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利与弊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利与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利与弊

篇1

设单位的投资预算,高效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基于BIM

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BIM技术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提高前期预测准确性,加快信息处理速度,便于参与方

数据共享以及各阶段的信息传递。因此,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运用BIM技术,可以有效解

决管理过程的信息问题,使精细化易于推展、效率更高。

1、BIM概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正沿着市场化方向飞速的发展,而与之对应的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相互脱节;技术与经济

分离现象较为严重;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没有真正监控,缺乏造价监理;竣工结算阶段的工

程造价高估冒算现象较为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

BIM(BuildinInformationModelin),即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即CAD后建筑业第二次“革

命性”技术,为建筑业工程设计、施工控制、运用管理的全过程建筑信息传递提供技术支持,

而全过程信息沟通和传递可以使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得以实现。BIM模型的主要功能可

以分为:信息表达,信息计算,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传递。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

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2、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2.1、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指企业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将工程造价管理细化

到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各阶段中,加强工程成本造价的阶段管理。在每一阶段结合组织与人力、

技术与经济、定额与合同等特点,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消灭“三

超”现象。

2.2、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分为8个步骤对应5个阶段,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

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发包合同价、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各阶段反

复涉及多参与主体,每阶段对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产生不同影响。(如图1所示)。

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3.1、BIM信息表达直观高效

BIM具有可视性和参数化的特点,BIM模型的搭建可以根据类似项目改造或创建拟新

建项目,实现空间设计高精准度的可视效果,并可推行全过程虚拟施工。BIM模型的3D效

果,可以帮助设计单位准确表达设计内容并通过模型的建立直接获得设计产品部分可计算属

性。(如图2所示)因为BIM模型相对直观,降低了对审图者专业能力的要求,建设单位在项

目开始前就可以了解建筑成品的虚拟形态。

3.2、对造价信息进行可视化管理

基于BIM的造价信息管理,是将造价的各种数字信息通过手工操作同BIM模型中相应

部位进行链接,将抽象的数字与形象的图形完美结合,这样就能够生成各个施工时间节点和

空间部位的造价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条件统计、区域选择以及方便的虚拟漫游技术对所需的

信息进行搜索、筛选和查阅。BIM的可视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数据采集和整合的过程,所处

理的造价数据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数据源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快速查询定位带来很大的便

利,进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共享、查询功能,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设

计变更、会议记录、施工声像及照片、签证和技术核定单、设备相关信息、各种施工记录等。

3.3、基于BIM的造价软件的新突破

第一种是将土建、安装、钢筋等算量软件整合在一起,开发一种全新的算量软件。这样

不同专业的用户可以在同一个软件中进行操作,保证了工程量计算各个环节所得到的数据很

好的集成在一起。但将不同的专业工程合而为一困难重重,这意味着需要彻底原有的软

件结构,重新开发架构,另外即使新软件研发出来,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更新完善,难以

立即见效,同时还要考虑现阶段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

第二种构想是将各造价软件所计算的数据整合到同一个模型上,如图3所示。该方法

的优点就是不需要重新开发全新的软件架构,只需给每个软件配备一个能导入和导出标准数

据格式的接口,虽然软件结构还是独立的,但其生成的数据却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再依托互

联网和云技术,可对投标书、进度审核预算书、结算书进行统一管理,并形成数据对比。

3.4、BIM信息计算快速精确

BIM模型计算功能包括信息收存和信息计算两方面。一方面,BIM模型中的任意构件,

可以包含多种属性信息,包括构件类型、构件规格以及材料价格。决策初期,工程计价需要

结合相应阶段的定额和实时的市场价格、以及工程项目建造过程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计划等,

信息量大内容复杂。BIM模型可储存所有定额信息和市场价格,可以将已有类似工程数据导

入或通过人工创建输入到模型中,存储所有已有成本计划和市场价格,最后将工程计价结果

存储在BIM模型中。此外,BIM模型中任意构件的属性信息可进行实时修改和覆盖,实现

工程信息动态更新。尽管多方协作后数据更新频繁,但决不会更改前期有效数据,更不会在

未经其他协作方认可的情况下,篡写其他参与方数据。因此,BIM模型可保存工程项目从决

策阶段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部工程信息,以及全过程各项构件在各个阶段的价格,更使得施

工阶段的价格调整变得清晰透明,有利于业主方监督控制施工过程情况。

另一方面,BIM模型基于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快速、精确的计算,参数化特征更使所有

相关信息同步更新,计算机进行数据汇总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速度。BIM模型一旦建成,模型

数据可被自动读取,快速、准确地完成模型所有构件的计算并自动生成项目估算书,使项目

估算变得简单准确,更可以指导后期成本控制,真正实现项目估算的统筹。BIM技术在工程

计量上作用贡献显著,在传统模式下,工程计量由建设单位提议,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要

求进行设计,将各方设计信息以2D-CAD形式向建设单位报告,再由建设单位转交到施工

单位手中。施工单位需花费大量人力核对计算工程量,查看量是否准确。由于原始信息可能

存在错误,而迫使施工阶段的实际工程进行效率低、精度差。在工程量清单计算模式下,实

行量价分离、风险共担后,建设单位需要承担全部量的风险,因此设计单位进行的项目设计

时的工程量计算其准确性要求更高。

3.5、BIM信息共享利于沟通

传统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在设计阶段需要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专业设计、节能设计

等多方设计单位的资料进行汇总,合理协调后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建筑信息。在应用BIM模

型前,由于不同设计单位应用设计软件不同,关系切身利益信息需要保密,导致设计单位的

信息交换一般通过2D图纸进行,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信息沟通速度缓慢,信息通道冗长复

杂。应用BIM模型后,在共同平台上构建BIM,应用通用标准描述建筑物的体系和组成元

素,提供完善的信息共享服务。同一平台集成的模型可在各参与方之间相互协调作业,建立

及时有效的沟通和配合,使模型构建避免冲突。

结束语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意义重

大。由于工程生命周期长、全过程参与方众多,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存

在前期预测准确性低、信息处理速度迟缓、参与方数据变化快、阶段信息传递失真的问题。

要使得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更有力,需要提高精细化管理的信息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85-01

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其原则就是在执行“精、准、细、严”的前提下,将工程造价细化到项目各阶段,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控制。相应的BIM技术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BIM技术的优势在于可视化直观、协同化明确、数字化清晰、可模拟化等特点。运用BIM技术可实时地采集建设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如可以有效协调专业之间的配合工作,增现场的施工管理质量、降低造价成本资源。

1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在常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中,由于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分析,造价管理成本控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传统的成本控制管理的控制措施,在根本上没有对造价精细化管理起到良好的支持,在措施绦泻螅难以形成工程造价的有效协调机制,造成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

1.2 工程造价模式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撑

由于市场的实时变化,目前市场供应及需求与造价工作者的数据不匹配,会发生对调价的控制没有准确的制度数据支持。随着市场的项目模式逐渐透明,目前的成本管理机构经常对消费常规指标没有直接区分,或直接使用稳定的消耗指标,使建设成本缺乏数据的支持,难以反映市场经济的波动。

1.3 工程造价确定方法较为落后

(1)计算方法方式落后,与市场价格存在价差,没有核实直接取价导致缺乏预算值的精度;(2)计算标准收费的间接成本时,没有按不同的等级要求确定相应的取值范围,仅凭造价者的统计值经验确定,并不反映造价管理对工程成本造价的控制调节作用。

1.4 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相对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建筑市场的促进作用也尤为显著,而市场上日渐严峻的竞争也要求这企业更好的做好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工作。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不同项目之间的造价管理忽视项目之间的差别,对定额的管理模式混乱无序,各种问题凸显。

2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传统的工程造价有局限性,尤其是在造价数据分析方面不够精细,缺乏协同性,许多造价数据仅存贮在个人的电脑和个人的大脑中,使得数据积累困难,阻碍了项目和企业层级对于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因此必须提高工程量计算准确性,构建完整的结构化数据库,才能够提高项目的成本控制分析能力和盈利能力。

2.1 决策阶段

根据建设单位功能需求,以及类似项目的BIM模型,即可构建拟建项目的BIM模型,这样业主就可以迅速计算出工程量。通过将BIM模型集合相关专业造价软件,查询到当前的市场价格信息,并进行合理的估算,最终完成拟建项目的投资估算文件编制,为建设单位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充分发挥项目投资估算的指导作用。

2.2 设计阶段

在项目工程的设计阶段,依据初步的设计方案,即可进一步构建更详细的BIM模型,并获得更多基本工程量信息。以专业造价软件所查询获得的工、料、机的市场价格为依据,编制相应的项目概算文件,即可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和限额设计。如将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导入BIM碰撞检查软件中,则可提前识别管件设置可能存在的碰撞问题,从而减少或避免后期的返工问题。随着工程项目设计深度的不断深入,BIM模型中所包含的信息也随之丰富,甚至可运用BIM模型,计算并汇总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程量信息,简化传统的计价工作。而通过在BIM模型中,引入时间维的方式,可构成4D-BIM模型,进而实施虚拟建造,以作为科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的技术支持,提高各个专业间协同工作效率,为进度款支付、材料采购计划制定、劳动力计划和限额领料等工作提供依据。

2.3 招投标阶段

结合设计单位所提供的BIM模型,建设单位、招标机构等,就可以准确地编制工程量清单,从而避免漏项或计算错误问题,同时避免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的工程量计算重复,为招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时,为确保投标单位的设计信息完备连续,可以将具备工程量清单数据的BIM模型,发放至拟投标单位供其参考。而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通过结合BIM技术的开发控制,大大提高招标投标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对整个招标投标过程实施监管,以减少“围标”等违法行为的产生,对建筑行业整体的规范化、透明化和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4 施工阶段

(1)基于BIM的计划管理。在实际施工前,可结合BIM信息模型,确定不同时间节点上各工程阶段的施工成本造价方案,并直观的按照周期计划,实时调整方案以及相应的造价数据,实现对现场施工的实时掌控,对材料的限额领料施工,降低建设成本。

(2)基于BIM的进度计量和支付。传统的造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量信息都体现在二维图纸上,同时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变更、质量控制等都掌握在现场工作人员手中,资料过于分散,在进度款的申报上,各部门资料不对等,影响造价管理的进度计划以及准确性,大大增加的造价者的工作任务。而利用BIM模型技术,计算机可自动根据施工进度,实时对BIM模型数据库进行更新,同时结合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让参建方根据权限选用自身需求的资料,造价者可以在自己的授权端口,准确统计不同时段、不同工程的工程量数据,快速形成工程量报告。建设单位也可以根据BIM数据库中的现场施工进度,及时按工程量支付工程进度款。

(3)基于BIM的工程变更管理。BIM技术对设计方案的优化作用效果显著,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设计变更,同时在工程的设计、施工等阶段,能通过模型碰撞试验进行图纸会审,从源头上减少变更。

2.5 竣工结算阶段

在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阶段,BIM的应用主要体现于工程的结算工作中。传统的结算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计算工程量,且计算的精确度也有所限制,往往会导致花费时间较长、业主或第三方审价单位的工程量存在差异。而运用BIM系统,即可有效避免因人为计算而出现的错误。施工单位运用BIM原模型实现了自动检查,BIM软件会提取工程量,然后自行导入到Excel表格中,进行汇总和计算,用指标检查来控制结算造价的大出入,并迅速查找出造价人员少算或漏算的项目。由具备丰富经验的造价人员,BIM模型进行必要的标注、插入和添加,进一步提高工程结算速度,缩短项目竣工结算时间,使工程竣工结算能够快速、全面,公平、合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解决。不但能够控制问题的恶化,减少今后维修的难度,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效率,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将承包商与建筑商的资金风险降到最低。不仅如此,运用BIM还能够有效优化项目方案,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城市个性;品牌塑造;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1-0093-05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市场经济下经营城市”(021307110)。

21世纪是世界城市竞争的时代,同时也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注意力经济下,公众的注意力是城市竞争的最大资源,谁能吸引更多的关注谁就能拥有更大的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而作为城市,在注意力经济下争夺[球关注的关键在于城市形象,国家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城市形象的竞争。因此,本文正是基于此而研究注意力经济下的城市个性化品牌塑造问题。

一、基于注意力经济的城市个性

1.注意力经济的提出

注意力经济源于Michael H.Goldhaber1997年指出,按照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研究的主要课题应该是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也曾说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在信息社会里,硬通货不再是美元,而是关注的程度。相对于浩如烟海的信息,个人的注意力将是极为稀缺的资源,这种情形有点像一个听众面对一万个、甚至更多的讲话者,每个讲话者都试图让听众听到自己的声音,于是,如何在巨大的“噪音”干扰中脱颖而出,赢得听众的青睐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注意力就成为当代城市竞争的稀缺资源,研究注意力经济规律,吸引城市顾客的更多注意力,将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着重点。

2.注意力经济转移城市资源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会通过信息资产将工业利润和财富大量地转移给掌握注意力的媒体、商家与网络经营者。既然注意力中有财富,那么争夺[球注意力会形成竞争,人们必然会利用互联网络和相关媒体吸引注意力。中国需要企业家,也需要传媒家。企业家是专业金钱获得者,传媒家是注意力获得者,是新经济发展的先驱。他们认为,媒体分为:新闻时代、分析时代和洞察时代。新闻时代是信息资源的流通时代,在此时代,信息只是量的堆积,缺乏质的加工;而分析时代和洞察时代是信息资源增值的时代。吸引注意力来自分析原因和洞察未来。分析家和洞察家是善于处理和转化信息的人,是将信息进行加工,把事物的意义挖掘出来,使你看到实质面目和未来趋势,从而把信息资源转变为资产,进而赢得持久注意力。

3.注意力经济推动城市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邓丽君天生的好嗓子资源。尽管歌手在成名前的“稀缺资源”已经存在,但是成名前后的所得差距非常之大。美国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认为,其原因在于她成功地拥有了现代社会稀缺的“注意力资源”。 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经济发展留下了大量“注意力经济”的痕迹,过去城市政府 CBD(中央商务区)和CLD(中央居住区)的成功推广,各地城市政府推出的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带以及目前很多改革配套试验区的争夺等都表现出城市注意力经济的特征。在注意力经济下,个性品牌的塑造使上海、深圳、大连、广州等吸引国内外优秀人力资源、资金资源、政策资源等相继入驻。因此,大连等城市提出城市经营理念后,其他城市竞相模仿,城市决策层明白,注意力经济会螺旋递增效应,只有持续不断地营造热点,才能使一个城市的注意力足够充分。

4.注意力经济呼唤城市个性

20多年前,一个城市只要有一个标志性建筑,人们就会过目不忘,像北京的十大建筑。一个事件只要有一家报纸报道,就会家喻户晓。现在是无数的楼盘如过[烟云,无数的新创造叫人目不暇接。新形象新创造要想引起国人注意绝非易事,更何况全球。开了许多新闻会,作了许多广告,都可能收效甚微。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已创造无限量的流通信息,而注意力则是稀缺的和有限的。一个城市要想在无限的信息量中生存就必须争夺注意力。

由此,我们思考当代都市的个性品牌经营。在各种经济要素顺畅流动的今天,最受关注的城市才有吸引最大资源的可能。个性品牌形象力将转化为生产力。当代都市个性化形象是全球社会企业、公众、市民和游客对某一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富于魅力并且具有个性品牌形象的城市形象将提升一个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当代城市经营,就是要通过个性品牌形象魅力的展示,使公众对其产生良好的心理认同,从而产生巨大的马太效应。受到这种传播的扩展效应,公众或企业在面临与该城市有关的活动时,就会做出有利于该城市的倾向性选择,无形之中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

二、城市个性化品牌的内涵

现代城市的个性化品牌的内涵不只是城市的建筑和景观,而是一个系统集成,它至少包括:

首先,城市功能的独特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中心,城市具有使生产要素在积聚的基础上产生规模效益的功能,这都是城市的一般功能。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城市规模、不同的地理位置,由此决定了城市的具体功能也不尽相同。特殊的城市功能是现代城市竞争制胜的关键。

其次,城市的产业个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的产业只是整个经济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取决于其专有的先天和后天优势资源,这些资源是其他城市难以模仿的,资源专有性越强,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产业就越具有发展优势,获得的市场定价也越高。如深圳毗邻香港沿海的先天地缘优势和后天的特区政策优势造就了今天的发展,昆明的特有自然资源决定了其旅游城市的优势,中关村的发展是北京特有的后天优势所决定的。因此,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独特的先天和后天优势综合发挥的结果。

再次,独特的城市价值观和城市精神。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城市恪守的独特价值观和城市精神,都不是一种简单外部强加进入的东西。一个城市的精神和价值观是其不同产业、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不同民俗、不同传统、不同地缘环境等因素长期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具有的时代和民族特色的城市价值和精神正是其魅力所在。

又次,城市的历史文化独特性。中国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变和时代变迁造就了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将这些城市的文化个性和历史内涵挖掘出来,如何把现代与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方特色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如何打造具有传神魅力的个性文化特质,如何吸引国内外游客和投资等等,这些都是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任务。

最后,独特的城市建筑景观。城市建筑景观不仅具有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的功能,还有城市内在个性的表现功能。成功的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是这个城市独特的产业、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以建筑语言的表达。目前中国城市缺乏个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城市建筑语言来表达我们应该表达的东西,我们在盲目的模仿中丧失了自我。

总之,城市个性是城市特有的多因素的综合,城市个性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全国众多城市中形成自己的定位和形象塑造才能形成城市最大的包容力和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和文化的更大突破。但是,城市的定位和形象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有些是先天的结果和痕迹,有些需要像塑造产品个性化品牌一样进行人为的后天经营。

三、城市个性化品牌塑造的必要性

过去,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看是否有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今天更多地要看有没有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名牌城市,城市个性化品牌塑造对于国家竞争和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城市品牌个性的塑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放[世界,特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增大,美国东北部大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大城市群、西北欧大城市群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等不断涌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全球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竞争等关系的日益强化,那么在这种剧烈的城市竞争中,城市只有被全世界所消费才是今天的赢家。其次,城市品牌个性塑造是城市产品差异化营销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稀缺程度越高,越能获得高的市场定价,同时不断淘汰缺乏个性产品以鼓励产品的多样化。同样,经济要素在城市之间的积聚和流动也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城市对经济要素的吸引力、积聚力和增殖力来自城市资产的独特个性。缺乏个性的城市,就像缺乏核心技术和专有产品的企业一样,很难在城市经营的竞争中实现增殖经营。

再次,城市品牌个性的塑造是国际城市分工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全球城市圈之间以及城市圈内的城市之间分工、交流、合作、竞争诸关系的日益强化。只有大城市才能具备与世界进行分工交流所需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只有大城市才能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的城市间竞争,但是不是每个城市都可以成为大城市或国际都市。因此,中小城市只有在城市圈内进行合理定位做出特色品牌,才能在城市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又次,城市品牌个性的塑造是城市发挥比较优势的需要。众所周知,每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都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和历史优势等。同时也有自己的比较劣势。既然城市作为一项产品进行经营,那么城市经营者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如深圳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国内众多人才和资源弥补了其先天的发展劣势。

最后,城市品牌个性的塑造是城市吸引资源实现城市增殖的需要。城市的经营就是要实现城市产品的增值,但是要想实现城市产品的增值,你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城市特色形成洼地效应来融通众多的资源,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经营策略。比如,灵活的吸引人才发展人才政策、融资渠道与方法、土地的市场化运作、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修缮、特色景观的培育与宣传等。如北方的大连、东方的青岛、南方的深圳等。

四、城市个性化品牌塑造的模式比较

经营一个城市成功的关键,在于避免雷同,发展与其自身条件相符的特色。模仿创新是原始创新的必经之路,面对全球化与多样化并存的时代潮流,打造城市个性需要原始创新,也需要模仿创新。因此,一方面要借鉴世界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理念和技术;另一方面,在开发、引进的基础上增添原创的动力和源泉以及创新所需要的新要素。

l.形象设计模式――香港

香港国际化大都市战略是从城市形象设计开始的。1997年,香港遭受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经济活力大受影响,社会存在比较严重的危机和悲观意识,迫切需要重新拾回信心,向全球展现积极进取的形象。从2000年起,香港政府新闻处就开始负责统筹策划香港的新品牌形象,组建了一支跨国顶尖的专业品牌顾问团。该顾问团成员包括:全球最大的品牌策略顾问与设计公司―美国朗涛设计顾问公司;全球顶尖的公共关系和管理专业顾问公司―博雅公关公司以及品牌策划市场调查公司―Wirthlin Worldwide公司。这几家专业公司组合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性的专业调查和研究,为香港城市品牌的定位和视觉形象的表现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富有创意的设计。2001年5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隆重向大众推出了“香港品牌―飞龙标志”,一个百年城市新品牌形象从此诞生,新标志显示了香港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思维。香港设计了新的城市形象后,邀请了香港著名影星如刘德华、成龙出任城市品牌形象代言人,大张旗鼓地在全世界推广香港的旅游城市形象,而且不断更新城市的品牌形象广告,在本港台、翡翠台等电视频道大规模推广, 保证了城市形象的持续和更新。

2.环境营造模式――大连

大连的城市经营思路和方式可以称作环境经济模式,即把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将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来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营造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国内外商家来此投资,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观光、游玩和购物,从而为城市的发展争取到足够的资金,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驱动模式的发展需要有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为前提条件。大连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辽东半岛南端,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同时又是欧亚大陆的东桥头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海滨风光与山水风光共存,大陆性季节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兼有;欧式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女骑警风采、魅力市长、服装节、足球,这些新的形象和标识构成了大连的新名片。环境驱动模式遵循着“城市经营、规划、管理――环境改善、优化――产业发展”这样一种路径选择。其中,城市的经营、规划、管理是手段和方式,环境的改善、优化是媒介和依托,产业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在环境经济模式战略下不断发挥和提升既有优势挖掘发展潜力。

3.产品驱动模式――青岛

与大连不同的是,青岛的发展思路与方式可以称为产品驱动模式,即通过企业项目吸引投资,通过最好的产品输出到区外来获取收入,从而带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青岛企业的名声远远高过青岛城市本身,青岛企业的品牌在全国是有名的,形成了以名牌企业集团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青岛的“五朵金花”,即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声名远扬。在有了工业名牌之后,青岛开始建设城市品牌。产品驱动模式以拳头产品打出去,创造知名品牌为本市经济发展赢得收入。其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产品品牌――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改善与优化”。这种经济模式依据品牌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网络效应和聚积效应功能的发挥,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能够很快提升城市的品牌。

4.文化驱动模式――曲阜

山东曲阜市是孔子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利用孔子故里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优势,培植城市个性,突出城市特色,把城市特色和个性作为重要的资产来经营,使城市这份国有资产不断升值。山东曲阜市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文化驱动模式,即立足儒家文化龙头――发展教育产业――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嫁接――规划孔孟特色――实现现代品位。该市以文化经营城市,把儒家文化这个特色做足、做透、做深。在具体经营中,首先利用孔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大力发展教育经济,吸引世界各地的著名教育家和海内外教育实业家抢滩曲阜。其次,挖掘孔子文化内涵,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实现真正地对接。投资兴建孔子研究院、大型]义场等,并与清华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的科技城。再次,在城市建设方面,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力求与“三孔”的建筑风格协调一致,让儒家文化的个性更加突出。最后,组织实施“蓝天碧水”,实现城市品位的增值。

5.服务驱动模式――昆山

江苏省的明星城市昆山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服务驱动模式,即发挥区位优势――抢抓机遇――营造“仿真环境”――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首先,政府变管理为服务,实行“招商”、“安商”、“富商”、“亲商”等政策。其次,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20亿元,实现供电、供水、供气、通讯、通邮、排污、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硬件环境,设立了通关点和江苏省第一个陆路二类口岸,近年又设立了出口加工园和留学生创业园,新建了软件创业衔。最后,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兴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外商公寓等生活设施。正是由于昆山市政府和开发区能以美化环境为基础.以优化服务为中心,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努力营造“仿真”环境,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招商引资新优势。

6.龙头驱动模式――镇江

过去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多是从本地资源入手。今天由于运输半径的变化,邻市和邻省的资源可以视作自己的资源,国际市场的资源,可以视作中国沿海的资源。城市在功能上不能只是一个模式,特别是同一群体中的各城市,因为并非每一个城市都有相同的资源和优势,城市定位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以所处的大城市群为中心,跳出城市本身来规划城市,融入所处城市群的分工体系。江苏镇江与上海在经济上互补性极强,江苏镇江的发展模式可以称为龙头追随模式,即瞄准龙头――加工中心――后花园――卫星城。早在80年代中后期,上海的中、低压开关大多由“电器岛”镇江的扬中市提供;上海生产整车、整件,镇江提供大批零部件;为与上海接轨,镇江还鼓励大批企业将技术研发部、销售部设在上海。上海是镇江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和发展的龙头,与国际接轨,首先要跟上海接轨!

7.生态驱动模式――深圳

深圳生态城市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与新加坡一样的环境,与香港一样的效能。深圳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结为绿色生态模式,即城市景观交融、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结构流水化和田园化,可以便利地与自然景观接触――有完善的绿地系统,各类公园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城市结构与功能协调――环境的质量优于国家标准――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控制、逐步实现废物资源化――环保措施、管理监控法规体系健全。具体规划如:城市绿化覆盖率48%以上;水土流失整治率90%以上;清洁能源使用90%以上;车辆尾气排放合格率90%以上;烟尘控制覆盖率100%;噪音平均值小于57分贝。饮用水质达标率98%;空气污染指数小于75;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于75岁;人均居住面积大于3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大于25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100%;电话普及率达85%等。

8.人才驱动模式――上海

在中国,上海因其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具有名列前茅的劳动生产率。1994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人才分布的高密度、人才素质的高水准、人才结构的高对应、人才流动的高活力、人才产出的高效益”,五合一的“人才高地”概念。为此上海提出了六大战略:战略之一:人才国际化。人才构成国际化,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人才资源全球共有。战略之二:人力资本提升。实行人力资本的超前投资,到2005年教育投资占GDP比例提高到5%左右,2015年达到7%,在基础教育上试行12年义务教育。战略之三:人才资源集聚和辐射。建立市场机制,突破户籍、国籍等政策难点,形成“柔性流动”机制,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实现知识移民、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战略之四:人才结构优化。战略之五:人才价值实现。推进经营者职业化和市场化,积极探索经营者和科研人员的年薪制、期权股份制等多种要素分配形式。战略之六:人事改革领先。扫除影响人才积极性的体制障碍。

9.美女驱动模式――三亚

美女驱动模式是“注意力经济”发展和延伸,其核心在于“美女经济”,而“美女经济”的成立要有三个条件:一个是要有需求;第二是符合新的社会价值;第三是要能进行产业化开发。美丽光环具有多赢效应:对电视台,选美大赛可提高收视率,获得较高广告收益;对商家,利用美女做形象代言人可提高产品关注度及购买率;对赞助商,美女带来广泛广告效应,获得经济效益;对参赛者,附加许多无形的价值;作为主办单位更是名利双收。此外,美容美发、化妆品、百货公司、珠宝公司、服装公司、宾馆酒店、摄影冲印等相关行业也相应带动发展起来。新丝路模特大赛在三亚举办的这几年,对三亚的旅游业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统计,三亚2000年旅游人数为206万,2001年为240万,2006年则达600多万。三亚这一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恰巧与新丝路移师三亚的时间重合,不得不令人惊服于美女大赛创造的[球效益。面对如此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球小姐”、“世界小姐”、“云南之星”、“新丝路模特大赛”等频现报端,众多城市对各项美丽赛事也跃跃欲试,纷纷希望能通过赛事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为经济助跑。

10.节会驱动模式――宁波

宁波市借助特色优势产品造节引场,以节兴市场,借会扬名,成为宁波市培育和繁荣“注意力经济”个性品牌和经济拓展的有力支撑。1999年塑博会与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天然气集团等国内18家行业“大哥大”攀上亲,2005年塑博会,吸引了500家中外企业参展,协议引进外资4.98亿美元、内资3.3亿元,交易额近30亿元,参会客商达14万人次。每年9月至10月,明凤甲鱼文化节,每年6月中旬到7月初的余姚杨梅节,8月的临山葡萄节,10月的丹山赤水柿子节、牟山湖大闸蟹休闲节,11月的中国塑料博览会……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全市经济特色更特、优势更优。这些节会在引人关注的同时,对塑造城市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带动投资和消费等,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城市个性品牌塑造的模式借鉴

综上所述,城市的发展特点和优势不同,城市个性化品牌塑造的驱动模式也不同,在具体的应用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先天优势和后天优势、历史优势和文化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等来探索和发展自己的适应模式。

在城市个性化品牌塑造中,我们应该注意:①城市政府要善于发现城市的行销点,即人们来到这个城市的理由是什么;②政府品牌塑造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建议;③城市决策层要主导城市形象的总体战略和设计;④城市经营者要有竞争[球的高超艺术;⑤城市经营者有全方位推广能力;⑥城市在吸引注意力的过程中,始终应该“决策层搭台,企业唱戏”;⑦通过不断成功自然不断地积累政府信用,从而形成注意力经济下后浪推前浪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余明阳,姜炜.城市品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杜,2004.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李津逵.城市经营的十大抉择 [M].上海:海天出版社,2002,01. [4]张孝德,21世纪如何打造中国城市的个性[J].中国市长,2002, (09).

[5]张孝德,21世纪如何打造中国城市的个性[J]. 中国市长, 2002,(09).

[6]严学军, 李 洁.差异化营销――注意力经济时代的营销利器[J].经济论坛 ,2005,(10).

[7]黄 勇 ,曾 薇, 张海滨.信息时代的注意力经济研究[J].当代经济 ,2007,(1).

[8]支 军.城市品牌定位的比较研究――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例[J].江苏商论 ,2007,(2).

[9]熊 健.城市品牌塑造策略研究[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11):59-60.

[10]马瑞华.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J].商业时代,2006, (2):4-5.

The Modes of Cultivating City Individuality Brand Based on Attention Economy: a Comparison and Suggestion

Zhao Fuqiang,Chen Yu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China)

篇4

关键词:发展中;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目前我国正处在金融开放的关键阶段,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备很大的优势。但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也存在着弱势和缺点。中国在加入WTO后已经全方位开放金融业,自由兑换人民币使其成为国际化货币也指日可待。但中国的金融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资本的形成模式,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也不容乐观,同时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还将承受国际游资等方面的压力,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针对中国自身的条件和问题,认真分析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形式和方法,借鉴他们的优点,可以完善自己的金融自由化过程。怎么才能把握好机会,加快我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早日融入国际金融的主流,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开放的基本概念

1.金融自由化:这个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McKinnon)和肖(Shaw)提出来的。通过深入的系统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抑制”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扭曲等等不合理现象严重存在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为此,他们提出了“金融深化”这个理论,主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解除金融抑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增长。

2.金融开放实质就是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通过金融制度的改革,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实际做到金融制度的开放,金融机制的开放,能够放松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筹措资金等能力;放松政府对汇率和利率的管制,使其市场化与国际接轨。

3.所以,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关系式非常密切的,这是对外开放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做到了真正的金融开放,才能让金融自由化得到充分的贯彻。

二、金融自由化存着利与弊的争论

金融自由化从理论上讲能使发展中国家受益,但从现实上讲金融自由化的存在的弊端也不少。从有利方面分析,金融自由化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机制放开了金融管制;来自国外同行业的竞争刺激国内金融业更多的投资和增长;国外银行进入本地金融市场激化国内金融业的竞争,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效率,促进国内的经济增长。从不利方面分析,有些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公司管理意识薄弱,财产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水平低下,存在着金融市场交易信息不完善;金融自由化降低了本国市场的资金的流动性,分散并阻碍了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资本自由流动下不能有效的进行市场规范;金融自由化容易引起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从金融自由化的利弊可以看出,推行金融自由化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条件。

三、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的特点分析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不能完全照搬盲目效果发达国家的做法。 实施本国的金融改革,不能同时进行所有的自由化措施,要结合本国自身的条件,按照顺序,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减轻负面影响降低金融改革的成本。通过分析研究各个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发现其模式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目前认为比较合理的模式和实行顺序是:首先是利率的改革,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将利率自由化改革放在第一步,以利率特有的激励手段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其次是通过加强银行业的业务和利润的最大化进行金融业务经营自由化的改革。通过改革,明显加强了银行间的竞争力,扩展了银行盈利的多元化渠道,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第三,增加国内企业融资的多元化渠道,吸引国外资金进入本国的金融市场,逐步取消各种限制,为稳步推进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改革积极创造条件。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在具体的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适宜采取符合客观实际的循序渐进的模式,衡量本国的实际条件,协调改革的步伐,不能急于求成。要权衡金融自由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不但要保持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也要有效的避开有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

四、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的体制改革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 主要包括初创体系,剧烈扩张和逐渐完善三个阶段,通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和摸索,我国的金融业已经处于在完善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同时进行全面深入的关键时刻。1992年实施的有关利率,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以及资本账户的金融开放等等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解除银行信贷控制,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以及改革外汇体制的措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特点的市场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

五、结论

回顾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及对外开放的历程,顺利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封闭到逐渐开放的部分过程,成就是可喜可见的。但也要从中看到我们的不足,汲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明确界定外资金融机构,赋予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的情况下保障本国金融市场改革,加强对国内现有金融产品的法律保护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法律体系的组织和程序,使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稳步快速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爱德华. 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李丹红.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研究[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1版:23-26页.

篇5

【关键词】行政 程序 法制化

一、行政程序法制化的意义

(一)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价值中立、操作性强的程序对目前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秩序混乱、制度不力的现象是一剂良药,也是中国当前实现法治主导的最佳选择。由于程序具有开放的结果和紧束的过程,随着程序的展开,参加者越来越受到“程序上的过去”的拘束,而制度化的契机也由此形成。程序开始于高度不确定的状态,但其结果却使程序参加者难以抵制,形成一种高度确定化的效应。因此,如果我们要实现有节度的自由、有组织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权、有制约的权威、有进取的保守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的话,那么,程序法可以作为其制度化最重要的基石。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看出,行政法制的程序化与行政程序的法制化是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市场经济对法律提出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变到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变到间接管理,从计划调控转变到市场调控。从新的政治功能来说,它要求政治体系从要素管理转向程序管理,从内在管理转向外向管理,从保险管理转向保证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体系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管理基本以要素管理、尤其是物质性的要素管理为主,通过对具体物质要素的具体规划和分配来完成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体系不能再做要素式的管理,否则,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不具备必要的前提。要素将通过市场来分配。政治体系的主要功能将是对程序的管理,即各种要素将通过合理的程序在社会上达成最有效率的交易,同时又是公平的交易,所有交易又必须控制在社会发展的方向上。程序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规范、体制、监督等手段来完成。

(三)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程序权益是实现实体权益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程序权益的法律保护,实体权益也就难以完全实现。所以行政法所规定的相对人的权益必须要有程序权益保障。在我国,程序权益观念淡薄,传统法学理论也存在对相对人的实体权益关注多,而对程序权益关注少的情况。随着行政法治观念的深入,保护相对人程序权益的观念也会日趋加强。而行政程序是用于保障相对人权益的主要方式。

(四)规范使用行政权

行政权是国家的公权力,以公益为行使目的。行权转化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后,其行使除了以实现公益为目的外,更须受到行政法律的制约,防止职权滥用,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便是行政法的实施过程,行政程序便是实现公平行使行政权,体现公权力公平行使价值取向的载体。行政法更多的是关于程序和补救的法,而不是实体法。行政程序对行政权的行使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行政法的程序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按照法定的步骤、方式、次序进行,使行政行为具有可控性、阶段性,便于人们监督。

二、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实现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行政程序观念

中国行政法学现在需要的是辩证、深沉、扎实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客观、全面地看待程序,树立正确的程序观念,就成为行政程序法制化的核心。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把握程序优缺点,认真对待程序的利与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确的程序观念应该是:既充分准确认识程序的必要性和优点,又要看到程序的不足,对程序的弊端予以宽容对待。

(二)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确立

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是行政程序法制化中最为根本的问题之一,它是指“各个国家行政程序法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形成的总体特征。行政程序法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立法机关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选择,强化某一方面的作用,这种选择将使一国的行政程序法形成一定的目标模式。”实质上目标模式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取向。但在常态的社会中,我们应该贯彻一种有折中色彩的混合模式,既有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又不放松甚至放弃对行政权力的维护,因为不管过度倾向于哪一方都将最终造成另一方所代表的利益或财产得不到实际的保障,权利或权力有一面得不到长期的正常运作后,就会实际上影响到以此为要素的社会运行的稳定和市场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界定

科学界定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关键。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整个行政程序法的实施过程中,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主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科学界定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乃是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关键所在。在确立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时,必须首先明确以下几点: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不能割裂与行政实体法的联系,在其内容、功能上应当保持与行政实体法的和谐性、一致性。但两者不能等同,亦不能互相替代。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不能仅仅局限于规范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且也必须规范行政相对人和其他程序参与人的行为。由于“人类的预见力还没有完善到可以可靠地预告一切可能产生的事这种程度,况且,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也还没有完善到可以绝对明确地表述一切立法意图的境界。在这种注意下,我国的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法原则。第二,合理原则。第三,公开原则。第四,参与原则。第五,顺序原则。第六,效率原则。

行政程序建设的大力提倡正是新时期依法行政理念下对正义、平等、自由、公正等价值的呼唤。作为规制政府权力的手段之一,行政程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创新。人们期待政府采取行动解决行政立法中的不足、缓解行政执法中的矛盾,改变行政执法现状。

参考文献:

[1]谭波; 杨治坤; 翟国强.浅析中国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几个问题[J].行政与法,2003.

[2]黄贤宏; 吴建.依论行政程序法制化[J].社会科学研究,1999.

[3]张坤世.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

篇6

关键词:银行 民营化 问题

民间资本到民营银行的外在障碍

近来我国金融发展论坛上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民间资本、民营银行与银行民营化,民间的资本能否有条件地进入垄断的金融行业,某些银行的产权能否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等等。一般认为,民营银行是相对国有银行而言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投资经营角度看,股权投资大多数来自非国有企业,其重要特征有二:一是指经营权不受政府部门控制或与政府部门没有联系,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包括主要管理层的任命;二是所有制结构中,其产权结构主要以非公经济成分为主,也可包括部分国有企业以企业法人的身份投入的国有资本,但不包括政府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投入的资本。显然,按民营银行的概念,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之是有区别的。

西安长城金融研究所徐滇庆教授,被称为“民营银行试点总设计师”,极力倡导我国推行民营银行试点。在我国与WTO的协议中,我国承诺在两年之内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经营外币业务,五年之内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而且没有区域和业务的限制。他认为,外国银行一旦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居民的存款就有可能流向外资银行。我国要适应未来的金融竞争,就要在国有四大银行之外,推动产生民营银行。他的主要观点,让一些好的民营企业的产业资本,通过资产运作,渐渐地成为金融资本,进而改变一些地区性的商业银行或信用社的资本结构,形成与国有银行、外资银行所有制结构不同的银行。这些民营银行与民营企业一样,首先是与国有银行竞争,补充国有银行经营与资本的不足,适应加入WTO后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一项基本经验,是在国有企业尚未彻底改革之前,放手在体制外发展了多种所有制的非国有经济。依次类推,当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时,民营银行的发展也应当遵循这样一条道路。事实上,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商业银行的可能性。据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已分别占全国商业银行的两成以上,尽管在中小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各级财政、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企业等公有股的比例还比较高。另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研究测算,在非公有经济活跃的浙江省,“十五”期间民间资本总额为8300亿左右。这部分资金是浙江省可调动的民间资本,即使仅有一半进入金融市场,对那些“嗷嗷待哺”的民营企业来说是最好的侯选的资源配置。

然而,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方面,我国仍存在许多体制上、观念上的障碍。这些障碍如果不清除,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就不可能建立。这些障碍来自这几方面:

风险因素――开放民营银行会有风险。因为,中央银行严格限制民间资本进入银行,怕的就是出现金融风险,而那些最能引起金融风险的因素自然也就是阻碍民营银行发展的因素。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当然是实践。从世界各国来看,开放民营银行的风险确实很高。比如,智利、墨西哥等拉美国家、捷克、俄罗斯以及一些前苏联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变之后,急急忙忙开放民间金融,实现银行民营化。由于民营银行的建立需要具备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法律配套体系,而这些国家法律体系和市场又不完善,因此,银行民营化的尝试无一例外地造成了严重的金融混乱。以印尼为例。据研究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印尼就开始鼓励民营银行的发展,到1997年,民营银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其中有些民营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大大高于国有银行,但是,由于印尼在开放民营银行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严格的准入法规,有些具有官方背景的民营银行混水摸鱼,问题比较复杂。当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的时候,储户无法鉴别民营银行的好坏,觉得还是国有银行享有国家信用保证,比较保险。他们立即从民营银行提取存款,存入资产质量恶劣的国有银行。这样,在金融危机中最先倒闭的反而是资产质量较好的民营银行。而民营银行的灾难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市场信心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监管因素――从单一监管到多元监管的转变。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适应集体经济的需要,一批地方性金融机构,例如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以及一些投资信托公司应运而生。在这段时期内,中央银行也正在从计划经济的模式逐步向新的监管模式过渡,原有单一的金融监管模式不能适应对多元金融体制的监管。这种监管滞后不仅存在于国有专业银行,在对信用社的监管中尤为严重。由于没有设计好这些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监管规则,这些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和乡镇企业一样,很快就耗竭了发展动力,有些信用社出现了严重问题。一些信用社的金融问题损害了民间金融的商业信誉。正因为开放民营银行存在着上述因素,民间资本要进入到金融业就面临着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较高的行业壁垒。

体制因素――我国传统投资理论认为,金融领域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允许民营投资进入将会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所以应当由国家垄断投资,严格限制民营资本进入。早在1988年6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就提出,“私营经济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在目前体制条件下,国家对某些特殊的公共服务贸易行业往往给予了严格的准入限制,尤其是金融业,基本上局限在国有投资、包括控股或事业单位范围之内,各类民间投资是难以进入的,即使进入也要受到一系列前置审批的严格把关,从而形成了国家行政垄断金融的体制格局。这种体制格局不是偶然的,由于投资准入政策的排他性,虽然在金融业领域,国家已经对外有限度地开放了,但还没有明确对民间投资开放,民营金融机构还处于研究试点阶段,一般民营资本要想通过国家批准进入金融业难上加难;此外,投资垄断体制的独占性,使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低层次金融机构发展严重不足,而金融业市场需求又十分庞大,使得民间金融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形成一种经济运行中的恶性循环。

推进银行民营化的选择

1.民营银行与银行民营化可以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局面,有利于加入WTO金融业的竞争

上述所言波兰、匈牙利和台湾地区的银行民营化进程特征,与我国银行业所遇到的困境、对外金融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有相似之处。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近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倡导新建民营银行,理由是这种银行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明晰的产权,加之又是“初生牛”,所以可抵御“外资老虎”,并能打破目前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著名经济学家光认为,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把改革的目标放在股份公司上市上,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放开民间金融,如果外资能进入金融市场,民间资本也可以进入。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一是放开民间金融,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民营化。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国有商业银行管理的链条,对银行业的正常运行大有好处。而国有银行民营化,形成细分的金融市场,对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均可获益。

国际知名的金融投资顾问公司高盛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目前尽快清理国有不良资产已成为中国金融业改善投资环境的要务。银行体系不健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隐患,这集中体现在庞大的不良资产方面。中国为此专门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但任务仍然艰巨。中国加入WTO后,有难以计数的外国资本在门外徘徊,能否尽快清理国有不良资产,建立健全银行体系,已成为中国金融业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他认为,银行民营化是解决不良资产的途径之一,通过资本重组、上市和引进外资参股,运用证券市场融资来充足资本金和降低财政成本。

2.一些中小商业银行打造民营主办银行的实践,乃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亮点

在浙江,杭州市商业银行等八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增资扩股方面,有着显著的民营化特色。杭州市商业银行是浙江第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八家城市银行中实力最强的一家,原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杭州市区两级财政占了近60%的股份,其余的股东还包括杭州市电信局、杭州市电力局、杭州百大集团等国有企业。杭州市商业银行从2002年4月份起就已经开始与当地的知名民营企业商讨,将资本金扩充到10亿元,其中新募资本5亿元将全部用于吸纳当地优秀民营企业资金。

绍兴市商行从2001年开始增资扩股工作,计划将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58亿元,扩张到3亿元,扩股至今尚未结束,该行原来的股东包括绍兴市财政、当地上市公司以及一些民营企业,而新的招募计划中,除了新吸纳一些民营企业参股外,绍兴市财政和本地上市公司等原有股东也将增资。温州市商业银行是由当地35家城市信用社在1998年共同组建的,该行原有注册资本2.9亿元,其中财政出资1亿元,占到了39%的股份。该行在当地公开招募新股,对于新股东的出资要求至少是1000万元,当地政府也希望通过增资扩股稀释自己的股份和逐步淡出,已有数家当地企业与该行进行接洽。

宁波市商业银行目前注册资本为4亿多元,资产总规模为160亿元。2002年内还没有增资扩股的计划,但是目前资本金还达不到8%的比例,2003年后可能进行增资扩股,民营企业肯定是在重点考虑之列。金华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对外招募新股的计划,原来的注册资本为1.3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出资3000万元,计划增资后达到2-3亿元的规模,具体需要视情况而定。湖州市商业银行1998年才设立,该行目前还没有增资扩股的计划,但2003年后肯定会有行动。因为目前该行的注册资本为1亿元、总资产27亿元,面临扩充资本的需要。该行目前财政资金约占30%的股份,进一步增资扩股的话,不太可能再依靠财政出资,不过该行人士又表示,湖州本地经济与温州、杭州等地有较大差距,当地也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因此即使增资扩股,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台州市商行是在原台州市银座、龙翔等8家市内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剥离了不良贷款后,由台州市政府参股,于2002年3月正式成立的。与目前我国已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相比,台州市商业银行具有许多创新之举与突破,台州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0亿元,经不良资产剥离后的台州市商业银行,贷款初始逾期率仅为2.02%。该行实际上已经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

3.银行民营化是当前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途径,但现存在着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

就组建民营银行的政策方面,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广州举行的“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发展学术研讨会”上透露,中央银行更倾向于在改组现有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成立民营银行,而非新设民营银行,民营企业可介入银行产权改造,而非大开政策之门放手新建民营银行。他认为,在改组和新设民营银行的两条途径上,景学成更倾向于前者。因为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的特殊企业,需要特殊的技术。一个搞物流或钢铁或其它行业的企业如何能搞好一家银行?产权清晰和股权分散不是根本问题,因为产权不是万能的,股权分散更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令银行沦为“控制人”的吸钱机器。产权不等于信用,而信用对于一个银行而言至关重要,但银行业的信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的情况下,部分农信社和城信社违规吸存或卷款而逃的现象,使老百姓可能更愿意选择一家国有银行而非民营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王自力认为,民间资本的加入有助于现存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但一家优秀的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竞争中磨练出来的,而不是设计出来的,产权制度变更并不意味着实现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因此,现阶段银行业的改革发展重点是加快改革存量,引导民间资本对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信社进行“民营化”改造。而开放民营银行则宜谨慎缓行,因为各国的事实证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放金融市场,其结果必然是一场混乱,留下后遗症。因此,开放民营银行准入宜慎行,否则很可能是新一轮的乱铺金融新摊子。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首席教授郎咸平认为,目前在我国国有银行涌动的民营化和外资化是一条极其危险的道路。他通过对全球78个国家的958家上市银行研究发现,国家股占比率最多达28%、而且股本回报率与国家持股、外资股和民营股多少根本无关。这就证明产权与股本回报率无关。他认为,现有银行改革不必从产权入手,而应从业务专业和防范风险入手。

银行民营化的必然与有秩序地改制

作者认为,我国金融业的实践与改革,就民间资本、民营银行与银行民营化的问题上,有三个现象必须正视:

(1)市场经济是多元所有制经济,就应该有民营经济与民间资本的内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经济、外资企业和民营资本都在经济发展中充当不可替代的角色;金融行业的竞争,与国际规则相一致,如果有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就必须有民营金融机构的参与。市场经济是有秩序的竞争经济,而不是行业垄断的经济。

(2)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不是由资本的属性而是由资本的运行规律所决定的。资本的所有属性,只能说明它的产权归谁所有,而不是说明它能进入或不能进入某行业。在经济运行中,产业资本的壮大,就必然会按照它的趋势和规律流向合理的地方,就必然导致它与金融资本、流通资本的融合。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证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将会带来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带来资产质量与经营效益的提高。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股份制银行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这为产业资本向银行业渗透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商业银行上市之门的进一步打开,使银行从社会大众中募集资本金成为现实,从而扩大了银行民营化的内涵。

(3)银行民营化将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带来利与弊的双重影响。根据《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3种。银行民营化,不是全部银行民营化,只是允许个人入股地方性银行,不允许个人办银行。银行民营化,有利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但增加了金融体系运行、监管等方面的风险。因为金融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客观上要求股权分散和风险分散。实践中,要确实把握银行民营化的“风险度”,这要求有政策水平和监管能力。

诚然,我国银行民营化有利有弊,已成为人们对金融体制改革所关注的重心,我国金融业只有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民营银行和银行民营化才谈得上有序开放和顺利推进:

一是民营银行的准入法规。中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究竟要多少家改组或新设民营银行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如果中国只需要十几家民营银行,那么审批的问题不大。如果估计需要200到300家,那么应该由谁来审批?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制度下,银行审批权会造成相当大的权钱交易的寻租空间。因此,人们必须要研究建立一套金融市场准入的竞争规则。二是民营银行的监管法规。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的监管法规必须做到对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创造一个清晰、公平的竞争规则。而为了达到有效监管的目标,必须实现金融监管的多元化。这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三是民营银行的破产法规。民营银行必须有退出机制,但由谁来执行银行的破产清算,由谁来出示“黄牌”;如何在破产程序中保证广大储户的利益、如何才能够防止把民营银行的风险集中到中央银行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在推进银行民营化进程中必须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经济系教授许振明等“国政研究报告” 2002.12.13

2.中国财经信息网“银行民营化不被看好,业界权威反对过度开放银行业” 2002.12.24

3.菲律宾国家银行董事 ] 陈永裁 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化策略

4、搜狐网 丁秀洪“银行业曾陷入困境 政府主导银行民营化” 2002.12.3

5、新浪网 “银行改革新路:上市突破?” 2000.7.12

6.中经网 “胡祖六:清理不良资产是中国改善金融环境的要务” 2002.1.17

7.《北京青年报》 王岩 “民营银行:传闻还是传奇”2000.11.27

8.朱民 曹建增 加里.韦斯 “匈牙利与波兰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重组模式” 《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三期

篇7

关键词: 会计指数;经济影响力;强化措施;意义;效果

于社会经济和国家发展来讲,会计指数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探析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佐证数据。于会计体系本身的发展来讲,强化会计指数研究是强化会计系统,完善会计体系框架,优化国际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本文之所以提出会计指数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会计指数研究的需要以及会计体系对会计会指数研究的需要。

一、 会计指数概述

会计指数的产生基于现代经济发展和会计需求与传统会计不符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一些传统会计无法解决的、难以量化的会计因素。如今,经济全球化变化越来越明显,各国家、各类型、各地区的经济交融在一起,企业财务不仅受到了不同资金类型的影响,还会受到各种非经济与非资金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都是传统会计无法概念化、具体化的因素,因此,就需要一个新的系统对这些因素来进行概括和具体化,这就是会计指数。会计指数用以量化和分析非则务性绩效与市场估值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完善财务管理信息链条”的作用,解决了传统会计在搜集和分析财务信息与财务影响因素不足的问题。简言之,它的作用就是为需要的对象提供更加全面的财务分析、经济指数、经济状况分析以及社会经济对于对象的影响。

会计指数产生于社会需求之上,是一项具有实际效应和实际需求的科学研究。未来经济发展于企业生存将会更加依赖于会计指数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成果,而会计指数本身也将不断的深化和完善。

二、 增强会计指数研究的重大意义

会计指数的诞生和研究完全迎合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也可以说,它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从实际的使用和研究效果上来看,增强会计指数研究具有以下四点重要的意义:

(一)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如今,我国的经济几乎已经达到了全面开放的程度,除了一些战略性物资和科技没有形成完全的对外开放以外,在其它方面的开放的程度都比较高。这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来自于全世界各类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作为企业,需要一个全面分析财务影响因素的方法,而对于国家来讲,更是需要一种可靠的手段解析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会计指数的产生和研究正好能够满足二者对于经济分析的要求,它拥有一套科学化的理论系统和时效性的研究分析手段,经济分析流程十分严谨,且符合实际状况,能够提供最为真实、全面、有效的经济资料。这种系统性、客观性的分析手段正是企业和国家所需要的,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更加离不开会计指数。

(二) 加强经济管理

这里的经济管理主要是指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政府管理国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管理经济,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来讲,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将永久性的持续下去,作为管理者,必须要不断的进行职能优化,强化自身的管理实力,且能够拥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准确判断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分析市场经济发展实况,采取正确的调控手段,扶持经济发展,保障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会计指数能够满足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诸多需求,它区别于传统的会计,对于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分析更加的全面、准确,且尖锐,毫不夸张的讲,它对于经济的分析能力具有“一语道破”的效果,分析市场经济动向和各国经济形式能够做到稳、准、狠,是政府加强经济管理的一把“利剑”,除了维持市场经济的公平性、稳定性之外,还能稳保经济的增长,预防经济风险。

(三) 增强会计的社会影响力

如今,会计指数已经成为各企业、单位用以分析内部财务和外部经济状况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分析到更深层次的经济状况,它的分析结果也更具前瞻性和准确性。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指数于企业、各单位的影响也直接转化和表现为了对于社会的影响。简单叙述,就是说,会计指数的强化研究和不断完善增强了会计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的凸显了会计对于整个社会系统的价值和作用。

(四) 多方位促进经济发展

基于传统会计体系发展起来的会计指数,拥有了强大的理论系统作为支撑,它以现代经济发展作为研究背景,更加贴合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它具备独有的分析方法和转换手段,分析思路清晰,对于经济发展与转变更具参考作用。如会计指数中的企业投资价值,它重于分析企业开展项目投资的价值评估,综合分析了项目投资的利与弊、风险和效益的评价和对比等,这样分析数据能够为企业的项目投资提供可靠的信息。同理,对于国家机关、事企业单位等部门来讲,会计指数分析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会计指数能够解析历史、分析当下、探析未来,它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它所提供的资料也是全方位的。研究会计指数不断的为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信息。量化的数据、具体的经济指数等都是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到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窥探到经济动向。会计指数于社会企业、国家以及自身的影响已经不知不觉的转化为各类型经济影响力量,正在从多个方向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 推进会计指数研究

推进会计指数是社会各企业、单位的需要,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会计指数研究,继续扩大会计指数的社会影响力和对经济的指导作用。推进会计指数研究有如下几点措施:

(一) 会计指数研究需要开设专门课题

课题开设是任何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必要手段。它的作用主要在于细化研究对象,将研究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研究理论。开设研究课题能够加快解决会计指数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让被研究对象更加的透彻、深入。加强会计指数研究必须要开设专门的课题,针对解决会计指数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发展和创新新的内容,开拓研究方向,它能够保障会计指数的可持续化发展,稳固其实效性,继续深化和扩大会计指数的价值。开设专门的课题则主要根据会计指数在实际运用当中的难题、现代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原有理论系统的缺点和漏洞来进行,不断的弥补会计指数的不足之处。

(二) 会计指数研究设置研究机构

专门的研究机构具有专业性、对口性,更具研究实力。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事会计指数专业研究,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充足的科研人才,能够持续性的对会计指数进行研究,不会因其它所示终止研究。充足的资金、高水平的人才、完善的设施设备能够保障会计指数研究的硬件实力和软件实力。因此,需要设计专门的研究机构来从事这一项研究,不断的更新会计指数理论系统和实用方法,长期为国家、企业单位等提供科学先进的理论系统和分析方法。

(三) 会计指数研究发表学术研讨成果

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众人之智慧才能够为会计指数研究蓄积能量,加速会计指数的更新。加强学术研讨和交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学术研讨会,发表优秀的研究成果,集众人之所长,推动科学发展,集中研讨交流学术成果、共享研究果实,形成百家争鸣之势,才能不断的推动会计指数研究与发展。

四、 具体影响力的有效分析

会计指数投入使用多年,从众多的运用效果来看,会计指数的价值是明显的、积极的、重大的。它对于社会经济一直发挥着“正”的影响力,一直在贡献者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创新和研究会计指数以来,国家经济出现了一些变化。总体而言,会计指数的影响力主要表现为:

(一) 加强会计指数研究能够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

传统会计系统下,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来的会计数据比较单一,大都是经济一类的数据,缺少对于非经济因素的分析,例如政治、文化等,并且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当时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得不到科学资料的支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创新了会计指数,能够全面分析经济影响因素,政府的计划经济也转变为了宏观调控、维持经济市场秩序,现如今我国紧急发展速度迅猛,而且增长速度快,经济形势多样化,世界各国经济都与我国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这里面也有会计指数的功劳。它为市场经济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如:国家从税收中了解社会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探析整个国民经济,这都需要依赖于会计指数。会计指数研究的影响力之一就是加快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 加强会计指数研究能够为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前提保障

经济管理是国家对于领土内各经济载体、经济系统以及经济体系的管理。我国政府于经济的管理既要实施宏观调控,又要放手让经济遵循科学规律发展,在某个时刻,二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经济指数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提升了国家经济管理的准确度,有效的缓和了宏观调控和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因而,会计指数的另一影响力就是为经济管理提供了全体保障。

(三) 加强会计指数研究能够有效提升会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在对外开放之前,人们对于会计从业人员以及会计体系的理解仅仅是计算账目、核对盈利等,如今的会计却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系统,会计从业人才囊括了财务管理、经济分析师、金融人才等各个岗位,会计成为了经济分析与管理人才的代名词,这都得益于会计指数的创新和发展。当前,无论是会计从业人才,还是会计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利用会计指数获取经济利益,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如此微小的影响聚集在一起,则成为了会计对于社会的影响。

(四) 加强会计指数研究能够有效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影响力

会计指数研究为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影响也日渐强大,众多的国际团体、学者开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展开研究。当然,其中也不乏投入到我国会计指数研究当中的目光,更多的国家和团体通过研究我国会计指数的发展更新了自身的会计体系,吸收了我国会计指数发展的优势和成果。自此,我国会计在国际当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结束语:

会计与会计指数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会计指数的研究和发展完善了会计体系,提升了经济管理水平,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未来,还应该继续加大会计指数研究投入,不断的更新学术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不断的优化会计指数系统,通过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加强教育、增加科研投入等办法,提升我国会计指数研究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国家税务局)

参考文献:

[1] 王化成,陆凌,张昕,张伟华.加强会计指数研究 全面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J].会计研究,2012(11):164-167.

[2] 王芬.加强会计指数研究全面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6):349-350.

[3] 李晨阳.加强会计指数研究 全面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642-643.

篇8

关键词: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探讨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的同时,各行各业都得以相应的发展,各类型企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作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筹资、经营、分配等方面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济行为会直接牵动着财务关系,财务管理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优化资源配置也表现出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二、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而言,加强财务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提升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编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案更加简便。会计核算的相关系统是否健全,可以从会计要素的核算中体现出来,并成为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资产结构以及盈利能力的基本要素。同时,企业资源的总数量与价值、利用现状等基本会计信息都能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来源。如果根据相关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并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会计核算,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2.通过加强财务预算的基本功能,在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能成为重要的依据。管理会计包含着多种技术与方法,若能合理应用这些技术与方法,再结合企业资产关系,再进行差异分析与全面预算之后,就能找寻出资源配置的投资方式、配置方式与成本、预期效益以及筹资方式等相关的预算资料。再通过对资产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模拟编制,以此方式对资源配置之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宏观了解,使之成为决策资源配置的方案时的重要信息。

3.通过加大会计咨询的作用,使之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的重要技术支撑。资源配置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多,除了涉及各个部门,例如工商法律、国资管理、证券监管以及财税金融等部门之外,还与各种规章制度、基本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广泛性特征。鉴于此,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应发挥其特长,真正落实政策咨询与专业咨询等工作,并从中分析利与弊,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资源配置的基本现状分析

纵观市场中各类型企业,其内部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而这些缺陷的存在已经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1.企业内部财务部门还未明确其职责范围。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当企业发展中社会利益和内部利益之间出现了矛盾与冲突时,许多企业会将社会利益作为基本利益,并加大自身资源投入,进而超出了预算的范围。再加之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划分较为模糊,许多企业对于成本方面的管理机制还未上升至以自身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理念上,导致经营职能与之成本投入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威胁了财务分配的安全性。

2.资源配置环节还欠缺机会成本。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概念,机会成本是企业计划项目能否有效落实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若其资源条件十分有限,就需根据具体情况放弃部分项目,而将所有资源全部投资于某一用途中,使之发挥资源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收益。如果所放弃的部分收益明显低于使用到的收益,机会成本也相对偏低,资源使用效率则非常明显。企业实施资源配置环节,应结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不同方案进行宏观评价之后,择优选取资源利用偏小的那种机会成本,使自身资源投入至收益偏大、有保证的项目当中,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使其经济性特征得以有效发挥。然而,就目前而言,许多现代企业尚未真正认识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资源浪费十分明显。

3.资源配置相关机制与企业效益出现脱节。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经营机制,即自担风险、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等,而遵循的基本经营原则包括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等,这些机制与原则的存在,实质上也是企业发展环节所必须的重要依据。但是,针对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当前还未制定出统一标准,导致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环节普遍存在着不公平与不公正的情况,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4.企业在扩大自身规模时偏于盲目性。许多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并不能准确定位其基本职能,所制定出来的发展计划与策略也因此为存在着偏差。为了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以不计较成本的方式进行,忽略了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导致资源供需之前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使企业发展严重受阻。不但如此,在此发展模式中,财务部门却只能被动的接受,选择以平均分配的原则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

四、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具体措施

1.通过降低成本,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要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实现。

(1)通过妥善安置企业员工,控制人工成本。以加强员工培训的方式,合理应用在职员工。而针对离退休员工,应以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安置。制定企业管理与费用支出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以此方式控制人工成本。

(2)通过化解风险,控制风险成本。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受外部负债风险与内部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自身重组成本增加。鉴于此,企业应认真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并强化银行函证工作以及基本查询工作,查明是否存在着负债。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应按照核查相关资料、清理档案,通过规避或者化解各种风险,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成本。

(3)通过优化设计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控制运营成本。针对企业内部的商品配销及采购系统,应进行统一设计,并不断提升营销、采购以及物流配送、信息配送等技术,控制运营成本。此外,还应对投资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使管理效率得以提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4)择优选取融资方法,控制资金成本。首先,企业应进行内部挖潜,采取分期付款、变现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合理应用客户的结算资金。其次,通过对上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增发、股票等进行合理利用,以此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此外,还可通过加强银企合作、通过银行进行信贷融资等间接融资形式,控制融资的成本。

2.通过优化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必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以市场化的相关原则作为主要坚持对象,使政府行为不断淡化。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企业通过相关的市场机制,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最终实现资本扩张目标。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市场化的相关原则能为其提供交易范围、交易成本、交易机会以及交易工具,使企业消除其后顾之忧。尽管政府行为对于国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还起着指导作用,但以行政方式进行企业间吧与划拨重组等操作,会使企业在日后经营活动中出现各种弊端,不仅加大重组成本,严重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经营失败。由此可见,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

(2)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制度,通过提升就业的能力与创造就业的机会,有效缓解下岗职工就业难等问题,使企业重组环节人员的安置等问题得以合理解决。

(3)加强金融服务等基本功能。对于银行而言,应将企业作为其资金服务于投入的重点对象,提供企业信贷管理、信息咨询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不断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并促使其进行制度创新,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4)不断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通过促使这个机构内部业务行为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法律公证质量、财务顾问质量以及资产评估质量等。

3.通过财务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的质量对其资源配置与经营状况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通过财务整合,力求能不断完善企业采取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对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与基本政策进行整合。按照会计准则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再结合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需求,使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关政策达到有效衔接。同时,还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单证流转与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

(2)对企业的外部关系进行整合。企业的外部关系体现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工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与合作关系,使企业朝着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前行。

(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断提升其资产的利用效率。企业包含着许多会计要素,而所有的会计要素都必须进行内部控制,例如现金控制、预算控制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控制。按照国资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内部的授权资产管理、经营与监督等进行有机整合,使绩效考核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内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五、结束语

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同时还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项目,对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通过降低成本、优化环境、财务整合等措施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与整体质量,并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3,11(11).

[2]上官亚娟.优化管理、规范核算扎实做好多元化经营财会管理工作[J].中华民居,2012,07(07).

[3]白鹰.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监控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9).

[4]王国秀.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J].中国市场,2013,42(42).

篇9

关键词:制片人制 制播分离 对比研究

前言

我国的第一批电视制作人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93年,上海出现了靠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自负盈亏的东方电视台,接着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以栏目承包制的形式公开亮相,使得制片人制得到发展。2009年10月21日上海市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推进大会的召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标志着上海广电整体率先实施了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

当《中国娱乐报道》、《娱乐星天地》等节目在制播分离上成功尝试之后,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尝试使用制播分离模式,什么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与制片人制有哪些区别,什么样的节目适合何种制片方式,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1.电视节目制片人制与直播分离的含义

1.1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含义

所谓制片人制,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由综合素质较高的制片人,把采编播人员的利益与节目质量、节目经营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节目制作经营制度。从目前电视台资金筹集方面来看,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费基本上都是从所在电视台领取全部和大部分,因而只能称得上是准制片人制度。

1.2制播分离的含义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从字面翻译应该是“委托制作”。最早的制播分离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我国电视媒介的运作有两个重要环节,即制作和播出,将电视制作部门与电视播出部门剥离,就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途径有两种:由社会上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制作和在电视台内部将制作与播出分离开来使节目制作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管理。

2.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对比研究

制播分离是伴随着制片人制而产生的一种新模式,随着我国电视体制的改革,制播分离与制片人制已经成为电视界谈论的焦点话题,对于他们的研究报道也层出不穷。下面将从以下几点对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解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

2.1从产生背景对比

2.1.1产生的社会环境对比

当电视台从吃财政饭到实行自收自支以后,电视作为一种产业,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电视播出时段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毫无疑问地突出其明晰的商品属性。上世界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电视台从西方引进了一种名叫制片人制的新的电视运作机制。由于制片人制的出现,直接触动了中国电视体制的改革,从而导致了制播分离模式的产生。[1]

2.1.2产生的目的对比

电视业之所以从西方引进制片人制,是为了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优化生产资源、整合电视生产要素、提高电视生产力、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寻找最佳运作经营方式,是电视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电视制片人制便应运而生。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单一的制片人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展现在电视台领导的眼中。为了扭转制片人制所导致的人员效率低下、节目质量下降、大量在编人员成本过高、相互缺乏交流而造成的题材和内容的重复以及思想僵化、眼界狭隘的等问题,电视体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制播分离开始在电视台内大量运用。

2.2从管理机制对比

2.2.1节目所有权的对比

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所拥有的权利不同。从所拥有的权利来看,由于制片人归电视台上级领导管理,所以可以随意支配其管辖范围内的人和财务,因此它拥有经费开支权、人员使用权和节目统筹权。而制播分离由于不受电视台的统一管理,在人员的使用、经费的预算上都会有所顾虑。

2.2.2节目管理权的对比

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有相同的统筹管理权。由于电视节目是集体创造的产物,所以在统筹管理方面,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是相同的。不管是从宣传管理、人事管理还是财务管理,都必须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措施,如若管理散漫,则会伤害到集体的利益,不仅有损电视台或者节目制作公司的形象,也会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

3.从两种不同节目类型探讨两种制度的适宜性

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各有其优点和长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适合用制片人制进行制作,也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实行制播分离制度。下面将以几个电视节目为例,探讨在现有体制下两种制度的适宜性。

3.1新闻杂志类节目

新闻杂志类节目无疑是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产物。当《东方时空》自命为“电视新闻杂志”时,无疑昭示了电视新闻业一个新天地的开辟。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无论何时都应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宣扬党的精神。特别是新闻节目,它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因此,选择怎样的模式进行节目的制作,成为了重中之重。

1993年5月1日7点59分,首播的《东方时空》结束时,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在中国新闻性电视栏目首次使用了制片人的称谓。从此,一种新的电视新闻节目管理机制制片人制产生了。这种机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单位行政管理的模式,在人财物责权利等几个方面对电视人进行重新定位,大大激活了电视业的市场竞争力。制片人制的实施,不仅调动了电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使本来日趋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东方时空》栏目设立总制片人制和子栏目制版人制,组内大多数人员为电视台内部人员,除核心成员是台内业务骨干之外,记者编辑绝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配置由总制片人统一负责管理。从2000年11月27日的一次大改版,到2009年8月3日的第三次改版,《东方时空》从以演播室为调度中心,用直播方式播出新闻、资讯、专题外,还推出了其独有的周末版节目,使《东方时空》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早间新闻杂志型节目。《东方时空》的这三次改版,充分显示出了制片人制在整个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关键作用。从节目时长的改动,到节目板块的调整,都需要制片人的最后决定。制片人在台内选择节目的策划人员和编辑人员,台外负责联系各电视台相关联络员,在需要现场连线时要确保外景主持人能圆满完成连线任务。制片人作为节目的第一责任人,从节目的选题、实地了解实际情况,到后期的拍摄、制作、审片,制片人都必须层层把关,这就要求制片人对每个记者、编导乃至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以便充分调动摄制组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而东方时空的收拾额度,由1993年的55%变成了2009年的62%,这一结果表示,制片人制对于新闻杂志类节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东方时空》从1993年首播,2000年第一次改版到2009年第三次改版的电视平均收视份额如下图(图1)显示:

(图1) 1998年 —2009年《东方时空》收视份额调查表

3.2选秀类节目

选秀类节目分很多种,有娱乐类的选秀节目,也有立志创业类的选秀节目。《赢在中国》就是制播分离的一种成功尝试。

《赢在中国》栏目组共计不到40人,其中有很多员工都有过在央视工作的经历,但是又在央视的用人体制之外,并没有同央视签订用工合同。也就是说,虽然他们仍在在为央视工作,但是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他们并不属于央视的正式员工。《赢在中国》栏目除了电视栏目应有的编导、摄像、制作、策划、责编之外,还设有项目管理组(3人)、平面媒介组(5人),网络组(2人),行政组(1人)、财务组(1人)。这样的人员设置,一方面易于栏目的生产流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又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栏目的质量。[2]《赢在中国》设置的项目管理组,在央视的其他栏目组里面是不存在的。由于节目的制作经费需要自己筹备,而节目的大部分经费优势来源于广告费用,这就要求项目管理组负责与广告机构共同招商。由于广告招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栏目的生存和发展,就使得项目管理组与广告商之间互动良好,也可以减轻其他小组的工作任务,有助于提高节目制作的水准与质量。

《赢在中国》虽然采取制播分离,也同样存在着制片人。制片人根据现有制播分离体制的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调动组内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激励机制,激励组内人员的创作激情,这样大大提高了组内成员的商品意识和成本风险意识。通过制播分离的运行模式,制片人有效地配置了栏目资源、频道资源,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了中国电视产业的可手杂续发展。

由下图(图2)可以看出,《赢在中国》栏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

(图2) 《赢在中国》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表

4.结论

从90年代初实行制片人制开始,到后来制播分离体制的出现,全国各级电视台已经开始普遍实行制片人制和制播分离制度。从最早实行制片人制的《东方时空》到制播分离完美案例的《赢在中国》,这些节目都已经有了固定的受众并深受受众喜爱。

虽然这之中有新《劳动合同法》的续订和电视体制的改革,尽管新出现的运作体制与旧的管理机制不太协调,可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发展。就目前我国现有的体制来看,多数的电视台依旧使用原有的制片人制,制播分离并没有彻底得到运用。可是这并不代表制播分离停滞不前,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实习制播分离。这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制播分离将会与制片人制一样,成为一个完善的制作播出体制,使制播分离在电视节目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刁崇敬,盖爱玲.《从制片人制到制播分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8期:67~68页

[2]黎斌,李怀亮.《电视电视媒体运营管理实务》[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93~97页

[3]邢建毅.《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电视业的影响》[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0年

[4]邢建毅,蒋淑媛.《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电视业的影响》[J].现代传播 双月刊,2000年4期

[5]王太华.《新一轮广电改革背景下对电视制播分离的再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5期

[6]张海涛.《对中国电视业改革与转型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02期

[7]刘山河.《试论制播分离产生的背景与意义》[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10月

[8]周宁.《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刍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4月

[9]刘辉.《制片人制运作规律探析》[J].青年记者,2009年11月

[10]王建平.《浅谈制片人制的利与弊》[J].新闻知识,2008年10月

[11]夏伟荣.《栏目制片人制——电视新闻管理的新机制》[J].新闻大学,1997年

[12]刘山河.《试论制播分离产生的背景与意义》[J].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10月

[13]喻国明.《传媒影响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

[14]吕正彪,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篇10

毕业生的调查报告范文一

如何能对毕业生群体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则需要通过毕业生调查来实现。纵观国内有关毕业生调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

1,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素质的前3位依次是综合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被调查的毕业生在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较为欠缺。

2,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高校的扩大招生政策,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样势必会带来毕业生规模的大幅增加,继而造成持续的就业压力。因此,高等教育的社会效应就得到了质疑,高校的社会问责压力也日趋凸显。

3,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学习成绩不是影响生存质量的最重要因素。(2)适应新事物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3)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有踏实肯干精神、实践经验、善于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对毕业生自身进行定位、评价方面,单方面的调查有失偏颇,应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描述毕业生现状,了解毕业生需求。教育评价的思想由来已久,自从系统实施教育的机构出现以后,就有了教育评价,现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评价在发达国家已形成系统、完善的制度。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日趋完善。

现有的文献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针对毕业生调查的研究已经比较多。研究视角具有广域性:从用人单位角度、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自身比较角度、从毕业生自身角度、从高等教育评估及高等教育质量角度等方面。这种广泛的研究推动了该领域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使毕业生研究方面的理论日趋完善。

在调查毕业生方面,可综合考虑,从多角度立体定位毕业生的现状,如结合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自身评价、高校对毕业生的评价等多方面因素对毕业生现状进行研究。

毕业生的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7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 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2004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2、 主观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 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 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 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 、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