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意义

篇1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以及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各个过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积累——都是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发展的。

实行计划经济,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把各种的无数的企业联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国民经济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着,这一部分发展了,就要求其他部分也相应的发展。例如,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就要发展工业,发展工业需要农业部门提供足够的原料。随着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就要求农业部门提供更多的粮食。例如,我们要建立一个十万锭子和二千五百台布机的棉纺织厂,以每天三班生产计算,一年就需要四十万担棉花。如果农业部门拿不出或不能满足工业增长所需要的原料,那么很多工业部门就不能够发展。此外,在目前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还要求农业部门提供一定数量的出口物资——土、特产品,以挽回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所必需的机器设备;还要求农业部门通行农业税的形式提供一定数量的积累,以作为国家工业化的资金。发展工业同样需要运输部门的支援。因为要实行工业化,就要进行许多工业基本建设,这就有大量的机器设备、建筑材料和工人的生活资料需要运输。同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和制出的成品,也需要一定的运输工具来运送。因此,如果在各工业基地之间,没有相应的交通运输网,要进行工业建设是完全不可能的。同时社会主义工业化亦需要商业部门的支援。

不仅在国民经济各大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而且从工业内部来看,在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燃料工业、建筑器材工业、化学工业以及各种轻工业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譬如,制造机器,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钢铁,而在生产钢铁时,又需要有大量的燃料;在机器工业与钢铁工业扩大生产时,需要进行基本建设,而进行基本建设又要求具备一定数量的建筑器材,这样,生产建筑器材的工业部门又必须相应地发展。

其次,无论我们进行生产或基本建设,都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三个因素,亦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必须配合地起作用。如果在某一生产企业中,光是职工数量增加了,而机器设备占财务流动资金都没有增加,那末该企业的生产还是不能扩大。反过来说亦是如此。由此可见,在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这三个基本因素,亦必须相互适应地按比例地增加。

上面这一切,都说明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必要性,说明计划经济制度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产生的。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以前没有五年计划,建设进行得也很好,为什么还要制定五年计划呢?有了年度计划不就可以了吗?何必非有五年计划不可呢?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方面的规划比较简单,故有年度计划即可;现在是大规模建设时期,国民经济的内部联系较前复杂得多,一个部门的变动会引起其他部门相应的变动,一个事业的发展要求其他事业相应的发展,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必须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计划来指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改造,否则其中某些部分就会发生不平衡的现象,就会破坏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步骤的发展。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制度意味着最大的节约。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进行的;而国家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时,又是根据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出发的,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各个企业机器设备的添置与劳动力的增加,都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的,因而在正常的管理情况下,可以避免发生浪费现象。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则相反。寄生阶级的消费,经济危机、失业现象,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长期低下,技术进步的人为障碍,惊人的非生产性消耗,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互相竞争,根本不考虑市场的需要,这样盲目地进行生产,不可避免地形成某种产品的积压与某种产品的脱销。大批产品被资本家销毁,资本家任意解雇工人、关闭工厂,造成社会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惊人的浪费,把劳动人民抛入贫困的境地。

第二、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国家可以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与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的生产部门中去;能够在同等数量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下,比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更多的产品。因此,国民经济能够得到高速度的发展。

如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工业十分落后的国家,十月革命后,把过去属於地主、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没收,近来,变成劳动人民所有,经过了几个五年计划,现在已成为世界上头等的先进工业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工业总产值要增加百分之九十八点三。而从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五一年,这二十多年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仅增加一倍,英国增加百分之六十,意大利增加百分之三十四,法国增加百分之四。这就充分说明了在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五年内粮食增产量,要相当於过去几十年来粮食的增产量。

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要新建铁路干线、支线、复线、专用线共一万余公里,而在过去六、七十年内,总共才建了二万多公里。

这些情况都说明:在计划经济制度下,五年内的建设工作量,要相当於甚至超过近去几十年所做的工作量。

第三、既然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能够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因而也就能适当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工人职员的平均工资要增加百分之三十三,农村人民的购买力将增长一倍左右。农村购买力增长的这种高速度,在过去是不能想像的。

篇2

生态环境间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间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所表现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完全不受社会利益约束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各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以获得自身利益为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活动,改变着人类的生态系统结构状态,而由此产生的生态变化所带来的负的经济效益,并不能直接影响行为者本身的利益,却通过生态系统影响于全人类的长远经济利益.因此,自发的商品经济社会出现生态环境恶化,是客观的必然的结果.而我国正处在由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的过渡时期,如何避免重蹈西方商品经济社会生态恶化的复辙,这在区域生态经济规划中是应引起高度重视的。因此,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必须依据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建立一个受自觉的、理性控制的人类生态经济系统.

一、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冲突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面临的矛盾冲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相对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社会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内部成分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协调系统。生态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在系统内部循环利用自身资源,建立一套按食物链原理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投人产出联系网,一个产业的产出(包括副产品)可作为下环节产业的投人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调控程度与系统封闭性直接有关。系统封闭性越强,对系统内生态经济状况就越有可能实现调控.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实际上并不具备系统的特点.但是,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实行广泛的专业分工,各地各企业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实行专门化生产,通过市场流通来获得比较利益。商品经济越发达,地区间资源流动的范围就越广、流动的频率也越高。如果把一个地区作为经济系统来看,商品经济越发达,系统的开放性就越明显,对本地区自然资源条件的依赖程度就越低,系统的生态状况也必然更大程度地受到系统外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就减弱了生态经济规划对本地区资源配置的控制效率.

2、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统一性与商品经济下利益主体相对独立性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内部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系统。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在各成分协调动作的基础上,即要求系统内各经济单位的利益实现过程与系统整体利益一三大效益的实现过程相一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所谓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将流于纸上谈兵,得不到具体贯彻实施。而商品经济社会中各个独立的利益主休进行分工生产、其生产方式由经营者自主决定,独立核算,主要是通过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节其生产规模和所用技术。这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休的逐步独立,就增加了对系统内各成员协调统一运行的操作难度。

3、生态经济系统相对稳定性与商品经济中市场状况灵活多变性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维持其相对的系统稳定性,是生态平衡与经济稳定的要求.稳定意味着系统波动幅度不大,系统结构的演变以缓慢、渐进的方式进行,它要求经济部门的投人产出联系链能持续正常地运转下去,变化越小,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但是,在没有整体经济计划调控的商品经济下,生产只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市场波动往往带来产业部门更大的波动.经济部门应能及时根据变化的要求提供新的商品.这样就与实现生态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产生了矛盾冲突。

4、生态经济系统目标长远性与商品经济中利益主体行为目标短期性的矛盾.

二、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若干建议

1、注意界定合适的区域生态经济规模所谓界定合适的规模、就是系统的区域范围既能体现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所应具有的一定的结构完整性(即封闭性),又要考虑系统内组分的利益基本统一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模越小,区域范围越窄,系统内利益冲突的程度就越小,要协调系统内行为统一就越有可能.但是商品经济下资源的广泛流动性,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系统边界越小,越易受外界影响,系统就越具有开放性,系统越不稳定,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投人产出联系链就愈困难。举个极端的例子:地球生物圈系统处于封闭性的极端,但最不可能实现利益统一;家庭组织处于利益统一的极端,但却是具有开放性,最不可能进行系统规划。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现阶段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系统边界以县级地域系统较为合适.理由是:①县级地域系统是基本具备第一、第二产业等各经济部门的最小地域系统.县域内部基本可以利用自身资源进行生产,大部分产品是在县域内部消费的.②县级地域系统是机构较完整的最小一级系统.它基本包括了各类行政、事业、科研、教育、卫生等机构,可以承担协调统一内部正常运转的功能.③县级系统基本具备比区乡级更完整,又比省级更具体的历史资料,为规划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2、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要具有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进行内部调整的灵活性区域生态经济规划既要考虑建立相对稳定的产业问联系,又要考虑因市场变化而必须进行适当调整.为做到这一点,要求设计投人产出联系链时,不能把各个环节建立在只能单纯依赖某些投人品变动范围很小的产业上,而且相应可变的产品范围也不能太小.因此,进行区域生态经济规划时,用于设计投人产出联系链的各个产业应界定在以使用某类资源、生产某类产品的层次上。比如,规划为种植业.而不是具体的稻作或棉田;是食品加工业,而不必具体界定为啤酒厂或饼干厂,……等等.这样就提供了该环节既能相对稳定,又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实现在产业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的可能。

篇3

关键词:二元经济;一元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概述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西方的起源和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基础性理论之一。亚当・斯密指出,“农业上劳动力的增进,总跟不上制造业上劳动力增进的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这可以看作是二元经济思想的最初萌芽。1954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发表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社会经济发展中并存着两个部门:一个是农村中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一个是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门。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质是指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存在两种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或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对于如何促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刘易斯认为必须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此后费景汉、拉尼斯修正了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在考虑工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的基础上,完善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思想。这样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就成为古典主义模式下分析二元经济问题的经典模型。然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将农村劳动力视为无限供给的,这招致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同时,刘易斯认为农业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农业只是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这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出于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反思,乔根森力图在一个新古典主义的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发展问题,哈罗斯和托达罗拓展了发展中国家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理论。

(二)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过程,就是传统农业与非农业现代部门之间转化的过程,农业比重相对减少,工业比重相对增加,即工业化的过程。由于考虑到工农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相比刘易斯模型更具有现实参考价值。该模型将二元经济的转变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工业部门可以在既定的工资率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入工业部门,既不会使农业总产量减少,也不会引起工业部门工资率的提高;第二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大于零,但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此时,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转移的机会成本增加,工业部门所吸收的劳动力是边际生产力低于农业部门平均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带来的效益远远超过转移出去的那部分农业劳动力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工业也将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张,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时期将缩短;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吸收,经济发展到第三阶段,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固定不变的制度工资。在这个阶段,劳动力和资本一样也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农民的收入和工业部门的工资都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因此,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最终完成。

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

(一)建国初期“以农养工”的政策。建国之初,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有限性,为了加快经济的复苏,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政策,通过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牺牲农业、补偿工业。农业剩余哺育了我国工业成长,强劲支持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却严重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与再生产能力,这种经济发展战略人为地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二)城乡间的“分割”治理制度。从建国开始到1978年,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了对城市工商业的垄断经营和城乡隔离体制等政策和措施。制度在组织上保证了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控制;统购统销制度规定国家对农村余粮实行征购,对城市用粮实行计划供应,国家严格控制粮食流通渠道;城乡间严格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城乡形成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互不流动的两个分隔市场,农村彻底失去了与市场的联系。这些强制性的制度使得农业部门所释放出的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很难向城市流动,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具有经济和政策双重因素,这为我们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带来许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影响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执行,城乡隔离的体制有所松动,但农民进城后就业和生活仍有很大的困难,这限制了农业人口的自由流动。其次,政府“重城轻乡”的政策思想没有根本的改变,在各项政策上仍把城市作为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另外,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教育落后以及工业吸纳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农业生产率低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着种种困难。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又出现了新的特征――“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即城市中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并存;农村中传统农业与乡镇企业并存。这一新特征给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1、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业严重落后于其他产业。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家在分配政策上必然出现“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格局,工农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发展经济学家按照工农业关系的一般发展趋势,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二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与工业平等协调发展阶段;三是工业化完成阶段,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在工业化中期,是工农业平衡发展阶段。但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工农业发展不仅严重失衡,农业仍继续承担向工业提供资金积累。由此可见,国家对农业的多取少予使我国农业长期无法自由发展,这必然导致农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工业。

2、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发展缓慢、建设落后。现代化建设的三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相比之下,农村发展滞后,状况令人十分焦虑。国家每年对农业进行大量转移支付,但资金不足仍是农村的首要问题。我国大多数农村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农村卫生环境差,医疗设施落后;农民住房破旧,农村规划混乱;农业基础设施基本损坏殆尽。

3、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差距日益拉大。农业发展的滞后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民生活水平的落后。据统计,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其后由于1978~1985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83年一度缩小到1.7∶1,为历史最低点。随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2007年达到2.12∶1,收入水平直接决定着消费水平。据统计,1983~1985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为2.2∶1,1997年以后一直稳定在3.1∶1左右。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4∶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农村消费日益萎缩。2006年我国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消费了30%。而与此同时,城市市场不仅消费数量增加,而且消费档次也在不断提高。

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的矛盾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面临的矛盾

1、土地自由流转的需求与现行土地制度的矛盾。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市场机制实行自由流转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为核心的土地制度。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仅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农民并非土地的产权主体,土地的产权模糊,这成为限制土地自由流转的根本制度障碍。土地制度的障碍制约了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阻碍了农业向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发展,也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完全脱离土地,自由向外移动。

2、人口流动与城乡隔离户籍制度的矛盾。根据西方二元经济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是二元经济一元化的重要条件。从我国二元经济形成原因中可知,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因素。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隔离的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允许进城务工,但这种流动大多数是阶段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滞后,农民流动不足。另外,农民进城后仍保持农村户籍,无法享受城市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农村儿童进城后上学也受到约束,生活中受到很多限制。城乡户籍的差别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进城的积极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的情况下,劳动力却无法自由流动,农村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3、劳动力素质不足与市场高要求的矛盾。在市场机制下,劳动力的配置是由市场进行调配的。市场调配按照劳动力素质的高低进行地区职业配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就业不足的现象日益严重。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要求劳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即使可以进城务工,一般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有的甚至无法就业。另外,农民信息渠道闭塞,自身又缺乏科学判断的能力,因此进城寻找工作盲目,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在市场的高要求下,农民素质不足成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又一大障碍,限制了二元经济的转化。

(二)我国实现二元经济一元化的对策。针对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及转化的矛盾,笔者建议:

1、提高工业化水平,促进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虽然我国城市目前已经出现了大批的失业人口,但城市仍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场所。我国应加速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岗位,促进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

2、加强我国农村的自身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依据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的自身发展在经济一元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附加值小,农产品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因此,促进我国农业自身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农业应扩大自主创新,增加农产品种类,改变以往单纯种植的方式,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的加工企业同时可以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政府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农民进城后,在城市缺乏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抑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当消除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在法律上保障他们在城市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瞿淦.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换途径[J].中国外资,2008.12.

[2]金沙.农民工回流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J].经济纵横,2009.1.

[3]张树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经济结构转化中农村城市化问题新探[J].农村经济,2005.6.

[4]郭志军.刍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0x.

[5]宗强.从农民工权益保障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J].前沿论坛,2008.3.

篇4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41-02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企业信息化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及营销方式进行全方位改造的过程,其目的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更好地组织企业的人、物、财等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在引进先进的采掘技术、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借助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已建成的现代化通讯系统。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与经营管理水平,及时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加快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 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

我国大部分煤矿信息技术都是采用传统的生产安全信息调度系统,其前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煤炭工业信息通讯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传统的生产安全调度系统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例如:安全隐患和事故灾害瞒报谎报现象突出、现有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体系不能够满足煤矿安全监管的需求、安全信息公布制度不健全,不利于发挥公众舆论的第三方监督作用等。纵观发达工业国家煤矿生产管理经验,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和作业效率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煤矿信息管理,提高安全信息质量,进而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是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2 信息化是煤炭企业变革落后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重投入、轻管理”、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不高。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分工繁杂,部门众多,机构重叠,职能部门间缺乏整体协调性。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仍然暴露出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管理效率低下、内耗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乃至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加强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3 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是信息和速度的竞争。谁能在第一时间里迅速得到企业所需的信息,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煤炭企业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便利条件,消除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实现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有效整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4 信息化是煤炭企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煤炭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且环境污染较大、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人力资源条件差。“以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煤炭企业将“首当其冲”。因而,紧跟时代步伐,用信息产业改造煤炭企业,建设数字化矿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煤炭企业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的必由之路。

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是以矿井安全生产和管理各环节为核心,实现管理自动化。是指通过先进采煤技术、采煤工艺、自动控制设备等的应用所带来的效率和可靠性的提高,在矿井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实现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在“采煤”环节实现高度采掘机械化、工作面生产自动化控制和地面集中监测;在“运输、原煤加工及装车外运”环节实现地面集中信息采集和控制;在“通风、供排水、供电”环节实现井下实时监测、地面自动化控制,进而达到对矿井的所有关键运行设备实施实时监测和控制,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二是以企业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为重点,实现管理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基于ERP思想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和重塑,将企业的生产计划、过程控制、生产调度、财务管理、安全监察、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综合管理、物资管理、运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等集成化,可供随时查询和读取,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以数据库高度集成和共享为支撑,实现管控一体化。是指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通过建立生产自动化实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WEB数据库、生产状态数据库、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库等,为生产调度、管理提供实时、精确的数据查询,从而保证生产调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少和避免重大故障的发生。同时,通过管控一体化的运行和信息的高度共享,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息门户,为企业决策者、相关部门和合作伙伴提供信息。

四、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1 扫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类因素,促进企业发展力

一是注重自主学习,提高职工素质。煤炭行业整体人员知识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思想意识落后,已经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障碍。通过信息化建设,采用多种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学习、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可以通过网上学习的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克服员工学习的时空限制,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工作,对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行政效率。一般来讲,煤炭企业总部与其下属各矿分布在不同的地点,相互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文件、图纸及其他相关信息需人工直接传递,速度较慢,难以及时传递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使之与地测管理系统、调度管理系统和安全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无纸化办公。

三是促进企业形象改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长期以来,煤炭企业由于自身作业的特殊性质,加之对自身形象重视程度不够,在公众心中留下了“脏、乱、差”的形象。而且,煤矿地下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一直为周边群众所厌恶。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对矿井和矿区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有针对性地采用清洁开采技术、洁净煤技术和土地复垦等技术,努力营造绿色矿山。同时,通过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同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甚至可以同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建立业务联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彻底改变煤炭企业的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煤炭企业资金的占用量和使用量大,用途广泛,企业领导对资金使用决策的难度较大。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资金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预测。

2 变革安全监测方式和手段,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由于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所限,安全问题是一直是煤炭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煤矿的“一通三防”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瓦斯监测系统、井下跟踪定位系统和安全监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信息、生产调度的实时监测和及时反馈,保证企业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及上级有关管理部门实时获取安全、监察信息,并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抉择,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篇5

麦哲伦基金的林奇是投资界的一个传奇人物。他也曾经讲过怎么在鸡尾酒会上判断股市泡沫。在鸡尾酒会上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你跟别人说你是基金经理,大家马上会离开你,谈论天气,球赛,或是找牙医谈牙斑。这说明股市基本健康:第二个阶段,你说你是基金经理,别人跑过来跟你聊两分钟股票,又去找牙医了。这说明股市开始进入牛市;到第三个阶段,听说你是基金经理,所有的人,包括牙医在内,都过来听你谈股票,最后一个阶段,大家开始向你推荐股票,连牙医也会头头是道地讲,你该买什么股票。毫无疑问,这时候就是泡沫即将崩溃的前夕。

按照这两个标准,我想不难判断,中国已经出现股箭泡沫了。但是,之所以在股市泡沫问题上还有这么多的争论,根据我的观察,可能是来自于学者所持方法论的不同。如果是本土派,只和中国自己的过去比较,就会觉得非常乐观,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中国会和别人不一样。如果是国际派,看多了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就会变得忧心忡忡,担心中国会重蹈别人的覆辙。我是属于后一派的。我相信历史是人创造的,而人是一个非常愚蠢、健忘的物种,这就是为什么历史的错误常常惊人地相似。

当然,我并不是说当前股价的上涨没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股权分置改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来股票市场各方利益矛盾的问题。上市公司不再是大股东圈钱的工具,相反,大股东和管理层都有积极性向上市公司注资,:实现其市值的增加,但是,这种激励作用也有可能带来短期行为,刺激管理层盲目追求增长速度,而不关注长期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企业业绩的增长也有虚增的因素,比如在牛市状况下,企业持有的股权不断升值:但是这并非企业改善经营之后真金白银赚来的钱。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然是光明的,但是,股市能否反映,出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中国经济中真正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很多根本就不在股市上。比如说,外资企业可能是在中国经营得最稳健、最成熟的企业,但是外资企业无法在国内的股票市场上市。很多民营企业应该是中国最有活力,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但是它们也很难出现在股票市场上。由于这些致命的缺陷,中国的股市变成了一个投机的市场,而非一个投资的市场。

同样要说明的是,即使泡沫崩溃,也能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美国铁路股的泡沫崩溃后,铁路还在;网络泡沫破裂之后,WEB2.0的平台留下来了。但是,按照《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上金德尔伯格的定义,资产价格泡沫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预示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所有的泡沫都是一样的,是泡沫就要破灭,就要带来巨大的损失。

篇6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发展区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00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02

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京津冀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强力引擎。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京津冀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落实、加快推进的关键之年。事实上,京津冀的合作模式始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自“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提出距今已有20多年。虽然京津冀的合作发展历程较长,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行政体制障碍,市场体系不成熟,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生态、交通环境问题严重等,所以京津冀一体化始终未能实现。如何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进入实质性的层面,是一个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

1 立足本地区的优势特色

京津冀同属京畿重地,濒临渤海,背靠太岳,携揽“三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主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讲话中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在推动和发展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要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和特色。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依港而建,因港而兴,港口腹地面积近500万平方千米。为了充分发挥本地区优势特色,实现天津港的快速发展,要利用好港口优势,为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力争成为我国北方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港口。

2 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互利共赢,整体推进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利益分配的协商机制,使各利益主体协调在追求共同发展的目标。比如:在税收、GDP分成等利益共享方面要有新的进展;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区域经济利益协调发展政策、法规,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各地区积极性,互惠互利,共赢发展;搭建一体化合作平台,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减少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现象;一旦发生利益争端,可以采用多元治理模式来化解矛盾,顾全大局,利益兼顾。

京津冀地区应从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全局出发,结合各地优势特色,合理布局工业、农业、旅游、交通等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例如,北京要克服“舍不得”思想,从京津冀城市圈建设发展的大局出发,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控制和疏解与首都功能定位不相符合的基础产业,优先疏解高耗能产业,外迁各类批发市场,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赢得三地协同发展和互利共赢;天津可以利用自身滨海、拥港和毗邻首都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作为,也应效仿北京的某些做法,果断地剥离一些中低端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承接北京产业错位发展,广泛开展跨区域合作,吸引央企总部落户天津、落户东疆;河北要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机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同时抓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与京津地区的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园区共建、资源共享,主动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和要素辐射,增强对驻京外迁企事业单位的吸引力。

3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二元经济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为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不断弱化直至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可以采取“一帮一”的帮扶措施,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多渠道加强城乡经济的渗透融合,突破行政体制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地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立足于区域优势互补原则和合作共赢理念,推进要素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抱团朝着建设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目标整体推进,助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4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地区科技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具备了在更高起点和更好平台上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但由于历史、政策、体制机制、发展差距、国内外各种复杂情况的影响,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仍未能最大化发挥其整体效益,需采取有效措施,整合资源,加快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发展。

第一,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强化顶层设计,克服行政辖区惯性思维的束缚,构建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协调机制。三地应制定方案,着力搭建协同创新战略研究平台,充分调动科研力量,广泛吸纳各类创新主体互动联合,群策群力,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战略高地。北京、天津发挥科技发展的优势力量,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河北要积极参与,在区域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中实现自身不断进步。

第二,拓宽合作渠道,完善科技资源交换、互动等机制,加快推动科技资源流动,继续建设各类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研究资源共享;在重点领域探索开展实质性研究合作,精心组织和支持更多的合作研究项目;加大科研和创新资金的投入,整合三地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管理方法,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一体化的良好合作环境;共同举办京津冀科学家论坛,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与交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共享。

5 加强人才一体化建设

人才一体化是科技创新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助力器。为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吸引和留住高端科技创新人才迫在眉睫。

一是加强人才流动的调控,在政策和经济待遇方面向人才倾斜,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专家来京津冀从事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为外部人才的进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二是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京津冀地区的高科技特色优势产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顺时依势合理调整高等院校的学科领域和结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做好做优人才的“定向”培养工作;三是用薪酬福利、培训交流、发展空间等多种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奖惩分明,建立良性发展的激励体系,采用人才入股、技术入股等形式,提升对人才、技术的重视程度,鼓励跨区域人才共用共享;四是全面系统地进行招聘、培训、薪酬、绩效以及劳动关系建设,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人力资源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紧密融合。

6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交通运输服务成为国家战略先行领域,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路网。针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措施建议如下:一是建立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京津冀三地要以“轨道上的京津冀”为目标,持续建设完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地铁四层轨道网;二是完善便捷畅通公路交通网,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三是构建现代化的港口群,提升综合运输能力;四是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缓解水陆交通压力;五是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其主要任务包括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建设、ETC电子系统建设、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等。

7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环境状态看,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最差的十个排名,除了沈阳、郑州,基本上都在京津冀地区,北京是第十二名。一是排放问题;二是受地区地理空气扩散条件所决定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改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该地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投入力度,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健全京津冀联防联控协作机制,禁止成立只顾眼前利益而危害生态环境的组织项目,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着力改善该地区空气质量,同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8 合力开发旅游资源

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京津冀三地的旅游资源丰富,品味等级较高、区域特色浓厚,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捷、景点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其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京津冀地区在建立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应重点建设主体多元化、行业综合性、区域联动式的整体协同发展机制。三地应把旅游业提升至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整体规划、优势互补,加强综合开发合作,加大三地在客源和旅游开发上的紧密联系,建立跨区域旅游集团,开展旅游连锁经营业务。研究推出多线路、多景点整合的“套餐旅游”模式,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减少雷同,推动区域合作,互通有无,统一规划,促进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冬初,宋之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5).

[2] 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篇7

全县上下要以贯彻落实《规划》和加快建设向莆铁路、高速公路为契机,开阔视野,致力发展,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构建驰名全国的山水温泉生态旅游县。围绕这一总体定位,确定的发展目标是:

经济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较好进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到2015年,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等发达县(市)中游水平,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实现比年翻番;旅游、创意、文化、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比重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协调。

社会祥和文明。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基本构建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合计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城乡文明素质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73%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以上;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到2020年,力争综合经济实力接近经济较发达县(市),基本建成以旅游、水电、纺织、创意、文化、健康、体验、高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社会保障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明确发展任务,强化保障措施

(一)优化空间布局。立足资源优化配置,以向莆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省道线改造为依托,大力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发展,构筑“一圈、一线、一带”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圈,即县域中心圈。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主城区、南城区为核心,包括太原和清凉组团,重点发展旅游、酒店、商贸、文化、金融、信息、物流等都市低碳绿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品位,建成全县经济、政治、文化、旅游集散中心。

一线,即大樟溪沿线。以大樟溪干流能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带开发为依托,重点发展水电、山水温泉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等。

一带,即中高山地区特色产业带。重点发展建筑业、高优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交通、能源、信息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1、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继续推动向铁路、高速公路、兴化湾至三明尤溪(段)高速公路建设,谋划与清、等周边县市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新建省道线林洞村(清界)至渔溪段、清凉柴头桥至下林段公路,谋划建设清凉太平口至刘岐大桥环城公路;全面完成省道线公路改造,推进县、乡公路提级改造、县际断头路和自然村公路建设;加快汽车南站、南城区物流园区、梧桐和长庆物流节点建设;加强拆渡建桥和危桥改造;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2、构建绿色能源保障体系。以清洁、低碳为导向,统筹推进地热资源和大樟溪水资源开发利用。做好大樟溪梯级电站开发和供水规划,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督促在建的界竹口电站尽快建成投产,谋划推进龙湘、新店、岩前、莒口电站建设。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二五”中期前动工建设。加大落后产能电站实施技改力度,提升电站自动化水平。加强城乡输变电线路建设,完善电网网架结构,大力推进城区电网缆化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天然气供应系统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工程。

3、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应用水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城市网络;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推广与应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快建设面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偏远乡村的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深入开展信息等级保护,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的协同防御与联动处置。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体系、自然灾害综合防范抗御工程体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自然灾害灾后恢复与重建体系。加强防洪排涝、水利除险保安、蓄水引水、气象减灾、防震减灾、地质减灾、农业减灾、林业减灾、渔业减灾和灾害紧急避险场所等建设。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李果、青梅、食用菌、绿色蔬菜、油茶、茶叶、林竹、特色禽畜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力争2015年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0%以上。加快发展大棚果蔬等设施农业,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和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托旅游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发展花卉产业。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申报注册和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承接台湾农业项目,着力打造台湾优质水果基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基地。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牢固树立生态经济意识,敢于突破产业边界,以()创意产业园、海峡()影视基地、台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为载体,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健康产业,要依托温泉与生态优势,加快发展集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一体的健康管理产业;体验产业,要融合旅游业、农业等要素,大力发展以休闲农耕、亲水运动、攀岩、露营等为内容的体验经济;文化产业,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借鉴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经验,积极融入武术、古代名士名贤、民俗民风等特色元素,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创意产业,要择优引进工业研发、建筑设计、网游、动漫、影视制作等创意项目,推动其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要着力引进航空材料、军工材料、医疗器械、保健用品、清洁环保产品等高附加值产业,并加以培育壮大;传统产业,要引进现代纺织服装大企业、大集团,对接服装时尚创意设计模式,发展纺纱、织造、高档服装及面料等业态,促进纺织服装企业高端化,力争到2015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竹草编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积极承接对台产业项目,努力引进先进制造业等项目,谋划发展总部经济。

3、做大做强建筑业。继续推行回归企业扶持、鼓励政策,吸收境外企业入驻,鼓励建筑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和要素集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壮大企业实力,拓展建筑业务领域和市场,推动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资质晋级。力争到2015年,全县建安产值达150亿元以上,建筑业税收达2亿元以上。

4、打造山水温泉旅游胜地。突出山水、温泉、文化元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建设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以大樟溪旅游产业带建设为龙头,促进旅游要素均衡快速发展,推进旅游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酒店、度假、娱乐、休闲、购物等旅游产业集群。加强旅游产品宣传与推介,广泛拓展省内外客源市场,依托“海峡旅游”品牌,大力推动对台旅游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旅游整体效益,打造旅游经济强县,切实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5、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制定实施服务业、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加快发展物业服务、商贸餐饮、健身娱乐等消费业,推动一批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和新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保险、咨询、评估、等生产业。积极承接台湾服务业转移,着力引进高端服务业项目。

(四)统筹城乡发展。抓住省、市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加大县城建设力度。落实修编后的《县城市总体规划》,拉开城市建设新框架,形成“一城”、“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利居乐居城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重点区块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突出城市重要节点、重点景观、标志性建筑和城市风格设计,彰显山水生态特色,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建成山水温泉旅游城市核心区。以火车站站前广场、站前大道、南北江滨路等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南城区开发建设;以城区滨水景观工程、景观整治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带动主城区改造提升和西城区开发。有序推进太原和清凉组团开发,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力争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

2、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抓好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和修编,科学布局建设空间,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城镇体系。加快葛岭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用活用好试点政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休闲度假宜居乐业的风情小镇。加快推进中心集镇建设,发挥中心集镇在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市文明向乡镇延伸覆盖,全面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实现差异发展。

3、大力建设新农村。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发挥“双百工程”带动作用,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支持农民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加大农村民生工程实施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广播电视、邮政通讯、电网改造升级、商贸流通设施等建设,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五)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管理,到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1、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抓好城乡幼儿园、实验小学搬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积极谋划发展高等教育。卫生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成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实施县中医院搬迁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达标建设,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并完善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

2、大力推动发展文体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县文体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积极做好对台张圣君信仰文化交流和樟坂乡贤第等对台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支持文艺创作,打造文化精品。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3、着力促进劳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就业渠道,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切实提高各类保险覆盖面,力争到2015年城镇居民养老、新农合和新农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妇女儿童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机制,推行依法处理事项“路线图”。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机制、安生生产监管体制和应急管理体制。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幅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水平。

6、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以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突破口,坚持引人和引智相结合,统筹抓好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科学选才用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深化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到2012年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80%以上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8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

1、推进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把新上项目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节能政策,推广节能技术,确保完成年度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2、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加快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进程。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建设好大樟溪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区、风景名胜景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四绿”工程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能力。

(七)深化改革开放。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开放领域,增创改革开改新优势,到2015年改革开放水平实现大幅提升。

1、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探索推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聘任制度,拓宽现有融资平台业务领域,做大做强城司和国有资产营运公司,谋划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行“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政策,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BT、BOT等融资模式;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资产,提升资产运作效益,积极推进农村小额信贷、林权制度、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管理等各项改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造创新能力。

2、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推动招商引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着力引进境内外生产要素、服务体系和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外资利用质量。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结构,增强农产品、纺织服装、工艺品等地产商品出口,提高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推进市场多元化,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出口份额。

(八)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坚持强投入、高速度、上水平、保质量,在实施好向莆铁路(段)、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提速建设道路交通、市政项目,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汤埕温泉旅游综合体、创意产业园、万科地产、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建设,要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征地、拆迁进度,加快项目建设,形成更多节点工作量,加快促进项目建成投产。同时,加快策划生成一批推动跨越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积极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互动平台,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创新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切实确保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到2015年,重点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生产性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的比重实现大幅提升。

三、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动落实

从加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明确领导责任。各乡镇、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作为实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县直部门要主动对接,细化方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并将其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篇8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燕赵传奇》节目,以严谨的学术生产态度打造了一档具备高规格文化雅量的广播精品。她的成功源于四个方面: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的讲述方式,清晰的文本、精到的听觉体验,本土文化的传承、视角独特的言说,创编播形式的全方位创新。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关键问题在于建立文化认同。如何建立文化认同?《燕赵传奇》作为一个成功的典范,其模式值得借鉴。

【关键词】

《燕赵传奇》;地域性;故事化;文化认同

当今的传播环境中,受新媒体的冲击,广播这类以内容见长的传统媒体已逐渐失却内容供给者的“垄断”优势:权威性消解、中心地位离析。如若不对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革命性的梳理,不对现有的内容获取方式、内容整合手段以及内容呈现形态进行全方位的重构,广播已很难捍卫其作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欣慰的是,广播人正在积极作为,近两年来广播上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无论从美学形态、叙事模式以及类型元素融合与探索等各个方面均有令人惊喜的成果。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为例,在她众多的优秀栏目中,2013年开播的大型历史文化栏目《燕赵传奇》显得特质鲜明。如果说《百集系列微广播》《太行燕山百村行》描绘的是篇幅宏大的乡野民生画卷,《走两环看发展》呈现的则是立体丰满的“城市群的崛起”“经济带的繁荣”及“协作区”的兴盛之于区域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992大家帮》召唤而来的是汩汩涌动的平凡素朴的爱心,这些都是媒体人对现实生活的守望之作。此次《燕赵传奇》则将目光投向了深邃的历史星空,附身沉心开掘丰厚的文化宝藏,以严谨的学术生产态度打造出了一档具备高规格文化雅量的广播精品。

“广播作品的文化雅量”问题进入业界研究者的视野,是因为这类作品的文化含量、文化涵盖以及文化品质可以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受众会通过对作品的传递、收受、交流、分享,形成对作品整合诉求的认同与接受,进而影响其情绪情感和行为方式,形成文化认同,这是大众传播产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燕赵传奇》以优秀的燕赵文化为呈现对象,系统展现河北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人文宝藏。在内容的挖掘、整合和呈现上,为我们提供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规范的生产方式打造大众传播产品的范式。所谓学术生产是研究者坚持在自己的场域中进行学术研究与讨论,面向相应学术领域的特定受众,追求的是学术价值。而当学术成果进入大众传播过程时,传播者必定要追求受众最大化,尽可能使传播内容被最广泛的人群所接受。这两个既有相互交织又有清晰界限的场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融汇与排斥。能否找到恰当的契合点,既不僭越学术原则流于媚俗,又能易于传播喜闻乐见?《燕赵传奇》的经验着实值得借鉴。

一、史料翔实丰富,讲述专业权威

按照节目创办者的初衷“聚焦本土文化,填补历史空白”,充分挖掘河北历史文化传奇,多样态、多形式地传承和普及河北的优秀历史文化,这就使得节目本身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学术生产的严谨基调。节目坚持“谁的领域、谁的成果,谁来讲”,内容整合注重结合最新的学术研究,集结省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带来的都是自己的独家研究成果,确保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与研究成果的专业水准。有人说:时下大众传播产品的生产,像是工业化流水线上的快餐,太注重功能性效果而忽略了人文的厚重,就像“身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的节奏。网络媒介的普及为碎片化快速传播提供了平台,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失去了辨别真伪的兴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燕赵传奇》的成功尤为珍贵。《燕赵传奇》聚焦于本土文化,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著述观点梳理、史实观照佐证以及民间传说打捞等,建构了节目的坚实体系,专业精神、学术态度、精品意识使作品经得起推敲,值得分享。

二、文本简洁清晰,听觉语言精到

自2013年4月20日《燕赵传奇》开播以来,迅速取得了成功。在河北电台旅游文化广播所有节目排名中迅速蹿升至第一名,打败了以往的看家栏目——相声节目。节目也进入河北电台100多档节目收听率前20名。①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古代文化的通俗化解读和传统文化的故事化讲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但由于语言晦涩难懂和传播方式的单一,长期以来都停留在象牙塔似的学术研究机构中。为了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精英文化必须脱掉高贵的外衣,走上大众化的道路。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燕赵传奇》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通俗解读方式,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了听众的认可和喜爱。《燕赵传奇》在广播语言和广播要素运用上毋庸赘言。“不卖弄学问”“用最口语化的形式”讲老百姓听得懂的故事,这是作品进入大众传播环节的核心要件。笔者认为,只要尊重历史、尊重史实,不过度解读、不妄自解读,就不会消解既有学术生产成果的学术价值。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快乐原则与生俱来,是生命的最基本原则。传统文化能够满足人类对于知识的追求,但在寓教于乐的层面上却很难做到兼顾。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所处的转型时期,人们的焦虑、压抑并没有随着物质需求的逐渐满足而有所减缓,相反,“在今日中国,各种心理疾患正呈上升趋势,富裕起来的人中,他们的不幸福感并不是因为缺少金钱,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在精神生活中没有支点。”②于是,广播把传统文化进行故事化的轻松处理更加彰显了它的魅力。《燕赵传奇》“以时序为经,以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为纬”,通过故事化的讲述展示人文历史、文化遗产和燕赵风骨。作品文本逻辑干净、铺陈史实、主干突出,使广大听众能简洁地了解一部系统完整、条理清晰的河北历史。和视觉文化相比,听觉文化需要较高的“参与度”和“卷入度”,才能够轻松地获得信息和愉悦感受。严肃的历史叙事,沉重的历史解读,不能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燕赵传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架起了这样一座桥梁:从专家通向百姓的桥梁、从传统文化通向大众文化的桥梁。高深的传统文化经过专家学者通俗的解读,满足了听众的求知欲和探奇心理,赢得了听众的注意和喜爱。正如美国文化学家麦克唐纳(DwightMacdonald)所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③

三、立足本土文化,言说视角独特

当前,文艺作品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创意重复和同质化倾向。所以,做节目首先要搞清楚最难以复制的是什么?这就是本土化与个性化,即贴上区域特色标签,办出自己的风格。《燕赵传奇》正是以其浓郁的燕赵文化风情、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引发了听众的广泛共鸣和强烈兴趣。《燕赵传奇》秉承“挖掘地域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的节目宗旨,打包河北各种历史文化资源,成规模成序列地传播。④《燕赵传奇》的五大系列层次分明:皇家文化的厚重、根脉文化的悠久、长城文化的宽远以及红色文化的激情、诚义文化的豪迈,虽各据其重,但相互辉映,使燕赵大地的文化魅力蓬勃四溢。就立足本土文化而言,《燕赵传奇》的两个结合足见编创者的功力:结合燕赵大地丰富的文化遗存,讲述历史、人文、风俗以及自然景观,展现丰富的文化性情;结合民俗研究成果,使这一方水土生长而出的草根文化昂首挺胸地“登堂入室”,以慰藉百姓心灵。鲜明的地域性、深刻的相关性,唤醒的就是深藏心底的文化归属感,这个归属感是实现文化认同的核心动力。再从言说视角来看,作品极其强调现实感,换言之就是用现实的视角打捞远逝的历史,有史料,有传奇,有风情,有名胜,有佐证,有亲历。不虚浮牵强、不生搬硬套,既增加了作品的厚重与纵深,又提升了作品的内涵和品位。正如《燕赵传奇》撰稿人梁勇所言:“通俗、真实、不胡编乱造,不乱发议论。要有思想,但不是胡诌。可以讲述细节的对话,但不是乱造。历史的真实、学术的考证,还是核心竞争力,讲述的技巧是传播的手段。”

四、作品形式新颖,创编系统规制

《燕赵传奇》成立工作室,形成创意、研发、制作、推广整体制作流程,确保节目运作优质高效。大众传媒的内容生产是特定时代文化生态培育出来的语言符号系统,也是人类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绽放的诗意之花。伴随社会总体发展的步伐必然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质。当今的创新,要关注的要素很多,包括:内容生产、传播及收受方式的历史性变化,只有不断更新形式和表现技法,才能使受众得到审美愉悦和精神提升。《燕赵传奇》以数百集的体量、系列化规范化的包装和相对模板式的文本设计,有效形成了辨识度极高的符码集合,具有极强的传播便利性。《燕赵传奇》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除利用传统的图书、广播媒介进行传播之外,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于网络、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真正实现了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得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约翰•费斯克(JohnFiske)曾经指出:“如果一个文化资源不能提供切入点,使日常生活的体验得以与之共鸣,那么,它就不会是大众的。”

篇10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先后成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两区现实目标要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发展,山东省政府又提出实现了两区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实现蓝黄两大区对内、对外的对接、融合,对于实现区域一体化至关重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区域内各行政单元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关系融洽、总体效益和长远效益最佳的目标”[1]。在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定位政府职能关系到了整个战略能否科学实施和顺利进行。政府在引导一体本文由收集整理化顺利实施过程当中必须采用一种新的合作方式——政府协同,即以政府为主导,“为实现和增长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多元合法治理主体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协同规划、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共同合作,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合。”[2]

1、政府协同是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客观需要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3]蓝黄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是落实区山东省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战略。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周高效生态经济区在规划间存在高度“重合”:黄三角所涉及的六市19县中,有11个县市区同样也被涵盖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在发展方向和发展目的上是一致的,均突出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高效生态经济取向;黄三角生态区和蓝色经济区都是经济概念。在蓝黄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政府为了自身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促进一体化发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在两个经济区之间进行政府协同,通过协同,弥补自身不足,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一体化整体战略的顺利进行。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府的权力与作用相对减弱,原属政府的权利开始向企业和第三部门转移。在一体化进程当中,原有的以政府为主体的治理结构,已经不足以应对和解决一体化过程当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赖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同时,在一体化的背景下,政府可以提升自身的公共事务治理能力和制度创新的能力。政府协同的实质是政府和其它合法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的合理分配,通过分权,调动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提高竞争力;均衡治理主体的利益,兼顾社会的各利益集团的力量。蓝黄经济一体化战略在其本质的另一层面上,就是对政府创新,政府治理方式的一次考验。

1.2 利益博弈对政府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生活的性质已经使政府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那种管辖范围应泾渭分明,部门间水泼不进的理论在19世纪或许还有些意义,如今显见已过时了。不仅在经典联邦制国家,管辖权之间的界限逐渐在模糊,政府间讨论、磋商、交流的需求在增长,就是国家之内和国家之间,公共生活也表现出这种倾向,可见唤作‘多方治理’的政府间活动越来越重要了。”[4]但是,在‘多方治理’的治理过程中,政府间形成了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同时,政府与企业以及第三部门之间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使也形成了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利益是一定生产关系中人需要的满足,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因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在追求利益过程中,人与人、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5]所以,利益的存在必然导致利益的博弈。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生态区是作为经济区而设立的,但是,他们同时又是许多不同利益的行政单元组成,这就必然导致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一体化战略将两个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整体融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力竞争、共生共荣”,需要营建的是一个整体协同促进发展的战略格局。但是,整体内部各子系统(各行政单元、企业和第三部门)之间由于各方面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博弈。利益博弈相当于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推动一体化进程,也可以阻碍其进一步发展。正确处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需要“多方治理”,但是并不简单的知识政府间的相互协调,而是应该政府牵头,实现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同。只有通过政府协同知道,才能有效的实现利益合理分割。

1.3 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为政府协同提供了契机

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和劳动生产率,建立一个更有效率和效能、更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蓝黄经济一体化,关键在于信息的沟通。各区域、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推进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改变了政府的组织结构,它冲击了层级节制的集权体系,重新调整了政府部门的边界,增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改变了政府管理主体的构成。蓝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关键点在于政府间以及政府与非政府部门间的密切配合与信息沟通,通过电子政府互相及时沟通了解,通过电子政务和电子网络加强政府协同,相互促进。

1.4 第三部门功能的发挥成为政府协同的需要

随着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不断发展与两区经济一体化的加深,第三部门在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第三部门是除政府机构和营利性机构之外的一切社会组织的总和,在中国发展第三部门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弥补国家财政对社会公共事务投入的不足,维护社会公平竞争,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第三部门的发育还不成熟,社会文化氛围的不利影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运行资金不足,自身管理的不够完善,以至于第三部门的发展出现了缺乏自治性,非营利并不明显,志愿活动出现行政化倾向等问题,进而阻碍了第三部门的而进一步发展。第三部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如何发展第三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第三部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其根本在于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协同的力度不够,尤其是政府协同。政府协同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们的进程。在实行蓝黄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第三部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体化进程的有效性。只有通过政府协同来有力地解决它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进一步推动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1.5 “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化的理性需要

由于历史的渊源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和利益机制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是指“以行政区为经济活动组织与布局基本地域单元的经济,以及以行政性手段和运行机制为主来组织和布局的经济”。[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加入wto等因素,“行政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由于“行政区经济”以行政区范围作为一个“独立王国”,“不重视合理的区际分工合作,不重视甚至阻拦资源和要素在跨地区(行政区)之间的自由流动,以行政区自身的最大利益为主要目标,行政指令和行政性措施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营的主要手段等”,[6]使得“行政区经济”已不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尤其运作机制导致的地区利益冲突,更加阻碍了“经济区经济”的发展。“经济区经济”是指“以经济区经济活动组织与布局基本地域单元的经济,以及以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为主并重视宏观调节与引导来组织与布局的经济。”[6]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区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要求要以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为准则来经济要素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组织、布局与经营,这就要求要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要求的“经济区”,并在此“经济区”中以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运作。要实现这种转化,需要各方力量的相互配合,相互协同,这将直接关系到一体化建设的成败。

2、政府协同于山东“蓝黄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2.1 发挥相对优势以实现利益互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在地里位置上处于两个不同地区,蓝色经济区涵盖山东半岛较发达地区,海洋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科研人才聚集;黄三角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丰富,其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需要保护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两区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两区优势的发挥,并不是无序的,要实现优势互补,必须统筹安排,需要个行政单元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政府协同。政府协同可以实现政府之间行政优势相互促进。政府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在政府之间进行协同,可以实现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复杂合作与协调。同时在广义上还可以实现两区各政府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充分政府之间的优势,实现跨区域优势互补。政府与非政府之间协同,充分调集经济区域内所有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企业和第三部门掌握着除政府外其他所有的资源,在两区复杂的行政与经济条件下,通过之间的协同,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作用,实现优势互推,共生共荣,推进一体化的“正增长”。

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其根源在于利益分割不均以及本为主义的影响。实现两区融合,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化、充分发挥第三年部门作用以及实现优势互补在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就必然要求协调利益矛盾,合理进行利益分割。利益冲突是一体化进程的最大阻碍,如何正确合理的协调各方利益是关系到整个一体化进程的“决定棋”。通过政府协同实现共通有无,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协调一致,在矛盾与风险的巨浪冲击之下,合力化解矛盾,消除本位主义,在各主体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增强彼此之间的尊重与沟通,在利益的合理分配上凝聚各方的力量。

2.2 突出特色以实现错位发展

蓝黄两区经济一体化可以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错位发展,进而增强产业规模,进一步推进两区的快速融合。错位发展就是要求两个经济区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避免相互恶性竞争,阻碍一体化进程。蓝黄两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资源上都有着明显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有可能在一体化过程中成为融合的矛盾所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错位发展可以避免恶性竞争,还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相对优势,实现发展的和谐。政府协同可以有效地发挥相对优势和进行合理的利益分割,这样可以减轻摩擦,避免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协同可以充分地调动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为资源占有者提供更好地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错位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各方的相互沟通;特色经济是地区经济的“招牌”,是进一步吸引投资的有力“武器”。同样,错位发展对规模经济和经济的和谐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区域“规模经济”

蓝黄经济一体化,是规模经济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规模经济在于集聚各方力量,降低经济成本,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区域规模经济的形成有利于指导一体化发展中各经济活动的组织、布局与运营获得区域规模效益,有利于凝聚一体化过程中各行政区所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方要素,形成经济发展中的“重拳”。而规模经济的实现则要依靠区域内各方的协调与配合,这就需要政府牵头。市场由于自身的缺陷,无法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益分割,在规模经济中可能事与愿违。政府协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协调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各方利益,凝聚各种力量,形成规模经济。政府是一体化中的“领头羊”,没有政府间的协同,就没有蓝黄经济区一体化的政府协同。政府间的协同,要为一体化明确目标,围绕目标共同推进。蓝黄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一步,是一幅宏伟蓝图,而且要实现预先目标,必须凝聚各方有利力量,考虑各方要求,必须协同好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的调动各方力量以凝聚到一体化的重要呢战略之中,充分实现一体化过程中的“规模效应”。

2.4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山东蓝黄经济一体化在本质上体现的是“和谐发展”。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虽然都是“经济区”概念,但是在侧重点上两区又有不同。蓝色经济区主要强调的是经济当头;而黄色经济区则主要强调以生态促经济,更加注重的是生态的和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是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成功的环境保护,可使环境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保证资源的再生增值能力超过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7]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可以将生态改变为人工环境,按照人类发展的要求建设最优化的生活环境和产业环境;还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必需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7]。但是,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当,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环境可以阻碍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可以破坏环境。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一体化的实现起着重大意义。

要正确处理好一体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则两者必须相互协调,“其根本标志则是要取得最佳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7],其根本办法则是实现政府协同。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是要协同社会各方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各方共同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效统一。通过政府协同,有利于处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3、政府协同在两区经济一体化中的举措

3.1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协同就是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进公共管理和服务,但是离开了政府和公众的需求,就变成了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因此,在蓝黄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实施政府协同,就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强调捕捉和发掘需求,通过抓应用来推动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协同。

首先,改造和整合协同原有的信息资源系统,合理进行利益分割。信息资源是政府协同的基础资源。当前两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公众服务的水平越来越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还处在较低水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阻碍了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并且部门之间利益冲突不断,进一步阻碍了信息共享程度。因此,需要协调好各部门利益关系,并进行业务梳理、协同任务的流程。

其次,建立信息资源与利益的公开、共建和共享机制。在蓝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信息和利益作为政府协同的基础资源和目标追求,在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其突出表现在信息资源和利益的公开、共建、共享和共担上。一方面,要从法律的意义上确定政府信息的公开化管理,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即有利于公民有法可守和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还可以增加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增强政府合法性;另一方面,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和非政府部门明确自身责任和应受利益,减少摩擦。政府协同主体之间的协同行为很难自发实现,特别实在原有的利益格局下很难形成自发动力机制。必要的外界以及自身的强大压力将强力的促使主体之间进行协同合作。

3.2 推进以“大部门,小议会”为目标的政府体制改革。政府协同是未来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引领政府体制变革的创新工程。改革就必需强有力的领导和部门协调配合。要实现蓝黄经济一体化的预定目标,就必需进行政治体制的必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应朝向“大部门,小议会”方向前进,实行统一领导又兼具民主,充分发挥全社会参与积极性,为一体化进程献计献策。所谓“大部门,小议会”就是在政府体制改革中,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同时,应在大部门中实行议会制度,即大部门之中的民主决策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各方利益,更好地表现民意。在蓝黄一体化进程中,山东省政府应进行相应的政府体制改革以保障一体化的顺利实施。这种体制改革,应该建立一种直接对一体化进程进行管理的行政部门,即“大部门”;但是,由于两区的复杂背景,所以此大部门还应实行“小议会”,即部门主管人员主要应由两区地方政府人员推荐组成,在决策中进行民主协商讨论,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反映两区的实际情况又可以尽量减少摩擦。同时,这样的体制改革是政府协同在一体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大部门,小议会”是两区各地方政府在“大部门”中的利益主体,是在“小议会”中的民主代表,“大部门,小议会”在本质上应是政府协同的产物。通过 “大部门,小议会”为目标这样的政府体制改来实现一体化中的政府协同,主要应该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打破它们之间的各自为政和“条块”分割的格局,共同为一体化的顺利实现而努力。“大部门”是利益主体组成,只有出充分了解各自的需求才能在“小议会”中充分表达出利益的诉求;在“大部门”下,实行“小议会”讨论,各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民主讨论,统一实施,更能发挥集中优势,实现一体化目标。

3.3 完善并建立相关的制度体制保障

制度保障是确保政府政策实行的必备途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关系到政策能否有效落实的强有效的保障,政策的执行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那么政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必将苍白无力。在蓝黄两区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实现政府协同,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业和第三部门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成形的关系和行为方式、工作方式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必需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以确保一体化的顺利实施。以制度来保障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协同的“合法”地位。应该加强行政制度保障。在蓝黄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实行政府协同,且要保证期其“战略引擎”的地位,必须首先在行政体制度上进行明确规定并给与保障。行政制度上的肯定是其引擎地位的首要的合法来源,是确立其权威地位的首要保证,没有行政制度上的保障,那么政府协同的“战略引擎”地位便失去了其“合法性”。此外,还应该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政府协同建设以法律保障,没有法律的强制保障,政府协同在行政制度上的保障力度将大打折扣。