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环境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环境的含义

篇1

    2、个案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是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工作目标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

    3、个案工作的含义:是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工作目标是增进个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的尊重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4、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个案工作帮助服务对象的基本原则。

    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1、个人或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篇2

1Lewin(1936)的场理论和Murray(1938)的需要-压力理论(Needs-Presstheory)

奠定了课堂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Lewin认为:“凡属科学的心理学都必须讨论整个情景,即人和环境的状态。”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这里的环境并非客观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环境”,包括对个体行为有影响的一切事实。Murray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压力理论,强调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与Lewin不同的是,Murray把个体因素(P)称为需要,代表个人向目标努力的潜力,而环境因素(E)则被他称为压力,代表对个人需要的支持或阻力。

2在Murray之后,Stern(1970)提出个人与环

境的适合理论(person-environmentcongruencetheory),认为个人需要与环境压力的积极一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某些教育研究者们试图找出这些模式下共同的影响变量,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Moos归纳出代表人类环境(humanenvironments)的三个主要维度,它们分别是:关系维度(RelationshipDimensions),指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实质与强度,如彼此间的支持与帮助;个人发展维度(PersonalDevelopmentDimensions),指个人的成长和自我潜力的促进;系统维持及改变维度(SystemMaintenanceandSystemChangeDimensions),指环境的秩序,明确的期望,控制的维持和对改变的反应等。这些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指出课堂环境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课堂环境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国内外课堂环境研究状况

1国内课堂环境研究的状况

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我国教育学术界刚刚起步。李秉德教授最先倡导和推动课堂环境的研究工作,他于1989年著文讨论教学活动的要素时指出:“有一个常被人们忽略的教学因素,那就是课堂环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这一定的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课堂环境。”除此之外,国内其他学者几乎没有对课堂环境这一概念进行过分析,个别学者只论及课堂环境的概念和结构。如田慧生(1996)对课堂环境的含义及其结构做过较系统的论述,他认为,课堂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整体的课堂环境系统主要由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组成。物质环境包括时空环境、设施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范春林等(2005)则认为课堂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并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的、社会的及心理的因素的总和。他认为,课堂环境的内容构成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三大类别。物理环境是教学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和物理条件,主要包括教学的自然环境、教学设施和时空环境等;社会环境是课堂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及状况的总和,大体包括师生互动与师生关系、同学互动与同学关系、课堂目标定向、课堂规则与秩序等;心理环境则是课堂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和课堂心理氛围等。

2国外课堂环境研究的状况

西方国家的课堂环境研究工作共经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2.1萌芽期

Lewin的场理论和Murray的需要-压力理论(Needs-Presstheory),他们奠定了课堂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2沉寂期

上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中后期,这是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恢复建设时期,由于受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这一特定社会需要的制约,关于课堂环境问题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忽视和冷落。

2.3发展期

21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的十几年间,这一时期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这一时期有两项极具影响的研究:一是沃尔伯格和安德森(Anderson)在60年代后期从事的一项名为“哈佛物理学项目”(HarvardPhysicsProject)的研究。另一个极具影响的研究差不多同时由穆斯(1973)在斯坦福大学开始,他创立了社会生态学实验室(socialEcologyLabo-ratory),开展了“人类环境”研究。

2.4活跃期

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课堂环境的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活跃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物理环境转向社会心理环境。到80年代,课堂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教学论专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逐渐成为教学论和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三.结语

篇3

1.1生态建筑的含义

生态建筑是指运用生态学知识,结合建筑和环境,将人、自然、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利用自然环境,寻找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使对人类有益的能源在建筑和环境中高效地循环运转,并将人、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从而创造一个最佳的建筑环境。

1.2生态建筑的特点

1.2.1生态建筑的设计特点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①生态建筑的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都非常强,强调整体带来的实际意义;②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利用能源,并且不会造成污染,与传统的建筑相比,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生态建筑具有循环再生性,并非一次性的资源利用;④生态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适宜大面积发展、使用。

1.2.2生态建筑的自然特点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从生态而来,终究还要回归生态,降低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保持着生态的稳定性。任何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消耗自然能量,并且产生建筑垃圾,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就是通过与自然的关联和运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以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

1.2.3生态建筑的社会特点

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它与人们的意识形态有着极大的关联——人们的价值观念决定着生态建筑是否能够发展并完善,管理制度决定着生态建筑的建设方向,政府法规从根本上保证了生态建筑的建设。人们正确的意识形态促使生态建筑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2.4生态建筑的人文特点

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而生态建筑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而且关注更多的是人们的精神、心理和生理健康,创造让人们身心都感到舒适的环境,这就是生态建筑的人文特点。生态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同时还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和原则

2.1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

2.1.1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很多,为了保护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在建筑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比如光、风能、水源等;绿化布置尽量与周边的绿化体系形成系统的网络化关系。此外,还可利用自然光线采光,利用水池等亲水设备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调节周边的小气候。

2.1.2能源的节约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要注意减少能源以及物质资源的使用及浪费,尽量不作多余的设计,不特意追求建筑外表及装修上的华丽、独特。在必要的内部设计中,应尽量节约资源;在非必要性的设计中,应根据其实用性作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运用建筑本身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总之,生态建筑设计和建设都要遵循“节约能源”的原则。

2.1.3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设计生态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当建筑不能继续使用时,需将其用料尽可能地回收再利用。好的建筑设计也可在建筑的内部创造水、生物养分、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地下水、中水、下水、净化水的循环再利用,太阳能、电能、热能、生物能的转换利用,从而维持生态建筑使用上的长远效益。

2.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2.2.1整体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保证建筑本身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和谐地统一起来,尊重当地文化特色,将建筑与人文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2.2.2舒适原则

在生态建筑中,舒适度总与能源资源的消耗成反比关系,并且这个矛盾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生态建筑在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同时,还要尽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有效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积累建筑经验,总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建设技术,才能坚持生态建筑的舒适原则。

2.2.3高效、环保原则

生态建筑要实现高效、环保的目标,就需要降低建筑物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要运用高新科技,比如新的建筑材料等,以降低建筑当中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要避免使用带有污染性或者危害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创造健康、舒适的自然环境。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依托,其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均应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2.2.4经济原则生态建筑的建造、使用和维护是一个多元性的建筑系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的问题。高投入和高技术的生态建筑虽然可以满足人们高水平的生产生活需求,可以反映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但是,并不是只有高投入的建设才能够实现生态建筑的全部功能,适当的技术、因地制宜的材料选取以及符合地域特色的建造风格同样可以引导生态建筑的发展。

3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3.1整体的设计方法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方面,设计师必须从整体上来看待生态建筑中的每一个问题。生态建筑的整体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即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设计应用型的生态建筑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建筑地段,使建筑处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建筑的建设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要通过即将建造的建筑来弥补已经造成的社会环境的不平衡。除此之外,在生态建筑设计时还要注意尊重地形地势、保护现有绿化植被、结合当地水文特征、保护土壤等方面的问题。在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时,应采用能够使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的设计方法。妥善保存原有的建筑,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建筑景观;保护好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并积极创造新的建筑景观;适度、合理地使用城市的交通和土地,尽量不改变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城市恒久的活力和精神文化魅力。

3.2单体的设计方法

3.2.1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的通风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小气候自然通风,或者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提升建筑物的通风效果。

3.2.2采取降温隔热措施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分析、研究建筑所在地的区域环境和气候特点数据,引导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利用窗帘、百叶窗、挑檐板等合理控制光线,以降低阳光对室内温度、湿度或小气候的影响。

3.2.3自然采光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阳光采光,在设计中可通过加设玻璃墙、通窗、天窗等使室内光线充足,以满足建筑采光要求。同时,在生态建筑中通过安装日光反射器、反射板等设备,并结合智能操作控制系统,从而可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

4结束语

篇4

《焦点》的内容涵盖了湖北文化的生存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人文精神等主客观因素,传播着湖北文化的精髓。而且,它采取新闻解读、新闻现场、记者感言、专家点评、背景链接、编者按、题记等多种形式,通过大特写式主照片与多幅关联照片的较完美组合,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全方位反映新闻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无疑增强了传播效果。

一、形象展示客观环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使得人类必须认识环境,与环境保持和谐的状态。人与客观环境的关系时常成为新闻报道关注的内容。《焦点》涉及的客观环境既包括湖北的地理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北气候温润,山川雄奇,物产丰富,以“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著称。《焦点》的报道包含着对湖北地理环境的一种情感抒发。它笔下的地理环境不但为人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活动背景,而且在特定条件下烘托人物性格、心理。突出了地理环境与人的互动。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千鸟飞来,沉湖不冷》,展现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恩施模式:深山唱响生态曲》。主题鲜明,画面简洁,文字优美,融情于景,给人一种如临其境、赏心悦目的感受。

湖北地域辽阔,风俗习惯、历史遗迹、生产关系、社会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发展现状与变迁,也成为《焦点》的报道内容,因为它们与人物的思想、行动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是人物感情的外化,通过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反映到社会环境的构建之中。如《影子新娘的7000次婚礼》关注了土家族著名的“哭嫁”习俗。《青砖青瓦诉沧桑》,展示的是宝石河南北两岸保存完好的百余栋明清古民居,既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是对当今一些地方盲目扩建而损毁古建筑之风的无声批判。《一个乡村的美丽嬗变》,则从建设宜万铁路让火光村旧貌换新颜的角度入手,揭示了农村城市化带来的可喜成就。

传播学中有一个观点叫“视野制约效果”,即公众对于事物的印象依赖于大众传媒的报道。《焦点》描述客观环境,实际上为公众了解湖北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在营造寓意深刻的文化氛围的同时,用视觉图像更新或者强化着读者对湖北的思考。

二、突出表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体现了文化形态的动力性,反映着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理想的追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等内容。周积明在《文化分区与湖北文化》中提到,2003年5月在一次关于湖北文化精神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归纳出湖北文化的“四大精神”:创新、爱国、开拓、兼容。湖北地处九省通衢,承南接北、牵东连西的环境,造就了湖北文化的包容性。《焦点》坚持“三贴近”原则,以人为本,以小见大,记录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新闻事件。

《“寒冬”里,乡村年味浓》,表现的是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湖北通山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势必受到影响,而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也带来了传统年文化和亲情的回归。《青春创业正当时》讲述了武汉大学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自主创业的故事。在《五种皮肤,创造生命奇迹》中,恩施女孩接受猪皮、父亲、母亲、自己以及欧洲皮库捐赠的五种皮肤移植,而延续生命,画面展示了文字难以描述的生命奇迹。《苗语:一个人的守望》,通过鄂西大山的苗语老师冯万清为了保护民族语畜,传承苗族文化殚精竭虑,孤独坚守的精神风貌。

三、注重传播核心价值

《焦点》把握住了湖北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提倡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海纳百川、执着坚韧的精神气质,无论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有什么差异。他们的命运和人生轨迹都能够始终牵动着读者的心。这种人文精神的称颂,不仅仅是向读者传递信息,而且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刻画影响读者的行动。甚至使自身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因为《焦点》依托于媒介,具有社会行为的示范效果。

篇5

方法一: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想象。

2.能够表现更为完整、更为复杂的故事情节。

3.能够具体地描绘各种复杂的环境。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会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升华主题会在结尾加上“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方法二: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①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

②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③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具有深层含义)的描写词语。

2.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小说的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3.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经具备,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XX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格、评价等)形象。

方法三:品味小说个性化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要使作品中的人物血肉丰满,使其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面前,必须重视人物的对话描写。古今中外的语言艺术大师历来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读了他们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就好像目睹了说话的人。高尔基曾这样赞叹巴尔扎克小说里对话的巧妙,认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叙述语言在小说中起主导作用,是和人物语言相对而存在的。它把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成长、典型环境的演变、作者的抒情议论贯穿组织起来,构成一幅丰富复杂而又统一和谐的生活图画。

欣赏小说语言,要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1.欣赏小说语言,就要在初读的基础上,再细细读。“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茅盾语)

2.要看作家怎样把握人物的身份、个性,在什么场合让人物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3.要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回味作者留给读者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4.要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如鲁迅的语言凝练深刻;老舍的语言幽默通俗;孙犁的语言清新明丽;契诃夫的语言幽默简练,阅读时要好好体会。

方法四: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作为生活的反映,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基本包括几个环节:开端、发展、和结局,这些因素都是沿着情节发展的。与此相连,有些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要特别留意体味小说作家在组合小说事件和小说细节时有哪些机智的构思和技法。

方法五:感受、分析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它为人物提供了大的活动时空背景,影响着或直接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作品的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时,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环境往往有复事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2.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作家总是通过具体人物体现某种社会势力或观念,分析时必须通过具体人物的言行来认识其社会历史内涵。

方法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如何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呢?

1.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

2.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分析小说的主题。

3.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

5.小说的叙述角度、结构和语言都与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主题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方法七:怎样分析鉴赏表达技巧

对表达方式的分析鉴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物的选择;叙述顺序的安排,描写的特点;文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

2.从选材组材的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细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运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篇6

关键词:网络舆情 管理者 教育部门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215-02

在网络下,国内与国际信息中的热点出现的速度很快,引发了大学生们的讨论与关注,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见、观点提供了相应的平台。但是,网络舆情同样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说,必须要重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舆论的引导。

1 网络舆情的含义与作用

网络舆情指的是以网络为载体,参照发生的事情,获取信息。其主要来源于网络的传播,在消化与吸收信息后体现出的价值观念与评价和对事件的后续作用力。当前环境中,网络舆情在我国还处于低级发展中,当下理论体系尚未完善。网络舆情是依靠网络平台直接或者间接表达,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通过资源的利用,强化对人们有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件、论坛。

网络舆情具有引导和深化的功能。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的功能,以深刻的理论与沉重的历史背景宣扬如何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同样具有沟通与凝聚的功能、监督和预测的功能。网络舆情在校园环境中能够直接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亦能为教师提供准确信息,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舆论监督与预测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依据,这对于高校的管理与教育提供了重要意义。

2 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的政治教育现状

2.1 教育手段单一

高校的思政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法问题多样,比如:课程设置不完善、内容重复、教育方法单一等。在教学方法中,很多教育者只重视书本内容,并未将真正的理论创新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没有该拥有的吸引力。在网络舆情的渗透中,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基本采用的是单向的正面灌输,由于对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关注不够,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仅仅停留于表面。

2.2 思想政治的监管不完善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既系统又完善,这就需要党、团、工、政各方面共同努力。当下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缺乏系统的协调,未能发挥全面的育人工作。当前的思政教育分工明确。类似团委、宣传处等,他们承担着思政的教育宣传与理论教学的责任。很多高校尚未建立起真正的舆情监管与指导,尚未明确执行强有力的思政教育的监管,缺乏互联网的沟通平台。

3 在网络舆情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1 确立网络舆情下的高校学生理念

在发生网络舆情后,让学生最快地掌握相关信息,既能够满足学生参与社会与校园生活,又是各个管理者的义务。高校在面对舆情危机时常常有许多不自觉的应对行为,主观上不明说,内容与态度上都影响了舆情事件地处理,在舆情事件中只有掌握主动权,积极应对才能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

高校在处理措手不及的事情时,媒体会充当高校和百姓的桥梁。在信息的传递环节,媒体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下去,既方便又快捷,在舆论的引导中,媒体是强有力的催化剂,媒体将公众的反映汇报给上级,然后再将安排与要求告知大众。在网络舆情中,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同交流,实现共赢。

在发生舆情事件后,高校需要主动承担权责范围中接受监督、处理工作的后果。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增加公众的信任力。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内部监督;另一方面重视企业、媒体的作用,转变思维。促进工作的完善。

3.2 塑造大学生人格加强网络舆情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为实现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应当加强媒体的素养教育。媒介的教育能够充分完善自我,以媒介的资源态度与方式利用媒介的态度实现传媒的能力批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外部的理论教育和教育者的内部修养教育。而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教育需要科学的指导,其间包括发展与矫正性的方法体系。矫正性的体系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通过建立心理健康的专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发现学生的一系列问题,并有效的辅导。发展性的方法包括量表评估法、自我认知法、心态调整法等。

在当下社会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必须要坚持马克思的正确指导。高校的舆情工作引导不仅表现在课堂的显性教学中,还体现在校园的隐形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灌输的相关思想,并且结合时代背景,以多样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面看待社会事实,分清主流与支流,把握事物的矛盾。

3.3 加强环境引导,塑造良好环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包含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的思想品德,而社会环境决定着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社会环境主要包含:大众传媒媒介、社会舆情环境、校园网络文化等。高校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很多思想源于现实。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当舆情中包含的价值观违背政治教育时,会冲淡教育的结果。大众舆情包含媒体的官方娱乐与民间的娱乐,比如:官方电视台、QQ、bbs等。网络环境中的信息需要正确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同时还要强调媒体的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同辈的群体环境亦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同辈群体存在比较普遍,影响力较大,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 结语

网络舆情在高校中逐步发展与渗透,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既有消极又有积极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大量信息;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全面的发展。但是网络的信息中好坏参差不齐,大学生思想单纯,各个方面还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到诱惑与迷失,这给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当下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应当熟练运用多媒体,积极探索思想政治中的新思路,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篇7

指古时不接受当权控制指挥和法律约束,而适性所为的人。现如今形容一个人很江湖则指这个人对江湖上的所有事情都知晓,经验丰富老道,人称“老江湖”。此外,江湖也有指行侠仗义,做事比较有侠义风格。江湖指远离朝廷与统治阶层的民间,在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武侠小说中,江湖则是指古代侠客们与草莽英雄们的活动范围。

江湖,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引申含义。江湖的本义是指广阔的江河、湖泊,后衍生出天下的意思,与河流、湖泊就没有关系了。后来也泛指古时不接受当权控制指挥和法律约束而适性所为的社会环境。因此,江湖一词逐渐演变成较为多面或特定的用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一、会计基本理论必须前后一贯

(一)“两论”结合,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

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动因、对象、本质(结构)、职能、目标等范畴。

1.会计与会计学。

2.环境与会计系统。会计是为适应环境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的。社会环境对其有重大影响。社会环境千差万别,并不都与会计相关,即使与会计相关,其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会计、统计、审计的社会环境相同,其本质和职能大不相同。应当充分重视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深入会计系统的内部矛盾。

3.会计职能与动因。会计职能是会计系统的外在行为,联系会计系统与环境,体现会计环境包括会计主体及有关方面对会计的根本要求以及会计系统满足这些要求的可能性,是需要与可能的统一。

会计为什么会形成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呢?归根结底,在于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求(或称客观必然性)。这里,首推节约劳动时间,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根据动因要求,既要核算劳动时间的消耗量和劳动成果,又要强化管理,促进劳动时间的节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会计的结构、本质、基本职能和基本目标。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会计的需求,是环境需求与会计本质、职能结合的统一与概括。基本动因是制约会计本质、职能、目标等“一切矛盾的胚芽”。以基本动因为逻辑起点,以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

4.会计对象与会计对象要素。会计对象是价值运动,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对象的初步分类。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分类概括。会计反映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的确认、记录、报告与分析。会计控制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内容的规划、调节、监督与考评。

5.会计结构与本质。我国会计学界对什么决定本质、什么表现本质缺乏研究,从而影响对会计本质取得共识。决定事物本质和职能的是事物的结构,是事物的内在矛盾。两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外部表现是功能(职能)。功能表现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外部表现。通过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理论的一般原理,也为会计理论研究所证明:通过反映职能,发现会计的信息处理结构和经济信息系统本质;通过控制职能,发现会计的经济管理结构和管理活动本质。

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都反映了会计本质,不应各执一词,而应将“两论”科学地结合起来,以全面地反映会计本质。职能内显结构和本质,外联环境和对象。结构和本质决定职能,职能表现本质和结构。本质和职能受环境影响,适应环境需要,但其决定因素不是环境而是结构——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会计目标与作用。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是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的境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职能是固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目标随环境的变化按有关方面的需求而变化。没有该项职能就不可能提出相应的目标,因而直接决定会计基本目标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基本目标为总目标服务,受总目标指导,力求实现总目标。根据《会计法》第一条,会计的总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目标是应当达到的,作用是已经达到的,从整体而言,会计目标达到了,会计作用也就发挥了。两者只是角度不同。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简略图示如下: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推动下,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相互联系,前后一贯。按照质量要求,作用于会计对象,实现会计总目标。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结合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实现前后一贯的关键。

(二)以会计目标为起点,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或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财务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一个部分,是用以指导和评价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内的统一会计制度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包括会计目标、基本前提、会计原则、质量特征以及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提供真实信息与强化经济管理并举,包括对会计规范、会计和会计工作的丰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上承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下导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和会计工作,是两者的中介,构成前后一贯、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三)以会计对象为基础,建立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体系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客体,是统一会计制度、会计方法规范、核算、控制的内容,也是会计科学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之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与其对象存在着相似关系,所以我们研究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都必须从其原型——会计对象出发,把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建筑在会计对象的基础上。

1.会计规范。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会计准则的总体结构和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包括信息质量要求和确认、计量、记录的原则;二是会计对象要素准则,分别就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作出原则性规定。具体准则根据会计对象要素的业务特征分别制定。它们都以会计基础理论为指导,从价值运动的实际出发,对价值运动核算和控制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范分别作出规定。

2.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为什么记录对应双方?为什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流行的平衡理论并不能说明。复式记账是反映和控制价值运动的。价值运动有运动(动态)和平衡(静态)两种状态,总是由一种价值转化为另一种价值,前者表现为来历,后者表现为去处,来历和去处是矛盾的统一。对每一次价值运动(经济业务)的来历、去处在对应账户的贷方、借方等额记录,就是借贷记账法。它既反映来历向去处转化的动态,又反映来历等于去处的静态,从而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矛盾运动的两种状态。

3.账户设置和记录原理。账户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账户发生额都设置对立双方?为什么借方记录资产增加、权益减少,贷方记录则反之?为了全面地核算和控制价值运动,账户设置在两类互相联系、方向相反的价值运动的联结处。

价值运动有来历、去处,价值变化有增加、减少,两种方式是辩证的统一。所以,账户发生额必须设置对立双方,既反映价值运动的动态,又反映价值量的增减,余额反映每种价值变化的结果。借方和贷方是对立的记账符号,各有三种科学的含义:

①价值运动的方向:借方反映价值运动到哪里去,贷方反映从哪里来。

②价值的量变:借方记录资产和费用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和收入减少;贷方记录则反之。

③余额方向反映账户的性质:余额若在借方是资产和费用类账户,余额若在贷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和收入类账户。

上述①、②均指发生额。从价值总体看,各账户贷方余额和借方余额分别表示价值总体矛盾运动的来历和去处。

4.会计报表原理。会计报表对价值运动的反映是丰富而全面的。就资产负债表而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从某一时点来说,反映价值运动的静态,不同时期的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又能以动态数列反映价值运动的动态。再如流动资金周转率表,资金占用额是静态指标,周转额则是动态指标,周转率以及该表显然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它们都反映“又动又不动”的状态。

二、我国基本应有特色

(一)主要国家的会计各有特色

国家特色,是在本国特殊环境中,经过刻苦努力,不断提高、创新,主要由本国会计学界开发的、比较的、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会计理论与。各主要国家的会计各有其特色。特色不仅存在于制度不同的国家,还存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会计国际化或会计的国际惯例,主要是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至于形式,可因国家而异,不一定强求统一。

特色指个性,体现矛盾的特殊性。特色是本国的创举,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比较,逐步。扩大适用范围,增强共性,形成惯例,为多数国家所公认、共有。那时,这种特色就不能称为特色了。

(二)会计特色的必然性

各国会计产生于各自的社会环境,有其传统。各国会计在本国社会环境里,经过本国会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努力,刻苦钻研,长期实践,不断成长、发展,必然形成本国的会计特色。我国先进会计工作者一直有参与管理,为领导当参谋、当助手的经验和传统。在指导下,理论界形成两种基本职能论,并成为统一的认识。两种基本职能论显然有别于美国的一种基本职能论。它是巨大的突破,有鲜明的特色和重大作用:

篇9

关键词: 艺术构建;服饰艺术;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 TS523.5 文献标志码:A

The Construction of Clothing Art of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Abstract: The clothing art of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natur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religious belief. It is a process of sublimating clothing into art by following the general rule of art.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ibetan clothing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rt theory and national character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art; clothing art; sense of life

艺术的内容重在表达。服饰艺术与其它种类艺术一样,情感表达甚于模仿自然,是技术向艺术的转变,其艺术创作,是从模仿自然到艺术升华的过程。任何艺术内容的表现要有计划,是创造性表现,不是任意表现。创造性的表现须用目的性结构来强调内容的重点、精华。藏民族服饰艺术中色彩、装饰图案、造型、配饰等是突出重点,构成此目的性结构的要素内容。

1 藏民族服饰艺术构建

藏民族服饰艺术的内容同其它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一样,具有民族、地域、传承、时代、宗教关联和动态性等特征,各要素内容的艺术表现方式均建立在藏区自然、社会环境、、民间习俗等基础上。

1.1 自然环境基础上的服饰艺术

(1)服饰色彩

人类文明离不开支撑它的自然环境。艺术与其赖以生成、生存并发展的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地域环境是基础因素,与生成并置身于其中的文化、艺术以及本地区、本民族的群体性文化审美心理结构关系密切。地域环境有独特的地理构造和风貌,气候、景色、声音、形态、动静、味道、氛围等,会使人们产生一种与自然相谐的意识。

藏区的山、云、水、天、草原、天地、空气、环境、气候、昼夜温差大等,造就了一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其色彩体系与地域环境相谐。色彩应用包括单与单、单与复色或综合应用。单色,具有较高的纯度、明度和饱和度,与另一种单色对比应用时,鲜艳明快,充满活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复色,为深色或暗色,与单色对比应用时,更突出单色的明、亮。

(2)服饰造型、内容及材料

藏民族是在畜牧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藏族人多穿袍服。百姓藏袍多用羊皮、氆氇、绸缎等制成,具有御寒功能,白天当衣可以遮体,夜晚作被可以御寒。男女藏袍形制具有共性:袍身肥大,右衽,衣长及踝;袖长过膝,袖口宽大,冬天穿两袖,夏天将一袖系于腰间;腰间系腰带,衣袍在腰间形成一大的行囊,用来盛放生活用品。其服饰造型,平面与立体、宽松与合体、长与短组合展现,动静相谐;服饰的组成内容满足了环境气候的需要;服饰面料或厚重、粗犷,或轻柔、明快、简洁,满足了地域环境与服饰材料相谐的要求。

1.2 社会环境基础上的服饰艺术

社会环境因素对藏民族服饰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构成内容及等级差异中。从早期贵族服饰色彩和佩饰中可以看出官衔的大小:三四品穿黄色缎袍,小四品着紫红缎袍,五品着紫色或棕色缎袍,七品穿紫红呢袍;三品发髻装饰宝石,四品发髻装饰璁玉,五品发髻只能扎红绳;四品以上脚穿红云绣靴,五品以下穿蓝云绣靴;地方政府四品以上官员,平时穿黑色缎面长袍,袍面上绣有 8 个圆团金龙,称为“今希廓尔杰”,其余的下级官员不论职务均穿“甲卢切”王子装。

1.3 基础上的服饰艺术

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超越力量是人间之苦、恶、死的最后诉求,万物存在之充足理由,以及使个人产生绝对依赖感的对象。宗教是信仰的体现,即人与超越力量的关系之体现。藏族服饰艺术可分为世俗、曲艺和宗教 3种类型。宗教服饰以服务宗教为目的,属宗教艺术范畴,色彩、配饰、内容及服饰材料须严格遵守宗教仪轨。世俗、曲艺服饰艺术亦带有宗教特征,服饰的色彩、装饰图案、饰品被赋予了宗教寓意。藏民族服饰艺术的宗教内涵在人们借助信仰、与超越力量产生关系时,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成为人们渴望得到超越力量的物化表现。

(1)服饰色彩

① 白色是释迦牟尼的代表色彩,象征佛祖激荡无息,声播远扬的福音。藏民族认为白色是最美、最崇高的颜色,象征纯洁、无瑕、忠诚、喜庆、祥和、善业和正义,也是合理、正确、忠诚纯洁以及大吉大利的意思。

②“红”,在藏语中,其色与血肉相联系,引出“荤腥”、“血腥”和“凶兆”的含义,被认为是“不正色”,指不吉利、坏的。僧侣着绛红色的长裙、披绛红色的袈裟,以此卑贱的服色表达终生苦行的意愿。此外,黄色、橙色、蓝色、绿色、金银色在藏族服饰艺术实践中,亦具有相应的宗教寓意。

(2)装饰图案

动植物装饰图案的象征意义与藏传佛教有不可否认的关联。服饰纹样主要包括植物(花、草、叶、果等)、动物(以龙、虎、豹、狮、鱼、凤凰、麒麟、燕子、蜜蜂、鸳鸯、孔雀、喜鹊等)、天文地理现象(日、月、星、云、水、石等)、传统纹样、组合器物纹样、几何纹样(含变形文字)等。另外,还有海棠、牡丹、梅花、龟背、猫蹄、金钱、砖缝、葫芦、扇子、宝剑、洞箫、雷纹及“卍”、“丁”、“十”字纹等。

2 藏民族服饰的艺术升华

2.1 艺术内容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感觉到所有事物终将飘逝的意识。离开生命体验的平台,审美感动将无从着落,艺术实践也无从谈起。生存及生命意识渗透到了藏民族服饰的全部内容。服饰艺术承载着人们的生存及生命意识,传达着藏民族寄予生活美好愿望的生存意识及渴望超脱的生命意识。服饰内容的重点及精华即是生存及生命意识的强调,为实现这一目的进行的艺术实践工作,都是通过建立色彩、装饰图案、造型、配饰等内容体系的构架来实现的。

2.2 艺术的自由和创造力

艺术的表现不仅是情感的宣泄和净化,也是升华。艺术审美和实践使藏民族服饰艺术得以升华,自由并充满创造力。自然环境、宗教使人们真实地体会到生存及生命意识,并通过生活来表达这一体验。日、月、星辰、自然万物和现象、宗教内容、神话故事成为艺术自由创作的题材。但民族服饰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和广阔度是相对的,不是绝对、无限制的,这种限制来源于藏民族的、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民风民俗等内容。

3 现阶段藏民族服饰艺术的构建

民族艺术不是封闭自足,或停滞不前,其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群体审美心理结构及审美价值判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和更新。藏民族服饰艺术的构建应遵循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共性特征,在构建服饰艺术的民族性、地域性、动态性和宗教关联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其传承性和时代性。

全球化体现在文化(包括艺术)上绝非要同一化或均质化,而应是消除时空障碍之后的多元文化间的平等交流、理解及自然融合。现阶段,如何使藏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得以生存、发展、传承并超越,在于应用怎样的思维模式,以合理地利用全球化视野中有价值的资源。在与其它民族的交往中,应提倡创造性地继承吸收,避免因袭和闭关自守,对其它民族艺术内容必须用本民族的量规加以规范和选择,将世界经验本土化运用到藏民族服饰艺术的构建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普丽春.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0.

[2] 尕藏才旦. 藏传佛教文化概览[M]. 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

[3] 仇保燕. 纳入信仰民俗的红、白、黄[J]. 民俗,2001(1):40-43.

[4] [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著. 色彩的文化[M]. 吴彤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 胡乔木,于光远,贝时璋,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篇10

    一、会计基本理论必须前后一贯

    (一)“两论”结合,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

    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动因、对象、本质(结构)、职能、目标等范畴。

    1.会计与会计学。

    2.社会环境与会计系统。会计是为适应环境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其有重大影响。社会环境千差万别,并不都与会计相关,即使与会计相关,其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会计、统计、审计的社会环境相同,其本质和职能大不相同。应当充分重视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深入研究会计系统的内部矛盾。

    3.会计职能与动因。会计职能是会计系统的外在行为,联系会计系统与环境,体现会计环境包括会计主体及有关方面对会计的根本要求以及会计系统满足这些要求的可能性,是需要与可能的统一。

    会计为什么会形成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呢?归根结底,在于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求(或称客观必然性)。这里,首推节约劳动时间规律,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根据动因要求,既要核算劳动时间的消耗量和劳动成果,又要强化管理,促进劳动时间的节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会计的结构、本质、基本职能和基本目标。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会计的需求,是环境需求与会计本质、职能结合的统一与概括。基本动因是制约会计本质、职能、目标等“一切矛盾的胚芽”。以基本动因为逻辑起点,以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

    4.会计对象与会计对象要素。会计对象是价值运动,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对象的初步分类。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分类概括。会计反映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内容的确认、记录、报告与分析。会计控制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内容的规划、调节、监督与考评。

    5.会计结构与本质。我国会计学界对什么决定本质、什么表现本质缺乏研究,从而影响对会计本质取得共识。决定事物本质和职能的是事物的结构,是事物的内在矛盾。两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外部表现是功能(职能)。功能表现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外部表现。通过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理论的一般原理,也为会计理论研究所证明:通过反映职能,发现会计的信息处理结构和经济信息系统本质;通过控制职能,发现会计的经济管理结构和管理活动本质。

    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都反映了会计本质,不应各执一词,而应将“两论”科学地结合起来,以全面地反映会计本质。职能内显结构和本质,外联环境和对象。结构和本质决定职能,职能表现本质和结构。本质和职能受环境影响,适应环境需要,但其决定因素不是环境而是结构——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会计目标与作用。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是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的境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职能是固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目标随环境的变化按有关方面的需求而变化。没有该项职能就不可能提出相应的目标,因而直接决定会计基本目标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基本目标为总目标服务,受总目标指导,力求实现总目标。根据《会计法》第一条,会计的总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目标是应当达到的,作用是已经达到的,从整体而言,会计目标达到了,会计作用也就发挥了。两者只是角度不同。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简略图示如下: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推动下,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相互联系,前后一贯。按照质量要求,作用于会计对象,实现会计总目标。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结合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实现前后一贯的关键。

    (二)以会计目标为起点,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或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财务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一个部分,是用以指导和评价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内的统一会计制度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包括会计目标、基本前提、会计原则、质量特征以及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提供真实信息与强化经济管理并举,包括对会计规范、会计方法和会计工作的丰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上承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下导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和会计工作,是两者的中介,构成前后一贯、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三)以会计对象为基础,建立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体系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客体,是统一会计制度、会计方法规范、核算、控制的内容,也是会计科学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之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与其对象存在着相似关系,所以我们研究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都必须从其原型——会计对象出发,把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建筑在会计对象的基础上。

    1.会计规范。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会计准则的总体结构和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包括信息质量要求和确认、计量、记录的原则;二是会计对象要素准则,分别就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作出原则性规定。具体准则根据会计对象要素的业务特征分别制定。它们都以会计基础理论为指导,从价值运动的实际出发,对价值运动核算和控制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范分别作出规定。

    2.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为什么记录对应双方?为什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流行的平衡理论并不能说明问题。复式记账是反映和控制价值运动的。价值运动有运动(动态)和平衡(静态)两种状态,总是由一种价值转化为另一种价值,前者表现为来历,后者表现为去处,来历和去处是矛盾的统一。对每一次价值运动(经济业务)的来历、去处在对应账户的贷方、借方等额记录,就是借贷记账法。它既反映来历向去处转化的动态,又反映来历等于去处的静态,从而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矛盾运动的两种状态。

    3.账户设置和记录原理。账户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账户发生额都设置对立双方?为什么借方记录资产增加、权益减少,贷方记录则反之?为了全面地核算和控制价值运动,账户设置在两类互相联系、方向相反的价值运动的联结处。

    价值运动有来历、去处,价值变化有增加、减少,两种方式是辩证的统一。所以,账户发生额必须设置对立双方,既反映价值运动的动态,又反映价值量的增减,余额反映每种价值变化的结果。借方和贷方是对立的记账符号,各有三种科学的含义:

    ①价值运动的方向:借方反映价值运动到哪里去,贷方反映从哪里来。

    ②价值的量变:借方记录资产和费用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和收入减少;贷方记录则反之。

    ③余额方向反映账户的性质:余额若在借方是资产和费用类账户,余额若在贷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和收入类账户。

    上述①、②均指发生额。从价值总体看,各账户贷方余额和借方余额分别表示价值总体矛盾运动的来历和去处。

    4.会计报表原理。会计报表对价值运动的反映是丰富而全面的。就资产负债表而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从某一时点来说,反映价值运动的静态,不同时期的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又能以动态数列反映价值运动的动态。再如流动资金周转率计算表,资金占用额是静态指标,周转额则是动态指标,周转率以及该表显然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它们都反映“又动又不动”的状态。

    二、我国会计基本理论应有中国特色

    (一)主要国家的会计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