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信息化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信息化发展前景

篇1

被彼得・德鲁克描述为最后一块“经济的黑色大陆”的现代物流业,作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正成为诸多企业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永城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永城拥有两家中国500强企业――永城煤电控股集团和神火集团。随之发展起来的物流行业也有了更多的进步。当前,永城市的物流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一、永城市物流现状研究分析

(一)物流发展现状。近几年永城市物流业发展迅速。伴随着永城的城市化建设,物流业规模也不断在扩大,如今已有50多家不同规模的物流运输企业。但其物流行业比较复杂,就传统的“黑白经济”产业而言,永煤、神火两大集团以煤炭为主的运输业务主要是由自己的物流部门来承担;面粉的运输仍就依靠厂家车辆、雇用车辆,甚至客户方的车辆。永城的现代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短缺,传统行业的物流几乎没有外包业务,大部分物流运输企业承担的是“零担”业务,这使得物流行业很复杂,缺乏专业化和服务个性化。

(二)物流发展中面对的问题。 永城市物流业虽然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且呈现蓬勃的生机,但我们仍然要认识到一些潜在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永城市物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散乱无秩序,效率低下。近几年永城市的物流运输企业不断增加造成了数量多,分布散乱的现象,甚至挂个牌子就可以成立物流公司,这样的公司很难得到客户的信任,也使得行业的信誉出现问题。这些小公司没有强大的后备支持,甚至要租车运货,致使成本增加、效率低下。市内的物流业处于无秩序经营的状态,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永城物流的整体形象。

2、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的行业准入机制,是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市内相关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市物流行业门槛很低,很多经营者不具备经营资格,业务素质很受质疑,且配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统一管理,致使各企业间竞相压价,存在恶性竞争。这些都扰乱了物流行业正常经营秩序,影响了我市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3、电子商务平台运用不规范。由于永城市的物流行业散乱的先天条件,导致针对不同类型产业的物流运营模式的建立和运行进入困境,各类信息服务的缓慢步伐不适应快速增长的行业规模。因此合理规范的建设和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是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物流发展优化建设策略

(一)建立城市物流园区。物流业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之一,为了永城物流的更好发展,我们也应该努力建立永城市物流园区。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趋于市场化、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城市工业生产、金融和服务等产业经济的协调高速发展。现今,全国各个地区和大、中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城市现代物流。而城市现代物流建设的合理途径就是建设物流园区,园区集结物流中心,物流中心配套建设配送中心,从而建立有多层次城市物流系统。这个系统具备集散、中转、配送等功能,可以使整个城市的物流企业承受较低的费用支出和运营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优势和整体优势。

永城市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先是规划建设了盛华物流园区,现在已经吸收十几家物流企业进入。同时还计划着建立一个集物流、仓储、信息、运输车辆等统一协调管理的大型沱南物流园区。相信永城的各大物流园区能够蓬勃发展,贯穿各个城区、乡镇,从而支持促进永城的经济发展。

(二)建立行业服务理念,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物流业应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以服务为中心进行发展推广。提高服务水平,赢得客户的信任,积聚好的信誉,从而提高整个行业信誉,促进物流业的进步。

近日,京华时报报道,某快递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起内部频发的盗窃案时,谈笑风生。另外,分拣邮件主要靠扔,据统计每天有2000多万件快递包裹在中国大地上被运送投递,从业者上百万,野蛮分拣,邮件丢失的乱象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痼疾。我们要树立物流服务整体质量管理的思想,保持物流服务的高质量和特色,还要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物流服务人员对服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从而促进永城物流的快速发展。

三、永城物流发展前景

永城有“黑白经济”支柱,所谓“黑色经济”,即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而“白色经济”就是面粉产业经济。现今,永城新城的建设推动了这个地区城市化的发展,积极修建公路、铁路(现已确定郑徐铁路在永城设站),进一步提高交通能力,给永城物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市应积极促进传统经济行业与物流业的交流融合,采取有力措施,结合第三方物流,实现信息化供应链,从而促进我市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崔介何 编著 《物流学概论(第四版)》

[2]黄钟鼎 主编 潘洪伟 张书源 副主编 《现代物流管理》

[3]李传荣 主编 《物流管理概论》

[4]陈柳钦 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中心

作者简介

付亚楠,女1988.11-,籍贯:河南省商丘市,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0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周静,女1991.3-,籍贯:河南省济源市,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0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史书慧,女1991.12-,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0级会计学专业本科生。

篇2

关键词:邮政物流 电子信息化 发展 问题 建议

邮政物流电子信息化的现状

电子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邮政物流的电子信息化应用,主要表现在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对贯穿于物流过程中的有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辨析、分类、查询等信息处理相关活动,从而掌控物流商品流通过程的全控制,最大限度地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现代化管理活动。2010年10月,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在IT科学技术成果展览中展示了邮政信息化的建设成果。在邮政信息化成果展区,邮政向广大的参与者展示了邮政信息网络的架构、网点分布情况,金融、邮务、电子商务、速递物流、经营管理五大类支撑邮政各项业务的应用系统功能和优势。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视频短片,生动介绍了基于邮政速递物流平台的农资连锁配送系统、基于邮政电子商务平台的爱心包裹项目以及邮政金融业务处理、风险管控、渠道和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支撑体系;特别展示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以及RFID技术等在邮政行业的应用范例。这些展览和演示,生动再现了邮政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生产效率,加快业务品种开发,丰富服务客户渠道,推动企业创新的邮政信息化发展历程。通过邮政集团公司庞大的服务与信息网络体系,使得通过邮政物流系统进行农资配送成为可能,邮政建立的以农资为主要配送对象的物流连锁配送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在邮政物流信息系统中拥有极为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对于小企业的营销管理、销售服务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邮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带有一定难度的变革。为了适应越来越大的物流量,电子信息化在邮政物流中的应用也日渐显著。邮政物流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清楚地知道现实的市场需求。对于包括函件业务、包件业务、速递业务和现代物流业务等业务的运行来说,邮政物流已经开始依靠信息流对物流业务的支撑,采取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运行模式。在物流电子信息化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下,国内已经有许多省市的邮政物流参与投入。比如说广东邮政,率先确立了“改造传统邮政,建设电子邮政,发展网络邮政”的“三跨跃”发展思路,在电子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实现了整体推进。用电子信息技术把分散在不同空间、时间、部门、环节的资源链合在一起,通过建立健全业务规范、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与流程等标准体系,实现了邮政物流内部各应用系统的有机整合、完全协同。由于电子信息化发展是邮政物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电子信息化是邮政物流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电子信息化在邮政物流中的发展应用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必然。在邮政物流的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我国邮政物流的电子信息化已经建立了一种基本的模型,开始了有效的运作与探索。

邮政物流电子信息化所具有的优势

实现邮政物流资源的高度整合。邮政物流主要有五个部分,包括同城物流配送平台、物流仓储转运平台、物流运输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支付平台等几个平台。对于每个平台而言,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但是相对而言,其各个平台都是独立的,并没有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如果电子信息化在邮政物流中得到全面的应用,那么这几个平台将会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样一来,对于邮政物流而言,便可实现邮政人、财、物和办公信息的共享,实现平台的整合,最终实现资源的整合。

提高邮政物流的工作效率。如果邮政物流实现了电子信息化,那么将大大的缩短物流工作流程,提高物流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大的方便。例如,在传统的快递包裹业务中,为了监控包裹的走向及准确的配送地址,通常需要多次扫描包裹上的条形码,工作效率较低,容易出现差错。当这一过程通过物流信息系统来完成的话,那么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查询来得知包裹的相关信息,客户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到包裹的在途状态。通过电子信息化作业,邮政物流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增强邮政物流的竞争优势。中国作为全球最有经济力地区之一,不仅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还有着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全球经济化越来越显著的今天,很多的跨国公司都有意将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而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则转向国外市场,国际贸易的增长带来了对物流高质量服务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物流公司建立一套完整、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电子化信息系统。而我国的物流行业现状是物流企业普遍功能单一、规模普遍较小。邮政物流正好抓住这一良机,通过发展电子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武装自身,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就能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电子信息化在邮政物流系统中得到良好的应用,那么首先带来的便是良好的经济效益。资源的整合、平台的共享、服务的完善、信息的畅通,势必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从根本上实现节约。随之而来的,便是邮政系统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出现,在保持邮政传统业务如报刊发行、函件、包裹、汇兑、速递、集邮、广告等的正常运行盈利外,以邮政物流配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邮政物流的电子信息化发展应用,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外,邮政综合服务满意度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会进一步提升邮政物流良好的社会效益。照此发展,将会使邮政物流的客户感觉越来越方便,从而邮政将会开拓更多的领域,使邮政物流的路子越来越宽,使客户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篇3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可行性;物流成本;竞争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一、物流信息化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物流是20世纪7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中国的。那时我国还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国民经济比较落后,虽然物流活动(包括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批发零售及外贸等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物流业的发展却一直未被人们所重视。一直到198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个物流组织―――中国物流研究会,它的成立在当时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物流信息化能促使物流成本的减少

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是其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物流系统中,大量的信息不仅随时间波动,而且还依赖于气象和经济条件,是不稳定的。因此,物流管理和决策作业与活动,需要实时地分析各种条件,并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最佳实施方案。诸如配舱、装箱、运输资源的使用、运输路线的选择、工作计划的拟订、人员的安排、库存数量的决策、需求和成本的预测、系统的控制等等,都需要优化或智能规划。而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自觉运用智能规划理论和方法,实现管理和决策的最优化、智能化,可以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物流信息化促使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

从竞争的范围上来看:过去传统的物流活动往往是表现在仓储、运输环节上或者包装环节上等一些单独的环节上,工商企业往往非常关注这些单一环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在供应链形成以后,特别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以后,这种竞争不再停留在单一的环节上,而是把整个物流过程或者供应链过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成为竞争的主要焦点。特别是在加入WTO,企业应用物流信息化以后,物流竞争已从环节的竞争转到物流供应链的整个过程的竞争。如果不采取信息化,物流企业就没有竞争力。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很多国际上的物流活动都是在自动化仓库、多式联运等一些物流设施的提升上来提高自身的效率,可以说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物流的很多技术手段是停留在设施能力的提高和设施水平的提高上。

二、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主要以基础应用为主,多是用于企业宣传,其次是信息服务,以及内部通讯,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另外,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历史比较短,基础薄弱,加上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结构都处于变动之中,加上信息化的项目一般投资较多,风险也较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发展及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必然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大力度推进行业信息化的进程

除了与有关政府部门、兄弟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界的代表共同研究整体规划和行业标准、规范外,同时还开展案例研究和推介工作。案例孕育着规范和标准,案例是可实施的规范和标准,优秀的案例就是实实在在的整合。

2.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物流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大,IT技术作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谁掌握了IT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只有通过IT技术,才能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IT技术完全有能力构筑一个高效的信息平台,使物流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对客户的要求做出快速反应,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3.奥运物流带来巨大机遇

尽管跨国巨头包揽了奥运物流的直接业务,但对于我们国内的中小物流企业来说,还有奥运会主办城市、主办国的旅游、娱乐、餐饮等奥运物流的间接业务可以挖掘和争取,也可以通过与外商的合资或合作经营,弥补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缺口,同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为奥运物流承包商的合作伙伴,进入奥运物流市场。因此,我们可以说,目前尚显弱小的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奥运的机会发展壮大起来,从历届奥运会物流供应商的管理和运作中吸取经验,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世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64-67.

篇4

从下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及深入的了解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1.当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普及情况分析,如下所示:A:有信息系统39%B:无信息系统69%从上面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到当前在我国,信息化在物流业中普及率并不高,人工作业方式还是在多数物流企业中占主要地位。

2.就当前信息系统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情况分析,数据下所示:A:仓储工作管理38%B:库存管理31%C:运输管理27%D:财务管理38%E:其它30%就当前信息系统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情况来说,在物流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各个环节都有存在,这就说明了物流企业在信息发展中的需求多样化的特点。

3.从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数据图如下所示:A:远程通信功能26%B:业务管理37%C:查询功能34%D:决策分析17%从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功能简单、功能层次低是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大部分信息系统是只有简单的纪录、查询和管理却缺少决策、分析、互动这些功能。

二、信息技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必须承认的事实是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对比起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其中的原因有物流发展历史的长短,也有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外在经济体制方面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一些技术条件问题也是主要的约束,这就造成了如组织形式、市场规模、竞争方式、设施条件等一系列难题和困扰着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市场规模受限难以扩大,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市场约束。手段单一的物流企业服务,而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难以发展。使物流自动化水平受到各方面的制约,难以提高。物流活动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协调困难,使企业对市场的反映能力和竞争力都受到影响。流程优化技术如ERP、SCM等和信息共享技术如EDI、互联网等在我国的企业中并没有广泛的应用,这就造成很多上下游企业间的物流活动得不到协调,这直接造成这些企业在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流程优化和物流功能的整合上并无法开展,同时也造成这些企业间出现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可靠性低等物流活动问题难以解决,进一步的造成低效的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使物流的资源占用和成本开支难以缩减,这就是我国企业库存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方面,一般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基本缺少建立快速、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和机制,这使得他们在对市场需求变化中显得反应迟钝,这不但使企业竞争能力削弱,更是扩展到上下游企业甚至在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智能化、标准化和全球化是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自动化、信息化的在高层次应用中体现在智能化。大量的运筹和决策体现在物流作业过程中,例如设计与优化物流网络、选择运输(搬运)路径、选择运输的装载量,优化货物的拼装、排程和调度运输工具、确定库存水平、选择补货策略、调配有限资源、选择配送策略上都必须考虑优化处理,这些都要求管理者要懂得运用优化的智能工具和大量的现代物流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而同时在国际上,由于近年来出现的相关技术如: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运筹学、仿真学、数据挖掘、智能商务和机器人都已经具备着比较完善的研究成果,且能够在实践中的物流作业中得以运用。所以,物流的智能化趋势将是物流行业物流发展的方向。另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是标准化技术,这同时也是现代物流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标准化技术体现在物流活动的环节如:运输配送、存储保管、装卸搬运、分类包装、流通加工等方面的信息技术都要求要有一套准确科学的标准。如在物流设施、商品包装及设备上的标准化等,实现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必须在实现了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前提下才能够保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表现中尤为明显,在国际间还没有形成物流作业的标准化的时候,全球化的物流运作根本不能开展,所以说这些都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篇5

    一、物流管理软件的发展现状

    物流供应链是继 ERP 之后,成为软件领域的又一热点。中国物流等权威调研结果显示,2001 年,我国涉及物流贸易年总支出高达 1.9 万亿元,物流运输等总成本占 GDP 的 20%左右的比重。以上数据可以说明两个方面的内容。1.我国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水平比较低,而且对物流的支出的成本过高;2.这些数据也深刻显示了我国物流软件市场所潜在的巨大市场,在此领域有也能够产生很大的经济利益。在物流业相对发达的今天,原来物资仓储运输企业是我国物流企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还是简单的饿电算甚至手工的管理模式;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物流企业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大型企业为满足自身对物流的需求,利用自身的物力、财力专门成立自己企业的物流部门,他们的物流部门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其他方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不过现阶段物流行业里最为活跃的成分还是最新兴起的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中的一些代表如金港物流、珠海九川以及上海外高桥。金港物流、珠海九川以和上海外高桥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物流的新秀。

    我国物流管理软件的供应商还不包含国外比较知名的 IT商、物流商就有几百家,这些物流管理软件的公司在我国的物流软件市场上积极捞金,创造了很大的经济财富。但是传统的ERP 以及财务软件厂商依然有很大市场占有率。上海港虹科技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了物流软件行业的新锐。港虹科技通过长期的调研和利用自己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发现,不断发展中的中小货代企业对信息化发展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其本身资金不充裕,规模较小,使的市场上存在的很多物流软件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对信息化的需求。港虹科技的Route5 海空运国际货运所的管理信息系统为这些企业实现信息化创造了可能。正因为如此,港虹科技被众多企业所认同。按照物流管理软件厂商背景可以把物流管理软件厂商分为以下几种。1.国内管理软件厂商。国内软件管理厂商在财务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等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能够充分了解软件企业的物流过程和业务特点,在产品技术和经验上相比其他软件管理厂商占有不小的优势。2.国外物流管理软件品牌,国外物流管理软件的代表是 SAP、EXE、i2 等,它们拥有更加成熟的技术,但是不能充分了解国内物流软件企业的关系,对国内物流的现状也不了解,所更缺乏在软件的支持及软件的开发上的全程服务。3.从用户转变而来的厂商。这些由用户转换而来的厂商的能够充分了解物流公司、特别是与其相类似的物流企业的需求。实际上国内物流软件企业,对自己开发的物流管理软件的使用率占到了 30%的份额。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内物流管理软件市场根本没有形成深入人心的品牌,各个物流软件企业还处在竞争激烈的时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但与物流本身的复杂性和诱惑力有关,更大部分还是因为物流软件管理市场刚刚兴起、物流管理软件应用本身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物流管理软件它们在国内的发展时期很短,不像财务软件和 ERP 软件,它们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期。也就是我国的物流管理软件还没有经过很多用户挑剔,这是形成成熟的软件的必经过程,所以,国内要形成成熟稳定的物流管理软件还需要一段时间。现阶段,国内市场上物流软件其中一部分能够满足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需求,这些第三方公司包括运输管理软件、仓储管理软件等,也有一部分能够满足货代公司物流的需求。但是任何一种物流管理软件的功能和易用性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物流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物流业市场也正在向的物流信息化飞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 WTO 之后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推动我国内物流软件市场向二元结构迈进。二元结构的主要形式是,由一些先进企业和发达的跨国公司组成国内客户群的高端市场,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内中小企业客户逐步实现信息化发展,通过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完善它们所处的物流软件的低端市场。在现阶段的发展形式下,国内企业最主要的需求内容还是实现其自身的信息化。一些改变不了的事实就是,国内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企业最主要的需求还是在软件市场规范的范围内实现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以及共享,在共享的基础上建立相应决策,进而实现对物流的控制,但是所有这些的实现还是依赖于物流软件所采集信息、数据的机制。但是在物流管理软件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明白,每个企业对于物流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并不相同,一些调查显示,用户最希望的是物流管理软件能够大大改善其存量管理功能,对物流软件存量管理功能的关注率达到百分之四十多,当然用户也比较关心物流软件的数据交换、车辆管理和物流计费功能的实现。

    企业管理软件作为现代贸易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对物流软件技术的改进和高端产品的应用上面。1.物流管理软件的技术。物流管理软件将会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迈,其集成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开放性兼容性也会越来越强。2.随着物流管理软件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些高端的大型主机、UNIX 服务器的广泛应用也为时不远,这些高端产品的应用对求物流管理软件的要求也会异常严格。不但会要求这些物流管理软件能够在 NT 平台和 SQL 数据库上安全有效的运行,其开放和兼容性也要越来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物流管理软件能够在高端UNIX服务器和OS/390等大型主机系统上以及 DB2、Oracle 数据库上安全稳定的运行。

    随着物理产业的发展,物理管理软件将会越来越专业,功能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特别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等移动设备的发展,以及车载通信系统的普及,物理管理中心也将利用现有的各种移动设备对配送车辆、移动中转、仓库等进行实时监控,对物品运输进行实时调度。与此同时,物流软件将会更加专业化,更加接近企业的相关需求,业务模型也会更加多样化,也会有更多的组件供相关企业选择。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竞争格局将会加剧未来物流管理软件的淘汰速度,市场会逐渐被幸存下的少数几个品牌所占有,而这些品牌将会利用自身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实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先地位。在一到两年时间内,物流管理软件用户通常会遇到关于系统扩展和软件升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这些就要物流管理软件厂商必须具备强大的售后服务能力和优秀的计数支持,同时要求物流管理软件在设计上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港虹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再加上专业团队的不断研发,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适应技术的变革。据相关专家预计,物流软件行业的市场规模会以百分之四十的速度增长,逐渐成为企业最为重要和应用最广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因此,物流软件市场不仅仅面向制造业、零售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业,更要面向各个领域的的企业,他们都能够通过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而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那些积累了丰富的物流领域经验的物流软件公司才能得到市场和广大客户的青睐,因为只有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公司开发出来的软件才能真正的提高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程度,为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出更合理、更实际的建议,真正的为企业带来管理和效益的提升。同时借助企业自身在物流领域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增强管理和优化业务流程方面的合理建议,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和资源的优化,帮助客户在增值服务方面的开发。

篇6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物联网;现代物流;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in Modern Logistics

Wei Juhong

(Shanxi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enter,Taiyuan 03002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Internet of Things(IOT)became a research hotspo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eld.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RFID has been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logistics.In this paper,over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IOT and introduced the key application technology,such a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The applications of RFID technology in various aspects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were described.Finally,pointed out the main points need to focus on and the problems need to solv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ternet of Things logistics.

Key words: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Computer,Internet of Things,Modern Logistics,Application

1.引言

新一代网络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被视为计算机信息领域内又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必将深刻的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2]。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国都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计划,在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将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的刺激下,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应用物联网的浪潮。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纷纷出台物联网发展计划,进行相关技术和产业的战略布局,美国更是将物联网定位为确立保持美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2]。2009年,中国总理在视察无锡时提出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并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重点产业,由此中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4]。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物联网技术被首次提出时,物流行业被寄予厚望,以沃尔玛为首的西方大型零售商实施“RFID”战略,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谋求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大的竞争优势[5-6]。全新的物联网应用在现代物流中,必然对物流业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配送系统智能化、物流信息化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深刻影响[7-14]。

2.物联网概述

2.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Ma

-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的研究人员在1999年提出后,物联网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和统一的定义。国际电信联盟、欧盟执委会、中国政府等不同组织、机构都对物联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2,4,15]。总的来看,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以一定的通信标准、协议为基础,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人到人(H2H)、人到物(H2T)和物到物(T2T)的互连,其核心就是实现物体间的互联,实现物体间信息交换和通信。

2.2 物联网发展简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的研究人员于1999年首先提出了物联网(Inter

-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16],认为物联网是把所有的物品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物联网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与研究。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国家集团把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视为振兴经济、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纷纷推出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计划,并制定了详细行动方案,在国家层面推进物联网的有序发展[15,17]。

2005年和2008年在突尼斯、法国相继召开了世界信息峰会和物联网大会探讨物联网技术和未来发展愿景等大量物联网相关议题,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并会给世界面貌带来深刻的改变[2,18]。

2009年,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In

-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

-ration,IBM)和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

tion Foundation,ITIF)共同向撰写的《复兴的数字之路:增加工作、提高生产率和复兴美国的刺激计划》报告指出[17,19],通过增加对信息通信技术投资在短期内就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此报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进一步刺激了各国发展物联网的热情。同年,在视察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理念[20],并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4]中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明确纳入重点振兴产业,以期加速中国物联网的研究开发和建设。

3.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物联网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物联网的四个关键性应用技术[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纳米技术。下面就对排在第一位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做一些简要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需人工操作,非接触式的,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并且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的一种的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等领域。RFID标签存储一个唯一编码来标志现实中的物体,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与之相关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容器中,当需要时以该编码作为查询值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21]。RFID技术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识别速度快,与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就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22-23]。

RFID通常是由3部分组成[24]:(1)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2)阅读器(Reader):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3)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我国科学家在无线射频识别领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例如,刘志峰等[25]构建的网络模型,实现了自动化的物品跟踪进程,使产品的跟踪性能得到了优化,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孔宁等[26]建立的物联网资源寻址的通用层次模型和应用结构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物联网资源寻址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4.物联网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

全球物联网研究及建设如火如荼,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加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都有了新的突破与进展。物联网技术的雏形就是在物流领域的直接应用,对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的应用,为这个被称作“第三方利润源”行业的发展,国内的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对物联网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下文将对我国科学家在物联网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的做一简单介绍。

王刚等[27],分析了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典型应用模式,从物流信息系统、方位产品物流业模式、第三方综合物流业务模式、快运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还详尽分析了一种面向物流仓储管理的RFID系统的组成、流程和功能。

王烨[28],针对时下物流行业运作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条件下物联网的优势,以及在保障安全方面的应用。论文指出物联网技术进步对推动物流行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谢勇等[29],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相结合,利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产品识别的手段,利用物联网来获取入库产品的详细信息并自动生成入库单,针对物流业传统入库管理中存在的两大瓶颈问题——产品识别和产品信息获取,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一个自动化入库管理系统,提高了产品入库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系统的优点。

梁家海、王登清、黄志雨等[7-9],分别从RFID技术在物流业仓储管理中的各流程、各环节中应用;针对现有仓储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构建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高效率实现仓储物流的出入库管理及库内作业等业务管理;并对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严天宝、廖燕、耿雪霏、赵爱平等[5,10-12],从物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优化和改善供应链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包括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固定资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研究RFID技术对于优化和改善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管理绩效、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中所起的作用。

陈丰照,阎芳等[13-14],针对现代物流配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的系统框架,能有效的提升物流系统效率,并研究了我国物联网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5.结论

物联网物流的发展前景令人欢欣鼓舞,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物联网物流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RFID标签成本高的问题[30],比如相关国际标准的通用性以及国家安全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企业商业机密可能被泄露、窃取[28,31]等等方面,可以说物联网物流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国家层面加大的政策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攻克上述问题以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2010,37(1):37-39.

[2]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2005.

[3]孙其博,刘杰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4].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lh/content_1555767.htm.

[5]严天宝,叶平等.提高供应链透明度的RFID技术——以沃尔玛RFID战略为例[J].物流科技,2008,8:125-127.

[6]武晓钊.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分析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1,6:36-39.

[7]梁家海,陈海.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7-2):247-249.

[8]王登清.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物流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7,12:30-32.

[9]黄志雨,嵇启春等.物联网中的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1,32(3):12-15.

[10]廖燕,鲁耀斌等.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8,3:115-118.

[11]耿雪霏.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5,7:79-81.

[12]赵爱平,李红陛等.应用RFID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0:97-98.

[13]陈丰照,姜代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

28(8):19-21.

[14]阎芳,刘军等.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4:30-31.

[15]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C

OM(2009)278 final.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Brussels.ec.europa.eu/in

-formation_society/policy/rfid/documents/commiot2009.pdf.

[16]Auto-Id Labs./.

[17]朱洪波,杨龙祥等.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1-9.

[18]高麒鹏.2008欧洲物联网大会关注EPC-global网络构架在经济、安全、隐私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11:10.

[19]朱晓荣,孙君等.物联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0]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7.

[21]梁昌勇,陆鑫等.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RFID信息服务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9):

3375-3380.

[22]AKYILDIZ L F,et al.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 survey[J].Computer Networks,2002,38:93-422.

[23]陈积明,林瑞仲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处理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9):1107-1111.

[24]STANKOVIC J A.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embedded sensor networks[J].Proceedings of the IEEE,2003,91(7):1002-022.

[25]刘志峰,张宏海等.基于RFID技术的EPC全球网络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2005,25(12):14-19.

[26]孔宁,李晓东等.物联网资源寻址模型[J].软件学报,2010,21(7):1657-1666.

[27]王刚,魏凤等.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J].管理现代化,2006,4:13-16.

[28]王烨.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J].科技创业,2010,3:50-52.

[29]谢勇,王红卫.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4):90-93.

[30]牟龙芳.物联网技术前景展望[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4:11-12.

[31]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1,38(11):2590-

篇7

[关键词] 互联网+铁路物流;现状;问题;发展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F8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050-03

我国是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铁路网之一的国家,我国铁路的运力潜能用恐怖来形容也不为过,提到春运瞬间明了。截止2015年底,我国铁路总里程可达到12万公里,仅次于美国的23万公里。伴随高铁线路的迅猛修建,大量传统铁路的运力也将被解放和减弱。在互联网+的趋势下,我国铁路总局于2015年4月10日上线了“我国铁路95306网站”。近期,由我国铁路物流组织发起设立的中企云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尝试着通过线上“交易云”及线下“物流云”的建设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高效互动的O2O运营模式。互联网+铁路物流的发展提供给我国铁路物流发展一个全面展现的舞台。

一、概述

(一)互联网+铁路物流的概念

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客户业务办理、查询、追踪等服务的过程中,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铁路可以获取用户的信息,汇集客户群体的大数据。

(二)互联网+铁路物流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铁路物流通过线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释放出巨大市场能量。铁路引进“互联网+”对本行业的发展带来颇多益处,有利于多方共赢。具体如下:

1.可以瞄准铁路物流货运营销工作的不足与问题,实现精准营销。

2.利用互联网创新思维催生出更加生动多样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营销成本,单纯走访式的营销方式将被改变。

3.能够整合客户的需求和关注点,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打造一个能够帮助客户寻找客户的有价值的平台,极大地提高铁路客户的信息粘度。

4.能够实现跨区域、跨平台运力、仓储能力整合,以及生产、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各环节能力整合。从动脉到毛细血管全方位打通铁路物流各个环节。

二、中国铁路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政策对铁路物流大力支持

现代物流是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铁路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物流管理系统,为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组织基础。同时,铁路运输能力强、成本低、全天候和高度调度集中的管理方式也具备其他运输方式不能替代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铁路具有低能耗、污染小、占地少、能源结构合理化等优点,具有发展绿色物流的先天条件。因此同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这四种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仍然是我国政府最为重视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家对铁路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的投入,技术的升级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铁路的建设和铁路系统的运营一直由国家直接掌控,因此给予铁路运输较多的保护性措施,这一优势是其它运输方式所不具备的。

(二)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初具规模

铁路物流具有成为现代物流中心的地理优势,便于货物中转、铁路货场一般都城镇或区域的经济中心,以通过集中区域技术资源和优势设备完成铁路物流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是在企业物流的成产物流环节,大型企业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继而在物流环节中提高铁路物流的效率,保障货物的装卸、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高效有序运行。例如一汽大众参与投资建设的长春――大连的一汽货运专线,一汽集团投入大量资金对长春南站这一货运车站进行改造,同时购进了大批的装运拌卸设备,以实现火车站到车间生产线的无缝对接,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线大规模投入上生产时,还能够降低成本。

(三)铁路运营机制的多元化

我国拥有较大的铁路物流需求市场。据2011年的数据统计,我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3263万吨,铁路货运量和货运总周转量分别占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11.2%和19.5%。同时,选择铁路运输方式的很多固定客户都与铁路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尤其与大宗物资生产企业形成了较为稳固、长期的运输协作关系,例如大庆石化二公司就有一条城际铁路重油专线,通过铁路运输将危险程度高,环境污染系数大的重油通过专线铁路进行运输,一方面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铁路的定时控速运输,降低了燃料运输的危险系数,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因为交通因素和天气原因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该线路运营二十六年以来,保持着安全运营零事故。与此同时,由私人承包铁路列车专线这一铁路运营模式也快速增长。我国首列由私人承包的列车专线开通于1998年3月18日,承包责任人为富奎集团的法人黄武学,黄武学以年承包额过亿的价格承包了两条铁路专线,在经历初期的艰难后转亏为盈,为私人承包铁路专线这一运营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成功经验。

三、当前我国铁路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运输方式优势下降

同其余四种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发展时间较长,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方法也相对完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市场高占有率,但是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愈加提高了对时间价值的认识,同样,铁路物流企业也会面临响应市场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整改服务方式的问题与压力。其中在运距方面,铁路运输就遭受到了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带来的巨大压力,相比较于“门到门”的短距离公路运输,铁路物流无法深入到工厂内部,虽然有着较低的价格优势,但是在送达速度和送达时间方面却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而单向性的运输流使得客户需要支付额外的集装箱空驶返程费用,因此针对于时间紧迫的消费品通铁路没有竞争力,对比后更多客户宁愿选择公路运输。而在长距离运输方面,伴随公路运输网的飞快发展和水路运输的迅速改善,企业可以在运输方式方面做出更多的选择。当然铁路物流运输最大的竞争对手依旧是迅猛发展的公路,而GPS和GIS的运用也使得公路运输更具优势,因此运距长的铁路运输优势不再。而航空网络的完善和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下降也使得各大航空公司频频“砸价”,因此通过航空公司运输货物的性价比迅速提高,备受高端型和精细型企业的喜爱。

(二)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需进一步优化

完善的路网体系是铁路物流发展的基石。我国铁路物流设施较完善,但区域布局不合理。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的《2016年中国铁路货运改革机会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比上年增长8.2%,其中,西部地区营业里程4.8万公里,比上年增加4401公里,增长10.1%,其中、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几个西部大省面积相加达到国土面积的一半,但是铁路运营里程不到全国五分之一。由于经济发展缓慢,西部各省的铁路线路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尽如人意,而薄弱的交通物流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势必会进一步制约经济的建设发展,继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即便在东部发达省市中,依旧存在着诸如铁路货运场站规划不合理,大城市周边铁路集装箱办理站过多等问题。这既是铁路运输部门的规划问题,也是城市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在于,货运铁路提供运输的被服务对象为工厂和工业企业,其生产线和物料仓库本身并不位于城市中心,换言之铁路货运和铁路客运的中心并不重合,这才是困扰铁路运站规划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三)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高信息化水平能够为铁路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提供保障。我国铁路货运的硬件设施较为落后,信息的捕捉能力比较差,铁路物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偏低,物流管理系统没有软硬件的扎实基础,使得铁路物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依旧不能满足需要。与此同时,我国铁路物流信息化虽有一定基础,但信息不通畅。市场上的供求信息很难融入铁路内部,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较低这一现状的存在时间已久,一方面是由于传统铁路运输的数字化程度以及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过于重视在机械设备方面的追求,而忽视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资源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这是由于铁路运输作为国有企业,长期一家独大形成垄断式运营,因此缺乏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对技术的敏锐度和对科技迅速的重视程度。

四、互联网+铁路物流的发展新策略

(一)加强运营策略和运营方式的创新

1.物流平台将建立互联网征信体系。加强各类平台信用记录归集,逐步形成覆盖物流业所有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网络信用信息档案,根据信用评价实行分类监管,建立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和预警警示企业、惩戒失信企业、淘汰严重失信企业的机制。具体如下:

(1)完善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完善政务、商务、要素资源、空间地理等信息采集、存储、查询、转换、对接、分析等功能,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2)整合构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大数据中心。完善信息服务与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围绕物流诚信、安全监管、公共服务等专题,开展数据交换、存储、监控、查询与统计分析、大数据挖掘等工作,为政府决策、市场运行和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服务支持。

(3)开展共享服务平台应用推广打造一批网络交通物流公共服务产品,推广共享服务移动终端应用。

2.拓展开发“中介”货运业务。铁路应该积极开展货运业务以便为顾客提供一个便捷的中间层,来组织协调铁路运输的全过程。未来的铁路物流货运业务将完全实现铁路物流的调配和组织活动,实现虚拟的营销策略以及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私人定制”业务。

3.发展第四方铁路物流。物流活动与运输企业的融合和拓展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潜在条件。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优化与拓展,是提供物流系统设计与整合者。它不仅提供物流服务,而且就其自身的特点,第四方物流具有供应链管理功能,这是一个对于货主、托运人到用户、顾客的供应管理全过程。通过积极开展第四方铁路物流业务,有助于通过资源整合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同时通过社会资源的合理配比和交通线路的合理规划,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而第四方物流所具有的供应链再造功能比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设计功能要更加先进,这也是其优势之一。

(二)推进区域化平衡建设,统筹铁路网络布局

推进区域化平衡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国家层面上推进西部铁路建设和西部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完善城市的铁路物流园区以及物流枢纽站的建设。前者的建设需要长期的规划和长期的资金注入,例如青藏铁路的建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以世界级基准完成铁路建设,极大的拉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加快了对外沟通。而对于城市区域内的物流园区建设和铁路枢纽建设,则需要地区政府和铁路部门的共同规划设计,一方面要尽量降低货物中转运输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尽量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因此需要相关学者和城市规划部门的共同努力。

(三)扎实推进互联网业务建设和互联网人才培养,助推铁路物流信息化发展

铁路物流行业应该继续实行和深化“双网”改革。在客运服务上,铁路部门相继推出的12306网站、手机客户端、电话、自动售票机等多种购票方式,打破了人们出行的购票瓶颈;在货物运输上,铁路部门创建了“95306”中国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网上办理平台,使企业货主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就能办理货物发送的相关手续,通过“货物追踪”查询功能,对所发送货物的径路和到站一目了然。面对运输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双网”深度在互联互通中所释放和创造出的效益,将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便利出行带来更多的“福祉”和“红利”。在互联互通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铁路运输和互联网的联系,不仅仅是网络业务的推出和办理,同时要注重网上信息的及时反馈更新和动态化处理查询,要保障货物的运输状况和实时位置能够及时查询,以快递行业为例,通过快递的官网或者查询软件,可以实时查询快递的运送状态以及预估到达时间,这样的实时数据录入和反馈机制,也是铁路大宗货运服务所努力的目标。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还应该注重培养专业的铁路物流业高级技术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高级软件开发人才等。针对我国铁路物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物流专业培训,深化和提高管理意识和业务技能,同时要引进互联网方面的人才进行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和查询页面的维护,增强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以满足铁路货运过程中的数据更新和客户查询需要,尽最大可能的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完善铁路部门和顾客的沟通机制,这也是现代物流企业高科技管理的需要。现代化的物流是一个综合服务过程,铁路物流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促进我国铁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展望

作为五种运输方式之一的铁路运输,以及铁路物流业的发展,将继续成为今后客流和货流的首要选择。尽管现今的铁路运输和铁路物流仍旧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但是在互联网的优化和带动下,依旧呈现出一片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互联网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可以让让监控管理实时化、可视化。客户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又会汇集大量的用户人群数据,形成良性反馈。随着互联网思维渗透铁路物流,铁路货运将呈几何级裂变。与此同时,铁路运输推出网上业务有助于小宗货物运输成交量的上涨,过去的铁路部门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大宗商品运输,近几年大宗商品需求持续缩减,尤其是大量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实施使得占铁路货运总量1/3的煤炭运输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散货快运业务爆发式增长,通过互联网获取新的货源,使铁路货运结构与中国经济结构相匹配,向高附加值的现代物流升级。而在“互联网+铁路物流”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铁路业务与快递行业应该形成竞争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现在的铁路既要用人揽货,也要以“网”聚货。铁路和快递企业会在预先设定好规则的前提下坚持差异化竞争战略,从而构建了一个低成本、低排放、高效率的社会物流体系。铁路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之下,将能够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篇8

关键词:石油企业;智能移动平台;条码应用;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36-02

一、引言

国内外,随着各行业企业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日趋成熟,企业对物资的管理和智能移动应用的建设已经越来越重视,目前基于手抄、笔记、录系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因此对企业来说,找到能有效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方式非常重要,条形码技术与智能移动终端的结合应用正是其中一种提升企业管理现状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通过条形码的应用,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二、条形码简述

条形码是由一组按照规则排列的条、空组成的信息标识,条码的产生对信息的读取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以前人眼识别提升为基于条码扫描设备的自动识别,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信息读取的准确性及速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使用的基于拍照方式的读取设备识别准确率已经无限接近100%,结合二维条码技术,更具有信息量大、保密性高、耐污损等特点,在对现场物资管理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海洋石油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发展,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建立了ERP、OA、资产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等多套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但由于公司规模大,库存地点多,网络及应用环境复杂,所以在物资管理现场主要存在着下列问题:

物资现场操作全部采用手工抄写然后录入系统的方式,容易产生错误,并且造成系统与实物不能实时一致。

现场与办公室距离远,现场操作员需要不停往返操作,极大的浪费了人力及物力。

平台网络速度低,现有的业务系统操作慢,影响现场操作速度。

同类物资类型非常接近,通过人眼容易区分错误。

盘点效率低,需要重复多次盘点才能达到盘点要求。

条形码系统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生产保障物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首先,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来讲。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需求多元化的物资订购要求,企业物资采购从过去的大批量、单调品种的模式向小批量、多品种的模式转移,给传统的手工方式带来更大的压力。手工方式效率低,由于各个环节的统计数据的时间滞后性,造成统计数据在时序上的混乱,无法进行整体的数据分析进而给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利用条码技术,对企业的物资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跟踪的管理信息系统。

1.条形码选型

针对石油行业物资存放的高油污、包装不规则、标签容易破损的特点,选用了二维PDF417码制产生的条码,PDF417条码拥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即使条码磨损超过50%,也可以正常读取。这种标签非常适合在环境复杂、标签容易破损的情况下使用。

2.系统应用

在系统设计上,考虑到现场应用的便利及网络带宽的限制,系统采用基于C/S的三层架构,各层间采用开放的Web Service进行通讯。客户端采用智能手持设备,利用手持设备的便携、可移动、精确扫描的优点,通过系统接口结合后台系统的强大功能,实现物资的条码化管理。

在物资管理领域,条码技术就像一条纽带,把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发生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可跟踪产品从采购到货到平台接收的全过程。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接口管理,主要负责条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基于SAP XI平台的SAP接口,基于IBM MAXIMO PSDI的EAM接口,基于Web Service的MTS数据接口,接口是条码系统的基石,所以快速、稳定的接口是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

业务管理,主要包括物资管理中的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盘点、查询、标签打印等功能,通过条码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物资管理业务中的手工书写票据和送到机房输入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库房信息陈旧滞后的问题,提高了交货日期的准确性。另外,解决了票据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消除事务处理中的人工操作、减少无效劳动。

网络传输管理,用于管理网络传输数据,实现异步通讯、数据压缩及分批处理功能。

离线数据管理,实现断网环境下的业务操作,通过接口完成与服务器的批量数据读取与提交。

标签打印管理,通过接口实现基于多种条件的物资标签打印功能。

现场报表打印管理,现场操作人员在完成业务操作后,可以通过手持实时打印相应的单据,避免了为了打印单据往返办公室。

分析管理,通过条码系统的应用,可以快速分析员工的工作情况,为企业分析做出重要参考。

六、条形码对物资管理的提升

提高库存管理水平、规范库存管理操作:通过实施条码系统,提高了物资的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应用,通过合理的条码应用,规范了库存管理的流程,细化了管理细节。

简化了库存查询和业务操作,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通过移动终端的应用,简化了操作员现场的查询及业务操作,提高了现场业务处理速度,减轻了现场人员的工作压力。

失控物资得以全面控制:通过条码实施将失控物资全部纳入到系统进行管理。

缓解平台网络速度矛盾:针对平台网络速度慢的特点,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异步通讯、数据压缩、分批传输等技术,使现场操作速度得到明显提升,网络速度的提升也提高了现场业务处理速度。

上述应用的提高是在合理、科学的条码应用基础上实现的,也可以看到条码系统的实现使物资管理水平向科学化、现代化又近了一步。条形码的局限

被动读取,基于条形码信息的读取需要现场人员使用手持设备扫描读取,对比基于RFID的应用仍略显复杂。

信息容量限制,二维条码理论上可以存放2K的数据,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条码尺寸及读取难度都相应加大,对读取设备的要求也同步增高。

无法重复使用,条码信息为一次性打印,不可以进行擦写操作,而且条码都要采用标签方进行粘贴,无法实现复用功能。

识读距离限制,二维条码读取设备一般采用照相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解析,所以读取距离受到条码尺寸及读取设备性能限制。结论

通过条形码系统设计和研究,实现了移动库存管理、集装箱管理、工单管理等作业现场的应用,将管理工作延伸到生产现场,实现现场移动办公,规范现场作业程序和作业人员行为,杜绝了现场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进一步控制标准化作业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了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及及时性,是公司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参考文献:

[1]李文光,刘玉群,张雪奇.基于指纹识别和二维条码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

[2]杨展,孙树栋,牛刚刚,刘建平.条码技术在MES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管理与信息化.2008.

[3]张得煜.二维条码技术、标准及应用[J].标准与技术追踪.2007.

[4]周建芳.条码技术在零售商业的应用[J]斌汉工作学院学报.2004.

[5]马士华.供应链管理[H].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