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导论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林经济管理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林经济管理导论

篇1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 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 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 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3]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篇2

关键词: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经营单位;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法

中图分类号:S750;S718.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076-07

Abstract: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index system of urban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with the management conditions of Guangzhou urban forest,the index system of urban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which contains 30 indicators at 3 levels was set up for forestry management unit based on target method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Key words: urban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forest management un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在森林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林业发展模式。无疑,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林业的必然选择[1]。制定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是建立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系统的基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目前国内外直接针对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在国际水平、国家水平、地区水平和森林经营单位4个层次上进行[2-6]。国际、国家和区域水平的标准指标体系只能是给出在森林经营活动中以及森林经营计划制定中需要考虑的方面,提供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逻辑框架[7]。标准指标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应该是经营单位水平的标准指标体系[8]。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来看,突破点是有关的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和定性的分析,很多都已经涉及到指标的具体量化处理方法和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同时都对具体的案例进行了研究[9-19]。但指标选择与定量化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如何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森林多方面的功能结构特征以及如何定量化反映不同方面的功能价值仍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一些指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方面缺乏定量的系统数据资料,资料来源或统计口径不一。因此,研究以城市森林为对象的经营单位级的可持续经营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广州市位于东经112°57′~114°3′,北纬22°26′~23°56′,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2012年广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表明:全市总面积743 440 hm2,其中林业用地293 289.6 hm2,有林地278 679.1 hm2,林地利用率达95.02%。截至2012年底,广州市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49处,总规划面积达52 043.84 hm2,其中:国家级1处,面积9 182.7 hm2;省级7处,面积5 261.27 hm2;市县级41处,面积37 599.87 hm2,占广州市林地总面积的17.74%,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不同层次森林公园相互协调发展的森林公园建设管理体系。自然保护区共建有2处,总面积为8 914.79 hm2,其中省级7 054.36 hm2,市级1 860.43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3.04%。省直属国有林场建立有5处,共8 661.4 hm2,占林地总面积2.96%(表1)。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市县级森林公园中大夫山森林公园知名度较高,国有林场中大岭山林场面积较大,因此选择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大岭山林场和大夫山森林公园这3个经营单位作为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研究案例。

1.2研究方法

专家咨询法是一个使专家集体在各个成员互不见面的情况下对某一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看法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价指标的选定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专家:首先建立备选专家库,主要由3方面的专家组成:①广州市从事森林经理教学与科研的人员;②发表过类似的文章引用次数排在前十位的作者;③通过相关专家推荐。然后参照Delphi法确定专家选择标准:具备高级技术职称;从业年限至少5年;在所从事的领域里有一定的知名度,对森林经理、城市林业、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等相关领域较为了解。

2)确定专家人数:Delphi法的预测精度随参加人数增加而提高,但当参加人数接近15人时,进一步增加专家人数对预测精度影响不大[23]。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以15~50人为宜,但考虑有些专家可能中途退出,因此应适当多预选一些专家。本研究选择30名专家进行Delphi法咨询(表2)。

3)确定评价指标: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初步拟出评估体系框架及指标,通过“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4个维度去咨询专家意见,保留均值x≥3且变异系数CV≤0.25的指标[11],进而最终确定广州市城市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轮专家调查于2013年7月4号以电子邮件方式向全国30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截至2013年9月1号共收到22名专家回邮件。第二轮专家调查共遴选了15名专家,2013年10月16号发放,截至2013年11月16日全部收回。2轮专家参与度分别为73.33%和100%。

2结果与分析

2.1第一轮专家咨询

2.1.1拟订评价指标体系草案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广州市城市森林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测量性和综合性的6项基本原则,收集尽可能多到能够评价森林经营单位级的评价指标,形成第一轮广州市城市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草案(表3)。

2.1.2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将该指标体系框架发给30位专家。请各位专家对指标体系草案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必要性进行评价判断,提出评价指标整合和补充意见。问卷共收到22位专家意见,第一轮专家回复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高保护价值的森林面积”,“由生物廊道相连的保护区面积”,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经营单位没有意义,建议删除;“针阔混交林面积”和“人工林中混交林面积”都是表示树种结构,选择一个指标反应即可。“天然林面积比例”和“林分起源”含义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可将“森林类型多样性指数”、“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天然林比率”、“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珍贵乡土树种的培养面积和蓄积”合并为生物多样性。

2)由于城市森林经营目标与传统概念的不同,不以木材生产为主,建议删除“用于主要生产林产品的森林面积及其比例”、“木质与非木质林产品的产量与组成”;考虑到基于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政府全额拨款的公共事业来看待的背景下,即将森林充分地养护起来,因此将“年森林消长比例”予以删除。可将“林地利用率”、“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乔木林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比例”、“造林保存率”合并为森林生产力的维持。

3)建议将森林健康与活力修改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自然因素干扰包括“病虫害危害的森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森林火灾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气候和其他自然灾害破坏的森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人为因素干扰状况包括“人为破坏的森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人为干扰的森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

4)充分考虑到资源数据获取口径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删除“树冠状况”、“枯枝落叶层”、“林产品生产量和消耗量及其贡献”、“城市森林提供的社会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

5)可将“水源涵养林面积比例”、“水土保持林面积比例”合并为水土保持。建议增加土壤方面指标,如“土壤侵蚀严重的林地面积比例”。

6)城市森林经营的目标与一般森林有所不同,不以木材生产为主,而是追求生态效益和林业建设,侧重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挥生态和社会的效益。既然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公益事业来看待时,不需要在盈利方面对森林经营单位提出过多要求,建议弱化经济指标,可合并为“经济产出效率”和“资产负债率”2个指标。可增加“社会保险参保率”和“职工工资保障率”2个指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

7)保障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条件和机制方面,在国家水平应强调相关法律的制定;而对于一个经营单位来说,关键在于这些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建议修改为“林权证发证率”、“林权纠纷调处率”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情况”等指标。

2.2第二轮专家咨询

经过第一轮专家咨询,确定广州市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总体目标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保持水土资源、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保障条件和机制7个方面,具体指标由原来的70个指标缩减为35个指标,并构成第二轮评价指标体系(表4)。

根据上述35个指标,制定经营单位水平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邀请森林经理、林业经济管理、生态学等相关专家、教授以及林业部门管理人员等对指标框架和各级指标的构成

进行表态,按照“非常重要(4分)、重要(3分)、一般(2分)、不重要(1分)”进行选择,根据重要性判断,确定这34个指标的离散程度(表5,图1)。

2.3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专家咨询的结果,保留算术平均数≥3且变异系数≤0.25的指标,从而最终确定了经营单位级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确定为评价的总体目标,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水土保持、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保障条件和机制7个标准,然后分别从这7个标准将其分解为更为具体的30个指标,建立一个3层指标体系(表6)。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明确界定经营单位级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目标法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一套以充分发挥公共效益为目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水土保持、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保障条件和机制7个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30个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

3.2讨论

1)评价指标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森林经营是一个广泛动态过程,指标体系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特别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析有赖于长期的调查研究以及多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另外,研究用同一个指标体系去评价不同的经营类型的适用性,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探讨。

2)评价指标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不同城市的较大的环境差异将导致其城市森林建设的要求不同以及城市森林建设发展的演进规律不同,相应地也将会有不同的属性要求,因此如何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分别给出不同评价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对其他地区不一定具有适用性,如需推广还需要结合各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陈世清.广东省国有林场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2]叶绍明,郑小贤,谢伟东.桉树工业人工林林分水平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2007(7):31-34.

[3]KONIJNENDIJK C C.A decade of urban forestry in Europe [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3,5:173-186.

[4]HUNTER I R.What do people want from urban forestry?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J].Urban Ecosystems,2003,5:277-284.

[5]TYRVAINEN L.Economic valuation of urban forest benefits in Finland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62:75292.

[6]GERMANN C,SEELAND K.Are urban green spaces optimally distributed to act as social integration? Results of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roach for urban forestry research [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4,6:3213.

[7]张守攻,朱春全,肖文发.森林可持续经营导论[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8]国家林业局.LY/T1594-2002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9]郭建宏.福建中亚热带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3.

[10]郭峰.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11]JIM C Y.The urban forestry programme in the heavily built-up milieu of Hong Kong [J].Cities,2000,17 (4):271-283.

[12]刘昕,孙铭,朱俊,等.上海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6):988-994.

[13]王蓉丽.城市森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华东森林经理,2006,20(2):44-49.

[14]丁俊.成都城市森林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10):360-361.

[15]门可佩,周萍蒋,梁瑜.构建和谐城市评价体系探讨――以南京市为例[J].统计教育,2008(3):34-36.

[16]刘婷.城市森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17]韩明臣.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