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医学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局限于简单的身体健康,而是身、心的健康与协调发展。在古代,西藏的藏医学家已对身、心关系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论述,比较权威和有代表性的是云丹贡布在《四部医典》中的身心医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有“贪、慎(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或是“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失调”,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属于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引起疾病,但若过于强烈或持久,或过于敏感,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两者合一即为“身心”。也说明身、心是“体”和“用”的关系,即身为心“体”,心为身“用”。西藏传统医学的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身、心是矛盾的统一体,互为条件、相互作用。而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身、心是人至为重要的两个要素,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同时又受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模式有其相同性,即:正转向生物——心理——社会适应医学模式。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涉及的体育内容则突出“以心为本,以身为标,在心的统摄下,通过身体的整体锻炼,达到身心并完。”因此,认真研究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并应用于现代体育领域,运动医学,保健学与心理学,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藏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
西藏医学尚未形成体系前,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的健康与疾病是“因果轮回,修行报应”,疗法上大多是“本医”疗法,或图腾崇拜的巫术活动。按照这种观点,医生无需了解病人和病人的心理,人有病有难也只能祈望神灵保佑。也不存在人的健康和疾病的产生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精神心理因素等影响的认识。西藏医学形成体系后极为重视从“身”与“心”方面调整患者的起居和精神治疗,认为人七情(“贪、嗔(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内伤致病,患病或早衰的原因,“可因五官的过度活动,精神疾病,不好的陋习”有关,辩证阐述了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西藏传统医学还认为,人体乃是一个最完整的人的心理、生理和生命的动力特征,又与宇宙过程密切相关。要人们用固有的方式对待外部世界的变化,如自然气候和社会心理环境,生活起居及饮食方式等,并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显然,西藏传统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这种观点,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社会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也丰富了哲学关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为西藏传统医学的发展和维护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贡献。
西藏传统医学模式被称为“大宇宙”医学模式或身心二元论,以整体的观念来对待人体,如西藏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把具有解剖生理的、心理的智力功能的各个部分,作为人体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探讨。首先,人体与宇宙、自然是相互联系的,要把人体视作宇宙实体的一个小天地,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体如同一棵树,大宇宙时刻养育着它。人要依赖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各种食物来生存,也受到自然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独立生存,与自然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所以,在一个人体与自然万物相应的世界里,外部环境对人的生理与精神都有影响,提出要注重辨证施治。其次,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以脏腑为核心在人体管道系统中循行着气与血,全身无处不到。人体是由五脏六腑、经脉、肌肉、骨骼等有机地联系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内环境的统一和稳定,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隆——赤巴——培根三因素为基础,人体由三大因素所支配,三大因素如果互相配合协调,则人体正常而健康。因为三大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三大因素用现代观点来说,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心身二元论的特点。再次,西藏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很多疾病不仅有躯体上的,而且有情绪方面和精神上的。因此,藏医认为,陷入身心痛苦的,用药和镇静剂治疗并不能根除。也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到疾病的症状,还要全面考虑到精神等因素。藏医医典认为,所有生理紊乱和人体疾病都与精神有关(尤其是贪欲、痴心和愤怒)。精神的变异导致人体三大因素的失衡。所以,西藏传统医学在治疗过程中十分强调心理治疗,如催眠术,身心调节,行为、饮食注意事项和生命动力的刺激等等。从这几个方面来说,西藏传统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有其独特的原理和方法,体现了精神、物质和身心医学的重要理论,对维护人的身心健康有其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西藏传统医学的医学模式还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始自阴阳合一,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藏医理论的经典学说是“龙”、“赤巴”、“培根”,从阴阳观来说,“龙”、“赤巴”、“培根”虽有不同功能,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协调、统一地进行活动,三因失调则疾病生。三者总是保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使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以及机体与外环境的相对协调统一,从而保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西藏传统医学的心身医学还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经脉、肌肉、骨骼的不同功能完成其生命的活动,在万物相应的世界里,一个非物质的基质能够使身体和精神相互作用,治疗的战略首先是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主动性的正常化和人体引起疾病某一要素的“量”,“量”变可引起“质”变。在“身”与“心”的调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但人不能甸匐于大自然威力之下而无作为。人要生存下去,少患疾病,就要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调理,认识四季变化规律可能给人体造成的影响,按季节调整自己的活动,尤其是要调整好“身”与“心”的关系,与自然界形成和谐的统一。以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自然、社会、身心与人体自身。
笔者认为,西藏传统医学中的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相比更有其独到之处。就其现代医学而言,随着技术科学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医学的重点转向于集中研究生物学的改变,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具有心身二元论的特点,尽管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等方面非常成功,为现代医学奠定了基础。但是,生物医学模式所形成的医学框架中,并没有给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以相应的位置,偏离了医学对象“人”的完整性,阻碍了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这是现代生物医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西藏传统医学则十分重视“人”的完整性,强调以人为本,“身”“心”统一,以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如《四部医典》在疾病的病因、症状归类中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有“贪、嗔(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等,情志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影响人体健康、生病的根源,“忧心生悲使得容颜衰,惊恐懦弱不乐衰光焕。”西藏传统医学还认为,在人体这个天地里,人的心态如何,对于人体整个系统的损益兴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古代藏医学家特别强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重视心理的社会因素。
所以,我们应从西藏传统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具有的身心二元论角度,借鉴西藏传统医学中科学合理的成分,积极探讨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向。在现代,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科学的两门主要学科,医学模式的转变使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更加紧密。过去,医生总喜欢谈论人的“器官疾病”;现在,医生研究可能导致心身障碍的“冲突和事件”。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使人们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二、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的科学。在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行为科学与心理学的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卫生部规定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内容,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已逐步深入、广泛。对此,西藏传统医学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充分利用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理论,建构西藏传统医学新的体系。从哲学与逻辑的基础上看,西藏传统医学注重身心的统一和整体的理念,对藏医心理学和传统医学向高层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西藏传统医学的贡献
西藏传统医学是一个“形神相印”的身心统一的整体医学体系,早在一千多年前藏医学就十分重视“身”与“心”的关系。在这方面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形神合一”的身心统一学说,认为人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西藏传统医学辩证地阐明了情绪变化对内脏器官功能的负面效应,与现代行为科学、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四部医典》的身心统一学说对人们认识自我,认识“身”与“心”的关系,保障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丰富了祖国医学内容。
2、西藏传统医学身心医学与心理学要达到的目的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工薪阶层们,每天劳碌奔波,为衣食住行操劳,精力尚且不及,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身心疾病。研究结果也表明,经济愈发达,现代传媒的发展,与之俱来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等副作用就愈大,由此引发的身心疾病也就愈多。鉴于此,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们要积极利用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中的合理成分,向全社会普及日常保健常识,引导大众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并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心性品性的修养,从而达到心理健全、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篇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96-01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通过针灸治疗的328例患者的病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针灸治疗的328例患者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结论:针灸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因其低廉的消耗、治疗病种的广泛、明确的疗效,已成为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针灸疗法;疗效;针灸历史悠久
据考证,它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我国从400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大约从4万年前进入氏族公社制度时期,一直延续到距今4千年前。在这个时代,先民们以石器作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所以考古学上称为石器时代。从远古到1万年前为旧石器时代,1万年前到7~8千年前为中石器时代,7~8千年前到4千年前为新石器时代。针灸疗法大约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古书里保存着一些关于针灸起源的传说资料,都指这个时代。如皇甫谧《帝王世纪》里记载:太嗥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罗泌《路史》则说太嗥伏羲氏“尝草治砭,以制民疾”。又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说:“黄帝咨访歧伯、伯高,少俞之徒……而针道生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则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针灸的临床工作有较大的进展,治疗病种不断扩大。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病症的治疗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对其中100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等,不但用科学的方法肯定了疗效,而且用现代生理学、生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阐明其作用原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采用针刺麻醉,成功地进行了多种外科手术,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当然,针灸只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方法,有其适宜的疾病。许多疾病是不适合针灸治疗的,或者说针灸是没有疗效的,有的疾病针灸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发挥其特定的作用。所以只有了解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才能更好的选择针灸疗法,发挥针灸治病的优势。笔者收集整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针灸治疗的门诊、住院患者328例,从患者的病种、治疗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反映出针灸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所有我院采用针灸治疗的门诊、住院患者328例,治疗目的既有针对某些疾病的继发或并发的治疗,也有针对疾病的治疗,依据这些症状与疾病的所属系统进行分类,见表1。
2其他疗效
针灸还对一些男科疾病也有不错的效果,如:前列腺炎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由于病变部位的特殊性,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针灸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需要长期治疗。还例如遗精、、阳痿等,针灸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3讨论
通过对328例针灸治疗病例进行分析,发现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针灸依然有很大优势,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症状、疾病的治疗作用方面是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
3.1针灸现已成为某些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治疗方法。328例病例中,神经系统疾病占49.7%,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要方法。实验证明,针灸对中风患者的大脑皮层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临床观察证明针刺头穴在增强肢体肌力,促进言语功能等方面有明确作用。现代康复学理论系统中,功能评价严格准确,锻炼手段丰富科学,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成为我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治疗手段。
3.2疗效独特,不可取代:针灸在许多领域有着独特的作用,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不足,其疗效是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呃逆在针灸治疗中应用较多,疗效显著,并且是现代医学难以治疗的疾病,66例经针灸治疗的呃逆患者中痊愈42例,显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9.4%。临床统计表明,随着我们对针灸理论的深入研究,针灸作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的病症日益增多,极大丰富了我院的治疗方法。
篇3
关键词:循证医学;口腔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一、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核心意思是临床医师应认真、慎重地将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好的证据,用于指导解决临床问题。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医师的经验、直觉或病理生理原理等来处理病人。现代医学模式是在经验医学的同时强调循证医学即根据科学研究的依据来处理病人,在仔细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基础上,要求临床医师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运用评价临床文献的正规方法,发现最有关和正确的信息,最有效地应用文献即证据,根据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制定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总之,对病人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建立在目前所能获得的证据基础上。
二、口腔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一)现代社会是知识更新换代加速的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新证据的产生是非常之快速的,新的医疗器械的应用随之诞生的就是新的医疗实践,医学研究的进步会诞生许多医学学术论文,这些都是新证据产生的源泉。新证据的产生还需要得到及时的应用才是新证据的诞生的价值所在。但是传统医学在临床问题的解决方面在存在重大的局限性,有不少证据都已经被充分证实但是仍然没有被临床采用,例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已经被充分证明,但是知道其后的20年才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当中。
(二)长期工作会产生学习惰性。学生在学校毕业之后原有的学习动力通常在繁忙的工作当中消失殆尽,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其学习的动力就越低,在长期的工作中,虽然工作经验会不断纠正学生的知识体系,但是毕竟知识框架还陈旧的,因此在新药和新设备的应用方面会产生诸多的不便和不适应问题。
(三)临床工作尤其是口腔外科护理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尤其需要用新的的适应时代需求的证据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四)学校中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而且在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也比较小,日后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循证医学理念可以有效地达到持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目的。
(五)循证医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质量,而且也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三、教学实例
我们以阻生智齿为例:无症状阻生智齿能够进行预防性地拔出,对于此问题的争议比较大。有学者认为:“一旦确诊为阻生牙,应尽早拔除,因为阻生牙可能引起冠周炎、邻牙龋坏、邻牙牙槽骨吸收等,而且随着年龄增大,拔牙更加困难,并发症增多”。针对这个命题,导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列“循证”工作,具体工作是,知道学生进行相关文献的查询工作,此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查找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论文。但是学生反映,没有找到关于“无症状阻生智齿能否进行预防性地拔出”这个主题的RCT论文。学生经过齐心合力证实一点,即对无症状阻生智齿进行预防性地拔出会损伤舌神经以及下牙槽神经,所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没有证据表明无症状阻生智齿的预防性地拔出是对患者有益处的,但是有证据表明预防性地拔出会损伤舌神经以及下牙槽神经。此时的观点已经非常明确。另外需要特别告诉学生,预防性拔除智齿(不管是有症状的还是无症状的)均是存在风险的。最后做出应用评价,在所有参考文献当中,文章质量较低,如果要对该问题进行确定,仍然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重视循证医学的局限性。虽然循证医学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仍然不能够替代临床经验、临床技能以及临床资料,所以证据要应用自己的患者使必须要严肃慎重,应该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身体指标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二)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名词已在国际会议和杂志论文中到处可见,应用范围也扩大到为专家们制定诊断治疗指南和政府制订医疗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三)循证医学并不等于RCT:有人认为应用某项RCT结果作为治疗的依据和指南,就是循证医学,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对RCT结果应根据治疗性试验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如果该试验设计合理,科学性强,也要根据自己病人的情况分析是否适用。
参考文献
[1]Hitoshi niwa. Mitsutaka S,Yuu S,et al.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epinephrine-containing lo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01,92(6):610-616.
[2]Sackett DL,Sharon 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vidence-based medicine.New York:Chruchill Livingstone.2000,(01):1-10.
篇4
1疾病谱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协和医科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对中国疾病负担进行的评估表明城市化、收人增加和老龄化等原因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突增,导致中国人死亡(2010年)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交通意外伤害、肺癌、肝癌、胃癌等,如将恶性肿瘤合并,则导致中国人死亡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因这些疾病的多病因性,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行为模式等关系密切,仅靠临床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得以展示,据《美国医学杂志》(JA MA)报道,从1970-2002年约30年,美国心脏病及脑中风导致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了大半(中风下降63%,心脏病下降53 % )。同期我国全国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统计数据未检索到文献公开报道,但从个别地区的文献报道结果也能大体推断出其变化趋势,如王文化等对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脑血栓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在增加;吴桂贤等发现北京部分地区1984-1998年15年期间冠心病死亡比例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均0. 52%);最近的相关报道更加触目惊心:据2014年8月8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概要》报道,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38.7%,城市为41.1%;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而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导致中美两国这两类疾病发展趋势完全相反的根本原因,不是两国的临床治疗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也不是美国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Heart Association,AHA)随即实施了全民教育,号召医生带头戒烟、控制血压、加强锻炼、降血脂等,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近150%的骄人成绩。
上述例子一方面证明了普及预防医学知识的重要性,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我国也采取相似的措施,并在加强锻炼方面引人传统医学的健身方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将取得更好的健身和防病效果。
2完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的客观需要
现代医学在近百年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这并不能说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得尽善尽美,它在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防治上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而传统医学则在养生、饮食和运动等许多方面值得现代医学借鉴。例如,2009年7月,《科学》( Science)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将恒河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减食30的减食组,当对照组恒河猴只有50%存活时,减食组恒河猴则有80%存活,更重要的是减食组恒河猴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和脑萎缩等疾病的发病时间明显延后,发病率显著降低。《科学》刊登该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中医学熟悉的话,就会发现这只是用实验动物证实了早在我国北宋时期的医学家钱乙就提出的“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论断的一部分而已。再如,现代医学研究非常注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如都是同一种属、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大鼠等,否则得到的结论会受到质疑。但是现代医学绝大多数大规模的人群研究,除考虑性别、年龄、行为习惯等因素外,很少对人群按体质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而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很可能对同一药物、环境毒物的反应差异很大,甚至相反,如有研究报道,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更容易患原发性高血压。
3医学生的需要
篇5
中医学与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古埃及医学、欧洲医学等等构成了世界传统医学。中国与印度互为毗邻,同为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南北朝时期,两国就互通来往,进行着商贸交易、文化交流,中医学在这样历史背景下,除了自身发展不断完善外,还吸收了部分印度传统医学的内容。印度传统医学包括阿输吠陀(Ayur-veda)、尤纳尼(Unani)西达(Siddha、瑜伽(Yoga)和自然疗法等5部分。传入我国且影响较大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医学是阿输吠陀,可以说只要一谈起印度医学,有熟悉相关知识的学者都会不经意地联想到阿输吠陀。“阿输吠陀”本为“生命科学”之意,其形成可以追溯到公元3000年以前,倡导理论体系核心内容“三体液”(体风素、胆汁素和黏液素)、“五大”(地性、水性、火性、风性、空间性)的平衡,远离疾病困苦,进一步达到肉体、精神、灵魂的幸福与充实状态,被认为既是一门医学体系,也代表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阿输吠陀主要以草药治病,采用煎汤、煮散、熬膏等多种剂型。另外,印度佛教也有部分阿输吠陀认识魏晋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其中包括中医学,后演变成一独立的医学,称为佛教医学。目前对于印度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研究相对较为片面。如陈氏认为,印度医学与中医学本质上属于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实际上“国粹”中医学内有着许多印度医学的成分,同时也表示要研究中印医学文化的关系史,自然要对双方的传统医学都有所体认,故文中拟以阿输吠陀和佛教医学中与阿输吠陀相关的部分作为印度医学的代表与中医学进行一定的比较,找寻两者的相同(似)之处,探寻互相影响(尤其是印度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阐述两者关系。
“天人合一”论相似
佛教医学认为人体自我与宇宙是统一体。佛教医学中的“百一”理论是其核心,认为宇宙间万物皆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任何一种元素出现异常现象,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四大不调可致四百四病,每大可致一百一病。尽管佛教医学限制了人体生病只有四百四十种,有点偏执和不科学,但是中医学却在天人合一及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吸取了佛教中的“百一”理论,因为两者都既把人体视为构成自然界的要素,又把自然界当作人体致病的因素。两者都是属于唯物主义范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佛教的“百一”理论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念息息相通,都是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具有生、长、化、收、藏的属性。因而两者都具有天人合一的共同观点。孙思邈将这两种医学体系结合得较为紧密,《千金要方》明确记载:”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
“四大”丰富五行观
印度医学认为人体健康依仗“四大”,即“地、水、火、风”的协调,四大一旦失调,人就会患病,“四大”成为印度医学病理生理观的基础,是导致人体患病的因素,是一切疾病的根源。中国佛经《佛说佛医经》中认为:“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四病,起四百四病。”告诫人们要与自然相应,饮食、七情、外伤等因素可使人体致病的道理。南北朝陶弘景增补《肘后备急方,华阳隐居〈补阙肘后百一方〉》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孙思邈在继承中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融合了印度古医学“四大”理论的病理生理观,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然愚医不思脉道,反治其病,使脏中五行共相克切,如火炽然,重加其油,不可不慎。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他的医学思想丰富了中华中医药学的理论思想,使中华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王焘《外台秘要》曰:“身者,四大所成也。地水火风,阴阳气候,以成人身八尺。”《金匮玉函经》、《医门法律》等著作中都有“四大”的引文和论述。传统医家是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吸取了佛教的“四大学说”,两者都是把“四大”或者五行视为构成人体的要素和发病的缘由。“四大”学说丰富和补充了中医学五行学说。
形间内异述病因
阿输吠陀著作《妙闻集》讲述:造成肉体性、精神性之苦者为疾病,此所谓“苦”中,有依内、依外、依天之三种,并变生七种“病”,即生殖力、胎育力、病素力、外伤力、时力、超自然力、自然力等因素引发的疾病。其中生殖力(因父母、经水之恶化的诸多癞病、痔疾等病)、胎育力(因母亲不养生而造成的破、盲、聋、哑、鼻音、侏儒等疾病)和病素力(因精神性苦恼等引起疾病)三种属于“依内苦”;外伤力(因偶然负伤、或弱者与强者争斗导致的外伤,或因武器而受伤与因猛兽而受伤害等疾病)属于“依外苦”;时力(指因寒暑风雨者,有顺应发作和不顺季节而发作的疾病之分0、超自然力(因恶咒、雷电者等引起的疾病)和自然力(因饥、渴、老、死、睡眠等病)属于“依天苦”。此“依内苦”、“依外苦”和“依天苦”构成的三“苦”相似于中医学的“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即与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之分有雷同处,但在病因上两者是表面相同,内容有别,此分歧的存在主要与两种医学体系理论密切相关。正如廖氏所说,两种医学体系的三病因,在形式上相似,而理论基础却有所不同。
诊同法异遇升华
诊断方面,阿输吠陀主要考虑病人的年龄、居住环境、社会及文化背景及其体质等。诊断手段包括触摸、检查和交谈,主要借助观察疾病症状和征兆,具体方法是扪摸、切脉、舌苔、肤色,询问并观察眼睛、脸色和尿液,这与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四诊十分吻合,两者基本一致。
治法方面,中医学有开窍法、催吐法、泻下法、发汗法、补益法等,方法多样。在《佛说医喻经》中也主张治病用开窍、催吐、泻下、发汗等法,其医理完全符合中医理论。阿输吠陀最大特点也可以说理论和治法的手段所在之处,就是对病人首先“净身”,即是印度佛教“净口”、“净心”、“净意”、“净行”、“净业”以及“无漏”、“无垢”佛教孕育下产生的医学。有学者认为金元时期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治病以攻邪为主,主张汗、吐、下三法可治疗一切疾病,就是受到印度医学“净身”的影响。如《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中云:“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有学者认为已与吠陀医学同一口径,其临床治病手段,就是凭净身四法来应付。甚至有学者分析认为张子和巳不是传统中医一脉中人,而是效法印度吠陀医学的医生?。但是张氏也并非就是单纯的“印度”医生,其著作中运用中医理论和方药比比皆是,只不过对汗吐下三法善于归纳,较之其他医家更为显著,将印度医学与中医学合用较为紧密,可以说是对两种医学的结合运用进行了一定的升华。
未病先防倡食疗
《佛说医喻经》曰:“如世良医,知病识药,有其四种,如具足者,得名医王。何以为四?一者识其某病,应用其药;二者知病所起,随起用药;三者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四者断除病源,令不后生。”此种分类方法与中医上工、中工、下工之分相似,而且由此可知佛教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也息息相通。另外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有“天竺国按摩”十八势,并说明这是“婆罗门法”,是一套活动身体的自我按摩术,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和明朝高濂的《遵生八笺》都收载了此法,证实这一源于佛经的健身方法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饮食疗法在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上都是以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来调节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求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二者均提倡“春捂”、夏季饮食清淡、“冬令进补”的保健法,遵循春季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做到“春捂”,但中医学主张食补和药补,食补中又分为补阳和补阴,并强调药补应遵医嘱。印度传统医学阐述的药补与食补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万物皆药”全占验
孙思邈《千金翼方》曰:“有天竺大医耆婆云:‘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斯乃大医也。’……所以述录药名品,欲令学徒知无物之非药耳。”故见孙思邈接受了印度名医耆婆的“万物皆药”的观念。正是这种思想,导致其收集了民间或者外来药物如玉泉、玉屑、丹砂、空青等,其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所载的药物比唐代官修《新修本草》还多出680种,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明代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曰:“敝帷敝盖,圣人不遗,木屑竹头,贤者注意,无弃物也。”也同样是受到耆婆此思想的影响,提出天下无一物不可为药的观点。
无论是中医学还是印度医学均认为植物、动物和矿物都是治病的药物,如《千金要方》中载有的“耆婆万病丸”,也是来源于印度药方,包括牛黄、犀角、禹余粮、朱砂、川芎、当归、芍药等共计31味,中医学所用的药物来源更是丰富,在此不再赘述。中医学将印度医学传来的药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以更加适应中国国情。如《千金翼方》“养老食疗第四”的“耆婆汤”包含酥、生姜、薤白、白蜜、油、椒、胡麻仁等,又名酥蜜汤。又如陈明《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书,是近年出版的有关印度阿输吠陀研究中具有相当深度和独特视角的一部优秀作品,书中举例了十多味如仙茅、肉豆蔻、阿魏、胡黄连、天竺黄、余甘子、诃梨勒等源于印度的药物,并与唐宋时期多种晚于《医理精华》出现的本草著作的药物功效和使用进行了一定对比,认为在唐宋著作中能找到《医理精华》使用的主要药物。例如属于吠陀时代药草仙茅,具有滋养神经系统,使人在日常生活中精力充沛,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而在中医著作中,如《海药本草》记载:生西域。梵云呼为阿输乾陀。……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久服轻身,益颜色。……药似茅,故名仙茅。主丈夫七伤,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阳不倦。是唐朝开元元年(713年)由印度婆罗门僧进贡给唐明皇的,因其功效如同中国的人参,故又称为婆罗门参。其后的《证类本草》记载:仙茅,主新服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无子,益阳道。久服通神强记,助筋骨,益肌肤,长精神’明目。《证类本草》记载仙茅“有毒”‘《医理精华》并无记载’现代研究也证实了仙茅有毒是不成立的,印度医生注重该药增强精神、治疗忧郁症的效能,而中医还有待开发|171。可见仙茅传入到中国,《医理精华》中的功效与唐宋时期著作记载该药的功效有很多相同地方,正如吴氏认为,这些药物在唐宋本草著作中的功效记载和《医理精华》有相似之处,二者不同在于医学理论体系和哲学背景的影响。
五味疗病汲药方
佛教医学主张“调五味以疗病”的观点与中医食疗学相关的理论是一致的。如《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载:“酸味对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咸味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辛味对肺脏有益,却损肝脏;苦味对心脏有益,却损肺脏;甘味对脾脏有益,却损肾脏。”并认为调节“五味”就可以治病。佛教医学主张“调五味以疗病”的观点与中医食疗学相关的理论是一致的。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人胃,各归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人脾,辛先人肺,咸先人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灵枢·五味》曰:“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均论述了饮食五味对五脏生理病理的影响。中医食疗学认为,五脏组织与五味之间具有亲和性与排斥性。因此,各有所宜,也各有所忌。宜则五味调和,脏腑组织得益,真元充沛,形体壮实,人得康泰;不宜则精气不足或衰败,疾病丛生,形体受损。
在部分中医著作中也吸取了印度医学的药方,如《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一·万病》中的列出了印度耆婆的“治恶病三,方十一首,论七首”,列出了阿魏雷丸散方、大白膏方、大黑膏方等,包括汤、膏、丸、散多种剂型,内服外用相结合。
篇6
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三、天人相应、心身统
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
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四、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
【参考文献】
[1]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3.
篇7
摘要:目的:将循环理论的方法应用在外科医生实习中,探讨该方法是否可行及其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外科医生实习的本科学生24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对照L和 EM对照L教学,由带教老师带教教学法带教。结果:观察组学生对自己查阅文献能力及目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学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循证医学;外科;实习;教学
收稿日期:2010-11-16
作者简介:战海艳,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临床医学院,主管护师。曹丽梅,张炜婷,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临床医学院。(牡丹江/157011)
由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对照观察sed le观察ring,L对照L)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循证医学(Evidence- 对照观察sed medicine,E对照M)比较理想地诠释了现代外科医学教育的精髓,循证医学是在个体病例外科判断中,以保持一致性、公开性且又不失妥当性的情况下,适当运用当今最好的科学根据的一种手段[1]。循证医学如何在教学医院顺利而有效地应用,以提高外科医生的循证医学水平,是循证医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法(E对照ML)代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外科医学教育模式和发展方向,尽快引入并应用这一全新医学模式于泌尿外科教学中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科在外科实习教学中引入E对照ML,并与L对照L 的单向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外科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外科医生实习的本科学生24例,分为两组,实验组(观察组)12例,其中男6例,女6例;对照组(对照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教师先熟悉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包括典型病例的准备、教材的编写、参考文献的查阅、教师集体备课及试讲,反复探讨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有层次地安排教学时间及精心安排讨论内容。对照组采用L对照L,由带教老师带教、归纳总结。观察组采用EM对照L教学法带教,科学地解决外科问题。(1)分析病人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 提出有关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需要解决的问题。(2)利用图书馆资料和互联网络收集有关的最新证据。(3)评价文献的准确性和外科价值,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4)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最后提出最佳治疗方案的建议[2]。
1.3评价指标
实习结束后出课考试成绩:基础知识65%,病历分析35%;均采用同一套试题,在同一时间地点闭卷形式考核,并发放不记名问卷调查表,自我评价外科实习效果,各调查项目按(优、良、中、差)4 级评分。
2 结果
2.1教学效果
观察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对外科实习内容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能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翻阅课本,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积极讨论,分工合作,学习气氛热烈。两组考试成绩比较,总分及病历分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自己查阅文献能力及目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学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两组实习生问卷调查良好率的比较
转贴于
3 讨论
循证医学(E对照M)即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由加拿大流行病学家D观察vid S观察ckett教授等创立,于1982年在McM观察ster大学,率先对住院医师进行的以病人问题为中心的自学课程培训,为当今E对照M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雏形,1997年对E对照M完整地定义为:明智、慎重、准确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外科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外科经验,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 制定出每个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3]。突出表现为以下的特点和优势:(1)E对照M的核心内容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即强调最大限度使用现有丰富的医学资源,要求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医学知识。(2)E对照M要求医疗决策应将最好研究证据与外科医师的专业技能与外科经验紧密结合,使医疗决策既不受现有医学理论和诊疗手段的约束,又不单纯依靠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外科经验。(3)E对照M要求尊重病人的价值与愿望,体现了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潮流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E对照M追求制定每个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既反映了外科医学的最高目标,又对医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责任要求。
通过引入E对照M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认识到EM对照L教学模式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知识要点和难点的掌握,并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系统牢固的掌握医学知识,培养外科思维, 为从学生到合格医生的转化奠定基础。EM对照是现代外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旦建立起EM对照的泌尿外科教学模式,必将极大地改进我国泌尿外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一大批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技术精湛的泌尿外科人才, 极大地促进我国泌尿外科学发展。
循证医学不是对传统医学的彻底否认, 而是对传统医学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3]。与传统医学一样, 扎实的理论基础、敏捷的临床思路、熟练的操作技巧同样是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学, 它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重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 必将对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经过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学习, 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医学科研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 运用最有效地方法解决问题。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 并积极探索能改善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地新方法, 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新模式,保证外科医学在医疗、科研、管理决策中始终运用最佳、最新证据,使E对照M的教学与实践始终处于最佳位置[4]。
参考文献
[1]胡虹,赵文龙,钟萍,等.从SCIE版收录的系统评价看循证医学的发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5:27.
[2] De Sio M, 观察utorino R, Di Lorenzo G, et 观察l.Medic观察l expulsivetre观察tment of dist观察l - ureter观察l stones using t观察msulosin:观察single- center experience.Endourol, 2006, 20(1) :12-16.
篇8
关键词:针灸学;教学改革;康复专业;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62-02
通讯作者简介:李建军,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与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2年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PBL的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教学的应用研究”(编号:YJ002012006)的科研成果。
针灸学是中华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人体疾病、保护人类健康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针灸学》是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的主干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三学年下学期讲授。如何有效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充分认识针灸诊疗技术和价值的康复专业人才,这是我们近年来进行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一、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重现代康复轻传统医学。西医院校康复专业的学生以学习现代康复医学诊疗技术为主,对《针灸学》并没有足够的重视。除了课堂讲授的传统医学内容之外,大多数学生课外很少主动拓展该学科知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传统医学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并没有传授给学生,日后更不会主动建议病人采用针灸疗法。
2.重课堂讲授轻临床见习。《针灸学》的理论学习主要采用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形式,而临床实践通常安排在课程末段。这一时期是学生各学科集中复习备考阶段,造成针灸临床见习流于形式,影响了临床教学的效果。虽然授课教师全部来自临床一线,由不同的附属医院选派和约定讲课内容,但缺少每学期所有教师集中讨论环节。由此导致课程内容容易脱节,教师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缺少了对针灸临床实践的发挥。
3.重书本理论轻科研创新。中山大学康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继续攻读海内外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发展后劲较大,因而前期的理论学习可为日后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提高对针灸学科钻研的兴趣。目前,针灸科研方法已经与现代医学接轨,而康复医学的许多研究方法也可供针灸借鉴。针灸学科为康复专业的人才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如果能调动他们一起推动中医针灸的现代化,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水平。目前的教学注重书本理论知识,而对科研创新方法的介绍非常欠缺。
二、教学改革方法
1.全面融入PBL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1]其核心是采用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先问题,后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整体医学观,掌握系统整体性的方法和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3]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科学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理论和临床教学。根据《针灸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整合教材,准备典型病例。可依据以下三点设计问题: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以传统医学内容为主,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之间有适当梯度;②根据启发性原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锻炼思维能力;③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问题的设计具有开发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以问题贯穿于理论和临床教学的始终,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和“一言堂”的陈旧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得以培养。[4]
(2)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合作学习。提前临床见习时间,在针灸理论与临床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如下:①分组。将4~6名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指定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目的是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②自学。把设计的典型针灸病例问题分给组内学生,指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和研究;③合作学习。针对临床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组内学生根据所给的实际病例问题,提出初步设想和学习路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资源等信息可以翻阅教材、查阅文献,或通过网络搜索,也可向相关学科的教师请教而获得。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归纳总结,提出对实际问题的初步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等结论;⑤教师评价。每组提交学习和讨论结果,要求每个学生提交相应的针灸病案分析资料及相关知识检索结果,教师对初步结论及学生的报告进行评价,重点是从临床资料的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查询资料、临床推理、系统陈述及相关知识的合理设计等方面进行,强调传统医学和现代康复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⑥结果共享。教师根据每组提出的具体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和传统医学、人文等“多元”思维思考、分析讨论,最后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的不足,全面系统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共同分享资料与讨论结果。
2.引入针灸科研方法。康复专业的学生对针灸科研方法非常感兴趣,通常会更加认真听课和思考,然后提出问题也有一定深度。例如,介绍近年来基础研究的热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连续两次获得国家973项目资助,其中应用了体组织膜片钳、微透析、基因敲除等先进的研究技术,学生会提出经穴效应的特异性可能是中枢与周围神经整合生物学信号的结果。临床研究方面,可向学生介绍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的国际标准-STRICTA(Standards for Reporting Interventions in Controlled Trials of Acupuncture),部分学生会联想到是否也有循证针灸学。通过引入科研方法介绍,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气氛,课外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学生明显增多。因此,在每个知识点,如经络、腧穴、刺灸、治疗等,适当引入针灸前沿科技动态,渗透基础与临床研究内容,穿互动式的PBL教学中,把僵硬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科研故事,学生对针灸学科的认同度更高。
3.调整考核内容。《针灸学》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针灸基本理论知识的传递,同时培养临床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采用了PBL教学法和科研方法,因而考核的内容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学到技能的目的,也为日后的发展指引方向。[5]加强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可通过撰写综述、PBL教学参与程度、穴位定位操作等进行综合考核,将各项考核成绩按比例计入针灸学科考试总分,这样可保证学习效果。
三、教学改革体会
PBL教学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引入基础与临床科研方法,使学生主动拓展针灸学科的知识。这些探索也契合中山大学医科“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尝试教学改革,可以逐步解决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三轻三重”弊端,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例如,PBL教学案例的设计、教学人员PBL培训、考核方式的转变等环节需要整体协同进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在此过程中教学相长、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康复治疗专业学生针灸基础理论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发展后劲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Prince KJ,VanDe wiel M,scherpbier AJ,et a1.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training in a PBL-medical school[J].Adv Hea1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05,5(2).
[2]张翠彦,袁巍.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针灸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
[3]苗茂,郝华.《针灸学》案例教学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S2).
篇9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亦发生了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脑梗塞、脑溢血、糖尿病、尿毒症、气喘、结石、痛风、关节炎等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时且向低龄化发展,我们已看到慢性病大多是系统病,如糖尿病多是由脾、胃、肝、肾、肺功能失常,特别是脾、肾功能失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或活性降低,从而表现出高血糖;高血压多是由重要脏器如肝、脾、肾、脑微循环障碍、血质改变、管壁弹性降低或气体交换失常,致使心脏加压;癌症和白血病则是全身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内环境恶化情况下的外因及情绪作用,局部细胞基因突变并异常分化,幼稚细胞无限增生;功能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根源在肝、脾、肾。因此,要想彻底治愈而非只是控制这些慢性病,就必须恢复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并使脏腑之间功能协调,绝不能为治疗肝、肾而损伤脾、胃,为治疗脾、胃又损伤肝、肾,临床实践为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多功能的中医诊疗技术有着独特优势。
中医的多功能性首先表现在中草药的多功能上,如草药中的大黄有泻下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衍生物的番泻甙A、B、C及大黄酸葡萄糖甙,经细胞或酶分解成甙元,刺激大肠蠕动,减少水分吸收而至泻,在泻便的同时泻出经络中的“毒气”、“邪气”,特别是脾经、胃经、肝经、心包经和大肠经中的邪气,邪气出正气生,从而达到一种健脾、和胃、养肝、清心包、活大肠的作用。大黄中所含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大黄可杀灭阿米巴原虫、滴虫,有较强的抑制病毒作用,即大黄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虫的功能,大黄还有抗肿瘤作用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脆性作用,也就是大黄有凉血、止血、活血化淤和抗癌的功能。众多的天然动、植、矿物都和大黄一样有其多功能性,可以同时对几个脏腑、系统进行调理,方剂则是中医高深技艺的体现,是中医精髓之所在,一个方剂可同时调理几个脏腑或系统,不同的方剂还可以调理同一个脏腑和系统,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特点,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组方,组方的关键在于辩证,辨证的关键在于医者对四维以上时空观的中医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掌握,即对宇宙、自然、生命、阴、阳、精、气、神及经络系统功能的正确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组方配合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导引已成为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径。
二.对亚健康(未病)的调理优势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可以看作是古人说的“未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不良反应,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潜状态、过渡态。
亚健康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污染,是空气、水、食物、化学药物、辐射等污染降低了各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次就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良情志和心态、不良宇宙生命场、遗传和禀赋等因素。
亚健康的形成并不是某一脏器发生了病变,而是整体功能减退的结果,主要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普遍降低及其动态平衡的失常;解除亚健康的根本原则就是整体调节、整体治理,调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增强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使其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在脏腑功能达到和处于正常状态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会自然消失,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通过饮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在生命体得到全面调理后,恢复并增强了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这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被彻底解除,这也意味着“治未病”得以实现并完成,更意味着从跟本上、源头上解除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意味着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瓶颈”
被突破,同时实现了“消未起之祸,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所以说,中医在调理亚健康(治未病)时所具备的优势无与伦比。
三.对养生保健的优势
养生保健,顾名思义就是养护生命,保持身体健康。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优良的生活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养生保健思想已被普遍接受,但是要把它们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却并非易事,单就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就不易做到;有均衡营养物质的摄入却不能被均衡消化和均衡吸收已成为一部分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眠、食二者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骨质疏松症用补钙、补镁、补VD的方法不会起到多大作用,肾功能健全情况下的吸收良好是关键,如果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对健康无益反而会增加消化负担,甚至会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或丧失,如软骨及脏器的钙化等;空气、水、食物、药物、辐射等污染对生命的威胁更大,污染对生命造成的伤害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除其危害,养护生命、保持身体健康将会成为空谈,因此生命需要调调理,调理好神经系统可得到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同时也是获得良好心态的保障,调理好消化系统可得到均衡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调理好免疫系统,对体内毒素的及时清理就得以实现,等等;所以,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调理。新晨
篇10
[关键词] 人文精神;医学教育;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a)-103-02
医学面对的对象是同时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关注的不应仅是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还应包括患者的家庭、社会和民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从单纯的偏重于生物学因素探寻病因和治疗转向不仅重视患者生物层面的诊治,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病因,进行心理干预、调适与抚慰。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新的医学模式已经提出30余年,国内的医学院校也相应的进行了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但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和观念对当今医疗卫生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缺乏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而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趋向去大医院,不愿去老百姓最需要的基层卫生机构。医学模式的转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性。
1 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核心是强调人性教育、注重人格完善、以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及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从人类社会的需求出发,强化人文教育对培养有高度责任感、健康人格、创造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医疗实践缺乏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三点:一是技术化,即医生治病不治人,患者是疾病的载体,是医疗技术施予的对象,医患之间缺乏富有人性关怀的交流和沟通。有些大型医院专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明显,但有些医生只对本学科专业内的疾病精通、感兴趣、深入研究,对其他学科的疾病诊治进展关注不足,了解不够。患者出现其他系统症状、体征时,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予以诊治,通常要请相关学科的医生会诊。二是市场化,即医院认钱不认人,患者是消费的主体,是到医院来消费的,是赚钱的机会。大处方、重复检查、小病大看等现象屡见不鲜。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而由医院、药商、医疗器械商等构成的利益集团,制造市场,诱导消费,导致社会不同层面的医疗负担加重。三是指标化,即医院、科室和医生每年要完成一定数额医疗评价指标,有些医院的医生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医疗指标外,还要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出一部分投入到科研、教学、申请基金奖项、论文写作等指标的完成上去,而且这些评价指标在逐年加码,不堪重负。
虽然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在实践中,其重要性又往往被忽视和淡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不健全,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长期实施文理分科的专长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也同样体现在医学教育中,普通存在重医学轻人文的弊端,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哲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关注不足,有些医学院校很少甚至没有开设人文课程,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匮乏。二是师资不到位,投入力度不足。医学人文教育横跨医学和人文两个不同门类的学科领域,对师资素质的要求很高。而医学教育面临的现状是从事医学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同样缺乏人文科学修养;专业从事医学人文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缺乏医学知识和医学实践经验,教学目的不明确;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门数少、学时少、设置乱,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时效性难以得到控制和保证。三是作风不端正,社会风气不良。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崇高事业,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有些医学生学习目的、态度不明,学风、考风涣散,毕业千方百计留在大城市、大医院;报考研究生人数临床多于基础,外科多于医技;当前医疗领域中确实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收受回扣、红包等)对医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课堂说教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让学生的心理失衡、茫然,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不清。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水平离它应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举措
3.1 健全法律,加强制度建设
医学是公益事业,享受公平、合理、安全、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是基本人权。随着依法治国步伐的加速,患者依法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要求从医人员和机构必须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真正能够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明确指出:“患者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这是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状况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保护医患权利、责任、义务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严厉打击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违法违规和不良现象,在法制层面上予以切实的保障。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评价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让病患和社会能够从中得到实惠。
3.2 增进修养,加强师资建设
医学的使命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人文关怀是医学的核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假如医学教育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讲授人体及和疾病有关的知识,或者说仅仅为医学生提供有关人体和疾病的纯生物科学的知识,那么医学院校与兽医学校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医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病症,而是一个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医患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务人员从心理、精神、技术上给患者以关心、指导、抚慰和治疗。同时,医务人员也希望患者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治[1]。只有富于人文修养的医务人员,才有能力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医学院校的师生必须顺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和增进人文精神和理念,不断更新人文观念意识和知识结构。医学院校则需构建融人文和医学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历史背景下学习和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3.3 弘扬传统,加强德育建设
为医者仁心仁术,对患者要有仁爱之心、同情之心。我国传统文化充分肯定生命的神圣性,尊重人的生存权。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并将自己的医著都冠以“千金”两字,体现了传统医学的人文精神,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3]。现代医学教育应学贯中西,博采古今,大力弘扬传统医学的人文精髓,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注重医生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和形象,尊重个性发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教育,以先进生动的事例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塑造人,增强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4-5]。
4 将人文教育融入病理学教学
4.1 言传身教,践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
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学识修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热情可以感染学生。例如,在讲解呼吸系统疾病时,由于病变性质和病理基础不同会导致患者咳出不同性状痰,如白色泡沫状痰、红色泡沫状痰、铁锈色痰、黄色浓痰、脓血臭痰等,虽然这些痰液又脏又臭,但通过对痰仔细地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提供对疾病的诊断依据,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担任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应时刻为患者着想,脏一些、臭一些又有什么。又如,我教研室担负本市部分医疗纠纷尸检任务,让医学生参加、观摩尸体解剖过程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但可以实践书本里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从中吸取医疗实践的经验教训。由于尸体保存时间有限,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有时由于腐败等原因,尸体散发着恶臭;有些死者生前患有传染性疾病,给解剖人员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在尸解过程中从不怕脏、怕累、怕辛苦、怕危险,认真解剖,仔细观察,耐心细致地查找死因;解剖结束为死者擦拭血迹,整理衣物。我们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着我们的学生要热爱所从事的医学事业,关爱病患的疾苦,哪怕他已逝去。
4.2 关注细节,养成求真务实、细致严谨的作风
患者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托付给医生,医务人员在诊治的过程中微小的疏忽和失误,就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后果。我们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还帮助他们树立“生命至上”、“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例如,在讲解肉芽肿的概念时,反复强调要和肉芽组织相区别,虽然他们字形相似,但却是病变性质、组织结构、临床诊治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若将之混淆会导致误诊误治。又如,在病理实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时,强调要与慢性肺淤血相鉴别,虽然显微镜下的表现十分相似,但是肺泡腔内渗出物的成分却不完全相同,要通过认真观察、仔细对比、体会琢磨才能真正掌握鉴别要点,做出准确的诊断。通过对相似易混的概念、病变的讲解、强调,除了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外,还使他们认识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医者无小事”的道理,促使他们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
4.3 联系实际,宣扬预防为先、人文关怀的操守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可是这些规律的背后是经历无数人的艰辛痛苦得来的,我们在学习和掌握规律的同时,要利用规律为人民的健康谋福祉;在深入了解疾病的危害性后果和高危的同时,要宣讲“预防为先”的理念和重要性。例如,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与吸烟、饮食习惯和结构、体育锻炼、心理活动等相关,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向学生宣扬医学发展的目的是防病胜于治病,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内容。病理工作者面对的是冷冰冰、散发着刺鼻甲醇气味的标本,虽然不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但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他们饱受着生理和心理的苦痛和折磨,我们不计名利得失,对每一例标本都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为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提供依据。今天内窥镜技术和微创技术非常发达,离不开病理学的辅助。病理诊断被冠以“诊断的终点”、“金标准”等头衔,给有些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造成一种印象:怀疑哪里有病变或肿瘤,能做内窥镜就做,不能做的就做穿刺活检。可是这些操作都是要让患者冒着一定的医疗风险和痛苦,承受一定的经济负担的。有些脱落细胞学检查虽然费时费力,检出率不高,但却可以避免上述的弊端。应结合临床实际,权衡利弊,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
5 结语
医疗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必须和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只重视医学科学知识而轻视医学人文教育的观念和行为是与时代的发展进步背道而驰的。现代医学模式呼唤人文精神在医学的回归,要求医学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理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我国的实情,加大医学人文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医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出社会满意、人民放心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阳.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6):373-374.
[2]李情.理解医学人文教育的几个关键[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16-517.
[3]杨小丽,刘晓村.重塑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66-1068.
[4]张振兴.医学人文问题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