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拼音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的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在拼音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有艺术感染力的东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多样的优势,不断的带给学生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单韵母“O”时,我下载了公鸡早晨打鸣的动画给学生看,丰富多彩的画面、变化多端的公鸡图像、生动逼真的音响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孩子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纷纷模仿起公鸡叫,一下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当然,学生很快也学会了“O”的发音。在教学ü碰到j q x时去掉两点还读ü的规则时,我制作的课件中有四个动画“人物”ü j q x,结合动画我编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小鱼(ü)见到了好朋友j q x,他高兴极了,赶忙伸出手,可转念一想,我戴着眼镜和别人拉手是很不礼貌的。于是小鱼(ü)赶忙摘下墨镜,先和j拉拉手(板书:j--ü--ju),再和q拉拉手(板书:q--ü--qu),最后和x拉拉手(板书:x-ü--xu)。通过这样富有情趣的教学,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j q 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二、善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时展的要求,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才能进行教学。而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汉语字母的发音和书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这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是他们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于是在字母发音和书写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把同学们带进美妙的动画王国之中。如在学习j时,我把“在线flash学拼音”引入课堂。在动听的音乐中,随着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同学们耳朵听着老师的讲解,眼睛看着j的flas,小嘴巴忍不住的小声读着。看着那神奇的铅笔在四线格中的移动,同学们的手儿也不由自主地书写起来,这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无疑大大降低了j的发音和书写难度。多媒体把抽象的概念变成有形有声的感性材料,化虚为实,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和记忆,这使我们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增添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三、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训练效果。
篇2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与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撑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把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技术。网络技术是指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的一种新技术。通讯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
(1)优化学习环境
多媒体可以通过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媒体为学习者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它是继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它具有信息多维化、集成化的特点,表现力丰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丰富教学资源
网络技术将海量的数据、资料、程序、软件融汇到一起,形成一个特大型的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里,教师可以找到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大量资源,并共享这些资料,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资料。这是以前任何一种教学技术都无法做到的。
(3)扩大教学规模
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性,结束了优秀教育资源只被少数人占有和使用的历史。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向全社会开放,从而使全社会每一个求知者获益。现代教育技术将整个教学活动社会化,使教学从学校普及到信息技术覆盖的每一个角落。
二、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激活中国古代文学课堂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比起枯燥的讲解,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比如讲解《三国演义》中的“赤壁大战”时,就可以播放电视剧中有关“赤壁大战”的精彩片段,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一边播放,一边讲解;也可以先播放,后讲解;还可以先提出问题,再播放,再提问、讨论或答疑。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破除“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还是信息的占有者。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传递知识的部分职能被现代媒体替代了,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中教学信息的提供者、传授者,而且还是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设计者、创造者。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主动地学习,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古代文学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枯燥的文字生动化;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还以“赤壁大战”为例,教师讲解的重点不是战争场面,而是大战之前孙、刘、曹三方军事集团智囊之间的计谋的较量。“苦肉计、反间计、连环计”,计计相连,引人入胜。教师在播放视频前,可以适时点拨,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之后讨论。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师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就必须掌握各种媒体的特点、功能,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来选择、设计、组合、制作和运用,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代教育技术促使教育者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篇3
伴随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史上引发的不仅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变革,而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一系列内容的历史性变革,但现今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表述及理解仍不尽完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作为知识活动的主要领域,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保证教育质量;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能力成为当前专业化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教师对技术的应用,曼迪纳契和可兰认为分为四个阶段:挣扎阶段,在技术面前挣扎,被各种问题所困扰;掌握阶段,教师学会了应付的策略,提高了技术能力,对新的课堂结构和新的交互形式也有了经验和信心。冲击阶段,不再对技术心存畏俱了,出现了新的教学关系和结构。创新阶段,将技术整合到教学活动中,由此,课程和学习活动被重新组织,学习环境也被改变了。
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米(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但不是只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应用研究的对象,而忽视或抛弃了对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标本、模型)的应用与开发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一切教与学资源(包括传统煤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的涵义是指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教育技术不仅包括视听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及其软件,还包括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资源和过程的一切方法和理论。所以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也指运用系统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开发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模式等等。现代教育技术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它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若要实现优化教与学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探索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对“教”的改革是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变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进行指导和促进”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抛弃它。除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以外,加强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我们还应该关注有效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数字校园与学习环境建设,未来课堂辅助教学之工具,教与学的最终效果不是取决于技术的高低,关键是合理的教学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组织、内容与资源的合理安排、师生的互动以及现代信J急技术和教育技术运用的巧妙结合。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合理、生动的情景。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既然现代教育技术被提出,并被应用于教育教学,就应该被予以深刻的含义、准确的定位和充分的理解,而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描述中添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利用信息技术构造一个更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教学环境,现代教学平台将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架起,届时,所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得到沟通,并会酝酿出新兴的教育教学规律。因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现代的信息技米手段,丰富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用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理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重新理解。
篇4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因此在教育事业中,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迅速的投入到实际教育应用中,这种教育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教育正在向着信息化、媒体化以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教育手段使得与教育有关的图片、影音、色彩和文字实现了快速有效的传递,这些教育信息的传递可以有效的激起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创造力,有利于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更好的学习,现代社会的主要教育技术为:计算机网络、ppt 课件以及现代化的通讯技术等。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
相关的理论资料对教育技术的解释是:人们在教育中所使用的教育途径总和,这些技术可以具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教育手段物化技术,第二类为将教育技术智能化的技术。美国相关的学术机构认为,教育技术的含义为将学习的资源以及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并且对开发结果进行实际应用,最后再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因此现代化教育技术最主张的一项原则就是以学生观念为中心。在确定教育的目标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人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使学生有较多的发展选项,并且鼓励学生的兴趣培养,使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成为素质较为全面的人才。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偏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特长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向,现代教育技术比起传统教育方式来说更具灵活性。
二、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学院的应用情况
现代社会中的高等职业学院正在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索,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学院的应用规模还不算大,并没有全面覆盖整个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体系。其中有许多的学院还处于观望阶段,在一些较小的高等职业学院中,其管理者还没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形成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原因为这些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资金较为紧张,没有条件来购进先进的教育设备,并且我国教育机构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力度以及鼓励力度还不够,因此我国的一些院校还没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对学生进行管理以及教学。我国现阶段的教师团队对现代教育设备的应用还不够熟练,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没有学习新型教育技术的意识,这就导致了新型教育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尽管一些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已经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但是由于教师团队的教育思想还停留在较为落后的阶段中,只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对PPT 课件以及多媒体音频放映功能的使用。并没有将教育技术在管理工作中所体现的优势发挥出来。
三、将教育技术更好的应用在高等职业学院中的措施
为了使高等职业学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更加的完整,就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教育系统进行开发应用,这样系统要具备基本的教育功能以及管理功能,例如教师信息整理功能、技术软件以及各类管理软件。由此可看出系统软件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性。先进的教学管理软件是教学任务以及管理任务进行开发的必备软件,这类软件还需要在投入教学应用中不断的进行完善,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来增加实用性能更强的教学管理功能。教学人员在高等职业学院中具有管理职能,但是教育人员对于教育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没有达到技术应用的标准。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注意对教育职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定期的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技术培训,使教师使用先进教育设备的技术达标,并且应该对技术培训的效果进行测验,使所有的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叛逆的心理,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不同特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出现尴尬的现象,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实行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团队所应用的教育技术应该紧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实时更新,将教育技术应用到管理工作中时要融入有的放矢的理念,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使管理工作执行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有效的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将课本知识与声音、画面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效果更佳,因此,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学院中的应用有利于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篇5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新课程的整合,要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整合语文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课程的有机要素。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简单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黑板的替代品,重视人机之间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间的对话,反而会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束缚教师和大学生的思维,影响我们的教学。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技师学院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1.从教师自身来讲,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
确保教育者教育观念的先进应当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实施的时候必须尊崇大学生主体,立足语文学科本位,立足文本,妥善处理教师、大学生、教材、媒体四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有机的交融和整合,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最优化。
2.按不同文本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多媒体课件类型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处理文字、影视、声音、图像和三维动画等功能,有信息量大、直观性强、趣味性浓、形式多样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按不同文本和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1)创设情境。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音乐、图片、影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给我们搭建了方便、便捷的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特别是诗歌和散文,想象丰富,联想活跃,在学习时要求感知意象、领路意境,体悟作者当时的心境。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给大学生以直观的感受。(2)展示情节。技师学院语文课本中,一些精品力作都带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在学习时要求大学生把握情节,理清矛盾冲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情节,表现人物形象、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如在学习的《雷雨》时,其中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可以放映有关片段,让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3)突破难点。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内容直观展示,可以模拟真实与虚幻的境界,化复杂为简单,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如何记笔记是一大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费时又费力,而且密密麻麻的,大学生也看不清楚。用多媒体课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课文展示在课件上,重点字词的解释一个个标注在原文的下边,还可以对某些字词着重显示出来,既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又一目了然,教师讲起课来也是既省力又方便。(4)拓展延伸。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多样化能给大学生以启发,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拓展延伸。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不同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语文修养,其中包括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提高。多媒体音响设备,除了悦耳的音响效果外,还可以配以背景画面和音乐,给大学生更强的感染力,同时能给大学生提供发音、语速、声调、重音、停顿、语气等方面的示范,使大学生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在普通话读音标准、语音、语调等方面都获得提高;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能使大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刺激大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同一题材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对某一作品的理解,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很快就可以找到很多资料,使大学生的视野开阔,通过理解、记忆后,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顺手拈来。4.在实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尤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立足文本,认真思考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理解文本,不能为了演示而演示,在任何时候都应以文本为基础;同时不可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让课件操纵自己的思路,省略自己思考的过程;在课件的制作、选用上,虽然现在现成的课件很多,但建议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在通过课件传授知识的同时,展示自我个性、自我风采。(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注意实用性。多媒体课件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好,图片、声音越多越好,要注意实用性,适合课堂教学、大学生理解。电脑技术的应用要适度,过多的配音和色彩可能反而会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削弱课堂上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文字和图片的选用上,需要进行细心的揣摩,文字配备要求准确、精练,图片要求质量和实用性。
篇6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教材和学生事先进行深人的研究和思考,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力口以有机整台,从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体系,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与管理,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并具有广阔前景的现代教育理论,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它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也是由于它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发展的思想与理论,技能与技术,并能够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呈现多媒化的教学信息,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克服教师自身的局限性。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能扩展教育和学习的空间,因材施教,创设教学情景,促进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刻,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将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 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而在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玻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的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后来又经过其他学者、专家大量的研究,不断的改进,使该理论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完善。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搬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其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含义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因此,它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为全新的教学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这个理论去分析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教学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就能发现它们的作用都已发生变化,其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可以说,教师的作用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中巫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过程中认识上的误区。
本人在为我县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接触了许多教师,发现许多教师的观念仍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而不是深层次的思考。很多人认为不管什么课,只要在课堂上或多或少的用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更有甚者认为只要使用网络引用了一些网上的资料,那么这节课就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整合。他们并没有从实际课程的具体需要出发,考虑应该应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何最好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这种观念实际上只不过是把过去的“教死书,死教书”变换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或者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现代的教学手段而已。其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台,从而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其次,过分的强调和夸大了现代教育技术,而忽视了课程本身。
还有一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课,也不考虑课程本身的具体知识点和内容,都要牵强附会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听完他的课以后,给学生和我们这些听课教师的感觉冲引象这是一堂信息课。还有的课更好像是学生在自学,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各种现代教育设备的操作者。因为他把这节课所有的内容、知识点都做成了多媒体课件,整堂课中学生和我们只看到了币龄口何操作那些教学设备,对教学内容基本上没有进行什么讲解。这样的课从何而谈教学艺术,从何而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课件做的过手富有艺术性和欣赏性了,而他要讲的是一堂化学、物理或其它课徨的实验课,一方面,这些课件脱离了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这些课件做的太过于华丽,分散了学生对学科本身知识点的注意力。
其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应突出“人”的地位,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融合,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有机的整合,确实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
最后,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在教育技术设备操作技能上的欠缺。
有一次我在中小学听课,教师讲的非常精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运用的也是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完全的激发了出来,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知不觉的被深深的打动,陶醉在这种学习气氛中,可是突然,那位教师不小心的碰了一下鼠标,他的课件马上进人了下一个内容。然后那位教师赶紧又切换到前一个章节,手忙脚乱的忙了半夭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前面的内容,学生们也一个个的跟着看了好几分钟,当老师再讲解的时候,刚才的学习气氛已荡然无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再也找不到刚才的那种全身心投人感觉。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学科教学引人了整合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所以要想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好每一节课,首先我们教师本身必须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技能,具有信息化环境中教与学的新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很好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终身加强专业训练,习得专业技能,提高从教素质,关注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从而使我们始终具有较高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篇7
论文摘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时推进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意义通过对我国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普遮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实施途径.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而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的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全面提高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未来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基地”,在师范生中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何结合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来加强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是当前各高等师范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学》(或电化教育学)公共课,在师范生中进行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相关技能的培养,成为师范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学科基本知识和思想理念的主要途径.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同时也落实了部分高校信息技术培训和普及问题,提高了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媒体操作技能.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1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所需的硬件条件不足,媒体设备数量有限,部分课程内容只限于观摩、介绍,不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践的需要.媒体设备更新滞后,导致教师和书本上提到的先进媒体或一些新功能新配置只能以展示图片或功能介绍的形式从表面和形式上让学生去了解,无法实现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培养能力的真正目的.
1.2大部分师范院校以选修的形式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有的学校甚至不根据文科和理科甚至专业来分班教学,导致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基础参差不齐,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较大,而不能够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和学科应用需要来进行针对性的深人学习和指导,制约了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3各学校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媒体操作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课程内容相差较大,有的学校侧重计算机常用软件知识的培养,有的学校侧重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有的学校仅侧重媒体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师范生对教育技术这门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误区.
1.4当前师范院校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来实施,导致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存在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相分离、割裂的现象阎.同时,学校整体也存在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传统教学环境之间割裂并存的现象,不利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促进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实施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当今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武器.可见,把握好师范院校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成功教学的意义重大.在深人分析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师范院校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促进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2.1正确定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任务和能力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多.当前一些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将教育技术理论相关的教学内容缩小,加大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一些媒体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力度,使得许多学生误以为教育技术主要涉及媒体应用的实践技巧,轻视媒体运用背后的支撑理念,忽视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正确把握.从而制约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平衡发展.
那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呢?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间,该标准的建立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也为高等院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培养的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_该标准分别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三个方面详细说明了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和要求,笔者认为,在当前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我们应围绕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整合综合实践等三方面的知识能力培养,并全面渗透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三方面的指标,使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呈现出既分离又融合的形式,从而促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2.2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架构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力保障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之前,通常要求学生已修完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基础等三门先导课程.在此基础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应重点围绕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整合综合实践等三大模块来教学其中教育技术理论教学应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创新思维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三个重要理论来开展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再贯穿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和所涉及到的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行讲授这样,既能满足少学时内包容重要的理论知识讲授需要的同时,又能突出教育技术学科区别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理论特色;教育技术基本技能教学主要包括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使用方法,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制作等技能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通常以实践操作为主,强调现有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重组和合理配置使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反思能力,正确理解技术和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整合综合实践的重点是在前两大模块知识的学习基础上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结合各种优秀的整合案例和学生的学科特点和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提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贯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反思
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普遍存在着以传统教学方式来讲授和介绍新型教学模式的现象,这给学生灌输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们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所提到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的具体应用和实施只能单纯建立在理论推导和凭空想象上,甚至部分学生开始对教师所讲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手段的可操作性和具体实施策略提出了质疑,导致学生在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手段的具体应用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模糊的认识甚至误区.比如,教师课堂中讲授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主题式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很多不同的最新学习模式,但是在真正的课堂中却很少用到它,这样学生只能从表面上去理解这些新的学习模式的含义,而无法真正理解其运用背后的深远意义和具体实施步骤和策略.因此,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要改变的是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以真正的行动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新型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所在,为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反思中理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真正内涵和深远意义创造有利的条件.
2.4加强软硬件建设,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当前,不少师范院校仍然存在设备更新滞后,设备数量不足,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实际需要的情况.学校在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学生的硬件教学条件的同时还要提倡现有设备的优化配置和合理重组,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可以借助免费网络资源(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网站资源、教育技术通讯、中小学学科资源网站)和网络平台(如,博克、免费论坛、moodel)等来建立学习资源库.该资源库的建设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整合综合实践教学模块来逐步完善.通过一轮又一轮班级学生们的作品来不断扩充优秀案例和学习资源,并进行适当的填补和更新,进行合理的知识管理,逐渐通过学生们自己的协作交流活动来完善软件资源的建设.学生们不仅是学习者还作为学习的主人来承担部分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任务.这样的学习不仅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扩展提供帮助,还能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2.5通过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营造全校范围内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氛围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教育信息生态_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不能够仅仅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来实现.能力的发展还需要实践和体验,文化氛围中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种实践和体验需要建立在学校范围内的教育信息生态的基础之上.这种学校范围内的教育信息生态应满足:一是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师范生在教育技术条件下进行体验式学习,培养他们应用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专业课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二是借助校园网和网络平台等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学习共同体,把优秀的资源和课件、案例等进行合理的整合和优化重组,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学习和协作交流扩展知识的平台;三是在整个学校管理体制上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渗透,鼓励各种学校活动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打破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传统教学环境之间割裂并存的现象,成为整个师范院校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最终实现学校信息生态中教育技术的消融.
篇8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述
教育技术从广义上说是关于学习过程以及教学资源在设计方面、开发方面、利用方面、管理方面以及评价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属于新型教育技术[1]。把现代教育理论以及方法有效融入到现代信息技术当中,可以造就出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求把现代教育理论有效应用到教育与教学实践过程中,从而使其成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手段,例如采用现代化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借助教学设计的良好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加入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内容。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音乐教学的优化与改进作用
(一)在音乐教学模式方面的优化改进
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形式的音乐教学仅仅是局限在教室,这种教学环境之下的灌输式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力量较弱以及生源众多之间的矛盾,但是其弊端也是非常鲜明的。传统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更加重视传授音乐知识,而大大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创造性以及主体性的科学培养,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教师逐渐成为课堂主体,不能充分尊重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大大忽略了音乐学生的音乐潜质以及成长能力。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以及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应高度重视观念意识的转变,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需求。具体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倡导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师引导下将音乐专业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音乐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教师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以及指导者的角色,借助情境要素、协作要素以及会话要素等发挥音乐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掌握当前所学知识所包含的深层含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高效化以及优越化的音乐教学情境提供相对坚实的技术支持,有助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音乐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有助于拓宽音乐学生的知识面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取大量音乐知识是学好音乐的基础与关键,这些音乐知识的来源相对较广,包括教师、社会与媒体等等。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之内输出大量教学内容,而这一系列教学内容是传统音乐教育所难以输出的。比如,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欣赏巴洛克时期的一个歌剧。这时传统形式的音乐教学往往会借助录像或者是光盘等让学生重复欣赏以及理解作品主题,从而使其在反复倾听过程中感受歌剧中相关人物的形象与旋律,然而反复倾听却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也难以使学生掌握到歌剧的主题内容[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欣赏教学中,把歌剧转化为教学软件,不仅能够让学生反复倾听或者是观看录像,还能够配合相应音乐知识,丰富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有效拓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有助于激发音乐学生的兴趣,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到实际音乐教学工作中,可以增加音乐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彻底解决学生学习注意力与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的问题,增强音乐学习者的兴趣。还可以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获取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展现出音乐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从而有助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与学习[4]。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一首新歌曲的教学,若采用一字一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量精力与时间,最终的效果也难以实现[5]。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歌曲教学编制成相应的音乐教学软件,然后对患者实施循序渐进教学,当学生打开教学软件的时候,将会被动画以及艳丽的色彩所吸引,从而使学生对不熟悉段落也会有相对深刻的印象,通过反复欣赏几遍就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好一首歌,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以及学习效率,促进音乐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而不能被现代信息技术代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有一个全面认识。下面对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与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
1.教学演示
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模式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整合,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2.主体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外地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优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3.研究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规范的课程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生存、懂得知识、掌握本领、发展能力的四有人才。研究性学习正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内容利用多媒体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这极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4.构建新知
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因为它与教学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对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主动学习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但不是只将其作为应用研究的对象,而忽视或抛弃了对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标本、模型)的应用与开发。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一切教与学资源(包括传统煤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的涵义是指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教育技术不仅包括视听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及其软件,还包括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资源和过程的一切方法和理论。所以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也指运用系统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开发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模式等等。现代教育技术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它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若要实现优化教与学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探索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对“教”的改革是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变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进行指导和促进”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抛弃它。
除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以外,加强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我们还应该关注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数字校园与学习环境建设,未来课堂辅助教学之工具,教与学的最终效果不只取决于技术的高低,关键是合理的教学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组织、内容与资源的合理安排、师生的互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运用的巧妙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合理、生动的情景。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既然现代教育技术被提出,并被应用于教育教学,就应该被予以深刻的含义、准确的定位和充分的理解。而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描述中还添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利用信息技术构造一个更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教学环境,现代教学平台将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架起。届时,所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得到沟通,并会酝酿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因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用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理论来审视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
总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分配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用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现代教育媒体被引入教育领域,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即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媒体要由仅仅作为教师演示和讲解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媒体不应是传递教学刺激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即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四类用途——指导、探索、应用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职前教师;学习需求分析;培养策略
职前教师又称为“准教师”,主要指即将走上教师职业的在校学生,特指在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部分高校针对职前教师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职前教师如何将技术与教学法结合并有效的运用于教学。为了更好地改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和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就职前教师的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笔者选用宁夏区内某师范院校在校师范生300余人,涉及的专业有文史类、理工类、艺体类。共发放问卷275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有效率94.9%。其中男生占27.6%,女生占72.4%,女生所占比例较大,男女比例不均衡一直是师范类专业的基本特征。专业性质分布:文史类占26%,理工类占46%,艺体类的占28%,理工类稍多于文史类和艺体类,这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符合,不会对本研究调查产生影响。
2职前教师的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
2.1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态度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比较喜欢此课程的职前教师所占比例为39.46%,持“一般”学习态度的职前教师所占比例为48.28%,这说明有部分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期望,但还有接近半数的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持观望态度——不喜欢也不反感,还有1.92%的职前教师不喜欢此课程的学习。另外,10.34%的职前教师对课程的学习表示无所谓,即可学习也可不学习。这使得我们可以看出,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态度很不乐观。
2.2职前教师期望的课程内容
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职前教师的学习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是有一定关联的。期望学习图像处理与制作相关知识的职前教师人数占61.69%,主要涉及的专业有艺术设计专业、数学应用专业、动画专业、物理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专业等;期望学习动画处理与制作相关知识的职前教师人数占64.37%,主要涉及的专业有动画制作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物理学专业、化学应用专业等;期望学习音频处理与制作相关知识与技术的职前教师人数占56.32%,主要涉及的专业有音乐学专业、舞蹈学专业、动画设计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英语专业等;期望学习视频处理与制作相关知识的职前教师人数占70.88%,主要涉及的专业有动画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教育专业等。不同专业的职前教师对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此时,要求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职前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侧重点稍作处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所有的调查对象对各个方向课程内容的需求都达到半数以上,这与师范专业有关系,我们所选取的调查对象都是师范生,要满足他们入职后的需求,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2.3职前教师期望的课程教学模式
对于授课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授知识,每个职前教师期望值都不同。期望采用实践操作型的职前教师人数占47.51%;期望采用案例分析型的职前教师人数占22.99%;期望采用课堂讨论型的职前教师人数占18.39%。数据显示,传统主讲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职前教师的需求,职前教师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希望通过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的混合教学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
2.4职前教师期望的能力提升
第一,提高教育技术能力,适应未来发展。大部分职前教师认为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亟待提高。在调查中有89%的职前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部分中小学推广不力,与部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有一定关系。这说明职前教师对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非常重视,它将影响今后个人的信息素养。第二,提升综合能力,完善自身信息素养。《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主要培养职前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信息资源的获取与评价等能力。在调查中发现,68.97%的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信息资源获取、评价、加工及利用等能力;59.39%的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55.94%的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53.64%的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等。大多数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即为综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完善自我的信息素养。
3职前教师学习需求的培养策略
3.1端正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态度
在社会发展与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不加强学习与提高自身修养,将无法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更无法把工作做好。据调查显示,部分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态度大多是有兴趣就学,没兴趣就不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意识还不够强,不能很好地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以后自身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对这门课程不是很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曾说过,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并且把教育技术视为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对教育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1]。因此,高师院校对职前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端正职前教师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不仅是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历史所赋予的重任。
3.2构建适合于不同类型学生的课程内容
职前教师既要能胜任城镇中小学教师教学的要求,又要能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的要求,他们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要高。由于不同的学科,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面向全体职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将更注重过程,也并不是一定要培养高要求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而更多的是培养针对所有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2]。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对较广,这就要求学校从师范生将来要面临的实际工作出发,根据文、理、艺术各类不同学生的知识体系,精选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以及其他辅助培养渠道,也就是要求全体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能力要与农村信息化教育息息相关。
3.3引导职前教师使用有效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职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光盘或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他们的课外知识大增,兴趣也越来越广。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规则等,都是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表现,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信息,更多的则是多媒体信息。在人机交互时,要使职前教师领悟到自己作为教育主体的真正含义,明白自己所教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与机器打交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自然而然的少了许多,这就要求职前教师必须有超前意识,引领信息化,做到知识的及时更新[3]。
3.4全面提高对职前教师能力的培养
到底培养什么能力,要加强和中小学联系,了解中小学现所需怎样的教师。因为培养教育技术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小学提供师资队伍。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同中小学的广泛联系,加强针对性,提高培养质量[4]。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学科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要让每一位教师都熟悉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方法,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学科教师的培训,使学生感受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5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来说,教学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且走在教育的前面。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的培养教育,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玲.惠阳区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现状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2]曲兆东.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大学车清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马文娟.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之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瑞.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