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旅游产业的概念。旅游业,国际上称之为TOURISM INDUSTRY,即旅游产业。它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六个环节的服务并获取经济收益的综合性产业。但其支柱性产业只有三个,即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和酒店餐饮业(住宿饭店)。
(二)绿色经济的概念。国际维基大百科全书对绿色经济学的定义是:为了整个人类与我们行星的共同利益,而伦理地、理智地和生态地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和公平合理的分配。绿色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循环、高碳汇,强调发展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生态资本总和的不减或持续增加。
(三)低碳经济的概念。《经济途径研究》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低碳经济特别强调降低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二、哈尔滨市绿色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调整,哈尔滨市旅游业已从过去单一的旅行社产业发展成为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门类较齐全的产业结构体系,初具产业规模形态。但总体看,由于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还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高速度、低效益仍然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未具规模。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10.2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9.5%,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旅游业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综合性重要产业。在哈尔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哈尔滨市旅游业整体规模还不大。以“十一五”前四年旅游发展情况为例,虽然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年均增速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但总量排名第12位,仅比2006年提高了一位。这也说明哈尔滨市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旅游业六大要素部门齐全但未能实现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哈尔滨市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部门――吃、住、行、游、购、娱种类齐全,这些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但从旅游业内部协调发展方面看,住宿、交通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以住宿业为例,哈尔滨市中级宾馆数量过多,而高低端的宾馆数量偏少。此外,哈尔滨市住宿业多集中于市区,周边旅游景区住宿条件差,星级宾馆匮乏,旺季时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旅游产品以形成结构体系但缺乏深度开发。目前,哈尔滨市旅游产品已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体系,传统旅游产品发展比较成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探亲访友旅游、生态旅游、体育健身旅游、农业旅游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己具备一定规模。但总体看,旅游资源开发深度还不够,精品、名牌旅游项目还不多,尤其缺乏高品位、大规模、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产品、娱乐旅游产品,游客停留时间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吸引力大、牵动力强的龙头项目。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品种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四)旅游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小效益差。哈尔滨市旅游企业数量较多。但从旅游企业规模看,普遍存在“散、小、弱”的问题,主体核心竞争力不强,管理相对粗放,旅游要素还没有充分发挥。2009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30家旅行社共实现营业利润率1.78%;48家饭店实现营业利润率为-6%;14家较大规模旅游景区实现营业利润率-3.1%(不含政府补贴)。从企业资金运营情况看,哈尔滨市住宿业举债情况较为严重,餐饮及旅游景区情况略好。
三、哈尔滨市低碳旅游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哈尔滨市在发展低碳旅游业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其存在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低碳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具体表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哈尔滨市作为全省的旅游中心,并没有将一些宝贵的低碳旅游资源综合利用,而是一味的强调冰雪旅游!而冰雪旅游也只是一味强调冰灯、冰雕、雪雕等一般观赏游,缺乏高端的消费性冰雪旅游。
(二)缺乏低碳旅游整体规划和政策手段。哈尔滨市总体旅游规划和专业旅游规划还是沿袭传统的旅游发展思路,指导思想还是传统的发展思路。只注重短期的效益,忽视长期可持续利用考虑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规范和引导去引导低碳旅游发展,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去规划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使旅游企业向低碳旅游经营模式转变。
(三)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缺乏差异化定位。哈尔滨低碳旅游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目前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大同小异,与南方很多人工制造的景点没有什么区别,没有突出原生态、低碳、绿色、环保的自然景观特色。尤其是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出自己独特的旅游产业,重复建设,趋同性比较严重。
(四)对公众环保生态低碳意识的宣传不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较差,可以说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游客乱扔的垃圾废渣、废物剧增。一些著名的景点垃圾随处可见,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而对这些垃圾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产生碳排放。国内公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明显不足。
(五)旅游业粗放式运营缺乏低碳配套设施。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承包商为求利益最大化,使用一系列非环保产品。如宾馆饭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等日用品,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导致风景区内垃圾废渣、废物剧增。
在主要景点缺乏生态停车场、电瓶车、新型能源车和低碳旅游路径。也缺乏低碳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垃圾回收方式、生态卫生间、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设施,在自然景点不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建筑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信息网
[2]张辉,历新建等.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 2004.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24~30
篇2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的内涵是能源和各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即按绿色发展要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按生态循环与平衡原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此可见,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低碳产业作支撑。实现产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是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优化升级的题中之意。它主要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能效、节能降耗、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两方面的内容。依据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江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在“十二五期间要求下降16%,加上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江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都将日益严峻,这些都给江西产业带来低碳转型的压力和要求。江西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发展,提高经济的发展效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推广低碳技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的低碳调整和升级。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低碳经济模式,梳理影响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之道,对于推动江西产业低碳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主要有利因素
(一)能源结构优化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能源条件“十一五”以来,基于“缺油少煤乏气”、能源消费总量超50%外部调入、传统能源供给结构不适应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需求的现实困境,江西近些年着力于优化能源结构,在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举措有:充分利用环鄱阳湖等地区的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改善了电源结构;依靠铀矿资源和铀产品大省优势,将新能源振兴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放在核电,使江西成为国家能源规划中东中部核电站建设带的组成部分和优先发展核电的内陆省份;重视产学研机制建设,成立全国首家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技术促生产,建成日产60吨的生物柴油生产线,生产出我国第一桶车用生物柴油,实现了生物柴油和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的新突破。这些都为江西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能源条件。
(二)创新能力增强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技术动力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西研发投入和技术中心数量一直保持着平稳增加态势,研发投入从2002年的10.7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7.15亿元。在10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有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家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训基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有机硅、半导体照明材料、稀土、铜等有色和非金属材料以及太阳能多晶硅等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十一五”时期,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524项,分别比“十五”期间多11项和166项。其中,高强度船板开发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新钢在高强度船板市场上的占有率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成为世界一流造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伴随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加速推进。典型例子是晶能光电与南昌大学合作开展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获得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现了LED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总之,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的产业化成果,使得江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6%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创新能力增强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技术动力。
(三)生态经济成效显著为产业低碳升级奠定了生态基础依据“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等重大发展战略,江西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方面,江西致力于直接减排,通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不断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十一五”时期,取得了万元GDP能耗下降20.0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的成绩。在中部六省中,江西单位GDP能耗指标比较低,排名第一,2011年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651吨标准煤。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碳汇林业,致力间接减排,全面推进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天然阔叶林禁伐、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60.05%提高到2010年的63.1%。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从2009年获批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至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加速,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7627亿元,占全省的58.9%。2012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932.3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9%,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为江西产业低碳调整奠定了生态基础。
(四)产业结构优化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产业基础江西产业发展在“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巩固和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低碳调整和升级的端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对工业乃至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显现。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9%,占GDP的比重达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过1/4,达25.4%。2012年1-11月首次突破千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2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6%。二是高耗能行业增速逐步趋缓,低碳产业群成为经济助推器。以2011年1-7月为例,江西绿色食品制造业、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生物产业实现收入分别为605.0亿元、508.69亿元、275.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60.4%、24.1%。江西实现了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产业的快速增长。三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快速。“十一五”期间,江西省设施农业、生态养殖业、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种养业发展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优势产业集聚明显加快。四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比重从2005年的53.5%上升到2010年的63.9%。
三、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是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根本原因
首先,江西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总量依然偏小,经济欠发达的现状仍未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水平。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江西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分别仅占全国的2.4%、3.2%、1.5%。其次,虽然江西在推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水泥、钢铁行业等高能耗、高污染、装备差的落后产能依然占到了总产能的30%左右,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配套的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低碳技术仍然处在较低水平。2004年,江西省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为45.69%,较1999年的全国水平低近8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25.8%,与全国近6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大。《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显示,江西国内生产总值(GDP)质量内涵与排序位列全国倒数第10位,表明江西经济发展距离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与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和制度成本的“品质好的GDP”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是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根本因素。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产业低碳升级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西服务业发展虽有所加快,但受原有基础较为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以及服务业外包较少等因素影响,增速滞后,服务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2.2%下降到2011年31.1%,下降了1.1个百分点,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第25位,处于较落后水平。2012年虽然上升至34.5%,与2009年基本齐平(见表2),但产业结构总体偏重。同时,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强。2011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8.3%。同时,耗能较低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发展更为滞后,服务业内部构成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不足。总之,耗能低的服务业发展滞后,能耗高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大,将直接制约江西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低碳升级。
(三)能源利用率偏低,产品能耗高,低碳化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江西无论整体技术水平还是低碳技术水平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沿海发达省份。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江西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部分高耗能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9年为例,在统计监测的55种产品单耗中,有26种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47%。其中,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每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高13%,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高10%。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手段单一,江西尚未建立起系统的有效的低碳化激励约束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制约,不能综合运用行政、税收、补贴、金融等手段解决外部性、垄断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再加上政府投入机制不稳定,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奖励少、惩罚多”,使得低碳技术的改造和应用成本较高,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大型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能源环境成本的约束作用弱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不足,导致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象大量存在。
四、江西产业实现低碳升级的应有之策
低碳产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发展阶段、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基于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江西产业实现低碳升级应将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产业低碳调整,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基于江西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发展现实,江西必须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低碳化经济转型的战略重点。在建设以“六大发展区”和“工业基地”为核心的低碳工业产业群,在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江西省十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构建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低碳产业体系。在推进产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增加水、森林和绿地等资源,提高碳汇能力,形成生态农业。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快淘汰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有效降低GDP中的碳强度,控制重化工业的比重,从而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加快培植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低碳工业。最后,充分利用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引导资金投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引导资金往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低碳、高效产业的转移,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生产手段的升级,并且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引进和投资扩张。
(二)重视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激励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储备滞后于发达国家,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期积累,自主创新能力差,低碳技术水平不高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步伐,而江西这一情况更甚。目前,江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发明专利申请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省份,科研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从企业创新能力看,江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仅占到全国的1%左右,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居中部最后一位。当前,应强调两个举措:一是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咨询等方面构建有效的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推动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江西目前已经做了一些有效的安排和工作,例如,建立江西省低碳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二是加强低碳技术激励,鼓励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对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鼓励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同时,统筹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低碳建筑材料、低碳运输、绿色照明技术等经济适用的低碳技术。
(三)加快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
目前,江西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依然超过40%,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与调整是当务之急。因此,必须依托现有低碳技术,加快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把重点放在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创新和改造上,注重引入碳捕获、碳中和等先进低碳技术,积极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传统高碳企业低碳化创新和改造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在技术、流程、制度等方面作出低碳创新行为,以更好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政府应通过技术标准、产业优先发展政策、产品和流程标准等多种手段,鼓励企业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低碳产品的比重,引导与规范低碳产品的开发与认证,淘汰落后的高碳产品、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已经出台了低碳领域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鼓励使用获得低碳认证的家用电冰箱、家用空气调节器、平板电视等六类产品,编制了“国家优先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并正在逐步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采购比重。因此,落实政府“低碳”采购政策,由政府购买和使用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利用政府消费的推动作用,为江西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助力。
(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碳汇林业
充分利用江西生态优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并使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互促进,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种植、养殖及绿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优先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通过特色农业的聚集,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低碳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的减排和碳汇能力,强化第一产业的低碳特征。同时,利用江西林业大省的优势和潜力,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多渠道增加造林和森林经营的投入,争取公共财政支持,加大植树造林的投入,进一步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碳汇造林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森林资源数量增长、质量提高、碳汇增加。确保森林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生长率和蓄积量。开展好绿色屏障建设,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建设,保护好鄱阳湖流域及主要支流森林资源,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积极建设沿湖、沿河、沿路生态保护带。
(五)积极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是低耗能、低排放的行业,具备低碳特征,要从根本上实现江西产业的低碳化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一方面,必须注重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以知识、技术等“软投入”为主,能源、资源消耗的“硬投入”少,对于降低工业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构建节约型产业模式和绿色增长方式具有重大作用。生产业是江西省服务业发展中的软肋,应充分利用江西的资源、区位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将发展重点放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方面,促进资源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等。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科教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另一方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低碳化水平。在传统服务业领域,应当通过改进管理理念和模式,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低碳化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全面向低碳化方向转变。
(六)用好用足国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当前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选择了低碳经济转型,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绿色低碳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在投资、科技开发、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倾斜,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也推出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从多方面力促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我国《“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发展目标。由发改委等部门研究提出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具体方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即将出台。该方案拟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激励性政策来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国家拟将通过一揽子财税政策扶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城镇化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发展一系列低碳产业。此外,国家将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研究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的补贴政策,引导并促进绿色低碳消费。鉴于此,江西各级政府应用足用好国家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加快制定与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用政策来引导江西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助推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同时应配套出台鼓励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除了上述应有对策外,通过积极培育低碳消费市场,改变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也可以从消费需求层面推动江西产业的低碳发展。为此,江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公众对健康、节能、环保、低碳的消费认知,培育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方式,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市场对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倡导绿色消费,使公众自觉践行低碳消费,使有效需求与江西产业结构的低碳调整相契合,更好地促进江西产业的低碳发展。
五、总结
篇3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低碳农业进行研究,“环保型”低碳农业逐步成为人们推崇的传统“工业型”农业最重要的替代方式之一。传统“工业型”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核心,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典型特征,由此带来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农业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SLJohnsonetal.;JSShortle,2001)。随着时代变迁,国外学者对农业碳排放进行研究,指出农业碳排放源于农业利用方式、农业废弃物的随意处置、畜禽肠道发酵与粪便管理、农业能源利用、水稻生长以及生物燃烧(Woomeretal,2004;ohnsonetal,2007;ACILTasmanPtyLtd,2009),虽然在农业碳源来源上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对低碳农业存在的巨大意义和低碳农业对于传统“工业型”农业改造升级上达成了共识。对低碳农业生产率的研究,国外学者也较早做出了研究,McMillan(1989)、Lin(1992)、Wen(1993)等学者首先对低碳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算,此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Griliches生产函数为代表的平均生产函数。而后,Mao(1997)、LambertandParker(1998)、Locatelli(2004)、Ernesto(2008)、Hugh(2009)等对碳汇、碳测算和低碳农业生产率进行了再探索,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SPA)和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为代表的生产前沿面方法在生产率测算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传统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可归纳为:传统施肥方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条件下的效率要求,农民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农用化学品污染加剧;规模化养殖造成的种养业分离,导致大量的禽畜粪便直接排入河水中形成水体污染;多样化种植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被单一品种的专业化生产所取代,局部地区农作物品种的单一会导致农田生态失衡和土壤肥力的下降。低碳农业对环境的提升方式归纳为:减少有害投入品,减少面源污染;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推行无公害生产;推行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性;推行清洁能源模式;国内,王昀(2008)首次提出低碳农业概念,认为“低排放、高收益”就是低碳农业概念的最早雏形。而后王松良等(2010)、罗吉文等(2010)、刘静暖等(2012)等对低碳农业再次认识,将低碳农业认识提升到理论高度。而后,众多学者均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了探索,均对低碳农业发展持支持态度(周诚,1995;杨素群,1998;卫新,2003;李国忠,2005;黄初枝、黄贤金,2007;李谷成等,2007),认为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型农业的替代模式,能够实现农业各生产要素的活力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维护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协调统筹。在农业碳排放研究方面,李迎春等(2007)董红敏等(2008)、谭秋成(2011)、闵继胜等(2012)、田云等(2012)、李波等(2012)、王才军等(2012)比较了农业与工业碳排放的区别,对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和农业碳排放量进行了再测算,并对其时序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农业碳汇研究方面,吕劲文等(2010)、马晓哲等(2011)、张大东等(2012)、陈秋红(2012)、李长青等(2012)、肖玲等(2013)利用CO2FIX等模型对湖北、重庆、山东等省级碳汇量进行测算。在低碳农业生产率方面,钱丽等(2013)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强调纯技术效率是制约其提升的关键因素;曾大林(2013)通过DEA评价方法对各省区市低碳农业效率进行评价,表明发达地区低碳农业效率高,农业大省较缓慢,吴贤荣(2014)分析了东中西部碳排放约束下农业效率贡献因素,东部凭借技术发展提升生产率,中、西部波动性较强且主要依靠技术效率。
2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问题
浙江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走在全国前列,乡村绿色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依然在政策体系、创新体系、产业发展、宣传监管等方面存在漏洞,需要我们聚焦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发力,推动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浙江省制定了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省绿色农业行动计划,出台“一揽子”计划,定位“六个绿色”,构建“六大体系”,推进“三调三治理”,落实“六个引领”,形成低碳绿色农业新格局。但是在政策扶持体系上依然不健全:一是主体扶持政策体系不健全。农业中小微企业资本薄弱,融资难、融资贵,从粗放型到绿色创新发展需要大量投入,但是政府扶持体系尚待完善,需要加大投入;农民、农业合作社等主体资金倾斜、政策倾斜、人才扶持等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农民、农业合作社等主体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的需要加强。二是管理政策体系不健全。低碳农业发展的规范化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未能有效建立,违反低碳农业行为的纠偏制度、惩罚机制未能有效建立。第二、创新研发体系存短板。浙江省在创新发展上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攻、科研院所主研、跨级科研合作跨越式推进的方向发展,但是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一是“硬联通”存在短板,科技基础设施创新体系存在短板,特别是在浙江西南方向,在交通基础设施、冷链物流、绿色防治体系、现代农业机械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二是人才队伍引进存在短板,虽然在杭州、宁波等大中型城市人才引进量巨大,引进了很多高层次人才,但是对于偏居一偶的乡村还是存在吸引力不足、发展平台优势不明显、企业实力不强、创新创业环境不够佳等突出问题,人才问题成为乡村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三是科技“软联通”存在短板,在城乡科技创新制度融通方面存在不足,乡村与城市相比在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多劣势,特别是创新组织体系、科研体系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缺活力。产业发展是低碳农业的核心目标,也是低碳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浙江省农业与二、三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发展,在乡村产业发展上打造了“浙江样板”。但是依然缺乏活力:一是产业集聚效益不明显。浙江省乡村农业产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缺乏农业龙头企业,而且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全省域的统一产业发展科学规划,虽然形成了具有积极作用的竞争产业新格局,但是也致使行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受阻。二是全产业链条体系有待建立。虽然探索建立衣食住用行于一体的乡村农业发展体系,打造生产、加工、储存、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但是在基础产业和高层次产业链之间未能形成互相耦合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存在断层的现场,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和空间巨大。三是产业主体缺乏参与积极性。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主体创新投入主动性差,对科技创新短期利益效益敏感性较差,难以在科研创新投入上形成政府参与、企业主导、社会协同的共治共享格局。第四、宣传监管机制有漏洞。浙江省乡村绿色农业、低碳农业发展成就享誉全国,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典范,依然存在宣传和监管方面的一些问题:一是存在外热内冷的现象。虽然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学习先进经验,但是本地许多乡村宣传力度不够,对向低碳农业发展方式重要性认识不足、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举措不力,成效不显著。二是以点带面效应不强。目前,浙江形成了安吉等一批低碳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形成了点状分布格局,但是面上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很多乡村现代低碳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三是监督依据和方法不多。浙江农业发展,很多发展污染、排放、资源消耗指标都在在先行规范标准之内,但是对于高质量低碳农业发展,远远不够,需要对先行低碳农业标准体系进行再构建、组建机构和人员体系,建立处罚查处机制,确保标准高、措施实、有成效。
篇4
随着人们不断关注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及低碳经济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金融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血液和调节剂,绿色金融的发展可谓正当其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到“十一五”末期,能源供应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能源节约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取得实质进步,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金融企业既承担着促进绿色生态、绿色投资、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同时也面临着环境风险与商业利益的权衡博弈,以及商业模式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眼下,“十一五”的五年规划即将结束,节能减排任务随着“十二五”的来临变得日益繁重。而在绿色金融的推动上,各家银行也在逐渐发力,瞄准了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领域。
绿色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银行信贷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上已开展多项业务。主要是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减排要求,承诺达标企业获得融资;将排放权减排额作为抵押物,来为环保企业进行融资;开办专项治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换代的项目贷款业务;开办排放权交易购买方专项贷款。
低碳经济为金融业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近年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呈爆发式增长。世界银行统计,2006~2008年碳市场成交额连年翻番,2008年成交总额达1263亿美元,2012年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我国碳生产力水平低,去年底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节能减排市场潜力大。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投资总额累计可达6000亿元以上,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
近年来,一些银行通过与国外有关机构合作,在面向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项目的“绿色信贷”产品研发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国内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兴业银行为例,从2008年加入“赤道原则”之后就开始探索如何使得中国企业在CDM交易中得到环境资源最大化。2009年兴业银行成立了可持续中心机构,希望通过可持续组织的力量推动可持续基金的发展。
同样,低碳经济也将给金融业带来全方位的挑战,最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低碳经济要求金融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型。低碳经济的产业形态、技术特征、成长规律,要求金融业在经营管理中注重协调可持续,增强社会责任,开发适合低碳企业和项目要求的评级授信和风险定价模型,推进产品和服务的整合、创新,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第二,低碳经济将带来金融业务结构的变化。低碳经济是对现有高碳发展模式的扬弃,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占比过高的经济结构要转型。金融业务结构上要相应压缩“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增加第三产业、节能环保行业融资比重。第三,低碳经济要求金融业创新风险控制方法。为了防范产品创新、信贷结构调整等可能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必须根据新的产品和业务运作特点,分析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办法、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第四,低碳经济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金融创新人才队伍。
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他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定价能力,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加大创新力度
绿色金融,亦可称为可持续金融,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业必须扮演好两个角色:一是要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探索建立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即经营策略、管理机制和激励考核体系,从业务流程与规则上把好项目入口关和惩罚关。二是要成为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
绿色金融正在成为金融发展最具活力的领域,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绿色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碳金融体系和交易技术日臻完善、成熟,交易日臻活跃。与此同时,应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模式和绿色金融业态的形成和发展,着力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权、绿色股票和绿色保险创新。
尤其在中间业务方面,银行有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可利用商业银行下属的金融租赁中心或者与专业租赁公司合作,为CDM项目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可凭借信息优势,作为CDM项目的咨询顾问,协调项目发起人、国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发挥托管各种基金的经验优势,参与托管正在快速成长并大规模进人我国的碳基金等业务;积极推动保理融资工具在节能减排项目融资中的应用。鼓励金融机构为排放权交易提供账户便利、研发支持和中介服务。积极推动民间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具有减排技术认证能力的第三方机构的发展。在发展直接融资方面,应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或项目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筹集发展资金。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资金投入。
带动产业升级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的导向作用很重要。
在过去中国经济的几轮发展中,金融企业在产业发展中投下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今天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环保一系列矛盾。因此对历史投放的贷款要进行认真筛选,调整传统产业升级。
今年以来,管理层下发文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严把信贷关,这也是在信贷政策方面进一步落实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对于银行来讲,肯定面临着信贷结构调整的压力。
中国要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而且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减排的巨大难度。我国工业多年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我国在减排目标实现上面临巨大的挑战。
商业银行应该成为践行绿色信贷、支持节能减排的“排头兵”。银行信贷结构的一个重要调整要体现在行业投放上。目前,信贷投放已体现出对结构调整的关注。自去年开始,信贷投放对有些特别需要支持和关注的领域加大了投放力度,对某些产能过剩领域强调要压缩。
因此,信贷投放结构合理与否,关键是看信贷投向的领域是否符合目前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相关的产业,比如低碳、生物、清洁能源等新领域应该是信贷重点支持的行业。
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大力推行绿色信贷。目前,绿色信贷投放到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众多行业,这些行业注重环境保护和企业效益协调发展。而绿色信贷又对银行调接信贷结构,降低贷款风险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另外,低碳产业发展应该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金融是低碳产业发展的主渠道,财政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据了解,我国财政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将注重培育市场机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财政资金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保障,培育低碳企业,支持重大示范工程,形成低碳产业的自主创新体系。
篇5
《经济》:2010年11月,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展示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成果。目前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情况如何?
冯飞: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绿色经济的几重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绿色产业,包括提供绿色产品、装备、技术和服务的产业。第二是指生产过程的绿色清洁化,即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第三是指绿色的流通,包括绿色物流等。第四是指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金融危机之后,把经济复苏和绿色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成为全球发展的主题。绿色低碳也成为主要经济体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2009年底,联合国倡导要实现绿色复苏,进而实现绿色增长。在这期间,有关国际机构也对各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绿色投入的比例做了统计。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统计,在我国的4万亿投资中,绿色投资占到37.8%,仅次于韩国,居于世界第二。按UNEP的统计标准,我国目前的绿色产业产值占全国GDP总量的10%左右。
绿色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公共交通、生态恢复、建筑节能等。在我国,有些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比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过去4年中,我国的风电装机年均增速超过100%,估计2010年会达到4千万千瓦,累积量可能还是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同美国的差距是微小的。如果按照这样的装机速度增加,2011年很可能就成为全球第一。再比如太阳能,全球是10兆瓦,中国是4兆瓦。其次是在交通上投资,在UNEP的统计中,铁路的建设也算是绿色投资的一部分。在我国,37.8%的绿色投资很大一部分是在铁路上。据统计,我国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铁路有7000多公里,居全球第一。此外,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很迅速。截至2008年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1万5千亿左右,年均发展速度是超过20%,势头很猛。
《经济》:2010年11月25日,环保部中国环境认证中心公布了首批低碳标志认证产品名单。您如何看待环境标志低碳标准的出台?我国出台这样的标准对绿色产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冯飞: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开展制定低碳标识的工作。国际上称低碳标识为全生命周期标识,包括原材料加工、制造、物流、销售、使用和报废在内的六个环节都要标识出碳排放足迹。在全球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国际上制定低碳标识有着双重含义:一是解决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一个杯子,它的碳含量是多少?消费者不知道,或是消费者想了解也没有途径。而且由于不同的企业在生产中采用的能源和原材料不同,生产出的同种产品的碳含量也必然不一样,这就需要标识出来有所区别,进而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二是一些发达国家采取这种方式抵制外来低碳产品,实行绿色贸易保护。因为进口的低碳产品的碳足迹要比当地的低碳产品高,利用这样的方式抵制外来商品,达到保护本国商品的目的。
我国尝试性实施低碳标识,是为了促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在消费环节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由于绿色的、低碳的产品的发展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这就需要解决消费环节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低碳标识的实施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低碳产品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个人是积极赞成进行这种尝试和探索的。而且在未来,低碳标识的功能很有可能同经济激励手段相结合。目前,欧洲一些国家也在讨论要把碳标识和碳税结合起来,这将是很强的经济激励政策。
《经济》:据了解,中国环境认证中心已经了家用制冷器具、家用电动洗衣机、多功能复印设备和数字式一体化速印机等首批4项中国环境标志低碳标准,您如何看待这种分行业出台低碳标准的方式?
冯飞:这些还不能称为行业,只能是产品。据了解,在此之前,这些产品已经实施了等级能效标识制度,把这些能效运用一定的原理折成碳排放就可以做出碳标识。因此,这四个产品的基础条件较好。目前的低碳标识可能更多的是在生产和使用的环节,对报废环节的低碳考虑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将报废考虑进去,让产品在原始设计时就引入生态和低碳的概念,让报废更加节能、低碳,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
从主要产品来看,我特别希望不久后相关部门可以把建筑类产品的低碳标识做出来。根据住建部的统计,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0%以上,这还是从终端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这一比重每年都在提高。节能发展,建筑行业不仅是薄弱环节,而且节能潜力大。“十一五”抓节能减排,主要是在工业领域。虽然政府制定了一些建筑节能、能耗标识,执行率也在提高,但政府的监管总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现低碳发展最重要的方式是让消费者来选节能和低碳的产品,通过建筑低碳标识解决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要根据低碳产品的成本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力制定相应的激励性政策。
《经济》:就像国家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一样,同时也起到了引导消费者购买的作用。
冯飞:对,就是这样。
《经济》:从您的话中可以看出,我国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的前景很好。那么目前,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是否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冯飞: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我国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受价格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扭曲的问题: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不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不反映环境损害程度。目前,人们是否选择低碳产品、低碳产品对高碳产品的替代深度如何都是由价格决定的。我国发展低碳产业,必须面对国情。低碳的发展其实就是要外部成本内部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要内升到产品的成本中去。这就意味着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实施的难度较大。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很多低碳的技术我们还没有掌握。虽然我国很多低碳产业发展很快,比如风电,但是总体还处在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向自主创新的过渡期。在技术变化非常大的情况下,我国的低碳产业还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还有我国目前的政策、体制机制,对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还不十分有利。比如在价格、税收方面,生产低碳产品的企业同生产高碳产品的企业征收相同的税,这对低碳企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需要在税收上有一个绿色的调节,也就是我常说的要实现财政政策的绿色转型。
《经济》: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同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在您看来我国将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篇6
麦肯锡预计,到2020年,全球银行业仅从碳交易、基础设施融资和咨询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就高达15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银行所有企业相关投融资业务的6%。
开发性金融对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机制作用
开发性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可在信用增进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息溢出机制三方面,发挥显著优势。
大多数新兴低碳产业项目在建设初期,信用状况无法达到商业性金融的融资标准,这就需要通过政府信用来承担低碳项目的融资风险。开发性金融的前期支持,提升了企业信用状况,从而为商业性融资创造了条件。
同时,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运用其与政府的合作优势,过滤碳金融市场中的政策风险。首先,开发性金融在从事低碳产业业务时会充分发挥其与政府紧密合作的优势,会要求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另外,开发性金融介入低碳产业的初始融资,有利于潜在投资者的跟进,形成集聚效应。最后,开发性金融的参与,有利于降低单个低碳项目赢利的不确定性,并可通过投资组合,有效降低单个项目的非系统性风险。
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组织优势来缓解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和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时,会要求地方政府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或项目法人作为借款主体,强调借款主体必须要完善其自身的各种制度,并要求借款主体定期提供项目自身的财务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使借款主体的各方面信息更为公开和透明;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其必然会对项目的投资及运营情况加大监督力度。由此开发性金融就通过其善于使用的组织优势来缓解碳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此外,开发性金融具有将国家产业政策意图向市场传达的中介能力。具体而言,开发性金融机构利用自身的优势收集各方面有关碳金融市场的信息,并向社会加以公布;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参考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行动来完成自己的战略决策,从而节约自身审查成本。
开发性金融的低碳实践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巨额的资金需求,低碳发展面临投入不足的制约,绿色信贷在商业银行资产占比仅为1%左右,资金缺口高达20倍,仅靠政府资金或者民间资本根本无法解决,而开发性金融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具备了这种聚集各种社会资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所以开发性金融将成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和杠杆。
开发性金融促进低碳发展的具体作用有:第一,开发性金融能够将信贷政策与低碳经济产业政策相结合,从而实行绿色信贷政策;第二,开发性金融能够将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结合起来,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融资体系。从全球的碳金融交易来看,开发性金融参与CDM项目,把项目所实现的核证减排量(CER)所得到的转让收入作为还款来源,不但可以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和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可实现对项目主体参与者环保责任施加一定的软约束。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开发性金融的支持,也特别符合开发性金融的宗旨。近几年来,开发性金融在低碳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大力推进绿色信贷和低碳金融,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开发性金融节能减排和环保贷款余额890亿元,2008年833亿元,2009年1751亿元,2010年2320亿元,2011年6583亿元,年均增长64.91%。
近几年,开发性金融在支持低碳发展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尝试,其中包括印发了相关节能减排支持项目政策,提供绿色贷款、提供低碳咨询服务、支持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建设,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等等。
国开行六大着力点
首先,开发性金融可支持产业低碳发展。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发行不同期限的“低碳金融债券”筹措资金,为低碳产业融通资金;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将与项目有关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投资者和项目发起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协调发行债券、基金、股票或者抵押、拆解等组织项目资金;还可以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为环保企业提供海内外公开发行上市、债券发行、并购重组、提供咨询研究等。在促进低碳产业过程中,一是应把存量贷款的结构调整、新增融资突破口和国家低碳产业发展方向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二是应及早制定、完善支持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
其次,开发性金融可支持低碳技术创新。优先加大对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的主体可以是科研机构,也可以是低碳企业的研发部门,加大对低碳企业在关键低碳技术研发、试点、推广和商业化计划的扶持力度,支持低碳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群优势,建立长期牢固的银企战略合作关系。开发性金融可以借助国家信用以市场化方式通过在金融市场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并以所获得的资金支持低碳技术的融资需求。
第三,开发性金融可支持新能源发展。开发性金融可以推出一系列“绿色信贷”产品。发行“低碳金融债券”筹措资金,由于新能源发展的周期性,可以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通过创立投资基金发展新能源。
第四,开发性金融可支持低碳生态园区建设。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将与低碳园区发展有关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投资者和项目发起人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发行债券、基金、股票或者抵押、拆解等组织项目资金。
第五,开发性金融可支持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城市化。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拓展绿色信贷业务支持低碳城市发展,重点支持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要重点向国家试点的“五省八市” 以及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倾斜,通过绿色信贷和投资基金的方式优先满足这些地区的融资需求。在低碳城市建设的初期,重点在于解决低碳建设中的资金需求问题,当低碳城市日渐发展成熟,重点在于向城市提供配套的融资服务,同时,要总结经验,为更多的低碳城市发展提供资金需求与咨询服务。
篇7
产业链条会循环
2013年,落户乐山盐磷化工产业园区的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再创佳绩:上半年,实现草甘膦产品出口创汇1.41亿美元,同比增加159.38%。
6年间,福华从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的小企业,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60亿元的企业集团。是什么支撑了这一不寻常的增长?“完整产业链,循环发展,造就了我们的低成本优势。”集团董事长张华坦言。
卤水烧碱(液氯、氢气、盐酸)三氯化磷草甘膦(氯甲烷),福华集团的生产部门产业链条环环相接,每个环节的附产物都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实现了体内小循环到大循环、全循环。
福华所在的园区,内部循环发展也比比皆是:和邦集团形成“卤水工业盐纯碱、氯化铵”产业链,永祥股份形成“卤水烧碱(液氯、氢气)三氯氢硅多晶硅”产业链……
将附产物、废弃物等进行企业内部循环只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角。和乐山盐磷化工产业园区一样,我省其他市州的工业园区坚持节能减排,将资源梯级利用,实现产业内部循环和产业与产业之间循环,将“废物”摇身变成“宝物”。
“成化股份的产品通过管道输送到隔壁的天威硅业,然后回收天威硅业产生的废液生产产品。”在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津工业集中区里,正在加紧建设的成化股份和天威硅业变成了“邻居”,这两家工厂关联发展、“互相利用”、最大限度利用了资源并减少了污染。
而“达钢”的发展轨迹,是达州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见证。近年来,为摘掉“能耗排污大户”的帽子,达钢使出了一连串“组合拳”:治理工业废气污染、工业废水全封闭循环、工业废渣进行深度开发利用……
达钢副董事长、总裁江善明感慨地说:“经过1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现在的关键是在提高企业的质量与效益上做文章。”通过治污与创效相结合,达钢已成为集矿山、煤焦化、燃气化工、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于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每年节能减排创造效益达1.3亿元。
“循环经济的特征就是可以规避环境污染,延长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企业内处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构建生态工业链,已成为我省诸多园区的自主选择。
绿色、低碳是硬性指标
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科技园里,各种机械车辆穿梭其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园区一期主体将于明年7月落成,明年底就将有国内外低碳环保企业入园。”成都高新绿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简振华说。
眼下,已有节能环保与城市智能能源微网的全球知名企业,与低碳环保科技园进行对接。截至目前,科技园已经接触了上百个企业,包括美国通用电气、ABB集团、聚光科技、正泰太阳能等近30家企业,已经确定了入驻意向。
据了解,园区建成后,将吸引入园企业85至100家,形成一个庞大的低碳环保产业链,每年将带来120亿元的“绿色”产值。
位于金堂县的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近日也传来佳音:10个节能环保领域重大工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预计全面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82.6亿元,年上缴税收约2.62亿元。
在省“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在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不发展,GDP就上不去。但问题的核心,是要注意平衡生态环境,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同时发现,在我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对建设项目实行了环境容量“一票否决”制。《决定》指出,无环境容量的地区必须停上新项目。
这已然成为我省各市州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风向标”。按照绿色、低碳经济产业的要求,我省各市州的工业园区正在向低碳节能环保方向转向:
宜宾高县福溪工业园区,数次拒绝了一个首期投资200万元、二期投资1000万元的二氧化碳生产项目,放弃了三四家涉及资金约5000万元的有污染项目。
自贡市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过程中,龙头企业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动投入4000多万元,规范化整治排污口,安装废水在线监测仪,环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转率达到了96%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达到了100%……
“除了企业要调结构、转方式之外,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合理布局与优胜劣汰以及环保意识,对建立绿色低碳产业园区也至关重要。”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小刚说。
将“绿色”进行到底
绿色低碳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对节能环保企业的培育与发展。有专家指出,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和夺取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产业。
面对这一趋势,我省新兴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期待。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2年底,我省环保产业企业总数约1850个,从业人员20万人左右,省内拥有产值达到200万元以上的节能环保企业947家。
在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成就初具规模的同时,专家学者对困难与问题依然有着清醒的认识。
“四川的环保产业竞争力还不够强。环保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实力较弱,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有影响力的环保企业和环保品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环保产业属新兴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发展相关土地、资金等支持政策亟待完善。尤其是要加强环保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需进一步加强。”省社科院研究员陈武元指出。
而对于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其实我省早就已经开始了行动。应该说,我省在节能环保产业某些领域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从近年发展成就来看,四川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实现了稳定增长。”
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环保技术与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被列入了我省环保产业发展三大重点领域。总体来看,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不断向前迈进,以“绿色信贷”为代表的相关服务也帮助着相关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今年6月出台的《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重点打造成都(金堂)、绵阳、自贡、武胜4个环保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
篇8
一、低碳经济与企业理财环境
低碳经济的核心为制度创新与能源技术创新,其本质目标在于有效减缓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近年来社会大力提倡的经济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十三五是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阶段,低碳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低碳经济与企业理财管理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对于企业的战略规划与调整都有着重要影响。企业理财环境也称财务管理环境,具体指对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类内外部条件。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发展期,经济高碳特征较为明显。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在效益最大化与改善生态环境之间做好衔接,重视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对自身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环境起点论提出:企业理财环境直接决定企业理财模式。
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理财环境产生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更为强调对社会与人的价值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更趋强烈;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在于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更重视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将股东、企业员工以及社区等相关者利益融于一体。同时,环境效益与社会责任也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部分,在此目标之下,企业需将自身视为社会构成部分,而不是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注重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自我协调,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此外,企业财务管理也更关注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持续性的,企业要获取综合竞争优势,必须要不断加大低碳产业投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而言之,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压力,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深入认识自身所面临的各类环境,进而采用与其相匹配的企业理财模式。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
经济环境在企业理财环境当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财环境也迎来了重大变化。低碳经济带来了政策、金融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与管理目标等,现展开具体分析。
(一)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2016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活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下降超过20%,展现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
如今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限制碳排放给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未来数年,我国将不断加大低碳经济转型投资,这也给现代企业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利用财政补贴政策等各类手段引导低碳经济深入发展。如通过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及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支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落实税收优惠,对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装备及相关服务等,依法实施税收优惠;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与社会参与的体系,支持节能环保型企业融资等。
总体来看,政治环境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企业财务管理文化产生影响,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以及对企业的投资方向产生影响。低碳经济环境下,政府鼓励引导企业向环保、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企业也将针对性做出投资决策。
(二)金融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十三五期间,绿色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攻方向,节能环保与绿色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服务水平将显著提升。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持续发展,加快金融创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更趋紧迫,当前我国在创建低碳银行、绿色银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政府在引导绿色金融等方面做了许多实质性工作,如构建绿色信贷指引、披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在全国七个城市开展碳交易试点以及开发证券市场绿色环保指数等。十三五期间,也将在绿色PPP项目建设、发展碳金融产品、构建绿色银行体系以及构建IPO程序绿色通道等,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历经5年之久的筹备,2017年我国统一碳市场也即将全面启动,更多区域性碳交易平台将陆续推出。碳市场的启动以及碳交易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商品,从资本层面通过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定价迫使企业转型。未来企业不仅能够通过出售碳配额而获取额外收益,也能够从碳配额托管、质押等碳金融工具中获得资金。未来碳市场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机遇,这也将为企业与投资者的决策带来实质性影响,也会对企业理财环境带来巨大变化。
总体来看,低碳金融的发展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显而易见,未来发展低碳绿色产业的企业更容易得到金融市场以及战略投资者青睐,也会享受到更优待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而传统产业项目的筹融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风险也会相应提升;其次,随着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投资与筹融资方式将更为丰富;第三,企业资产组合以及资本结构等将因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此外,企业利润分配、资金营运等也要通过不断完善来适应低碳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公众低碳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现代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市场,也必须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低碳绿色消费,更愿意选择低碳、环保、可再生的产品。因此企业需针对性调整自身产品服务,结合低碳经济财务理论明确自身产品市场,进而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企业更需承担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要重视自身经济效益,也要对环境负责。这也要求企业需创新自身财务管理,落实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均衡。
总而言之,社会环境变化与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理财对策
(一)明确低碳财务管理战略
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面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企业只有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把低碳经济会社会发展作为自身使命,采用科学战略,树立起低碳风险理念、低碳财务预算、纳税筹划等观念,在经营管理与生产过程中时刻关注企业发展动态。促进企业资源与资产优化配置,提升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需对自身财务管理目标与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社会协调有效结合,既重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更要考虑生态价值,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例如可设置企业财务管理低碳发展目标,利用绿色财务增值率体现出企业低碳化收益,反映出企业具体经营情况。其所应用的主要公式为:
增加值=(资本收益-绿色收益)绿色投入资本。
其中绿色资本为所有权成本、债务成本以及环境成本之和减去环境与负债资本。
(二)建立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体系
绿色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筹资系统、投资系统与利润分配系统。具体来讲,筹资系统目标为筹资绿色低碳项目的资金。筹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前提,低碳经济时代,企业需展开低碳筹资活动,以自身特有新技术或专利为目标,吸引投资者目光,并将所筹集资金用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生产;同时应展开多元化金融融资,充分利用低碳经济法律保护与扶持政策,有效争取金融机构优惠政策,抓住发展机遇。此外,企业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运营方式最终也需要高素质人才,因此也应重视对人才与知识的筹集。投资系统主要工作为以低碳经济为目标,展开合理化绿色投资。绿色投资不可避免在短期内会让企业增加运营管理成本,但同时也产生了机会,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项目。
因此企业在实施投资时,需要对投资方案展开风险评估,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与隐藏成本。利润分配系统则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引,在合理降低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利益分配体系,为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打下根基。如上文所提及,企业在利益分配中既要考虑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也应重视社会责任与生态利益。因此分配中需明确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确保企业具备充足资金用于抵抗低碳项目发展所可能遭遇的风险;股利分配中也可优先支付低碳项目股份,促使投资者更主动地支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
(三)构建低碳财务评价系统
传统企业财务评价过于注重经济指标,低碳环境下,企业需构建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财务评价系统,进而促进企业低碳财务管理发展。首先应明确评价目标,企业应从短期收益评价转化为长期收益评价,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更应当重视长期收益,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重要评价指标;将生产节约能源费用、节省的污染环境税费等纳入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当中,展现企业低碳财务改善状况;实施绿色财会核算、制定绿色年报等,具体衡量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其次,从评价内容上来看。
应实现经济效益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并重。低碳经济模式不只单纯依赖于企业现有资源配置,更趋向于生态资本、知识资本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在进行财务评价时不仅需重视经济指标,也要考虑到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等,设立具体财务数据指标,进而构建起经济效益指标与社会效益指标融合的评价体系,更为全面地反映企业低碳经济理财情况。此外也应建立起对低碳财务风险的评估系统,低碳环境的不确定性难免会增强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需正确分析低碳环境下可能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认知,并在对企业财务风险实际评估的基础之上,有效回避与控制低碳财务风险。具体需做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巩固与明确自身市场品牌形象;合理评价投资方案与使用资金;有效降低企业现金流风险,针对环境变化及时评估存货减值风险等。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经济报道 着力点
随着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有关低碳经济报道逐步升温。不少报道对反思发展方式、增进社会共识、拓展国际视野等方面非常有价值,但也有一些报道在报道基点选择、报道重点把握等方面出现偏差。地方媒体应审时度势,找准现阶段低碳经济报道的着力点,为当地经济稳定、健康转型力尽呵护之责。
一、在发展观念上,将低碳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框架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实行节能减排、探索循环经济、推行低碳经济,是我们迎接气候变暖挑战、为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主动担当,在发展观念上,理应将低碳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框架中来。
安庆市大观区循环经济工业园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以延伸安庆石化产业链为载体,走高科技、生态型、精细化发展的路子,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安庆市的新型工业基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生态型园区。作为市一级报纸,我们将很多精力放在这个园区低碳经济科学发展上,刊登了《大观经济开发区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入园企业先过环保关》等一批倡导科学发展的稿件。
二、在低碳技术创新上,促进城市低碳产业的发展策略
媒体必须始终强调,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石,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选择。我们尽力了解先进地区低碳产业发展节奏,广泛报道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关注一些企业与发达地区合作研发低碳技术,使我们的低碳技术保持与先进地区乃至国际同步;与此同时,我们十分关注坚定地走自主创新的低碳产业发展道路的典型。在选择低碳技术创新报道方面,我们十分注重那些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品牌的典型,始终将目光盯在安庆石化这家央企上。如《安庆石化科技创新改造工艺 低碳节能持续发展》等报道。
在报道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我们树立低碳发展靠政策、更靠科技的理念,对我国开展研究的洁净煤技术、近零排放电厂、煤制油、光伏发电系统、风能技术、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每一次进步,我们都不惜版面、不惜笔墨进行报道推介。
三、在产业发展上,推动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
媒体要提醒业界重视对传统产业进行节能减排等低碳化改造。安庆市过去是小水泥、小造纸、小煤窑等“五小”企业的大市,市里对改造无望的“五小”落后产能,该淘汰的淘汰,绝不手软;对大部分高能耗产业进行工艺、材料、流程等全方位低碳化改造,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安庆日报》常年开辟专栏,加强这方面的报道,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对传统高能耗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我们着重引导全市人民充分认识其引领未来产业升级、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先导性价值。怀宁县曾经是小水泥、小石子厂的生产大县,我们连续几年进行追踪报道,并探寻水泥行业低碳发展的路子,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近年来,这些地方小水泥生产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节能环保的怀宁海螺和枞阳海螺两家大型现代化水泥企业。
四、在拓宽低碳思路上,农业也是低碳经济的“大户”
安庆市是农业大市,我们结合农村人口占多数的现实,大力倡导发展小规模、散点式能源生产和供给。如普及小水电、农村沼气、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能利用等技术,政府在投入上予以政策扶持。这也是扩大农村内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仅农村秸秆和薪柴一项,一年可利用量达上万吨标煤,可占安庆商品能源总量的15%。这些小规模能源供给可能不起眼,但在安庆,算上500多万的农村人口总量,就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数据。例如我们在2009年报道的《小秸秆破题大能源”――“低碳经济”催热新一轮生物质能源热》等一批稿件,就是为农村新能源领域的每一次科技进步摇旗呐喊。
我们还树立农业节能大有作为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宣传中,我们重点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报道:1、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尤其是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2、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推广节能型柴油机、燃油添加剂等节能产品;3、推进畜禽养殖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调节畜禽舍温度,降低畜禽舍加温和保温能耗;4、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更新改造传统的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炕;5、推广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型住房。例如,笔者采写的《明年我要争取拿个农业“低碳奖”》,报道了怀宁县全国种粮大户宣益彬,不仅是种粮的模范,而且还表明了要走农业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五、在生活方式上,积极倡导全社会走低碳消费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在以往的宣传中大多重视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而忽视了资源占有和浪费状况的增加。例如宣传私家汽车成了都市人的代步工具,总是洋溢着自豪的感情。殊不知,随着汽车消费的增加,所引起的能源消耗、道路建设、废气排出、停车场占用土地、市区部分场所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接踵而至。所以,我们在宣传中,要提倡新的合理的消费观念,特别是反对一次性耗费资源的消费观念,更反对耗费资源的高消费观念,如豪华包装现象等。
我们还应树立全社会都应是节能减排行动受益者的理念,并在新闻报道中身体力行。如今,各媒体都在有意识地宣传生活节能小常识,倡导节约新理念,如在单位,提高纸张的利用率,增加电子耗材的重复使用率就是做到了节能减排。在家里,不论是煤气还是天然气,燃烧过程中都会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在做饭时尽量减少其燃烧时间;家庭中尽量使用节能灯,减少用电时间,做到随手关机和及时关掉待机的家用电器;如果购买私家车,最好选择经济型汽车,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尽可能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总之,大到人类生活的地球家园,小到我们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当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以此延缓全球变暖的脚步,保护地球母亲。
在全社会提倡新的低碳消费方式。这既是在环境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消费方式,也是对低碳经济的有效引导和促进。
首先我们在消费观念上倡导“低碳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的消费者责任,同时对公共消费设定“绿色限制”,培育全民低碳意识,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让全社会逐渐告别“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一次性消费”“便捷消费”等消费陋习。例如在2010年春节,笔者采写的《低碳生活融入虎年春节》在 《安庆日报》头版头条上刊登,反响很好。我们还报道了《低碳生活悄然进社区》、《岳西县有个低碳镇》等。
六、在城市建设上,努力引导打造低碳城市
从2006年起,安庆市开始大规模进行“双百”城市建设(兴建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我们在注重报道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报道建筑节能改造。树立建筑节能的理念,引导建筑行业科学发展。建筑节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现在95%的建筑是高能耗的建筑,目前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可以挖掘节能潜力的三方面包括节能设计、节能运行、行为节能。目前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规建设的滞后和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对建筑能耗现状认识不清,大楼里的照明和空调不能分别装表;建筑能耗统计缺位和不统一;设计保守,运行管理水平低,存在着设备大马拉小车的效率低、浪费大等问题。我们主要宣传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思路、好办法,引导建筑行业科学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关于低碳经济的系列报道给我们地方媒体很大启发。如关于建设摩天大楼成热潮的报道。专家们认为,这与低碳经济不吻合(2010-1-28)高楼竞赛在很多二线城市正在开展,地方政府很渴望建设地标性建筑。我市也出现类似苗头,我们在报纸上也作出相应的反应。
作为地市级媒体,既要掌握低碳经济报道的火候,又要尽可能地具有前瞻性地引导。
发展低碳产业,没有现成的样板。一座城市必须根据自己的发展现实,理性探索自己的低碳产业发展道路,作出符合市情的战略选择。作为地市级媒体,要在制度设计上引导消费者为低碳产品“埋单”。比如韩国实行“低碳产品换现金”和“碳积分”制度,如果购买二氧化碳排量低或待机耗电量低的产品就可按购买金额给予一定比率的积分,并可像现金一样使用;我国有学者曾提出实行碳排放累进税制,即以给每个人一定的碳排放量,超出之后就得交税,超得越多税率就越高,这也是一种引导绿色消费的设想。另外,媒体还要引导企业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推进企业生产性消费低碳化。等等。
低碳经济暗合了经济发展大势。金融危机、气候变暖,让低碳经济迅速上升到新一轮产业调整方向的战略地位,这也是我们产业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的顺势作为。然而,“有方向、没路径”,是目前地方低碳经济发展的普遍尴尬。所谓“有方向”,是指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地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明确目标,各主要经济体都在探索为低碳经济腾挪产业发展空间。所谓“没路径”,是指发展低碳经济还没有一副清晰的路线图。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地区,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各地因为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人口规模等不同,必然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各地都在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市级主流媒体,我们在促进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大有作为。■
篇10
摘要:英国的相关策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多方面启示: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智库”;应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政策性资金扶持;政府投资引导应以技术升级为前提;行政干预等手段应着重解决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英国低碳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07-2008年度,全国有超过88万人在该产业工作,有5.5万家公司积极参与该产业的生产经营。英国支持低碳产业的主要手段包括: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指标参考体系;发挥政府对低碳经济的引导支持作用;财政扶持政策到位。
关键词:低碳产业,重工业化,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金融危机,产业结构
一、我国低碳产业发展面临的局限与挑战
(一)能源结构方面的局限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高,占比高达69.5%,而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二)能源需求方面的局限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能源需求呈不断增加趋势,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3.86亿吨煤当量上升至2007年的26.56亿吨煤当量,年均增长9.7%。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措施的刺激下,国内企业对能源需求增长更加明显。
(三)产业结构方面的局限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占比仍然偏高,而工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能源强度从4.21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到4.77吨标准煤/万元,能耗水平不断上升。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年度单位GDP能耗目标。
(四)技术水平方面的局限
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急需的再生替代能源技术、碳回收存储技术处于紧缺状态,不得不主要从西方国家引进,从而也产生了引进成本高、技术风险大等问题。据统计,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引进技术年需资金250亿美元(以2006年的GDP计算)。这种高投入、高成本,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近期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盲目引进之风形成的技术隐患,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五)居民生活方式方面的局限
目前中国居民消费方式与低碳还有较大距离。塑料袋、方便餐具等的无节制使用;对大排量汽车的盲目追求等问题在部分居民中不同适度地存在。据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二、英国低碳产业发展概况
(一)英国政府的相关职责
政府负责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和符合实际的监管框架,并向社会提供面向未来的清晰、明确的信号;同时,还负有避免市场失灵、使资源最优配置,帮助英国企业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机会最大化、耗费最小化的职责。
2007年,英国成立了气候变化办公室(OCC),负责制定气候和能源策略,并处理跨部门的策略协调问题。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促进低碳经济转型,英国于2008年10月份成立了能源和气候变化部(DECC)。该部整合了原来由商业、企业及管制改革部(BERR)负责的能源策略制定职能,以及由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部负责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制定职能。该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整个英国向低碳经济转换,另外还负责国家能源安全以及确保能源使用的高效和经济性。DECC成立后,OCC被并入了DECC,仍然承担着跨部门协调的角色。
DECC在引领英国转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领导角色。DECC的具体工作目标有:推进全球合作,防止气候发生危险变化;减少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确保英国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国家能源和气候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公平竞争;确保英国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抓住机遇、获得利益;高效、安全地行使能源管理职责;促进政府部门改革,加强部门间合作,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2009年6月5日,英国政府合并了原来的创新、大学技能部(DIUS)和商业、企业及管制改革部(BERR),新成立商业创新和技能培训部(BIS),其职责为增强英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2009年7月15日,BIS与DECC联合《英国低碳工业战略》,详细描述了低碳经济时代的机遇意义、当前应该采取的行动、如何加强低碳经济创新和如何促进英国整体经济向低碳方向转移等战略内容。英国政府还于同日《英国低碳迁移计划--国家气候能源战略》,对低碳迁移的具体任务目标进行了部署。该计划规定:到2020年,英国碳排放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34%。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计划规定到2020年,绿色行业工作机会要超过120万个;对700万个家庭住房进行绿色改造;支持150万个家庭自产绿色能源;40%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原油进口减少一半;新生产汽车的排放在现在基础上减少60%。
(二)英国低碳经济部门分布
2007-2008年度英国有超过88万人在LCEGS(低碳经济)部门工作,有5.5万家公司积极参与LCEGS部门生产经营,其中大约92%的公司是中小型企业。
(三)英国低碳经济发展迅猛
英国金融服务部门已经从完善的环境成本定价中获益,尤其是碳交易,2008年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英国整个碳市场仍然继续增长,到年底总交易额约达860亿欧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这其中EUETS(欧盟排放交易衍生工具)大约为630亿欧元,这部分交易的年同比增长速度超过了80%,伦敦已成为全球碳交易中心。
2008年,英国开展了总额为1.84亿欧元、总数为34个的风险资本支持的项目投资,占欧洲全部低碳经济技术投资的30%,很好地抓住了投资和市场的双重机遇。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2008)最近的报告指出,2001年至2008年,英国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的生产、存储和替代技术领域。在2008年,英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收到的风险投资仍占欧洲的1/4。与发电、基础设施和能源存储有关的领域继续成为风险投资活动感兴趣的主要领域,反映出英国低碳领域风险资本投资更趋多样化。
三、英国支持低碳产业的主要手段
(一)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指标参考体系
英国政府为准确掌握清洁技术和气候变化发展趋势、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来向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通过参照汇丰、苏格兰皇家银行、荷兰银行等低碳金融业务发展较早的金融机构投资指数,为政策指导建立了完善的指标参考体系。同时将低碳市场商业化指数纳入监测范围(如富时环境指数等)。
(二)发挥政府对低碳经济的引导支持作用
为在低碳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一个正确的投资环境,英国政府通过借助EUETS向社会传达政策信号。如在体系中通过市场生成碳价格传达给投资者、将碳价格有效整合进投资规划等,这些政策能够吸引和鼓励更多的风险资本或私募基金关注低碳经济领域。
英国政府适度干预和指导纠正了部分市场失灵问题,如对支持低碳经济的相关研发项目,英国政府直接进行投资,并发挥投资的杠杆和拉动作用,促进了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而这些工作单凭私人部门是难以实现的。另外,英国政府还采取其他资金支持手段,协助研发企业解决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低碳经济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从而有效纠正信息不完善等市场失灵问题。
英国政府在帮助高风险企业获取资金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未被市场认可的高科技公司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英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减少市场不确定性,降低投资方资金风险,甚至直接干预整个筹资机制。如碳信托基金运作低利率信贷计划,目标就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引导企业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英国2009年的财政预算确定向碳信托基金增加1亿英镑的政府注资,以帮助更多中小企业从该低息信贷计划中获益。
(三)财政扶持政策到位
低碳市场需要在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建设方面加大投资。英国2009年财政预算案宣布了4.05亿英镑的资金计划,用以支持英国发展世界领先的低碳能源产业和绿色制造产业。这笔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支持开发和部署低碳技术,如风能、海洋能,并帮助吸引和保护英国低碳产业供应链上的投资。此外,政府已经能够通过政府采购向私营部门提供更加直接的资金来源。
英国政府还通过财政制度提供间接财政奖励,以鼓励采用清洁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活动。如ECA(资本津贴)作为政府解决气候变化方案的一部分,已于2007年推出。ECA计划向有利于环保的设备采购活动提供税收减免,分为三个部分:节能设备采购,节水设备采购和低排量汽车采购,2008年累计提供财政奖励1.15亿英镑。
四、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一)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智库”
低碳产业涉及门类多、范围广,需要明确的职责分工、监管机制及政策扶持,而目前国内低碳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先期建设项目发展思路局限性问题突出,需要尽快在国家层面组建行业指导管理机构,理顺行业发展规划和具体行业准则,明确国家、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吸纳环保、金融、风险投资等行业专门人才,加大研讨低碳产业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力度,结合我国低碳产业特点,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