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与新媒体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市场对高技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应革新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现代化市场体制要求的专业人才。以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为导向,契合市场实际发展需求,打破专业界限、学科界限,从社会角度培养人才,实现媒体行业现代化建设。
1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介绍
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信息传播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实现媒体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它是具备数字信息时展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通过对网络的熟练运用,以及信息收集、整理、策划等新媒体运营能力培养,顺应数字化媒体发展趋势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该专业不仅需要学习者有扎实的传播学学习背景,以及信息网络数字化媒体应用能力,更要懂得媒体传播规律和市场媒体制度;能够在全球化信息交流中,形成对互联网业和新闻传播业运营的整体性、综合性把握,将知识转化为创意、策划和执行能力;能够掌握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文学功底,以及一定的自学能力、社交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
2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就目前情况而言,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主要设置在传播学范畴内,忽略了学生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无法体现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的特点。我国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发展起步较晚,专业师资团队建设不够完善,教育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且实验设施不配套,缺少实践基地和实践条件,仅有的设备也存在硬件缺乏、设备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
3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3.1革新人才教育观念
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是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以培养全面型人才为目标,实现突破性与应用性,延伸传播学内涵的专业。各高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应立足于社会发展现状,优化办学宗旨,强化专业人才目标培养体系,发挥本校特色进行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新型项目教学法,实现具体课题作为课堂目标的教学模式。利用实际网络应用技能,结合文字、PS等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学与信息科学理论,更要了解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及新媒体知识应用技术。以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站运行管理、新媒体技术应用为重点教学内容,通过文理交叉的教育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现代化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情景模拟帮助学生体验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工作中的所有环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所处地区的实际人才需求,完善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2]。
3.2提高师资投入力度
当前形势下,各高校应加大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师资投入力度,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基层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薪金待遇,促进教师团队水平能力建设。在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发挥各高校学科资源优势,实行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学等专业教师共同承担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任务的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由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进行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实现人才的高效化培养。此外,应完善教学评价系统,从专业能力、实践水平、网络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学生能力水平评价,拒绝传统教学过程中将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考核方式。增设学生对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教师的教学作用评价环节,说出自己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这对于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自身能力水平塑造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实现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作为一门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的现代化课程,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将高新信息技术引入实际教学环境中,推动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现代化发展。实验室是进行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教学的基础,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社会对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实际岗位需求,不断革新完善校内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条件较差的高校可以进行跨校、跨院合作,提高设备利用率。如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和新闻学学生共用摄影摄像教室、模拟演播室,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共享网络实验室。重视现代化网络应用,将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相结合,依托科学技术软件,突破场景对于专业学习的局限。在适当增设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外,还要加强与社会活动合作,结合本专业特点,利用广播电视台、记者团等校内组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互联网构建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教学实践基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及影像录制,在不影响社会活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真实化实践场景,明确实践岗位的具体任务,熟悉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工作操作流程。
3.4完善社会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社会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大量实习机会,利用社会真实环境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内容进行巩固,提高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全方面素质。以未来行动导向作为教学基础,加强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教学的社会实践,完善相关课程构建,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课堂实践教学、课外模拟实践以及社会活动实践等形式,加强对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3]。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教育课程,在其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健全相关理论知识体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建设。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材、网络应用相结合,规划好教学制度,制定详细的实践课程数量、时间、方式等内容安排。根据实践进度安排进行理论知识辅导,使二者完美契合,在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后,通过实践教学巩固内容,加深理解。根据教学情况及学生反馈,对课程进度与实践活动进行调整,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逐渐推进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3.5实现科学教育创新
伴随着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建设,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记者正朝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伴随着新型记者涌入社会,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独立,如何整合分配这些专业人才成为现代化媒体行业发展的核心。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人才作为一种实现社会高速发展的战略资源,要完善人才的科学化管理,注重个人素质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革新现代化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建设现代化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人才队伍。创新是人才培养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打造现代化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面对信息量与日俱增以及互联网应用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在进行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教学时,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革新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工作。根据社会各界对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实现学生的专业化创新教学,建立以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
篇2
摘要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是凝聚安全发展共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的重要举措,对于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继续减少事故总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职业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安全生产宣教 “互联网+”
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传统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着主流导向作用,成为了安全生产宣传的有力阵地。同时,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介形态极大丰富,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社交网站等网络新兴媒体蓬勃发展,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机遇,安全生产网络宣传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从方方面面渗透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互联网新媒体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正急遽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安全生产宣传渠道。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和优势,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安全生产网络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教育形式缺乏创新
创新性和交互性是网络媒体的基本特质。但当前的网络宣传教育的表现形式缺乏创新,宣教手段过于单调,尚未调动各级安监部门建立网上直播、互动访谈、官方微博等灵活多样的宣教形式,无法生动直观、高效便捷地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重点政策、标准规范、重要活动、事故处置、应急抢险、为民服务等信息;同时,尚未建立与主流媒体的网上协同互动机制,缺少与传统媒体及网民群体的交流沟通,造成宣传教育工作浮于表面,不能贴近和深入群众。
(二)对新媒体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了解和学会运用新媒体是政府和企业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教育,当前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对新媒体认识普遍不足,新媒体素养不够,给宣传教育工作带来障碍。
二、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优势
虽然,我国当前安全生产网络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各级安监部门和企业所重视。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普及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中国网民95.1%用手机上网。这组数字说明了网络在我国的普及速度日益加快,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网络传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鉴于网络传播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将网络媒体特别是手机移动客户端引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80、90后成为主力劳动群体,而年轻一代对于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希望越来越迫切。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备物品,工作、生活和娱乐活动都离不开网络。WiFi网络的使用成为企业员工刚需,把安全生产宣传内容融入手机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文化生活体验,还有助于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水平。
(二)有利于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各级安监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利用网络宣传快速、及时、信息量大、宣传面广等特点加强安全生产宣教和培训工作,不断拓宽网络宣传渠道,发挥网络作为安全生产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舆论引导作用。
安监部门可以利用门户网站,及时地、全面地最新安全生产工作信息,定期更新安全文化知识,使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有全方位的了解;还可以在政府网站中设立安全生产子栏目,风险预警、防范措施、事故处置结果等相关内容,提高群众事故防范能力;还可以利用本地主流媒体优势时时安全信息,提高居民安全意识。网络传播自由、快捷的特点,可以轻易做到即时滚动各类新闻。利用网络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人们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参加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企业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设“互联网+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将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内容和安全常识等以漫画和图解的方式,嵌入到WiFi设备中,搭建企业宣传教育平台,利用职工的碎片化时间,采用灵活多样、易看、易学、易懂的形式M行宣教,引导职工利用手机上网浏览学习,从而便于接受,扩大宣传受众面,扩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三)有利于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互动性
篇3
【关键词】网络热词 糕富帅 传播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用语的出现为网络热词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受众群,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在网络上直接反映为对网络热词的追随与大肆宣扬。“糕富帅”、“歪脖子”这样的热词不断产生,本文就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探讨其本身与新媒体的关系。
一、新媒体语境的传播特征与文化特征
从媒体形态发展角度看,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指的是20世纪后期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扩展传播信息、加快传播速度、丰富传播方式并与四大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3G 手机、移动电视等。
新媒体时代,是信息传播的又一次飞跃,在信息传播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壁垒,传统的接受者开始向多元化多重身份转型,信息剧增,而网络热词随之产生,并获得普遍认知。
1、新媒体语境的传播特征
(1)依托现代化技术,速度与容量大。新媒体基本兼备了传统媒体的所有特征,并将现代传播带向了集约化,媒介融合的新兴发展之路。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海量存储的出现、光纤入户的实现,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传播容量,传播范围,比以往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要迅速与庞大。
(2)受众形态的转变以及受众地位的不断强化。同样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沿用拉斯韦尔“5W”传统线性传播模式,一般来说,“把关人”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信息从传送者到接受者,并含有较少的反馈。而新媒体时代,在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源。对于“糕帅富”热词以万计的网名发表自己的态度,并形成社会的整体认知。
(3)媒介大融合时代的到来,竞争激烈或促使传播走向浅薄趋势。《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说到:“随着数量空前的信息出现在网上,上述特点正是吸引大部分人广泛地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无须起床下地,无须另外开机,无须搜罗经验,就能够在阅读、收听和收看之间自由切换,我们乐此不疲。”在这融合大趋势下,人们的思维方式,阅读模式,记忆能力开始悄悄地发生变化。人类早已经由传统的线性的深度阅读开始趋向分散的、不深入的、浅薄式的思维模式。
2、新媒体语境的文化特征
互联网使用的门槛很低,这也由其本身通俗化平民化的特点造成。互联网的文化呈现出通俗的特征。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性的”,网络是新技术的产物,它既带来了传播技术的革命,也带有一系列可供人文学科研究的传播新现象和社会新现象。
网络热词是新媒体语境下一个重要的传播现象,同时也是新媒体语境中的一种传播文化。网络热词近年来使用广泛、运用率高,影响大。至2013年1月,新浪微博“糕富帅”的词条搜索和微博搜索已被屏蔽,这一方面说明互联网存的“把关”制度明显滞后;另外从一个侧面看到网络热词高度的社会关注和舆论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文化现象,它属于平民草根自创的一种平民通俗文化。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从而影响广泛。
二、网络热词传播的产生背景与特点分析——以“糕富帅”为例
从网络热词的现有定义以及约定俗成的看法来看,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现实与社会心态的实时直接反映,其生成多依赖于一定的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网络热词本身集中表现了网民对这些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民意趋向,是对这类社会事件和现象不满的一种亚文化形式的柔性抵抗。所以,对网络热词进行概念界定时,重点强调其是对同时期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反映。
2012年12月3日10点21分,@岳阳公安警事在微博了一条警情快报:“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的切糕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之后网友纷纷认为16万元相对于损坏核桃仁糖果价值明显不符,因此网民开始在网上调侃切糕的价值,尔后,《新周刊》了一张切糕图,并称之为硬通货。网友纷纷跟帖,或回忆那些年吃切糕的经历,或吐槽切糕是检验“高富帅”的重要标准。“高富帅”在切糕事件发生后,因为谐音产生“糕富帅”这一新的网络热词。
1、网络热词传播的原因分析
(1)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式发展。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一书中明确提出:“我们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已经逐渐被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所取代,而这种新模式希望也需要以简短、杂乱而且经常是爆炸性的方式收发信息,其遵循的原则是越快越好。”而网络热词的这一特性恰好顺应互联网所沿用的信息模式,一般来说,网络热词的字数偏少,却朗朗上口,容易记容易背,能被广大网民所记住。
(2)新闻事件诱发网络热词产生,网络用户的急剧增长推动其迅速蹿红。新媒体语境为网络热词的走红提供了载体和平台,网络词汇的本身含义,即热点新闻事件则为它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糕帅富”这一词汇源于2012年12月岳阳一起买卖切糕事件,在媒体上公布出来之后成为了网络上人们的谈资。
2、网络热词传播的特点
(1)聚焦社会新闻事件。“糕帅富”一词就来源于岳阳一起切糕买卖导致打架斗殴的社会性事件。
(2)字数少,简洁易懂,但内涵丰富,信息量充足。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和吕叔湘说过:“信息传递的第一个要求是准确无误,第二个要求是省时省力,合起来可以称为效率原则。”网络热词往往找准新闻事件的某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字,来告诉大众新闻事件是什么,关键点又在哪里。“糕富帅”其中“糕”字就抓住了“切糕事件”这一关键词,而“糕富帅”这一词汇的亮点还在于对“高富帅”一词的再造。
(3)本身具有现实性,表述隐晦,充满黑色幽默或者讽刺。与网络用语相比不同的是,网络热词关注现实的层面更浓重。像“糕帅富”这样的词汇在功能上集中人们关注的新闻热点,具有现实意义。而这种隐晦的方式,利用反语性质,更贴切的讽刺了“切糕事件”。“黑色幽默”是指一种用以反映现代世界的荒唐、麻木、残酷、自相矛盾、怪诞以及病态的幽默。而这之中的“荒唐”,“自相矛盾”,在“糕帅富”一词中都能找到对应。
(4)网络热词属于网民自创,自下而上。网络热词在传播途径上由草根网民主创,主要是通过新媒体语境,在网络上以及民众现实生活中流行使用,并最后被传统媒体认可与借用,自下而上的生成。“糕帅富”这一词汇完全由网民自创,它相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更易于被民众接受,而这其中的反讽意味也引发个人乃至社会对整个事件的反思。
三、辩证看待新媒体语境中的网络热词的传播
1、认识新媒体时代热点事件传播路径的转变
在新媒体兴起之前,议题的设置往往由传统媒体来担此重任,热点事件的落脚点与扩散点也大多由传统媒体占据,其传播路径一般可概括为:传统媒体发端——网络转载——回归传统媒体。而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后,新媒体所呈现出的时效性强、人人都是新闻源,即时即地可新闻等特点,正悄然改变着热点事件的传播路径:新媒体引发热点事件——传统媒体落地——网络转载——回归传统媒体。微博中对这“糕帅富”事件的疯狂关注,到“糕帅富”这一网络热词的出现,传统电视媒体,报纸媒体对事件展开报道,正体现出这一传播路径的改变。
2、正确认识新媒体语境和网络热词
网络热词在新媒体语境下迅速走红,其反映出民众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聚焦,对整个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期望,以及在重点新闻事件中民众所起到的舆论监督作用。新媒体确实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但其“把关”的力量弱,无论现代的事件传播路径的转变是否剧烈,人们应该适当参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待同一事件的看法,学会比较,而不盲目跟风。
3、拒绝浅薄,真实感受世界
互联网正在颠覆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甚至生活习惯。更多的时候离开互联网这个虚幻的世界人们就会感动不安,似乎与现实脱节。而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更多的时候不会经过我们大脑的思考,甚至只是浏览而已。到底如何把握虚拟和真实的距离,如何真实感受世界,将是人类需要思考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人们应如何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保持最真实最冷静的思考,也是值得去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拉斯韦尔·卡尔著,刘纯毅译:《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M].中信出版社,2010
②申亮,《浅探网络用语——以年轻人用语为中心》[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233
③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2
④张春斌,《论新媒体语境的特征与走势》[J].《学术前沿》,2007(12)
⑤窦锋昌、李华,《新媒体时代热点事件传播路径的转变——以韩寒门和三亚宰客门为例》[J].《实践与思考》,2012(4)
篇4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新媒体 工作特点 应对策略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被全面“卷入”由计算机及其衍生品构成的网络中。正如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所说:“计算机不再只是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在网络浪潮汹涌澎湃的巨大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新媒体技术,以及如何应对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作为“第二课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早在殷商时代,我国就出现了高等教育的雏形――“右学”,贵族子弟要在这里接受九年左右的“义务教育”。汉代“太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初步规范化,它形成了一套严格的选拔和评价标准,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宋代以后,各种类型的书院纷纷兴起,在推动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学生管理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1)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把德育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2)注重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每个书院都有一套独特的“学规”、“学制”,在规范教学活动、维持教学秩序的同时,也为学生的管理和评价提供了标准;(3)师生相处“以情义为重,以诚相感”。①这些古代学生管理的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1978年之后,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经过三十多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学生与学校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契约关系。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之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从管理转变为服务。高校学生支付不同金额的教育费用,而学校则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保质保量的教育服务。特别是在学生就业方面,学校不再行使行政分配权,而只是提供就业指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课外活动、毕业就业等方方面面。除了内容上的庞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也具有复杂性。高校学生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法律上的成人,但在心理上却是准成人,他们的参与意识、自我意识的急剧增长,过高的角色期待,思想上的可塑性,以及心理上情绪化的偏激。这些特点,使他们在观察问题、认识问题时往往失之片面”。②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导向性”、“主体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的特征。③
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它毕竟不能替代所有其他环节,特别是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为学生学习服务,而且是一个教育学生的“课堂”。最重要的是,学生正是在同老师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人际交往的心态和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书本知识,在与人交往和日常管理中学到的却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就是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
二、新媒体:学生管理工作的“双刃剑”
除了高校扩招这一外部压力之外,当代高校学生管理还面临新媒体普及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所谓“新媒体”是指在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撑下,在书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之外形成的新的媒介形式。它主要由计算机网络、手机通讯及其衍生品构成,具体形态包括因特网、手机信息、手机报和移动QQ等。高校学生更是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和活跃的使用群体。因此,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广泛普及,对高校教育体制和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应对新媒体技术给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成为摆在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提升了信息传输的效率;新媒体支持点对点和互动性的传播,改善了师生沟通并创造了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新媒体使学生工作者的权威受到了摇撼。”④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完全禁止新媒体技术在校园内的使用(这也是不符合现实的),又不能视若无睹,听之任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学生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1.高校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搜索者甚至信息者。“大学生在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信息时的潜在意识和角色也发生了改变:获取信息由定格式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动态式的主动搜索;既是信息的受众,又是信息的传播者。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的渠道也由单向、两点传播向多边、散状传播转变”。⑤第二,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获取内容也更为丰富。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加工和处理,学生获得的不再是静态信息,而是能够动态传播的“多媒体信息”。第三,“信息的叙述方式也从传统媒体的单面性向多角度、多侧面转变”。⑥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增多了,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海量信息。但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具有多种价值取向,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就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高校学生交流方式的巨大转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高校学生交流的范围和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手机短信、飞信、QQ、MSN、E-mail、BBS、博客与方兴未艾的微博等成为高校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交流方式的变化势必带来思维习惯和方式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熟悉和了解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因势利导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此外,随着交往方式的变化,高校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远远超过了传统交往范围中家庭和学校的狭小圈子。交往范围的扩大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并且不可避免的困难。
3.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性格塑造。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是受成长环境和社会阅历等多方面的限制,自我人格和认识能力尚不健全。网络是一个虚实莫辨的虚拟世界,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特别是处于青春期,心理和人格仍处于形成之中的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不当,很可能造成“信息综合症”,导致失眠、焦虑、烦躁、健忘等生理和心理问题。虚拟和现实交往方式的错位还可能造成人格障碍等严重的危害,以致学生完全丧失现实交往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各地高校都出现学生因沉迷网络最终无法按时毕业甚至被开除的案例。
从本质上来看,新媒体终究是一种技术和工具,不能取代人本身。它既然是一种工具,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运用。而且只有对它进行有利而有效的运用,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三、新媒体时代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在借鉴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分别从价值取向和具体措施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
1.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即如何看待和认识新媒体技术是前提。如上所述,新媒体在本质上只是一种交往工具,不能取代人本身。对于新媒体技术,学生可能有不恰当地运用,也可能正确地使用。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不能对新媒体技术抱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新媒体观,既不回避又不滥用新媒体技术,处理好现实的交往、学习手段与虚拟的交往、学习手段之间的关系。
2.加强思想引导,树立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网络这个巨大而空洞的世界极容易感到迷惘。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这里既有新奇的“美丽新世界”,又有黑暗的“深渊”。学校和政府都无法做到对新媒体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控制,因此,只有通过学生在自己身上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才能从根本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绝大多数高校学生之所以选择QQ、飞信等新媒体交往方式,除了交流便捷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现实交往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冷漠、集体认同感的缺乏是造成高校学生逃往虚拟世界的重要原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年级活动,在活动中建立起牢固的集体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在现实交往中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才能最终避免学生在交往行动中“虚”与“实”的颠倒和错位。
4.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展开学生管理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新媒体技术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我们通过建立QQ群、飞信群等虚拟社区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班级、年级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在方便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工作者之间的联系。
注释:
①王希俊.新时期大学生管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5.
②金汉杰.高校学生管理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10.
③姚孟春等.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6-7.
④彭移风,宋学锋.新媒体时代的学生管理困境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24-25.
⑤⑥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54-56.
参考文献:
[1]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54-56.
[2]彭移风,宋学锋.新媒体时代的学生管理困境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24-25.
[3]金汉杰.高校学生管理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4]钱贵江.当代大学生管理新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是由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E•迈耶(RichardE•Mayer)在其书《多媒体学习》中提出,并通过大量的心理实验证明该理论正确性和科学性。迈耶认为“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比没有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更可能产生有意义学习”,基于此认识,迈耶研究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规律,依据双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主动加工假设的心理学原理提出了多媒体学习的五个步骤和多媒体认知模型,并且提出了多媒体设计的七个原则。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三个假设:
(1)双通道假设。指人们进行认知加工时对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的材料都有相应的信息加工通道。
(2)容量有限假设。人们进行认知加工时是需要消耗认知资源的,而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每个信息加工通道上一次加工的信息数量是也有限的。
(3)主动加工假设。是指人们为了对呈现的材料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起一致的心理表征会主动参与认知加工。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形成注意、组织新进入的信息和将新进入的信息与其他知识整合。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
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也代表信息加工系统,该模型形象的反应了人类进行多媒体学习时的学习原理;以语词和画面呈现的多媒体材料,分别通过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进入到人的感觉记忆中心,需要指出的是以文本呈现的语词材料,是由眼睛感觉通过视觉通道进入感觉记忆中心的,进入到感觉记忆中心的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能作短暂停留,之后需要进行选择,视觉和听觉表象的选择是基于容量有限假设,在感觉记忆中心在相应的通道只能选择有限的信息进入到工作记忆中心。多媒体学习的主要过程发生在工作以及中,在积极主动的意识状态下,工作记忆被用于暂时性地贮存知识和操作加工知识,工作记忆是以双通道为基础的,因此在完成相应通道中信息的信息模型建构后,还需要在两种通道之间建立关联,即将有关联的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进行转换,比如当听到“狗”这个单词时,你可能在脑海中会浮想出一只狗的图像;最后需要提取长时记忆中的先前知识,将经过加工后的信息与先前知识进行整合,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3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对网络课程多媒体设计的启示
2多媒体设计
本文中多媒体主要指用于表征的知识和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的传播载体;而不是课本、投影机、计算机、录音机等物化形态媒体;同时双重编码理论和双通道学习理论都倾向于认为,人类进行认知加工时用于表征和呈现知识信息的媒体主要是语词和画面,如理查德•E•迈耶在其书《多媒体学习》中“把多媒体定义为用语词和画面共同来呈现材料”。需要特别指出的这里的语词包括发声语词和文本语词,即我们进行言语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词和用文本呈现的由视觉通道进入认知加工系统的语词。
多媒体设计主要探讨遵照多媒体设计的原则,以何种媒体恰当地表征信息、研究媒体的优化组合,以设计出符合人类心理认知方式的网络课程。
3.1多媒体认知原则
网络课程中语词和画面组成的呈现将比只有语词呈现的学习效果好,简单来讲就是要求在网络课程中最好是图文结合,特别是要描述那些复杂的关系或某些事物复杂的原理时,当语词和画面共同呈现时,学习者学习时将减少认知资源消耗,比较容易形成语言和图像的心理模型并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3.2时空接近原则
网页上相关联的语词和画面应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具体来说空间接近就是要求文本的相关插图不能离的太远,应在一个屏幕上能显示出来,时间接近就是要求在相应的语词和画面要同时呈现,例如在用声音加画面说明某一事物时,对应的画面和解说需要同时呈现;时空接近使得学习者更有可能在言语表征和视觉表征之间保持两种材料的心理表征,因此有可能在言语表征和视觉表征之间建立心理联系;如果不是同时呈现,学习者需要消耗相应的认知资源来形成语词表征和视觉表征之间的有关联系。因此,网络课程中多媒体信息在位置和时间上尽量接近是必要的;比如,将与图有关的文字整合到图中,尽量将相关内容用一个屏幕显示,使声画同步,采用同步交流等。
3.3通道原则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指出由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呈现比由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呈现能使学习者学得更好,也就是说在网络课程中,和图像共同呈现的语词用声音的形式比用文本的形式更能促进学习者学习,这是因为当画面和语词材料都是以视觉形式呈现时,将会增加视觉通道的认知负荷,而听觉通道的认知负荷处于闲置状态,认知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当语词材料以声音的形式呈现时,人们可以在视觉通道加工图像信息,同时可以在听觉通道加工语词信息,认知资源尽可能得到了利用。当前我国很多的网络课程都是单纯的视频,基于通道原则,在这种网络课程中的解说主张用声音形式解说,而不是文本形式的解说。
3.4冗余原则
这里所说的冗余指信息的冗余,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指出,学习者学习由动画加解说组成的呈现材料比学习由动画加解说再加屏幕文本组成的呈现材料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里的解说和屏幕文本所呈现的是同样的语词信息;当然也有新闻传播理论认为字幕和解说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观看视频时既可以看字幕又可以听解说,而且当解说出现发音不准、讲得太快等问题而影响观看学习时,可以通过观看字幕获得清晰的解释;但是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从原理上解释了人类学习多媒体材料的过程,双通道假设和容量有限假设可以科学解释动画加解说加屏幕文本的不合理性,其不合理性表现在增加了视觉通道的负荷,影响了视觉通道对画面图像的加工;抛开认知理论的解释,常识也能感觉到:当你观看那些画面加解说加屏幕文本的节目或教学视频时,你可能会觉得你不是在看画面,而是在看屏幕文本。所以对于那些纯视频的网络课程或者教学视频,在有解说的情况下,不主张用字幕。
3.5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与教学的一致性,它要求在网络课程中剔除无关的文本、画面、和声音;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为无关的信息会争夺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资源,分散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注意力,干扰信息的加工。网络课程中有一个误区是对网页设计美感的过分追求,以为设计的越好看的网络课程越体现网络课程的质量,这违背了与教学一致性的设计原则,对于设计的非常漂亮的网络课程,学习者可能沉浸于其美的艺术之中而无暇顾及教学信息了;更重要的是,网络课程中知识和信息的结构应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保持一致性,也就是说网络课程的设计应能促进学习者的认知、有利于学习者对信息的加工。
4结语
网络课程是利用多媒体来表现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从学习机理上解释了人类学习多媒体材料的过程,网络课程中利用多媒体学习理论来指导多媒体设计,对于设计有利于学习者信息加工、促进有意义学习发生的网络课程具有莫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
篇6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①马克思所说的“头脑”与“心脏”的结合,实际就是德国哲学家与工人的联盟,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让“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处于自发状态的“素朴的人民园地”,如何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这就涉及到理论的传播问题。马克思曾指出:印刷术是“最伟大的发明”“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②马克思在著作中对信息时代也做过如下设想:“顷刻之间就可以把自己的发明传遍全世界的报刊和电讯,在一天当中所制造的神话,比以前一个世纪之内所能制造的还要多。”③同样,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也主要依赖传统的出版印刷,确立其领导地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进程,网络出版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因其独特的优势,迅速挤占了传统出版的生存空间,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形态。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具体形式,用来探讨传播与网络出版的内在契合性、存在问题及对策具有时代意义。
一、网络出版的媒介特性与传播的契合性
(一)网络出版传播模式的交互性实现了传播的主体间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的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日益增强,而传统出版模式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传播效果受到影响。在传统出版模式中,从传播者到受众有许多中间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信息“把关人”,信息传递具有单向性、霸权性和独白性。受众在这里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传受之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之中,受众的存在被无意地忽视,他们被看作是一种抽象的类的集合、一种“孤绝的主体”④。这种体现主体性哲学的传播模式表现为一种单一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单向度)的主体性。传播者是主体,凌驾于受众之上,常常掌握信息的输出及分配,这种主体性显示出其强烈的目的性。在这种模式下,所选取的的传播内容忽视受众的实际需求,其所形成的品质缺乏应有的针对性,预期的传播效果将很难实现。以网络出版为媒介的传播颠覆了传统出版的传播模式,传播者和受众处于平等地位,可实现对等交流,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主体—主体”的关系。网络媒介使受众体会到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传播者与受众在交流与对话中获得了彼此认同、遵守和承认的同一性,孔子称其为“和而不同”,康德称其为“共通感”。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借助网络出版,使得传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得以建立,形成共通感,理论获得受众情感的认同,在情感观照中相互理解,进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网络出版传播的跨时空增强了传播的时效性网络出版超越了传统出版的物质载体,完全是传者与受众之间信息的交流,信息的传播是以光电速度运行的,不受时间、地点、国界、气候等的影响。此外,网络出版的数字化、虚拟化,出版的同时其实也已经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发行。在网络出版传播下,“数字化”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传播者很容易对相关的数字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修改,编辑内容可以随时更新,时效性强。根据信息传递的时空共在性与否,网络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继承和超越。传统出版物是以文本输出为主的纸质出版,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杂志。图书因其与传播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共存性、在时间上具有非共存性,因而是一种纵向传播,可以不断传承积淀。而期刊和杂志的信息传递方式是横向传播,因其与传播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非共存性,在时间上具有共存性,可以及时地将信息传递出去,虽不能称之转瞬即逝,但是文化积累和历史传承的功能较弱。而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出版,其信息传递兼具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的特性,既具有横向传播的及时性和快捷性,又具有纵向传播历史传承的厚重感,是对传统出版的超越。网络出版可以以最快速度对相关理论进行传播,这样受众(“老百姓”)可以及时并准确地获得其相关内容和最新信息,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三)网络出版的多媒体功能提升了理论传播效果首先,网络出版的多媒体特性,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虽然针对理论的学术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大众对这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的认知还是很不充分,如何让大众掌握这种理论,发挥理论对大众的引导作用,是值得思考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理论本身比较晦涩,内容缺乏生动性,缺乏通俗性,不能得到大众的共鸣。在传播的形式上,传统出版以文本的输出为主,受到纸张的限制,出版内容的范围以及信息量都有限;而网络出版则兼具文本、动画、声音,再加上网络媒介的海量存储,内容生动而丰富,网络出版整合了传统媒体的特征,在融合了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上还加入了互动性,给读者提供一个视、听、读全方位的立体认知体验。其次,网络出版的传播媒介契合受众的阅读习惯。《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互联网及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了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媒体使用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上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解并契合受众的媒介使用与阅读习惯,是传播理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性的一步。
二、网络出版在理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出版传播模式的“去中心化”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式微网络出版传播模式的交互性特点可以增强马克思理论在大众传播中的“亲和性”,促进传播内容的价值认同,但是这种交互性特点,也将导致传播主体中心角色的流失,从而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式微。从传统出版的媒介来看,是一个相对独立及封闭的体系,在其体系中传播时呈现出自上而下的特征,依据权力来进行传播。此方式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而在信息高速发展与传播的当下,信息传播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出版无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虚拟空间,使得各种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复制、传递。只要上网,就处在一个开放和多元的环境中,不同价值观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式微。
(二)网络出版生态环境下多元话语及海量信息引发受众对理论的认同危机在网络形成的数字化空间中,多元化文化杂糅,信息种类繁多且内容上良莠不齐,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形成剧烈碰撞,会造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日渐模糊化,之前形成的在主流意识形态上“一致与认同”受到冲击,甚至引发了对的集体认同危机。网络媒介的特征又使其具有对事件的“放大”和“集中”的特性,个别牵扯到群众利益和矛盾的事件会被不断放大呈现出来,受众一旦发现主导意识形态与现实不相符,就会对现实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产生疏远和抵触心理,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主流价值观,使其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此外,网络媒介信息采用数字存储,信息储存量巨大,这就像双刃剑,既可以扩展和丰富大众化传播的信息总量,也有可能使理论传播淹没在信息海洋里。特别是受众选择信息的难度加大,受众的思维尺度以及正确的学习方向在过量异质信息干扰下将难以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受众将很难顺利地接收到正确的、有利于传播和学习的信息。因此,网络传播所带来的信息量的过剩与优质内容的缺乏,使得受众在选择和阅读过程中产生困难,对理论信息的接受亦是。
三、理论网络出版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出版的监管体制,为受众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出版目前逐步成为出版行业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网络环境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混乱性,必须加强对网络出版的监管规制。一是在监管主体方面,设立网络出版的独立的监管机构。2002年我国颁布了国内第一部针对网络出版的政策法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但目前学术界对网络出版的界定有很大争议,管理部门对互联网出版物的定义和监管也不明晰,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管理,这种现状不利于未来网络出版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完善网络出版行业的法律法规。网络出版业涉及的行业跨度非常大,传统的国家法律不能完全适用于新兴行业,所以应根据网络出版行业的特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与传统出版相比,网络出版更容易在信息复制和传播过程中产生著作侵权问题,以及未经许可的网络出版、下载、转载等行为,因此应该尽快出台一部针对网络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净化网络环境。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理论网络出版的人才队伍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不一样,它将传统出版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终审、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等过程简化为网上信息的搜集、传递、和互动过程,网络出版完全改变了传统出版的过程。就从事理论传播的网络编辑而言,他们既要对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又要有新闻学专业的媒介素养,尤其是网络媒介素养,能从海量的信息中过滤出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在网络互动过程中,要善于组织话题,能引导舆论;在政治上,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是其必备素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亦不可或缺;在编辑业务上,除了传统的文字编辑能力外,还应具备音频、视频、表格、图片以及虚拟图像的编辑能力;在组织协调上,要具备一定的网络运营。
篇7
纸价不断飙升,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是该提价应对还是另觅盈利途径?
“我们都快买不起纸了,一天一个价,印刷厂都不接单了”,深圳某民营出版公司的上官欣抱怨道,“以前是三个月的账期,现在要现款!”虽然有点夸张,但纸价上涨问题正成为报刊、杂志、出版社的一块“心病”却是不争的事实。
新闻纸行情一路上涨,用“洛阳纸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闻纸价格一路飙升:去年底每吨价格在4400元至4800元左右,今年初涨到了每吨5200元,6月份又涨至每吨5800元,8月份每吨又飙升到了6300元左右。京城某报的负责人说,在报纸的生产成本中,纸张成本大概占到了60%-70%,显而易见新闻纸涨价对报社的影响有多大。
面对纸张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纸媒该何去何从?美联社主编协会(APME)成员曾认为,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要想继续生存,必须向网络版转型。精品购物指南报社总编辑张书新也认为,在网络时代,纸媒要想发展,不跟互联网结合将来有可能是死路一条。报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不进则退。
提价等于提高发行风险
进入7月,2009年报刊征订工作开始,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订报大战又拉开了帷幕。基于印刷成本压力和看不到更多广告与发行的上升空间,众多杂志、报纸已经悄然提价。
但提价背后也面临着发行风险,一位《21世纪经济报道》的忠实读者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喜爱,在其变成日报一周出五份后,依然每期都买来阅读。但是自从近来《21世纪经济报道》突然提价,由原来的1元钱提高到2元钱时,自己就再也没买过这份报纸了。“你想想看,一份2块钱,一周算下来就是10块,太贵了'它们的内容做的也没以前那么好了,而且上网也能看,我何必再花这么多钱呢。”
经营模式数字化趋势
业内资深人士估计,京城的纸媒现在能实现盈利的不过一两家。中国报业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基本处在总量控制、清理整顿、优化结构状态,在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之后,进入2005年,中国报业市场遭遇了20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低谷:发行和广告额双双大幅度下滑。发行量排名前20的各大报纸发行量平均下降1.9%,有的老牌报纸广告收入更是高位下滑,而且越大的报业集团亏损越严重,《北京青年报》也无法幸免。
与传统媒体呈现颓势相对应的是,手机、互联网、楼宇电视、直邮、移动电视等新媒体正异军突起。互联网上付费阅读、无线音乐下载、网络游戏等数字出版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增长率超过30%。大家都在议论:纸媒怎么办?国外著名的华尔街日报做了成功的示范,它的网络版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也是最为成功的付费新闻网站。
或许纸媒的下一个春天将从网络和数字出版再造中获得。
“新媒体肯定会分流旧媒体,这个不用怀疑。”资深媒体人陆新之认为,“商业媒体需要即时性、互动性。要积极应对,融入其中。”
赢利还需求变
股市向来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自从2007年以来的大牛市行情,激发了人们对经济发展、政策转变的高度关注,而商业媒体关于金融、商业等方面的报道常常成了政策和社会变化的风向标,很多没有炒股的人也会看。显然商业媒体的发展与经济大环境密不可分。
篇8
网络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本文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反馈与改进四个方面探讨网络电视的现状、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电视现状和特点
1、网络电视的界定
网络电视,英文为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也称为交互式网络电视,到目前为止,网络电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给网络电视下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视应该是“节目由一个中央源播出,节目储于服务器由观众随时调出,网络淹没了一切电视台,将其化为一个个节目源。电视机和电脑已经合二为一,网络和电视归为一体。①
2、网络电视现状
2004年,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运营商———央视网络开通了中央电视台的网络电视服务;2005年5月,上海文广旗下的上海电视台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张IPTV、手机电视全业务牌照。随后,上海文广投资组建了百视通、东方宽频等公司,发展以网络视频为主的新媒体业务。2008年1月,湖南卫视新媒体平台“金鹰网”上线,2009年金鹰网旗下的芒果网络电视分离,面向市场以独立品牌运营。2009年,新华社正式播出网络视频专线,并在开心网开通了电视新闻业务。②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开播是我国新兴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诞生。③2010年6月,安徽电视台获得全国第一张省级网络电视台牌照,成为全国首家省级网络电视台。至此,央视、上海文广、湖南广电这几家广电军团在网络电视市场上已居于领先地位。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的进程,制定了五年之内完成三网融合的目标,给中国网络电视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中国网络电视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竞争多元化、扑朔迷离、亟需监管的阶段。
3、网络电视的特点
网络电视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具有自己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胡今天、陈治国在《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博弈与共生》中,提出网络电视具有超强的互动性、服务的个性化、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传播的分众特性、对传统媒体的包容性的特点。张伟《新媒体时代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分析》、丁晓星《网络电视兴起与纸媒应对之策》、周文平《广电网络如何应对网络电视的迅速发展》、刘博《浅析网络电视传播特性》等文章中也对网络电视的特点作出了相似的分析。
二、政策支持给传播者带来全新的曙光
2010年1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的进程。2010年7月1日,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三网融合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在政策上给网络电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探索更加成熟的网络电视运营模式。我国网络电视在曲折中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认为中国网络电视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之间的业务壁垒和利益博弈。现在,三网融合政策允许广电部门经营部分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业务,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以进行电视节目的制作,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支持下,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负责IPTV集成播控,电信提供网络,跨行业、跨地域、产业化提供文化服务———上海广播电视台的IPTV用户数目前已达200万,上海地区更以130万户位居全球规模第一。④长沙首批三网融合示范小区建成网络电视有近百套节目,丽景新贵等首批电信三网融合示范小区全面建成,长沙城区所有新建楼盘全部实现光纤进入,长沙电信同时对80%的老城区进行了光纤入户改造,网络电视有近百套节目,电信在提供常规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还提供了卡拉OK、休闲游戏等各类增值业务。⑤但随着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王艺在《新媒体航母的整合之痛———解读网络电视的困境与出路》、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都提出了电信和广电这两大国有垄断领域所面临的行业整合的风险、经营领域的重新划分、利益的分配等问题。
三、内容匮乏依然是制约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
在这个传播渠道泛滥、信息海量、注意力愈加分散的现代社会里,毫无疑问我们会重新回到内容为王的时代。没有充足的、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做支撑,网络电视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金星、王昊魁在《网络电视的运营机制探析》中指出节目内容上的竞争是网络视频行业竞争的核心,任何视频网站要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必须有大量优秀的内容作为支撑。原广电部副部长何栋材则认为,技术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程忠良在《立体产业链:网络电视策略》中指出要以内容取胜,大力开发内容营销,拓展内容产业链。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李玉梅也指出了目前网络电视内容匮乏,缺乏创新的现状。由于网站本身的盈利模式以及自身并不具备自采自制的资格和能力等原因导致视频网站的内容十分缺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夏亦、熊忠辉在《2009年网络电视发展与研究综述》中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内容提供商与网络提供商、视频网站与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合作。2010年7月武汉被列入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后,武汉地区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各自出资1亿余元成立股份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定期轮流担任董事长的商业模式落实三网融合。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已经开启了握手言和的道路,双方优势互补,有条件的还可以拓展对方的业务范围,双方的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网络电视领域内容匮乏的问题。
四、受众对网络电视认识不足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大国,但并不是网络强国。造成受众对网络电视这种新媒体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吴其聪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中指出,从客观方面说,受众对网络电视认识不足与网络电视的宣传力度不高有关。CNNIC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视频用户很少是被视频网站宣传吸引来的,通过自主发现和社交圈子推荐是用户获知视频内容的最主要途径,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寻找视频是最主要的获知途径,占到用户总体的71.6%。这说明网络电视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吴琼从主观方面给我们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我国的免费电视渠道很多,免费电视本来就存在结构式过剩的现象,导致我国受众尤其是农村受众主观上习惯了免费电视或者费用较低的有线电视,不愿再去接受像网络电视这样的新事物,再加上现在互联网免费下载的盛行,加大了包括网络电视在内的付费电视的运营难度。针对我国受众的现状,孙卫华在《网络电视的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中指出,应该加强民众的素养教育,提高受众的素质。#p#分页标题#e#
篇9
1. 1 多媒体教室硬件调查
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包括投影仪、操作台、音响等部分。根据调查,有的同学认为使用多媒体设备上课时,教师光线条件欠佳,影响做笔记;同时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在使用投影仪时,呈现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影响学习效果。这充分说明了现在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是比较落后的。
1.2 教师教学技术调查
从上课节奏、课堂交流以及操作水平三个方面论述教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现状。有70%的学生认为上课节奏适中,20%的学生认为速度太快,影响做笔记,仅仅10%的学生认为速度过慢,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授课速度过快,这样会引起学习的疲劳,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6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授课时经常会有师生互动,5%认为从不提问,30%的学生认为偶尔会提问。有60%的学生对课件的效果不是很满意,有10%的学生认为课件效果很好,30%的学生认为课件可以接受,效果一般。
2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凭着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巴进行单项的信息传授,这是效率极低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思想品德课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课程,对于这样一门乏味的课程如果使用说教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老师上课没有新鲜点,学生听课没有激情。这样时间久了,老师也不愿意去授课,更严重的是这样会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个性成长成为空谈。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人性化的,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停留在记忆层次的,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是书呆子类型的,这与我们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思想是相悖的,这是改革的重要原因。
2.1多媒体技术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基础
21世纪人才最贵,是人才创造了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这样一个时代显著的特征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量应用。就以计算机为例,现在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当然教育工作也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有利帮助。这个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供的了一套新的便于操作的技术。结合思想品德课来说,就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一种改革,这样一个改革是质的飞跃。具体来说就是将枯燥的课堂内容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画,将抽象的说教化为美妙的声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2.2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集合,形成新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在信息时代,网络是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窗口。摒弃传统教学活动中,将网络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是新时代教学工作的特征。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封闭式教学中课堂上了解不到的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帮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讲“情系祖国”一节时,我们可以链接到我们的名山大川、伟大的历史人物、文化瑰宝、著名建筑等,让学生具体认识到我们祖国历史的辉煌,这样形象的授课过程,既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的壮丽,又可(下转第39页)(上接第19页)以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达到不言而教的效果。
2.3 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生动的素材,在设计、情感、创意、意境等各个方面给学生强烈的冲击,大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环境,在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在感情引导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学生借景悟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方法
3.1 再现情景,加深理解
每个学习的人都喜欢直观的画面效果,如果利用投影仪正好可以满足这样一个需求。利用投影仪教学,可以很充分地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牢的记忆。从这个出发点,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适当地加入投影仪教学,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达到更好学习效果的目的。
3.2 声画并茂,突破重点
多媒体可以将丰富的影像文件融入到课件当中,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感官认知能力,让学生将感情融入到所学习的内容当中。举个例子,在讲授《民族精神代代传》时,运用了我们抗震救灾时的一些媒体资料,将这些信息传达到学生面前,这样充分凸显了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面貌。这样运用鲜活的事实感染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刻体会什么是民族精神,让他们认识到,自由发扬这样一种民族精神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
4 多媒体与思想品德课结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恰当运用,主次分明,重新认识教育目的
我们应该恰当地处理好多媒体在教学任务中的地位。要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教学工作的工具,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和途径。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清楚的认识到主要和次要,不能过分盲目地添加媒体资料,这样虽然会让课件更加美轮美奂,但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授课的质量。
4.2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是以传统媒体借助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会相互排斥的。多媒体技术自问世以来留给人们的就是其图文并茂的鲜明特征。利用这样一个优势,它可以带领学生走入情景,将自身融入到学习环境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虽然多媒体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的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如果教师过度的依赖多媒体技术,那就相当于给学生上欣赏课,当图画声音等元素大量的充斥着学生的神经,那样就会使得学会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大大的减弱。所以,只有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才能让多媒体的存在和发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4.3 忽视板书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
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时展的必然。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手段明显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增强学生信息素养,而且对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相长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将极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1 教学模式的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设计者领导者的角色,强化其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重点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独立尝试,合作交流,探索研究,增强学生们在教学中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进行知识点范围的指定,明确活动的目标实现和检验方法,点出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等。在设计方案、方法上给予系统指导,对学生的活动设计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点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进行具体的操作讲解。学生独立或自由组合,自行查找资料,确定活动设计方案,了解需求,开出任务清单,设定解决方案,构筑设计平台,进行设计、收集、调试、实现、检验、交流,整合信息,展示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在教学过程教师中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大胆提出新设想和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2 教学方法手段的信息化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多为验证性教学方法,学生依赖详尽的指导内容的每一步骤,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操作,必然获得预期的结果,从而达到对理论学习的验证,学生依赖老师的指导,缺乏主动思考、创造思维对技能性知识反证性的研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操能力较差。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CAI课件的广泛应用,CAI课件具有交互性、多样性、个别性、灵活性和重复性等特点,通过图、像、声、文并茂,加大知识信息传播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并能直观、生动地展现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引入CAI课件,使学生加深印象、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电子设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实现手段。学生借助互联网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搜集、整合,了解最新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利用相应的设计工具软件和仿真工具软件进行分析实现,然后在实际网络平台上进行验证,加强信息技能的设计探究能力;利用实验室进行硬件了解、分析、制作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将会引起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的变革。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的信息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教与学的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必须培养全体教师的信息基础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多媒体课件、教学动画、微课、网络课程平台、互动考核系统等等,这些资源都应是由学科教师参与制作和搭建完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教育信息化中实现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懂得筛选有用的信息,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努力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师。
将信息化进入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仅限于书本、课堂,网络化学习将成为主流。学生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对信息技术有了整体认识,平时课堂学习中也充分接触到相关工具软件,更易于接受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提升信息素养,培养自身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便利地获取和更新最前沿知识,使用信息平台拓展视野,学会终身学习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元方向发展。学生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开发潜能的认知工具、自我测评的学习反馈工具、创设情感的情感激励工具,逐步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4 教学环境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环境主要有校园网、互联网、视频点播系统、网络课程平台,还包括投影银幕式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式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Web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机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电子图书馆等。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环境应努力构建开放化、共享化、参与化、全球化,可以用网络沟通世界,走出地域局限,还能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共享国内外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程,能让不同地区的学生站在互联网同一起跑线上,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终身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还应包括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和再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教与学和教学环境的信息化等多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是作为传统教学的极大补充和完善。
作者简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