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链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链研究方法

篇1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化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在文化产业中,企业最根本、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企业协同作战,以终端需求信息为起点、渠道成员协同合作的客户驱动型信息场与可拓链管理,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实现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

1 文化市场营销传播的内容与特点

文化市场营销的主要“产品”是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物质文化信息、非物质文化信息等。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和载体,其首要目的是信息交流,首要功能是信息传播,通过商品(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展示或传播,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感受文化,振奋精神。文化产品中的信息无所不包,既有语言文字的语义信息,也有声音、颜色或实物荷载的非语义信息;既有科技、经济信息,也有社会、文化信息。多媒体技术、微电子技术、可视化技术、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市场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效果,促进了管理、服务的开拓创新,为信息的交流和传承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文化产业既是一个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文化事业,又是一个有高度文化价值的经济产业。文化的产业化既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实现文化进步,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旦文化产业化,它将带来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文化生产与产品特点、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对立。对于文化生产者,他要考虑表现形式和引入内容,实现其生产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效控制资源。对于文化经营者来说,他要考虑传播的效益,产品的市场化运作和消费者需求,一旦进入市场程序,资源必须由经营者控制,产品内容及其应该的表现形式并非是随心所欲的。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生产者、经营者与参加者、受众的地位变化。文化产业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兴起、发展和壮大,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娱乐业和广告业等体制外的文化企业的创办,冲击着体制内文化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到完成企业化改制。这时的文化市场大多是政府主导下的“企业经营型”,或者是政府与有关部门主办,交给文化企业经营承办,或者由文化企业自主经营,政府计划、协调各方关系。政府或经营者投资建设场馆设施,政府或经营者组织人力财力,政府部门或经营者控制着信息技术。现在的文化市场正在向以经销商为中心的方向转换,经销商控制着资源与信息技术,我们称之为“企业主导型”市场模式。未来的文化市场正在向以目标市场顾客为中心的方向转换,因为消费者控制着信息技术,这是一种新的“消费者主导型”市场模式。信息技术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这种互动和利益相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永恒动力。经营传播者、利益相关者、目标市场顾客对某种产品的需要,以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条件下获得这种需求的满足,将成为驾驭市场的首要因素。消费者居于主导地位,消费者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关系是需要和渴望的。未来的文化市场是消费者统治的舞台,是互动的以及不断发展的。这是文化市场营销、管理和传播的立足点,也是我们认识、理解和设计文化产业信息场和可拓链管理出发点。

2 模型与方法

2.1 信息系统的可拓描述

3 基于可拓链的文化产业信息管理

3.1 文化物元系统的功能结构。文化产业是由文化产品的供应源、生产者、经营者、传播者、参加者、目标市场顾客以及利益相关者(配套服务、支持产业、相关部门)组成的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社会经济活动。

文化物元系统是由生产者(作者、制造者、表演者等),经营者(出版商、商、传播商等),目标市场顾客(受众)以及利益相关者(配套服务、支持产业、相关部门等)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交流经济、文化信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文化生产企业是指具有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演出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以及他们的经纪人、商等。

场馆企业是指以一定规模的传播场地(包括室内、室外场所)为依托,具有为文化传播提供配套服务的功能,并配置规范服务和管理的单位。

服务企业指协助实施文化传播项目,为传播提供各类服务的企业,如场馆设计、广告制作、新闻媒体宣传、搭建施工、配套与运输服务等。

文化传播企业指专门从事文化演出和传播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传播公司或演艺中心,是文化传播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在大型活动中一般是承办单位。

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冠名企业、协办企业、指定用品企业以及交通、通信等。

主(承)办企业、场馆企业、生产商、服务商、客户以及支持产业等利益相关者通过文化传播活动,传递、处理各种信息,沟通交流、获取知识,感受文化,投资回报、扩大影响,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 文化企业供需信息链。以文化传播公司为中心,我们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由价值链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文化传播企业的基本增值是通过组织承办文化传播活动获得,这些活动都与产品(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展示的经济效益和信息传播效果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增值活动是为传播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如市场分析、营销计划制定、招商、宣传等。文化生产企业、传播场地的选择、提供各种配套服务以及新闻媒体、广告公司等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招商引资、活动宣传、营销推广、参加者、受众等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中心是提供服务,下游环节的中心是目标客户,各种经营活动(如广告宣传、渠道策略、促销手段等)都与服务质量和消费者特性紧密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所在地市场的供求情况、经济发展、文化特点为转移。

将企业价值链向外沿伸,形成一个由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参加者和最终客户组成的供需价值链。价值链既反映了上下游企业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又构成了文化产品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渠道。价值链又可称之为供需链、信息链。

以关系元Q=(f,a,z)表示文化传播系统信息链中物元间的相互作用力,如企业i与企业k的供需关系可表示为

关系元Qik=(f,a,z)反映了供方与需方的关联程度、联系频率、协作强度等信息,并以定量或分等的方式表现以上特征的量值,为我们记述和显示信息力的双向传递、交流、变换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动态过程提供了形式化描述的数学工具。以目标市场客户为信息源头,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客户的客户环环相扣,通过对产品信息、供求信息的及时有效把握与一致性传播实现系统整合效果最大化。

与该产品供应、分销、物流以及有关成员(现实的、潜在的、直接的、间接的)的关联可视为由客户源到供应源的若干条流线(信息链)组成的传播信息场,记为

3.3 客户驱动型信息链的可拓解。信息场与可拓链构成由物元、事元、关系元组成的可拓系统,是文化传播公司与目标市场顾客营销的互动体系,具有发散、可扩、相关、蕴含等可拓性质的多媒体管理平台。

以终端目标市场客户对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信息为起点逆向递推,逐次建立客户需求与核心企业k的供求关系,相邻上下游环节的供需关系的关联函数,描述供方对需方要求的满足程度、供方能力与需方目标的耦合程度。

这是一种先发散(依据基元可拓推理)后收敛(依据优度评价方法)的的菱形思维模式,是以客户满意为指导,需求拉动、重在过程,以信息共享为主线,以渠道成员关系管理为关注焦点的逆向求解过程。

参考文献

[1] 江蓝生,谢强武.2003-200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蔡文,杨春燕,林伟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 李立希,杨春燕,李铧汶.可拓策略生成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杨益民,魏中俊.关键矛盾法及其在CSE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97-99,112

[5] 魏中俊,杨益民.信息场与可拓链[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4,(1):1-5.

[6] 魏中俊,周鸣争,刘涛.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可拓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7):1164-1167.

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研究综述;石榴产业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的基础,农业产业链上的众多主体组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在产业体系的形成和演进同时提高了农业产业链的效益。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链是我国石榴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对提高石榴企业及石榴种植户的收入有积极意义。

一、国外相关产业链研究动态

产业链的思想最早来自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有关分工的论断。1958年赫希曼首先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的向前关联和向后联系的视角阐述了产业链的概念,这也是产业链思想的首次提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产业组织理论(Wlliamson,1981;Nathan,2001)对产业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解释了产业链上各厂商实施纵向控制从而扩张市场实力的策略行为。斯蒂文斯(Stevens,1989)提出,产业链是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相互连接形成的一个系统,同时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贯穿在这整个系统当中。

20世纪50年代,农业产业链这个思想最早是在美国产生的,然后传播到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这个领域的研究比较早,Mighelletal早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农业应沿着“纵向协调”这个路径来发展,他认为农业产业链是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包括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等活动。

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上侧重于对其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以及农产品质量控制这些方面的研究。罗斯(Ross J.E,1995)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行为方法,在此基础上,斯特让伯格(P. Sterrenburg)等学者提出了建立了一种作用和目的在于维护产业链的声誉和消费者信心的农产品质量预警系统;1998年,巴西经济学家Decio Zybersztajn通过对甘蔗、水果、蔬菜等农业产业链中信息、物流管理以及农业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市场渠道等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才能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霍夫曼(Wout J.Hofman,2001)提出,信息和交流技术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还有助于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增加的机会;拉丁费伊斯(Paul H.W.M Oude Luttighuis,2000)提出,信息和交流技术可以为整个农业产业链甚至更多部门服务,降低产业链中信息搜寻等成本,因此政府应该承担其投资建设的成本费用;戴姆(2000)也认为应积极实施推进交流技术和农业信息链管理的建设。斯迟拜(W.Schiebel,2002)从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链,并进一步阐明了采用产业价值链管理的方法,具有降低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市场占有份额等显著功效。Starbird(2005)提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虽然在供应链上的分布不均匀,但是通过精细设计的食品供应链契约制度能够有效的分离质量安全和质量不安全的生产者。Warcosp.Karipidisa等(2009)研究了消费者因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而对小规模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

目前,国外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很多,并且他们侧重于对农业产业链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农产品质量控制这些方面的研究,国外农业产业链在物流、信息化等方面有很多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但是国外对于具体某一果品产业链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在石榴产业链及其产业链优化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几乎没有。

二、国内石榴产业链的研究动态

(一)产业链研究动态

“产业链”概念可以说是源于国外而兴于国内。根据蒋国俊考证,我国首次提出“产业链”这个词是在姚齐源、宋伍生(1985)发表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实现模式―区域市场》这篇文章中。正式提出产业链的概念是傅国华(1996),之后蔡宇(2006)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链的理论构架与产业链形成、产业链绩效、产业链运行三个核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孙国栋、王宁(2006)以博弈论为基础,研究了产业链的稳定性问题,主要从利益分配是否合理这个视角研究的,并对产业链中各成员企业间的收益问题提出了分配方法。产业链作为一个中国化的名词,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很多,但对产业链的涵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他们主要是从产业集聚、价值链等方面来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关于产业链内涵的观点如下表(表1)所示:

表1:产业链的内涵

虽然各个学者基于他们的出发点和研究视角不同,但他们都认为:(1)产业链贯穿于各个不同的产业中;(2)产业链包含多个相关企业、经济单元,共同形成分工协作的相关关系;(3)产业链是一条价值增值链,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起到一定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关键技术;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5103

1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的循环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将传统单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转型,即将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产业链转变成资源开发、利用、回收再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其中再生资源产业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性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尹琦、肖正扬最早提出生态产业链的概念,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发展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或产品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1\]。这种生态产业链是通过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建立产业链乃至大范围建立循环工业网络以实现物质的最优循环和利用,其中某个企业的工业“排泄物”通过系统的自身循环或外循环方式,再生转化为本企业或其他企业的“营养”来源。此概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讲,只强调生态学原理,忽略了社会背景下产业链上各环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未能指明产业链上各环节在实现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时循环的优先顺序。仍有学者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对生态产业链给出界定,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以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2\]。此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衔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点,但忽略了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及在产业链上各个层面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本论文对循环经济中的再生资源产业链进行了研究,兼顾了利益最大化这一指标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影响。

2再生资源产业链链接技术的内涵和定义

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再生资源产业是通过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形式,将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集中在园区中进行统一的拆解、再加工。园区中实行统一的环境技术标准,废弃物处置排放标准。这一过程避免在处理再生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而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就是依据再生资源从回收至拆解再至深加工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链条模式,它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过程如下:循环经济型工业系统中,同时存在着多种资源,这些资源通过类似于生物食物营养联系的工艺生产关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链条,这就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量流沿着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原料、能源、废物和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环流结构,能源、资源在其中反复循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最终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

在由一系列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内,企业间按工业“食物链”和闭路循环实现园区、企业和产品三个层次的管理。通过园区内数十家工厂的数百个不同种类、不同品质、不同大小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行集成、分析,最终形成物质充分循环利用、能量交换梯级使用和环境源头治理的循环产业链和循环生产网络。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或公司的这种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系统”。

再生资源产业链是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原理为基础,着眼于链条上再生资源产品拆解后的资源流向,通过由再生资源产品原材料的回收、拆解及深加工企业组合而成所形成的企业群,构成资源、企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上下游关系。由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大多数是对废旧机电产品回收、拆解再利用,因此,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结构是决定企业、园区及整个区域的再生资源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刘光富,等: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研究经济与管理

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方面,陈瑾瑜等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构建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产业链实现帕累托最优策略组合的措施\[3\]。王兆华等对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产业链间的共生机理、共生模式作出了研究,并基于共生原理对生态产业链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4\]。徐大伟和王子彦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先驱——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共生理论对生态产业链中的企业链接关系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比较,主要集中在关键项目、层级关系与互补性、多样性,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研究分析\[5\];柴金艳在研究生态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循环经济产业链,其兼顾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的优先次序,从内涵和形式上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并将循环经济产业链划分为处级、复合和耦合3种不同的类型\[6\]。

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看,国内大多学者重点通过博弈论等经济学方法及系统耦合等生态学理论对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了构建与分析。这些研究大多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产业链构建的关键环节,并静态的分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要素,忽略了产业链上资源的动态流向的问题,未对产业链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3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的提出

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是再生资源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流向上的具体应用。其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包括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技术、破碎技术、分选技术和回收技术。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中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是再生资源产业链加工上的一个基础环节,它是运用机械拆解与手工拆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破碎技术是利用仪器或者设备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或将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分选技术是根据粉碎物料中各组成物的物理特性的差异性,如密度、粒度、导电性、导磁性及表面特性等差异,采用质选、磁选、电选、涡流分选、形状分选、光学分选、气力分选及浮选技术来进行各个组分的分离富集,从而达到回收金属的目的。而回收技术就是通过回收工艺方法回收拆解、破碎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及塑料,以避免二次污染。这些关键技术构成了再生资源产业链上加工的重要环节。再生资源通过关键技术的集合,结合不同的回收体系及对再生资源深加工程度构成当前我国两种区域产业链模式,一为集中式区域产业链模式,二为松散式区域产业链模式\[7\],其链接模式如图1所示。

集中式区域产业链链接模式与松散式产业链链接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深加工是否在园区内进行。当对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处理后,以再生资源为原材料对其再加工,生产出新的产品,这种模式为集中式产业链链接模式。同样,如若对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处理后,未进行深加工,而直接将其作为原料销售进入市场,则为松散式区域产业链链接模式。这两种链接模式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建设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图1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4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构建的

参考因素在构建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过程中,本论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影响其产业链链接模式的要素做出了分析。根据现阶段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拆解、破解、分选及回收的处理流程已日渐确立,两种产业链链接模式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大多数集中在是否具有深加工这一流程上,因此,在产业链构建的过程中,对此流程在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上产生的影响进行重点探讨。博弈论的观点,是强调以个人理性为前提,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园区是否引入废旧机电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企业是否入驻园区主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园区和企业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园区和企业博弈的支付矩阵

支付矩阵1213深加工企业入驻1213不入驻园区1213引入1213-C1-C3+U1+E0

-C2-C4+U21213-C3-E00不引入1213-C1+U1+E0-C2-C41213-E00

其中,C1表示园区监管企业所产生的成本,C2表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所产生的成本,C3表示园区引入深加工企业而给予的优惠政策所产生的成本, C4表示深加工企业为入驻园区而产生的成本, U1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为园区产生的效益,U2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得到的优惠,E0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产生的环境效益。

园区及企业的策略取决于表1中各项收益的相对大小。考虑到发展再生资源的现实意义,为使园区及深加工企业达到双赢,支付矩阵的值是大于零,即最佳状态是园区引入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主动入驻园区。则意味着需下式成立:

-C1-C3+U1+E0>0

-C2-C4+U2>0

此式表明影响园区是否愿意引入深加工企业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入驻后,其为园区创造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是否大于原先为引入深加工企业而产生的成本。同样,深加工企业是否愿意入驻园区的关键因素在于入驻园区后所得到的优惠是否大于其入驻园区前后所产生的成本。但由于这里环境效益的值是大于等于或小于零的,故在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园区可以选择不引入深加工企业,而深加工企业也可以选择不入驻园区。

5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的优化

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是否将深加工引入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内的重点因素是,其入驻园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将深加工企业引入园区内可以扩展上下游企业,延长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的链条长度,节约因资源流动所产生的物流成本。但新建或迁入园区内部也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在原来提出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对园区内深加工的企业引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评估模式,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优化后再生资源产业链链接模式6结语

再生资源产业是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处理、解决我国日益增长的废弃物的重要途径。然而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在兼顾环境效益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依靠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是企业得以维持的重要衡量因素,因此正确评估再生资源的市场需求对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园区评估中心对其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步入成熟阶段,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了饱和阶段。再生资源产业不仅为我国减轻了环境压力,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等资源。因此,随着土地等资源越来越匮乏,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正确评估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是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发展之路。发展的过程中必有成败得失的地方。注重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监管及反馈有利于修正发展中的不足,确保实时调整的同时,也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2,23(6):114~118.

[2]唐晓华,王广凤,马小平,基于生态效益的生态产业链形成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11):121~127.

[3]陈瑾瑜,王朝全.博弈论在构建生态产业链中的应用分析\[J\]. 生态经济,2007(10):87~90.

[4]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80~85.

[5]徐大伟,王子彦,谢彩霞.工业共生体的企业链接关系的分析比较——以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63~66.

[6]柴金艳.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化\[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6):12~16.

[7]刘光富.废旧机电产品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及集成示范\[D\].上海:同济大学,2011.

篇4

摘 要:选择中石油控股的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指标及数据,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并通过熵值法对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有效实现产融结合的协同价值、促进产融企业及产融银行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产融集团应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建立金融管控平台;监管机构应完善相关政策。关键词: 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熵值法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6)05-0023-08一、引言在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使其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为提高获利空间、降低信贷风险,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类较新的金融业务,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没有对此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定义,国内研究多集中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对供应链金融进行界定,即供应链金融是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信用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真实的贸易信息,以企业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存货等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通过动产质押授信、应收账款融资等新型金融工具盘活产业链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融资的综合性金融服务[1]。据此,供应链金融作为近年来商业银行针对特定经济实体开展的产业金融服务,在增强银行盈利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缓解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产业链竞争力,实现多方共同发展[2-4]。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工商企业通过控股金融机构涉足金融领域,形成了“实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模式,并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希望借此来整合产业链,带动主业发展。如昆仑银行的石油产业链贸易融资业务、龙江银行的农业供应链贷款、华润银行的供应商融资等都是具有产融结合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学术界对产融集团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其所在产业链的现象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如刘国忱(2013)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以金融资本支撑产业资本,因此,构建产融联盟能带动产业升级[5];赵志龙(2013)指出产融结合型银行能为所属的产业链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进而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6];王志明(2014)认为产融结合形成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能促使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及生产运营信息,有利于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管控,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7]。由此可见,产融结合型银行①作为产业链链内银行,与非产融结合型银行相比,与实体产业的联系更为密切,能通过与产融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获得有效的市场需求及产业链上更加真实的交易信息,来降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运作成本、信贷风险,更加有效地推动实体产业的发展。与实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大多数文献仅局限于对产融结合或者供应链金融单独进行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讨论的研究仍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层面。供应链金融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多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其中定性指标包括供应商绩效、供应链柔性等,定量指标包括成本、投资回报率等[8]。朱文贵等(2007)建立了金融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为评价供应链资金流的绩效提供指标参考[9];张秀萍等(2010)认为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提升供应链可靠性、反应能力、柔性、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绩效[10];房圆晨(2011)通过夹角余弦―灰关联法构建的预付账款融资业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风险、客户满意度等进行绩效比较[11];刘可(2013)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评价供应链金融对其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12]。在我国企业产融结合有效性方面也有较多的研究。蔺元(2010)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发现,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层次不深,金融资本没有紧密服务于实体产业发展的需要,为经营绩效带来的正效应不大[13]。李惠彬等(2011)利用熵变模型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产融结合趋势显著,产融结合有利于产业稳定发展[14]。姚德权等(2011)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实证发现,由于企业和金融机构自身存在风险,产融结合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性较低甚至无效[15]。王帅(2013)利用成本函数检验产融企业规模经济效应,认为企业与主业联系较大的金融机构进行产融结合能降低交易成本[16]。李维安等(2014)从投资效率的角度对企业产融结合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发现实体企业控股金融机构会造成投资过度,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17]。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在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研究中,大部分结果显示我国产融企业产融结合效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实体企业控股金融机构后,没有利用金融资本服务主业的发展,而仅仅追求金融领域丰厚的利润以及获得信贷支持。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我国企业产融结合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借鉴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变模型,构建产融结合型银行供应链金融有效性的熵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实证检验产融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否促进了产融集团的发展②[18]。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供应链金融能够提高产融资本的协同效用一方面,由于关联交易、客户集中度等管制,产融结合型银行为控股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规模有限,抑制了金融资本对实体产业的支持,供应链金融则能够突破直接融资的限制,将金融资本渗透到产业链各环节,通过向产业链企业融资,降低产融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间接对产融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产融结合型金融机构能够深入了解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状况,降低管控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成本,并通过与产融企业共用客户渠道、共享产业链资源,降低业务运作成本。同时,金融资本可以利用产业资本拥有的客户资源与品牌效应,为产业链客户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实现产业与金融交叉销售,进而扩大银行的利润来源、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盈利能力[19],实现产融协同。据此,提出假设如下:假设1a:产融结合型银行能够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降低产融企业的财务成本,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假设1b:产融结合型银行能够借助产融结合形成的优势降低金融业务的运营成本,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假设1c:产融结合型银行能够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高银行盈利能力,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二)供应链金融能够提高产融集团内部资金的配置效率由于产融企业的融资成本低于市场成本,因此,易造成资金过度集中于产融企业,导致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下降,降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产融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对整条产业链进行整合与控制,能够获得有效的市场需求以及产业链企业的生产能力、业务规模等信息,对产业链企业的信贷规模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将原本借贷给核心企业用来过度生产或投资的资金以较高的利率分配到产业链企业,提高上下游企业的供应能力和购买能力,平衡产业链各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力。再加上产融结合型银行能够深入参与实体产业的生产运营,更有效掌握产业链企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和所在市场环境的变动,提供更适合产业链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从而合理配置产业链资源。同时,产业资本往往会受金融资本高额利润的影响逐渐金融化,进而导致实体产业空洞化,供应链金融则能使产融集团内部的金融资本回流到产业链生产运营环节中,重新以产业资本的形态支持产业链的运作,推动主业增长,避免实体产业空洞化。据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2: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扩大对产业链企业的融资规模,避免实体产业过度投资于金融领域,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三)供应链金融能够控制产融集团的内部风险产融结合型银行属于链内银行,能利用企业的产融信息平台核实产业链企业的信用状况及真实的交易信息,对资金流、物流实施有效监控,确保了资金回收的安全性;同时产融银行通过与产融企业共享信息,能够准确预测市场动向及存货质押品价格变动的方向,为未来可能遇到的存货价格下跌等风险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再加上供应链金融能满足产业链企业资金需求,缓解产业链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运行,产业链企业支付货款、供应物资的能力增强,从而确保了核心企业能够及时收到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下的货物,降低坏账规模。据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3a: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产融结合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假设3b: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产融企业的坏账规模,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三、实证方法与指标构建(一)研究样本本文选择2009~201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及其控股的昆仑银行为研究样本,考察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产融集团发展的影响③。(二)实证方法本文将中石油集团与其控股的昆仑银行组成的产融集团看作一个产融系统,通过改进耗散结构④的熵变模型,构建熵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给各指标客观赋权,综合评价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其中,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想维持有序的结构、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要降低系统的总熵值[20,21]。供应链金融所在的产融系统具有形成耗散结构系统的特点⑤,产融系统要想维持有序的结构,就要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或从外部引入资金、技术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素即负熵,降低或释放系统内部由于资源不合理配置、信息不对称等不利的因素即正熵,来降低系统内部的总熵值。昆仑银行作为产融结合型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目的是使金融资本更有效地服务于主业,降低主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促进实体产业发展。如果供应链金融业务给产融系统输入的负熵能够抵消自身及产融系统产生的正熵,产融系统的总熵值就会下降,系统会向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即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有效的;相反,若正熵大于负熵,则二者结合对系统的负面影响高于正面影响,即供应链金融业务无效。由于昆仑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时间较短,熵值法能够有效克服数据较少时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三)熵指标体系的构建将产融系统自身产生或由供应链金融带来的正熵定义为压力熵,即dyS;将引入供应链金融业务来减小系统熵值、促进系统发展的负熵定义为支持熵,即dzS;外部环境对系统输入的熵流定义为外部影响熵,即doS。根据耗散结构的熵变模型,供应链金融所在产融系统的熵变模型可以表示为:dS=dzS+dyS (1)其中dS表示供应链金融与产融结合共同作用引起的产融系统总熵值的变化量。若|dzS|>|dyS|,则dS0。(2)2010年,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供应链融资规模增大、银行营利能力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再加上整体经济形势向好,支持熵的增幅远远大于压力熵的增幅;但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支持熵仍低于压力熵,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3)2011年,支持熵与压力熵同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其业务收入在昆仑银行总收入中占比上升,加上银行不良贷款及企业坏账损失下降,压力熵的降幅大于支持熵的降幅,支持熵首次高于压力熵,dS

篇5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大任务,如何在工业化的同时确立信息化战略,发展信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形成我们自己的信息化战略,首当其冲的是对信息、信息经济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正确的初步了解。

一、信息服务业概念

根据现有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涉及到了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学者仅仅是在论述信息产业的结构和范围时,介绍和论述了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真正深入的专题研究还很少。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1962年马克卢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中将所谓的“知识产业”(现在学者们一般认为与广义的信息产业范围大致相同)分为教育、研究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这几个部门。而信息服务部门又包括法律服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工程服务、中介服务等。显然,马克卢普眼中的信息服务的范围过分狭窄,他所认为的信息服务可归纳为专业服务和中介服务两类,这与现在学者们所讨论的信息服务业相去甚远。

2、传统的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观点。美国信息产业协会将信息产业分为广播网、通信网、通信技术、集成技术、信息服务、信息包、软件服务和信息技术这八类。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是以信息的应用为核心来分类信息产业的,他对信息服务业的范围界定的仍然较窄。

3、日本科技与经济协会的观点。日本对信息产业的研究一直比较重视,日本学者对信息产业的分类坚持自己的标准,其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日本科技与经济协会的信息产业分类体系。即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商品产业,而前者又包括机器产业、软件产业、媒介产业,后者含有报道产业、出版产业、数据库产业、咨询产业、中介产业、教育产业、教养产业。应该说这个定义既清晰又模糊,清晰是因为罗列了各个具体的行业,模糊则是因为这个分类甚至没有提到信息服务业。这也是这个分类体系理论性不足的先天缺陷。

4、欧盟的主要观点。欧盟大多数国家主张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设备产业即信息产品产业外的所有行业部门,包括信息处理服务、网络服务、软件产品、系统集成、专业服务、交钥匙系统等。

5、我国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对信息产业的研究较晚,但也有许多代表性的成果。如张守一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部门、信息商品化部门和准信息部门三大部门,就是吸收了日本学者的观点和波拉特的观点,并加以创新。学者刘昭东和陈禹则主张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产业两个部门。值得指出的是:刘、陈两人都将信息服务业分为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电子信息服务业并加以研究,范围如下:信息服务业包括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电子信息服务业,前者包括新闻报道、印刷出版、图书档案、文献情报、专利标准、邮政电信;后者含有数据库业、信息提供业、信息处理业、软件开发与处理业、集成系统服务业、咨询服务业。

总体来说,学者们对信息服务业范围的界定,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尽管各自的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信息服务业的本质和特征,但总体来说,理论性与系统性都略显不足。

二、本文对信息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从产业链的全新角度来界定信息服务业,即:更注重各个前后行业间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而不是从孤立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服务业。

1、产业链与信息服务业科学决策。产业链是由具有特定内在联系的产业环节共同构筑的行业集合,这种行业集合由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提供所涉及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赖的行业构成。从组成产业链的行业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特征看,产业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链,是满足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某一产品的生产所涉及的全部企业集合;而狭义的产业链,仅仅涉及直接满足特定需求或特定产品生产的企业集合。与广义的产业链所关注的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相比,狭义的产业链以特定产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为立足点。

产业链的形成基于产业内部分工的细化,当产业内部的这种分工发展到各个环节,在规模上取得相互匹配的进展,且在各行业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行业关联,比各行业环节封闭独立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各自的行业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的情形下,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体系的不断发展,在更为细分的产业领域有了形成产业链的可能。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多个行业环节,这些行业环节可分别归入上游行业与下游行业。

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呈现如下主要特征:1构成产业链的各个行业环节是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有机整体,共存于同一技术平台且以多样化的形式发生联系;2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由于技术背景的变化及产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呈现出分离和集聚并存的趋势;3受行业特征及发育状况影响,各行业环节在技术层次、增值与盈利能力上具有差异性,在行业发展战略定位上,行业链的不同环节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引发产业链内部的结构变动。

2、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向信息服务业转移,信息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日益显现。受益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构筑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基础,信息服务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相互交融的产业聚集趋势,以前后关联的形式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链结构特征。信息服务业内部所有相关业务因此形成一个融合信息产品、基于信息产品的信息服务、与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信息服务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等,需要紧密配合的庞大行业价值链。

信息服务产业链是由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的与传输、信息源的收集、组织、管理及以加工组织后的信息向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诸多环节构成。各环节依照信息的流动规律进行组合、聚集,形成信息产品的生产以及基于对信息源的收集、加工组织、管理与信息服务提供两大分工明确的产业环节。这些在信息服务业中有着不同的价值结构与价值取向的行业集合,共同组成了信息服务产业链。信息技术与公共网络平台则是信息服务业各产业环节共同的外部支撑。

随着信息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内部的分工在逐渐细化。比如,社会调查业、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的出现都是新鲜事物,分工更加细化的结果。同时,应该说在产业链的稳定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各个部分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相互匹配的程度,比如有些环节得到重视,很快发展,但有些则不被重视,发展缓慢,最终导致各部分的不协调,形成畸形。而且各部分的行业关联还不很稳定,同样我们能意识到信息服务业各部分相互协调的发展比单独的发展应该更有竞争力。对于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呈现的特征以及信息服务业的上下游企业的界定问题,也将在给出本文的信息服务业的定义后给予解释。

3、本文的观点。本文将信息服务业分为两大产业环节:

(1)专门提供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技术的产业环节。它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印刷型信息产品,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各类数字型信息产品与信息处理服务,各种以光盘或直接通过网络生产与发行的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与网络期刊,政府信息的生产与,广告、报纸与网络新闻在内的各种大众传播工具,以及为信息服务提供软件支持和集成服务、网络支持与集成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库及资源服务、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公用网络平台建设等相关产业集合。尽管各种信息产品在满足信息用户的不同需求上存在功能上的差异,但生产不同信息产品的生产企业与企业集团形成一个以信息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合,它们共同构成信息服务业的上游产业。

(2)基于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技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的产业集合。该产业环节包括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经纪业、公共信息服务业、其他信息服务业。这些信息服务机构与企业开展以各种方式向信息的终端用户提供从信息的检索、查询到文献全文的远程获取服务。包括:以信息的增值为目标的各种信息的深度分析与信息开发服务;以各种载体、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开展的信息获取服务及信息咨询服务;以政府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政府及社区公共信息服务等。由于信息资源有公共资源、准公共资源及商品化资源之分,信息服务这一产业环节聚集了商业化的信息运营商以及如图书馆一类的以公共信息品提供的非赢利性信息服务的信息服务机构。总的来看,该产业环节作为信息服务产业链上的下游产业,需要依赖信息产品生产商与信息服务技术提供商提供的资源与技术的双重支持,在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资源并构建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利用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业务。

4、对本文信息服务业界定方法的判定与评价。首先,我们看一下本文定义方法是否科学,即信息服务业是否真正符合产业链的基本特点。特点符合了,我们才能从产业链这个全新的角度来界定信息服务业。

篇6

关键词欧洲猪肉产业链;质量体系;信息系统;管理;质量波动

中图分类号S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327-03

欧洲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消费者不仅希望在新鲜猪肉和加工猪肉产品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猪肉。时间因素也增加了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要求,食品行业采取了低脂或低盐的加工方法。另外,由于当地生产的食品运输距离较短,加上人们对空气、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的关注,也推动了地产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

最近几十年来,由疯牛病、二恶英、猪瘟、禽流感等引发的食品行业危机对消费者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因素使消费者更大程度地关注农产品加工食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问题。因此,现在的消费者需要得到更多产品和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例如:食品产地、安全水平、生产资料、卫生、转基因饲料的应用、杀虫剂的使用,以及包括食品里程在内的一些环境问题。

目前,社会越来越关心动物福利和个体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大批量定制现象,即每位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一整套偏好和产品组合,这已经成为影响食品行业的另一个趋势。由此,市场趋于细化,产品范围逐步扩大,和产品流全球化因素一起,推动了超市食品品种的增加。自20世纪90年纪初以来,西欧国家的超市食品分类从平均1万种增加到大约4万种。

对于食品产业链来说,这意味着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新产品投放市场。与此同时,食品行业通过优化加工过程、开发创新型产品投放市场等措施,积极应对这些变化,从而形成了由企业、地区、国际等3个层次组成的多元化体系。为此,探讨欧洲猪肉行业的应对措施以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发展我国猪肉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1猪肉产业链

猪肉产业链涉及以下环节:育种―产仔―肥育―屠宰―加工―零售。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猪肉产业链中,这些环节分别由不同的机构管理,有时产仔和肥育环节有时候合二为一。除了这些行为主体,还有生产资料的主要提供者,如饲料行业、运输行业等,以及包括政府和分支机构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这些环节构成了为消费者提供猪肉产品而相互作用的机构网络体系。

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了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的信息。中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其次是美国、德国和巴西。欧洲的最大猪肉生产国德国、西班牙、法国、丹麦、波兰也名列其中。FAO还公布了除中国之外的新兴猪肉生产大国,即巴西和越南。欧洲的其他主要猪肉生产国还包括荷兰、意大利和比利时。

2欧盟第六框架综合项目――“基于质量的猪肉产业链管理”

该文许多内容是建立在对欧洲猪肉产业链的调查研究结果基础上,这项研究是欧盟第六框架综合项目“基于质量的猪肉产业链管理”的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工作目标之一在于对欧洲猪肉产业链进行深入分析,为欧洲猪肉行业建立研究日程表。该项目分别对荷兰、德国、西班牙、希腊、匈牙利等国的猪肉产业链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欧洲其他国家进行了二手资料的研究。上面提到的每个国家,都挑选出了来自猪肉产业链不同阶段的一些专家,包括来自产业、研究和政府部门的代表。每个国家的专家人数达10~30名,专家人数视各国猪肉产业的规模、多样化程度以及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如动物福利)而定。对所有国家的访谈都建立在相同问卷的基础上。所有参加的国家都筛选出2个案例作深入研究:一个案例研究主流鲜肉产业链(做国家对比分析),另一个案例则针对不同国家的特殊猪肉产业链,如:荷兰的有机猪肉产业链,德国的合作社(Eichenhof)猪肉产业链、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猪肉产业链、西班牙的伊比利火腿产业链、匈牙利的Mangalica猪肉产业链,以及希腊的地区综合产业链。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案例,对欧洲猪肉产业的多样性有了深入了解。

3消费者对猪肉相关的需求

2005年,Grunert将食品产品的质量特性分为4种:感观特性、健康特性、程序特性、方便特性。感观特性和感观品质有关,如口感、肉类嫩度、性。和健康相关的质量特性是比较主观的类型,通常由于生产者的宣传而大相径庭。最近,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执行了和健康有关的食品标签规定。程序特性是指食品产品生产的方法。消费者感兴趣的典型程序特性包括动物福利、环境负荷、有机生产等。方便特性则被定义为“消费者在购买、储存、准备、饮食和处理过程中节约时间或者能量的那些产品特性”。

通常,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时必须做出权衡。例如,一块肉的纹理增加可能会增加性或嫩度,但是人们会认为它不如瘦一点的牛排来得健康。当消费者作出权衡的时候,食品的内在线索(实际产品的部分线索)显然会比外在线索更重要。一般来讲,消费者首先会对食品的感观特性表示满意,然后其他质量线索才变得重要。

随着食品产品种类和分类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于购买的食品产品越发挑剔。除了上面提到的产品特性,产品质量的一贯性也变得更加重要:消费者希望每次都能购买到同样高品质的食品,他们会对质量波动表示不满。

4综合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食品行业不得不更加重视质量安全控制,同时把生产方向转移到高附加值的特色食品上。出于安全和质量考虑,并结合新产品问市的速度因素,和食品产业链其他各方的协作也至关重要。因此,在整链范围内实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很多猪肉生产企业现行的策略。

2007年,Petersen等人把质量保证分为3个责任层次。第1层次代表了猪肉行业的公共权力部门――私有化企业框架。第2层次确保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层面的协作。第3层次由猪肉产业链的各个实际行为主体构成。这3个层次反映了质量认证系统的范围,以及它们与各个公共、私营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

欧盟对食品安全有广泛的立法要求。欧盟93/94年度食品卫生指令指出,食品生产者应该在生产活动中明确每一个步骤,这对于保证食品安全非常关键,此外还需要在HACCP的基础上确保明确、执行、保持、检查各个环节。2002年,欧盟通过了178/2002号法规,为新食品法奠定了基础。这个法规在英语中通常被称作“通用食品法(GFL)”。GFL的目的是通过食品安全,高层次地保护公众健康和消费者利益。值得注意的是,GFL并不是一个包含所有食品立法的法令,它是食品法通用部分的基础。除了GFL,还有很多其他的欧洲和各国法律法规继续得以实施。GFL于2005年实施,在出现不安全食品时,负责向食品(和动物饲料)企业追究责任,这就促使了企业层面执行监管制度,使确定安全或质量问题的源头和找出供应链中还存在哪些相同问题成为可能。关于可追溯性问题,从2005年1月起,企业必须在其供应的原材料和给消费者发送的货物上登记信息。除了欧盟的一般性法律,适用于各个国家的特殊要求也得到实施。

和欧盟178/2002号通用法令一样,欧盟825/2004号和853/2004号卫生法规对于猪肉行业也尤为重要。这些法规要求食品企业执行自我监控制度。2009年初,欧盟强制规定养猪者必须在猪屠宰前24 h提供从屠宰猪到屠宰场官方兽医的一系列特殊信息。至今,这种做法已经成为惯例,在运输者去猪场收购出栏猪时会得到此类信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除了上面提到的通用公共制度,还有关于有机生产(EKO标签)、地方产品(受保护原产地名“PDO”和指定原产地保护“PGI”)的欧洲官方准则。PGI已经在南欧各国实施。例如,法国的巴约纳火腿就获得了PGI认证,西班牙已有6种得到PDO认证的干腌火腿。

欧洲不仅有公共性的法规,连私营机构都采取主动措施,对食品产业链的质量和安全设定了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和食品安全、产品和过程管理、人员卫生、生产环境有关的综合性准则。例如,欧洲的大型零售商设立了标准,对各自的供应商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一方面,这些标准帮助零售商完成法律规定的义务,保护消费者免受可能的食品危险侵害;另一方面,也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比法律规定更加严格的要求。

欧洲猪肉产业链中所使用的体系,如综合质量系统(IKB)、质量安全体系(QS)、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都是建立在HACCP、GMP、ISO9004和ISO22000基础上的。猪肉产业链中的生产资料投入者,诸如饲料企业和兽医,都有基于HACCP和GAP的各自体系。其余各国也有类似的体系,如丹麦的QSG占市场份额96%的出栏猪通过QSG体系的认证,比利时的Certus体系对占有市场份额20%的猪进行认证,法国的VPF体系对国内90%以上的猪肉生产进行认证。德国、法国、丹麦的农民合作社在产业链质量体系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荷兰和德国,猪肉产业链中几乎所有的公司,尤其是包括屠宰场和分割场在内的初级生产者,都加入了IKB体系(综合产业链控制体系)和/或QS体系(质量和安全体系)。2006年荷兰有98%的出栏猪经过IKB认证。德国85%的出栏猪经过QS认证。像IKB和QS这样的体系不仅包括严格的措施,减少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杆菌的发病率,还包括和可追溯性、质量、注册有关的额外要求。经过IKB和QS认证的猪,饲养在经过由饲料、药物、激素、卫生、动物福利、运输等独立部门定期检验的养猪场。这些认证体系包括一系列可能的处罚措施,如警告、罚款,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取消认证,甚至关停企业。根据效益情况,初级生产者1年受检1~4次,加工商1年受检2次。在荷兰,加入IKB认证体系的企业也会参加QS认证,并遵守QS认证中关于饲料抗菌素的额外规定。

根据各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执行情况,欧盟各国可以分成3类。荷兰和丹麦是“潮流制定者”,因为它们是欧盟第一批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家。后来执行类似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家可以被称作“追随者”:比利时于2000年执行Certus认证,德国于2001年开始QS认证。第3类是由“试点”国家组成,它们正处于综合质量管理体系发展进程中。希腊的Agro-3标准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些国家没有全国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如匈牙利和西班牙。

5综合信息系统

产业链的透明程度既决定了产业链利益各方相互理解的程度,也帮助利益各方在没有损失、干扰、延迟、歪曲的前提下获得他们所要求的和产品相关的信息。说明信息必须相关、准确、可信、及时、可得,并且以合适的量获得。另外,质量信息必须有可读性,信息交换必须合理,信息需要经过适当的整理。除了设计良好的信息系统,各方之间的信任是实现透明供应链的关键,将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忠实度,更好地推动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

对于猪肉产业链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产业链的透明化。原因如下:①可追溯性做法建立在欧洲猪肉产业链近几次危机的经验基础上,它是企业找到问题源头、快速召回危险产品的法宝。②消费者需要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如:产品的产地、产品的生产方式。③在整个产业链中,质量和健康信息的可靠交流帮助行为主体更加合理地规划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较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手段。④贯穿整个产业链的的操作质量信息和安全信息有助于适当的风险管理。⑤由产品多样化、市场细分化和国际化而产生的物流行业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整个猪肉产业链的生产和储存情况,才能对物流和分销过程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更有效的计划。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丹麦等国已经认识到整链范围内支持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系统进展情况。在上述这些国家,我们看到信息系统已经得到运用,并提供了从屠宰场到养殖者的全面网上质量数据,这些信息不仅为行为主体提供了猪肉的合适交割价格,而且从中长期优化了决策过程。

2005年,Vion开发了Farming Net,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可以为农户提供其供应猪肉的网上数据。Vion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向农户显示其供应猪肉的质量水平和一致性程度,这两方面信息都将影响农户的纯利润。这个系统不仅着力于规划和控制猪肉生产链的操作过程,而且对各种生产和分销过程进行中长期优化。2007年,Van den Hazel对使用此类系统进行了经济价值方面的研究,发现屠宰场和农户的联系中另有两大优势:一是对每批(栏)猪屠体和猪胴体偏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控制对于动物生长的影响,此外,又能产生额外的回报(加快猪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时间和生长周期),降低成本(减少偏差),增加资源使用(能量);二是能更好地应用动物交割信息,提高交货时重量分割的准确性。这个信息能够降低成本(更加优化交货时重量),增加市场对质量概念的统一认识。

6综合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链管理

与其他所有食品行业相比,欧洲猪肉产业最惊人的发展之一,就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升级和集中。在北欧和西欧,五大零售商占据市场份额高达90%,而南欧各国仍有很多小型杂货店存在。在这些国家和其他(如东欧)国家中,超市迅速发展。在大多数国家,大型屠宰场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或者发展迅速(如荷兰最大的屠宰场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加工阶段,产业链的集中和升级模式就已经存在,虽然往往存在于很多小型的专业化的公司(如德国和西班牙)。在产仔或肥育阶段,可以看到法国、西班牙和德国的许多小型养猪场采取这种模式。尽管,我们看到其他国家的农场数量大幅减少、如荷兰的养猪场数量在过去10~15年中缩减了一半。饲养阶段和育种阶段,在上面提到的所有国家,集约化养猪已显现强劲势头。

供应链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结构,其主要差异因猪肉产业链和国家不同而不同。在希腊等国家,从育种到零售的产业链所有阶段都存在整合现象。在最大的丹麦猪肉产业链(Danish Crown公司),可以看到(合作社)农户与屠宰场阶段之间存在整合,德国和法国的一些合作社也是如此。

然而在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产业链中,不同的阶段则不存在组织上的整合。育种者和养殖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是由合同规范的。但是在养殖者―屠宰场阶段,虽然大多数的合作关系是长期的,他们却很少签订合同。垂直的协作关系取代了合同,通过产品和加工标准化、产业链各方增加信息交流等方式来实现(标准化做法已经得到广泛采纳,私有企业推行的质量标准,如IKB体系和QS体系,贯穿整链内的各个环节)。这样做的结果是无须经过大规模管理机构的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协作就成为可能。欧洲猪肉行业的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坚定了这种做法。更大规模的公司能更加有效地在信息和质量管理体系上投资,以达到和产业链各方协作的目的。另外,各个国家乃至整个欧洲养猪者数量的减少,可以使得养猪业脱离咫尺间的距离,而把合作关系建立在信任和信誉基础上,这意味着不同的贸易伙伴之间合作更紧密,投机更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7质量波动带来的挑战

2005年Grunert等人认为终端客户市场的异质性和动力论决定了猪肉产业链市场的定位方向。未来的猪肉市场将更加多元化,充满活力。因此,产业链内需要更多以市场为导向的活动。至今,大多数食品行业中,上游原材料的多样性还没有得到开发,无法为产业链下游市场的多样化服务。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效率,产业链上游质量的多样化将更好地适应市场对质量的多元化要求。

目前,多数猪肉产业链中交割质量还达不到预期质量。由于产品无法在最理想的价格成交,消费者不满意,价值受损。育种阶段就存在的质量差异,取决于猪存栏期的饲喂和生长情况,也受运输方式和屠宰因素的影响。在育种阶段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最终实现了运用DNA技术帮助育种,更准确地预测猪和猪肉质量。然而由于猪是有自然变异的活体动物,100%的准确预测是不可能实现的,屠宰场仍然必须面对猪的质量特性变异,甚至同一个养殖者生产的猪也也存在质量特性变异。

猪肉品质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判定,如瘦肉率、重量、肉色视觉效果、可以进一步加工的感观知觉和适合性,猪肉品质在不同的市场标准下不同。到目前为止,猪肉加工业主要以胴体质量为基础来进行分类,如重量、瘦肉率、脂肪/层厚度等指标。这些是静态特征,相对容易测定。然而这些特征和猪肉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而微生物质量、pH值、保水性等才是重要因素,这些指标较难测定,并受多种其他因素影响,呈动态变化。

为了更好地预测猪肉品质,新的测试方法已经在开发中,例如猪肉的保水性。保水性(WHC)是衡量猪肉品质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它改进了顾客对猪肉的感观效果,通过减少储藏损失,提高精加工猪肉产量,对可销售猪肉的总量产生影响。猪肉保水性反映了很多情况,如遗传、饲养、运输、电压击昏和宰杀对猪的影响、胴体冷却等。由于缺少快速的网络系统以及非侵害性猪肉品质测定手段,建立在保水性等因素基础上的分类还没有实现。近红外光谱法(NIR)已经被认可为是可行的技术,它能够按照不同的保水性类型对大分切猪肉进行分类。

由于经过检测的猪肉产品质量更加可靠,对猪肉品质检测技术的成功推广为市场进一步细分创造了机遇。因此,猪肉品质可以更好地根据全球市场的需求来调节,最终实现附加值最大化。市场方面面临的挑战在于劝说购买者付更高的价钱去购买恒定优质的猪肉(因猪肉质量更易测定),为特殊品质的猪肉找到大众市场。另外,这样的发展既体现了储藏和处理方面的新物流理念得到执行,也反映了把合适的猪肉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发送给合适的客户的经销理念。

8欧洲猪肉产业链质量生产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可以看到欧洲鲜猪肉产品占据的主流市场正在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特色猪肉产品和地区性产品,如火腿和香肠,似乎还存在着发展空间,尤其是进入大众市场。例如,西班牙PDO认证的产品伊比利火腿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匈牙利Mangalica猪肉、法国的山地猪肉产品。另外,包括欧洲各国的特色肠制品在内的不少加工猪肉产品,具有地方特色,或者定位在高品质市场。消费者对此需求日益增加,对特色猪肉产品的兴趣也与日剧增,除此之外,更好地改进猪肉产业链的质量,也能促进猪肉产品向多样化发展。这就新带来了猪肉产业的两大重要挑战:一是产品进一步细分和开发大众市场;二是积极应对(天然)质量波动,适应市场对质量变动可能性的要求。

西北欧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整个猪肉产业链,综合信息系统支持其运行。自从北欧各国开始发展综合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南欧各国也迅速跟进,东欧各国刚刚跟上欧盟质量立法的要求。通常来讲,欧洲猪肉产业正从咫尺空间距离向建立在信任和信誉基础上的网络结构发展。这一网络体系的管理受到整链质量保证体系和信息系统的支撑。因此,第3个主要挑战来自于整链质量和健康管理体系的延伸和整合,必须和政府、兽医、服务提供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体系保持一致。此外,这些体系也向中小型企业延伸。

篇7

关键词:高职;产业链;专业群;工程造价

一、引言

近几年,按照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为区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服务。目前,全国各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特征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耦合,与产业发展同步,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专业布局与调整应与产业布局相对应,产业链应与职业教育链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天津市为例,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先进制造、服务、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不断出现,大飞机、直升机、大火箭、新能源等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区域产业不断走向大型化、集成化、高端化。在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方面,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从而使建筑——这一传统产业得到了根本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是与全程产业链为基础的,按照专业化社会分工的原则,通过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速度经济和网络经济效益。作为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服务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在产业实现全程产业链的背景下,专业设置不应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大类,专业布局也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高度吻合,对此按照全程产业链的要求应当打造相应的职业教育类。在“两链”对接的原则下,按照产业链的节点,构建专业群将是高职专业建设与提升的趋势。

为解决此类问题,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通过专业群建设,改变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及发挥资源聚集优势提供一种新思路。研究发现,当前对专业群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群概念、专业群的意义、专业群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上,以及专业群建设内容等方面,还未深入对某一专业群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本文通过对建筑业产业链的分析,提出与建筑业产业链上某个节点对应的专业群建设思路,并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进行了阐述。

二、高职专业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高职专业群是指建立在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基础上的,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方向)的一个集合[1]。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形成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一方面要反映产业链上各节点的规模和顺序,另一方面要体现产业变迁的最新要求,同时还要适应产业内在运行机制的机理。

首先,合理设置专业群。通常,传统产业链的环节众多而且伴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变化,而一个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不可能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全部环节。因此,专业群应与产业链上的哪些“节点”或“环节”相衔接,就成为专业群构建中的关键问题。对此,应当要做好产业调研,勾画出清晰的产业链和产业链上的人才及职业能力需求;同时,应认真分析院校所在的人文环境、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办学基础条件和师资状况,明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核心专业。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产业链节点,打造专业平台,逐步建立起相应的专业群,成为院校整体专业框架的支柱。在专业群布局上,一定要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忌盲目开发,为了专业集群化而集群化[2]。

其次,按照产业的变化,合理对专业群进行动态调整。专业群建设必须紧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的变化发展,按照产业链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群的结构。专业群建设是市场需求变化与高职院内在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产业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产业链会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延伸或萎缩中。因此,专业群的结构也要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从而使专业群内部旧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不断变换,而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不断开发,使院校整体专业集群结构在动态中得到改造和拓展延伸,从而使专业建设与提升符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要求,符合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

在此,在产业链与职业教育链对接基础上,按照专业群建设的思路进行专业定位。按照专业群形成机理,构建某专业群势必追溯到与之对应的产业链,因此,在对产业链进行分析和切割的基础上,构建与产业特征需求相吻合的专业群将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与提升的依据。

最后,专业群建设必须体现校企深度合作。与传统专业构建途径相比,以产业链的状况作为专业群布局和调整的参照系,能够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密不可分的特征,因此,专业群建设对校企合作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积极争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按照行业标准,在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构建专业平台,在专业群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按照职业教育链下专业群的培养规格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及“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才能在科学掌握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基础上,保证专业群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实施性。

三、工程造价专业群的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篇8

关键词:信用卡产业链;合作博弈;价值链

0引言

《2009-2012年中国市场深度调研与战略投资咨询报告》称,当前我国的个人信用卡持卡人数量已接近7000万,超过40%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信用卡。然而,在我国信用卡产业蓬勃发展、信用卡普及率大幅攀升的背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目前,仅有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和中信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信用卡业务盈利,但盈利的总体规模偏少,而发卡总量占整个市场逾50%的四大国有银行,鲜有披露信用卡业务盈利;整个信用卡产业链条价值创造能力远远低于国外同行的水平。究其根源,在于商业银行仅着眼于在自身运营中挖掘利润,忽略了在信用卡产业链上进行有效的价值挖掘和利润增长点的开拓,使得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缺少应有助力、推力及活力。

1信用卡产业链、价值链及其价值运动模型

信用卡产业链涉及制卡厂商、商业银行、运营商(银联)、服务商(商务外包公司、第三方支付机构、增值服务商)、特约商户、持卡人等六大主体,其约商户和持卡人同为产业链的服务对象。这些主体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相互作用,产生多种关联联系,如图1所示。一是商业银行、持卡人、制卡厂商、商务外包公司间形成的信用卡制卡和传递的关联关系;二是持卡人通过信用卡与特约商户发生的消费联系;三是商业银行、银联、特约商户、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的资金流转和清算关系;四是商业银行、持卡人、增值服务商间的服务关系。这四种互动联系在信用卡产业链上形成助推力,推动着信用卡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并确保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信用卡产业价值链是信用卡产业链的内生动力,是一条以信用支付为对象的价值增值链。价值链上的各个主体通过对信用支付的不断“加工”,如介质传递、消费、功能升级、平台打造等,为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提供信用支付产品和工具,实现信用卡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如图2所示,信用卡产业价值链上各主体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制衡,构成了信用卡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运动模型。

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该模型内涵有四:

1)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是整个信用卡产业链的利润来源。

价值运动模型说明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是信用卡产业价值链的最终用户,是商业银行、增值服务商、第三方支付机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使用者,持卡人与特约商户间的消费用卡过程为整个信用卡产业链提供了利润来源。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应最为关注持卡人和特约商户。

2)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银联为互利关系。

价值运动模型展示了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之间价值传递的相互性。增值服务商主要是指为持卡人提供除信用支付外多元的产品服务,包括保险、基金、手机通信等。商业银行通过在信用卡上嵌套更多的服务项目,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以提高市场份额。银联是传递商业银行、持卡人、特约商户之间交易信息的重要平台,银联网络覆盖面越广,商业银行的交易范围越大、交易量越多。价值运动模型中,银联为价值链不断输送动力,同时亦分享着价值增值的成果。

3)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竞争关系。

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定义),其涉足领域包括网上支付、特约商户收单等。对商业银行而言,第三方支付机构虽不能提供信用支付功能,但却能通过为持卡人提供更为灵活的付款方式,如支付宝、财付通等,将特约商户集聚而收归囊中。在价值运动模型中,由特约商户输出的价值链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分流。

4)商业银行与商务公司为互助关系。

商务公司是商业银行转移信用卡业务中技术含量低或人工成本高的服务或操作中间环节的承载商。在价值运动模型里,商务公司通过外包服务为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为信用卡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

价值运动模型揭示了信用卡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上的内在发生机理,明晰了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产业价值链上的角色内涵和与其他主体间的关联关系。可见,在信用卡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循环过程中,处处蕴涵商机,商业银行可通过有效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找到扩大收益,压降成本,实现盈利的方法。

2信用卡产业链利益主体的

合作博弈分析

合作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如果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合作利益将大于内部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同时对于联合体内部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合作博弈以每类参与人集合可以得到的共同最优结果来表示博弈,如果收益是可以比较的,且转移支付是可能的,则合作收益可以用一个单一数字来表示,否则最优结果为帕累托最优集(特征函数)。通过对信用卡产业链利益主体进行合作博弈分析,可以在该框架下探索我国商业银行与信用卡产业链上的与其他竞争主体间进行合作是否能出现双赢,以实现整个产业链条收益的最大化。

2.1合作博弈的k-s解法

20世纪70年代,数学家e.kalai和m.smorodinsky提出了在保证博弈双方合作时可同时增加一定收益的条件下寻求合作效用最大化的k-s合作博弈解法,该解法的核心是按照选择合作时双方收益的最大可能增加量的比例分配总体增加的收益,对于不同实力或合作地位的博弈双方而言具有显著公平性。k-s解法是在nash解的基础上改进的,故k-s如果有解,亦必为帕累托最优解。

假设:设yi=maxx∈x ui(x),i=1,2。(u10,u20)为合作双方参与谈判的起点,亦为双方谈判的底线。双方参与者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可行结果(y1*,y2*)∈s,s表示谈判的所有可行集。

   

记在u1-u2平面上从(u10,u20)出发经过(y1*,y2*)的射线为k-s线。解集s的边界线段为ab。如果ab与s的边界在(y1*,y2*)处相切,那么k-s线与ab的焦点(y1*,y2*)即为讨价还价解,如图3所示。

k-s线的斜率为,故双方合作时增加收益的比例为ρ,其中y2*-u20表示参与方1的加盟可能给参与方2带来的最大收益增加量,而y1*-u10则反映参与方2的加盟可能为参与方1带来的最大收益增加量。

2.2信用卡产业链利益主体的合作博弈分析

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第三方支付机构、商务外包公司、银联之间均存在着这样一种博弈关系:同为信用卡产业链的主体,收益息息相关,但同时又是利润的争夺者。合作还是竞争,合作时如何公平分配收益,对商业银行而言均关系重大。本文综合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和k-s解法,讨论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进行合作的合作收益,论证合作的可行性。由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商务外包公司、银联之间的博弈亦可用同方法推导,故不做重复演算。

假设:设p为信用卡附上增值服务后(下称:信用卡新产品)的手续费价格,q为其市场需求量。产品需求设为价格的负指数函数,记为q=βp-θ,其中,β、θ均为常数,β>0,θ为价格弹性系数,由于信用卡新产品非生活必需品,故富有价格弹性,则设θ>1。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对信用卡新产品的组合成本设为c(p≥c)。

当双方合作结盟时,根据模型假设,合作双方的收益函数为:

双方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有唯一满足条件的解:p*=

容易证明由于合作时双方的收益函数在定义域p≥c上是严格凸函数,故p=p*是f(p)的唯一极大值。

当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之间不合作时,商业银行信用卡只能通过委托的形式嵌入增值服务内涵。应用委托-博弈模型的算法,其均衡价格为:

则 。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间合作能取得更大的收益,且由于利润分成时可按照双方的实力进行分配,所以合作是双方的最优选择。

同理可论证合作亦是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商务外包公司、银联的最优选择。

3结论

加强对信用卡产业链、产业价值链的研究,深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能从根本上扭转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偏低的局面,提高信用卡产业整体盈利能力。本文通过对信用卡产业链、信用卡产业价值链及其价值运动模型的分析,明晰了价值在信用卡产业链利益主体中创造及流转的过程;进而运用合作博弈分析,论证信用卡产业链利益主体合作的可行性,证实各利益相关主体间通过合作可以使各方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孙育荣.天津市信用卡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2009(8):23-24.

[2] 虞月君.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梁万泉.信用卡盈利模式比较和借鉴[j].金融与经济,2009(3):82-84.

[4] 蒋鹏飞.合作博弈解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

篇9

关键词:健身服务 模型 评估指标

体育健身服务产业(下称健身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为满足消费者强身健体、娱乐休闲需要而提供体育器材、场地、技术辅导等有偿服务的体育健身行业。在此应明确健身服务产业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概念的区别,健身服务业目的在提高群众体育意识、培养健身习惯、营造健身氛围、增强身体素质、满足休闲娱乐等需求,强调其“有偿性、服务性”;后者致力于满足公众健身需求而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它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一种形式,重点强调其“公益性、保障性”的特征。

国内外健身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研究较少。宋杰,孙庆祝(2005)在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中,提出从场馆设施、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体育文化氛围4个方面构建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个指标的权重。陶花在全面健身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中阐述了全民健身的重要性,以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制约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运行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伊向仁(2007)在社会生态模式下美国社区健身干预目标与评定指标中,阐述了美国社会生态模式下人际之间和社区层次干预目标及相关检测指标,人际之间的因素影响身体锻炼行为, 尤其是社会支持, 还包括犯罪恐惧感、信任与帮助。社区层次目标分为两大类, 即改变社区能力、从而提高社区成员参加健身锻炼的能力;针对环境和政策的干预目标:从个体收集环境可行性与降碍因素集中到社区层次,测全对健康政策的态度、行动及影响。

美国学者曾进行一项规模较大、涉及妇女身体健康活动的调查,对健身活动的社会支持度进行综合评分,对朋友支持度和家人支持度分别研究分析。调查发现,朋友和家人对健身活动支持率高的妇女,坐的时间较另一组妇女短。在该项研究中,社会支持度的实验—再实验可靠性信度是适当的。对年轻人健身活动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其中包括父母锻炼活动水平以及对锻炼的鼓励程度。在美国少数民族聚集的社区,对不利于健身活动的各种障碍调查显示,影响参加社区活动的8个环境变量是:人行道、交通拥挤、小山丘、路灯、突然出现的狗、赏心悦目的周边环境、经常观察别人锻炼、高犯罪率。不参加身体活动与缺乏小山丘、缺少赏心悦目的周边环境、不经常观察别人锻炼有关系。另外,在澳大利亚的研究显示,居住在海岸地区的居民参与锻炼较频繁。

构建健身服务业指标理论模型

健身服务首先应满足居民体育健身的需求,建立一个安全、良好的氛围,进而体现文明、整洁、协调的生活质量。重视身与心的统一、人文与自然协调、健身与娱乐的结合。一方面, 健身服务要为人们的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 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培育良好的健身氛围,包括人与人的情感、和谐友爱及归属感和凝聚力以及文化水平的提升,使参与健身人们的生活得到满足, 精神得到升华。

健身服务业目的是使人们公平占有健身资源、充分体现人们参与体育健身的权利、改善人们进行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程度。本文根据健身社会理论模型,把多元化健身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模型设计为“资源配置—效益”。资源配置内涵中包含物力与人力资源、资源配置的控制管理,效益内涵中包含对人的效益与对社会的效益。该模型着重从三方面评价多元化健身服务:一是资源配置是否充分合理;二是人们在多元化健身服务中获得的健身利益是否丰裕与公平;三是多元化健身服务的效益是否显著。从而评判出多元化健身服务的开展是否与国家社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对多元化健身服务的投资会产生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当然会有正效益和负效益。

基于这一思路设计多元化健身服务评价指标。“资源配置—效益”理论模型反映了多元化健身服务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健身服务各行业之间的基本关系,指明了健身服务评价的本质特点与基本方向,为构建健身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理论框架。根据这一模型,构建健身服务产业链评价模型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体育产品业、体育生产要素业。

指标构建的步骤

(一)系统分析评价对象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首先对评价对象(健身服务)进行深入系统的综合分析,确定评价健身服务的功能、特点、关键问题、影响范围以及发展目标等各要素。

(二)初拟评价指标

在对评价全民健身项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目标按其内在因果、隶属等逻辑关系进行项目目标分解,并对分解产生的各层次项目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初步构成多元化健身服务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步骤。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评价人员,其视角和着眼点不同,因而所选择的评价指标系统也就不同。在选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本着系统与全面相结合、科学和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整体最优,以局部服从整体综合选取各项评价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

(三)筛选并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上述内容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进一步筛选和优化,并综合采用合并、剔除、替换等手段进行优化设计,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由评价人员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广泛征询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并综合运用各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信息等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然后确定健身服务产业链的评价指标体系。

健身产业链模型及指标评估

(一)建立健身服务产业链模型

体育健身服务属于体育服务产业范畴,具有社会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双重特征,为了引导和促进体育健身服务业开展, 在大量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确定了评估健身服务产业链模型及评估指标。健身服务产业链包括体育产品业、体育生产要素业。体育产品业的二级指标包括: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实物产品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医疗康复业、体育培训咨询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传媒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保险业。体育生产要素业包括:体育资金业、体育劳动力业、体育场馆业(见图1)。

(二)初步形成健身产业链评估指标

健身服务产业链评估是从各个环节对体育健身服务进行评价采用的指标。参照全民健身社会评价与社会评价指标的概念,本文提出健身服务产业链评估指标的定义:对体育健身服务发展的状况、水平和体育健身服务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作的贡献与影响,对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进行评价而采用的具有价值取向的数据、指数、规格与标准。

健身服务产业链评估指标(见表1)包括目标管理、责任范围、财政管理、质量评估、法制建设、资源保障六个一级指标。目标管理:工作目标和要求、结果评估、业绩与报酬及晋升;责任范围:负载能力、使用率、使用者费用、游客安全、风险承担;财政管理:制定预算、开拓收入来源、项目推广;质量评估:机构质量、设施质量、人事评估、计划项目评估;资源保障:资金保障、场地设施保障、人才资源保障;法制建设:法律制定指数、法律执行指数。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健身服务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模型,即“资源配置—效益”理论模型,该模型反映了健身服务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健身服务各个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体现了健身服务评价的本质特点与基本方向,为构建健身服务产业链评估指标奠定了理论框架。根据这一模型,构建我国健身服务产业链模型的总体框架,包括体育产品业、体育生产要素业。

健身服务产业链模型的主体内容包括: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实物产品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医疗康复业、体育培训咨询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传媒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保险业。体育生产要素:体育资金业、体育劳动力业、体育场馆业。总共三个指标阶层。经专家调查分析,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层次性结构。

本文提出的健身服务产业链模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内部结构复杂,一级指标间相互交叉,形成联系密切的健身服务产业链。

健身服务产业作为世界朝阳产业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应突出其新颖独特型,将其与流行热门行业相结合(媒体网络),研发适合广大群众广泛认同接受的新的健身方式,并能通过广泛宣传,使其深入群众,成为人们喜爱的健身方式。

经过反复论证讨论,参考国内目前对健身市场的评估研究,笔者筛选出健身服务产业链评估指标,包含目标管理、责任范围、财政管理、质量评估、法制建设、资源保障六个指标。

社会不断发展,时代变迁,指标也应随之变化,所以不敢妄言本文提出的模型及指标体系适合所有体育市场中的所有环节,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美)布伦达 G.匹兹等.体育营销原理与实务[M].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

2.陈薇.美国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5)

3.宋杰,孙庆祝.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05.4

4.伊向仁.社会生态模式下美国社区健身干预目标与评定指标[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31

5.许晶,王正然.美国大众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研究及其启示[J].2010,24

6.汪焱.论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可持续发展[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

7.郑进军.全民健身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3

8.李艳翎等.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

9.费瑛.体育健身服务业现状与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

10.王波等.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J].体育科学,2011,2

篇10

关键词 演矿产资源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产业链

一、引 言

矿产资源产业是指以探明的矿产资源为对象,从事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直接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的工业部门,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矿产资源产业属于工业生产的初端产业,具有很强的后续延展性。因此,矿产资源产业与其相关产业(包括: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以及后续的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形成了巨大的资源产业链和产业链集群(包括单纯产业链、含群产业链、交叉产业链等多种形式),这些资源产业链和产业链集群已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资源保障和经济支撑作用。[1]本文拟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各部门的产业关联度进行系统的定量化分析,构建矿产资源产业链结构模型,为有关矿产资源产业的产业关联、作用机理及后续影响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基础[2]。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李善同,1998)。产业关联反应了在国民经济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关系,即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或是消耗与分配关系等。产业关联度是部门间相互关系的量化的体现,即体现为一个部门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他部门投入产出水平的影响程度。一般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来度量[1]。

矿产资源产业与国民经济众多部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产业间的关联关系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后向关联关系,表现为矿产资源产业对那些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的影响;二是前向关联关系,主要表现为矿产资源产业对那些将其作为生产资料的产业的影响。从投入产出关系和产业关联角度研究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产业链结构,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是《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42个产业部门数据。其中所采用的部门分类是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确定的。在研究中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矿产资源产业界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四个部门;在矿产资源产业关联产业研究中,将关联度大于平均水平的产业定义为密切关联产业,小于平均水平而大于零的产业为有关联产业,为零的产业为无关联产业,以此来对矿产资源产业的关联产业进行分类分析。

三、矿产资源产业与其后向关联产业分析

后向关联指一个部门对为其提品和服务的部门的影响。矿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的各种投入,其消耗其中某个部门的产品越多,说明两个产业的关联程度越大,对该部门的需求影响越明显。矿产资源产业与其后向关联产业之间的关系分为直接后向关联和完全后相关联。在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表征了直接关联关系,完全消耗系数表征了完全关联关系。

直接后向关联是指某一产业在其生产运作中与其他产业的直接技术经济关联程度,具体表现为该产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对其它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耗对这些行业的拉动和影响,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度量。直接消耗系数反应了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关系,也称投入系数,记为aij(i,j=1,2,…,n),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j部门的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量。计算方法为:用j部门的总投入Xj去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直接消耗第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量xij,用公式表示为:aij=■(i,j=1,2…,n)。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矿产资源业对其它产业的直接需求越多,直接关联效应越明显[3][4]。

完全后向关联指某一产业在其生产运作中对其他产业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关联程度的总和。用投入产出表中的完全消耗系数来度量。一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和全部间接消耗其他产业产品和服务构成了该产业的完全消耗。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产业生产每单位最终产品或服务对另一个产业产品或服务的完全消耗量。它通常计为bij,指j产业每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或服务,对i产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以I记为单位矩阵,那么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公式为:B=(I-A)-1-I。完全消耗系数越大,说明产业之间的后向完全关联越大,即一个产业的发展对另一个产业需求拉动作用越大。

通过对资源产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及其他矿采选业、金属矿采选业四个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见表1):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中有6个部门与其密切直接后向联系,12个部门与其密切完全后向联系。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中有2个部门与其密切直接后向联系,7个部门与其密切完全后向联系。在非金属及其他矿采选业中有3个部门与其密切直接后向联系,6个部门与其密切完全后向联系。在金属矿采选业中有2个部门与其密切直接后向联系,9个部门与其密切完全后向联系。说明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上各部门的直接和间接的投入,同时也说明了矿产资源业对与其有后向相关的部门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拉动作用[5]。

比较后向直接关联和后向完全关联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①有些产业矿产资源业没有直接关联关系,但却有完全关联关系,它们虽与矿产资源产业无直接关联但却与矿产资源产业直接关联的产业有关联,于是产生了间接联系。②相对于直接后向关联,矿产资源业的完全关联产业数量多,关联强度大,说明了矿产资源产业有较强的间接拉动能力。以上这些特点说明,矿产资源产业对其后向关联产业的间接拉动作用不可忽视,这是矿产资源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波及面广的重要原因。

四、矿产资源产业与其前向关联产业分析

前向关联是指某产业对那些将本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投入品或生产资料的产业的影响。从供给看,矿产资源产业的矿产品作为一种要素提供给其他产业,其他产业的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消耗矿产资源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在矿产资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中,矿产资源产业产品或服务在各个产业投入中的份额直接反映了矿产资源产业与其前向关联产业的关联作用。投入份额越大,说明矿产资源产业对其它产业的推动作用和供给影响作用越大,产业之间的依存关系越密切。

矿产资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直接前向关联关系可用直接分配系数进行度量,直接分配系数是从产出的角度分析产业之间直接技术经济关系的指标,含义是某产业产品或服务分配给另外一个产业作为生产要素直接使用的价值量占这种产品或服务总价值量的比例,记为hij(i,j=1,2,…,n)。计算方法为:用i部门的总产出量Xi去除该部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给第j部门中间使用的产品价值量xij,用公式表示为:hij=■(i,j=1,2…,n)。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其他产业对矿产资源产业的直接需求越大,矿产资源产业的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明显[3][4]。

完全前向关联指某一产业在其生产运作中对其他产业直接供给推动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关联程度的总和。用投入产出表中的完全分配系数来度量,其含义是,某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向另一个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分配量。完全分配系数(用wij表示)是i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分配和全部间接分配给j部门的数量。它反映了i部门对j部门直接和间接的全部贡献程度。它等于i部门对j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全部间接分配系数之和。以I记为单位矩阵,那么利用直接分配系数矩阵H计算完全分配系数矩阵W的公式表示为:W=(I-H)-1-I。完全分配系数越大,说明矿产资源产业对其他产业推动作用越大,产业之间的前向完全关联程度越大[6]。

通过对资源产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及其他矿采选业、金属矿采选业4个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见表2):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中有5个部门与其密切直接前向联系,12个部门与其密切完全前向联系。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中有4个部门与其密切直接前向联系,11个部门与其密切完全前向联系。在非金属及其他矿采选业中有4个部门与其密切直接前向联系,8个部门与其密切完全前向联系。在金属矿采选业中有3个部门与其密切直接后向联系,8个部门与其密切完全前向联系。说明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矿产资源产业的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因此矿产资源产业对这些产业产生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1]。

五、矿产资源产业链构建

通过对矿产资源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的分析,得出了矿产资源产业的直接后向联系、完全后向联系、直接前向联系和完全前向联系。依据矿产资源产业前向、后向的直接联系和完全联系,构建矿产资源产业所涵盖的4个产业的产业链(见图1、2、3、4),更加具体的揭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及其他矿采选业、金属矿采选业4个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行业支持及对其他行业发展的拉动[7][8][9][10]。

通过对构建的4条资源产业链发现,矿产资源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和后向关联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性,说明资源产业的发展即需要这些行业的支持,同时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也会为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矿产资源产业和这些产业形成了一种循环发展的关系。因此,在矿产资源产业链中很难用线性的链条来完全表达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产业链是一个以矿产资源产业链为主体、以矿产资源采选为原点需求逐渐向外辐射,产业及产业链之间交互渗透的产业关联网状结构(见图5)。

在矿产资源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网状交互作用关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及其他矿采选业、金属矿采选业作为产业链及产业网络的起点产业,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间接的促进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同时,这些行业也反过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第二层和第一层产业的发展;另外,这种交互关系不仅作用于图中的三个层次,还在不断地向更加广泛的行业扩展,向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辐射。这就充分体现了矿产资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矿产资源产业链本身又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六、对策与建议

①加强对矿产资源产业的勘查开发力度。矿产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有直接的影响。在我国当前以重化工业为主要产业构成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矿产资源产业有着较高的依赖程度。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应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产业的勘查开发力度,不断提高资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和水平。

②强化资源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单位矿产品消耗的价值增值空间。通过分析发现在矿产资源产业链中各产业间的产业关联程度很高,但产业链的起始点行业产出产品的单位价值往往较低,越是向产业链的纵深发展,产品的附加值就越高,单位矿产品带来价值越高。因此,必须注重强化产业链的向外延伸,提高资源型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③构建以矿产资源产业链为主体的资源产业链集群。矿产资源产业链并不是简单线性链条关系,客观上存在着产业链内部和产业链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因此,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矿产资源分布、资源产业及相关产业布局,提高矿产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和集群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