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经济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模经济概念

篇1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群组决策;经济开发区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即发展战略规划在国外已有多种尝试。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各种战略规划已被广泛采用。新

加坡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英国的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ning)、美国的综合规划(Comprehensive Planning)、德国的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日本的地域区划(Area Division)都是战略性发展规划。但是在中国,概念规划刚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如赵燕青、张兵、王蒙徽等,分别对概念规划做了诠释,侧重点各不同,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有关城市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包括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等宏观长远问题;其二是与城市近中期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研究,包括近中期土地开发策略、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总之,关注的是城市整体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经济开发区系统是具有复杂动力学行为的巨系统,在进行区域规划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各种各样的因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规划本身又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决策问题,决策过程必须要考虑多种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而这些目标之间往往具有不可公度性,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进行经济开发区规划的复杂性和难度。对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的评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涉及区域现存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城镇建设、产业规划、能源战略、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现实影响和长远影响的分析,客观涉及到许多不确定、非随机性而是模糊性的因素。因此,仅凭经验和定性分析选择几个可行方案进行比选,往往很难实现多目标、多方案、多手段的综合优化,难以找到相对最优的方案,甚至选择一些较劣的方案作为优化结果。因此,应采用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技术评价方法来尽可能的选取最佳的方案。

对方案的评价使用较多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层析分析法(AHP),AHP是数学家Thomas L.Satty首先提出来的,目前在能源规划、交通系统设计、房地产管理等经济领域的多规则决策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但AHP存在递阶层析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不尽合理、完善和权重确定主观、粗糙的缺陷,并且忽视了硬性标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实际中为了使决策更加科学、可靠,对一个复杂系统通常有多个决策者或决策部门参与决策,这样在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咨询时,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专家往往给出不同的判断矩阵,为能更好的反映主观判断的模糊性,提出运用群组决策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一、研究方法

模糊AHP是AHP在模糊环境下的扩展形式。本文采用基于模糊数比较大小原理的模糊AHP方法进行分析。

(一)三角模糊数及其运算

设R为论域,R上的模糊数M为称为三角模糊数,如果M的隶属函数μM:R[0,1]表示为:

式中,l≤m≤μ,l和μ分别表示M支撑的下界和上界,而为μ为M的中值。一般地,三角模糊数M可记为(l,m,μ),如图1。

(二)模糊AHP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方案间的两两比较判断。

如果方案i明显比方案j重要,可以用三角模糊数aij=(l,5,μ)表示,其中l,μ表示判断的模糊程度,当μ-l越大表示的模糊程度越高;μ-l=0表示判断是非模糊的,与一般意义下的判断标度相同。方案j与方案i的重要性比较,用三角模糊数aij-1表示,且aij-1=(1/μ,1/5,1/l)。当给出n(n-1)/2个模糊判断后,可得到三角模糊数组成的模糊判断矩阵A=(aij)nXn。

第二步,求出在给定准则下的方案排序向量。

设MjEi(j=1…m)是第i个方案关于m个目标的程度分析值,“权重和”型的模糊综合程度值:

这里r是权重。求出在给定准则下,每一个元素同所有元素比较后,综合重要程度Si和d’(Ai)经归一化处理,得非模糊值的排序向量W=(d(A1),d(A2),…d(An))。

二、项目方案评价指标

运用模糊AHP法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建立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受邀参评的十位专家通过召开专家预备会,根据方案竞赛协议要求和概念性规划的要素,本着方便打分、公平、公正原则,反复讨论确定出方案评价打分的指标体系(如图2),一级指标分为开发区发展定位及总体框架、开发总体功能布局、创新性、综合表述四个方面,二级指标分十个方面。

三、模糊AHP的评价应用

在实际使用群组决策的模糊AHP时,总是把每个决策者在同一准则下所给出的判断矩阵组合成一个矩阵。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群组决策的模糊AHP对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由图2定性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评价指标有4个,备选方案有3个。现有10个专家由德尔非(Delphi)法经两两比较得评价指标B1,B2,B3,B4的Fuzzy判断矩阵。在判断矩阵中允许残缺判断矩阵,即允许决策者对某些方案间的两两比较判断不表态。根据三角模糊数加法运算,求得评价指标模糊判断矩阵的平均值,如表1。

由公式(*)计算每个准则同所有其他准则相比较的综合重要程度值Si,S1=(2.847,3.556,3.845)(1/22.59,1/19.056,1/15.745)=(0.126,0.187,0.244);S2=(0.235,0.324,0.457);S3=(0.104,0.149,0.233);S4=(0.232,0.341,0.501)。由公式V(M2≥M1)=hgt(M1∩M2)=(l1-μ2)/[(m2-μ2)-(m1-l2)]得,d’(B1)=V(S1≥S2,S3,S4)=min(0.062,1,0.072)=0.062;d’(B2)=V(S2≥S1,S3,S4)=0.930;d’(B3)=V(S3≥S1,S2,S4)=0.005;d’(B4)=V(S4≥S1,S2,S3)=1.000。即得W’=(0.062,0.930,0.005,1.000)T。归一化得W=(0.031,0.466,0.003,0.501)T。

根据上述对四个评价指标权重排序的过程,可以分别求出三个备选方案相对于评价指标B1,B2,B3,B4两两比较模糊判断矩阵及相应的排序权重(见表2)。

表2直接给出了备选方案相对评价指标的权重及总得分值。根据最后总得分值知,方案一为此指标体系下的最优方案。

四、结论

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的择优评价,依靠经验法或仅从经济的角度来优选其方案是不合理的,可能导致问题失真和决策失误。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的项目方案综合评价系统,则为其优选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姚鑫等.概念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赵民,栾峰.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刍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3(1).

3、郭怀成,邹锐,刘磊.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1999(6).

4、Sat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Mcgraw-Hill,1980.

5、Satty T L.Axiomatic found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Management science,1986(7).

6、Amacost R L.An AHP framework for prioritiz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QFD:an industrialized housing application[J].IIE Transaction,1994(4).

7、彭灿,张新辉.模糊AHP法在AMT评价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2).

8、黄崇超,季亚萍,刘为正.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群组AHP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4).

9、赵玮,李桂莲.AHP的扩展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7(4).

篇2

关键词 企业规模 规模经济 现状 认识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各行业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环境。企业作为国家竞争的微观主体,其竞争能力也是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尽快打造“中国企业的航母”,以更好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界共识,国家为此也专门制定了重点培育几十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战略和措施。本文以目前国内企业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为切入点,提出我国实施大企业战略需要深化的几点认识。

1 规模经济——大企业战略的基础

一般认为,大企业的优势主要源自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即技术的演进是大企业得以产生和的根本性原因。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这种认识,也是我们现有的关于大企业知识的主要理论渊源,它为我们指出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因。

规模经济一般指的是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当平均成本随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的增加而下降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如图1所示,在达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最低有效规模,MES)之前,当产量从Q1增至Q2时,平均成本也相应由AC1降至AC2。这里M点非常重要,它的经济学意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规模经济性决定了市场上每个竞争者为了继续生存所必须占有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某一产业中进行竞争并能获利的企业数目的上限。

2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行业的规模结构有了根本的改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例如,代表着中国内地大企业总体发展水平的“中国500强”,其1998年度的平均资产规模、销售收入、人均利润、人均收入、资产利润率及销售利润率仅相当于当年“全球500强”平均水平的0.9%、1.7%、12.3%、9.5%、24.7%及131.6%;是当年“全美500强”平均水平的2.5%、3.5%、9.1%、10.7%、12.0%及86.2%。

总体上,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并不是处处可见的东西;不仅如此,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甚至发现,“规模不经济”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典型特征(张军,2002)。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挑战的行业大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一般都有很高的规模经济要求和技术素质要求,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因此,改变目前中国企业规模结构现状,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显得十分迫切。为此,国内企业也纷纷制定了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长远规划。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冷静看到,国内一些企业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仍存在误区,比如在企业规模的确定上,片面强调越大越经济,却忽视了规模经济实现的条件,结果出现越大越笨、越笨越死的局面;在规模经济层次的把握上,混同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致使企业难以针对自身症结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规模经济的实现上,错把规模当作效率的原因,致使企业本末倒置,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等等。因此,在我国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国的“企业航母”、实现民族经济振兴的时候,重新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应是十分有益的。

3 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

3.1 区分规模经济的两个不同层次: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因大批量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更大型、更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作业,从而大量减少单位产品的设备投资,大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而企业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规模的放大使企业的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可能经得起暂时的亏损,有能力开发风险大但同时盈利性也更大的产品,可以大量减少广告促销费用,有利于发挥现在商标和企业商誉的潜在价值等。它可以指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若干个工厂(或生产线)实现横向一体化,或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不同阶段的工厂(或生产线)实现纵向一体化,以及生产经营多样化等三种途径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工厂规模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而企业的规模经济性要相对小得多。一般来说,工厂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规模经济的出现,而对于仅仅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应持警戒的态度。

从上讲,规模的性首先是工厂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再追求规模经济。没有工厂规模经济的企业规模如无源之水,是难以长久的。实际上,我国不少企业首先急待解决的即是工厂规模经济,这在机械、、汽车、炼油、和钢铁等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工厂规模不经济严重了企业的创利能力,也使大企业缺乏成长的空间。因此,重新明确工厂规模与企业规模的区别,有利于企业辨别自身规模经济的缺乏来自哪一层次,从而对症下药,制定正确的规划,避免盲目扩张,形成有规模无效益的局面。

3.2 规模经济必须基于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规模不等于效率,规模是效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企业规模只有与其竞争力挂起钩来才会显出实际意义。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对于正在致力于规模扩张的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公司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其采取不同活动所能产生规模经济的潜力是不同的,因此集中公司资源,在企业价值链中选取最能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致力于形成有竞争力的规模优势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不再单纯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是通过分拆、重组、将不相关的业务出卖,或变成独立的公司,甚至缩小企业的规模,使之集中于主业,从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变化即是基于对规模的重新理解,即规模不只是总的规模,而是具体在某些产品、产业上的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企业规模扩张,而规模优势又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只有注意突出主营行业优势,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加强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专业化的规模优势,才能取得成功。

3.3 理解规模经济须动态化

规模经济的大小一般也会随着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当技术获得发展、产业渐趋成熟的时候,规模经济也常常随之增加。然而,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例如,在钢铁产业,微型工厂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垂直整合工厂,大大降低了最低有效规模的水平。同时,这些变化未必一定均匀地出现在公司的所有活动中。有时,改变规模经济并不导致公司规模的直接扩大,而很可能激发某一产业的重新配置和促使垂直链中某一具体阶段的专业厂商的出现。

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决定了规模经济概念的动态化,也意味着公司的有效规模应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因此,规模经济包含的实际上是一个适度规模、有效规模,实务中切忌将其教条化。

3.4 规模经济:技术和制度的双重观点

如前文所述,技术水平是决定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力。

规模经济的实现受内、外部条件的共同影响。从规模经济的外部条件来看,除了一国的经济与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影响规模经济外,交易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在市场的制度层面,产权界定不清、信息公开程度低、法制软弱、市场封锁,在基础设施上,运输途径狭窄、运输成本高、信息传递慢,则市场半径必然很小、市场的规模难以扩大,分工、专业化和规模化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内部条件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影响规模经济实现的重要因素。规模经济要求各种要素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组合起来,而且规模越大,这种组织工作的复杂性也在提高,对管理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管理除了技术性的因素以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招致的也很突出。所以,规模经济还要求健全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对我国目前的大企业来说,所谓“企业规模”及其竞争力,已不仅仅是技术概念,更重要的是体制和机制概念,由这一点看来,中国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1 刘怀德.论国有经济的规模控制[J].经济,2001(6)

2 胡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J].经济学动态,2000(11)

3 于立.实施大企业战略应澄清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济,1998(2)

4 宋云.并购战略与规模经济.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3)

5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竞争 采购 成本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观点盲目的认为改革就是消除企业的垄断,引入竞争,让企业竞争,竞争就能够提高效率。实际则不尽然,在一些情况下竞争会带来额外成本,甚至使效率降低。本文试图从规模的角度来讨论引入竞争的成本,为竞争性采购的成本问题提供一个考虑的视角和参照系。竞争性采购的成本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考虑:采购本身的成本问题,是所有采购方式共有的,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为了突出“竞争”的重点忽略了采购的讨论,着重从由竞争的引入而带来成本这个角度来论述竞争性采购的成本问题。

1 竞争相关概念

竞争的存在性与必要性。由于资源的稀缺所以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与稀缺性相伴而生,只要存在稀缺性,那么在任何一个非鲁宾逊一人的世界里,就总是包含着竞争。竞争无时不在,竞争无处不存,竞争从来都是激烈的(张五常,2002)。市场经济下,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诞生,又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每天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兼并重组。这是竞争,激烈的竞争。

垄断与竞争并不是生活中的“企业属于垄断或属于竞争”的概念。从源头看,垄断不过是竞争的产物。在后果上,垄断并不消除竞争。垄断改变的只是竞争的方式——被导向为能在该领域经营而竞争,而不是在该领域内进行代价高昂的竞争。竞争决不只是在位厂商之间的事,潜在厂商是极其重要的竞争者。只要没有人为的进入限制,竞争的压力就总是存在着的。不只是潜在厂商对在位厂商构成重要的约束,更重要的,垄断从来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新的替代品或迟或早要出现。经验从来没有显示任何人可以依靠什么一劳永逸地垄断下去,即使是法定垄断也不能。

市场的概念也应该强调,并非一种完全市场即是竞争的,而不完全市场即是垄断的。市场是一种完成交易的机制。当愿意以高于最低成交价的价格收购某一商品的购买者成功地买进该商品,以及愿意以低于最高成交价的价格出售某商品的销售者成功地售出该商品时,市场便有效地实现了这一职能。如果商品规格明确,而且买卖双方都充分了解商品性能与价格,市场就更为有效地完成了这些任务。一个完整和完全的市场还允许买方与卖方按各自对未来价格的不同预计采取行动。一个市场可以是完全而垄断的,或者不完全而竞争的。因此不能笼统的“引进竞争”。应该在经过经济学严格分析后才能做出决策。

2 规模与竞争性采购的成本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考察竞争的成本可以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由于竞争与规模经济是行业发展的两个方向,竞争的引入会影响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在长期,随着企业产出规模增加(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变量),平均(或单位)成本下降。大多数产业中都存在“规模经济”,因此当生产更多数量的产品时,平均成本或单位成本会下降。

规模经济既可以在个别工厂也可以在企业经营的很多家工厂层面上出现。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可能不会连续下降,甚至在某一点上达到平衡即最小有效规模,此后单位成本就保持稳定或者由于管理大型组织的复杂性增加,单位成本也可能上升即规模不经济。因此,对于竞争性采购,如果该行业的企业未达到最小有效规模,则竞争的引入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情况更加糟糕,这时竞争性采购会带来由引入竞争而导致的与“规模不经济”程度变化相对应的成本。

实现规模经济会因为许多原因而受到限制。在某些产业内,产品的特性和制造过程、技术可能会在产出水平不大的情况下引起规模不经济。从需求方面来说,市场总需求可能不足以让企业达到最小有效规模,或者企业自己的市场份额太小。由于消费者需要各种不同的产品,这就弱化了标准化和长期生产经营。

在规模经济十分明显的行业,卖方集中度也会很高(例如,在石油化工业产业和汽车产业),因为只有这样,整个产业的生产才能尽可能地达到最优效率。在这些企业中,企业可以采取水平一体化的模式,尤其是通过合并和接管,除去高成本的工厂并使生产合理化,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

在某些产业中,柔性制造系统可以使多种产品在单位成本的水平上进行少量的生产。这些单位成本和大规模生产可获得的水平一样。这样就降低了最小有效规模,还可以使卖方集中度降低。

“生存法则”的思想认为,不同规模的厂商之间的竞争将导致最优成本效益的厂商生存下来,即最终生存下来的厂商至少能够在等于最小有效规模的经营产出水平进行生产。在市场最小有效规模下运作的厂商会扩张其市场份额,而在次优规模下运作的厂商会受到损害,直至后者被淘汰出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现在时点,经济中现存的企业如果是“生存法则”的产物,则在这个行业中就不能认为引入竞争,因此基于规模经济的概念,竞争性采购可能引入竞争的同时引入成本。行业的经济特点决定了行业内企业规模的经济特征。对于竞争使生产处于最小有效规模的情形,竞争性采购会引入成本。

3 结论

分析是否竞争性采购,进而一个行业引入竞争可能产生的成本要综合以上这些因素考虑。必须在对现阶段行业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把握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依条件而定的,不能有一个统一的大结论,但是确实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的经济学分析得出与之相适应的竞争性采购是否带来成本的肯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罗万才.高校招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8.

篇4

关键词:规模经济 奶牛养殖

一、规模经济的涵义

无论是规模经济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还是其后的经济学家,其对规模经济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围绕成本概念来展开的。微观经济学认为,所谓规模经济又称为规模节约。规模经济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规模收益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规模经济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生产要素在企业的集中程度和投入产出量的大小,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第三个层次是多工厂水平(多种产品工厂)上的规模经济,或叫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本文主要研究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

二、规模经济的理论综述

自经济学成为一个专门学科起,对经济生活中规模经济现象的研究就开始了。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自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马歇尔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则基本放弃了分工理论,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这些不同的研究方法为人们更好地认识规模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分析工具。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传世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序言中指出了国民财富增长的两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分工。他认为通过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在既定的资源基础上增加社会的资财。为了说明分工能够产生的经济利益,他详细地比较了独立生产与分工组织生产的效率差距。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分散生产、简单协作与工场手工业等不同分工形式的比较,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大规模组织生产带来的生产效率的巨大进步和财富的巨大增长。同时也使人们看到了机器大工业所引起的对工场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根据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程度,马歇尔从企业的角度将规模经济的多种形态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他认为,内在经济的产生是由分工和机械的使用造成的。企业内部的分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与管理的分工;另一种是生产过程中工人之间的劳动分工。对于外在经济,则主要是从分工与决定工业地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上来论述。当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时,外在经济就产生了。

阿林・杨格发展了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第一次论证了市场范围(规模)与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的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机制,从而超越了斯密定理“关于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杨格的分工理论被后人命名为“杨格定理”,即:“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

(二)新古典经济学规模经济的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在价格机制引导下的资源配置。由于规模经济包括内在规模经济和外在规模经济两种情况,而外在经济是与报酬递增联系在一起的,这在杨格和马歇尔的分工理论中都可以看到,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无法解释报酬递增的动态增长。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就仅仅研究由技术决定的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存在一定缺陷,但它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认识的有益视角。

(三)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科斯在《企业性质》一文中提出了有关企业存在的交易费用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交易费用理论进一步阐明了企业代替市场交易中管理对规模经济所起的作用。当时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能够自发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科斯交易费用理论的产生恰恰是从研究产业一体化的规模问题中遇到的困惑而引发的。

(四)“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又被称为“短板理论”,指某一事物的发展和成效取决于全部因素中最为不利的一个因素,即“短板子”,其实质是要求对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目的是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分析

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可将这些条件分为内部可控因素和外部不可控因素(能否控制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而这些因素一旦不能满足或变化,将改变农户的规模经济效应。即影响到规模经济性曲线斜率的变大或变小,左移或右移。如图所示。

(一)外部不可控因素

1.市场需求规模

产品不同,对生产企业的规模要求不同。在发达国家中,市场规模较大的产品要求生产企业必须超过大规模地生产,通过与生产技术相适应的规模化生产来实现低成本,如汽车业、钢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很大。就奶牛养殖业而言,养殖规模的大小与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直接相关。奶牛养殖业所提供的原料奶是乳品行业生产链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奶制品平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2.买方市场

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只要提高价格,就可立竿见影提高经济效益,因而降低成本被视作是次要因素。这时,生产经营的目标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将不被考虑。而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由于出现激烈竞争,企业无法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大盈利,因此,谈规模经济必须是在买方市场的前提下。就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户而言,他们多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不能与大市场抗衡,且处于近乎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无法通过改变原料奶市场价格获得经济效益,只有通过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3.行业状况

行业不同,生产企业进入退出的壁垒不同。大企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方式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资本后盾,其高额的资金投入是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壁垒。而对于呼和浩特市地区的奶牛养殖业来说,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95%属于分散养殖,养殖户进出相当自由。

4.饲料供应

规模化低成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是形成规模效应的重要前提。奶牛成本及日常的饲料消耗是影响奶牛养殖户规模效应的主要因素。由于乳制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奶牛饲养出现“泡沫”,拉动奶畜价格上升,增加了奶农的投资负担,同时,提高进入壁垒。充足的饲料供应及饲料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影响奶牛饲养的成本支出。完善的、稳定的饲料供应市场,有利于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

5.政策制度安排

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与当时的社会的政策制度安排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时期,政府的制度安排不同,企业对生产规模的选择不同。目前,国家很倡导乳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呼和浩特市,要努力打造“中国乳都”,积极鼓励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对奶牛养殖户的贷款支持,技术培训、完善服务体系等。

(二)内部条件

1.农户素质

养殖人员素质的提高反映在规模效应上,即在相同的投资、生产规模条件下的成本降低。养殖人员素质高,可更快吸收先进的养殖技术,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科学饲养奶牛,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还可减少单位产出的工时或提高单产,从而降低牛奶的单位成本,提高奶农收益。

2.基础设施投入

在现代化的生产中,设备要求较高,生产设备的高额投入,固定资产折旧费很高,这就要求规模化的生产以降低单位产出的固定成本分摊。因此,在生产规模不是很大时,设备的投资越少,经济性越高。对于奶牛养殖行业,经营适度的奶牛头数有利于养殖户采用合理有效率的饲养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单位牛奶的固定成本分摊,便于提高养殖规模效益。

3.饲料地面积

对于不同的产品,考虑到各个产业的投资要求、资金使用不同,有不同的自制率要求。自制率越低,降低成本的因素越少,产品的规模经济效益越差;反之,产品的规模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规模要求越大。对于不同的产业,合理的制定自制率将有完全不同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汽车工业来说,自制率不应低于30%;对奶牛养殖业而言,饲料成本占饲养总成本的70%~80%左右,没有足够的饲料地面积,很难满足奶牛的饲料消耗,容易造成投资收益不明显现象,奶农扩大规模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因此,饲料地面积对养殖户饲养规模有很大的制约性。

4.养殖经验

养殖经验丰富的奶农,饲养管理经验丰富,饲料配置合理,同时可以及时地发现奶牛身体的异常,疾病防御能力极强,能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由于多年的养殖经验,他们已经从养殖中获得了甜头,愿意继续投资,完善养殖中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这样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

5.经济效益

养殖投资回报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规模经济性,它主要表现在奶牛养殖的投资收益是否大于其从事其他职业的机会成本。如果养殖的机会成本很高,养殖收益不明显,乳品市场不稳定,鲜奶收购不及时,则会造成奶农屡屡倒奶现象。饲料价格攀升,而鲜奶的单位价格基本保持不变,奶农无奈杀牛卖肉。低投资、高收益,是奶农继续养殖和扩大规模的主导因素。

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除了上面论及的需求问题和市场条件问题外,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来愈大,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作用升值已居于最主要的地位。在我国养殖业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也日益递增。

四、结论

篇5

[关键词] 并购 协同效应 作用机制

协同效应是两个或多个资源体的资源发生部分或全部融合后产生的效益大于单个资源体的效益之和,即1+1>2。例如,如果两家企业合并后产生的效益大于合并之前各自的效益之和,那么这两家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就产生了协同效应。当协同效应发生在并购领域时,就称之为并购协同效应。

传统上的并购协同效应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狭义的协同效应概念,根据协同效应的定义,协同效应表现为并购后的收益大于并购前双方收益之和,协同效应的内容应包括所有由并购而引起的股东价值增值部分,广义上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还应包括技术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和品牌协同效应等等。

一、管理协同效应

1.管理协同效应的概念。管理协同效应是并购企业利用自己丰富高效的管理资源,或者是使目标企业管理层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发挥作用,产生收益;或者是改进和提高目标企业原有的管理水平,通过新的排列组合产生收益。

2.管理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首先是管理机构的精简,在企业实现并购后,新设企业由于管理能力的转移和组织机构的共享,一般会削减一部分管理人员,精简一些办公机构和办公地点,使其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高。其次是组织机构的优化,随着并购双方业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的融合,双方的组织机构也会发生变化。并购完成后,并购企业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组织机构。并购企业有时把目标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加以管理,有时又可能将目标企业分解,并入本企业的相应子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协同效应。

二、经营协同效应

1.经营协同效应的概念。经营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后,由于经济的互补性即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产生,合并后的企业可以提高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带来的固定成本的摊薄,如厂房、设备的折旧,采购费用、生产人员工资等。销售力量合并;营销规模扩张带来的销售费用的节约,如销售人员裁员、销售机构合并、广告支出摊薄等;利用对方销售网络进入新市场带来的销售量的增加;劳动专业化水平提高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关产品或服务间投入要素共享带来的成本节约,如能源、热力的充分使用等。

2.经营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经营协同效应产生的主要是由于产生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它们的作用机制又各不相同。首先,规模经济是经营协同效应产生的一个最主要来源,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的投入有一个最佳规模,在最佳规模点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平均单位成本最低。其次是范围经济的作用。范围经济是一个与规模经济有些相似并经常混淆的概念,是指一个企业用一套投入要素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当由一家公司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综合成本低于由两家生产单一产品的公司分别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成本之和时,范围经济就产生了。

三、财务协同效应

1.财务协同效应的概念。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经营活动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准则以及证券交易等内生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现金流量上的效益。

2.财务协同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一是充分利用自由现金流量。当一个企业处于成熟阶段,往往存在超过了所有投资项目资金要求的现金流量,从而形成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企业存在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可能会导致财务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合理流动。二是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举债能力。一般情况下,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它们可以大批量地发行股票或债券,由于发行数量多,相对而言,股票或债券的发行成本就降低了。此外,企业并购后,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可变性,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这样就使得举债成本下降,举债能力提高。三是实现合理避税,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财务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是不同的,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和资本收益的税收计算方式不同。由于这种区别,企业能够采取正确的财务处理方法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盈利企业并购有相当数量亏损的企业,或者亏损企业兼并其他盈利企业,利用亏损递延弥补条款来合理避税;另一方面,通过资产置换方式并购,达到避税的目的。

四、技术协同效应

1.技术协同效应的概念。技术协同效应是指通过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低成本研发和扩散,使技术创新获得规模经济性并增加企业收益的效应。技术协同效应是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可分性或者是经营的互补性而产生的新增收益。生产技术的不可分性是指技术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物品,它一经开发出来以后,就可以反复利用,并不增加开发成本,所以扩大技术的使用范围,可以摊薄开发成本。

2.技术协同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首先,企业并购有利于技术创新。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几个基本要素一般包括企业的技术机会、技术能力、融资能力、技术创新的效率和市场销售的配套资产等。并购形成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强的融资能力、技术能力和销售能力,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专用研究和开发实验室,形成研发上的规模经济,同时大规模的公司能够承担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所以并购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技术在研发上的协同效应。其次,企业并购有利于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是指技术通过某种方式的传播过程。为了维护技术发明人的权益,各国都采取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扩散的速度。公司并购可以短时间内引进所需技术,连同熟练的职工和配套设备也同时引进,大大地缩短了技术开发时间,加快了技术扩散的速度。兼并后两个企业的外部交易“内部化”,技术转移的壁垒全部消除,双方的先进技术在并购后的企业中迅速传播,大大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提高技术的利用率。

五、品牌协同效应

1.品牌协同效应的概念。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在顾客心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为企业带来高于同行平均利润水平的回报。在企业并购中,依托并购企业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可以马上提高目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业绩。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可以有更加雄厚的实力进行技术开发、广告宣传,建立更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这些活动都将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并极大增强品牌的价值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2.技术协同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品牌协同效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它受到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品牌自身的实力,如果该品牌是国内甚至国际名牌,那么它对目标企业的业绩的影响就越大,品牌协同效应也就越强。二是目标企业对品牌的支撑能力,即目标企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能否达到品牌的要求。如果目标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能保证品牌的一贯质量和性能,最终会破坏品牌的市场形象,品牌协同效应也就降低为零甚至为负。三是行业相关性,即目标企业产品与并购企业产品的关联程度。若目标企业的产品与并购企业产品是一种产品且有相同的市场定位,则品牌优势很容易就能转移过去,此时的品牌协同效应也就最大。若被并购企业产品与品牌原有依托产品关联性较小或没有关联,品牌原有形象和优势则难以发挥,品牌协同效应也就很小。

六、文化协同效应

1.文化协同效应的概念。文化协同效应是指由于积极文化对消极文化具有可输出性而存在规模经济的潜能,因此在企业并购中可以通过积极文化对消极企业文化的扩散、渗透和同化来提高被并购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率的效应。文化协同效应的实质内涵就是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从而形成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辐射力。虽然这种力量是无形的,其形成的过程可能也比较漫长,但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员工的精神与士气对生产效率、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呈现在顾客与投资者面前的整体形象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难以估量的。

2.文化协同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文化可以通过三种类型的整合实现协同效应:一是文化注入,并购企业把自己的文化注入到目标企业,并对目标企业的文化进行改造,从而到达激活目标企业的目的。二是文化融合,将几种势均力敌的企业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文化。三是文化促进,当一种文化受到另一种弱文化的冲击时,虽然强文化能够保持基本模式不变,价值观念体系已经相对稳定,但是由于毕竟引入了一种新文化,强文化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使原文化的功能更齐全,结构更完善。

虽然笔者对“协同效应”的作用机理是分类阐述的,但是在并购实践中,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事实上,在每一起成功的并购案例中,可能同时有多种协同效应在发挥作用。比如,在某一横向并购中,可能会获得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增强市场控制力,还可能获得管理效率的提高,资金成本的下降等。他们综合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了:企业产生自由现金流能力的提高;企业资金成本的下降;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增强等。

参考文献:

[1]朱宝宪吴亚君:并购协同效应的计算[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2]向荣夏新平: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篇6

内容摘要:在线旅游服务业的产生和网络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具有网络经济的种种特征。网络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网络经济时代跟网络有关的种种经济现象。本文运用网络经济学提供的新视角去研究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关键词:在线旅游服务业 网络经济学 特征

引言

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主要表现形态是信息形态,因此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就成为必然。经营在线旅游业务的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快发展,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本文称之为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

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产物,从诞生开始就不同于传统的旅游服务业,而是具备了网络经济产业的种种特征。本文运用网络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试图去发现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内在的规律。

在线旅游服务业的概念和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一)概念解析

在线旅游服务业的概念在行业内经常被提及,在学界尚未成为一个探讨的概念,被提及最多的是旅游电子商务。世界旅游组织在其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connectivity),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旅游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增进知识共享”。

在线旅游服务业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旅游业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业态,本质上属于旅游中介行业。在线旅游服务业可以定义为:以网络、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为主要手段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业的总和,这些服务主要包括旅游信息服务、旅游预订服务和旅游搜索引擎服务等。

(二)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2010 年,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市场交易规模为1037.4 亿元,同比增长58%。从长期趋势来看,未来四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增长,增速维持在45%左右。同时,考虑到旅游市场受突发事件和政策环境影响较大,艾瑞咨询作出保守、正常、乐观的三种预期。到2014年,按照正常预估,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516.3亿元。

分析工具

本文的分析工具以网络经济学为基础:

第一,在传统经济中,供给方规模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只要规模足够大、成本足够低、质量足够好,企业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而网络经济时代的规律是需求方规模经济(盛晓白,2003)。

第二,在网络经济中,新技术的采用以S形经历三个阶段:启动时是平坦的,然后随着网络效应的作用在起飞阶段急速上升,最后随着饱和的出现再次趋向平坦(见图1)(盛晓白,2003)。

第三,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网络经济是信息起主导作用的经济,网络经济的实时性、虚拟性和交互性,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杨德才,2007)。

第四,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客户,并能最先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盛晓白,2003)。

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分析

(一)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产特性

1.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需求方规模经济特性。在网络经济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是指随着某种商品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顾客对该商品的评价不断上升,导致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厂商收益的迅速增长,规模经济的实现主要依靠需求方数量的增长。边际发展的低成本和网络效应成就了在线旅游服务业的需求方规模经济特性。在线旅游服务业的需求方即客户数量的增长既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又使在线旅游服务对其他用户更有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增加消费者的需求。

2.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临界容量。2000年,中国大小旅游网站多达3000多家,这是旅游网站的鼎盛时期,也标志着中国的旅游业开始进入了“网络化”。可是到2000年最后一个季度时,旅游网站的生存日益艰难,一批小的旅游网站被迫出局,大的旅游网站的日子也很难过,投资商在不断地施加压力,大的旅游网站大部分也拆分、被收购了。早期的旅游网站就是因为没有尊重这个曲线规律才不得不关闭的,旅游网站的客户数量必须在风险投资用完之前达到它的临界容量,这样才能快速发展,否则只能倒闭。后来的旅游网站吸取了前面的经验,纷纷和传统行业进行结合,由于传统企业有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所以像携程、亿龙这样的企业才能飞快成长。“携程”模式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成长曲线如图2所示。

图2中零点的含义是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由于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具备了临界规模n1,t2表示进入了成熟期,n2表示进入成熟期的产品数量。

对于后来成长起来的其他模式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依然遵循S形成长曲线(见图3)。

图3表示其他模式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要经历从零开始的漫长过程,n1是达到临界规模的客户数量,t1是达到临界规模的时间。

(二)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成本特性

1.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交易成本。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产生主要是降低了客户的市场信息成本。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企业提供的电话预订、网络预订以及网络搜索引擎服务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使信息交换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2.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产成本。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生产的特点是典型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固定成本包括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生产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用、办公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网站维护费用等,边际成本是完成一次预订服务所需要的成本。

图4是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理论上的成本曲线,曲线的假设前提是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边际成本MC是一个常数。在线旅游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预订服务,即一次信息的传递过程,不是通过网络进行,就是通过电话进行,完成一次服务所要花费的成本是非常小的,可以假设为一个小的常数。而在线旅游服务企业前期巨大的投入是一个很大的固定成本,用a表示;TC为总成本,AC为平均成本,MC为边际成本;由于MC很小,所以总成本主要取决于初始成本a,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负斜率曲线,平均成本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且无限接近于MC。这就意味着,接受服务的人越多,平均成本就越小,平均利润就越大。

由于实际的毛利润计算方法和理论上的表示方法有很大不同,而且实际上的固定成本的数值也不可能是不变的,因此随着在线旅游服务企业服务人数的增多,毛利润率并不一定是不断增加的。

3.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沉没成本。其主要是注意成本,即引起客户注意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这和网站的沉没成本具有相似之处。引起客户的注意需要大量的营销,许多早期的旅游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访问量和注册人数而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投入,营销所花费的费用都是沉没成本。巨大的沉没成本是早期的旅游网站失败的重要原因,也构成了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进入门槛。

(三)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客户的价值

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是为旅游者提供的一种旅行服务,在旅游客户拥有众多选择的今天,只有关注客户的价值,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1.客户的注意。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企业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就必须首先吸引客户的注意,如果无法引起客户的注意,再好的企业也无法生存下去。不同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有不同的营销手段,携程主要靠发放免费的携程卡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而亿唐是依靠做广告的方式引起客户的注意。总之,客户的注意是有价值的。

2.客户的评价。对于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而言,客户的评价非常重要。因为随着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不断增多,在线旅游服务业的客户比传统行业的客户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且在线旅游服务业的客户目前更多的是商务旅游者或者崇尚个性的旅游者,他们对在线旅游服务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客户的评价就成了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命线。

3.客户的信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客户与企业的主要接触渠道包括呼叫中心、网站等,客户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客户与企业的各种接触渠道。从客户浏览网站到预定再到接受服务,甚至投诉,在每个不同阶段,都会与企业的各种接触渠道发生关系。在这些接触的不同渠道中,客户接触的主动性越强,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就越高。

结论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首先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产特性,主要包括需求方规模经济特性和临界规模特性。需求方规模经济特性是指随着在线旅游服务企业规模的扩大,顾客对服务的评价不断上升,导致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企业收益的迅速增长,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依靠需求方的增长。临界规模特性是指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有一个最低限。小于这个最低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就是不经济的;冲破这个最低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就会高速增长,具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其次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产成本特性。最后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客户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客户的注意、客户的评价、客户的信息三方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资产重组/整合/计算机集成/流程再造

【正文】

一、整合、集成和流程再造的异同

“整合”和“集成”的英文术语同为“integration”,它来自于integer这一词根,integer来自于拉丁语的词根“in”(内部)和tangere(联系),所以,整合和集成都具有内部相互联系、融合为一个整体或一体化的含义。

我国的“资产重组”这一概念与国外文献并没有严格对应的术语,由于兼并和收购(mergers&acquisitions)是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主要形式,所以,可以把兼并和收购看成是资产重组的相近似的术语,简称并购。并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的一体化或是多元化战略,例如可以通过对同行业企业的并购(横向一体化)来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和建立一种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对原材料供应企业或者是产品经销企业的并购(纵向一体化)来使交易内部化和降低交易费用。并购活动也可以实现企业多元化的战略选择,多元化包括相关多元化(在与主业相关的领域内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无关多元化(进行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从国际经验看,跨行业经营成功的例子不多。正因为如此,美国本世纪90年代的并购活动不再重蹈60年代跨行业并购的覆辙,而是围绕回归主业和专业化经营来进行。

资产重组和重组整合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说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不仅是资产、产权、债务、业务和人员的重组过程,而且也是经营思想、管理制度、组织经验和企业文化的重新组合,那么,重组整合就是不同质的资产、不同的权利主体、差别性的业务,以及不同的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某种企业能力的过程。企业能力包括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预见能力,即企业高层领导对潜在机会的把握能力,涉及战略选择和业务整合;二是一线执行能力,涉及决策结构、员工激励和协调等问题。制度整合就是要形成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重组整合的两个关键方面是业务整合和制度整合。

“集成”的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和信息系统(is)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变革。文卡特拉曼(n·venkatraman)认为,这种变革的程度及其所获得的潜在利益(效率)的大小,可通过五个应用层次来描述,即局部利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再设计、企业网络再设计和业务范围再定义。第一和第二个层次对企业的变革是渐进性的或改良性的,因而获得的潜在利益也相对较少,后三个层次对企业的变革产生剧烈的、革命性的影响,因而获得潜在利益较大。这就是说,如果信息技术只是叠加在现存的组织状况(特别是策略、结构、流程和文化)上,那么它获得的利益是边际性的。可以看出,文卡特拉曼把内部集成视为改良性的企业变革,同时认为,内部集成包含了两类集成:技术的相互连接和业务流程的相互依赖。前者是指不同系统通过一个共同的信息技术平台相互连接和共同操作;后者是指组织作用和责任在经营的不同职能部门的相互依赖(文卡特拉曼,1994)。

但是,正如萨维奇(charesm.savege)所说,集成不能仅仅看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如果仅是这样,组织就与原来没有多大的区别。集成改变了组织的工作方式。在原来的企业中,各个部门以“部分集合”的方式工作,即它们仅看到自己部门内的活动,不会去考虑其他部门的问题,而高层领导对基层发生的事情也只有片面的理解。集成的真正任务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创造性的思想彼此联系,以迎接整体的挑战和机遇。集成与网络化相互补充,它们表示正在进行的过程。集成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网络化的过程,它把我们的想象和知识连接成网络,以使我们可以对具体的机会采取决定性的行动(萨维奇,1996)。

流程再造(processreengineering)按文卡特拉曼的划分属于信息技术促成企业变革的第三层次,这是一种剧烈的、革命性的变革。企业流程再造论(bpr)的先驱迈克尔·哈默(michaelharmmer)在其与詹姆斯·钱皮(jameschampy)合著的《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一书中也认为,流程再造是为了显著地改善经营而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并认为定义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彻底的”,强调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全部推倒重来的变革风格(哈默和钱皮,1993)。后来哈默在其另外一本关于流程再造的著作《超越改革》(beyondreengineering)中承认,改革的彻底性,不管如何重要和令人振奋,并不是它的最重要的方面。流程再造定义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是“流程”(process),即一套完整的贯彻始终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为什么要进行流程再造,哈默认为,工业革命违背了流程,将它们分解成一个个专门的任务,然后集中注意力改进这些任务的绩效,任务以及建立在任务上的组织形成了工业社会的基石。这样就产生了两种重要后果:其一,依据劳动分工和管理分工进行任务划分,为简单的人创造了简单的工作职位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复杂的、结果执行得很糟的流程。其二,当人们专注于任务时,就不会关心整个流程,不会关心流程产生的结果及这种结果为顾客带来的价值。员工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上司、活动、任务”上面,而不是“顾客、结果、流程”上面。这样两种后果是导致许多企业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关于整合、集成和流程再造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与一体化有关的概念。它们的差别在于,重组整合贯穿于整个工业社会,它体现出人和资源的调整和再调整以及一体化的连续过程。整合并没有对建立在劳动分工和管理分工基础上的严格等级组织结构、顺序工作和严格定义的任务、以及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提出挑战。一体化主要围绕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内部化这样一些经济原理来进行的,这些经济原理的基础是分工和专业化。集成是产生于晚期工业时代的一个边缘性的概念,说它是一个边缘性的概念是因为,如果把集成仅仅看作是技术相互连接和业务流程相互依赖,而不触动工业社会企业的基本管理原则和组织形态,那么,正如文卡特拉曼的划分,集成属于工业社会中企业的一种改良。如果像萨维奇那样把集成看成是人力和知识的网络化过程,目的是在组织内和组织之间建立多个功能交叉的团队,那么,集成已经涉及到网络组织,属于后工业时代的组织形态。流程再造可以看成是对工业时代形成的劳动分工和管理分工的整合和一体化过程,因而它必然是对传统等级制企业和管理原则的一种反叛和革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后工业社会的。

二、我国企业重组整合的基本方向

根据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当前的状况,我认为,我国企业战略性重组应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所导致的企业规模不经济、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竞争力不强和企业间恶性竞争的问题;二是要解决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行业,把资源集中于控制某些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以及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三是要解决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问题,促进产业高度化和科技创新。所以,优化结构、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我国企业资产重组要达到的三项主要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重组整合;业务整合和制度整合是重组整合的两个重要方面。

我国经济在1996年以前是数量扩张时期,为弥补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的短缺空间,一些竞争性的行业,如家电、棉纺织、轻型汽车等出现大、中、小型企业并行发展的格局。虽然各行业产量排名前几位的企业规模明显扩大,竞争力增强,但其扩张速度不能跟上行业总规模的超常规高速扩张。同时,这些行业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达不到规模经济,产品缺乏竞争力,处在难以维持生计,处境日益恶化的状态。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中,业务整合的重点是形成规模经济和培植企业核心能力。

规模经济是指倍增生产能力而不会倍增其生产成本,因而成为“成本领先“(costleadership)战略的基石,而成本领先是波特认为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三个基点之一。围绕规模经济进行业务整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围绕生产设备的规模经济进行整合。生产设备的规模经济产生于固定资产的不可分性(indivisibility),即一些基本的生产条件(如厂房、专用设备等)不随产量的变化而改变。第二个层次是围绕工厂规模经济来进行业务整合。工厂规模经济包含生产设备规模经济和操作成本的规模经济,后者指操作者的专业化有助于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并且积累生产经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第三层次是围绕企业经济规模进行业务整合。企业经济规模指多个工厂组成的一个企业可以共享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系统、研究开发机构等,从而降低成本。通过资产重组整合多个工厂的业务,可以迅速达到企业规模经济。

近年来我国彩电行业发生了频繁的资产重组,其业务整合大多围绕规模经济来进行,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别值得一提的是康佳电子。康佳于1993年开始采用对目标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合资组建公司的重组方式,先后组建了“牡康”、“陕康”、“安康”、“重康”等合资公司。在这些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包含了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整合:剥离出目标企业的有效资产,再投入一部分设备和仪器,实际上是围绕生产设备规模经济层次进行的业务整合;利用目标企业原有的部分熟练工人,输入康佳品牌和管理经验,很快使彩电产品达到一定规模,完成了工厂规模经济层次的业务整合;四个合资工厂再加上康佳原有生产基地,实现了包含多个工厂的企业规模经济层次的业务整合。从康佳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围绕规模经济进行业务整合要获得成功的条件是,优势企业必须具有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组织经验、品牌和组织资本,后者被定义为企业所专属的信息性资产。

围绕核心能力来进行业务整合是保证资产重组成功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另一重要方面。所谓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内一系列互补性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从而形成在一项或多项业务中达到一流水平的能力。中国有许多企业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核心能力,往往是哪个领域赚钱就往哪个领域投资。由于缺乏核心能力,因而很难做得深入和精进,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这类企业就陷入困境。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孕育和演化来培植,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来获得或者是增强。

青岛海尔通过兼并的方式,把其名牌运作和市场销售这一核心能力延展到家电生产的大部份领域,整合出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白色家电”和电视机等“黑色家电”,以及小家电产品等20个门类、5000多个品种的业务组合。但是,名牌运作和市场销售能力并不是像有的企业所理解的简单地依靠广告宣传就能形成。密集的广告宣传可能造成一时的轰动效应,但如果没有核心能力支撑,最终会是昙花一现。海尔的名牌运作和市场销售这一核心能力实际上是协调各种技术、生产技能、管理和销售的综合性知识,它包括整套被消费者“认可的家电销售程序化服务模式,依托于市场的国际化高科技开发网络,“日清日高”管理法(overalleverycontrolandclear),零缺陷质量管理等等。

许多企业资产重组的效果不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业务整合不好,新的业务组合或者是不仅不能促进原有主业达到规模经济,反而分散力量;或者是不注重培植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

制度整合是重组整合的第二个重要方面。什么是制度?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张宇燕认为,习惯和规则构成了制度的内涵。对于经济体制而言,制度的外延有三项:所有权关系。经济决策结构和经济协调方式。制度就是体现在上述三个领域内的习惯和规则(张宇燕,1993)。这样一种对制度的看法,很符合我们所讨论的制度整合问题。对于企业制度而言,其外延包括了四项:产权关系、治理结构或决策控制方式、协调方式和激励机制。其中,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它决定着治理结构并且影响激励机制,而协调方式不仅与其他制度交织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它依赖于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技术。通过制度整合来增强重组企业的一线执行能力,就是以产权整合为基点,对激励机制和协调方式进行一体化的过程。

在产权关系的整合过程中,困难的不是国有资产退出企业的资产评估和作价或债权的处理(如债转股)等问题,而是不同企业制度下的产权主体。经营者和职工所具有的不同习惯和规则有机融合或一体化问题。在这里,习惯是指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处理问题时所遵循的有效行为方式,而规则是指某一群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对国有企业职工来说,制度整合的重点是按公司法确定职工应有的地位和权利,通过建立新的规则来整合“端铁饭碗”、“吃大锅饭”的“所有者”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一整合过程中应辅以对国企职工转变身份的经济性补偿和建立能够产生较强激励的晋升、工资制度和较稳定的雇佣关系。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来说,通过股权出让降低国有股权的比重,或是通过债转股引入银行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一外部监督者,都可以对所有者代表行使监督和控制权产生有效的激励。对经营者来说,制度整合主要围绕企业家遴选机制和转变国企传统的激励方式,如控制权回报、在职消费等,把隐性的报酬制度变为显性的形式,如年薪、奖金、分红以及能产生较长激励的股票期权等。

协调方式或信息体制的整合标准是信息效率性,这是哈维茨(huriwicz,1960)提出的评价一般协调机制的标准,即以预期费用最小化为原则来选择企业内部的信息体制。信息体制的效率性取决于系统振荡、个别振荡、技术互补性还是竞争性等因素。系统振荡是指一种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所有业务部门,而个别振荡指仅影响本业务部门。如果一个企业个别振荡占的比重相当大,有效率的信息体制就应当是分散化的信息体制,并在企业内实施分权。如果一个企业系统振荡占的比重极大,则须考虑各部门之间在技术上是互补关系还是竞争关系,互补性高的技术,部门间的协调更重要,共同信息体制和信息共享是一种较好选择。相反,竞争性高的技术则选择分散化信息体制(青木昌彦,1999)。诚然,一个企业现存的管理体制会对信息体制的选用产生限制,但是,制度整合最终只能服从市场需求和为顾客创造价值这一企业目标。

三、我国企业是否需要集成和流程再造

1973年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划入前工业社会。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后应该说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如果这一判断无误的话,那么,那些属于后工业社会或者至少是产生于晚期工业社会的概念适不适合中国?或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企业是否需要集成和流程再造?我想用一个类似的问题来间接回答,这就是,处于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还需不需要规模经济?

美国福特公司在本世纪20年代成功地推出了t型车,采用的是单一车型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而获得成功,福特主义(fordism)成为规模经济的象征。在本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了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时代。西方很多学者认为,规模经济的条件是具有持久、稳定的巨大市场需求,在需求多样化和消费热点易于转移的时代,规模经济的概念已经过时(雪恩格伯尔,1996,丹羽哲夫,1992)。但是,我们看到西方企业创造了许多管理方法来解决规模经济和多品种、小批量及产品个性化的矛盾。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造了恰及时(justintime)管理体制,通过看板制生产来解决顾客、经销商与制造商之间,以及制造商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协调,用大规模生产来适应顾客的多样化需求。美国信息产业则从另外一个方向来解决这一矛盾,它们创造出大规模定制(masscustomization)管理体制,尽可能使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模数化,并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组合,由顾客导向进行销售,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减少需要协调的地方。这样一些灵活的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就是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的特征。可见,西方企业进行了“既此又彼”的实践,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可以创造出规模经济效益,后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也可包容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

1996年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了过剩的特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朝着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曾认为中国企业处于福特主义的尴尬和后福特主义的尴尬,即是说,中国企业大规模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又面临着适应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的灵活生产方式的挑战,因而陷入一种两难的尴尬局面。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毫无疑问,中国企业需要发展大规模生产和实现规模经济,这是本文上一节的结论,但是,这并不排斥我们采用“集成”和“流程再造”这样一些管理思想。事实上,集成和流程再造的一些基本因素已在我国企业中萌芽。

在计算机和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技术的局部利用。例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建立客户服务中心(800cal1center)增强与顾客的联系,建立局域网(intranet)来解决企业管理的各类问题,实现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以及通过广域网(internet)建立电子商务系统(e—business)等。在这种基础上,一些企业开始有了集成的要求,并且开始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cims研究中心帮助企业实施这一计划,四川大学就有一个这样的研究中心。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it)和信息系统(is)在企业重组整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整合相当成功。四川金凤股份通过并购的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在4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地进行了9次并购活动,盘活了近3亿国有资产,安置了3000多国企职工,资产由3000万元扩展到2.5亿元,股本由306万元扩充到1.2亿元。但是,重组企业的业务结构为普通食品加工和小化肥,很显然,这样的业务结构是不能保证资产重组的最终成功并促进企业发展的。金凤股份依靠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把握了产业发展趋势,确立了“农业现代化产业”这样一个业务发展方向,最近与银广厦再次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广厦金凤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业务结构的基础上整合出高科技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业务组合:引进美国jersey系列芦笋种子,建立5万亩芦笋种植基地,建立芦笋综合加工厂,包括速冻、罐装、枝叶萃取和健康食品四条生产线;引进国外先进的超临界co[,2]萃取装置和技术,生产绿色天然香精、动植物精油、食品添加剂和中药药品等。广厦金凤是我所见到的使用信息技术最早,并且从中获益匪浅的企业之一,虽然这个企业目前并没有进行计算机集成,但是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进行整合,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促成业务范围再定义的先声。这样一些情况预示着中国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进入更高的层次。

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独特条件,表现在公众理念和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两个方面。

首先,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的认识有了本质改变,即中小企业不仅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发展速度方面相对于大企业更具有优势,而且,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概念关系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化。

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中,中小企业已经表现出明显区别于大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固有的自身优势对于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经营的灵活性大,技术创新的动力强,能适应性地创造出就业机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阻滞全球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传递),同时具有参与国际化的相对主动性等方面。进入90年代,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使传统的大型企业望尘莫及。如1994年创立的网景公司,仅用一年的时间,营业额就达8070万美元,成为历史上成长最快的企业。

其次,将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相对立的观点也开始受到挑战。传统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大规模生产(大企业组织形式)比小规模生产(中小企业组织形式)更具有成本效率。但研究表明,每一个企业或一种产品的最佳生产规模,既能扩大,又能缩小。特别是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具有低稳定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规模经济也难以有一个确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分析规模经济时,除了要看传统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外,还要承认“地区规模经济”和“零件规模经济”等效益的存在,即规模经济也是一个需要细化和深化的概念。这意味着,人们对中小企业的认识,已开始从片面的“集中论”和“规模经济论”中解放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物质基础。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在生产方式上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分散化生产为典型方式;二是由于非标准化,其技术基础以创新为核心。分散化的生产方式,意味着对产业组织形式的要求,必定是以小型、自主和创新的经营单元构成以横向一体化为特征的网络制组织形式,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技术等确保对系统的控制,从而既保证单个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又保证整个网络的经营有序。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比大企业也具有更大的相对优势。据资料统计,中小企业从事研发(R&D)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全部雇员的比例约为6.41%,而在大企业中,这一比例仅为4.05%。在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5%以上。这表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充分的活力。上述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上的特点,也对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要求,即管理的重心由常规的流程管理转向技术创新,经营目标由成本最小化转向利润最大化,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必须以中小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核心单位。因为中小企业所具备的灵活的经营机制,与高科技产业所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柔性化、虚拟化相匹配,并且相互之间容易形成网络状的互补关系。

二、企业购并重组中的分拆出售已成为中小企业产生的重要途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界又掀起了新一轮以规模为导向的购并浪潮,加速了大型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如从单个案例的交易规模上来看,购并的资产规模日益巨大,已有数十项购并交易额超过100亿美元。在实践中,由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的公司购并有近70%没有成效(甚至赔本),只有1/3的购并交易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为首要目标进行购并重组。这一战略调整,客观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自1990年美国学者C.K.Prahalad和GaryHamel提出“公司核心能力”这一概念之后,提升核心能力,发展核心业务,创建核心优势,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在企业所能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条件下,为达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目标,退出与核心业务无关或背离的领域以避免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就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优势的最为重要的策略。

上述理论在实践中的反映,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购并浪潮中,以强化主体业务、突出优势项目、构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比例大大增加。具体来看,一是购并主要是在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展开。如在制药业,法国的罗纳菲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的法伊森制药公司;英国沃达丰集团以560亿美元购并美国空中通讯公司等。二是与此相伴随的,必然是企业同时大举出售那些与核心业务关联性不强的多元化产业。即通过分拆、出售等手段,剥离附属业务,以明确企业的核心业务。如联合利华公司为实现其产业的优化组合,出售了其产业中的化工部分。

分拆、出售与公司主营或发展方向不一致的其他业务和资产,可以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集中企业有限的资源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进一步确保和强化优势地位;二是可以有效规避自身非强势领域风险对主体企业的不利影响,或将这种影响减小到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程度。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协同效应实现的过程(减小负协同效应)。分拆与出售手段在企业购并中的策略运用,必定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的产生,并促进其独立发展。同时,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协作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即大企业对本属企业内部的分工实行外部化,从而实现社会范围内分工的细密和相关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这在客观上使中小企业有了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大量产生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内生于企业大型化的规模扩张的。

另外,与新创方式(中小企业产生的另一途径)相比,通过分拆出售方式形成的中小企业,不仅在市场运作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而且由于这种分拆与出售大多是大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这一策略在客观上还可能产生对宏观经济结构的改进作用。即分拆出售后形成的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可以更自主地展开市场竞争,通过效率原则获得资源,从而促进经济的存量结构改进、进而优化经济整体结构。

三、小型化也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的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潜力的决定性作用日渐突出。理论上,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企业的经营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和发展使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能力。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先考察现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以及在适当的市场机会中,这些资源和竞争能力的价值;然后,确定与未来可能存在的商业机会所要求的资源和竞争能力相比的差距;最后进行如何弥补差距的战略决策。一般来说,弥补差距的基本途径有三个:(1)自我发展,建立内在的核心能力;(2)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3)兼并收购拥有某种企业所需专长的企业。

上述三种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方式,都可与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相适应。如自我发展作为企业生存必备的要素,也是企业在规模扩张条件下保持自维持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即只有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中小企业,才可能最终成为大规模企业。而与他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必要条件,则是本企业与他企业的互补性。在客观上,这就要求与非一体化相联系的中小企业必须具备区别于他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通过战略联盟进一步增强这一能力。但自我发展要求企业具备相当的知识和资源,特别是以此方式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建立战略联盟也存在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潜在可能性,并且不同企业主体必然存在的目标差异,也容易引起信任危机,使得战略联盟的管理难度加大,协调成本提高。因此,由于具有时效快、成本低和可行性等特点,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购并方式往往是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最重要的选择。另外,如果构建企业核心能力需要的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某一企业的话,购并这一企业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采用购并方式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与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具有内在一致性。依照上述的核心能力理论,一些大型的从事多产业经营的企业,在通过购并增强自己主营业务能力的过程中,其购并对象往往是专营于自己主营业务相关领域并且有很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如1999年,为加强自己在图表软件业务方面的开发能力,微软公司宣布以13亿美元收购专门从事一般图表和技术图表绘制软件开发的高技术公司——维西奥公司。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大企业也要将与主营业务不相干的其他业务剥离出去,从而形成独立的中小企业。这样不仅使原有的大企业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中,而且也使剥离出去的小企业能专营于某一方面的业务,这有利于建立中小企业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专业细化的中小企业产业组织模式,也可以成为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来源。而通过互利的兼并、分拆、重组,可以使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利益同时得到最大化。具体来看,中小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专营业务的同时,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模式与网络制组织模式,这种由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公司,易于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具有灵活的经营优势。同时,虚拟公司能够动员众多的成员企业加盟,迅速融通巨额资金,综合成员企业各具优势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组成阵容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量,从而又具有整体经营的优势,可以取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并达到能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之间兼并重组导致的规模扩大与小企业的日益增多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企业为适应外来竞争,以形成自身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互补性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R.R.Arrow主编.公司并购.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2)[美]刘易斯·卡布罗(Liu,M.B.Cabral)著.产业组织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3]陈佳贵著.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4]刘东,杜占元著.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998

[5]杨忠.国际兼并浪潮与企业核心能力构造.经济管理,2001(4)

篇9

【关键词】虚拟企业 经济 特征 相互关系

一、相关概念

(一)虚拟企业的含义

虚拟企业是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通过信息技术连接的暂时联盟,这些企业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分别为该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世界一流竞争能力,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它既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结构图,可能也无层级、无垂直一体化组织。

(二)速度经济

速度经济(Speed Economy)是指企业因为快速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从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

(三)规模经济

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此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

(四)集成经济

每个在组织中的企业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共识下,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并非处心积累地使自己做的大而全,企业间相互利用对方的互补性资源以弥补自身资源、能力的不足,这使得其中所进行的每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达到最优,并通过整合使原来的工作因为良好的配合而更加完善,从而合作的价值能够得以体现,最终使企业在合作中实现自我超越。

二、虚拟企业的经济性特征的相互关系

(一)虚拟企业的规模经济与速度经济互相促进

市场规模的扩大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至少要以年计算。一般来说,一项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会经过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在新产品介绍期企业往往以高收入和性格较为开放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市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企业在此阶段可采用高价策略以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竞争者也日益增多,产品的价格也就会不断下降,利润空间也不断受到“蒸发”。虽然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压扁”。这样“规模经济”所实现的规模效益就受到时间的稀释。

可以说,规模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模式很难再走下去。

但是由于虚拟企业的出现,对企业的规模的界定变得不稳定了,虚拟企业成员由于能够利用其他企业成员的资源优势,因此在各方面都显示出整个联盟大小的企业才能办到的能力,就像小企业原来的规模边界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整个联盟大小的边界. 虚拟企业合作运营,确保了企业在不扩大自身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的条件下,拓展了企业组织能够利用的资源范围。形成了全新意义的规模经济。

网络经济中高技术虚拟企业以其快速的联系手段和灵活的组织方式,极大地节约企业运营各环节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特别是高技术虚拟企业通过相关企业的核心优势的贡献和整合,形成了相关企业共同抓住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力,达成单一企业难以具有的速度优势,同时,由于现在通信技术的极大发达,虚拟企业能够做到以前没办法做到的实时沟通,把以前必须要以串联的形式联系起来的流程,变成了不需要等待直接就同时开展,并在需要的时刻能够把各企业的成果组合在一起的并联式企业流程。因此,虚拟企业企业的反应速度相比传统实体企业来说明显更加迅速,而且这种提升是原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顾客在产生需求,到需求被知道,再到需求被新设计生产的产品满足这一个阶段变得短暂了很多,从而形成独特的速度经济。

由于虚拟企业特有的企业之间互相组合的形式,虚拟企业作为一个动态联盟体,可以随意的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新的分拆整合,达到更好满足市场要求的目的。因此,速度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再是矛盾的,要被取代的关系,而是在虚拟企业这种整合企业的形式下达到了统一,互相促进的状态。

(二)集成经济促使规模经济的壮大

传统的规模经济是要靠企业不断的通过自身更大规模采购原料,聘请更多的员工,对沉没成本和公共成本作更大程度的分摊而获得的规模效益。但是对于虚拟企业而言,由于虚拟企业是通过与其他企业有机联合的集成方式进行合作的,因此企业往往能够超越单个企业自身的规模重视,就像企业的规模变得比实际上要大,企业规模的界定条件不能再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而是要从虚拟企业联盟的整体角度来看。可以说,虚拟企业的集成的组合形式,使的原本单个小型企业的规模经济能够轻松,迅速的达到传统企业需要多年发展才能达到的程度,获得该程度的规模效益。

篇10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来经常见诸报刊。许多农经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即必须改变当前狭小的农户生产现状,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但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土地规模大小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以及适度规模的量化标准等,却鲜有论述或者论述很不深刻。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最终一般都要归结于数量关系,才是明确的,具体的,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定量的方法,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规模,按照一般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是指在生产单位这一空间范围内各种经济数量的聚集程度。生产单位内的经济数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产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为变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关于生产单位的规模,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劳动力数量作为衡量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志;第二种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第三种以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规模定义的内涵不同,则有关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在农业这一特定的生产领域内,应当采取哪个“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一般应当以固定投入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数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农业,除个别集体农场或专业队经营外,绝大多数为农户家庭经营,即一个农户家庭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土地规模过于狭小。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所论述的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及其提出的各种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规模的措施,也是以农户经营土地数量为依据。因而,为保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连续性,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标准,也是适合的。原因之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土地是农业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无论国家还是农户,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都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因此,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规模标准,研究土地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规模经济理论。所谓规模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下降到某一点,开始上升,如下图所示。生产单位的规模在Q之前,随着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只要小于Q的规模投入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区;规模扩大经过Q点继续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故大于Q的规模投入,则处于规模不经济区。而Q点的规模则为产品市场成本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附图[图])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是由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决定的。所谓内在经济是指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大时,可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资源配合与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潜力或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减少一些共同生产费用等。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又会由自身内部资源配合不协调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叫做内在不经济。如,由于规模扩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种资源闲置,或某种费用增多,或某些效率减低等。所谓外在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能给有关的生产单位带来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生产单位,得到较多的业务量,获得较高的收益。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这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而会给别的有关生产单位带来损失或损害,如引起竞争加剧、销售困难、运输紧张和环境污染等。规模经济还可以用厂商理论中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来说明。如下图所示。图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的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状态,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规模。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规模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在开始阶段是下降的,即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随可变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在开始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在图中,SRAC这一规模状态下的实际成本是T[,1]所在点表示的成本C[,1],而这一规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点表示的成本C[,2],这表示SRAC[,1]这一规模不是最佳规模。生产者可以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随着规模沿LRAC继续扩大,直至SRAC[,3]这一规模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重合,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该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里需要说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下降至A。另一种是通过扩大规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降至T[,2]直至T[,3]。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指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与规模经济相类似的有一种叫做比例经济或比例报酬,实际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经济是指所有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用生产函数表示,Y=f(x[,1],x[,2]),当投入按同一比例K(K>1)增加时,生产函数变为Y·K[n]=f(K[,x[,1]]K[,x[,2]])。n是一个指数,n=1表示比例报酬不变;n>1表示产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报酬增加;n<1则表示比例报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数举例说明。Y=A[,x[α][,1]][,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变为:A(kx[α][,1])(kx[β][,2])=AK[α+β][,x[α][,1]][,x[β][,2]]=K[α+β]y。在这里n=α+β,根据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断比例报酬增加还是减少。(附图[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比例经济。实际上,可能有的单位也混有比例经济因素,但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讲,种植业主要是扩大土地规模,而不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同比例扩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严重过剩,如果再增加劳动力,将使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经济。所以,比例经济不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而且实行规模经营,还必然导致投入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规模经济将会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是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但只要做点数量上的仔细分析,就可看出其区别和概念上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图示,来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区别。图中,P表示产品价格,LR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点是单位成本最低点。在C点,单位产品成本为P′,高于价格P,总成本为P′OQ[,1]C;规模扩大至A点,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相等,总成本为CQ[,1]Q[,2]A,CQ[,1]Q[,2]A与P′OQ[,1]C相比较,减少的这部分即规模效益,是由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从Q[,2]至Q[*],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继续下降低于产品价格,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产生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从Q[*]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开始逐渐上升,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但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仍低于价格,扩大规模仍会增加收益,因此,规模扩大将持续到Q[,3],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至产品价格P为止。在Q[*]至Q[,3]这一阶段上,尽管已处于规模不经济区域,但却仍会产生规模效益。所以,规模经济只是考虑成本的下降,而不考虑价格因素。规模效益则是由成本和价格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未必产生规模效益,比如当前一些成本高,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规模不经济也可能有规模效益,比如成本低,价格比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通过对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农户为了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在最佳规模Q[*]以后,仍会继续扩大规模。但是,如果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原因造成,如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那么,这种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将会导致社会总产量的下降。尽管农户会因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说,在讲求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宏观经济效益,讲求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