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医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医学研究

篇1

[关键词]意境;文学创作;特征;方法

意境,通俗地讲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意境,意境成为长期以来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因此,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而意境也成为抒情文学永远的灵魂。

一、意境的艺术特征

首先,在情感的基点上,意与境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意境不是单一的结构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乙稿序》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这就是说,意境是由意与境,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要素组成的。其次,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情感活动的艺术空间,具有丰富的蕴藉和情思内涵。意境描写景物和人物,目的不是为了给景物和人物本身构造形象,而是为了创造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特有的空间。意境和意象是不同的。一般说,象是具体的物象,意象通常指一个单一的事物形象。而意境则是物象与物象之间多重复合联系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场景、氛围、画面、情调、韵味,是“境象非一,虚实难明”的化境,是意象与意象互相作用产生出新质的一种艺术空间。再次,意境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意境形象需要依赖意象,可是意境形象的具体性,并不直接体现在单独的意象身上,意境的意味无限性,存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功能结构所形成的艺术空间上,因而,依靠感受、体验和分析个别有限的意象,是不能把握意境的丰富内涵的。

二、意境创造的过程与方法

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意象的选择与组合,创造具有境外之境、象外之旨的艺术空间,要点在于处理好形与神、虚与实的和谐契合,即要做到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意境的虚实结合,有两条途径,即寓虚境于实景的方法与化情思为景物的方法。

(一)寓虚境于实景

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现的莫测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各类艺术都需要的表现方式,因为巧妙地处理虚实关系,是达到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的重要途径。这种方法在中国传统的戏曲和绘画艺术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抒情性文学的意境中,其主要表现为“形”与“神”的关系。即作者把作品中所描绘的实景与在实景之外通过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法形成的想象的虚境交融在一起,从而呈现出一个似有实无,似无实有,若有若无,亦有亦无的境界。

(二)化情思为景物

情感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特有内容。寓虚境于实境,化情思于景物,这两种创造意境的途径,都具有因小见大,以少总多,用有限表现无限的功能。它们不是互相对立完全分离的。在创作过程和具体作品中,它们往往是同时存在、互补互成的。唯有熟谙了这种相互结合相互转换的关系,方能做得出情澄意深,气象万千的意境。意境有不同的类别。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由于作家的个性、风格和表现方法上的差异,意与境两者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显现形式也会不同,因此产生出意境的不同形态。一般来说,意境可划分为两类: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特点是什么?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定是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写在诗中之物,也都已是情感的眼睛看出来的另一种自然风貌。有我之境的特点是什么?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有我之境,不是以我代物,不是唯我之境,而是诗人感情比较强烈,非把自己的情怀传递到景物上去渲泄不可,于是他所捕捉到的景物,也都染上了浓烈的情感色彩,成为明显的“情物”。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在主体情感表现形态上的区别,同它们形成过程的差异有关。无我之境的产生,往往是先有景物,使诗人见景生情,情是由景引起的,感受上是主动的,情是被动的。所以,在意境形象中,景较突出,情则比较隐约。

篇2

同声传译实验室主要由3个单元组成,分别是主席单元、翻译单元和代表单元。主席单元主要是教师单元,而翻译单元和代表单元主要是学生单元。主席单元除了教师席还有发言席,主要用于模拟会议发言人发言;翻译单元主要是八个译员间,每个译员间设有两个译员席,可以满足两名译员轮流交替翻译;代表单元是指模拟会议中的与会代表席位,每位代表可通过操作桌面的终端设备,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收听发言人或某个译员的翻译,此外,实验室内均装有球型摄像头,可将实验室内发言场景,通过此摄像头传输到每一个译员席位桌面的电视屏,有助于译员同声翻译。

同声传译实验室有四大功能,包括语言教学功能、自主学习功能、考试功能及同传会议功能。

(一)语言教学功能

(1)听力理解;(2)自主阅读;(3)电话对话;(4)配对讨论;(5)小组讨论;(6)同声传译

(二)自主学习功能

(1)VOD视频点播功能;(2)自助考试;(3)网络课件点播;(4)AOD音频点播功能;(5)电子作业功能

(三)考试功能

(1)自动口语考试、听力考试、写作考试、及随堂测试功能;(2)自动阅卷

(四)同传会议功能进行模拟同声传译会议。

同声传译实验室创造了图文并茂、声像同步的逼真语言环境,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译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主要具备操作方便、资源广泛和功能强大等特点。

(一)操作方便。同声传译软件的教学模式可由老师自主选定,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也可以随机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口译训练时操作非常方便。

(二)资源广泛。同传实验室可以联网,学习资源丰富,极具时代感。

(三)功能强大。同声传译实验室语言教学功能齐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磁带+视频+光盘+互动+讲解”元素有机组合,有利于学生展现口译的即时性和现场性。

二、口译与口译教学的特点

口译具有及时性和个体操作性的特点,口译人员也要有较强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口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口译教学具有技能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方法和特点。“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讲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以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的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以来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梅德明,2014:6 )

口译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口译具有即时性。译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听到的口头信息进行分析、理解、表达,因此它要求译员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流利的表达能力;不能求助于外部资源,译员几乎一切要靠自己解决口译现场出现的问题。所以译员必须做好译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讲话人的背景、讲话的主题和讲话内容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等等。

(二)口译具有个体操作性。在口译现场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都需要译员独自处理,一般不能寻求他人帮助或者查阅相关资料。

(三)口译要求译员有较强的语言综合能力。译员应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和互译规律,具备良好的英语修养和扎实的汉语基本功以及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能力。扎实的语音基本功,丰富的词汇量,敏锐的听力,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灵活的表达能力都是译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四)口译要求译员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抗压能力。由于口译活动多在非常正式的场合进行,译员往往在这种严肃的场合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若这种心理压力持续并且不能及时克服的话,会影响译员的正常发挥。因此译员要学会突破心理障碍,战胜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口译教学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和逻辑分析,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的基本过程。由于口译的及时性、现场性和个体操作性等特点,要求口译员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英译互译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还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记忆和表达能力。口译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口译课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特点。

(1)技能性

“口译教学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双语基础,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提高双语技能,而是教授如何进行口译,让学生掌握口译技能。此外,国内外口译研究者对口译模式进行的研究均认为口译训练应以口译技能(技巧)为主”(仲伟合2 0 07: 3 1 )。因此,口译教学应该注意讲练结合,让学生通过口译材料的练习掌握口译技巧。口译课中主要进行口译记忆、口译笔记、数字口译等技能的训练。

(2)真实性

由于口译教学以训练学生的口译技能为主要目的,所以口译教学要创造接近真实的口译场景,使用口译现场的原材料进行训练,例如演讲、大会发言、新闻会、商务会谈等。口译的录音和视频材料尽可能以真实场景为背景,同时保留一定的背景噪音,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科学性

口译训练应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时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口译训练的科学性。在进行口译练习时,一般先练习陪同口译,其次练习交替传译,最后进行同声传译,这几种口译难度逐步递增。此外,“训练材料应该由一般性的材料开始,逐步过渡到专业性较强的材料,这样学生才不至于一上来就被陌生的专业术语所吓倒,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材料的长度应该逐步递增,由一分钟左右的讲话逐步增加到五分钟左右的讲话”(刘和平2 0 0 5 : 47 一48 )。另外,如果是英汉双向口译训练材料,应先进行英译汉练习,后进行汉译英练习,因为英译汉训练时,译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生的大脑思维会更活跃,表达更顺畅,同时可以从英语原文中学到更地道的表达,从而提高了汉译英训练质量。

三、同声传译实验室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同声传译实验室可以实现36名学生同时进行口译训练,而传统的教室每次只能有一名学生说话。因此在同声传译实验室中进行口译教学,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口译练习的效率。同时,学生在同声传译实验室可以进行口译理解、记忆、表达技能训练和口译现场模拟,通过大量的口译练习,学生口译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一)口译理解技能训练

同声传译实验室中的教学软件有听力理解模式,在听力理解模式下,学生可以进行口译理解技能的训练。而听力是口译理解的基础,学生只有能听得懂,才能译的出。在进行听力理解训练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练习:首先,听句子,进行影子训练,即同步跟读所听到的内容,以加强对原文的理解;其次听段落,复述所听到的主要信息,在理解原语的同时,加强了短时记忆力的训练;最后听段落,口译该段落的主要信息,能用译入语把原语的基本信息再现出来。通过口译理解技能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理解能力,还增强了短时记忆能力,进而提高了口译能力。

(二)口译记忆与笔记技能训练

通过同声传译实验室的系统软件和网络设备,以语音输出形式给学生提供语音材料。学生可以利用形象化记忆、提纲式记忆和推理式信息组合记忆等方式记忆原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记忆训练时可以以由简入难的方式进行,由原语复述过渡到目的语复述。同时,还可以利用同声传译实验室语音设备的快进、放慢等功能训练学生的口译笔记,帮助学生找到一套相对稳定的、可行的笔记符号系统,从而提高口译笔记能力。

(三)口译表达技能训练

通过同声传译实验室教学软件中电话对话和小组讨论模式的应用,可以强化口语表达技能训练。利用教学软件中电话对话模式,可以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对话口译。或者通过小组讨论模式,把学生分为若干组,例如四人一组的商务谈判,四名同学分别代表甲方及甲方的口译员,乙方及乙方的口译员进行练习。分角色模拟口译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整个训练过程可以进行录音,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听评,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译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演讲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公共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口译现场模拟训练

同声传译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模拟国际会议,进行口译现场模拟训练。在同声传译模式中,一名学生可以做国际会议的主席,即发言人。有十六名同学可以进译员间进行轮流交替翻译。坐在代表席的同学可以收听译员间同学的翻译。这种模拟演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模拟结束后,老师和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在仿真环境下,不仅让学生熟悉更多的国际会议、谈判、新闻会,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

篇3

>> 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研究 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 传统工艺美术于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价值探究 传统工艺美术的探讨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 现代设计中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教学 浅析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美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发展研究 浅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殊价值 浅谈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探析 现代与流行: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新课题 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 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影响 浅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性及其发展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分析 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的“死与生” 浅析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融入 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与现代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0-25.

②丁宁.文化传统 赓续绵延[N].人民日报, 2012-01-26(04).

③李砚祖.设计的智慧——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论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4期:32页.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著.张道一论民艺.济南市: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8.

[2]杭间著.手艺的思想.济南市: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

篇4

关键词:手工制作课;现状分析;意义;实践研究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学生在手工制作的探索中,培养了动手能力,提升了审美素养。手工制作课程――丝带绣制作与实践过程中蕴含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作等多种教育契机,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一、高职学生手工课之现状与分析

自学院针对全院女生开设《手工制作课》以来,我们看到了很多女生“从没拿过针,针线活零基础”到“穿针引线,游刃有余”的蜕变。本课题通过《手工制作课》的研究,让我院学生从动手能力出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实现对我院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让更多的高职院校女生掌握一门生活技能,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手工制作课程开设的意义

我院立足校园,开设了以丝带绣绣制与民族音乐赏析相结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手工制作课程。丝带绣将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绣的针法、技巧简单化,在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扩大刺绣地应用范围,将绣制地美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较好的实现了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一)高职学生手工制作课开设的必要性

通过手工制作的学习,教学生学会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丝带材料再利用,提高学生的美化生活的能力;欣赏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从中体会到手工制作与民族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热爱生活。

(二)增进音乐修养,培养审美素养

老师在教授刺绣的同时通过民族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通过对传统乐曲的聆听与赏析,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在音乐中受到熏陶,增进了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增加学生对传统刺绣的了解,提升基本生活技能

丝带绣作品虽然从原材料、绣制效果等方面与传统刺绣有了一些不同,但其所使用的针法和技巧都是从传统刺绣中改良而来的,这也为90后的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刺绣作品奠定了基础。让90后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老师传授的简单针法和技巧,完成一幅有主题、有意境的作品,并将所学能够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技能。

(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坚定信念

通过对刺绣和音乐的学习,能让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还能够在学生解决绣制难题、完成绣制任务等教学驱动中,帮助他们树立坚定信念,努力发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追求、持之以恒以及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手工制作课程实践中应强化的问题

一是加强专任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手工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取长补短,效律利用教学资源。

二是欣赏范作、激发创作灵感,杜绝“依葫芦画瓢”。质量高、数量多的范作欣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当学生看到精美的完成品,才会兴趣大增、跃跃欲试。范作的样式创新越多,越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更有信心完成有自己个性的作品。

三是注意加强现场教学,指导老师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提前制作好手工作品。通过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通过自身努力形成技能技巧。同时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是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培养。并与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同时加强纪律、安全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品质量意识。

通过实践,手工制作课作为我院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多形式的传递着、沟通着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思想。在手工制作课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我院学生不仅具有专而精的动手能力,而且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以及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态度,培养了诚实守信,努力创新的精神,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让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有效的传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艺术元素;教学体系

1 动漫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动漫应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指动画。随着动漫行业发展,动漫人才与市场的供需问题日益明显,国内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动漫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的市场需要产生严重的脱节,内容同质化严重,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同时,高职高专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教育,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薄弱环节。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将动漫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代 动漫的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动漫的开发制作仍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 而充斥于国内动漫市场的主要是美 国与日本的动漫产品, 但由于在动漫进口方面是以市场盈利为导向的, 因此大部分进口动漫的教育功用并不明显。

1.1 课程体系

动漫专业课程体系分布中,包含《装饰设计》、《三大构成》等普通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也包含《原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二维三维软件教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先修后修课程有理有据,但真正的教学环节中并未做到环环相扣,装饰设计中传统装饰纹样、传统工艺未能与接下来的动漫专业课相衔接,造成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断桥。

1.2 真实项目引入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重视动漫理论、基础知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基本技能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创作、创造、创新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高职教育动漫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是纸上谈兵,所以一直沿用的都是真实项目引入的教学方法,但因学生素质以及教学条件限制,在真实项目引入后,只是在做一些技术层面的工作,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学生思想局限。

2 传统工艺美术中艺术元素在动漫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工艺美术包含的内容广泛,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和木工等,传统工艺美术首先从实用基础开始发展,当满足实用基础后慢慢过渡到审美需求,从古至今,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艺术元素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服装、雕塑、建筑、设计等各行各业,将其引入到动漫教学领域,融入高校的教学课堂上去,将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培养有创意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提升动漫创作的文化内涵,进而去改变我国一味地模仿国外动漫发展的局面。第二,传承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区域特色文化。日照发展到现在传统工艺如农民画和黑陶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高职院校对于大师工作室的建设,鼓励了对于文化传承的支持,与此同时更有利于我们将这些当地特色艺术融入动漫教学中去。

高校教学的重点就是能够将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直接输送到用人单位,能够与企业对接。这不仅仅包含着技术的掌握,还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教学,应当注重树立的民族性、原创性的艺术价值观。在保证技术的前提下,发散学生思维传承传统美术精华的同时直接应用于动漫制作。

2.1 课程应用

艺术元素应用的主要几门课程有:原动画设计、场景设计、FLASH、影视后期、三维动画这几门课程。

2.2 教学方法探索

(1)案例教学法是在高职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优秀案例,讲解这些案例是如何借鉴传统艺术,提炼其中的造型元素和艺术风格,通过对于案例的整个设计过程的理解,把握设计的流程。

(2)影像资料分析,影像资料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较之传统的板书式或以文字为主的PPT教学,影像资料的恰当应用,可有效改善课堂气氛,分别从视觉、听觉等感觉领域给学生以刺激,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清晰的解剖刀传统艺术的精华,拓宽学生的视野,能够发散学生的创作思维。

(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入真实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通过企业完成项目流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项目从立项到结项的全部过程。有明确而且清晰的成果展示。毕业后让学生轻松的和企业接轨。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学生有理论和技术的职称,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运用新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在项目制作过程中所有的实际性质的问题。

2.3 教学实践分析

(1)市场调研,让学生深入到民俗乡村,深入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中区域民俗工艺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文化,当代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已经出现了断层,在高校教学中,利用民俗馆、大师工作室、民间艺人等资源,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将这些艺术风格沉淀下来,作为创作的一手资源。

(2)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民俗工艺的艺术特点多种多樱如何巧妙地结合实训课程,做出来符合市场需求的影片,就需要学生在每一门课程中把握课程的重点,如《分镜头设计》如何将镜头组接到一起,符合艺术风格的节奏等。

2.4 教学成果

鉴于学校有大师工作室以及相关选修课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动漫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竞赛引入课堂,以赛促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地域文化有效的引入课堂也获得了学校的一致好评。

3 与当代动漫教学体系的融合

中国动画事业的原创性和本土化进程,需要从中国传统、本土文化中吸收养分,忽略民族文化特点,一味地追随国外动画的设计风格,是不可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因此,在本土动画的原创性和特色方面考虑,需要不断探索传统工艺美术与动漫产业的融合之处。高校动漫专业教师,如何有效的引入传统工艺美术特色,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上面下功夫。这样融合不仅有利于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同时也促进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加深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各行业发展的地位,继续传承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张之益.现代动漫技术与“大动漫”[N].中国文化报,2010.

[2] 李文晓.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J].四川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5.

[3] 段小聪.从《火影忍者》看日本卡通片对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重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4] 杨晓林.论宫崎骏的生态观和人文困惑[J].电影评介,2006(09).

篇6

[关键词] 传统保健体育;武术拳操;校本开发;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 R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c)-0164-04

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心理的暗示,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功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1]。1982年6月原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体委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传统保健体育内容”的通知,经过30多年的教学改革,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体育教学逐渐形成并完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保健体育课程[2]。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编的传统保健体育创新功法――武术拳操作为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的创新项目,于2009年创编完成,已成功举行了八届武术拳操比赛,在上海高校产生巨大的影响力[3],目前已纳入到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体育规划教材,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全面推广。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如何优化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4],进一步促进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改革。本研究通过传统保健体育创新功法――武术拳操的教学实验,以此论证武术拳操在传统保健体育课中开展的价值,为今后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级1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学生选课情况和本研究的需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66名,其中男32名,女34名,年龄17~19岁,平均(18.2±1.7)岁。对照班60名,其中男29名,女31名,年龄17~19岁,平均(18.1±1.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总学时为42学时,每周3学时,共14周),实验班实施以武术拳操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实验,对照班实施以三路长拳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实验,两组均由同一位武术专业教师采用相同教学手段和方法,分别进行教学。

1.3 观察指标

1.3.1 运动强度 应用Polar F55心率表遥测心率,以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随机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各16名健康学生,运用Polar F55心率表进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测试。测试者跟随音乐节奏分别完成整套武术拳操、三路长拳练习,设置每10秒记录1次数据,同时记录受试者的心率变化。

1.3.2 体育学习兴趣水平 参照汪晓赞[5]“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作为量具,制订大学生调查问卷,以“体育学习兴趣”为维度,采用5点评分法,完全同意为5分,较同意为4分,同意为3分,部分同意为2分,完全不同意为1分,分值越高,J可度越高。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别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由6位从事武术教学与研究的专家进行调查审核,确定其效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必要的补充修改;在信度方面,采用重测法,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出30名同学进行预测试并回收,2周后选择同一批调查者再进行测试,经过计算重测信度的R值为0.82(P < 0.05),说明2次调查结果的相关性较好。在学期初发放问卷126份,随堂回收有效问卷126分(回收率为100%);学期末发放126份,随堂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回收后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班平均心率为(132.3±4.3)次/min,对照班平均心率为(141.5±4.6)次/min,两组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前,两组体育学习兴趣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后,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分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实验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分明显高于实验前(P < 0.05),且实验班实验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国家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突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6]。但目前很多高校武术教学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武术教学内容仍采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创编的初级套路,学生要想规范完成套路动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难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学习武术的兴趣。由此出现了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老师教的武术,上课时学习情绪不高的现象[7]。200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编了学生阳光体育创新项目――武术拳操。武术拳操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遵照武术拳术和体操的创编规律组成的各种单个动作、组合和套路的练习形式[8]。它是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取多个拳种的经典动作,精心编排,设计新颖,在富于韵律的节奏中练习武术,操练中结合发声,具有动作简单实用、突出攻防格斗、强调发生助威、适于集体演练等特点,适合学校武术的教学与开展,也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弥补了规定武术套路所存在的缺陷。目前,武术拳操已被列为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必选运动项目,在上海市各高校得到全面的推广。已有研究表明,开展武术拳操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9]。

评价运动强度的指标有很多,常用的有心率、耗氧量、运动后血乳酸量、代谢当量、最大摄氧量等。由于在实践中,反映运动强度的指标测试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无氧阈值、血乳酸值、通氧量、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利用率等,对仪器设备和场地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10]。心率直接反映了人体心肺功能的变化,其对运动刺激反应比较敏感,能够确切地反映身体负荷的不同变化,心率的变化与运动负荷变化之间有因果关系,具体表现为身体运动-能量代谢增加-摄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增加,运动强度与心率同步变化[11]。另外,心率指标的测试不需要专业的人员,并且能够在运动现场实时测定,结果也容易比较和评价,更易于应用于实践。因此本研究采用心率指标来评价运动强度的大小。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运动的最佳心率范围在110~120次/min到170~180次/min之间,在此区间心功能将得到很好的锻炼[12]。测试结果表明,在武术拳操和三路长拳的运动过程中,两者的心率基本上都处于运动适宜范围,无统计学差异,按照生理学上鉴定为正常人体中等强度负荷,属于有氧运动范畴,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适合不同体质大学生锻炼。武术拳操总共48式动作,一套完整时长为2 min 20 s,其运动量适中,适合于不同的锻炼人群,武术拳操动作力度上以刚为主,以柔为辅,刚柔相济。练习武术是通过人的身体运动实现的,练习者只要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就能够增进健康。练习武术拳操能提高人体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而且大多数动作左右对称,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该套操强调“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强调上下肢全部要协调一致,腰、身、腿全部协调一致,人体各部位几乎都参加运动,有效改善各运动中枢和植物性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对各肌肉群的控制能力。

从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的得分变化来看,对照班的得分稍微有点提高,但没有明显变化,而实验班的得分则明显提高。从两组之间的关系变化来看,实验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结果表明,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进行的武术拳操教学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对照班进行三路长拳教学对学生体育学习积极兴趣的提高则不明显。三路长拳由于动作多,路线复杂,不利于学生记忆,难度偏高,缺乏吸引力,教师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教授大量的动作,而学生则必须反复强化记忆学习才可能掌握住。同时由于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讲解动作要点,学生模仿练习,往往忽略动作本身所蕴含的攻防含义,即使是武术专项教师讲授,往往也是一带而过,所以学生对所学动作只知道动作技术,而不知道动作内涵,从而在课堂上表现为学生对动作反复练习而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学期教学结束后,除了考试内容勉强记得外,其他武术内容基本忘完;平时用武术进行锻炼的少之又少。但是武术拳操相比较对照班教授的三路长拳,更加突出武术简单实用的技法,并着重突出武术的攻防技法,设有两人对穿、两人对打动作,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学生在掌握了动作内涵后更能理解动作的规格要求,从而在课堂上练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都非常热烈,在课余时间经常两人一组进行锻炼。另外,武术拳操有较多的发声,主要为“哈”“嘿”两种,以声催力,能有效增加动作爆发力,宣泄不良的情绪,增强演练气势,比较适合集体演练和比赛,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优先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主体在认识或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导致主体将其注意力经常集中或趋于某事物、积极从事该项活动的心理动力调节系统[13]。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查询,很多高校武术课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武术的兴趣不高,达不到武术课的教学目的,所以在武术课中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才能够有利于武术课的教学[14]。本研究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显著的提高,提示实施武术拳操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季浏教授之问“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是,教武术的什么内容,怎样教武术,能使许多学生像喜欢跆拳道那样喜爱并学会武术等” [15]。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大学武术教学中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老师教的武术内容的难题。

目前,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同时医学生的学业压力也非常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而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大学生由于各种压力而引起的焦虑症和抑郁症[16]。高校体育教学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并让学生掌握一项体育锻炼的技能,培养大学生的运动习惯,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17]。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了,才会自主练习并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W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影响[18]。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对照班的大部分学生反映对武术教学的内容缺乏兴趣,动作复杂难练,对动作中内隐的攻防含义不能完全理解掌握,课余时间很少自主进行练习,而实验班采用武术拳操为教学内容,能让学生领悟到一招一式的攻防含义,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学生的运动参与状况能够客观表现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习惯和态度,能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正确与否[19]。

中国武术素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武术拳操在创编时就考虑到移动距离的问题,所有动作都在左右两米完成。没有大面积进行窜、跳、蹦、纵、闪、展的长拳动作,其锻炼对场地、器械条件要求很低,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去进行锻炼,不受场地条件限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锻炼,对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有促进作用。大学体育是个体接受最系统、最规范的体育教育,是人们进行终身锻炼的基础阶段,它是培养个体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终身体育能力和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最重要的时期[20]。将武术拳操引入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中,作为加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优势课程进行教授,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武术拳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增强练习武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2.

[2] 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92-94.

[3] 吴志坤,王宾,徐仰才.高等院校开展武术拳操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27):11-12,19.

[4] 张峰,赵光圣.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77.

[5] 汪晓赞.中小学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吉洪林,赵光圣,张峰.我国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与变革探析―兼论对当前武术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2):91-97.

[7] 秦子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34.

[8] 王宾,席饼嗣.武术操的历史寻绎及研究现状-兼议武术拳操的创编[J].搏击・武术科学,2011,8(2):24-25.

[9] 王宾,徐仰才,吴志坤,等.武术拳操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医教育,2015,34(1):21-24.

[10] 陆耀飞.运动生理学[M].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5:171.

[1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教师参考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2] 王步标,华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6.

[13]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3-4.

[14] 马宏武,周鹏.高校大学生对于公共体育课中武术教学的兴趣分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学校体育学,2015, 5(31):119-120.

[15] 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与分析(二):课程目标[J].中国学校体育,2012(3):14-17.

[16] 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8-149.

[17] 廖万民.论学校全民健身c终身体育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6):61-64.

[18] 杭华彬.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体育意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7(6):99-103.

[19] 潘峰,孙黎曼,王雪芹,等.终生体育视野下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状况分析-以山东省部分医学院校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60-61.

篇7

关键词: 地方传统文化 综合实践 文化教育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且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偶然一次看电视上的国际时装秀,发现服装上的元素很美。地方的传统文化因为区域小、传播范围窄、技艺功能老,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这些集结着智慧和技艺的地方传统艺术就这样消逝得无影无踪未免太可惜。因此,拯救地方传统艺术已经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工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找到了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通过研究传统文化艺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课题,让学生在探索地方传统艺术中认识、了解民间艺术的美,从而传承和发展当地的传统艺术。

那么,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怎么渗透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将点滴传统文化渗入其中,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用直观性强、信息量大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和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给传统美术资源合理的生存空间,给予民间美术课程一定的重视度,将其作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接触更多关于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与方法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地方文化艺术的艺术力与生命力,为地方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铺路搭桥。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活用环境资源探索地方传统文化

1.在校园文化中巧用多样的地方传统文化。

宣传橱窗是学校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过程中与孩子沟通的一个有益桥梁。学校的宣传橱窗定期向学生可以介绍一些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及地方传统文化作品,如学校宣传橱窗开展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内容,分别介绍十二生肖的历史典故和来历。我结合这样的主题活动,开展一堂有趣的十二生肖地方传统文化作品欣赏课,展示了一些手工艺术作品,如虎头鞋、老鼠嫁女的剪纸作品等,通过这样的宣传,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组建学习兴趣。

2.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小组。

如低年级侧重剪纸创设小组,中年级侧重泥塑创设小组,高年级侧重皮影布艺创设小组,并在每个活动小组提供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操作材料,让学生可以随时看、玩、说、想、做,为学生接触地方传统文化,积极提供机会与条件。

二、从家庭生活中巧取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

家庭生活中蕴藏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一把古色古香的老木梳、一对龙凤绣花枕、一只青花瓷罐、一只彩陶花瓶、一块扎染花布……其造型、装饰和技艺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营造生活的艺术,它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平时鼓励学生多观察发现探究这些家中的艺术作品,组织学生带着家里的地方传统文化作品与其他学生一起探讨其历史与文化,分析感受和体验。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作品的探究活动,会倍感亲切和自豪感,同时激发学生了解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妙用地方传统文化题材,发扬地方传统文化

1.课前自主学习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前提条件。

课前有效的自主学习是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如风筝作为中国典型的民间玩具之一,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协调,具有强烈的民间乡土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2.欣赏与制作相结合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关键所在。

地方传统文化教学离不开“欣赏式”教学,我们在地方传统文化教学时应该将欣赏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一起,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通过制作学生不止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美,同时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制作工艺的艰辛,激发学生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3.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必要条件。

地方传统文化作品形式多样、材料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质感和美感,不是我们能用语言描绘形容的,所以在地方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应多收集各种地方传统文化的实物及图片和视频资料,为教学提供最直接的教具,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地方传统文化作品。

篇8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对策

DOI:10.15938/ki.iper.2017.01.016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1-0079-04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用以分析和处理道德现象、指导自我道德行为的一种价值取向与价值心理,是促进大学生道德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也重点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1]传统文化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精神涵养,其所蕴含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宝贵素材。因此,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激,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养相融合起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国国家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道德文化传承,才使我国关于人的道德教育实践具有一种“先天优势”。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底蕴与涵养。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提供优秀资源。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等醒世箴言,来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引导大学生加强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理念的认同;深入挖掘“法者,天下之仪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等卓越思想,彰显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的社会价值理念;通过挖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修身自律思想,提升大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感悟与认同。通过“古今对话”、“古为今用”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各国共同遵循的世界价值。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路径参考。纵观历史,我国历朝历代对人的教育形式主要包含三种教育,即国家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古代国家教育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治人”之学问;而从古至今的家庭教育则更侧重于家长的言传身教与“孝悌”等伦理道德的灌输;社会教育主要采取道德教化的形式,依托道德舆论、道德环境以及道德风气的熏陶加强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这三种教育对当今的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育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价值的发展输送精神养料。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人的作用及价值,倡导人应该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中彰显自我价值。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主要包含对国家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引领。“精忠报国”、“治国齐家”体现了个人对国家利益价值的尊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关于奉献社会的千古名言体现了传统对社会价值的精神引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关于个人自律、修身的忠告则彰显了个人层面对道德价值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犹如“黏合剂”,可以强化和“粘合”当代大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精神共性”和“文化基因”,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群体形成相对一致的道德价值观;促使当代大学生在参与世界竞争时发扬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光芒,不因外界消极力量的干扰而放松自我修为和道德追求。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社会重构与深刻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我国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观发生了较大改变,大学生所处的道德环境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特征。部分大学生道德品行出现一定偏差,其价值追求、价值取向表现出令人担忧的问题与倾向。

1.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第一,道德责任意识淡漠。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其他成员道德责任冷漠,同情怜悯之心寡淡,不能推己及人,甚至更视“乐于助人”为一种“道德绑架”,不能理解和不认同见义勇为的做法。再如部分大学生离家求学迷失在大千世界却忽略父母的挂念,对家庭培育缺少感恩,表现出对家庭关系的道德冷漠。另有部分大学生缺少诚信意识,欺骗国家助学贷款拒不归还,肆意操作网络借贷平台,使身边的亲友利益受到损害等等。第二,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与他人利益。部分大学生为了达到个人利益而罔顾原则,在集体利益、他人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牺牲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满足个人私欲。例如2015年河南新乡一大学生因违法盗猎国家级保护动物燕隼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一案例虽是个案,却可看出个别大学生为谋取私利而不顾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漠视国家公共安全,表现出了该生道德的失守。第三,缺乏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许多学生没有把诚实守信作为安身立命的戒律而随意践踏。例如,部分学生为了扩大个人自媒体影响力不惜造谣、传谣,在公共危机爆发时急于散播不良舆论,夸大和歪曲事实,对社会安定团结造成一定的影响。更有个别学生无视道德与法律的尊严,为了满足自己虚荣不惜走向违法之路。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缺少道德自律和自我反思,反映出大学生道德约束和自控能力的薄弱。

2.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成因

第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变化。当代大学生多数是“90后”的新生代,他们出生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收获成果的阶段,成长于社会利益多元和社会结构重组的时代,外来文化的涌入在改变我国民众价值观念的同时,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价值标准朝着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社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地域差距、教育不公、等等,社会舆论的利益至上、一夜暴富等宣传诱导至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理想受到质疑,道德标准产生动摇,继而出现了道德价值观让位于个人利益的错误思想。

第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及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实效性不足。多年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道德教育始终是我国整体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青年的成长,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例则呈下降趋势。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较少接受系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而在大学阶段一些高校更加侧重专业教学和注重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价值观教育往往仅存于思想政治教育课之中,缺乏全员和全过程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养成,高校培育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内容、方法及途径亟待创新与提升。

第三,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缺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学生整体教育中的关键一h。然而,伴随着社会整体道德价值观的重构,大学生家庭成员的道德价值观也出现了嬗变。有的父母忽视家庭道德价值观教育,不能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华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家风失范不仅不能以身作则,而且带头败坏社会公德。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家庭教育的内涵不足,致使大学生缺少常态化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熏陶,这也是造成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四,大学生自身道德价值观学习意识不强。目前来看,知行不一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问题的显著特点,我国新生代大学生“表现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矛盾和偏差,即道德认知失衡。”[2]部分大学生缺少自觉接受和汲取道德价值观的意识,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不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价值营养,不能从世界角度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由于盲目崇拜和追捧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中缺少民族情怀、理想信念;缺乏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等高远志向和精神品质。加之部分大学生道德学习、道德自律、道德升华意识不强,致使自我道德价值观随波逐流,出现了道德价值取向的迷失、道德价值追求不足。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文化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基础和源泉。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宝贵涵养,为此,应整合社会、学校、新媒体、家庭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建立五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模式,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到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育之中,提升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1.学校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质上是一个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过程。高校应充分发挥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系统性优势,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第一,理论课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是中国化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为此要找准我国历代圣贤及诸子百家关于对事物本质和社会运行规律的探讨与哲学理论的契合点、共生点。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深层次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其深刻认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崇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第三,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崇信尚德、孝悌仁爱、德法结合等教育资源,有机融合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中,塑造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及民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水平。同时,应深入挖掘高校每门专业课程中的道德资源,引导大学生在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实践中践行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严格自律、遵纪守法的品质。

2.社会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主流文化风尚

社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渗透性和隐蔽性。通过社会各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大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逐步向着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靠近。首先,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基础。强调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3]。为此,应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核心价值观所承载的道德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社会共识和行为准则,持续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其次,公益事业社会组织应发挥作用。各地博物馆、历史陈列馆、慈善机构以及社区等组织单位,应该积极肩负起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的社会责任,自觉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鼓励大学生从事社会公益与志愿服务等,为大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条件。再次,发挥企业优势弘扬道德文化。大型知名企业如海尔、华为等企业,在为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国际荣誉的同时,应借助自身的影响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传播到世界文化中去,在有形和无形中向青年、社会及世界传递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3.新媒体教育:依托新媒体弘扬传统文化净化网络空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文化,为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度的传播与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新媒体的应用者90%是青年学生。要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谦恭礼让、严于律己”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新媒体道德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养成文明使用新媒体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二是开展网络道德价值观教育。通过新传媒对传统道德、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大学生不断提升自律意识。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肩负起传播积极健康文化的责任,做网络新媒体的“卫士”;学会在新媒体活动中修身和克己,在利用新媒体过程中诚实守信,不造谣、不传谣,自觉净化空间维护稳定,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与国度的“播种者”。

4.家庭教育:重视和优化家庭道德价值观培育

曾强调“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并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4]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依存,这种情感的“根”深植于家庭生活当中,为家庭教育提供着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指引。第一,家长的以身示范。作为学生的父母应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提取道德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见习、对孝悌仁爱的亲躬与传承,必然耳濡目染影响与传递子女。家长道德行为的示范引导,对子女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和无法替代的作用。第二,家风的塑造。家长要通过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注重道德实践,提高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义利观。通过塑造良好的家风、家训,营造浓郁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知行统一。第三,“修剪”大学生的行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子女的思想变化和行为举止,告诫子女“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净化思想,矫正自我道德价值观。家长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刚直不阿”的思想精髓,使进大学生修身自律,崇德向善。

5.自我教育: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道德主体能动性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最高层次和价值取向,“是一种以善为目的的意向性道德抉择。”[5]引导大学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主体。其一,大学生应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习、提炼和转化传统道德文化的能力。其二,大学生要丰富和厚植自我道德素养,用优秀传统文化涵B自我的道德世界,躬行践履,锻造品质,自觉在社会实践中弘扬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其三,大学生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读,萃取文化精华,提升道德认知,实现知行一致。其四,大学生要提高学习践行传统道德文化的行为自觉。大学生应做到友爱同学,挂怀亲人,感恩师长,用自己的言行兑现道德价值承诺,时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检验自我,将自我道德价值观外化为道德实践;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增强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以自身道德力量和道德能力彰显中华文化的风格与气派。

参考文献

[1] 陈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关于中华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6-09-22(7).

[2] 黄海.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论析[J].教育评论,2014(5):94.

[3]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1).

篇9

[关键词]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中西医并存;医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2-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84-02

不仅中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世界各国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并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传统医学。而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两种医学模式该如何共存一直受争议。2014年5月24日,世卫组织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该决议由我国提出,马来西亚、韩国等国联署。决议敦促各成员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调整、采纳和制定本国传统医学规划或工作计划,确保传统医学服务的安全性、质量和有效性。2015年12月20日,总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做出的重要批示中强调: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勇担中医药振兴发展重任,适应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坚持中西医并重。撷英拾萃,下面,笔者将分析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传统医学现状,并与读者一起深思中医与西医并存的医学模式。

一、医疗

在日本,汉方医学是融合了其本国历史发展起来的医学模式。当西医进入日本成为主流医学时,日本基本废除了传统医学,而如今,日本有多家医院及医学院附属医院开设了以“汉方医学”、“补充替代医学”或“东洋医学”为名的传统医学门诊。日本各地都有多种日本传统医学诊疗模式存在,如私立医院、诊所、针推、理疗治疗院。2003年日本医生的汉方制剂使用情况统计发现,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使用汉方制剂。日本批准的处方药中有148种汉方药,均纳入健康保险;非处方药中有210种汉方药,总使用率达到90%以上。由此可见传统医学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样,中国也处在中医和西医并存的时代,中西医都能服务于人民。

而韩国从事传统医学诊疗的医师被称为韩医师。在韩国,传统医学和西医的分界非常严格。韩医师在接受韩国传统医学教育同时,需要完成各种西医内容的学习,但仍无权给病人使用西药。西医师同样无权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病人。虽然韩国的国策和法规并不完全支持传统医学,但韩国人民普遍愿意接受韩医师的治疗。

与中国、日本、韩国相比,马来西亚传统医学类别较多,分为中医学、马来医学、印度传统医学,并已成立传统医学的自我管理组织。这有助于对其从业成员的组织、注册、建立其行业活动的管理标准。

据此可见,邻国的传统医学在医疗服务当中具有一席之地,与西医一起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使命。但传统医学和西医该如何合理有效地并存?什么情况应选择传统医学方法治疗,什么情况应选择西t治疗,什么情况又应选择传统医学和西医结合治疗?如何规范多种医疗模式并存下的医疗市场?这些问题一直值得深刻探讨。

二、教育

邻国是如何对待传统医学教育呢?日本政府曾经废除过传统医学,同时废除传统医学教育。但近年来,传统医学课程,如中医学概论,重新进入大学成为必修课程,但仍未有专门从事传统医学的医师资格批准制度。尽管如此,仍然有爱好中医药的西医医师、药剂师、护理人员通过日本东洋医学会的专科医生的资格考试和认定,参与传统医学的推广。

此外,日本的传统医学科普知识在民间的宣传做得非常好,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编辑出版的《黄帝内经》、《中医学入门》、《中医学概论》、《中医临床中药学》等书籍图文并茂,而且浅显易懂,已有漫画形式出版物,很受民众欢迎,极大地促进了传统中医的推广。相比日本,中国更重视传统医学的发展。在专业设置上,我们不仅有中医专业,且在中医专业中开展了西医课程,我们有西医专业,并且成立了中西医结合专业,致力于中医和西医的差异及如何并存的研究。但向国民推广传统医学理论这一方法可以借鉴日本。

韩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在学制和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学制长。韩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学制为六年。2.课程任务繁重。3.升级制度。即每年均设准入考试制度,未合格者不能进入下学年的学习。4.修炼医制度。在课程的设置中,仅安排了临床见习并未安排实习,学生如想提高实践能力,可选择做修炼医,将临床实践能力和经验的培养纳入继续医学教育中。这种传统医学培养模式充分表现出选拔教育的特点,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载岐伯语:“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传统医学的接班人,必须能够忍耐学习过程的艰辛,有强烈的学习志愿,热爱所学专业。我国中医院校的本科学制基本为五年,本硕连读一般为七年,学生在学时间较短,无法解决与现代科学文化环境冲突的问题。传统医学的传承需有适合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大学责无旁贷地要担当起这个责任,应该通过合理的学制设置,帮助学生适应传统医学的学习。

相比韩国,马来西亚在传统医学教育方面较为落后,国内还没有正规、系统的传统医学教育机构,但国家教育部下属的高等教育认可委员会正在制定传统医学相关课程的学历和学位标准规范的计划。

篇10

近百年来,随着西学东渐,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作为中医药发源地和中药大国的中国,我国的中医药却在国内市场遭到冷遇。与之相反,“西方中医药热”之说在我国大行其道,尤其是中医业内已相传甚久,但机缘何在呢?

一个不争的事实创造了这种机缘: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激增,老龄化社会降临,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转变,医疗费用直线上升。人类应当怎样寻求出路?近几年来,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大潮汹涌而至,欧美各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把希望投向了我国的中医药。随着各国有关法制的建立健全,中医药进入医疗主流体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医在美国:锦上添花的“救命稻草”

上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总统观看了针刺麻醉之后,针灸热遂在美国兴起。自1998年起美国中医针灸师可以使用全新的《通用医疗程序编码》,向保险公司申报医疗服务。这标志着针灸已正式进入美国健康保险体系。

目前美国约有1万余名针灸师,有20多所针灸学校。越来越多的针灸师将中药、方剂与针灸配合使用,增强了疗效。据美国《预防》杂志调查,大约有6000万美国人服用中药,有60%的西医介绍病人去接受民间疗法。美国人用在民间疗法上的费用每年达37亿美元,用于食品增补剂(包括中药)的消费为80亿美元。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一份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初稿)》,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从“补充和替代医学(CAM)”中分离出来,首次认同中医药学与西方主流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独立科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西方主流医学的补充。

美国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NCCAM)和FDA认为,传统医学体系是“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与对抗疗法(西方主流医学传统疗法)独立或平行发展而来”的,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背景。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如相信机体有自愈能力,治疗方法也有独到之处。

2009年初,美国著名华裔中医专家田小明最近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政府任命为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成为首位接受这一职务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

据田小明介绍,为了满足美国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减少庞大的医疗开支、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美国正在积极探讨能够辅助西医而又安全有效的疗法。2002年,美国白宫批准将世界上43种传统医学和疗法正式纳入美国补充和替代医疗体系,其中“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独立医学体系正式被列入白宫文件。

目前,美国政府每年花费1.2亿美元用于补充和替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而针对中医、中药和针灸的研究项目多达几十种。此外,美国每年有1.8亿人自费购买包括中草药在内的保健品,花费约200亿美元,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07年,占美国总人口38%的公众选择接受补充和替代医学的治疗。

近几年来,美国加速了对中草药的研究进程,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设立了“美国中药科学研究中心”,集中了一批医药精英,专门从事中草药的研究开发;加利福尼亚大学开辟了中药园圃,种植了190余种常用中药;美国东西方医药研究院等机构拓宽了研究范围;一些制药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大陆购买单味药材的提取物粗品,然后进行精制分离、提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药理筛选等,不少工作已取得好的成绩。

中医药产业:花开域外

世界上有四大传统医药体系:中国、埃及、罗马、印度。随着历史的变迁,后三个传统医学体系均已消亡,唯有我国的中医药体系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不仅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为繁衍不息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健康的保障,而且正在大步走向世界。甚至有人这样说,在科学领域内,我国在民办上最有实力、最有后劲的就是中医药。

在西欧,针灸已获得合法地位,并列入医疗保险体系,不少医院都设有针灸科,许多西医诊所也兼行针灸。目前,西欧各国至少有5万名针灸师,法国的一些大学还开设了针灸课,1997年又成立了跨国性的欧洲中医大学,总部设在法国,西欧各国设立分部,学制5年。《法国针灸杂志》、《经络》等有关学术杂志纷纷出版。

针灸已成气候,中医药应用也日见增多。近几年,欧洲草药销售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达10%。从我国大陆进口中药材数量更是呈数倍、数十倍增长,许多国家政府也都陆续了有关草药方面的政策法规。

德国

德国是欧共体中使用植物药最多的国家,约占欧洲草药市场的70%。草药的应用已具合法地位,并纳入了德国医疗保险系统。据调查,德国85%的人认为草药有效,毒性低。草药制品在任何药店都可以出售。德国政府十分重视传统医药的发展,每年拿出1000万马克,资助开发自然疗法,并且成立了中国传统医学研究院,成功地举行了10多次国际学术交流。但是德国政府以及国家健康保险基金仍然没有确立中医在德国享有和西医平等的地位,将其置于卫生保险体系之外。

英国

英国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中医诊所和中药店,每个主要城镇至少一个。由于民众的需求日增,英国的一些知名医学研究机构正着手研究中药,英国国立医院也试办了以针灸中药为主的“补偿疗法门诊”。除了现有的10多所私人开设的针灸、中医学院外,英国教育部门还在伦敦中萨大学开设了5年制的中医专业,在威斯·敏斯特大学开设了3年制的针灸专业,均由英国政府拨款。现每年大约有250万英国人采用中草药、按摩、正骨和针灸疗法,支付医药费用多达9000万英镑。

丹麦

近30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丹麦人创办的中医诊所在内,目前丹麦共有500多家中医诊所,治疗项目包括针灸、推拿等。中医针灸治疗作为替代治疗方案的一种在丹麦已被广泛使用。目前约三分之一的丹麦医院选用替代治疗方案,治疗范围包括疼痛、癌症、不育和精神病等疾病,而针灸治疗占到所有替代治疗方案的97%。

日本

早在公元七世纪中医药就传入日本,日本汉方医学即起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学。目前,日本从事中医药研究的达5万人,18个主要研究单位包括亚洲医药研究中心、东京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研究中心、日本汉医研究中心、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等,都是颇具实力的科研机构。

日本民众具有服用中药的传统,现有汉方药厂约200家左右,汉方制剂的品种有2万多种,目前被收载于医疗保险药价目录中的方剂已达233种。日本对汉方制剂的研究尤为重视,有煎剂、散剂、片剂、胶囊、滴丸、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其颗粒剂是为解决丸、片不易崩解且服用量大问题开发的新剂型,已占汉方制剂产量的60%以上。大部分汉方制剂有明确的成分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数据,在生产过程中的浓缩、干燥、灭菌、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等研究方面,都融入了现代新技术,并开发出了新辅料、新添加剂,从品质到外观均优于我国中成药。

在医疗政策方面,厚生省除规定大部分汉方制剂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外,还规定针灸费可部分地从医疗保险中支付。由于日本在中药制药的某些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因此他们声称:要使日本成为世界传统医药的中心。

新马泰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目前约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有中药店800余家,多由坐堂中医师诊病,也有许多私立中医院广泛应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治病。

越南很早就提出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

专家言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美国宾西法尼亚执业针灸协会副主席戴维·莫勃尼

西方人主要是在西医药已无法攻克的前提下,希望以中医药进行医疗方法补充而关注中医药的。西方人关注中医药是对疗效感兴趣,而非对其文化。在接受中医服务的病人中,有些尽管不相信中医,但在西医师的推荐下还是会去看中医。而80%的患者将中医药看作“救命稻草”。而草药在美国被用于传染病暴发的防治的情况不容乐观。虽有历史的因素在作祟,但绝大部分西医师未接受过中医教育,他们不了解也不相信草药的作用。

旅居荷兰资深中医药专家 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