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免疫学理论

篇1

医学免疫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逻辑性强、枯燥难懂,使初学者普遍感到难以接受。特别对于专科生而言,他们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觉能力差,普遍反应免疫学课程枯燥无味致使其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本门课程。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成为广大师生共同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现谈谈课堂上如何讲授好免疫学理论课的一些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联系医学免疫学发展简史

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相对不高,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高中学习文科的学生,因此在初学免疫时就有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克服这种想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非常重要。免疫学第一堂课部分内容要讲到免疫学的发展史,可以重点讲解免疫学发展历程上一些典型、有趣的例子,例如天花病毒的消灭过程,牛痘种植的渊源,如此便可减少免疫学的陌生感。然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列举一些生活的实例来介绍免疫现象,把机体的免疫系统比喻成一个军队,正是这个军队来保护我们机体不受外敌即细菌、病毒等来犯。

二、系统教学法

系统教学法主要是让知识连贯,把知识点进行归纳。免疫学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如果不系统归纳,忽略相互间的联系,泛泛来讲,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会使知识显得单调、不成系统、支离破碎,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在进行系统讲解的同时为提高教学效果,还应充分利用多种直观式教学方法,例如运用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挂图式直观教学是采用实物为教具,真实、客观,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CAI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图文声茂,把知识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这些都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列表比较法

免疫学内容知识点零散而多,很多内容之间可以对比学习,对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仍然需要记忆。这时可以采取一定列表比对方法帮助掌握内容并加强记忆。如,机体的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这两种免疫应答方式首先学生应掌握它们的免疫组分,涉及到不同的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这时就可以采取列表的方法,对不同参与细胞、参与分子、作用时相、识别受体、识别特点、作用特点以及维持时间等七个方面进行展示。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对机体免疫应答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对其科研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也有很大的益处。

四、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首先围绕一个临床问题展开,然后以小组研究讨论会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目前,鉴于实际条件的不同,PBL发展出很多模式,如MPBL教学方法,CBL教学方法等。PBL可以跟传统教学法、C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效果甚好。如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对一些疾病缺少形象的概念,采用PBL和CBL教学法有机结合,可以克服学生进入临床后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手足无措,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多种记忆方法的应用

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记忆,但这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虽然在免疫学学习中有一些需要强记的内容,但大部分内容,尤其是前后联系的内容需要更多的是思考。像CD4+和CD8+细胞与MHCII和MHCI的结合,为避免学生混淆记错,可以采用CD4+×MHCII=8=CD8+×MHCI这种便捷记忆法。

六、比喻教学法

篇2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免疫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现将教学中的一些措施总结如下。

1 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材《医学免疫学》全书分四篇共二十六章,各章节的内容彼此相对独立。如第二篇“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等6章的学习内容。第四篇“特异性免疫应答”则包括:抗原、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免疫调节及免疫耐受等内容。初看起来每一章的内容都相对独立、完整,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学生学起来常感到枯燥乏味,困难重重。然而,仔细推敲,其实这些章节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是完全可以通过内在的联系串联起来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鉴于此,我们在开课之前组织设计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强调免疫是机体对“自我”和“非我”的识别,并以免疫应答作为该模式的核心,把免疫类型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及归宿点(见图1)。有了这一模式后,告诉学生免疫学的基础知识都是围绕这一模式展开的,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免疫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局部知识与整体联系起来。这样,授课时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即先讲非特异性免疫,内容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如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然后讲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包括:抗原、抗原递呈过程及其效应机制、免疫调节、免疫耐受;最后讲临床免疫如:超敏反应,肿瘤免疫及移植免疫等。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多次介绍本系统的框架,从整体去阐述部分,再从各部分又回归到整体。这样,每一次上课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学生反映容易理解、接受。

2 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二者互为联系并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 否则就会失去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使“教”与“学”脱节[2]。笔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时,已完成诸如《内科学》、《外科学》及《病理学基础》等临床相关课程的学习,对各系统疾病及临床治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讲解临床免疫这部分内容时, 我们侧重讲授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 包括与免疫学相关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等, 而对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等则简单介绍。然而,对七年制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必须具备比一般本科生更强的科研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的免疫学知识内容更新, 面更宽,紧密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动态,教学内容瞄准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分支和知识生长点, 并考虑到未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和趋势, 使这些学生尽早地接触国际上的前沿课题和最新学术成果。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

3 开展直观教学

由于《医学免疫学》知识比较深奥、抽象,各章节间的内容既相互串联又相互交叉,加上医学院校免疫学课时较少, 学生想象力、理解力有限。因此,在很多知识点的认识上存在不可理解的盲区。例如“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一章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能否理解, 直接关系到对“免疫调节”、“免疫耐受”等章节的学习兴趣及效果。“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的教学内容包括:(1)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2)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反应的两个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 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教学法, 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我们充分利用flas,将抗原进入细胞到被酶解,形成多肽分子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及T细胞表面的TCR形成复合物,到最终激发T细胞活化的整个过程制成flas,给予学生直观感受。通过开展直观教学的实践表明, 学生较易建立起联系的概念, 能够对复杂的T细胞活化及效应机制认识完全、清楚,比仅使用语言描述能够得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 加强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宰地位,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样的教学形式死板,学生思考空间较窄,将各章节内容横向综合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此情况,改变教学模式刻不容缓。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各个章节的基本理论,精选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式教学。如在肿瘤免疫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乳腺癌为例,对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讨论中向学生介绍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原因可能包括: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肿瘤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障碍;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封闭”;MHC分子表达异常(LMP、TAP表达下调);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如肿瘤细胞减少表达CD80, CD86而增强表达B7-H1和B7-DC)及肿瘤分泌免疫抑制分子(如IL-10, TGF-β等)[2~4]。根据这些可能的因素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又进一步与学生讨论,目前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案是根据以上的策略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经修饰的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及肿瘤抗原等输入肿瘤患者体内,或直接将具有癌细胞杀伤作用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嗜细胞(MΦ细胞)和细胞毒性的淋巴细胞(CTL)等细胞回输肿瘤患者体内,使得癌细胞的致瘤性降低,提高其免疫原性,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5-7]。在课堂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后半部分,我们安排了临床免疫的教学内容,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移植免疫及免疫预防等。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感知到的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从现象到本质,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内容富有特色。如在讲述“移植免疫”内容时,我们强调,移植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什么是组织相容性呢?我们将临床上肾移植及肝脏移植作为例子,向学生通俗介绍组织相容性就是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移植物与宿主是否能相互“容忍”。如能“容忍”移植物就能存活,否则,移植物将被排斥或移植物使宿主受损。供受两者的组织相容性如何,是由组织相容性抗原决定的(MHC)。随即提出了MHC的概念,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到该概念,而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再次提出该知识点,使得学生加深了认识。将基础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 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篇3

一、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的现实价值

(一)医学伦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诚信是医德之本。“诚”即诚实,就是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信”即守信,就是讲信用,守诺言。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而言,诚信是他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他的道德责任,是其人格所在。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孔子把信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也说:“思诚者,人之道也。”宋朝周敦颐理更是把诚作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历代思想家正是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是交友、做学问和修己的根本道德规范。在医学和医德的发展中,突出的代表有巢元方(生卒年代不详)、孙思邈(公元581—682年)、鉴真(公元698—763年)和王焘(生卒年代不祥)等为代表的隋唐医家。唐代的孙思邈不但继承了我国古代医德思想而独具匠心地搜集整理并精心加工构思,编著成了集古代医德之大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而且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医德思想并使之逐渐系统化,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特别在其著作中的“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中,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学医的目的、献身精神、服务态度、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等医德问题。他强调医家必须具备“精”和“诚”。“精”指精湛的医术;“诚”指高尚的医德。他明确指出学医人首先要有仁爱的“大慈恻隐之心”、“好生之德”,对病人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只有具备“精”和“诚”的医家才是“大医”,即高尚而优秀的医家。而孙思邈就是一个被历史上医家所推崇的“精诚大医”。医学伦理的基本形式是知耻,晚清龚自珍更是把个人之耻与国家之耻联系起来;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远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西方的伦理文化传统虽然以罪感为主脉,但耻感同样是受到褒扬的道德品格。德谟克利特说: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从生命角度讲,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应树立现代生命观,在生命价值和质量的前提下去维护人的生命权力,去维护生命的神圣和尊严。从这一维度看,医生应该是善良的,医德良心是医生最重要的品质、最基本的品格;医生应该是人道的,只有怀着敬畏生命之心,才会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理解、尊重病人,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所以,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真正地体会作为医生的使命,理解自己在生死之间工作的性质,提升拯救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攻克医学难题的原动力,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二)医学伦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因素从时代的角度看,医患关系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备受世人瞩目。而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的维系,需要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用阿尔贝托•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来善待病人,以仁为本,以人为本,以仁爱精神关怀病人,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利,使医患关系沿着以病人为中心,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迈进,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医学伦理是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需要真、善、美统一的人格素养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医学之真,是指获得医学科学所需要的真理,求得医学知识的正确,反对假医学、伪医学;医学之真,也是一种透过医学科学所体现的社会境况的真诚。医学上的真诚,表现为医患之间要真诚相待,构筑人与人之间信任、融洽、友谊与互助关系,是可贵的医学之真,是非常珍贵的伦理之真。医学之善,是属于伦理价值范畴,它是与恶相对应的。医学上的善,不仅指个体行为道德上的善,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群体、他人的行为是否有益,是否符合他人利益。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就是善的最高层次。医学理论中的义务论、美德论、公益论、生命价值论等都是善的理论,它主张医学要呵护每一个人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享受基本卫生保健等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不管这个人职业、地位等差别性;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都应该受到公正、公平的维护。医学之美,是为了给病人创造一种美的医疗卫生环境,是为了提供一系列美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设施。对医学之美的哲学分析可以得出:医学美是医学在履行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中的对人的主观创造性的肯定,它通过人的美感表现出来。

二、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一)运用案例教学实现医学伦理的传承案例分析是描述医学伦理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医学道德生活的多样化,道德难题的复杂性,决定每一个医学道德的境遇均有其特定的情景。案例首先是对具体医学道德境遇的描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描述,医学道德的判断变得复杂化,仅仅依赖道德原则作出简单的道德推理难免出现判断失误。甚至作出一个具体的判断前,还必须要有科学的事实描述基础。针对今年的温岭医师被杀网络引发的热议,九江学院正面引导,在学生中开展“诚信伴我成长”、“医学伦理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最美乡村医师事迹学习”等主题班会,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职业素养。

(二)运用审美教育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道德人格就医学而言,医学伦理学是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为指导,研究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的行为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是做人的规范,对人的言语、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它属于职业道德的哲学范畴;医学美学是应用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医学工作中的美学,是以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的心灵、言语、行为、仪表美的素质、风度为研究对象的,是属于职业美学范畴。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紧密地结合医学实践,伦理注重从社会道德对人的规范、控制等方面,关注人的理性生命;审美则从人的感性愉快上切入人的生命本体,体验生命的自由状态,即对生命的快乐性关注。

(三)通过开展活动发展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医学伦理学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继承性、时代性。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到敬老院开展义务服务活动,清明节组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为捐献遗体者扫墓,这是九江学院的优良传统。每年清明节,校领导、九江市红十字会领导、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捐献遗体者扫墓。组织学生参加义务献血活动,以实践活动践行医学伦理。今年,九江学院邀请南昌大学辛洪波副校长为老师学生做讲座,在谈到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职业素质如何培养时,他讲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时,提升医学伦理素养,诚信做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常常希望有人能够对医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未来做出预测,从科学发展上讲,好的预测确实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韩启德院士就医学伦理问题做以下几点预言,以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因为目前我们已经感到,医学伦理学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关于基因歧视问题。越来越多易感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自己容易得什么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利于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基因歧视问题。例如,一个女孩如发现有乳腺癌易感基因,就可能找不到对象;另外,保险公司可能不愿意接纳她的投保等等,与不知道与这一易感基因而突然得乳腺癌相比,她的生活质量可能更低,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篇4

【关键词】 建构主义;E-R图;网络学习;学习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46—05一、引言

影响教育的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入21世纪后,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成为主流学习理论。2010年,美国出台的第四个国家级教育计划《变革国家教育:技术推动学习》表明[1][2],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美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起辅助作用,为学习者学习的开展发挥一定的作用。[3]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意义的获得,依靠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习者受到自身相关因素的限制,如已有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制力等,很难对新知识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很难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导学与督学机制缺失,从而影响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进程的控制。这也是造成当前很多学习者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第三,建构主义理论自身不强调学习效果与效率。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对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分别建立E-R图进行分析说明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新模型。希望该模型能够有助于较好解决传统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效率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该模型把协同教学、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作为自己的一个子集,因此可能有助于对当前学习模式研究进展进行理解与比较。

二、教育与学习的定义

叶澜教授在其《教育概论》中对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4]目前,这个提法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有较大影响力。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直接执行者,其主导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普通心理学》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5]桑新民教授从教育学角度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6]在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学习者为主体来开展学习,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与学习能力。对不同时期的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下面以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学习者、资源与环境四类实体为元素,用E-R图(即实体关系图)分别对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分析与说明。

三、各理论的E-R图与分析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E-R图与分析

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于美国,由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主要观点是:①“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7]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②实验者控制的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具有函数关系,公式为:R=f(SoA)。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发展。[8]

以教师、学习者、资源与环境四类实体为元素,可建立行为主义理论的E-R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教师处于核心位置。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的产生就是当外界环境发生特定的刺激时,会引发对应的条件反射,如果加强这种反射,刺激和反应之间就建立了联结,学习也就相应的发生了。[9]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几乎掌控着所有的学习资源与环境的创设。教师通过资源与环境来对学习者进行刺激,从而强化学习者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在行为主义理论模型中,教师处于核心位置,几乎完全掌控着资源与环境的创设,学习者是被动的。它较适用于知识概念的教与学,是讲授法的理论来源。但在该模型下,学习者缺乏主动性与探究能力,从而很难有创新意识。[10]

(二)认知主义理论的E-R图与分析

认知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主要观点是:① 否定学习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认为学习是内部认知变化、主动构造认知结构、积极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强调学习产生于学习者把获取的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11][12][13]② 认为学习是结合已有认知经验去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以及学科知识体系化学习,强调学习不是不断的试误,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结构的豁然重组或产生新的结构。

以教师、学习者、资源与环境四类实体为元素,可建立认知主义理论的E-R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该理论有别于行为主义理论。第一,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学习者,不再是教师。学习者摆脱了在行为主义理论中被动的局面,对资源与环境的作用变得积极,主动满足自己的需求。学习者不再单纯靠刺激做出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资源和环境进行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与意义。第二,教师处于弱位置。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第三,资源处于为学习者服务的位置。学习者在已有的认知心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学习时,会主动获取所需资源。而资源尽可能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建立,如教材的编制常以认知结构为基础进行。第四,环境弱服务于学习者,但对学习环境的研究未被考虑。

认知主义理论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对立,在这两种理论中教师与学习者的核心位置完全不同。[7][14]在认知主义理论模型中,学习者被赋予了主观能动性,不再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积极主动获取所要的资源,这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习者为了解决问题而去获取资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知主义理论由于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 用[15]。不足之处在于,把教师置于弱势位置,未能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E-R图与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其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康德。其主要观点是:① 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16][17]② 教学应该考虑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强调协作交流、情境的作用,注重学习者对意义的主动建构,引导学习者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18] 19]

以教师、学习者、资源和环境四类实体为元素,可建立建构主义理论的E-R图,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习者不再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积极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者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基于信息的意义进行建构,二是基于已有的认知与经验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改造和生成。在信息的处理与加工、知识的意义建构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保持着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在该模型中,强调学习者之间应加强协作交流,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学习组织形式——协作学习。第二,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起辅助作用,指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教师针对学习者自身现有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指导其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其进行新的知识生成,使学习者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并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建构与把握。在这里,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首先,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权威代表者,转变为与学习者共同学习与交流的合作者或高级搭档;其次,教师从对学习者直接进行知识的传授、灌输、学习监控,转变为对学习者的知识意义建构进行帮促[20][21],并给予学习者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第三,资源作用于教师,以服务于学习者而构建。第四,该模型中的环境是指供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环境影响学习。因此,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即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教学,创设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目标,让学习者置身其中去处理,学习者可以通过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进行情境下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取解决办法。值得注意的是,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22][23]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且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学习思想,其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重视与强调,极大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观能动性,为创新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建构主义还对学习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很具针对性地否定了传统教学中未能区别对待不同学习阶段而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提出了协作、交流、情境性教学,对学习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且首次把环境作为影响学习的因素予以研究,为学习理论的完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不重视对教师作用的研究,且对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定位也不到位,这势必影响学习的整体效果与效率。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与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仅凭学习者自身很难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特别是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还很单薄的阶段。建构主义还对传统教学进行全盘否定,这也是不可取的,传统教学虽然对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足,影响学习者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传统教学对传统知识与经典理论的讲授,注重分析与抽象,清晰阐述知识,使学习者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就能很快接受,也有其合理性。

(四)不同学习理论的比较

教师、学习者、资源和环境在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三种学习理论所分别对应的教育形式,如表1所示:

通过表1不难发现,行为主义强调以教师为核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有助于知识量的传授,但学习者较为被动;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核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这有利用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建构主义增加了对学习环境的研究,但不重视教师的作用,由学习者对各种知识进行探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且在一些情况下会受到学习者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这势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与效率。当前,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中,原有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局限性越发显现[25]。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受自身因素限制,如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非智力性因素等的限制,在面对繁杂多变的知识内容与知识呈现的形式与结构时,选择、整理与建构知识等都将受到很大挑战。再加上评价机制的缺失,对学习者指导与监督功能的缺失,使学习者在未能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的情况下,很可能走向另一个误区,如网络成瘾等。对此可否把行为主义理论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融合到建构主义理论中,再加上认知主义的一些经典思想,建立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者为主体,资源与环境协同”的学习模式呢?这将既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成对知识整体性的体系建构,又可充分发挥教师作用、提高学习效果与效率。

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

四面体学习模型

综上所述,我们对原建构主义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如图4所示的四面体学习模型。从形状上看,它不再是平面的图形,而是一种形似四面体的立体模型,故称之为四面体学习模型。从功能上看,四面体中有四个顶点,且四个顶点相互之间均有连线,正好可以实现网络学习中四类实体之间应具有的相对独立的交互性与联通性。

该模型的特点:第一,建构起两个中心,分别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从而更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3][25]依据行为主义理论,注重发挥教师作用,让教师处于模型的顶部,掌控学习的各个环节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并对学习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依据认知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整个学习的开展一定要围绕学习者而进行。第二,为了弥补网络学习过程中指导与监督的缺失,在模型中增加了两种机制,导学机制与督学机制。第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习者学习,在模型中增加了教师与资源的联系,教师有针对性地建构资源,并借助于资源,指导与服务于学习者,从而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对资源的需求,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第四,增加了教师与学习环境间的弱交互性。教师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学习者营造更有氛围的学习环境,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第五,把环境对学习者的单向影响,扩展为二者的相互影响,从而为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网络学习,建立了联通性。第六,资源与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资源对环境有潜在影响,环境对资源有弱需求,二者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

当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学习模式有协同教学[26][27]、协作学习[28]、混合学习[29]等。把这些学习模式放在四面体学习模型中,如图5所示,协同教学模式恰好是四面体中实体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是建立在实体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学习模式,混合学习模式则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把学习者与教师联系起来的学习模式。基于四面体中四个实体之间是连通的,这几种只是建立在一种或两种实体上的学习模式在研究或实施时,应该适当考虑其他实体的影响,注重发挥其他实体的作用,方可达到教学或学习最佳效果。另外,国内在学习理论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实验室有北京师范大学的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的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大学的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较偏重对协作学习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偏重对教师与资源的研究,西南大学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学习者的认知与人格,以脑眼为主。

篇5

关键词:免疫学;食品专业;积极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3402

1 引言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基础性、支柱性学科,免疫学非常重要。免疫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学科均有一定的交叉。目前在苏州大学,免疫学也是食品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1,2]。然而,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食品系学生在学习免疫学的过程中有着不同于医学专业学生的规律和特点。而且近10多年来,免疫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基础理论不断修正和更新,新的免疫学技术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免疫学专业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同时承担着医学专业和食品专业学生的免疫学n程,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2 教学方法分析

2.1 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免疫学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内容繁杂、概念和英文缩写较多,即使对于医学背景的学生来说,学习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部分同学对免疫学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不理想[3~5]。因此,调动食品专业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是提高授课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背后的免疫学原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授“超敏反应”时,以日常生活中的花生和鸡蛋过敏为例,先给学生介绍基本症状,再结合生理学和免疫学知识详细讲解引起超敏反应的机制。然后又拓展到花粉过敏、螨虫过敏等其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这样,一方面贴近实际生活,另一方面也与食品系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符合,提高了他们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又如,在讲授“免疫缺陷病”章节关于“人免疫缺陷病毒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时,通过讲解骨髓移植治疗HIV感染的病例,一方面复习了HIV病毒入侵T细胞的机制;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学习免疫学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在讲授免疫耐受时,通过实验分组的讨论,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构思及逻辑。通过讲述一些伟大免疫学家取得的成就及其研究过程,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的主动学习热情和兴趣。

2.2 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理论丰满生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的信息时代,各种新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层出不穷。怎样使免疫学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具象化、生动化,是对课件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教学方法研究的重点之一。笔者认为,在课件中应该尽量减少文字,多以图片及动画的形式,详细、系统、精确地展示免疫学的基本理论。比如通过图片演示免疫细胞结构时,可以通过不同形状和颜色去区分不同的细胞器;讲解T细胞活化过程时,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一步步演示T细胞活化的步骤,并且在关键步骤要有颜色深浅的区分。在讲解淋巴细胞的黏附与迁移时,则首先要通过图片讲解黏附分子的结构和相应的配体,然后通过视频一步步讲解淋巴细胞在趋化因子的驱动下,引起黏附分子构象的变化,从而将不同的淋巴细胞募集到特定的免疫器官。多媒体手段的引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及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重点传授免疫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免疫学知识快速更新,各种信息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信息时代,免疫学理论不断地扩充。因此,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整合新知识、更新旧理论,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应深刻认识到,只依靠老师的讲解和传授是不可能把免疫学的全部知识教授给学生的。因此,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已经成为各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传授给他们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苏州大学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笔者的授课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首先,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角度,强调免疫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关系。其次,摘取顶级期刊的最新的研究结果,向学生展示免疫学的重要性。再次,向学生推荐一些免疫学的经典著作,包括中文以及英文的经典教材。最后,给学生推荐一些免疫学论坛的网址和链接,让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去查阅免疫学资料。通过学习方法的传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2.4 及时复习并增强课后互动

在每节课开始前,都要对上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这样可以不断加深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解T细胞受体时,首先回顾B细胞受体的结构,引出T细胞受体的内容;在讲解了T细胞受体结构后,将其与B细胞受体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可以增强学生对两种受体结构的理解和记忆。在“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章节,着重讲解T细胞和B细胞在中枢发育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视频动态呈现B细胞和T细胞发育的过程。在讲授过程中,及时提出问题,如“外周淋巴结中是αβT细胞多还是γλT细胞多?为什么?”。通过这种互动,将原本比较枯燥的TCR胚系基因图以及难以理解的T细胞发育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幽默、风趣、形象的比喻,能够快速地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的比喻带给学生对免疫学抽象概念的形象理解,比如在讲解“细胞因子的分泌方式”时,笔者将“自分泌作用方式”比喻成自己挣钱自己花;“旁分泌作用方式”比喻成自己挣钱朋友花;“内分泌作用方式”比喻成自己挣钱多了,就去做慈善,让边远地区的人民一起花。这使得免疫学课程的节奏变得生动、活泼、轻快,使学生易于接受免疫学的理论知识。课后,通过手机、电子邮件及微信、QQ等软件,进行实时互动与交流。在互动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免疫学理论知识,并用免疫学理论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及临床上的现象,做到学以致用。这些课中、课后的交流与互动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免疫学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3 结语

对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免疫学是一门相对深奥、抽象、逻辑性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运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预习、复习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近10年来,免疫学新理论层出不穷,许多免疫学现象有了新的、更合理的解释,甚至有的理论被重新改写。这些对于教授免疫学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时刻主动学习新理论、更新知识。在将新理论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完成知识的整合、更新,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源强,包玉龙,丁 枫,等.研究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548~550.

[2]杜 冰,任 华,祁 灵,等.免疫学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404~405.

[3]林巧爱,薛向阳.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407~409.

篇6

【关键词】学导;案例;教学法;医学免疫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392-4

医学免疫学在医学生教学课程中属于一门必修课,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连接,发挥的桥梁作用不可忽视。这门课程涉及的各种免疫疾病、诊断防治学及发病机制等知识量很大,内容比较繁杂,与多个学科紧密交叉。高效准确的教学方案可以明显锻炼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而传统的免疫学教学多为老师一味灌注医学理论知识[1],虽然可以将书本基本知识系统的教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又因免疫学课程各种专业术语使课堂往往比较枯燥无趣,同学们会感觉特别乏味,气氛十分沉闷,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不积极,课堂气氛非常不和谐,分析原因是老师只是一味在45分钟内完成其教学任务,很少注意学生自身的情况。然而在学生进入实习岗位之后,所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低,很难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为此我们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引入了“学导一案例式”教学方案,取得的满意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导一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措施

1. 老师设计教学病例

按照具体教学大纲,设计简明典型的教学案例同时引出各种问题是案例教学的必要措施[2],案例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获得,第一种是老师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收集的特色病例,整编为教学案例,另外一种则可以通过老师依据自身的专业素养,自己编写教学案例,要求突出重点,简明典型,逻辑性好。

2. 学生自学

学生先仔细斟酌老师给出的案例,在设置的问题引导作用下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对免疫学理论知识进行初步掌握。

3. 老师精讲

在学生自学完成以后,老师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学[3],组合声音、文本、图像及视频,再结合自身之前教学经验,将课堂知识的重难点简明扼要的讲解出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4. 分组讨论

进行分组学习,每组成员利用自学与老师精讲的知识,分析探讨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老师在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对出现的错误观点及时更正分析,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肯定表扬。

5. 老师小结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结束后,老师再次对教学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强化讲解,形成系统的知识链,也可以对免疫学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简单扩展,激发学生课后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及自学能力。

二、“学导一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作用

1.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法中强调的是教师不仅仅发挥传授知识的角色,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一步将其解决的能力,注重的是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可以指导其大胆提出疑惑之处,根据自身理解,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疑惑。例如老师在讲到破伤风梭菌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先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典型案例,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病例,解决疑惑,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导-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虽然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跃[4],但是这对老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要求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环环深入的启发引导,对典型案例设计合适的思考题,如何才能更好的诱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求知欲最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分析,最后成功解决问题。这些均要求老师事先备课充分,提升专业素质,仔细钻研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掌握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在课堂扩展环节,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其他更多的医学课程知识,包括“组织胚胎学” 、“ 医学生物化学” 、及“ 病理学”等方面,做到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过硬。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自身素质的不断进步,也是提高“学导-案例式”教学方案效果的有效保证。

3.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积累

“学导-案例式”构建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老师启发学生对案例问题思考、分析推理,将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结合到临床病例诊疗中[5],要求学生借助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病例问题进行解释,使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知识连贯成一个系统,而小组讨论可以借助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在交流探讨中提高见识,促进学生积累专业知识,促进全方面进步发展。

三、结论

我们本次选择的“学导-案例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l挥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优势十分明显,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将问题解决的热情,增加专业知识积累,同时也督促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不过,现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学免疫学整体专业知识比较繁杂,“学导-案例式”这种方法更适用于中等难度的知识点教学,涉及到比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自学起来比较吃力,想要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较难,这都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及医护工作者的不断探索,达到更完美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学导-案例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的努力,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挖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利因素,推动学生教学成绩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贾淑平. 案例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5):998-999.

[2]叶锋, 贾晓丽.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9):34-35.

[3] 袁星,蒋斌.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96-97.

篇7

1加强教学基本功练习、认真准备教案,做到对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现在进入高校的年轻教师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扎实,但是很大一部分年轻教师来自非师范非医学专业,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年轻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听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讲课是提高教学能力的一个快捷、有效的途径。在听课过程中除了能巩固医学免疫学专业知识外,还能学习到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及课堂掌控能力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策略等,然后与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比较,进而反思如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反复多次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年轻教师,特别是不具备医学背景的年轻教师还要多听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授课。由于医学免疫学课程内容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等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增加自己对于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讲授医学免疫学。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要求不具备医学背景的年轻教师入职后必须参加医学基础相关课程培训,实行导师制度,在年轻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指定高资历教师进行“传、帮、带”。这些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年轻教师除了需要认真听课,练好教学基本功外,上课前认真备课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每次上课前均要认真备课,备有详细的教案和讲稿。医学免疫学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全所有的内容,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所取舍,突出重点,讲明难点。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免疫学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医学免疫学中很多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应注重将抽象内容形象化,通过形象的内容引出抽象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做到真正理解。例如,抗原章节关于抗体高变区(互补决定区)与抗原表位(抗原决定基)的结合是一个抽象的知识点,讲述时结合形象化的模式图显得尤为必要,让学生看到六根手指夹住一个橘子的示意图,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到抗体高变区与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方式,印象特别深刻。在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医学免疫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如果单纯依靠某一种教学手段难免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可以很方便地将文字、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一些抽象、难懂的免疫学知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例如讲述抗原提呈时可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形象地将整个抗原提呈过程演示出来,使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记住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比喻法”等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讲述免疫应答时可将其比喻为维持机体健康秩序的公安系统,抗原就是“扰乱秩序的不法分子”,中枢免疫器官是“警察培训中心”,外周免疫器官是“派出所”,免疫细胞是“公安民警”,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就是“防爆武器”。这样就将枯燥的免疫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改变单纯记忆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随之提高。也可以若干问题为引导实施教学,如在讲述T细胞发育过程中阳性选择时,与T细胞识别抗原的MHC限制性联系起来提问,如果不结合MHC分子的T细胞克隆留下来会怎么样?如果与MHC分子存在超强结合的T细胞克隆也留下来会产生什么后果?T细胞发育过程中之所以要这样选择是何原因?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

3注重实验课教学,利用实验课教学补充和扩展理论课教学

篇8

关键词: 免疫学 科学史 课堂教学

早在2002年第173次全国香山科学会议,我国科学家就得出结论: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学科,其发展水映一个国家的综合科学实力[1]。因此,对于未来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免疫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免疫学具有理论性强、概括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并且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诸多前沿科学,是历届学生反映较难学的课程之一。在免疫学理论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不失为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近五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尝试加以分析。

1.自然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自高中起实施文理分科教育,导致的后果是:文科的学生不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不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理科的学生不知道一些简单的人文常识,如不知道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等。为了有效弥补自然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人文素质的不足,在专业课中有机进行科学史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2]。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意识到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安定感,反而使人类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精神问题。现代科学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反而包含许多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3],[4]。另外,自然科学的绝大多数理论都经历过或是严谨或是巧妙,甚至是传奇的研究,这些属于科学史的范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说:“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合理预测每门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所以,对于科学史的了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科课程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3]。

2.科学史在免疫学中的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有18项免疫学研究成果,共计32位免疫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还不包括与免疫学相关的其他医学研究成果[5]。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研究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免疫学的发展史。其次,每个特定时期免疫学的基本技术手段,如沉淀反应、单克隆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印迹技术等的发明,立刻成为当时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免疫学科学史不仅是免疫学本身的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还代表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史[1]。最后,人类不断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一部免疫学发展简史,尤其是现代免疫学的飞速发展,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6]。

3.免疫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3.1正确理解科学家,塑造精神榜样。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著作《怪诞行为学》中对教育有过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孩子们会对很多事情激动不已(如棒球),我们的大学作为社会团体要使他们像现在熟悉棒球明星一样熟悉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并不是说点燃对教育的激情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做好了,其价值将是巨大的。”作出奠基性贡献的免疫学家都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这一点在早期科学家身上得以体现,譬如巴斯德,既是立体化学的奠基人,又是微生物学的鼻祖,还是现代免疫学的创始人,更是疫苗学的创始人。又如196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梅达沃是移植免疫学的创始人,开创了临床器官移植的新领域。同时,他在音乐、歌剧、哲学及科学文化传播方面的活动,使他的影响远远超出生物医学范围。随着目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缺失,科学家的榜样作用不可替代。

3.2感悟科学发现的巧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发现是某一阶段的历史产物,但是,科学家的巧妙设计与探索会加速科学发现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巧妙的科学发现,会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人们一直想搞清楚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入手。美国遗传学家斯内尔变换思维,把移植排斥反应当做遗传性状来研究,最后通过遗传学方法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而法国科学家多赛则另辟蹊径,他以大多数临床医生不重视的人类输血过程中受体血液中产生的抗体为突破口,找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这些科学家的天才思维和巧妙发现等事实的讲解,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神秘的科学研究通俗化。

3.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目前,很多大学生并非缺乏工具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的失落严重制约个体的成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免疫学发展中,有着许多医学工作者救死扶伤,甚至舍己救人的故事。在免疫学教学中,可应用这些事例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天花疫苗发明者琴纳在女儿身上试种牛痘疫苗。为了研制预防乙肝,美国科学家布隆伯格不远万里,深入澳大利亚乙肝患者中。SARS期间的抗感染免疫中,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时冒着被传染的生命危险而不辞劳苦地工作甚至牺牲的典型事例。

4.如何做好免疫学教学中的科学史教育

4.1有机插入。

除了绪论中的免疫学发展简史可以以科学史为主讲解外,其他章节的教学只能有机插入,避免生搬硬套。如抗体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是免疫学的重难点内容,内容极其枯燥、晦涩、难懂。如果结合三位科学家对抗体的发现、结构解析和酶解片段的研究故事作为导言,引入相应理论进行讲解,就会使这部分枯燥的内容生动有趣,并且不再是单独的知识点堆积,而是前后联系的有机整体。

4.2避免喧宾夺主。

如果把免疫学课堂内容作为主料,那么科学史教育只能是佐料,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如ABO血性抗原的发现,放射性免疫的发明,干扰素的发现,toll样受体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的研究等重要内容,可以适当放一些纪录片短视频,教师不过多叙述。这样既能增加科学史内容,又不会占用过多时间,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4.3课外小论文。

科学史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靠有限的课堂穿插是远远不够的。布置一些课外论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历史争论,胸腺发现的优先权之争,发现艾滋病毒的造假事件,对牛痘发明者琴纳的历史评价等有趣的论题,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小论文。

总之,免疫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无论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习兴趣,还是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记第173次香山科学会议[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73-78.

[2]李涛,肖恩玉,李志勇.论大学的科学史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113-117.

[3]马元方,王泽兵.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0-35.

[4]陈华群.浅论大学生命科学教育中科学史教育的意义[J].吉林教育,2011,11:7-8.

篇9

美国教育家施瓦布和本达女士等人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法已成为国际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摸索合作互动中通过质疑、实验、讨论、想象,产生顿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教学方法。我们根据高等医学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参考探究式教学理论,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把探究式教学理论应用于现代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以往的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

1 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

1.1 研究对象:选取2003、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各4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各年级分别设2个班级为实验班,另外2个班级为对照班。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实验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传统式教学法采用回顾理论知识教师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教师总结。探究式教学法依循问题假设实验观察分析比较结论应用的思路,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任务完成后采用相同方式进行期末实验理论和技能考核,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根据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同时进行相同内容的实践操作和实验理论测试考核。经测试后的成绩比较分析,实验班的综合测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探究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见表1)。

3 讨论

3.1 传统免疫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免疫学的实验教学主要还是以验证理论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实验课组织教学比较容易,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较好,但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局限性。其缺点主要是重讲授理论,轻实验操作;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验证性实验,轻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兴趣、无压力,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受挫,创新能力受到抑制。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群体水平的划一模式,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缺乏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鼓励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有必要对免疫学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其宗旨是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 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相比较,探究式实验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在知识方面实现了从单一的验证理论向探索未知转变;在人才培养方向方面实现了从学科专业素质培养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方面实现了从获取知识向创造性教育的转变。探究式教学法对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优化组合,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讨论,使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不再割裂,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法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将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内容重新划分为验证性、探索性和设计性等几大模块,一些实验合并成了综合性实验,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主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自己得到未知的结果,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把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探索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通过实践摸索最终得到答案,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探究式教学法使实验课的主角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实验教学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化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实验教学过程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十分重要的[2]。我们根据探究式教学理论而构建医学免疫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思想,通过调整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激发创新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这对于克服目前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的种种弊端,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进而对提高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牛秀珑,王 越,梁国庆.改进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2(6):71.

篇10

关键词: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91-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明确地提出了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1]。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社会来评价和检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今天,判断教育是否成功,只能看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高等学校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3]。

免疫学(Immunology)是当前生命科学中一门富有活力并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免疫学作为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4],还在不断地深入与革新中。免疫学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相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和记忆。基于此,本文针对免疫学的授课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望为以后的免疫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备课是老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与授课顺序,保证学生能够最有效地接收知识。目前南阳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所学的免疫学,是基于Thao Doan、Roger Melvold等人主编,吕昌龙主译的《图解免疫学》。该教材不仅内容全面、信息量大、知识性强、逻辑性强,并且有精心设计描绘的插图和表格,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免疫学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有效地精练了累赘的文字叙述。本书共分为四个单元,二十个章节,计划讲授36个学时。前三个单元重点阐述基础免疫学的内容,最后一个单元重点阐述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教材内容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牢固掌握,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结合本专业学生特点,抓住所需要讲授的课程重点与难点。在备课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与动力,把挖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聪明才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学内容圆满完成的保障。免疫学知识点繁杂,专有名词多,学生普遍存在不好理解,把握不住重点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种多样的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研究生相对本科生来说专业基础较好,上课人数相对较少,非常便于开展互动式教学,比单纯的讲授法传授知识模式更加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应用P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问题式学习,与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能够更多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免疫学教学来说,讲授每一块知识时都会留给学生一些问题,如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逃逸方式、如何治疗免疫缺陷与过敏反应等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查阅更多的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如抗原受体多样性的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模式等,在授课过程中还会留出单独的专题讨论课,可将学生分成3人一组的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每组派一名代表对该组的观点进行总结汇报。力图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讨论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团队合作意识。

2.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免疫学是一门十分抽象,难于理解与记忆的生命科学。单靠教师的机械式讲解往往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对于知识点碎片化的章节,如果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再加以讲解,效果会事半功倍。如在讲解器官移植与免疫排斥时,可以采用直观法,通过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器官移植的大致过程与后期排斥反应等症状的出现及药物干预,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身免疫耐受的突破所造成的严重临床后果;在讲解补体系统三种激活途径参与的分子与调节分子时,可制作小动画让学生观看,利于学生直观理解激活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在讲解抗体多样性产生的遗传机制时,可用幻灯绘图或摆模块的方式,讲诉基因片段重排的过程。

3.注重指导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适当开展自学、课堂讨论和教师小结,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生免疫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生层次的教学不同,大多数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接触过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再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对某些较为易懂的概念性内容如免疫器官、组织与细胞、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等概念性知识,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针对本专业特点,结合教授内容让学生阅读与学科相关的新发现、新信息,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及网络资源,查找更多更新的相关资料。

免疫学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的是,各体系内容建立的较晚,有些认识随着近年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出现革新甚至“”。在教学的同时,讲授者要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完善与补充,结合学生自学产生的“疑问”对于解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一些免疫学相关的科学研究热点,诸如“肿瘤免疫逃逸”、“治疗性抗体”、“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等等,可结合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由于课程时间有限,研究生的生物学理论知识普遍较扎实,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只讲述原理与发展动向,具体由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课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对学生正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也会起到启发思路与开拓视野的作用。

三、强化与其他有关学科知识的联系

免疫学理论性强,涉及面广,与许多生命科学学科都有交叉。在讲授或指导学生自行学习时,注意与其他学科(如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疫苗学等)的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如将免疫学与微生物感染、发病病程,以及血清学诊断结合起来,使得知识点繁多的枯燥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讲授抗体产生与初次、再次免疫时,可结合临床使用疫苗的注意事项、免疫程序、佐剂选择等等,可帮助学生在理解本学科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学科。多学科的交叉,可扩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知识收获面,提高免疫学课程的价值。

四、增加实验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的开设非常重要。实验课不仅可以验证和巩固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我校应对研究生开设免疫学实验课,这对其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及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所必需的。免疫学实验课可通过引导研究生发现问题、探索分析解决方案,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免疫学涉及到的抗原抗体反应、补体结合等知识点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结合实验,对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大有助益。

同时,很多免疫学实验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和相通的,在理论课程教学的时候,可适当增添免疫学实验的拓展内容;结合开展的免疫学实验,让学生对免疫学实验体系有更系统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除了免疫学基础实验以外,以“抗原抗体反应”为核心的生物医学实验有很多,诸如单克隆、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免疫印迹与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等;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生来说,这些技术与方法与科研工作的完成是息息相关的,对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相关实验及配套理论讲解。

五、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可以让教师找到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与完善,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现行的免疫学考核制度主要是以笔试体现的理论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比较机械与片面。因此,我们应积极寻求多样化的考核制度,如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开放性问题的考核,可增加学生进行科研专题的汇报与讨论,或者进行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这些考核方式可从全面、综合素质来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避免培养“死读书,读死书”的研究生。

总之,免疫学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科发展、改善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考核等方面深入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老师做好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和联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免疫学的教学质量,为生物医药事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针――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N].中国教育报,2013,9(10):10.

[2]傅广华.免疫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检验医学教育,2002,9(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