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产业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为了确保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国家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旅游产业保驾护航。但是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快、且游客需求也不同,旅游公共政策存在一定滞后性,难以促进旅游产业演进。因此加强对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二者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二者最佳契合点,且能够为旅游产业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
一、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概述
旅游产业演进建立在人类主观需求基础之上,与人为性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旅游产业相似性、差异性特点日渐突出,并逐渐渗透至其他领域。从旅游产业演进时间层面上来看,旅游产业演进按照产生、成长及进化等过程进行,是一项长期过程。
旅游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并规范旅游产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办法的总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旅游产业特征、公共管理方向等影响因素。但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旅游产业涉及到的相关型、服务型供给等发生了变化,影响政府理性目标旅游产业自发性演进,形成了双重演进格局。目前,针对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在财务、价格及出入境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法律政策。
二、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
(1)旅游产业演进是先决条件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产业收益与游客数量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具有非常明显的年代特点,整个旅游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特点,但是旅游格局当中,与经济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出现阶段性波动等现象。旅游经济增长与人们收入、国家经济实力息息相关。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对旅游经济的刺激也就越大,反之,则会阻碍旅游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旅游产业演进与相关政策关系分析可知,旅游产业演进是公共政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旅游公共政策内容设置。同时,政策能够为旅游产业演进提供法律保障,创建良好、有序的旅游发展环境。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能够引导和鼓励旅游产业立足于自身存在的不足,重视对自身调整和优化,不断发挥自身优势。
(2)旅游公共政策是保障基础
国外发达国家在处理二者之间关系取得了成功。经过分析能够发现,旅游产业演进水平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由于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自发性演进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1]。如解放初期,二者目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性特点,但是到了改革开放后期,经济性成为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旅游产业演进会对政策目标产生一定影响,还会对政策的管理方式、内容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完善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对策
经过上文研究我们已经明确,旅游公共政策在旅游产业演进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促使政策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1)建立跨省区域性政策组合
由于我国旅游区域具有多元化特点,针对各省区来说,可以采取区域性差异化发展战略,促使不同区域能够在产业定位、市场战略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特色。提出跨省区区域性政策的组合,能够协调产业演进进程,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过度追求统一、一致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等,要坚持弹性原则,从而为旅游产业演进提供更多制度支持。
(2)确定差异化发展路径
为了缩小各省市旅游产业不平衡,需要公共政策要兼顾统一与差异双重原则,逐渐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朝着区域协调性方向发展。如针对旅游产业演进处于弱势区的地区,可以选择两条道路[2]。一方面,采取强势的政策,促使旅游产业发展能够紧随经济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借助其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采取多元政策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单纯依靠上述措施远远不够,应积极、主动构建多层次旅游公共政策体系。一是构建以国务院为核心的协调机构,增设常设机构,以此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从立法层面上制定相关政策,考虑旅游部门要求,整合建设、计划及铁路等各项要素;二是提升旅游主管部门级别,促使其能够享有更公平的权力,落实旅游业发展改革等重要任务;三是给予地方政府自主权,促使地方政府能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针对性政策。
篇2
【关键词】 咸宁市 旅游产业 经济增长 贡献度
一、引言
咸宁市位于鄂东南,是湖北省的“南大门”。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自然资源禀赋,咸宁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中尤以温泉、桂花、楠竹为最并围绕着相应的资源开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其中,由于咸宁市温泉由于浑然天成并且水质中蕴含丰富的矿物质而享誉中外,素有“温泉之乡”的美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咸宁市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并不够,咸宁市将旅游产业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以2009咸宁市举办第一节国际温泉旅游节为标志,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吸引了海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到咸宁市来观光和休息。由此自然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咸宁市将旅游产业上升为城市战略必然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强劲的助推作用,然而作用究竟有多大,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拟从历年旅游产业产值和咸宁市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定量的刻画他们之间的关系来给出答案,以期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认为由于政府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应该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具有时变性,即会随着时间的变换而变化。鉴于此,本文引入最新发展的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来对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进行定量刻画。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不同于线性回归模型,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STR)模型中转换函数,STR模型中转换函数 是门限变量g(qi,c)的连续有界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c1、c2……ck表示模型中有K个位置参数,?酌决定了转换函数的斜率值。采用STR模型有如下优点:首先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变换而变化,体现了旅游产业贡献度的时变性;其次,STR模型可以看作一般线性模型的更一般形式。因此为了分析体制平滑转换的过程,采用STR模型来进行分析是比较恰当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双对数模型来分析旅游收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选择双对数模型的原因在于模型参数估计量有着明确的经济含义。
1、数据处理与说明
囿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择2000—2009年的咸宁市GDP产值与旅游收入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咸宁市统计年鉴。为了避免在之后的回归中出现“伪回归”现象,我们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经过检验,我们发现gdp与ly两者均为非平稳数据,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为平稳变量。
2、STR模型估计及设定检验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模型设定为以下表达形式:
将当年的旅游总收入的对数差分(dy)作为转换变量st,以咸宁市GDP的对数差分(dgdp)作为解释变量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得到估计结果如下:
其中,?鄢表示相关估计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
在对模型参数估计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对最近十年旅游产业对于咸宁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测算。正如上文所说,采用STR模型得到的参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3)我们得到了咸宁市旅游产业对于咸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兹为:
将每年转换变量的值代入(4)式,可以得到咸宁市发展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直观反映这种贡献度的变换,我们将历年的贡献度用图表示出来。
从图1可以看出,咸宁市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2007年之前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势,其平均贡献率稳定在10%左右;然而2007年以后,咸宁市旅游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一直处于下降的阶段;也就是说,与通常人们的直觉相反,在咸宁市政府通过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咸宁市城市战略之后,咸宁市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反而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1)统计数据的口径问题。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咸宁市统计年鉴,在统计年鉴中往往只是记录了直接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数据作为咸宁市旅游产业的数据进行统计。但是,众所周知,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具有污染少、环保低碳的特点之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中贡献度降低可能是由于在实际统计的困难并没有将这些关联产业的产值计入旅游产业造成了结果偏小。
(2)我们注意到咸宁市在将旅游产业上升为咸宁市城市战略的同时,咸宁市并没有放弃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全市工业增加值285.81亿元,占GDP比重达43.8%。由于产业贡献度测算的只是一个相对数,因此产业贡献度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旅游产业绝对值的下降,只不过是说咸宁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和后劲并没有工业发展的快,这个是由其产业特点决定的。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STR模型对咸宁市旅游产业对于咸宁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近几年来,咸宁市旅游产业对于咸宁市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度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咸宁市旅游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下降,其贡献度的下降更有可能是由于数据统计口径及其产业特点决定的。
针对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最近十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地纷纷在旅游产业上做起了文章。各种旅游和景区工程纷纷上马。但是人们对于旅游景点的内涵和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并不仅仅停留在“为旅游而旅游”的浅层次的需求上。所以,未来咸宁市旅游景点的开发一定要注重旅游内涵的挖掘和在文化以及品牌上下功夫,否则旅游产业不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因为旅游产业本身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关联产业的带动功能,必须在文化和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可持续地吸引海内外客源,从而为咸宁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注:本文受到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指导性课题“旅游产业对咸宁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2012yjd005。)
【参考文献】
[1] 周薇薇、田涛:湖北省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J].企业导报,2011(19).
篇3
【关键词】虚拟集群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旅游服务供应链同一性
一、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内涵
1、虚拟集群的内涵及意义
欧盟在1997年第一次提出虚拟产业集群的概念,虚拟产业集群是虚拟企业和产业集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瑞士洛桑大学、伯尔尼大学以及瑞士信息技术联邦委员会、瑞士电信公司在1999年共同开发了一个合作项目―――虚拟企业的普遍运用,他们把这个合作项目看作是为虚拟企业提供支持的网络合作平台。所以,具有商业网络支持关系、相互依赖的众多企业聚集在一起,快速灵活地形成虚拟企业的集聚或动态联盟,就形成了虚拟集群,其本质是一种横向解式的供应链结构。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开创了虚拟的网络空间,相对于实体的地域空间,虚拟集群体现出很多自身的优势,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信息沟通与技术共享的平台,基于网络空间的企业合作可跨越时空的障碍而变得非常便捷;另一方面可大大降低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企业打破传统的地域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集聚,使得传统的地域企业集群向一个无形的虚拟空间扩展,最终就会形成基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虚拟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是地理接近性,但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这种地理接近性越来越限制集群的发展与升级,表现为丧失对企业外部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基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技术的虚拟集群的优势在于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实现资源的高度集中,企业良性竞争的趋势明显,可以实现让更多优秀的企业在集群内合作,并通过协调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合作交易成本,进而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可以发现,电子商务是虚拟产业集群重要的实现形式,电子商务的无边界性和开放性为虚拟集群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动力及源泉。虚拟集群可以解决传统产业集群地域限制的问题,可实现对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并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虚拟集群也成为传统产业集群在互联网环境下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
2、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形成
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市场机遇为导向形成的。旅游产业虚拟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按照旅游产业价值链上各价值环节,分为核心产业、延伸产业、辅助产业与支持组织四个层面,不同层面的旅游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合作平台,实现横向解式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尤其是通过各个旅游服务供应企业形成供应网络或虚拟企业动态联盟,最终形成相对稳定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虚拟产业集群。与传统旅游产业集群的地域性特点不同,旅游产业虚拟集群表现为以市场需求为集群导向、用组织接近性代替传统的地理接近性,并结合辅助企业及政府机构的监管功能,实现对旅游产业价值链的优化、资源的共享及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
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是具有虚拟供应链结构、基于实体价值链旅游企业的集聚。其实,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实质上是虚拟化旅游企业的发展,在线形成了虚拟化的旅游产业集群。因此,嵌入虚拟集群理论的研究框架对旅游电子商务及在线旅游供应链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
二、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同一性
1、构成实体基本相同
旅游产业虚拟集群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实体相同,都是由按专业化分工的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的旅游企业,以及产业价值链上相关的支撑企业及辅助企业构成。虚拟旅游产业集群内围绕着旅游核心企业存在着多条服务供应链,虚拟旅游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多条旅游服务供应链组成的网络。旅游产业虚拟集群中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旅游企业,企业间有着上下游的供给需求关系,各旅游企业都归属于某供应链的链条中。各个单链式供应链内部的上下游企业相互合作,不同单链的旅游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同时虚拟集群中旅游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与其他提供旅游配套服务的支撑企业及辅助企业也有效连接构成服务链条,集群内总体上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
2、同为知识创新
虚拟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服务供应链有一定的相同点,因为集群的产生与供应链的产生本身都是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而且都属于中间性体制组织。旅游虚拟产业集群是具有虚拟供应链结构、基于实体价值链旅游企业的集聚。表现为同一个网络空间内,不同旅游企业之间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旅游集群内部的交流和共享,具有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特征。而旅游服务供应链是一种内在创新机制,节点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知识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进行流动,战略联盟或伙伴关系式的长期合作使旅游企业之间具有共同支持和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旅游服务供应链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创新。
三、虚拟集群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旅游虚拟产业集群中不但有旅游产业内处于同一环节的多个旅游核心企业,也存在着与其相关的上下游旅游服务供应商,由于虚拟集群内企业的组织接近性和产业关联性代替了传统的地理接近性,各旅游企业在集群内具有弹性专精和信任合作的特点,充分进行知识共享,这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一方面虚拟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单元,各单元基于各自优势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旅游服务供应链进行结构优化的基础;另一方面虚拟旅游产业集群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所具有的产品、服务及知识的多样性和差异化特征是旅游服务供应链为适应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和创新的基础;同时虚拟集群为集群内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提供网络平台机制,网络平台可以提升旅游企业间共享和沟通的效率,降低沟通和交易成本,并且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氛围,还可营造集群内企业共同创新的环境。所有这些都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模式整合及资源创新提供了条件。
四、旅游服务供应链推动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创新升级
1、旅游服务供应链是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战略意图实现的途径
供应链是虚拟旅游产业集群潜在优势得以市场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具有的外部经济性、协同创新性及合作的效率性等优势很多时候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其激化,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及对游客的服务价值,而旅游服务供应链恰好是连接游客和旅游电子商务的组织纽带,所以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价值得以实现离不开旅游服务供应链组成的网络关系,旅游服务供应链这种组织化程度更高的模式正好符合集群发展的要求。
2、旅游服务供应链促进旅游产业虚拟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
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源于企业,但不局限于集群内的旅游企业,还有政府机构及其他的辅助企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依托于集群,但又不局限于集群,要实现的是一种协同创新。集群内横向的企业之间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纵向各上下游企业具有明显的供应链结构,网络组织是显性结构,而有向链状是隐性架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在集群内如果没有供应链结构,会导致集群内的旅游企业产生同质化的服务提供,相互间走向恶性竞争;如果只具有供应链的结构特征而没有集群的网络组织特点,集群内旅游企业又会因为只有合作而没有竞争最终成为低效率没有竞争力的组织形式。
3、旅游服务供应链促进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旅游服务供应链协同整合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可以在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持下形成旅游产业虚拟集群,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对虚拟产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通过组织设计安排、结构重组,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结构竞争力。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借助市场规则,对各旅游节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培养,理顺企业间网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集群中的旅游企业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中迷失方向,能够确保集群内的旅游企业始终以游客需求实现为导向,通过协同运作形成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
五、总结
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产业虚拟集群存在的共性和各自的侧重点为两者之间的耦合提供了基础。旅游服务供应链使得处于不同组织和层次的旅游产业集群连接在一起,而旅游产业集群使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节点企业或组织不断壮大,并促进旅游服务供应链链间的互动交流。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互动耦合使得旅游服务供应链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通过形成供应链网络的形式为集群内旅游企业服务并创造高的顾客价值,长此以往使得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模式整合成为必然,而这也是顺应“互联网+”趋势下研究旅游产业的新常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方芳: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2]郑四渭、方芳: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模型构建研究[J].旅游学刊,2014(2).
[3]郑四渭:旅游服务供应链优化及模型构建研究―――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
篇4
与国际上发达的旅游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产业起步晚,总体水平低;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着底子薄、总体水平低的问题。概而言之,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发展势头快、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地区内发展不平衡等现实状况。
(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普遍滞后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资源优势是一种不对等状态。该地区拥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些旅游资源可以说是极品,如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布达拉宫、石林、黄果树瀑布等。但是,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并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迄今为止,中国旅游产业“东强西弱”的传统格局依旧没有被打破。2013年,我国旅游收入达29475亿元,西南6省(区)的旅游收入为11780亿元,只占全国的39%。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提升较快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许多地方的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粗放阶段,没能形成集约化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西南民族地区各地各级政府已认识到旅游业强大的联动性和比较优势,纷纷以政府为主导,健全了旅游管理机构,强化了旅游产业化发展观念,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旅游产业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拓宽了筹资渠道,使得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三)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为前提。近年来,由于各省(区)政府旅游发展意识的增强和旅游投入力度的加大,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空前加快,尤其是旅游饭店、景区景点设施和区域旅游交通条件大为改观。西南民族地区许多优质旅游资源景区的“可进入性差”的状况一直是困扰其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困扰西南民族地区可进入性差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境内的多条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竣工建成,多条线路开通了旅游直达列车、旅游包机、旅游客车等,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旅游产业出现了艮好的发展势头。
(四)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区内发展差异明显
就东、中、西部比较而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而从个别省份的发展水平看,云南省和四川省可算得上我国的“旅游大省”甚至“旅游强省”,两省无论是在海外接待规模,还是在旅游创汇方面都大大高于中部地区的9省市,在全国居于前列。两省的创汇总和比区内4省(区)的创汇总和还要多,云南省2010年的旅游创汇就是的11倍。在全国旅游创汇的排序表中,西南民族地区除了云南省进入前10位外,其他省份均位于10名以后,尤其是、贵州都位于20名以外。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特点
由于受到发展历程、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西南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结构的某些方面与我国其他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地域结构特点
1.旅游资源地势构造对产品可进入性的影响较大
因为西南民族地区处于高原向平原过渡地段,为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起伏较大,横断峡谷和高山峻岭较多,这些既定事实影响了其在一定时段内、一定条件下的可进入性。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由此可见,西南民族地区在可进入性方面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基础条件的。如西南民族地区通往某些景区的道路常常因为气候、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诸如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桥梁坍塌等,阻碍了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2.旅游资源区位优势较弱
在中国旅游业兴起的初期,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起步早,在全国旅游产业中所占比重高,而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区位、交通、经济、对外开放度等方面的原因,旅游产业在全国中的比重小,与旅游资源在该区的分布比例差别较大。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在需求拉动、丰富的旅游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供求特点
1.区域内同质旅游吸引物较多
由于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区域内的某一范围内,其旅游资源的特征在总体上说往往具有相似性。以四川省为例,省内具有较大共同性的特点之一是山高、水美,由此开发出了九寨沟这样的风景名胜区。跟随其后便出现了自称“小九寨”以吸引游客的其他旅游风景区,或没有打这个牌号,而让前来旅游的游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景区。此类特点还会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及风俗相同的旅游区、地理风貌相同的旅游区,例如,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州中有很多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景区。
2.客源市场地域范围广
西南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古代、现代文明和宗教文化)、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使之区别于其他地区,乃至在世界性的范围内其特点都是相对突出的。这为该区域的旅游业赢得了较广泛的潜在客源市场。比如名扬中外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由于其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体现出“垄断”特征,使其客源市场遍及全球各个地区。
三、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同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样,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对落后的,不论是国际旅游业还是国内旅游业,其产业规模、外汇收入、接待人数等指标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区)横向比较,差距都很大。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西部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先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腾飞,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基本条件,正确认识困难和障碍。制约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济落后,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与其他地区相比,并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由于经济水平滞后,西南民族地区整体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资源为主体的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致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难以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由于总体经济落后,西南民族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许多地方经济在为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而奋斗,难以形成促动效应、产生较强的旅游需求,因而严重地制约了当地国内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总体经济实力不济和各省(区)实力差距较大,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投入的力度不足且区域间投资水平差距拉大,对于一些必须投资量大,回收期长的旅游基础设施显得力不从心。软件建设跟进也较慢,配套尚处于低水平状态,数量少、级别低、设备简陋,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远离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
西南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空间距离远,可进入性差,因而发展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面临的另一大障碍就是远离主要的客源市场。就国内旅游而言,我国东部旅游者富集地区普遍离大多数西南民族地区城市过于遥远,且西南民族地区航空口岸数量太少(或远离航空口岸),国际旅游者进入西南民族地区都必须从东南沿海远道辗转而来,迂回飞行,无形中又增大了时空距离。远离旅游市场所带来的问题至少有两个:一是交通费用高;二是途中耗时多。此外,空间距离远还使得其他交通工具(如火车或汽车)的替代性颇低,造成回头客少,重访率低,大大降低了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迄今为止,因为各种原因,西南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不利于旅游业大发展,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占全国的比重也非常少,这与西南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和发展需求形成巨大的落差。如对外开放的县、市只有17个,大部分景点分布在非开放地区,外国旅游者到非开放地区旅行,需要公安外管办出具的《外国人旅行证》、军区的批准函等证明文件,手续繁杂,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利于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不利于发挥沿边优势。类似这样的规定在西部许多其他的地方也存在。能否圆满地解决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的问题,成了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当务之急。
3.季节性强,旅游生态系统脆弱
西南民族地区的一些省(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自然条件所致,季节差异特别大,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旺季短、淡季长的明显问题。旅游淡季长达5个月以上,在此期间,旅游人数不多,旅游设施闲置量大;而适宜旅游的季节,集中在5月到10月的五个月左右,此时旅游者纷纷涌入,人满为患,交通运输极度紧张,极为有限的接待资源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出现了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超负荷运转的现象。不仅如此,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个旅游生态系统脆弱的问题,一些古老的村落、民居、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因为交通不便,当地没能很好的保护。与此同时,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落后,使得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显得非常脆弱,西南民族地区一些地方风沙大、气候差、水源短缺、植被不佳,破坏起来轻而易举,要恢复原状却是难上加难。
4.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滞后
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高水平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据中国旅游年鉴2010年数据,西南民族地区国际旅游从业人数总和仅占全国的10%,旅游院校的学生人数也仅占全国的12%,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同时,人员素质低也导致在风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欠缺。要解决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短缺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高质量地引进一批熟悉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能熟练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管理技术的专业适用人才、金融运作人才、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人才、旅游教育人才和服务人才及导游人员。
5.旅游产品与市场结构较为单一
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和深度开发不够,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结构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合理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内容比较单一,自然景色和观光旅游构成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的主要形式,而与之相配套的休闲、度假、探险、生态和文化旅游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因而西南民族地区目前的旅游产业难以形成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另外,旅游产品定位不明确,缺少面向国内普通游客消费线路的现象也严重束缚了西南民族地区国内旅游的发展。根据旅游活动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在500—800美元阶段时,是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9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70美元,但国内旅游的增长幅度还远未达到理论值,总的利润上升空间还很大。旅游业作为西南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整体规划上自然应该是本着高起点和着眼国际市场的原则。但就目前市场形势而言,应该优先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低,适合普通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需求量大是国内旅游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而西南民族地区适合国内游客消费水平的饭店和娱乐餐饮场所相对不足,这是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从宏观上看,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几大机遇,如果能够切实把握好这些契机,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总体水平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国家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将会拉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规划,200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上升到GDP的5%,2010年将达到8%,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日趋显现。2000年国家计委已把旅游项目列为国债项目,国家经贸委制定出了旅游产业政策,财政部尽力增加了对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国家为支持旅游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无疑对拉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抓住机遇,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把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旅游业作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和朝阳产业,目前已在西南民族地区获得长足发展,推动了西南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正是由于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和带动作用,西南民族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对旅游产业进行了产业发展目标的定位,作为各省、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远景目标。
2.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根本性措施,可以使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政策的逐步到位将给旅游业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将会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快发展;上游产业的质量提高,将推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服务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国民经济产业链条的下游,现在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上游产业质量不高,如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等,上游产业供给的质量不断提高也会促进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3.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为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篇5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未来城市的发展中,努力展示自身的特点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而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冰雪是哈尔滨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也成为了哈尔滨对外最为直观的形象,在未?砉?尔滨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应该集中在冰雪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都知道当前旅游产业是国内提升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旅游产业本身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成为各个城市未来规划的关键,而哈尔滨也随着潮流在近些年来开展了很多关于冰雪文化的旅游项目,比如2007年推动的“冰雪大世界”项目等等,以冰雪旅游作为城市的品牌进行推广,未来哈尔滨所立足的不仅仅是国内旅游产业,更要将城市的魅力推向全球,而最具代表的冰雪项目势必要成为未来哈尔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
二、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
首先,寒冷的气候环境是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哈尔滨冰雪资源的优势,吸引全国各地旅游者前来旅游,进而带动哈尔滨一年四季旅游的发展,这是未来哈尔滨旅游发展的关键。
其次,目前国内的以冰雪为主体的旅游项目开发如火如荼,很多城市纷纷推出了大型的冰雪项目,以此来吸引冬季旅游的人群,所以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是哈尔滨未来在冰雪项目发开上的重点。
再次,冰雪旅游由于自身的特点,存在着周期短等因素,所以哈尔滨在处理和发展冰雪项目旅游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这些短板,延长产业链循环,增强项目竞争力。
最后,本身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在九五计划之后,我国就开始大力推动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冰雪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员,也承担着提升经济增长的重任。哈尔滨作为东北重工业城市的代表,在工业发展处于滞后的大环境下,应该积极的开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旅游市场作为全球新型的经济发展势力,需要城市在规划中积极的参与和扶持,提升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力的提升。
三、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现状
(一)冰雪旅游产业链初具规模
哈尔滨冰雪产业最初是以冰灯等简单的冰雪参观项目起步的,到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冰雪旅游项目产业链,带动了更多相关的冰雪附属醒目,其中包含观赏类、娱乐、经贸等等,产业链联动发展,形成了相对较为丰富的冰雪产品,对国内外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哈尔滨冰雪项目主要包含着,观赏项目以冰雕和冰灯为主,这些冰雪项目都诞生于哈尔滨,也代表着哈尔滨较为厚重的冰雪文化底蕴,也是目前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推广代表。在国内其他冰雪产业所无法比拟的项目,是目前哈尔滨城市冰雪产业发展的特色。在运动为主的项目中,哈尔滨有更丰富的运动产品。
比如滑冰、冰壶、冰帆、冰钓等等,这主要是由于哈尔滨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冬奥会项目的训练基地,很多冰上体育项目和赛事相对资源要高于其他的城市,这可以说是哈尔滨非常关键的优势。同时哈尔滨也举办过相当多的冰上赛事,比如滑雪节等等,从1985年创办冰雪节一直到1998年开展国际滑雪节,冰上的文化庆典都是哈尔滨的优势项目,也是哈尔滨推广自己的绝佳优势。在游乐项目方面,前文中我们也提到冰灯等都是发源于哈尔滨,所以这类冰灯冰雕艺术展也发展的非常好,1999年哈尔滨创立世界级的冰雪主体乐园,更加丰富了冰雪游乐项目和主体,让游客能够了解更加丰富的冰雪主体项目。
(二)哈尔滨冰雪旅游已在国内外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哈尔滨早于1963年就开始发展与冰雪相关的旅游项目,可以说它是中国冰雪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源地,其中众多冰雪项目品牌都在哈尔滨成立,在国内的知名度也是非常的高的。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已经在全国独占鳌头,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旅游产业,在哈尔滨有三大冰雪主体游乐园承载着冰雪项目的展示,同时也有连续举办超过30界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致力于推广冰雪文化,这些都是国内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典活动,对于广大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哈尔滨冰雪旅游催生出系列的旅游特色产品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冰雪旅游产业的附属项目众多,作为旅游产业其相应会带动食、住、行、买,在饮食方面,哈尔滨具有自己的独特习俗,其中也包括舶来的俄式餐饮,这在吸引游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哈尔滨冰雪项目发展的半个多世纪中,冰雪命名的饮食有很多,目前已经多达了几百种,哈尔滨也推出了相关的小吃、宴会、饮料等不同的餐饮形式。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其地理位置正处于东北地区的中心,交通十分的便利,航线百余条,铁路公路都非常的方便。其地区也保持着传统的东北特色的习俗优势,冰雪项目也催生除了多样化的特色产品,不仅是在饮食方面,在购物方面,哈尔滨也开发了一些旅游特色的产品,这里有东北特有的山珍等产品,也是俄罗斯的商品,同时也有具有冰雪文化特点的冰雪刺绣、冰窗花艺术品等。
四、影响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因素
(一)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目前国内很多产业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其实这也反应出了资金的使用不当的问题,目前冰雪旅游产业因为管理政策等问题不够完善,导致资金的投入也存在问题,资金不足主要展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宣传推广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等,这些都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而且国家相关发展部门对于旅游产业和行业内的企业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也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客观影响。
这里所指代的政策主要是从资金扶持上来理解的,正是税收等于经济相关的扶持政策不足,加之一些客观的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导致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哈尔滨冰雪旅游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长春市则于九十年代开始发展冰雪旅游产业,但是从2001年的数据开始,每年长春和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所接待的游客总数基本持平,前后相差仅十万余人,长春利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能够和哈尔滨半世纪的发展齐头并进,这不得不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和分析,我们抛开相关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方面的影响,去思考城市规划的方向,所谓资金不足的问题除了市场自身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外,还要考虑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的扶持力度。
(二)冰雪旅游产业链发展存在短板
我们前文提到产业链发展对于整个产业项目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在当前的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冰雪旅游所需要的装备产业,因为受到的关注不多,在发展和研发中都存在着很明显的滞后问题,很多装备比如雪府、雪具等配套产业在生产中都以进口为主,特别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如索道、缆车等。
在国内没有相关的专业企业在进行发展和开发,通常会通过进口的方式来进行销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哈尔滨曾经举办的冬运会和大冬会等冬季运动会比赛,其中在2008年的冬运会中,组委会共投入了9000千万元用于购买竞赛所需要的器材,但是其中仅有1000万元用于购买国内的竞赛器材,而更多的费用都购买了国外的进口品牌,这也直接说明了目前国内的冰雪装备以及附属产品的研发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冰雪市场开始逐步走高,目前的产业链发展情况根本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我们还没有做到自给自足,这对于国内的冰雪旅游产业链条而言,其实是非常遗憾的。
(三)产品开发缺乏科学的规划
1996年的亚冬会可以说是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很多的企业也开始预见到冰雪项目所隐藏的巨大利益,所以纷纷开始投建冰雪项目,比如滑雪场等等,但是由于建设毫无规划和计划,很多项目都在盲目的进行,互相模仿的情况非常的严重,同时很多项目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造成消费者的体验度并不好,这直接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吸引力,对于市场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这也是目前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过程总存在的很重要的问题,是一直制约哈尔滨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哈尔滨冰雪旅游未来发展的对策
(一)资金的投入以及地区政府的支持
上文中,冰雪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的情况,资金作为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基础,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当中,充足资金的投入也是哈尔滨冰雪产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资金投入的问题上,做好产业推广,本身旅游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具有很好的号召力,在此基础之上做好引资的工作,城市在宣传工作中,也应该讲冰雪旅游作为招商引起的一个重要议题进行,以此来吸引海内外雄厚的资本注入。
我们都知道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作为第三产业主要增长点的旅游产业也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扶持,旅游产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力量在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重视企业发展产业过程中所能够获得的优惠政策,其次,就是资金上的支持,我们都知道项目的开发离不开雄厚的资本,而资本在产业发展中的运转是非常关键的。最后就是服务设施的建设,所谓的服务设施其实就是指配套的辅助项目,比如交通的便利,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餐饮娱乐等的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服务水平,对于未来的产业发展非常重要。
(二)整体产业链的完善发展
目前哈尔滨本身举办了很多国内外的冰雪项目比赛,这是城市冰雪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优势,但是由于赛事的很多设备都从国内引入,说明国内并没有更好的研发设备的企业在做冰雪项目的深度开发,这就凸显出了城市产业链并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具有良好的先天资源和发展前景,但是相关配套设备并没有跟上,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积极鼓励冰雪项目相关的产品的研发非常关键,比如项目设备、冰雪项目器具、相应的装备等等,这些都是产业链中非常关键的点,要鼓励国内企业大力的投入硬件的研发,满足冰雪旅游的发展。
我们前文中提到关于产业链发展短板多的问题,所以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应该首先转换过去传统的理念,正确认识产业链中所有附属项目的发展和研发问题,我们从目前哈尔滨冰雪产业现状来看,曾经独占鳌头多年的哈尔滨,当前正在面临着来自很多城市的竞争,并且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如果不在完善产业链发展问题,不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依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很快就会被其他城市地区抢走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更加的困难,比如近些年来不断开发的长白山旅游资源,在万达集团投入巨额资本后,开始不断的增设各种休闲娱乐的项目,这对于哈尔滨的冰雪产业势必是一个非常大的危险,所以当前最为重要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规划建设工作做到位。和关联产业达成区域合作也是非常的关键和重要的,这也是应对未来市场发展和需求转向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目前哈尔滨可以和省内的其他城市进行整个旅游区域的合作,形成一个大规模的旅游区域,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吸引力,也可以提高对于游客的粘度,这对于提升城市自身以及省内的旅游品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提升国内的影响力后,也可以利用有效资本的引入大力建设更好的基础建设,以此来吸引国外游客的目光,带动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三)规划发展之路
在国内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冰雪项目在介绍和宣传过程中,都会说自己的产品和设施来自德国、加拿大等等国家,利用欧美等冰雪项目较为发达的国家或者城市来为自己的冰雪项目造势,以此文字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吸引力,目的主要是吸引游客的目光,获取大家的信任,但是这也是目前我国冰雪产业存在的很大的问题,总是借助国外的品牌设施和产品来营造我们所谓的项目的优势,其实正体现出我们自身的产业链发展薄弱,但是这也明显的指出我们的空白市场在哪里,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机遇,哈尔滨目前已经开始对研发设备企业开始推行扶持政策,打造城市自主品牌,这和东北工业基地向结合,带动大批工人就业,积极的学习国外的冰雪项目优势,并且吸引国外具有实力的投资者,这对于产业是很有帮助的。
产业链的发展是针对短板进行完善,前文我们也提到了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产业链附属项目存在的问题,所以针对冰雪项目辐射的多个行业进行发展,提升游客参与项目的体验度,积极开发与冰雪主题相关的活动,特别是在一些产品的购买上,需要进行正确的培训和引导,比如冰雪项目参与中,势必会用到服装、设备等,在游客参与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讲解等,进行消费导向影响。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从最初单纯的政府外事接待部门、单一机构发展成为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产业,2011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4.77%,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所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效益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事实上,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早在1986年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旅游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优化结构,才能更大地发挥功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转型升级”,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结构性问题。因此,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领域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现状、研究领域和研究特点,进而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
二、旅游产业结构概念与内涵研究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的是旅游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以及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是指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内部各大行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旅游产业结构也反映了稀缺旅游资源的配置问题,表现为旅游劳务在不同旅游部门之间进行的与一定旅游需求包括潜在旅游需求和实际旅游需求相适应的分配,分配的直接结果形成旅游要素存量在不同部门间的组合,即旅游产业结构。它既包括旅游产业各要素在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分别用以反映旅游产业结构量的内容和质的特点。同时,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在现代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旅游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而旅游产业结构对于区域旅游增长影响重大。根据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要素分析,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仅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还与交通、园林绿化、制造业等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旅游产业界限的确定成为一个难题。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广泛性,使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的确定也呈现出一种不明确性。马波认为在研究旅游产业地位及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时应采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考必须从全球、全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的背景出发。张涛将旅游产业流行的新旧三大支柱产业说和新旧四大支柱产业说进行比较,分析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杨振之、陈谨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基础要素和提高要素。张立生依照旅游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将旅游产业划分为基础层次产业、中间层次产业和核心层次产业三个层次,并分析它们彼此间的演进规律,提出旅游产业部门结构演进的三种结构模式理论。马波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点出当下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在旅游产业总要素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导致旅游产业链条拉长,对旅游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尽管众多学者对于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结论,但都认识到旅游产业结构要素的强关联性,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
三、旅游产业结构测度方法与模型
旅游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适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研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方法论及其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多借鉴产业结构论、系统论、运筹学理论等中的方法,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进行分析。在旅游产业结构测度研究中较常使用的方法有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区位熵、集中度等。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模型
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经济关联性很强的复杂动态系统,其发展不仅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且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这就使得界定旅游产业的全部关联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变得较为困难。为有效分析各类因素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将旅游产业整体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有效测度旅游产业结构的关联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一定地域内的旅游产业结构是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带有“旅游产业”和“灰色关联分析”词语的旅游学科类文献,可查到有效文献约为1500篇,其中硕博士论文达700篇,可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王淼较早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中,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分析江苏省大旅游产业结构状态及发展趋势,并对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一些思路;陈雪琼、任晓春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提出优化建议;苏林宁、谢新丽等运用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判断影响区内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就是结构合理化和发展高级化;廉同辉通过对黄山、九华山景区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提出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协调性等建议。
(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测度分析
目前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方法是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一种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普遍使用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区域增长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这三个分量,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较早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的是潘景胜、王淼,评价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提高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对策;杨新军、马晓龙等运用SSM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并指出SSM法在旅游创汇部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汪惠萍、章锦河运用该方法对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康传德对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诸如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及区域整合、塑造旅游精品工程等发展对策;葛军、刘家明综合运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相关部门的发展状况,应采取不同的优化调整策略。张明磊、付岗、刘月皓、张晓明、郑平等分别运用SSM分析方法对云南、四川、山东、秦皇岛、西安、广西等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地状况,提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应建议。除上述普遍从产业效益角度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分析外,杨勇、李文静尝试从产业角度、结构红利角度结合偏离-份额法分析旅游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变迁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潜力的关系。
(三)旅游产业关联及其波及效应
旅游产业不仅产业内各行业紧密联系,旅游产业与其相关的产业部门也具有较强的关联,可以说旅游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研究旅游产业结构时,为有效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效应、经济贡献,常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部门联系分析法”或者“产业关联法”,它主要以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量化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度出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闫敏通过比照分析《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按照旅游研究的需要重新进行了行业划分,得出中国旅游业的直接投入结构和完全投入结构,并论证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阶段旅游业并非“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的观点。戴斌、束菊萍从产业供给和产业关联的视角,结合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市旅游产业结构,指出该地区旅游业的前向关联度与环向关联度较弱,中间需求率偏低的现象。乔玮侧重于从经济效应的基点出发,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以及内部各行业的关联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王丽、石陪基通过对甘肃省旅游业投入结构、产出结构、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的分析,探讨甘肃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卢璐、宋保平等运用投入结构、产业结构、中间需求等指标测度中国旅游产业,定量分析中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指出在国民经济中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张吉林提出为准确衡量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其产业关联度,投入-产出理论的应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马仪亮从经济学原理内核出发,提出强化各级旅游与统计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推广旅游卫星账号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调整投入产出表的流量矩阵,使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更加合理和客观。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旅游产业关联及波及方面的研究是较为广泛的,得到的相关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然而该方法用于分析旅游产业关联这种复杂现象,有时会由于对投入-产出方法只是单纯在片面、静态理解的基础上的运用而致使出现一些错误,因而投入-产出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解和更加合理、科学地结合旅游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应用。
(四)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测度研究
除运用单一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或者一定地域的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之外,部分文献还基于产业经济等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吴铮争将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研究规律联系起来,采用比较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内部结构、结构效益、结构关联性三个方面分析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和优化现状;黎美洋运用偏离-份额法、效益指数法、差异比较分析法及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指标等相关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化进行了测算分析和验证;王松茂、何昭丽等在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运用了偏离-份额、灰色系统关联度以及绝对集中度指标等方法;杨琴、王兆峰试图根据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技术创新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作用,探讨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崔振兴在产业组织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区位熵、系统熵、偏离-份额等方法量化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效果;张佑印、顾静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阐明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廖涛运用发展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力结构的定量分析法,从理论上提出旅游产业的构成比重、结构变动指数及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此外庄小丽、刘水良、张广海、甘永萍分别在对湖北、张家界、山东、广西的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综合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专业化指数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计量、产业经济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测评,使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目前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评分析的方法除常见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这些基础产业结构分析方法之外,国内学者也试图将效益比较分析法、效益指数分析、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产业结构变化指数、生产力系数等计量方法运用到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中,对国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科学测算和评价进行了积极有 益的探讨。
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
(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实现旅游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在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产品供求结构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旅游经济规模扩展带来的资源要素在旅游产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和再配置,从而使得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出现合理化、高级化现象。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旅游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旅游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促使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保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旅游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条件下,新兴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旅游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能合理化,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未能协调发展;二是未能进一步高度化,主要表现在六大要素的每一要素内部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部门高度相关,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使得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较为困难。事实上,在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工程中,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和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配置”。
我国学者结合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陈仙波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的运用分析,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的特征,指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探索其优化模型与优化措施。郭胜、高维忠分别探讨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目标和措施。随着我国各省市纷纷提出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的目标,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顾朝林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分析江苏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结构,指出江苏省处于产业结构明显转型期,强调产业优化的重要性;李刚对辽宁省的旅游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宋静针对重庆市旅游产业结构具体情况,评述重庆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任建华在分析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建议;马勇、王迪云、吴冬霞、单珍等分别对福建、南岳旅游区、广西、浙江等地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政策进行了阐述。以上学者都是通过分析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确定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进而得出该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及发展路径。
(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政府推动型特征,产业政策仍然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除了区位条件、资源基础、开发环境等因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优化的进程。王兆峰、杨卫书从微、中观层面,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视角、系统学的耗散结构角度,构建了旅游企业与产业结构变迁过程的演化模型,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在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麻学锋借鉴价值链和系统论的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与动态演化,建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应遵循升级轨迹进行系统自适应的调整。王云龙提出旅游产业结构概念模型和运行模型,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李峰认识到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的重要动力来源,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生延超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政策扶持和措施实施在显著改善旅游市场、投融资等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地区间绝对差异的扩大仍不容忽视。以上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机制、动态演进等空缺,对于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近年来旅游产业结构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产业管理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焦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提升与深入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亟待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凸显。通过梳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第一,研究内容日益多样,部分领域相对不足。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等成果逐年增多的态势。同时,研究普遍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是旅游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有些不吻合。第二,研究范式较为成熟,研究视角需要拓展。纵观国内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分析发展现状—提出存在问题—给出优化建议”的研究范式。研究侧重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机制作用、地区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而从旅游产业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明显不足,较少结合旅游产业集聚、城市化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探讨。第三,研究热点相对集中,理论体系尚需完善。目前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优化理论和方法测度主要集中在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大多借鉴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领域较为成熟的公式或基础理论,缺乏结合旅游产业特殊性对这些公式和方法进行的调整和改良,分析手段较单一,比较分析方法的使用较少,缺乏创新实证研究,旅游产业结构量化分析方法与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综合看来,尽管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在内容、方法和理论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首先,重视旅游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深入探讨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构成要素 、划分等基础理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特性,完善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体系、评价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还应加深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提升的动力研究,注重将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城市化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其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机理的研究。在定量研究中,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往往关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联、产业影响和效益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影响机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指导价值较小,因此,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优化机理将会是今后关注的重要领域。再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需重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环境效益,注重与其他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注重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等。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政策正确引导是避免产业结构失衡、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量。区域政府应正确发挥其引导和服务职能,防止盲目干扰旅游产业发展,尽量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使旅游市场机制发挥出调节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作用。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5-6.
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37-38.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8-63.
陈玉英.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旅游科学,2000(1):28-30.
廖涛.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定量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12(17):131-132.
张辉.旅游经济论坛.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5-8.
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4-26.
马波.试论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建立.旅游学刊(基础理论与教育专刊),1999(51):24-28.
张涛.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旅游学刊,2003,18(40):24-29.
杨振之,陈谨.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5):30-34.
张立生.旅游业部门结构演进规律及演进模式.经济经纬,2005(2):120-123.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旅游学刊,2007,22(12):12-17.
王淼.旅游业的产业结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1):72-76.
陈雪琼,任晓春.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及其优化对策.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20-26.
苏林宁,谢新丽.环三都澳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66-68
廉同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以黄山、九华山景区为例.旅游论坛,2011,4(4):66-68.
潘景胜,王淼.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上海大学报,1998(5):37-42
杨新军,马晓龙.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人文地理,2005(1):49-52.
汪惠萍,章锦河.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2-15.
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3-25
葛军,刘家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60-765.
张明磊,孟庆红.云南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1(2下):163-164
付岗,赵爱婷.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7(4):101-105.
刘月皓,孙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偏离-份额分析.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8,34(3):113-117.
张晓明,刘总理.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1):103-105.
郑平,汪东亮.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产业观察,2011(18):120-121
杨勇.结构变迁效应与旅游业发展潜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8-113.
李文静,乔小燕.省际旅游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实证检验.产业经济,2012(10):29-31.
闫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旅游学刊(双月刊),1999(5):10-15.
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15.
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经济地理,2006,26(12):63-66.
王丽,石培基.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1):68-72.
卢璐,宋保平,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3-48.
张吉林.旅游业—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财贸经济,1999(2):61-64.
马仪亮.对旅游业几个重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地理,2011,31(5):852-856.
吴铮争.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西安:西北大学,2004:1-5.
黎美洋.四川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1-3.
篇7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基本概述
我国的旅游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旅游产业具有高关联度,决定了它能带动其他有关联产业共同发展的特征,整体促进整体经济的飞速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同工业、农业、会展、医疗等行业相互融合,体现了旅游的新型产业功能。例如,旅游景区可以同时实现医疗、会议组织、展览、养老等新型功能。这些新型产业的形成证实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互相融合的形成。
虽然我国旅游产业融合仍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思想和方法论。但是,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的不断革新,另一方面,它对于旅游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和发展,各个旅游产业之间相互竞争求发展,最终促进了旅游产业整体的进步。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促进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旅游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现有的旅游产业融合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单一性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包括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产品、影响等,研究成果不多。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产品研究
不同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容易实现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从而有利于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多样性。例如会展旅游,将会展行业同旅游行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同时满足了社会群体对于旅游和会展两方面的需求,促进了会展行业和旅游行业的共同发展。农业旅游将农业和旅游相互融合,一方面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创新性,另一方面增强了社会群体对于农业的深入了解。此外,目前还有将医疗养生与旅游融合的医疗旅游,历史和旅游融合的红色旅游,体育运动和旅游融合的体育旅游等多种旅游产业融合产品。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和技术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多样性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融合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将动漫行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两个产业之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达到融合。这样的旅游产业融合受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的推动。将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两个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达到融合目的,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旅游产业融合的推动力主要是旅游具有休闲性和体验性,以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等。而旅游产业融合也会收诸如经济管制、需求和产业功能等的阻碍。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
大部分学者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都借鉴了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从而得出以下相关结论。旅游产业融合加强了人们对于旅游产业的认识,改变了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分布,强化了旅游的功能性。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诸如文化、体育、历史等进行融合,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创新性,增加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还有利于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最终有利于社会经济利益的增长。
三、旅游产业融合启示
旅游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具有必然性。社会的整体发展对于旅游业中产业融合的产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社会经济不断发生,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渐由物质需求上升为精神需求,因此旅游市场的需求也得到提升,人们对于创新性的旅游产品具有更高的热衷度。为了提升企业利益,企业需要持续的开发创新产品,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体效益的提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
由于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不成熟阶段,它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不具有系统性,成效甚微,未来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系统化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体系
之前的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资料均注重针对旅游产业融合特定领域进行探究,研究内容不成体系,不利于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学习。因此,未来应当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系统化,建立完善的研究体系。
(二)研究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研发过程
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开发过程应当以经济理论思想为主要方针。旅游产品开发阶段与产业融合理论要相辅相成,对该阶段中产业融合现象进行透彻分析。例如,在市场调研阶段,要深入的了解消费者对于旅游融合产品的需求。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技术和产品融合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确保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建立坚强的理论基础,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对旅游产业融合的途径和模式进行深入化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形态,因此旅游产业在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时应当以具体实际的案例为参考,实现融合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通过对于现有的融合模式和方法的调研,分析和总结,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模式建立坚强的理论基础。
(四)对旅游产业融合和企业经营战略的结合进行进入化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仅仅有理论支持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进行相互结合,这样才可以保证旅游行业能够持续的发展。此外,应当加强对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学习,进而对于我国的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实施实证研究,完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体系。
(五)研究方法需要保持不断创新
篇8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 综述 进展 不足
1、引言
相对于制造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的情况,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尽管有些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初见雏形,但远未到产业发展的主导的地位。同时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很不成熟,仍有很多的疑问和尚未涉及的方面。因此,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文献总体情况
2.1 资料来源及年谱分析
本文分析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网络检索,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并且使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检索为佐证和补充。检索的标准时点:2013年9月9日17点46分,不考虑此后网络数据库新增的文献。检索的关键词是“旅游产业集群”,共选取了2003―2013年间与旅游产业集群有关的574篇文献,然后运用文献综述、比较归纳分析,对资料进行了分类汇总,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了综述,可以作为考察我国旅游产业集群文献研究的“样本”,来反映这几年研究的现状。
2.2文献研究方法(数量分布)
本文对检索到的文献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个案研究或者实例研究的方法占相当大的比例,占51.85%;部分论文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占16.04%;使用数理统计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占9.87%;使用构造模型研究方法的论文占9.87%(见表3)。(注:描述性、概念性、个案分析属于定性分析;假设检验、构造模型、统计分析属于定量分析)
图3文献定性定量研究各年比率
3、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分类研究
3.1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1)从旅行企业角度出发,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常叔杰等[1](2006)认为旅游产业集群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集群在同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旅游相关企业和组织,它们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为提高集体的竞争力而形成的同盟。庄军[2](2005)定义旅游产业集群是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为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刘恒江,陈继祥[3](2004)产业集群竞争力概念可以定义为:是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
另外从旅游企业角度进行定义的还有颜醒华(2006)、王兆峰(2006)、张金霞[4](2006)、张新[5](2007),石 玉(2012),学者使用这种定义的方式较为普遍。
(2)从整体旅游产业角度加以考虑。
温兴琦[6](2009)旅游产业集群是指以旅游资源基础,旅游核心产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围绕旅游资源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聚集,并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以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既竞争又协作的一种状态 。
刘涛[8](2011)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并成为推动区域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3)从旅游要素角度提出的概念。
陈秀琼[9](2010)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张建春[11](2006)旅游产业集群可定义为: 由旅游吸引物、相关要素和市 场通过网络、产品链或战略规划连接起来的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
温兴琦[10](2009)旅游产业集群是指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
从以上研究可以清晰的得出结论,学者们对于旅游产业集群概念虽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基本上是认同旅游产业集群是中心旅游核心吸引力,由旅游相关企业组成,对旅游业有促进作用的,是广义上的概念。
3.2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
张新[12](2007)把旅游产业集群分为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
陈秀琼[9](2010)划分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有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综合体式产业集群和“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
李庆雷,明庆忠[13](2008)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主要实现方式为旅游循环经济园区和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
其他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分类的还有常叔杰(2006)、张梦(2005)、庄军(2005)、夏正超、谢春山等。
综合起来,学者们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的,张新的资源型和市场型具有代表性的。
4 、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条件、构成、形成过程、机理和优势
4.1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
宋振春等(2004)根据对于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程度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三个层面:核心层、直接支撑层、间接支撑层;尹贻梅(2005)等认为包括核心层、要素供应层和相关辅助层三个层次。这种构成学者基本上达成一致。
4.2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与机理
颜醒华、俞舒君[14]从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优胜劣态的竞争机制、共同学习与提高的发展机制、动态优化资源配置的合作机制五个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张建春[11](2006)旅游集群的形成主要是受旅游要素不断集聚的推动,在特定地域和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前提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水平的区域旅游产业群体。
夏正超,谢春山[15](2007)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有自然性因素的吸引力、区位选择吸引力、规模经济吸引力、空间交易成本因素、协同创新环境因素和文化制度因素。
4.3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优势
赵书虹[16](2010)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有:放大乘数效应、避免资金外流、避免区位替代、加强城乡旅游互动、形成旅游产业动态能力和有效避免飞地的形成。
学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优势,主要是借鉴产业集群优势,或者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去论述。
篇9
关键词: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议
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根据旅游产业自身的特点,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为目的,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聚集旅游核心吸引物,并通过旅游资源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服务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集聚,形成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链,最大化降低旅游服务运营成本,提高旅游服务效率与旅游综合效益,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从而提升目的综合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主导性区域,是政府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型区域。
一.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现状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鄂豫皖三省交接处。自然景观众多,有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处,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5个、2A级景区1个。信阳历史厚重,渊源可追溯到周朝,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革命遗址遗迹遍布全区。信阳旅游文化,揉合了山水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温泉文化和宗教文化,独具魅力。
近几年来,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数量上,目前全市已建或在建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4个;类型上,以自然景观和文化旅游为主,也有红色宣传、康体疗养、博物馆等产业;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大别山麓,其他一些县区也在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二.信阳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发展趋势良好,市场知名度持续提高,旅游产业链的纵向链条也开始拓展,向综合性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趋势明显,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定位不明确,无序竞争突出
我市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多由政府主导,过于注重硬件和形象建设,对于软件方面(如园区定位、发展方向、商业模式等)多粗线条勾勒,没有深入和细化,缺少相互沟通和对话。景区层面上,缺乏整体产业规划以统筹集聚区发展,尽管各景区也都有自己的规划,但不少定位相似甚至雷同,导致竞相降低政策门槛以增加吸引力,乃至形成无序竞争。
(二)产业集聚度不高,尚未形成完整、顺畅、高效的产业链。
基于旅游产业涉及面广、兼容性和资源依赖性强等的特性,目前我市旅游集聚区多是“拼合式”的,有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只是原来几个景区简单拼凑后的“更名换姓”。加之服务管理跟不上,集聚区并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游客吸引力并不高。此外,不少集聚区的文化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不足,产业链尚未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延伸。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有限
尽管各旅游产业集聚区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产品开发缓慢,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突破性旅游项目和产品。景区还大都停留在依靠观光型旅游产品的阶段,代表未来旅游发展方向的休闲度假和复合型旅游产品虽然名声在外,但开发规模尚小。在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中,传统的游览性产品占主体,代表现代旅游需求趋势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产品较少,供求错位现象较为突出;日间旅游产品较多,夜间旅游产品成为短板,尤其是缺少精品演艺项目。
(四)产业要素仍不完善。
我市与全国三大客源地市场的交通可达性仍不尽如人意,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数量少,餐饮、娱乐、购物等要素缺位严重。城市旅游标识系统不够健全,城市旅游形象不够鲜明,覆盖全市范围的集散中心和游客咨询中心依然缺失。
三.信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议
旅游集聚区建设,要坚持“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一是品牌引领,建成特色突出、配套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二是要素集聚,形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产业集聚区;三是依托城市和交通配置资源,形成核心体;四是大企业运营、大项目运作,形成项目集中布局、要素集聚发展、服务配套的产业综合体。综合我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产业分布情况,可重点从几个集聚区做有益尝试。
(一)鸡公山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目标定位:综合改革试验型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积极围绕旅游服务配套餐饮住宿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实现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并通过辐射效应带动集聚区其他区域旅游服务产业发展。
重点项目:积极搭建政企合作平台,与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合作。充分整合辖区优势资源,重点在核心景区的老别墅、驻山宾馆、在建工程、景区以及延伸区的主要土地、林业资源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启动万国文化影视基地、动漫文化科技产业园、龙泉社区十三坊、温泉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以推进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的“百年复兴”之路。
(二)新县红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目标定位:红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以红色旅游为中心,融绿色休闲、民俗体验、演艺娱乐、旅游商品生产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重点项目:实施红色首府文化产业核心区项目、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展览功能提升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大别山新县生态旅游及野生动植物大世界项目;建设生态文化科普基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驯化繁育基地;建设田铺―泗店将军文化产业链、箭厂河红色文化产业链、山乡休憩民俗文化产业链;完善演艺中心及配套设施、中晟卡莱顿国际大酒店、香山湖旅游服务中心、鄂豫皖苏区首府红色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
(三)商城山地旅游产业集聚区
目标定位:山地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通过政府主导下的跨越式大旅游总体发展战略和相关策略的实施,把商城建设成为景区重点突出、旅游主题鲜明、创新能力强、产品丰富、市场发育良好、运行有序、管理规范、服务精良、社会认同度和美誉度高、产业拉动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国家级地标性旅游目的地。
重点项目:建立商城县级游客服务中心; 完成汤泉池、金刚台、黄柏山、观音山及桂花博览园的开发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汤泉池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完善通向各主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将汤泉池、金刚台、黄柏山、观音山和桂花博览园,培育为国家级知名品牌景区景点;全面开展农家旅游项目建设;完成东河书山梦笔、乌龙洞、三教洞、八里滩、乌鸡寨招商并开展创建A级景区工作;以一园四景(汤泉池、金刚台、黄柏山、观音山及桂花博览园)为主体,将商城打造成为全国山地旅游目的地。
(四)南湾湖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目标定位:特色服务园区。
发展思路:依托自身旅游资源融入主题性或地方性文化元素。通过把南湾湖的水文化、鸟文化、茶文化等提炼、放大并很好地融入景区之中,有力提升了南湾湖风景区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重点项目:河南煤化集团和浙江绿城集团联合投资建设的万恒五星级度假酒店项目;香港、台湾和郑州三家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的南湾明珠项目;由恒阳餐饮公司投资建设的恒阳生态园项目;由肖家河村投资建设的农家乐集聚区项目。
四.结语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政府促进旅游产业聚集发展、实现规模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应该在发展方向和重点上给予引导,在公共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在管理上设置专门或兼管的机构。建设好旅游产业集聚区是转变信阳市旅游产业粗放式经营和“门票经济”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旅游产业精细化、内涵化、创新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后续推动信阳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范书琴.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南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构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5):60―64.
[2]王学峰.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战略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7(2):8―9.
[3]杨迅周.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2,28(10):206―211.
篇10
关键词:西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65-02
一、旅游产业在民族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自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缩小东西差距的重要的和主要的途径。到目前,已有甘肃、青海、陕西、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贵州、重庆、、云南、四川等西部12省区纷纷都把旅游业定为其支柱或重点产业加以发展, 这其中原因之一是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及其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能承担促进经济整体发展的重任。
伦纳得•J.利克里什和卡森•L.詹金斯认为,“旅游产业各部门可以根据其最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和从旅游业获得的直接收入水平来划分”。他将旅游产业划分为三种类别:“一类旅游行业,指交通,旅行社,住宿餐饮和旅游景点,这其中包括旅行方式、支持系统和旅行动机;二类旅游行业是指直接从旅游消费中获益的行业,通常在目的地。三类旅游行业,指从旅游消费中获益的行业。”[1]
民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关系就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它除了具有一般产业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自身的产业特性,如很高的综合性与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它的发展涉及到很多产业和部门,更牵涉到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旅游产业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使得其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拥有国家自然保护区34个,占全国总数的34.3%;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40个,占总数的33.6%;拥有国家森林公园40个,占总数的17.7%。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有31座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1.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8个,占总数的27.6%。同时,西部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旅游产业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但资源整体开发不足,产业结构和质量不尽理想
旅游业的创汇创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在民族地区日益明显。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进一步重视发展旅游业,全社会的旅游意识不断增强,产业形象渐趋鲜明。民族地区大部分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供给内容比较单一,文化和自然观光构成主要的旅游形式,其他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忽视了参与性、休闲性、趣味性、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少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不注重景点历史、故事、作用等文字材料介绍,或过分专业化,只能就景看景,不能适应大多数普通游客的需要。有些景区由于只注重数量型扩张,旅游产品有重复性,人工景点与资源的风格不协调,由于建设部门的分割,目标分散,难成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系列。
2. 资源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产品基本成型且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大旅游产业观念还未真正树立,交通等设施缺乏仍为限制因素
旅游业结构还处于不完整、不深入、不对称的初级产业化阶段。旅游业运行中涉及多个部门,一方面形成管理的交叉重复,另一方面又形成管理的空白,给旅游活动带来阻塞和不便,旅游业运行中存在着混乱现象,市场治理的难度大。广大民族地区虽已具备一定的旅游硬件设施,但由于没有科学系统的规划指导,设施存在过剩和不足两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旅游热线、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尤为不足。旅游受交通的影响十分敏感,目前交通运输还未形成,现代化立体网络,机场、航线、火车卧铺均少,旅游旺季难进难出。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缺乏统一管理,旅游市场的要求很难反映到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方面,致使旅游商品档次低、品种单调,缺乏竞争力。旅行社行业规模不合理,内部利益机制未理顺。旅游管理人员素质差,缺乏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基地。
3. 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但缺乏统一规划和协作,难以形成“合力”和整体优势
“八五”以来的发展大大改善了旅游业硬件设施和旅游景点的环境质量。与原来相比,交通运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公路的高等级化、高速化,航空设施建设,这些对远离经济中心和旅游客源市场的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如昆明、成都等大城市、旅游中心城市都新建扩建了机场,增加了航线,而且主要旅游点也建了或准备新建扩建机场,如丽江、九寨沟、西双版纳等。旅游服务有了较大改善,基本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的旅游饭店服务体系。“住宿难”解决后,饭店业已由旅游主导行业转为基础行业,这反映客源市场竞争加剧,各省各地县各企业间缺乏协作和维护较大区域整体利益的观念。
4. 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较低,区内发展差异较大,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
不发达省区的开放滞后,旅游业起步晚。目前民族地区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高速度与低质量、新产业与旧秩序、结构与功能失调并存。产业规模小,占全国的份额低,与其自身突出的资源优势不相称。省际区际间旅游业发展的差异大,陕西、云南较发达,在区内所占份额较大。四川、重庆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现已有相当的规模,但还远比不上陕西和云南。地区差异性大还表现在旅游热点高度集中,集中在少数旅游线路上、旅游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等,而广大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普遍低或呈待开发状态。西部地区旅游人才缺口较大,其中国际旅游业从业人数总和仅占全国的12.14%,旅游院校的学生人数也仅占全国的14.25%,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明显不足。而且目前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这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
三、民族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对策
1.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首先思想上要强化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在西部开发中的综合拉动作用和对外中的战略性作用的认识。要站在全国甚至世界的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度,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及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角度来思考和规划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在观念上,要树立大西部、大旅游,大市场和民族生态文化大景观的观念把西部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把西部民族旅游市场融入到国内甚至国际旅游市场中去。
2.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使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旅游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关系,确保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同时促进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加大,保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旅游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条件,新兴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旅游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在占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概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实际内容包括:结构规模由小变大,结构水平由低变高,结构联系由松变紧。
3.加强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本的管理
旅游形象的创立、品牌塑造,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设施、设备技术的应用,旅游服务的提供,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投入,并且人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产品质量的旅游业的竞争力。因此加快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有竞争力的现代人才是西部民族地区首当其冲的事情,一可以鼓励现有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二可以大力发展旅游学校教育,加大对旅游教育的投人,合理培养旅游专业各种人才,逐步满足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三可以创新用人机制,一方面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吸引人才。
4.依托地区资源,突出资源特色优势,实现旅游业产业化
民族地区应坚持“地方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观念,结合国内旅游需求的逐渐成熟及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搞好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自身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改变过去单纯发展观光旅游和古迹旅游的现状,走旅游产品生产多样化的道路,构造适应“生态、文化、度假、保健”等旅游发展趋向的产品体系,提高西部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行有个色、游有绝色、购有特色、娱有本色”的特色旅游产业,并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
5.民族地区旅游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而作为民族的聚居区,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走边建设边破坏和先破坏再改造的老路都将给民族地区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民族地区是我国境内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但是生态形势很严峻。国家已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生态建设方针和措施。目前主要要防止边建设边破坏现象的发生,应该加强和落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可以制订专门的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开发,通过保持原生态,改善交通环境进行传统民族建筑结构的修缮工作,打造独具民族特色,浓郁民族文化的旅游景观。
参考文献:
[1][英]伦纳德•J.利克里什,[英]卡森•L.詹金斯.旅游学通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86
[2]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 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2001.
[3]张辉,等.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环、制度与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