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公共经费的主导地位与集中性资源配置来影响大学自主权落实
公共经费处于大学办学经费主渠道地位。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掌握大学的主要办学资金来源,政府公共经费拨款处于主导性地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收费就学政策的实施,学费在高校办学经费结构中逐渐占了一定比例,但增长空间有限。伴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加强了一流大学建设和普遍性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努力,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公共资金日益增多。2006年,教育部直属大学政府拨款比例为50%,地方大学政府拨款比例为40.7%H。作为一类重要资金来源途径的社会捐赠总量很少。1996年,在美国大学收入来源中,捐赠收入占8.3%,其中公立大学为4.7%,私立大学高达14.3%。在日本,公立大学的私人捐赠占学校总收入的15%,而私立学校则高达50%以上。在英国,捐赠所占比例,一般在7%左右63。以2001年为例,这一比例在我国只有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政府对大学的项目投资投入大、高度集中。除了生均拨款和事业发展基本经费拨款,政府出台的各种竞争性项目建设政策具有投入大、高度集中的特性,例如“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985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等重要政策。对于大学来说,这些重要的项目资金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公共资金来源。这些项目少则十多万元,多则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上亿元。在国家重点学科方面,2011-2014年,河南省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资助是1000万元,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100万元68。有些经济发达省份资助水平更高。在“985工程”方面,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作为第一批建设项目,各自得到18亿元公共经费支持,少的学校也得到3亿多元经费支持。在“211工程”项目经费方面,中南大学第三期获得中央专项拨款1.29亿元,经费居教育部直属高校第9位69。“质量工程”有诸多项目,每类项目经费都在10万~30万元,甚至更多。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大学还能得到省级配套经费。另外,各省级政府贯彻国家政策,也建设了一批省级的“质量工程”项目,给予一定财政支持。各省级政府还设立各类名目的其他项目建设。这些工程与项目成为众多大学争夺的“蛋糕”。
公共经费主导地位以及资源配置高度集中,限制了大学自主权的落实。在政府公共办学经费主导的情况下,我国大学资金来源严重依赖政府。在很长时间里,大学只能根据政府的要求办学,因为资金背后就是政府指令。正是由于我国大学严重依赖政府公共资金,大学办学者更多需要对政府负责,而不是向社会负责。当大学和教授们依靠政府和官员给予资源的时候,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这些观念往往被行政权力所压制,成为被忽视的对象和被舍弃的价值取向。在发达国家,政府对于高等教育都给予大量的公共资金支持。但其投入更多面向基础条件和公平,从而使公共经费更多成为基本质量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的有力政策工具。而在我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不断投入经费,制造各种竞争性项目,以此牵引大学办学的方向与活动。这些项目尽管对于高等学校具有一定的促进、加强与提升作用,但是更多的是迫使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争取而非真正依托项目提升质量和促进创新上,其提升学科水平和建设一流大学的政策目标远未实现。这些频繁出台的项目,成为束缚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糖衣炮弹”已经为高校设置了发展目标,甚至是路径,使得高校自身整日像当今国内的工程队M—样忙碌,而无暇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不用思考自己到底想往何处去,只需按照政府主管部门项目建设的方向思考怎么做。于是,高校的实质性自主权似乎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二、以高等教育评价中的主导性地位影响大学自主权落实
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的高等教育评价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特征,特别是评价主体的单一,即对教育成效的评价显示出政府主导的特点,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大学自主权落实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单一评估主体造成高教评估的政府色彩过浓,缺乏比较和竞争,降低了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可信度”。单一政府主体对高等教育的评估事实上是用国家需求代替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这种评估模式难以充分反映现实中多种多样的需求M。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以政府组织的各类评估为主体。本科教学评估是我国政府组织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泛和影响最深远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教育部从1994年开始合格评估试点以来,到2008年进行了两轮教学评估,共评估843所高校(有些高校接受了两次评估)。后来又进行了优秀评估和随机评估,到2002年评估了254所本科学校。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二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于2008年上半年结束,评估了589所高校。尽管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科教学建设,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如下:优秀率过高13、与社会公众的印象形成反差、问题反思少、改进方向不明确以及种种腐败和弄虚作假现象。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本科评估中出现的种种腐败和弄虚作假现象“折射出我国高校缺乏教授治校、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现代大学理念,因而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带着强烈的行政主导的官本位色彩,而不是以社会评价和同业评价为基准来评价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学。正是因为其种种问题,从2011年起,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转向了分类进行院校评估:对2000年以来没有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院校评估并且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审核评估。教育部决定从2014年至2018年,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便更加倚重高校自身在评估与质量保障方面的主体功能。
半官方评价组织独立性不强,民间评价组织评价的科学性有待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渐产生了一批半官方的教育中介组织,如北京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议中心(1993年)、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1994年)、上海教育评估院(1996年)、江苏教育评估院(1997年)等十余家。它们受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的委托,开展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例如,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自1994年7月成立以来,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承担了中国首次普通高等学校及研究机构研究生院评估、1995年度的博士点评估、2002年开始的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03年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于2004年成立,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层级结构更加完善,也进一步表明,上述半官方性质的中介评价组织实际上是纳入政府的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体系中的。这些组织及其活动带有很强的行政性、非独立性、依附性和社会合法性欠缺的特点M。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能反映的价值取向更多是政府的利益与目的所在,而非社会的利益与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以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一些真正的民间评价组织,它们陆续开发了各自的高校排行榜。作为一种社会参与度高的比较性评估,这些民间排行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迄今为止,这些民间评价组织在评价的科学性、影响范围方面还有待提高。从长远来看,随着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各种类似民间评价将会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和光明的前景。
大学自评机制不健全,行业自律未发育成熟。大学自由离不开自主性的秩序规范,规律性的教学评估既有助于促进大学的自由精神,也有助于大学自治的成熟“高校教学评估的最基本价值就是引导大学摆脱对外部压力的屈从,确保学校中的行动者遵循基本教育规范,根据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按照学校教育教学本身的游戏规则办学,在大学内部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和制度系统”M。当前,很多大学还处于迎评模式下,在等待新的审核评估来启动各自的教学评估。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的教学评估并不成熟,也未形成长效机制。大学内部进行的评估主要是由学生进行的教师评价以及教学督导等进行的教师课堂评价,课程评价、专业评价、学科评价、各种学生学情调研等虽然也有,但并不规范,更缺乏持续性。大学自身只有建立完善的自评机制,形成自律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主办学的能力。
政府主导的评价格局影响了大学自主权落实的空间与积极性。在这种评价制度格局中,政府占据主导性地位,不仅直接行使着评估的职能,还通过委派半独立中介组织进行评估的方式,实际控制着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介评估机构独立性专业性不足;民间评估机构发展参差不齐;高校自评机制不健全,高校行业自律不成熟。政府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评估的格局中,其关系的强弱不均是很明显的。这种局势是我国政府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运行的必然结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负有最终责任,高校只需向政府负责,甚至只是高校校长需要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领导负责,高校无须回应广大的社会与市场需求以及对家长负责。如果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变,则必然延续政府评价的主导地位,难以给高校预留足够的自主空间,不利于其根据自身情况来自主建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市场与社会需求应对机制,致使高校自身无须建立起规范的和负责任的内部评价体系与机制。今天,当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市场经济已经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切,学生交费上学,就业纳入毕业生与市场双向选择机制,需要高校向广大民众、市场与社会展示其功能与品质,需要高校摆脱政府主导评估的局势,摆脱对政府评估的依赖,构建起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机制。
三、以行政指令为主导的管理方式干预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立法、财政资助与收费政策、信息服务、质量评估等M。但实际上,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在立法、财政资助与收费、信息服务、质量评估等其他手段的使用并不完善和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时,行政指令却几乎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和超越性地位。通过对部分高校领导的访谈调研发现,政府对高校仍然采用直接领导,管理手段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对高校进行行政干预,在《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校七大方面自主办学权的各个领域,都有明显表现M。政府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环节对高等教育的过程进行细节的管理,直接干预了本来应该由高校自主决策的事项。要对这些具体环节进行干预,只有行政干预来得更快,能够最快地表达政府的意愿与意志。难怪有专家指出,我国教育管理的手段完全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把教育部称为教育计划部一点不为过23。甚至有学者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政府超强控制的特点M。“国家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各种行政方式如配额、命令来统管和分配,易造成统管取代竞争、相互分割、重复配置、利用率低的后果,影响高校自主办学积极性”M。在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中,特别是省级地方高等教育管理中,指令随着红头文件,甚至是临时追加的各种补充要求等,随时会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的自主秩序,妨碍高校自主权的落实。
四、落实大学自主权有待解除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影响,走向完全市场机制
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背后的全能政府理念及其高度集中性限制了大学自主权的运行空间。我国高等教育的计划管理思维与模式与我国经济领域的“半统制、半市场双轨体制是一致的。半统制、半市场体制所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及行政权力扩张、寻租的制度基础扩大等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使改革陷入困境。同样,我国高等教育的计划管理思维与模式所表现出的资金配置模式单一与高度集中、评估主体单一、行政指令主导等,其背后也都有既得利益集团及其所带来的行政权力扩张、寻租制度基础扩大等痼疾。教育改革难,难在计划经济的保守思想和僵化体制的制约。高等教育领域被很多人认为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假设就是政府全能。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经济行为的主体是政府,生产资料所有权高度集中在政府;高度的中央集权、政府计划和行政指令是经济运行的主要的手段;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均服从和服务于政府计划和行政指令的需要M。计划经济体制不是重在“计划”而是在“行政控制’。“计划经济”实为“行政经济’具有唯上性、垄断性、虚假性、浪费性的特点23。“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行政性计划配置资源,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经济管理权力的不断高度集中,且权力集中明显呈现两个趋向:一方面是权力由地方集中到中央,剥夺地方经济管理的权力;另一方面是权力由政府向党的机构集中”。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源配置与权力配置也同样如此。也正如有专家指出的,当前教育改革的“最大困难不是改别人,而是改革自己,卸下利益的包袱才能轻装前进”M。这种制度环境限制了我国高校自主的运行空间,使得高校无法按照自主的愿望进行自主办学。
篇2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煤矿;机电设备
中图分类号T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85-02
1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优势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强调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效率和水平,保证机电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有利于明确各岗位机电管理的职责,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确保机电设备管理流程高效运作;其二,精细化管理覆盖机电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有利于调动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其三,机电设备检修、维修、养护实施统一管理、动态监控,有利于节省机电设备运维成本,保障机电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其四,对机电设备管理实施量化考核,能够及时发现管理疏漏,杜绝管理上遗留安全隐患。
2 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优化措施
2.1 规范设备选购管理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机电设备选购标准和规范,确保机电设备既能够满足煤矿生产需求,又能够安全高效运行。在机电设备选型方面,要充分考虑地域、采田、煤层赋存条件等因素,全面掌握井田的地质资料,选准适合煤层条件的设备。同时,还要做到同一矿井、不同工作面,尽量选择同一型号的设备,以利于操作人员掌握机电设备性能,提高机电设备的通用性;在机电设备采购方面,要事前对订货厂家的资质进行审查、认证,优选信誉好、规模大、价格合理的厂家订购设备;在机电设备到货验收方面,要认真清点检查设备,严禁不合格设备入库以及投入井下作业。
2.2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和标准
煤矿企业应强化机电设备日常管理,建立高质量现场作业标准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促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首先,根据矿井现场作业情况,结合各专业、各工序、各工种的作业标准,制定机电设备标准化操作规程。推行信息化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详细记录设备购置、修理、资金结算等信息,查清设备数量、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账、卡、牌、物相符,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效率。其次,健全机电设备选购、检测、检修、维护、保养、报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权限和责任,确保各项制度标准落实到位。
2.3 做好设备检测工作
煤矿企业要树立安全生产预防观念,从机电设备检测入手,全面掌握机电设备运行状况,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首先,健全机电设备检测规范,提高设备检测的重视程度,推动设备检测步入周期化、程序化的管理轨道。煤矿企业要按年、季、月、周对各类机电设备、联结件、部分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其次,长期开展大型设备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预报工作,尤其要定期检测试验矿井机电设备的性能,采取油化验、铁谱采样分析等检验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异常状况。再次,认真检验测试进入现场的机电设备配件,如电器插口等,保证配件符合机电设备配用标准,从源头杜绝设备安全运行隐患。
2.4强化设备检维修管理
煤矿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因材料、使用、制造等问题而引发故障,进而影响煤矿正常生产。为此,煤矿企业必须强化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做好机电设备检修、维修工作。首先,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要深入现场,掌握充分的设备运行数据,结合煤矿生产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检维修制度,构建“三统一”、“四结合”的检维修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其次,煤矿企业要重视机电设备的日常保养,在认真分析设备故障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因素,制定周详的设备保养计划,力求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修次数,降低设备大修成本。再次,严格执行机电设备报废回收制度,及时淘汰能耗大、技术落后、维修成本高、维修量大的老旧设备,从而有效遏制机电设备故障隐患,保障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同时,还要禁止各单位、各部门私自保留报废的设备或重要零部件,杜绝将已报废的设备重新投入使用。
2.5 落实设备管理考核评价
为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煤矿企业应落实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全员参与机电设备管理的责任意识。煤矿企业要加强操作人员技术培养,使操作人员掌握和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并将各项管理措施进行量化处理,制定完善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尤其对于因机电设备管理不善、不按操作规程使用机电设备而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单位,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此外,严格监督机电设备考核评价的执行情况,杜绝存在弄虚作假、走形式化的现象,从而促使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结论
总之,煤矿机电管理在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实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目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煤矿企业要积极构建煤矿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模式,从机电设备选购、检测、检修、维护、保养、报废等方面着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落实操作标准,从而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锦.煤矿机电精细化管理优化探究[J].科技资讯,2012(10).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生态化模式;政策产业集群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产业集群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的产业集群在发展时很少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它们大多采用“资源-产品-废物”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带来的高产出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另外,传统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共生理念较差,竞争效益往往大于协同效益,再加上产业链比较单一,因而集群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动态演进和可持续发展[1]。因此,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产业集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化道路,以保证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耦合共生[2]。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两者都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趋势。相对来说,单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会花费巨大的成本,而多个企业联合实施的费用将会大大低于企业单独实施的总费用。因此,通过设施共享、资源共用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投资,但是这需要共享资源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特点,所以两者结合,可有效降低副产品或废弃物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集群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二是两者都需要形成产业链网。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基于产业链的扩散效应和传导机制,当产业链上的某个企业率先掌握清洁生产或替代技术后,新技术便会通过产业链诱发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再层层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物质能量具有梯级利用要求,而产业集群中不同链级上的企业对于物质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其链式效应也正好满足了循环经济对物质能量的要求,所以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生产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问题,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三是两者都具有外部经济性。循环经济要求利用更少的资源和更低的环境代价来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它将经营目标从单一产品过渡到社会服务,即既谋求产品的整体功能,又谋求资源环境的和谐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实现了外部经济。同样的,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增强了谈判、议价能力,节约了运输成本,加大了资源信息共享,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了区域形象,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网络能够为循环经济中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提供良好的渠道,同时能够提升资源共享程度,降低交易费用;而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实施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优化资源配置[3]。两者结合对彼此优势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这对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生态化,除了要强化二者有机融合的理念之外,还要探讨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手段,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通过源于核心企业的生态化拉动关联产业乃至整个集群实现生态化[4]。
(一)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
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有三个层级:一是核心企业层面的生态化,二是主导产业层面的生态化,三是网络支撑层面的生态化[5](见图1)。核心企业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的驱动下,会率先利用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推进生态化生产,具体行为包括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梯级利用、不合格产品的再加工、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等。随着核心企业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纵向上,与核心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等环节实行生态化生产,如生产环保节能原料、使用简易包装等;在横向上,竞争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标杆,进行绿色设计,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态化生产。这就形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核心企业层。由于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的密切相关性,随着集群企业自身生态化的逐步深入,其影响会逐渐蔓延到关联企业。首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生态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企业为了自身生态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选择供应商或经销商时,势必会设定生态准入规定,使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之间形成生态企业联盟,从而生成产业集群生态化循环中的主导产业层;再次,由于集群中企业的相对集中,加上自身消化副产物或废弃物的能力有限,在进行生态化发展时,核心企业层和主导产业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堆积,从而带动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专业处理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不仅承担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无害化、再资源化处理的责任,还为部分企业废旧产品再加工利用提供了原料;最后,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开展,离不开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源源不断地为集群生态化建设输入技术及人才。这些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网络支撑层。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三类层面中,核心企业层及主导产业层的生态化对集群生态化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不同层次中的企业相互内嵌、耦合,使不同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循环经济,进而突破主导产业的限制,推动集群内外部的生态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间的生态化模式
由于其扩散效应,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必然会使三大产业中的企业发生紧密的联系,这样,就会形成以生态化产业集群为核心,三大产业经济实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局面。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种植业作为基础农业,规模大多不大,种类划分相对集中。为了节约成本,农户会主动采取周围可有效利用的原料来发展农业,形成循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这种最基本的生态化模式有效解决了集群中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产业集群是实行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它对新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的要求最高,生态化在工业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资源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包括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信息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生态化的发展有利于其副产物的相互交换以及废旧产品的再次回收利用。产业集群生态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跨越集群边界,在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影响。图2是以农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延伸出的三产业集群联动的简单示意图。在图2中,主导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集群,在该产业集群中,有细分的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包括花卉产业、蔬菜产业、农作物产业;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业及渔业。种植业产生的秸秆可以作为养殖业的养料,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等既可以用作种植业的肥料,也可以用作沼气池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当作生产生活的能源。这种物质循环构成了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化。由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扩散,种植业及养殖业中的粮、菜、畜、禽等可以用作食品进一步深加工,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可以作为工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料输入农业产业集群的沼气池。这样农业产业集群及工业产业集群便通过循环联系了起来。农业产业集群中的花卉产业及蔬菜产业通过适当建设可以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生态观光产业集群,这样农业产业集群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又联系了起来。这种上农下渔、工农服务业复合的生态化模式对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集群整体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形成无废、高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致使一二三产业在产业集群中联动发展,这就达到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最终目的。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保障政策
在实践中,产业集群生态化既要结合地区特点采取适合集群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又要制定有利于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顺利进行的配套政策。本文从政府引导、合法机制建设、生态化平台构建三个方面阐述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配套政策的制订。
(一)基于集群发展阶段的政府引导
目前,我国多数产业集群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集而不群”的现象较为明显,生态化建设较难展开。因此,政府要进行适时的“补位”和“归位”。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开始阶段,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核心企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并对产业集群中的生态化项目,尤其是企业生态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机制[6]。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长阶段,要注意将重点从核心企业逐步过渡到主导产业,进而对已存在的传统产业集群进行“补链”,引进相关企业入驻,以促进集群副产物的吸收,不断降低产业集群生态化风险,引导其合理发展。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熟阶段,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物资采集,垃圾处理等。同时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共同打造一个集技术、人才、信息共存的生态集聚体,推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有效发展,并在集群生态化建设步入正轨后逐渐退出,由市场来自动调节其发展。
(二)建立合法化机制
合法机制会迫使组织采纳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结果是通过模仿或学习,使环境中的组织采取了相似或一致的做法。产业集群生态化合法机制的制定可以使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或模式,进而使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形成自发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为此,一方面要完善环保法规,设立行业标准,制定系统的企业绿色评价体系,采用绿色GDP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评价,以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7]。另一方面,要设立环保税,按照废弃物排放量的范围划定不同税率,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高税率,征得的环保费用于对环保企业的奖励或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样,不仅消除了环保的负外部性,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法机制能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外界的压力下,主动采取生态化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顺利进行[8]。
(三)构建生态化平台
要使生态化在产业集群中顺利进行,还要建立保障生态化持续进行的生态化平台。首先,要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了解集群企业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使集群生态化中的“补链”得到切实应用,节省交易费用,减少浪费;其次,要完善网络支撑层面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改善废弃物的分类拆解以及再资源化的处理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建立循环技术交流平台,促进集群内部关于清洁能源生产、高效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生态经济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四、结论
篇4
【关键词】旅行社;企业集团;经营模式;选择
旅行社集团属于旅游企业集团的范畴,它是以旅行社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由众多的企事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而旅行社的集团化就是指单体旅行社共同组建旅行社集团,进行集团化经营的动态过程。
一、我国旅行社业集团化发展历程
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期。这个时期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而设立的一些旅行社集团。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我国加入WTO以前。这个阶段我国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这对我国旅行社集团化改革增加了强大的政策扶持。中央和地方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旅行社集团。这个阶段也是旅行社集团化发展的徘徊期和探索期。第三个阶段从加入WTO至今。这个阶段也是旅行社行业真正开始集团化并且同世界接轨的时期,我国的旅游集团正在走出种子期、孵化期,进入成长期。各集团相继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经营运作模式。上海锦江集团加强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做优做强产业,目前在国际上排名由75位上升至57位;首旅集团强化资本运作,克服资源布局不甚合理的缺陷,积极向国内、国外渗透,“国内成网,国际成链”的战略目标已显露雏形;深圳华侨城,本着坚持特色和品质的建设与发展理念,实现了花园式旅游城的建设构想,形成了由点到面,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上海春秋,历经数年艰苦努力,将分支机构设到了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独树一帜的春秋模式……我国的一些旅行社集团正朝着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旅行社集团化发展道路迈进。
二、旅行社集团化经营模式的类型
各旅行社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做大做强,必须选择正确的经营模式,目前可供旅行社集团选择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专业化经营模式
所谓企业专业化经营,是指企业进行某一单一种类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并不涉及其他种类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旅行社集团的专业化经营,也就是旅行社集团只从事旅行社业务的经营。旅行社集团实行专业化经营的最大优势是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以及扩大经营网络的规模,提高服务水平。由于旅行社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旅游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组合,因而其最为核心的资源就是经营网络。没有网络所提供的空间,旅游要素的优化组合就无从谈起。扩大的经营网络可以使旅行社企业有能力提供更为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
旅行社集团实现专业化经营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采用兼并、收购其他旅行社企业的外部增长方式,完成旅行社的网络化布局;二是采用内部积累,自建分设的方式实现扩张;三是通过一些合作协议,与其他旅行社合作发展。
我国旅行社数目很多,适宜采用专业化经营实现整合,但它们多数资金薄弱,往往无力兼并其他个体或发展分支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可以采取参股和联合投资的方式,形成共同的所有权;二是可以采取输出管理和品牌扩张的方式,将管理要素和品牌折合成一定股份,形成共同的所有权;三是以上两种方式兼用,实现所有权共有。这三种方式可以使单体企业初步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集团,之后逐步提高资金实力,培育品牌建立网络,再逐步采用控股、兼并等手段壮大集团。
(二)多元化经营模式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旅行社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是旅行社集团在两个以上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扩大集团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营风险的经营战略。旅行社集团实行多元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旅行社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通过多元化经营向其他领域扩展,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化解危机;其次可以拓展集团运营空间,摆脱旅行社行业面临的经济困境,提高经济效益;最后,旅行社集团在经过发展期后,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资源,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挖掘集团内部潜力。
多元化经营模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关多元化;另一种是不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增加与原有业务在技术或市场需求方面相关联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分为垂直多元化、水平多元化和多向多元化三种。不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增加与原有业务在技术或在市场需求方面不相关联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技术、经营方法、销售渠道必须重新获取。
旅行社集团实现多元化经营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自我发展的内部拓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旅行社的业务为主,然后向相关上下游产业渗透,或者向其他间接相关产业发展。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旅行社集团可以利用既有的资源优势,包括营销网络、顾客群等,将业务延伸至与主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上下游。比如,旅行社集团采用垂直多元化经营战略,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同时,经营餐饮、商场、娱乐场、旅游交通等。二是以外部并购方式实现多元化。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兼并、收购以及混合并购来实现多元化发展。企业的扩张过程中,单靠自身的积累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并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实现核心竞争能力在企业之间的传递和在协同效应下产生新的竞争优势。
在多元化经营领域取得成功的代表是中青旅。为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中青旅在个性化细分的市场中下大功夫,并且在高科技风险投资和房地产等行业尝试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首先是投资高科技,中青旅在不断强化旅游主业地位的同时,高科技日趋成为其又一重要产业。“青旅在线”建成大大促进了公司旅游和科技之间的良性互动。重组创格科技、控股尚洋电子、投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后,中青旅的科技业务已形成规模,科技业务的利润贡献潜力凸现,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涉足房地产,公司在稳步发展旅游主业、高科技次主业的同时,还积极向相关领域进军,进行策略性投资。2001年出资1.6亿元与浙江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绿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成立浙江中青旅绿城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新公司将主要在浙江省及全国范围内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休闲度假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业务,旨在推进向旅游相关产业的战略性扩张,此举不仅将给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还将有利于完善和丰富公司的产业链,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最后是试水电信业。中青旅一直看好和旅游相关的消费信贷和电信增值服务,进入电信业的概念和模式非常成功。2002年初,公司开始进行与电信业务相关的资源整合,包括管理、人才和技术准备,挖掘有电讯从业经验的人才共同研究策划。9月宣布成立青旅电讯,注册资本500万元。中青旅电讯公司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与旅游相关的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公司以后的赢利点放在手机增值业务上,利用旅游短信服务来培养旅游主业的客户,这是中青旅进入电信业的最终目的。
三、旅行社集团化经营模式的选择
我们可以将专业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作以下比较(见表1)。
四、结论
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旅行社集团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选择,不能盲目多元化。旅行社集团在成立之初,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应选择专业化经营。只有当集团的主业得到充分发展,具有稳定的保障和雄厚的实力支持的前提下,才可以审慎地选择多元化经营。但不管选择何种模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集团的竞争实力,谋求集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思.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的可实现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2004,7.
[2]董媛.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战略[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6.
篇5
关键词: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
1“一体化”模式是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
1.1化工产业现代化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化工行业相对比较重要的产业,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物、废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在产业中的实行,因此化工产业成为了迫切需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在化工产业中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不仅仅能够提高化工产业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利润的提高;还能够有效的转变化工产业的工作观念和发展模式。因此,化工产业若想更好的进行现代化建设,就需要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而“一体化”模式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
1.2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体化”模式
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一体化模式主要指的是生产不同产品但是具有关联的企业,为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好自然环境、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可以通过产品服务、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等一体化模式,从而有效的实行企业中资金、服务、技术等共生关系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1.3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的综合分析
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实现的一体化模式,不仅要求单个化工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还需要整个化工产业为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进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可以有效的应用到企业发展、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化工产业也十分重视资源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回收利用等,努力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才能更好的保证产业生产的需求,确保化工产业产品、化工产业链条等加快的构成和形成。同时,在进行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的设计和规划的时候,关系到了一部分企业的建设,一体化模式主要是将化工产业和相关的企业进行关联,利用统一化管理,协调发展,在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中,加强统一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和建设,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和风险
2.1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化工产业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产业链长,和不同企业相互关联度比较高,生产装置可以通过管道连接,这些特点决定了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行一体化模式具有更多的优势,使得一体化模式成为了最有效、最完美的模式。化工产业的一体化模式,从生产、服务管理到环境保护都建立起了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配置了高水平的专业化硬件设施,实现一体化模式,促进生产中的资源可持续发展,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得化工企业的生产获得较大的利润。而主要的优势所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化工产业具有长的产品链,可以使得各个企业之间相互联系,进行资源的共享;第二,在化工企业中进行一体化模式的建设,使得化工产业更加具有规模化,在装置之间进行管道连接,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第三,利用一体化模式,对生产中的废水、废物、废气等进行统一的处理,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实现环境保护的一体化;第四,对公用的工程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第五,进行协调统一管理,构建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从而有效的降低投资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2.2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的风险
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投资、生产、建设和管理这些环节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进行统一过程中出现的失衡,以及一些外在原因等。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业风险。一体化模式涉及到不同的企业主体,这些主体中的各个环节又是紧密连接的,要求技术,资金,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但是他们的利益又是不同的,他们各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再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利益的失衡,从而使得主体之间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个矛盾是长期的,在投资成本控制,结算和利益分配等各个方面都很难达到相互间的平衡,所以在商业上了存在很大的风险。第二,技术风险。一体化模式在化工企业中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由于一体化模式发展主要体现为生产的销售模式上,若是在其中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后面的环节,而且一体化的装置比较多,涉及到技术也是复杂多样的。若是在技术上发生一些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效果。第三管理风险,一体化模式在投资管理、企业生产运行等方面都是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在具体的生产运行当中,若是出现故障,会对生产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导致利益失衡问题的出现。所以一体化模式在管理运行方面存在较高的风险。
3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的政策
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实行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产业的循环经济效果,推动产业的经济更好的进行发簪。但是一体化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推动一体化模式在化工企业中的有效作用,就需要更高的技术,更多的投资和更好的管理。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推进一体化模式的发展,都需要具有良好的政策指引,而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一体化模式的设计、规划、建设等进行管理。
3.1化工产业一体化模式的宏观政策
根据化工产业一体化模式的特征和风险问题,依据我国产业在发展战略政策和循环经济发展中实施的法律法规,对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和建设进行了宏观政策的指引。主要包括三个相关政策。
3.1.1执行产业导向政策
化工产业是多种多样的,要想更好的发展化工产业中的循环经济,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产业的优势所在,对产业导向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产业链的具体情况。需要针对产业链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关联度高的产业,从而使得关联度高的产业带动关联度低的产业进行发展,有效的实现了产业均衡发展转向了关联度高的产业发展。
3.1.2制定专业性的产业布局政策
在进行化工产业一体化模式,需要制定专业型的产业布局政策,在产业布局上能够紧密的将关联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在进行产业规划和环境建设等方面,能够利用化工产业一体化模式建设专业型的化工产业园,利用专业型园区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3.1.3制定扶持导向政策
进行一体化模式的建设,制定了扶持导向政策,对一体化模式中的企业给予土地、税收、项目等方面一定的优惠。
3.2化工产业一体化模式的微观政策
为化工产业一体化模式制定了相关的宏观政策,需要考虑到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特征,制定一些微观政策,主要包括2个政策。
3.2.1监督、管理和协调政策
化工产业进行一体化模式的建设,涉及到了新兴产业工业园和大规模化工企业的新建,其中关系到了企业的发展和规划等问题,因此,化工企业一体化模式需要监督、管理和协调的政策,制定相应的的具体措施和规范,并对一体化模式的设计、规划、建设等进行指导和监督,才能有效的进行下一步的协调工作,促进项目的开展。
3.2.2建设、投资和规划政策
在化工企业中进行一体化模式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制定建设投资和规划政策。因为一体化模式进行实施,需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一体化模式中的内容和相关措施,都是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针对一体化模式,项目应当研究投融资模式和项目投资建设运行模式,根据不同的模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
篇6
>> 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模式、困境及路径选择 西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 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开滦模式破解文化产业化之谜 河南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运作模式探析 民族村寨旅游环境困境及路径选择 公共服务市场化:成效、困境及路径选择 浅析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实现路径 新疆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选择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困境突破 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模式选择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开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中国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及现实路径选择 虚拟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合作治理模式及路径选择 百色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及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于栗,周鸿,廖明君.广西特色文化发展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8]黄新宇.湖南特色文化发展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1.5;F4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2-0025-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企业群落推进循环经济的效果度量及模式研究》(06JA630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三大城市的化工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问题研究》(06BJY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与政策研究》(06&ZD024)、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石化工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对整个产业体系具有强大辐射能力和广泛产业关联。一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投产,可带动下游1000多亿元产业投资。因此许多国家都借助于发展石化产业来实现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如中东化工区借助着丰富和廉价的油气资源正在慢慢崛起;墨西哥沿岸化工区所具有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欧洲一体化炼化基地使其竞争特点分外鲜明;亚洲化工区近几年成为世界化工区中的一支新秀[1]。
石化工业的规模效益十分显著。据统计[2],年产100万吨的乙烯装置与50万吨的相比,吨成本可降低约25%;150万吨的装置又比100万吨的可降低吨成本约15%。同时,由于石化产业链的各环节对公用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化和规模化要求非常高,因此通过公用工程所提供的装置实现互连、互通来满足产业链的互供,具有十分显著的共享资源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如上海化工区的赛科90万t/a乙烯项目,由于共享一体化的公用工程,项目总投资比国内同等规模的其他乙烯项目减少投资约30%~50%。这就形成了石化产业十分显著的集聚式特征。
除此之外,石化工业的环境污染状况还和规模化、一体化、集聚化程度密切相关。大规模并高度一体化的化工产业集群,能从环境保护、环境预警、环境管理等多方面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高水平的专业化硬件设施,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改善环境质量和安全状况还能产生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对我国石化行业的“三废”排放占全部工业行业最大比重的现状而言,推动石化工业规模化、一体化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全国的污染问题。化工的“三废”问题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障碍,也是发展循环经济最大的动力。
可见,集中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化工区就成为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但对我国而言,化工产业的分散运作仍大量存在。即使园区化运作,也存在单体规模和集聚规模都不足以满足规模经济要求。即使满足规模效益要求,也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一体化程度不高的低集聚效益。即使集聚效益良好,也存在对化学品的环境管理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化工区近600个,在建的还有60多个。因此,借鉴世界上先进化工区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石化工业总体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化工区的建设模式
由于化工行业的特点是产品链长,关联度高,上道工序的产品常常是下道工序的原料,生产装置可以通过管道链接[3]。化工园区的建设不仅可节省原料运输费用,而且相互关联的化工装置集聚在一起,有利于生产控制、安全操作,有利于“三废”的集中治理。将对国内外化工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归类,梳理出化工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的三种模式。
1. 核心企业模式
化工区中存在一家或几家大型龙头企业,许多中小型企业分别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其产品为投入而延伸产品链,或者利用其副产品为原料进行生产运营,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的工业共生网络。这类依托核心企业虹吸效应的扩张模式又可分为:
(1)单核心企业模式。当化工区中只存在单一核心企业时,围绕该核心企业所建立的工业共生网络称为单核心企业模式,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单一核心企业对生产资源的需求量或为吸附企业提供的副产品供应量基本上是丰富而稳定的,主要适用于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以特色产品为辐射进行扩张而成的园区[4]。我国化工区发展循环经济走核心企业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山东鲁北企业集团和齐鲁化学工业园区等。
(2)多核心企业模式。当化工区中存在两家或更多的核心企业时,由此而建立的共生网络称为多核心企业模式,如图2所示。
这种模式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化工区内因某一环节中断而导致园区整个网络全部瘫痪的风险[5]。在很多情况下,各核心企业之间也会通过化工物料或副产品的交换建立简单的工业共生关系,但它们与其它中小型企业的业务关系广泛,合作企业非常多,因此核心企业之间并不一定存在非常强的依赖性。我国化工区发展循环经济走多核心企业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四川泸州“西部化工城”,这类园区共分为4个园区,借助丰富的煤、硫铁矿、天然气等资源和已具备的化工产业优势,向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油脂化工基地等方向发展[6]。
2.复合共生模式
化工区内各个结点企业处于上下游或寄生关系形成网络组织,结点企业自我结合与调节以维持整个共生组织的运行。参与复合共生网络的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灵活,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组织关系,实现网络的运作。根据结点企业彼此不同的共生关系可分为:
(1)串联共生结构模型。各个结点企业之间是上下游串联的关系,通过相邻企业之间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交换形成的共生关系,如图3所示。
(2)并联共生结构模型。某几个结点企业组成的小区域网络存在着副产品交换的共生关系,而这个小区域网络与其他结点企业又存在着副产品或废弃物的交换关系,如图4所示。
(3)混合共生结构模型。在串联共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某几个结点企业又与串联共生企业形成的网络存在并联复合关系。
我国化工区发展循环经济走复合共生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沧州临港化学工业园区和浙江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等[5]。这类园区一般是以老企业雄厚的产业基础又在园区内将建或已建大型上游石化生产装置,同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将原来分散在城区的化工企业,集中搬迁而建设的化学工业园区。
3. 联合生产模式
核心企业模式和复合共生模式是化工区内企业形成组织的两种极端形式,前者过于依赖于某一企业,具有非常强的专一性,而后者过于松散,很难形成主体化工生态产业链。在实践中开始出现由多家大型企业及其吸附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关系而形成的多级嵌套复杂网络的联合生产运行模式,如图5所示。
大型企业之间通过副产品、信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交流建立共生关系,形成主体网络;各自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形成子网络;而围绕各大型企业的那些中小型企业之间也存在业务关系,所有参与共生的企业通过各级网络交织在了一起,既有各大型企业之间的平等型复合共生,又有中小型企业的依托型共生,还有各子网络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综合体[4]。
这类化工区一般规模大,以世界级规模的炼油乙烯装置为龙头,以产品树链为纽带进行相互衔接,建设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实现水、电、热和气的集中供应,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运作。这类一体化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上中下游的产品延伸加工,形成关联紧密的产业集群。典型的国外代表是美国休斯顿化工区,我国化工区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和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等,循环的有机链推动能源消耗产业向资源集约、绿色环保目标转型。
通过以上分析,三种化工区运行模式比较分析如下表1所示:
二、化工区的建设特点
国外在重化工建设中,多数以建设集中化工区作为土地集约化、资源共享、有效安全管理的手段,表现在如下7个方面:
(1)园区建设的大规模化。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导致园区的规模化。目前世界上的大化工区如荷兰鹿特丹工业园集聚了几乎世界所有知名化工公司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德国路德维希港化工区聚集了200多个厂家,内有350套装置,全为巴斯夫独资或控股,产品有8000多种。
(2)化工装置的优化配置。装置之间基本是管道连接,相互配套和谐,生产规模匹配,资源配置优化。如美国休斯顿化工区企业共享水、铁路、高速公路和公用事业设施等;园内生产企业在生产中大量所需的乙烯、丙烯等原料均可通过园区管线互相传输,形成园区企业间的产品流。
(3)园区的外部环境优越。园区的外部环境对园区来说特别的重要,尤其是交通运输的环境和市场的环境,这也是园区选址考虑的重要的因素。国外园区的建设大部分靠近沿江、沿海,或靠近深水码头、原料或市场。
(4)园区内的建设一体化。“一体化”的理念,一是项目设计一体化,利用化工产品上下游关联的特点,形成化工项目链;二是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三是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四是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废渣;五是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为驻园业主提供一站式办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美国休斯顿、日本鹿儿岛、荷兰鹿特丹等地引入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投资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一体化的理念[6]。(5)园区之间的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化工区成功运作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化工区发展的重要特征了,达到“隔墙供应”。一是保证下游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二是减少运输费用;三是取消了贮存费用;四是减少了营销费用。比利时、荷兰、德国早在1970年就构筑了乙烯跨国共用管道,实现了乙烯原料互供互惠[7]。
(6)强调绿色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链的管理是园区企业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如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料、资金和交易“三流合一”,共享信息,实现装置原料的零库存,减少物流成本等。利益相关者共同营造效益环境,规避风险,实现装置系统最优化。
(7)与研究机构密切合作。纵观国外科技园区,几乎无一例外的与大学和科研院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在技术传播、公司咨询、服务指导和人才素质提升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各种科研院所、产业部门、企业应建立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的创新网络,形成互动的发展模式。
三、化工区的建设启示
化学工业的规模化和一体化所产生的优势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主流趋势。
(1)重视环境安全与保护。近来国内外发生的石化事故,如吉林的石化总厂爆炸、英国的储存油库燃烧,都给我们发展石化园区敲响了警钟,应该说,“安全与环保”是发展石化园区的生命线,政府和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把安全与环保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建议各地政府对进入各自石化园区的企业设立准入制度,不欢迎污染大的企业在本地区投资设厂,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环保方面的监督,对新开工项目严把环境评审关,要求每一个化工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治污设施和应急处理设施。
(2)招商引资内外资兼顾。大的化工区招商引资的重点一般为大型的跨国公司,但中小化工区招商引资时不要一味的“贪大求洋”,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内商、内资,特别是民间资本上来。外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产品在区域市场的容量或潜力大;交通要便利,包括陆路和水运;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完善,包括港口条件、水电气、环保设施;人文环境好,便于吸纳人才;原料和能源供应充分;有竞争力的土地、水、电、汽价格和比较好的优惠政策。
(3)园区建设的科学规划。园区建设避应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并以此形成相关的产业链,造就自己的发展优势。新建园区的总体发展必须由有专业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规划内容应包括园区的产业定位、产业链构成,公用工程、港口、道路、物流、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以及园区组织和管理机构。园区规划要强化园区布点和总体规划的论证,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4)园区应实行准入制度。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或是项目进行各方面的综合审查,再决定是否引入园区。世界化工产品有几十万种,我国也有三、四万种,按产品大类划分有17个行业、20多个门类。产品与产品之间有的互为原料、相互联系,有的没有任何联系。化工区的建设应当是互相关联企业的集聚,使相关联企业间交流与合作更加便利,园区在进行产业选择时应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使引入的产业适合本园区的特色和园情。
(5)园区建设要准确定位。园区定位清晰、特色鲜明,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增强对国内外厂商的吸引力。应根据本地区资源、市场和基础设施条件等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化工区,避免园区间产品和项目的雷同。园区的建设要规模适度。虽然大部分资金是靠招商引资,但“无巢引不来金凤凰”。园区建设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经济实力,遵循一次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既要保证园区发展,又要节约土地资源。
四、结 语
要建立一流的石油化工基地,应该从长远发展目标和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全国经济发展的高度,以本地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当地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追求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化。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应考虑做好工业物质和能源的企业内部循环圈、化工区内循环圈和化工区与周边地区的循环圈等三个循环层次建设。
[参考文献]
[1]R. Cté. 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s:a Synthesis of SomeExperienc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8,(6):181-188.
[2]钱 云.世界乙烯工业仍处持续发展期[J].石油知识,2006,(1):17.
[3]罗 璇,赵 旭. 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10):1393-1397.
[4]王兆华, 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81-86.
[5]冯武军,毛玉如,陈红,陈闯. 我国化工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研究[J].现代化工,2007,(3):7-10.
[6]David Gibbs. Trust and Networking in Inter-firm Relations:theCase of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J].Local Economy,2003,(3):222-236.
[7]Chertow Marian R.. The Eco-industrial Park Model Reconsidered[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9(2):9-10.
The Mode and Revelation of Recycling Economy in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Xie Jiaping1,Kong Lingcheng2,Ji Wei1
(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China;2. Business School, Center of Resource, Energy & Circular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Sci. & Tech of East China. Shanghai 200237, China)
篇8
关键词:实体经济空心化;产融结合模式;动因;企业集团;针对性策略
一、关于产融结合模式与企业的实体经济空心化发展
在国内,产融结合模式是指产业资本通过构建内部财务公司、入股外部金融机构渠道形成全新金融领域,它主要通过实体经济平台实现融资,全面深入开展实体经济范围相关业务,就目前来看,产融结合已经成为我国中大型企业打造金融平台的核心模式。这些企业也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海内外并购,争取快速获取宝贵市场资源,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不过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与我国实体经济的逐渐“虚弱化”,我国经济也逐渐走上了“脱实向虚”的发展道路,实体经济已经完全陷入“空心化”发展困境。就以目前许多企业为例,他们在利益驱使下已经逐渐将大量资金转投向投机市场,例如股市、房地产、信贷、成立了多个财务公司,希望构建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融结合新模式。这种产融结合模式如果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代表了企业的制度建设改革,希望确保实体经济背景下产融结合的良性向前发展,因此这是当前我国企业集团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企业集团实体经济化发展困境与产融结合模式的关系分析
当前社会中的企业集团在发展进程中深深嗅到到了网络经济资本市场的诱惑味道,所以这也是他们弱化甚至放弃实体经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当企业集团将大量资金投向虚拟经济领域后,实体经济空心化困境就逐渐形成,它与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模式相互关联并发挥作用。在本文看来,首先实体经济空心化确实是刺激到了产融结合模式的快速发展,比如说许多实体企业集团希望“赚快钱”,所以他们放弃了坚守多年的实体经济,而选择建设网络经济平台。当企业集团尝到虚拟经济的甜头以后,他们开始将产融结合模式与虚拟经济联系起来,不断提高产融结合模式的运营效率,优化其发展态势,希望通过企业的大量融资来增加更多虚拟经济发展空间,改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用。当前社会经济市场背景下,社会中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规模也逐渐扩大,它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空心化困境。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集团所采用的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经营模式,他们一般都掌握了较多的社会资源,且具备相当强大的运维实力。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虚拟经济领域的收益率也逐渐增大。在如此背景下,虚拟经济愈发膨胀,它一方面为市场股市、外汇市场吸引了大量资本,一方面也导致社会资金供求平衡的丧失,导致利率的大幅度下降。客观讲,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提高了实体企业集团的整体融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实体资本的利润率,此时的实体经济发展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停滞、萎缩状态,其空心化困境问题就会越来越明显。
三、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生原因与现存问题
1.发生原因
第一点,在实体经济空心化背景下的企业集团追求产融结合模式,这是因为产融结合首先能延伸企业价值链,帮助企业扩大利润空间。比如说此时企业就会积极联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在内的多个领域实现企业集团多样化发展,比如说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或者基于垄断行业的利润潜力增长优化调整等等。换言之,当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过程中,他们的企业价值链在延伸,所创造的利润也更多,所以许多企业集团愿意建立产融结合模式。第二点,企业在产融结合模式中希望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发展,而这一长期价值最大化可帮助企业实现利润贴现值总和的有效提升。如果从成本降低角度来看,企业产融结合一方面希望扩大企业发展规模,一方面就希望降低技术开发为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还能实现对企业产品与服务范围有效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还会通过合并报表实现赋税的减少。而如果从增加收入方面来看,产融结合为企业规模扩大、夯实经营基础、拓展客户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企业集团的市场美誉度也会因此而获得优化。在该过程中,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承受能力也会得到全面优化。第三点,企业在产融结合过程中希望满足自身的非价值最大化发展需求,结合特殊情况确保产融结合模式最优化,而并非是价值最大化。在该过程中,企业集团经济成本是受到更多的非价值最大化因素影响,因此在产融结合模式建设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时刻保护自身利益,拓展业务范围,并伺机兼并其他企业,目的就是为了稳定自身发展地位,争取为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创造先决条件。
2.现存问题
就目前来看,社会上某些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模式发展并不到位,其模式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首先就是模式发展目标不够合理,模式发展形式不够集中。从本质上来看,目前许多企业的产融结合模式发展目标都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普遍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规划。这种“拼盘式”模式实际上对企业集团的发展转型是严重不利的,客观讲它缺乏对企业深层次经济模式的优化与渗透,是典型的松散式结合,对企业集团整体发展不利。再一点,部分企业集团在产融结合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法律规范不够完善,特别是对某些大中型企业集团而言,他们在战略转型过程中成立了金融控股集团,但明显缺乏对集团新控股公司的有效定位,导致公司监管力度严重不到位,其中的会计制度建设存在严重滞后问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在该过程中,部分企业集团的资本构建存在明显的法律盲区,这在无形中为企业增加了产融结合模式创建的风险因素。
四、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未来创建的针对性策略
为了有效应对实体经济空心化背景,同时解决产融结合模式中的诸多现实问题,企业集团还需要思考良方,结合国家地方政策设计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策略。本文主要提出三点策略。
1.对资本市场的深度完善
首先要深度完善资本市场,深度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转型期间发挥其应有作用,帮助企业集团解决自身产融结合模式构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发展结构不够合理、层次性严重缺乏、发展规模受限、制度完善度不强等问题。而对于某些上市公司,他们还需要解决上市公司质量偏差、市场监管不到位、交易主体、披露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总结来讲,企业集团必须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体系,确保企业集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同步发展。
2.健全企业集团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平衡发展体系
要深入健全企业集团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平衡发展体系,结合产融结合与实体经济发展稳定规模,从资本基础这个根本上构建金融业务安全管理体系,解决金融业务管理中所存在的某些风险性问题,刺激企业经济发展优化。在该过程中,企业应该实现金融业务与产融结合模式的有效扩大,保证企业产业与产融结合体系之间构建良性互促的发展新格局。
3.构建适应于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金融业务监管体系
除上述两点外,企业集团还需要构建自身适应于产融结合的金融业务监管体系,将产融结合中的混业经营相关机制内容明确化,结合不同监管模式与风险类型构建目标监管体系,优化目标监管导向,构建全面有效的监管框架,提高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发展的有效性。在该框架中还应该建立日常动态跟踪机制,时刻强化摸底调查机制,及时向企业汇报信息,并同时改进监管方法与制度,为企业建立健全审批流程,全面降低企业监管成本。
篇9
(图:京东集团副总裁颜伟鹏)
资源深度融合,品商营销步入新境
京东集团副总裁颜伟鹏在会议演讲中梳理了“京腾计划”启动至今的发展脉络:在京腾1.0阶段,京东微店与微信端、手Q端的购物入口为双方用户打造了“曝光电商支付”的完整闭环购物体验;如今随着京东电商大数据与腾讯社交大数据的持续深度融合,京腾2.0阶段推出了基于京东亿级、腾讯10亿级用户画像体系的营销产品——“京腾魔方”,将凭借需求精准定向、效果精确衡量、优质社交流量引流、消费者线上线下全面洞察,全链条数据漏斗分析等强大的技术优势成为广大品商又一的营销利器。腾讯社交与效果广告部副总经理张敏毅则表示,“京腾计划”给电商和广大用户带来了更多“化学反应”,品效合一是不变的追求。京东与腾讯在大数据、投放平台、运营能力三个方面的深度对接也为广告主再次赋能,引领品商营销引擎进入“Turbo”(涡轮增压)时代。
“京腾魔方”魔力无限,三大功能助跑品效合一
经过了近1年的测试和积淀,集双方资源、技术优势于一身的数据产品“京腾魔方”在2016年6月正式上线。基于广告主的诉求,“京腾魔方”具备三大功能:用户洞察,精准定向,效果分析。
用户洞察:京东平台坐拥近1.7亿活跃用户,积累了包括用户购买力、选购与广告偏好、行为轨迹等方面的电商大数据,丰富及时且结构化标签体系易于对接和使用。腾讯则覆盖了全国90%的互联网用户,产品全方位渗透用户生活,积累了用户基础属性、兴趣爱好、工作、生活状态等社交大数据,真实精细。“京腾魔方”将京东电商属性标签与腾讯社交属性标签全面打通深度对接,全方位理解用户,真正实现“千人千面”。
精准定向:凭借“电商+社交”的全方位用户画像洞察,“京腾魔方”可以帮助品商快速锁定目标人群。全新的“相似人群拓展(Lookalike)”功能可以帮助广告主在腾讯海量用户中挖掘出店铺的潜在用户。“京腾魔方”基于种子用户画像,根据共有属性自动实现相似人群的快速化、规模化拓展。更精准的种子人群刻画、更强的社交关系链、先进的模型与算法与更广泛的人群池都是“京腾魔方”业界领先地位的有力背书。
效果分析:在“京腾魔方”提供的广告投放中,品商可以实时观察广告效果,随时调整定向来优化广告效果。投放结束后,“京腾魔方”自动统计整体和每个用户包的表现效果、广告带来的用户属性特征等信息。还可提供从腾讯方曝光、点击到京东方浏览、下单的完整漏斗行为分布,从引流用户特性洞察到每个环节上的新老客分布,帮助广告主判定是否满足了拉新或者复购的营销目标,实现广告效果多层次全方位的衡量。
全阶段定制化服务,最具品质的数字营销伙伴
以“京腾魔方”强大的技术为依托,京东与腾讯致力于打造广大品商“最具品质的一站式数字营销服务伙伴”,为品商提供广告投放前、投放中、投放后的全阶段定制化服务。投放前,帮助品商做历史用户特征洞察并挖掘用户的商品偏好,从而为广告选品、目标制定、资金配置等提供决策依据,继而提供定制化的用户包挖掘;投放中,实时探查广告效果,及时调整定向,优化广告效果;投放后,基础而全面的CPM广告效果统计,进而通过二次的CPC广告促进转化。截止目前,京腾魔方与腾讯CPM合约系统以及微信朋友圈的系统对接已经完成,京腾客户将得到更为高效的定制服务。
篇10
【关键词】现代企业 经济管理模式 规范化 建议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概念
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从字面意义不难看出,就是一个企业对本企业的资金进行管理,也就是对经济就行统筹管理。企业的经济管理包括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对一切与经济相关的活动的计划、管理、实施及有效监管,将企业的利益做到最大化,全面实施企业的继续发展。
企业的经济管理从具体对该企业起到的作用来看分为很多方面,从详细的方面来讲企业的经济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划,对该企业的涉及到资金的任何事情,进行统筹管理。通过具有时效性的规划对企业的一系列经济管理进行规范,保障整体大局的稳定,确保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能够顺利进行。
二、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施规范化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成本不断在增加变化,从原材料的采购、劳动者的薪酬到企业所需要的交通运输等多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固有的经济利益产生了不确定性,甚至产生了威胁,如果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没有实现规范化,那么很容易在生产成本发生变动的时候,企业变得措手不及,不能很好的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严重的会使得该企业被市场竞争淘汰掉。因此,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很有必要。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模式的制度不完善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非常重要,也在积极的对本企业固有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但是由于缺乏透彻的理解,企业的相关制度还是存在大大小小的缺陷和弊端。造成这些弊端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现代经济管理模式没有认真分析,没有针对公司的具体进行完善,只是生搬硬套,对是不是符合本企业的具体发展并没有做详细地位调查研究。这样就使得经济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不能很高的为企业服务。
(二)传统经济管理模式观念的干扰
现代人从多方面都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干扰,当然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也不例外,由于受到传统的经济模式的干扰,使得企业对经济管理模式存在误区,这种认识不足使得企业很难向前发展,管理者都喜欢将本企业的员工的薪酬降到最低,以为这样自己就得到了利益,但是他们的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这些所谓的管理者忽略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对工作的积极性所能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这就是因为我国经济管理存在的几大误区,没有对员工薪酬管理有很好的认识,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高素质的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缺乏
要想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实现最优化,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支持,这些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该种人才的缺乏,企业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现在人员流动性极大,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这就严重阻碍了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要想保障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恰当、完善就必须针对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公司的每一个管理者进行积极参与,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只有该企业的每一名员工把企业与自己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体制度的完善化,根据具体形式实时改进,还应该对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因素包括各种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考虑充分,真正找到适合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并且该制度符合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根据社会发展可以不断改进,以确保经济管理制度一直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
(二)提高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
经济管理人才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所以必须提高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想保证本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经济管理人才有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对他们定期进行培训、考核等,提高他们的整体思想认识,确保人才的完善发展,只有这样,这些经济管理人才才能在企业经济的管理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做到位,保障企业经济管理科学、灵活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任何工作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只有这样企业的具体工作才不会混乱,奖惩均衡分开,多劳多得。为了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经济管理工作做得到位顺利实现的个人和团体应该给予肯定和适当奖励。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个人应该给予适当惩罚和警告,惩罚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督促经济管理工作,找出错误的根源,认真分析,将工作损失降到最低,下不为例。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但是现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这就为企业管理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必须结合现状,将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做到位,真正使其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