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理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色教育理念

篇1

近年来,沙洋中学在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罗家忠校长的引领下,以“丰富发展内涵,创建一流名校”为目标,把握时代脉博,积极探索改革,以其浓厚的育人氛围、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育苑地溢出一路芬芳,正以她迷人的笑妍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创新机制 激发管理活力

“优质的管理才能铸就优质的学校。”罗家忠校长说。学校紧扣“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将所有影响师生发展的因素都纳入量化管理的范畴,并做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督查、凡事有通报。

在学校管理层面,倡导优质高效。从2008年开始,学校先后建立起“中层干部选聘办法”、“六大评价机制”(综合值日评价、处室周工作评价、班主任评价、备课组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教职工评价)等一系列管理评价机制,着力追求“管理精细、态度精心、方法精巧”,增强学校管理的活力。

在教师管理层面,注重内涵发展。要求教师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锤炼师德师能,鼓励教师争当“五专一能”(五专:课程专家、教学专家、命题专家、课题专家、奥辅专家;一能: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的专家型教师,打造领军团队,塑造品牌学科,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发展。

在学生管理层面,渗透人文关怀。学生出现心理偏差时,会有教师呵护关爱;学生遇到实际困难时,会有领导深情关怀。学校还建立了国家助学金、教育助学金、奖学金等一整套的资助体系,每学年为学生累计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逾200万元,受助学生达2000人次。

更新理念 成就精彩课堂

走进沙洋中学的课堂,学生桌椅不是一排排整齐摆放,而是有横有竖地拼成了一个个小板块;学生时而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时而围成一圈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新课改实施以来,学校首创了“三导三学”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习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着力于构建“高效课堂”。2012年12月,学校成功举办“三导三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吸引了近200名领导和教学专家前来观摩学习,涉及九大学科18名授课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18位评课教师从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进行了精彩点评,让领导和专家们惊叹不已,好评连连。“三导三学”教学模式推行以来,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教师参加省、市级“课内比教学”活动,有3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3人次获得省级二等奖, 11人次获得市级一、二等奖。

“要说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效率高不高,还得由学生来说话。”校长罗家忠说。学校放手将评价教师的权力还给学生,开展了“魅力课堂”和“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不仅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让教师找准了自身的角色和定位。

拓展途径 频现德育亮点

学校本着“育人为本”的思想,着力打造“三大”德育工程,即环境育人工程、文化育人工程、活动育人工程。学校精心设计校园景观,积极打造“靓丽校园”,力求做到景中有理、景中有人。放眼望去,校园洁净亮丽,学子们在林荫下晨读,在荷塘边畅谈,在操场上锻炼……成为了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学校精心培育校园文化,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涌现出了自幼失去双臂,用双脚谱写辉煌人生的陈瑞;在挫折中坚强,乐观面对生活的“全国十佳自强女孩”刘浴霜等优秀学子。学校精心开办学生社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利用课余和周末开展文学沙龙、摄影沙龙、技能训练等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校刊《平湖》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最佳社团刊一等奖”,多篇文章被《语文教学与研究》转载;平湖艺术团出演的节目先后获省“黄鹤美育节”优秀节目奖和市群众赛歌会一等奖;学生篮球队参加省、市中学生篮球赛屡获殊荣。

此外,学校立足自主教育,逐步探索出“自我选择、自我体验、自我超越”的德育模式。强化学生自主管理,赋予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权力,让学生以自动、自律、自觉的姿态达成德育目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广泛参与社区共建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思考社会责任,接受自我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

在环境艺术教育及其实施过程中,人们对相关教育的信念、价值及教育活动规范会形成基本的认知与思想,这些针对环境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所形成的主张与意识就是环境艺术的教育观念。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特别是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通过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扬弃与现实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提炼出了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新环境艺术教育观念。这些新的环境艺术教育观念具有内在的特色与规律,既是当下现实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代表着未来环境艺术教育观念与实践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其特色观念的研究与总结具有重要的学科发展指导意义。

一、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

从教育理论层面看,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另一个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现代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过程正是由这两个主要内容互相作用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其中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是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最终目标,而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方法。没有目标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方法就不能保障目标的实现,方法为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实质就是实现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从教育实践层面看,要实现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两个教育环节。首要环节是改变受教育对象一贯被动学习的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课程的教与学之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自我表现与发展。只有这样环境艺术的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获得自己需要的、向往的、思索探求的,使受教育者在环境艺术的学习中获得归属感,在学习及运用环境艺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的学习之中并形成独特的个性思维呢?这就需要做好另外一个实践环节,形成系统而形式多样的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积极接受环境艺术教育教学。在实际环境艺术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程式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与教学形式,使得很多学生只对环境艺术课程中具有实用性、操作性等的感性实践类课程保持兴趣,而排斥理论、思维等抽象理论课程。由此证明在实践教学中,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实现个性发展的保障。因此如何使受教育者不断自觉地加强提升自身理论文化与综合修养是环境艺术特色教育实践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民族文化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长河里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精神特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尊崇的最高生活准则,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首先应将受教育者的基本精神生活规范涵盖在本民族精神特色之下。环境艺术教育应当承担弘扬极具个性精神化的民族特色教育责任,注重环境艺术设计本土民族化的引导。特别是在我国需要建立一套适应中华民族特性,适应本国国情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以本民族独特的面貌培养本土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不同的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把从传统中汲取的营养与时代需求相融合就会孕育产生符合民族与国家时代精神的新的极具个性化特色的艺术设计形态。经过历史检验与完善的这种艺术设计形态,终将发展成为这个国家与民族未来的传统成分。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也将在这种循环中变化发展。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传统设计风格的继承发扬,应融汇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之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与厚重传统文化的国家,绵延发展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烙上了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需要保持足够的民族特色,从而培养出蕴含中国文化特质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我国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要实现教育的本土民族化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求。一是注重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成分。教育学生学习与环境艺术学科有密切关系的文、史、哲等承载着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文学科内容,以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二是要对立统一地看待环境艺术教育中民族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关系。如今文化信息全球化,环境艺术教育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辅相成的结合发展,才能获得教育体系中本学科独特的地位与特色。具体来讲,在我国的环境艺术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改变以往只注重环境艺术专业技能教授而轻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态度倾向。比如,可以通过逐年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分数线的方式来提高入学生源的文化素养水平;在教育教学模块中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比重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选修或第二专业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学科交叉学习能力;增强外语学习与信息处理能力;增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获取与运用能力等。其次,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中增加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课程。比如,让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回归到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通过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工艺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设计符号表达,在设计中自发继承传统设计精神理念,培养对民族优秀传统的自豪情感。最后,努力转变现有环境艺术教育中“重技巧轻理论”的教学态度。理论指导实践,只有不断丰富的理论素养才能使得设计之路走得更远,因此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规划体系中需要强化相关设计理论课程的教育。这些理论课程包括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密切相关的设计史类、方法论类、工程管理类、法律法规类等丰富内容。

三、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地域差异观

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正视环境教育的地域性差异,保留并培养各地区不同的环境艺术教育特点。比如,我们国家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环境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各地区的环境艺术教育立足本地实际,保留各地方性传统文化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体现,尊重强调各民族文化传统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继承发展。同时还要正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要求的各个地区学校环境艺术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教育真正做到立足本地为地方服务,实事求是地为本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培养作出努力。环境艺术教育的地域差异特色还体现在合理布局各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类型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建设上。实事求是地分析本地环境艺术人才市场需要,明晰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准确定位本地本学校的层次与类型,按照各自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只有扎根地区实际,挖掘区域特点,明确层次教育,专注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才能让自己的环境艺术毕业生被市场认可,才能教育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四、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校园文化观

谈教育就离不开学校,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会影响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发展。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注重营造自己独特的学校教育环境,抓好学科优势突出环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特点,这也就是如今环境艺术教育观念中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学校对各专业办学理念的尊重与支持,它直接影响着各专业在学校中的办学发展方向与方式,制约着学科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即可成为学校特有的文化风范。独特的校园文化风范,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与特色学风的形成。由于环境艺术教育的独特性,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在建立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时,应针对环境艺术教与学的特征支持帮助环艺院系建立独立的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方法体系,营造具有环境艺术教育独特氛围的院系文化。这些都将融合涵盖在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系之内,以实现各系科各专业文化既独立又互相交融影响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丰富环境艺术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公共阅览图书量;设立专门的环境艺术图书媒体资料室;定期举办环境艺术学术交流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规模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赛与作品展;积极主动联合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企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实践;建设具有专业文化特点的教学与生活环境等,以此来营造浓厚的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氛围,突显学校特色教育的文化特征。综上所述,形成环境艺术教育个性化的过程就是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各个国家与区域的环境艺术教育要承担继承和创新本民族与地域文化的社会功能责任,就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种层次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满足设计市场需要,也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个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要保障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样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艺术教育中弥足珍贵的就是保持艺术本身的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秉承特色教育观念,实践特色培养教育方式是环境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外许多著名的设计大师们正是在学校或自我多种方式的特色教育理念下,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设计实践,才创造出了那么多举世经典的设计作品。相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必将不断培养出更多世界级的设计大师。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太明.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王受之.扫描与透析——世界著名美术院校教育丛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4]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3

站在课改的第一线,让笔者感觉最深的是,当今的教师变了,变得更可爱了,更容易接近了,更让学生信任了。而教师的这种变化表现为角色的转变。现在的教师,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成长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居高临下的权威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中的首席”。当今的教师,已不是笔者儿时心中那种唯我独尊、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老学究,而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心中的偶像。教师这种角色的转变,直接反映在课堂语言的变化中。其表现为;

一、 由指令式的语言转变为商讨式的语言

以往的教学,教师把实施教案当作教学活动的轨迹,在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学生该怎么说,该怎么做都是设计好了的,不让学生的思想有半点的偏离,教学过程就是把教师的教案演绎一遍。相应的课堂语言只是一种指令“你来读,你来说,你来写……”,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点着你了就是你。同样是要求学生读课文,说看法,写生字,算数学题,现在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这么说:“谁愿意读一读课文?”“谁想说一说”“你们想写一写吗?”“谁是计算的高手,你想来展示一下自己吗?”虽说只是加了几个字,但学生听起来感觉就大不同了,教师同商量的口吻对学生说话,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这样让学生觉得不是教师让他学习,而是自己要学习,从而也就更愿意学习了。

二、 由评判式的语言转变成建议式鼓励式的语言

走进现今的课堂,再也听不见教师说:“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你说的一点也不巴边……?”之类和话,取而代之的是:“你把XXX词语换一下就更好了,其实你是说对了的,要是你的声音能再洪亮一些就更好了,来,试试看”“你读得不错,要是把X个地方处理好了,那更棒了,你愿意跟着老师来试试吗?”当学生站起来回答不出问题时,再不是随便叫他坐下,取而代之是“你想到多少就说多少,别怕,慢慢说”,“没想好,请坐下,再想想看”。建议式、鼓励式的语言让学生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化,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三、由灌输式语言转变为引导式语言

以往的教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对学生一直都采用灌、填鸭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全是教师在讲,学生思考的余地很小,可以说几乎没有。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学生更累,收到的效果也不好。而现在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参与、思考、探究、发现以及情感,更重于知识本身。教学中就随之出现了“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这一类的语言。这样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加灵活了。

四、由统一的语言转变为开放的语言

传统的教学,由于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对学生都整齐化一的要求,不充许学生有其他的方式方法,学生没有权利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根本就是教师实施教育的机器,没有自主怎么会有开放和创新呢?现在的课堂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样子了,教师创造性的用了“喜欢”,“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你喜欢学习哪一部分就学习哪一部分,你喜欢怎样记就怎样记……”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有学习的空间,学生还有不学习的理由吗,还愁学生没有独特的见解吗?

五、 课堂评价语言的多样化

篇4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教育理念具有对实践反思、规范和指导的特性。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以教育实践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

教育理念具有历时性。它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内外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有着对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的设定,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状态的一种期待。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将会成为学校教育行动的思想先导,为教育实践活动指引方向。

一个优秀的校长在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时,往往从四个层面上来考虑:一要充分考虑国际教育改革的时展,定位要高;二要充分考虑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方向要明;三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空间的建构,视野要宽;四要充分考虑教职员工的工作目的,责任感要强。

教育理念表现在实践层面上,是办学思路。办学思路的表述,一般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针、办学策略、办学措施、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有了明确的办学思路,学校的教育理念才能变为现实,才能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

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学校课程的本质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载体。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因此要加强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地设置课程,并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促进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完整认识。学校要通过对课程实施效果的反思,实现对课程开发的质量控制,把教育理念贯穿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全过程之中。

教育策划是实践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教育策划是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策划理论,就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目标、发展战略、具体措施等进行全面地、系统地预构,创造性地制订出科学高效的行动方案,设计事业的发展,动态控制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空间上的拓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构建学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智力背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唤起学生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好的教育策划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实施的战略性思考,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教育理念决定办学特色。学校的特色不是学校中标志性的实体,它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校园文化建设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总体风格。这种总体特色是在学校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形成的。

教育理念对办学特色的影响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无处不在。它活跃在校园里,它活跃在教室里,它活跃在学生和教职工的言谈与行动中。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办学特色,会成为学校的一种优秀传统、一种怀念和一种追求。如无锡市第一中学将办学特色概括为三句话:“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为每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是我们的责任;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愿意用自己的价值去创造社会的价值,是我们的理想;让学习成为一种轻松而快乐的工作,让健康的笑容展现在每个人的脸上,是我们的追求。”这种办学特色是在无锡一中“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形成的,成为无锡一中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我们新海实验中学要形成的办学特色是“基础扎实,规范自主,特长明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这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好地实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作为体现学校价值观的办学理念一旦规范和指导了教职工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就会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篇5

关键词 特色课程 迷思 意蕴 理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特色课程建构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然而,透视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把特色课程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教材编写以及特色化读物的编制等问题俯拾皆是,关于特色课程的本真意蕴、价值取向以及建构模式等诸多问题也尚在探讨之中,以至于造成了诸多认识上的迷思以及实践中的困惑。本文以学界理论探索之精要为基础,以实践中的问题之反思为依据,对特色课程建构的本真意蕴进行解读,审思特色课程建构的内在理路,以期为学校特色课程建构提供镜鉴。

一、特色课程建构的迷思

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学校特色的打造,特色课程作为学校特色的核心要件,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检视当下学校的特色课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特色课程建构之认识错位

(1)把特色课程看作是独立于国家课程之外的课程

实践中发现,一些学校在进行特色课程建构时仅仅是把国家课程之外的课程进行特色化的打造,如学校课程仍然是严格按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进行建构,其中国家课程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上有一些突破,开发出一些在某些方面具有特色的课程门类。

(2)把特色课程建构仅仅看作是校本教材开发

调研发现,实践中很多学校把特色课程建构简单地等同于校本课程开发。突出表现为编制有关地方文化、风俗、风土人情等普及科普读物或读本,未能充分体现特色课程的本质属性。

(3)把特色课程建构等同于特色活动开发

当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诸如足球、刺绣、手鼓等特色活动,这是当前进行学校课程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仅把特色活动等同于特色课程建构,未能很好体现特色课程的内涵,同时也窄化了特色课程的外延。

(4)特色课程建构的主体缺失

有些学校在进行特色课程建构的过程中,只有学校领导以及少数中层领导参与,部分学校中层领导和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参与其中,学生和家长更是被排除在特色课程建构的过程之外。特色课程建构的主体缺失,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对特色课程认识上的错位。

2.特色课程建构之价值冲突

特色课程建构究竟为何?这是学校在进行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对特色课程的价值定位。调研发现,学校对于特色课程的价值还没有清晰的认识,特色课程建构被异化为一种挂在墙上让同行参观、让领导表扬的“上墙”、“上脸”的行为,从而失去了特色课程建构应有的价值,造成特色课程的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之间的冲突。此外,还有些学校把特色课程建构异化为学科课程的拓展,造成了特色课程的知识取向与能力取向之间的价值冲突。

3.特色课程建构之方法局限

特色课程建构到底该怎么做?这是关于特色课程建构的路径问题。调研发现“复制”、“移植”和“借鉴”成为部分学校特色课程建构的主要途径。采访中一位校长对学校的100多门课程的建构过程进行了解释。他说:“现在我们外出学习和参观的机会很多,看到比较好的课程我们也尽量引进过来,日积月累,我们的课程越来越丰富。”这位校长的表述表明了校长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优化教育资源的教育追求与实践,但是这种简单的“复制”和“移植”并未真正实现课程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育追求相结合,最终造成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课程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二、特色课程的意蕴

1.特色课程之内涵界定

石鸥教授认为,所谓普通高色课程,是指普通高中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淼木哂卸捞匦缘恼体风格和出色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也有学者认为,高色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个性化的育人目标,整合相关领域学习与活动的内容,用以培育认同自身文化而具有某种特质高中生的课程。也有学者把特色课程看成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支点和切入点。诸位学者关于特色课程的论述为本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参考。

在博采学界理论研究精要的基础上,结合课题所进行的实践研究,笔者认为,特色课程是基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学校的培养目标为指向,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旨归,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发展主题与优势教育资源,系统建构出来的反映学校独特品质的课程体系。概言之,特色课程必定是能够反映学校教育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

2.特色课程之“特”表征

(1)特有

特有是特色课程的核心表征之一,特有强调的是与众不同,强调的是人无我有,强调的是特色课程的个性化表达,是特色课程与其他相同类型学校课程不同之处。比如,在实践中发现,虽然还没有提到学校的名字,但是一说到某一学校的课程理念以及课程结构,大家都能知道是哪所学校的,这就是特色课程建构的理想境界。

(2)特点

特色课程必定要有自身的特点,这是特色课程外显形式的直接表达。特色课程的特点来源于学校独特的文化基因,来源于学校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对学校的文化基因与教育教学理念经过课程化的吸收和消化以后,课程自身表现出的不同风格、不同气质的精神面貌。

(3)特需

特色课程的特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特色课程的建构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让学校走出千校一面的发展困境;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是特色课程建构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说特色课程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最终追求,特色课程建构,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3.特色课程之“色”本质

(1)坚守本色

本色,即本身的颜色,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描述,是对事物本身属性的规定。特色课程之本色,是对特色课程本真状态的追求。前文已经对特色课程的内涵进行了粗浅的界定,坚守特色课程的本色,就是要不断深化我们对特色课程的认识,坚持正确的特色课程观,在当前浮躁的课程改革中,永葆一颗宁静的“课程心”,不盲从所谓名校的课程改革,坚守自己的课程理念,扎扎实实立足于本校进行特色课程建设。

(2)打好底色

底色,即基本的颜色,是对事物所具有的价值的追问。特色课程之底色,是对特色课程本真价值的追问。特色课程的底色,决定着特色课程的优劣,决定着特色课程是否能够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能关照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是否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打好特色课程的底色,要求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帮助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挥特色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

(3)彰显彩色

彩色,即多彩之色,是对事物最终呈现出的状态的一种描述。彰显特色课程之彩色,主要是指特色课程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应该是富有创意、多姿多彩的。不仅应该有理念上的多样,也应该有类别、层级、实施以及评价上的多样。特色课程建构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大一统的课程观念,鼓励课程体系表达方式的创新,实现“一校一课程”乃至“一生一课程”的教育追求。

三、特色课程建构的理路

特色课程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性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动态生成过程。关于特色课程内涵的讨论,使得特色课程建构的理路也逐渐清晰起来。笔者建议,特色课程建构应遵循以下基本理路。

1.系统梳理学校教育理念

特色课程从哪里来?当然要从学校的教育理念中来。理念,即理想和信念,是概念、观点、观念或思想及其价值追求的复合体。从这个意义上,理念就是一整套概念体系或观念体系。教育理念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教育观念的复合体,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是学校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同时也是统领学校一切工作的总指挥。学校的教育理念可以是学校的历史与传统的积淀与升华,也可以是校长长期从事教育而积累下来的教育所思,还可以是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再思考,同样也可以是学校办学经验的总结,所有这一切都是特色课程建构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点和逻辑起点。

2.合理确定学校培养目标

特色课程建构直接指向学校的培养目标,因此,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特色课程的建构。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由于每一所学校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也有所差异,且每一所学校的学生也具有鲜明特征。因此,每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独特的,应该体现学校自身的教育追求,基于此,每一所学校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差异,正是学校特色课程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3.科学萃取课程生长点

特色课程建构首先要遵循课程的基本原理,从课程的理念出发,精准析出和提炼特色课程的目标,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积极倡导特色课程实施,大力创新特色课程评价,准确呈现特色课程的完整样态。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梳理学校的课程资源,丰富学校的课程形态,找到学校特色课程建构的生长点。

4.创生课程结构表达

明晰了特色课程的生L点以后,就要对其内在脉络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结构化的表达,清晰呈现不同课程类型以及层级之间的内在关联,以不同课程生长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线”,将若干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关的课程进行体系化、关联化处理,提高课程不同要素之间的耦合性。在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工作重点不是课程要素的增加,而是课程结构的设计,同样的课程以不同的结构组合,可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学校课程结构进行创新表达,也是学校特色课程建构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5.倡导特色课程实施

篇6

一、全人教育理念内涵及书院制度的介绍

1.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理念的内涵

当人类进入到近代社会,科技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促使经济迅猛增长,这种增长给人类物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满足,从而也使人类开始关注科学,崇拜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力量。但这种关注与满足也导致了现代社会功利思想的盛行。大学教育深受时代对其精神与本质的影响,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日益淡薄,教育变成了技术训练。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道德的教育现状造成了个人的片面发展,这成为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基于对大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担忧,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全人教育理念在北美出现,并被广泛接受,同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1]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全人教育没有固定的范式,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众人对全人教育有着一种共识,即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能独立思考、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完整健康的人。[2]全人教育是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全人教育关注的是每个人潜力的全面挖掘;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主张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寻求人对生命意义的真正的理解。[3]

教育只有培养独立、完整、乐于接受新事物,并掌握学习新事物的技能、关心社会和他人的人,才能使社会更加文明、进步。“全人”是教育的真正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单凭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不能应对各种挑战的,只有全人教育这种高层次的教育理念,能够体现出教育的整合性、多元性、全面性与发展性,培养出的“全人”才能保证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有所贡献。正因如此,“全人教育”愈加成为教育部门、民众的共识理念。

2.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目前唯一采用书院制度的高校,这也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特色所在。该校的书院制度源于英国高校办学模式,旨在通过提供众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的通识课程与各种活动计划,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以利用各种奖学金与援助计划充分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

香港中文大学由四所书院组成,分别为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及逸夫书院。各个书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比如崇基学院,比较看重宗教对学生的影响,新亚书院则注重于文史哲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培养。书院自身有管理自,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每一个书院都有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比如各个书院都有其专门的教学与办公楼,根据本书院特色配备的专业图书馆、专门的食堂等。这些部门的设置,为各个书院开展活动、服务学生、设置课程、体现特色创造了条件。在香港中文大学,除正常的专业教学归属于大学各院系,学生的生活起居、业余活动、交流访问、通识教育科目设置等均属书院的职责范围。其二,各书院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通识教育科目的设置上。各书院根据本身的传统、历史与特色,列出与学生道德、理智、人格、身心发展相关的科目,每一门科目都有相应的学分,学生会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学习相应的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在分配学生进入书院这一环节,中文大学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书院分配原则并不是根据学生的年级与专业,而是会依据学生事先填写的相关资料进行分配。每一个书院都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国籍的学生组成,这样就保证了开展活动能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不同背景学生的特长,充分体现出各书院的特点。

二、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书院制度

1.全人教育理念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以其非职业性、非专业化、非功利性的教育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除了掌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外,还掌握其他学科一般性的知识。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尽管有相同之处,但两者侧重点不同。全人教育是一种理念与思想,关注的是人与外物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4]而通识教育则更多的表现为实现这种理念的手段与方法。全人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识的“通”,人格和能力上的“全”更是全人教育关注的重点;而通识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各类知识相通的人。全人教育注重的是价值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等人格精神在个体身上的有机结合与体现,而通识教育则是实现这种结合的途径,通过这种途径,教育者认为可以更好地将文化、精神、知识融合于教育者身上,使教育者成为一个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从全人教育的实践方式来看,全人理念有着多个立足点,但目前在西方、台湾及香港地区,学校实践全人理念的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识教育。中文大学学生手册就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视野,训练抽象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处于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由此可见,香港中文大学把通识课程与全人教育理念结合在一起,以期更好地实践全人理念。

2.全人教育理念在书院制度中的实践

如果说书院设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达到“通识”,那么书院的其他一切活动则更多地是为培养“全人”而开展,香港中文大学四个书院的院训及办院宗旨都以外显或内隐的方式提到了增长学生的学识,提升学生的人格情操。四个书院皆十分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各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求知的兴趣、开阔的视野、睿智的人生领悟以及团队精神。如联合书院的“明德新民”的院训,就把“德”置于培养人才的首位。新亚书院所秉持的“求学与做人,贵齐头并进”的教学理念,也正是全人教育的另一种诠释。

各书院的日常事务安排与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是按照培养“全人”的理念而进行。各类学术讲座、专项计划、辩论赛、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等活动,使得学子们从入校之日起,就不断在知识、道德、思维、操守、能力等方面有意识有目的的接受全方位的训练,从而丰富人生经历,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精神与专业的基础。这种“全”同时也是面向全书院学生的,书院提供给每一名学生同等的机会参与其中,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每一名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有机会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活动中学会包容、谅解、尊重、欣赏及合作,借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提高个人品位。

三、书院模式及全人教育理念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全人教育是内地高校所致力提倡的育人观念,在实践过程中,内地高校也通过设置通识课程来实现这一观念。但内地的通识课程大多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众多的客观因素如师生比例较大、地域差距导致学生差异较大、校方应担当起引领学生得以全人发展的角色没有进一步的发挥其作用等,限制了内地高校实施“全人教育”,使该理念仍仅处于理论层次。

为了更好地实践全人理念,内地高校首先应认识到全人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全人教育的意义,有效分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各项资源,构建合理有效的师生评价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内地高校可以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分层次设置课程的模式,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人才,在设置通识课程时,可从较低层次的文明训养课程逐步上升到高层次的跨科课程及特色课程。低层次科目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各学科思想历史简析,中层次科目包括思想研究方法、伦理学研究等,高层次科目包括西方历史研究、戏剧欣赏等特色专业科目。除此之外,一些健康体能科目与课外实践活动也列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只有在此科目中获得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这种分层教学,可以将全人教育理念付诸实施,满足学生的需要,逐步提高学生道德、人格层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园内不仅是学习知识与技能,还要体会人生、发掘潜能、健全人格。

以内地目前各大学的师资力量与生源水平,这类通识课程与人文课程的开设并无太大难度。因此,内地高校可以从把握好全人教育的基本内涵着手,根据院校本身的特点及不同层次生源的特点,校际之间可加强合作与交流,创设环境满足学生学习及活动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跨学科的课程。同时,开展多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形式丰富的、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成为“全人”,在今后的学业与事业上得以成功。

参考文献:

[1]吴立保,谢安邦.全人教育下的大学教学[J].现代大学教育,2008(1):69.

[2]全人教育网:uic.edu.hk/index.php/content/view/233/isci/isci-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7&Itemid=220

[3]谭敏,范怡红.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9):48.

篇7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C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16-02

随着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终身教育理念得到广泛推崇,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关注。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由于高职教育与终生教育的联系,在高职学校开展终身教育,创新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终身教育源于对成人的教育

终身教育作为现代社会认可度高的一种教育理念,最初源于对成人教育的倡导。高职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因此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有着必然联系。

20世纪60 年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郎格朗通过对终身教育的研究,提出终身体教育。在1919年,英国复兴部成年人教育委员会指出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与普遍的。终身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与一个人的一生成长紧密相连[1]。因此,终身教育最初是指职业教育,对象刚开始是成人,后来在所有的学校开始推广。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普通教育也开始倡导终身教育,积极地发展终身教育。

从上述分析可知,终身教育是从职业教育发展而来,随着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被推广到整个教育系统,融入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随着终身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职业教育发展终身教育面临着诸多机遇。国务院发表大力支持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决定,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提升,近年来,我国高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上升,高职学校的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下,我国高职学校要加强终身教育的改革与探索,使高职教育上新的台阶。

2我国高职学校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终身教育体系很早就被提出,但是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高职学校,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未充分发挥终身教育功能与作用,这与高职学校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认识,以及办学特色有很大关系。

2.1对高职学校终生教育认识不清: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很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拥有一样的地位,甚至一些国家更重视职业教育。我国的教育理念落后,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职业教育,开始注重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认识职校是学习不好的学习才会选择的大学,认识职校是不好的大学,好的学生都不会选择职校的。由于人们对职校的不正确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职校的发展。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由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组成,但是国家对普通高校的投入远远高于职业高校。在职业教育长期的发展中,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不足,导致职业学校由于资金不足,使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无法更好地发挥出来。

2.2高职学校没有办出特色:高职学校不是普通的高等学校,他是全民的职业教育,并不仅仅是针对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目前在我国由于受传统的“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导致人们不重视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缺少长远的战略规划,没有办出高职学校的特色。很多高职学校的领导与老师对于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认识不清,对于为什么要发展高职教育,怎样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没有清晰的认识。在他们的思想里,高职教育的学生比普通高校的学生素质低,因此对他们的培养只是掌握一门技能足已。现在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时,更注重学术研究,使高职学校成为普通高校的压缩板,没有任何特色。一些高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远比不上本科,因此他们将高职学校的教育层次定位为专科,意识不到高职学校的终生教育功能与作用[2],缩小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只有高职学校真正意识到终生教育的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才能真正将高职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效果与特色。

3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高职学校的改革建议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由于管理与制度不完善,在发展终身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终身教育的作用,我国高职学校要转变观念,加快改革与创新,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与特色。

3.1转变观念,提供政策支持:1993年我国教育纲要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007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要发展与大力支持职业教育,要在社会确立职业学校的地位,使职业学校真正办出特色,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职校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在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方面要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可采用多种途径、采取多元政策激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学生与家长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

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高职学校要转变落后的观念,要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功能。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研人才,更需要技能人才,高职学校一定要意识到职业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使社会增强对职业学校的认可,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影响力。

3.2促进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职业出现,一些原有的职业慢慢消失。职业的种类不断变化,对我国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不断调整教育专业。职业的不断变化说明人们流动性很大,但是同时又使人们增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我国传统的教育只是给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技能涉及少,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后岗位的需求。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高职学校要不断建设成全人、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培训,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广泛而有效的学习机会。高职教育不仅可以提供职前教育,而且可以加强职后技能培训,它与成人教育相融合,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高职教育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学校可以设置硕士、博士教育。随着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中国高职教育应该向职业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学院、成人高等院校、夜校、周末学校多元化发展[3]。高职学校还应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举办等多种办学形式,突破时空与地域的限制,满足人生不同阶段对知识技能的渴求,使高职教育成为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多功能学校。

3.3加强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现在我国大多数高职学校虽然都设有中职与高职两个不同的层级,但是对两者的连续教育却做得不好。很多高职学生对中职生的继续教育少,使他们意识不到在本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一些高职学校会考虑就业的影响,在中职生毕业后就积极地为他们联系工作,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从而获取高的就业率,为来年的招生做宣传。但是由于职业生所学的技能与知识有限,在社会长期发展中处于劣势,加强继续教育很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高职学校要加大对中职生的宣传,使他们更多地选择继续参加高职学校,提升技能,然后再就业,就业后还可以继续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周末或网络学习班,使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目前我国的高职学校教育资源和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是独立的,不能实现共享受。在发达国家拥有一定的高职学校,可以直接到高等学校继续深造,拥有一定的高等学校文凭也可以到高职学校进行学习。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学校与高等学校的资源共享,更好地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我国教育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证书认证,使高职学校与高等学校有机结合,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样就能使高校教育体系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我国终身教育向前发展。

高职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高职学校的终身教育功能,不仅利于高职教育体系的完善,更能促进高职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们的职业需求,提升高职教育的服务质量。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不同智力类型的人才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为社会培养多层次人才,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我国教育的和谐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桂生.“终身教育”辨析[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01)

[2]石兰月. 终身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地位与使命的转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3]向春,肖海涛.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教育结构与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21)

[4]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54)

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素养 CDIO EIP-CDIO TOPCARES-CDIO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即指general education的思想,这一思想已被人们普遍地讨论和研究,并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识”二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论衡》中讲:“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怀百家之言”。而在西方,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正是主张要博学多才并保持行为优雅。

对于工程类院校来说,所谓通识教育应当是在保证工程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兼顾人文素养的教育。然而,现今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与通识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较早的文理分科致使大部分理科学生不重视人文知识,部分工科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存在道德缺失、忠诚度低、创造能力弱、难以融入企业文化等问题。对此,国内部分高校率先引进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并把人文学科的教育列为该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随后,汕头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根据中国工科学生的特点,将这一理论本土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理念。

二、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即指Conceive(构思)、Design (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作)四个方面组成的工程教育理念。它是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学院等四所大学发起,全球23所大学参与,历时4年所创立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该工程教育理念强调要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并提出了CDIO培养大纲。

1.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

CDIO培养大纲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将工程学基本原理与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它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工程类毕业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要实现从基础科学到核心工程知识再到高级工程知识的过渡。个人能力方面,要求工程类毕业生具备工程推理与问题解决、实验与知识发现、系统思维、个人技能与态度、职业技能与态度等五个方面的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沟通、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工程系统能力的要求最高也最为复杂,要求学生掌握外部与社会环境、企业与商业环境,能构思工程化系统,并掌控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整个过程。

从大纲的整个脉络可以看出,大纲的要求是逐级提升的,从知识基础到实践操作,从单纯知识构架到综合运用各项技能。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CDIO团体,他们采用CDIO教育理念,遵循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工程毕业生也普遍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2.CDIO教育理念及其本土化模式

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更偏重于理论,这与西方教育理念中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实训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差别较大。2005年,汕头大学率先将CDIO理念引入其工学院教学中。2007年,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和CDIO国际合作组织会议召开。2008年5月,“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在汕头大学召开。中国各高校也在努力结合自身特点将CDIO本土化,其中取得较为突出成果的是汕头大学提出的EIP-CDIO教育理念以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教育理念。

(1)EIP-CDIO。2005年,汕头大学引进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现状后提出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EIP-CDIO培养模式。

EIP指Ethics(职业道德)、Integrity(诚信)、Professionalism(职业素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将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下图是EIP-CDIO的培养框架。

EIP-CDIO培养框架图

EIP-CDIO将工程职业道德课程作为必修课,在专业培养上以实践性和探索性的项目设计为载体,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集成多种教学因素,以期培养工程类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该教育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和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TOPCARES-CDIO。在将CDIO引入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本土化模式应当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该校将CDIO能力培养大纲进行了中国化、校本化的创新,构建了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即T(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O(Open Minded and Innovation)开放式思维与创新、P(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个人职业能力、C(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A(Attitude and Manner)态度与习惯、R(Responsibility)责任感、E(Ethical Values)价值观、S(Social Value Created by Application Practice)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该教育理念在CDIO的基础上强调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改革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改变以往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就增加什么课程的模式,采取大学四年所有课程统一贯穿CDIO教学模式的方式,每门课程都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项目实践的一体化教育模式中掌握TOPCARES的核心能力。

三、CDIO视域下的人文素质培养

CDIO是工程教育理念,但其中有很多与人文学科相结合的领域,这也是其教育理念的先进之处。现代社会的任何工程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个纯粹独立的学科或领域的问题,需要多个学科和岗位的结合才能保障产品研究和开发成功。而培养工程人才也不再是简单的传授专业技术的过程,而是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在从CDIO到EIP-CDIO再到TOPCARES-CDIO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CDIO与人文素养培养

CDIO大纲处处体现了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如大纲2.3部分强调思维的重要性,注重整体缜密的思维养成,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这些都离不开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大纲2.4个人技能与态度部分中强调责任感,职业道德、个人品德都属于这一范畴。大纲第三部分人际能力中,包括团队协作、沟通和外语运用能力。根据CDIO大纲的描述,合格的工科毕业生应当具备组织和形成高效的团队,并保证团队合理运作、成长和进步的能力。这要求基础学科应向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倾斜,而不是让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这部分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培养学生书面、电子、图形和口头沟通能力和运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这要求文史类和外语类教师不再是单纯输入知识的角色,而是要结合工程实践将知识的运用放在第一位。大纲4.2中企业与商业环境部分强调企业文化,一个产品从设计到运行的整个过程应当处处蕴含企业的文化精神,而作为负责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工程师,对企业文化就更应当重视。

2.EIP-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EIP-CDIO教育理念在CDIO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E代表道德,I代表诚信。从EIP-CDIO教育理念的培养框架中可看到,职业道德、精神和责任感是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的首要条件,其地位位于工程理论知识和个人能力之上。而包含道德、诚信、奉献、人格等方面的职业道德又位于整个框架的核心位置,工程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分布在两边。这说明只有将职业道德教育这根顶梁柱树起来,才谈得上树立起一个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形象。要实现这一点,院校可通过设置人文基础、选修和专业三个层次的课程,分梯度培养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对于社会和艺术类学科,可通过通识选修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EIP-CDIO强调只有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

3.TOPCARES-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在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得到了更多强调。该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工程科学生的能力,其中有六大能力是与人文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包括开放式思维与创新、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和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这要求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紧密结合,并贯穿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而人文教育中也要凸显CDIO模式,实现在“做中学”,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将知识内化,进而转化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和态度。

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这正是一个卓越的工程师需要具备的品质。从CDIO到EIP-CDIO再到TOPCARES-CDIO的教育理念中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正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应当贯穿于工科教育的始终。

四、小结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两种模式——EIP-CDIO和TOPCARES-CDIO进行了探讨,并剖析了这三种教育理念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整体要求,阐述了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从CDIO的视域下论证了工科院系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的必要性。在目前工程院校改革的大势中,本文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期待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关注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等. 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1).

[2]陶勇芳,商存慧.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3]颜玲,肖小聪.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1(2).

[4]杨叔子. 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9).

[5]汕头大学工学院. EIP-CDIO是什么?[OL]. [2012-4-25]. http:///chinese/eipIntro.aspx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传承 文化自觉

讨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其终极目标,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即使一个长期从事该项研究工作的专家也经常面临各种困惑,对于该问题众说纷纭的各种观点的学习和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从事实务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和研究范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方法论上的指导和为完成教学任务目标所需要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基本问题。

一、文献回顾

1.关于高等教育的目标与理念。罗纳德・巴尼特认为,在高等教育中我们无须过多地纠缠于学生知道什么或者是他们能够做什么,而是应该关注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本质存在问题。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不是在于要把学生打造成为什么智者,或者是具有深厚思想的批判家或者是行者,而是培养他们逐步提高并维持个体应对复杂变幻世界的变通能力。韩延明(2003)认为大学理念是蕴涵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回答的是大学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大学的目标与责任等等问题。衣俊卿(2003)从人类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上出发,每个民族或群体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精神,而群体中的个人行为深受其文化模式的制约,由此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教育价值观念和人才培养的模式都会被这些特定元素所影响,而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导致中国文化对人的整体、群体或者类有着特殊的偏好,过分强调群体的整体主义而忽视了个体,提出了构建以个性为核心的多元差异化教育理念。周光礼(2010) 通过对西方以罗马为首的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和以盎格鲁-萨克森为代表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西方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又必须进行教育理念创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教学理念在宏观层面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基本定位、战略方向、计划步骤,对于一个学校的特色文化的培养和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作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最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显然,只有将学校的理念和教师的个体理念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形成整体上的合力。对一所大学来说,如果不能将二者统一起来,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2.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方法。教学方法深受我们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的影响,而教学又和学生个体密不可分。儒家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明明德”,但是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则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或因学科的分类专业化、或因意识形态的差异化、或因方法论的专业化引致的在教学目的或为趋同的表象下的差距日趋明显。政治主张(当代文化的各种思潮,在各自当时的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这些思想和文化思潮具有的显性、隐性或神秘性。在此将之与方法论并列并非是逻辑的交叉性,主要是考虑现实存在,或许可以用制度主义表示,但考虑制度主义被广泛接受的事实,采用此概念)、结构主义、建构主义深深地影响着在社会进程中的教育思想、方法和理念。教师们对于教学方法的关注远远高于对于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实际落实。巴尼特(Ronald Barnett)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个体心智的发展,作为一种教育形式,逐步提高并维持个体应对复杂变换的世界的变通能力,而教育是社会需要和环境作用的产物。

比较教育学的权威专家康德尔(1881-1965)强调,影响一国教育的因素,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力量,有时候比教育本身的力量还要大。迈克尔・普洛索(Micheal Prosser)与基斯特里格威尔(Keith Trigwell)等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总结出了“深层法”和“表层法”两种几乎完全对立的学习态度。前者是学生在个人兴趣驱动下,自觉地、能动地使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探索问题的本源;后者则是将学习知识作为一种被动的、被压迫下的逼不得已的任务。两者都关注知识,但是学生学习的最终成绩差距明显,后者明显低于前者。

3.团队合作教学对高等教育理念的执行力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育和社会需求相比,当代教育越来越呈多元化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知识需求和对知识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以教研室模式下教师作为授课主体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改革和实践需要团队的合作,尤其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都需要团队的智慧来共同完成(马廷奇,2007)。王哲(2011)通过对社会认知学派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推出了以“观察、模仿、自我监控与自主学习”四个教学阶段和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为过程的六个教学步骤,以社会需求的订单式教育为标准研究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自我管控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影响。柳礼泉、陈宇翔(2007)认为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能力密切相关,教师是学生的模板,欲达人必先正己。田丰(2007)以认知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大学教育理念的设计者或者践行者,更多的关注的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学和科研的作用,在学生层面的研究并不多,在教学创新和改革的目标下,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传统理念的局限,将教学的主体基本上置于以教为主、以我为主、我好大家好的传统意识,没有将学生在现代语境下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从学生角度、社会真实需求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和学术改革与创新。王哲探索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却没有更多地探讨如何让这种模式更好地以团队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认识

高等教育的理念,简单的理解就是高等教育要实现的目标、达到的目的,其内容十分广泛,在此,我们使用软、硬件予以区分。首先是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无非是高校自身的定位和为实现高校自身目标定位所必须进行的建设活动。很多人习惯于将硬件建设排除在高等教育理念之外,认为硬件建设只是为了达到育人理念而必须具备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理念意义,这其实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硬件已经成为展示大学风采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现着育人理念的一极。其次是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内容比较庞杂,主要包括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等以及为达到这些软件建设目标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其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和重中之重,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建设问题,是通过一所大学的文化表现和文化传承呈现出来,并为世人所认识。

1.高等教育理念价值的普世性问题。高等教育理念不应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孤立的事件,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其需要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科研创新支持,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帮助,因此,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可能脱离其社会存在而自成体系;相反,高等教育的理念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深深地受到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社会责任的约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甚至是人为的干扰。而这些外部环境无一不给高等理念的发展打上了特殊的时代烙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幻化成一种大学文化,影响到高等教育理念的方方面面,一个高等教育的理念能够保留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其具有的价值普世性。

2.高等教育理念的特色化问题。高等教育理念的价值普世性不仅不能抹杀它的特殊性,相反,其特色化设计或者发展路径成为高等教育理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础性保障。在普世价值的体系中,基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和发展差异化而形成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特色化办学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而这种特色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教育体系“三大功能”对社会服务的层次差异、提供人才的知识结构特色和文化素质结构化差异。这种差异化不仅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达成了不同层次人才受教育和就业的能力,并且构成了不同高校之间所特有的个体之间独具特色的竞争力,成为不同高校特有的文化标识。

3.高等教育理念的建设。高等教育理念建设首先是其形成,由于教育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高等教育更是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无论从其形成、发展和成熟都是社会发展影响的结果,是外力压迫的产物;即便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为了适应外部变化了的或即将变革的外部社会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从来不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理念不能自觉地革新,相反,高等教育要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在适用社会和突破进步阻碍的冲突中、在不断的斗争中完善自我。

三、关于文化自觉的养成

文化自觉的养成是一个由不自觉的自觉遵守向自然而然的行为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由强制遵守(自觉)向无胁迫自由行动的转化。文化自觉必须建立在非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上。

1.初始文化自觉不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文化自觉是一种状态(能力),哲学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是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后的一种状态(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多数的“初始”的文化自觉并不能称得上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觉,这种自觉通常受到我们的内在认知能力和行动力的局限,只是一种“自觉”的遵守行为,一种对规则、对制度约束的被动接受和承认。教育学的习惯性“认知性悖论”,就是相当一部分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的乖孩子学习成绩却很一般,而有部分似乎不怎么守纪却又谈不上违纪的同学成绩却很好。调查发现,其实很多自觉遵守纪律的同学往往是在“自觉”上克制,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只是为了守纪律。这种守纪的个体并不是自觉的个体,而是制度干预下的自我强制的“自觉”行为。

2.文化自觉是外部经验内化的结果。真正的文化自觉是一种大智慧状态,它体现在对外部世界的变化的准确回应和适应能力,一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这种能力仅仅在课堂上是难以养成的,它需要将知识与外部经验有机结合,并将外部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真实知识,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自己能够左右逢源地自由应对外部世界的冲击或者变化,达到自由生存的能力。

3.文化自觉必须建立在非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文化自觉必须建立在社会公正和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做到能“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慎独的心态,不以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公共利益或者将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公共利益之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法律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

文化自觉需要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文化养成,是理论的教与学和实践中的真实体验相互作用,将外部经验内化的一个过程,是由不自觉向自觉的过渡。

四、贯彻良好的高等教育理念的团队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专业化的根本要求,是学科分类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必然结果。一个能够正确贯彻高等教育理念并且具备很强的执行力的教学科研团队,除了团队自身的发展之外,其示范效应会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尤其在引导培养学生方面,效果更突出。

1.团队合作有利于形成落实理念的执行力。早期大学倡导的是博雅教育,其特点是办学规模小,教师和学生数量有限,学生读书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修养,并非是以就业为目标。1642年,邓斯特在哈佛大学开设了第一个美国大学部的正式课程,作为哈佛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独立承担了所有年级的全部12门课程。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课程已经涵盖了自然、人文和社会三大类,基本上能够满足当时的高等教育对人才的知识需求。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分工、产业革命和人口增长,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和知识扩张进入大爆炸的时代,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的要求,团队合作进行科研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要求。一个合作的团队,有利于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便于学科交流,有利于把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科研目标,形成有效的执行力。

2.团队合作的资源配置科学性。团队合作有利于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配置。一个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教育背景配置合理的团队,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和能力的提升。科学研究表明,团队成员集中度的高低对信息和知识分享会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团结并紧密合作的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组织中个体的知识容量和深度都有明显的改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改善。显然,相同的群体中由志同道合的人员围绕一个共同的目的形成的团队,是一种组织内部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要素的效率,也能通过相互磨合,实现个体之间自觉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3.团队的示范效应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榜样的力量在于其作为一根标杆所能产生的示范效应,团队的合作、不同人员的配置,尤其是团队作为整体取得的成绩,会产生很强的正能量,引来其他个体或组织的模仿。就团队教学组织而言,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知识交叉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不同个体相处的能力,团队的成绩能使学生看到合作的优势。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由于个体的局限,所以离不开社会互助,这使他们愿意帮助别人并接受别人的帮助。同时,经济学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的合作和互助都是有成本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外部性的认识,并将外部经验自觉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养成一种自觉互助、自我自主学习的能力。

至此,我们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当展有了一个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局部展示。高等教育模式、方法和工具对于教育者本身以及受教育者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能够正确解读高等教育理念并有着很强执行力的团队,除了自身在学科、科研上的优势外,还能通过其示范效应影响受众,尤其是学生的模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促进所有参与者的个体自觉。

参考文献

[1]罗纳德・巴尼特 高等教育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序P1-3。

[2]韩延明 教育研究[J].北京:中央教科所,2003,(9),P50-56。

[3]衣俊卿 中国大学教育[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P11-13

[4]周光礼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3)。

[5]马廷奇 中国高等教育[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报刊社,2007,(11)。

[6]王哲 School Development:Value[C].Challenge and Measures――Conference Papers of Beijing Education Forum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Development 2011,P222-236。

[7]柳礼泉 陈宇翔 高等教育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

[8]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1.赵振宗(1966-)男,山东青岛人,博士,硕导。现供职于三亚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篇10

[关键词]普通初中;特色建设;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15-03

普通初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进入终身化学习型社会,普通初中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地位也会变得越加重要。建设富有特色的普通初中,从根本上丰富了普通初中的教育内涵,促进了普通初中教育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普通初中教育从社会公益组织转变为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普通初色的概念及发展途径

(一)普通初色的概念

综合各方观点,普通初色可概括如下:普通初色是普通初中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沿革和实际情况,在办学过程中着重发展优势,逐渐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体现其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

(二)普通初色的发展途径

普通初色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在普通初色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必须踏实积累,凝聚精华,注重创新;也有学者认为,要实现普通初色的全面发展就要经历保持规范、管理精细、发展特色的过程;还有学者将学校特色的发展路径分为形成特质、挖掘特点、发展特色三个阶段。

二、普通初色发展的基础

(一)政治基础

全党上下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以青少年为主要受教育群体的普通初中教育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重视和大力支持。而建设富有特色的普通初中,是对普通初中教育内容的拓宽和发展,使得普通初中教育足够厚实和先进。

(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社会成员,在经济条件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改善。政府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办普通初色教育,多数家长也能够负担得起多样化、多元化的普通初中教育。

(三)文化基础

党的之后,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对文化领域、精神生活有了更大的追求。普通初色能够为青少年带来精神乐趣,给他们带来美好的憧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成为一部分青少年的重要生活内容。如果普通初中的教育面窄,教育形式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就无法使得这一部分青少年实现知识的系统性更新。这样就形成了很大的特色需求。

三、普通初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为了全面、深入地发展普通初色,研究特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只有寻求到真正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才能找到符合普通初中办学目的的特色。

(一)社会发展程度

社会发展程度对教育发展速度有关键性的作用,对普通初中的特色发展同样重要。社会的发展会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有助于普通初中的特色建设。社会中所包含的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的发展,会为普通初中的特色发展指引方向、提供保障。同时,社会的发展对普通初中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要求,因而普通初中要注重特色发展,就必须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新局面,以适应青少年的多方面需求。所以,社会程度的发展较大程度地影响了普通初色的发展。

(二)教育政策

我国的教育政策高度概括了国家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勾勒出了对教育所给予的支持边界。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是制约我国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因素。普通初中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层次,必须密切围绕我国教育政策展开特色建设。由此可见,相关教育政策是影响普通初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是普通初中发展自身特色的关键。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包括区域环境的建设、人文风情的培育、地方制度的完善等,都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兴趣爱好有影响。区域文化可使学校区别于其他地区同类学校,形成特质,有助于普通初色的发展;同时,区域文化发挥作用,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由此,区域文化是影响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管理方式

普通初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管理包括两个层次:宏观上的管理,包括国家政策对教育的约束和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督;微观上的管理,即学校内部的管理方式对学校发展特色的制约。学校管理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提供了保障并作出了规范。人性化、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兴趣发展,和普通初中办学期望严紧相济的管理方式,会对于普通初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课程设置

要发展普通初色,学校课程的设置就需要紧紧围绕普通初中的特色。普通初中教育多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其身心健康为主。课程所能达到的教育目的要明确,深浅程度要适宜。同时,课程传授过程要求教师有与普通教学不同的教法,这也是普通初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六)校长的影响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的决策和观念会影响普通初中的建设和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个人特色、决策能力都会映射于学校特色之中。首先,校长通过日常工作作风、价值观念、对社会的责任感而影响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其次,校长的办学风格会对学校的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校内部形成一致的风格和特色。

(七)教师的能力

普通初中的特色需要教师通过传道授课和人格魅力来影响传递,需要具备较高能力素质的教师来促进。首先,教师需要对普通初色发展的事业给予认同,对特色给予充分信任,相信特色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性,教师通过专门的针对学生的教学和训练,提高教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获得教学经验,最终成长为有一定特色的专业教师。最后,教师的道德素养则是影响学生的重要途径。青少年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沟通,这都是精神层面的需求,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四、普通初色发展的趋势

普通初色化是先进理念,是创新发展的实践,也是一项促进和保障普通初中长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战略化

普通初中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普通初中的重视与发展,不仅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体现。普通初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色发展对于国家的整个规划部署都有战略性的意义和影响。

(二)普及化

一个“以人为本,全纳教育”的全新理念正在逐渐为我国普通初中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普通初中教育特色化的普及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普通初中的特色发展应该将“全纳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同时,各地已具备承载普通初中教育发展的经济能力。在各地基层政府的支持下,普通初色发展日益加快。普通初色教育要向广大社区、农村延伸;大限度地扩大基层普通初色化的覆盖面,这也是当前普通初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多媒体远程化

多媒体远程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为普通初中教育所使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技术、录像、教学软件等高新技术即将成为有效和频繁使用的手段,这样就能使偏远地区和行动不便的适龄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先进的、较高水平的普通初中教育,满足不同居住地和不同文化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实现普通初色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国家的教育财政投入,是国家教育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只有充足的财政投入才能保障普通初中的特色发展。首先,调整经费来源的结构,以政府投入为主,结合多种其他筹资方式,来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充足。其次,政府应出台保障经费落实到位的政策、制度,保证经费专项专用,切实投入到普通初色的发展中来。最后,要加强经费的有效管理,不铺张浪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形成协作的系统

首先,校长在普通初色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校长的领导才能。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支持普通初色发展的基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最后,学生家长对特色的支持间接影响学校的特色形成,并能够监督、协助学校特色的发展。要实现普通初色的良性发展,就要使以上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共同作用的系统,作用于学校特色的发展。

(三)加强巩固特色的管理

普通初色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巩固学校特色的管理有利于学校特色的长足发展。首先,注重规章制度建设,让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有章可循。其次,可以利用普通初中的组织结构,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作用,形成可沟通、可合作的团队,共同致力于普通初色的管理。最后,要有可行的、科学的特色评价标准,以用于监督、检测特色的发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形成学校特色成为普通初中谋求的发展之路。学校办得有特色,才能增加自身的影响力,也才能帮助青少年全方位、健康化的发展。本文从理论的角度,阐释普通初色的概念和形成路径、建设基础;同时,挖掘影响学校特色发展的因素,指出普通初色发展的趋势,并据此提出发展对策,以为普通初中的特色建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实践中的指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