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环保性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伏产业的环保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伏产业的环保性

篇1

关键词:光伏产业;环境污染;对策

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无使用限度、无需运输且不造成任何环境污染,人类利用光伏电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进行光伏发电,既节约了燃料成本又维护了自然环境。太阳能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时代,而光伏电板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所具有的自由控制功率、维护简单等优点更是日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国目前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仅次于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一举成为了第三大可再生能源。然而,尽管光伏发电不会大面积污染环境和水源,但由于产业技术的发展限制,近几年来光伏产业中的一些生产环节对局部生产地区周边的环境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所暴露出的发展弊端和解决方法也逐渐成为了我过光伏产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重任之一。

1 光伏产业的环境污染

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硅原料的生产。目前绝大多数太阳能光伏产业均采用节能降耗的改良西门子工艺对多晶硅进行提纯和生产,改良西门子工艺是在(1050±50)℃的高纯硅芯上用H2(高纯氢)还原高纯HCl3Si(三氯氢硅),从而使硅芯出现多晶硅沉淀。在此过程中约有24%的HCI3Si(三氯氢硅)被转化多晶硅提炼,其余则进入尾气排放系统形成大量氯硅烷、HCI(氯化氢)和SiCl4(四氯化硅)等副产物。其中SiCl4(四氯化硅)为淡黄色发烟液体,容易受热或水分解热而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属高毒性危险物。在对多晶硅进行提炼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尾气回收工作则极有可能引起有毒气体外泄,我国现有企业所采用的改良西门子工艺尚且无法完整的实现整个多晶硅提纯生产流程的闭环运行,并且由于提纯副产物回收成本价高、回收技术尚未掌握,多数国内且并未设置相关回收器材,对于四氯化硅污染的控制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

除了硅原料生产环节存在环境污染外,光伏产业中所使用的元件也具有一定的污染性。除了光伏电池板和电器元件以及变压器的使用时间较长之外,光伏并网逆变器整机的有效使用时间只有25年,内部电容元件等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更换的光伏元件一般可进行返厂处理进行再利用,较少产生固体废弃污染。但光伏产业中的主变压器所产生的废油若在事故中处理不当则很有可能产生泄漏造成污染。多晶硅电池组件的玻璃表面结构也会产生化学光污染,因此光伏企业一般都会采用透光率高的防眩光涂层材料,这种材料透光率高达98%,主要散射阳光,防静电、高耐磨,如合理利用放置地点则可以有效避免产生光污染。

2 光伏产业环境污染的对策

2.1 加大监管力度

加大光伏产业监管力度,对光伏产业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完善光伏产业投资监管制度,做到光伏产业既高产又安全环保。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项目审批,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98.7%HCI(氯化氢)、99.3%SiCl4(四氯化硅)、99.5%Cl2(氯气)的回收利用标准”的规定对光伏产业的尾气回收执行严格执法监管。大力支持太阳能多晶硅环保产业技术的研发,引导光伏企业中的多晶硅电厂与化工联营的生产模式,对不合格企业进行坚决取缔与严惩,确保企业在进行多晶硅提纯时所生产出的有害物质能够被有效回收和处理,使我国尽快成为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纯硅材料生产大国。

2.2 鼓励企业升级

国家和政府鼓励光伏企业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工业布局,同时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节能减排。美国是拥有最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国家,而我国目前的多晶硅生产企业项目技术仍然处在短缺阶段,若我国能够获得美国的强大资金支持,成功引进美国先进的多晶硅提纯生产技术,这将势必成为我国光伏产业进行自我调整和升级的重大契机。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产业升级。

2.3 建立CDM机制

CE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可有效提高能源节约,根据现有能源结构来看,我国CDM项目主要是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这类项目成本低、收益高,往往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好的发展前景。光伏产业用CDM机制产生能源清洁的回收利用并以此补贴生产环节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很有可能扭转我国光伏企业发展的现状。将CDM发展机制进入光伏产业,不仅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还能够缓解企业资金运转问题,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有利于环境和社会的各项经济效益。因此,光伏产业的环境问题治理不仅要管理和技术双管齐下,在废气清洁回收方面也应做好相对的管理措施。

总而言之,光伏产业在近年以及未来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正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关键时期,其发展不仅需要我国政府做好相关管理和政策的安排,光伏企业本身也应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配合政府解决光伏产业的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使光伏产业完全符合国家能源产业的发展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商机。

[参考文献]

篇2

—浅析环保产业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目前全球化的整体经济形势下,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通过石油美元大棒对我国经济的围追堵截,我国环保产业依旧需要不断进步以为我国经济之发展助力,也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一个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基础。对于我国的环保产业,我们需要政策的鼓励,法律的规制,投入的加大。

关键词:环保;产业;经济;

总书记在2005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将绿水青山放在了同金山银山一样的地位之上。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中国无疑是一个正确且及时的决定。但另一方面,站在国家发展经济的角度上说,以绿水青山所代表的环保产业抑或说是环境友好产业(Industries respectueuses de l'environnement)既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又是对目前以美国石油美元体系为代表的经济霸权的应对与反击。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反映了我国经济政策由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保护型发展的彻底转型。而环保产业本身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环保产业的类型

在我国目前为止存在着三种环保产业的类型:政府主导的环保产业,企业(民营企业)主导的环保产业,国际合作背景下的环保产业。首先,政府主导的环保产业主要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环保基础设施(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rastructure)。主要包括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大型的核电设施,大型水电设施等等。这些设施一方面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负责运营与管理,其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另一方面这些设施也具有公共基础设施的性质,具有公益性。其次,民营企业主导的环保产业包括民营企业本身包含的环保组成部分,例如民营工厂的环保废水废物处理设施。还有便是一些民间的环保组织对于环保所进行的一些努力。比如,义务植树队,义务垃圾清理队等等。最后,国际合作背景下的环保产业指的是目前广泛流行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及对于环境保护产品与相关配套服务的出口与进口。

二、环保产业的运作模式

我国目前环保产业的运作模式包括:生产终局控制模式,生产过程控制模式,绿色产品开发模式。其中,生产终局控制模式指的是在相关产业的生产终局进行管理以求达成环保之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工厂的废水废物处理系统。对于废水废物的处理,往往处于生产的末端。此实为一种被动性的环保产业,并非主动性的环境保护。生产过程控制模式则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均体现环保理念,将环保方案贯彻到整个生产的全过程之中。例如,小米公司最新的小米全自动工厂,在整个生产环节,从设计理念到生产落地,均体现了环保理念,为节能减排提出了新的方案。绿色产品开发则是指,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说,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去代替污染环境的产品。例如,用节能灯去逐步替代白炽灯,用以电取暖代替烧煤取暖等等。

三、环保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

毫无疑问,我国的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持续进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带动作用。这包括上下游产业带动作用,经济与行业结构带动作用,成本收益带动作用。首先,上下游产业带动作用是指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本行业得到了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以上海的特斯拉汽车为例。上海市相关部门允许美国特斯拉公司在上海全资建厂生产特斯拉汽车,作为交换条件,特斯拉汽车所需的相关配件需在中国生产或采购。这不仅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得到了目前国际最先进技术的加持,而且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所需配件的国产化,也带动国内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及配套产业的发展,鲶鱼效应显著,对于我国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型提供了不小的助力。其次,经济与行业结构的带动作用是指相关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使得相关产业与行业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山东核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说,海阳核电1号机组取代当地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可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同时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130万吉焦,有效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这个中国山东的滨海小城,开启了我国核能利用的新篇章,毫无疑问对相关经济与行业结构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最后,成本收益带动作用是指通过成本收益的权衡,吸引相关环保产业从业者加大投入,以期获得更多的回报。我国的光伏产业,从需要国家相关相关政策帮扶,到勉强自己自足,最后到现在的出口世界,不仅反映了我国的光伏产业从弱小走向强大,而且反映了相关产业确实为相关从业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篇3

关键词:光伏发电 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人们使用。它的核心是半导体材料,通常我们使用的是晶硅。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分为独立系统和并网系统,独立系统是将太阳能电池作为唯一的直接电源为外部供电;而并网系统则是将整个系统接入公共电网,并且要求所转化的电流符合电网要求可以直接使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和使用日渐枯竭,同时由于使用一次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并且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太阳能具有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可以再生,无污染等特点,可以说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人们使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零污染、零排放的发电方式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逐步的推广应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光伏发电行业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电快速增长,而光伏发电的应用缓解了城市供电的压力。现在,已有许多在建或建成的项目中应用了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依附在建筑物表面工作,这种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的结合,将太阳能这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转化电能,用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向电网直接提供电力。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节省了空间,而且零排放,零污染,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功用,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环保效益。光伏发电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简单,稳定性好,安全的特点,这些优点使得它被人们越来越多应用在建筑上。其中著名的建筑有北京鸟巢,上海世博主题馆,天津新建的生态城等。这些建筑采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系统所转化的电能可以供应内部用电,多余的可以卖给电力公司,在太阳能供给不足时可以从电网买进市电补充。

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我认为,我国的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2.1还未形成管制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权威机构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一些太阳能相对丰富但是难于输送电力的地区设置光伏发电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些系统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前提下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并且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电气节能的进一步的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没有具体的检测和判断的方法。在相关的规范中也未能设立相关判断标准和选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只是依据需求方的要求来建设需要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绿色建筑。没有一个权威的管制机构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2.2行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够先进

光伏发电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元件就是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的制造原料是晶硅,晶硅电池发电的稳定性相当好,而且发电功率高,几乎没有光衰效应。但是生产晶硅的消耗较大,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来自于生产多晶硅。我国生产多晶硅还是采用的国外技术的改良方法,这已经是目前所掌握的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了。但是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掌握着其中最重要的提纯工艺。薄膜电池虽然用硅量较少,但是由于其昂贵的生产设备,我国主要依赖于进口。而与外国合作研制的生产设备,其成本虽然相对来说较低,但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薄膜电池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3改革创新,完善行业的管理

3.1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投入资金

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昂贵,再加上建设时期银行贷款的利息、光伏电池的正常的衰减问题和对整个系统运营维护的费用,其经济效益的优势在与其他的发电方式相比较的情况下并不明显,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对其进行扶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那么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系统在整个可以使用的周期内收回成本的可能性非常低。这时候如果加上前期系统元件的生产消耗和环境效益,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可能成为负值。

3.2研发新技术,降低成本是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潜力巨大,如何保住我国光伏产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抵制外国产业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技术创新是关键,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中进行创新:

(1)钻研核心技术,特别是多晶硅的提纯技术,从而打破发达国家对其的垄断状态。

(2)提高电池的效率,降低成本,确保现有的工艺精益求精。

(3)研发创新技术,改进现有的制造工艺,选用新的电池制造材料。研究新类型的太阳能电池,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工艺成熟、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目的。

3.3积极引进技术型人才

光伏行业的发展,说到底靠的是人才。现代的行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引进、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迫在眉睫。抓紧人才队伍的建设,创建技术平台。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1)招募具有过硬的专业水准的的人才,严格考察专业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的技能,同时也要考察其道德水平的优劣。

(2)对内部人员组织进行以提高其工作能力的专业培训。

(3)制订一定的奖惩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其自主创新,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长足的发展。

4总结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优质清洁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在大中城市,由于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较高,在公共建筑上建设并网光伏发电设施,逐渐成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标志,并且逐步的应用到居民区和办公区的建筑上,在城市公共设施的用电中提倡使用光伏电源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光伏发电在交通领域,通讯领域和石油、海洋气象领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的发展,并且制定许多相关政策类似扶持该行业的发展,促进其产业扩大产业规模。该行业的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使我们相信,在未来光伏产业将能够和常规电力竞争。我国应该将光伏发电产业作为新兴的国家战略产业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伟,陈英杰.试论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0期

篇4

新能源产业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电和生物质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进而应对金融动荡的有力手段。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既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美国政府把未来战略产业的设想纳入宏观规划,并把目光锁定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兴战略产业上,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不久就推出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促成《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和《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的通过,聚焦于开发新能源及环保节能,通过立法制定能源政策、预算资金倾斜、补贴等多种方式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日本政府也通过激励、政策法规、价格手段等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以及《风电并网技术国家标准》等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呈现出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势态。新兴能源规模不断扩大,在一些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政府鼓励政策不断出台,标准逐渐完善,市场逐步健全,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2011年3月,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上报国务院,预计未来10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将达5万亿元。国家将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投入方式,对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多关联等特点,尤其是面临大额资金需求,以支撑初期技术研发至后期的示范推广,而风险资本具有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特点,对新兴能源产业具有较强的偏好,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也呈上升趋势。

1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特征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尚处于技术攻关和工程试验阶段。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需要经历技术突破、产业化、市场培育等一系列起步和成长阶段,才能迈上健康发展轨道。新能源产业的独特性使其有别于现有的传统产业,对经济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其有如下特征:

(1)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的高投入 。新能源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以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需要持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技术研发的高成本使得新能源企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并且由于技术难度高,新能源行业的投资额较大,如光伏产业动辄几亿、几十亿元的投资。因此,拥有核心技术、专利技术的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

(2)新能源产业子行业之间的低技术关联度。新能源产业的覆盖范围较广,涵盖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和核电,行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度不强。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技术属于电子科学领域,风能利用更多的是机械科学的应用,因而各成体系,是非常独立的产业。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源头是硅,有些太阳能企业是从电子企业演变而来的,而风电产业主要属于机械加工业,因此很多风机设备企业是从机械加工业演化而来的。

(3)新能源产业子行业发展成熟度不一致 。社会对新能源行业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化和能源需求与供给关系的日益紧张,新能源的市场需求空间不断增长,刺激更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同业竞争激烈,但是子行业发展成熟度不一致,处于不同的发展周期,太阳能和风能都较为成熟,而核能和生物质能的广泛应用需要较长时间。(4)新能源产业的后期示范推广需要大额资金。从技术开发到后期推广,唯有技术快速商品化才能实现技术能力向竞争实力的转变,新能源产业在初期由于技术开发需要大额资金投入,在后期示范推广中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同质企业的竞争、公司扩张等同样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分布状况及发展瓶颈

2.1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分布状况

目前,全国范围内上市的新能源企业有87家,风险资本(包括PE和VC)融资企业达到205家。从上市和未上市新能源企业的分布来看,位居前6位的省市均相同,分别为北京、江苏、广东(除深圳)、上海、深圳和福建。北京和江苏两地的上市和非上市新能源企业数量均位居前2位。从整个产业布局来看,目前,新能源上市和非上市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3块:北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上述3个地区的新能源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分别占据全国的65.5%和62%。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分布之间存在较大的依存度,其中北京主要聚焦于节能环保,依托于北京大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同样聚焦于节能环保,浙江和江苏除了节能环保以外,在太阳能子行业中的发展也较为成熟;在广东珠三角聚集的新能源企业中,节能环保同样占据较大比重。节能环保企业更多地存在于发达城市,可以将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庞大的商业需求,对企业发展较为有利。目前,江苏已初步形成太阳能产业集群,代表性企业有无锡尚德、林洋新能源、中电光伏、阿特斯及天合光能等。除了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依存之外,由外界条件形成的风能行业主要分布在新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金风科技等。

2.2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瓶颈

我国的基础设施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均在快速发展的通道之中,面临庞大的需求和投资空间,在产业结构较复杂的局面下,新能源产业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风险资本在新能源产业的介入程度,影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各细分产业的主要问题有:

(1)太阳能有产业没市场。我国太阳能产业有13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与快速发展的光伏产品市场相比,我国光伏发电产品的市场应用还很少,目前主要用于解决偏远地区和特殊行业的用电问题,与海外市场旺盛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有产业,没市场”,对太阳能这一绿色、清洁能源的应用相对滞后。

(2)风电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集中化趋势加强,仅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电气3家风电整机企业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合计已近60%,买方市场压缩了设备制造商的利润。同时,国家产业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工信部公布的《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规范风电行业发展力度增强,提高了公司进入风电行业的门槛。

(3)生物能源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生物质资源不足、品质不佳、收集困难、难于转化;生物质催化与转化效率低下,过程能耗和水耗高;生物转化工艺难以低成本规模化放大;生物能源终端产品品质不佳、产品标准欠缺等。尽管新能源产业面临上述问题,但是风险资本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增长迅猛。

3 我国新能源产业风险资本介入现状及问题

新能源产业在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的同时,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风险资本在新能源领域的角逐已十分激烈,呈现如下特征及问题:

(1)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以中后扩张期为主。风险资本投资早期和获利期相对较少。早期的新能源企业与风险投资之间几乎没有交集,这不利于新能源企业的快速发展。处于成长早期的企业由于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低估值性等因素,发展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资本的介入处于观望状况。同时,位于获利期的新能源企业,备受风险投资机构的亲睐,各方角逐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上市不一定可以弥补进入成本,使得风险投资机构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保持审慎态度。

(2)风险资本投资数额巨大,政府资助有缺口。由于风险投资阶段的中后期偏好,使得发展初期的企业成长较为艰难,而政府扶持金额难以满足新能源成长的需要。CVSource中新能源企业首轮投资平均数额为800万美元,达到了千万人民币的数量级。相对于政府创新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最高不超过200万的限额,显然单靠政府的优惠扶持措施只能杯水车薪,对新能源企业的成长难有显著影响。同时,由于风险资本追逐较高回报、高成长性的企业,良好的企业项目投资数量有限,大多数企业更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或是政府方面的创新基金和资金扶持政策,因此,大多数早期阶段的新能源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严重的缺口,而目前政策方面提供的资金扶持额度远远不够。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风险投资的中后期偏好使得两者之间存在资金缺口。带动风险投资向早期阶段移动成为关键,亟待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以推动风险资本更好地投资早期阶段的新能源企业。

(3)风险资本介入新能源企业以A轮投资为主。上述205家非上市新能源企业中以风险投资进行资金募集的企业有159家,共发生191次投资事件。在159家接受风险资本融资的企业中,A轮投资事件有148件,占77.5%;B轮投资事件有33件,占17.3%;C轮和D轮投资事件分别占3.6%和1.6%。可见,风险投资对于新能源企业的投资仍较多地处于A轮阶段,对于新能源企业的成长及进一步的发展情况还处于观望状态,对于新能源企业未来的预期并不明晰,由此折射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成长至形成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风险投资在新能源产业细分产业投资的比重不同。最受亲睐的是环保节能产业,其次是太阳能产业,再次是风能产业,然后是生物能源。在新能源产业细分产业的投资具有差异性,环保节能产业相对处于蓬勃发展中,其涵盖的范围较广,从清洁能源、清洁技术、废物处理、水处理到污染控制,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对并网的配套措施具有较高要求,并且也只有在并网配套措施较完善的前提下,太阳能和风能产业才可能保持持续、稳健的增长,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并网的对接办法、技术标准都没有完善的政策保障和实际行动。另一方面,太阳能和风能产业的发展虽走在新能源的前端,但企业重量不重质,缺少技术创新,使得发展面临瓶颈期,风险投资对这两个产业的投资正由激情走向理性。

(5)风险机构的增值服务有待完善。为创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Value Added Service),是风险投资不同于一般投资的重要特点,增值服务指的是风险投资机构除了向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创业企业的管理为创业企业提供一系列旨在使企业价值增值的服务。而目前,风险机构与新能源企业的矛盾层出不穷,风险投资家为投资设定苛刻的对赌协议,缺少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指导和扶持,磨合的过程相对较长,这与企业忽视风险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定位不无关系,企业需完善治理机制,解决与风险资本的持股分歧。总的来看,目前存在较大的两个问题是资金缺口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结构化问题。从实验室发明到发明市场化、产业化乃至新兴产业集群化的过程中,资金链如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旦出现断裂,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形成与演化。另外,我国新能源产业整体技术含量不高,难以走出技术困境,未找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迸发点。

4 促进新能源产业风险资本介入的对策

基于风险投资的中后期投资偏好,以及目前国家对风险投资的多种运用方式,如创新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基金中的基金等,从政策、制度、提升风险投资效率等方面,对引导风险资本向新能源企业进行早期投资给出如下建议:

(1)以公共风险资本带动私人风险资本,促使新能源企业投资向早期移动。政策的强力支持是关键,政府需要制定详细的引导政策,确保私人风险资本利益最大化,同时降低公共风险资本的投资风险。公共风险资本在政策的扶持上享受优势,但更注重社会效益,而私人风险缺少政策上的保证,却有高逐利性的特质,在政策制定中应着重围绕以公共风险资本带动私人风险资本的思想,使私人风险资本享有相关优惠政策,并且双方协议共同投资,在出资比例上进行商榷,使得私人风险资本尽可能多地得到高回报,而同时公共风险资本也可以减少投资风险。最后,逐步完成由公共风险资本主导到私人风险资本主导转变为由市场投资体系解决新能源企业初期投资不足问题。

(2)对于新能源企业融资不足问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险资本。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引导庞大的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产业,改变风险资本中政府资金占比过高的状况,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促进民间资本的进入,增强公共风险资本的投资能力,解决新能源企业通过银行的创新基金融资和资金补贴不足等问题。

篇5

关键字: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供应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显示了其在减排温室气体、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提高用电可靠性等方面的作用。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分布式能源将在能源综合利用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多为天然气冷热电多联产及建筑光伏,天然气联产项目受制于天然气资源、价格影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随着城市雾霾治理,城市建筑光伏逐渐引起重视,按照我国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筑光伏将达到100万千瓦。下表为2014年我国光伏建设规模,由表可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指标已超过传统光伏电站。

数据来自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

政策优势突显。自2013年7以来,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13〕1381)、《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等有关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0.42元/千瓦时的补贴原则。接二连三出台的政策鼓励,引起了投资者关注。

入网、并网不存在制度上及技术上的障碍。国家电网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采取鼓励和合作的态度,允许光伏电站业主采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完全上网等结算模式。并且随着电网运行维护水平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友好接入、全额消纳的技术难度也在降低。

环保效益突出且市场巨大。分布式光伏发电污染小,节约土地资源,贴近负荷中心,适合低压端就近并网、独立供电或做备用应急电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局部地区用电紧张状况,非常适合电力相对紧张、环保治理压力大的城市区域。据测算,到2020年,若现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的屋顶面积及15%的立面面积能应用于光伏建筑,光伏建筑应用潜在市场规模约有1000GW,相当于45个三峡的装机量。

促进光伏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内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引发广泛讨论,中国光伏产业在实现连续增长率超100%后,在产品价格暴跌的背景下企业利润锐减乃至大面积亏损。今年以来受分布式光伏等利好政策影响,光伏市场持续回暖,并且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有利推进了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升级以及运营模式创新。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难点

尽管政策扶持以及申请的绿色通道已畅通,但是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存在不少阻碍。

1、效益问题。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设计、施工相对复杂,建设成本一般高于地面应用,且发电效果一般也低于地面应用,并且单个项目容量越小,单位造价越高。尽管经历了前些年的大幅成本下降,8-10元/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系统造价仍然相对较高。光伏发电价格优势也并不明显。即便加上国家给予的分布式补贴0.42元/kwh,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不高。

2、建设场地问题。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协调楼顶空间使用问题,中国的屋顶产权也十分复杂,若租用大面积连片屋顶,涉及到的产权方、利益方很多,通常协调难度大。另外,一旦出现经济效益又面临如何分配难题。目前,国家电网承认拥有大产权的房屋住户拥有自主上网发电的资格,但是,还存在着一部分小产权房业主,国家电网实际上也为他们提供了用电服务,但不允许其并网发电。

3、政策可操作性问题。国内光伏市场依然是纯政策驱动的市场,光伏宏观政策已经比较全面,但来政策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比如,光伏企业在财税、备案流程、电网代付操作、补贴周期这些细节政策上的可操作依据。再如光伏项目备案制,项目要备案到哪级部门、补贴由谁发放,这些都缺乏详细规定。

三、有关建议

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为城市治理雾霾提供了一条路径,但是作为新型能源供应模式,现实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难题。根据个人理解,在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建议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纳入城市规划与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鼓励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商业综合体等按照光伏建筑一体化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在建筑设计阶段就使其满足光伏应用的具体要求,如雪载、风压等,综合利用建筑物表面,合理配置配套设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2、完善配套电网设施建设。加强光伏发电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确保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成、同步并网。积极发展和应用融合了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系统接纳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力。

3、创新商业模式。城市分布式光伏建设中,往往面临资源过度分散,房屋产权复杂,小型单位或家庭自建还面临投入及维护等难题,需要创新发展模式,例如资源租赁等,建议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对新的模式进行指导、规范,在法律、制度等方面保证各方利益。

4、建立合适的投融资体系,为分布式光伏产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和服务。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创新金融服务,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规划制定年度融资计划,合理安排信贷资金规模,积极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针对家庭、小型单位用户提供较为灵活的金融服务,鼓励家庭高效使用屋顶资源。

5、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地方政府统筹力度,简化审批程序,做好在政策落地、项目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萧函,李胜茂等.2014-2018年中国分布式能源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M].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3.

2.黄健.我国屋顶阳光发电的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技术瓶颈

随着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成本逐步降低,新能源产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由于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基本都在国外,而重大的制造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基本靠进口,使得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成本过高,不仅使得新能源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造成国内风电、核电等的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在国内消费市场难以打开局面,在内需萎靡,国际市场利润空间受控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要想壮大成国民支柱产业前景渺茫。而自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经济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重望,在国外市场需求的突然增加与国内环保压力的共同推进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当前如何克服发展的技术瓶颈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尤为重要。

1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国际上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新能源产业近两年获得了快速的膨胀,但由于扩张的速度太快,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无序的状态,特别是近两年快速扩张的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明显的重复建设倾向,新能源产业这种虚热的状态,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①风电产业失衡的产业链。中国风电产业在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之后,连续4年实现新增装机容量翻番,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1221万kW,已占全球总装机的10%,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仅排在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但是,在竞相上马的风电项目背后,却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效益,风电产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尴尬境遇。截至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只占到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13%,而发电量更是只占区区0.37%。同时,内蒙古约有三分之一的风电并网项目处于闲置状态;甘肃酒泉已经投运的46万kW风电装机最大发电出力只能达到65%左右。国内风电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成本过高、机组质量和电网模式制约等方面。

而从风电产业的产业链上来讲,严重失衡。今年上的风电项目都集中在风机制造一端,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风电场建设的高歌猛进,催生了风电设备的巨大需求,使得风机制造项目一哄而上,造成了风电产业链的结构性失衡,所以我们说风电过热过剩其实指的是风电产业的这种结构性过剩。国内风电整机生产企业超70家,超过全球其他地区风电设备厂商总和。目前,不仅在整机市场上存在着过多企业涌入的状况,在叶片市场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尽管风电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生产企业走的却是清一色的引进路线。

②光伏产业国外环保事业的打工仔。国际上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太阳能发电成本大大降低,美国工业体系大约在0.21美元左右,这一数值已经相当接近于火电价格的成本。而且成本还将进一步的下降,可以预期不远的将来光伏产业将会迎来一个爆发的增长期。我国光伏产的发展也是随着国外的需求而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其扩展主要在海外市场。按照国家制定的发展计划,至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累计安装量将不会超过300MW,因此目前光伏产业的主要市场仍将在海外。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上游多晶硅产业扩张迅猛,价格回落预期强烈,多晶硅行业的暴利时代将逐渐走结束。而且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了下游光伏需求,许多曾出台庞大扩产计划的多晶硅制造商必将推迟或取消其部分后期项目,近几年将发生无情的洗牌。下游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将摆脱多晶硅原料产能瓶颈,行业毛利率将会有所回升。

但是,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最主要的原料晶体硅,我国矿产储存很少,因此不得不从欧洲和日本高价进口。加工制成太阳能电池后,再返销回当地,这种发展模式无疑等同于担任着国外环保事业打工仔的角色。

③其他产业的发展。在新能产业领域,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产品推广很快,目前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总量达到13284万m3,占全球安装总量的70%以上,产业形态也逐步走向成熟。在国际生物燃料产业化风潮的促进下,我国生物燃料产业近年发展很快,2008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达到190万t,受粮食产量制约,我国近期不再扩大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为了扩大生物燃料来源,我国已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称为甜高梁乙醇),并开展了甜高梁的种植及燃料乙醇生产试点。另外,我国也在开展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的技术研究开发,如果农林废弃物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或合成柴油的技术实现突破,生物燃料年产量可达到上亿吨,从理论上讲,我国生物燃料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产业化的进程还很缓慢。总体来讲部分新能源细分产业在国内市场仍未完全启动,虽然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还不错,但是如果不加快新能源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加强行业的规范与引导,新能源产业泡沫无疑将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将来发展的又一隐患。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大多规模小,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主要靠引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有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技术的专利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资重点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新能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从而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技术产业化转化的效率和能力。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战略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大幅缩减了产业的利润空间。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而且核心技术多依赖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光伏产业,目前太阳能的利用的效率主要依赖于电池的性能,而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上游产品最重要的专用原材料单晶硅基本都靠进口,由于前期生产过快的扩大,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我国这些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后期的发展不容乐观。

②设备与制造技术落后使得新能源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这个问题在风电、核电等产业都很突出。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是风电发展的核心,而目前我国风电整机总体设计和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仍是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风电建设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其主要原

因是,没有加大力度依靠国内雄厚的机电制造业基础,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风电成套设备进行自主开发。随着世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水平提高,更大的单机容量已经是全球风能技术发展的趋势。据了解,国外风电机组目前已达到兆瓦级,如美国主流1.5MV,丹麦主流2.0~3.0MV,在2004年的汉诺威工业博会上4.5MV的风电机组也已面世。而迄今为止,我国在这一技术上处于落后位置,尚不具备自行开发制造大型风电机组的能力,且在机组总体设计技术,特别是桨叶和控制系统及总装等关键性技术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且机组质量普遍不高,易出现故障,这就使国产设备的竞争力面临严峻的考验。

③新能源并网应用技术滞后形成了新能源的消费瓶颈。我国风电、光伏电站一般处于偏远地带后,电网负荷小,不能满足大规模风电接人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大幅提升必然对电网提出更高的建设要求。典型的例子便是,西北、东北和华北本是我国风电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大部分处于电网产业的末梢,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因而难以对当地的风电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利用。就全国来看,如业内人士所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虽然在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kW,但其中仅有800万kW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将来新能源的发展迫切需要在电网的系统接入、并网技术标准、并网管理等方面开展突破性工作。

3 对策思路

①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超前布局。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应该做好超前布局和规划,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该提前进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从战略上提前布局,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才能克服当前发展的核心技术不足的软肋,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

②建立起行业标准,引导规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新能源产品的标准体系,以及质量控制体系,选择有特色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促进新能源产业的积聚式发展。

③加强示范与应用,推进关键技术与产品产业化。氢能,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辅助装置、燃料电池发动机等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推动氢能燃料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重点包括太阳能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应用,重点支持能够促进光伏发电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的系统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围绕成形燃料开展能源作物的育种、繁育等高科技产业化;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通过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示范与应用,从而推动这些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商业化,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篇7

关键词 光伏 坩埚 产品发展 品牌战略 高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光伏行业现状

1.1 目前光伏行业主要的问题

(1)国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而且产量供应不足,依赖国外进口的程度过高。多晶硅制造业是光伏产业链的首端,是影响整个产业发展规模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2)硅制造技术成熟,但对原材料依存度高。(3)太阳能电池生产增长强劲,产品主要出口,过度依赖于国外市场。由于中国光伏产业链末端光伏发电市场尚未完全启动,98%的国产光伏组件出口国外。行业易进入和上游多晶硅原料不足造成国内封装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产品附加值较低,组件企业利润微薄,竞争力能力弱。(4)组件制造进入门槛低,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在整个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链中,组件制造由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接近市场这些特点吸引了大批生产企业,是光伏产业链中发展最快的环节之一。据估计我国有近200家以上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并且主要厂家的产品都通过了国际认证。(5)光伏产品生产量虽然大,但应用水平低。光伏产品生产在国内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外市场需求拉动下,光伏出口产品很多其中也包括太阳能灯、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但是受产品价格和市场空间的限制,中国本土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应用化程度却不高。

1.2 国家政策

国家规划政策: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发改委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国家能源局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国能科技【2011】395号);商务部的《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产发【2011】310号);工信部《产业关键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工信部科【2011】320号)、《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2月24日);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关于扶持政策: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财建【2011】115号);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1】115号)、《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财建【2012】21号)、《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财办建【2011】187号)。

约束督导政策:发改委和商务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2011年第12号令;工信部《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2010】137号)。

鼓励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58号)。

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下,整个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是有相当的前途和希望。光伏行业虽暂陷发展低谷,但从国际市场环境而言,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的能源发展的共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得到工业界,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的重视。①我国正式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00万kW,年发电量200亿kWh。国内市场尚有潜力,必须启动国内光伏电力市场,加速消化光伏企业的过剩产能。②

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行业之一,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下一个黄金时期指日可待。对于广大光伏企业而言,秉持正确的商业模式,树立并且发展良好的品牌形象,坚持先进的技术研发,审时度势,也能发展未来广阔市场,获得产业发展的先机。

2 石英坩埚企业在光伏产业中的状况

太阳能石英坩埚企业是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企业,相当依赖于光伏行业来生存与发展。石英陶瓷坩埚(又称太阳能坩埚),是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铸锭炉的关键部件,这种坩埚是用于光伏工业中盛装融熔硅并制成后续工序所需硅锭的一种容器,是拉制大直径单晶硅和多晶硅的消耗性器皿,工作温度在1500℃以上,并且每生产一炉硅产品就可能会用掉一只坩埚,属于易耗品。

多晶硅熔炼用薄壁大尺寸方形石英陶瓷坩埚,从使用的角度讲,除了对坩埚的纯度、强度、尺寸精度、外观缺陷、高温性能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外,还对其在质量和热震稳定性具有极其苛刻的要求。③近年随着环保能源不断被重视和发展,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这使得用于太阳能转换的多晶硅的用量急剧增加。因此促进了多晶硅生产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大尺寸薄壁方形熔融石英陶瓷坩埚的用量也在急剧增大,国际上该产品的市场很好。熔融石英陶瓷坩埚以其热稳定性好、耐熔体(硅、铝、铜等)侵蚀性和对所加工的制品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多晶硅生产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目前国内生产多晶硅的电热感应炉约十余台,每台感应炉年需求大尺寸薄壁高纯熔融石英陶瓷方坩埚(规格600 00 00~900 00 00mm,壁厚15~20mm)约150只。

2012年,美国与欧盟的“双反”,对于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是惨痛的一年,因此对于坩埚行业来说,也是萧条的一年。坩埚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同时要抓住新市场,鼓励企业抢占新市场。

3 在石英坩埚企业在光伏产业链中发展的策略研究

3.1 扩大内需,完善上网电价补贴体系

在扩大内需,完善上网电价补贴体系的光伏发展建议的呼声下,尽管从全球来看,光伏发电仍然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在价格上具备完全的优势,同时目前国内支持光伏应用的政策体系仍然在建设的过程中。光伏太阳能电池产品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不利于国内光伏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国内光伏并网的水平,完善“上网电价法”来敦促电网积极并网购电,④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十分重要。由此间接也会促进坩埚企业的生产发展。

3.2 淘汰落后企业,加强行业整合

不单纯依靠政府扶持,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企业,推动行业的整合升级。从而达到在整体上优化中国光伏产业链发展的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从而提升整个光伏链在海内外的竞争力。

3.3 开创新市场,⑤加强产品在“纵向专业化,横向延伸化”

高纯度的熔融石英由于具有结构精细、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小、制成品尺寸精度高、高温不变形、热震稳定性好、电性能好、耐化学侵蚀性好等特点,在太阳能行业多晶硅制作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基于高纯度的熔融石英坩埚的良好特性,因此可以在玻璃深加工行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化工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进行更为广泛的推广和使用。这样石英坩埚行业就不因为光伏行业的不景气而陷入困境。

3.4 注重品牌战略

(1)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准确定位企业品牌;(2)重视企业品牌设计,加强企业品牌宣传;(3)强化企业品牌管理,注重品牌竞争手段;(4)保证企业品牌质量,积极创新企业品牌;(5)完善品牌管理模式,培养品牌管理人才;(6)培养企业品牌信誉,赢得更多新老客户。

3.5 注重人才,加强科研技术

人才是科技于管理创新的关键性因素,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我们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来推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可以依托各类高校、科研和骨干企业,激励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光伏高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使用,用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完善现有生产装备工艺,合理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对坩埚的纯度、强度、外观缺陷、内在质量、高温性能、热振稳定性、尺寸精度要求的技术发展。 2012年度,石英坩埚中国专利已达到120个之多。专利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保护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是保护本土产业,避免国际贸易纠纷。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充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至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此的优惠政策,对于石英坩埚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利。

4 结论与展望

无论光伏行业目前的遭遇多冷酷,总的来说,光伏行业应该是新世纪的朝阳行业,符合人类追求清洁能源的要求,建设低碳社会,是解决能源供应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应该对光伏行业走出寒冬充满信心,作为光伏上游企业,也应增强信心,同时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国内市场,并且借助有力的政策,注重人才,加强科研技术,注重专利发明,积极跻身于高新技术企业,拓展产品使用范围,从而推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的坩埚行业必然在严峻挑战之后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

注释

① 王斯成.世界最新光伏动态和国内政策分析.国家发改委:新形势下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及光伏电站建设与系统设计专题培训班,2011.10.北京.

② 郭夏.启动国内市场拯救中国光伏.ECONOMIC MONTHLY.2012(9).

③ 袁想东,余明清,王耀明,杨实,候华英.熔融石英陶瓷坩埚在多晶硅光伏产业中的应用.太阳能技术论文集,2007.

④ 阳芳,周源俊.利用光伏上网电价政策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8):42-43.

篇8

在多种再生资源利用上,太阳能的比例是最大的,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近段时间,在太阳能利用上,太阳能热发电利用以其环保经济逐渐受到业内的关注。

如今,在能源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的影响之下,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的价值趋向,伴随着能源结构调整,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与振兴的重中之重。据国际能源行业杂志《可再生能源世界》报道,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使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占世界的76%。

2009年是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充满变革与跨越升级的一年,据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公布的数据,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578.5亿元,较2008年增长34.7%,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太阳雨太阳能。而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品牌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据中国权威调研机构对中国132个乡镇的近万名消费者调研结果显示,太阳雨、四季沐歌、皇明、力诺瑞特等几大品牌知名度达到82%,认知度高达74%。

太阳能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可再生能源,而且比其他再生能源更灵活。我国幅员辽阔,土地成本低,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青海等地、沙漠地区的太阳能资源都非常丰富,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沙漠。

由于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为中国太阳光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政府要求这些地区上报光伏项目,选址要充分利用沙漠、荒地等空闲土地资源,在所在地年平均辐射量大、太阳能辐射广的地区建立太阳能光伏电站。目前,宁夏40兆瓦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成功并网,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光伏电站一次并网的最优势新能源的一次整合运用。因此,中国的甘肃、宁夏等地具备良好的太阳能资源开发和产品推广潜力,同时“市场插位”不容小觑。

甘肃太阳能市场“风生水起”

干旱的甘肃省是一个农村能源严重短缺的省份,全省缺能六个月以上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一些偏远县乡的农村,长期以来无法利用上象太阳能这种环保、节约和高效的能源,同时太阳能相关产品推广起来也比较慢,只有以政府牵头,厂商及地方相互合作,根据当地实际进行适销对路的太阳能产品研发,才能使太阳能及相关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才能解决能源匮乏的系列问题。

随着清洁、环保、节能的太阳能能源的逐步参透,甘肃省兰州市也在规划建设太阳能基地。相关负责人就如何更好地促进该产业基地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措施。也就是兰州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构想,即,选择自然条件适宜、产业基础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的兰州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兰州太阳能产业基地核心区域,发展光伏及工业硅生产、切片加工等全套产业链,同时配以风光互补系统、光热产品生产、配套服务产业等,形成集科研、培训、示范、推广、生产、物流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基地。

此外,早在2007年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项目就已经在兰州市黄河北岸的中心滩开建,中心科研教学综合大楼,总投资近八千万元人民币,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整个建筑的采暖和生活热水由太阳能提供,屋顶还装有50千瓦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成后则成为中国一流的绿色、节能、环保示范建筑。

而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太阳能研究机构之一,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已经从事太阳能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开展国际合作和培训近30年时间。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主任、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喜文华很早就在关注和致力于西部,尤其是甘肃及宁夏等地太阳能资源和产业的利用研究。他建设性的提出并在推广“南墙计划”:即,由于世界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北半球,居住的房屋建筑南墙面向太阳,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最长,在南墙上分别镶嵌上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和其它太阳能集热蓄热构件,在冬季,集热器件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热能,然后循环到屋内以达到提高室温的效果;在夏季,则尽可能屏蔽太阳直射的热量,阻隔房屋内的热量交流,达到降温的效果。

依照现有逐步成熟的太阳能产业和技术,“南墙计划”不仅能够解决象甘肃、宁夏、新疆、内蒙等北方地区的校舍、住宅、办公楼等百姓的生活取暖问题,对于南方老百也是福音,它有效化解了农村取暖费用高、污染重、不安全等难题。

宁夏太阳能市场“方兴未艾”

近期,宁夏也针对太阳能产业及产品出台了相关政策,相关部门在编制城市规划时鼓励安装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鼓励农村住宅和公共设施采用节能建材、太阳能利用技术,推广使用日光节能温室、太阳能保温畜禽舍、节能锅炉、省柴灶、节能炕和节能炉等节能技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正积极引导和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宣传、推广和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力度。将新能源技术当重点推广,最重要之一就是太阳热水器、太阳能发电技术等,并由政府设立用于支持节能工作的专项资金。

此外,不久前,宁夏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印发《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管理办法》,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宁夏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也就是在宁夏五市城区范围内,凡12层以下的住宅、宿舍和公寓,以及政府机关办公楼、医院、学校、商场、宾馆等具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条件、有集中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必须集中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对民用建筑则要求按照标准预留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位置。

篇9

【关键词】 面板数据; 新兴产业; 投入绩效; 江苏常州

引 言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以新传感网为代表的IT通讯等新兴产业迅猛增长成为江苏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支撑。2009年,江苏新能源、新医药、软件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60%、30%、30%,其中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的20%以上、全国的60%以上。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均高于工业平均增速。2010年,江苏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超过30%,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0%左右。2012年,新兴产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超33 000亿元,增加值超过8 500亿元。2015年,新兴产业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 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0%,新兴产业将成为江苏战略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而新兴产业投入的绩效则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常州地处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两大都市中间,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凭借其独特的环境、地理位置及人才优势,包括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在内的五大产业发展迅猛,五大产业已成为常州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做大做强五大产业已成为常州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

一、常州五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较好基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支撑力更加明显,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轨道交通设备、数据机床及基础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产业提升步伐加快,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通过合资合作和信息化改造等途径得到优化提升,技术装备和产品档次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市五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 7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6%;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64%,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3.8%,实现利税4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实现利润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45.7%。五大产业完成投资822.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高于平均增幅13.6%,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达69.7%。五大产业年营业收入10—50亿元企业达50家,50—100亿元企业5家,特别是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7家,五大产业企业占据5家。同年,常州实施五大产业投资项目2 788个,完成五大产业投资822.9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41个,投资额264.6亿元,玉柴华东基地、国茂减速机、晶元光电LED外延片和芯片、小松工程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建成投产。随着企业设备投入比重不断提高,常州五大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数控重型设备、大型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拥有量逐年上升,固定资产投资抵扣增值税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企业实现抵扣额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9.5%。

依托五大产业重点企业,常州把做强做大产业与做强做大企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行业升级换代,全面提升五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输变电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以及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农业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风电装备、太阳能光伏电池、LED、储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产品群。目前,常州输变电设备生产企业超过600家,变压器产量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达15%,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光伏组件的全球市场占有率6.5%,并在行业内率先建设“光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内惟一的国家级轨道交通车辆产业基地,常州轨道交通企业超过50家,初步形成研发、配套、制造产业链,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45%,车辆内装系统占60%。

二、常州五大产业投入绩效分析

(一)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的经济规模及增幅均排在五大产业首位。2009年完成投资383.9亿元,增长31.1%,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9.5%,完成产值2 040.6亿元,增幅达到30%,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4.1%,引领了全市工业发展速度。2010年,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 389.7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337.2亿元,实现利税219.4亿元,利润148.8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09.7%、108.8%、123.3%和114.7%,形成了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和车辆、现代农业装备、数控机床及基础装备等产业特色和优势。

篇10

尽管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还较高,但由于它的简单、清洁、环保、安全、可靠而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40%。Gartner 2010年6月给出的调查报告认为,“即使太阳能系统的售价一直稳步下降,我们估计整个太阳能产业的营业额仍会在2014年之前翻一番。”

但是,长期以来,老化、失配及阴影等问题便一直困扰生产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公司,并严重阻碍了太阳能应用的普及。例如,当云朵、树荫等障碍物在电池板上带来阴影遮挡时,将造成严重的电压和电流适配,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利用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可以解决这种电压和电流的适配,尽量减少发电量的损失。Gartner公司的报告也指出,“光伏产业下一步的技术发展自然是:在太阳能电池板中集成电源管理芯片,从而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并符合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推出了这种专门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推出的SolarMagic~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SPVl020太阳能发电系统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