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消耗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消耗报告

篇1

为全面掌握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现将我局20__年度能源消耗情况汇总分析,汇报如下。

一、能源消耗总体情况

20__年,我局办公楼总建筑面积750平方米;用能人数80人,其中编制人数20人;公车总数1辆,为汽油车。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电、用水,公车耗油等。

20__年全年用电消耗37265.79千瓦时;用水消耗1195.85立方米;汽油消耗4878.89升。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49.69度/ 平方米•年,人均用电量为1863.29千瓦时/年,人均用水为59.79升/年,人均单车耗汽油量243.94升/年。

二、能源资源消耗变动情况

经统计,20__年能源资源消耗呈现“有升有降,总体下降”的态势。其中,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13.58%,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16.7%,人均车耗汽油量同比下降7.22%。

20__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同比下降10.32%,实现局级用电、用水、用油能耗指标节约5%以上。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__年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仍有差距。下一步我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公共机构节能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适时举办节能专题讲座,提高节能管理能力,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篇2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选择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这两个指标来代表生态效益,并分别应用直接因素分解法和divisia因素分解法来测算我国2002-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的贡献度。结果发现,这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具有负效应。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升生态效益还具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关键词:产业结构 能源消耗强度 污染排放强度 生态效益

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调整一般被认为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各部门之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以及各部门的产值比重发生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已经反复被经济学家们论证(grossman and helpman,1991;lucas,1993;干春晖、郑若谷,2009,2010;张军等,2009)。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环境灾害频发,人们逐渐意识到能源和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峻考验,经济效益不再是衡量产业结构变动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本文从产业内部更细分的行业来综合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排放强度的关系,并以此评价其对生态效益产生的影响。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强度的关系

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能耗强度却依然较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两个重要因素,han,xiaoli(1994)与kydes(1999)的研究表明能源消耗强度下降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直接因素分解法

直接因素分解方法能比较清晰地反映国民经济产业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投入和产出关系,vicent alcantata,rosa duarte(2004)曾采用该方法对欧盟各国各部门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借鉴这种方法,对我国2002-2007年间的能源强度变动的技术因素和产业结构变动效应进行分解分析。

能源消耗强度指每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相对指标,可以由以下公式来计算得出:

(1)

在(1)式中,e为能源消耗强度,ai为增加值结构系数,即i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各产业的比重之和为1,该系数组合体现了产业结构状况。zi为增加值能源消耗系数,即i产业每单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此系数体现影响能源消耗的技术水平。

根据因素分析法的原理,能源消耗强度直接因素分解的公式如下:

(2)

上式中,系数zi和ai的上标“0”代表基期,“1”代表报告期,表示能源消耗强度系数。表示报告期产业结构一定时 ,各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化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影响;表示当基期各产业能源消耗强度一定时,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影响。以上两部分分别被认为是能源消耗强度的技术影响和结构影响。

(二)2002-2007年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结果

自200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曾一度迅速攀升,其增幅曾一度超过gdp增幅的20%。因此,分析2002年之后各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由于2010年的投入产出延长表出版的滞后性,因此本文使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三)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我国2007年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02年降低了16.12%。其中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6.82%,而产业结构变动导致单位增加值能耗提高了14.62%。因此,不管是从分行业还是整个国民经济角度看,产业结构调整都部分地抵消了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

产业结构与污染排放强度的关系

有研究指出,中国已于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且远远超过印度、日本和德国等经济强国(王峰等,2010)。2009年,我国so2排放总量达到2214.4万吨,也已位居世界第一。尽管“十一五”期间对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有了严格的监测和管理,部分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是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能源的使用,茹塞尔·派蒂松(1983)曾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称为“人类世界

临的五大威胁之一”。据统计,大气污染物中87%的so2、67%的nox、79%的烟尘和71%的co都是来自于煤炭的燃烧。

(一)环境污染的divisia因素分解法

学者们已经论证了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密切联系,因此,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中,必然要纳入能源消耗的因素。由于增加了一个因素,就不能沿用上文的直接因素分解法,本文选择ang等人在1998年提出的对数均值divisia 指数完全分解法来研究环境质量与能源、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该方法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完全因素分解,不产生任何不可说明的残差项,并且计算相对简便,解释客观合理,已被研究者大量使用。

为了延续之前的研究,本文选择23个工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令y、g、gi、e代表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总量、废气排放强度、能源消耗,i表示23个工业行业,yi、gi、ei分别第i个工业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egi代表第i个行业的废气排放系数(即每单位能源消耗所带来的废气排放),eii代表第i个行业能源排放强度(即该该行业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总量),ai代表产业结构(该行业的增加值占全行业工业增加值的份额)。则废气排放总量的基本公式为:

(3)

工业全行业的废气排放强度可以等价表示为:

(4) 按照lmdi方法,工业全行业废气排放强度环比指数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影响因子项:

rgi=git/git-1=rgieg*rgiei*rgia

(5)

其中,t和t-1表示相邻两期,rgi表示废气排放强度发展指数,rgieg、rgiei、rgia则是分解出来的三个因子:废气排放系数指数、能源强度指数、产业结构指数。

(二)2002-2007年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结果

延续上节的计算,本文对废气排放强度因素分解的时间跨度选择2002-2007年,通过计算整理得到中国废气排放divisia因素分解分析的基础数据。废气排放系数、能源消耗强度和产业结构这三个因素对废气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结果见表2。

(三)结果分析

从结果中可见,2007年工业废气排放强度是2002年的48.89%,即2002年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废气排放量是2007年的2.05倍。可见,这5年期间,工业部门的废气强度有了明显降低。从因素分解的结果看,废气排放系数指数和能源消耗强度指数均小于1,即废气排放系数与能源消耗强度对工业废气排放强度的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2007年废气排放系数,即每单位工业能源消耗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比5年前下降了近0.35%,是2002年的65.15%,这说明工业部门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开始逐步重视环境保护,提高能源的减排能力;2007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强度,即每单位工业部门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总量是2002年的70.74%,下降了近30%。与上节结果相比,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比全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得更多,这是工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和工业结构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上节的结果可推测,能源使用过程中工艺技术的改进对实现2002-2007年间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起到了主要作用。

结论

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和污染排放大国,这与我国工业化阶段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有关。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必须遵循其转变的方向,即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效益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用直接因素分解法和divisia指数完全分解法对能源消耗强度和工业部门废气排放强度进行结构分解,并测算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对它们的贡献度。结果显示,在2002-2007年期间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主要依赖技术进步因素,工业部门废气排放强度的降低则主要依赖能源消耗强度和废气排放系数的降低。这期间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和废气排放强度都呈现负效应。由此可知,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动不利于我国生态效益的实现。换句话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升生态效益还具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参考文献:

1.grossman,gm.,helpman,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mit press,cambridge,usa,1991

2.robert e.lucas,jr.making a miracle[j].econometrica,1993(5)

3.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2)

4.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

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2)

5.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调整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7)

6.jorgenson,d.w.,kevin j.strioh.u.s.economic growth at the industry leve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paper and proceedings),2000(92)

7.han,xiaoli,lakshmanan t.k.structural chang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japanese economy 1975-85: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energy journal,1994,15(3)

8.kydes,andy s.energy intensity and carbon emission responses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u.s.outlook[j].energy journal,1999,20(3)

9.alcantara vicent,rosa duarte.comparison of energy intensities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results of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j].energy policy,2004,32(2)

10.王峰,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2)

11.茹塞尔·派蒂松,张光华.人类世界面临的五大威胁[j].世界环境,1983(1)

12.ang b w,zhang f q,choi k h.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j].energy,1998(6)

篇3

【关键词】能源经济环境;综合能效;评价系统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消耗,而近年来出现的能源危机则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国家在各行各业采取了相关的节能措施。对于能源的使用效率如果只是单纯的依据能源消耗率进行评价,那么社会中的能源消耗并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因而需要采用多指标的评价体系,本文主要就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构建分析如下:

一、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根据《2014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社会总体能源消耗以标准煤换算后可达到37.5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有90.4%的能源属于自给,能源的大量消耗,一方面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的能源消耗产生了一定的环境环境问题,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存在着严重的雾霾天气,也就是说能源的消耗与经济发展以及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根据能源消耗,国家制定了相关的节能政策,同时采取了节能措施,但是对于能源消耗的只是单纯的通过单一的能源消耗强度进行评价,这与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不一致性,因而需要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通过多个指标对经济、能源以及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进而真实反映社会发展现状。

二、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构建

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学者将能源效率内涵总结为:能源消耗量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其中包括维持作用、促进作用以及负作用,所以在综合能效分析中需要通过多个指标进行评价,从而明确能源的实际使用效率,并且真正意义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不管是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节能减排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能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环境问题的改善。也就是说在多个有一定联系的评价指标中均是围绕提高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发展以及降低环境污染进行的,本文通过对三个子系统以及12个评价指标完成综合能效系统的构建。其中在能源子系统下包括终端消费电力所占比例、终端消费煤炭所占比例、能源消耗总量增长率、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以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在经济子系统中主要包括的评价指标有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以及工业用能比重等;在环境系统中评价指标主要有: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粉尘排放强度以及工业排水排放强度等,这些指标均是常用的评价指标,图1所示即为综合能效分析系统评价体系结构示意图。在这些评价指标中终端消费电力所占比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均属于正向指标,其余的属于逆向指标。在能源消耗指标中通过终端能源消耗所占比例以及能源生产消费指标综合性的反映出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能源的消耗速度以及产业能源消耗完成经济指标的评价;通过污染物的排放完成对环境的评价,多个指标的综合性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降低的协调发展[2]。

三、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评价分析

(一)子系统以及指标权值的确定

对于能源、经济以及环境子系统的分析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根据能源、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力度采用能源>经济>环境的排序方法,通过对子系统以及指标权值的计算和确定,最后根据权值影响大小进行分配,结果显示在12项指标中,对综合能效分析系统影响较大的指标主要是工业用能比重、终端消费煤炭所占比例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等,这三项指标占到了12项指标中的45.0%,这一研究结果与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以及技术效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综合能效分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想要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就需要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电力消耗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终端消费中煤炭资源的使用率,尽可能的使用新技术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当然,在控制工业内部能源消耗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技术水平等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不过当前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仍然是以煤炭资源为主,想要在短时间内调整煤炭能源能源所占比例,难度较大。此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降低工业中的能源消耗也是不显示的,因此兼顾能源、经济以及环境因素,只有不断的提高工业内部能源的使用效率,才能促进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构建,可以更加全面的对能源消耗进行评价,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在当前经济条件下,需要不断地采取措施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保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平衡协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耗能状况节能途径

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时间比其他国家相对晚些,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阶段正式实施的;随着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过其发展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因为政府与企业等部门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具有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没有将建筑节能落实到实处,最终使得建筑节能工作发展速度缓慢;建筑节能管理机制与现阶段建筑节能工作发展实际需求不一致,须将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改进,以确保其与建筑节能实际需求相匹配,这一系列的内容都严重的制约了建筑节能事业持续良好的发展。

1我国建筑耗能状况概述

据统计,我国目前城市乡镇民用建筑运行耗电量已经占我国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三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及制造业整体结构的全面调整,建筑能耗比例会随之不断的提升,逐渐的与西方发达国家临近,占总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从近三十年来关于能源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中看出,当前,人们一致认为建筑节能在所有的节能途径中是最具备节能条件的,其是减少能源消耗,确保能源消耗供应充足的最佳方式之一。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了满足城市乡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需求,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全面的改善,我国努力争取在2020年之前城市乡镇新建建筑总量不能超过10亿平方米,到2020年新增加的城市乡镇民用建筑面积预计可达到100-150亿平方米。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暖需求领域已经扩大到了南方,供暖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根据当我国的建筑能源实际消耗情况来看,供暖能量按照标准煤流量计算应在1.4亿左右,用电量将会达到4000亿~4500亿千瓦。由此可见,我国将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供应压力。

2建筑耗能有效的节能途径

2.1建筑规划与设计节能

建筑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应从整体设计概念方面着手,在设计过程中应与有关能源分析研究专家、设施人员、结构人员等专业人士之间进行良好的协作,在建筑规划阶段与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和营造一个良好氛围的空间环境,并根据使用实际要求有效的调控自然环境与空间环境。比如可以根据各种气候条件因素造成的影响,结合建筑本身具有的气候特点,通过自然环境在建筑室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建设设施的过分依赖程度。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新建工程的具置选择应合理,结合外部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另外,还可以参照有关软件将设计进一步优化。

2.2降低建筑设施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

建筑能源消耗设施主要有采暖系统、空调系统、电扇、照明系统等,在众多的系统中,空调与照明这两项系统在民用建筑总能源消耗中是最大的,目前,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量与建筑总体能源消耗形成了正比,其是能源消耗控制的重中之重。当前,建筑设施节能普遍采用的技术措施是:首先,能源回收技术,利用各种能源回收设施吸收建筑物排放出的能量进行二次利用,这一举措对于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利用控制调节系统将建筑能源消耗有效的控制;通常,建筑物内部各种设施与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都是在满负荷的状态下进行的,但建筑物内的各种设施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却是在非满负荷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就必须利用控制调节系统对这些设施与系统加以有效的控制。可以说,采用控制调节系统对于已建建筑物能源消耗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3集中式空调的节能途径

集中式空调也叫做中央空调,它主要是由集中冷热源与末端设施、组合式空调机组以及输送管道这四大类组合而成。因其传递参数及方式都不一致,因此其具有多种系统形式。不过,不管是哪一种系统形式,都缺少不了空气处理与末端设施,所以说,空调设备高效节能措施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首先,组合式空调机组在集中式空调方式中占有主导地位,它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设施。它的技术性能指标涵盖了十四项,最为关键的项目要属机组的通风能力、风压,供热量与供冷量,其中任何一项配合的不够合理,就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并且其实际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对于机组风量与风压之间的搭配,应科学合理的选择在经济点良好的状态下运行,相关生产厂家生产的风机必须具有较高的效率,不能有任何的噪音。其次,对于空气热回收设备的合理利用;其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显热回收器与全热回收器,这两种类型的回收器具有静止与转轮两种形式;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两种不相同的空气状态下而同时进行热湿交换的设施。其主要功能作用是将空调系统中排放出的风能量进行回收。通常在夏季,采取排风与回风的方式将新风的温湿度进一步降低;而在冬季却是采用排风与回风的方式来提高新风的湿度。当前,已有部分工业十分发达的国家将这一设施作为了有效控制空调能源消耗的最佳手段,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其实,我国在1979年已经对热回收器进行了研究与开发,但是由于需要进一步的投资而最终没有继续,因此,当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产品设备在市场上很少见,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不过,相信随着我国空调节能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愿望会很快实现。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我们应进一步加大科研力量,与各个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协作,争取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此有效的解决我国建筑能源消耗低下问题,从而确保我国城市乡镇建设持续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松尾阳.空调设备动态热负荷计算入门.日本建筑设备协仝,1980.

[2]孟庆林.建筑屋面太阳能被动蒸发冷却研究.太阳能学报,1996,(3):256-262.

篇5

1.1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法国酒店行业协会报告,酒店运营活动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如空调暖通、热水系统和照明等。其中,空调暖通是酒店的“能源消耗大户”(约占酒店总能源消耗量的50%);用于住客的洗漱、膳食的热水系统,是酒店的第二大能源消耗源(约占酒店总能源消耗量的15%);第三大能源消耗源的照明系统则占酒店总能源消耗量约12%。除上述运营活动外,还有很多因素也显著地影响酒店的能源消耗,如规划设计因素(建筑物的体量、建筑样式、结构形式和地理位置等),生命周期因素(建筑物使用年数、使用寿命)和季节性因素(酒店的淡季和旺季)等。据调研表明,酒店住客大约有60%的时间不在室内活动,而室内空调系统仍在不间断地运行,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1.2认证评价体系

为了减少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法国政府主导欧盟针对酒店业等能源消耗较高的行业颁布了严格的环境管理法案和环境认证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管理类:环境管理系统(EMS)和环境管理标准;认证类:生态标签和生态证书。(1)环境管理系统是通过结构化框架和组织机构的有效结合实现持续改进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在其建筑物生命周期结束之前向运营方提供环境绩效检测报告,包括降低能源、水的消耗,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其运作步骤包括引入环境管理系统并与公司现有环保制度相结合,在此框架下进行规划、实施、运营、监控和改进。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主要应用于酒店业等高能耗行业的标准,它允许使用单位使用生态管理审计系统,并鼓励其加入欧盟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和修改,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2)相对而言,生态标签和生态证书有更广泛的行业细分,共有超过100个子项认证,涉及旅游、生态环境和酒店餐厅等。生态标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识别体系,组成一个由具备生态友好意识的经营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不断激励和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共同推进都市低碳生态圈的发展。生态证书也是一种认证方式,法国生态认证体系(HQE)建立于1992年,与其配套使用的是欧洲通行的耗能证书(EPC)。耗能证书主要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电器产品,证书所显示的能耗数据将直接影响到上述产品的价格,能耗越低,售价越高,反之亦然。

2英国

2.1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英国权威杂志报道,英国大多数酒店的运营成本中,花费最多的是采暖系统(约占总运营成本的40%);其次是热水系统,约占总运营成本的25%。在酒店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作者发现只要运用合理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手段,采暖系统成本可以降低到20%以下。同时,英国现有酒店采用的建筑材料大多已经老化,通过修缮和改造等方式,既有酒店可以提高建筑物保温能力和降低能耗,从而节省运营费用。此外,对于照明系统而言,简单的开关动作就可减少约40%的酒店照明费用,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相对于白炽灯既可节省30%能耗,又可减少60%的热量,同时其使用寿命比白炽灯更长。

2.2认证评价体系

作为全球最早问世的可持续发展评估认证体系,建筑物研究建造环境评估方法(BREEAM)是一项被50多个国家使用的国际标准。BREEAM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激励开发商等机构增强对生态可持续建筑的需求。BREEAM认证体系共有10组类别,包括管理、能源、水、健康和舒适、运输、材料、废弃物、污染、创新和土地利用,每组分若干子项,各对应不同的得分点,分别从建筑性能、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营三方面对建筑物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即可得到相对的分数。根据子项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性不同,BREEAM设定不同的权重系数,通过合并计算各单项得分,得出一个均衡的整体成绩,出色(85分+),优秀(70分+),很好(55分+),好(45分+),通过(30分+)和未分类(低于30分)。

3中国

3.1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的酒店业一直是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很多酒店过量消耗有限的资源,造成对国人和环境极其严重且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新建的豪华酒店在规模和数量上已经过剩。但是,一些经济型酒店在建设、改造和扩建过程中,开发商仍然不顾市场的需要,坚持按照奢华的酒店建设标准进行开发建造。同时,有些酒店声称为了满足顾客的某些需求而盲目扩大建设规模或大量地增设酒店设施。事实上,这两种倾向导致现有酒店设施既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又无法保证系统运行最优化(性能和成本等),造成较大的能源消耗,这些无疑是能源管理意识缺失的后果。

3.2认证评价体系

2006年,中国正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根据建筑用途不同,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根据标准规定,绿色建筑认证分为3个等级,即一、二和三星级。其中,三星级为最高等级,获得星级认证的建筑物表明其在“四节一环保”等方面满足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根据标准内容分类,主要包括有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6个指标。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以来,目前仅针对新建建筑,而未涵盖扩建或改建的建筑物。同时,对于新建项目而言,由于标准出台滞后于欧美国家,因此,建筑物的运营数据相对有限,不足以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和投资回报指标。此外,高昂且不透明的第三方评估费用也成为推进绿色建筑评价的又一障碍,不少酒店开发商不愿意为低碳技术投入大量的资金,因为他们无法预测增量投资所带来的增量利润回报。

4结语

篇6

北京铁路局自2010年开始,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和节能管理要求,充分利用节能监测站的人员和专业技术优势,先后在机务、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10个单位开展自主能源审计工作,收到了较好的审计效果。

(1)严格按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对所属单位进行能源审计

通过对所属单位能源购入、支出的财务账目和反映企业内部能源消费状况的台帐、报表、凭证、运行记录及有关内部管理制度为基础,以《节约能源法》和总公司《铁路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为评价依据,极大地提高了所属单位节能管理的科学性,使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开展能源审计的过程是企业改进能源管理的有力措施之一。

(2)开展能源审计

主要是帮助被审计单位梳理能源消耗流向,分析能源消耗指标、摸清能源计量现状、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分析挖掘节能潜力。企业自主能源审计,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所以审计报告体现的内容更加客观、公正,查找的问题更加准确、务实,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广泛认同。能源审计相当于为被审计单位找到了下一步节能管理的工作方向。

(3)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可以查清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淘汰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淘汰期限已到或能源利用达不到国家最低要求的设备制定限期整改计划,并针对浪费能源的工艺流程和管理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能源审计组对被审计的10家所属单位总共提出能源管理建议80条,主要涉及能源定额管理、国家明令淘汰设备、计量设施配备及“三定双卡”制度执行落实等。提出技术措施建议70条,主要涉及建筑物外墙保温、节能设施设备保养维护、供热管网保温、推广集中供热提高锅炉效率、老旧管网维护、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等。出检测报告20份,主要对锅炉热效率、炉渣含碳量超标、螺杆空压机功率因数低、负载过高、运输作业现场照度不够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有效地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的节能管理工作。

(4)通过能源审计可以使用能单位的生产组织者、管理者、使用者及时分析

掌握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随着能源审计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

可以积累铁路企业大量用能产品的能源消耗数据,为制定铁路各系统主要产品能耗限额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对所属企业的能源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合理的考核。

(6)探索出了适合于铁路各专业交流的评价指标

总公司对各个铁路局按百万换算吨公里的单耗进行考核,但是局属各运输站段主要工作性质不同,不便于用某个单一标准进行评价,所以评价的重点放在了能耗总量的考核。通过能源审计我们发现,单纯能耗总量的增减不能反映单位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考核评价并不科学。例如:我们在审核张家口车务段时就发现,该段能耗总量在逐年增加,但是装车每千列的单耗在逐年下降,应该说该段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步提高。所以我们现在评价某单位能源管理水平时,是以该段主要工作量的单耗作为评价依据,如果该段连续三年单耗逐年下降,说明该段能源管理水平在逐年提高,反之就要分析查找原因。

二对铁路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建议

为更好地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使铁路企业的自主能源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建立能源审计评价考核制度。开展能源审计政策框架研究,制定适合于铁路企业的能源审计方法,使能源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合理。

(2)积极宣传贯彻能源审计的相关标准、规定

建立配套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针对铁路企业特点,制订相应能源审计评价标准,不断提高铁路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

(3)加强能源审计的能力建设

作为企业能源内部审计,应建立一支能源审计专业化队伍,对那些懂技术、会管理,懂财务、会统计,了解铁路各专业工作特点的人员进行能源审计业务培训,提高能源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是开展好企业能源审计的重要保证。

(4)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从而提出的节能措施,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并确保投资使用科学、合理,收到经济效益。

(5)应定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

确保能源审计发现的问题得以解决,体现能源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三结束语

篇7

欧洲注重电子产品能耗标准制定

早在2007年,欧洲就制定出了统一的电子产品和电子服务器能源消耗标准。这项标准的制定充分结合了电子产品生产商、消费者联盟以及环保部门的各方意见。标准制定时,欧洲电子产品的耗电量大致为12―15W/h。在这项标准实施的同时,还将立法对电子产品能源消耗的实际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要求电子产品生产商在该法律实施1年后将产品耗电量下降到1-2W/h,在法律实施3年内所有产品的耗电量下降到0.5-1W/h。

2008―2009年,欧盟委员会将共有15份新的法律生效,这份关于电子产品能源消耗的法规是其中之一。通过这项法规确立,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使用的所有电子产品的能源消耗都将受到制约,从电灯、电视、冰箱、电水壶到电脑。这项法规的实施目标是为了确保在2020年前,将欧洲地区的能源消耗降低20%。

手提电脑的节能发展将引领整个行业进步

欧洲电脑产品的能源消耗标准与办公场所电灯耗能标准同时于2008年生效。根据这项标准,企业应当意识到无论是生产出的电脑产品还是自身经营的能源消耗都应当受到制约。根据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所的报告显示,欧洲每个员工每年在电子办公设备上的耗电量达到878kWh。“除了这个总数,具体来讲,33%的消耗来自于电脑的CPU,24%来自显示器,19%来自服务器,12%来自于打印机。而实际上,如果单单计算用于工作使用的消耗,电脑CPU只占25%,显示器占16%,剩下的消耗都是电脑等设备没有处于使用状态中而白白浪费掉的。”法国能源服务处Herve Lefebvre说。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手提电脑的销售量已经高居榜首,逐渐成为家用和商务电脑的首选。如果手提电脑能够率先在节能方面有所突破,将对整个电脑产业的节能减排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将带领整个行业进行技术革新,同时可以帮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消费者中更广泛的传播。

消费者的节能消费理念是根本

除了电脑硬件的节能,消费者的节能概念似乎起到更加本质的作用。“一般来讲,电脑硬件的使用寿命就是3-5年,消费者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Herve Lefebvre介绍说,现在电脑的容量每半年或1年就能翻倍,所消耗的能量也同样成倍增长。对于一味追求新技术的消费者而言,电脑的大部分能耗并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而是被白白浪费掉了。例如,电脑屏幕过大,长时间未使用仍然运行,关闭电脑后不拨插头等等。据统计,电脑所消耗能量的40%其实都是白白浪费的。由此可见,在选择合适设备的同时,更加节能的使用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使用,都是如此。例如将电脑屏幕设定为自动节电模式,或是长时间不使用时关闭电脑,这可以在屏幕上节约60%的消耗,在中央处理器上节约50%的消耗。另外,还应该是用带开关的插座,这样可以完全断电,节约更多的能源。

节能标签为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提供方便

那么个人和企业如何挑选更加节能的电子设备呢?目前很多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耗能信息仍然不够充足。好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环保标签来挑选商品,这也使我们的购买行为更加方便。

目前,各国都已经制定了各种标准的环保标签。1992年由美国环境保护署和能源部发起的“能源之星”标签,是已知的最严格的标签。2001年,欧洲委员会签署了一项协议,同意将华盛顿的能源之星这样的计算机设备生产引入欧洲。能源之星网(energystar.gov)提供了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的性能和耗能比较工具。2001年7月,美国环境保护署和能源部发起了另一个标签――80plus,这保证了由于电能的热量限制所导致的能量损失最多占总共能量消耗的20%。

1977年,德国政府设立了“蓝色天使”标签,在生态标签组织(GEN)中,已在全球范围内签署了20个国家。不同于“能源之星”,这个标签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了各种产品及其整个生命周期(制造,使用,回收)。这也是目前欧洲委员会正努力在其会员国中推广的生态个案标签。

EPEAT(电子产品环境评估工具,用于评估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也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由美国实业家和绿色电子委员会(GEC)共同创造的。美国政府强制由联邦政府生产的产品都要经过EPEAT的评估,每年经过评估的产品总值达75亿美元。

节能产业前景良好

篇8

节约资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公共机构节能,是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自身建设,树立人防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及我市下发的关于《(*”后两年公共机构节能计划)编制工作安排》。特制定我办2009年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突出宣传教育,改善全市人防系统公共用能现状,促进我办节能工作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不影响机关工作效率和不降低人防办系统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保障水平的原则;坚持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原则;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节能目标和指标

(一)节能目标:

2009年,节能降耗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一是开展全市人防系统节能降耗的宣传和培训,树立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培养良好的节能习惯。二是健全节能降耗组织管理体制,完善办系统节能降耗协调机制。三是建立节能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公共用能的监管,促进公共节能工作的良性发展。四是推进低成本、无成本节能管理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降低能源消耗。五是大力执行政府的节能采购。六是加强新建人防所有项目的节能管理。现有人防设施的进行节能改造。七是调整节能工作机构,充实经费和人员。保障节能降耗工作的正常运转。八是制定全年工作方案。建立能源消耗定额标准。明确节能指标。

(二)节能指标:

至20*年末,全市人防系统能源消耗以20*年为基数,总体能耗达到降耗20%的要求,所有办属单位和机关处室,在20*年基础上单位面积节电率、节水率分别达到20%。公务用车实现节油5%。

三、实施办法

(一)完善能源统计工作:

1、进行分户、分项计量改造、办公场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能耗分项计量要求,安装分项电表和分项水表,集中办公的区域要实现一户一表,确保用能数据采集准确完整。

2、开展能源消耗统计表格规范填写,按市节能办要求统一采集能源消耗情况,并对能耗高的单位和处室进行能源消耗自查,对能耗高且未见调整降耗的单位开展专项检查。

3、按市节能办节能考核考评办法,建立按月检查抽查各单位节能措施落实情况,按季整理收报能源数据,按年统计比较能耗情况,把节能工作作为年终目标管理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全办系统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积极推广节能实用方法:

1、节水、节电方面:针对高耗能的设备进行逐步淘汰制,逐步淘汰高能耗的空调、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大力提倡节约用水,积极实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效水平,大力推广“绿色照明”,广泛推行节能灯具,公共办公区域的电控设备更换使用感光声控延时开关,安装热水器定时装置,更换节水龙头和红外感应冲水阀等。

2、公车节能:加强公车配置管理,健全公车使用管理制度,提高公车使用率,对车辆采购、检修、报废、能耗状况等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坚持公车用车的“三定”管理,加强车辆用油管理,实行单车油耗统计和费用支出核算。并按月张贴公布。

3、办公用品方面:一是认真落实并严格执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办公能源消耗。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和公文双面用纸,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非涉秘文件尽量通过网络传送,能传阅的文件、电报尽量传阅,减少复印数量,减少纸质公文印制数量,准确计算发文数量,严格按发文数量印制文件,注意复印用纸的再利用,文稿修改尽量在电子媒介上完成,减少纸张消耗。二是严格控制电话费用,打电话要求长话短说,杜绝拨打信息台,公话私用等现象。三是严格控制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发放,提倡使用钢笔,减少一次性用笔等办公用品的消耗。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节能领导机构:

成立由党组书记、主任鞠锦璋为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办系统的公共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关秘书处,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事务。

(二)构建节能工作网络:

在市办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办属各单位要迅速开展公共节能工作,并分别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管理机构,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台帐,明确工作专干,确立工作目标和指标。

(三)建立健全各类节能制度:

建立能耗统计和报告制度,一是按市节能办要求,进一步完善能耗统计和管理制度,建立统计台帐,落实专干按规定要求如实记录能耗计量原始数据,并及时做好各项能耗报告工作。二是切实做好能耗的报表工作,落实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工作,为市级公共机构节能政策和目标的制度提供依据。

(四)开展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

篇9

一、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一)全市前三年完成情况。省政府下达全市“十一五”

节能考核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5%。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7%,2007年同比下降3.89%,20*年同比下降4.13%。前三年已累计完成“十一五”下降目标进度的55%。

(二)各县区前三年目标完成情况。据市统计局测算,20*

年,除××县万元gdp能耗上升2.*%未完成节能目标外,其他县区下降幅度都在3.9%以上,完成了与市政府签订的年度节能目标。巧家、盐津、镇雄、威信四县前三年完成情况较好。

(三)各县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情况。主要受云天化生产下降影响,全市规模以上245户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同比大幅下降。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22362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2.43%;产值能耗0.794吨标准煤/万元(现价),同比下降29.32%。扣除云天化下降影响,其他244户企业产值能耗仅下降2.87%。十一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8增3降,按增幅大小排名依次是:××141.63%、威信91.71%、永善44.64%、巧家31.86%、昭阳31.77%、镇雄28.29%、彝良9.47%、盐津5.63%;按降幅大小排名依次是:大关-24.91%、水富-11.85%、绥江-10.43%。

二、节能工作开展主要情况

(一)节能工作机构建设情况。各县区于2007年下半年先后成立了节能领导组,下设节能办在经贸局。个别县(如彝良)下达了编制,明确了专人负责节能工作,绝大多数县区未下达编制,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

(二)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国家、省、市节能降耗的有关政策文件和全市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在各县区基本得到贯彻落实。各县区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工作方案、节能规划,出台了考核办法等。

(三)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分解和落实情况。部分县区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目标又进一步明确到企业及相关部门。

(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情况。各县区新投产项目普遍编制了节能篇章,并上报县区、市级节能办转报省上开展节能评估。2007年、20*年各县区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09年大关涉及淘汰炼铁0.4万吨、铁合金3600

kva,彝良涉及淘汰造纸0.15万吨,镇雄、绥江、威信三县涉及淘汰水泥、熟料共56万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在工业经济目标责任书中一并签订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责任书,各县区已着手安排部署。

(四)节能投入和重点工程实施情况。极少部份县区投入了财政资金,如巧家县三年累计投入265万元。多数县区的企业都投入资金重点用于实施节能技改,如××企业三年累计投入节能资金4025万元,巧家三年累计投入1375万元。

(五)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开展情况。能源管理岗位设置情况:20*年年综合能源消耗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20户工业企业全部设立能源管理岗位,且明确专人负责企业节能工作。能源审计情况:华新水泥、昊龙水泥、金明化工、红原电石四户企业已于20*年完成能源审计工作;今年我市计划完成15户企业能源审计任务,目前进度不理想。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情况:绝大多数企业未上报。对标管理情况:绝大多数企业未开展。

(六)节能基础工作落实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上报情况:多数县区按市节能办要求,上报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统计报表。宣传工作情况:各县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会议、电视、报刊、广播、网站等媒体开展了节能降耗宣传。培训工作情况:从20*年9月起,各县区、重点耗能企业参加了省、市组织的节能培训班,学习了有关能源管理与节能降耗的政策和业务知识。

三、存在问题

主要是两大方面:

(一)基础工作措施方面的问题。一是节能工作机构不健

全、人员不到位。除彝良县外,各县区节能工作机构、编制未落实,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且工作人员变动大。市、县区统计部门的能源统计力量不足。二是市级财政和绝大多数县区未投入节能专项资金,对推动节能工作的开展和节能工作的考核十分不利。三是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要求企业上报能源消耗报表、开展能源审计、实施对标管理、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四是多数县区(包括市级)未对主要用能单位节能目标逐年分解。五是未对2007年县区、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行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六是各县区在工作汇报中仅涉及工业节能,对建筑、交通、商业、农业、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情况未触及。

(二)实现节能降耗考核目标下降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市以

矿冶、化工、建材为主的重工业结构从客观上加大了节能降耗工作的难度。这几年,虽然加大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使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但实现的成果却被工业结构重型化抵消。2007年、20*年主要靠淘汰落后产能完成节能目标任务,随着2009、2010年一批高耗能项目相续投产后,会对全市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构成致命的压力。二是昭阳、大关、彝良、绥江四县区由于20*年单位gdp能耗上升数大,××县由于20*年高耗能项目相续投产,要完成“十一五”下降目标困难非常大。

四、措施建议

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加强机构建设。建议市政府督促尚未成立节能降耗专门机构的县区尽快下达机构编制、落实专门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二)投入资金支持。建议市政府从2009年起将节能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200万元),各县区级财政相应列入一定节能专项资金。

(三)及时组织考核。建议市政府在近期组织对2007年和20*年与市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的县区政府、部门、企业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节能工作开展得好的县区政府、部门、企业和对开展节能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并对未完成的县区、部门实施问责。

(四)组织开展培训。由于节能管理人员变动大,建议精心筹划,编印节能基础知识材料,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

(五)强化督促落实。依法(节能法)督促重点用能企业上报能源消耗报表、开展能源审计、实施对标管理、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篇10

第一条 为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第三条 公共机构应当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在同级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指导下,开展本级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节能科学知识。

第六条 公共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

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对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七条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第八条 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应当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公共机构浪费能源的行为,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九条 对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节能规划

第十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县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所辖乡(镇)公共机构节能的内容。

第十一条 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指导思想和原则、用能现状和问题、节能目标和指标、节能重点环节、实施主体、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二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年度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

第十三条 公共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

公共机构应当将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备案。

第三章 节能管理

第十四条 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

第十五条 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

公共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第十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第十七条 公共机构应当在能源消耗定额范围内使用能源,加强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作出说明。

第十八条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第十九条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完善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优先将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设备列入政府采购名录。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

第二十条 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情况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应当严格控制公共机构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标准,统筹兼顾节能投资和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项目,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 能源审计的内容包括:

(一)查阅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和用能系统、设备台账资料,检查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核对电、气、煤、油、市政热力等能源消耗计量记录和财务账单,评估分类与分项的总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三)检查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审查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四)检查前一次能源审计合理使用能源建议的落实情况;

(五)查找存在节能潜力的用能环节或者部位,提出合理使用能源的建议;

(六)审查年度节能计划、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核实公共机构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说明;

(七)审查能源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检查能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第四章 节能措施

第二十四条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运行调节、维护保养、巡视检查,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措施。

第二十五条 公共机构应当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重点用能系统、设备的操作岗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十六条 公共机构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第二十七条 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考虑其节能管理能力。公共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订立物业服务合同,应当载明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第二十八条 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应当进行能源审计和投资收益分析,明确节能指标,并在节能改造后采用计量方式对节能指标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

第二十九条 公共机构应当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第三十条 公共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

第三十一条 公共机构电梯系统应当实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和时间,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

第三十二条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

第三十三条 公共机构应当对网络机房、食堂、开水间、锅炉房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实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第三十四条 公共机构的公务用车应当按照标准配备,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并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公务用车,制定节能驾驶规范,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制度。

公共机构应当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服务社会化,鼓励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五章 监督和保障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

(二)能源消费计量、监测和统计情况;

(三)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

(四)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五)能源管理岗位设置以及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六)用能系统、设备节能运行情况;

(七)开展能源审计情况;

(八)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

对于节能规章制度不健全、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情况严重的公共机构,应当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公共机构应当配合节能监督检查,如实说明有关情况,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不得拒绝、阻碍。

第三十七条 公共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由有关机关对公共机构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或者未按照规定将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备案的;

(二)未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或者未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

(三)未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或者未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的;

(四)未按照要求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的;

(五)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未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作出说明的;

(六)未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或者未在重点用能系统、设备操作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

(七)未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或者未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的;

(八)拒绝、阻碍节能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八条 公共机构不执行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未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或者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第三十九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对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公共机构建设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公共机构开工建设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建设项目的,由有关机关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公共机构违反规定超标准、超编制购置公务用车或者拒不报废高耗能、高污染车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对车辆采取收回、拍卖、责令退还等方式处理。

第四十一条 公共机构违反规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费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下达节能整改意见书,公共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落实。

第四十二条 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讯,8月12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