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新媒体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新媒体概念

篇1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物力教学;应用

1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物力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1认知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中有很多方法对网络多媒体教学设计有帮助作用,其中认知图形和提纲以及概念理解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有益的教学方式。图形以及提纲共同构成完整的认知理论,人们可对框架以及纲要进行构建,达到帮助自己学习的目的。每个人构建的纲要以及特点都要自己的特点与理解,但都有基本的机构帮助纲要的形成。在实际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会出现现有概念与实际经历相互作用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会对概念进行新的组合,促进显得概念与理论形成。网络多媒体概念的形成也可以借助认知理论来完成,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质。首先教师可像学习者提供一个例子,属于或者不属于概念都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最后学生可对概念进行各种假设,直到得出定义为止。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对概念的特点进行整理与理解,直到发现并定义模式。认知理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者的精神进行调动。现有的模式与概念是建立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基础上的,所以对学生过去知识的充分调动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赋予新知识更加丰富的内涵与意义。

1.2构建主义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就是构建主义理论,同时也可作为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指导理论。使用于网络活动是构建主义理论的显著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的社会互交,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解决问题。通过对认知结构的加工与理解失误及其表面的过程进行一定的构建。创设真实情景是构建主义理论学习中的关键,所以在实际进行情景创设时可将意义构建作为必要前提,同时可以将该项工作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际进行真实场景创设时,可将网络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工具,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对真实场景的创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在物理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2.1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教学效果并为完全体现。现阶段在网络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存在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交互网络的使用现象,片面强调该项技术的价值与作用,没有利用改型技术达最佳教学效果,导致其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2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时,授课教师缺乏技术支持和课程支持。所谓技术支持,主要是指学校在使用交互网络中出现的各种技术性问题,如计算机联网及其日常维护、硬件设备的正确使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等。这些工作不可能由教师来监管,必须有一些受到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来承担。此项工作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交互网络在教学中的使用效率。课程支持是指在使用交互网络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那些适合教学之用的学习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足够的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教学材料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交互网络的信息教育作用。

2.3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时,经常遇到硬件配置问题和课件缺乏等困难。在考虑把交互网络运用于学校教育时,学校的技术设备问题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就目前的设备状况来看,虽然在某些学校中来进行交互网络教学是可行的,但从整体来看,要想凭借交互网络来使学校教育产生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还不现实。软件方面,许多人面对庞大繁杂的网络信息,大部分人都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寻找和选择自己所需的资料,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零散信息。因此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查到所需的教学信息,必须要有技术专家的帮助,否则师生在课堂中为查找教学信息所花费的时问和精力是难以令人接受的。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内容变化太快,以至师生很难找到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教学内容。再者,软件制作周期不断缩短,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要求教师学生不断学习各种新版软件。这样一来,必然会缩短教学时间,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进度。

3强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方法

3.1要加大对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帮助他们掌握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的方法。当多媒体网络以其惊人的速度走进我们的学校、家庭之后,最先掌握电脑技术的是年轻的学生。学校的授课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工作之余精力的有限,常常会在这全新的事物面前显得束手无策。但这种现象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只能是暂时的。信息时代虽然使学生的学习能够独立自主,不过他们还需要教师对学习行为的有效约束,需要教师来帮助解决学科的问题。使教师普遍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大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各种技术功能,才会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反之就会出现高档设备、低档使用的现象,既造成了设备投资的浪费,又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充分了解设备的各项技术功能,熟悉操作程序,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设备的操作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对教育方面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自我更新,不仅观念要更新,知识也要更新,真正成为时代的先驱,成为现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2要加大对物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建设的投入,为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提供强大的技术保证。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是否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评价合格高校的一个标尺,但是如何实现同物理课程教学的对接,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在进行物理教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设计时,要围绕学习者进行,体现用户至上的设计理念。课件界面设计要呈现较为清晰的问题线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建立假设,积极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最终解决问题,使自己智能得到发展。在网络课件中要呈现清晰的问题线索,往往在词语难以或不能呈现清晰的问题线索的情况下,采用视觉图像就能办到。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商教结合,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多媒体网络物理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将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变为动态的、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积极沟通,帮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教师和研发条件较好的软件设计者牵手,实现强强连手,力争创作出适合教学要求的精品课件。目前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由于缺乏交流和共享的机制,使得同一课件在多个高校同步进行开发,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因此应筹划建立一个相对简洁并为各高校所接受的教学资源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教学资源库。

3.3在物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破除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因此,每个物理教师都应努力实现终身学习,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根据物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作者:霍岩娜 单位:德惠市第十三中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突破

引言:

网络新闻在传统新闻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增加了受众对于新闻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增深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和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范围。人们提到网络新闻,更多地是指由报纸、杂志社、广播电视台、通讯社的网站在互联网上所的新闻,同时也包括商业网站网站的新闻,以及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甚至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新闻。网络新闻传播在版面、文字、文本等的编辑上异于传统新闻编辑,对传统媒体新闻的影响深远。

第一,我们先从网络编辑概念上分析。广义的概念强调了网络编辑主体的广泛性和个性化,网络编辑主体的扩充,让网络新闻的把关异于传统新闻。网络的开放性加强了网络编辑的把关难度,它不同于传统媒体,每一个新闻从采编到最终的都是由该媒体自我完成,或者连同其他媒体合作完成,没有任何外界的参杂。网络新闻却不然,整个网站新闻的既有网站自我的采编,稿件来源的途径多种多样。从网络编辑狭义的概念强调了网络编辑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里的专业性,跟传统媒体一样,都意指专业的新闻编辑知识。

第二,我们可以从传播细节上具体分析。首先是网络新闻编辑的版面设计,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版面设计,对新闻主页的整体性考虑,不仅仅在于版面的美化,更重要的是网络特性的凸现。为此,传统媒体的版面是不会也不可能轻易改变的。网络新闻的编辑则不然,它面对的是更为挑剔和审美眼光日益进步的受众,网页的经常性改版就有了必要。

其次是文字编辑。在编辑网络新闻时应该讲求易读性,文字应尽量平实,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的功能;文章的段落、篇幅也不宜过长,尽可能用短的语句,将新闻要点用提示的方式,放在文章的开头。

另外,新闻图片无论在网上还是传统媒体上,其目的都是使内容生动、 形象化,以及美化版面。一些网络新闻中,如果某则新闻附有图片的话,一般都会做上标记的,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告诉读者这条信息的下载速度会比纯文字的慢, 更重要的是图片的可视性对读者而言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当然,还存在一种文本编辑。所谓的超文本即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网络新闻超文本的应用,大大扩充了编辑的工作。

第三,从两者的编辑手段上分析。网络新闻的出现实现了编辑方式由线性编辑方式向非线性编辑方式的转变。传统媒体是线性编辑方式的典型代表。线性的编辑模式由于关系固定,变动不灵活,任何一次成品内容的变动都可能会牵扯到整个版面,引起全部内容的重组。网络新闻的非线性编辑理论的诞生,改变了线性编辑的缺陷,超文本语言的使用,使得文本语言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没有固定指向的网状结构关系,这种关系恰好弥补了线性编辑的错漏。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及时性、交互性、海量性、多元化、小众化、多媒体形式、超文本结构等特点。对网络新闻的这些传播特点作认真考察与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新闻传播在一系列方面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存在的界限、限制,初步确立与构建了一些新的传播理念。

一般情况下,一个事实的新闻价值在不同地方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很多新闻的新闻价值还是有地域性的。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信息,报道速度越快,新闻性就越强,新闻的作用和新闻价值就越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传播拥有巨大的时间弹性和内容结构组合上的最大的灵活度。

受众的需求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他们想知道不同媒体、不同信息源相同或不同的观点,他们渴望立体的信息提供,这就要求媒体具有更大的包容度。传统媒体尽管各具优势,但都有其传播方式的局限。网络媒体的多种表现手段还可以组合运用,可以同时有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等多种表现手段的组合。网络媒体集中并综合了这几种传播方式,受众在网络上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新闻事实包含的信息。

数字压缩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媒体几乎拥有无限的信息空间,其信息总量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网络媒体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包揽,还可以利用数据库,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提供新闻检索等服务,显然这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网络新闻编辑要切实发挥网络海量信息的特点,增强资料储备,形成新闻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独具特色的数据库,为受众提供准确、全面、系统的信息。

在大众传播时代,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分水岭是清晰的,网络新闻传播是一种强调个性的传播,它打破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受众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得传播者和受众双方居于平等的地位。传播者与受众双方关系的这一变化,具有跨越性和革命性。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对大众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束语:

网络新闻的出现,于受众而言,应该称得上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福音,它大大丰富了受众的阅读量和参与权利,于传统媒体而言,那是机遇和挑战的结合体,传统媒体只有在守住自己的好的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先进,改进自己的缺陷,才能在新闻的道路上不至于被受众抛弃,始终占据自己地位的制高点;于新闻编辑而言,网络新闻的出现是一种改革的信号,是一种编辑手段的重新整合,于新闻而言,真正打破了新闻的传受等级关系,新闻成了全民化、平等的交流和互动。

参考文献:

篇4

新媒体是眼下人们耳熟能详的新名词之一由于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因此新媒体吸引了电视与电信两个行业的关注。一时间PTV、VOD、手机电视、多媒体广播、3G、WiFi、流媒体、P2P等新名词与新概念蜂拥而至好不热闹。这里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新概念。

从输变电网到固定电话网从天然气管网到给排水管网广义的网络无所不在。然而可以说网络一词是随着因特网的流行才真正被大众所熟知的。

广播是种网络更是种媒体早期的无线电广播可以将声音传送到远方后来出现了可以同时传送图像和声音的电视广播。由于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决定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我国计划在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信号的播出此外无线电广播的数字化在一些国家也已经启动。数字电视广播可通过卫星地面与有线三种形式的网络进行发送。我国的数字电视卫星广播采用了欧洲的DVB S标准数字电视有线广播采用了DVB--C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DTMB(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与此同时炙手可热的国家手机电视标准也展开了激烈竞争在广电总局了面向移动终端的推荐性行业标准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三个月后在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一种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T-MMB(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又浮出水面目前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上述的网络皆为广播网广播的主要特征是实时性单向传送与点对多点等当然也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实现回传从而实现视频点播(VOD)与因特网的接人等。目前,一些手机开始集成数字广播接收端从而实现所谓的手机电视服务。

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是另种大众化的网络它是电信网络的种采用电路交换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信息当然也可以支持传真等低速率业务:Internet(因特网)则是另种大规模的电信网络它采用基于IP(因特网协议)的分组交换。在国内大多数家庭用选择以PSTN为基础的DSL或拨号的方式接入因特网,近年来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手机的工作依赖移动通信网与固定电话网相似最初的移动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只适用于语音信息的传递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通信网逐步支持分组交换即具备了进行数据传输的能力,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的特点之一就是支持可视电话与较上代系统(2.5G)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TD-SCDMA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3G标准。移动通信网是移动设备的因特网接入方式之一。

另外一种日益流行的网络称作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个域网(PAN)局域网(LAN)校园网(cAN)城域网(MAN)与广域网(WANl);等等。例如USB与IEKE 1 394为常见的有线个域网而蓝牙与UWB等EKE 802.15系列网络都归属于无线个域网,IEEE 802.3(以太网)与EEE 802.11(wiFi)系列分别为有线与无线局域网标准,而无线城域网的概念则常常与EEE 802.16(wiMAX)紧紧联系在起另一方面,MiMAX也被视为4G标准的有力竞争者之一。计算机网络也是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之一,但提供这种接入服务的大多数还是电信网络运营商。

篇5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改变学习方式提供了智能平台。

一、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投影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优势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投影媒体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运用投影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投影仪、屏幕、投影片的使用,形成了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注意目标集中,大大增强了有意注意。

2.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述,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而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媒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3.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电教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使地理课堂比较生动和直观地模拟地理现实。此外,它使媒体转换更方便迅速,可代替教师现场的讲解、板书和演示,尤其对重复授课多的地理教师来说,大大减轻了教师重复、繁杂而机械操作的劳动。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功效是不容置疑的,如它可动态地模拟水循环、大气运动、岩浆喷发、洋流等地理过程;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还可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繁多和课时严重不足的矛盾。

三、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平台

使用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有:收集多媒体资料信息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全面优化课堂教学,通过精心准备,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手段,教师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其目的就是将它应用于教学。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携带挂图、模型等繁琐的教具,而是借助电脑、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而这令人兴奋的一切精彩内容,仅仅通过一根网线,就能够把完成的课件从教学资料中心直接读取并传输到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次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中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已经是传媒业的大势所趋,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据普华永道的《全球娱乐和传媒展望(2012-2016)》报告,传媒与娱乐业的数字起步阶段已经结束,步入了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常态时期,数字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和常态。

“2012年,互联网超过报纸,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媒介。总体来看,基于数字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媒体品牌价值凸显,苹果、脸谱、谷歌、百度、腾讯等的品牌价值,相对于传统媒体,在整个传媒行业中已处于绝对领跑位置。”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如是说。

在技术进步带来媒体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应当如何积极应对?又有着怎样的转型经验与创新思路?近日在青岛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来自全球五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及港澳台的华文传媒的领军人物以及国内各主要新闻机构的高层代表们,就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困境以及突破之路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专业精神不会式微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谈及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的冲击,颇为乐观:“网络刚刚兴起时,曾有人预言,再过十几年,传统媒体将不复存在,但现在看来,这个预言并没有实现。互联网应该是融合,而非取代所有的媒体,面对网络的冲击,传统媒体的专业精神不会式微,只会转变形式。”陈小川不无幽默地祝愿在场所有的同仁“转型成功”。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章新新在阐述当今传统媒体面对的形势时,用到了“前所未有”一词,他认为,无论是金融危机等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全球格局大调整,还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加上社会生态的大变动,都使传统媒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中。

从技术层面看,“社交媒体”、“移动互联”、“大数据”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传媒业发展变革的三大关键词。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国内微,博用户数已经达到了3.09亿,超过半数网民都在使用微博,而具有中国特色的腾讯微信2011年1月上线,到2013年1月已经有3亿用户。

在章新新看来,网络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变,而那种“抚摸着书籍,闻到油墨飘香”的阅读体验,是电子媒介没有办法满足的。对于媒体从业者而言,完全通过网络来获得信息也并不可取,记者亲赴新闻现场获得的真实感、现场感远比通过网络采集的信息要可靠得多。

来自澳大利亚《大洋日报》的冯团斌社长认为,网络降低了媒体的门槛,微博、微信、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兴起,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媒体”,不少人喝杯咖啡也会拍照片发到网络上。这样便带来了一个问题,媒体门槛降低了,应该传播些什么内容?媒体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专业、内容,冯团斌由此得出“内容为王”、“原创为王”的结论,并且需要用专业主义的精神来传播丰富、专业、准确的信息,从而超越网络上那些冗余的垃圾信息,这是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冲击的出路。

中国台湾“中国时报”社社长王美玉谈及,在台湾这样一个媒体传播相对自由、多元的市场环境中,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网络的冲击,她以《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收购为例,说明当前纸媒的窘境,这是一场“残酷的革命”,传统媒体必须“革自己的命,别无选择”,她认为,纸会被取代,但内容不会被取代,媒体的内容、观点才是最有价值的。

“全媒体”诠释

面临变革压力,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全媒体平台。对于“全媒体”这个概念,走在媒体实践最前线的媒体人又是怎样诠释的呢?

一直秉承着“原创为王”、“内容为王”理念的凤凰卫视,近年来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方面也有着较为成功的探索。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认为,随着时代的变革,内容、技术、渠道三者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到底谁是“王”?这个问题越来越难以回答,一个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就是,在这个界限模糊的时代,必须要“跨界”、“捞过界”。马化腾、马云这“二马”就是打破界限的成功例子,对于媒体而言,单纯地去强调“新媒体化”,或者单纯地强调“网络化”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媒体化。

以凤凰卫视为例,1996年创立凤凰卫视,1998年就诞生了凤凰网,当时,凤凰网就是凤凰卫视的垂直延伸,但是从2005年开始,凤凰卫视就开始了“全媒体战略”,现在,凤凰网绝不是凤凰卫视的网络版。根据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凤凰网已经实现了利润同比增长121%的业绩,这是一个媒体市场运作方面的成功案例,也收获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由此,刘长乐认为,一个平面媒体的网站,决不应该是平面媒体的电子版,网络通过大量的背景资料链接以及和受众的互动,其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平面媒体,“全媒体”的概念是立体的、多维的。

“中国梦”与海外华文媒体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讲道,“中国梦这个概念不能只停留在中国地图上,还要放在世界地图中进行讨论。中文是华文媒体的‘共同行李’,我们要背着它继续前行。”

据统计,目前海外学习中文的人数在7000万人以上,这是个华文媒体大有可为的时代,以新加坡为例,华人占了人口比例的74%,当地媒体的广告大多是中文的,中文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就如同中餐,已经成为了融入血液的文化记忆。正如斯洛伐克斯中商报社长季岳普所说,斯洛伐克是个小国,仅有三四千华人,华文媒体生存艰难。但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季岳普认为自己有责任将《斯中商报》做下去。他说,对于大部分在斯华人来说,这是他们唯一能看到的中文报纸。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中国在信息方面与世界的接轨,据统计,美国华人人口已经超过400万之众,加州亚裔社区组织公布的最新人口结构数据显示,华语是加州移民除英语外使用最多的语言。在加拿大,华裔人口已经接近150万,超过全加拿大总人口的4%。一项权威调查显示,52%的加拿大华人读者平时只看中文报纸和杂志。

法国侨报总编辑钱海芬把海外华文媒体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定位为“民间公共外交”。钱海芬用“转换插头”来比喻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做好中转作用,这会帮助中国快速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与国际接轨。”

篇7

关键词:网络协同学习系统;高职物理;应用

一、网络协同学习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网络协同学习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相互交流协作学习的方式[1],目前在很多高校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网络协同学习系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自由交流

由于网络协同学习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因此它具有非常明显的自由交流的特点[2]。如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非常发达,学生与教师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针对教学问题进行自由的交流探讨。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网络协同学习系统支持多个终端之间进行自由交流。

2方便传输多媒体功能

网络协同学习系统是建立在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上的,如今的网络系统可以进行任意的多媒体信息传输,这就使得网络协同学习系统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在协同学习过程中发送多种多样的多媒体信息,丰富学习内容。

3资源共享

在网络协同学习系统中,绝大多数学习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上下载学习资料进行相互交流,帮助自己进行学习。

二、网络协同学习系统的基本构架

网络协同学习系统基本构架主要包括课程构成形式和网络技术架构[3]。课程形式一般是由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构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会确定教学的主题和目标。在不同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上都会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最后才确定教学方法。网络技术架构则是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和教师通过这个学习平台设置自己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并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

三、网络协同学习系统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学习课程

在网络协同学习系统中,对于学习课程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学习课程来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高职物理教学中,根据物理教学的教纲要求来确定学习主题,比如,对电流进行教学,则确定教学主题为电流。然后确定学习和了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则是根据学习目标进行确定,分别为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算、电流的应用。

2任务说明

任务说明是指对教学任务的每一个过程进行一定的说明。同样是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电流教学,首先,要确定教学任务,就是掌握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熟悉电流在生活中的应用。其次,对操作步骤进行说明,通过电流表进行串联和并联,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通过习题计算,熟悉电流计算公式以及电流和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对电流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最后,将这些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概括。

3学习资源

在网络协同学习系统里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利用网络搜索文本资料,也可以下载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个群,将自己一些有分享价值的物理学习资料上传分享。

4交流探讨

交流探讨是网络协同学习系统进行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4]。通过网络协同学习系统,学生和教师可以对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意义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在网络协同学习系统平台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一些作品或者一些课堂任务,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完成。

网络协同学习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交流系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刘杰斌.网络协同学习系统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师理科学刊,2007(5).

李森,赵剑.论网络协同学习系统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篇8

【关键词】网络出版;网络传播;传统出版出版的含义非常广泛,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都可看作出版的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大众传媒就是将信息或知识内容在某种媒介上加以出版,然后传递给受众。因此,出版属于传播的范畴。

回顾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一不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变革:从结绳记事到竹简绢帛,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纸张载体到无线电波……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不仅会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还会引起原有的人类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的变化。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以其多媒体、交互性、传播迅速等优势,进入出版领域,对传统出版的理念、运作模式及格局造成巨大的冲击,并打破了传统媒体间的界限,实现了多媒体的统一和动态传播。因此,网络出版是融出版(图书、报纸和期刊)、广播、电视等三大媒体于一体的全新传播形态,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领域。

一、什么是网络出版

由于网络出版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理论和实践都在探索之中,对于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各业界众说纷纭。。

从广义上讲,凡是将信息、知识、观念等内容,用文字、图像、声音等代码以任何形式在因特网上传播,均可称之为网络出版①。这个定义外延较为宽泛,包括电子书(E-book)、网络期刊、网络报纸、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音像及网络文件、网络软件等。在这个定义中,网络出版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公司、娱乐集团、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都可成为网上的出版者。

国际上承认“网络传输”是一种新的出版形式。1995年美国的白皮书明确写道:“公众通过数字网络获得作品复制本,作品就如同有形复制本在商店出售一样被出版了。法律确认它为出版,只不过是对这一现实的承认而已。”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修订伯尔尼公约时,专家委员会就指出,伯尔尼公约第3条第3款“就作品的性质而言,无论复制本以何种方式制作,只要可以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即构成出版”,这应当将“网络出版”包括在内。

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即出版者对作者提供的素材进行编辑、设计加工、营销宣传,然后在网上向读者销售的活动。它涉及电子书、网络期刊、网络音像等领域。

2002年7月初,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联合出台了并于当年8月1日施行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其中对什么是互联网出版进行了定义。这一规定所规范的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其作品主要包括已正式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内容或者在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以及经过编辑加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作品。

如今,在泛传播理论思想下,“泛网络出版”概念得以提出。这个概念认为,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任何个人都能主动地利用网络媒介跨时空搜索、获取个人化信息,出版内容的制作可在跨媒体、跨设备、跨标准中进行,包括个人在内的所有出版者都可以在更为综合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形式之间自由取舍。网络时代的出版市场,对出版物的多种媒介形态、个性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泛网络出版”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这些要求,使文本、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内容通过纸张、网络数据流等多种媒介同时传播,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备的个性化出版过程。②

网络出版是个正在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前景。从出版产业发展的角度,对网络出版应作出宽泛的界定。

二、网络出版的形式

根据阅读方式及所采用网络出版技术的不同,网络出版可分为三种形式:

1.利用个人电脑在线或下载阅读的网络出版

出版者将已数字化的图书、报刊等内容在其网站上,读者可有偿或无偿在线阅读、检索或下载。或者向出版者订购,由出版者将有关图书资源通过E-mail发送给读者离线阅读。这是当前最为普遍的网络出版形式,任何人只要有一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在线或离线阅读网络出版物。

不过,这种形式只适于搜索信息、下载简短文章,对于长篇累牍的网络图书则不合适。一是电脑显示屏无法随身携带;二是通过显示屏长时间阅读,既易使视觉疲劳,又不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

2.按需印刷(Print-On-Demand,POD)的网络出版

按需印刷,就是根据读者需要,将已经贮存在计算机中的数字化书稿,即时印刷并装订成册交到读者手中,使读者可以阅读纸本。其操作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将图书内容数字化;二是通过网络传输数字信息,在异地的数字印刷机上高速印制图书。一本书从印刷、装订到切边只需几分钟,因此也被称为“闪电印刷”。

按需印刷属于网络出版,但又迎合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是传统出版向网络出版、纸质图书向网络图书过渡的桥梁。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先销售后印刷可降低风险、无需制版、零库存、无缺货、无绝版等。

按需印刷在美国发展最早,1998年初英格拉姆公司所属的闪电印刷公司就开始了这项新技术服务,由此拉开了出版发行业革命性变化的序幕。至2000年5月,闪电公司已发运了100万本按需印刷的图书。如今,美国“按需服务中心”已发展为连锁店,所有书店与数字化图书库连接,读者用书店的电脑查阅书的内容和书评,如需购买则付款后立即打印装订出来,印制的精美程度不逊色于印刷厂。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出版业也都积极投身按需印刷市场。

我国按需印刷的发展较早,1998年6月,按需印刷设备首次出现在上海举办的“印刷技术展览会”上,随后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就与美国toExcel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是国内出版业对按需印刷进行的最早尝试。

3.电子书(E-book)

电子书(E-book)是网络出版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网络出版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微软公司曾对2020年图书出版预测说:“未来的图书有90%是电子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书’和字典里对‘书’的解释都只能是电子书,而传统的图书会被解释为‘纸质书’(P-book)。”③

电子书,就是将图书的内容制作成电子文本后,以大约合传统纸质书籍1/3的价格在网上发行。购买者用信用卡或电子货币付款后下载,使用阅读器或专用浏览器在计算机上离线阅读。④电子书既包括具有版权的特定格式的电子文本,也包括硬件阅读设备,是二者的统一。也就是说,电子书并非把纸介图书的内容数字化就可以了,它采用专门的格式,牵涉到版权、安全及阅读器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合法获取电子书的读者能阅读。

电子书具有超大容量的存贮空间,能装载数百万字的信息,可随时上网更新内容。电子书还打破了传统图书内容的线性顺序,向读者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立体信息组合,并可通过超链接加入相关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因此电子书的信息量可以是传统图书的数百倍。电子书还结合了PDA的轻便性,提供更好的屏幕分辨率以及更多的书籍格式支持,采用了先进技术来改善电子信息显示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电子书为32开本,在外观上类似于传统书籍,它以舒适悦目的界面,模仿传统纸质页面,满足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电子书正改写着传统的图书和出版的概念,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三、网络出版的传播模式

网络出版集交互功能、多媒体功能、跨时空传播、信息检索功能及娱乐功能为一身,使出版实现了个性化、立体化、即时性和广泛,这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出版的范围和边界,使出版文化形态呈现出高度自由、开放的局面。因此网络出版的传播模式与传统出版相比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如由传统出版的以物流为主转为以信息流为主,由单向传播信息转为双向或多向传播,从提品为重心转为产品和服务并重,从基于形式转为基于内容等等。

传统出版、网络出版传播模式比较⑤

1.传统出版的传播模式:信息源传统出版者批发商零售商读者

2.网络出版的传播模式:

由此图可看出,在传统出版模式中,从信息源(作者)到受者(读者)有许多中间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信息“把关人”,信息被层层过滤、单向流动到受者。传者(出版者)与受者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之中,受者的反馈不能及时传送给传者,受者对其反馈结果也不能予以控制。所以传统出版的传播模式是以传者为中心的模式。

而在网络出版模式中,由于网络媒介固有的特性,出版者、作者、读者处于平等地位,可实现对等交流。受者的反馈可实时传递给传者,对反馈结果也能够控制。这种模式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可互相转化,传播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网络环境下需要重新界定的多层级的“把关”。

网络交互性本身鼓励用户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并为用户有目的的主动查找、选择信息提供了大量技术手段。因此网络出版能够为用户专门定制个性化的出版物,真正实现以读者为核心的出版理念。这种模式是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变化的只是信息的载体、传播模式和阅读方式,而被传播的内容才是出版的真正“主角”。在网络出版时代,内容尤为重要,技术、媒介、人才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未来的竞争实质上是内容的竞争。

因此,以读者为核心、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已成为21世纪网络出版新概念,未来的出版者将成为网上的内容提供商(ICP),或者说网上内容提供商是未来的出版者。

四、网络出版的优势

网络出版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相比,有其相当的优势。

1.从传播者角度看首先,出版主体多元化。传统出版的出版主体必须由专门的出版机构来担当,出版过程需要照排、制版、印刷、装订、发行等一系列的工序,形成一定工作规范。而网络出版则由于大幅度简化了出版程序,出版者不再局限于专业出版机构,任何组织、商业公司、网络公司、个人都能充当网上出版者。出版过程是,只要将数字化内容在电脑上编辑好,送上网,几乎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上网读者都可看到该内容。

其次,作者出书容易。传统的出版体制削弱了作者和读者的地位,许多新作难以出头,一些读者面窄的学术专著的出版更难。而网络出版技术的发展,使自助出版成为可能,人人都具备了出版、推广和销售自己作品的条件,并能最大限度地将作者的作品展示给读者。也许可以说,一位作者、一个阅读器和一个服务器便构成了一种出版体系。这种网络出版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出版选择观念,传播者的“把关人”概念大大弱化,更多的现实出版权力被赋予了作者,更多的选择权力被留给了读者。

第三,出版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出版者在网上可发掘更为广泛的稿源,在编辑稿件过程中与作者通过网络方便交流。跨地区、跨国家的合作出版在网上得以实现。最重要的是,网络出版将使短版书、绝版书的概念从此消亡,任何书稿以数字化形式存贮,读者需要时,随时印刷、装订,不仅很好地保存,而且可永久、充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2.从传播媒介角度看

网络媒介的特性为网络出版提供了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首先,网络出版的内容范围极广。传统出版由于受纸张载体的限制,出版内容范围、信息量均有限。网络出版则因网络的海量存贮,以及高速度的电子流传输,使它的出版内容几乎无限,除了图书、报刊、资料和广告外,还有数据库、广播、影视等等,这在传统出版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网络出版是一种多媒体传播。网上的多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方式由文字、声音、图像等单一形式变为多媒体传播形式。网络出版物图、文、声、像、动画俱全,给读者以视、听、读全方位的多维信息和立体感,远远超过传统出版以纯文本为主的单一形态。

第三,超越时空,迅速传播。网络载体遍布全球,不受时间、空间、国界和天气的影响,出版内容一上网,便可快速传递到网络遍及的每一个角落,使“出版物”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公开,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交流。由此实现出版和发行的同步化。

最后,网络出版物不仅能提供多媒体演示和按需阅读的功能,还能以超文本方式与其他相关资料建立链接,读者在阅读时可直接点击书中“注解”、“引文”、相关名词、参考文献及“人名地名”,更多、更详尽的资料便会迅速、方便地呈现出来。读者还可通过输入关键词,瞬间找到所需内容。

3.从受众角度看

网络出版所具有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进行交流,在使信息的传播效果得到实时反馈的同时,读者(或称受众)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在传统出版中,受众是被动的,他所接触到的信息是由把关人决定、经把关人层层过滤的,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其惟一的选择只能是看或不看。

网络出版中,把关人地位产生动摇,相当一部分的信息决定权转移到受众手中,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可选择想要的出版物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什么时间并以喜欢的阅读顺序收听或收看,并且可随时上网更新图书内容。甚至传者和受众角色可以互换。读者可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作者、出版者,并参与作品的创作和修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读者还可主动检索所需内容,按需浏览、按需下载,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拉”到面前来,对网络出版提供的信息进行编辑与组合。

最重要的是,网络出版非常适合于向有特殊要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读者可以向网络出版者提出个性化要求:不买整本图书,只买需要的一两章、几幅图片,甚至几个自然段。读者也可以要求出版者将不同图书的内容重新组装,做成适合自己需要的“个性化图书”。这种个性化图书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PC机,或传输到电子阅读器中,也可以通过按需印刷技术打印、装订成印本书,甚至可被转换成储存数字信息的数据库,以备随时提取进行合成。个性化图书的出现,对传统的图书定义提出了最新挑战,也许图书的概念有必要修改了。

网络出版将根本地改变体现人的本质特征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并进而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它必然会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将人类引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五、网络出版的前景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理念、运作模式及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它不仅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种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更是未来出版发展的大趋势。

1.网络出版的商业前景

由于网络出版程序简单,所需设备、技术手段都不复杂,从而使出版成本非常低廉。加上网络出版物所附带的查询、多媒体流动、交互等多种功能,吸引了大量读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出版的成本会继续下降,因此它具有异常广阔的商业前景。

2.网络出版的技术发展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出版将与人们的关系越发密切,对人类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远的将来,现在的网络将依靠近地轨道卫星系统实现互动式网络信息传递,从而使网络出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5W出版,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地点Wher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与任何人Whomever,采取任何方式Whatever的出版。

3.“内容产业”的兴起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2000年1月美国时代华纳公司与美国在线的并购,不仅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结合,更标志着世界产业格局的转变以及“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y)的兴起。

内容产业的实质是各种出版物在因特网上直接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出版物内容减少了对载体的依赖性。因此,书刊业、报业、广播业、影视业、音像业等相互间的界限开始逐步融合,传统出版业以单媒体形式划分产业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如今,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甚至广播、电影都已经能在网络上“出版”。网络已经并且将进一步促进各种媒体的融合,并催生出新的媒体形式和出版形式。出版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相融合的多媒体化和集团化已成为网络出版业发展的趋势。

然而“内容产业”的兴起也表明,网络出版业只有依托传统出版积累的深厚文化资源获取优秀的“内容”,才能在未来的“内容竞争”中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注释:

①郭晶:《浅谈网络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第8期,第48页。

②林江:《宽带时代的网络出版及其监管》,《中国出版》,2001年第8期,第13页。

③叶颖:《国外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出版参考》,2001年第10期,第14页。

④王彦慧、丰捷:《e-book走近大众阅读》中国出版网,wwwchinapublishcomcn

篇9

电视领跑视频新生态

电视、PC、手机、户外广告屏,我们的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的屏幕所包围,时间也被不同的屏幕瓜分。CTR资深研究顾问姚林表示, CTR2013年调研数据显示有66%的视频网民使用三种以上的屏幕,2014年这个数字提升到了69%。而不同屏幕的主流使用人群有着明显差异。

目前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用户将近7亿。这些用户区别于电视观众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年轻、学历高。以年龄为例,网络视频用户的平均年龄只有29岁,而电视观众的平均年龄恰恰是整个人口的中位数――39岁;从学历角度观察,网络视频媒体的高等学历比例占到76%,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电视观众还不到10%。

同一屏在不同场景与状态下,使用也有所差别。根据CSM71城统计以及央视市场研究iCTR“四视同堂”调查数据显示,电视、网络、移动视频用户工作日收视时间分别为2.8小时、1.8小时、1小时。电视用户的主要收视高峰分别为19:00-22:00、22:00-24:00以及17:00-19:00;网络视频用户主要收视高峰集中在12:00-13:00、20:00-21:00;手机视频用户主要收视高峰在于12:00-13:00、21:00-22:00。

在上班等移动途中,手机使用率最高;午间休息时间也是电脑以及手机使用率比较高;但到了晚上,到了固定场所,电视依旧是最重要的屏。不同屏在用户的收视时间上存在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关系也可以发展为竞合关系,因为不同屏之间提供的资讯和内容存在互补,一个简单的例子即用户看电视可以通过手机参与电视内容的互动。

CSM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解释,“大视频”之“大”,指的是从电视到视频,TV到Video,电视产业已经成为视频产业,原来单一的电视视频媒体变成了跨平台、多终端的全视频媒体。“‘大’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更是指视频业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

多屏时代重新定义“内容为王”

维亚康姆公司创始人曾说:“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是而且一定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但当渠道革命呼啸而至,视频内容数量爆炸式增长,视频内容的存在形式、观看方式、传播途径都越来越丰富,内容是否依然为王?

郑维东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所谓“内容”的内涵和外延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

在媒体分立时代,纸媒、广播电视有着较为严格的界限,哪家媒体独占了某项内容资源,或者开发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它就能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这里的内容,指的是媒体原创、特别是独家的精品内容。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媒介形式逐渐多元,视频内容的竞争已不只是传统电视行业内的竞争,PC端、移动端、户外屏等多种渠道、多种终端,使得“内容”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不同。现在所说的“内容为王”,也是指同时在多种媒体渠道和传播平台上呈现的包含了多样化延展可能性的视频内容。

在传播渠道多样、媒介形式多元的今天,视频内容生产的两种趋势将同时存在。

一是赢家通吃,受欢迎的内容无论生发在什么渠道,最后都会漫溢到其他渠道,而内容的高回报可能会诱发高投入的冲动――郑维东用“高概念”来形容此商业模式。

“高概念”(high concept)最初出现在电影领域,特指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商业电影模式。当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高概念”制作也层出不穷。郑维东认为现在视频内容尤其是娱乐节目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高概念”时代。“所谓‘高概念’是指节目跟社会的某种流行文化高度契合,而且通过节目的传播,流行趋势被概念化、品牌化和形象化了。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节目,把一些流行文化概念化,这些概念和明星乃至整个观众群都相契合。”

“高概念”娱乐节目也成为电视收视居高不下,网络和移动终端用户关注、播放量较大的一些节目类型。郑维东认为,这些大投入、大制作、高风险的“高概念”节目激活了整个视频产业,激活了以娱乐节目为导向的、带有互动性的跨平台传播、交互式营销的新产业。

篇10

关键词:媒体融合;旗舰店;音乐先行;ICP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89-02

21世纪,媒体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合理的配置与整合资源、多元化发展,成为当今市场经济下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行之举。

在中国,有着辉煌历史的广播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电视的冲击,曾经一度沦为“弱势”媒体。然而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广播媒体的发展。私家车群体不断壮大、大专院校扩招、加班族数量升级等,广播媒体获得了新生。在这种势头下,在新传媒时代的大环境里,广播媒体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更多的经济收益,必须开发合理媒体产品系统。

一、广播产业需要“旗舰店”式立体发展

传统的电台产品主要是广播节目,收益则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然而在当今媒体融合的时代,这种单一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有新的扩展。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电台旗舰店”的概念。

旗舰店(Flagship store)是一个外来词汇,最初它指的是欧美大城市中的品牌中心店,这些商店只经营同一品牌的产品,但因为概念最鲜明、产品最全、店面最大等特点成为一种流行。许多知名商业品牌都拥有自己的旗舰店,比较常见的有服装、化妆品、IT通讯产品、奢侈品等。

我们在媒体领域使用“旗舰店”这个词汇,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在城市中心开辟一个大的商店,而是看重了它所具有的“品牌概念最鲜明、产品最全”的特点。一个成功的电台绝对是具有品牌价值的,良好的并且是免费的宣传渠道使得品牌的推广也更加便利。已经拥有了这样的品牌保证,电全可以像“旗舰店”一样系统地开发各种媒体产品,不仅仅是电台节目本身,还可以包括虚拟网络、手机业务,实体的主题活动、周边产品等诸多丰富的领域。

二、电台节目依然是主打产品

我们虽然提出了“电台旗舰店”的概念,但在立体的媒体产品系统中,主打的产品依然是节目本身。

广播媒体的生存,主要是依靠广大的收听群体。任何产品的宣传推广都是建立在庞大的受众数量、良好的受众人群基础上。可以说,一个电台的整体节目风格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它的品牌风格,任何其它类型的产品都是依附于节目所存在的。

我们以一个城市音乐电台为例:它所针对的收听人群定位为大专院校学生、私家车驾车人群、白领上班族等。这样的受众群体拥有较好的品牌意识、足够的消费能力,同时对广播节目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在内容上需求的则主要是伴随性、欣赏性和娱乐性。

于是在音乐电台的节目设置上,为了满足收听的需求,首先就要做到“音乐先行”。所谓“音乐先行”,指的就是播出内容中音乐的数量、质量和收听连贯性都要有足够的保障。

以音乐本身作为重点,节目的内容和制作上需要重专业、创高端。举例来说,专业化的流行音乐节目,必须有最新最快的作品播出、明星艺人访谈、最新流行资讯等等,而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本土作品,还须展现国际化视角,设置全球热门奖项、国际权威榜单等等;而高端的部分则需要加大播出高雅、经典音乐的力度,将音乐会、风尚新纪元、爵士轻音等类型的音乐整合推荐,提高听众的欣赏品味。

在“音乐先行”的基础上,为了创造品牌价值,吸纳广告投入,节目中可以适当地融入生活中的时尚元素,包括时尚品牌、风格餐馆、店铺、旅游、读书、电玩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节目的综合价值。

一个专业的、时尚的、具有品质的城市音乐电台,必将培养出一批拥有良好审美观和消费观的听众群体,而他们的爱好与消费也将受到自己喜爱的节目的影响,这种依托于节目风格与品质的品牌特点也就构成了电台品牌的基础。

三、广播媒体虚拟产品的开发

广播媒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虚拟产品的平台,虽然产品依托于电波进行传播,但并不拥有物理实体的存在,这种虚拟产品本身并不产生收益,但因其内容的吸引力聚集起大量听众,从而靠影响力最终吸引到广告客户的投资。然而近年来,这些虚拟产品的运营模式又有了新的突破。

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因特网被正式承认为“第四媒体”,随着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虚拟产品的开发可说是如火如荼。现在一个网站的赢利方式是非常多样化的,除了广告的收入,还有付费购买下载业务、网络游戏运营、流量租用、电子商务中介服务费等等。这些收入不仅仅来源于广告商的支出,网络媒体的大量终端用户也成为了直接的消费者。近年来通讯科技的飞速进展,让手机也成为了网络终端,进一步拓展了网络媒体应用,而“3G”时代的到来更是打开了媒体产品从终端用户获取收益的渠道。

广播媒体虽然是一个传统媒体,但是在新的科技条件下,完全可以借鉴新媒体的经验,扩展自己的产品内容,开发更多的赢利模式。

首先,电台已经培养出了为数众多的受众群体,他们都是新产品的潜在受众;其次,电台媒体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节目制作播出经验,有着很好的内容渠道和媒体产品。在网络时代下,广播媒体完全可以向网络扩张,成为最具实力的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网络内容供应商),为网络用户提供大量高品质的内容。

网络收听电台节目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此基础之上,许多内容可以重复利用,精品节目和优秀的广播作品都可以再次包装销售给专业的网站,获取利润。智能手机的发展让手机用户成为了新的网络用户终端群体,手机的可随身携带性和丰富的多媒体功能,进一步促进了媒体虚拟产品的网络应用和赢利,广播媒体与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网络服务提供商)合作,高品质的内容更是可以直接成为付费下载的产品。

开发这些产品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收益,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必须拥有拓展的观念,立体的产品系统也将给广播媒体带来立体的品牌形象。

四、广播媒体的实体产品扩展

在本文的一开始,我们就提到了“电台旗舰店”的概念。虽然这只是要借用它 “品牌概念、系列产品”的含义,但同时也让我们对电台扩展实体产品有了一些思考。

对于文化产品的跨领域实体化,我们有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西班牙的美丽小岛伊比萨是欧洲最具风尚的旅游胜地,一年四季岛上的游客都呈饱和状态,其中不乏世界名流和企业精英。伊比萨变得如此知名,除了拥有堪称“世界最美日落”的景色之外,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1980年,岛上建立了一家名为“德玛咖啡Cafe' Del Mar”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的建筑极具特色、海景无限美好,然而最让它与众不同的是咖啡馆里所播放的音乐,店主很有远见地编辑、制作了很多知名的爵士、蓝调、古典、电子作品,伴随着优美景致播出,这些音乐和世界上最美的日落一起成为了德玛咖啡乃至伊比萨岛的招牌。20世纪80年代末,以德玛咖啡馆为主题的音乐唱片诞生,到今天为止已经发行了为数众多的音乐唱片,销量达到数百万张。音乐的推广让全世界的听众领略了伊比萨最美的风景,从而带动了岛上的旅游发展。而今,“德玛咖啡”已经成为了一个音乐时尚生活的代名词。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当品牌风格保持统一的情况下,文化产品与生活消费产品可以互相促进、产生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双赢。

其实已经有很多的知名品牌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LEVIS、ELLE等时尚品牌都曾发行过自己的音乐CD;国际著名的时装会的音乐也都曾集合出版;当下的电子数码产品、汽车、化妆品等时尚广告音乐被人们津津乐道。

以上这些都是经营消费产品的商家向文化产业的扩展,而我们认为,反向扩展应该也是很好的尝试。一个好的音乐电台具有时尚感、品质感,其特色鲜明的品牌概念同样可以移植到实体产品中。无论是音像产品、书籍画册,还是创意家居、服装配饰,甚至是餐饮娱乐,只要保证统一品牌风格下的优良品质,那么这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