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破坏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破坏的原因

篇1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时对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对保障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最受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条件的基础和前提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转变、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如土壤侵蚀、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对农业生产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2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我国地理分布上山地丘陵多、耕地少的情况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复杂,易受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将是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干旱、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普遍,各种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为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追求利益,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砍伐树木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使得减少耕地和生态环境恶化,开采矿产资源将导致地表塌陷和大气污染。社会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和国家法律。法律没对农业生态环境做到周密保护。此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片面强调效益已成为政府的追求,忽视了农业环境保护和管理。

3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响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减少农业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农业灌溉用水不达标,酸雨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产品产量和质量都造成影响,退化植被和土壤侵蚀,不仅导致减少产量,而且还使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资源大大减少,使农业发展速度减慢。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一旦被破坏,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酸雨污染对土壤、树木和植物腐蚀,并且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平衡,造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恢复时间更长,甚至出现了沙漠化。上述都是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影响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着到破坏,减少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减慢,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国民生产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产生了农业经济危机,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灌溉使用污水,过量使用肥料和农药,导致土壤污染。此外,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土壤中有机物,酸,碱和无机盐等重金属超标,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

4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有很多因素,应从多个角度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以保证农业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快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执法建设。完善农业环境保护体系和法律,加强法制建设,普及法制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和整改。此外,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农业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并严格执行有关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提高农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认识,加强教育。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积极拓展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生态农业,宣传和加强农民环保意识。现在人们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到重视,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滞后于发展,各级政府长期规划中都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并都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正在逐步完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与管理。并惩治各种农业污染,尤其是对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止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机制,进行监测和风险分析,定期对污染区或土壤监测,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恶化,立即停止污染行为并马上处理,以防止二次污染和破坏。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生产零污染,就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工业及服务业发展要扎起农业可承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优势互补,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市场的。

5结语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农业是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来源。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对促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宇 单位:盘锦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口陶黎新.从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口.甘肃农业.2012,52(05):6一66.

篇2

1.1森林资源破坏的情况我国森林资源虽然每年都保持着持续上升的现象,但是森林资源破坏的现象非常严重,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被破坏,已经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枯竭,必须加以重视起来。

1.2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1.2.1生长量远远小于消耗量我国对森林资源的过量砍伐,造成了森林资源枯竭,甚至出现森林砍光的现象,由于林业的建设还不到位,集中采伐使森林资源迅速减少。

1.2.2非计划用材量过大一些居民用柴、城乡工业烧柴都不是国家计划用材,消耗森林资源已经占全国森林资源的35%,大大影响了林业的发展。

1.2.3森林病虫害和火灾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很大,火灾是森林的天敌,并且一旦发生火灾都必须要8~10a的时间去恢复。病虫害也是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发展农业,选择毁林开荒,大片森林被砍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3森林资源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森林资源减少破坏了生态结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随之生态功能减弱,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大面积的森林被采伐,气候发生改变,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水土流失,土质沙化,还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森林在生态平衡起决定性的作用,森林资源的破坏引起生态环境的质量迅速下降。

2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的核心。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森林资源,反之,没有了森林资源,就没有人类,更没有人类文明。由于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引起了温室效应,而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森林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很少,仅仅是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由于滥砍滥伐的现象比较严重,水土流失也更加严重,水涵养的功能也就随之减弱。据测定,森林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涵养水源,保水能力极强,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因此,森林资源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森林资源还可以防风固沙,我国有很大的荒漠化的土地面积,而对于治理荒漠化土地,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种植大面积森林,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其生态环境,并且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调节气候,改善小气候条件。森林资源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林业与农业相结合,建设农田防护林,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因而作物产量逐渐上升。森林资源现在也逐渐发展为可供观赏旅游的产业,人们可以在森林这个大自然中,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我国的生物具有多样性,许多物种都要在森林里栖息,森林是动物良好的栖息地,在热带雨林中就有上万种的生物,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物种基因库和宝库。

3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国家应对森林资源现状做好勘察调查,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落实到位,做到森林资源的效益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四者协调平衡发展。国家应完善有关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和年度计划。禁止对森林滥砍滥伐,过量采伐,禁止为了经济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而毁林开荒。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计划用林,对于一些浪费资源的行为要加以制止。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要做到计划造林,扩大森林的种植面积,增加森林资源。国家应大力宣传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生态环境的意识。号召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行动中去,同时充分发挥人民对环保工作的监督作用,促进其落实到位。

4结语

篇3

 

一、工业资本主义的思考

 

“生态”这一概念的首次正式提出是在1866年海克尔所著的《生物体普通形态学》,而后经过人类不断的探索,通过对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探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得到提出。在中国,首次明确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是国内著名学者叶谦吉。

 

叶谦吉教授对生态文明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在人类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中,人类从自然中得到利益的同时人类也要为自然发展做出努力,即实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工业资本主义始发于十七世纪的英国。在随后资本主义不断的发展中,生产力的需求越发明显。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开始采取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在生产力得到大大推动的同时英国还建立了与资本主义想关联的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发展模式所带来了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具体体现在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候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生态平衡面临破坏的风险。这种发展模式的非可持续性严重威胁着地球的环境和谐。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意识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愈发显示出了其明显的生态弊端。在人类生存的安全警戒线下,我们的工业文明已经接近了极限。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数城镇的春天变得寂静无声了呢?对环境破坏的愈发严重,有识份子开始对此进行反思及探讨。历经种种,生态文明的概念开始得到普遍关注。

 

生态文明的提出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对资源的浪费是造成生态破坏的首要因素。工业文明造成环境及生态危机,并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一大原因便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要求建立一种新的进步的文明形态时,必须正确评价和对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吸取旧的文明形态的教训,才能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人类在工业文明时期确实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进步。但这些所有的发展绝大多数建立在对自然的征服上。每当人类在为工业的前进而自得其乐时,应该看到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当人类为求工业进步而破坏了自然时,自然必然也会对人类进行相应的反馈。

 

正如马恩选集中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环境及生态的严重破坏不断被人类所发现并受到广大关注,同时,了解到与环境和平相处的重要性之后西方出现了几种主要的生态资本主义思想。

 

二、西方生态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弊端,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愈发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生活乃至生存时。伴随着的是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也在不断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旧工业资本主义的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形成发展了几种主要的生态资本主义理论。

 

首先,“生态资本主义”的最初的设想是在并尤其在自然资源上运用市场原则,从而达到缓解甚至克服人类现在所面临并且密切关注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而这一设想的最重要的前提是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就是保持资本主义的框架不变。可以将“生态资本主义”解释为,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以经济与技术的革新为主要手段,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在现代资本主义——一种结合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框架内进行的实践活动。

 

“生态资本主义”可以更宽泛地概括为,在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机制共同组成的资本主义制度架构下,以经济技术革新为主要手段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渐进性解决思路与实践。其生态主要思想是无论在自然的生态的成本的输入还是在环境污染物的输出上都不是免费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政策的形成。在政府制定环境友好政策上有充分的帮助,因为政府会考虑到相关利益。而对于生产经营者,自然生态要素的投入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都不再免费,为了加强市场竞争力,为了让企业更具发展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污染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生态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初起,得到广泛关注和赞同的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重点关注预防和通过市场手段克服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理论重要内容为:国家在有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同时必需有心且有力的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就是在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市场仍然繁荣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可能性从而达到绿色革命,即是发展经济同时兼顾生态。

 

该“生态现代化”的实施保障了仍在运作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无需做大规模改革和改变而在环境生态上较之前更多关注并对有关生态的方面进行改革,因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环境”与“发展”并非矛盾,在发展的前提下适度的改革关于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以此使得资本主义下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兼得。“生态现代化”重要思想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存的可行及必需。“生态现代化”强调在结果上实现共赢,在过程中注重技术市场。同时也保障了市场的重要性其国家政府的作用,即并非强调绝对自由市场要认同政府的作用。“生态现代化”可以说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它表明,学者开始强有力的关注生态,并且在这里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性进步。

 

(二)“绿色国家”或“绿色民主国家”

 

“绿色国家”或“绿色民主国家”这是一种纠正市场不足,调节市场与环境矛盾,从而希望可以创造出发展与环境共赢的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个观点在《绿色国家:重思民主与主权》一书中有所提及,该书由罗宾·艾克斯利所著并于2004年出版。罗宾·艾克斯利所阐述的“绿色国家”主要从两方面得以实现。

 

其一,“绿色国家”或“绿色民主国家”在内要对民主程序与生态民主相结合共实现。

 

其二,对外“绿色国家”或“绿色民主国家”作为主权国家要自觉承担责任去管理全球环境和生态问题,并做到在不同国家内实现生态促进者,促进各国环境友好,生态平衡。

 

艾克斯利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出发,从多方面,包括环境运动,政治道德与当代国家民主正义理论等方面相联系,把环境这一因素纳入到道德体系的因素中,以此来让主权国家促进世界生态的的发展并督促其成为世界生态的管理者。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这一理论创造了巨大的影响。也为西方探求资本主义生态文明之路带去了新思潮。

 

(三)环境公民权或责任

 

自20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环境公民权或责任这一议题在西方国家中被广泛的讨论。那么何谓环境公民权或责任。安德鲁·多布森的《公民权与环境》一书是环境公民权这一方面的佼佼者。在《公民权与环境》一书中,作者围绕环境公民权,生态公民权展开并以之为核心进行论述。在探讨环境公民权或责任的同时《公民权与环境》一书还讨论了要培养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公民权。

 

作者认为可以把促进环境公民权作为一种富有鼓励性质的手段。通过培养有有责任的公民去保护环境,承担环境公民权。通过承担环境公民权的公民根据环境保护和环境公益进行活动并未实现环境保护或环境公益做努力。该观点主要依靠有环境公民权的公民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民权与环境》一书的创新在于它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该路径的创新就在于是以公民为主,但其它绝大多数是以市场激励机制为主的依靠政府进行手段的实施,这两者是不同的,而这也是该书的创新及进步。不同学者持有对环境公民权不一致的见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本质思想是强调公民的重要性作用在生态环境中发挥公民的作用。

 

(四)环境全球管治

 

西方资本主义关于生态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环境全球管治。环境全球管治的重要思想概念的阐述就是,在与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改善措施的制定落实与监督这一过程进行参与。或者可以理解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需要理清的问题:为什么要对全球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同时探讨了谁需要去治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这四种生态思想集中且明显的反映了西方现存的并且发展着的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主要努力。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生态发展的努力与追求,并且通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努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上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通过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上的几种主要思想的研究,对现今我国的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4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河流生态修复

自古以来,我国就已经注意到了河流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以来,我国因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力的兴修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河流的生态问题息息相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水利的兴修是河道治理的一种,河道治理当中不仅要确保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现在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河道治理中河流的生态修复的问题。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外面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给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使河流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为产生的破坏无法避免,但是对破坏以后的合理生态进行修复却是可以的。对河流的生态进行破坏以后的修复是一项复杂而耗费巨大的工程,如果修复好了,又具有重大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河流的各项功能,还能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等等,对合理的生态进行及时的修复,十分的必要。

1.改善河流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河道治理利用河流的相关规律、河道的规律,从河流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的调整水流的位置,改善水流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来保证河流的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发挥。但是,在河道治理的同时极其容易只注意治理而忽视了河道治理的同时河流生态的保护问题,使得河流的生态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使得河流内布生物的多样性变化,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城市的正常供水补给受到威胁,河流沿岸的气候产生变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曾经的美丽景色不复存在。

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态恢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仅可以恢复河流曾经的活力,改善被破坏的河流的生态,还可以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人们在看到了河流生态遭受到的破坏以后,体验到了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开始注意到了生态的保护,开始审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对河流生态修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破坏了的河流生态进行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保证河流的功能,促使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河流进行治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证河流发挥它的最大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航运、灌溉、防洪、供水等等。治理可以使得河流达到这些要求,而要如何保持这些功能的长时间、不打折扣的发挥,生态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同时重视河流生态的修复不仅对合理发挥功能无害,相反是大有裨益的。河流生态修复了,从灌溉的角度来说,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都能保证灌溉。从防洪的角度来说,既满足了河流航运的要求,又不至于在雨水多的时候,无法承担蓄水压力。洪水来了,因为生态比较好,植被覆盖有保证,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如果河流不仅不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还不能减少灾难的发生,更谈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改善、修复河流的生态,在保证河流最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促使河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正是治理河道所期望的。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河道治理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在河道治理的同时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困难重重。河道修复不像一般的建筑施工过程那样比较容易掌握,而是一个涉及各种地形地貌、弯曲的河道、变化的河床、河道旁的植被等等一个立体的工程。所以要修复好河流的生态,得在先搞清楚河道治理,在进行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还要从多方面探讨修复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1.河道、河床修复,为生态恢复创造条件

现代的河道治理一般都是运用当今时代的科学技术、材料来进行河道的治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固然的坚实有力,但换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这种材料的使用使得河道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河水是难以改道的。在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注意河道的修复指的就是要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河道的自然形态一般都是蜿蜒曲折的,而不是笔直的。蜿蜒曲折的河道可以使得水流的流速不同,流速不同自然的水体流动就具有多样性,多样性的水体流动是十分的有利于合理的生物的多样性的,这对修复河流的生态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样,在河道治理当中,修复河床也要体现对修复河流生态的意义。河床是河流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河堤不仅可以防洪,还能有利于河流生物的生息繁衍。

修复河流的生态就是要使河流的生态回到曾经那个多样性的面貌,而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河道、河床治理的时候就充分的考虑到河流生态的问题,在治理的时候就着手于恢复,一举两得。

2.缓冲带修复,降低河流的压力

河流自身并不是孤立的、脱离于陆地之外的一个存在,河流和陆地之间有一个缓冲带,这个缓冲带把河流和陆地紧紧地联系起来。河流的生态破坏包括缓冲带的破坏,缓冲带一般是由河边湿地,河谷等组成,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注意河流缓冲带的修复,这对修复河流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要在河流的两个岸边都要留出一定的位置,专门设立一个足够宽度的缓冲带。缓冲带的作用在平时显现不出来,一旦洪水发生,它不仅可以起到减弱洪水冲击的作用,还能把洪水分蓄一部分出来,大大降低了河流的压力。缓冲带承担着给河流降压的作用,还发挥着维持河流生态多样性的作用,它的湿地、河谷等等可以给生物提供一个生存的环境,还能净化河流的水质,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

3.植被景观修复,保持生态平衡

过去一直认为,所谓的生态修复就是指植被的修复,今天虽然人们的认识已经发极大的提高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植被的修复在合理生态的修复当中还真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破坏的植被导致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报复,在治理河道的时候,修复破坏的植被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在科技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善于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修复被破坏的植被,使得植被的覆盖能够恢复,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植被覆盖水平。植被的修复、恢复可以极大的保持水土,有利于河道的质量,是一种根本的、生态的治理方法。植被恢复了,毫无疑问的将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有益,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是河道治理和河流生态修复一直以来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效果。

总结:

认识到了问题就要积极的去解决,即使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也要积极的探索、实践。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态恢复是顺应时展的,虽然至今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其重要性已经体现了出来。合理的生态修复是一个长过程的修复,涉及面广、问题多,比较复杂。虽然如此,进行积极的探讨,找到修复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对河流的生态进行修复,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晋仁,刘元元.论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学报,2007,30(9)

[2]孙永波,陈俊娟.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3]张世玉.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篇5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 路基 路面 破坏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表高低起伏,其中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形多高山,沟壑纵横,冲沟发育;东部地区则以平原和丘陵居多,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山区。但是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经常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地质条件是一种自然客观存在,山区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条件都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使用。

地形陡峭是山区高速公路病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有些高速公路两侧为高山,山势陡峭,山体切割较严重,在多雨季节经常发生山体塌方和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和山区人民的正常生活,一些贯通南北的高速公路一旦受到损害更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些山区高速公路位于低山区,常年干旱,降雨量很小,地表水分蒸发量大,这对高速公路路面是很大的破坏,近年来,由于沙漠化严重,在春秋多风季节,加上降水量少,经常发生路面表层风蚀进而剥落。冬季气温较低,春季气温回升之后会导致公路路基土质变松。

部分地区的公路沿江河建设,这些江河因为地理原因河道极为狭窄,并且水流速度大,水流量极大,对沿岸河床的冲刷作用极大。河流汇水面积较大,山坡汇流及主河槽汇流时间短,强度集中,洪水涨落快,基流低,洪水位高,这些因素对路基危害都很大。所以山区高速公路沿线的水文条件是造成山区公路路基塌方、损坏防护工程,引导路基坡体下滑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山区公路沿线两侧山坡植被普遍较差,局部地区公路沿线根本没有种植任何植被,使径流量增大,汇流时间短,在雨季极容易造成山洪和泥石流。同时山区公路沿线土壤具有粘结性弱、内聚力差,易受流水侵蚀的特点,产生粘性泥石流对高速公路危害更大。

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一些山区高速公路两侧森林被大量砍伐,增加了告诉公路两侧在雨季发生山体滑坡的几率。

我国部分经济落后的山区还保存有使用生物燃料的传统,所以一些山区人民在高速公路沿线砍伐灌木丛等作为生活、取暖燃料,使公路两侧森林绿化的边界在逐渐缩小,同时还引起土壤保水能力降低,加速了坡地的砂化现象,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固体物质基础。

目前为了发展山区经济,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也伴随高速公路建设同步进行,部分山区牧民过度放牧,农民沿公路沿线开垦坡地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加速了对山区高速公路的破坏。如果在横坡较大的公路两侧开垦农田,会导致土壤基石松散,降低绿化率和土壤的保水能力,如果在农田里任意挖沟引水,会造成大量的地表水渗入到土体与基岩的接触面,增大发生滑坡和坍塌的危险性。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进行山体爆破,岩石崩塌后会阻塞河道,改变江河水流流向,增大水流流速,会造成对路基的破坏和冲毁,造成不可修复的灾害。如果在公路沿线过度放牧,使牧草资源逐渐枯竭,会造成植被数量和种类的减少,加速水土流失,危及山区高速公路的路面和路基。

另外一个导致山区高速公路破坏的原因是由于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一些施工和管理人员没有摆正态度、意识不足,存在偷工减料、不按照规范施工等现象,成为山区高速公路破坏的内部原因。有的路基因为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建设施工在短期内就发生坍塌现象,或者没有考虑到排水要求,压实度达不到标准,条形基础埋置的深度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经过洪水冲刷之后内边坡坍塌,造成路基损坏甚至被掏空。施工时的爆破是山区高速公路大量发生崩塌现象的主要原因,一些山区公路建设为了节省成本在弃用石方上砌筑挡土墙,甚至在倾斜的山坡上直接砌筑挡土墙,在雨季雨量大时经常发生雨水冲刷路基,导致路基坍塌。经过林区的公路因受上线林区路施工弃方影响,而造成公路上泥石流大量堆积,并堵塞河道,淹没毁坏路基。因此公路施工问题也是山区公路破坏严重的原因之一。

超载运输是我国高速公路普遍存在的问题,号称高速公路的“杀手”,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执法,加大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从而减少对高速(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37页)公路的破坏。高速公路是连接山区与外界的通道,也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命脉,山区人民也应该提高认识,从自身做起,不要因为一己私利,损害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针对上述山区高速公路破坏的原因,有关设计建造部门在设计施工阶段就要严肃对待,针对山区地形、地质的特点,行之有效的设计建造符合山区地质条件的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兴建的头几年尤其是雨季更要加强检查工作,杜绝隐患。

同时政府要加大养护力度,提高人民对高速公路的保护意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使用者,只有做好养护工作,我们才能将高速公路的有用性发挥到极致,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及施工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07-01.

篇6

关键词 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税费

作者简介 刘世强,南昌航空大学学院讲师,江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生,江西南昌330063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22-03

生态补偿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于建立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框架都具有迫切的需求。我国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矿区恢复等实践探索中逐步演化并发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迄今为止,在理论界及政策制定领域对生态补偿的内涵仍没有统一认识,甚至有许多错误的理解,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生态补偿、政府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出都属于生态补偿、环境税费属于生态补偿的手段、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同义等认识上的误区,进而导致生态补偿政策因与传统环境保护政策与手段没有明确的政策边界而纠缠在一起难以贯彻实施,影响生态补偿政策目标的实现。生态补偿体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公平理念,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是针对现有环境政策无法解决的因生态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引起的利益矛盾问题。生态补偿的本质在于通过生态补偿实现对利益受损者所受损失的弥补,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生态补偿是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的完善,而不是替代,更不是全盘否定。要准确理解生态补偿的内涵,有必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态补偿到底应该补偿谁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生态补偿概念界定中的核心问题――对谁补偿的认识存在明显分岐,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方向性的理解和认识。第一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就是对自然主体即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是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应集中体现为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和法规、行政措施,对已在人类活动影响下丧失自我反馈与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的反哺和调节机能的修复。第二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是对包括居民、农户、企业和区域政府在内的社会主体的补偿,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和激励手段,通过借助一定的经济补偿手段在生态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之间进行利益调节和再分配。第三种理解是对前两种观点的折衷,认为生态补偿是一个包含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概念,是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采取的惩罚性措施,对因保护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社会群体进行经济补偿,既包括对自然的补偿,又包括对人的补偿。

第一种理解从物的角度分析生态补偿的原因和目的,进而认为生态补偿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补偿。毫无疑问,人类过度利用自然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是生态补偿产生的背景之一,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生态补偿并不是直接对自然生态进行建设和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补偿具有本质的区别。生态补偿的终极结果是维护和促进自然资本或生态服务功能增殖,但是其政策机理是调节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政策直接作用于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物,如森林、水源等生态要素。如果把生态补偿理解为对自然生态的补偿则与生态建设与污染治理同义,生态补偿将失去应有的政策含义和存在的价值,成为可有可无的概念;生态补偿不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污染治理的替代。第二种理解是从人的角度来分析生态补偿产生的背景、原因,从而确定生态补偿应是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损耗过巨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造成财富在不同的环境经济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尤其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少数人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当地众多居民却承受环境破坏的恶果,可能导致,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应通过生态补偿政策使享有财富的一端承担环境破坏的责任,使生态保护者和生态环境恶化受害者的利益和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从而使权利与责任对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因此把生态补偿的补偿对象定位于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是科学合理的,既对生态保护者和环境破坏者产生激励和约束,又与传统的生态建设与污染治理政策相区别。第三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是通过社会属性的生态补偿实现自然属性的生态补偿,通过经济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目的与经济手段的统一。这种理解表面看似乎很正确,但实际上是赋予生态补偿两种不同的本质属性,生态环境建设仍被纳人生态补偿内涵的范畴之中,结果必然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政策上的偏离,生态补偿成了无所不包的环保利器。同时也把生态补偿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混淆起来,生态补偿的直接目的就是调整利益关系,自然生态自我补偿功能的恢复只是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而不是直接目的。退一步讲,在人类社会中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当然任何一项针对自然的生态环境建设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群体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都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态环境建设也不例外。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就是生态补偿。

因此,应当明确生态补偿是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是对因环境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利益受损的农户、城市居民、企业及地方政府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补偿,而不是对自然主体的补偿,生态建设、环境工程及污染治理本身都不属于生态补偿概念及政策范畴之内。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否属于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主要应由政府提供并无太多争议,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却因此多把公共物品理论视作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之一,进而认为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自然属于生态补偿。这显然存在逻辑上的问题,把公共物品理论当作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并不合适,生态补偿并不是解决生态环境由谁提供的问题,而是解决环境利益上的公平性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主导方式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支付,但并不等于所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公共支付都属于生态补偿。判断一项公共财政支付是否具有生态补偿的属性,关键还在于其是否符合生态补偿的内涵,即是否包含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调整的性质,是否对因环境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利益受损者实施了补偿。符合则属于生态补偿;反之

则不属于生态补偿,只是体现了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尽的责任。如中央政府针对重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生态功能区、江河源头保护区建设中因承担额外环境责任而遭受利益损失的居民、企业和当地政府而给予的公共财政支出属于生态补偿。而中央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财政投入因不包含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而不属于生态补偿。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生态补偿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中的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应是不同的。如果受益者与受损者属于同一主体,自己补偿自己,则不属于生态补偿。如地方政府对在当地植树造林及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的财政支出则属于自我补偿类型而不应纳人生态补偿范畴。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政府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出都属于生态补偿,应以生态补偿是调整环境经济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这一本质属性作为判断的标准。

三、环境税费是否属于生态补偿

在2007年9月举行的第十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作出界定,阐述其政策框架具体包括七个方面: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信贷、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但在目前生态补偿的研究及实践中,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等环境税费政策被纳入生态补偿概念之中,认为目前国内外实施的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如排污收费、环境税、生态税、矿产资源开发税、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都属于生态补偿的范畴,是运用财政、税费、市场等手段,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尽管有学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在征收排污费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法规,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将生态补偿的重点主要放在生态服务领域”,但其本质上仍是认为排污收费属于生态补偿。只是不作为目前的重点而已。

毫无疑问,生态补偿是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环境经济政策应有明确的政策边界;环境税费和生态补偿应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运行机制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税费强调的是通过征收一定的费用以内化社会主体经济行为的环境成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体尤其是企业的成本,最终通过价格机制引起产品消费和生产的减少或增加而减弱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和破坏;环境税费制度有专门的征收目的、原则、功能、征收对象与范围、征收方式、理论依据,在我国已实施运行并不断完善。而生态补偿则是强调通过对因保护环境或环境破坏而遭受损失利益进行补偿,缓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对环境保护的激励和对环境破坏的制约;生态补偿在我国还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更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另外在资金流向方面,环境税费更多的体现为资金流人政府财政,其在支付方面具有多元性,可以用于相应的生态补偿,但并没有硬性约束,从目前我国环境税费的使用来看,用于生态补偿的比例非常小;而生态补偿则强调的是对环境经济利益受损者的资金支付,其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可能部分来自环境税费。因此尽管环境税费可以成为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之一,但其本身并不是生态补偿。

四、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是否同义

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概念在现实中被广泛运用。然而学界对生态补偿的概念界定较多而对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却鲜提及,且没有明确区分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很多情况把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视为同义而合为一体。甚至出现相同作者在两篇文章中分别界定的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实为同一含义的事实,其认为无论是生态补偿或是生态补偿机制都是外部性内部化、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制度安排。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生态补偿包括生态学意义、经济学意义两个方面的内涵,经济学意义上生态补偿就是生态补偿机制。实际上仍然是将生态补偿混同于生态补偿机制。

篇7

作者:谭旭红 杜真芝 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的现状及问题

产权界定不明,补偿主体不清科斯定理认为,在存在外部性问题时,只要交易成本为零,且产权是明晰的,那么不论谁是产权的主人,通过市场都能实现最优配置。从科斯定理出发,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就应该从研究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结构、产权主体等方面进行。明确补偿主体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前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具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在稀缺性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矿业开采能够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税收,带动矿区产业发展和矿区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矿区及周边环境恶化,包括空气、土地、水、矿石废弃物等污染,水资源的洁净度受到威胁、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及采空区地表塌陷等问题。因此,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十分重要而紧迫。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实行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归属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对矿产资源行使所有权。从形式上看,我国矿产资源产权是非常清晰的,产权结构比较合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矛盾,土地国有、政府分级行使土地权利的模式造成中央政府与资源富集区政府的所有权行使权责不明,矿产资源的分配关系从属于权力关系而不是产权关系,引发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资源富集区为了能够从矿产资源开采中获得更多利益,以弥补由于资源开发所承担的公共服务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就会过分利用其管理权限,越权审批“违法许可”招商引资,掠夺式开发,造成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一系列矛盾无从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也要承担其民事责任。《宪法》和《民法通则》的这一规定就为矿产资源开发中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受到财产、人体健康损害的公民获得赔偿提供法律依据。基于以上国家基本法,制定和出台了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涉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损害补偿的法规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及《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的若干政策指导意见》等[3]。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都对开采企业因矿产资源开采给他人造成的若干政策赔偿做出了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因开采而对他人造成损失的,采矿企业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但是,研究这些法律法规后,我们发现,它们仅对因采矿造成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问题提出原则性的标准,如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赔偿”等原则,但是均没有提出统一的评估方法、赔偿标准和具体的补偿办法。例如对于《土地复垦法》中规定“谁破坏谁复垦”原则,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实施办法,但并没有使矿区复垦率提高,我国煤矿塌陷地的复垦率依然较低,分析原因,除了复垦标准要求不明确、多头执法等原因外,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也是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统一补偿标准和赔偿办法,缺乏环境损害补偿机制,这就导致当采矿中出现生态破坏的时候采矿企业以无具体赔偿标准为由推诿,不予赔偿;而政府又没有严格的法律和政策依据要求采矿企业进行赔偿,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而矿区居民和我们的后代不得不遭受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立法,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明确补偿的主体与责任,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与开采管理矿产资源开采过程是自然和经济和谐统一的过程,不仅需要经济补偿,而且应当充分考虑其生态价值补偿。目前,我国现有的各种矿产资源税费征收办法主要是偏重于补偿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或者解决资源耗竭性补偿问题,因而都是经济补偿,而缺失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制度,从而导致大量旧矿、贫矿废弃,影响了生态环境。根据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应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矿山环境恢复的责任主体。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责任主体相对比较明确。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主要得益方是国家和采矿权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他们应该作为补偿者。矿产资源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及人民应该作为被补偿者。补偿者有责任为被补偿者提供多渠道的补偿途径,同时被补偿者有义务切实地履行监管职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明确补偿主体时应区分新建矿山和废弃矿山补偿主体,新建矿山的责任主体十分明确,就是造成环境破坏的开采者,在开采的同时,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而对于废弃矿山,由于企业主的变更,很难明确其责任主体,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矿山开采受益者明确的废弃矿山,可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解决这部分废弃矿山的治理和恢复问题;二是对于收益人无法明确的废弃矿山,应由政府来担当治理主体,作为资源所有者代表的政府有责任恢复及治理废弃矿山[4]。健全生态环境法律保护机制可操作性我国《环境保护法》已确立了“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针对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矿产资源法》、《土地复垦条例》、《水土保持法》都规定了“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基本明确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主体,但却没有明确界定破坏者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也没有明确复垦者享有的具体权利,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复垦者的积极性[5]。同时,对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补偿的问题都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和量化运行的具体细则,这使得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没有形成强制要求,环境的破坏者及污染者便可以逃避责任,这样造成了目前仍然有大部分矿山生态难以恢复以及矿区开采者与群众的纠纷时常发生的困境。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矿山恢复的先进经验,完善法律、法规,使复垦政策与立法细致、明确和更具可操作性,同时明确补偿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例如,在矿区批复开采之初就应该以法律形式确定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的责任主体,对于开采后出现的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由矿主进行修复,国家通过建立治理基金的方式组织恢复建设。此外,应该对矿山土地复垦做出明确的程序和办法规定: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按照开采的先后顺序将矿土堆放在一边,开采后还原土地时,再按先后顺序回填各表土层,土地还原后采矿单位才把土地移交给当地政府。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对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建议。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等。(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矿山建设规模、开采方式、矿山地质条件及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按照矿山活动可能影响到的周边区域作为评估范围的原则,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特点、水文地质特征、开采范围及制约关系、矿井废水污染影响、地下水疏干范围、地下采空区影响、废石渣堆积分布范围等诸多因素,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体系,从而构建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通过建立覆盖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标准体系,同时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的修订工作,使其能够切实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最终做到技术标准统一明确、适用范围广的标准体系,以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矿产资源。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建立矿山环境灾害预测和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转变过去传统的资源管理手段,而是建立动态的资源监测系统,定期收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的动态信息,从而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能力[6]。矿山开采往往引发地面塌陷、泥石流、裂隙、滑坡、地下水位变化、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尾矿坝状况、土地荒漠化、土地的荒化等人为地质环境问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对这些人为灾害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研究矿山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对治理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灾害发生地进行精确定位;遥感(RS)技术可以利用矿区的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取矿区不同时期的地貌破坏程度、塌陷区的面积、形态、矿业废弃物的类型以及分布状况、环境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则可以对矿山灾害数据信息有效地进行空间分析,以便管理人员迅速掌握灾情[7]。为矿产资源开发勘探、开采、生态恢复与治理等环节提供精确的科学依据,应建立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

篇8

然而,据笔者考证,从汉代起这里的生态环境便遭到毁灭性破坏,最典型的证据是:我们所熟知的黄河本来叫河水,它正是从汉代起正式更名为黄河。改名原因就是因为陕北地区(当然也包括黄土高原的其他地区)生态系统破坏后,洪水将大量的泥沙冲入河水,以致河水变黄,这样河水就更名为黄河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陕北的生态系统破坏的不堪入目呢?笔者经过多方查证,发现大概有四方面原因。①随着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放火烧山开发耕地日趋激烈。②当地有伐薪烧炭的习惯。三是当地人在安葬死者时一般以松木为棺,然后再将直径二三十厘米的柏树烧焦炭化,用炭化后的柏木将棺木围起来掩埋,笔者对一些古墓考察后发现安葬一个人大约要用到八十至一百株柏树。四是毫无节制地放牧。这样陕北的植被很快就消失了。这个陕北大地由生机盎然变成贫瘠荒凉。

关于这种行为的后果,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有过精辟的论说。他说:“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结果又取消了”。

当初的陕北人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今天的陕北竟会是不毛之地。原本丰富的山泉正在枯竭,因为失去了植被,造成泥土的流失,从而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而更不可能想到的是:从陕北大地上流失的泥沙进入黄河后,在河南境内沉积下来,造成了那里的地上河,每到汛期,河南省的防洪压力特别巨大。曾预言一坝解危机,集防洪、灌溉、发电于一体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最终被泥沙给淤死,河水倒灌还威胁了渭河平原。植被破坏的另一后果是造成陕北地区十年九旱。从地图上看,陕北地区位于我国二百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内侧,应当不会如此干旱,而陕北干旱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众所周知锋面雨是陕北降水的最主要类型。陕北地区东南风与西北风并不缺乏,形成锋面的机会应当较多,可是当地却盛行起源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风,这令人讨厌的西南风进入陕北后,因为不能受到树木的阻挡,往往破坏锋面的形成,从而破坏了降水,这就是植被破坏与陕北干旱的关系。不仅如此,这种可恶的西南风甚至会进入华北地区,破坏那里的降水过程。这难道不是自然界对我们的惩罚吗?。“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引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因此,对于陕北的生态建设必须上升到科学化、系统化的高度去认识它、建设它。以下是笔者对陕北生态建设几点粗浅看法。

1 政策引导、科学指导

政府应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陕北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资源、植被、人口、财政经济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为陕北生态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跨省的问题由中央政府协调解决,决不能走粗放式的生态建设道路。坚决杜绝树形象、走过场的一切不良行为。

2 优先解决水的问题

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不好,陕北的生态建设终究会落空。从长远看要彻底解决陕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要等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结束,然后将黄河水引入陕北地区,但这可能要等待较长时间。从短期看,可以广泛建设大型人工湖泊,将当地水积聚起来,改变陕北水资源夏旺冬衰的局面。

3 确保土壤不再流失

对于陕北而言,失去了土就意味着水资源的枯竭。在陕北植被没有彻底恢复之前,短期的解决办法是选择条件适宜的沟渠筑堤造坝,这样既保持了土又保存了水,可谓一举两得。在机械设备异常先进的今天,搞这样的工程可谓轻而易举。

4 阻止西南风的盛行

本文已经说过,破坏陕北降水的罪魁是西南风。阻止西南风盛行的最有效途径是在陕北大地广植树木。当然植树造林应符合陕北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当今的陕北应当栽种蒸发量较小的针叶林,如樟子松等;不宜栽种蒸发量太大的阔叶林,如胡杨林等。不宜植树的地方可以种草。总之,不能因为植树造林种草造成陕北水资源的进一步枯竭。

篇9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建筑物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大批废旧混凝土建筑物被拆除,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废弃混凝土,如此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而且每年的占地和处理费用数额庞大,对这些废弃混凝土加以高效回收利用十分必要。

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用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集料代替天然集料,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集料的消耗,从而缓解天然集料日趋匮乏的压力并降低大量开采砂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是今后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采用的是经建筑垃圾处理厂破碎筛分所得的粗骨料来做试验,此次试验采用100mm×100mm×100mm的试件,探讨再生粗骨料、细骨料不同掺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选出最优的配合比。

1、试验采用的材料性能和试验概况

1.1再生骨料性能

本试验采用的再生粗骨料主要成分是70%的废混凝土块和30%的废弃砖块,经过破碎筛分后,取粒径为5mm--16mm为粗骨料,性能见表1

表1

再生细骨料性能见表2

表2

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其表面有很多不同,再生骨料表面附有大量的砂浆和水泥浆,它的黏附程度取决于破碎的工艺和原生混凝土的性能,其次,再生骨料由于受到外力作用,其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多棱角、粗糙,和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的成分比较复杂,里面含有砖骨料、原生的天然骨料,砂浆骨料。粗骨料粒径5mm-20mm,吸水率6.23%,如下图所示

1.2水泥

采用琉璃河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见表3

表3

1.3粗骨料碎石:采用涿州5-31.5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见表4

表4

1.4细骨料:选用涿州产河砂,其主要性能见表5

表5

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2.1再生骨料各种配比的各种配合比的用量计算

本实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75mm-90mm,配合比如下

C:S:G:F:W:A=310:784:1038:70: 170: 7.6=1:1.41:3.27 :0.23 : 0.43 : 0.02

2.2试验设计方案如下:

a)当细骨料掺量为10%时粗骨料掺量每增加10%、20%、40%的试验

b)当细骨料掺量为20%时粗骨料掺量每增加10%、20%、40%的试验

c)当细骨料掺量为30%时粗骨料掺量每增加10%、20%、40%的试验

综上所述,各试件混凝土配合比见表6:

表6

2.3抗压试验

从试验过程中发现,随着压力荷载不断增大,试块四角开始出现细小裂缝逐渐向试块中部发展,且开始出现鼓起、剥落,裂缝不断增大,试块四角脱落,形成倒立四角锥,如下图所示。

再生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和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

再生混凝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很大,取代20%时 抗压强度最高

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

当细骨料掺量为10%粗骨料掺量20%,试块抗压强度大约增加10%,随着粗骨料掺量的增大试件变形减小,弹性模量增大;

当细骨料掺量为20%时,随着粗骨料的变化,抗压强度变化不大约为3%,当粗骨料掺量为20%时,试件变形最小,弹性模量最大;

当细骨料掺量为30%时,粗骨料增加20%试件抗压强度降低约为8%,随着粗骨料掺量增大,时间变形逐渐增大,弹性模量降低;

因此当粗骨料细骨料掺量均为20%时,试件抗压强度最高,说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再生骨料影响有一定界限。

如下图所示再生混凝土试件7天抗压强度

2.4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数据见下表

结论

本次试验得出的再生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是粗骨料的掺合比,在此配合比下生产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如下图所示

3.1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再生粗骨料掺量比再生细骨料掺量影响大

3.2再生混凝土试件破坏的主要原因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破坏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再生混凝土试件破坏主要是骨料和胶凝体面之间的粘结破坏,骨料本身发生断裂两种情况,而普通混凝土试件破坏主要是骨料和胶凝体面之间的粘结破坏。

3.3再生混凝土的抗压轻度并不完全是随着再生骨料掺量增大而降低。

参考文献

1.许溶烈,冯乃谦,生态环境与混凝土技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生态环境与混凝土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EFTC-2005

篇10

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市人们常说的一个词,那么是不是真的会世界末日呢?会,但指的不是地球爆炸,那是什么呢?待会儿你就会知道的。

由于人们肆虐地砍伐树木,使得地球上缺少水资源,还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些人为了赚钱,竟然去捕杀野生动物,如藏羚羊、大熊猫……去拿它们的皮毛卖钱。这些人到底知不知道,动物也有美丽的家园和关心它们的父母。工厂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有毒气体,使空气变得浑浊不堪。如果再这样下去,人就会中毒的……这都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原因啊!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我丢世界末日更加担心了,一但世界末日,大家该怎么办呢?突然,我脑袋里冷不丁地冒出一个想法:搬到火星上去住,虽然火星对物体的吸引力小得多,但我相信,只要科学家们仔细研究,就一定能搬到火星上去住的。

大家一定都不想世界末日吧!所以从现在开始,要保护地球,不让生态环境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