部空间的宜人性。设计中应注意将人的活动与外部空间的布置结合起来,增强空间的可利用性和自身参与性。在景观建设中应根据功能区的实际用途人为地策划出一些辅助空间,可以不必有很大的实际用途,但通过塑造,可以提升外部空间的舒适度,提高人的通达性和可驻足性,起到优化校园环境的总体利用效果和质量的作用。

3.1.3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

微观层次的思考内容主要是单体建筑的建造。

(1)重构建筑“灰空间”。

它是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一定程度上可以抹去建筑内外的界限,消除内外空间的隔阂,使室内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人一种自然的整体感觉,可以较好地提升建筑的亲和力,提高它的使用效果。设计中可以使用连廊、平台、楼梯以及步行桥等实现建筑物的灰空间设计,这种虚化处理对增强建筑场所的空间层次和空间质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构筑”建筑新空间。

这主要是对建筑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寄希望建筑师能在建筑设计中,精心完成设计任务书要求的各项功能空间外,多创造出一些心理性的场所空间。此类空间非真正的建筑空间,也不具有直接的功能作用,多为建筑墙体的延伸、立柱的架构或者各类标志及小品的点缀等,为示意性的装扮空间,但可以增强建筑的场所感,赋予冰冷的实体空间以温暖的人性感知。

3.2从元素、细节入手

虽然校园社会是由学生、教师及后勤职工等多种人群组成,但校园景观设计必须坚持基于教育这个大背景之下,各景观元素的建设应以体现人文关怀、构建人性场所为目标。雕塑:作为点缀在校园中的景观艺术品,多具有一定的寓意,有的还是校园的标志性景观。首先要选择非常恰当的放置位置,其次是根据雕塑自身的意义配置相应的周边配景,可以有绿化、铺地等,以烘托其意义表达、丰富其空间情感,使之成为景观视线的焦点、教育宣传的平台。水景: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水景都可以软化环境,增添校园亲切感,赋予空间场所以灵气。设计中应加强水景的综合利用,不管是独立的大面积湖泊,还是与建筑物有一定融合的水系,在其沿线应该有多样的空间,有丰富多彩的学习、休憩氛围,不能是为水景而水景,要借水生情,由情促学。

广场:校园建设中广场是少不了的,但普遍只重视入口广场或中心广场,因为那是学校形象,而真正有“人”参与的各类空间如教学建筑群间和宿舍组团内的空间多受漠视。设计中应重视此类院落小广场的建设,让其成为学生、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成为课后活动的首选场所,让学生们有“去处”。

植被:最普通、使用最多也最灵活的景观元素,校园是高绿地率的场所,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绿化工作。可以通过二维地面的流线种植和三维立体的高矮错落,配以斑斓的花草形成多样、奇特的各类实体功能场所和虚拟情感空间,为师生营造恬静、怡心、自然的场所环境,吸引师生的驻足与参与。

道路: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尤其是各功能区内部道路的设计与使用上。线型设计可以考虑车行的要求,但总体应该活泼些,减弱其交通职能的心理感觉,如地面有涂鸦,两侧有画廊等等。通过建筑小品的装饰增强其美学价值,甚至赋予教育意义,使之成为一个“普通”的场所空间。

篇10

[关键词]文化心理;楚文化;中原文化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古代文明是由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黄河的中原华夏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南方长江中游蛮夷的楚文化,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环境的差异,与中原人相比楚人具有特殊的文化心理。

一、蛮夷本色——开放

楚文化是在长期同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它在初兴起时与中原文化相比,居于从属地位,是处于外围的边缘文化。楚人在文化上与中原同源,楚人的远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先祖重黎亦曾为高辛氏火正,号为祝融。自熊绎受封,建立楚国,就已经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当时楚是江汉间小国,在文化上与中原不一致,受到北人的轻视,北方诸侯常以文明者自居。《诗经·小雅·采杞》中说:“蠢尔荆蛮,大邦为仇。”《礼记·曲礼下》云:“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日子。”《春秋》亦云:“用夷礼,故日子。”而《国语·晋语》称:“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时因“楚为荆蛮”而“故不与盟”。《孟子·滕文公》云:“南蛮,鸟舌之人,非先王之道。”《春秋公羊传》又云:“楚,夷国也,强而无义。”《诗经·商颂》日:“维汝荆夷,居国南乡。”《左传·成公四年》载:“楚虽大,非我族也。”《史记·楚世家》载,楚武王伐随时云:“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人敝甲,欲观中国之政。”楚文王亦言:“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由此可知,楚人自先秦起就被称为“荆蛮”、“楚蛮”、“蛮夷”,这种民族特性对文化心理影响深远。

当时的中原文化模式,从制度层面上来看,即以王室为天下共主,按照尊卑亲疏和内外远近划分政治地理区域,其中贯穿着强本弱末、恩威并施的统治政策,体现着“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的政治原则。在经济上,这种制度由于“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国语噜语》),使得中原地区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在政治上,由于诸侯有帮助天子征战的义务,因而大大加强了天子对诸侯四裔的统属关系;在思想意识上则更牢固地形成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的观念。中原作为天下的地理、政治、文化中心,不但自身在固有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向前不断发展,而且以其先进的文化向四周辐射扩散,吸附和征服四方邦国和民族,不断扩展旧有文化圈的地域范围。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共主”的统治方式导致了文化心 理上的定向趋势,即中原地区获得了一种睥睨四夷的优越感。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论语叭佾》),“不以中国从夷狄”(《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这种文化价值判断不仅流行于中原,而且普及四夷,得到普遍的心理认同。地处夷夏之间的楚国自然受到这种社会普遍心理的影响,产生自卑情绪。所以费无极说:“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僻陋,故弗能与争。”(《左传·昭公十九年》)楚地偏处南方一隅,山林众多,还没有完全脱离原始人的生活习气,刀耕火耨,生活艰难;地域上处于中原外围,文化上又源于中原,具有从属性,在与中原诸国的交往中备受冷落,楚人内心充满了自卑。“不与中国之号谥”虽是骄横之辞,也有自卑之心。然而正是这种文化自卑情绪刺激了楚人开放的文化心理,奋发图强,以达到自强于天下的目的。

正因为楚人从不以中华正统自居,所以楚文化也从来没有中原文化那样的中心辐射的优越感和排他性,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一面北和诸夏,“跋涉 事天子”(《史记·楚世家》);一面南抚蛮夷,联合巴、越、等少数民族。正如《左传·襄公十三年》中所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种“南下抚有蛮夷,北上以属诸夏”的发展道路,是在与蛮夷杂处的现实环境和服务中原王朝的现实需要下逐渐形成的。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民族间的相互学习,正是在开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融合中保持了自己的生机。开放融合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楚人的这种开放融合的思想,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闵公元年》)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的思想都要先进。楚先民从中原南迁到江汉蛮荒之地,身处于土著荆蛮中间,为了生存必须与当地的荆蛮和相邻的蛮夷友好相处。长期的共同生活,使楚人与他们建立和睦的关系。《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武王熊通说:“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可见楚国当时的民族政策非常开放和兼容,很得民心,蛮夷因而“皆率服”。同书又载,熊绎五代孙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可见,楚人在江汉地区一直是深孚众望的。楚王熊渠的“奄征南海”的活动,得到了江汉间蛮夷的拥护和支持,征服了南方的大片地方,颇有些顺应民意的意味。从史籍中看,楚人也从来没有流露出像中原文化那样的对蛮夷的极端鄙视和仇恨的心理,所以能够开明地、迅速地“奄征南海”,将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国发展成为几乎拥有南土半天下的赫赫大国。也许正是因为楚文化在学习中原文化的同时,融入到了蛮夷之中,在激烈的文化碰撞中,显示出极强的兼容性,所以表现出博大而又开放的文化心理。就像拥有蛮夷族鲜卑血统的唐代君主一样,兼收并蓄,呈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人繁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当代研究地域文化的学者根据地貌特征将地域文化概括为河谷、草原、山岳和海洋四种类型,认为河谷文化内聚力和包容性突出、草原文化流动性和外向性强,山岳型文化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而海洋文化则以开放性和冒险精神为特征。中原文化大体是山岳型文化,而楚文化则显现出明显的河谷文化特色,具有强烈的内聚力和包容性。直至今天,在南楚故地的湖北,楚人的后代仍然像祖先一样被称作“蛮子”,在发达的交通条件下接受、欢迎各种思潮。武汉也不像北京和上海那样排斥外地人,而是以仿佛谁都能融人进去的小市民社会而著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文化心理的继承。

二、浪漫主义——冲动

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与世居两湖、江汉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社会环境有关。

南朝著名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就指出:“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祥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鉴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山地之民近悍,江湖之民近黠。对于南北文化的差异,当代地质学家周昆叔强调环境的因素。他说:“北国有粗犷豪放的人民和古朴深沉的文化;南国有圆通灵敏的人民和轻灵秀美的文化,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差异?不可否认,北方坦荡的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回水转的环境对人类性格陶冶和对文化特点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可以说,人及其人创造的文化是植根于环境中的,是环境起了重要作用的杰作,是环境的效应。”楚地山峦起伏,林木葱葱,大江奔流,细川潺潺,时而云遮雾绕,时而晴空万里,此种绚丽多彩、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为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提供了fijfEl源泉。除了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外,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之间还有经济生活的差别。显然,北方中原是旱地农牧经济;南方楚地是水稻渔猎经济。这些不同,带来了两者文化心理的明显差异。如中原人重礼制、重理性;楚人则重人神共位、重感性,并富于浪漫色彩的幻想。

《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菔赢蛤,食物常足”。由于谋生较为容易,就可能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神上的追求。此外,也不需要组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以克服自然,维护生存,所以楚国也没有形成像北方国家那样的严密的宗法制度。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相应就比较强烈。一直到汉代,楚人性格的桀傲不驯,仍是举世闻名,《史记》、《汉书》中,可以找到不少例子。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的压抑,形成了楚文化浪漫冲动、热烈奔放的生活情感。在中原文化中,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歌曲,主要被理解为“礼”的组成部分,被当作调节群体生活、实现一定伦理目的的手段。因而,中庸平和被视为艺术的极致。而楚国的文化,无论娱神娱人,都是在注重审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充分展示出人们情感的活跃性。楚地出土的各种器物和丝织品,不仅制作精细,而且往往绘有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图案。饮酒是浪漫气质的表现,楚人非常重视酒在祭神与助兴中的功用,酒后的狂放是生命力的展现,楚人的个性与活力在这里得到了自由的舒展。楚人与乐舞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楚歌抒情的意味特别浓厚,《招魂》、《九歌》所描绘的音乐舞蹈,显示出热烈动荡、诡谲奇丽的气氛。音乐是楚人生命中的一个部分,楚歌虽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分,然而都极具震撼力,上自士大夫,下至田夫野老,都有歌舞的雅趣。楚人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使楚文化的艺术遗存无不呈现出造型清秀、韵致俊逸、色彩富丽、线条流畅的风貌。楚人崇拜太阳,崇拜大火,喜爱亮丽的红色;向往日出的东方;楚人尚鬼,好祀,崇巫,喜卜;楚人爱细腰,女子婀娜多姿,男子则轻剽好斗等等,都可以用楚人耽于幻想、富于浪漫气质寻求一个确切的解释。与中原文化相比,念祖、忠君、爱国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处,但中原文化偏重礼法,楚文化偏重情感;楚文化中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神合一、力求浪漫,与中原文化尚土崇龙、敬鬼远神、天人相分、力主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浪漫冲动的性格一方面能够革故鼎新、锐意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早在建国初期,楚人就发明了“楚式鬲”,还得扬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而兼之,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在楚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楚人敢于打破陈规,向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挑战。熊渠封儿子为王、熊通自称武王,还有楚庄“问鼎中原”均属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之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是楚人的一种性格,最后升华为以敢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但另一方面,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也造就了楚人狂傲冲动的心理特征。楚人的狂傲和冲动是人所共知的,因此遭到儒者[难。早在孑L子时就有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一个“狂”字,把楚人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班固就指责屈原“露才扬己,……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洁狂狷景行之士”(班固《离骚序》)。楚人的狂傲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楚人的自卑心理,超越自我的愿望使他们重视自我的存在,自我是他们首先关注的对象,正因为这一点,楚人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楚人的性情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表露出来,这种生活方式又强化了楚人冲动与狂放的性格。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期望能“乘骐骥以驰骋兮”、“令凤鸟飞腾”(《离骚》)。项羽更是以刚愎自用、轻狂傲慢闻名。司马光也曾在奏折中写道:“闽人狭险,楚人轻易。”(《续资治通答·卷六卜七》)

确实如《礼记·王制》所说:“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学者们在研究时也发现,不同的地区有着不用的文化心理特质。李淦的《燕翼篇·气性》则将天下分为三大区域:“地气风土异宜,人性亦因而迥异。以大概论之,天下分三道焉: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为一道,通谓之北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为一道,谓之东南人。……北地多陆少水,人性质直,气强壮,习于骑射,惮于乘舟,其俗俭朴而近于好义,其失也鄙,或愚蠢而暴悍。东南多水少陆,人性敏,气弱,工于为文,狎波涛,苦鞍马,其俗繁华而近于好礼,其失也浮,抑轻薄而侈靡。”瑚其区域划分虽粗,但描述习俗民情却十分形象,似乎正好对应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不同的文化心理。

司马迁曾这样评价楚地楚人:“其俗剽轻,易发怒。”(《史记.货殖列传》)直至今天,湖北民间还有着动不动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民俗,人们也习惯把湖北人叫“九头鸟”,表现着狡黠、强悍、变化多端等种种特点。武汉人也以脾气大、容易毛躁著称。楚人的文化心理深深积淀在楚人心中,传承千年仍表现在衣食住行、自娱自乐、思维想象等各个方面。

三、神秘巫祀——达观

德国l9世纪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中,分析了地理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认为人的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了地理环境的严格制约,自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一个民族应该居住在命运所赋予的土地上,他fH JjF.从法则,必将死于这块土地”。他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总结为四个方面:直接的生理影响;心理的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支配人类的迁徙及其最后分布的影响。他在强调地理环境决定着人类活动的思想的同时,也承认人类意志的力量和人的无限创造力。楚地特殊的地理条件产生了强烈影响着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神秘巫祀文化,在心理上也产生了达观的态度。在氏族社会里,巫一向具有很高地位。中原文化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以礼制的名义保留了一些形式。而楚人在对神灵的坚定信仰中获得了力量,这种力量也使他们形成了达观的文化心理。

楚国故地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大量泥沙的淤积,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江汉平原。在古代,这里就是“地势饶食,元饥馑之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因此,无论是在春秋还是战同时期,楚国都是富强繁荣的大国之一,“荆有云梦,犀兕麇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遥为天下富”(《墨子.公输》)。至今长江中下游各地,仍被誉为鱼米之乡。楚由“族”发展为“国”,罔由小发展到大,历经800多年。曾被中原人称作是“荆蛮”、“南蛮”的楚国处于一个“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汉书·地理志》)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之中,并在社会风俗、思想传统与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不曾像中原地区那样“经过严格的‘礼’的教化”,而是都要比中原地区“较为浓厚地保存了原始氏族社会的许多传统”。跟同期中原各国比,楚国大量继承了氏族社会的风习,受宗法制度和礼教观念的束缚较少,显得比较宽容和开明。这种状况在政治制度上业得到了体现。张正明先生考证,楚国的的政治体,其前期有着浓厚的原始社会组织的痕迹,后来发展为农奴制为主体的政治体,这与同期中原地区的奴隶制国家有一定的区别,在文化心理上也因而表现出更富有自由的想象和激越的情感,从而成为神秘巫祀文化发展的沃土。

荆楚繁茂的丛林、纵横的江河、广袤的原野以及多民族杂处的神秘的生态环境,孕育出楚地先民崇尚自然、敬畏鬼神的传统意念。楚人信鬼、崇巫、好祀,他们生活在充满神奇传说的地方,飞翔的大凤、熊熊烈火都是崇拜的对象,楚人的精神就来自这原始的冲动、神奇世界带来的原动力。楚先民“民神杂糅,家为巫史”(《国语.楚语》),《列子·说符》中云:“楚人鬼”;《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楚国,从宫廷到民间,历来“信巫鬼,重祀”。王逸在《九歌序》中也说过:“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在《楚辞》那里,我们更能看到一个与巫风关系密切的神话世界。屈原作品《九歌》中保留着对自然多神祟拜的遗迹,《离骚》等作品中,也能够看到其对远古神话传说的大量承袭和运用。在民间,古来荆楚卜居建宅,均要“前门植桑,后苑种竹”;生儿育女,历来互馈“竹米”;寿诞生辰,必要种树、“放生”;行事动辄求神问卜。还有流传千年不衰的跳丧舞等,无不蕴涵着对鬼神的敬畏。就像元稹的诗中所描述的:“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元稹:《赛神》)楚人尚鬼、崇巫、祀、好b,虽有迷信落后的一面,但生活中的这种浓烈的神秘气息,不仅形成了楚人思想和行动上的特立独行,同时也体现了楚人达观的一面。其中.既蕴含着人们宽厚善良的本性,也为楚人在兴邦建国的艰难历程中提供了乐观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