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环境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一座大都市中,不需要在这里居住许久,也许仅仅遇到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就可以感受到她繁华的气息。然而,一个商场,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有着城市繁荣昌盛的代表性。商场的外环境,作为城市空间和面貌综合体的一部分,在人们的视野中占据了很大的画面,因此,商业空间的活力给予城市令人兴奋的时尚精髓。
商业建筑是人们用来进行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公共空间环境。它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现代城市商业文化、城市风貌和特色的重要场所。光谷商城是结合武汉的历史文化,发展前景等条件,运用相关设计理论进行的实践创作。笔者有幸参与了整个方案的室内空间设计及形象塑造,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商业性建筑有更多的认识和不断地提高。
商业营销环境的装饰和布置能够创造具有魅力的美好形象,帮助商业营销环境推销商品,显著增强商业营销环境的企业竞争力。随着商业的兴旺发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商业营销环境的装饰和布置需要周密考虑和巧妙筹划,又需要有高度的创造性。目前,国内许多商业营销环境,特别是大多数中小型商业营销环境和个体商摊,不具备进行豪华装饰和布置的经济实力和条件,这就需要少花钱多办事,把钱用得最经济、最有效。只要在装饰设计时能够根据商业营销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别具匠心的构思,就能获得理想效果。
2商业空间外环境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1人流体系设计
设计步行街本质上是设计人流,人流导向设计是商业步街的主体。商业步街中的业态分布和功能布局必须要尽量吸引客户经过每一个可能的店铺。
(1)以餐饮娱乐引导人流
加强商业建筑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公共空间尤其是入口空间,其开放程度越高,就越能够增进商业建筑与城市的交流,提高商业活动的亲和度和竞争力。因此入口公共空间的状态对人流引导起到关键作用。
武汉光谷商场出入口明确而集中,主要人行入口前分别设置楼梯与坡道,将主要餐饮区设置于主入口处,以西式快餐与特色餐饮为主;梅龙镇新都会在不同方向上沿城市性主干道和次干道设置多个出入口。其中城市主干道莲花南路设置两个主要的人行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成为城市空间向内部空间的自然过渡。大拇指广场的主要人行入口设置在城市生活性主干路芳甸路上,主入口的正面对景是整个空间序列的主题核心“大拇指”雕塑。
(2)注重空间的序列化设计。步行街设计的核心应体现两点:一是如何让人长久驻足;二是如何使人走遍全程。商业步街中的人流速度最慢,人情味也最浓,人在步街中的行为特征体现为逛而不是走。通过空间序列化设计,形成商业空间中的合理人流动线与聚集点,提高商业空间的流动性以及尽可能高的商铺价值。路径、节点、边界与区域提供了开放步街的基本设计模式。
(3)减弱楼层商业系数。按照商业规律,商铺租金随着楼层的增高成倍数递减,在商业步行街设计中,在保障底层店铺最大化的商业效益之外,还应当特别注意高楼层商业店铺的商业价值,进而实现整体商铺的均好性。
2.2空间要素设计
从步行街的空间构成要素看,随着近几年美国捷得商业建筑事务所的产品在世界遍地开花,捷得的商业设计品牌也因此得到一致公认和瞩目。我们需要借鉴的不仅是其看得见的独树一帜的曲线化的布局形态,更重要的是对空间中所承载的热烈商业氛围与熙熙攘攘人流的思考。捷得定律的根本出发点可总结为:创造独特体验。在现代综合性商业建筑群体中,步行街空间往往会与机动车交通的通道发生交叉,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在交通安全的基础上使得各空间各得其所。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在人车流交叉处使用了步行斑马线与路障,保障人行与车行有条不紊。
3武汉光谷商场外环境设计
3.1武汉光谷商场外环境设计的背景
(1)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开发区。武汉市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6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湖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中地区的最大都市,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交通发达,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光谷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别称。这里是中国光电子信息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及光电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特别是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湖北省、武汉市在全国较早进行转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探索。
(2)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坐标城现状。随着光谷科技新城的发展和路网的贯通,日益抖落尘埃,彰显出它本有的价值。作为光谷核心区坐标性建筑及二环线内品牌物业的光谷?坐标城,将拥有15万平米多种物业形态复合型商务区,步行商业文化街自西向东贯穿项目用地,成为商务区和居住区连接的空中桥梁;而超五星级酒店、酒店式豪华公寓的入驻,西边商业大街写字楼的林立,将使它摆脱单一的物业类型,当之无愧地成为光谷工业园和科技园中心、商业和商务的核心。在这里将做到办公、生活一体化,成就居者的事业梦想的同时,亦将成就居者的生活理想。
3.2构思创意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仅仅属于我们自己的小盒子里面。我们每一个有相同或者类似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人,所有用的小盒子又被装在一个大盒子里。这个大盒子的外面可能还有无数类似的盒子,而它们又被包括在更大的盒子里……一个人最关心的莫过于这个属于自己的小盒子。生老病死,幸福和伤痛都发生在自己的盒子里。只有拥有情感的人才能幸福,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状态。在如今复杂而充满冲突的城市空间里,希望我的景观环境设计,可以唤回人们对情感的放射和采集。
3.3具体设计说明
(1)空间设计
光谷坐标城位于光谷高新开发区,坐落在城市主干道关山大道和南湖大道的交叉口东南部。北接武汉(下转第150页)
(上接第177页)科技学院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西临光谷软件园,东边与光谷坐标城的居住区相邻。具有十分优良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并且有浓厚的校园气息,可谓集文化形象、投资、自然景观、运营为一体的优质地块,日益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和居住者。并且具有非常方便的交通功能,更是光谷展示精彩的点睛之地,宣传坐标城的一张名片。
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交通的便捷,我将设计分为了空间体验区,光影感知区,自然交流区等,各个区域之间相融合,可以更好地烘托出商业环境的优势。
(2)景观造型设计
第一,景观中光谷开发区整体形象的保留。由于位于光谷开发区的中心,通过对整个光谷区的形象的延续,使光谷商场外环境保持与其它商业中心的整体性,在感觉上产生相互联系。
第二,几何符号的提炼。每个人的生活和阅历像不同的盒子的串联并联等抽象空间关系,根据这一主题的提炼,抽象出以方形为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形态,在设计中使之融合进来,并加以表现,让商场的外环境在与保持与其它商业中心的整体性的同时,也具有自己的形象特色,让人在思考和回味的同时对光谷商场有一个美好的认识。
第三,创意元素的运用。外环境中可以导入一些创意元素,例如红色灯盒、带型石膏廊子等,这些创意元素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增强商业空间的时尚感,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景观雕塑,成为风景同时也成为商业活动的记忆。
(3)色彩设计
对于整个商业建筑空间色彩设计而言,也主要是采用武汉市城市色彩的主色调暖灰色。主要色系浅灰色为基调,再因其他设施的加入。在铺地设计中,遵照材质的原本色,以烘托商业建筑内部的多彩,并在琳琅满目的商业气息中起到透气作用。
4结语
对武汉光谷商场进行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不仅为了商场运营的成功,更为了给整个光谷开发区乃至武汉市增添一笔亮色。在设计中,不能忽略一下几点:
(1)以人为本。居住区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应该是其设计构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标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
(2)具有综合性与专业性功能。按照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居住区商业网点的建设要大中小相结合,提高单个网点面积,发展超市和大型综合商场,形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购物中心。行业结构要吃、穿、用、玩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尤其要开拓一些新兴的服务性行业。
(3)注重商业区的空间秩序。在中国传统空间意识中,采取有层次、有发展的手法把人们从开头引导到末尾,在中实现富于戏剧的结束,具有强烈的空间秩序。在以通行为主的线状商店街面上都有一定的节奏感,使街道具有整体统一性。
篇2
关键词:社会嵌入;创业;创业过程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 2010年的统计结果,在59个GEM成员国中,中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Total Early-Stage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 TEA)位居第15位。2013年,GEM(2002-2012)报告中调查数据显示,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创业排名已提升为第二名,其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可见一斑。然而,高建指出,虽然中国创业率很高,但创业成功率还相对较低,创业整体质量不高。本文从社会嵌入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描绘如何才能取得创业企业的成功[1]。
一、社会嵌入
嵌入(Embeddedness)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史学家Polanyi于1944年提出的,他认为,应当将经济问题嵌入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加以研究。1957年,Polanyi使用这一概念来描述现企业的社会结构问题(Uzzi, 1997) [2]。1985年,Granovetter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嵌入(Social Embeddedness)”的概念,认为,经济组织及其经济行为总是嵌入于它们所存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并且被其所塑造和制约[3]。
Halinen和Tornroos(1998)将“社会嵌入”定义为企业与各种社会网络所建立的联系,及其对社会网络的依赖[4]。企业是嵌入于社会的一类经济实体,是企业内部要素与外部社会环境要素的关系集合,因此,嵌入存在于企业产生、生存和成长的各个阶段。
社会嵌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人或企业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深度和广度(Jack & Anderson, 2002),近期被学者们用来作为评价一般业务流程的元素(Whittington, 1992; Uzzi, 1997; Wang & Altinay, 2012)。嵌入是企业家成为当地社会结构一部分的一种机制,使得企业家能够借鉴和使用资源,事实上,被嵌入到一个社会结构中,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创业过程的本质
Garud & Giuliani(2013)认为探索不同策略、不同因素对创业过程的影响是创业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Young(1998)认为创业者的经济活动不是发生在一个真空中的,而是在一个正在建设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执行的,这一观点强调了社会环境对经济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大量学者的支持。
Shane(2012)纠正了创业的定义,认为创业是一个过程概念,在新企业产生的背景下,很多工作是通过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检测创业过程。作为一个过程,创业是较为复杂的,它是一个环境事件和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Gartner, 1988)。将创业看作一个过程,则呈现了个人与环境的动态性,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境和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变量(Cooper & Dunkelberg, 1981),也增加了创业过程研究的难度。
创业过程中,要求创业团队与社会的强烈互动。创业者发现和创造一个商业猜想和创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创业机会(Eckhardt & Shane, 2013)。Alvarez & Shane(2013)拓展了创业过程的内涵,认为创业之旅是动态性的过程,需要参与者在社会背景下的不断协调。
三、社会嵌入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Jack & Anderson(2002)采用Giddens的结构理论重新构建了创业的定义,即创业就是企业嵌入到经济社会的一个过程。通过定性检测农村创业者的行动发现,社会嵌入在塑造和维持业务上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嵌入能够使得企业家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力量,通过机会的发现和创建来组织企业的产生和正常运行。
社会嵌入与创业的相关性体现在,它能帮助创业者识别社会资源,这是建立组织的十分关键的一步(Hansen, 1995)。另外,被嵌入到一个社会环境中,意味着在创业过程中,不仅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而且增加了创业活动的可能性。社会嵌入伴随着创业的全过程,其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据Larson(1992)整理
第一阶段,属于创业前的状态,包括创业者的个人声誉、先前的社会关系、以及创业的愿景,这些因素要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匹配,要能被社会所认可,这也是创业企业社会嵌入的先决条件。
第二阶段,属于初嵌入状态,在这一阶段,若要企业更好地嵌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就要能够在创造自身利益的同时,造福于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也是所谓的创造共享价值(Porter, 2011);社会嵌入并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所以企业会经历一定的试用阶段,体验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真正能嵌入到社会中去。
第三阶段,也就是整合与控制阶段,因为创业过程是动态的,与社会的互动也是动态性的,这就要求不断的整合和控制,包括业务整合、战略整合,企业经济活动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影响程度的高低和优劣是需要社会监督和控制的,这也是嵌入过程中的毕经之路。
四、结论
通过对社会嵌入与创业过程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分析,发现了社会嵌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业过程。创业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试错,从失败中不断学习的过程;创业团队唯有创建更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机会,加速企业的社会嵌入,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供创业者使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产生、生存和成长。
社会嵌入加深了我们对创业过程的认识,我国学者和实践者都应充分看清国内创业形式,正如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2-2012)中指出,十年间中国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在趋势上表现为日益活跃,但是创业整体水平还较差。因此,创业企业更应顺应社会的需要,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好地嵌入到社会经济环境中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Shane, S., &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1): 217-226.
[2]Uzzi, B. Social St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1): 35-67.
篇3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生态系统 信息素养结构模型
分类号 G254.97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1.008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Eco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Zhang Bilan, Wu Shixi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del of social complex ecosystem, and referring to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structure mod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its major components are expounded.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of compone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help to integrally grasp the impact factor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ecosystem. Information literacy structure model.
信息行为主体,即强调信息属性的自然人,简称信息人。他的信息素养成长根植于由信息人自身的禀赋因子和信息人所处的环境因子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里。信息素养的成长,是这个系统里内外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1 信息素养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结构要素
1.1 信息素养生态系统概念
信息素养生态系统是指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信息人与信息环境所具有的对信息人信息素养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基于上述信息素养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借鉴马世骏等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ion system,即SENCE)模型[1]和周承聪提出的社会-信息-信息服崭春仙态系统模型[2],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信息素养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1),以便于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体系。
该模型中,核心圈的信息人为信息素养生态核;信息人所具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称为信息素养生态基,提供信息人进行信息活动的内能量;第二圈是对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有直接影响的信息环境,提供信息人进行信息活动的直接外能量,称为信息素养生态质;第三圈是外部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称为信息素养生态膜,提供信息人进行信息活动的最终能量源泉。
1.2 信息素养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1.2.1 信息人
信息人是信息素养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素养成长主体,也即强调信息属性的自然人。
1.2.2 信息素养影响内因子
信息人所具有的一切对其信息素养的成长及信息实践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信息人的禀赋因子。信息素养成长禀赋因子非常多,包括学历、年龄等。禀赋因子的共同作用形成信息人一定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构成影响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因子。
1.2.3 信息环境因子
信息环境是指信息人可能接触的信息资源以及特定信息活动的影响因素共同构成的一种信息生存与发展环境。同生态学上任何环境的概念一样,它也是相对于某个中心的概念,这个中心就是信息人,同时,信息人也不能脱离信息环境而独立存在。信息环境中一切对信息人信息素养的成长及其信息实践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为信息素养成长的信息环境因子(外因子)。信息环境因子多种多样,主要由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信息制度、信息氛围等组成。
1.2.4 社会与自然环境因子
信息人都是群体或者社会中的一员,处于一定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社会影响之中,自然人正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因此,信息人的信息观念、信息行为潜移默化之中必然受到周围群体(特别是最密切的生活、工作小圈子群体)的观念、行为模式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居住模式、社交群、职业等与信息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可归为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包括经济水平、文化和法律等社会环境因素。
2 信息影响内因子对信息素养成长起主导作用
信息人的禀赋因子,既包括先天形成的因子,如性别、年龄、血型等,也包括后天形成的因子,如学历、经济收入水平、社会阅历等。这些因子共同作用,形成了信息人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
信息人的禀赋因子及其形成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构成了信息素养成长的内环境,信息素养的成长首先是根植于这个小环境里的。信息人既有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构成信息活动的起点,也为信息活动提供思维工具与活动框架。良好的个人认知结构是个人信息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信息素养本身也是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中重要的因素,信息人不断吸收新信息并丰富、重构其认知结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信息素养成长和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在于对外部环境信息的不断吸收,在于不断与外界信息交换,而这需要信息人不断激发对信息的需要并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积极利用一切内外条件进行信息活动。也就是说,信息素养成长的根本在于信息活动驱动力推动下的信息实践活动。
3.3.3 信息人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
信息人是信息基础设施的现实或潜在消费者,信息人的信息素养培育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效果、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体现有着重要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的先进性、普及性和易用性对信息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深刻影响着信息人参与信息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信息素养的提升。
3.3.4 信息人和信息服务的相互作用
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共生互惠关系。对于信息需求表达、获取、吸收等能力较低的信息弱势群体,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社区服务组织等机构的信息服务,是满足信息弱势群体基本信息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信息弱势群体通过信息需要的满足感受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从而提高信息意识、信息活动驱动力有重要的意义。信息素养成长主体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消费群体,同时,信息消费者也会对信息服务提供者进行反馈,对提高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有重要的价值。
3.3.5 信息人和信息氛围的相互作用
信息人是信息氛围的重要创造者。群体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能等是由各个个体共同作用形成的。同时,个体与群体之间也处于不断地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社交圈、工作圈的群体信息意识、信息行为模式等,都会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说信息环境中信息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主要靠经济支撑,那么作为软件的信息氛围则主要靠信息人的整体素质支撑,信息氛围直接影响着信息人对其它信息环境因子的利用。
3.3.6 信息人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信息人及信息人所处的信息环境都处于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这个大的外部环境之中,这个大环境既为信息环境的建设提供人财物保障,也为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提供活动对象。同时,信息环境的建设、信息人的信息活动也推动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生态系统的发展与信息时代、信息环境和社会体制的变化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一个社会系统,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信息素养生态系统中,内因子对信息素养的成长起着积极的、能动的主导作用,而环境因素对信息素B的成长也起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制度激励成长,信息氛围引领成长,信息服务牵引成长,信息资源推动成长,信息基础设施助力成长,外部信息环境保障成长。
参考文献:
[ 1 ]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8.
[ 2 ]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 3 ] 柯平.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 4 ] 陈文勇,杨晓光.国外信息素养的定义和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成果概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0(2):19-20.
[ 5 ] 陈海涛,马艳丽,陈博.信息生态系统演化研究回顾[J].情报科学,2014(2):157-161.
篇4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就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经过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的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的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三、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 加工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 生产和生活。
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了。
四、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1.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容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2.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3.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
篇5
1、审计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审计环境分为四类环境,分别是: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审计组织环境。
2、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作用为可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3、审计假设:是指根据已获得的审计经验和已知的事实,并以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审计事物所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
篇6
关键词:设计文化;设计环境;改变盲从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183-01
设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环境与设计文化也相互影响。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及能力的提高,设计文化、设计环境也被国内设计理论界所认识和重视。从设计文化、环境来挖掘设计的内在本质,了解设计背后的动因,理性对待和分析设计文化和设计环境,进而建构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特征的设计体系,改变当前设计界对西方设计的盲从是必要的。
一、设计文化本质特征
(一)设计文化概念
设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文化是与设计有关的或设计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①。社会文化为设计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设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与设计理念之间关系紧密,更为设计提供了评判标准,这里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或可以称谓“设计文化”,他也是指人类的设计行为,它以研究设计的物化成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为首要任务。
(二)设计文化的特征
设计必然与文化有关,是人类文化特有的内容,所以也是一种人文科学。设计文化必然强调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要按照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加以界定,所以我们不能脱离文化背景去构思任何设计。英国的工业革命期间,艺术与工业革命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一种涉及到关于设计走向的文化运动,并对现代设计产生了积极地影响,也催生了现代主义的设计。当今设计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无处不在,从北京奥运会标识到上海世博会标识无不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三)设计文化的构成要素
“设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从广义分析它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等②。这种丰富的内涵决定了设计文化必然具备以下要素:(1)设计文化情愫。文化情愫是设计文化中最为感性的直观要素,它要借助于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而设计作品或产品又是最为直观的体现文化情愫。这在服装或家具的设计中体现最为突出。如瑞典的宜家家居就是典型的案例,其倾注于简洁的造型、优良的品质和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北欧文化情愫在产品里的体现。这种文化情愫在我国工艺美术中也普片存在,如梅兰竹菊的文人气质、扎染、蜡染的民族风格等等。这些具有文化情愫的设计元素也是推动当代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段;(2)设计文化功能。设计不仅需要注重产品的表面形式,更需要注重产品的文化功能,在功能和形式实现的前提下,要展现赏心悦目的文化功能,这才是设计者应该追求的目标。我们身边有很多缺乏实质内容,过度包装,大肆拿来主义,如月饼的包装、住宅的命名等,所谓“罗马苑”、“香榭丽舍”放几尊雕塑,立几个罗马柱,实在是大谬不然;(3)设计文化心理。产品设计的文化功能都对应着一定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宗教、民俗民风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人追求 “隐喻、内敛”,日本人追求 “严谨、空灵”,德国人追求“庄重、理性”,这些从设计作品和设计颜色上都可以找到各国设计者的文化心理;(4)设计文化精神。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对于设计者而言设计的文化精神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根基。如欧美的理性与中国社会的“天人合一”精神,都在当代设计中被不断提及和体现,也正因为如此,设计也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设计环境概念
设计是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得到发展的,因为人类的需求在满足物质层面以后,物质以外的如政治、制度、宗教等因素也会沁入设计本身。因此设计环境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按照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加以界定”③,所以设计环境也就包涵了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设计环境。
(一)设计的自然生态环境
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不同的设计观念,从而形成了特色各异的设计文化。欧洲的严谨且不失浪漫,非洲对自然原始的追求,造就了设计形态的简约化和对高纯度颜色的追求。我们的设计在上世纪末丧失了很多自然的民族的元素,在盲从的设计思维中走入了死胡同。所以设计的自然环境是设计者生存的基础,它也造就了不同的设计文化。
(二)设计的经济生态环境
中国数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注重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设计和制造,而西方工业革命的大机器则衍生出了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这就造就了不同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这种受制经济环境的设计思想也为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对于同时期还沉溺于小农思想的中国,被欧美国家远远的拉开了距离。
(三)设计的社会生态环境
社会的结构及政治制度对设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如封建君主制度的皇权集中思想,必然造就设计或造物的观念与集权同步。思想解放或政治制度的变革给设计带来的变化是最为显著的,如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设计思想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的变革是对落后设计观念的颠覆。
三、设计环境是设计的基础
由于设计环境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不同造成了不同设计环境,这对设计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作用,也产生了不同的设计风格。英国著名设计师伊恩・伦诺思科・麦克哈格认为“美的设计是建立在人与环境长期交往而产生的复杂和丰富的反映”。人的活动包括设计都是在了解自然的基础上,运用尊重自然的态度建立的价值体系,从这种意义上说设计环境无论在微观和宏观上都是设计的基础。
四、设计环境决定设计文化的发展
设计环境所涵盖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制约着设计文化,可以说“设计文化是从设计环境中抽取的精神特质”④,设计文化必须服从设计环境的需要,而设计文化则动态的反映了设计环境的本质。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设计文化也依托于设计环境,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在这种设计环境下必然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文化,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以人为主题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而不是产品的本身,这种设计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五、结语
设计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设计环境不可分离,对于设计而言,这也是其发展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如今因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对设计文化和设计环境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对设计政策、企业及产品策略、品牌与创新策略、设计管理等领域,所以我们只有“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对设计的作用,以及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才能找到设计的本源”⑤。
注释:
①张.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②李丛芹.设计文化批评的方法[J].设计艺术研究,2011(05).
③维克多・玛戈林(美).设计问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④⑤诸葛铠.设计艺术学[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景观小品;建筑环境;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精神层面更需要日新月异的环境文化来与之相适应。景观小品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表现类型,成为颇具较大社会精神文化影响力的符号。人们开始意识到景观小品这种城市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在城市中的地位,景观小品的整体规划应该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才能符合人们对于精神性的功能需求,进而影响人们精神层面上的思考,给人们带来空间精神的享受。景观小品,作为建筑艺术空间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居住意味着人们与既定环境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对景观小品的精神性审美要求的提高已成为城市景观审美领域的一种趋势,美学与艺术已经更广泛深入到了“寻常百姓家”。景观小品是一件赋有文化内涵的综合品,色彩、材质、空间尺度及其他因素共同影响着景观小品的精神内涵,具有艺术多元化特征。
自然元素与人造元素这两种主要元素组成的我们城市生活空间的整体环境,首先,社会的自然环境结构组成了我们城市生活环境较基础的部分,确定了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所体会到的城市景观的空间价值观念。在我们的城市社会环境中,城市空间环境与精神文化之间的主导对象是人,人是维系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者。在为一个城市营造社会环境空间的时候,在城市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下,该区域的思想文化领域固然会渗透其中。反之,几千年来人们的思维活动又左右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活动。在人们对他们所居住的城市社会环境的构造方面产生出一定层次的精神空间概念时,对应地,就会通过人们的构建城市环境的完成来创造出反映城市精神空间的社会环境。
根据这些前提条件,从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出发,思考景观小品对于建筑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空间环境概念的形成,为景观小品更好地营造空间精神取得有利条件。因而以此来寻求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空间的形成,为研究景观小品对于建筑空间的影响做了充分准备。从本质上了解和认知景观小品对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对景观小品有观察入味的体会。然后从其本质深入,以景观小品的角度对精神空间的感染层次进行深度剖析。
通过现象学,我们可以追溯到问题的根本性,可以解决现代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根据它所提出的环境危机及社会现象,科学有效地分析环境。现象学是较为现实及科学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关注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关注人在心理上与精神感官上与景观小品之间的复杂联系,帮助认识与了解环境现象的本质与表象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理解景观小品对于营造空间感染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发现景观小品设计对于建筑空间的影响价值及方法,更好地为建设城市环境做准备。
通过现象学的理论方法和分析方法,研究城市景观小品对于人们在空间感知上的影响,从进入一个环境空间理解并且感知其给人们带来舒适愉快的心情,帮助人们更好的体会和理解城市的景观小品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辅助人们更恰当地理解景观小品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及意义,进而探究景观小品的各类表现形式及丰富内涵,为城市的空间创造提供借鉴和帮助。
在现代城市环境中,景观小品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就景观小品而言,很多地方在没有明确指导思想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雕塑园、雕塑一条街等等,占用了城市公共空间,来作为政府形象工程展示的一部分,这种设计方法从根本上违背了设计的本质和城市建设规律。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比较高,城市的空间精神具有良好的氛围,那么这样的成果是这个城市几代人多年建设的。尤其是一些作为标示性或者具有引导性的景观小品,在进行设计时,理应被这个地区的民众接受和喜爱,这是人们心理上对这件景观设计作品的认可,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可。
在设计建筑环境的初步阶段,首先必须将待设计的景观小品置于一个公共环境中,而不能只为了建造单一的一件景观小品来进行分析考虑,无论景观小品本身的艺术水平有多高,但是如果它脱离了周围环境,那么它就是不能被周围环境所容纳,它与周围建筑环境的不协调就会影响了它的整体艺术表达效果。
丰富多元的景观小品体现了地区的人文精神,反应了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也体现出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景观小品设计的优异,与设计师的方案初期阶段的付出成正比,设计首先应该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精神,设计元素与本土文化想融汇,不仅从艺术设计的层面表达景观小品的设计意图,还能从精神层面上体现景观小品的内涵深度。
因而把景观小品设计成为具有建筑空间精神载体的建议,深入理解当地设计环境的文化传承,从景观小品的自身的美学风格、文化内蕴、特等方面探讨,并以城市整体环境空间为背景,实证说明了塑造空间精神景观小品规划设计的方法。通过景观小品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研究,丰富了建筑空间的层次感,为景观小品在空间精神层面的研究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从国际上看,生态思潮汹涌,生态艺术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2]。而城市景观a小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必将体现出走向自然生态的趋势,逐渐转变为人们了解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一种手段。从城市景观小品的主题上看追求的将是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经济与文化的平衡、科技与情感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强化生态价值观,引导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力求为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空间[3],使人的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相和谐[4],是景观小品设计的最终原则与目的。促使人们更好地去追求一种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美]拉普普.住屋形式与文化[M].张玫玫译.台北:镜与像出版社,1979:67
[2]张云云.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生态安徽建设[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33-41
篇8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媒介环境学;思辨;区分
如今,媒介生态学已经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并带来了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但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廓清这些认识,理清与北美“Media Ecology”的关系,已成为促进中国媒介生态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不是“原发的”
在中国媒介生态学起源问题上,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应该是在北美,美国和日本的相关研究也比我们早很多年,但是“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展开与它们并没有什么渊源。[1]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表述上是矛盾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他们主要是更多地强调了中国媒介生态学和北美媒介环境学的区别,而忽略了国内外媒介生态学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只是将2001年后,“Media Ecology”在中国的独创性发展作为了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点。
(一)中国最早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来源于西方
在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媒介生态”概念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正是在介绍西方社会生态学和社会有机体平衡、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生态”这一概念以及社会大系统、共生共食、有限资源、关键功能等观念。然后又是结合美国社会生态学家奥迪斯·邓肯所提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态复合体”的四个变量,展开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
(二)从生态学视角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最早出现在西方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一开始就注意运用平衡、和谐和系统等生态思想来研究媒介,并侧重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研究,关注人、媒介、社会、受众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构建。但是早在1970年,第一届地球日庆典宣称人类进入“生态时代”之后,西方很多学者便开始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承认环境中每个因素的平等内在价值,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秩序。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乔亚舒·梅洛维茨就非常重视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媒介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受众选择媒介受社会环境制约的同时,媒介对社会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此外,他还运用了一个生态学暗喻,将受众纳入“情境”概念,认为传播行为受受众制约,必须根据受众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与信息。[2]可见,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思维范式取向上异于西方,但是与西方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研究存在学术渊源”[3]。
二、“媒介生态学”是不是中国的原创概念
有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是中国的原创概念。”[4]笔者认为“媒介生态学”这一概念实际上来源于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直译,只是后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媒介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存策略”以及“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等原创性的理论。中国学者使用此概念绝非巧合,更非原创,而是与北美“Media Ecology”有着密切的内在传承关系。
(一)“Media Ecolog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北美
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媒介生态”概念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是1996年3月召开的“中国报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后被收入百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报业现状与趋势》一书。然而,早在1967年,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与人合著的《媒介即是讯息:效果一览》一书中就最早提出了“Media Ecology”的概念。1968年,波兹曼在“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年会上作演讲,首次公开介绍并明确提出“Media Ecology”一词。后来,波兹曼又在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研究课程,并将这一术语转变为正式学术领域的专有名词。
(二)中国最早出现的“媒介生态”和“媒介生态学”概念都是“导入”,而非原创
有学者评价说,裘正义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系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导入‘媒介生态’概念的专论”[5]。这里的所谓“导入”,即引入,也就是把一个地方的东西引入到另一个地方。此文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媒介生态”概念的出处,但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北美提出“Media Ecology”20多年之后,而“Media Ecology”的中文直译就是“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
中国学者尹鸿、崔保国、邵培仁等最早明确地将“Media Ecology”引入中国的时候,都是将其翻译为“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其中,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的《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一文被认为是“国内新闻界杂志中最早提到‘媒介生态学’一词的”,但“尹鸿的观点正是来源于北美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6]
三、中国学者把“Media Ecology”译为“媒介生态学”是否存在误译
何道宽认为,崔保国先生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进而用社会大环境是水,媒介是水中之鱼来诠释“媒介生态学”,违背了北美“Media Ecology”的基本观点。[7]笔者认为北美“Media Ecology”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都具有多向性,中国学者的翻译并不存在误译问题。
(一)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Media Ecology”属于同一个学科范畴
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Media Ecology”的理论前提预设和逻辑起点一致。它们都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媒介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媒介和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媒介现象的本质,实现生态学和媒介学的对接与融合。它们都属于媒介生态学的学科范畴。
北美的很多“Media Ecology”研究先驱在一开始就有生态学互动、平衡、和谐的意识,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谓“技术生态”的思想,谋求技术的人性化、技术的有机化,强调人类生态的平衡不能因为机械技术的到来而被打破。麦克卢汉、伊尼斯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生态学的思想,但他们的著作有关生态学的暗喻随处可见。[8]“Media Ecology”学会的章程第一条还开宗明义地写道:“媒介生态学研究符号、媒介和文化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邵培仁更是为媒介生态学正名道:“但凡能以生态的眼光来观照媒介传播之实质的相关研究,其实统统可以纳入到广义的媒介生态学的学术圈中”,而“‘Media Ecology’从字面上看,其准确恰当、无可争辩的译法就是‘媒介生态学’”。[9]
(二)北美“Media Ecology”具有多种含义
何道宽认为崔保国先生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背离了北美“Media Ecology”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依据波兹曼本人在1968年给“Media Ecology”的界定:“Media Ecology”是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主要探索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或阻碍我们的生存。[10]52
其实,波兹曼本人就是一个“没有一定之规”的人,其观点也存在先后的不一致,以至于梅罗维茨没有沿用他的导师所定的“Media Ecology”这个名称,而是另起炉灶用“Medium Theory”来称呼这个研究传统。[10]65李明伟在《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中也没有把波兹曼列入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原因是波兹曼对“Media Ecology”的某些认识和分析更倾向于批评学派,与伊尼斯、麦克卢汉包括波兹曼本人等的研究实际上并不吻合。而何道宽则表示对这种做法“不敢苟同”。
崔保国认为“媒介生态”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处于中心位置;而“媒介环境”是一个中观概念,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媒介营造的环境。可见,在中国学者眼中的媒介生态学是广义的,包括被波兹曼界定为“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的媒介环境学。波兹曼对“Media Ecology”的界定只是为北美“Media Ecology”的发展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并非其全部内容。
四、“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是否需要区分
美国“Media Ecology”学会副会长林文刚、深圳大学的何道宽都认为:“把‘Media Ecology’这个学派翻译为‘媒介生态学’也不太妥当,主张将其译为‘媒介环境学’。”[11]
随着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认识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在研究起源、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鉴于此,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将两者区分开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助于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不关注文化研究、学术传统和组织准备的严重缺位,研究方法趋向于定量研究,不作结构性分析。而北美媒介环境学着重探讨媒介本身的变迁和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融入并借鉴了生物学、社会学、生态学、语言学、符号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理论根底扎实,知识渊博,思维方式也是多元的。
将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区分开来,有助于看清各自研究的轨迹和特点,促进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的交流,并借鉴媒介环境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阔的学术视角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得出更多创新性的成果。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多个要素。在媒介生态学研究中,以不同要素为中心也就形成了不同偏向,构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以媒介为中心,考察人类社会的各种因素对其生存发展的制约,构成媒介社会学范式;北美媒介环境学以人类社会为中心,考察媒介创造的生态对人类的影响,构成媒介环境学范式。两者之间互相补充矫正,正好成为媒介生态学之树上的两朵璀璨之花,形成珠联璧合之效果。
(二)有利于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的拓展与深化
将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区分开来,可以为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研究指明方向,使其更加清楚地审视北美媒介环境学研究的路径和特点,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媒介环境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分析当前中国的传播现象,关注中国语境下的传播环境问题,深化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挖掘中国本土的媒介环境思想,吸引更多跨学科人才的介入,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学科的发展就是理念不断清晰、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媒介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演进、充实和完善,也存在着不同的研究层次和范式。这些研究,对于中国媒介生态学乃至整个传播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J].中国传媒报告,2003(2):20.
[2]孙滔.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构建、创新与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6):30.
[3]袁靖华.生态范式:走出中国传播学自主性危机的一条路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3):72.
[4]阳海洪,赵平喜.媒介生态学: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路径[J].新闻界,2009(2):68.
[5]宋超,赵凯.深水静流(1929-200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57.
[6]杨婷婷.论中西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差异[J].新闻界,2005(3):79.
[7]何道宽.媒介环境学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7(1):46.
[8]陈浩文.中西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状况和理论反思[D].广州:暨南大学,2008:33.
[9]邵培仁.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3):181.
[10]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角(总序)[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篇9
关键词: 体能 体质 健康范畴 关系
1.关于体能、体质、健康的概念及范畴
1.1对“体能”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体能”一词的理解争议不大,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身体机能是体能的基础,体能是身体机能的外在表现。身体机能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机能,循环系统机能,呼吸系统机能,神经系统机能等。体能的范畴可归纳为: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搬运、负重、平衡、滚翻等的能力,也是人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不可能缺少的基本能力。身体素质是指人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
体育锻炼是人体在承受负荷的情况下参与运动技术的活动。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形态匀称,身体姿态优美。
1.2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1.2.1学术界对“体质”概念的不同理解。
(1)人体的质量。在遗传变异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综合和相对稳定的人体形态、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特征。体质所包含的范畴为体格、体能、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等。体格:包括生长、发育、体型、姿态;体能:包括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1]
(2)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心理的发育水平、适应能力。
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等;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协同,还有走、跑、跳、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2]
(3)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营养、体育锻炼这三个方面起了重要的影响。
体质的范畴包括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体格及身体成分等;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耐力、速度、爆发力、平衡、灵敏、协调、反应时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活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适应能力,即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3]
1.2.2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体质不包括心理因素。
上述对体质不同的理解中,有一个共同点: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也就是人体的实质和本质。心理是与身体相对而言的,从现实意义上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是人的大脑就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意识能力,是一种精神活动,体质是不包含心理品质的。
心理对体质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非事物内部的。体质所标志的是整个身体的素质或质量,而心理是人的精神活动,其内容大部分来自外界,小部分反映自身的状态和生理变化。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体质属于物质范畴,心理则属于精神范畴。
从上文可以看出体质范畴里不应包括心理因素。对于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只能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则不应该包括在体质的范畴内,因为对社会的适应不单单是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所能承受的,还有很多社会学因素。
1994年高教版《学校体育学》中,主编金钦昌教授这样表述:“体质”应包括“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方面。
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与金钦昌教授观点相近,即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一般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3关于“健康”概念――逐步在完善。
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几次定义为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6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会议上是这样界定的:“健康,并不单纯是指身体没有病、不衰弱,而是肉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良好状态的总和。”1948年在其中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这一观念。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基础,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生活方式;保健设施。其范畴概括起来是三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了最新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其范畴概括起来是四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
随着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将人的整体健康涵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一定义较为合理,较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
2.三者的联系
2.1体能与体质的关系――体质包含体能。
体质表现出来的现象多种多样,有身体形态的、机能的、运动能力的,尽管其现象的表现与体质密切相关,但现象并不就等于体质。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相对稳定性是由生物的遗传性决定的,相对可变性是由生存环境和身体机能变化等决定的。体质好坏,用一个精确的“标准”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是只注重表面可测量的标准,用直尺和秒表来评价体质的好坏是十分片面的。
体能是生理机能的外在表现,是身体物质所做功的能力,体能的计量指标有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人跑得快与慢是以速度作计量的,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
体质包含体能,是体质的一个主要方面,体能是体质的前提和基础。评价一个人的体能的优劣只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生理状况,而不能完整反应他的体质状况。
简言之,体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2体质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包含体质。
体质是一种“特征”,而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是身体发展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健康是表示一个人身心的完美状态,具有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通常说一个人体质较好,是先天较好的遗传因素加上后天长期的合理运动、平衡膳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结果。也许某天他得了感冒,我们仍然说他的体质较好,但那天他不健康。
从体质与健康的外延来看,健康内在的包含着体质好,体质好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体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的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可简化为三个方面: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如果体质范畴里包括心理,那么健康范畴里包括心理就是多余的。因此,体质不包括心理,这个逻辑和层次至少在学校体育中是正确的。
3.体能、体质、健康之间的层次关系
依据上述对三者关系的定性分析,可以将三者的层次归结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体能、体质、健康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且层次逐一递增,即健康包含体质,体质包含体能。
体能、体质、健康这三个概念的定义、范畴、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对人们在日常规范表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体育工作者在实际运用中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光远.中国小百科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631-692.
[2]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239.
篇10
【关键词】政治文化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考
引言:
当前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已将其列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核心内容。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使得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们思想观念、认知能力、价值取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方面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政治文化心理产生着积极影响,能有效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质疑与障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政治文化心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政治文化心理
政治文化心理概念最早提出于一九五六年,是美国政治学家布里埃尔・A ・阿尔蒙德在论文《比例政治系统》中提出的政治学概念,是指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政治理想、政治评价、政治理念都是政治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1]。倘若把政治体系分为: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那么政治文化心理便属于软件部分,直接影响着政治思想、政治主张、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态度等多个方面,更关系政治参与热情、政治行为标准等方面。因此,只有把握正确政治文化心理,才能形成正确政治观和政治意识形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其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其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价值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民族进步有重要意义,对国家政治建设,精神面貌建设起着积极影响。因此,我国一直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利用政治文化心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从二者概念来看,二者间存在内在联系,核心价值观能为政治文化心理提供价值导向,而政治文化心理能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基础支持。因此,应将二者联系起来,利用政治文化心理优化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政治文化心理建设方面并不理想,基层人员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低,导致政治文化心理支持体系薄弱。而且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受到社会结构转型冲击下,使得践行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质疑,一部分基层人员政治情感、政治认知存在偏差。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开放度的提高,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们思维模式和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政治文化心理受到冲击,必然要对基层人员核心价值观认同产生影响,造成非理性思维的产生[2]。显然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所以应采取相应措施,利用政治文化心理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建设工作开展中,应以培养中国式特色政治文化心理为起点,积极主动消除政治文化心理消极因素,增强基层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使其正确理解价值观内涵,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利用优良政治文化心理引导基层人员价值观,精心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从基层人员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科学设计教育内容,使其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层层推进,潜移默化影响基层人员,促进基层人员健康政治文化心理的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层人员的政治价值取向。另外,在具体建设中要考虑到当前社会环境,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代性,以不同需求点和不同思维角度为切入点,在实践中挖掘典型,广泛宣传,通过网上形象展示,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宣传典范事迹,通过正能量弘扬政治文化心理,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坚定基层人员理想信念,使其提高思想觉悟,认同核心价值观[3]。另一方面,鉴于政治文化心理的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对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工作开展以“以人为”为基本原则,不仅要进行有效的教育调控,还要通过理性化指导方法,引导基层人员政治情感走向,从而进一步丰富基层人员政治认知渠道,使核心价值观建设效能得到发挥。
结束语: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因此,具体工作开展应利用政治文化心理,推动核心文化建设进程,促进中国式特色政治文化心理的形成,消除基层内部政治矛盾。
参考文献:
[1]王彦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我国政治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13(07):120-126.
- 上一篇:视觉传达设计的优缺点
- 下一篇:对农林经济管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