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境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环境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学生的环境卫生习惯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卫生习惯状况是制定健康卫生教育对策的主要依据。文章依据对新疆和静县某小学学生环境卫生习惯的了解和分析,为农村学校进行环境卫生知识教育、习惯培养等提供参考,以期找出农村孩子环境l生教育的最佳对策,为农村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良性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农村学校;环境卫生教育;原因;建议
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检测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改善学习环境、卫生环境和教学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及管理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将德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环境卫生工作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中心工作之一,环境卫生依附于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密切相关。农村学校的条件较差,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加强对学生环境卫生习惯的培养,更是学校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一、农村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现状
我校当前师生共1200余人,地处乡镇商业街道,临街道、农贸市场和步行街,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现在农村学校以教育均衡化、标准化配备为主,以教学质量为主,以维护稳定为重点,以致忽视了学校的环境卫生管理,虽然有比较完备的环境卫生制度,从学校到专职负责、班级等,但普遍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职责权限不明确、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使得相关工作经常不如人意,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性差,因而学校不得不突击检查环境卫生,限时大扫除等。
二、困扰我校环境卫生教育的原因
(一)农村大环境、家庭小环境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负面影响
我镇共三个社区、七个村组,学校南校门在商业街中段,学生放学所走的东校门面临步行街(也是农贸市场),所处街道无环境卫生设施(截稿前,我校商业街安放了垃圾箱),早晨有人打扫,不洒水,只是对街面垃圾进行清扫,人行道被占道或车辆乱停乱放,致使街道难以改变脏乱差的形象;街道下水道没有使用,住户、商贩排放的污水随意泼到路面(冬季路面结冰,存在安全隐患),垃圾随意堆放于道边路侧。我镇七个村组中的五个村组都存在沿路堆放农家肥、柴草、砂石、砖木等情况,道路无人维护清扫。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早习以为常,因而他们的环境卫生习惯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农村家长多从事粗重的农业活动,春种秋收,早出晚归,劳动强度较大,无暇顾及个人卫生,对子女的管理教育也不多,更不用说培养他们的环境卫生习惯了。父母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造成孩子对个人卫生的不重视,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二)学校环境卫生工作人员、设备设施不足
1.学校医疗保健人员不足
学校缺乏医疗环境卫生保健工作人员,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不能及时检测,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等不能及时处置。每年秋冬季,学生水痘的发病率非常高,各班级都会出现,因而请假学生也相应增多。比如我带的班级中,2016年秋冬季发现水痘后,很快就有5名学生出现水痘,为避免传染,学生请假短则三日,多则一周。医疗保健人员的不足使得环境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校环境卫生配套设施不足,导致环境卫生工作难度增大
当前,我校有公用厕所一间,按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要求,学校卫生间严重不足,设计不合理,冲厕用水接入村水塔,每日只有三次供水,所以冲厕用水无法得到保证,造成厕所卫生差,气味大。厕所没有下水道等排污管道,所用蓄粪池容量小,只能雇用粪车拉运。
我校配有三个标准垃圾箱,由镇相关部门负责清运,分设在厕所两边各一个,教学楼边一处,校内无垃圾桶,楼道内无垃圾桶,运动场所及绿地、道边、庭阁等也无垃圾桶,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垃圾无处可丢,使得学校环境卫生保持工作难度加大,学生随意丢弃垃圾等现象屡禁不止。
(三)邻近商铺、摊点等对学校环境卫生教育的困扰
学校周边都是商铺,精明的经营户迎合农村孩子的特点,多卖些麻辣条、小包装食品、低价的饮料、形形的小玩具,以及现煮现卖的香肠、蟹棒等麻辣烫,自制的糖葫芦等。
由于缺少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镇上没有食药监局等职能部门,县上职能部门下来检查时,这些商户早已关门走人),这些“三无”食品以及各种包装袋、纸给学校环境卫生造成很大的困扰。我们经常能看到校园周边有垃圾袋、包装纸袋、塑料瓶、食物残渣、碎屑等随意散落,有学生将之带入学校,造成了校园班级卫生环境很差。
(四)学生环境卫生习惯教育和培养的缺位
散落在校园内、楼道、绿地、操场上的塑料袋、纸张、瓜子皮、饮料包装盒,墙壁上、石凳上、地面上黏着的口香糖,白墙上的手印、鞋印、足球篮球印和便池中的污物、尿渍等,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些学生环境卫生习惯教育和培养缺位,特别是集体观念、公共环境卫生意识教育的缺位。他们没有考虑周围其他人的感受,认为只要自己方便就可以。这些情况说到底就是没有社会责任心、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因而,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环境卫生的教育均存在不足或缺失。
以上种种,造成农村学校环境卫生状况、学生卫生健康习惯堪忧,成为学校难以有效管理的难题。
三、建议
首先,乡镇、村组相关部门应履行职责,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到实处。
其次,学校应配备相关环境卫生保健人员及环境卫生保健设备,职责到人,权责分明。
再次,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最后,学校应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环境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其中,培养学生的环境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因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组织者和管理者,其工作的核心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情怀。
篇2
关键字高职大学生;家庭环境;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8.5
本文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题《高职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Z11060S。
国内对高职大学生家庭经济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专门研究虽然较少,但已有研究都显示了家庭经济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如谢虹等[1]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与心理健康因子总分相关最高的四个家庭环境因素为知识性、亲密度、道德观、娱乐性;针对单亲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等的研究[2][3][4]也发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拟调查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家庭环境现状,分析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850份,剔除无效问卷42份,得到有效问卷2808份。其中男生1508人,女生1300人,平均年龄19.5岁。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5]是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量表有90道测题,分九个大类问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SCL-90采用1-5分评分制,分越高表示越严重。
家庭环境量表FES-CV[6]由美国心理学家R.Moss与B.Moss于1981年编制,用于描述不同类型的正常家庭的特征和危机状态下的家庭状况,评价家庭干预下的家庭环境变化,并可比较家庭环境和家庭生活的其它方面内容。该量表有90个是非题,用于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
1.3研究过程
集体施测,主试是课题组成员,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我们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均显著相关。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家庭环境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均存在显著相关,与家庭环境中的独立性、成功性和控制性不存在显著相关。如果学生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互帮互助、情感表达真挚直接、乐于参加社会、文化和娱乐活动、有正确的道德宗教观、家庭事务有组织、家庭成员间矛盾少,学生就可以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表达情感、遇到问题愿意寻求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容易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降低。相反,如果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缺乏关爱和交流、情感表达晦涩、家庭矛盾纠纷繁多、家庭成员远离娱乐和社交活动、低道德宗教观、家庭活动缺乏计划组织性,学生容易形成消极敏感、猜疑、冲动、孤僻、冷漠等个性。
3高职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建议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关注高职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在心理普查中发现的特殊家庭学生(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等),通过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等帮助他们尽早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高职院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悅纳自我,帮助学生学会管理情绪,学会自主管理和适应社会,这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和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完成。除心理健康宣传阵地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思政、人文教育课堂,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校刊、广播等途径加强宣传.
发挥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的身份优势,作用于其家庭,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带给他的优势和问题,学会感恩父母和家人,学习为家庭承担责任,感受由于自身的成长带来的家庭变化,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减少对出生家庭的抱怨,形成积极的应对机制,促进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谢虹,艾宪淮,朱宝俊.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2009(12):95-119.
[2]刘丽,刘立娜.单亲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2011,21(2):81-83.
[3]王玲.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完整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的态度和评价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43-45.
[4]刘秀芬,杨炳丽,张丽娜.家庭环境对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5):461-463.
篇3
[关键词] 建构主义导学课环境
一、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设计的理论背景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皮亚杰对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反应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rn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导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员为中心,强调学员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学员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导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导学理论和导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导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导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所蕴涵的导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员观、教师和学员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等5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直接地传授给学员,而是由学员对知识建构的过程。学员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替代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知识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过程,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外部知识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学员观
(1)建构主义认为:求知者不会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工作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根据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问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时,他们还是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2)导学重视学员的已有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员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员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中,生长新的知识。导学是引导学员学习,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
(3)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共同探索某些问题进行,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员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不同的。其实,在学员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可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导学作用。
4.教师和学员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1)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转变为学员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员学习的伙伴或合作者。教师要设置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进行他们的学习。教师要使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要设置学员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员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和自己建构知识和认知的心理模式。教师要认识导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导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员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
(2)教师应该是学员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应当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员的学习动机。通过设置符合导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启示,引导学员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员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小组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建构主义要使用权学员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员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建构主义导学比传统导学要求学员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要让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员最近发展区”,并为学员提供一定的引导。
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导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形式。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导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员建构意义就是要引导学员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模式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导学模式为:“以学员为中心,在整个导学过程中由教师组织、指导、促进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员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员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教师是导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媒体也是帮助教师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员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员、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导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导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的导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导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架式导学
支架式导学被定义为:“支架式导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导学方式,学员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员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员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构建新的能力。支架式导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导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员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员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支架式导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员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员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员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员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员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导学
这种导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导学内容和导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导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导学”或“基于问题的导学”或“情境性导学”。抛锚式导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员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员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员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导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员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导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导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员的表现即可。
3.随机进入导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导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导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导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导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随机进入导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员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员“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员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员的思维能力。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员的观点在和其他学员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员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员为中心,认为学员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员的意义建构起引导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使用的导学课设计如下:
1.强调以学员为中心
明确“以学员为中心”,这一点对于导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员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员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员的首创精神;要让学员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员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员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员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然后再相互协商。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员完成意义建构。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导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员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员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员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导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导学环境的设计。因为,导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员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导学目标)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员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员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导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导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员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导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员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王中蝶郭广忠:《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关于开放教育学员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思考》
[2]杜骏震:《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山西电大导学群网络教学环境的构》
[3]刘建杰:《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开放教育辅导教师的备课“三部曲”》
[4]舒存叶赵 蔚张 雷:《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第03期《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交互设计
篇4
1 教学过程
1。1 巧设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情境1 教师把一端涂有洗手液的金属棒,分别让男、女同学各握一端(男生握在有洗衣液的一端),用力往相反方向拉,看谁能夺过去?
游戏情境2 两本相互交错叠压在一起的两本书,让两名同学吧它们分开?
游戏结束后,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点评 在学生错误的预判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激发求知欲,积极参与思考讨论。
1。2 走进生活,问题导入
教师提出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1)人在光滑的冰面上好行走吗?(2)你能很轻松地用两个手指从温热的水中把一块肥皂夹出来吗?(3)用力推一个大木箱,为什么有时候会推不动?再加大力气后,当木箱动起来时,人有时候会向前跌倒?
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点评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相关摩擦的问题,目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关注。
1。3 交流体验,生成问题
体验情境:利用课桌上的器材和周边的物品,感受摩擦力,生成问题。如:(1)什么是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4)摩擦力的种类;(5)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6)不同摩擦力的特点是否一样;等等。
讨论情境: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教者按一定的顺序用实物展台展示(或板书)出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建构摩擦相关概念,定性了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异同点。
点评 此环节教者在每一小组准备不同的物品,让充分体验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时的摩擦力情况,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生成更多问题,也好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交流的平台。
1。4 合作探究,寻求规律
设疑 (1)我想研究摩擦力的特征,首先必须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我猜想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的性质有关,该怎样进行研究呢?(3)静摩擦力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交流讨论测量摩擦力大小及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从数据中归纳总结出规律。
点评:教师创设求助情境,谈自己研究摩擦力时的困惑,寻求学生的帮助,给学生以很大的惊奇感,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5 交流展示,提升体验
引领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补充完善规律,并辅之多媒体出示实验细节和结论。让学生不断加大力气推自己的课桌体验从静摩擦到滑动摩擦的变化,感受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小组学生代表汇报研究成果,组间补充完善。
点评 此处创设展示情境,目的是再次给学生们提供交流平台,在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上,提升体验,特别是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1。6 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课堂训练题,学生当堂完成,教师收交批阅。出示“货车超限超载,国道不堪重负”新闻背景资料,让学生课后思考并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的原因。
点评:训练是富有针对性,通过练习不仅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而且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完善学生新知建构。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教学得以延续。拓展的问题又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物理问题来源于生活,解决问题就是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教学评析
本节课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有效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全过程去体验、去发现。经历过程,获取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特色1 给学生搭建了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交流研讨的平台,改变学生以往单一获取知识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活跃其思维。在探究摩擦力之前,引领学生去思索如何测量摩擦力,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及探究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动起来;在体验和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分工合作,寻求规律,又让学生的手、眼、耳、口真正动起来。
特色2 教师从课堂权威中解放出来,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有机会走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讨论,感受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激发智慧的火法。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甚至是求助者,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景,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篇5
【关键词】环境卫生;监测;讨论
【中图分类号】R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34-01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院感办坚持每月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等环境卫生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现将我院3年来环境卫生监测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院感办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全院15个科室及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监测记录。监测对象包括:手术麻醉科、供应室、内窥镜室、口腔科、急诊科、产房、新生儿室及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病房等Ⅱ~Ⅳ类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灭菌器械及使用中消毒剂。
1.2方法
由检验科及院感办专职人员每月到科室采样。采样和检测方法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及《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1〕。
2结果
共采样1901份,合格1852份,平均合格率为97.42%。灭菌器械、使用中消毒剂、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监测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00%、99.17%、96.52%、96.27%、95.94%。(表1)同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010年0.8%,2011年0.61,2012年0.41%。
3讨论
3.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合格主要原因 监测结果显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相对较低。空气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个别治疗室、注射室、检查室建筑面积小、布局不合理,一室多用,病人多时治疗室使用频繁,消毒时间不够或消毒不及时;物体表面不合格原因是:个别科室工作繁忙,治疗室、治疗台、治疗盘、检查床等室内物体表面清洁不到位,消毒液配置不规范,抹布不清洁;医护人员手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医护人员不重视手卫生,治疗前后不能正确洗手或手消毒;消毒灭菌监测不合格另外原因还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不强,科室不重视院内感染质量管理有关。
3.2改进措施
3.2.1加强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增强医护人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每季度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等院感知识进行培训,并组织考核。
3.2.2加强重点部门医院感染质量督查,对消毒灭菌质量存在问题,及时督导科室整改,并进行效果评价。
3.2.3完善供应室、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治疗室等重点部门空气消毒设施及手卫生设施,病房、待产室及检查室等配置移动式等离子消毒机,治疗车、治疗盘配快速手消毒剂。
3.2.4每月认真做好重点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监测不合格的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并督导各科室改进后,再次进行监测,直至合格。
篇6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教育技术;设计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或基于Internet的教学环境是近几年各类学校大力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校园已成为一所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受技术水平、开发人员素质、开发人员与一线教师的脱节等因素的制约,许多校园网的建设和使用仍停留在重普及轻运用的低水平上,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建构主义学习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去指导信息教育技术的设计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信息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
1、网络教室设计应遵循以“学为中心”的理念
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室正迅速地在学校普及,先进的设备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全新的感觉,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知识量增大,教师方便,学生喜欢。但是,教师还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还是处于被支配地位,是外界刺激被动的接受者和输对象。先进的媒体则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新方法与手段,使“书灌”变成了“电灌”,并没有引起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而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用发现、探索等方法进行学习,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但是,在当前以学为中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方案设计中,还存在一个盲区,看不到适合以“学为中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设计理念这类字眼,“以学为中心”被“以教为中心”所取代,似乎是只要教室现代化了,教师授课生动了,学生听课积极了就行了。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主次颠倒起来。因为多媒体网络教室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应在营造以学为中心的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等要素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有所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能方便地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方便师生互动,而不只是掌握在教师手里的一个高级家庭影院。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始终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设计和建设中,应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学习的环境,整个网络教室不论是对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的辅导都方便和实用。总之,网络教室中的一切设计思想和建设实施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为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服务。
2、网络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全力支持合作性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在同一认知水平上的其他儿童比成人更能促使儿童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学生之间彼此交流看法,可使他们不断了解他人的观点,使自己的学习信心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和培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知识储备,心理特征以及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网络计算机教室的设计要支持“意义建构”这个合作学习特点,充分挖掘网络计算机教室设计在引发学生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有效地进行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想象,以及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功能,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意义建构”能力等方面的重要工具。促进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小组课题等合作性学习活动。
但是,现在往往是以一种固化思维在进行学校网络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多数还沿袭着几十年一贯制的设计方案,考虑的重点只是人机对话和教师控制的方便程度,很少从支持合作学习这一重心上去设计。我们强调网络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应在支持合作学习上作为重要考虑因素,既注重人机交互活动对学习的影响,又强调利用计算机支持学生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的支持下,学生们可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小组课题等合作性学习活动。同时协同学校有意识地提供一个合作学习公共数据库,支持学生用电子邮件、论坛、BBS、聊天室等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响应他人的观点,学生既贡献自己的想法又共享他人的意见。
在现今社会,很注重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建构主义认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和建设中,同样应遵循“意义建构”这一中心,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在网络计算机教室里,当学生搜集完信息,可以方便地就自己的资料和结果进行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对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的辅导都方便和实用。
3、网络课程教学环境设计不能只针对教师而忽略学生
建构主义认为,人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网络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与传统课程相比,网络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方便快捷地访问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源。在学校校园网建立起来后,教学资源库就成为了学校必需的软件建设部分。但是,从目前各大小软件商在学校推销的资源库来看,多数是针对教师备课的,也就是说,这些软件商的教育资源库开发思维还是停留在“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为中心”,实际上是在不断地给“电灌”增加功率。他们并没有真正明白网络课程教学环境是为学习者提供的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的辅助环境。而资源库的真正意义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每一知识点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及参考性的学习方法等信息。这些内容的有机组合能促使学习者将原有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建立横、纵向的联系,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我们认为,教学参考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应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能帮助学习者发挥学习主动性。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等。面对无限的信息资源,在校园网软件建设中,我们应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即明确主题、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五个方面,按教学需要,选择典型性、代表性的资源加入到资源库当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断的检索和分析各种资料的需求,并能方便地从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使学习者能够用发现法、探索法等学习方法从各类资料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来完成课程的学习。例如类似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再有就是可以与他人进行通信、交流的社会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达到交流,教师能够选择资源实现重组。
我们充分的看到,校园网的设计和建设应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不仅教师好用,而且学生能用。让他们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和交流的实际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和责任。使他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优越条件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营造一个和谐的协作学习氛围,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余 波 汤向东,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指导网络课程设计[J],军事交通学院,天津,《上海高校教育技术网》2004-5-26
[2]何立新,素质教育、建构主义与网络教学[J],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网站教师论文》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通讯》
篇7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本文由收集整理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转贴于 中国论
篇8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影响愈加重要。本文论述了信息化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及特点,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与学的模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行动中都提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学习,必须探讨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学习理论。
1对信息化教育及其特点的认识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并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课题。南国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分析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信息化教育对于教育能产生以下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
重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得以实现,在信息化教育中贯穿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学习理论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强调“刺激一反应”公式,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分析,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尤其是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皮亚杰通过同化一顺应学说以阐明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和改造。皮亚杰认为只有保持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主体与环境的良好适应,即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同化环境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刺激时,平衡即被破坏,而顺应(修改或创造新结构)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就会逐步地建构起来。今天的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认为:
(1)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2)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过程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内部,它也是整个情境的组成部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一样。这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能达成共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信息化教育环境是学习者与信息进行交互的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Raiber,1996),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而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粉笔板书和口头讲述,而是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逼真生动的模拟实验空间和形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成为学习主人的体验中,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善。这恰恰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建立建构主义指导下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来自学生的新信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环境包括了“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协作和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媒体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也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篇9
关键词:教学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
一、开设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作用
1.设计师的责任
建筑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建筑师。首先要了解建筑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是全面型人才,针对项目进行设计创意和理念合理剖析,最终转化成实体建筑或空间,是建筑设计师的主要责任。在剖析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进行验证。对最终形成的设计方案的评价标准分两个方面:一是审美的需求,这点上可以运用美学原理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二是需要得到环境的检验,这要求建筑学学生有全局观念,从环境大局入手考虑,不能只孤立看建筑单体本身。这两方面的评价标准要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需要有环境统筹意识,将建筑置入环境之中考虑问题。从这方面来说,开设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2.大学时期专业教育的特殊使命
大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建筑学专业在这方面的特点尤为明显。但是对于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大学时期的教育只能算是专业基础型教育,提供给学生设计原理,并进行设计模拟训练,逐一进行辅导,这是建筑学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也不例外,提供给学生有关于环境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并侧重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有序的设计训练,为学生未来就业走能应对这类普遍性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当代建筑行业的形势
受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许多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都在经营中遇到了困难,这些单位要进行探索研究,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专业人才的市场信息获取,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特点;教育教学训练要随着每年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要给学生树立项目统筹整合意识(以环境整体改善为核心,进行建筑、规划、景观方面的统一设计),从项目策划经营的角度进行设计考虑。
三、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改方法
1.教学内容的侧重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环境设计以及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概念和设计技巧的一门建筑学专业限选课程。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种设计的结合体,但它的设计体系是建立在人、社会、环境三大要素之上的,因此需要在开设基本的设计基础课程之后,对形态构成、形体掌握、形式美法则有一定了解之后才能进行教学。
本课程研究的是经过加工的艺术环境,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再设计、园林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建筑与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等。但由于课程本身是建筑学专业的限选课,在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设计知识的同时,需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做详细解释,使之了解学习这门课程对本身专业的帮助和益处。授课的针对性应比一般艺术型专业强,必须结合建筑学专业知识进行案例讲授,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2.教学手法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因此,在完成设计原理课程的全部传授之后,需安排多媒体演示的案例分析,将前期的理论教育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让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案例调研制,做成多媒体文件进行汇报分析,由学生3~5人组成学习小组,自己调研查找相关设计案例,并按照设计原理讲授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分析,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设计分析能力。最终考评方式是大作业练习,布置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实践训练。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充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因此,设计实践的训练是最终核心环节,指导学生完成设计,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解决问题,在设计实践练习中才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意及表达能力。
3.教学理念需与时俱进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使之了解环境的基本内涵和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在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后,要对相关的学科内容进行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兴趣。
参考文献:
篇10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摘 要:高校实验中心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主要载体,是大学生职业化教育、实践教育阵地中的“排头兵”,在高校实现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型转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阐述了高校如何通过优化实验中心的软环境,进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硬指标”.
关键词 :实验中心;管理;软环境;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36-02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讲话中指出:中国将要实现600所本科地方高校的转型,实现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型的转型,淡化学科、强调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实现岗位的对接.2014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也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
高校实验中心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主要载体,是大学生职业化教育、实践教育阵地中的“排头兵”,在高校实现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型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实验中心建设中,优化实验中心的软环境,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硬指标”.
1 高校实验中心软环境建设应主抓三项建设
1.1 环境建设
相对于设备资源、实验设施、实验条件等“硬件”环境,高校的软环境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硬环境建设工作,主要应做好实验室建设的战略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工作.而软环境建设应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实验管理制度应该“与时俱进”,其建设步伐应紧跟实验室发展的脚步;应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广大师生营造积极向上、治学严谨的文化环境;应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实验中心工作人员以服务广大师生的实践教学为根本目标,不断提高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
1.2 制度建设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好高校实验中心建设,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工作,做好高校实验中心软环境建设工作,更要加强制度建设工作.
2004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实验中心建立至今,始终坚持“以制度事、以制度人”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在实验教学管理规定方面,先后出台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本科教学实习管理办法(试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实习实训教学评价办法》;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先后出台了《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与上报规定》、《院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计算机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借用管理规定》、《仪器设备器材损坏丢失赔偿处理办法(试行)》、《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办法》、《实验室消防与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卫生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上这些管理制度,全面保障了实验中心实验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顺利进行.
1.3 内涵建设
内涵可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包含了事物本身的主要内容,具有决定事物品质的基本属性.加强高校实验中心内涵建设,有利于实验中心的科学的定位,特色的凝练;加强高校实验中心内涵建设,有利于实验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高校实验中心内涵建设,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基本需求,更能彰显高校本身的校园文化精神.2014年是学院实验中心投入使用的第十个年头,已将主要的工作重心从最初的硬件投入转移到内涵建设中来.各个实验室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中、长期规划,根据规划,有目标、有步骤的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其中包括根据学科分类建立的各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十年来,实验中心不断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实验、自主学习的实验学时数,学生自主实验、自主学习人次数不断增加,学生自主实验、自主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
2 高校实验中心软环境建设应积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积极推进两项工作
2.1.1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
2014年,根据规划,实验中心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申报了4个实验室建设项目:多语种同声传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摄影实验室、环境设计专业材料与构造实验室、数字图文艺术设计实验室.目前,多语种同声传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经完成了前期考察、论证阶段的工作,承建厂商的洽谈和具体建设设计工作正处在洽谈过程中.
2.1.2 普通高等学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申报
2014年,实验中心联合国际经贸学院和国际商学院组织申报了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2.2 创新管理模式,严抓四项管理
2.2.1 管理模式创新
实验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度化管理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基础和根本,可以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制度化管理下的管理工作更具有广泛适应性,为此,实验中心先后出台了《实验中心保洁人员管理细则》、《实验中心门卫人员管理细则》、《实验中心值班室工作守则》、《模拟银行实训室的功能及管理规章制度》等.
流程化管理是以流程为主要线索的一种管理方法,可以使实验中心及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简单化和高效化,实验中心先后出台了《实验中心参观准备流程》、《实验中心设备维护使用手册》、《大型机考考试服务器准备标准化流程》等.
标准化管理是在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实验中心先后出台了《实验中心假期值班工作细则》等.
2.2.2 严抓四项管理:实验教师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教学秩序管理、实验设备管理
在实验教师管理方面,开展“实验教学秩序整顿月”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情况的检查;对实验教师上课内容的检查,是否存在信息量少、过多播放视频、过多涉及与教学无关的内容等,及时发现、及时通报、迅速整改.通过“整顿月”活动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秩序,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对实验教师和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在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方面,要求全体实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工作特点——服务实验教学;明确工作职责——保障实验教学;明确工作范围——不推诿不推卸.
在实验设备管理方面做到“五个一”.即每天一检查——检查实验室记录;每天一反馈——反馈实验室设备维修情况,保证设备问题不过夜;每周一例会——良好沟通,回顾问题,部署工作;每月一总结——汇总问题,及时通报,畅通沟通渠道;每学期一部署——制定计划,积极部署,注意细节,把控过程,关注结果.
2.3 积极推进实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
高校实验中心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高校实验中心可以通过微信平台、URP综合教务系统、联创机房管理系统、北京化工大学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高校实验项目管理系统等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积极推进实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日常工作中,通过实验中心微信平台,实验教学公告、通知等;通过URP综合教务系统对日常实验课程进行管理和调整;通过使用联创机房管理系统,对斯坦福开放机房进行有效管理,比如学生自助学习刷卡上机、实验课预约管理等;通过使用北京化工大学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对实验中心的全部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设备更新、设备报废、设备移动、设备借还等;通过高校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上报高校实验项目管理情况.
2.4 组织各项实践类学科竞赛项目,为实验教学服务
实践类学科竞赛,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跨越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校实验中心通过组织erp沙盘模拟大赛、企业模拟运营大赛、创业大赛、期货模拟交易大赛等实践类学科竞赛项目,可以更好的为实验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服务,为打造“应用型本科大学”服务.
2006年至今,实验中心与各系(部)连续8年组织学生参加了“用友杯”ERP沙盘模拟比赛、金融模拟投资交易大赛.2014年,实验中心还指派指导老师,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实践类学科竞赛,比如“大商所杯”期货模拟交易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网络虚拟运营大赛、“两岸四地”全国大学生微创业大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由实验中心教师楚振宇老师指导的团队,在大连市期货协会举办的“期货知识进校园”暨“大商所杯”校园期货模拟交易大赛中,学院获团体总冠军,且包揽前四名的好成绩.由实验中心高碧聪老师指导的学院代表队,获得第十届ERP沙盘模拟大赛辽宁省决赛二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网络虚拟运营大赛进入国家复赛,国泰安“两岸四地大学生微创业大赛”进入国家复赛.
3 结束语
加强高校实验中心软环境建设,可以在文化环境、服务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做工作,在创新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下功夫.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大对于实践教学的经费扶持力度,为实验室设立专项经费,定期更新设备,提升软、硬件实验设施,并加大对软环境建设的经费投入.只有建立合理的实验室规划,准确的实验室定位,特色鲜明的实验室建设方案,紧贴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优化实验中心软环境,并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硬指标”.
参考文献:
(1)吕.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4.12.
- 上一篇: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 下一篇:网络空间安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