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科学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科学概论

篇1

关键词: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40-02

随着中国社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具备专业英语能力成为一种基本要求。食品工业在全球和全国都属于第一大制造业。随着国内与国际食品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愈来愈频繁,我们很清醒地意识到自身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掌握食品科技英语是食品专业本科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这一能力不仅可以使他们持续了解乃至把握先进食品科技,也使他们有可能参与到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跨国食品企业,有条件到食品科学研究处于更高水平的、高度国际化的高等学府去继续深造,这些都将为我国食品科技的进一步提升、扩大国际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培养符合食品国际化时代的食品专业高级专门人才,陕西科技大学早在2002年就开始开设食品专业的双语课程――食品科学概论。开始仅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立后,则同时面向2个专业的学生授课。通过在11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这一课程在教学团队、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都不断提升和完善。该课程在第5学期开设,56学时,3学分,为专业课和主要必修课程,融合了2个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英语。每个专业2个班级,4个班共计约120名学生合并授课。

一、教学过程

1.教学团队。食品科学概论(双语)(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课程在开始设立的时候只有一位授课教师,目前已发展为4位任课教师的教学团队,每位教师都具有本专业学习经历、高级职称、企业工作经验、出国经历、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都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且在食品科学研究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课程负责人黄峻榕,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获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普度大学食品科学系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美国食品科学学会(IFT)会员;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主讲教师李宏梁,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硕士学位。2005年到荷兰访问,2012年到美国访问。主讲教师易建华,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获陕西师范大学食品专业硕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主讲教师朱振宝,博士,副教授。2010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到美国访问。中国微生物学会终身会员,陕西农业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会员。

2.教材选用。本课程曾采用过不同的英文教材,最早采用的是第五版《Food science》(Norman N. Potter & Joseph H. Hotchkiss. New York:Chapman & Hall,1998)作为教材。自2007年起选用美国英语原版教材《食品科学导论(影印版)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Rick Parker.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该书非常适宜作为教材使用,一直沿用至今。该教材在多所高校的食品专业作为食品科学概论或导论双语课程的教材[1-4]。课文包括4大部分:A.引言和背景(Introduction and Background),B.保藏方法(Preservation),C.各种食品(Food and Food Products),D.相关问题(Related Issues)共28章内容。

二、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该课程主要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食品科学的背景,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各类食品配料、加工、包装、销售和储存之间复杂的关系,并探索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粮食安全;如何更好地设计自己的职业。通过让学生掌握食品的基本组分、食品种类和在食品中最常使用的加工、保藏技术,使他们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高年级课程中更深的理论和更专门的知识。该课程需要学生先修大学英语、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由于教材基本比较全面反映食品科学与技术所有应包含的内容,因此讲授时基本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食品科技的水平和实际情况,补充了一些在中国食品实践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比如在食品成分方面,介绍中国的食物成分表;在发酵产品方面,介绍中国的酱油、豆腐乳、粮食醋;在肉禽蛋方面,介绍中国人消费更多的猪肉和羊肉。每次课2个学时,完成1章。每次课程的备课除进行英文课件的制作外,还要准备相关视频,并从中选择4~5min课文中最难懂和最关键的内容。另外根据关键知识点设计1~2个案例,4~5个课堂提问,以及课后作业内容。

课堂教学改革。本课程采用全英文教材,全英文课件,为4个班级,约120名学生的大班课。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借鉴其他教师全英文授课的效果并不理想的教训,采用中英文双语讲解的模式。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标:使每位同学都能主动参与和学习,使每位同学在课堂教学中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掌握食品科学的概貌和相关专业英语。在课堂教学方面重点进行了改革,主要目的是增强学习的节奏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首先借鉴中国之声广播,重新进行了课程环节设计:每次课2个学时,共100分钟,分为4个环节,即每25min一个环节。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课程内容学习,并锻炼英文课件的制作、英文口头表达和时间控制能力,设计了课后作业(Student activity),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课程内容讲授进度,选择章后Student activity的任一题目,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制作英文PPT课件。在每次课堂上,进行作业检查,也就是安排4位同学的英文口头报告,每人3min,授课教师当场点评并计分,作为平时成绩之一。借鉴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欧美学生学习模式,要求学生4~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学习(Group Study)。在课堂提问中有一部分要求必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并计分,作为小组每位同学的平时成绩之一。视频是比较直观的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通过大量的工作,收集了一系列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只节选最关键和最难用语言、文字、图片表达的部分,一般每次4~5min。另外借鉴MBA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的模式,根据关键知识点进行案例讲解。

三、考核方式

在每届学生中,都建立了课程邮箱或者是课程QQ群,通过这种方式与所有同学共享课程资料,主要是课件,学生提交作业,进行考前答疑等。不仅师生交流效率提高,方便了学生的自学,而且避免了因集中提交作业而造成教师邮箱拥堵的情况。经过长时间的考核实践,本课程考核从最初的完全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最终成绩,过渡到平时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参与等占30%,期末考试占70%。期末考卷从采用传统的英语试卷考题形式,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翻译等,直到现在完全摒弃“一考定终身”和仅考知识点的考试方式。选择更全面和客观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采用全英文试卷,考卷内容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全部为综合性大题,每道大题的内容贯穿几个章节,包括几道简答题。平时成绩占50%,包括课后作业(Student activity),课堂口头汇报成绩,小组翻译作业成绩,小组课堂回答问题成绩等。

四、教学效果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分为学生网上评教、学院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督查等方式。在期末考卷的最后也设计了学生对本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附加题。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反馈,以及课堂的到课率、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我们对教学效果总结如下:课程4个环节设计比较成功,基本上能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内都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其中学生student activity口头报告、小组提问、视频播放、课程翻译的效果最好,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节奏感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增强。其中学生student activity口头报告,能保证每位同学的参与,每位同学都在课件PPT制作、英文口头报告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实施效果非常好。第一届同学开始进行的时候,部分同学只进行口头讲述,后期就发展到全部准备PPT课件,内容丰富、生动,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还有Group Study(学习小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抢答的形式,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五、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以下不足:(1)4位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每一部分的把握程度有所差异,使得教学节奏并不完全一致,给小部分学生造成困扰。(2)本课程的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但是每一届学生在这方面完成得都不理想,加大了课堂教学的难度。(3)学生习惯了个人学习、个人努力,对小组学习都需要一段适应时间,到完全理解和参与小组学习的时候,已经是课程的末尾了,因此在小组学习方面,需要其他课程也同步进行。(4)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使得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有内容松散的感觉,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完成课程试题库建设、课程多元考核体系建设、课程授课教师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有条件时,聘请外籍教师(专家)授课,课程网站建设,另外进行更适合中国食品科技现状和学生学习特点,融合最新食品科技的教材建设等。使学生不仅了解国内、国际食品科技现状,同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后阶段更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加有兴趣和主动,在毕业时具备一定的食品专业英语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可持续的专业英语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柳,付熙哲,吴东亮.以食品科学概论为例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06):84-85,88.

[2]詹丽娟.食品科学概论双语教学初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09):137-139.

篇2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毕业论文;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34-0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专业培养的目的是掌握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相关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内蒙古是我国农牧业大省,培养应用型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内蒙高校食品专业的首要任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实验和毕业论文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设置的实验类课程和毕业论文环节已经满足不了学生进入食品企业后的能力要求。因此,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和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与探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的竞争力,而且对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教学水平和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程的设置偏少。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多数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求我们要在具体的实验中来应用理论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而且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热情,另外,学生整体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部分同学根本不懂得怎样正确的进行基础实验仪器的操作。

2.学生能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几乎没有。工程教育、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都只是进入企业参观,由于人数众多,大多同学在实习后根本没学到任何东西,更别提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了。在进入大三以后,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这样部分学生如果对理论课上的某些知识感兴趣,就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和理解,但是,就目前的条件,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实际操作要求,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一个科研创作平台,来吸引和调动学生的科研创作热情。

3.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太晚。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是在大学四年级,这样学生就会同时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论文设计的三重压力,如果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松懈,这样就会使毕业论文设计失去它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科学分组,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科研实验室。同时,让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可以自愿进入实验室来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这样就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改革与探讨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课设置内容的改革。食品专业的应用性,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科研工作中,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出发点,要以教学联系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思维来努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在科学研究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机的衔接起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验课程的设置对于理解和升华理论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做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科研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性、技术性很强,实验课程的设置要进行精细规划,最大限度的将理论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同时加强创新型和设计型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水平。

2.加强实习基地和校内小型食品加工厂的建设。加工实习经费的投入,结合校内相关实验室和设备建立校内小型食品加工厂,让本科生能亲自动手进行食品工艺的生产和创造;同时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院企合作,建立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提高,促进其就业。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环节的改革。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本科教学水平、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科研水平、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来讲,毕业环节是最终的归宿。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毕业环节中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前三年教学成果的最好手段。因此,在毕业环节中可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改革: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现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都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这样学生就会同时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论文设计的三重压力,如果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松懈,这样就会使毕业论文设计失去它真正的意义。所以,应该容许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实践,这样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科研热情。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和内容。目前采取的内容和形式只有学生跟着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较单一和死板。进行改革的话,可以采取形式和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改革。①可以容许学生自由选择合适的实验课题和导师进行科研创作;②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来进行一项系统的科研创作,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开展实验研究需要整个团队进行。③导师可以给出规定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去设计技术路线,也可以容许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合理的实验内容提交导师审查后开展。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评价体系。目前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价体系单一,只有学生答辩、老师给分这样一种形式,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科研素养的高低,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改革,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①毕业实验的出勤率、实际动手做实验的能力。②实验结果是否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③毕业论文的撰写、论文答辩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汪磊,汪又先,游新勇,等.工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1,(6):59-61.

[2]蒋益虹.综合性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66-68.

[3]汪磊,游新勇,王国泽,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7):1-3.

[4]郑亦平,库夭梅,余小林,等.农科院校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34-136.

[5]高海生,康维民,张红新,等.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4-27.

[6]李苏红,公勋,赵秀红,等.以科研导师制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6):3812-3814.

篇3

主观题

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

作品分析题:

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

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

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

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诗歌评析

背影

汪国真

背影

总是很简单

简单

是一种风景

背影

总是很年轻

年轻

是一种清明

背影

总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种魅力

背影

总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让人记得清

诗歌评析

背影

答案:

该首短诗都是以背影开头,慢慢的深入。由“简单”到“年轻”再到“含蓄”最后到“孤零”,那份独特便也显现出来。众多的背影里面,个人眼里的背影也只是那个与自己牵绊最深的,它不管人群是怎样黑压压的如幽灵般显现。

行者有行者的背影,伏案者有伏案者的背影,思想者有思想者的背影,望其背影之时,他的前路会有怎样的奋斗和执着又是另一番风貌了。

《背影》只有轮廓,看不到喜怒哀乐。背影是简单的,是年轻的,是蹒跚的,是含蓄的,是独特的,更是孤零的。看着背影,不仅仅的是看着渐行渐远的风景,更是心中千思万绪的情感的渐行渐近。

散文评析

信念的力量

鲁先圣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要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遐迩。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们没有不知道姜村的,人们会说,就是那个出大学生的村子。久而久之。人们不叫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姜村只有一所小学校,每个年级一个班。以前的时候,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现在不同了,方圆十几个村,只要与村里有亲戚的,都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人们说,把孩子送到姜村,就等于把孩子送进大学了。

在惊叹姜村奇迹的同时,人们也都在问,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吗?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秘诀吗?还是别的什么?

假如你去问姜村的人。他们不会告诉你什么。因为他们对于秘密似乎也一无所知。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听人说这个教师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贬到了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这个老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一个传说在村里流传。这个老师能掐会算,他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了,我将来能成数学家;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作家;有的孩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音乐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钱学森那样的人,等等。

不久,家长们又发现,他们的孩于与以前不大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了。老师说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老师说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更加出类拔萃。孩子们不再贪玩,不用像以前那样严加管教,孩子也都变得十分自觉。因为他们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刻苦等恶习的孩

子都是成不了杰出人才的。

家长们很纳闷,也将信将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师道破了天机?

就这样过去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这个老师在姜村人的眼里变得神乎其神,他们让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测自己的命运。可是这个老师却说,他只会给学生预测前程,不会预测其它的。

这个老师年龄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预测的方法教给了接任的老师。接任的老师还在给一级一级的学生预测着,而且他们坚守着老教授的嘱托:不把这个秘密告诉给村里的人们。

我的几个好朋友就是从姜村走出来的,他们说,他们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起,对于这个秘密就恍然大悟了,但他们这些人又都自觉地坚守起了这个秘密。

听说完这个故事,我始终在被这位可敬的老师感动着。人世间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信念的力量呢?他通过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在这些幼小孩子的心灵里栽种了信念啊!

散文评析

信念的力量

答案:

从老教授的角度,本文昭示了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还应该把这种效应用于学生身上.老师要告诉学生,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让学生对自己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前……

小说评析

回家

皮特·哈米尔(美)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

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这棵树,

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试题分值:60分)

小说评析

回家

答案:

①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

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

③小说通过文戈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幸福的黄手帕”好。

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子。 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出来的。

小说评析

妈妈的秘密

赤川次郎(日)

千万不能让丈夫知道。

绫子拿着那个小包,站在桥上。夜深人静,河水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它能带走这秘密吧。

小包飞快落入河中。回家吧,明天丈夫住院,得起个大早呢。

绫子疾步往回走。轻轻打开后门,穿过厨房,溜进卧室——丈夫站在那里!丈夫满脸愤怒。

“上哪儿去了?”

“这……”

“哼,是把见不得人的东西扔到河里了吧!”丈夫真的动了气。绫子的脸也变白了。

“扔了什么?说!”

绫子忍不住反问一句,“你怀疑我什么?”

“我替你说吧——是北山的信!”绫子睁大了眼睛。接着,慢慢将视线移至脚下。

“跟那家伙勾搭上啦!”“啪!”一记沉重的耳光。绫子头晕目眩,一头栽倒在床上。

好不容易抬起头时,女儿有纪子正怯生生地站在床边,黑黑的瞳仁里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我到底是谁的孩子?”有纪子问,“是爸爸的,还是叫北山的那个人的?”

“你为什么问这个?”

“想知道。”

良久,绫子没有作声。微风吹拂着她那业已大部分变白的头发。

“好,”绫子终于开口了,“那就告诉你吧。”

“和我结婚前,你爸爸爱着一个人,她叫……晶美”。晶美,并不出众。在中学,比爸爸他低一年级。当时很迷恋爸爸的绫子,偏偏和晶美又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不过,这两个女孩儿那时都还不到敢向异性吐露爱心的年龄。因此,也就没有发生什么争“郎”大战。论家庭背景,绫子占上风。晶美死了父亲,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度日维艰。她自然穿不起绫子身上的漂亮衣裤,也不善于玩耍。不过,绫子知道,晶美特有的那种清纯、温柔和娴静是谁也学不到手的。

那件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暑假。

晶美突然跑到了绫子家。爸爸正巧也在。紧追而至的是一群恶煞似的男仆,他们的主人是当地首富,晶美的母亲在那家干活。

“让那个女孩儿滚出来!”男仆们叫嚣说,他们小姐放在梳妆台上的宝石不见了,晶美当时正进府找她母亲,偷宝石者必是晶美无疑……爸爸,发怒了,让晶美躲进里屋,转身直奔门口,跟那帮男仆大吵起来。

大概是被爸爸那不要命的样子吓住了,男仆们嘟嘟哝哝着回去了。本来他们也没有充分的证据。

爸爸走向面色惨白、颤抖不已的晶美,温柔地拉起她的手……然而,那件事并未结束。暑假期间,晶美偷盗宝石的传言飞遍整个镇子。新学期开始后,没一个人愿跟她说话。她母亲也失去了工作,娘儿俩的日子更难过了。爸爸则明明确确地爱起了晶美。那不是出于怜悯或同情,而是纯粹发自内心深处的诚挚之情。绫子一如既往关心着晶美,同时暗暗在心里发誓:委屈自己,成全他们。

然而,单靠一个学生的爱情,是无法支撑母女俩的生计的。这个事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晚秋的一个黄昏,晶美和她母亲一同投河自尽了。

“后来,你爸爸倒插门到了咱们家,再后来,就有了你。”绫子停顿了一下,“不过,你爸爸在心里一直思念着晶美。我只是他的妻子,晶美才是他的恋人,而且只有她一个……”

有纪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可这与你扔到河里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

“我打扫里屋的时候,发现了塞在天棚上的宝石,就把它偷偷地扔进了河里。”

“是,是这样……”有纪子几乎喘不过气来。

“晶美被人追到咱们家,趁你爸爸跟人吵架的当儿,踩着板凳,把宝石塞到了天棚里。”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呢?”

绫子莞尔一笑:“我那时已经得知,晶美的不幸使你爸爸在身心方面所受的沉重打击和极度悲痛该有多大。对你爸爸来说,晶美是完美无瑕的女性偶像。如果告诉他真实情况,你想会发生什么事儿?”

“妈妈!”有纪子紧紧地抱住了母亲。

“您才是最爱爸爸的人啊。”

绫子的脸微微发红。

小说评析

妈妈的秘密

答案:

小说先设置悬念,制造-一个妈妈的秘密,然后丈夫动气,女儿追问,层层推进,而揭秘又必须回到过去的岁月。于是小说自然巧妙地用插叙的方法让时光倒流,回到青春的岁月,展开丰富复杂的感情纠葛。最后又出人意料地揭示出宝石的秘密。让读者在“欧.享利式”结尾中顿悟、体会、感受妈妈的秘密。这样,整个故事情节集中紧凑,让读者一气读完,便荡气回肠,感受到巨大的艺术冲击力。

诗歌评析

感谢

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诗歌评析

感谢

答案:

《感谢》是汪国真在2006年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所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作者用收获、捧起、撷取、亲吻这四个词语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表达出“我”对“你”真挚的感谢之情,同时收获春风,捧起

浪花,撷取红叶,亲吻雪花,都无一展示出这四季之景的特点。

诗句对仗工整,用词准确,表现出文学大师的深厚功底。一年有四季,“我”写尽了四季,却也写不尽“我”深深的感谢。作者将自己饱满的深情蕴涵于四季最美的景色之中,用四节诗中丰满的形象与真挚的语言,表达出其真切动人的感谢之情。

散文评析

感谢遗憾

王文

曾听过一位哲人讲的故事。一个旅人在路旁看到许多盛开的鲜花,他一边走一边采。沿途的花一朵比一朵大,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香,到黄昏的时候,将近旅程的终点,他看到一朵巨大的奇异的花,在暮色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他喜出望外,抛掉了手中的花,奔跑过去,但他的脚步却因跋涉的疲劳而显得有些沉重。他终于赶到了那朵花的面前的时候,那朵花已经枯萎了,他绝望地握住花梗,手一摇动,花瓣一片一片地掉了下来。

于是,有人为旅人感叹,如果他不留恋那些小花而大踏步地一直向前走,就可能得到那朵奇异的花。我却不以为然,就算他得到了那朵令他喜出望外的奇异的花,当他回眸时,也会以同样地心情遗憾错过的那么多芬芳的无名的小花,也许就在这不起眼的无名小花丛中会有一朵更让他心驰神往,更让他感慨不已,更让他喜极而泣……

人生是一个遗憾的过程,正因为有了无数个遗憾,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如此精彩如此美丽。稍不经意的一次回眸,满眼往事中最令人难忘和记忆犹新的注定是曾经有过的些许遗憾,就像我们常常忘记的夏日的沐浴,而记住了难捱的燥热,忘记了冬季树挂上的棉絮,而记住了严寒的冷酷。每一个遗憾倒给我们的都是凝重的思索,每一个遗憾留给我们的总是流年的感动。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一次遗憾,而忘却了我们人要风雨兼程的行旅。

许多人因为没有得到而抱怨而放弃而沉沦,智者会因为没有得到而奋起而执著而追求。感谢遗憾,就是感谢生命的馈赠;感谢遗憾,前方的路才会走的更坚实;感谢遗憾,未来的日子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带着遗憾远行,人生旅途会更加的精彩!

散文评析

感谢遗憾

答案:

《感谢遗憾》开头以一个故事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以为有了一些遗憾,生命反而会呈现不一样的美好,所以作者以感谢遗憾为题,列举了一些为我们可能会遗憾的生活琐事,但是另一面也对比写出了另一种美好,不纠结于那些没能顾虑全面的事,生活会过得更轻松,抓住美好,感谢遗憾,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篇4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 课程问卷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1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一门科学,不仅与基础医学有关,而且与食品科学、农业科学和食品生产密切相关,因此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要使得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在充分重视课程教学的同时,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鉴于此,本课程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与分析,希望就此收集到有价值的课程信息,为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提供依据,进而提高该课程的授课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

为我院2007级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工程专业营养方向共7个班的本科学。

调查方法

对参加课程学习的全体学生采取随机发放问卷、无记名答卷、自愿提交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看法及个人学习感受等。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共随机发放问卷112份,回收问卷112份。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作为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食品营养学》课时总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个,实验学时8个。学生对该课时数的认同度达59%,说明该课程学时的安排比较合理。另外,有28%的学生认为学时不足,还需增多。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学生在相关基础课程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使其在课堂上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老师讲授的内容。本次调查对象的《食品营养学》课程安排在其第三学年下半学期,整体来说,学生此时已接受过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的时间段是合理的。但同时,由于距开设生物化学等课程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可能导致相关知识遗忘;另外,在学习的7个班级当中,仅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营养方向两个班在前一个学期专门开设了《人体生理学概论》课程,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五个班并没有开设该课程,增加了部分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学》的难度。这一点也体现在分别有40%和26%的同学感觉课程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生理学或生化基础知识较弱。

2.2 教学模式与方法

2.2.1 双语教学需要

在前期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见“浅谈《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与思考”一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在对《食品营养学》双语教学的需要调查中,有2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另有42%的学生认为至少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双语教学,这相比2005年我院曾开设的《食品营养学》双语课程不到10%的认同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方面反映出由于近年学生的整体外语水平在提高,其对双语教学的接受能力也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在《专业外语》课程取消后,开始重视自己的专业外语能力,希望能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外语水平。

2.2.2 课堂提问与讨论

课堂提问与讨论一直是《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受重视的环节,且学生也对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比较乐意接受。调查结果表明,64%的愿意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和讨论,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29%的同学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讨论中,并且害怕老师的提问。这一比例恰好和课外是否进行预习复习的学生人数比例(预习复习和不预习复习的人数分别占67%和33%)非常接近。提示学生课堂之外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课堂提问与讨论效果直接相关。

2.3 学生学习感受与建议

2.3.1 开设《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必要性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78%认为有必要开设该课程,体现了学生对课程的认可。但同时,也有部分的学生(占11%)认为课程没有必要开设,分析原因,可能与部分学生(占42%)在进行本课程学习之前就参与了一些机构开设的营养师考试培训课程有关。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即便参与了其他的营养培训课程,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认为有必要再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2.3.2 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兴趣

对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61%的学生对《食品营养学》课程感兴趣,这与当前个人饮食和健康日益受到关注的趋势相符。作为一门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科学,《食品营养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然而,也有21%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该课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甚至有8%的同学认为不知道自己学习该课程的目的,这也对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端正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提出更高的要求。

2.3.3 学生建议

学生提出了很多建议,特别是在辅助教学方式上,多数学生希望能够将教学内容和平时的娱乐兴趣如游戏(32%)、动漫(25%)、音乐(16%)结合起来,另外,还有如增加实验内容、名师讲座、网上教学、视频等建议。

3 小结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我们获得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营养方向以及食品质量安全专业《食品营养学》课程的信息,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总结如下:

(1)学生对课程的必要性高度认可,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课程的课时数和开课时段的安排均合适,但应注意基础知识的强化。

(2)教学模式及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重点加强课程中专业外语的引入并向双语教学过渡。强化学生课外学习改善课堂互动教学效果。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辅助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整理

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食品“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就是以培养“卓越工程师”或企业家为目标,创新专业培养理念和方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笔者在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食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改革谈一点体会。

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有两个:一是专业技术型,二是基础理论型;上述人才也许计算机、数学模型、基础理论等掌握得很好,但实践动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下降了。有的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写文章,对搞设计束手无策。近几年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率先启动的重大改革计划。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目前,全国许多大学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通知精神,积极推动学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制定了适合现代工业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培养一批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师开始了教育大改革。

(二)国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美国拥是世界上工程教育体系最完备的国家,譬如,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等大学在工程学科的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另外,美国富兰克林・W・欧林工学院对工程教育别具一格,与许多“先理论后实践”的工程教学方法不同,讲究的不仅仅是教授概念,更是讲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

挑战和课题联系起来。美国欧林工学院认为,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物,一要具备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二要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的理解;三要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当今世界工程问题的新办法;四是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要求学院教会学生具有其将来从事工程行业所需的创造性,理解工程工作可能对人类社会的福祉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大学十分重视工科教育与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企业管理精神的融合,并制定出可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一些工业高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国内尚未有关于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制定具体内容的相关报道。

二、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建立“新型食品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岗位”工程教育理念

改变传统工业化阶段面向行业,特别是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形成且至今根深蒂固的面向岗位的工程教育传统观念,突破专业屏障,包括工程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隔绝,以便适应“新型工业化”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改革“岗位式”或“订单式”教育的缺点,即实行以工程师或企业家速成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按照“强工程、重设计、全素质”的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育质量体系。

(二)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学校“独立教学”体系

食品工程教育要实行产学结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由企业的总工程师或技术总监、各行业协会或行业专家、教授组成,其中企业或行业专家不得少于50%。高校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人才作为全职教师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教学或科学研究进行指导。让学生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企业的工作模式。制定鼓励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对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长期企业实习工作计划,不断完善产学合作培养方案。

(三)创新“我要学”教学方法,改革“让你学”教育模式

传授知识做法以教为主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为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的,僵化落后,教学效果差;要深入探索如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网络协作等以学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进以“填鸭式”为主的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要深入研究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养成与构建的规律,注重培养过程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需求,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学生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团队合作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

(四)建立“教学科研结合”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以上课为主”单一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育人的重要方式,重大的科技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大学生不仅要从课堂中获取知识,而且要从亲自做科研、做设计得到工程训练,只有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五)建立教师“工程能力”教学资质考核机制,改革传统“论文+课时”教师考评方法

大学要积极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称聘任和考核等制度;考核和评价内容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职称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另外,政府和学校要制定鼓励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强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企业承担实习制度和实施计划,不断探索产学合作培养工程师教育新模式。

三、“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改革的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设计能力强,能从事食品加工管理、科研、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具备初步设计能力的食品“卓越工程师”。要面向现代食品工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设计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食品工程技术人才。以提高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针对工程人才培养与教育的重要环节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专业大师队伍,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设计教学环节,创建并实施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为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化、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培养模式和机制。

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

随着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改变,改革的食品“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需要增加与食品工程有关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食品新产品设计开发、食品广告(影像)设计、食品供应链设计、食品包装设计、食品机械和自动化设计、食品质量体系认证、食品营销设计、食品虚拟现实设计等。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培养食品工程创新型人才主线,以强化工程师教育为核心,体现“强工程、重设计、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培养特色。

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内容

优化工程教学课程,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汲取国外大学的经验,鼓励学生选修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例如:《美学》、《设计学》、《中外食品文化》、《心理学》、《社会学》、《科学研究方法论》等课程;除了要求学生限选专业英语外,还开设双语课程如《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果蔬加工工艺学》(双语)、《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双语)等,大大提高学生的设计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

优化培养方案,注重设计能力培养。在改革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要适当增设创新项目,鼓励本专业学生获取各种创新项目学分,以创新奖励学分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创新项目具体包括教师的科研课题、工艺设计和生产现状调查等;获取得分的依据包括:正式发表学术论文,或设计出较高质量作品,或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或参加全国科技知识、技能竞赛并获奖等。

改革教学计划,提升大学生创业理念。增加经济管理类的选修课,如《食品连锁经营》、《互联网+食品》、《财务管理》、《企业成本核算》、《食品政策与法规》、《管理概论》、《经济法概论》、《投资项目管理学》、《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经营决策》等;在选修课程方案中建立创业教育板块,譬如,增加创业教育概论、创业技巧、创业案例分析等授课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水平,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加强工程设计性能力培养。增加课程实验设计内容,不断优化改进试验方法,要求实验设计课时所占比重达30%以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例如《动物性食品设计开发大实验》、《植物性食品设计开发大实验》;也可以增加生产性设计环节,例如,《食品包装设计》、《工厂设计》、《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等。要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对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进行锻炼,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多样性的假期课外实践活动,例如,社会、市场或企业生产实习和企业调查等。利用科研训练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学生计入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能力;另外,要强化对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的实践环节的监督,加大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权重。

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行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调查式等新型教学办法,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理念。减少答题模式的作业方式,增加读书报告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设计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素质。

强化工程实践训练,明确企业培养职责。校外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应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负责,其任务是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与高校有关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指导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实践训练质量。企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企业还应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落实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并安排学生跟班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企业还要与高校共同为学生提供安全保护,并对学生开展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的教育。学校要从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邀请到学校向学生授课,并作为学生工厂实习的指导教师。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探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学院要将制订《外聘授课教师工作暂行办法》,积极运用学校人才政策,结合本专业情况,开展人才聘任制工作,遵循“不求我专业所有,只求我专业所用”的方针,继续聘用一批国内外业务上拔尖,急需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同时,对外聘的人员加强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聘用人员及时辞退。

建立教师参与工厂锻炼制度,强化教师创造力教学能力。要强化食品工程师创新、创业教育和领导力教育内容,首先要培养创造性的教师,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锻炼和新产品开发,使教师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融合,培养出一批能讲、会操作、敢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对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和亲身参与的经历。

总之,要培养出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就要改变传统工业化阶段面向行业、面向岗位的工程教育传统观念,突破专业划分和专业隔绝,改革“岗位式”或“订单式”技术或技能教育的局限性以及重学术论文轻工程应用设计的现状,实施以“卓越工程师”或企业家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只有按照“强实践、重设计、全素质”的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产、学合作教育的开放式办学模式,改进以“填鸭式”为主的培养方法,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使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体,更好地发挥年轻人的智力和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 周文化,林亲录,郑仕宏,钟海雁.推进食品卓越工程师创新计划的思考.2013(2):157-160.

[2] 谢蕴江,张民,任海霞.基于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几点思考――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 2014(1):97-98.

[3] 罗欣,李大鹏. 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食品工业人才.山东农业教育,2013(2):20-21.

[4] 王雪艳.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13(6):742-744.

[5] 袁先铃,叶阳,刘君,王凌云,刘清斌. 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食品产业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5):383-385.

篇6

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针对我国缺少食品安全方面专业人才这一情况,教育部2002年正式批准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各高等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规划,相继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目前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已达88所。学生毕业后可在与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有关的技术监督部门、海关、食品质量检验与检疫部门、食品安全立法或行政执法部门、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从事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教学科研及企业管理等工作。

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食品图书事业部主任李亦兵介绍,为了推动食品安全教育事业,配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和时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长的杨公明教授于2003年联合全国农业、轻工、商业、水产、医学以及综合性等38所高校的70多位专家、教授,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系列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了全国第一套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材。本套教材适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教学,也可作研究生的参考用书,还可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参考选用。这套教材在出版过程中,体现了出版专业、作者领先、精品战略三大特色。

首先,出版专业。作为一直致力于出版食品生物类专业教材的出版社,在食品安全教材急需出版的情况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动员全社的力量,由社长牵头,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经验丰富的出版团队。杨西京总编辑对这套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三项原则:适应性原则、创新原则、精品原则。由老中青三代食品专业编辑组成的团队负责稿件的组织和修改;在复审、终审、校对环节又配备具有食品专业背景的人员审读稿件,利用完善的质保体系,确保图书质量。

其次,作者领先。本套教材邀请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创始人杨公明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杨教授是食品安全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规划和建设上,他不仅为专业创办倾注了心血和智慧,同时也肩负起专业教材建设的重任,组织成立了教材编委会,与各地专家、教授围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培养计划、学科支撑、教材建设、实验设置和实验室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第三,精品战略。教材编委会成立后,先后在杨凌、北京、呼和浩特召开了3次教材研讨会,经过反复论证,精选出包括《食品安全学导论》《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英语》《食品安全保藏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水产品安全性》《食品原料安全控制》《食品工艺学概论》《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环境学》《食品免疫学》《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食品实验方法学》在内的16本教材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课和选修课教材。目前已经出版了13本,对于填补专业教材空白,推动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特色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工科

我国生物工程专业自1998年设立以来,迅速发展,而社会发展使生物工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实验技能、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经验都提出更高层的要求。如何使高校人才满足行业需求,达到供求平衡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使人才培养落实到位,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因各高校设立背景不同,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上下游技术教育结合不紧密,或偏工或偏理的情况。各种教材因对体系完整的要求导致在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比例偏大,浪费教育资源的情况;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致使生物工程的教育偏理其工科本质,实践教学比例远远满足不了对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条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一、调整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建设改革

在课程体系上既要注重工程技术类基础课、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类课程的开设,又要兼顾生物学类基础课程、生物工程上游技术类课程的设置,保证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其有别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而充分体现生物工程专业的工科特点。除此之外,课程设置更须注重课程内容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衔接,避免教学内容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和遗漏,以有限的时间传授最大量的信息。

以我院为例,其生物工程专业是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到发酵工程专业逐步演变而来,发展初期存在重工轻理、生物工程上下游技术脱节、实践课时紧张等问题。2003年初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将以微生物体系为主的原专业体系,拓宽至包括酶、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内的整个生物体系,并增加理论基础课程:基础生物学、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删除了工厂供电与自动控制、工厂建筑概论。经过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和逐步完善,建构了依托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电一机化等学科优势,以工科为背景,食品学科为优势,微生物学为基础,技能培养为特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技能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近一步的设想将原教学体系中以多门工艺学课程为主、学时较多的专业必修课,调整为生物反应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工业下游技术三门课程,以生物产品生产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为主线,阐述生物生产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从事生物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打好应有的理论基础。将生物工业分析课实验融合到生物工艺大实验中,改为设计性、综合性大实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二、 突出学科建设核心,切实加强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梯队建设,所谓学术梯队就是由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科研人员队伍组成,高校中的科研人员主体就是大学教师。优化学术队伍的组成,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加大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必将促进学科发展,为特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

生物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构建一支学历结构合理、了解社会需求、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1.引进与培养双管齐下:引进学术带头人,特别是海外高水平人才,同时每年遴选在校教师进行国内外学术访问与进修;2.注重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深入生产企业,加强工程能力的实践和训练,并聘请知名生物工程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丰富师资类型,通过联合办学等形式,外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诸如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践指导。

在教材建设方面,选用能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最新获奖教材,以适应专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在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写中明确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全面梳理各科知识点和授课内容,减少课程重复。在实际教学中,还需根据知识点及时引入学科新动向,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兴趣和思维习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以目前我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情况为例,14名专任教师中,硕博比例达到86%,国家粮食局直接联系专家1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在现有师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博士,每年派1~2名教师国内外进修学习。高水平学术梯队也为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教材建设方面,编写适合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特色教材。已出版《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发酵工业三废处理与工程实例》,即将出版《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目前已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优秀课程2门,院级优秀课程5门,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 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生物工程专业性质决定了其实习的重要性,应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在实习经费上加大投入,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合作,产教结合,为学生提供就业实训机会;另一方面努力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如我系生物工程实验室已建立一个小型啤酒发酵车间,学生可参加从原料处理、发酵、分离提取到啤酒成品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还将建立一个中试发酵车间,配备30L、100L和500L发酵设备各一台,并辅以电热锅炉、无油空压机、板框过滤机、膜过滤器等下游设备,可以进行中试规模生产。通过这些基地实习,有力地巩固了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中获得乐趣。

四、加强课程设计环节的实战性

根据工厂企业等生产一线问题或结合教师科研内容设置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题目,增加实验的实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弥补了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因课题要求局限造成的工程与科研训练不均衡的缺陷。

课程设计在内容上,以生物工程产品为纽带,融会多门课程的知识点,增加综合性。比如在年产100吨蕃茄红素工厂设计项目中,菌种的扩大培养与发酵过程中形态观察涉及微生物学;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涉及生物工艺学,产物生成速率、细胞生长速率及底物的消耗速率等属于生物反应工程的内容;过程中参数的检测与控制方案涉及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菌种的代谢涉及生物化学及代谢控制;上罐发酵涉及生物工程设备以及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蕃茄红素的提取则利用了生化分离工程中的方法;在绘图过程中又复习了AutoCAD和生物工厂设计。通过综合性课程设计建立起了绝大多数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完善了生物工程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毕业环节的改革

除了由在校教师拟定的科研题目外,毕业设计的课题还可来源于企业要求,允许一些已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根据隶属企业的培养要求安排课题。学生可以对企业的生产产品、生产流程、产品质量要求等内容提前掌握,即为企业做了一点实际工作,又缩短了入职适应期。我院2002、2008届各有1个毕业生在郑州良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进行了《柠檬酸菌渣制备壳聚糖的研究》《利用餐馆废油生物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通过毕业设计完成实习期任务,毕业后直接上岗。

我院还采取了联合培养的方式,如和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江苏省江阴生物酶制剂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和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永达食品集团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院所建立了共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协作关系,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联系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工作。2003年还曾将3名学生派送到上海农科院去做辅助科研并完成毕业论文,其中1名学生因此获得就业。

结束语

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国内外生物工程发展的趋势,不断改善和优化课程体系,加大仪器设备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为全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智力支持,并为全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高水平专业平台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浪,翟丹丹. 生物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界,2012.

篇8

关键词:跨专业生源;补修课;植物保护;地方院校;农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41-03

2011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获得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资格。目前,学校在农业硕士类别下设置了植物保护、作物、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化4个领域的培养方向。对于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在转变教育理念、主动服务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工作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引导高等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依托现有农业硕士平台,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农业硕士培养定位入手,探讨现阶段植物保护领域专业补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植物保护领域提出一套与专业相符合的系列补修课程,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应用型植物保护人才,满足湖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我校研究生生源现状

自奈夜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录取的比例也在同步增加,主要原因有:(1)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考试的科目除了英语和政治外,学校只考两门专业基础课,减少了跨专业考生备考难度;(2)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各类专业有进一步了解后,对喜欢的专业定位更明确,此时想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3)有些学生追求热门专业,如近年来农学学生就业率开始居于各专业之首,因此选择跨专业考入农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4)大多在职的及少数应届考生仅仅为了获得学位而考研,部分应届考生为了推迟就业,因此选择较容易上线的专业[1];(5)目前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大多为2年,少数为2.5年,故因工作或考博需要而跨专业选择学习时间短的农业硕士。基于以上原因,近年来跨专业考生及录取的比例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跨专业研究生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按照本专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跨度的大小,可以把跨专业研究生分为以下三大类:(1)一级学科内各二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植物病理学、昆虫学专业跨入农药学专业。(2)相同学科门类下各一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园艺学、作物学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3)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英语、中文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1]。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中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专业的。也有学者曾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做过调查问卷,调查发现,跨学科的考生占57.3%[2]。通过对近4年我校植物保护专业考生生源分析发现,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学科考生的比例就达60%以上,加上跨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考生,跨专业考生超过80%。我校跨专业考生第一学位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运动训练、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在不同专业之间日益交叉融合、跨专业研究迅速发展和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跨专业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农业硕士属于新申报的硕士点,对校外生源的宣传力度和吸引力均有限,主要以本校的应届各专业毕业生及在职教职工为主,造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种跨专业考生学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跨专业学生学习硕士专业课程很吃力。非植物保护特别是非农学专业的本科生缺乏对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基础,在第一个学习阶段突然面对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显然无法接受、理解和及时消化所学知识。

2.无法在第一、二学段带着目的去学习。学生在第一、二学段面对大量专业课的学习,依然只能像本科生一样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甚至不知道课后应该要去学习什么内容,因为学生并不知道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和所要研究的课题。

3.获得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每门专业课的校内实践,学习到的只是病虫草害发生的典型案例,而那些以为自己全面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学生们,到生产实际中去重新了解和认识病虫害时,才发现两者相去甚远。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在每门课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只是看到了病虫害发生发展的一个小的部分,对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3]。

跨专业研究生学习上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植物保护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常用方式为入学后补修部分相关专业课程。

三、补修课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生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占有较大比例的跨学科研究生,其学习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我校跨专业考生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对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现状及特点形成了全面认识,并根据跨专业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补修部分课程,并依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引起教育工作者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关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促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理论的科学化,并为提高其他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质量提供借鉴[4]。

四、现阶段补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学校目前在落实补修课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导致了补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1.补修课程组织落实不够。按照研究生管理部门规定,每门补修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生同时进行。但调查发现跨专业学生在补修课程中普通存在学习课时数不足的现象,学生的到课率并不高,有的甚至直接参加考试以达到拿分数完成任务的目的。造成以上结果,一方面是因为补修课的授课时间与研究生课程、外出实践等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于补修课并不计入学分,仅作为毕业的一个附加学习要求而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2.学生学习过程中监督不足。相对于研究生学习期间纳入毕业学分内的课程而言,补修课的考核比较宽松。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只要求提交一份补修的考试成绩,往往不关注平时作业、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活动等传统的考核项目,造成学生到课率及是否认真听课全取决于学生的自觉。

3.考试难度低而应付现象多。目前,补修课由本科教师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一般多采取开卷形式,考试难度小。学生即使平时不看书、不听课,临时应付一下也能过关,因此天生的惰性使学生对补修课不重视,学习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相关文件资料管理不够。补修课程相关文件资料应该包括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过程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考试试卷、成绩等,由于管理人员和学生普遍忽视补修课程的重要性,造成目前对学生补修课完成与否的检查往往只有试卷和成绩[5],同时对相关文件资料的保存也降低了要求。

五、解决补修课教学中的问题的几点思路

针对补修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补修课教学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思想上重视、过程中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目前补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1.制度上应保证补修课程有序进行。完善补修课教学实施管理办法。招生人员在新生入学前汇总跨专业新生补修课信息表,要求根据是否跨专业,填写所需补修的课程和免补修的课程,管理人员将此表报教务处审核、签字确认;需要补修课程的学员,按照本科手续报选修课,教务人员组织相关教学,安排补修课考试等一系列考务工作,最后将考核结果反馈回研究生管理部门[6]。

2.思想上应重视补修课程。补修课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绝大多数跨专业学生能否顺利修完专业课程。所以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改变观念,不能因为不计入毕业学分就轻视补修课程的学习。同时管理人员应在新生入学时做好宣传工作,使其从思想上对补修课程加以重视。

3.教学前应加强组织管理。补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解决跨专业学生突然面对大量专业课出现学习难的问题,所以补修课的开设时间必须在专业课之前,一般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段,管理人员要在这段时间内做好补修课程的教学安排,不能因故推迟,并与硕士专业课程做好协调工作,避免时间冲突[7]。

4.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效果。补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补修课的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在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所以,补修课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管理。任课教师应将学生的到课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纳入到补修课的考核中,作为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教学点要建立O管机制,形成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补修课程的期末考试,应该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试命题应该增加实用性、灵活性更强的题目,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解答,尽量避免让学生“抄书”。

5.考核上应改进资料管理。研究生管理人员除保存学生补修课程的教学记录、考试试卷和考试成绩外,还应将学生的补修课程进度详细记录在学籍档案中,包括学生参加补修课程学习的时间、取得的成绩情况等,最终作为学生毕业的考核内容[8]。

六、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设置

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设置的专业课程有植物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植物保护技术与应用、农药管理与营销、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市场化运作的原理与实践、农业生物安全、农药剂型加工与残留分析、绿色植保与农药无害化应用、农田杂草、植保机具、农药活性天然产物及其分离技术等。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以学生掌握了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农药学、植物保护概论等课程为基础的。而植物保护领域硕士入学考试的课程包括: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土壤学、植物保护概论,复试课程为植物化学保护,除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外,已基本覆盖所有基础理论课。

目前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硕士的补修课程为农药学和植物保护概论,其中农药学的内容与复试课程――植物化学保护相似度很高。植物保护概论为初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已通过了这两门课程的考试,所以可不再需要补修该课程。综上所述,现可考虑对以下课程进行补修。

1.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两门重要专业骨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掌握植保专业知识以及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前这两门课程仅为同等学历考生的加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同样需要加强这两门课程的学习。

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植物保护领域学生在实践及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工作,而对于跨专业,特别是对于不同学科门类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显然不具备进行试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因此可考虑将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为跨专业考生的补修课程。

参考文献:

[1]孙淑萍.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60-62.

[2]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104-108.

[3]蒋琳玺.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2):229-230.

[4]王珍珍.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王炫.有效分配资源 完善质量保证――关于开放教育基层教学点开展本科补修课教学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25-27.

[6]景姗娜.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补修课程教学管理办法探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19):35-37.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要求加强高校和谐德育的建设,生态伦理教育是高校和谐德育的现实要求和题中应有之意,只有将生态伦理思想具体落实到德育理念、课程开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以致有效构建和实施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目标和价值。

一、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理念

现代生态伦理观以科学发展观为其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要求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法纪素质,按照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生态整体利益规律规范人的行为,通过优化的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效地促进自然、社会和人在双赢互利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提升自然的综合价值以及人自身的价值。这同强调生物主体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平等和谐、依存互利关系的生态伦理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与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人的利益至高无上,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旨归,鼓励人对自然进行征服、掠夺,这是近代以来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现代生态伦理则依据生态平衡和价值主客体之间的因果依存性,主张把道德对象的范围扩大到人以外的动物、植物、土壤、水域等整个大自然,把平等尊重、和谐协调、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原则扩展到一切自然物以及未来的人类。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当代人之间的代内公平,而且强调今世后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不仅强调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资源,而且强调尊重一切生命体的价值,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使经济和社会活动生态化及环境损害最小化,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平衡中互利发展;并把消除现实中一切导致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的行为与根由,综合治理环境,确保自然、经济、社会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纳入当代人类的义务和责任。

显然,生态伦理思想是人类道德与文明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或者说是现代人对待自然界万物所显示出的伦理道德与文明风貌。现代生态伦理观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人的双重本性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及掌握生态伦理意识的必要性。认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生物本性决定了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具有与一般自然物相同的特点,“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因而人必须尊重自然的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发展态势;同时,在现实性上,人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或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具有主体选择性,会发挥劳动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高于动物本能的更高的思想境界,包括追求完善的人格,遵行严格的道德法律责任和义务,改造现实世界、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实现人和社会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人在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与享受需要相一致基础上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把尊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体选择性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共同发展,这既是科学的自然观与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唯物史观和现代生态伦理学在当代的新发展。从生态伦理学在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上看,就是要求我们在处理高校内外部关系中确立这样一些基本的理念。

(1)生态主体平等观。就是坚持生态位法则和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原则,基于本体论意义上生物链的并存联动性特征,各种生物生存权利平等的自然法则,以及价值论意义上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人本化管理,促进师生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谐共处、合作互助、利益共享;坚持正直、真实和可信的原则,强化民主管理、政治透明、行政廉洁、优质服务,反对一切等级观念和歧视性行为,通过体制改革和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官本位、特权现象以及废除愚民政策。

(2)生物和谐相处观。就是坚持协同进化原则,引导师生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原则,在协调好学校与外部环境关系中,促进校际间、国际间、产学研政间平等协作,相互交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生物多样性发展观。就是坚持多样性保护原则,根据大学生多样性特长,尽量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需求,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相配套、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衔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适应现时代的多样性、开放性、全球性发展趋势,创新现代教育模式,加大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投入,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打造开放性的发展平台,也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配套的保障条件。

(4)生态整体利益观。就是坚持生态系统性原则,把学校的育人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营造生态化的和谐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提高校园环境的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价值取向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自觉维护集体利益,限制自私自利、放任自流、违法乱纪的消极行为;坚持服从大局原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人才创新感,自觉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为社会作贡献意识,反对一切本位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5)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强化高校的科学化管理,适应时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目标合理定位,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制度规范以及质量监督评价;要科学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及物力财力资源,有效保障生态价值的持续增值。

(6)生态文明观。就是要坚持生态文明原则,尊重师长、关爱学生、谈吐文雅、仪表得当、举止端庄;坚持合理消费原则,注重艰苦创业,廉洁奉公,节约资源;增强爱护公物、保护校园文明环境的意识;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反对一切铺张浪费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 园作贡献。

(7)生态主体责任观。就是高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据生态主体责任和生态安全的原则,明确优化校园环境、促进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主体责任,并在此意识支配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合理规划和科学决策,使之共担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自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8)资源配置公平观。就是在高校中坚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现实,放眼长远,把学校主体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反对狭隘功利主义和短视行为;公平分配经济收入,既按劳分配,追求共同富裕,又不搞平均分配,既按要素贡献分配,奖励创新绩效,也不能差距过大;注重追求长期价值,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二、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强化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教育

一个人能否赢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境遇,根本上取决于其文化素质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高校应当多开设普及有关环境科学和生态伦理教育方面的课程,并积极举办有关活动,增强学生环保科技知识,培育具有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环保素养的和谐个性,提供充分的选择条件。

首先,多开设有关环保和生态伦理的选修课。意在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爱好和个性特长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可自由选择修学的课程,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弘扬个性特长、增强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完成学分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在大多数高校,只重视专业环境教育,忽视环保知识普及教育;环境教育也只是一些系或专业的专业教育内容,非环境专业不开设或少有环境类公共必修课程,环境普及教育薄弱。高校应当根据通识课要“通”、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及环保科技大众化教育的社会要求,为学生尽量提供有关可选择的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近年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通论”、“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工程学”、“化学与社会”、“自然科学概论”、“人口社会学”、“现代质量管理”、“伦理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伦理学”等课程。笔者近年在本校广泛施教的“环境与社会发展”课程,就是一门基于环境社会学,融生态伦理、环境哲学、环境科学等十余门文理科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符合文理科学生个性选择的需要,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考研、适应社会环境,适应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等,都十分必要,一直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其次,在专业课知识讲授中发掘生态伦理思想。基于环境科学、生态学和伦理学及其发展趋向所形成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既可集中体现在生态伦理学等独立学科中,也广泛渗透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内,表现出大德育的广泛要求和普遍性指导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思维抽象,从物文化知识与人文化精神的综合教育中,提炼和引申出生态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念,达到科学素质教育与生态伦理素质教育的统一,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化发展。

再次,将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意识的测评列入大学生素质考核的重要项目。不少高校重视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忽视环境教育的实效,没有把环境道德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培养目标。因此,高校应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两课、德育、专业学习融合在一起,重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人格素质的预测和规划,把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和环保道德素质的考核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可组织有关的征文比赛、辩论赛及文化考核,举办环境月、环境文化节,开展节水、节电、废旧物品回收等实践活动,在高年级通过对学生近年有关的平时表现、实践业绩、理论水平的综合测评,发放环境道德素质合格证书及获奖证书,并作为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就业信息。

最后,跨校选修有关课程。为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可利用邻近学校的资源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促进资源共享。如经教育部批准,分属不同行业的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四所高校,联合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同探索校园文化互补、课程资源连通、智力资源共享、学生社团互动、实践活动联合等五大运行机制,每年提供近300门文化素质选修课供学生跨校选择,学分互认,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才能的充分施展提供了充足的选择机会和表演舞台。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生态主体意识

在和谐社会和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建设现代和谐型校园文化,从而在学生多样性特长充分发挥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强化生态主体意识,达到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第一,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培育生态主体价值意识和优良的道德风貌。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内生活力上,促进和保护学生主体多样性发展。根据生物价值系统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规律,人的自身价值和多样性特长也必须加以保护。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生力军,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展现自我价值搭建平台;在管理上强化人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困难;要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确保校园人际关系的平等和谐。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必须正确引导。要促进德育构成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生态化,按照整体关联性原则,把和谐德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构成、方法手段、发展过程、发展动力、氛围环境、质量评估等环节整合为一个整体生态链,建构和完善和谐德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要通过审批或组织学生的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和校园环保行动,引导其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和改革创新精神,传承爱国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行为习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与生态伦理素质水平;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因材施教,疏导学生思想实际问题;要既从正面开展包括生态伦理思想和环保意识的德育教育,发挥“软文化”优势,树正气,立新风,又要坚决抵制校园环境中出现的不文明、不礼貌、不健康、不合拍的言行,强化制度和纪律的约束,克服歪风邪气。

第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培育生态有序运行意识。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是校园德育环境功能发挥的政治保障。大学生在以往多年的学习教育和环境接触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但毕竟年轻而且阅历浅,容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有悖于生态道德的行为。欲改变此现状,除了大学生自身加强修养和提高生态道德水平的自律外,还要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要按照生态位原理,建立民主和谐、规范公正的制度环境,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校园文明守则、岗位责任制等,从而不仅保证教师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师德建设及岗位职责 的发挥,而且在良好的教学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他律下,使学生不断强化环境行为是非观念,坚定生态道德信念,善于在不合理的环境和行为影响下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逐步建立学生健康向上、合理有序运动、关系融洽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的生态人格。

第三,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培育生态主体责任意识。由于许多高校后勤逐渐社会化,校园环境维护由专门的物业公司来承担,大学生长期不参加校园卫生的清扫,缺乏对校园生态环境的情感体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性不强,加上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校园生态环境的维护难度加大。显然,高校应根据生态伦理的责任原则和环境美化原则,强化校园生态环境的绿色化,注重绿化校园环境的投入和合理布局,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安全安静、和谐平衡、绿色怡人;应依据生态价值化原则,运用寓教于境的间接教育方式,从“生态德育”出发,将生态伦理思想物化到校园自然环境中,如在校园生态环境的各部位中,标注各种人性化的生态伦理标语;在草坪上安置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动植物雕塑和假山异石;在学生学习区和生活区、校园路道旁安置一些名人雕塑和名言警句牌等;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消防安全活动的培训,提高学生避害趋利、应对风险的能力;打造“绿色带人气”的德育氛围,突出自然环境的德育教育品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中以及“天人合一”的意境情境融化中感悟生态伦理真谛,以致不断强化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态价值维系意识、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环境适应意识,逐渐实现生态伦理教育向道德自觉的转化。

篇10

关键词:科学分类历史沿革分类标准

Abstract:Theimplications,meaningsandhistoryof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minutelyarediscussed.Representativeexamplesof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atancientandmodernandinChineseandforeignareenumerated.Onthebasisofsynthesizingadvantagesofvariousclassifications,thenewviewsto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arebroughtup.

KeyWord: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historyof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Standardsof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

科学分类就是依据某些带有客观性的根据和主观性的原则,划分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确定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辖域,明确它们在科学中的位置和地位,揭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从而达到宏观把握科学的总体结构、微观领悟学科的前后关联之目的。科学分类作为科学王国的地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小视的意义。在理论上,它对于认识科学的总体画面、洞悉科学的构成框架、明晰科学内在关联、把握科学的研究范围、预测科学发展的趋势,估价技术的原创基点,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在实践上,它对于科学部门的设立、科学规划的编制、科学政策的制订、科学资源的配置、科学研究的管理、科学信息的收集、科学教育的实施、科学传播的开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分类无论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还是对于想要学习和熟悉科学的非科学家,都是大有裨益的。任鸿隽在谈到科学分类时说:科学知识的进化,是把知识来做纵的解剖;科学知识的分类,是把知识来做横的解剖。科学分类“不但使科学的地位愈加明了,并且科学的范围,也可以大概呈露了。”

要恰当地进行科学分类,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皮尔逊揭示出一个原因是,任何个别科学家都不可能真正地衡量每一个孤立的科学分支的重要性,也无法洞察它与整个人类知识的关系。可是,只有对彼此的领域具有鉴赏力、对他自己的学问分支具有透彻知识的科学家群体,才能达到恰当的分类。在现时代,这种知识日益分化和个体科学家无力把握整个科学概貌的状况,变得更加严峻了。薛定谔对此洞若观火:

一百多年来,知识的各种分支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使我们陷入了一种奇异的两难境地。我们清楚地感到,一方面我们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在获得某些可靠的资料,试图把所有已知的知识综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可是,另一方面,一个人想要驾御一个狭小的专门领域再多一点的知识,也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另一个原因是,科学分类必须在科学发展得比较发达之时才能方便地进行,这时各个知识领域已经相对成熟,各个知识部门已经开始自然分化,并形成群科林立的态势,于是观察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就显得比较容易一些。在此之前,在科学的孕育时期和童年时期,知识的数量和类别严重匮乏,要进行恰当的科学分类,的确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尽管如此,人类的智力好奇心和实际的需要,还是诱使或催促人们对科学分类乐此不疲,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叙述科学分类的历史沿革时,人们大都按照历史纪年的大框架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来划分;也有按分类特征来划分历史阶段的:第一阶段是圆心式的神学之知识分类(亚里士多德、圣维克托隐修院的于格),第二阶段是树枝式的哲学之知识分类(培根、笛卡儿、沃尔夫),第三阶段是阶梯式的科学之知识分类(柯尔律治、边沁、惠威尔、孔德、斯宾塞、皮尔逊、汤姆森、克罗伯),第四阶段是文化学之知识分类(冯特、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克罗齐)。当然,也有以有代表性人物的科学分类思想和图式来铺陈的。在我们下面的铺叙中,各种因素可能兼而有之。

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认识论就表明有三种知识,即感官知觉、意见和真正的知识或广义的科学。感官知觉不能揭示事物的真像,只能显露现象。意见有真伪,仅仅是意见,毫无价值。它不是知识,而是建立在信念和感情之上的。它不知道自己是真是假,找不出为自己辩解的理由。真正的知识以理性为基础,这种知识知道自己是知识,即能确证自己为真的知识。我们必须从感官知觉和意见前进,达到真正的知识。柏拉图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虽然他没有明显地把哲学分成逻辑学、形而上学(物理学)和伦理学(实用哲学,包括政治学),但是在著作中运用了这种划分法。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知识不在于仅仅熟悉事实,而且在于认识它们的理由、原因或根据,认识它们必然如此的情况。哲学或广义的科学,包括一切经过理性思考的知识,其中有数学和各专门科学。研究事物根本的或初始的原因的科学或哲学,他称之为第一哲学,我们叫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研究本然的存在,各种科学研究存在的某些部分或方面。例如物理学研究存在中的物质和运动。其他部分的科学和哲学取名为第二哲学。他还进而区分理论科学(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应用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以及创制的科学或技艺(有关机械生产和艺术创作的知识)。他又把这些科学分成物理学(物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等)、形而上学和应用哲学,如果加上逻辑学,那就是柏拉图的一般分类:逻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自亚里士多德之后,特别是在中世纪的千余年间,宗教一统天下,其间科学分类标准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把知识分为自然知识和启示知识两种,哲学属于自然知识,神学属于启示知识,与亚里士多德没有什么两样。在1141年,法国圣维克托隐修院的于格(HugoofSt.Victor)的分类才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诸多细节的增加。例如在应用的一项之下列举了工艺和逻辑:工艺包括纺织、缝纫、建造、航运、农业、渔猎、医药、游艺等,逻辑包括演说、文法、方言、修辞。不过,于格仍然摆脱不了亚里士多德的主张,依旧以神学为归宿。罗吉尔•培根虽然没有系统地发表过科学分类的见解,但是他在《大著作》中列举了五种重要的学问:语言学、数学、透视学或光学、实验科学、道德哲学。这位身处中世纪后期的思想先行者所列举的学问,已经超出当时的学术范围了。

弗兰西斯•培根是名副其实的近代科学思想的先驱,他在《论学术的尊严和进展》、《智力球描述》中,对科学进行了分类。按照培根的观点,人的学术起源于理解力的三种官能——记忆、想像和理性。他以此为基础开始了他对知识的分析和分类。记忆对应历史,而历史包括公民史和自然史,二者之下进而各有细分。想像对应诗,诗分为叙事的或史诗的、戏剧的、比喻的。理性对应哲学或科学,其下一分为二:自然哲学和神性(启示)。在自然哲学名目之下有人、自然和上帝三项。第一项人之下又细分为公民哲学(权利的标准)、人性哲学(人类学)。第二项自然之下又细分为思辨的自然和操作的自然,前者包括物理学(质料和第二因)和形而上学(形式和第一因),后者包括力学和纯化的魔法。第三项上帝包括自然神学、天使和精灵的本性。培根的分类没有在知识的素材和知识本身之间、实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之间、或在现象的世界和非实在的形而上学思维的产物之间划出明确的区分,而且学科用语中有中世纪神学的残迹和经院哲学的弊病,因而从近代科学的立场来看是有缺陷的。但是,培根指出:“知识的划分不像以一个角度相交的几条线,而更像在一个树干上交叉的树枝。”这个观念对培根和斯宾塞来说是共同的,即科学源于一个根,它与孔德的观点针锋相对,孔德是按系列或阶梯排列科学的。

在17世纪的近代科学革命以及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牛顿力学已经牢固确立,并衍生出刚体力学、流体力学、解析力学、天体力学等力学分支,热、电、磁、光等现象的研究也初露端倪,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的发展方兴未艾。在这种情势下,

一些科学分类的方案陆续出台:神学君临一切学科的格局已被打破,神学色彩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哲学包容全部学科的传统观念也日渐式微乃至悄悄退隐;经验性的和应用性的学科纷纷出现在科学分类表中。

例如,笛卡儿把一切精密的知识都包括在他的哲学体系之中。在他看来,哲学有三大部门:一是无形世界的形而上学,二是有形世界的物理学,三是知识应用的应用学。伽桑狄把科学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霍布斯试图把主观原理和客观原理结合起来进行分类。他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应用的方法,把几何学摆在演绎科学的首位,把物理学摆在归纳科学的首位。他拟订了科学的配置原理:从抽象到具体,从事物的量的确定性到它的质的确定性,又引向量的确定性。洛克把科学分为物理学、实践和逻辑学。拉美特利做了形而上学的划分,他把自然界分为三界(矿物界、植物界、动物界),并有与之对应的科学。法国百科全书派(狄德罗、达朗伯)接受了弗兰西斯•培根的记忆、想像和理性三分原则,但是在细节上有所丰富。比如,理性部分冠以哲学,哲学之下分为一般形而上学(本体论)、神的知识、人的知识、自然的知识四个门类。其中,自然的知识下辖物体的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自然哲学)。数学下辖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和物理数学:纯粹数学下辖算术学、几何学;应用数学下辖力学、几何天文学;物理数学下辖光学、声学、气体力学。物理学下辖广义物理学和狭义物理学,其下又各有所辖。沃尔夫(C.Wolff)将知识分为历史的(经验科学)、哲学的(理性科学)和数学的(形式的)三种:历史叙述正确的事实,哲学研究事物的原因,数学规定事物的数量关系。其中,哲学又细分为狭义哲学(自然神学、心理学、物理学),规范科学(伦理学、心理应用哲学、物理应用哲学)、本体论(决定各物共同性质的科学)。

在19世纪这个科学世纪,超越经典力学的热学、电磁学、光学等经典物理学分支已经成熟,并且出现了数学化和形式化的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和电动力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心理学等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弗兰西斯•培根等人的分类越来越不适应科学的现状,于是新的真正的科学分类纷纷登台亮相。英国诗人和思想家柯尔律治(S.T.Coleridge)把科学分为纯粹科学、混合科学、应用科学、复杂科学四大部门:纯粹科学属于形式的有文法学、逻辑学、修辞学、数学,属于实在的有形而上学、伦理学、神学;混合科学包括机械学、水力学、气压学、天文学;应用科学包括实验哲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化学、音乐学、气象学、测量学、美术学;复杂科学包括历史、地理、辞典学等。这个分类虽然忽视了科学的客观标准,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但是它却给后来的分类开辟了一条门径。英国哲学家边沁和法国科学家安培把科学分为物质科学和精神科学两大类。在他们的物质科学里,列入了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在精神科学里,列入了历史学、语言学、法律学、经济学等。这种分类法,有两个值得注意之点:一是把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分类的标准,二是把科学的范围推广到历史、语言等学问上去了。惠威尔汲取了培根的心理官能标准和笛卡儿的数学乃科学之基础的思想营养,将科学分为七种,从前一种进至后一种,必须在前者再加上物质的或心理的能力,才能成为新的科学。例如,数学是研究时间和空间数量的,数学加上势力、运动则有机械学,机械学加上化合力则有化学,化学加上生命则有生物学,生物学加上感情、意志则有心理学,心理学加上历史的原因则有历史学,历史学加上时间、空间则有神学。这种分类的特点是,注意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富有独创性,尽管条理还不甚明晰。

也许从孔德开始,科学分类已经开始具有某种现代气息。孔德认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是经验,所有的神学和形而上学假设对科学毫无贡献,必须予以抛弃,而通向真理的惟一道路是科学。在他看来,有六种基础科学,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在第七种或最后的道德科学中达到顶点。在这个科学“等级制度”或阶梯中,后一门科学依次从属于前一门。这些科学实际存在相互依赖性,以致要清楚地理解一门科学,就必然需要先前的其他几门科学的研究。孔德的等级制度分类明显地和他的实证主义的政治体系相符,仅有纯粹空洞的图式。

斯宾塞拒绝实证论的等级制度的阶梯排列,而重返培根从共同的根展开的树枝状的科学概念。他把知识分为两个主枝:处理现象在其下为我们所知的形式的科学和处理现象的题材的科学,即抽象科学和具体科学。抽象科学囊括逻辑和数学,或处理我们知觉事物的模式的科学。具体科学处理我们在这些模式下知觉的感觉印象群和存储的感官印记。他进而把处理现象本身的具体科学又细分为抽象具体科学和具体科学:前者“在其要素上”处理现象,后者“在其全体上”处理现象。这导致他把天文学与生物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而不是与它的亲族力学和物理学相关联。这样的分类可能适合形式逻辑的词语区分,但是并不适合于指导读者阅读或使专家受到启发。他的第三群具体科学再次按照所谓的“力的重新分配”原理加以细分。可是,这个原理在物理学中没有真实的基础,因此不能形成分类具体科学的起点。对于斯宾塞的分类,皮尔逊的总评价是:

该结果充其量将是有启发性的,但是作为一个完备的和一致的体系,它必定或多或少是一个失败。但是,从斯宾塞的分类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因为他把培根的“树”系统与孔德从知识领域排除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做法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抽象科学和具体科学的原始划分中,它给我们提供了出色的起点。

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把科学分为形式科学和实在科学,数学属于前者,其他科学属于后者。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实在科学又被分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自然科学是把经验现象的内容从认识主体中分离出来,作为间接性现象来研究的科学;精神科学则把认识主体的经验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这两大类科学又根据各自学问的性质分为现象性、发生性、系统性:所谓现象性是研究并说明自然以及精神现象的作用,所谓系统性是将全部显现的自然现象和人为诸现象加以系统性记载整理,所谓发生性介于现象和系统之间,是研究自然以及精神性成果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现象性中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发生性中包括地质学、生物发生学,系统性中包括记录天文学、地理学、矿物学、系统动物学。精神科学的现象性中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发生性中包括历史学,系统性中包括法律学、经济学。李凯尔特不同意精神科学的提法,而用文化科学取而代之:“根据文化对象的特殊意义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这可以使专门研究者由此分为两个集团的那种兴趣的对立得以最明显地标示出来。因此,在我看来,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的区分适合于代替通常的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划分。”

皮尔逊对科学分类素有思考和研究,并在其经典科学哲学名著《科学的规范》最后一章“科学的分类”中专门做了论述。他考察了历史上三位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孔德和斯宾塞的分类并附带加以评论,同时阐述了自己的分类图式。皮尔逊汲取了培根的树枝状图式、孔德的科学相互依存的长处,采纳了斯宾塞的抽象科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科学分类体系。在皮尔逊看来,科学不仅仅是事实的范畴,而且是用来简洁概述我们对于那些事实的经验的概念模式。因此,要求进入实际分类的科学分支,实际上仅仅是处于形成中的科学,他们与其说符合完备的概念模型,还不如说符合分类范畴。于是,它们的终极范畴不能是绝对固定的。在或多或少还原为完备的概念模型的那些物理科学和依然处在分类范畴状态的那些物理科学之间的区分,可用所谓的精密科学(前者)和描述科学(后者)来表达。由此可见,无论何时我们开始细分科学的主要分支,边界仅仅是实际的而非逻辑的。在细分中被分类的细目与这些边界交叉和再交叉;虽然在下面的分类中大多数科学仅进入一个位置,但是它们往往同时属于两个或更多的部门。所有分类图式都具有经验的和尝试的特征,因为科学是连续成长的。

皮尔逊这位以感觉印象为基石的感觉论者,按照知觉(感觉印象)在科学中区分了两个群。前一个群处理知觉官能在其下辨别客体的模式的概念等价物,这是抽象科学。后一个群处理我们用来描述知觉内容的概念,这是具体科学。具体科学依据处理无机现象还是有机现象,又分为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于是,他把整个科学划分为三大块:研究知觉模式的抽象科学,研究无机现象的知觉内容的物理科学,研究有机现象的知觉内容的生物科学。

在抽象科学中,皮尔逊又按照分辨的一般关系与空间和时间独有的关系一分为二。分辨的一般关系有定性的和定量的关系之分:定性的关系包括逻辑学、拼字学(orthology即发明术语),定量的关系包括分立的量即算术、代数、测量、误差、概率、统计理论等和量的变化即函数理论、微分学、积分学等。空间和时间独有的关系又分为空间用定域分辨和时间用序列分辨:前者又包括定性的(位置)即描述几何学,定量的(大小)即度量几何学、三角学、测量法等;后者亦包括定性的即观察和描述理论(与逻辑无关),定量的即胁变理论(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和运动学(位置的变化)。不难看出,

抽象科学囊括了通常归类为逻辑和纯粹数学的一切。在这些分支中,我们处理分辨的概念模式;由于所形成的概念一般而言是严格定义的,并且摆脱了知觉内容的无限复杂性,因此我们能够以极大的精确性推理,以致这些科学的结果对于所有落在它们的定义和公理之下的东西都是绝对有效的。为此缘故,抽象科学的分支往往被说成是精密科学。

物理科学二分为已还原为理想运动的精密的物理科学和还未还原为理想运动的概要的物理科学。精密的物理科学下列四大部门:团块物理学包括力学、行星理论、月球理论等;分子物理学包括弹性、塑性、内聚性、声音、晶体学、地球外形、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潮汐理论、气体运动论等;原子物理学包括理论化学、光谱分析、太阳物理学和恒星物理学等;以太物理学包括与分子无关的辐射理论(光、热、电磁波)和与分子有关的光、热、电磁(与分子结构有关)——例如弥散、吸收、传输、传导等。概要的物理科学有星云理论、行星体系演化、地球的无机演化、地质学、地理学(有时称物理地理学)、气象学、矿物学、化学等。

生物科学是概要的而非精密的,它按照空间(定域)和时间(成长或变化)一分为二。在空间方面,有生命形式的地理分布(生物分布学)、习性与地点和气候的关系(生态学)、自然史(在古老的意义上)。在时间方面,亦一分为二:非再发生状态的历史学、发生状态的生物学有植物的生物学即植物学和动物的生物学即动物学。在历史学中,再分为一般的物种进化和特殊的物种进化;前者包括生命起源(种系发生、古生物学等),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理论等;后者包括体格(头盖学、人类学等),心理官能(语言史、语言学、哲学史、科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等),社会建制(考古学、民俗学、习惯史、婚姻史、所有权史、宗教史、国家史、法律史等)。在生物学中,一有描述各类生命的形式和结构的形态学、组织构造学、解剖学等;二有专门处理成长和繁殖的胚胎学、性理论、遗传理论等;三有涉及生命的功能和行为的学科:从物理学的角度处理功能和行为的生理学,从心理的角度处理功能和行为的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广义心理学包括本能理论、意识的起源等,狭义的人的心理学包括属于个体的心灵研究、思维心理学等,属于群体的社会学即道德、政治、政治经济学、法理学等。

颇有新意的是,皮尔逊还指出,他的科学三大块分类并非彼此互不沟通。正如应用数学把抽象科学与具体科学联系起来一样,生物物理学——处理无机现象的定律或物理学对于有机形式发展的应用——也把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联系起来。谈到自己的分类图式,皮尔逊“自称没有逻辑的精密性,而仅仅是尝试表明各种科学分支如何与基本的科学概念关联起来的粗略轮廓”,并表明他“在培根、孔德和斯宾塞失败的地方必然不可能成功”。然而,由于皮尔逊是位学识渊博的百科全书式的的哲人科学家,最有能力从事科学分类工作,因此他的工作在当时科学发展的状况下还是有现实意义的,至今仍有恒久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启发意义。

皮尔逊的科学分类是于1891年在伦敦格雷欣学院所做的讲演中和盘托出的,次年在《科学的规范》一书中发表。这是19世纪末的事。进入20世纪不久,汤姆森(J.A.Thomson)和奥斯特瓦尔德也就科学分类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汤姆森的科学分类大体沿用了皮尔逊的分类思想,但是却凸显了各学科的地位和关系。他的抽象科学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统计学、数学。他的具体科学则包括普通科学、特殊科学、联合科学和应用科学。在普通科学中,又细分为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在特殊科学中,对应于社会学的有人类学、各种社会组织之研究等;对应于心理学的有美学、语言学、心理-物理学等;对应于生物学的有动物学、植物学、原生学等;对应于物理学的有天文学、测地学、气象学等;对应于化学的有光谱学、立体化学、矿物学等。在联合科学中,有人类的历史、人种学、生物通史、地球通史、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太阳系通史等。在应用科学中,对应于社会学的有政治学、公民学、经济学等;对应于心理学的有逻辑学、教育学等;对应于生物学的有优生学、医学、林学等;对应于物理学的有航海学、工程学、建筑学等;对应于化学的有农学、冶金学、采矿学等。奥斯特瓦尔德汲取了孔德的等级制度的分类思想,以最普遍的概念创建科学的分类体系——形式科学、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形式科学论及属于所有经验的特征,它的主要概念是序,它包括逻辑或流形的科学、数学或量的科学、几何学或空间的科学、运动学或运动的科学。物理科学的主要概念是能(energy),它包括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的主要概念是生命,它包括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这里的生理学应该理解为处理非心理现象的整个科学,涵盖植物学、动物学以及植物、动物和人的生理学;心理学是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不限于人,尽管有许多理由要求它的占优势的部分针对人。奥斯特瓦尔德表明,在他的分类中是就纯粹科学而言的,没有把应用科学计算在内。

稍后的逻辑经验论在关注科学统一的同时,也涉及到科学分类问题。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卡尔纳普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科学”一词,包括所有的理论知识,不管它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或所谓的人文学科领域,不管它是借助特殊的科学程序发现的知识,还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的知识。我们首先必须在形式科学和经验科学之间做出区分。

形式科学由逻辑和数学确立的分析陈述构成,经验科学是由在事实知识的不同领域确立的综合陈述构成。

这种分类的特色在于,首次明确地从科学语言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区分科学。

在其后的整个20世纪,科学分类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苏联的凯德洛夫等人依据自然界的客体层次无机界-有机界-人,认为其对应的科学学科是物理学、化学及其他,生物学,心理学;人的社会和思维对应的是社会科学和哲学科学。数学是单列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都各有自己对应的技术应用科学或技术科学。中国的于光远把现代科学分为两大类,即分别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的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之间还有边缘学科领域。数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量的关系的科学,哲学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钱学森认为,客观世界除了自然、社会之外,还有第三个领域即思维领域,因此他把现代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同时,从这三个领域向上,通过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论和辩证认识论的桥梁,和哲学相联系;向下则与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相联系;数学则贯穿各个学科部门。日本的纲岛定治提出,自然科学可以按照研究对象分为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心理科学。这三者又可以细分为三个范畴:个性记述为主的阶段、一般性的升级阶段、适用第二阶段的发生理论;比如,实验物理学(力学、声学、热力学、光学、电磁学),理论物理学,分子、原子、电子理论这三者分别与之对应;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划分的。美国的科恩按照一般约定,指出自然科学包括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化学、地球科学、气象学,有时还有数学。社会科学一般地被理解为包括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历史、政治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传统上存在第三群人文学科,它包括像哲学、文学研究、语言研究,有时还有历史这样的学科。科学或自然科学的范畴常常被推广到包括一些常规认为是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一部分的某些学科,除(体质)人类学和(实验)心理学以外,还可以包括像语言学、考古学和经济学这样可以变化的领域。有时,地理学被认为是社会科学,有时被认为是自然科学。最近,一些(并非一切)传统的社会科学被放在“行为”科学的大伞之下。

在现时代,科学的指数式发展引起知识的极度膨胀,造成学科的极度分化,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诞生。据说,在德国大学的科研目录中列有四千多个研究领域。中国教育部学科分类(国标-92)也列举了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部类的57个一级学科和三千多个专业的分类目录。1989年出版的一本《英汉学科词典》,收集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学科名称更多达三万有余。学科的这种通过分化和交叉而增生的趋势方兴未艾。在这种情势下,学者竞相推出自己的分类方案,从二元分类到五元分类一应俱全——当然也有超过五元的。

邦格持二元分类的观点。他说,在各种科学之间,第一个最显著的差异是形式科学和事实科学之间的差异,即处理观念的科学和事实的科学。逻辑和数学是形式科学:它们不涉及实在的事物,因此不能用来使我们处理实在(即经验),为的是使我们的公式确凿有效。物理学和心理学处于事实科学之中:它们涉及设想在世界中发生的事实,因此必须诉诸经验,以便检验它们的公式。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个人心理学等。此外,还有文化科学,其中有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科学、物质史、思想史等。

三元分类也许是比较多的一种分类法。例如凯伯格坚持,从学术上可以区分出形式学科、经验学科和诠释学科。数学是形式学科,生物学和心理学是经验学科,文学是诠释学科。显而易见,每一个实际的学科都体现出所有三个类型的方面:数学中的许多东西最终与关于世界的事实有联系;生物学偶尔涉及形式结构,心理学包含诠释;文学批评处理诗的形式结构和有关产生它的社会事实。在这个框架中,哲学本质上是像数学一样的形式学科,诠释的进路更多地属于历史。我们原来涉及的科学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一样,主要是经验学科。我们的形式关注与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的结构有关。我们也能够注意到科学和哲学的诠释方面,科学理论是在某些环境中并针对某种哲学思想背景出现的。理解科学史中的一个惟一事件,与分析在新近出现的理论和被说成用以支持它的实验资料之间得到的形式关系,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四元分类除了前面介绍过的柯尔律治等人的区分以外,也有把科学分为形式的-运算的科学、自然科学、人类科学-文化科学。

N.麦克斯韦的五元分类(或六元分类)是这样的:数学、统计学和逻辑关注改善形式的、先验的或分析的知识。物理科学关注关于物理宇宙各个方面的知识。生物科学关注改善关于生命的知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关注改善关于人的生活的各种社会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的知识。技术科学关注改善关于为实现各种有价值的、实际的社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按照知识哲学的普遍一致的意见,经验科学能够被安排为粗糙的等级制类型。在底部,在一切的最基本的层次上,我们有理论物理学,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宇宙学。向上,我们有理论上不很基本的物理学部分,例如固体物理学和物理化学;再高一点,我们有无机化学的整体,并排化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的特殊化的应用)。再向上,我们有生物科学以及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做基底,中途有诸如动物学、植物学、解剖学、神经病学、遗传学这样的科学,顶端是生态学和动物行为研究。更高一些,我们有社会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和历史学。按照一种观点即还原论,我们应该把所有这些科学还原——至少在原则上——为理论物理学。按照竞争的观点即反还原论,这或者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或者是不需要的目标。但是,二者都同意,经验科学能够依照等级制组织。更一般地,某种类似的等级制能够在逻辑和数学的学科中察觉到。在基础是逻辑,稍向上有集合论。其余的几乎整个数学分支都能够被诠释为或多或少特殊的集合论的应用。

在这里,有必要专门介绍一下技术科学。这不仅由于我们先前很少涉及,更因为技术科学在当今社会所起的作用实在太大了——它可以迅速地变成生产力,在改造世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伊利英和卡林金指明,技术科学是改变实在取向的研究和活动,任务之间的差别产生不同的技术和技术知识。前科学时代的技术知识是实践活动的经验知识,技术知识的科学形式的进化与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有关。物质生产和技能的发展要求生产任务基于科学的工程来解决,要求技术设备的数学计算,技术不再能够仅仅在常识、才智敏锐、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这就是为什么技术科学的诞生和形成是由两个相反指向的过程决定的:一方面使用自然科学的定律、理论和发生在它们之中的技术对象和过程的研究的独立资料决定,也由科学认知方法的积极应用决定;另一方面由独立的观察和技术与生产的事实的概括决定。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的技术问题,产生了不能还原为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常识的知识。军事科学的开端近似地落入15世纪中期和1870年代之间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用科学知识解决工业生产任务,而不是一般的实际问题。在这个时期的第一阶段(15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初期),技术知识还没有获得理论水平,因为在自然科学中充分形成的理论还不存在。这个阶段以在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形成为标志。在18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时期,对于与物理学、化学和力学相关的技术科学的形成来说,是决定性的时期。基本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出现和充分发展的技术实践,为把技术知识提高到理论水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是,新技术科学的进化的机制和形式在技术知识发展的“经典”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已经开始有意义的变化。在这个阶段,技术科学还是通过从基础自然科学导出而出现的模式继续存在。导出是工程技术实践和自然科学理论的综合,电气工程和无线电工程就是从电动力学导出的。在这个时期,技术科学的开端的新形式已经出现——通过从已经现存的作为基本科学起作用的技术科学导出,比如无线电定位就是从无线电工程导出的。应该注意,此时的技术科学已经在它自己的题材、理论原理和特殊的理想对象方面是科学知识的充分形成的领域。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技术知识的数学化稳定地得以发展。在1960年代,技术知识变成认识论认真分析的对象。因此,20世纪中期能够被视为技术科学发展的非经典阶段的开端。经典的技术知识与非经典的技术知识之间的差异除了理论的结构、出现和形成的机制不同外,还在于后者是交叉学科的。技术科学的理论具有建设性的功能,却不包含新的逻辑关联,这样的理论不说明和预言,只是产生工程对象。

从以上的形形的科学分类不难看出,学者进行分类的依据或基准各有千秋。有人认为,科学分类所依据的原则有客观原则(物质运动形式的客观区别)、发展原则(物质运动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序列)、层次原则(从一般到特殊的科学知识层次结构序列)、实践原则(新方法和新工具的出现会造成新学科的诞生)。有人指出,科学分类研究进入到结构分析和动态分析的阶段。学者设计了各种模式模拟科学体系的结构,如塔模式、树模式、网模式等。同时,科学分类的动力学研究也方兴未艾,学者用液体沉淀模型、气体流动模型、球体膨胀模型来模拟科学体系的运动和变化。其实,马赫早就强调,在科学研究中,不同的透视都是可能的。从这些不同的观点得到的结果能够产生不同的学科,它们具有相对的自主性。不过,一般而言,科学分类的基准不外乎三种:客观的基准、主观的基准、综合的基准。客观的基准包括研究的对象、种类和范围,事物的本质,物质的层次,自然的秩序,探索的方法等;主观的基准包括心智官能、精神能力、哲学理念、描述语言、抽象的形式等;综合的基准在奥斯特瓦尔德的以序、能、生命的概念作为分类的依据中最具有代表性。

不用说,这三种基准的划分是仅就主要倾向而言的,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诚如奥斯特瓦尔德所言:这些分类不是依照所谓的事物的“本质”,而仅仅从属于为了比较容易和比较成功地把握科学问题而做出的纯粹实际的安排。这是因为,“缺乏完备的和精确的边界是所有自然事物的普遍特征,而科学是自然事物。例如,如果我们力图在物理学和化学之间进行鲜明的区分,那么我们便会遇到相同的困难。在生物学中情况也是这样,倘若我们超出怀疑的阴影力图在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之间建立分界线的话。”在本文结束时,我们不怕贻笑大方,愿意综合各家之长,主要依据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托出自己的简略的分类方案:

广义的科学可以分为形式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形式科学以符号概念为主要研究对象,多用分析、推理、论证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构造形式的、先验的思想体系或理论结构。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主要研究对象,多用实证、理性、臻美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奥秘,获取自然的真知。技术科学以人工实在为主要研究对象,多用设计、试错等方法,其目的在于创制出新的流程、工艺或制品,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科学在技术上的实际应用或应用科学的技术化而形成的系统的知识。社会科学以社会领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多用调查、统计、归纳等方法,其目的在于把握社会规律,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人文学科以人作为研究对象,多用实地考察、诠释、内省、移情、启示等方法,其目的在于认识人、人的本性和人生的意义,提升人的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李醒民(1945~),男,陕西西安人。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编,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

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樊洪业、张久村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40页。

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53页。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罗来鸥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版,序言。

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92页。

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版,第70、63、82~83页。

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93页。

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樊洪业、张久村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40~341页。

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54~356页。

凯德洛夫、斯皮尔金:科学,丁由译;金吾伦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84~374页。

卡里尔等:科学的统一,鲁旭东等译,北京:《哲学译丛》,1993年第4期,第60~67页。

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95页。

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96页。

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樊洪业、张久村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42页。

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97页。

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56~358、358~361页。

纲岛定治:科学分类的体系,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4年第4期,第92~96页。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第17页。

李醒民:卡尔.皮尔逊:著名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2卷(1990),第2期,第65~78页。李醒民:皮尔逊——百科全书式的哲人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科学巨星》丛书9,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70~260页。

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61~379页。

J.A.Thomson:科学之分类,唐钺译,中国科学社编:《科学通论》,中国科学社出版,1934年第2版,第135页。

奥斯特瓦尔德:《自然哲学概论》,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7~39页。

R.Carnap,LogicalFoundationsoftheUnityofScience.R.Boydet.ed.,ThePhilosophyofScience,ABradfordBook,TheMITPress,1991,pp.393~404.

凯德洛夫、斯皮尔金:科学,丁由译;金吾伦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84~374页。

孙慕天:科学分类;于光远等主编:《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272~276页。钱的分类思想似乎有点经院哲学的味道。

纲岛定治:科学分类的体系,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4年第4期,第92~96页。

I.B.Cohen,AnAnalysisofInteractionsbetweentheNaturalScienceandtheSocialScience.I.B.Cohened.,TheNaturalScienceandtheSocialScience,SomeCriticalandHistoricalPerspectives,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4,pp.1~99.

这57个一级学科的名称是数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农学,林学,畜牧、兽医科学,水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测绘科学技术,材料科学,矿山工程技术,冶金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动力与电气工程,能源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纺织科学技术,食品科学技术,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统计学。

李诗英主编:《英汉学科词典》,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1版。

M.Bunge,PhilosophyofScience,FromProblemtoTheory,RevisedEdition,Vol.I,NewBrunswickandLondon:TransationPublishers,1998,pp.24,27.

H.E.Kyburg,Jr.,ScienceandReas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p.16.

卡里尔等:科学的统一,鲁旭东等译,北京:《哲学译丛》,1993年第4期,第60~67页。

N.Maxwell,FromKnowledgetoWisdom,ARevolutionintheAimsandMethodsofScience,England,NewYork:BasilBlackwell,1984,pp.15,23~24.

V.IlyinandA.Kalinkin,TheNatureofScience,AnEpistemologicalAnalysis,Moscow:ProgressPublishers,1988,pp.166~184.

孙慕天:科学分类;于光远等主编:《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272~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