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社会教育实习;问题

一、前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其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为核心目标,引导幼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完整而幸福的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幼儿发展指南》对社会教育的地位、目标与内容以及实施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教育建议。然而,相比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四个领域而言,社会领域教育的实践依然被认为是最为复杂,最为繁难的。[1]目前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入职后的幼儿园老师,学校二年级的中期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三年级的顶岗实习和未来入职提前做好准备。[2]对这一阶段社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社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社会教育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幼儿园社会教育与许多相关学科,相关知识有密切联系,主要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所以,除了掌握适合领域的学科特点和基本知识之外,它还要求教师要具备宽广的通识性知识。在新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中,在职业道德与基本素养方面,同样规定了幼儿教师要了解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以及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3]可以说,具备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常识,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实践中却发现,学生的社会常识性知识比较欠缺。比如一节社会课《各地名胜》上,当问孩子们假期里父母带自己去了哪些风景名胜区的时候,有孩子回答说去了自己家附近的小公园,也有的孩子回答游乐场等等,这是因为孩子不清楚风景名胜的概念,需要实习生进行很好的语言转换才可以。

(二)社会领域与相关课程领域相混淆

幼儿园五大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然而社会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被提出,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学生对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这些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入,导致实践中社会领域很容易与其他领域相混淆。从实习反馈中明显看出,学生普遍认为社会教育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课,稍不注意就会上成其他领域的课,造成实践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偏离。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将社会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讲故事给孩子听。先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总结一下其中的道理。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社会领域的认识不清晰。

(三)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幼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研究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和多元文化[4]。然而由于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的薄弱,导致学生对社会教育内容的认识很不完整。如有学生在实习笔记中写道“平时很少看指导老师给他们上社会课,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社会教育应该就是对他们一日常规的指导吧”;也有学生在实习日记中写道,社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性格等等;对师幼互动以及同伴互动的意义缺少认识;对多元文化也仅仅理解为认识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等。这些都是对社会教育内容的片面认识。

(四)随机教育意识欠缺,家园沟通能力需要提升

研读学生的实习笔记和反思不难看出,部分学生已能通过随机教育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只是纯粹出于偶然。对随机教育的理解比较肤浅,使用比较随意。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已经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对家园沟通的技能技巧却显得非常欠缺。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如何与家长沟通是一门学问,这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东西。

(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欠缺,社会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社会教育的方法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包括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以情境教学为主的方法和以直接直觉为主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社会教育活动上所用的方法基本是以讲解法、谈话法为主。而角色扮演、移情训练、行为练习等方法学生极少使用。由于学生缺乏有效使用多种社会教育方法以及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认知不到位,社会课很容易就变成了讲某个道理的讲故事活动。学生在社会教育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社会活动的枯燥无味,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六)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待提高

具有初步的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是幼儿园社会技能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经验的欠缺,导致学生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在教学实施中,缺少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很多学生没有分清楚重难点,盲目以为社会认知才是活动的重点,而没有意识到良好行为能力的养成和幼儿情感的激发;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面对孩子的反应,老师缺少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对高校社会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知识

1.透彻理解和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开展的起点和归宿。[4]只有明确。而适宜的目标,才有可能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实践中学生对不同领域之间相互混淆、将认知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而忽视社会情感的激发以及社会行为技能的养成,这些正是源于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应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社会领域教育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在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目标进行重点解读;通过列举实例、课堂练习的方式把社会领域与其他领域相区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之间的关系;另外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从而制定的适宜的目标。

2.立足于幼儿生活选择社会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也是为了儿童生活的教育。“社会课要想把他上好,就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在熟悉的程度上理解,进而产生社会情感。”这是其中一位实习生的实习反思。大量的社会教育活动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将社会教育的内容真正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动的进行才会更加顺利。当然,社会教育不是单纯对适应孩子的生活,而是对孩子生活的引领。这也需要老师能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补充和修正。

3.提高有效使用社会领域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一个社会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有效使用多种社会教学活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学习优质的社会教育活动设计,进行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练习,尤其是社会教育活动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同课异构,模拟上课。活动要特别注意使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特殊方法如行为练习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重点引导学生学生对活动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讨论分析;也可以通过优质课观摩等方式,学生从中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地活动组织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见习和实习实践课程,掌握和提升社会教育活动技能。

(二)丰富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在社会常识方面,学生需要具备关于人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基本常识以及具有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所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自信、乐观、坚韧的性格和个性,另外,学生自身要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具有开阔的眼界和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通过家园合作、随机教育、领域渗透等多种途径来提高社会教育的效果。作为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上选修课、听讲座;博览群书,加强经典阅读;积极投身各种实践活动等方式和途径来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

(三)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社会性发展水平

社会教育是一门身教重于言传的课程。对教师自身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用真善美来影响和熏陶幼儿。作为高校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寻求自身和学生社会性水平的共同发展。

(四)引进一线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

邀请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来高校授课,或者采用开设讲座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就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使用社会领域教育教学方法等问题,通过呈现幼儿园真实的案例,现场教学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教学观摩,案例评析等方式进行讨论思考,从而掌握社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的技能技巧。另外,高校的教师要积极和幼儿园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机会,到幼儿园进行听评课的指导,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就社会活动展开交流;积极参加幼儿园公开课、研讨会、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比赛等,积极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实践,和幼儿园形成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晶波.不知不觉的偏离,关于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困境的解析[J].幼儿教育,2013,(10).

[2]秦东方,王方,杨永刚,钱结海.创新教师教育专业“一见二实三顶岗”见实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J].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 特教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结合途径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正如家教名言中所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因此学校必须改变疏远于社会的封闭的教育体系,拓宽思路,争取得到社会组织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提高育人效果。这几年来,笔者一直在研究如何作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学校教育的作用。特教学校接收的青少年年龄集中在12—18岁,他们在机构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学校教育目的明确、计划具体针对性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较之其他方面的影响具有更多的优势。

2、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是非常重要的。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讲:“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家庭”。

3、社会教育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当前干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谐统一的诸多因素

1、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发展,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教育:有的只顾赚钱做生意,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经常在子女面前谈论金钱万能、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肆意在家酗酒、赌博,破坏孩子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家长交友不慎,使孩子也身受其害。

2、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首先,人们对社会教育不够重视,对它的作用认识不清,认为孩子还小,不会与社会扯上关系,因为社会教育的作用有隐形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其次,有些社会活动的意义没有体现时代特点,激发不起学生的认识。目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个别领域歪风邪气还在不同程度地盛行,、、拉关系、走后门以及利用工作之便损公肥私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冲淡了正确教育的作用,削弱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力量。社会效应机构数量少,活动内容以及方式还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要。有的以营利为目的,更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三、探索“三结合”教育的新思路

1、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不论是正常上课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都是“三结合”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性强,有计划,系统性强是学校教育的特性,因此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是“三结合”教育的重要一环。进一步扎实做好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从提高素质的角度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开发一系列适合学校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多门类,各具特色的校外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爱好的研究性学习,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长,并将其落到实处。

2、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特殊教育机构还要采用多种方式向各单位,团体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从而让社会更好的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如增加特殊教育网上的家长论坛版块,利于家长之间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借助新闻媒体对机构开展的各类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建立校园宣传组每月向有关媒体投稿。

3、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素质就成了当务之急,以机构为单位创办家长学校则是培训家长,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家长的培训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现代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长学校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使他们认识到“读书无用论”只是少数人的浮浅、片面的认识,用尊重的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爱严结合。

(2)国内外先进育儿经验。开放的社会,多元化的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信息来源,家长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向家长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育儿经验,并指导家长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和利用。

(3)依靠社会资源,增强教育实效。依靠社会资源,让国防教育,环保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等走进校园,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增强教育实效。如学校开展的法律知识讲座可改变为模拟庭审,邀请法院工作人员现场指导,通过模拟庭审,让学生在直观的活动中“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又如消防知识讲座可以改为“消防知识竞赛”,邀请消防人员担任评委,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知识竞赛。以此种种形式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增强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素质。

篇3

一、关注青少年教育,是博物馆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国青少年教育大致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范畴,它们分别在青少年不同的成长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对于以关注成长、传授知识为主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社会教育更多地承担着培养青少年承担社会角色能力、培养正确的自我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等责任,它是青少年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思考人生的第一平台,这些甚至被许多专家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博物馆是社会教育角色的担当者之一,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当前,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在其教育服务的对象中,青少年群体有重要分量。随着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在国家对公益性公共文化事业大力支持和对青少年教育的不断重视下,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担当的责任逐步凸显,已然从原来的藏品收藏、展示、研究的科研单位演变成公益文化教育机构,并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教育内容和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在青少年群体的专业素质教育、人文关怀及审美教育方面成为重要的场所之一。从博物馆自身来讲,在面对公众社会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面向广大青少年群体。博物馆是社会角色的担当者之一,青少年是未来文明社会的建设者,他们是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其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时期又是人生感情最丰富、最具有可塑性的阶段,博物馆对于他们知识的积累、道德的养成和人格塑造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面向青少年的教育应该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博物馆自身的特殊性及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对青少年的教育有别于其他诸如少年宫等社会教育机构。博物馆的教育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从幼儿到白发老人,从一般群众到特殊群体,从国内游客到外国友人,博物馆都为他们敞开大门。因此,青少年教育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这就要求博物馆人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及目标,将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摆在合理的位置,并以社会文化教育者的身份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二、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开辟青少年教育工作新思路

博物馆就其社会教育功能性质而言,是重要的青少年教育平台,也是他们在学校之外最好的第二课堂。目前有很多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墨西哥等都将学校教育和博物馆宣传教育相结合,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将学生的自然科学课、历史课、考古课都搬到博物馆里上。众所周知,博物馆是社会文化珍品的汇总,是展示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它为社会的进步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丰富的知识容量是青少年获取各种课外知识的理想场所。但同时,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博物馆,应当针对所面对青少年群体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组织实施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教育活动。如省级、综合类博物馆与区县级或专题类博物馆,由于资源类型不同,服务的地域范围和参观对象有差别,在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是有区别的,而对于区县级博物馆而言,他们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的主要范围更侧重于本区县地域,相较省级博物馆服务的范围要小,开展活动实践中采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要提升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需要掌握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取多种渠道,在教育活动中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把专业展览与文化普及结合起来,开展融知识性、参与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活动。同时,还要开辟博物馆教育新思路,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把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变为青少年学习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自2013年以来,甘肃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推陈出新,依托“亲子快乐营系列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在分析和调查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后,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探索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根据青少年群体特点,改变教育工作的被动性

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较强时期,有好奇、求新的特点,参与意识也比较强,针对这一群体特点,甘肃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制定联合教育规划并不断扩大影响。为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到博物馆接受教育的质量,使之不走过场,甘肃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门做好青少年参观的前置教育引导工作,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开展德育、智育和美育。在学生参观前,先向学生寄发与参观内容有关的宣传资料或展览内容简介、活动邀请函等,有针对性地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知识铺垫,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参观,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其接受教育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联合省教育厅,全面开展“送展览进校园活动”,将内容丰富的图文展览、数字展示品送到学校展出,并配有专门的讲解队伍为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馆里的专业人员也与学校老师相互配合、交流沟通,老师会将学生的感受和要求反馈给博物馆的教育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做好参观前的引导工作和参观后的总结,教师对博物馆有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参观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整合。

(二)挖掘博物馆资源,采取方式多样的教育手段

在过去,青少年之所以感到参观博物馆没意思原因在于博物馆的类型单一、陈列手段雷同,展览及讲解刻板、乏味。近年来,各个博物馆都在积极探索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手段。一方面,通过举办或引进精品展览加强省际、馆际之间的交流,高档次、高水平的展览能够极大地丰富青少年的知识储备,开阔他们的视野,如2013年甘肃省博物馆引进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刚好契合中小学生的在校课程,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2014年引进的《一纸万象——中国四川绵竹年画精品展》《自然之美——非洲艺术展》等均深受青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另一方面,根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提供相关服务,2014~2015年,甘肃省博物馆举办“我的博物馆,我的未来梦——少儿书法绘画比赛”,遴选展出优秀的参赛作品,并评出相应奖项,吸引了上千名青少年踊跃报名参加;此外,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将青少年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在馆内专门开辟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活动场地、相关活动和服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青少年参观博物馆不仅仅是一项社会活动,还可以让他们在参观及活动中通过广泛体验,满足自身休闲和学习的需要,获得身心的愉快。

(三)树立品牌意识,特色活动引导青少年广泛参与

篇4

[关键词]人的发展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作用以及对人的作用两大方面。在教育领域中,存在两个大问题: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教育与人的发展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关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这三大主体各自应发挥什么作用,实现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人的发展”这个概念,在1990年联合国发展署的《人的发展报告》中首次得到明确阐释。可是,缘于概念本身的灵活性、丰富性,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把握客体时具有的多样性、互斥性,目前人们对“人的发展”这一概念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近几年来,研究人的发展的学问越来越多。关于人的躯体发展的科学,就有发展生理学、体育卫生学等;关于人的精神发展的科学,就有发展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哲学;此外,还有教育学;等等。这些学科由于着重点不同,对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统一。如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从生到死的身心发展过程与规律的科学,而它自身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如它扭曲了个体发展的人文内涵和价值指向,漠视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简单地把人混同于“生物有机体”,甚至招致将人“兽化”的质疑。社会学把人的发展理解为人的社会化;人才学研究人的成才规律,也即是研究人是怎样在成才的道路上发展的;等等。从教育学的立场上看,个体的发展不单是一种心理学的事实,也不仅是一种成才的规律,而是有着文化价值取向的、持续不断的、对个体生命构成意义的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以受控的累加性的方式,而是以个体自主建构内部质的变化而逐步实现的。它改变着人与环境、自然、自我、生活、学习的联系,改变着人的生活和生活世界。具体地讲,教育学所定义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成人、成才过程中所包容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的培养与发展。

这种定义,不像心理学讲的那么宽泛,也没有其他学科那么狭窄;但它又必须是以其他学科所提供的有关理论为基础的。

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造成人的重大差别。因此,他对后天教育非常重视,主张“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且强调“学而时习之”。孔子认为人性天生是“相近”而又有差异的,后天则由于“习”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大。他还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从这些论述看,孔子充分肯定教育(“学”)的作用。实际上未必有“生而知之者”,人之“上”“下”都是由“学”来决定的。后来的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教育的主体作用。

在西方,许多思想家、教育家也都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如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贫人不懂事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美貌无知的人岂不只是一只具有羽毛之美的鹦鹉,或一把藏着钝刀的金鞘。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因为他们既然是人,他们就不应当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不应当变成死板的木头。并且由此可见,一个人愈是多受教导,他便愈能按照准确的比例胜过别人。因此,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可见,他在那个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也说过:“我敢说我们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同样高度肯定教育的作用,他说:“我们生而柔弱,所以需要增强;无所依靠,所以需要帮助;愚昧无知,所以需要理智。所有我们生而缺乏而到成年时所必需的东西,都是由教育所赐予。”

“教育与人的发展”无疑是教育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因为教育的其他功能和价值都基于“人的发展”之上。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可以归结为遗传、社会环境影响与学校教育等三个方面。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潜在的可能性,环境影响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社会的,都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教育以外的其他活动也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各种影响,但是,这些活动不是以教育人为主要目的的,并且是一种自发的活动,所以影响方向不一,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不能直接决定人的发展方向。而教育则能够控制和排除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排除和控制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能够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由于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发展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一份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份报告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来安排: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即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即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份报告称这是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同等重要的。因此,终身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工作、生存的需要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那种接受了学校教育就能够一劳永逸的观念早已过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

淘汰,就应该时时处处接受教育,使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教育者在通过学校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同时,还应当争取学生家庭和街道、社区等社会力量的配合,协同一致地去教育学生,才能使教育的力量更大,教育的效果更好。在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它们应该相互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综合作用,协调一致,创造一种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使人类的整体素质得到广泛提高。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儿童接触最早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启智、育德、培养儿童兴趣爱好的功能。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一切教育的根。家庭教育由家长亲自实施,内容、方法都具有强大的灵活性、连续性和广泛性。家长和子女之间易于沟通,针对性强,可以有效地因材施教,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遇物而诲”,“相机而教”,对儿童智力发展初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要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在家庭生活与人际交往中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情绪、情感,养成伦理道德和文明习惯,并在此基础上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要充分重视家庭对人早期的启蒙和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其置于整个教育的基础地位。一方面要加强对父母的教育,使他们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充分发展孩子的个性;另一方面要给正在发展的、成长中的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家庭教育如何,对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能力及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可代替的战略地位。

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中,承担发展学生智力、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教育面对的是正在茁壮成长的青少年,这段时期是人一生成长当中最关键也最重要的阶段,人的很多种品格都形成于此。一方面,它具有集中教学的条件,设施齐全,开设科目种类繁多,能够照顾到多方面的知识教育,而且师资建设训练有素,能够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启迪学生、培养学生,使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周密的课程安排,教学进度快慢适宜,保证了教学的科学性,使学生的智力发展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轨迹向前运动。例如,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发展,按照教育规律,小学低年级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主,然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诸多能力的发展同时进行的。教学要求从刚开始的看图说话,到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再到解释现象、概括中心思想,层层递进,逐步加深。学校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系统性强。这不仅指教学内容全面,还表现为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因此,学校教育是智力发展的载体,它的重要程度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的。

篇5

“把复杂的教育方式科学地化解成简单的教育方法,这本书做的非常出色――它可以使学校的教育更简单、家长的教育更轻松、孩子的学习更愉快。”《中国教育报》曾如是评价。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住了,以致于孩子变得普通。而潜能被压抑住的原因,就是因为父母教育方法的失当。

实践告诉我们,正确的教育方法才是造就天才的唯一途径。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有三分之二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成功的。不是他们不愿意教育好孩子,而是他们不懂得运用合理的教育方式。

针对于如今教育现状及种种弊端,书中还提到了一些简单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它们一改时下管制教育、灌输教育的传统模式,提出一些全新的概念,旨在培养孩子创造的活力、优异的习性、融汇的技巧和生存的智慧。这就是简单教育的精华与灵魂,所谓的天才只有在这种模式下才会产生。

本书用了十二种方法:暗示法、夸奖发、对照法、逆反法、松弛法、介入法、冷却法、遥控法、磨练发表率法来一一阐明此道理。

当然,简单教育的探索之路还很长,但我们坚信:越简单就越优秀。

好妈妈当然胜过好老师

假期网购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一口气读了两遍,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获益匪浅……刚开学,我就在我们班里的“好书推荐栏”中向家长推荐了这本书,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言。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子。引言中还说道:我们每位家长的手里何尝不是一块玉呢?只不过多年后,有人手里的玉变成了艺术品,有人手里的玉因为不会雕琢而变得令人失望。

每读完一个章节,我就会对照自己――原来我也在雕琢着自己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

主编:周梅林

推荐理由

本教材立足幼儿师范院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教学实际,力图较好地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体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将研究领域拓展到整个学前期,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本书的每章内容均包括学习要点提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有关理论和观点阐述、典型案例及案例分析、参考资料、课后思考与练习、附录资料,从多侧面、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方便教师操作和使用。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主编:黄 瑾

推荐理由

本书以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和案例式的分析为特点,全面阐述了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一般原理以及教育活动中的目标、内容、环境、资源等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评价等,包括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分析、幼儿园活动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内容。里的玉――我的女儿。看到教育专家的教子方法,例如:不写暴力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可以替孩子写作业等等,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乱弹琴的东西,在教育专家的笔下却是那么的自然合理。这使我想起一次和同事相约带孩子看演出,晚上很晚回来,可是女儿还要抄课文,看着她瞌睡的样子我就用左手替她抄写了课文。躺到床上我跟她说今天是特殊情况等等,女儿平静的点点头――事后我发现女儿更能抓紧时间写作业了。

书中还讲到阅读习惯培养的问题,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在工作中,我也一直把阅读作为长期的教育目标,与孩子们一起畅游在阅读的海洋中,还定期向家长朋友们推荐优秀的亲子读本、介绍正确的阅读方法等。

所以,我向老师和家长推荐这本书,也希望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

作者:储朝晖 著

推荐理由

作者从大教育的眼光看待幼儿教育,思维敏锐,看出了幼儿教育中不少显性、隐性的问题,并作出了正确的诊断,能够给予幼教工作者新观念和新思路的启发。全书从历史观、科学观、发展观的角度看待幼儿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状况,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幼教体制的产生及演变做了全面的考证和宏观的嘹瞰,对政府、社会的责任担当进行了发自肺腑的呼吁。

幼儿园建筑设计

作者:黎志涛 编著

篇6

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

【关键词】教育方法;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和组织实施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多年来,我园一直以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基本点,促之早日成为社会的人。我们积极尝试开发并整合园内外的教育资源,开展幼儿社会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亲近自然,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为幼儿社会认知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幼儿喜欢大自然,眷恋大自然,因为大自然中充满神奇的自然现象,所以大自然是他们最好的课堂。我们让幼儿多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交朋友,去触摸、尝试、探索、发现和游戏,得到自由的体验,创造的乐趣。如春天里,我们带领幼儿畅游在黄灿灿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使其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花儿盛开的季节。夏天,我们带领幼儿去石门湖、森林公园,风儿轻拂柳枝,阵阵鸟语花香,孩子们被迷人风景所吸引,尽情嬉戏、玩耍,并与同伴分享着自己带的食物。秋天,我们带领孩子参观“闽西干”之首――连城地瓜干的制作过程,带领孩子走进金色的稻田,观看农民收割水稻的繁忙景象,幼儿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带领孩子去城郊观看展,孩子们来回穿梭于花的海洋之中,窃窃私语。带领幼儿去观赏根雕、集贸市场,挑选一些秋天的水果,供幼儿观赏,品尝。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徜徉湖畔,眺望原野、流连山色,感受冬的诗情画意。幼儿尽情领略自然的丰富多彩,在认知自然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草草木木的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陶冶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情。

二、走向社区,拓展空间,融入社会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土观念。显而易见,在社区里蕴藏了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多年来,我园充分利用社区中的人力、物质环境等教育资源,来拓展幼儿学习空间,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带领幼儿参观,发展认知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我们利用户外散游、参观社区等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设施。如居民小区、桥、书店、商场、银行、邮电局、农贸市场等常见社区机构。认知内部设施、工作人员及工作方法。孩子们在这些场所里,一个个都瞪圆了眼睛,在叽叽喳喳中达到了认知目的。老师轻松,幼儿开心。为了使幼儿对公共规则、集体规则等方面有所认识,我们带领幼儿观察热闹的马路,观察红绿灯和交警叔叔的辛勤劳动,使幼儿知道汽车和其他一些交通工具行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规则。我们人也一样,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利用实践活动,培养社会情感

我们利用生活中大量的自然真实的情境对幼儿进行社会情感的培养。同样也因地制宜地设计社区活动,为幼儿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其产生的社会情感得以巩固,并逐步内化,渗透到社会行为中去。如小班的社会活动《去同伴家做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发带上一份礼物,来到同伴家,通过同伴热心的招待,与同伴家人的相互交流,赠送礼物,使幼儿明白了与人交往应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大班社会活动《爱心传递》,使幼儿懂得人间自有真情在,懂得向亲人、同伴表达自己的爱心;中班社会活动《农民伯伯真辛苦》,我们带领幼儿走入田野,观看农民收割水稻的繁忙景象,鼓励幼儿帮助农民伯伯拾稻穗,孩子们飞舞在金色的农田之中,忙得不亦乐乎,从小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了他们热爱农民,从小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在助残日到来的时候,我们开展了《大哥哥大姐姐,我爱你》的教育活动,事先和特教学校联系,带领幼儿到特教学校,参观特殊儿童学习生活的场所,引导幼儿将自己省下来的零食送给大哥哥大姐姐,并为他们献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和他们一起表演节目,增强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三)挖掘人力资源,促进社会性发展

新《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我们充分挖掘社区中的人力资源,时常邀请他们来园配合开展教学活动,“现身说法”起到了教师不可代替的作用,幼儿乐意接受,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如:在开展《我长大了》的教育活动中,邀请小朋友的妈妈走入课堂,为小朋友讲述从胎儿、婴儿到现在的成长、发育过程,谈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妈妈们付出的辛劳,使幼儿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

三、吸引家长,形成合力,共同教育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社会教育内容可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共同实施,依靠家庭的影响和教化。

首先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社会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使他们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家园同步,协调一致,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我们还指导家长将社会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每月利用班级飞信,告知家长本班社会教育的内容,介绍本班社会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项,让家长心中有数。

其次,我们开展介入式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社会教育活动中来。让家长利用假日机会带孩子参观、游览,引导幼儿接触更多的社会环境。在社会文化节中,邀请家长来到课堂中向孩子介绍“民俗民风”,如民间的“游大龙”“走古事”等活动,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灿烂。同时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桥,参与到“各式各样的桥”活动中来,增进了幼儿对桥的认识,感受到了桥的文化魅力。“三八节”期间,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入教室,向幼儿介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大班有位家长开设了灯具店,我们就和他联系,带领幼儿前去参观,由家长介绍灯具的种类、特点、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大大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

四、立足本位,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新《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开展以大带小的混龄活动

大班和小班幼儿结合成姐妹班。让小班和大班的幼儿相互认识,彼此熟悉,成为好朋友。外出散步,参观时他们“手拉手”,游戏时他们扮演爸爸妈妈和宝宝,穿梭在各个游戏角。“六一节”他们一起做彩带、剪窗花,一起布置教室。大班幼儿对弟弟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无疑为小班幼儿在以后的社会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楷模,也提高了彼此的交往能力。

(二)开展富有意义的劳动实践

每班根据季节变化开设自然角,种植幼儿常见的花草、蔬菜,养殖小鱼、乌龟、小兔等,让幼儿轮流当小助手,给花卉、蔬菜浇水,并做好观察记录,从而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克服困难,体验快乐。

(三)开展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我们充分利用三大游戏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社会性角色,幼儿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角色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责任、义务等。如幼儿在理发店扮演“理发师”、在小吃店扮演“厨师”等角色,初步了解了相应的职业规范,交往技能和协助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开展价值深远的节日教育

中国有很多充满浓郁风情的节日文化,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都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中秋节组织幼儿一起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品尝月饼。元宵节开展猜灯谜活动。三月五日雷锋日,我们献爱心活动,师生一起为园内贫困学生捐资捐物。幼儿从中受到了关爱他人的教育。孩子们自己的节

篇7

关键词:道德教育 困境 策略

道德教育在每个人全面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韩愈在唐·韩愈《师说》中写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中把"传道"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足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导致道德教育处于困境的因素,以期让道德教育回归生命教育的本源。

1 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因素分析

1.1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的功利性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而优则仕"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升学考试的压力,使学校教育等同于应试教学,学生的成长等同于分数的提高,对学生道德教育日趋疲软;学生的心理压力来自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与家长的冲突主要是分数的高低。由于学生面临升学竞争的压力,学生不重视考试,就进不了好学校;教师不重视考试,就完不成教育任务;学校不重视考试, 就会降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学生、老师、学校的价值评价标准倾向于如何得到一个更高的分数。学校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学校和教师以"教学--考试--升学率"为教学模式;学生以 "读书--考试--升学"为学习方法。"考分定成败"强调了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人的道德水平,忽视了学生的品格和道德修养,不利于基础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基于这样的功利性的教育模式,道德教育被长期漠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1.2基于传统道德教育的认识,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主体的缺失

道德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说教式的应试教育的方法, 把已有的规范教条式地传授给受教育者, 很难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获得道德知识的同时,他们难以有体验, 更何谈情感的激发与强化, 从而被动的接受,造成知行分离, 道德教育效率低下。众所周知,外化的知识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转化成行为。道德教育也是一样,道德认识也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判断和吸收才能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从而形成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完成真正的道德教育。主体体验和感知是产生情感的中介。失去了体验和感知这个中间环节, 道德需要就难以转化成道德情感, 因而也就难以有道德行为的践履。所以, 学生主体性是引发道德行为的内因和原动力。而作为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外部因素,也就是说道德行为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什么是体验? 胡塞尔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概念时提到了体验。他认为每个人心中的纯粹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都要经过自己的创造。既不能简单地接受外物的印象, 也不能简单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而必须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内在的世界", 成为自己的"精神世界"。 [2]道德问题需要受教育者在教育和生活中感受、体悟, 仅仅通过说教式、灌输式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只能让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1.3教育的不协调性

狭义的教育仅仅指的是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往往被人忽视。即使是在一个大背景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互相孤立,不能得到协调。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模式,必须把家庭教育纳入道德教育范围,统筹协调。人的品格形成有三个关键时期:第一个关键时期是;3岁左右是人性格初步形成的时候所以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0---6岁是人的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关键时期:11---12岁左右,是人意志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人的青春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三个阶段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那他将来会是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品质健全的人。[3]在0~6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对孱弱,家庭素质教育的作用便显得更为重要。家庭素质教育的成与败,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前程和未来,还决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弱与存亡。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为国家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家庭是永远的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留给孩子最重要的遗产,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父母是孩子最贴近的老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位老师, 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是家庭和学校的扩大,社会道德风气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孩子道德水平的高低。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 学校注重用"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来进行引导, 往往推荐的道德是好的、理想的, 把真实的世界替换成一个概念里的世界, 从而建立一种理想主义的道德, 推崇一种理想主义的人格,最终难免造成道德教育上的病态。因此,在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

1.4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完全借鉴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多以知识记忆、知识考查为主要途径。道德知识的记忆完全等同于道德教育,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完全被忽视。这是科学主义的膨胀在道德教育中的表现,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对人的德性培养的无力是有目共睹的。道德教育和和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完全不是同一概念,因此两种评价机制也有所区别。考试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检验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教育教学效果必须经过考试来检验。而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意志力和行为。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仅仅针对知识的考察是不全面的,更是不合理的。

篇8

一、国外社区教育的特点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陆续出现和不断向前推进的,它孕育于北欧,拓展于北美,广泛发展于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其社区教育的发展也各具特点,下面我们着重研究北欧、美国和日本的社区教育的特点。

1. 北欧社区教育的特点(以丹麦为代表)。北欧地区包括冰岛、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五国,是最早开展社区教育的地区之一,下面主要以丹麦为代表来研究北欧的社区教育。在丹麦及整个北欧地区,社区教育被称为“民众教育”,“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是其民众教育的一大特点。丹麦民众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要归功于其创始人、著名的民众教育家柯隆威,他强调用教育的力量来激发民族精神,唤起民族自强,用人文主义的精神来弥补人民受教育匮乏的缺陷,希望以此来提高人民的智慧、改善人民的生活。1844年,柯隆威在丹麦的罗亭乡村正式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针对成人的教育机构——民众中学,并得到广泛建立。随着民众教育的不断发展,丹麦及整个北欧地区的社区教育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点。

(1)人本主义的办学特色。由于丹麦的民众教育是在教育水平低下、众多民众无法享受高等教育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每个人都享有学习知识和获得发展的权利,并最终实现教育平等。柯隆威在设立民众高校之初就提出了“失之于外,须自求补偿于内”的口号,并强调要将民众教育的重点放在关注人的发展上,崇尚人文精神的办学理念,强调先唤醒,后启蒙,发挥人的创造潜力,实行人文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战略,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作用。人本主义的办学理念是北欧社区教育的独特之处。

(2)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在丹麦社区教育的管理模式中,政府并不直接介入社区教育的管理,也不干预民众教育活动的组织,只是通过立法和财政拨款等方式来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虽然政府设立了管理民众教育的机构——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但此机构只是负责向民众教育组织(民众中学和研究协会)拨付经费以及对其所开展的教育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这种方式达到间接管理的目的。民众中学享有最大程度的办学自,每一所民众中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方式,开设多样的课程,并能够运用各种适合社区居民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种管理机制充分体现了民众教育“民主、自由、自愿”的特点,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居民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多途径地参与到社区教育的管理工作中。

(3)高度普及性和大众化。虽然北欧社区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是民众学校,但各地均建有不同形式的社区教育机构,使得社区民众教育活动覆盖了整个北欧地区。在丹麦,社区图书馆遍布各个居民区,为民众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舒适的读书氛围。另外,还有比如农业和渔业协会、家庭主妇社团、体育俱乐部等社区教育机构。北欧社区教育向社区广泛渗透,由于其高度普及性和大众化,参与社区教育的学员非常多,所占比例大,覆盖面广。据调查,在北欧地区,每年平均有20%~25%的成年人参与社区民众教育活动;50%~60%的成年人一生中至少参与过一项社区教育活动;每年在大约50个社区教学团体中,大约有170~180万成年人学员。

2. 美国社区教育的特点。社区教育虽然起源于北欧,但却在美国得到广泛拓展,对美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社区教育源于20世纪初叶,初始的社区学院被确认为是中学后教育的一种形式。随着工业时代社会发展对培养具备多种专门技能人才的需求,社区教育开辟了职业教育的领域。美国的社区教育发展到现在,已形成其独有的特点,其实施组织——社区学院也已经遍布全国的各个学区,成为融“大学转学教育、补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

(1)实用主义的办学理念。在美国二百多年历史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实用主义的理念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实用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贯穿于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美国社区教育在建立之初就要求教育必须与当地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秉行实用主义的理念。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社区学院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即是实用主义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美国的社区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美国社区教育发展与现实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非常明显,社区教育的进步也源于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教育需求。与现实相结合是美国社区教育的显著特点;针对具体的现实需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制胜法宝之一。

(2)宏微观相结合的多元管理模式。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主要是由社区自下而上推动的,其组织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并不对全国的社区学院进行直接统一的领导和管理,而只是通过立法和财政拨款对社区学院进行宏观管理。比如,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1944 年的《退伍军人法》,20 世纪 60年代颁布的《民权法》、《高等教育法》、《经济机会法》以及 1972 年的《高等教育法修正案》等。

在美国,各州对社区学院进行直接管理。由于各州的独立性很高,不同的州设立的负责统一领导并管理社区学院的机构也不尽相同。但美国各州一般都设置社区学院学区,由当地学区选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社区学院的工作,为社区学院制定符合当地需要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因此,美国社区学院实行的是联邦政府的宏观管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和学校微观管理相协调的多元管理体制,并且具有很大的自治性。社区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微观管理主要受“市场”调节,由社区教育的各实施主体决定。

(3)多功能性和灵活适应性。教育的多功能性和灵活适应性也是美国社区教育的特色。其中多功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实施组织——社区学院提供了包括转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服务教育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其具备了多种功能性。第二,社区学院的教育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能满足各种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学生的需要。第三,社区学院还开设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的课程,比如烹调、美术和家政等,有的甚至还开设了针对老年人的教育内容,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而其灵活适应性则主要表现在社区学院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对其课程设置、管理手段、授课方式等都能做出及时的调整。比如在课程设置上,社区学院开设的课程几乎无所不包,多达几百种,分属于汽车、计算机、会计、保健、地理、历史、体育等几十个科类。美国社区学院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线学习、服务学习、定向指导学习、实习和现场学习(临床)等都是美国社区学院广泛采用的课程学习方式,而其中影响力最突出的是在线学习和服务学习。多功能性和灵活适应性使得美国的社区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并充满了活力。

3. 日本社区教育的特点。在日本,社区教育是指除学校、家庭和企业之外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包括公民馆、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及电影院等所开展的一切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以及广播电视中的教育节目。日本的社区教育起步虽然晚于欧美等国,但其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二战后,日本已逐步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社区教育模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对于振兴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社区教育更加受到重视,也形成了不同于欧美等国的独特之处。

(1)民众教化理念。日本社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振奋国民精神、培养国民性格,因此,其社区教育的主要指导理念是民众教化理念。在教育内容上,日本的社区教育侧重于政治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注重发挥“教化”和“教养”功能,同时也强调国家对社会教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改变,但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满足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一直是日本社区教育的重心所在,民众教化理念也一直是其中心理念,指导着日本的社区教育顺利发展。

(2)政府和社区混合管理的模式。日本的社区教育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其管理模式是由政府和社区分别进行管理的混合型管理制度。国家、都道府县和市町村都设有相应的分管社区教育的部门。其中,国家主要设立了终身教育局来主管社会教育,而体育局、文化厅的文化部和文化遗产部等机构也分管社会教育的部分管理工作,指导并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此外,日本的都道府县和市町村的教育委员会一般也都设立了社会教育行政部门来具体负责社会教育的管理工作。

日本的社区教育也有一定的自主性。社区的教育活动可由居民自主策划和实施,而且,学习者在参与过程中,也可以形成具有自主性质的团体,并独立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

在这种混合型的管理体制下,日本的社区教育表现出上下沟通的特征。国家和居民都参与到社区教育中,甚至居民已经参与到社区教育部分领域的管理工作中,这样既保证了国家的利益,同时也保证了居民的利益,使社区教育得到了有效实施。

(3)法制性强。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日本社区教育的最显著特征。《社会教育法》、《图书馆法》、《博物馆法》统称为日本的“社会教育三法”,是日本开展社区教育的法律依据。其中《社会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指出,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有责任和义务创造一个全体国民可以自主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教育环境,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日本有关社区教育的法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使社区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日本国会相继颁布了一些新的有关社会教育的法令法规,对“社会教育三法”加以充实。比如1990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的《关于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措施的推进体制的法律》等,就是对“社会教育三法”的充实与完善。相关的立法使日本国民懂得发展社会教育是社区必须履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社区内各种社会力量应尽的义务,这是日本社区教育得以深入开展的最根本的保证。

二、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启示

社区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道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面创建社区教育,建立终身学习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我国的社区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相比,我们仍存在很大差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途径。通过以上对丹麦、美国和日本社区教育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1. 逐步完善并确立科学的社区教育理念。发展社区教育,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因地制宜地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努力体现中国特色。我们应该摒弃社区教育中狭隘的观念,保持积极正确的理念,逐步完善并确立科学的社区教育理念。

首先,社区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社区教育是一种非精英教育,而是大众化的、普及化的教育,它能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应该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兼顾人文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其次,社区教育的办学模式应该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多种办学主体共同作用,而非单独依靠政府独撑天下。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这样社区教育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居民的参与热情也会得到一定的激发,社区教育才会更好地发展。第三,必须破除社区教育的学历主义观念。社区教育是一种非传统学制、学术化教育,它的参与者——居民在起点、基础、要求、能力、职业、爱好、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因此不能套用传统的学制框架和纯专业化、纯学术化教育模式,而应该建立适合社区教育的教育模式。

2.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社区教育。从对北欧、美国和日本的社区教育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对于树立社区教育思想和地位,促进民众思想观念转变的重要性。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对社区教育才是一种实质的推动,特别是对社区教育的政策法律和财政投入的支持上。

一方面,为使社区民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得以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对社区教育进行政策和法律上的保证。也由于只有社区教育的地位得到明确的定位,才能充分发挥其对个人、对社区、对社会的重要功能。我国应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推进对社区教育的立法,及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对社区教育的相关内容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形成全国自上而下的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政策文件或法规。这样,社区教育有了一定的法律保证,实施起来会更加顺利。另一方面,社区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政府应该积极投入资金支持社区教育。而且从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来看,社区教育的良好运转和迅速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大力支持,政府的投资为国外社区教育的普及化提供了可能。因此,政府要保证并加大对社区教育持续的资金投入。大力兴建社区学校、公共图书馆等多形式的社区教育资源中心,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教育服务。

篇9

教育是现代科技馆的基本属性.是科技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教育是科技馆事业的核心特征.是科技馆工作的主要方向.科技馆各项工作都应当围绕这一属性开展。教育活动是现代科技馆最基本、最核心的活动,也是最生动、最有活力和社会影响的活动但是科技馆教育与正规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他是非线性的、非系统的。其次,他的对象是非特定的社会群体最重要的是.他的教育内容较正规教育更为广泛。因此,科技馆教育具备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科技馆的教育注重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使用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展示手段,采取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其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四方面。其教育目的在于突出观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鼓励观众自己动手、观察、思维,激励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创造灵感,挖掘智能潜力,培养科学态度.缩短人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科学素养的目的

2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形式

《科学素质纲要》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技馆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为社会普及教育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加强社会的科学文化氛围,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的功能。随着探究式学习在正规教育中的推广.科技馆教育工作围绕素质教育形成了日趋科学和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从其活动的主要外在表现方式来看.大致可分为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科技交流(咨询)等几种主要形式这几种形式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常设科普展览其展品本身就含有很大的实验成分在内.较为系统的实验教育则往往又以培训的形式开展活动.展品辅导人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含有相互交流与咨询的特点。从教育内容上看,它们之间的联系远远大于区别。

3明确自身定位.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教育之路

各馆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中采取何种形式.关键在于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在坚持科技馆特有属性的前提下,“扬长补短”,不拘一格.大胆创新.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3.1认清科技馆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主线索.以创新教育为主目标.以“提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为主题.为观众构建和提供一个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技实践环境从总体上看.科技馆教育表现为非线性、随机式的模块化教育形式。与学校教育不同.科技馆教育并不十分强调对观众实行系统的、非常全面的知识教育即便是一些内容丰富、专题性强的临时展览.也仅仅是对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化与全面阐述“提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是贯穿科技馆教育的主题思想.科技馆教育归根结底注重培养的是观众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科学知识只是科技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技馆教育并不以观众获得具体的知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它强调的是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思想层面意识、精神、态度、能力等是否得到了收获,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教育”模式。因此.为观众构建和提供一个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技实践环境.就成为科技馆的首要任务。对于常设科普展览来说.其展品更加注重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体现与培养.常设科普展品具有得天独厚先天性条件.常设科普展览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正是一系列科技馆建设、业务指导文件一再强调常设科普展览必要性、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篇10

一、需求促成现代远程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80年代以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多媒体教学以现代技术手段将图像、影视、声音、动画熔于教学之中,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其中一堂课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远远超过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师凭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完成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仍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无法将它广泛普及于社会教育之中。

现代远程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就是来自社会教育的需求。由于传统的金字塔型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求知需求,早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就出现了以邮件形式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解答与提交作业这种远程教育的雏形。技术的进步与信息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受各种教育和培训,以求得充分的择业的机会。终生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而形成的新一轮远程教育的热潮,促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产生。尽管信息社会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教育潜在需求,然而由于传统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具有集中地点、固定时间的限制,这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社会教育的现实需求。为了充分满足学者的各方面的需求,使他能随意地在家里、工作单位接受所需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为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一些优秀的师资相对集中分布于少数院校,如何充分发挥有限的教育资源,实行现行教育形式下的优势互补,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不受时空的限制,避免教育的的重复投资。这也是现代远程教育产生的强大动因。

此外,传统教育方式以统一模式进行教学,无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者提供最有效的教学。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完全体现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又可以进行交互协作形式教学的新一代教育模式因运而生。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实现

社会的需求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而赖于实现的技术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保障。现代远程教育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以技术实现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以实时会议电视系统来进行的远程教育和基于Internet网络模式的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

会议电视系统形式下可以用音频、视频技术将教师与学生以实时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将现场实况互传,电子白板的交互讨论,计算机多媒体文件、图表等信息的互传共享。对于习惯于亲临教室学习的人来说,这样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有较浓的现场气氛,教学实用性强,但需要投入较大的硬件投资。会议电视系统由会议电视终端、多点控制设备(MCU)和传输线路组成。会议电视系统又根据所采用的通信传输手段的不同可分为专线型的大型会议电视系统和基于IP视频、通过局域网或高速广域网络传输的桌面会议电视系统。

专线型会议电视系统,由于采用了专用数据通信线,其数据传输带宽能得以保证,因此,可以保证视频信号的传输质量始终如一。专线型会议电视通常是以H.320作为标准,传输信道可以根据需要选用E1、DDN和ISDN接口,组网时可以采用专线方式或拨号方式。根据实际使用的效果来看,只有在2M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才可实用于现代远程教学。此时具有分辨率为352X288,活动图像达25至30帧,可保证图像的连续性,无迟延闪烁的动画感受,静止图像可以达到704X576的分辨率。

此外,专线型会议电视系统通常还可以在互传音视频信息的同时保留部分带宽作为数据通道,用来传输基于计算机文件形式的多媒体数字信息。也可用来共享电子白板,以供参与远程教学的各方交流讨论。

基于局域网络或高速广域网络传输的会议电视系统采用的是H.323标准,由于H.323标准是针对IP网络来定义的,因此,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与H.320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的主要不同点就是:H.320会议电视系统需要占用昂贵的专用线路,而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是直接运行于IP网络的,IP网络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使以此作为传输途径的现代远程教育不只限于某些专用场合,它可以广泛使用在所有的IP网络中。由于适用的场合不同,H.323会议电视系统的价格定位远远低于H.320会议电视系统。作为以接收教学内容为主的学员一方的设备甚至可以是普通的多媒体计算机,但相应的音视频传输质量要相对差些。由于传统IP网络通常难以保证远程教学所需的带宽预留,因些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通常是以四分之一的CIF图像(176X144)大小,以窗口的形式显示视频图像。在带宽保证的情况下,有特殊要求时也可传完整的CIF图像(352X288)。传输图像的刷新频率可以根据网络实际可使用的带宽设定成每秒15至25帧不等,并可以随时调整。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本身就是建立在IP网络上传输的,因此进行远程教学的各方除可以交互传输音视信息以外,同样也可以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数据文件的交互享以及电子白板的共享。

H.320会议电视系统可以通过LAN/WAN网关实施与H.323会议电视系统的互连,各自的用户不必关心传输对方的物理位置和所连接的网络情况,直接呼叫对方的地址码,就能自动连接,而且具体连接的细节对用户是透明的,因此,H.320会议电视系统与H.323会议电视系统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结合使用,可以既保证特定场合的教学显示效果,同时又能兼顾个性化用户的需求,拓展远程教育的覆盖面。

多媒体课件形式的远程教育,是将多媒体课件设计成基于TCP/IP的互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用户无需专门的硬件投入,软件设置简单,操作容易。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在远程教学中心建设课件服务中心,基于WWW形式实施,由学员采用Client/Server方式向课件服务中心的服务器浏览查取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课件,可以自主地选择所学的内容,完全能满足个性化自由式远程教学的需要。这种形式可以满足任何有条件接入Internet网络的地方实现远程教学的接入。但是由于目前Internet网络的带宽的限制,基于Web的课件与单机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具体实施上有不同考虑,虽然可以运用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各种多媒体形式来完成,但不能大量使用多媒体生动演示的功能,而应更多地考虑文字内容。

三、现代远程教育体会

3.1领导重视、部门间的协作是开展远程教学的前提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崭新的事物,本身需要很高的前期投入,无论是人员、经费等诸多方面都需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现代远程教育将逐渐走向社会教育,其牵涉面广,远非某一个部门能独立实施完成的了。为此我校领导对现代远程教学予以最直接的支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分工,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使此项工作能优质高效地开展起来。

3.2严格的管理制度是远程教育的保障

我校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纳入正常教学管理之中,既有对教学传输网络保障的管理,也有教学平台的技术和日常管理,以及对教育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学质量,教学时间,学员就学的管理等。

3.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校内、校外并重实施

要在校园网络建设上投入大,基础设施条件好,各校区之间以及校区内部都已遍布光缆连接,广电的传输主干网络也已与校园网络实施互连,凭借这些有利条件,就可以迅速地展开远程教育。校内的远程教育是学校的特殊结构而形成的迫切需求,并不具有代表性。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广泛的需求是在校外,然而,利用校园网络的有利条件,实施远程教学试验,以校内试点积累经验,逐渐向社会铺开,是我校远程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

3.4实现教育内容的改革,重视教学课件的制作,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教育方法要改革,教学内容也要进行改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是教学改革的必然。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学,在全校掀起一股制作教学课件的热潮。远程教育中心、现代教育心、研究生院、教务处等各部门针对各自的教学内容,投入专项经费,在全校内开展课件制作。学校也专门对全校已完成的一百多种教学课件进行评比,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并加以推广。

3.5建立电子教学库,提供自主式的个性化教学

有了丰富的课件资源,就可以建立电子教学库,以此推动个性化教学模式,让员自主地选择时间、选择教学内容,学校仅加以宏观上的调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