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学科渗透;政策相关性
一、 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
产业经济学是通过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二者内在联系来探索产业组织与产业活动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于其自身研究方向的限制,产业经济学必须要紧密围绕企业、行业以及市场三大要素,并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探索不同类别不完全竞争案例的实证含义以及规范含义,从而为参加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产业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在经济学领域主流的观点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九世纪末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开始出现,也就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上世纪中期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初步形成,也就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中级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以及爱经济活动中的实践得到了充分而快速的发展,从结构上看,产业经济学开始分化出了几个较大的分支:结构主义学派、效率主义学派以及行为主义学派。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结构主义学派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反垄断反集中的结构主义主张,效率主义学派则提出了放任自流的市场政策主张,但是二者从理论角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即决定生产者与营销者利润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学派在理论上是对立的,而市场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由——宏观调控——自由”的模式,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个学派的政策观点都会得到应用,也正因此,西方的经济才得以稳步快速地发展。
二、 新时期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特色演变
上世纪提出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是在市场发展较为不充分、不成熟的条件下提出的,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交易成本以及企业组织的作用。在宏观调控的问题上,效率主义学派也没有将产业政策研究并实行的成本考虑进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各国的经济都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发展,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逐步成为了现代企业结构的一个典型特点,各国的产业政策也由针对国内转变为保护本国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逐渐显得捉襟见肘,新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呼之欲出。
二十世纪末,新的研究方法以及高级的经济学家加入了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来,对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突破和再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现在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主流学派,即延续着结构主义的“结构——效率——绩效”的路线继续发展,他们的新特点是加重了对市场的重视,将市场条件与企业行为作为一种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外力,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探索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点。成功地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产业组织学的理论进行了升级,逐步形成了双向动态的行为主义新产业组织学理论。而另一个方向则是延续了效率主义学派的特色,把研究的重点放入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以及结构演进,从而形成了新产业组织理论。这种理论突出了市场行为的重要性,将市场结构看做受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影响的外在变量,从企业战略入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博弈论、推理演绎法等新方法,将产业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进行了统一,从而让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变得更加科学严谨。然而该方向研究的理论色彩日趋浓厚,对于分析模型的重视日益减弱,甚至有时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经济现象,但是理论与实证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促进产业经济学的成熟,也使得经济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演进。
三、 产业经济学对其他经济学科渗透的演变预想
(一)产业经济学向微观经济领域渗透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微观经济学更加关注实际的经济现象,产业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企业关系、一体化进程、对政策的影响等。正因为其关注方向更加偏向宏观,所以产业经济学可以解释垄断程度与企业债务的关系。
随着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关注点逐渐转入公司内部活动,产业经济学向其他领域的渗透也正在加速,一些本属于管理学研究范畴的内容在产业经济学也得到了研究,例如效率合同、人力资源开发、信息传递、组织结构设计等本属于管理学研究的领域,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也对其进行了相当的借鉴。波特将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公司战略理论进行了很好的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公司战略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形成以及产业经济学向微观经济学领域渗透。
(二)产业经济学对宏观经济的渗透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它忽略了结构、个体、产品,因此其作出的政策参考很容易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由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并形成寡头经济的现实,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就必须要关注到寡头经济。这就需要产业经济学在结构上与宏观经济学进行统一协调,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渗透到宏观经济学领域,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细致的理论来指导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
(三)产业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渗透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这是一种不良的市场行为,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只关注进入,不关注重复。要解决这个发展经济学未曾关注到的问题,就需要产业经济学将自身的结构理念和效率理念引入到发展经济学中,打破政府的完全垄断,通过内部优化来提高产业内部的效率。
四、结语
不同历史时期的产业组织理论,根据当时的经济环境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管是结构主义学派、效率主义学派还是新组织经济学,其实都是在“结构+效率+绩效”的框架中变化的。随着产业经济学不断与现代的经济环境相协调,信息时代模块化的残叶组织研究已经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未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也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参考文献:
[1]现代产业经济学 戴伯勋、沈宏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5-18.
[2]产业经济学 邓慧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37-41.
篇2
就本体论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在主流经济学家的推崇之下,在区域经济研究后期,基于杜能模型的研究范式逐渐脱离开来,其中本体论对个体动机予以了强调。首先,它对物品稀缺性假设与理性人假设进行了建立,并基于消费者与厂商的均衡,对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在近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中,经济对象的微观均衡分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就认识论而言,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规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重视。起初,在区域经济学中,理论体系构建并得到重视,观察的重点对象主要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描述。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例,起初是针对企业选址问题,其特点表现为基于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在经验研究的结论应用之下,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中区位论与区域科学得到了有效运用,这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的联系十分紧密。
就方法论而言,描述性的研究与经验验证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其研究主要涉及到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也基于计量分析与统计学的归纳法为主。经济总量指标与空间区位的关联性是区域经济学的重点,基于此对区域政策进行调整。在特定空间上,产业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学的观察对象,在经验研究之下,对产业聚集与空间变量的关联进行探索,然而这种集聚的个体动机与总体趋势间的内在关联却没有得到解释。而这种联系是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内容,同时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与其有着密切联系。主流经济学对理论演绎有着高度关注,并意图基于精炼模型对经济运行整体现象潜在的个体理性动机进行揭示,计量分析基于理论演绎实施,换言之计量研究就是验证理论假设,然而计量研究并非理论假设的直接来源。
站在市场经济系统整体认识的角度来看,经济系统在主流经济学之下向不同部分进行了划分,然而这些部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关联并组成一个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的能力。换言之,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的特征表现为自组织性,因此个体选择成为了关注重点。就传统意义而言,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区域经济系统能够对其组织系统加以运筹,因此整体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成为的关注重点,然而其运筹结构并非完全符合个体理性。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
以杜能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例,杜能对位于均质平原上的孤立国进行了假设,其中制造品有中心城市供应,食品供给则由城市四周土地承担;孤立国内各区域具有相同的自然条件与运输条件。杜能提出生产地与市场距离成为农场利润最大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成本与运费的偿还必须与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对等。基于一定的耕作成本,与城市的距离与追加运费、边际产量偿付量成正比,与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成反比。杜能对农业圈层理论进行创建,并认为差级地租为各区域农业布局的最优类型。杜能通过理论化与体系化形式验证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其他研究领域中,这一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空间成为了经济物品,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杜能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具有双重性,与之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其相关性与普遍性也更强,可见基于杜能的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其思想提出后的一个多世纪,业内并没有对其予以重视。萨缪尔森则基于杜能的理论创建了空间市场均衡模型。在艾萨德的努力之下,主流经济学中逐渐接纳了区域经济学,并实现了杜能理论与均衡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拓展
1.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学解释力更强
在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的推进之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换言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范式逐渐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工具则包括比较优势、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几何分析等等,然而基于发散下的理论范式中,这些理论的发散性十分明显。对于一个共同的理论支点中,这些理论工具无法得到整合与归结,这使得区域经济学整体看上去并非精密的仪器,而是一个“工具箱”。当“问题区域”出现在国家经济中时,那么建立在空间分析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学则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人们在探索中不得不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零维”空间中时,那么区域经济学将会停滞不前。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结论中,在主流经济学的整合之下使得其范式转化得以实现,进而基于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
事实上,经济是社会全体成员个体决策之下诞生的。在传统研究中,区域经济学的规划性特点十分突出,换言之就是通过规范经济学对最优模型加以定义,然后对区域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强调了政府干预的方法。然而,与政府规划相比,个体理性选择的综合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就难以作出合理解释,进而导致上世纪7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区域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供给产生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中,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十分突出,“问题区域”逐渐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由于对问题的解释缺乏根源性,不管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如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区域问题的诊断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并不强。究其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学的政策建议并没有得到认可,这一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尤为突出,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十分明显,一般这是受到规划模型中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缺失造成的,在政府干预之下,市場结构、规模报酬等发挥变化,使区域经济均衡状态迁移的预见性不够准确,政府干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站在政府对经济政策加以干预的角度来看,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为主要对象,这一点在建立在区域经济禀赋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规划十分突出,然而相关的政策手段并不明确,缺乏系统性。主流经济学则站在微观的角度来调整市场参数,以此实现对企业决策的限制,这显然已经属于经济规制。从中不难发现,当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引入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那么就逻辑而言,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经济规制理论等分支学科的一致性就得到体现,就政策供给而言,在理论方面的选择上就变得更加丰富。
3.与主流经济范式趋同的启示
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能够提高经济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并不在单纯的针对区域经济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基础之上的制度机制、市场竞争、社会运行以及要素共享机制都能够通过区域经济学得到合理解释,进而使区域经济规划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得到提升。传统单一的运输成本与比较优势分析饿逐渐向区域经济的全方位“扫描”转化。
就理论体系而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趋于严整,主流经济学理论主干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范式逐渐得到统一,鉴于此,就逻辑而言其一致性得到体现。实践表明,这一理论体系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十分突出,在主流经济学范式与区域经济学趋同的背景下,在区域经济学中,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有效运用,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意义。
四、结束语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中,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在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向“范式”進行整合与归结,而研究基础与方法的不同则会引发区域经济理论的相关争论。基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补充,为人们对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观察与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颜飞,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8):24-30.
[2]孙贯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以荷泽为例[D].山东大学,2004.DOI:10.7666/d.y660913.
篇3
1.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短期危机
(1)政策研究影响力的下降。在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学科的过程中,政策的导向作用比较明显,特别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针对我国这样的农業大国来说,农业政策的研究人才较为匮乏,农业经济学者的影响力较低,其往往只是对政策的解读,在与其他优势学科竞争生源或资源时,极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其他学科的挤压。对于农业经济学科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是在经济学、管理学及统计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近几年,管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科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已经逐步拓展到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范围内,使农业经济学科生存空间受到很大影响,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学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落后于此类基础学科的发展。
(3)对学生的吸引力日渐下降。在学科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针对现阶段的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农业经济学科政策影响力的下降,许多优秀学生很少将农业经济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方向,部分院校甚至停止了本专业的招生。长期下去,农业经济学势必会面临严重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2.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长期危机
(1)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萎缩。现阶段,由于农业增长值较为可观,加上农业方面就业的人口较多,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居住在农村,我国对农业的研究工作依然比较重视。“三农问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是我国发展的重点。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农业相关部门涉及范围逐渐缩小,当城市人口树立超过农村人口树立时,政府工作中心就会发生改变,其就会削弱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性。
(2)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的持续下降。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经费比较富足,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财政预算则日益变得比较紧张,用于农业经济学科方面的费用逐渐减少,经费的减少,导致科研人员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农业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自然减弱。
(3)优秀研究生的持续流失。当前,农业经济学的整体影响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就业市场中,对农业经济学科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致使许多优秀的学生不会选择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人才断层情况一旦出现,一定会造成农业经济学的发展萎缩,优秀研究生的缺失更是让相关领域的研究人才呈现缺乏之势,难以促使农业经济学科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
1.欧美经验。根据美国主要年度授予的学位及农业经济管理及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学位的统计情况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本科毕业生的增幅大约在60%左右,硕士毕业生增长了近一倍,博士毕业生的增幅则超过了三倍。在这个增长过程中,农业经济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增长了37%,较本科毕业生的总体增长率而言比较低,这说明农业经济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数量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农业经济学专业中涉及企业管理及相关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却增长了87.5%,其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本科毕业生总体数量的增长速度。在农业经济管理本科毕业生的总数量中,涉农企业管理及相关方向的毕业生数量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7.8%,这表明,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流研究和教育方向中,涉农企业管理正在逐步占据重要位置。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德国的哥廷根大学中,硕士研究生每年的招生人数为200名左右,选择农业经济学专业中的涉农企业管理方向和食品市场营销方向的学生占据总人数比为70%以上。以上这些情况,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及早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要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不断借鉴,将“政策分析”这一研究和教学的中心,逐步向“市场和企业分析并重”的方面予以转移。
2.研究重心转移
(1)食物经济与管理。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学科中,较多的是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应当将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深加工食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同时对于外饮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这推动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由于食品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推动了农业经济学科研究空间的拓展,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食品经济与管理,主要是在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直至消费整个过程中,对经济与商业行为进行研究。农业经济学科同样需要注重在此方面予以倾斜。
(2)生物经济管理。农业在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食物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通过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分析,对农业经济学科的侠义理解,会不断缩小其研究范畴。针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拓展方向而言,应当立足于食物经济与管理,将其研究范畴不断向与农业资源相关的所有行业发展,也就是将所研究的内容与新兴的生物经济专业相结合。
(3)三个研究重心。在不久的将来,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中心势必会发生转移,将市场研究作为重心,在保证政策制定合理性的同时,能够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得到提升;将行业研究作为重心,能够向农业经济学科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在基础学科学者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将企业研究作为重心,能够实现企业和农业经济研究者的双赢,使企业的市场风险得以减少。
3.教学重心调整
高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为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便,作为农业经济学科,应当专注于以学生为培养重心,改变传统的与政策分析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注重对学生了解市场以及涉农企业服务技能进行培养。同时还要借鉴欧美农业经济学科转型的经验,在对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分类培养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对多个方向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以政策分析为重心的传统农业经济学,也可以选择以企业分析为重心的现代农业经济学,使学生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社会就业中,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毕业生而言,企业是其主要就业去向,这就要求,现在农业经济学科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培养。为了保证为企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要注重促进企业和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工作的经常性开展。
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农业经济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在极大压力下探索更好地未来发展之路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经济学科的进步。农业经济学科也要积极探索更好的转型方式,培养学生重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虎林,刘双.论山西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7,(01):4-6.
[2]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08):89-96.
篇4
关键词:系统科学;系统经济学;学科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008-02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深入研究系统科学,不仅能广泛了解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而且其成果也为社会工作者从事科研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方法论支持。
人类社会已进入系统时代。系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正呈方兴未艾之势。系统经济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跨学科新研究。系统经济学的创建为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平台,是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创新。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脉络
1.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该理论力图分析各种系统的一般方面、一致性和同型性,阐明或导出适用于一般化系统或其子系统的模型、原理和规律,包括机体系统理论、开放系统理论、动态系统理论。
2.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该理论利用局域平衡假设、连续介质力学描述、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叉数学理论、涨落理论等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特征与条件,指出结构、功能、涨落、开放系统、远离平衡之间的联系,并推广于生物、社会、经济等其他非物理系统。
3.哈肯的协同学
协同学原意是研究一般系统中子系统的协同过程,而实际研究的是由一种特殊的泛导方程――主方程(表示系统的几率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方程)所能表征的系统的协同过程或自组织过程。
普利高津与哈肯的理论较之贝塔朗菲更具数理化,同时导出许多凭直观思辨无法得到且形式具体的新规律,这对一门新学科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4.埃根的超循理论
该理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机理,重点探索由非生命分子到生命个体进化中超循环的作用。埃根的工作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可看作分子生物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领域中的进化论,是一种特化的系统理论。
5.米勒的一般生命系统理论
该理论研究一切实存的具体系统的异同性,由小到大包括八个层次:细胞、器官、生物体、群体、组织、社区、社会、超国家系统。除了处理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流通与输出外,其共性还体现在具备多功能的子系统:复制器、排放器、驱动器、支持器、输入转换器、内部转换器、输出转换器、定时器等。
6.槌田敦的资源物理学
该理论研究物流与能流,认为流的基础是扩散能力,熵是物与能扩散程度的指标,后又将流与熵定性类比引申于非物理系统。
7.运筹学
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运筹学是系统工程的重要数理基础,通常包括规划论、对策论、排队论、搜索论、库存论、决策论等。作为系统科学的分支,运筹学比其他分支在数学理论与数理技术方面有更多发展,其具体成果之丰富堪称楷模。
8.非线性分析
该理论侧重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叉、突变、浑沌等,其数理成果同运筹学一样极有成效和价值,通常是许多系统科学分支(例如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9.经济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
(1)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
该方法将一地区、一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作为一个输入、输出的网络系统,并探索和解释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从而为经济系统计划和管理提供依据。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投入系数,即各部门每单位产出所需由其他部门投入的产品数量,可建立线性方程组并通过矩阵代数求逆,计算最终需求变动对各部门生产的影响。
(2)兰格的经济控制论
兰格将控制论用于经济学形成经济控制论。该理论发现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凯恩斯乘数与里昂惕夫矩阵在数学形式上的共性,并强调经济管理科学水平的意义。其具体研究很多,涉及可控性、可观性、稳定性、最优控制、微分博弈等。
10.社会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
巴克莱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系统、边界、输入、输出、反馈等概念,并强调这些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发展了一种有宏微多层次的适应性系统模型,认为系统的各层次互动影响系统内的其他层次,一个由互动组元组成的系统与内外部环境进行交易,从而导致外部环境中的信息以某种方式进入该系统。
邦格的系统主义论述了对社会本质认识的三种基本观点:个体主义、整体主义与系统主义,并认为系统主义抛弃了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
二、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系统经济学(昝廷全,1995)是在系统时代背景的感召下应运而生的新的经济学分支,严格来说属于经济学与系统科学、数理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等的交叉科学研究。系统经济学的创建为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平台,是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创新。
系统经济学利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中国古典哲理的精华研究经济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规律,除了具有许多交叉学科共有的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前沿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等应用学科独有的特征,是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于一体的一门创新学科。
1.系统经济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系统经济学在理论上涉及哲学、数理与技理等层次,是多学科交织而成的一个广义交互网,它也与许多学科或专题有区块性非网络性的交缘,特别是与系统科学的某些专题交缘,这部分自然是系统科学中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
从方法学看,一般认为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而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综合性、目的性、层次性、历史性等。反观系统经济学,这些方法与原则都可从广义系统模型的内外广义系统性或软件硬兼设性以及其他泛系原理派生出来。因此,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此外,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一般生命系统理论、资源物理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不同类型的集散关系、扩散过程(扩散方程)、主方程、泛化的熵等,它们都不外乎描述集关系或其泛导关系。运筹学则不外是显生的特化数理技术性研究,投入产出法则是一种技术化的运用泛权场网表征因果关系的泛导法应用,而兰格的经济控制论则是泛导法对经济系统的一种准转化、准模拟过程。从这些角度看,系统经济学做了一些有益的补充、推广与探索。
2.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1)前沿性――立足科学前沿
系统经济学紧扣科学前沿,挑战未知领域,并促进知识和高技术的综合集成。近20年来,系统经济学探讨了一系列科学前沿问题: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系统经济学的哲理框架、数学模型和应用举例、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制度的拓扑模型、资源位理论、特征尺度理论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国内和国际相关学术领域中的全新探索和思考。
系统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体现了整体性、新思维方式,显示了科学的发展脉络。研究主题的选择,优先考虑到影响面广、带动性大、极富挑战性的方向和前沿领域,并以国家的战略目标为取向,同时关注到学术疑难问题。因此,系统经济学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前沿性。
(2)前瞻性――面向科学未来
系统经济学展望未来、预测未来,并促进对未来的把握和创造,创新是唯一性的。创新取决于正确确定研究的新方向,提出研究的科学问题。系统经济学不断突破最新科学进展,揭示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与预测未来发展的走向和变化,探寻未来发展的机遇,促使及时不断的调整研究方向,开拓新方向、新领域,研究新问题。
客观世界是一个开放系统并在不断进行演化。客观世界既有法则也有偶然,既有决定性也有随机性,既有秩序也有混沌,而且它们相互影响。系统经济学当中关于复杂性和开放复杂经济系统的研究体现了系统科学新的研究方向,反映了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
(3)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促进学科整合和整体性研究
当代科学的突出特点是学科统一化进程的加速。几百年来形成的越分越细的学科划分和单个学科孤立、分割的研究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和未来科学本身的发展,难以适应新的技术革命以及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际化趋势,难以适应日益困扰人类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以及不断加剧的人类与自然的不协调性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科交叉极富创造性,也是整体性认识和实现学科整合、一体化的必然过程。
系统经济学遵循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并以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着。正如预想的那样,系统经济学的成长受到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跨学科研讨体系并没有因学科障碍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受到影响。我们深信,系统经济学将进一步打破严格的学科界线,促进学科整合和整体性研究,激励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学科的互动和融合必定会产生绚丽多彩的新的科学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FDI;区位选择;新地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自2003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FDI投资东道国以来,FDI的区位研究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鉴于FDI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巨大差异,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从传统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两个视角解释FDI区位选择的地区差异性。
一、古典区位理论下的FDI区位选择
邓宁的折衷范式理论是FDI区位选择传统理论的集大成者,全面的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是折衷理论的核心。Dunning(1996)[1]指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必须拥有或能够得到他国企业没有或者无法得到的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企业有了特定的优势,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采取FDI方式进入外国,可以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这就是内部化特定优势。区位特定优势是投资东道国的所具有的资源、地理位置、政策等排他因素,这是国际投资何处落脚的关键所在。我们把这些传统区位优势称为“第一性(first nature)”的优势(Sehmutzler,1999)[2]。但是,这些解释无法说明,“第一性”因素相同或接近的地区为什么会有“中心”和“”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格局。
二、新地理经济学视角下的FDI区位选择
新经济地理学以Dixit-Stiglitz(D-S模型)(1977)的垄断竞争分析框架为基础,借助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核心假定――收益递增思想,建立了描述产业聚集的“中心一”模型(克鲁格曼,1991)[3]。克鲁格曼构建了一个包含历史、地理和贸易成本的框架,指出在贸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等偶然因素可以导致一个地区产业的初始集聚,规模报酬递增的自我强化效应促使集聚效应在一个地方进一步加强并锁定,进而引起地区差距的扩大。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为区位选择问题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方向,“集聚”因素的重要性逐渐在我国FDI的区位选择问题中得到重视并得到检验。
三、国内关于我国FDI区位选择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FDI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杨晓明、田澎等(2005)[4]分析了1995~2002年中国178个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选择因素,说明外资在进入中国时非常看重本地市场的消费能力,这与邓宁的理论完全相符。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促使学者们更多地从“集聚”效应考察FDI的区位选择。黄肖琦、柴敏(2006)[5]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FDI在我国的区位分布,发现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等传统FDI区位变量不显著,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贸易成本、技术外溢、市场规模以及历史FDI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许罗丹和谭卫红(2003)[6]考察了已前期FDI存量为表征的集聚效应对后续FDI的影响,结果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韩剑、潘沁2005[7]研究认为一方面跨国公司的产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产业间的“前向联系”和“后续联系”,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国别集聚可以把各种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降到最小,从而获得集聚的超额收益。张俊妮和陈玉宇(2006)[8]认为传统的区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共同导致了我国FDI的区位分布格局。
传统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我国FDI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为我国进一步引进FDI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1]Dunning.John H.(1981a).“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towards a dynamic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17,pp.30-64.
[2]SehmutzlerAnnin. The New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1999,(13):355-379.
[3]Paul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PE1991.
[4]AkamatusKaname:A Theory of Unbalance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 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Vo.l 86.No.2,1961.
[4]杨晓明,田澎,高园.FDI区位选择因素研究[J].财经研究,2005,(11):20-24.
[5]黄肖琦,柴敏.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FDI区位选择――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6,(10)53-59
[6]许罗丹,谭卫红.外商直接投资聚集效应在我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7)62-68.
[7]韩剑,潘沁,徐康宁.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3)100-105.
篇6
关键词:物流学学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专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经济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物流系统分析
等等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物流经济
等等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篇7
内容摘要:“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SCP范式)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进行产业组织应用问题研究的经典范式。纵观SCP范式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SCP范式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中经历过繁盛,也曾一度走向衰落。我国有关SCP范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关键词:SCP范式 理论演进 应用与发展
研究背景
SCP范式,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三段论的产业分析范式,对产业组织学发展成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SCP范式的理论内核,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中经历过繁盛,也曾遭到严厉地批判和指责。纵观SCP范式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SCP范式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中经历过繁盛,也曾一度走向衰落。
纵观中国的产业组织研究领域,SCP分析范式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理论活力和应用空间,因此,SCP分析范式往往是人们分析特定产业问题的首选分析范式。这一范式在中国应用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如何,存在着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SCP范式的理论演进
(一)SCP范式的提出和发展
SCP范式是由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以梅森和贝恩等为主要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市场的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绩效,为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1959年,贝恩《产业组织》的出版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最终形成,阐述了从市场结构推导竞争结果的结构、绩效两段论分析范式。1970年,谢勒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在贝恩两段论范式的基础上发展成了三段论的SCP范式,从而将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目前为止,有关SCP范式的阐释和应用,主要以谢勒所做的说明和图示为依据。
(二)对SCP范式的批判和修正
对SCP范式的早期批评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包括施蒂格勒(J•Stigler)、德姆塞兹(H•Demsetz)等人,正是在对正统SCP范式批判的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崛起了。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又被理论界称之为效率主义。此外,作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W.J.Baumol)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可竞争性理论”(Contestability Theory),该理论强调潜在竞争对产业现有厂商行为的影响,打开了新的产业组织研究思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发生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新产业组织学”发展起来了,其对SCP范式的修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和引入了博弈论。
SCP范式在中国的应用和新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运用SCP范式对中国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和成果并不多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西方国家出现的一些产业组织问题在我国逐渐暴露和显现,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作为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SCP范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分析工具。
近年来,我国学者基于SCP框架对国内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加改造地运用SCP框架分析研究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二是通过实证研究或理论推演,对SCP模型进行修正,用于研究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
(一)不加改造地运用SCP框架分析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
回顾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每年都有大量不加改造地运用SCP框架对我国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研究的例证。
例如,张春霞、罗守贵(2006)对我国25个制造业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与“集中度―利润率”假说相反的结论,并指出我国应结合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周习、干春晖(2007)研究发现,我国计算机制造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实力薄弱等诸多阻碍产业发展的因素,竞争力薄弱。
唐柳、廖海波(2008)运用SCP范式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进行了研究,认为发展该产业仍具有积极价值,但其在发展初期存在市场集中度不高、差异化程度低以及市场行为不显著等问题。
甘卓霞(2009)运用SCP范式对我国钢铁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加快重组和转型,推动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链接,才能度过难关。类似的研究非常之多,几乎涉及各个行业和各类产业组织问题,并且也不乏在不同时期不加改造地用这一范式分析同一产业的情况。
(二)通过实证研究或理论推演试图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SCP框架
在运用SCP分析范式分析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时,一些学者发现由于一些重要因素未被纳入在这一范式,其存在一定局限,无法对中国的产业实际做出更好的解释。于是,他们努力修正这一范式,引入了一些新的分析因素,以增强其对特定产业组织问题的解释能力。
在我国学者对SCP范式的修正和发展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将产业的所有权结构这一制度因素纳入该分析范式的有关研究。
马建堂(1993)较早指出,影响企业行为的因素很多,“有产权结构,也有市场结构”。金碚在其编著的《产业组织经济学》(1999)中指出,如果将体制因素包括在产业组织的研究框架内,成功建立一个包含体制因素新的分析范式,将能更好地解释我国的产业现实。
刘小玄(2003)利用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中国转轨经济中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对于产业绩效的影响,并指出“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唐要家(2005)结合马建堂、金碚、刘小玄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要分析转型中的中国产业组织绩效,必须将所有权变量内生化。他提出了一个“所有权结构(S)、市场结构(S)一企业行为(C)一经济绩效(P)”的SSCP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这是目前在我国产业组织领域影响较大的一个修正的SCP范式。
此外,其他一些学者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修正的SCP范式,但由于这些修正主要是从特定的研究视角提出的,并未得到广泛地应用。
例如,张耀辉、卜国琴、卢云峰(2005)以实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市场交易制度影响市场绩效的假说,构造了市场交易制度影响市场绩效的修正的SCP范式,并试图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新范式进行理论和实验的证明。
李海舰、魏恒(2007)通过引入产品价值网络的概念体系,对传统SCP分析框架加以修正,构建了一个基于模块化理论的新型产业组织分析范式―“DIM”分析框架[(DIM泛指由规则设计商(Designer)、系统集成商(Integrator)与模块制造商(Module-maker)共同构成的企业簇群)],试图从立体多维层面实现对现代产业组织问题更为全面的研究。
综上,通过考察我国学者提出的各类拓展的SCP范式不难发现,这些范式的提出无外乎出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假设提出修正的SCP范式,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这一假设的正确性;二是通过理论推演得出修正的SCP范式,然后用新的范式分析研究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
SCP范式在中国的应用和新发展述评
经过我国学者的努力,有关SCP范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产业组织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释,但其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其理论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一)照搬SCP范式分析产业问题并不合理
SCP理论建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存在“私有企业和自由市场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和政府体制”,其所分析的对象是“私人拥有的商业组织”,这些组织“从事追逐利润机会的生产活动”。
在西方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组织的唯一动机是追求利润,市场结构是内生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会存在一定逻辑关系,用SCP范式分析产业组织问题会有一定解释力。就转型中的中国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许多行业实际上是由追求非利润最大化的国有企业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非国有企业组成的“混合经济”体制。我国的情况不符合SCP范式的假设前提,盲目使用SCP理论研究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在分析我国特定产业组织问题之前,必须判断、分析所研究产业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传统SCP范式的假设前提,阐释套用传统范式的可行性和修正范式的必要性。
(二)拓展的SCP范式适用范围较窄且各内生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深入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学者对SCP范式的拓展大多是针对特定的产业组织问题或从特定的研究视角提出的,这样得出的范式要么缺乏普适性,要么普适性无法得到验证,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产业问题的分析研究,其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此外,传统的SCP分析框架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例如对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互动影响的研究过于简单;在理论解释中只强调短期分析,忽视长期过程中产业的动态效率和配置效率;对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反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等。这些拓展的SCP分析范式并没有摆脱传统SCP框架的固有缺陷,大部分只是简单地分析各内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联系,没有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其视为“黑箱”。
(三)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SCP分析范式的观点不准确
在一些文献中,学者们认为传统的SCP范式已出现全面的危机,似乎这一理论的应用价值也已走向了终结。通过回顾SCP分析范式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发现,SCP范式依然是我国产业组织研究领域的主流范式,基于SCP范式的研究一片繁荣,成果卓著,这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回击。
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基本条件与传统SCP范式假设前提并不一致的情境中,SCP分析范式也并没有出现致命的危机,只要稍加拓展,它所阐释的理念仍然适用于分析和研究相当多的产业组织问题。因此,SCP范式不应该被遗弃,应该在实践中被修正为适用于不同微观经济基础和产业特征的范式。当然,由于我国经济情况的复杂性,发展出一个具有完全普适性的SCP分析范式绝非易事。
参考文献:
1.马建堂.结构与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金碚.产业组织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03(1)
4.唐要家.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3)
5.Ba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New York.John Wiley,1968
篇8
一、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安全的基本内涵
(一)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内涵
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equity,PE)有广义和狭义理解,广义是指以非公开发行的股权为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包括创业投资基金(wenturecapital,VC)主要投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狭义的股权投资基金不包括VC即专门投资于成长期、扩张期、上市前企业的股权基金。PE起源于VC,投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以及投资方式的变化使股权投资基金成为一个种类齐全并且不断发展的综合投资工具。企业的生命周期决定投融资需求的种类(见表1)。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股权投资的种类基本可分为风险投资基金VC(针对种子期和创业期阶段的企业)、扩张基金EC(针对扩张期企业投资、提供过桥贷款和提振资本注入)和收购基金(服务于杠杆收购、管理层收购、管理层买入和上市公司收购),(见图1)。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主要经过募集和设立、投资、投资后管理(增值服务)和退出等环节和流程。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特征主要是:在资金募集上,采取私募的形式,募集对象为特定机构和个人,不通过公开市场销售,而是基金发起人与投资人私下协商、召开专门的路演会等方式进行;在投资方式上,采取股权性投资方式,主要为普通股、优先股或可转债等,投资对象为未上市、高成长企业,投资期限一般为3~8年;在投后管理方面,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提供增值服务;在退出获利设计方面,基本按照“以退为进、为卖而买”原则行事,在投资之前就设计好退出机制,事先约定好退出渠道,否则就不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能够克服银行借贷融资的局限,为企业、特别是为中小型企业的脱颖而出直接注入资金,并参与经营管理,提供创业者难以作为的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因而越来越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投融资主流。
(二)产业安全的基本内涵
关于安全通常的理解是客观上不受威胁,主观上不为恐惧的状态或态势。产业安全是产业经济学新近流行的研究方向和流派,是对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理论的系统性创新和延伸,是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关注的核心内容。产业安全主要是指特定行为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例如省、市、县、区域组织等)自主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产业安全最早始于国家产业安全或民族产业安全,一般情况下,谈到产业安全,主要指民族产业安全,但是又不限于民族产业,实际上是包含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企业安全“三位一体”的安全观。
目前产业安全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产业保护理论、产业损害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控制理论和产业安全评价与预警等五部分内容,构成研究产业安全的五个视觉和方法。产业安全本身不是经济要素,作为一种产业评价理论和方法,是贯穿于产业经济学实体理论的一条轴线,形成了产业组织安全、产业结构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的产业安全分析框架。产业安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全球经济环境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和方式比较多元化,但数量化、模型化是方向和主流。产业安全评价反映产业的兴衰成败,可以引导投资方向和生产及消费方式,因而产业安全评价日益受到不同经济主体的关注和重视。实际上产业安全是一种产业战略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是产业经济学发展史上的超越性理论创新。
二、股权投资基金具有产业企业安全评价功能
根据股权投资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运作流程,按照产业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战略管理视觉,股权投资基金与产业的结合融合具有重要的产业安全评价功能。综观股权投资运作实务,在其现实性上,股权投资介入产业和企业的全过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安全评价过程。
(一)对被投资企业的产业经济学研究是一种安全评价股权投资基金(PE)只关注高成长的企业和朝阳产业以及竞争力强的项目,对投资对象的无缝隙调查和成长力评价全面、细致、周到,并且贯穿于投资有效期全过程。对投资项目的审查和尽职调查涵盖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以及企业业务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时甚至调查细分到找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确定被投资企业是否达到可投资条件以及能否实现投资所准球的价值期望,才确定合作。对所投企业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做法足见股权投资基金的专业化水平。这与产业安全评价的做法如出一辙,因而股权投资对产业企业的评价是一种安全评价,生存和发展处在不可救药的威胁和危险状态企业不会得到股权投资者的雪中送炭。
(二)对被投企业风险评估的关注体现产业安全期待在产业安全评价中,投资者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类型,一个高度不安全的产业,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盈利无望只会造成投资恐慌,投资者站在盈利预期立场上对产业和企业信息、生产经营状况最关心、最敏感,因而“投资什么、不投资什么”看似投资问题,实际上也是个产业企业安全评价问题。股权投资偏爱风险投资,但是投资的是可预控的风险,是追求高收益、高回报的战略投资。依据产业风险评估而决定投资意向是产业安全评价的目的和动机。股权投资作为一个系统投资工具有着成熟的产业风险评估,因而股权投资风险评估与产业安全评估具有平行一致或重合的地方,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股权投资基金不看好的产业企业一定是不景气的产业。股权投资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从特殊投资者的角度充当产业安全顾问,产业发展咨询如管理咨询、投融资咨询恰恰正是创司自身衍生的主要副业。
(三)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安全跟踪评价过程股权投资基金曾经和对冲基金一样被当作另类投资,一个重要原因是既为企业注入股本,又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不过作为金融投资者,一般不会直接参与被投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而是一个战略管理者的角色,关注企业的安全发展。实现途径主要是参加董事会,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影响重大事项决策;参加监事会并占主导地位,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定期审查企业财务报表,监控企业财务情况;为企业推荐适合的高级管理人才,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这样通过决策监督、经营监管、财务审查、人员配备等手段,PE可以对被投资企业从人、财、权、利、业绩状况各个方面进行及时、全面的安全评估。#p#分页标题#e#
(四)提升被投企业价值的过程增强了安全保障PE是资本市场非常专业的投资者,他们不仅为企业提供巨额资金,参与管理,而且会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一般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主要有: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克服企业初创期迷茫;完善公司治理,推行科学管理;为企业发展不断提供专业化再融资服务;为企业扩张并购提供顾问式服务;为企业上市进行专业化运作。一般这些专业化的增值服务行为能有效地帮助企业规范化的发展,无异于提高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安全度。
(五)退出企业的方式选择反映了企业产业安全状况的变化PE是为前景看好的产业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发一笔大财的“锦上添花”型的投资者,按照“募、投、管、退”的流程,哪个阶段该做什么,事前有设计、事中有防范、事后有预案,自始至终都有理性规划。PE退出阶段的渠道主要有:选择上市(成功在望演绎双赢戏)退出,说明企业在股权投资的助力下成熟为公众公司,PE的投资获得了高回报;出售退出(急流勇退股份变现),在上市无望时,PE把企业股份出售给其他企业投资者获得现金完全退出,企业原股东与新投资者继续磨合;回购退出(失约回购要补偿),无望上市和出售,投资届满企业未达到约定条件,PE可以要求企业原始股东回购所持股权,并要支付一定补偿金;清算退出(经营失败撤资止损),当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难以挽救时解散企业进行清算以减少损失。前三种退出方式PE多少都赚钱;最后一种表明股权投资失败,PE亏本。而四种退出方式反映的产业企业安全发展信息不同,安全度不同,威胁度不同。
三、股权投资基金与产业融合需要战略复合型人才
篇9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一、引言
1957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个基准:(1)需求收入弹性基准;(2)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界称之为“筱原基准”。其基本观点是,“需求收入弹性”和“产业生产率”是选择主导产业的两大重要基准,主导产业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生产率上升速度快的产业。1958年,发展经济学家艾尔伯・赫希曼从产业相互关联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界称之为“赫希曼基准”。他认为,某些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比其他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更为强烈。政府应当把与经济体系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筱原基准”与“赫希曼基准”被奉为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被许多国家政府采纳作为选择产业结构、规划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
二、“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问题
首先讨论一下“筱原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第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上处于温饱阶段,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远远的滞后于发达地区。因此,对于收入弹性低的商品(例如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将保持一个较长的过程。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可能就是朝阳产业或明星产业,是当地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如纺织业、建筑业等。如果按照“收入弹性基准”来选择的话,这些收入弹性低的行业都应该受到挤压和控制,但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无异于灭顶之灾。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在相当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上无弹性可言,仍然要把农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维持。其次,生产率上升基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也不能完全适用。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压力过重,如果采用生产率上升基准,集中资金投入到生产率上升的产业部门,将使已经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变得更为困难和复杂。
接下来,本文对“赫希曼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展开讨论。根据产业间产出的关联效应来选择主导产业,往往必须在资源分配上具有较高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而许多初级产品的产业,如农业、渔业等因前后向关联效应低而被忽视。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选择关联效应高的重化工业的直接后果,将导致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处于更加恶劣的状态,最终导致主导产业政策的失败。
此外,“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都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基础上,而且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情况而言,其前提是完全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如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也接过这些经典的理论,势必造成各省市、地区主导产业的雷同和大批骨干企业的重复建设。面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体制不合理、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科技管理人才匮乏、行政干预及其他因素的阻碍等问题,即使培育和扶植起一个或几个大型骨干龙头企业,这种主导产业的波及和带动能力也会因摩擦成本过大而削弱。因此,“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不适用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更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理性选择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指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的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各产业协调配套的区域经济系统。作为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主导产业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是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前提条件。但是,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很不容易,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需要具备和满足一系列的条件,除了要考虑理论界提出的各项选择基准要求以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成长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各地的具体情况。
本文认为,西方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和后进国家的赶超理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位主导产业的选择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进国家赶超理论包括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和日本学者提出的“后发优势说”。
“比较成本理论”阐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这个经济学基本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进而指出各个地区的相对优势来自该地区拥有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资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是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应当把握的时机和变化规律。“保护贸易理论”专门论证了工业化处于后进序列的国家,更应当通过树立、培育、保护和发展主导产业,以这种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打破旧有的贸易分工格局。李斯特还提醒人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不能只把眼睛放在幼小产业产品的生产本身,而要从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中发现幼小产业的生命力。战后资源贫乏的日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势必使自己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对此,日本经济学者提出了“后发性优势说”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后起国家由于可以直接吸引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并且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只要政府选准主导产业,扶持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有能力与先行国家在一个新的产业一争高低。
上述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在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都取得了后来居上的经济效果。结合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的现实约束和各地不同情况,本文认为,在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做出谨慎、科学并且理性的选择。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扬长避短”战略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体现为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劣势在于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科技人才匮乏。这种要素禀赋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制造业中选择主导产业的现实。客观地讲,所有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存在,即使是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其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却很可能具有绝对优势。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客观地认识当地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确立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好解决,因为人人知道主导产业应当建立在当地发展优势上,但问题远比这复杂得多。例如,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又特别好的地区,水电产业却非当地经济所能支持开发的产业;养殖、种植等初级产品优势地区,搞深加工被公认为一条出路,但市场需求弹性不高的产品也不可能成为有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可见,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承担的比较优势部门是有限的。正确的决策依据应当是:选择那些对实现地区发展可以做出更大贡献的产业;选择最有利于实现地区全面发展的产业;选择适应时代潮流的产业。
(二)准确判断本地区各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
中国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使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国际国内各个行业竞争的压力,加上本身还存在竞争意识淡薄、竞争战略单调、竞争方法简单、竞争能力薄弱等问题,竞争素质不尽人意,竞争者结构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产品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水平落后,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测试手段贫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内部竞争、过度竞争时有发生。如果让优势产业自动发展,其竞争力提升可能非常缓慢。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通病,严重制约着本地区各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这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明确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差别化产业政策的显著特点就是通过促进资源配置,补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本地区优势产业所处的阶段,延缓成熟产业的繁荣期,加快朝阳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步伐,优化衰退行业的资产重组效益,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三)紧紧抓住国家主导产业政策,千方百计成为国家主导产业链条中的一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地区都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系统,其所有的产业发展都要受到其他地区的拉动和制约。区域之间互相开放,彼此依存、紧密联系,使得各地区能够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及其空间组合的差异展开专业化分工协作。国家确定的主导产业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发达地区在抢占各个制高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将当地的经济“链接”在这一列火车上,成为国家主导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地方政府在选择当地主导产业中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符合当地特点、与国家主导产业相一致的产业结构政策,同时健全宏观信息系统,制定大胆开放的市场机制,塑造优质高效的软、硬件环境。
(四)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全新时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知识。以知识为生产基础的产业,属于报酬递增的世界。它完全不同于以资源为基础行业的报酬递减规律,存在非线性的正反馈发展机制和“历史锁定”的路径依赖。而这些空白产业、新兴产业往往就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正改变着原来具有优势产业的微观基础,决定着未来产业发展的优胜者。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施赶超战略,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派生出来的新兴产业,无疑是一条捷径。
许多后来居上的国家和地区经验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当地政府执行的市场游戏规则和产业激励机制;二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当地产业发展机遇的把握;三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理性决策。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刘治彪,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薛荣久,国际贸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篇10
【摘要】
在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在经济学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案例教学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参与问题做出了探析。
【关键词】
经济学;案例教学;学生自主参与
一、经济学案例教学及其中学生自主参与的意义
在本科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一直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通过将学生自主参与引入案例教学环节,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对经济学知识学习的作用,也有利于发挥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功能。具体而言,我们可将学生自主参与在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重要性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由于目前学科设置的特点,经济学的学习内容相对而言理论性较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相对有限,因此,在使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与到这一教学环节中来,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小组讨论、撰写和演示案例内容,能够起到提高其实践能力的作用,突破传统案例教学教师讲多少学生吸收多少的局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其学习兴趣,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以应对未来的激烈竞争。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
与欧美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比例和强度均较低,但是,客观环境又要求高校必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做出贡献,以应对未来职场的压力。在这样的两面压力之下,本科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自主参与的环节,既是对现有案例教学的补充,也是对自主学习形式的丰富。
(三)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
由于传统的案例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师生的互动非常有限。而当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案例教学中后,会将学生的主动性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由学生引导整个案例教学环节,而由教师负责引导、评价和对学习内容做出引申。相较而言,这一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认识和学习方式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自主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至少需要经历三个主要的合作过程:第一,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阶段,这涉及到小组成员如何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进行合理分工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分工协作;第二,案例分析内容的编排阶段,这需要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最终形成一个经过小组认可的执行方案;第三,案例展示阶段,当小组成员将案例内容加以展示时,他们首先需要合理安排这一过程中的人员分工,同时,当教师或者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时,如何分工进行回应也非常重要。因此,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参与,很好地体现了团队合作的过程,而通过这一学习活动的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二、学生自主参与案例教学的模式
(一)基于案例内容的分类
1、讲解经济新闻。对于刚刚接触经济学学习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往往使他们困惑,难以理解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事件的内在联系,在此情况下,可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每次上课之前简单地介绍和评述当期的几个主要经济新闻,而由教师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和中国的经济现状,进一步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议和拓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关注经济现实的能力和意识,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高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分析专业案例。当学生已经完成基本的专业基础课之后,高年级的本科生开始集中学习专业类课程,此时,他们通过学习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形势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的自主案例学习也应转入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专业性。因此,教师可主动引导学生搜集中国经济实践的各种资料,以讲故事的形式加以展示,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基于展示形式的分类
为了强化自主学习的作用,教师应在规定内容和时间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参与形式尝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自主展示。这是自主参与最主要的一种形式,由几位学生自发组成展示小组,合作搜集资料、编排内容和在课堂上做出讲解和展示,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对其讲解的内容提出疑问,并由小组成员做出回答,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拓展评述,并对学生在准备和展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会得到提升,而其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现场突发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2、小组讨论。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随堂提出一个可供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话题,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个学生集中阐述该小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拓展述评,这种随堂的案例讨论最适合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的思考和分析,例如,讲解价格歧视的时候,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价格歧视的定义,举出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价格歧视的例子,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过程,不仅能加深其对价格歧视含义的理解,也能够加深其他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3、辩论赛。在时间较为充裕且需要分析的话题具有相当的深度时,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案例中的问题,结合经济理论进行相互辩论,从而使问题的实质得到更透彻地展示。例如,财政学涉及到财政分权的问题时,关于中国的财政分权的得失时,正方的同学可能会举出分权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改进和税收收入上升等,而反方的同学则可能会举出分权下的地区收入差距、教育和医疗所受到的影响和产业结构的趋同等,而通过相互辩驳,关于这一问题学生会得到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自主参与的关键问题
(一)内容的要求
由于自主参与具有上述的多种内容和形式,因此,如何决定自主参与的方式非常重要,而其核心则是教学实践的需要,自主参与的案例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存在较高的关联度,方能体现案例教学的作用。例如,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应以普遍性的经济方面的问题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内容,财政税务的教学应以与财税相关的问题作为内容,金融类教学应以金融发展等问题为内容,而国际贸易则应关注国际经济问题。同时,这种关联性还体现在案例内容与学生知识结构的相关性方面,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案例内容的选择应以普及经济学知识为主要目标,其展示内容应较为浅显和具有普遍性,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则应重视其专业能力和未来工作的实践需要,多安排一些专业性内容,同时,在其参与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以为其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时间的控制
由于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深化教学内容,因此,在学生自主参与过程中,也应避免喧宾夺主,核心则是教师对时间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的对比关系,合理安排案例分析的时间。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在每一次学生自主展示之前告知其可使用的时间,并严格加以控制,这不但能起到合理安排教学进程的目的,还能锻炼学生对于时间的把握能力,而在有限时间内配置演讲内容的能力,则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迫切需要掌握的一种技能。
(三)课前的充分准备
为了真正起到案例教学的目的,教师务必提前布置案例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各个环节的充分准备,并且,为了达到鼓励学生认真对待自主参与的目的,通常可以以学生的展示状况作为对其平时评价的重要方面,而在准备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努力发挥团队的协同作用,而不是单打独斗。
(四)师生的互动
仅仅由学生进行展示,只是完成了自主参与环节的一部分,在学生自主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师生互动环节,一方面,在学生展示完毕之后,教师应当做出简要的点评,从而促使学生改进其存在的问题,无论是知识性问题还是能力性问题,同时,还应针对学生的讲解内容联系理论知识或现实问题,做出一定的拓展,从而起到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鼓励讲解学生以外的其他学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做出评议,从而调动整个班级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强化师生互动环节,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充分利用案例分析的机会深化相关的教学内容。
四、结论
本文基于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和本科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了学生自主参与在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方式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加入学生自主参与的环节,不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根据学生自主参与的内容和形式,可以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到案例分析环节中来;在自主参与环节中,应特别重视案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时间的控制,分析内容的充分准备和展示环节中的师生互动。
笔者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高校经济学本科的教学提供新的实践思路,当然,本文仅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刘承.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17期,5859
[2]马仲岭.本科教育应注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年第4期,9091
[3]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5254
[4]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6264
[5]王静琼、张卫、朱祖德、甄霜菊、麦玉娇、李董平.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学报,2010年第2期,262270
[6]王鹏飞.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14117
[7]王文霞.基于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10期,126128
[8]周炎根、桑青松、葛明贵.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第1期,194197
[9]朱涛、马恒、刘强.专业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年第3期,9193
- 上一篇: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性
- 下一篇:光伏产业的环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